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徐州旅游资源开发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唐雯雯,史春云,冯亮,王文俊[1](2021)在《徐州市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格局与游客响应》文中研究表明A级旅游景区是旅游的基本要素,A级旅游景区空间格局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研究内容.采用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GIS空间分析法对徐州市A级旅游景区及UGC数据中的A级旅游景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A级旅游景区总体等级较高,人文资源丰富;A级旅游景区呈集中分布态势,1个高密度区,1个较高密度区,2个中等密度区,11个较低密度区;游客偏向选择4A级及以上景区,对徐州乐园、云龙湖风景区、汉文化景区偏好明显.
霍宏敏[2](2021)在《数据包络分析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以江苏旅游业为例》文中提出目前,我国旅游消费增加促使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江苏省是我国旅游大省,国家大力推行的文化与旅游融合给江苏旅游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在旅游业转型时期,为了实现江苏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展江苏省旅游业效率研究,科学合理的评价其效率成为重中之重。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江苏省旅游业现状,并找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干扰影响前后的江苏省13个地市2010-2018的旅游业效率进行测算与静态分析;然后,应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动态分析江苏省各地市不同年份的旅游业效率变动情况,进一步探讨效率变动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江苏省旅游效率的静态与动态评价结果,提出有利于促进效率提升的针对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旅游综合效率整体水平不高,纯技术效率值高于规模效率值;各地市旅游效率具有明显的差异,大多数地市旅游发展情况较差;环境变量对旅游效率有显着影响,总体上使得旅游效率值被低估;动态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调整前后全要素生产率发生变化。根据论文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优化旅游产业链的内部结构,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深化各地市间旅游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性发展局面;合理规划旅游业发展规模,完善管理方式与管理体制;推进旅游智慧化建设,增强旅游竞争力;改善旅游业发展环境,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张慧[3](2020)在《基于区域协同视角的大运河江苏段遗产旅游利用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如何充分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彰显大运河文化形象,积极推进大运河遗产旅游利用成为沿线地区发展共识。以区域协同的思维发展大运河遗产旅游,是体现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统一性以及旅游体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必然选择,也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任务。本研究立足于协同理论的视角,以大运河江苏段为例,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研、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江苏段大运河遗产旅游协同利用模式。首先,根据文献分析和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城市运河遗产旅游发展现状对江苏段运河遗产旅游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归纳现有模式类型及存在的问题,揭示区域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分析大运河江苏段遗产旅游协同发展的条件和潜力,提出协同发展的模式和空间。第三,开展实证分析,在对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地区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之上,运用SPSS21.0和AMOS21.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公众对运河遗产旅游资源的感知与认同分析以及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对运河遗产旅游感知价值、满意度、行为意向进行模型研究,揭示大运河遗产旅游协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为大运河遗产旅游利用协同模式优化对策提供依据。最后提出大运河江苏段遗产旅游协同发展模式的优化对策。大运河江苏段遗产旅游协同发展模式有点—轴—面空间整合模式、运河遗产协同创新利用模式、运河遗产旅游功能区划协同模式,据此提出相应的运河遗产旅游协同利用对策。
唐俊杰[4](2018)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就将目光锁定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上。这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不单是国人的文化摇篮,同时它也撑起了国人的文化脊骨。由于非物质文化传递出来的精神方面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也是不容小觑的,所以,政府要竭力去继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它的价值最大化。巍巍中华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之林屹立不倒,就是因为它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的雄厚的文化软实力。对其进行有效保护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徐州市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物质遗产分别有1项、9项、68项和159项,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大非物质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共生理论、舞台真实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基础,针对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实际状况做了分析。其次,本文介绍了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2大因素,自然地理因素和历史文化因素,并对徐州市的5大类别,分别是语言和口头文字类、表演艺术类、传统技艺类、仪式习俗类、知识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徐州市的5个区,2个县级市,3个县的空间分布情况做出简要分析,得到空间分布特点。通过走访调查,了解目前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层次构建、指标权重的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模糊计分表的确定,定量的对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评价进行分析,得出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合保护性开发,一些非物质文化不适合开发。最后,通过徐州市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调控,分别从保护性开发必要性、开发模式、开发策略、开发机制4个方面给出意见,促进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欧阳雨禾[5](2016)在《徐州地方音乐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开发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徐州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有着深厚的传统音乐的气息。因此,本文尝试将徐州当地的地方特色传统的音乐元素融入当地的旅游开发展开研究,探索一种既能对传统音乐合理的扬弃又能促使旅游内涵的丰富的新兴的音乐与旅游的有机结合的模式。本文将音乐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把握,通过地方区域特色、音乐主题节庆活动、景区旅游和创作旅游文化音乐等开发模式构建,推动音乐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本文的结构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第二部分是音乐文化资源旅游的理论,主要介绍了音乐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界定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徐州音乐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相结合的现状分析和评价,这部分立足于徐州当地的文化积淀的背景,通过音乐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各自的现代状态与传统状态展开对比研究的寻找出两者有机结合的模式,即徐州音乐文化资源旅游模式。第四部分是徐州音乐文化资源与当地旅游产业的具体结合模式分析,本章主要对徐州音乐文化资源与当地旅游产业的具体结合模式展开分析,具体的结合模式就是汉文化支撑下的音乐发展与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提出汉文化支撑下的音乐发展的旅游资源的具体结合模式就是以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下的徐州音乐与当地旅游产业的相结合。第五部分是徐州音乐文化资源旅游的开发构建,其中详细的展开论述这种模式开发的特点、原则和可行性,具体论述徐州地方特色文化与旅游开发的具体结合途径和方法。第六部分是徐州音乐文化资源旅游模式的开发价值,以及这种模式对音乐文化现代性推进和旅游文化内涵的开拓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总结了本篇论文的研究成果以及不足之处。徐州音乐文化资源旅游模式是本文研究的目标,这种模式中徐州音乐文化资源和徐州旅游产业开发的融入点和结合点——就是徐州地方特色文化,为徐州旅游产业多样性、多元化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方案。
祝晔[6](2012)在《江苏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其空间差异研究》文中指出
沈秀娟[7](2012)在《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景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研究,对于区域内的风景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是在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及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风景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高风景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实现区域风景旅游资源效益最大化。本文以风景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等相关理论为支撑,通过对风景旅游资源基础条件、整合开发条件分析及SOWT分析,提出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障碍性、可能性和指导思想、原则、技术路线以及对策建议等。针对徐州市风景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汉源徐州、鼓动世界”的旅游宣传形象定位和“文化古都,宜居家园、魅力徐州”的总体形象定位,并系统的设计出以“汉文化为核心,山水景观为骨架,生态旅游为脉络,特色旅游为节点”的风景旅游空间布局。整合出六种主题线路,即以访古(汉文化)旅游、山水旅游、度假旅游为主体产品,以风情旅游、宗教旅游、红色旅游为特色产品。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文章研究的背景,对象,以及现阶段的研究状况、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是通过了解国内外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风景旅游资源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三章是对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所涵盖的自然情况、社会资源、人文资源、交通区位等进行基础调查、分析与评价。第四章是对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如风景旅游资源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分析,整合开发的障碍性和可行性分析等。第五章是针对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整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和发展战略,同时提出相关整合开发的相关对策和保障措施。第六章为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张卫卫[8](2012)在《徐州老工业城市的工业旅游开发分析 ——基于RMP理论》文中认为工业旅游是旅游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逐步走入人类视野的一种新型专项旅游,在国外开发较早且不乏成功的案例。近年来,面对一些老工业基地由于自身资源的枯竭及新兴工业的兴起造成的经济增长乏力状况,同时伴随国家提出调整经济结构的步伐的逐步推进,旅游业学者也掀起了一股对工业旅游的研究热潮,尤显对面临转型压力的老工业城市的重大意义。徐州作为同样面临产业转型压力的老牌工业城市,具备雄厚的工业基础、齐全的工业配套设施且聚集着众多知名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工业资源丰富。同时徐州作为全国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处在市场广阔的淮海经济圈内,拥有多类型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等,面对如此优越的工业旅游发展优势,如何进行开发和整合是摆在有关领导和学者面前的难题。为此,本文在对比分析了两个具有范本作用的老工业基地——德国鲁尔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徐州老工业基地自身的实际情况,主要选用RMP分析理论对其开展工业旅游的资源禀赋、市场状况和产品开发模式来进行探寻发展潜力;在开发工业旅游产品时,要特别注意和当地的各类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大胆创新;同时在针对性的构建工业旅游合适的发展模式过程中,提出相应的开发原则;并从政府、资金、市场营销、机制和人才方面来施行保障措施,旨在能为徐州成功开发工业旅游作为转型产业保驾护航。基于RMP理论对徐州老工业城市的工业旅游开发进行探索,不仅丰富了徐州开发工业旅游的理论框架,而且也有助于徐州这座老工业城市在实际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找到适合自身的接续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王欣[9](2009)在《关于徐州发展文化旅游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旅游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徐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的优劣势并存,在开发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建议通过深化产品开发,推陈出新,形成精品旅游线路,发掘地方商业文化内涵,搞活徐州文化旅游商品市场等措施来促使徐州文化旅游产业健康深入发展。
殷英梅[10](2008)在《中运河沿岸战争主题旅游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运河是京杭大运河重要的一段,沿岸城市旅游发展长期以来处以较为滞后的状态,在大运河申遗脚步不断加快、区域旅游联合成为趋势、主题旅游发展如火如茶的情况下,如何迅速摆脱落后地位,加快区域间合作交流,为运河的成功申遗做出贡献成为中运河沿岸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中运河沿岸地区自古以来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发生在此地的重要战争数以千计,留下了数量可观、知名度很高的战争遗址遗迹,战争文化已经融入地方文脉之中,成为本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文化经济学理论认为,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寻找合适的方案将这些文化资源开发出来,形成带动本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寻找一条新的道路。通过对该区旅游现状的分析和对战争遗迹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得出本区开发战争主题旅游开发的必要性,通过对区域内资源的总结与评价,得出本区开发战争主题旅游的可行性。,而通过对本区区域旅游形象、旅游基础设施、区域内整体旅游环境的整合策略分析,认为中运河沿岸开发战争主题旅游可以按照战争主题旅游公园、战争主题旅游线路和战争主题旅游景区三步推进的思路,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战争主题旅游形象,改变本区缺乏特色产品的现状。在开发本区的战争主题旅游资源时,必须要遵循加强与游客互动、综合开发、主次分明的原则,按照市场需要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本文试图从区域旅游联合的角度,打破省、市区间的行政界限,规划统一旅游产品,寻找一种新的思路。
二、徐州旅游资源开发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徐州旅游资源开发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徐州市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格局与游客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徐州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 |
2.1 A级旅游景区统计分析 |
2.2 均衡性分析 |
2.2.1 集中程度分析 |
2.2.2 均衡程度分析 |
2.2.3 洛伦兹曲线验证 |
2.2.4 徐州市景区分布密度分析 |
3 徐州市UGC旅游景区分析 |
3.1 景区频次分析 |
3.2 景区等级分析 |
3.3 景区类型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主要结论 |
4.2 讨论 |
(2)数据包络分析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以江苏旅游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设计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江苏省旅游业现状分析 |
3.1 我国旅游业现状 |
3.2 江苏省旅游业现状 |
3.3 江苏省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旅游业效率的评价方法和模型 |
4.1 数据包络分析法 |
4.2 DEA模型简介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4 数据来源 |
第五章 江苏省旅游业效率实证分析 |
5.1 旅游效率静态分析 |
5.2 旅游效率动态分析 |
第六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3)基于区域协同视角的大运河江苏段遗产旅游利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响应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战略 |
二、大运河文化遗产跨区域协同治理的现实需要 |
三、服务于大运河江苏段遗产旅游发展的现实诉求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案例地概况 |
一、大运河概述 |
二、大运河江苏段发展与演化 |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遗产旅游利用模式研究 |
二、运河遗产旅游利用模式研究 |
三、区域视角的大运河遗产旅游利用模式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协同理论 |
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大运河江苏段遗产旅游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城市旅游发展水平分析 |
一、旅游发展总体水平分析 |
二、旅游发展要素分析 |
第二节 大运河江苏段遗产旅游资源赋存现状 |
一、大运河江苏段旅游资源概况 |
二、大运河江苏段遗产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
三、大运河江苏段非物质文化遗产赋存情况 |
四、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城市遗产旅游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大运河江苏段遗产旅游利用模式及问题分析 |
一、大运河江苏段遗产旅游利用模式分析 |
二、大运河江苏段遗产旅游利用模式问题分析 |
第四章 大运河江苏段遗产旅游协同发展条件与潜力 |
第一节 大运河江苏段遗产旅游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 |
一、大运河演变对江苏段沿岸聚落空间格局的影响 |
二、大运河江苏段运河文化构成及格局分析 |
第二节 大运河江苏段遗产旅游协同发展的背景分析 |
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对遗产旅游的影响 |
二、大运河江苏段遗产旅游合作渠道与形式 |
第三节 大运河江苏段遗产旅游协同发展的潜力分析 |
一、交通改善后带来的便利性 |
二、文化相连相通的民意诉求 |
三、政策设计带来的积极作用 |
第五章 大运河江苏段遗产旅游协同发展的感知与评价 |
第一节 大运河遗产旅游资源的感知与认同 |
一、研究设计 |
二、大运河遗产旅游形象代表资源认同度分析 |
三、大运河沿线城市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影响力分析 |
四、大运河遗产旅游文化因子的影响力分析 |
五、大运河价值的利用效果分析 |
六、大运河遗产旅游协同发展的因素 |
七、结论 |
第二节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一、研究变量与概念模型 |
二、研究假设 |
第三节 大运河遗产旅游感知价值、满意度与行为意向实证研究 |
一、数据处理 |
二、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四节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一、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二、结构模型路径分析 |
三、结论 |
第六章 大运河江苏段遗产旅游协同发展模式优化对策 |
第一节 大运河江苏段遗产旅游协同利用模式的优化 |
一、点—轴—面空间整合模式 |
二、大运河遗产协同创新利用模式 |
三、大运河遗产旅游功能区划协同模式 |
第二节 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
一、构建跨区域辐射大运河江苏段的核心区,发挥引导作用 |
二、以运河为发展轴,沿线城市为点,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格局 |
三、双核联动发展,辐射周边形成旅游圈,推动协同发展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大运河江苏段(长江以北)遗产旅游发展现状调研问卷 |
附录二: 大运河江苏段(长江以南)遗产旅游发展现状调研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1.2 文化旅游 |
2.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
2.2 基础理论 |
2.2.1 共生理论 |
2.2.2 “舞台真实”理论 |
2.2.3 社会交换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述 |
3.1 形成因素 |
3.1.1 自然地理因素 |
3.1.2 历史文化因素 |
3.2 分类和分布情况分析 |
3.2.1 分类情况 |
3.2.2 空间分布情况 |
4 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
4.1 保护性旅游开发企业主体调查与分析 |
4.1.1 旅游开发主体的现状 |
4.1.2 企业主体对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见解及其发展前景的态度 |
4.2 徐州部分社区居民主体走访调研结果 |
4.2.1 社区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意识淡薄 |
4.2.2 社区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态度支持 |
4.2.3 社区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缺乏资金和技术指导 |
4.3 政府职能部门的走访调研 |
4.3.1 政府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利用方式 |
5 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评价 |
5.1 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定量评价过程 |
5.1.1 目标层次结构的构建 |
5.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 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定量综合评价 |
5.2.1 非物质文化遗产模糊计分表 |
5.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评价结果 |
6 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调控 |
6.1 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必要性 |
6.1.1 旅游开发对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保护和传承的作用 |
6.2 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 |
6.2.1 博物馆模式 |
6.2.2 节庆活动模式 |
6.2.3 民俗旅游村模式 |
6.2.4 实景舞台剧模式 |
6.2.5 旅游商品模式 |
6.2.6 文化博览园区模式 |
6.3 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 |
6.3.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于开发 |
6.3.2 创新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6.3.3 借“大运河文化之旅”进行非物质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整合 |
6.3.4 合理保护规划非遗的空间布局与开发 |
6.3.5 促进非遗产业化的发展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
6.4 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机制 |
6.4.1 行政管理机制 |
6.4.2 引入规划机制 |
6.4.3 建立财政机制 |
6.4.4 教育科研机制 |
6.4.5 完善监管机制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可能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1 :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
附录2 :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
附录3 :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模糊计分调查问卷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徐州地方音乐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开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音乐文化资源与旅游的现状 |
(一)国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二)国内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三)对国内外和徐州目前已有的研究评述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音乐文化资源旅游的理论 |
第一节 音乐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概念界定 |
一、音乐文化资源 |
二、旅游产业 |
第二节 音乐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关系 |
第二章 徐州音乐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相结合的现状分析和评价 |
第一节 徐州音乐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的现状 |
一、徐州传统音乐文化和现代音乐的资源的现状 |
二、徐州传统旅游产业和现代旅游产业的现状 |
第二节 徐州音乐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的现状分析 |
一、徐州传统音乐文化和现代音乐文化的资源的现状分析 |
二、徐州传统旅游产业和现代旅游产业的现状分析 |
第三节 徐州音乐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的现状评价 |
一、徐州音乐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结合的可能性 |
二、徐州音乐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结合的必然性 |
三、徐州音乐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结合的价值 |
第三章 徐州音乐文化资源与当地旅游产业的具体结合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徐州汉文化与音乐结合的历史渊源 |
第二节 徐州汉文化支撑下的音乐发展与旅游资源的具体结合模式 |
第三节 徐州汉文化支撑下的音乐发展对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
第四章 徐州音乐文化资源旅游的开发 |
第一节 音乐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特点 |
一、音乐气息浓郁,旅游者的精神得到依托 |
二、文化要素多元,旅游者的审美体验更新 |
三、地域色彩浓厚,便于弘扬徐州特色文化 |
四、季节没有限制,助于填补旅游市场淡季 |
第二节 音乐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原则 |
一、个性原则 |
二、创新原则 |
三、前景原则 |
第三节 徐州音乐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模式构建 |
一、地方区域特色开发模式 |
二、音乐主题节庆活动开发模式 |
三、景区旅游开发模式 |
四、创作旅游文化音乐开发模式 |
第四节 徐州音乐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模式的可行性 |
第五章 徐州音乐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价值 |
第一节 丰富国家文化资源,提高影响度 |
第二节 建立好环境,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 |
第三节 激发旅游者兴趣,建设旅游音乐品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江苏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其空间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脑竞争力研究进展 |
2.2 区域旅游空间关系研究进展 |
2.3 研究述评 |
2.4 理论基础 |
2.5 相关基本概念 |
第3章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 |
3.1 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 |
3.2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确立 |
3.4 江苏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 |
3.5 江苏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绩效分析 |
第4章 江苏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差异研究 |
4.1 江苏城市旅游比较优势差异特征 |
4.2 基于竞争力要素的城市旅游空间差异分析 |
4.3 基于竞争力效度的城市旅游空间差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江苏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差异形成机制 |
5.1 江苏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分析 |
5.2 江苏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 |
5.3 江苏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特征形成机制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江苏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研究 |
6.1 城市旅游竞争力与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
6.2 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模式 |
6.3 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路径 |
6.4 江苏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思路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 |
1.3 论文研究的主线和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主线 |
1.3.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2.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国外城市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现状 |
2.1.1 风景旅游资源整合的概念 |
2.1.2 国外城市风景旅游资源整合研究现状 |
2.2 国内城市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现状 |
2.2.1 理论研究 |
2.2.2 实证分析 |
2.2.3 存在问题 |
2.3 旅游资源 |
2.3.1 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 |
2.3.2 旅游资源的基本特性 |
2.3.3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 |
2.4 旅游资源整合 |
2.4.1 旅游资源整合的概念 |
2.4.2 旅游资源整合的效用 |
2.4.3 旅游资源整合的原则 |
2.4.4 旅游资源整合的理论 |
2.4.5 旅游资源整合的机制和模式 |
2.5 旅游资源开发 |
2.5.1 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 |
2.5.2 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 |
2.5.3 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
2.5.4 旅游资源开发的程序 |
2.6 旅游系统的概念 |
2.7 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意义 |
2.7.1 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 |
2.7.2 扩大旅游投资规模效应 |
2.7.3 实现旅游经营效益最大化 |
2.7.4 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3.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基础分析 |
3.1 徐州市概况 |
3.1.1 自然条件 |
3.1.2 社会人文条件 |
3.1.3 社会经济条件 |
3.1.4 交通区位条件 |
3.2 徐州市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
3.2.1 旅游资源调查方法、原则、范围和结果 |
3.2.2 旅游资源评价与方法 |
4.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问题分析 |
4.1 徐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
4.1.1 徐州旅游业发展概况 |
4.1.2 主要风景旅游区概况及游客构成 |
4.1.3 徐州本地居民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
4.1.4 来徐州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 |
4.2 徐州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 SWOT 分析 |
4.2.1 优势分析 |
4.2.2 劣势分析 |
4.2.3 机遇分析 |
4.2.4 挑战分析 |
4.3 徐州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障碍性和可行性分析 |
4.3.1 障碍性分析 |
4.3.2 可行性分析 |
5.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
5.1 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指导思想 |
5.2 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发展定位 |
5.3 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发展战略 |
5.3.1 重塑文化品牌战略 |
5.3.2 突破龙头项目战略 |
5.3.3 优化城市空间战略 |
5.3.4 升级低碳旅游战略 |
5.3.5 共生共振产业战略 |
5.3.6 开放协作区域战略 |
5.4 徐州市风景旅游形象定位 |
5.5 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原则 |
5.5.1 系统原则 |
5.5.2 协调原则 |
5.5.3 人本原则 |
5.5.4 效益原则 |
5.5.5 市场原则 |
5.5.6 可持续原则 |
5.6 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对策 |
5.6.1 品牌形象整合 |
5.6.2 景区结构整合 |
5.6.3 主题线路整合 |
5.6.4 平台机制整合 |
5.6.5 区域合作整合 |
5.6.6 旅游交通整合 |
5.7 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
5.7.1 旅游文化挖掘 |
5.7.2 旅游产品创新 |
5.7.3 旅游活动促进 |
5.7.4 潜在景区开发 |
5.7.5 旅游设施建设 |
5.7.6 旅游服务提升 |
5.8 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保障措施 |
5.8.1 政府主导 |
5.8.2 政策保障 |
5.8.3 市场促进 |
5.8.4 环境优化 |
5.8.5 技术引进 |
5.8.6 行业管理 |
6.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8)徐州老工业城市的工业旅游开发分析 ——基于RMP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老工业城市 |
二、工业旅游 |
三、旅游开发 |
第四节 工业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 |
一、RMP(昂普)分析 |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四、旅游系统理论 |
第二章 工业旅游概述 |
第一节 工业旅游的研究进展 |
一、对工业旅游概念和内涵的研究 |
二、对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 |
三、对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 |
第二节 老工业城市工业旅游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总体评价 |
第三章 老工业城市工业旅游的RMP分析 |
第一节 典型老工业城市工业旅游的RMP分析概述 |
一、德国鲁尔区工业旅游的RMP分析 |
二、东北老工业城市工业旅游的RMP分析 |
第二节 鲁尔区与东北老基地经验对徐州的启示 |
一、发挥政府主导 |
二、制定工业旅游开发的整体规划 |
三、丰富工业旅游产品,创新亲身体验 |
四、改善城市整体环境 |
第三节 徐州工业旅游的RMP及其关系分析 |
一、徐州概况及工业旅游现状 |
二、徐州工业旅游的RMP要素分析 |
三、徐州工业旅游的RMP关系分析 |
第四章 基于RMP理论的徐州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对策 |
第一节 徐州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 |
一、力求旅游业和工业的合作双赢 |
二、强化品牌和突显特色的结合 |
三、生产主导和适度拓展相结合 |
四、综合效益原则 |
第二节 徐州工业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
一、工业遗产旅游 |
二、工业科普旅游 |
三、产业公园旅游 |
四、企业文化旅游 |
第三节 徐州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效应 |
一、从工业企业角度 |
二、从游客角度 |
三、从旅游业角度 |
四、从社会角度 |
第五章 徐州工业旅游产品开发的保障措施建议 |
第一节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
一、转变思想,提高重视程度 |
二、政策先行,制定行业标准 |
三、体制创新,放宽市场准入 |
第二节 重新整合突显集聚效应 |
一、秉承大旅游战略,加强合作共赢 |
二、推动市场细分度,形成集聚效应 |
第三节 多元营销,服务紧随 |
一、多样化营销 |
二、提升产品质量 |
三、规范管理,提升服务 |
四、品牌战略管理,提高品牌美誉度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关于徐州发展文化旅游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徐州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
(一) 两汉文化旅游资源 |
(二) 军事文化旅游资源 |
(三) 彭祖文化旅游资源 |
(四) 东坡文化旅游资源 |
(五)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
(六) 运河文化旅游资源 |
二、徐州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
(一) 开发优势 |
1. 交通便捷, 区位有利 |
2. 文化资源丰富 |
(二) 开发劣势 |
1. 文化旅游资源缺乏绝对竞争优势 |
2. 相关文化遗存少 |
3. 管理体制不顺 |
(三) 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
1. 旅游资源利用率不高, 旅游产品多以观光型为主 |
2. 旅游主题不明确, 宣传不到位 |
3. 景区文化旅游接待设施不完善, 导游员素质不高 |
三、开发利用徐州文化旅游资源的建议 |
(一) 深化产品开发, 包装推出新型旅游项目 |
(二) 综合开发旅游资源, 形成精品旅游线路 |
(三) 深入挖掘产品附加值, 搞活文化旅游商品市场 |
(四) 发掘地方商业文化内涵, 营造和谐的商业文化氛围 |
(五)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进行切实有效的促销活动 |
(10)中运河沿岸战争主题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界定与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意义以及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理论 |
二、增长极理论 |
三、文脉理论 |
四、文化经济学理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运河旅游开发研究 |
二、主题旅游研究 |
三、战争主题旅游研究 |
第三章 中运河战争主题旅游开发先期研究 |
第一节 中运河的基础资料 |
一、中运河的历史沿革 |
二、中运河沿线市域概况 |
三、中运河在整个京杭大运河中的地位分析 |
第二节 中运河与战争—相关相系的两个概念 |
一、历代战争对中运河的利用 |
二、中运河沿岸区域发生的重要战役一览 |
第三节 中运河沿岸战争主题旅游资源及其评价 |
一、中运河沿岸的战争遗迹旅游资源 |
二、中运河沿岸战争主题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
三、中运河沿岸战争遗迹旅游资源的特点 |
第四章 中运河战争主题旅游开发的背景 |
第一节 中运河的区域旅游开发现状 |
一、有部分成熟的旅游产品,总体上仍缺乏品牌与特色 |
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定规模,资金投入仍待加强 |
三、旅游市场已有一定发育,结构尚需调整 |
四、区域间与城市内的旅游发展协调不够,合作脚步须进一步加快 |
五、宣传促销工作薄弱,需进一步加强 |
第二节 中运河沿岸战争主题旅游开发的 SWOT 分析 |
一、优势 |
二、劣势 |
三、机遇 |
四、挑战 |
第三节 国内外战争主题旅游景区开发的实践经验 |
一、主题景区相关理论阐释 |
二、世界战争主题旅游开发案例分析 |
三、国内战争主题旅游开发进展状况 |
第五章 中运河战争主题旅游开发与整合的构想 |
第一节 中运河战争主题旅游开发与整合的原则 |
一、中运河沿岸资源整合的性质 |
二、具体的开发与整合原则 |
第二节 中运河战争主题旅游的开发思路 |
一、构建战争主题公园 |
二、连接战争主题旅游线路 |
三、形成战争主题旅游景区 |
第三节 中运河沿岸战争主题旅游的整合对策 |
一、旅游资源整合 |
二、区域管理机制的整合 |
三、旅游形象整合 |
四、基础设施整合 |
五、已有旅游产品整合 |
六、外围环境整合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专家评审意见 |
谢启 |
答辩委员会决议 |
四、徐州旅游资源开发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徐州市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格局与游客响应[J]. 唐雯雯,史春云,冯亮,王文俊.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2)
- [2]数据包络分析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以江苏旅游业为例[D]. 霍宏敏.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基于区域协同视角的大运河江苏段遗产旅游利用模式研究[D]. 张慧. 扬州大学, 2020(05)
-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D]. 唐俊杰. 江苏师范大学, 2018(03)
- [5]徐州地方音乐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开发的研究[D]. 欧阳雨禾. 江苏师范大学, 2016(01)
- [6]江苏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其空间差异研究[D]. 祝晔. 南京师范大学, 2012(11)
- [7]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D]. 沈秀娟.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1)
- [8]徐州老工业城市的工业旅游开发分析 ——基于RMP理论[D]. 张卫卫. 扬州大学, 2012(07)
- [9]关于徐州发展文化旅游的思考[J]. 王欣.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 [10]中运河沿岸战争主题旅游开发研究[D]. 殷英梅. 扬州大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