夏育一代杂交蚕技术探讨

夏育一代杂交蚕技术探讨

一、夏季繁育一代杂交蚕种的技术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秦友华,张兆琴,龚毕宝,宿吉峰[1](2021)在《冷藏时间对两广二号越年种孵化率影响试验初报》文中指出为探索两广二号蚕种冷藏期限问题,2018—2019年进行了冷藏时间、繁育期对两广二号越年种孵化率的影响试验。试验表明:冷藏时间与两广二号孵化率呈极显着负相关,与皓月×菁松孵化率相关不显着;两广二号不同繁育期、冷藏时间及二者交互作用的孵化率差异极显着;两广二号春制越年种冷藏安全期为111 d,秋制种冷藏安全期为162 d。

王庆国,张保华,吴波,杨振,范佳欣[2](2020)在《家蚕品种华康3号在安康蚕区的繁育和饲养试验》文中研究指明为解决安康市及陕西省在养蚕过程中易发生血液型脓病的问题,引进了华康3号(菁松N×皓月N)原种和一代杂交种在当地蚕区进行繁育和饲养试验,以菁松×皓月为对照蚕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华康3号原种与菁松、皓月相比,催青经过、全龄经过和蛹期经过均短;春季平均单张原种产茧量高18%左右,平均公斤茧颗数少80粒左右,平均种茧健蛹率高1.0个百分点左右,平均公斤茧制种量高0.9张左右;秋季平均单张原种产茧量高22%左右,平均公斤茧颗数少120粒左右,平均种茧健蛹率高6.0个百分点左右,平均公斤茧制种量高1.2张左右。华康3号一代杂交种和菁松×皓月相比,龄期经过略短,上车率夏季高3.10个百分点,秋季高7.31个百分点;解舒率夏季略低,秋季高7.16个百分点;茧丝纤度细,其它茧丝质成绩与菁松×皓月相当。华康3号茧丝质量优良,适宜在秦巴山区作为春秋兼用品种在农村推广应用。

黄胜[3](2020)在《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高效饲育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家蚕(Bombyx mori L.)起源于我国古代,并由我国传往世界各地。优良实用品种育成和推广是蚕业稳步发展的前题和保障,家蚕种质资源是优良实用品种育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它蕴藏着丰富的遗传基因,可以为优良突变体创建、遗传改良和杂交优势利用等提供基因素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生物资源。我国拥有极丰富的家蚕种质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收集、保存的家蚕种质资源达1000余份;广西收集、引进、创建和保存的家蚕品种资源有509份。目前广西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基因库每年至少饲育2次,每日给桑3回,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本试验选用10个家蚕品种,拟通过减少给桑回数的方法,对家蚕种质资源高效饲育进行研究。在减少给桑回数的情况下,对比观察幼虫期的发育情况,种茧期情况、幼虫生命率、虫蛹生命率以及蚕蛾产卵、卵质情况等,以探索一套省工、高效的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饲育方法。研究取得如下结果:1、春季期进行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少回育保种饲育试验,采用全龄每日一回育方法时,只有1个品种7532可行,其余7多黄7、9DA、9MN9、平桂82、芙蓉、湘晖、白玉N、春蕾、秋丰A等9个品种均不可行;而采用全龄每日二回育方法时,所有品种均可行。2、夏季期进行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少回育保种饲育试验,家蚕小蚕期发育健康性、齐整度都比较好;但到大蚕期蚕儿易发病,全龄每日一回育发病明显多于全龄每日二、三回育,5龄中期后期病死蚕率已达7~8成,所有品种总减蚕率均极高,试验整体情况均极差,一、二回育均不可行;采用三回育的方法同样风险极高。3、秋季期进行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少回育保种饲育试验,采用全龄每日一回育方法时,只有1个品种秋丰A可行,其余7多黄7、9DA、9MN9、7532、桂82、芙蓉、湘晖、白玉N、春蕾等9个品种均不可行;而采用全龄每日二回育方法时,所有品种均可行。试验结果表明:全龄每日一回育在春、夏、秋季期均是不可行的;全龄每日二回育在夏季期不可行,在春季及秋季期可行。全龄每日二回育方法既可满足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保存一年至少饲育2次的要求,又可节省劳动用工,提高工效,是可以试行推广的方法。

薛宏,艾均文,任立志,刘明萱,刘勇,李强[4](2019)在《斑纹全限性家蚕新品种“锦·绣×潇·湘”的夏秋季试繁》文中研究指明"锦·绣×潇·湘"是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与苏州大学合作育成的一对四元杂交斑纹全限性夏秋用新蚕品种,具有强健好养、高产稳产、丝质优良的特点。目前,在湖南、重庆、四川等省市表现出了良好的推广势头。为了在春季繁育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该品种在夏秋季的繁育性能,作者于2019年连续开展了一代杂交种的夏、秋季繁育。在繁育过程中采用1日3回育的定量蚁量育,结果表明新品种中、日系原蚕小蚕发育整齐,大蚕个体开差小,抗逆性强,种茧茧形匀整,繁育系数高,原蚕斑纹限性,可节省传统的鉴蛹工序,是一对好养易繁的家蚕新品种。

叶发忠,张彦,童晓琪,黄浩,黄德辉[5](2019)在《夏秋用家蚕杂交新组合皖·丰×夏·晖的性状及推广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阐述了强健性中系斑纹限性夏秋用家蚕品种521B、523B与本课题组保育并改良的日系品种524、526组配成的四元杂交组合皖·丰×夏·晖的性状特征及其饲养技术要点,并报告了该品种在安徽省金寨、岳西县和歙县示范推广饲养情况。该杂交组合具有体健好养、丝质优、繁育系数高的特点,可利用中系斑纹限性的表型,在幼虫五龄期准确鉴别雌雄,能有效降低蚕种繁育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和蚕种的杂交率。

莫云霞,李燕飞,韦红群,蒋满贵[6](2019)在《广西蚕种业发展的成效与经验》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蚕桑产业发展,加强广西蚕种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分析了广西在蚕种生产供应、行业标准、蚕品种更新、经营体系管理等4个方面取得的成效,总结了政府引导与资金扶持、狠抓质量管理、加强品种选育、协会管理机制、依法管理等广西蚕种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建议今后继续在加大资金扶持,支持原蚕基地建设,提高蚕种质量,加强《广西壮族自治区蚕种管理条例》宣传和市场监管等方面加强广西蚕种业的管理,以期为促进广西蚕业取得更大发展提供参考。

亓军红[7](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指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张美蓉[8](2019)在《2018年全国桑蚕种质量监督抽查总结会发言记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1月16日,全国桑蚕种质量监督抽查暨2018年比对试验总结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来自全国13个主产省(区、市)的32位从事蚕种管理和蚕种质量检验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参与会议。会上,各省(市、区)蚕种管理部门或蚕种质量检测负责人就2018年蚕种生产和质量检验情况进行了交流,现将全国各省蚕种生产和质量检验情况的发言记录整理,以飨读者。

秦凤,黄德辉,张彦,童晓琪,石凉,黄浩[9](2019)在《家蚕夏秋用品种皖·丰×夏·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皖·丰×夏·晖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夏秋用家蚕新品种,2018年通过安徽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更好地指导新品种的繁育、推广,详述了皖·丰×夏·晖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饲养技术要点及生产中的注意事项。实验室鉴定与农村饲养结果表明:皖·丰×夏·晖体质强健好养,抗逆性强,对高温、多湿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耐粗食,上蔟齐涌,喜营上层茧,茧长椭圆形,茧型中等匀整,缩皱中等,双宫茧率低,解舒优,纤度适中,丝质良好。皖·丰×夏·晖适合长江流域夏季及中晚秋季饲养。

陆俣伽[10](2018)在《广西主推桑品种对两广二号原种繁育成绩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产业发展良种先行,农业中任何种养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良的种子资源。蚕桑茧丝绸产业作为我国传统产业之一,它的传承和发展固然离不开优良的蚕种。而在蚕种生产中桑蚕的原种繁育就是基础和源泉。影响桑蚕生长发育的除了温度、湿度、气流和光线等气象环境条件,最重要的就是桑叶饲料。而桑叶的营养成分跟桑树品种和生长发育时期的光照、温度、水分等息息相关,选择适宜种茧育的桑树品种和成熟时期营养优质的桑叶有助于提高繁育生产的原种产质量。基于广西桑蚕原种繁育生产实际,开展了广西目前主推的5个桑树品种对两广二号原种繁育成绩的影响和桂桑优12不同季节批次对两广二号原种繁育成绩的影响等两个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5个桑树品种间饲育生产的原种质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但是整体没有达到显着差异水平,其中以桂桑优12饲育生产的原种质量最好,强桑1号饲育生产的原种质量最差。(2)综合桂桑优12春秋两季不同时间繁育生产的6个批次原种成绩的调查比较结果,以5-6月春季第3批饲育生产的原种质量最好,早春3月初第1批和晚秋10月份最后1批饲育生产的蚕种质量最差。本研究为广西原种繁育生产实际提供指导依据。根据试验的结果建议可以将桂桑优12作为广西桑蚕原种种茧育的优良桑树品种广泛栽培使用,同时建议批次上夏秋季节多养,光照不足桑叶偏嫩的早春和水分不足桑叶偏老的晚秋少养,将原种繁育批次合理安排在4-9月份,有助于提高原种繁育的效率和原种的质量,实现高产优质原种生产的同时保障广西桑蚕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夏季繁育一代杂交蚕种的技术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夏季繁育一代杂交蚕种的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冷藏时间对两广二号越年种孵化率影响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冷藏时间对蚕卵重量的影响
    2.2 冷藏时间对蚕种孵化率的影响
    2.3 蚕种繁育期与冷藏时间的关系
3 小结与讨论
    3.1 冷藏时间对蚕种质量的影响
    3.2 冷藏时间对蚕种孵化率的影响
    3.3 两广二号春制越年种与秋制种用种问题

(2)家蚕品种华康3号在安康蚕区的繁育和饲养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原种繁育试验
        1.2.2 一代杂交种饲育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华康3号原种的发育经过
    2.2 华康3号原种的繁育成绩
    2.3 华康3号一代杂交种的茧质成绩
    2.4 华康3号一代杂交种的丝质成绩
3 小结

(3)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高效饲育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家蚕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研究
        1.2.2 家蚕少回育试验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场地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3 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季节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少回育试验结果
        3.1.1 春季期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少回育与常规育比较试验结果
        3.1.2 夏季期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少回育与常规育比较试验结果
        3.1.3 秋季期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少回育与常规育比较试验结果
4 结论与讨论
    4.1 小结
        4.1.1 春季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少回育试验结论
        4.1.2 夏季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少回育试验结论
        4.1.3 秋季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少回育试验结论
    4.2 结论
    4.3 讨论
    4.4 本论文的创新点
    4.5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学术活动、论文发表和专利发明等情况

(4)斑纹全限性家蚕新品种“锦·绣×潇·湘”的夏秋季试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点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性状
        2.1.1 中系原种
        2.1.2 日系原种
    2.2 各季发育经过
    2.3 原种收茧量与茧质
    2.4 一代杂交种繁育系数
3 试养和繁育体会
    3.1 新品种发育与大小整齐度高
    3.2 新品种原蚕抗逆性强
    3.3 新品种好养易繁
    3.4 发蛾调节需要贯穿繁育始终
    3.5 新品种繁育的关键技术

(5)夏秋用家蚕杂交新组合皖·丰×夏·晖的性状及推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一代杂交种性状
2 饲养技术
    2.1 小蚕期及时扩座和匀座
    2.2 各龄蚕要及时加眠网、适时饷食
    2.3 壮蚕要良桑饱食、合理用叶
    2.4 要做好全龄期消毒防病工作
    2.5 尽早准备蔟室、蔟具
3 农村示范推广
    3.1 在歙县的示范推广情况
    3.2 在金寨县的示范推广情况
    3.3 在岳西县的示范推广情况
4 结语

(6)广西蚕种业发展的成效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广西蚕种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1.1 蚕种稳质足量,满足市场需求
    1.2 制定行业标准,实现生产标准化
    1.3 蚕品种不断更新,多元化发展
    1.4 蚕种经营有序,管理规范化
2 广西蚕种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2.1 政府引导与资金扶持
    2.2 狠抓质量管理,严把蚕种质量关
        2.2.1 加强生产管理、推进蚕种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2.2.2 建立健全蚕种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开展蚕种质量检验检疫
        2.2.3 加强蚕种质量监控
    2.3 加强品种选育提升茧丝质量
    2.4 通过协会管理机制来约束企业行为,确保蚕种的质量
    2.5 推进法制建设,依法管理蚕种市场
3 推进广西蚕种业今后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引导,合理规划,做好产业布局
    3.2 继续加大资金扶持,支持原蚕基地建设,提高蚕种质量
    3.3 推进蚕种业体制改革,组建蚕种集团
    3.4 继续加强《条例》宣传和市场监管

(7)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9)家蚕夏秋用品种皖·丰×夏·晖(论文提纲范文)

1 原种主要性状和饲养技术要点
    1.1 原种性状
        1.1.1 中系杂交原种521B·523B (正、反交)
        1.1.2 日系杂交原种524·526 (正、反交)
    1.2 原种饲育技术要点
        1.2.1 催青要求
        1.2.2 饲育措施
        1.2.3 桑叶品质
        1.2.4 消毒防病
        1.2.5 上蔟采茧
        1.2.6 种茧保护
    1.3 蚕种繁育期注意事项
2 一代杂交种性状及饲养技术要点
    2.1 一代杂交种性状
    2.2 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10)广西主推桑品种对两广二号原种繁育成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蚕种生产技术研究
        1.3.2 蚕种繁育制度研究
        1.3.3 桑叶饲料在繁育生产上的研究
        1.3.4 广西桑树品种选育与推广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不同桑树品种对两广二号原种繁育成绩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蚕桑品种
        2.2.2 试验器材
        2.2.3 试验地点及条件
        2.2.4 试验方法
        2.2.5 广西桑蚕原种繁育主要环节及技术操作要求
        2.2.6 广西桑蚕原种质量指标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蚕期饲育调查
        2.3.2 原蚕体质调查
        2.3.3 养蚕成绩调查
        2.3.4 原种质量调查
    2.4 本章小结与讨论
        2.4.1 本章小结
        2.4.2 讨论
第3章 桂桑优12不同季节桑叶对两广二号原种繁育成绩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蚕桑品种
        3.2.2 试验地点及条件
        3.2.3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桑园桑树生长发育及养蚕用叶时间调查
        3.3.2 蚕期饲育调查
        3.3.3 蚕体质调查
        3.3.4 养蚕成绩调查
        3.3.5 原种质量调查
    3.4 本章小结与讨论
        3.4.1 本章小结
        3.4.2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夏季繁育一代杂交蚕种的技术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冷藏时间对两广二号越年种孵化率影响试验初报[J]. 秦友华,张兆琴,龚毕宝,宿吉峰. 北方蚕业, 2021(01)
  • [2]家蚕品种华康3号在安康蚕区的繁育和饲养试验[J]. 王庆国,张保华,吴波,杨振,范佳欣. 中国蚕业, 2020(03)
  • [3]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高效饲育方法研究[D]. 黄胜. 广西大学, 2020(07)
  • [4]斑纹全限性家蚕新品种“锦·绣×潇·湘”的夏秋季试繁[J]. 薛宏,艾均文,任立志,刘明萱,刘勇,李强. 蚕学通讯, 2019(04)
  • [5]夏秋用家蚕杂交新组合皖·丰×夏·晖的性状及推广应用[J]. 叶发忠,张彦,童晓琪,黄浩,黄德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8)
  • [6]广西蚕种业发展的成效与经验[J]. 莫云霞,李燕飞,韦红群,蒋满贵. 广西蚕业, 2019(03)
  • [7]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8]2018年全国桑蚕种质量监督抽查总结会发言记录[J]. 张美蓉. 四川蚕业, 2019(01)
  • [9]家蚕夏秋用品种皖·丰×夏·晖[J]. 秦凤,黄德辉,张彦,童晓琪,石凉,黄浩. 中国蚕业, 2019(01)
  • [10]广西主推桑品种对两广二号原种繁育成绩的影响[D]. 陆俣伽. 江苏科技大学, 2018(10)

标签:;  ;  

夏育一代杂交蚕技术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