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1942年宋美龄访美的背景(论文文献综述)
周帆[1](2021)在《李德全与中国妇女抗日救亡运动(1931-1945)》文中研究表明
范文爽[2](2021)在《《新华日报》对难胞的社会救济报道研究(1938-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华日报》是中共在抗战时期的机关报,自筹备伊始就受到中共高层的高度重视。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报道始终以团结抗战、关注民生为重点,尤其对难胞的社会救济问题展开了积极的、全方位、连续的报道,并为解决难胞问题大声疾呼。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新华日报》的创办过程以及中共高层对这份党报的重视。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对难胞的社会救济报道分为救济对象、施救群体两部分,救济对象即是难民、难童、失业者、侨胞等难胞群体,施救群体集中于国民党当局、中共及其领导的地方抗日政府、国内社会各界以及国外方面,并总结相关版面篇幅与消息来源。第二章主要介绍《新华日报》对难胞问题的报道宣传,总结难胞群体生存、生活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难胞群体不仅面临屠杀、饥饿、严寒、疾病的威胁,还因缺乏谋生手段和机会以致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日本的侵略、频发的自然灾害以及国民党当局有限的作为都是造成抗战时期难胞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第三章主要介绍《新华日报》对国民党当局、中共及其领导的地方抗日政府、国内社会各界以及国外方面救济难胞措施的报道。特别是《新华日报》对国民党当局的评价,既肯定国民党当局为救济难胞所做的一定努力,又指出国民党当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呼吁国民党当局真正实行民主,切实救济难胞。第四章主要总结《新华日报》对抗战时期难胞的社会救济报道的宣传渠道。《新华日报》积极向社会各界宣传重视难胞问题,关注难胞的长远生存,倡导教养并重,加强以工代赈,不断呼吁友邦援华,学习外国有益经验以改进救济手段,使难胞能够发展生产,建设国家,为抗战出力。总之,通过《新华日报》的报道宣传,可以看出抗战时期难胞救济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基于此,中国共产党通过《新华日报》向社会各界宣传救济难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报道国内外各方参与救济难胞的行为,力图通过不断的报道宣传,以期拯救更多的难胞,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正义诉求,反映出广大国人的心声。
周薇曦[3](2020)在《《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的图像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42年至1946年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与法西斯轴心国进行艰苦鏖战并取得最终胜利的时段,虽然已经过去了70余年,全世界依然在回溯这场战争的各种环节。其中,战时美国对华政策一直是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中美关系史上绕不开的重要议题。目前,学界将研究目光主要集中在了美国政府层面对华援助活动的考察和评价上,其中包括经济援助、军事援助、文化援助等方面,但对美国民间援华的相关研究则涉及很少。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美国民间援华活动便如雨后春笋般兴起。1941年2月,为了整合美国民间分散的援华力量,统一向战时中国提供救济和复兴资金,《时代》周刊创始人亨利·卢斯牵头合并美国民间八个援华机构组建成全美助华联合总会(United China Relief,简称UCR)。作为全美助华联合总会的官方报刊,《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News of United China Relief)于1942年9月在纽约市百老汇街1790号创刊(1790 Brodaway,New York,N.Y),以月刊的形式面向全美发行。该报刊从1942年9月5日创刊到1946年6月停刊以来,一共发行5卷45期,每期固定8页,加上1945年8月出版的抗战胜利特刊的4页,共计364页。本文以《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中544次图像报道为研究对象,拟采用文本分析法,以新闻图像传播理论为支撑,分析该报纸在展现中国军民浴血奋战,号召美国民众对华捐款捐物所体现的视觉化特征,以探求《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图像传播与援华动员之间的内在关系,借此回溯一段中美人民共同抗击法西斯日本的珍贵历史。本文思路如下:首先,梳理《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的创刊过程。该部分主要包括对全美助华联合总会的成立过程以及对《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创刊背景的介绍。其次,展现《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图文报道的主要题材,该章节包括以表现抗战中的中国人民和以展现全美助华联合总会两部分。然后,分析《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图像报道的构图设计。该部分主要包括:集合图像的通版设计、整体构图和个体元素的结合、系列组图的主题表达三个部分。最后,分析《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图像报道的符号话语表征,该部分主要探析该报纸如何通过有关中国地理空间与景观、物化图腾与年节、书画艺术与哲学符号,构建出一个来自“他塑”视角之下的中华文化视觉符号系统。研究发现,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成立后,由于美国国内受到排华成见与中立主义因素的影响,该报纸在创刊之后便深知其宣传任务的艰巨,故利用图像来传达观念的做法成为了必需。而通过从构图设计和符号表征两个层面分析该报纸的图像传播特征后,笔者认为,该报纸注重通过集合图像、整体构图与个体元素结合、系列组图的方式,提升了图像新闻的视觉传达力。与此同时,该报纸利用了一系列极具中国符号元素的图像报道,串联起了一个对中国地域、民俗、艺术文化的整合、认同的心理过程,完成了对中国“地理空间”的定位,再到对中国“民俗年节”的聚焦,最后到对中国“艺术文化”的升华的援华动员。
赵蓓红[4](2019)在《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文中提出上海妇女报刊是指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妇女问题、妇女文化、妇女教育、妇女生活等为主要内容,在上海创刊且编辑发行的报刊。本文通过全面系统梳理1898~1949年间的上海妇女报刊,论述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变迁轨迹、发展特点与发展规律。本文在纵向上,以上海城市与妇女报刊的互动以及妇女报刊自身发展逻辑为分期依据,分为五个时期:清末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898~1911)、民国初年的上海妇女报刊(1912~1918)、五四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19~1927)、十年相对稳定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28~1937)以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37~1949)。横向上,对五个时期妇女报刊的发展背景与条件、整体状况、典型个案等几个层面进行研究。对典型妇女报刊个案作论述时,研究其办刊缘起、宗旨内容、编排风格、主要报人、经营管理以及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这些个案包括《女学报》《女报》《女子世界》(1904年版)《中国妇女》《妇女时报》《香艳杂志》《女子世界》(1914年版)《妇女杂志》《中华妇女界》《眉语》《女铎》《解放画报》《新妇女》《妇女声》《玲珑》《妇人画报》《女子月刊》《妇女生活》《女声》(1932年版)《上海妇女》《女声》(1942年版)《家》等。经本文梳理研究发现:一、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在与城市的互动中显现出独特的变迁轨迹:清末时期作为妇女启智的媒介工具;民初时期探索商业性运营;五四时期读者层延伸至平民,办刊主体多元;十年相对稳定时期性别意识增强,形态多样发展繁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女性主导报政,疏离政治,关注实际生存。二、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领全国风气之先,表现出创办时间最早、办刊主体多元、率先商业性运营、众声喧哗旋生即灭等特点。三、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呈现出:与妇女解放运动同步,发展拐点由男性群体促成,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进一步发展等规律。
蒙应来[5](2018)在《民族、国家与信仰:余日章与华盛顿会议研究(1921-1922)》文中研究说明余日章(1882-1936)是近代中国着名的宗教家、教育家和外交家,作为新式基督徒知识分子精英,他将宗教理念融入救国救世实践,其经历是中国基督徒参与中国社会活动的经典案例。本文以余日章参与华盛顿会议的国民外交活动为个案,探讨中国基督徒对中国社会的参与问题。整篇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讨论余日章外交素质的养成与早年外交经历的问题。外交素质的养成以早年的生平为界,分为学生、执教、留学三个阶段,早年外交经历以黎元洪幕府与中华游美实业团为中心;第二章论述华盛顿会议开幕前夕,余日章被推选为国民代表的因应,展现出国民代表产生的复杂过程;第三章分析余日章参与华盛顿会议的主张与目的;第四章叙述余日章在华盛顿会议期间对有关中国议题的参与;第五章探讨华盛顿会议期间余日章对中美的舆论宣传与影响。总体而论,余日章参与华盛顿会议是宗教与世俗身份下的一次国民外交活动。既是基督徒对华盛顿会议的一种积极反应,又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国际化,维护国权、实现民族独立的国民外交的典型案例。在此期间,余日章的宗教信仰与救国理想互为结合,勇于践行,竖立了一个爱国的基督徒形象,为中国的外交做出了贡献。
梁斐[6](2014)在《1942-1943年宋美龄访美与美国对华援助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正式拉开全面抗日战争序幕。蒋介石审时度势将外交重心转向美国。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1940年前后,选择给予中国一定数量的财政贷款援助。以珍珠港事件为导火索,美国加入了太平洋战争,从1942年开始,以中美英苏四大国为首的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英美等盟国一方面需要中国军队将日本牵制在亚洲战场,消耗其有生力量,另一方面,由于美英主张的“先欧后亚”战略对中国战场重视不足,美国对华援助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抗战的物质需要。1942年底,国民政府派出蒋介石夫人宋美龄以治病为由出访美国,以国民政府外交特使的身份,宣传中国抗战,为国民政府寻求军事物资和金钱援助,希望美国能够进一步重视亚洲战场并加强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宋美龄访美时间长达7个月,足迹遍及美国诸多大城市,受到罗斯福总统的热情接待并在美国国会两院及纽约、波士顿、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城市发表公开演说,轰动一时。本文以二战时期中美关系为大背景,力求对1942-1943年宋美龄出访美国与她对国民政府争取美国援助的历史做较为全面的阐述和探析。首先笔者对宋美龄访美之行的历史背景,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进行梳理和分析,包括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中美战时同盟关系的确立、以及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对美外交的诉求等。第二章概述宋美龄出访美国争取援助的一系列外交活动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宣传方面,把美国民众的情绪引向她希望的目标,获得了美国舆论的支持,促使罗斯福总统的对华政策有所倾斜;经济方面获得大量美国来自民间的金钱援助;军事方面为中国抗战争取到了飞机、枪炮等军事物资,以及在缅甸战役的作战计划问题上与罗斯福总统不断磋商而取得了一定成果;政治方面则促进了美国排华法案的废除,同时不遗余力地为战后中国的大国地位及权益进行争取,为开罗会议中美两国首脑的初次会晤铺平了道路。第三章重点分析了宋美龄出访美国期间争取美援活动的成功原因和受制因素。以当时的国际形势为大背景展开,运用国际政治中国家利益、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等理论,从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中国战场在美国军事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宋美龄个人的外交智慧与活动能力三个方面对争取美援活动的成功原因展开分析。同时,从美国因素、中国因素及宋美龄个人的局限性因素分析了她在争取美援成果的相对性和制约性,导致宋美龄不可能完成预先设定的全部出访任务。最后,作者简要评述了宋美龄开展“夫人外交”赴美求援对中国抗战的积极影响:提高了美国对中国战场的重视,使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提高,增强了中国抗战的信心,对中国抗战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宋美龄访美不失为中国对美关系史上一次精彩的外交宣传,但不可否认,国家利益始终是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根本动因。
黄智虎[7](2013)在《美国《排华法案》的兴废与中美外交关系》文中研究指明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是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但已有的研究多将其归于美国内政。本文从中美外交关系进行梳理,认为《排华法案》与历史上中美关系的特殊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起因于清政府闭关自守及对海外移民的禁止与忽视,形成于中美间实力拉开差距及中国对美外交的弱势,固定于清政府的软弱应对及美国没有付出相应代价;而从其废除来说,与中国人的不断觉醒、中国国际地位上升以及政府官员尤其是外交人员的努力存在密切关系。由此可见,中美外交关系是《排华法案》兴废的一个重要变量。认识到这一点,对海外利益迅速增加的中国来说是十分有借鉴意义的。
林牧茵[8](2012)在《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文中研究说明教育交流是中美关系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领域,在世界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交流,影响对象是年轻一代,参与主体是知识界、学术界,因此教育交流对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对构筑两国观念层面的沟通与认同意义深远。虽然过程较为缓慢,但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加持久而深入人心。而新闻教育交流又涉及到在国际关系中始终扮演重要角色的新闻媒体,因而愈发值得关注。本文研究聚焦中美两国的新闻教育交流,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时代背景、历史事件,考察并分析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来到中国后,对中国新闻教育、新闻业、及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之所以会选择这一独特的中美关系研究视角,是因为在中美两国教育交往的历史中,由于种种原因,美国的某些着名高等院校对中国某些学术和专业领域曾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追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找到一条研究中美关系的新路径。据此探寻国际关系中,通过教育交流建立起观念、文化、知识的认同,进而对对方国社会、文化、政治等多方面产生的影响。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标志着世界近代新闻教育的发端。当时的密苏里大学还不为中国人所知,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密苏里模式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被不断复制,在特定时期甚至成为世界新闻教育的模板,20世纪上半叶,它在中国的移植尤为成功。虽然解放后密苏里新闻学院与中国的交往有约30年的断层期,但是而今,密苏里新闻学院仍旧是中国新闻学子向往的学校,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跨越历史,仍旧在影响中国新闻教育及新闻事业的发展。可以说,密苏里模式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影响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新闻院校。为什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会对中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密苏里模式的魅力和生命力何在?是什么力量推动它来到中国?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为什么愉快地接纳了它,而没有像抵制其他西方国家文化那样抵制它?中国知识精英为什么将新闻教育与中国未来的发展命运紧密相连?有哪些人物在中国新闻教育创建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思想碰撞后,如何交融发展?中国的新闻事业如何在借鉴西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围绕这些问题,本文设置篇章展开研究探讨。第一章,密苏里模式的形成。研究美国新闻教育起步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归纳密苏里模式的核心理念、主体教育方法和国际化的外延特征,并从新教传教运动、理想主义、现实主义,以及中美双向需求的对接,四个角度来分析密苏里模式由美国向中国输出的动力。第二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横向移植。“横向”是一个空间概念,指从美国到中国。“移植”是一种最初的状态,指中国新闻教育起步阶段几乎照搬美国模式。结合中国当时面临的民族危机,尝试解答为什么密苏里模式没有像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化那样在中国遭遇阻力,相反被知识界和教育界愉快地接纳。这部分的研究重点是圣约翰大学报学系、燕京大学新闻系在创立发展阶段与密苏里新闻学院交流往来。第三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纵深发展。“纵深发展”强调的是密苏里模式移植到中国之后,如何真正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扎下根来。这一过程离不开一大批有密苏里背景的新闻人的推动。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个体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群体如“密苏里帮”及受密苏里模式影响的中国新闻人。他们都在实现自己事业人生理想的同时,推动了美国新闻理念在中国社会更深广的领域中逐渐被认同和接受。第四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流变。借助文化适应与变迁理论,进一步揭示密苏里模式与中国新闻教育的融合发展。展现出中国新闻教育由最初全盘移植密苏里模式,到逐渐融合本土需求和中国文化特征,最后形成中国特色新闻教育的过程。第五章,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探讨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相互作用。选取了相关的三个领域进行考察,新闻教育领域、报业领域、政治领域。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移植与流变是近代中美交流互动的一种折射,与20世纪初美国寻求海外扩张及中国经历民族危机的时代大背景密不可分。无论美国输出新闻教育模式,其主观目的是为了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还是为了实现其普世价值,在客观上,它的确推动了中国新闻教育职业化的发展,并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朱蓉蓉[9](2010)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民间外交源自于近代国民思想的兴起与民族国家观念的更新,既是“外邦逼之、异种残之”的产物,又是“西学东渐”的结果。它伴随着西方人民主权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于清末输入中国,至今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间外交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和独特的风格,发挥着政府外交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清末到民初,我国民间外交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历程。“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外交受挫,促进了民间外交的复兴,为全面抗战爆发后民间外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全面抗战爆发后,中日两国的力量对比悬殊,迫使中国政府必须积极争取外国的同情与援助。国际形势的恶化以及国民政府官方外交的困难重重,使得民间外交成为抗战时期重要的外交形式,促使了抗战时期民间外交高潮的到来。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联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争取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抗战事业的支持,我国各界纷纷开展灵活多样的民间外交活动。中国的抗日外交呈现出举国一致、官民互动、相辅相成之局面,全国各界上下齐心、奋力争取国际社会援华制日,民间外交成为当时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爆发后中共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形成其开展民间外交活动的有利条件。中共积极调整其外交策略,以适应战时外交之需,并对民间外交的开展作出具体指示。战时中共开展了灵活多样的民间外交活动,主要表现为与国际友人、国际组织、国外新闻界以及美国政府等的交往。作为中共民间外交前沿的长江局与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南方局与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和中共民间外交窗口的延安,也在中共民间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时中共民间外交虽困难重重,但对中共扩大对外交往、逐步走上国际舞台起到积极作用。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面对战时政府外交的艰难,改变了其外交策略,采用官方斡旋与民间外交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利用舆论宣传的力量,积极开展民间外交;另一方面,派遣以宋美龄为代表的高层人物以私人身份访美,积极从事外交斡旋。此外,还利用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等半官方社团积极从事民间外交活动。国民政府的民间外交活动,是对官方外交的重要补充,有力地配合了国民政府官方外交的开展,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事业的同情与支持。在国际形势对中国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名流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利用自己手中的人脉资源和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广泛开展民间外交。以宋庆龄、陶行知、张彭春等为代表的社会名流纷纷走出国门,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抗战主张,吁请各国政府和民众共同抵制法西斯的侵略,体现了社会精英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责任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侨界、红十字会、宗教界等为代表的民间团体在政府外交受挫的时候,根据自身特点发挥团体优势,在海外开展主题鲜明的民间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成为帮助政府争取海外援助和支持的重要力量。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活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外交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有力地弥补了官方外交的不足,为祖国的抗战争取了大量的援助,同时还加深了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声望。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对外关系的全面发展,民间外交的作用愈益凸显。作为我国整体外交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外交必将呈现空前活跃、多彩纷呈的崭新局面。
陈娜[10](2010)在《中国对美院外游说之研究》文中认为游说(英文写作Lobbying)又称为院外游说,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原意指说客在饭店走廊或大厅对国会议员进行劝说,后泛指利益集团(美国国内及国外的团体)为实现自己的利益,与美国政府或国会进行的沟通交流活动。本文的院外游说主要针对美国国外的政府或企业对美国政府或国会的游说活动。游说至今已经成为美国政治领域中一项必不可少、合理合法的公关活动。美国国内外的利益集团都无比看重游说。尤其是美国国外的利益集团,为了切身利益都积极争取对美关系,在美国大力开展游说活动。其中以色列、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最为突出。相比之下,中国对美游说无论是理论研究或是游说实践方面,都还比较薄弱。随着中美两国关系的日益紧密,双方的冲突与摩擦也与日俱增,针对美国开展游说活动也变得更加必要与迫切。本文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对以色列、日本及中国台湾地区等美国国外利益集团在美的院外游说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其规律,建构了一个包括游说目标、游说对象、游说组织、游说战略、游说结果的院外游说研究框架,据此对中国对美游说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再通过对“2009年中美轮胎特保案”案例的分析,对提出的研究框架进行验证,发现除了框架所包含的几个因素之外,游说的外部环境对于游说活动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将进一步丰富我国对游说的理论研究,对促进我国游说制度与游说规范的建设以及我国对美游说实践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启示,尤其希望能对中国企业如何有效处理与美国政府的关系及相互的沟通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帮助。
二、试析1942年宋美龄访美的背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1942年宋美龄访美的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2)《新华日报》对难胞的社会救济报道研究(1938-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华日报》对抗战时期难胞的社会救济报道概述 |
第一节 《新华日报》的诞生 |
一、《新华日报》在国统区的创办 |
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喉舌” |
第二节 《新华日报》对难胞的社会救济报道概述 |
一、报道对象和内容 |
二、版面篇幅和消息渠道 |
第二章 《新华日报》对难胞问题的报道宣传 |
第一节 《新华日报》对难胞困境的报道宣传 |
一、生存危机:受到战争的直接威胁,民不聊生 |
二、生活危机:缺乏谋生手段和机会,无法自立于社会 |
第二节 《新华日报》对难胞产生原因的报道分析 |
一、日寇的残暴杀戮 |
二、频发的自然灾害 |
三、国民党当局的“人祸” |
第三章 《新华日报》对各方救济举措的报道宣传 |
第一节 《新华日报》对国内各方救济举措的报道宣传 |
一、《新华日报》对国民党当局救济举措的报道宣传 |
二、《新华日报》对中国共产党救济举措的报道宣传 |
三、《新华日报》对国内社会各界救济举措的报道宣传 |
第二节 《新华日报》对国外救助难胞举措的报道宣传 |
一、外国政府的官方援助 |
二、国际社会的民间捐赠 |
第四章 《新华日报》对难胞的社会救济报道的宣传渠道 |
第一节 大声疾呼,倡导国人齐心协力救济难胞 |
一、呼吁重视难胞问题,强调救济难胞的重要性 |
二、号召全民尽心出力,全面拯救落难同胞 |
第二节 关注难胞未来,强调人尽其力 |
一、关注难胞出路,以期为国出力 |
二、倡导教养并重,实施以工代赈 |
第三节 寻求国际援助,借鉴国际经验 |
一、对外宣传难胞真相,积极争取国际救助 |
二、借鉴他国有益做法,推进难胞救济工作 |
三、效仿别国先进经验,改进战时救济体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的图像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的创刊与图像传播需求 |
一、全美助华联合总会的成立 |
(一)美国民间援华组织的兴起 |
(二)亨利·卢斯的合并与组建 |
二、全美助华联合总会宣传任务的图像传播需求 |
(一)打破美国人民排华成见的需求 |
(二)转变美国政府中立态度的需求 |
第二章 《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图像报道的题材分类 |
一、表现战时中国人民的图文题材 |
(一)对战时难童教、养工作的关注 |
(二)对抗战前线和大后方工农民众的报道 |
(三)对战时中国女性的报道 |
(四)对政府官员及抗战领袖的报道 |
二、表现全美助华联合总会的图文题材 |
(一)对董事会成员及主要官员介绍 |
(二)对中美友好关系的报道 |
(三)对援华筹款活动的报道 |
第三章 《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图像报道的构图设计 |
一、用系列集合图像通版设计吸引注意力 |
二、用整体构图和个体元素的结合导向内容 |
三、用系列组图的价值表达揭示主题 |
第四章 《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图像报道的符号表征 |
一、中华视觉符号的地理空间和景观呈现 |
(一)中国地图填字和中美地图对比 |
(二)中国地理景观的符号化呈现 |
二、中华视觉符号的民俗图腾和年节展现 |
(一)图腾崇拜:中国石狮子形象 |
(二)民俗仪式:中国农历新年 |
三、中华视觉符号的书画艺术与哲学体现 |
(一)中国书法与东方哲学 |
(二)中国传统绘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阶段发表论文 |
(4)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四、分期依据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清末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898~1911) |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诞生的背景 |
一、上海独特的城市空间与出版环境 |
二、西方文明性别标准在中国语境下转化 |
三、妇女报刊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创办 |
第二节 中国首份妇女报刊——《女学报》 |
一、《女学报》创刊缘起:以女报启女智 |
二、首开女子办报主持笔政风气 |
三、仿《湘报》版式以白话“开女学风气” |
四、依靠捐助办报经营 |
五、另一份《女学报》与陈撷芬 |
第三节 从辅助女学的教科书转向女权的话语阵地 |
一、男性主持的首份女刊——《女子世界》 |
二、三期未满的《中国女报》 |
三、陈志群为女刊“续命”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初年的上海妇女报刊(1912~1918) |
第一节 民国初年上海妇女报刊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
一、新闻出版业规制政策频发妇女报刊面临转向 |
二、稿酬制度确立民营报刊出版业加速发展 |
三、上海女性读者市场形成 |
第二节 中国首份商业性妇女报刊——《妇女时报》 |
一、《妇女时报》的商业性实践 |
二、“合于时情”的内容倾向与独立品格 |
三、以图像表达立场积极对话读者 |
四、由包天笑提携的男女作者群 |
五、出版人丧子无心经营 |
第三节 专业性和综合性商业性妇女报刊双轨并行 |
一、专业性妇女报刊:同年创刊各展所长 |
二、综合性妇女报刊:出版社恶性竞争妇女报刊同质化 |
小结 |
第四章 五四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19~1927) |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
一、以1919 年作为起点聚焦“新女性” |
二、出版物激增妇女问题居舆论中心 |
第二节 中国首份妇女画报——《解放画报》 |
一、从郑正秋的经历和家庭伦理观看五四初期性别观念 |
二、五四“解放”声浪中创办的《解放画报》与其视觉化形态革新 |
三、从文本内容看女性生存观念与现实的冲突与矛盾 |
四、基于同业、同好建立的文图作者群 |
五、难以实现的行销策略 |
第三节 上海妇女报刊多样化的发展形态 |
一、商业性妇女报刊的意识革新 |
二、非商业性妇女报刊的复兴 |
三、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首份妇女报刊——《妇女声》 |
小结 |
第五章 十年相对稳定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28~1937) |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繁盛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
一、城市化与女性群体的分化 |
二、出版物繁盛妇女报刊立场分化 |
第二节 都市摩登商业性画报纷呈迭起 |
一、中国首份妇女时尚画报——《玲珑》 |
二、我国女子杂志最高权威——《妇人画报》 |
第三节 女性主编的非商业性妇女报刊 |
一、“纯女性”报刊——《女子月刊》 |
二、知名党派刊物——《妇女生活》 |
三、脱离教会独立经营——《女声》(1932 版) |
小结 |
第六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37~1949) |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 |
一、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妇女报刊的概况 |
二、孤岛时期妇女界的指路明灯——《上海妇女》 |
三、身份暧昧、地位尴尬的妇女报刊——《女声》(1942 版) |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 |
一、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妇女报刊的概况 |
二、上海历时最长、发行量最大的妇女报刊——《女铎》 |
三、唯一发行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商业性妇女报刊——《家》 |
小结 |
结论 |
一、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变迁轨迹 |
(一)清末时期:妇女报刊作为妇女启智的媒介工具 |
(二)民初时期:妇女报刊探索商业性运营 |
(三)五四时期:读者层延伸至平民女性办刊主体多元 |
(四)十年相对稳定时期:性别意识强烈形态多样发展繁荣 |
(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报刊:女性主导报政 疏离政治 关注实际生存 |
二、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发展特点 |
(一)创办时间最早办刊主体多元 |
(二)率先实践商业性运营 |
(三)报刊形态革新最快 |
(四)众声喧哗旋生即灭 |
三、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发展规律 |
(一)妇女报刊的发展与妇女解放运动同步 |
(二)妇女报刊的发展拐点多由男性群体参与并促成 |
(三)妇女报刊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一览表(1898~1949)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民族、国家与信仰:余日章与华盛顿会议研究(1921-192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关于余日章个人的研究 |
(二) 关于中国基督徒与外交研究 |
(三) 关于近代中国国民外交之研究 |
三、研究方案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
第一章 余日章外交素质的养成与早年外交历练 |
一、早年余日章 |
(一) 学生时代 |
(二) 执教文华时期 |
(三) 留学时期 |
二、余日章早年外交实践 |
(一) 黎元洪幕府之外交初试 |
(二) 中华游美实业团之积极参与 |
小结 |
第二章 余日章当选国民代表始末 |
一、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的产生过程 |
二、南北政府关于余日章国民代表资格之争 |
小结 |
第三章 余日章参与华盛顿会议之目标 |
一、余日章对华盛顿会议的主张 |
二、余日章参与会议之动因分析 |
(一) 国家独立与国际参与 |
(二) 宗教动因与社会教化 |
小结 |
第四章 余日章在华盛顿会议中的外交斡旋 |
一、余日章对有关中国议题的表态 |
二、余日章对山东问题谈判的参与 |
三、余氏对胶济铁路赎回的参与 |
小结 |
第五章 会议期间余氏对中美的舆论宣传 |
一、余日章的对内宣传与社会动员 |
二、中国形象建构:余日章的国际宣传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1942-1943年宋美龄访美与美国对华援助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由来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研究综述 |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美关系 |
一、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 |
二、中美战时同盟关系的确立 |
三、中国对美外交的基本目标 |
第二章 宋美龄争取美援的外交活动与主要成果 |
一、威尔基的推荐与罗斯福的邀请 |
二、宣传中国抗战,影响美国舆论 |
三、争取对华军援,扩大驼峰航线 |
四、促废排华法案,力争战后权益 |
第三章 宋美龄争取美援活动的成功原因和受制因素 |
一、成功出访美国的原因 |
(一) 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需求 |
(二) 中国战场在美国军事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
(三) 宋美龄个人的外交智慧和活动能力 |
二、争取美援成果的相对性及制约因素 |
(一) 宋美龄访美活动未能实现全部出访目标 |
(二) 制约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宋美龄访美活动的影响和启示 |
一、提高了美国对中国战场的重视 |
二、提升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
三、增强了中国抗战的信心 |
四、国家利益是中美对外政策的根本动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美国《排华法案》的兴废与中美外交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
《排华法案》出台的中美外交因素 |
《排华法案》废止的中美外交关系动因 |
(一) 《排华法案》催生了中国人的觉醒, 进而影响到了中美外交关系。 |
(二) 中国国际地位上升, 为《排华法案》的终结提供了基本条件。 |
(三) 中国政府尤其是外交人员的自觉努力与不懈推动促成了《排华法案》的废除。 |
结论及启示 |
(8)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文献综述 |
三 主要概念界定及理论借鉴 |
四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意义 |
五 篇章结构 |
第一章 密苏里模式的形成 |
第一节 美国新闻教育萌芽与社会文化 |
一 孕育萌芽 |
二 理论思潮 |
三 理念更新 |
第二节 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创建与发展 |
一 学院的创建 |
二 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 |
三 对新闻界的贡献 |
第三节 密苏里模式输出的动力 |
一 新教传教运动 |
二 理想主义出发点 |
三 现实主义出发点 |
四 中美双向需求的对接 |
小结 |
第二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横向移植 |
第一节 特定的历史背景 |
一 世纪之交中国报界列强纷争 |
二 新闻教育被视为一条救国之路 |
第二节 新闻教育在中国的发端 |
一 开办新闻教育大势所趋 |
二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
三 早期的新闻学着作 |
第三节 新闻教育在中国蓬勃开展 |
一 圣约翰大学报学系 |
二 燕京大学新闻系 |
三 新闻教育在中国高校的普遍确立 |
小结 |
第三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纵深发展 |
第一节 密苏里模式的中国布道者 |
一 沃尔特·威廉密苏里模式之父 |
二 沃尔特·威廉的中国情结 |
三 沃尔特·威廉对中国新闻业的影响 |
第二节 “密苏里帮”在中国 |
一 “密苏里帮”及其中国理想 |
二 “密苏里帮”代表人物 |
三 “密苏里帮”对中国的辐射 |
第三节 密苏里模式影响下的中国新闻人 |
一 密苏里—燕京交流计划 |
二 个案考察 |
三 群体贡献 |
小结 |
第四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流变 |
第一节 密苏里模式的传入与冲击 |
一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基本规律 |
二 在冲击中不断适应与变迁 |
第二节 中美新闻教育的交融与整合 |
一 中美文化交流的一根纽带 |
二 由照搬到形成自身特色 |
第三节 中国特色新闻教育模式 |
一 教育理念:培养中国富有服务精神的新闻人 |
二 学制选择:按中国社会需求进行多样化设置 |
三 课程设置:通识化理论与中国报业实践相结合 |
四 资源配备:强调本土化兼具国际化 |
第四节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反思与启示 |
小结 |
第五章 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 |
第一节 与中国新闻教育近代化 |
一 提供借鉴样板 |
二 共享教育方法 |
三 建立基本学制 |
第二节 与中国报业近代化 |
一 促进报业观念近代化 |
二 催生报业从业者职业化 |
三 创新报业经营及编排模式 |
四 推动中西方报界交流 |
第三节 与中国政治近代化 |
一 模式探讨 |
二 人才培养 |
三 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
四 在国内外政治舞台上的作用 |
小结 |
结语 |
一 全文主要观点概述 |
二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对美国的影响 |
三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回归 |
参考文献 |
一 主要中文着作 |
二 主要中文论文 |
三 主要档案资料 |
四 其他主要资料 |
五 主要西文文献 |
附录:英文人名汉译表 |
后记 |
(9)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及相关文献资料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抗战时期民间外交兴起的背景 |
第一节 抗战前民间外交的兴起与发展 |
一、清末民间外交的开启 |
二、民初民间外交的发展 |
第二节 局部抗战时期的民间外交 |
一、政府外交的受挫 |
二、民间外交的复兴 |
第三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
一、国内环境的变化 |
二、国际环境的演变 |
小结 |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共的民间外交活动 |
第一节 中共开展民间外交活动的有利条件 |
一、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
二、美英对华政策的转变 |
三、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 |
第二节 中共开展民间外交活动的重要阵地 |
一、民间外交的前沿 |
二、民间外交的窗口 |
第三节 中共开展民间外交的主要活动 |
一、与国际友人的往来 |
二、与国际民间组织的联络 |
三、对国外新闻界的争取 |
四、与美军观察组的交往 |
五、对在华日人的统战工作 |
小结 |
第三章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主导的民间外交活动 |
第一节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外交策略的转变 |
第二节 战时的国际宣传 |
一、战时对外广播宣传 |
二、国际宣传处与战时国际宣传 |
三、驻外使馆与战时国际宣传 |
第三节 "夫人外交"的成功开展 |
一、宋美龄的对外广播宣传 |
二、宋美龄对美政府的民间外交 |
三、宋美龄对美民众的民间外交 |
第四节 半官方社团的民间外交 |
一、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与战时民间外交 |
二、中国国民外交协会与战时民间外交 |
三、中缅文化协会与战时民间外交 |
小结 |
第四章 抗战时期社会名流开展的民间外交活动 |
第一节 宋庆龄的民间外交活动 |
一、呼吁国际联合,支持中国抗战 |
二、建立"保盟",争取国际援助 |
第二节 陶行知的民间外交活动 |
一、参加国际会议,谴责日本侵略 |
二、多方奔走宣传,呼吁援华制日 |
三、号召侨界团结,支持祖国抗战 |
第三节 张彭春等的民间外交活动 |
一、张彭春的民间外交活动 |
二、其他人士的民间外交活动 |
小结 |
第五章 抗战时期民间团体开展的外交活动 |
第一节 华侨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
一、积极募捐,为抗战提供经济支援 |
二、开展爱国外交,促成国际援华运动 |
第二节 红十字会的民间外交活动 |
一、争取国际红十字会和海外侨胞经济援助 |
二、联系国际援华医疗队,共同开展救助 |
第三节 宗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
一、回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
二、天主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
三、佛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中国对美院外游说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关于游说的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游说 |
2.1.1 古代游说的涵义——说服 |
2.1.2 现代意义的游说——院外游说(Lobbying) |
2.1.3 院外游说的策略和主要方式 |
2.2 公共关系 |
2.2.1 公共关系的定义 |
2.2.2 公共关系职业 |
2.3 利益集团 |
2.3.1 利益集团的定义 |
2.3.2 利益集团游说活动的本质 |
2.4 本章小结 |
3 美国院外游说发展概况 |
3.1 美国院外游说的现状 |
3.2 美国院外游说的制度基础 |
3.2.1 宪政基础 |
3.2.2 三权分立制度设计 |
3.2.3 美国国会体制及其立法程序 |
3.2.4 政治行动委员会 |
3.2.5 有关游说的立法 |
3.3 美国院外游说的社会组织基础 |
3.3.1 美国国内利益集团对国会的游说 |
3.3.2 美国国外利益集团对国会的游说 |
3.3.3 总统与国会的双向游说 |
3.4 美国院外游说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美国国外的利益集团在美游说 |
4.1 以色列对美的院外游说与美国的中东政策 |
4.1.1 美国犹太游说集团的力量源泉 |
4.1.2 美国犹太游说集团施加政治影响力的方式 |
4.1.3 成功案例——1973 年中东战争 |
4.2 日本对美的院外游说与美日贸易摩擦 |
4.2.1 “银弹委员会” ——纵横美国的日本游说团 |
4.2.2 日本对美游说策略 |
4.2.3 日本对美游说的成功案例——“东芝事件” |
4.3 台湾对美国的院外游说与美国的台湾政策 |
4.3.1 台湾在美国的游说力量 |
4.3.2 台湾对美游说的策略 |
4.3.3 成功案例—1995 年李登辉访美事件 |
4.4 以色列、日本与台湾的比较分析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对美院外游说 |
5.1 中美关系发展历程概述 |
5.1.1 中美关系回顾 |
5.1.2 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展望 |
5.2 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 |
5.3 美国媒体与中美关系 |
5.3.1 美国媒体概况 |
5.3.2 美国媒体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 |
5.4 中国对美院外游说现状及存在问题 |
5.4.1 中国对美院外游说现状 |
5.4.2 中国对美院外游说的进展 |
5.4.3 中国对美院外游说存在的问题 |
5.5 中国对美院外游说应有的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6 案例分析 |
6.1 中美轮胎特保案案例简介 |
6.2 案例分析 |
6.2.1 游说目标 |
6.2.2 游说对象 |
6.2.3 游说组织 |
6.2.4 游说战略 |
6.2.5 游说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试析1942年宋美龄访美的背景(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德全与中国妇女抗日救亡运动(1931-1945)[D]. 周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新华日报》对难胞的社会救济报道研究(1938-1945)[D]. 范文爽. 扬州大学, 2021(09)
- [3]《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的图像传播研究[D]. 周薇曦. 西南大学, 2020(01)
- [4]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D]. 赵蓓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民族、国家与信仰:余日章与华盛顿会议研究(1921-1922)[D]. 蒙应来.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6]1942-1943年宋美龄访美与美国对华援助探析[D]. 梁斐. 南京大学, 2014(03)
- [7]美国《排华法案》的兴废与中美外交关系[J]. 黄智虎.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3(03)
- [8]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D]. 林牧茵. 复旦大学, 2012(03)
- [9]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 朱蓉蓉. 苏州大学, 2010(06)
- [10]中国对美院外游说之研究[D]. 陈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