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竹藤组织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国际会议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沈丁心[1](2021)在《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及其趋势研究 ——以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为核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9月,安倍晋三内阁闪电辞职,菅义伟接任,日本政治从此开启了“后安倍时代”。安倍晋三两次执掌日本政坛,创下了日本战后政治家最长执政记录。安倍时代已去,但却为日本政坛留下了诸多政治遗产,其中,安倍有关经济外交的构想、政策行动与成效,对日本政治、外交以及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影响依然深远广泛。“后安倍时代”的日本外交将向何方,格外引人注目。因此,从了解菅义伟政府外交政策取向和展望未来日本外交发展趋势的意义上,回顾与总结安倍执政时期日本经济外交的经验与教训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自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后,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渐趋展现为相对积极的态势。全球化的趋势,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促动国际社会复合相互依存的逐步发展与不断完善;同时,逆全球化的趋势,亦在相当程度上与全球化共生同行,在相当复杂的国际战略互动中展现出突出的影响。在上述时代发展变化的背景之下,日本经济外交的内涵与外延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其在日本对外交往和外交政策实行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提升。有鉴于此,本文将研究目标锁定在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过程、经济外交相关变量之间的耦合与交叉互动等问题上,通过这项研究以考察日本经济外交在新时代的现状与变化,把握其特征与发展趋势,为我国对日外交乃至我国外交的发展与未来方向塑造等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综合运用国际关系理论与研究方法,以日本官方数据和政府资料等为主要基础数据,考察日本经济外交内涵与外延的变化,分析以安倍政府(第二次执政)时期为核心的日本经济外交的理念构想、实施内容、外延变化、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本文由绪论(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分析)、正文(五章)和结论、以及参考文献等内容构成。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以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演变、内生变化与外在变迁等作为问题导向,通过对日本经济外交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等问题的梳理与分析,明确日本经济外交的研究前提,为其后展开的有关日本经济外交的基本构想、具体政策实践、政策实施的模式建构和发展趋势研究等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本文第一章以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国际关系理论解读与释义为核心内容,通过对新自由制度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外交研究的相应理论解读来建构本文研究日本经济外交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解读,不仅意在充实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国际关系理论认知,而且能为解读21世纪日本经济外交发展的指导理念提供更为明晰的线索与方法。如何有效评估日本经济外交的现状与未来趋势,需要充分发挥国际关系理论和经济外交研究理论的指引作用。本文第二章以时代演变中的日本经济外交嬗变为主题,梳理与解读战后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演变历史与现状,厘清日本经济外交的基本内涵,特别是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日本经济外交嬗变与发展趋势的基本内涵。从纵向的视角分析安倍政府经济外交构想、布局的变化及其五大支柱(对外贸易、经济援助、对外投资、经济制裁、经济合作)的基本内涵与进展,以及与安倍国家战略与外交政策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第二届安倍政府实施日本经济外交的具体战略构想与具体政策措施,特别是在国家战略的层面,日本在经济外交的各个领域具体实施经贸外交、投资外交与援助外交,乃至制裁外交,例如签署CPTTP、日欧EPA、日美贸易协定等等过程的分析,阐释经济外交与日本政治、经济与社会等的交互作用,展现日本经济外交在日本国家治理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第三章以分析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日本经济外交内涵与外延扩大为主题,通过对“大阪轨道”构想及其实施过程的全面分析和东日本大地震后危机外交公关的经济外交实施案例的实证分析,具体阐述安倍政府经济外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是如何适应国际环境变化而实现自身理念与政策实践升级的过程。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实施的案例解读,是本文研究日本经济外交的重要方式之一。本章中对于“大阪轨道”的关注与研究,是针对日本外交整体实践中,基于主场外交与经济外交的关联性互动,阐释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实施的案例研究。同时,针对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专门性案例研究,以“谣传损害”背景下的经济外交作为分析案例,从另一个侧面充实了有关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论证过程。同时,本章对于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比较研究给予了充分的关注,通过对比日本的政府开发援助(ODA)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阐释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过程。本文第四章以分析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动因、特点与评价为主题。对于日本经济外交嬗变的研究,本文的关注不单局限于日本经济外交嬗变本身,更注重在国际环境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经济外交嬗变产生的动机与深层原因等问题方面。基于国家治理与国家战略的双重视角,尝试重新认识经济外交嬗变的动因、变化特点等问题。本文第五章以“后安倍时代”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趋势与展望为题,在综合分析日本经济外交嬗变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对日本经济外交的未来构想、面临的困境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日本经济外交的未来展望,是分析、研究与评价日本外交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变量之一。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趋势不仅取决于第二届安倍政府从国家治理到外交实践的相关构想与政策实践,而且与日本面临的外在国际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依据上述分析考察,本文尝试在结论部分提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本文尝试建构新的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范式,通过理论的、历史的和现实的三个维度,对日本经济外交的理念、政策及其属性嬗变进行梳理和分析,全方位地考察日本外交战略与政策的实践与发展变化,转变现有日本外交研究的思维定势,实现日本外交研究的理论创新。本文关于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研究,是对于已有研究成果的继承、优化与拓展。第二,日本经济外交的内在构成与自身的逻辑演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日本国内外的环境变化,特别是日本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不断地完善内涵,适时地扩展外延的有机整体。应对中国国力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巨大变化,安倍政府重新认识和调整经济外交的价值与作用,是其现实主义国家治理理念的最明显体现。第三,本文在研究中特别关注了经济外交内涵变化与外延扩大的问题。诸如经济外交中的文化属性问题、公共外交与国际文化传播与经济外交政策的交叉融合问题等,为全面认识和把握日本经济外交乃至日本外交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独立的思考。本文认为,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既是战后日本经济外交在21世纪日本国家外交实践中的延续,也是安倍政府在和平主义外交与文化产业立国等治国理念指导下,主动顺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而适时调整经济外交内涵与外延的外交实践过程。第四,日本式的思维方式对日本经济外交特别是安倍经济外交提供了基本的理念基础和政策动力,同时也决定了日本经济外交的特性与发展困局。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既给日本振兴经济与国际合作,重振国家自信提供了助力,同时也无法避免受到社会文化心理以及国际认知等等的局限与约束,从而导致日本经济外交乃至日本外交无法摆脱既有的发展思路与框架,无法完全回应日本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后安倍时代”的日本经济外交能否摆脱困局,在日本经济与日本外交、日本国家转型与国际社会发展等等交汇过程中,继续发挥有效的链接与平衡作用,为日本的国力提升与国际影响力的扩大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有待持续观察。
骆明婷[2](2021)在《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贫困是社会生活中普遍的经济现象,传统意义上的贫困指的是物质生活的匮乏,通常局限于一定区域或国家内部;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贫困问题突破地域和国界的局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某一特定人群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能力的社会性问题。联合国成立后,减除贫困、促进发展成为联合国的核心议题之一,联合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陆续开展了四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提出了“千年发展目标(MDGs)”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在联合国的行动下,全球逐渐形成了一个涵盖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双边或多边协议、私营部门、公民自愿行动的庞大的减贫机制,旨在通过联合不同的力量,合理利用资源,应对单一国家无法独立解决的全球性贫困问题。本文的阐述基于以下假设:第一,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没有一个凌驾于各主权国家之上的强制性权力和有约束性的法律结构;第二,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交往中的主要行为体,各国的行为决策是根据本国利益作出的,寻求在安全、权力、财富上的最大收益;第三,国家间的合作是可能的,良性合作预期会带来共赢的局面,但各行为体的行为方式取决于行为体对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和收益的综合考量,并符合某种“集体行动的逻辑”,合作的实现和维系是艰难的。本文试图采用制度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来分析全球贫困治理中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分配模式以及各行为体在其中的行为方式。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就将发展议程作为核心议题之一,致力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减除贫困、提升各国人民福祉,从20世纪60年代起,其发展理念经历了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到试图“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再到“可持续发展”的演变,逐步建立起以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为核心的全面的减贫体系,包括较为完善的决策程序、议事规程和监督体系。2015年,在对千年发展目标的终期评估中发现,虽然千年计划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有很多指标尚未达成,且出现了发达国家未履行筹资承诺、减贫领域的全球公共产品(GPGs)供应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低收入国家减贫进展缓慢等现象。随后,联合国提出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千年发展目标的内容进一步扩展、深化,期待实现经济发展、环境可持续和社会包容性相结合的目标。本文认为造成全球减贫机制未能发挥有效作用的原因主要在于减贫领域的全球公共产品(GPGs)是由发达国家供给、发展中国家消费,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利益提供GPGs,由于减贫领域的GPGs供给成本高,见效周期长,且与供给国的核心利益关系不密切,通常不会获得优先投入,当投入成本过高或与国家核心利益产生冲突时,发达国家将减少或放弃对其的投入。发展中国家不能参与到GPGs供给的决策过程,无法根据本国需求改变GPGs供应和分配的规则,只能被动接受,这一过程是低效、混乱的。国际组织在GPGs供应和分配中发挥着激励和衔接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有强制力的权威机构,且随着减贫议题的扩大,国际机制呈现碎片化状态,导致国际组织指导的减贫机制效率低下,交易成本高。本文介绍了自2002年蒙特雷发展问题筹资会议以来国际社会关于MDGs筹资问题和GPGs供给模式的论争,通过这个案例进一步讨论了为什么在全球层面推进减贫领域的改革、重塑减贫GPGs筹资和分配体系存在着困难,并进一步佐证本文的结论。虽然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较于“千年发展目标”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但全球减贫机制的内核和运行模式没有本质性的变化,GPGs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联合国始终希望能通过建立一种制度化的全球伙伴关系来保证减贫领域GPGs的充足供应,这个体系可以减轻发达国家在面临国内财政或政治危机中筹集资金所遇到的困难,也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资源以推进其减贫进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减贫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将中国经验传递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减贫机制,增加对外援助,并提出了“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援助理念,中国的援助模式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传统的援助理念,但与联合国建立互利合作的新型减贫机制的理念更加契合。本文的创新和贡献在于:首先,梳理了联合国成立以来发展理念的变化和发展议程的推进、“千年计划”的实施过程和结果,总结了现有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减贫机制的决策过程、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和各行为体参与方式;其次,将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交易成本”的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引入到国际关系领域,注意辨析市场中的“理性人”和全球公域中的“理性的国家”之间的行为差异;一国内部有强制性权力下的公共选择和在全球无政府状态下的公共选择之间的差异;以及全球不同问题领域(根据是否与国家核心利益相关、是否能取得即时的利益来划分)中行为体的行为决策的差异,并最终聚焦到全球减贫领域的相关问题。第三,通过分析全球减贫领域各行为体之间关于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分配的行为模式,论证为什么减贫领域公共产品的供需存在矛盾?为什么全球减贫机制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许晨[3](2021)在《北京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对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结合多种研究方法及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探讨并总结对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与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建设的宝贵经验以其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得出相关启示,对赛事的后续持续发展提出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三场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北京友好城市的缔结数量增加26个,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建设;2.外商投资企业仅在2008北京奥运会一年的时间里数量就增多3187个,充分体现了奥运会赛事的巨大影响力;3.通过北京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在北京举办国际会议的数量不断增加。1996年至2001年期间,北京举办国际会议的数量为291个,在2001年至2008年期间,举办国际会议的数量为617个。举办国际会议的数量上升,影响力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能够直接促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建设;4.入境人数的增多、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增长是促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重要途径。1990年亚运会期间北京入境人口为100万人次,到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入境人口为379万人次;5.能够展现出国家的魅力、威望和地位是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建设魅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6.高科技综合性体育场馆和国际航空口岸设施的建设是促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重要介质和载体,城市形象的提高是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因素。1990年亚运会时北京只有一个航站楼,到2008年奥运会时有专门开设了T3航站楼;7.进一步建设全面、多样、多功能的服务系统,促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建设。1990年北京涉外饭店的数量为128个,到2008年北京涉外饭店的数量增长至694个。建议:1.改善缔结友好城市的国际区域均衡性,形成布局合理的网络体系;2.继续完善投资环境和外商投资的法规与政策,为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献计献策;3.北京的体育外交应在积极完善制度机制的同时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意识,增强体育外交的战略目的,同时国际会议的相关设施要进一步进行完善;提高策划组织能力、会议国际化和专业化服务水平;4.充分利用媒体传播北京的旅游形象;延伸体育旅游产品,延长体育旅游效应,充分发挥“后奥运”时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展现城市风貌;5.积极开展对外宣传,主动加强同国际传媒的联系与合作关系,政府应建立健全服务型形象,促进城市“魅力”可持续发展;6.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体育场馆的管理和运营模式、转变运营模式,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7.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外事管理水平,不断完善涉外法律法规并大力建设一流的涉外环境。
李宁[4](2020)在《共生效应视角下我国国际援助政策效果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际场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的宏伟倡议,对外促进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对内服从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很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很多挑战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同时,我国则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外交领域应充分重视国际援助工作,贯彻落实好中央统一部署、推动对外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国际援助作为一种重要的外交战略工具,自二战以后开始兴起。随着第三世界民族主义的觉醒和冷战期间美苏争霸的战略需要,国际援助成为各国重要的外交政策手段。在此背景下,国际援助不断发展,与之相应的学术研究也不断丰富。国际援助是国际关系的重要构成,折射出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态和未来趋势,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一直关注这一领域,其中尤以发展经济学对国际援助现象的解读最多。发展经济学从受援国发展需求角度出发,研究国际援助如何有效地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国际援助与世界各国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我国当前国际援助的指导思想相契合。在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国际援助正在发生显着的变化,进入重要的转型期,因此我国的国际援助政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国际援助政策的效果评估体现国际援助政策的价值取向,作为国际援助工作的指引,将国际援助政策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以直接衡量生产要素的经济性投入产出、成本收益为主要评价依据,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注重局部短期的要素投入产出的经济效果;第二层级,以衡量不同制度、发展模式的要素合成的综合效应为主要评价依据,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以制度和发展模式的中长期效果作为取向;第三层级,以不同国情下趋同价值观的综合视角的权衡和决策为主要评价依据,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以趋同的价值取向进行整体战略方向布局。“新时代”要求我国的国际援助工作实现综合的长期效果,为防止片面和短视,当前我国国际援助政策的效果评估必须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考量。借鉴生物学领域的共生效应理论,将生物之间共存发展的互动生态关系,引申到国家之间合作共赢的互动国际关系,有助于深刻领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意蕴,有助于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的宏伟倡议。共生视角下的国际援助政策效果评估,可以使国际援助的利益动因和发展机制得到凸显与认定,可以使资源利用价值在共生关系中得到全新的拼合与扩展,可以全面衡量国际援助的综合成果,从而为我国国际援助的政策效果评估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本研究首先梳理国际援助的主要理论思想,揭示思想演进对国际援助政策效果的深刻影响,提出共生效应在评估援助政策效果方面的理论价值;然后比对总结国内外国际援助实践的政策效果,说明不同价值观视角是国际援助政策的根本动因,也是国际援助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进而以共生效应视角,展示援助国与受援国之间的双向互动利益效果,开展我国国际援助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并对实证结果进行研究;最后给出了共生效应视角下我国国际援助的体系建设方案,及其在国际援助政策效果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提出:在援助双方具备共生效应条件的情况下的效果最佳,故应以共生效应作为国际援助政策效果的评估视角,选择恰当的共生层级,运用量化的评价。在受援国获得实际利益的同时,援助国通过对受援国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上的价值观引领作用,可以取得相对长期可预测的战略效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期外交理念即是共生效应理论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国国际援助有别于其他援助国独具特色的价值观视角和政策取向。本文的创新在于:一是在共生效应的视角下构建了三个层次的援助主导思想理论逻辑分析框架,完成了援助的思想理论层次与实践类型的对应;二是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理论梳理、历史经验比对和面板模型分析等三合一的综合研究方法,理论推导和量化分析相互衬托,从而证明研究结论的合理性;三是提出符合共生效应条件的援助更加有效的政策效果评估结论,并在共生关系基础上构建了国际援助的治理体系和政策效果评估体系框架,为国际援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研究坚持科学化和系统化的研究原则,从国际援助的历史出发,结合中国发展援助的历史与现实,通过与西方主要国家进行横向比较,总结国际援助领域的中国理念和路径,进而探究中国国际援助的新优势,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陈楠[5](2018)在《当代中国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外交是当代外交领域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从最初的国际姐妹城市到当下日益多元多形的城市国际交往,城市外交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转变,中国城市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双重进程中,受到全球市场网络、政策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叠加影响,成为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与纽带。通过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加入城市国际组织,参与跨国多边机制开展国际性与区域性合作,举办国际活动,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外国公众和社会团体开展交往等方式,中国城市的国际舞台与对外交往渠道越来越丰富。城市外交成为了当代中国对外事务中的新现象,值得从理论上加以关注,丰富的城市外交实践也为理论研究奠定了现实基础。理解“城市外交”的起点是涵盖官方和非官方外交(包含半官方)的“大外交”理念,城市外交的兴起反映出全球化时代外交分层化、多元化的客观要求。作为当代外交转型背景下兴起的新的外交形态,城市外交概念在学界尚无形成统一的界定。本文认为,城市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因其多元的参与主体和灵活的方式手段,成为国家外交的延伸与拓展。城市外交的行动逻辑受到一定时空条件的影响,反映了全球化时代城市与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非国家体系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无论作为经济单元、政治行为体还是全球社会网络的节点,全球化城市都已经嵌入了当代国际体系的各个维度与层面。全球城市网络对城市拓展全球联系形成一种“牵引力”,国家权力一定程度上向城市集中产生内部“推动力”,内外动力形成合力,使城市在外交舞台上获取施展空间。城市外交的功能可以从国家、城市和全球三个层面来观察,不仅有助于国家外交力的提升,促进城市国际利益的实现,也有利于推进全球治理的制度创新与规范创建。基于对城市外交一般规律的学理分析,并通过案例观察国内外城市外交的实践,本文对当代中国的城市外交进行进一步理论探索,包括影响中国城市外交的内外因素,中国城市外交的模式、特点和面临的挑战。改革开放后,中国全面参与国际体系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城市国际化的重要背景。一系列递进式的开放战略,为中国城市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在各个领域对地方的分权成为中国城市参与国际交往的重要内部推动力。可以发现,中国的城市外交不仅符合城市外交的行为本质,更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首先,中国城市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包括对传统中央政府外交的服务,也包括在更宽泛领域中服务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的城市对外交往。第二,体现了官方外交与民间外交的辩证关系和“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理念。第三,是内政与外交的结合点,体现了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有效统筹。第四,呈现出差别化发展的特色。超大城市优势明显,其他城市由于地理区位、城市功能等差别,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中国是城市外交的后来者,中国城市外交发展不仅充满机遇,也面临一定的挑战,还存在参与全球治理程度不够、发展不够平衡以及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城市外交的关键意义在于发挥其在国家总体外交格局中的战略性作用。因此,本文将城市外交置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及战略框架中分析,以回答城市外交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关系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展望,本文认为,中国城市外交的目标应该是为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手段,为国家融入国际体系创造有利条件。思想层面,中国城市外交的基本原则要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所倡导的合作观、义利观和民本观相契合,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层次建构路径。战略层面,从地方层面配合国别与地域外交,与大国城市、周边国家城市、发展中国家城市开展交流合作,夯实国家间关系的社会基础;从多元的维度拓宽领域外交,应对全球问题、创建领域规范、传播国家形象。机制层面,探索一个央地协同、部门统筹、政民互动的城市外交机制,使城市外交成为地方外事的升级版,从而提高城市外交的战略性,构建上下联动、立体化的国家总体外交格局。
李智勇,王旭东,吴君琦,邓佳,马耕平[6](2018)在《竹藤 全球生态文明的一道亮丽色彩 国际竹藤组织成立20周年志庆活动纪实》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11月6日,国际竹藤组织(INBAR)成立20周年志庆暨竹藤绿色发展与南南合作部长级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埃塞俄比亚总统致辞感谢INBAR支持埃塞俄比亚发展竹炭产业,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村生计;巴西成为INBAR第43个成员国。INBAR耕耘20年结出累累硕果,今后将一如既往推进国际竹藤事业健康发展。
韩磊[7](2015)在《“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组织藏独活动研究(1988—2010)》文中认为在后冷战时期,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异军突起,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诸多重要问题决策过程中关键的推动者与参与者。在“西藏问题”国际化的过程中,作为非国家行为体的国际性藏独组织日益引人注目。1988年3月成立于美国华盛顿的“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是目前活跃于国际社会的众多国际藏独组织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年度报告、年度财政报告、美国国会记录、听证会记录等原始档案文献资料为依据,在对“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成员构成、机构设置、资金来源进行横向阐述以及对“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成立的背景和1988年至2010年该组织藏独活动的轨迹进行大跨度纵向历史考察与实证探究的基础上,揭示“国际声援西藏运动”作为一股重要的境外反华势力与达赖集团的密切关系及该组织遏制中国、分裂中国,为“西藏问题”国际化推波助澜的本质。引言部分首先从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角度对本文的选题依据作了阐释;其次对文中涉及的基本概念作出界定;再次对以“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等“援藏组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细致的梳理;最后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作了说明。第一章分析了美国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的背景下,达赖集团自1959年至1979年在国际社会进行公关游说活动的历史轨迹。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中期,达赖喇嘛与“西藏流亡政府”主要成员通过利用各种游说方式,在联合国通过涉藏决议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达赖集团在欧美各国建立驻外办事处,负责对外联络与宣传,促进达赖喇嘛出访各国;1970年代,达赖集团通过组建“西藏青年大会”、“美国西藏委员会”等藏独组织来进一步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达赖集团不断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国际公关游说策略,组建藏独组织逐渐成为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的常见手段。第二章详细分析了“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成立时的具体背景和该组织的基本机构建制与资金来源。在中国中央政府与达赖私人代表的接触商谈陷入停滞状态的情况下,达赖集团对国际公关游说策略进行调整,在欧美各国策动成立包括“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在内的“援藏组织”,由“援藏组织”游说各国议员,开展各种形式的藏独活动,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进而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有鉴于此,“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达赖集团的国际公关活动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本章还结合“国际声援西藏运动”1999年至2010年年度报告和1999年至2010年年度财政报告对“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宗旨、人员构成及资金来源、支出状况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实证考察揭示该组织的藏独本质。第三章对“国际声援西藏运动”从1988年至1999年的藏独活动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组织美国国会议员考察尼泊尔流亡藏人社区推动美国国会通过涉及流亡藏人的法案;其次,“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执行两届“国际援藏组织”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在达赖喇嘛放弃“中间道路”的背景下从事一系列藏独分裂活动,包括策动“国际西藏年”、建立“声援西藏百人委员会”、“自由西藏学生运动”等藏独组织。与此同时,“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还在经济领域进行反华活动,旨在阻挠中国的经济发展,抹黑中国政府的西藏政策。伴随着成员人数激增,组织规模迅速膨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还在欧洲建立分支机构,将藏独活动拓展至美国之外,表现出了国际性藏独组织的性质。这十年基本上奠定了“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后来藏独活动的基本方向。第四章主要探讨“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在1999年至2002年之间的藏独活动。达赖喇嘛重提“中间道路”之后,“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紧跟达赖集团的宣传策略,执行第三届“国际援藏组织”大会通过的“柏林宣言”,主要在人权与环境保护方面攻击中国政府的西藏政策。第五章主要分析2002年至2010年“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活动。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政府与达赖喇嘛私人代表进行接触商谈,“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围绕宗教信仰、北京奥运会、境外流亡藏人社区等问题进行藏独分裂活动,为接触商谈增加筹码。结语部分总结了“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藏独活动的基本特点,依据“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主要藏独活动、与“西藏流亡政府”的关系、资金来源等因素对该组织的属性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预测。结语部分还针对中国政府对“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等“援藏组织”的反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王恬[8](2015)在《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组织是当今世界一支重要的平衡力量,越来越多的问题如全球污染、恐怖袭击等都无法单靠某一个或某几个国家来处理,而是需要世界各国的广泛参与。虽然国与国之间、一国政府与另一国政府之间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广,但是尚无法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的国家也可能不再有能力代表跨越全球的全部势力和全部利益,这就需要国际组织参与其中,发挥重要的调节和杠杆作用。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在吸引国际组织入驻上起步较早,如今已发展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战略体系。欧美一些城市如纽约、伦敦、巴黎等一度占据世界经济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的地位,在西方社会乃至全世界都享有广泛的主导话语权。国际组织入驻国际性城市,是一个双向选择和互惠互利的过程,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东道国的良好大国形象,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而且还能促使各竞争国在吸引国际组织方面做出更多积极的努力,提供更多优惠的扶持政策,为国际发展培育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近年来,上海在吸引国际组织入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措施,为国际组织提供优厚的财政、场地和人才等资源的支持,吸引了一批国际组织的瞩目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与其他一些国际性大城市相比,入驻上海的国际组织不管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度”上未达到国际指标。为此,本文首先阐明研究缘起与意义,对国内外有关国际组织、国际组织与国际性城市关系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述评,并分析了本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国际组织入驻国际性城市有着其自身特有的理论基础,即全球化理论为国际组织的全球化发展奠定了认识基础;相互依存理论为国际组织入驻国际性城市提供了实践支撑;国家竞争理论为国际组织入驻本国提升了思想层次;区位优势理论为国际性城市吸引国际组织入驻做出了合理诠释。就现实图景而言,国际性城市需要国际组织,国际性城市多是国际组织集聚地,后发国际性城市多以引入国际组织为己任。国际组织入驻给国际性城市以较大的社会溢出效应,包括城市形象得以全球化展示、城市经济增长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城市文化文明程度得以提升、城市比较优势、政府职能创新方向得到凝练等。在国际性城市吸引国际组织方面,纽约、日内瓦、波恩和内罗毕是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样本城市,他们的成功经验给上海以极大的启示。在对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进行SWOT分析发现,强大的经济优势、曾经辉煌的国际组织入驻历史、显着的区位优势、完善的城市功能等正是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优势;而发展起步晚且经济基础尚不厚实、被动式参与国际组织活动、多数国际组织的“西方化”背景等劣势也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还面临着来自环境的诸多机会与威胁,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需要从战略与战术层面采取相关对策,如跨越式、引进式、差异化、孵化式等发展战略,以及加强与中央政府各部委的联系沟通、转变政府职能等诸多措施。
李殷,王荣兵,张小红[9](2013)在《实现内镜微创医学的“强医梦”,人民受益——访2013年中央组织部高层次专家“国情研修班”(第1期)学员,1993年中组部党员专家“理论学习班”(第4期)学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主席,原省青联副主席张阳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4月,张阳德被中央组织部选调参加高层次专家"国情研修班"(第1期)"学习[根据中组部组通字(2013)8号文件]。该班讨论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认识。在研修班上,他向学员作了题为《中国引领各国探讨制定内镜微创医生培训考核国际标准、推动特种医疗行业规范管理》的讲座,受到全体学员的赞扬。1993年,他被中央组织部选调参加党员专家"第4期理论学习班"10位学员之一。该班学习了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讨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这次学习也开拓了张阳德在本专业领域的创新思路。张阳德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任、书记和中心附属医院院长,国家卫生计生委内镜与微创医师定期考核专家委主任,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首位乌克兰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88年被评为"卫生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曾任两届湖南省青联副主席。从80年代中期开展内镜与微创临床诊治至今,张阳德由医学临床诊治,发展到医理工多学科结合,获多项成果。2009年他被选举为"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主席、主席团联盟主席。
陈胜伟[10](2013)在《竹林碳汇研究 多哈大会新发声》文中指出2012年多哈气候大会前后,多个国际机构发布了最新科学报告。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周国模教授和国际竹藤组织(INBAR)、中国绿色碳基金会(CGCF)等机构代表也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在中国国家林业局组织的"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碳汇’研讨会"上发布了《竹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学》,并就"竹林可持
二、“国际竹藤组织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国际会议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竹藤组织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国际会议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及其趋势研究 ——以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建构 |
第一节 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范式 |
第三节 日本经济外交研究的理论延展 |
第二章 第二届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核心内涵 |
第一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时代嬗变 |
第二节 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设想与实践 |
第三节 安倍政府经济外交的五大支柱与“三大经贸合作协定” |
第三章 日本经济外交的外延扩大 |
第一节 “大阪轨道”:日本经济外交的话语构建 |
第二节 政府开发援助计划(ODA):日本经济外交的变异 |
第三节 应对“谣传损害”的危机公关:日本经济外交的新范式 |
第四章 日本经济外交嬗变的动因、特点与局限性 |
第一节 日本经济外交嬗变的国内外动因 |
第二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特点 |
第三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局限性 |
第五章 “后安倍时代”日本经济外交的趋势与展望 |
第一节 日本经济外交嬗变的影响 |
第二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演变趋势与困境 |
第三节 日本经济外交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列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贫困治理问题的提出:为什么全球减贫机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
一、什么是贫困 |
二、全球贫困的地区分类与现状 |
三、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概念辨析 |
一、国际制度和国际机制 |
二、治理和统治 |
三、公共产品和全球公共产品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贫困的产生 |
二、解决贫困的手段 |
三、国际机制理论、全球公共产品和全球贫困治理 |
四、中国减贫的理论与实践 |
第四节 研究假设、基本观点及章节安排 |
一、研究假设 |
二、基本观点 |
三、章节安排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思路 |
第二章 机制化减贫的理论解析 |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 |
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演进 |
二、交易费用理论 |
三、公共选择理论 |
第二节 全球公共产品的概念及其作用模式 |
一、全球公共产品的概念 |
二、全球公共产品的作用模式 |
三、全球公共产品的的供给模式 |
四、国际社会对全球公共产品筹资模式的探索 |
第三节 制度理论语境下的全球贫困治理 |
一、国际机制理论 |
二、全球治理理论 |
三、全球贫困治理:集体行动的逻辑 |
第三章 联合国的发展理念和减贫机制 |
第一节 |
一、贫困是人类发展的痼疾 |
二、全球化下贫困治理的新路径 |
三、贫困治理的多元方式 |
第二节 联合国的发展议程和贫困治理路径 |
一、联合国的发展理念演进 |
二、联合国治理贫困的组织体系和议事规程 |
三、发展议程中的联合国与区域合作 |
第三节 联合国四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 |
一、1960—1969,第一个发展十年:重视经济增长 |
二、1970—1979,第二个发展十年: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三、1981—1990,第三个发展十年:人的全面发展 |
四、1991—2000,第四个发展十年:可持续发展 |
第四章 千年发展目标下的减贫机制及其实施 |
第一节 联合国千年发展宣言与千年发展目标 |
一、千年计划的形成 |
二、千年计划的具体内容 |
三、千年计划的组织形式 |
第二节 千年计划的机制化实施 |
一、千年计划的推进 |
二、千年计划的实施结果 |
第三节 千年计划的减贫价值与挑战 |
一、千年计划的减贫价值 |
二、千年计划遇到的挑战 |
第五章 联合国减贫机制运行分析及后2015 议程 |
第一节 减贫领域的公共产品供给与分配 |
一、减贫领域的公共产品作用模式 |
二、减贫领域不同行为体的行为方式 |
第二节 关于“千年发展目标”筹资问题和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论争 |
一、关于“千年发展目标”筹资问题和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论争 |
二、国际筹资与全球公共产品供应 |
第三节 后2015 议程展望 |
一、后2015——《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
二、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争议 |
三、对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评析 |
第六章 贫困治理的中国经验:对世界的贡献 |
第一节 中国的减贫历程与成就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的演进历程 |
二、中国减除贫困的治理手段 |
三、中国的减贫进程中的挑战 |
第二节 中国参与全球机制化减贫的实践 |
一、中国参与全球机制化减贫的实践 |
二、中国参与全球减贫机制的贡献与挑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北京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对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的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4.3 国内研究综述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历史研究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案例分析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概述 |
3.1.1 北京市城市战略定位 |
3.1.2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发展脉络 |
3.1.3 新中国体育外交的发展历程 |
3.2 北京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对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影响分析 |
3.2.1 对缔结友好城市的影响分析 |
3.2.2 对国际组织及国际商业机构入驻的影响分析 |
3.2.3 对国际交往活动的影响分析 |
3.2.4 对入境人口数量影响分析 |
3.2.5 对城市魅力建设的影响分析 |
3.2.6 对北京国际化城市设施建设的影响分析 |
3.2.7 国际化服务系统建设的影响分析 |
3.3 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促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策略 |
3.3.1 巩固和发展国际交往中心友好城市关系 |
3.3.2 促进国际交往中心国际组织及国际商业机构的发展 |
3.3.3 增加国际交往活动的频率并提升其规格 |
3.3.4 促进入境人口数量增长 |
3.3.5 积极发挥北京城市魅力 |
3.3.6 促进北京城市设施国际化程度 |
3.3.7 完善国际化服务系统建设 |
3.4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对举办2022 年冬奥会的启示 |
3.4.1 坚持开放办奥,使冬奥会成为对外缔结友好城市的助推器 |
3.4.2 以冬奥会为舞台,展现国际投资环境和国际影响力 |
3.4.3 抢抓冬奥筹备的契机,促进国际交往活动 |
3.4.4 新冠疫情背景下,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入境人口的影响 |
3.4.5 打造具有冬奥特色旅游吸引物与节庆活动,增强城市文化魅力 |
3.4.6 以冬奥会为抓手,加速推进城市设施国际化 |
3.4.7 通过冬奥会筹办,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系统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专家访谈提纲 |
(4)共生效应视角下我国国际援助政策效果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路径 |
三、国内研究综述 |
四、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结构、内容及创新点 |
一、本文的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三、主要内容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国际援助的主导思想演进及其对政策效果的影响 |
第一节 不同时期经济学思想对国际援助政策的导向作用 |
一、推动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变革的早期时代(20世纪40年代—60年代) |
二、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变革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时期(20世纪70年代) |
三、注重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时期(20世纪80年代) |
四、强调制度要素弥补市场机制不足的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时期(20世纪90年代) |
五、更注重人力资源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时期(21世纪至今) |
六、其他援助思想理论 |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对国际援助的导向作用影响 |
一、以资金援助为主促进战后复兴,将工业化程度等同于经济发展 |
二、以技术援助为主满足人类基本需求,促进社会发展 |
三、从政府干预为主转向自由市场原则,加大培训与技术援助力度 |
四、强调制度条件弥补市场不足,附加体制改革要求的“后华盛顿共识”思潮 |
第三节 不同发展模式对国际援助效果的影响 |
一、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封闭发展模式 |
二、出口导向型的开放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共生效应理论对国际援助主体的利益机制解读 |
一、传统的国际援助分析理论的不足 |
二、共生效应视角下的国际援助理论探讨 |
第三章 世界主要援助国的国际援助发展经验和政策效果评析 |
第一节 美国国际援助评析 |
一、美国国际援助的发展历程 |
二、美国国际援助的基本情况 |
三、美国国际援助的效果评析 |
第二节 日本国际援助评析 |
一、日本国际援助的发展历程 |
二、日本国际援助的基本情况 |
三、日本国际援助的效果评析 |
第三节 苏联国际援助评析 |
一、苏联国际援助的基本情况 |
二、苏联国际援助的主要动因 |
三、苏联国际援助的效果评析 |
第四节 我国的国际援助评析 |
一、我国国际援助的基本情况 |
二、我国国际援助的总体特点 |
三、我国国际援助的效果评析 |
第四章 共生效应视角下我国国际援助实践的政策效果评估 |
第一节 共生视角下我国国际援助实践的双向综合效果评价 |
一、援助对受援国的综合效果影响 |
二、援助对我国的综合效果影响 |
第二节 共生视角下不同时期我国国际援助政策效果的定性评价 |
一、服务于国家安全战略需要,反帝反修国际主义 |
二、服务于对外经济合作需要,平等互利共同发展 |
三、服务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需要,共同繁荣互利共赢 |
第三节 共生视角下我国国际援助政策效果的定量分析 |
一、援助依赖度与受援国经济规模的特点 |
二、援助与进出口的关系以及对援助有效性的影响 |
第五章 我国国际援助的体系建设与综合效果 |
第一节 我国国际援助的治理体系与评价体系建设 |
一、我国国际援助的治理体系建设 |
二、我国国际援助的评价体系建设 |
第二节 我国国际援助的综合效果评析 |
一、国际援助推动思想文化交流 |
二、国际援助助力宏观经济发展 |
三、国际援助促进企业“走出去” |
第六章 结论及相关建议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与建议 |
一、研究展望 |
二、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5)当代中国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路径与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五节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城市外交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第一节 城市外交的历史演变 |
一、城市与人类文明 |
二、欧洲历史上的城市外交 |
三、当代城市外交的兴起与发展 |
四、中国城市外交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研究视角:非传统外交范式与主权国家框架下的大外交理念 |
一、外交形态的历史演进与“大外交”概念的形成 |
二、当代中国外交的转型 |
三、非传统外交:当代外交理论的新维度 |
四、主权国家框架下的大外交视角 |
第三节 城市外交的概念与特征 |
一、概念辨析及基本属性 |
二、城市外交的特征 |
第四节 城市外交的形式 |
一、城市外交中的双边形式 |
二、城市外交中的多边形式 |
三、多元多形的城市外交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外交的行动逻辑 |
第一节 影响城市外交要素的分析框架 |
一、城市与国际体系互动的几种理论解释 |
二、分析框架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的城市:影响城市外交的施动性因素 |
一、城市的全球连通性 |
二、城市的国际角色 |
三、城市的国际化战略 |
第三节 城市的国内外环境:影响城市外交的结构性因素 |
一、城市的国内资源 |
二、城市的国际环境 |
第四节 城市外交的动力机制 |
一、全球城市网络的形成对城市外交提出需求 |
二、国家权力向城市的集中使城市外交成为可能 |
三、城市外交的动力法则 |
第五节 城市外交的功能实现 |
一、城市国际利益的实现 |
二、国家外交力的提升 |
三、全球治理的制度创新与规范创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践中的城市外交:外国经验与中国城市案例 |
第一节 全球金融中心城市:集聚金融优势构建城市国际竞争力 |
第二节 国际组织“总部城市”:国际资源利用及与多层行为体互动 |
第三节 世界文化中心城市:利用文化资源优势跻身全球城市网络 |
第四节 上海:中国超大城市的对外交往 |
第五节 南宁: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影响力 |
第六节 扬州、义乌:特色城市的全球联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城市外交的模式与特点 |
第一节 缔结友好城市:中外城市的双边交往 |
一、中国对外缔结友好城市的管理模式 |
二、中国友好城市的国内外分布特点 |
三、影响友好城市缔结的因素 |
第二节 开展国际性与区域性合作:中国城市参与国际多边机制 |
一、加入全球性城市国际组织 |
二、参与次区域国际合作机制 |
第三节 拓展国际交往的舞台与渠道:多元多形的城市外交 |
一、举办国际活动 |
二、与国际组织交往 |
三、与跨国公司交往 |
四、与外国公众和社会团体的交往 |
第四节 中国城市外交的特点 |
一、中国的城市外交具有丰富内涵和不断拓展的外延 |
二、中国的城市外交体现了官方和民间外交的辩证关系 |
三、中国的城市外交是内政与外交的结合 |
四、中国的城市外交呈现出差别化发展的特色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城市外交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影响要素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城市的国际化发展 |
一、中国城市国际化的基础与现状 |
二、中国城市的国际化战略 |
第二节 中国城市外交的国内制度与政策背景 |
一、国家战略 |
二、央地制度模式 |
第三节 中国城市面临的国际环境 |
一、中国城市与全球市场网络 |
二、中国城市与全球政策网络 |
三、中国城市与全球社会网络 |
第四节 中国城市外交面临的挑战 |
一、参与全球治理的程度还不够 |
二、发展还不够平衡 |
三、支撑城市外交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城市外交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展望 |
第一节 城市外交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外交思想的契合 |
一、以互利共赢为基础 |
二、旨在促进人类不同文明的交流 |
三、体现“外交为民”的理念 |
四、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层次建构路径 |
第二节 城市外交与国家外交战略对接的路径选择 |
一、从地方层面配合地域外交 |
二、从多元的维度拓宽外交领域 |
三、“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城市外交 |
第三节 城市外交的机制创新 |
一、实现地方外事的外交化 |
二、建立多层多元的城市外交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 |
二、中文论文 |
三、中文官方文件和网络媒体资料 |
四、英文着作 |
五、英文论文、报告及网络资料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组织藏独活动研究(1988—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释与内涵界定 |
(一) 关于中文译名的问题 |
(二) 关于“援藏组织” |
(三) 关于“西藏问题”和“西藏问题”国际化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西藏流亡政府”的建立与达赖集团国际公关活动的历史轨迹(1959-1979) |
第一节 达赖集团与美国政府在联合国策动“西藏问题”国际化 |
一、“西藏流亡政府”的建立 |
二、美国策动“西藏问题”国际化 |
第二节 1960年代中期以来达赖集团建立驻外办事机构与藏独组织 |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达赖集团藏独活动的影响 |
二、“达赖喇嘛驻纽约办事处”的藏独活动 |
三、达赖集团策划建立藏独组织及其主要藏独活动 |
小结 |
第二章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建立及其组织内部透视 |
第一节 达赖喇嘛提出“五点和平建议” |
一、接触商谈与达赖集团国际公关的新策略 |
二、达赖喇嘛在美国国会提出“五点和平计划” |
第二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建立 |
一、拉萨骚乱与达赖集团建立“援藏组织”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与“藏青会”的内在联系与差异 |
第三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机构设置与成员背景分析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机构设置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成员背景分析 |
第四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资金来源与支出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资金来源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资金支出状况 |
小结 |
第三章 达赖喇嘛放弃“中间道路”与“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活动(1988-1999) |
第一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推动美国国会通过关于流亡藏人的法案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推动美国国会议员考察流亡藏人社区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推动美国国会通过涉藏议案 |
第二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分裂活动 |
一、达赖喇嘛放弃“中间道路”与第一届“国际援藏组织”大会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策动“国际西藏年” |
三、“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组建其他藏独组织 |
第三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利用经贸问题进行反华活动 |
一、有条件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 |
二、阻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第四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利用世妇会从事反华活动 |
一、帮助流亡藏人筹建“藏人妇女代表团”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等组织针对世妇会的藏独活动 |
三、“国际声援西藏运动”针对世妇会进行藏独活动的影响 |
第五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国际性藏独组织的发展趋势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联络各国议员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活动范围扩展至欧洲 |
小结 |
第四章 达赖喇嘛重提“中间道路”与“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活动(2000-2003) |
第一节 重提“中间道路”与“柏林宣言” |
一、达赖喇嘛重提“中间道路” |
二、第三届“国际援藏组织”大会及“柏林宣言” |
第二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在人权领域的反华活动 |
一、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的反华活动 |
二、在第三届联合国反对种族主义世界大会上的活动 |
三、“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攻击中国宗教政策 |
第三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炒作“环境问题” |
一、“世界银行运动” |
二、“遏制中国石油运动” |
三、“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上的游说活动 |
四、发起所谓“环境权利运动”原因析论 |
小结 |
第五章 接触商谈过程中“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活动(2003-2010) |
第一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与美国国务院“西藏问题”协调员策划实施接触商谈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推动设立“西藏问题”特别协调员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推动欧盟设立“西藏问题”特别代表 |
三、2002年以来“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对接触商谈的策划与实施 |
第二节 利用“政治犯”问题为接触商谈增加筹码 |
一、发起所谓“丹增德勒仁波切运动” |
二、重新炒作所谓“班禅喇嘛事件” |
三、炮制所谓“囊帕拉山口枪击事件” |
第三节 “3·14事件”前后“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藏独活动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针对奥运会的破坏活动 |
二、达赖喇嘛获得美国国会金质奖章与“3·14事件” |
三、“3·14事件”后“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破坏活动 |
第四节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加强在流亡藏人社区的藏独活动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在尼泊尔流亡藏人社区的活动 |
二、培养青年流亡藏人领袖 |
三、设立“西藏游说日” |
四、为流亡藏人设立“罗威尔基金” |
小结 |
结语 |
一、“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藏独活动的基本特点 |
二、“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性质 |
(一) 强烈的反华倾向 |
(二) 固有的藏独倾向 |
三、“国际声援西藏运动”藏独活动发展趋势前瞻 |
(一) 与其他“援藏组织”构建藏独组织联盟 |
(二) 组织领导权和活动中心开始向欧洲倾斜 |
四、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国际组织的研究 |
1.2.2 关于国际组织与国际性城市关系的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梳理法 |
1.4.2 比较研究法 |
1.4.3 实证分析法 |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的难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2 国际组织入驻国际性城市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图景 |
2.1 国际组织入驻国际性城市的理论基础 |
2.1.1 全球化理论为国际组织的全球化发展奠定了认识基础 |
2.1.2 相互依存理论为国际组织入驻国际性城市提供了实践支撑 |
2.1.3 国家竞争理论为国际组织入驻本国提升了思想层次 |
2.1.4 区位优势理论为国际性城市吸引国际组织入驻做出了合理诠释 |
2.2 国际组织入驻与国际性城市的现实图景 |
2.2.1 国际性城市需要国际组织 |
2.2.2 国际性城市多是国际组织集聚地 |
2.2.3 后发国际性城市以引入国际组织为己任 |
3 国际组织入驻国际性城市的社会效应 |
3.1 城市形象得以全球化展示 |
3.2 城市经济增长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
3.3 城市文化文明程度得以提升 |
3.4 城市比较优势、政府职能创新方向得到凝练 |
4 国际性城市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经验与启示 |
4.1 纽约市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成功经验 |
4.1.1 入驻的国际组织给纽约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
4.1.2 纽约市政府给予的税收、财政与法律援助 |
4.2 波恩市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成功经验 |
4.3 日内瓦市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成功经验 |
4.4 肯内罗毕市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成功经验 |
4.5 国际性城市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启示 |
5 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 SWOT 分析 |
5.1 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优势(S) |
5.1.1 强大的经济优势 |
5.1.2 曾经辉煌的国际组织入驻历史 |
5.1.3 显着的区位优势 |
5.1.4 完善的城市功能 |
5.2 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劣势(W) |
5.2.1 发展起步晚且经济基础尚不厚实 |
5.2.2 被动式参与国际组织活动 |
5.2.3 多数国际组织的“西方化”背景 |
5.3 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机会(O) |
5.3.1 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 |
5.3.2 长三角区位优势为国际组织入驻提供了广阔的承载腹地 |
5.4 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威胁(T) |
5.4.1 国际组织入驻上海的国际环境威胁 |
5.4.2 国际组织入驻上海的国内环境威胁 |
6 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策略 |
6.1 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基本战略 |
6.1.1 跨越式发展战略 |
6.1.2 引进式发展战略 |
6.1.3 差异化发展战略 |
6.1.4 孵化式发展战略 |
6.2 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战术策略 |
6.2.1 加强与中央政府各部委的联系沟通,获取全方位支持 |
6.2.2 转变政府职能,主动对接自贸区与国际组织 |
6.2.3 跟踪监测国际组织总部迁移趋势,出台针对性措施 |
6.2.4 强化区域中心地位与服务功能,锲而不舍打造城市品牌 |
6.2.5 加快与周边城市的同城化步伐,拓展入驻承载空间 |
6.2.6 提升全市居民的教育文化素养,不断挖掘其服务技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9)实现内镜微创医学的“强医梦”,人民受益——访2013年中央组织部高层次专家“国情研修班”(第1期)学员,1993年中组部党员专家“理论学习班”(第4期)学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主席,原省青联副主席张阳德(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在“国情研修班”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认识 |
一流大师讲学, 受益深 |
高水平的讲学, 启发了我的思维 |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中华民族要在自主发展中实现“中国梦” |
中华民族要赶超世界强国、重振汉唐雄风 |
2专家学者强国梦, 将学科推向世界前沿 |
专家学者是民族复兴的先遣队 |
中华医学的强盛, 使人们活得健康、珍爱生命活出尊严 |
3内镜微创医师的“强医梦”:以中国牵头制定统一的国际标准 |
引领世界内镜微创医学发展, 人民受益 |
由传统的面对患者手术, 变革为面对电视监视屏操作手术 |
1987年首创“经胆道内镜下爆破人体肝脏胆管结石”,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青年基金”2项基金批准 |
1988年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1年爆破碎石获奖, 1991年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
建国以来, 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世界内镜医师协会”等四家“科技类国际组织” |
附表说明 |
国际竹藤组织简介 |
联合国亚太农业工程与机械中心简介 |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简介 |
世界内镜医师协会简介 |
4将我国强势的内镜微创医学事业和产业推向国际社会、实现中华“强医梦” |
探讨建立内镜标准国际化机构 |
“中国一流医生”获准进入先进发达国家, 开展临床手术医疗, 为中国争了面子, 很提气。 |
四、“国际竹藤组织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国际会议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经济外交的嬗变及其趋势研究 ——以第二届安倍政府时期为核心[D]. 沈丁心. 外交学院, 2021(10)
- [2]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D]. 骆明婷.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3]北京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对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影响研究[D]. 许晨.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2)
- [4]共生效应视角下我国国际援助政策效果评估研究[D]. 李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5]当代中国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 陈楠.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6]竹藤 全球生态文明的一道亮丽色彩 国际竹藤组织成立20周年志庆活动纪实[J]. 李智勇,王旭东,吴君琦,邓佳,马耕平. 生态文明世界, 2018(01)
- [7]“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组织藏独活动研究(1988—2010)[D]. 韩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3)
- [8]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策略研究[D]. 王恬. 东华大学, 2015(07)
- [9]实现内镜微创医学的“强医梦”,人民受益——访2013年中央组织部高层次专家“国情研修班”(第1期)学员,1993年中组部党员专家“理论学习班”(第4期)学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主席,原省青联副主席张阳德[J]. 李殷,王荣兵,张小红. 中国内镜杂志, 2013(07)
- [10]竹林碳汇研究 多哈大会新发声[J]. 陈胜伟. 浙江林业,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