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浆黑液处理获重大突破(论文文献综述)
李世强[1](2014)在《制浆黑液木素提取及其滤液用于木片蒸煮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浆黑液是化学制浆过程中产生的粘稠液,黑液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无机盐。通过加酸降低黑液的pH值,使木素析出,再用真空过滤将黑液和木素分离,木素分离后得到的滤液可以用于制浆。本文用硫酸酸化黑液,让木素从黑液中沉淀出来,经过滤提取黑液中的木素,得到酸化滤液。将滤液代替蒸煮用水用于蒸煮木片,考察蒸煮温度、硫化度、碱用量以及滤液用量对滤液蒸煮的影响,探索出较优工艺方案。对滤液蒸煮得到的纸浆进行性能测定,对黑液的性能进行分析,再与常规蒸煮所得纸浆和黑液的性能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改变蒸煮条件来制浆,对纸浆的得率、卡伯值、白度及黑液产率进行研究,获得较优的制浆工艺:蒸煮温度160℃,碱用量22%,硫化度28%,滤液用量30%,液比1:4,升温时间70min,保温时间160min。2.通过对纸浆性能的测定,得出纸浆的得率:45.34%、卡伯值:18.32、粘度:834mL/g,纸张的耐折度、厚度、撕裂度、耐破度、抗张强度、白度分别为16次、0.0987mm、478mN、363kPa、4.30kN/m、30.39%ISO.通过与常规纸浆和纸张的性能进行比较,得出滤液回用蒸煮所得纸浆及纸张的性能与常规蒸煮所得纸浆及纸张的性能基本一致。3.通过对黑液元素进行分析,得出黑液的元素组成及含量为:C:37.2%、H:3.61%、N:0.27%、S:4.52%、0:36.4%、CI:1.62%.。对黑液中无机物及灰分含量进行分析,得出黑液中残碱、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硫化钠、碳酸钠、灰分的含量分别为11.41g/L、27.86g/L、15.97g/L、17.90g/L、8.59g/L、76.97%。
翟丽丹[2](2013)在《耐冷复合菌产絮凝剂的结构鉴定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絮凝剂是指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絮凝作用的天然高分子有机物。与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和无机絮凝剂相比,生物絮凝剂具有安全、环保且能自然降解的特点,因此对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对水处理、发酵以及食品加工等行业中的絮凝应用具有极大潜力。本研究首先利用实验室筛选得到的两株低温絮凝菌进行复合培养,以高岭土悬浊液为对象,考察其絮凝效率,同时采用MPN法分析菌群结构。复合后的絮凝菌絮凝率提高到97%,连续传代培养至12代菌群结构达到稳定。不同生长时期DN1和DG2菌群分布不变,活菌数为DG2稍高于DN1。其最适培养温度为20℃,培养48h后达到最大值为1012cfu·mL-1。絮凝活性分布实验证明,复合菌所产絮凝剂分泌于胞外,是由微生物分泌到胞外的代谢产物。采用乙醇沉淀法对絮凝剂进行提取,所得絮凝剂为棕色粉末,水溶性好,产率为1.498±0.1g·L-1。初步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絮凝剂主要由多糖和蛋白质组成。进一步采用乙醇沉淀法对复合菌发酵液进行絮凝成分提取。提取过程中采用高速离心方法获得含多糖的粘稠层,这样提取得到的絮凝剂杂质含量明显减少。然后采用凝胶过滤层析对所提取的絮凝剂进行纯化,得到的絮凝剂纯品为白色片状固体,轻压即成粉末,水溶性好,产量约为0.39±0.013g·L-1。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可达96%,糖含量占92%,蛋白质含量占0.98%,初步判定絮凝有效成分为糖蛋白。采用红外光谱、HPLC等方法对纯品进行了结构鉴定。测得絮凝剂纯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9×106Da;絮凝剂多糖中含有葡萄糖和甘露糖这两种单糖;分子结构中含有-OH、-COOH、-NH2及-PO3等活性基团。性质分析表明,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浮液的最佳投加量为0.09g·L-1,絮凝率可达97.5%;在5℃至90℃的温度下絮凝效果较好;适用于pH为酸性及中性溶液;结合键类型分析证明絮凝剂与高岭土颗粒之间以离子键进行结合;Zeta电位分析絮凝机理显示絮凝过程中是以“吸附架桥”为基础,钙离子起压缩双电层、电中和的作用。本研究为絮凝机理研究及日后絮凝剂的生产和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魏淑梅[3](2013)在《微生物絮凝剂去除废水中Cd2+的响应面优化及絮凝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验所用的产絮多粘类芽孢杆菌GA1筛选自岳麓山土壤,所产絮凝剂MBFGA1分子量1.18106Da,成分为多糖和蛋白质,含量比例分别为68.64%、6.86%,主要元素组成为C、N、O,重量百分比Wt%分别为57.3%、2.74%、37.04%,干燥的MBFGA1结构疏松不规则,有空隙结构,大小不等。本实验采用多粘类芽孢杆菌GA1所产的微生物絮凝剂MBFGA1处理模拟含Cd2+废水。实验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中的CCD(中心复合设计)法研究了MBFGA1去除废水中Cd2+的最佳条件组合,并根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与环境扫描电镜分析讨论了絮凝机制。CCD实验设定Cd2+去除率为响应值,优化Cd2+初始浓度、MBFGA1投加量、溶液初始pH值和反应时间4种因素为输入变量。响应面实验拟合Cd2+去除率的二次经验模型。方差分析显示,模型F值为11.71,P<0.0001,相关系数R=0.9154,拟合模型极显着,Cd2+初始浓度、pH和反应时间为显着性因素,Cd2+初始浓度与MBFGA1投加量、Cd2+初始浓度与搅拌时间、MBFGA1投加量与搅拌时间是影响显着交互项。在最优化条件下:Cd2+初始浓度23.60mg/L,MBFGA1投加量27.74mg/L,pH值9.5,反应时间15.97min,检测实验Cd2+去除率高于99.5%。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表明,MBFGA1分子链上含有羧基、羟基、磷酸基等官能团参与了絮凝过程,并且絮体形成过程中有氢键的缔合。结合环境扫描电镜图分析得出,MBFGA1分子在絮凝过程中发生了分子间相互搭接,使多个分子相互链接成整体。背散射和能谱证明MBFGA1对废水中离子态和结合态的Cd2+均有强效去除率。总而言之,MBFGA1对含镉废水的絮凝过程包含范德华力结合、化学反应、吸附架桥、氢键和静电引力等作用。
李梅芳[4](2013)在《厌氧—好氧—缺氧模式的SBR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工业化趋势加剧,水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已经成为整个社会丞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水体富营养化更是日渐凸显,严重威胁了江河湖泊的生态平衡。A/O/A模式的SBR工艺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水处理方式,由于解决了反硝化细菌与聚磷菌对碳源的竞争矛盾使得脱氮除磷可以同时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今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实验采用序批式反应器,通过厌氧-好氧-缺氧的运行方式处理生活污水。采用人工配水作为实验进水,保持进水水质浓度COD400mg/L, NH4+-N40mg/Li(研究NH4+-N负荷对系统的影响时有改变),P043-P5mg/L,分别研究了污泥龄、温度、曝气量以及氨氮冲击负荷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当进水浓度为COD400mg/L, NH4+-N40mg/L, PO43-P5mg/L时,将污泥龄定为25d,温度为25℃,曝气量为64L/h,系统处理效果最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运行,对COD、NH4+-N, PO43--P、TN、TP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2.9%、90.8%、98%、82.9%、97.8%。该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处理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2)进水氨氮冲击负荷对系统的稳定运行有很大影响,增大NH4+-N负荷对COD、NH4+-N的去除均有不利影响,而N03--N和NO2-N的出口浓度则随着NH4+-N浓度的增加有所下降,对P043--P的去除影响不大。(3)将系统维持在最佳条件,即污泥龄定为25d,温度确定为25℃,曝气量为64L/h并且维持进水NH4+-N浓度为40mg/L时,在这一最佳状态稳定运行,反应器对各基质处理效果良好。并且通过对pH、ORP的跟踪测定表明,A/O/A模式的SBR系统可以通过对pH、ORP的实时测试来控制反应的进行。(4)实验中测定了缺氧段各种基质的变化情况,分析得到试验中有反硝化除磷现象发生。并且研究了各条件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龄过长过短都不利于反硝化除磷现象的发生。该实验中当污泥龄为20d、25d时出现了明显的反硝化除磷现象,系统反硝化除磷比率分别占总除磷的7.5%、7.93%。温度≤20℃时,系统中没有反硝化除磷现象发生。温度为25℃、30℃时,都出现了一定的反硝化除磷,25℃时较为明显,反硝化除磷比率占总除磷的7.58%。这说明,反硝化除磷对温度没有特殊要求,一般的室温25℃-30℃即可。曝气量为32L/h时,没有发生反硝化除磷现象。曝气量增大到48L/h、64L/h和84L/h时,都发生了反硝化除磷,分别占总除磷的比率为:8.05%、 9.9%和7.1%。系统在曝气量为64L/h时,反硝化除磷效果最好。(5)通过动力学分析,利用Monod方程构建模型描述有机物在好氧阶段的降解反应,拟合曲线效果较好。得出动力学参数饱和常数Ks=166.93mg/L,有机物的最大比降解速度vma=0.42d-1。
乔乔[5](2013)在《木质素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木质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质中的生物高分子,其单体结构为苯基丙烷。每年木质素会以秸秆焚烧或制浆废水排放等方式被直接废弃,造成生物质资源的浪费。在对木质素的回收应用中,生物降解可使木质素转化为小分子物质,进而分离纯化为化工原料。其具有成本低廉、二次污染小等优势,相比物理和化学法更受青睐。木质素结构复杂而稳定,生物降解难,故而微生物的降解能力是决定性因素。因此,本研究就降解菌株筛选鉴定、降解特性研究及降解途径分析等方面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并取得了如下结果:1.利用木质素磺酸钠为唯一碳源,从腐殖土、中药残渣等多种样本中共分离出20株具有木质素降解能力的菌株。其中包括13株真菌,7株细菌。苯胺蓝和愈创木酚平板定性检测表明,各真菌可产木质素降解酶。菌株F-1主要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漆酶,LiP活性到第7d达到34.6U/L,漆酶酶活在培养12d达到6.8U/L。以碱木质素及木质素磺酸钠为唯一碳源对菌株进行液态降解研究,菌株F-1摇瓶培养12d后对碱木质素与木质素磺酸钠降解率分别达到36.4%和30.7%。结合菌株产降解酶能力与降解能力遗传稳定性的研究,确定菌株F-1木质素降解优势菌株。经形态学和ITS全序列分析,该菌株属曲霉属,为黄曲霉,命名为黄曲霉LDY(Aspergillus flavus LDY)。2.对黄曲霉LDY降解进行了木质素磺酸钠降解条件调控研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当各因素分别为如下之值时,黄曲霉LDY对木质素的降解效果较好:在添加0.5g/L葡萄糖,最适氮源及浓度为2.5g/L硫酸铵,底物浓度为2g/L,30℃,pH7.0的条件下,摇瓶培养12d后对,木质素磺酸钠降解率可达36.4%。对黄曲霉LDY降解木质素进行多因素交互作用的考察。利用Design Expert8.0软件通过多因素的响应曲面分析,明确了黄曲霉LDY降解木质素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优化其找出较适宜的降解条件组合。获得优势菌株降解木质素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为6.71;氮源浓度为2.55g/L;底物浓度为1.78g/L。在此条件下,进行黄曲霉LDY降解木质素的研究,在5d后,木质素实际降解率达到44.7%,降解条件优化效果较显着。3.通过GC-MS检测分析分析降解液的油相萃取物,结果表明:其中含有五元环结构和较多的脂肪族小分子物质,如2,3-丁二醇(3.3%)、2-乙氧基丁烷(1.4%)、3-羟基-2-丁酮(1.0%)等,这些产物的形成应源于醌型结构中间体的存在及其开环裂解。这说明,黄曲霉LDY降解木质素的途径应为:木质素在生物处理中产生了醌型结构,在菌体代谢中产生的氧化剂吸引木质素酚盐阴离子的电子,产生苯氧游离基,再与氧化剂作用形成氢化过氧环己二烯中间体,最终生成对醌与邻醌结构。醌型结构的存在及其开环裂解有利于产生五元环结构和更多脂肪族小分子。4.经生物处理后的木质素在用于与丙烯酸作用形成吸附材料后,其吸附性能(仅指重金属离子及蛋白酶类)均优于未经处理的木质素所制备的吸附材料,其对Cu2+的吸附容量可达96.6mg/g,对木瓜蛋白酶的吸附容量可达634.0mg/g。初步说明,生物处理可以作用于木质素并获得较多的吸附位点。
陈磊,戚霁,孙光逊,刘荣琴[6](2012)在《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具有絮凝活性且能够自然降解的代谢产物,它具有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的特点,经实验证实具有良好絮凝沉淀性能,符合当今水处理的需求。作者阐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特性,并探讨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从总体上对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概况及其在污染水体处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及方向提出了建议并作出展望。
许晓宇[7](2012)在《陕北长焰煤催化气化的研究》文中认为煤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主要能源,而煤气化是煤洁净、高效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但是煤气化技术也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提高煤的气化效率,降低气化反应温度,改善煤气的组成,降低煤气化过程中的污染程度,在上世纪初就有人对煤的催化气化进行实验室规模的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煤的催化气化还是处于实验室阶段,尚未应用于工业过程。本研究利用TG-FTIR联用技术对陕北长焰煤的催化气化反应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验。本研究对府谷原煤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在每克煤样上负载0.001mol的单组份化合物催化剂研究其对煤气化反应过程的影响,发现:K2CO3、Na2CO3和K2SO4对煤样表现出了很高的催化活性,提高了煤的气化效率,气化温度降低了150℃以上,最大气化速率是原煤的2倍多;而CaO和MgCl2对煤的气化过程影响很小,甚至起到阻碍作用。综合来看各单组份催化剂,碱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比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好,碳酸盐和硫酸盐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比盐酸盐的催化活性高。对于所选的双组份催化剂和三组份催化剂,其催化效果比组成它的单组份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要好,尤其是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越弱,那么组成的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加强的程度越明显。负载量对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催化剂种类不同,其最佳负载量不同。本研究选取的超声浸渍法催化效果明显比等体积浸渍法(机械混合法)催化效果好,尤其对催化活性较弱的催化剂来说,超声浸渍法比等体积浸渍法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的提高程度更大。其次研究了煤中矿物质对府谷三一煤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对脱灰煤样气化反应过程的影响。在气化反应开始的低温阶段原煤比脱灰煤样的气化反应活性高,随着反应的进行和温度的升高脱灰煤样的气化反应活性比原煤的高。选取11种单组份化合物催化剂在每克脱灰煤样上通过等体积浸渍法负载0.002mol催化剂,发现除MgCl2之外的所有催化剂均能有效地降低煤气化反应的起始气化温度,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其中较好的催化剂Na2CO3、KCl、CaO使得气化温度降低了200℃以上。同时还比较了同种催化剂对原煤和脱灰煤的催化效果,发现催化活性较弱的催化剂(NaCl、CaO)对脱灰煤的催化效果明显好于原煤,而对于催化效果较好的催化剂,对脱灰前后煤样的气化活性的影响差别很小。本文还选取了几种典型的催化气化反应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动力学计算,其结果与实验所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
韩青[8](2012)在《制浆造纸工业低碳经济目标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气候问题也日趋引人关注。为了寻求2013年以后应对世界气候变暖的方案,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召开了举世瞩目的哥本哈根大会。会议10天前,中国政府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中国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45%。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制浆造纸工业无疑在国家节能减排工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将中国制浆造纸工业减排工作落到实处,本研究在分析2001~2010年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的技术经济等相关数据基础上,计算出2001~2010年该行业GDP,分别为1008.2012亿元、1191.7435亿元、1454.2260亿元、1725.1401亿元、2205.7683亿元、2657.8205亿元、3281.6365亿元、3536.2885亿元、3777.3505亿元、3966.1261亿元。采用灰色模型方法,对20112020年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预测,得出2020年该行业GDP约为9813.9035亿元,纸和纸板产量为21848.9517万吨,纸浆产量为16003.4649万吨。进而针对中国节能减排的总体任务目标,预测出2020年中国制浆造纸工业吨浆纸能耗目标为0.90~0.98吨标煤。残差检验和后验差检验均显示模型精度良好,说明预测结果有一定说服力,可为中国制浆造纸工业2020年节能减排目标确定和寻求对策提供理论依据。针对此目标,本研究分析了中国制浆造纸工业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主要为:林纸一体化面临的问题有寻找林地难、税赋重、融资难、管理和技术体系不成熟、缺乏有效运行机制、发展水平不均衡、原材料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等,解决方案是完善林纸一体化资金优惠政策、优化采伐管理政策和制度机制;废纸回收遇到的挑战有进口废纸资源有限、国产废纸供应链存在问题和废纸回收存在极限等,解决方案是加强传统进口废纸稳定性和扩宽废纸进口渠道、制定严格的废纸分类标准、制定国家级和地方级管理条例、学习应用先进废纸回收经验;能源结构调整遇到的问题是成本较高,解决方案是建立自产能源供电系统和废料分类回收利用制度等;淘汰落后产能遇到的问题是失业和资源浪费,解决方案有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对下岗人员进行安置等;对于资金供给不足,解决方案是合理利用碳交易机会;消费方式遇到的挑战是过于粗犷,解决方案是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建立消费诉求机制和专业机构的技术支持;体制障碍问题解决方案是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国家宏观管理、行业微观管理、社会各界参与管理以及完善能源管理组织。从研究结果来看,中国目前吨浆纸能耗为1.09吨标煤,2020年目标值为0.90~0.98吨标煤,通过上述方案完成该目标有一定可行性。同时也说明灰色模型可以应用于制浆造纸经济预测,通过对模型的不断完善,可以得到更长远、更具有价值的行业数据,能够为制浆造纸工业的低碳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熊杰[9](2011)在《煤及石油焦催化气化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热重分析仪分别研究了神府煤及石油焦的催化气化反应特性,考察了热解条件、气化条件及催化剂对气化反应性的影响。碱金属对神府煤气化的催化作用不仅发生在气化阶段,也发生在热解阶段。在热解阶段,碱金属的存在抑制了煤焦的石墨化进程,形成了更加无序的碳微晶结构,生成的煤焦的气化反应活性更好;在气化阶段,碱金属作为催化剂降低了煤焦气化反应活化能,提高了气化反应速率。石油焦-CO2等温气化过程中,950-1200℃属于动力学控制阶段,气化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大;1200℃以后扩散对反应的影响加剧,温度对气化活性的影响减弱。程序升温气化过程中,黑液石油焦在1100℃时具有较高反应活性,而普通石油焦在1200℃时反应活性才逐渐增大。造纸黑液固含物和Na2C03对石油焦气化反应均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且前者的催化作用更强,其饱和负载浓度为15%。升高温度和提高水蒸汽分率均有利于提高石油焦水蒸汽气化反应活性。950-1200℃下黑液石油焦水蒸汽气化反应活化能大幅度降低。本文着眼于优化煤气化技术的催化机理及反应过程的研究,研究成果具有新意,对煤气化炉的工业设计和生产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技术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董丽辉[10](2011)在《稻壳中生物质及二氧化硅的提取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稻壳是大米外面的一层保护性的硬壳。具有一定的韧性、多孔性,低密度以及质地粗糙等特点。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种植国家,稻谷产量在整个粮食产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是一种量大面广价廉的可再生资源。目前我国还未形成规模生产、大量消耗稻壳的利用途径。当前,稻壳的利用已经从作为能源利用转向为对其成分的分离和利用,稻壳能够利用的主要成分是生物质和硅,其中生物质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都属于总纤维素。但是较多的研究都集中在稻壳单一组分的分离,这样造成了大量损失,没有实现生物质的全利用。本课题是以稻壳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二氧化硅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稻壳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利用的工艺流程;研究了有效分离稻壳成分的提取途径与参数条件。首先对稻壳进行预处理,通过单因素测定试验和扫描电镜的方法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即挤压膨化法和碱预处理法对稻壳中的总纤维素含量及结构的影响,同时提出了碱处理结合挤压膨化的方法预处理稻壳,并且以总纤维素含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碱结合挤压膨化预处理稻壳的挤压膨化最佳条件为:螺杆转速110rmp、含水率40%、套筒温度105℃;碱处理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20,氢氧化钠浓度0.72mol/L,温度70℃,处理时间35min。在最佳条件下稻壳中总纤维素含量可达到44.78%。半纤维素易溶解,所以从预处理后的稻壳中优先提取半纤维素。通过五种提取液比较,得出NaOH为最佳提取剂。以半纤维素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的分析方法,NaOH提取未处理稻壳半纤维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30、温度80℃、时间4h、NaOH浓度1.02 mol/L,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42.74%;NaOH提取碱处理稻壳半纤维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25、温度80℃、时间4h、NaOH浓度0.77 mol/L,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62.10%;确定了NaOH提取挤压膨化后稻壳半纤维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30、温度81℃、时间3.5h、NaOH浓度0.89mol/L,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72.68%;NaOH提取碱结合挤压膨化后稻壳半纤维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25、温度75℃、时间3h、NaOH浓度0.79 mol/L,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80.59%;通过对产品定性分析,得出其化学组成为阿拉伯木聚糖、半乳糖、葡萄糖、少量木葡聚糖。在碱提取半纤维素的同时,提取稻壳二氧化硅,最终所得的产品为白色二氧化硅固体,对经过不同预处理的稻壳中二氧化硅提取率进行对比,得出碱结合挤压膨化处理后稻壳中二氧化硅提取率最高为75.68%。预处理后纤维素含量相对降低,且容易提纯,所以先提取木质素,选用提取半纤维素后的碱结合挤压膨化处理稻壳,分别采用碱析法、酸沉淀法、有机溶剂法进一步提取提取木质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比,提出微波结合有机溶剂法提取木质素,同时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20、辐射功率750W、时间41min、丙三醇质量分数90.7%,此条件稻壳半纤维素提取率为83.21%。通过紫外光谱及红外光谱分析所得木质素产品与标准木质素产品基本一致。酸法提取纤维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15、醋酸体积分数80%、温度95℃、时间25min,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纤维素的提取率达到46.98%。
二、纸浆黑液处理获重大突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纸浆黑液处理获重大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1)制浆黑液木素提取及其滤液用于木片蒸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制浆造纸行业的发展现状 |
1.2 制浆工艺 |
1.2.1 硫酸盐法制浆 |
1.2.2 烧碱法制浆 |
1.3 现有制浆黑液的处理方法 |
1.3.1 碱回收法 |
1.3.2 木素提取法 |
1.3.3 黑液气化法 |
1.3.4 三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及比较 |
1.4 课题研究的提出、内容及意义 |
1.4.1 课题研究的提出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1.4.3 课题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制浆黑液的木素提取实验 |
2.1 制浆黑液的木素提取的研究现状 |
2.1.1 酸析法 |
2.1.2 超滤法 |
2.1.3 沉淀法 |
2.1.4 生物酸析法 |
2.2 黑液酸化及木素提取实验 |
2.2.1 实验原料、试剂和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4 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滤液用于桉木片蒸煮的初步实验 |
3.1 实验原料、试剂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滤液的碱化实验 |
3.2.2 桉木片常规蒸煮实验 |
3.2.3 滤液回用蒸煮木片的实验 |
3.2.4 纸浆性能的测定 |
3.2.5 纸张物理性能的测定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滤液碱化过程的具体数据 |
3.3.2 常规纸浆的性能测定结果 |
3.3.3 滤液回用蒸煮桉木片的实验结果 |
3.3.4 两种纸浆的性能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滤液回用蒸煮桉木片的工艺优化 |
4.1 实验原料、试剂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温度对滤液蒸煮的影响 |
4.3.2 考察硫化度对滤液蒸煮的影响 |
4.3.3 考察碱用量对滤液蒸煮的影响 |
4.3.4 考察滤液用量对滤液蒸煮的影响 |
4.3.5 与常规纸浆的比较 |
4.3.6 制浆工艺的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滤液蒸煮产生黑液及纸张性能研究 |
5.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黑液性能的测定 |
5.2.2 纸浆性能的测定 |
5.2.3 纸张物理性能的测定 |
5.2.4 纸浆粘度的测定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黑液元素的分析结果 |
5.3.2 黑液性质的测定结果 |
5.3.3 纸浆性能的测定结果及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耐冷复合菌产絮凝剂的结构鉴定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背景 |
1.1.1 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历史 |
1.1.2 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内容 |
1.1.3 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现状 |
1.2 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
1.2.1 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学说 |
1.2.2 生物絮凝剂的成分及结构特征 |
1.2.3 生物絮凝剂的性质 |
1.3 生物絮凝剂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2 课题研究内容及实验思路 |
第2章 两株低温产絮菌的复合培养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 |
2.1.2 药品及仪器 |
2.1.3 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两株低温产絮菌的复合培养效果分析 |
2.2.2 两株菌复合培养的生长及菌数变化 |
2.2.3 复合菌的絮凝活性成分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两菌种复合后生长情况及菌数变化分析结果 |
2.3.2 复合低温产絮菌的培养效果分析结果 |
2.3.3 复合菌的絮凝活性成分分析结果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物絮凝剂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鉴定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株 |
3.1.2 药品 |
3.1.3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絮凝剂的分离提取 |
3.2.2 凝胶层析法纯化絮凝剂 |
3.2.3 分子量分析实验 |
3.2.4 采用色谱法分析絮凝剂中多糖组成 |
3.2.5 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絮凝成分的官能团、糖环与构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絮凝剂的分离提取结果 |
3.3.2 絮凝剂纯化结果 |
3.3.3 分子量分析结果 |
3.3.4 絮凝剂的多糖组成分析结果 |
3.3.5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絮凝剂的性质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材料 |
4.1.2 试剂 |
4.1.3 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投加量对絮凝效果影响实验 |
4.2.2 絮凝剂的热稳定性实验 |
4.2.3 pH 值对絮凝效果影响实验 |
4.2.4 金属离子对絮凝效果影响实验 |
4.2.5 絮凝剂与胶粒结合键类型分析实验 |
4.2.6 Zeta 电位分析实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投加量对絮凝效果影响实验结果 |
4.3.2 絮凝剂的热稳定性实验结果 |
4.3.3 pH 值对絮凝效果影响实验结果 |
4.3.4 金属离子对絮凝效果影响实验结果 |
4.3.5 絮凝剂与胶粒结合键类型分析实验结果 |
4.3.6 Zeta 电位分析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微生物絮凝剂去除废水中Cd2+的响应面优化及絮凝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水体中重金属的危害 |
1.2.1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
1.2.2 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
1.2.3 重金属对环境的危害 |
1.2.4 重金属排放标准 |
1.3 重金属废水处理手段和生物絮凝法 |
1.3.1 物理方法 |
1.3.2 化学方法 |
1.3.3 生物方法 |
1.3.4 微生物絮凝法 |
1.4 微生物絮凝剂概述 |
1.4.1 絮凝剂的分类 |
1.4.2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
1.4.3 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和来源 |
1.4.4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研究 |
1.5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
1.5.1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结构和性质 |
1.5.2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性质遗传学研究 |
1.5.3 絮凝机理 |
1.6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趋势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实验方案 |
1.7.1 主要研究内容 |
1.7.2 研究目的 |
1.7.3 研究技术路线 |
1.7.4 实验方案 |
第二章 MBFGA1 的制备和成分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菌种 |
2.2.2 实验器材 |
2.2.3 培养方法 |
2.2.4 MBFGA1 成分分析 |
2.2.5 MBFGA1 形态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絮凝剂主要成分 |
2.3.2 MBFGA1 形态结构分析 |
2.4 结论 |
第三章 MBFGA1 去除废水中 Cd2+的 CCD 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单因素实验 |
3.3.2 响应面优化设计与分析 |
3.4 结论 |
第四章 絮凝机理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仪器和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絮体结合键检验 |
4.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4.3.3 环境电镜扫描分析 |
4.3.4 絮凝机理 |
4.4 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4)厌氧—好氧—缺氧模式的SBR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我国水污染现状 |
2.1.1 水中磷元素的来源及危害 |
2.1.2 水中氮元素的来源及危害 |
2.2 污水的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 |
2.2.1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 |
2.2.2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 |
2.2.3 活性污泥法的净化原理 |
2.2.4 活性污泥法净化反应影响因素 |
2.2.5 活性污泥法工艺概述及发展 |
2.3 SBR法 |
2.3.1 SBR法的发展 |
2.3.2 SBR法的运行操作 |
2.3.3 SBR法的工艺特点 |
2.3.4 SBR法的变型及应用 |
2.4 反硝化除磷机理与工艺 |
2.4.1 反硝化除磷现象的发现 |
2.4.2 反硝化除磷机理 |
2.4.3 反硝化除磷工艺及发展 |
2.4.4 反硝化除磷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实验工作 |
3.1 实验材料、方法 |
3.1.1 实验装置 |
3.1.2 工艺流程 |
3.1.3 实验用水 |
3.1.4 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
3.2 水样的处理与保存 |
3.3 实验启动(A/O/A模式的SBR反应器的快速启动与运行) |
3.3.1 活性污泥的恢复培养 |
3.3.2 活性污泥的驯化培养与实验启动 |
3.4 实验设计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A/O/A模式的SBR系统的影响因素 |
4.1.1 污泥龄(SRT)对系统的影响 |
4.1.2 温度对系统的影响 |
4.1.3 曝气量对系统的影响 |
4.1.4 氨氮冲击负荷对系统的影响 |
4.1.5 典型周期内系统的运行情况 |
4.1.6 小结 |
4.2 系统中反硝化除磷现象的研究 |
4.2.1 污泥龄对系统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
4.2.2 温度对系统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
4.2.3 曝气量对系统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
4.2.4 小结 |
4.3 系统的恢复试验 |
4.4 系统的动力学研究 |
4.4.1 SBR常用的动力学模型 |
4.4.2 有机物降解动力学参数确定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木质素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木质素概述 |
1.1.1 木质素的来源 |
1.1.2 木质素的结构和性质 |
1.1.3 木质素与环境问题 |
1.2 木质素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
1.2.1 历史概况 |
1.2.2 木质素降解微生物种类 |
1.2.3 木质素降解酶系及降解机制 |
1.3 木质素分解菌与酶类的综合应用 |
1.4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木质素降解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检测方法 |
2.2.3 研究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木质素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 |
2.3.2 木质素降解菌的降解能力初步考察 |
2.3.3 木质素降解菌的降解酶活测定 |
2.3.4 菌株 F-1 菌种鉴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曲霉 LDY 对木质素的降解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检测方法 |
3.2.3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黄曲霉 LDY 对木质素降解率的测定 |
3.3.2 黄曲霉 LDY 产酶特性研究 |
3.3.3 不同因素对黄曲霉 LDY 降解木质素的影响 |
3.3.4 多因素交互作用对黄曲霉 LDY 菌株降解木质素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曲霉 LDY 降解木质素的途径初步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检测方法 |
4.2.3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木质素降解产物的结构表征 |
4.3.2 木质素降解产物的 GPC 表征 |
4.3.3 木质素降解彻底性的研究 |
4.3.4 木质素降解途径初步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木质素基高分子吸附剂的制备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木质素基高分子凝胶结构与形态的表征 |
5.3.2 不同反应条件对合成所得木质素-聚丙烯酸凝胶吸附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7)陕北长焰煤催化气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煤催化气化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世界和我国目前的能源形势 |
1.2 煤气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研究煤气化的意义 |
1.2.2 煤气化技术的发展过程 |
1.3 煤气化反应过程及其原理 |
1.4 影响煤气化反应的主要因素 |
1.4.1 内部因素对煤气化反应过程的影响 |
1.4.2 外部因素对煤气化反应过程的影响 |
1.5 煤催化气化 |
1.5.1 煤催化气化的研究意义和发展现状 |
1.5.2 煤催化气化的优缺点 |
1.5.3 煤催化气化中催化剂的研究 |
1.5.4 煤催化气化的发展前景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原料及实验装置与方法 |
2.1 煤样的选取与性质 |
2.2 催化剂的负载 |
2.2.1 催化剂种类 |
2.2.2 煤样担载催化剂的方法和步骤 |
2.3 气化实验的装置与方法 |
2.3.1 实验装置 |
2.3.2 实验方法 |
2.4 实验数据相关处理 |
2.4.1 失重率的计算 |
2.4.2 反应速率的计算 |
第三章 催化剂种类、负载量和负载方式对煤气化过程的影响 |
3.1 单组份催化剂 |
3.1.1 各单组份催化剂分别对煤气化过程的影响 |
3.1.2 阴离子为cr时不同金属离子对煤气化过程的影响 |
3.1.3 阴离子为SO_4~(2-)时不同金属离子对煤气化过程的影响 |
3.1.4 阳离子为K~+时不同阴离子对煤气化过程的影响 |
3.2 催化剂的负载量对煤气化过程的影响 |
3.2.1 不同的KCl负载量 |
3.2.2 不同的Na_2SO_4负载量 |
3.2.3 不同的FeCl_2负载量 |
3.2.4 不同的CaO负载量 |
3.2.5 不同的MgCl_2负载量 |
3.3 双组份催化剂对煤气化过程的影响 |
3.3.1 双组份催化剂0.001molKCl+0.001molNaCl对煤气化过程的影响 |
3.3.2 双组份催化剂0.001molK_2SO_4+0.001molNa_2SO_4对煤气化过程的影响 |
3.3.3 双组份催化剂0.001molNa_2CO_3+0.001molFeCl_2对煤气化过程的影响 |
3.3.4 双组份催化剂0.001molNaCl+0.001molCaO对煤气化过程的影响 |
3.4 三组份催化剂对煤气化过程的影响 |
3.4.1 钠、钾、钙盐酸盐三组分复合型催化剂催化行为的考察 |
3.4.2 钠、铁、钙盐酸盐三组分复合型催化剂催化行为的考察 |
3.4.3 钾、钠碳酸盐、氯化钾三组分复合型催化剂催化行为的考察 |
3.5 催化剂负载方式对煤气化过程的影响 |
3.5.1 NaCl、Na_2CO_3的不同负载方式在煤催化气化过程中催化效果的比较 |
3.5.2 KCl、K_2CO_3的不同负载方式在煤催化气化过程中催化效果的比较 |
3.5.3 CaO的不同负载方式在煤催化气化过程中催化效果的比较 |
3.5.4 FeCl_2的不同负载方式在煤催化气化过程中催化效果的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催化剂对脱灰煤气化反应过程的影响 |
4.1 煤中矿物质对煤气化行为的影响 |
4.2 催化剂对脱灰煤气化反应过程的影响 |
4.2.1 钾盐催化剂对脱灰煤气化反应过程的影响 |
4.2.2 钠盐催化剂对脱灰煤气化反应过程的影响 |
4.2.3 碱土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对脱灰煤样气化反应过程的影响 |
4.2.4 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对脱灰煤样气化反应过程的影响 |
4.3 催化剂对原煤和脱灰煤的催化效果的比较 |
4.3.1 NaCl对原煤和脱灰原煤的催化效果的比较 |
4.3.2 K_2CO_3对原煤和脱灰原煤的催化效果的比较 |
4.3.3 CaO对原煤和脱灰原煤的催化效果的比较 |
4.3.4 MgCl_2对原煤和脱灰原煤的催化效果的比较 |
4.3.5 FeCl_2对原煤和脱灰原煤的催化效果的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陕北长焰煤催化气化动力学研究 |
5.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5.2 动力学计算与结讨论 |
5.2.1 府谷三—煤负载单组份钾盐催化剂时气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
5.2.2 府谷三—煤负载KCl催化剂时气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
5.2.3 府谷三—煤脱灰后负载CaO催化剂时气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总结与创新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制浆造纸工业低碳经济目标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制浆造纸工业节能减排工作进展 |
1.2.1 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特点 |
1.2.2 中国制浆造纸工业节能减排进展 |
1.2.3 国外制浆造纸工业节能减排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灰色模型方法介绍 |
2 中国制浆造纸工业 2 011~ 2 02 0 年经济发展预测 |
2.1 制浆造纸工业 2011~ 2020 年 GDP 预测 |
2.1.1 制浆造纸工业 2001~ 2010 年 GDP 统计 |
2.1.2 制浆造纸工业 2011~ 2020 年 GDP 预测 |
2.2 中国 2011~ 2020 年纸和纸板产量预测 |
2.2.1 灰色模型构建 |
2.2.2 模型精度检验 |
2.3 中国 2011~ 2020 年纸浆产量预测 |
2.3.1 灰色模型构建 |
2.3.2 模型精度检验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制浆造纸工业 2020 年吨浆纸能耗目标 |
3.1 制浆造纸工业 2020 年单位 GDP 二氧化碳减排任务目标 |
3.1.1 制浆造纸工业 2005 年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 |
3.1.2 制浆造纸工业 2020 年单位 GDP 二氧化碳减排任务目标 |
3.2 中国制浆造纸工业 2020 年吨浆纸能耗目标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制浆造纸工业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
4.1 原料结构调整 |
4.1.1 实施林纸一体化工程 |
4.1.2 扩大废纸回收利用 |
4.2 能源结构调整 |
4.2.1 能源结构调整遇到挑战 |
4.2.2 解决方案 |
4.3 淘汰落后产能 |
4.3.1 淘汰落后产能遇到挑战 |
4.3.2 解决方案 |
4.4 资金供给 |
4.4.1 资金供给不足 |
4.4.2 解决方案 |
4.5 消费方式 |
4.5.1 消费方式遇到挑战 |
4.5.2 解决方案 |
4.6 管理体制 |
4.6.1 存在体制障碍 |
4.6.2 解决方案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方向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煤及石油焦催化气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煤气化进展 |
2.2 煤气化反应理论 |
2.2.1 热解反应 |
2.2.2 气化反应 |
2.3 煤焦气化反应机理 |
2.4 原煤性质对气化反应的影响 |
2.4.1 煤阶 |
2.4.2 煤中的矿物质 |
2.4.3 煤焦的孔隙结构 |
2.5 热解条件对气化反应的影响 |
2.5.1 热解温度 |
2.5.2 热解升温速率 |
2.5.3 热解压力 |
2.6 气化条件对气化反应的影响 |
2.6.1 气化温度 |
2.6.2 反应气氛 |
2.6.3 气化压力 |
2.7 催化剂对气化反应的影响 |
2.8 煤气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
2.8.1 煤气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 |
2.8.2 煤气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
第3章 神府煤催化气化特性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样品 |
3.1.2 实验仪器与装置 |
3.1.3 分析测试与表征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煤焦粒度对气化反应的影响 |
3.2.2 煤焦XRD分析 |
3.2.3 煤焦FT-IR分析 |
3.2.4 煤焦BET分析 |
3.2.5 煤的热解反应活性 |
3.2.6 煤焦气化反应活性 |
3.2.7 煤焦催化动力学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石油焦-CO_2催化气化特性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样品性质 |
4.1.2 样品制备 |
4.1.3 实验仪器与方法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石油焦种类对气化反应的影响 |
4.2.2 热解条件对气化反应的影响 |
4.2.3 气化条件对气化反应的影响 |
4.2.4 催化剂对气化反应的影响 |
4.2.5 石油焦-CO_2气化动力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石油焦水蒸汽催化气化特性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样品 |
5.1.2 样品制备 |
5.1.3 气化反应活性测量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造纸黑液对石油焦结构的影响 |
5.2.2 温度对气化反应的影响 |
5.2.3 水蒸汽分率对气化反应的影响 |
5.2.4 催化剂浓度对气化反应的影响 |
5.2.5 石油焦水蒸汽气化动力学分析 |
5.2.6 石油焦-CO_2、水蒸汽气化反应性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稻壳中生物质及二氧化硅的提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稻壳概述 |
1.1.1 稻壳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 |
1.1.2 稻壳的利用 |
1.2 稻壳中的生物质 |
1.2.1 生物质的定义 |
1.2.2 生物质资源 |
1.2.3 稻壳中的生物质组成 |
1.2.4 生物质全利用及利用途径 |
1.3 稻壳中的纳米硅 |
1.3.1 二氧化硅 |
1.3.2 二氧化硅的用途 |
1.4 稻壳中生物质及二氧化硅的提取制备技术 |
1.4.1 稻壳预处理技术 |
1.4.2 生物质、二氧化硅提取制备技术 |
1.4.3 定性分析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工艺流程 |
2.2.2 稻壳预处理 |
2.2.3 稻壳成分含量测定 |
2.2.4 稻壳半纤维素、二氧化硅的提取 |
2.2.5 木质素的提取 |
2.2.6 纤维素的提取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稻壳预处理 |
3.1.1 稻壳中的总纤维素 |
3.1.2 碱处理影响稻壳总纤维素含量的单因素分析 |
3.1.3 挤压膨化处理影响稻壳总纤维素含量的单因素分析 |
3.1.4 响应面试验分析碱-挤压膨化处理对稻壳总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3.1.5 电镜分析不同预处理对稻壳内部结构的影响 |
3.2 不同处理条件下稻壳干物质成分含量 |
3.3 半纤维素的提取 |
3.3.1 不同试剂提取稻壳中半纤维素的提取率及颜色 |
3.3.2 NaOH 提取未处理稻壳中半纤维素提取工艺参数 |
3.3.3 NaOH 提取碱处理稻壳中半纤维素的提取工艺参数 |
3.3.4 NaOH 提取挤压膨化处理稻壳中半纤维素的提取工艺参数 |
3.3.5 NaOH 提取碱-挤压膨化处理稻壳中半纤维素的提取工艺参数 |
3.3.6 产品半纤维素定性分析 |
3.3.7 稻壳二氧化硅的提取 |
3.3.8 产品二氧化硅质量分析 |
3.4 木质素的提取 |
3.4.1 碱析法提取木质素 |
3.4.2 酸沉淀法提取木质素 |
3.4.3 有机溶剂法提取木质素 |
3.4.4 微波结合有机溶剂法提取木质素 |
3.4.5 木质素的定性分析 |
3.5 纤维素的提取 |
3.5.1 酸法提取纤维素工艺参数 |
3.5.2 纤维素产品水解液中还原糖含量测定 |
4 讨论 |
4.1 预处理对稻壳成分结构的影响 |
4.1.1 预处理 |
4.1.2 预处理在稻壳研究中的必要性 |
4.1.3 挤压膨化技术 |
4.1.4 碱法结合挤压膨化法预处理 |
4.2 提取方法及工艺参数对稻壳中各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
4.2.1 稻壳中各种成分含量测定 |
4.2.2 稻壳中成分提取率的计算方法 |
4.2.3 不同提取方法对稻壳中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
4.2.4 提取工艺参数对稻壳中各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
4.3 所得产品性质分析 |
4.4 稻壳生物质全利用的效果 |
4.5 试验工艺流程存在问题及其可行性 |
4.5.1 工艺流程复杂 |
4.5.2 成本较高 |
4.5.3 可行性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纸浆黑液处理获重大突破(论文参考文献)
- [1]制浆黑液木素提取及其滤液用于木片蒸煮的研究[D]. 李世强. 广西大学, 2014(02)
- [2]耐冷复合菌产絮凝剂的结构鉴定及性质研究[D]. 翟丽丹. 黑龙江大学, 2013(S1)
- [3]微生物絮凝剂去除废水中Cd2+的响应面优化及絮凝机理研究[D]. 魏淑梅. 湖南大学, 2013(04)
- [4]厌氧—好氧—缺氧模式的SBR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D]. 李梅芳.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4)
- [5]木质素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研究[D]. 乔乔. 合肥工业大学, 2013(S1)
- [6]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A]. 陈磊,戚霁,孙光逊,刘荣琴. 全国排水委员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 2012
- [7]陕北长焰煤催化气化的研究[D]. 许晓宇. 西北大学, 2012(01)
- [8]制浆造纸工业低碳经济目标及对策研究[D]. 韩青. 陕西科技大学, 2012(09)
- [9]煤及石油焦催化气化特性研究[D]. 熊杰. 华东理工大学, 2011(12)
- [10]稻壳中生物质及二氧化硅的提取工艺研究[D]. 董丽辉.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