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沈阳振兴装备业“示范工程”显成效(论文文献综述)
杨昊[1](2017)在《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转移,指的是一些产业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市场等因素发生了变化,引发其由一个国家或者区域向另一个国家或者区域进行转移。这种经济行为对中国己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升级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产业转移的转出地和承接地能借此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从而推进区域间协同发展,影响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上海,肩负着深化改革开放,服务全国和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使命。本文从产业转出方的角度,选取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一是上海作为制造业重地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典型性;二是上海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的产业发展阶段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引领性;三是上海空间资源的稀缺事实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紧迫性。在政府调控和市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上海许多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型产业开始向其他区域进行转移。在此背景下,本文着重研究上海向国内其他区域的产业转移现象,旨在摸清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规律和企业在转移过程中的动因和需求,期望推动上海产业有序转移,形成自身提升与辐射周边区域城市的有机结合,实现上海市域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跨区域产业融合、区域产业联动有机结合,统筹市场竞争和政府引导对区域产业转移的激励机制,提供行之有效的实践依据。从城市角度,通过对上海城市定位、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背景研究上海产业转移的宏观趋势和特点,为后续上海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功能提升提供现实依据,并给出实际的建议。从企业视角,结合中国国情,探讨上海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产业拓展转移进程中的时空演化规律,为上海结合产业转移制定企业发展和服务战略提供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切入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进一步分析。本文主要分为九章,主要由绪论(第一章)、理论和借鉴(第二至第三章)、实证(第四至第七章)和结论(第八至第九章)四大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绪论,论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简要概述文章的研究思路、框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构建了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主要对区位论、梯度转移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等为代表的相关基础学科理论以及产业转移研究综述进行一定梳理和解剖等;第三章是产业转移的作用机理与分析模型,对城市有序产业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进一步聚焦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和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产业转移行为,构建本文的研究框架。此外,对其他国际大都市产业转移的基本特点和经验进行了阐述和借鉴;第四章是上海产业转移的演化背景及特点研究,从宏观层面梳理了上海产业发展的历史演变,并通过实证分析总结出上海产业转移的特征趋势;第五到第七章从微观层面,分别以外资企业、国资国企、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梳理企业发展历程,并依托上海市在外地投资企业工商注册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数据对企业转移的时空演化态势和动因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并采用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由点及面”地研究微观主体——企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和政策需求,以期为上海政府服务企业、推动企业有序产业转移提供方向;第八章是上海产业转移的比较研究及政策建议,将不同类型企业的产业转移行为进行了比较,并针对上海与重点区域的制造业转移进行了区位熵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第九章是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总体而言,本文在对上海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进行分析基础上,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类型入手,探讨了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模式、机制、态势和规律,为揭示在全球化“时空压缩”背景下具有“中国情境”的产业转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通过各章节分析发现以下主要结论:(1)从理论角度,产业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其时空演化的研究必须在多学科响应的基础上多元化地展开。(2)从机制角度,产业转移的产生最终还是落到微观主体企业的转移行为上,受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影响和引导,企业的转移行为深化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区域分工的合理化、缩小了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上海市的产业转移应证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制度成本和市场成本削弱的实效,不仅能优化城市自身产业结构,还能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3)从形势角度,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战略的升级,上海产业转移成为上海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呈现出新的变化特征,转移的产业不再限于低端、区域范围也更广,各地政府、企业间的联动效应不断加强。上海有序的产业转移,将更好地实现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大局,同时在全国起到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4)从实证角度,上海产业转移步伐稳步加快,且梯度化的特征明显,呈现明显的以上海为中心“由近及远”圈层式扩散特点,主要的产业转移集中在长三角城市圈,尤其是江浙地区,且江苏偏好制造业,浙江偏好租赁商务服务业。企业由于所有制的不同,在转移动因上存在个性化差异,需要匹配不同的政策:上海的外资企业产业转移主要受规模扩张和成本节约等因素的影响;上海国有企业受市场扩张、成本节约、功能整合和政策驱动等因素影响;上海民营企业的产业转移以节约成本为主,扩大市场为辅。同时,在转移模式的选择上,产业园区成为企业的优先选择。(5)从政策角度,从区域、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围绕区域政策和顶层机制的构建,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领与指导,对产业转移企业进行利益保障和指导引领三个方面,按照产业有序转移的机理要求,着力强化上海与重点区域特别是江浙的产业有序转移,提出行之有效且具有操作性的发展策略,从而为上海产业有序转移夯实基础。
谢呈阳[2](2015)在《基于江苏产业集群演进的集群创新与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新”、“升级”,是中国经济实现三十余年“增长奇迹”后,追求“可持续”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必经之路。在“道阻且长”的探索过程中,先行者的任何突破都可能让这段路途大为缩短。与全国相比,江苏经济率先发展的实践经验(其特点是领先全国的发展速度、市域间基本一致的发展步伐和大体相似的空间梯度)无疑值得借鉴。而“产业集群”这一已被实践验证的有效产业组织形式,由于更适应中国相对薄弱的企业基础和更符合世界协作创新的发展潮流,注定要在中国“创新升级”的道路上再露峥嵘。鉴于此,本文以江苏、特别是苏州等地的率先发展实践为对象,以产业集群为切入,围绕中国经济的“创新升级”,重点讨论三个问题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第一,已被视为“东方硅谷”的苏州工业园具有怎样的产业集群型发展特点,其创新能力能否复制与推广;第二,如何以“产业集群”的思维方式为基础,对“产城融合”的江苏实践进行模型解释,其内在机理和运行要点是什么;第三,江苏为平衡省域发展所推进的产业集群升级型转移是否成功,哪些做法具有普遍性意义。遵循“由点及面”的逻辑思路,本文的写作先园区、再城镇、后省域,以期用这样层层展开的手法,达到“由江苏产业集群的创新升级看中国经济的超越发展”之目的。此外,本文的分析每一章都力图体现“概念提出—理论抽象—模型推导—数据检验—案例详述”的技术路线,以尽量保证不同区域层面的相关问题的讨论具有普适性。本文对上述三个问题的回答分别是:第一,苏州工业园区目前已发展为一个有特色的区域创新集群,其创新体系是一个(非平面的)网状结构,自下而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企业创新层、产业创新层和社会创新层。其中,企业创新主要是以单个企业为主体的微观产品创新;社会创新主要是融合了创新文化、创新制度与创新设施的宏观生活方式,在这种创新创业型生活方式的架构下,区域创新集群得以效率最大化;而产业创新喻示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依赖于产业共性技术的突破,是沟通企业创新和社会创新的桥梁。协同性和共享性是三层次创新体系的重要特点。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C2R模型、BC:模型和SE-DEA模型所进行的创新效率测算结果表明:区域创新集群可对创新效率进行自适应式调整和优化,实现对外界冲击的自我修复。同时,经验理论和数据指标也可以论证区域创新集群具有可复制性,这是苏州工业园区经验推广的可行性基础。总结苏州工业园区的实践,在一定区域内复制创新集群的过程中,大致有五个注意点:其一,区域智力资本的积累必不可少;其二,产业共性技术是源动力;其三,生活设施和消费型服务业至关重要:其四,社会创新是催化剂;其五,在一定阶段要适度弱化政府作用。第二,“产城融合”的外在表现是居住区、工业区与商贸区融为一体的城(镇)、园区建设;内在机理则为劳动力(“人”)、工业、服务业及住宅这四大关键要素在以“人”为核心关联基础上的有效互动和融合上升:当一个区域实现“产城融合”式发展时,工业和服务业能够在“人”这一连接要素的作用下相互促进和共同繁荣,城市功能也将随服务供给的增加而日趋完备。此后,随着城市功能和产业繁荣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的聚集会带来对住宅刚性需求量的逐步增加和住宅价格的逐渐上涨。在住宅价格对工业和服务业产生不同程度挤出效应的循环作用下,“工业”向周边转移,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由于服务业兼具“产”和“城”的特质,“产城融合”效应能继续在工业转出地的服务业内部实现螺旋上升式展现,因此“产城融合”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来自江苏65个县(区)的实证结果表明:目前江苏的工业发展程度超过了城市功能完善度,此时强化城市功能(服务业)建设对产业(包括工业和服务业)的拉动作用要大于直接发展工业本身。盐城环保产业园的案例除了为“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提供了操作层的示例外,还带来了后发地区摆脱低端锁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其启示在于:产城融合不一定要遵循传统思维中从一产到二产再到三产的发展路径,可以直接先行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再由服务业反推制造业。第三,在江苏目前为平衡区域发展而主要由政府推动的产业集群“北上”转移过程中(这一过程在原集群地形成了“腾笼换鸟”的空间,也使一些原集群地能实现产业升级),存在着因为要素资源配置的扭曲而产生的效率损失:其一企业(产业)的转移和发展速度滞后于要素资源的迁移和积累速度,因此相比企业所需,经济先发地区苏南的资源配置不足,而经济后发地区苏北的资源存在剩余;其二,在经济后发地区苏北的传统产业集群中,企业的产业层次偏低,与要素资源存在结构性错位。而上述问题在中国产业集群由东向西的转移过程中同样存在。分析其根源可知主要原因在于:第一,苏南创新主导产业并没有完全形成对传统产业的有效替代,因此缺乏对传统企业(产业)的“推力”;第二,苏北地区基础设施、服务环境和科研人才储备均不如苏南,增加了转入企业的交易成本,苏北地区对传统企业(产业)的“拉力”不足;第三,由于产业集群之间亦存在知识联系,苏南地区良好的集群基础形成了对产业集群的“区域粘性”。而始于2006年的“园区共建”措施,通过增强特定地区的硬件设施水平、构建特定地区与先发地区的知识传递渠道等措施,改变了先发地区要素资源流出的临界点和企业、要素资源的流向,加快了产业集群从苏南向苏北的转移。在具体操作方面,来自苏(州)宿(迁)工业园的启发是:成功的园区共建至少需要较高标准的硬件设施和政府、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不同行为主体(行为人)之间的畅通的知识交流。本文在分析过程中整理了所在研究团队自2001年至2014年间先后调研的千余家企业及实地考察的80多个产业集群的历史资料,对一些概念进行了新的诠释,构建或是跨领域引入了较有说服力的理论和实证模型,采用了数据包络分析(DEA)和计量经济学的GMM及空间计量方法,这些都是本文试图作出的创新之处。由于本文的研究主要试图回答中国在目前经济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创新动力不足”、“区域发展失衡”等问题,因而无论从“改变发展路径,还子孙青山绿水”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还是从“提升产业国际地位,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角度,都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曹莉[3](2012)在《儒家人文精神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文化大发展,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为更好地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的振兴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源支撑,需要通过民族文化传承体系的现代构建和民族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入。体育文化产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汲取其精华。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体育生活化进程的提速,人们对高品位体育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强烈。儒家人文精神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主流,正在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不同种族人们的喜爱和赞赏。显然,将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相融合,打造基于儒家人文精神基础上的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既是时代的强烈要求,也是文化产业尤其是体育文化产业振兴的现实需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国内外体育文化产业研究成果发现:①国外学者对体育文化产业的研究比较细致,其研究领域与所关注的问题已涉及到体育文化艺术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音像制品业、娱乐业、版权业、演艺业等各个方面,研究水平较高。但是,国外学者对体育文化产业的研究也存在着系统性不强、研究领域较松散等突出问题,另外,技术与操作层面的研究较多、战略层次的研究较为缺乏;②我国学者主要从体育文化产业的概念、特征、作用、内容、现状、对策及区域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为对体育文化产业现状的把握还不够系统,缺乏深度研究,对体育文化产业对策建议的研究仍停留在起步阶段和表面层次上,一般性议题较多而实证性研究偏少,缺乏战略层次的系统研究。目前,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领域与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涉到儒家人文精神与政治、管理、音乐、和谐社会、宗教、教育和市场经济等多个方面,尚未发现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更未检索到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此,我们提出了《儒家人文精神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这一课题,具有明显的原创性。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实地考察、案例分析、探索性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分析中外体育文化产业现状和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机会和威胁入手,系统地探讨儒家人文精神为什么要融入体育文化产业?能否融入?以及怎样融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战略构想,并详细阐述了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的布局、品牌的打造、资源的配置、风险的控制、市场的营销、国际化的传播、人才的管理和培养等战略性问题,从而建立了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方法体系和模式结构;在对北京奥运会和第十一届全运会融入的儒家人文精神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以孔子养生文化产业和基于儒家特色的体育文化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为例,对体育文化产业的系统开发进行了应用性举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文化产业是一个复合概念,是指以体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经营体育文化的符号性商品为主体,以满足消费者体育文化娱乐需求为目标,借助现代管理手段,提供体育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过程中的生产、销售、管理、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体育文化符号价值是体育文化产品的核心和主体,现代的组织管理体系是提升体育文化附加值的保障,体育文化符号的外向化则是体育文化产业化的灵魂与核心。体育文化产业实质是通过体育对文化符号的创造和加工,获得产品创新与品牌创新,以提升体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产品的附加值。2、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积极整合我国体育文化优势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是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3、儒家人文精神是指由孔子创立,经过弟子和后学的传播与阐扬而形成的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这些理念历经2500多年生生不息的发展,特别是经过近百年的冲刷洗礼,其“三纲五常”、封建等级思想被逐渐淘汰,而其中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和谐尚中”、“实事求是”、“诚实守信”、“见利思义”、“道德自律”等人文精神正跨出本土,走向世界,为世界范围的人文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智慧。4、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生,服务于人生的健康、愉悦、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尊严、追求和自由。所以,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的终极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为了人的更加道德化、更加人性化服务。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事业所崇尚的价值追求相近,两者的融合具有现实的可能性。5、将儒家人文精神元素融入体育产业产品开发,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既可为世界各国提供有形的蕴含儒家文化精神的产品,以满足国际社会当下对儒家文化教育日益强烈的现实需求,又可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这表明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之间具有良性互动的关系。6、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是指以儒家人文精神为核心价值,以实现产业繁荣和弘扬儒家人文精神为目标,立足儒家人文精神加速产业推广和普及,以儒家人文精神提升产业文化认同的体育文化产业。7、从儒家人文精神的视角规划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不仅可以将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应坚持传统与现代结合,中国与外国结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礼与法相结合的战略方针。树立以仁务本,构建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企业文化;以义取利,提升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社会责任感;以礼经营,优化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以智明理,培育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高端人才;以信立业,规范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市场行为等具体战略目标。以儒家“和而不同”精神为指导实施创新战略,以儒家人文精神为元素实施品牌特色战略,以儒家“协和万邦”精神为主导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儒家的“仁道”和“经世致用”精神为指导实施人才聚集战略。8、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应以儒家的“仁道”为指导思想,以儒家的“厚德”思想为开发原则,以儒家的“经世致用”理念为开发路径实施综合开发。9、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基于儒家“天人合一”精神的布局策略主要有:(1)弘扬儒家“天人合一”人文精神,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布局观;(2)健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非均衡结构机制,促进体育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3)提高体育文化产业布局的产业关联度,建立体育文化产业整体布局的协调服务机制;(4)依托体育文化产业资源特色,促进体育文化产业链集群布局创新。10、市场是体育文化产业的基点,营销行为是其价值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逐“利”的营销活动中,弘扬儒家“利者,义之和也”的财富观,树立“义以为上”的指导思想,坚持“信以导利”的道德操守,遵循“见利思义”的行为准则,是实现体育文化产业价值的有效途径。11、体育文化产业资源优化配置主要通过政府配置和市场配置两条途径来实现。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中,政府和市场都秉承儒家“天下为公”的精神和理念,既可以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合理性,又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性、创造性。12、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是指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失去应有收益和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风险主体为避免产业风险尝试着各种各样的控制方法。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儒家“中庸”、“尚中”的辩证法,“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执两用中”的控制方法,为产业风险控制提供了有益的价值资源。13、儒家诚信精神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打造中的转化策略:首先要汲取儒家诚信思想精华,改造儒家传统诚信观,丰富体育文化产业品牌的诚信内涵;其次要培植体育文化主体企业的诚信品牌;再次要构建体育文化产业品牌发展的现代信用体系;最后要建立体育文化产业诚信品牌的评价体系。14、体育文化产业非均衡发展所追求的“相争与相融”的整体布局和发展模式,需要在儒家“和而不同”人文精神关照下创新发展。可通过健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非均衡结构机制,推动体育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升级,发展大型龙头企业;带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体育文化产业关联度,形成区域产业网络发展带等策略实现。15、在“协和万邦”精神关照下,夯实国内市场基础,塑造体育文化产业出口品牌;扩大国际目标市场,提高国际市场份额;扶持成立国际中介机构,健全涉外文化产业促进组织;完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区域政策,形成共赢的国际合作机制和创新国际化发展的扶持机制等是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有效路径。16、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的文化产业开发充分挖掘儒家“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和谐尚中”、“见利思义”、“勇于担当”的人文精神,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可为奥运会以及大型体育赛事的市场开发提供有效的理论与方法支持,本研究梳理的这些经典案例,可作为遗产,加以保护。17、本研究设计的孔子养生文化产业的开发举例和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特色体育文化产品开发举例可为塑造中国特色体育文化产业品牌,保护、传承、传播儒家人文精神,促进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国际化传播提供了崭新思路。
刘宁[4](2010)在《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其重点和难点是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新农村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现代林业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作用。多年来,林业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做出了积极而重大的贡献。经过建国6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已经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巨大,林业成为弱质产业,林农成为弱势群体。如何尽快摆脱林业资源危机、林业经济危困以及林农贫穷的局面,如何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构建发达的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繁荣的生态文明,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农村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地域辽阔,有61.2万个行政村,2859个县级单位,各地自然禀赋差别很大,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现代林业的发展也不够协调,全国采用一刀切的林业政策显然不科学。但是目前我国的林业政策大多是全国统一的,地区差异性体现的不够突出,亟待提出差别性的林业政策,以便指导各地的现代林业发展。本文的理论框架设计思路:首先根据区域差异论研究我国各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点,进而初步确定区域差异调控的途径,即重点扶持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一般支持发达地区经济的继续发展,并积极促进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增强经济联系,发挥发达区域对欠发达区域的带动作用;然后根据林业经济区划的理论,对全国县级单位进行分类;接着根据区域产业布局理论设计了不同地区的林业生产布局。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布局:林业生态体系布局、林业产业体系布局、林业生态文化布局;最后给出每个地区的区域政策。主要是区域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林业的公共财政政策、林业的金融支持政策等,还有区域的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本研究按照分类指导的思路,以县域林业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要分类指标,将全国的县级单位划分为五类地区:发达地区、相对发达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滞后地区和滞后地区,通过剖析五类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性、林业建设取得的经验、今后现代林业建设面临的困难等,从而研究出适合不同地区的林业政策。本论文研究意义重大:第一,有利于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现代林业的特点调整宏观政策,将有限的资源科学配置给不同地区,为国家从宏观上制定相应可行的林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二,有利于不同地区根据本地特点采取可操作性的林业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本文研究出了五类地区在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不同布局,还提出财政、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相应的保障措施,现列举几个重要结论。主要结论之一:从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该地区多地处沿海地带,其主要的生态建设任务是: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第二,相对发达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郊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城乡统筹建设和谐林业。第三,中等发展地区。该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其主要任务是:以保护基本农田的林业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第四,相对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生态脆弱的地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第五,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老、少、边、库区,尤其以水源区居多。其主要任务是: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主要结论之二:从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优化提升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林业产业格局。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高效益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新”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主要结论之三:从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其思路是: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形成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主要结论之四:从公共财政政策和政府林业投入的角度看总体上说,我国要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林业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国家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提高政府对林业的投资水平,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和快速发展。基于地区的不同区情,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应对各个地区实行差别性的公共财政政策,中央财政的扶持力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滞后地区、相对滞后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五类地区具体的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建议:第一,发达地区。中央政府要按照“放活”的原则,对该地区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先行先试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逐步建立与本级财政相适应的,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支持林业现代化早日实现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国家要按照“放活”和“少取”的原则,对该地区城乡统筹建设现代林业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积极调整财政的城乡支出结构,逐步建立支持城乡一体化林业发展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国家要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逐步增加中央财政的投入。地方政府要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着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努力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国家应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国家应当按照“多予”的原则,结合扶贫工程,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努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助推林业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的林业投入体系。本文的创新点:1)林业经济区划创新。本文没有沿袭传统的自然区划或林业区划,创造性地按照农民收入对全国县级单位分类,这样有利于研究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林农增收问题。2)林业生产布局创新。有别于传统地按照林种来布局林业生产的方式,本文按照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建设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进行布局。3)林业区域政策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不同区域的差异性的林业政策,尤其是指出中央政府对各类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不同支持力度和支持重点,有利于国家将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为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本报记者 朱毅 杨建华 田逢春 尹朝平[5](2008)在《工业强省整体推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T我省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从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感受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家纷纷表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
刘波[6](2006)在《城乡融合区空间演进机理与调控的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文中提出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它积聚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物质、资金和技术等,从而逐步演变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城市的发展一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地域。随着社会进步和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强了城市的空间扩散能力,城市空间扩散的效应和城市与周边区域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加快了城市向外的拓展,促进了城乡间的快速融合。在城市发展中,形成了一种城乡土地利用混杂交错、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化、“似城非城”的过渡性地域类型,即城乡融合区。由于城乡融合区位于中心城区与外围典型农业区之间,具有城市与乡村的双重特征,是城市向乡村的过渡带。这种空间形态是城乡两大地理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空间形态,它的形成是城市和乡村两种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这一区城对城市的发展越来越重要。鉴于目前国内外对城乡融合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城乡融合区诸多问题如城乡融合区的概念、理论框架、结构功能、空间演进机理及城乡融合区空间结构调控手段等尚在进一步探索之中。因此,本文的研究主要从城市地域系统演化发展的角度,综合运用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动态过程研究和静态比较研究相结合、计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比较研究和综合集成相结合的方法,对城乡融合区发展理论和城乡融合区空间发展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城乡融合区的理论构架,城乡融合区空间扩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结构功能。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空间演进进行了过程耦合分析,探索了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提出了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空间结构优化调控目标以及调控重点。本文在研究中,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在理论研究上,重点构建城乡融合区的理论构架。本文认为对于城乡融合区的研究,应该从其概念内涵入手,研究其结构功能及地域类型。因此,本文首先提出城乡融合区是在城市化特定体制背景和内在机制作用下,与中心城区共同组成城市地域系统的特殊经济地域单元,它是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地域系统演化发展实体空间,其体制的形成及其变革是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时空的推进,并且是以社会经济发展为根本动力的要素递变、结构演替与功能转换的空间响应过程。它既不同于单纯的中心城区,又不同于纯粹的农村区域,而是既有城区风貌,又有乡村特点的一种经济地理空间,是城乡建设中复杂、最富变化的地区。其次,提出了城乡融合区的五大基本特征:一是在经济上,建立了比较现代的产业制度,产业划分不再带有人为的城市或乡村的地域特性。二是在城乡物质双向交流中,表现出更加广泛、深入的市场经济活动。三是城乡融合区带有强烈的人文反差性。四是在城乡融合区的社会就业机制中,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五是城乡融合区的空间位置不稳定,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再次,深入研究了城乡
二、沈阳振兴装备业“示范工程”显成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沈阳振兴装备业“示范工程”显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2.1 产业转移界定与分类 |
1.2.2 产业转移的宏观作用:产业结构优化 |
1.2.3 产业转移的微观表现:企业跨区域投资行为 |
1.3 研究思路及总体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总体框架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和主要数据说明 |
1.4.2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分析框架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区位论 |
2.2.2 梯度推移理论 |
2.2.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2.2.4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国外产业转移综述 |
2.3.2 国内产业转移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业转移的作用机理与分析模型 |
3.1 产业转移的形成及作用机理 |
3.1.1 效应分析 |
3.1.2 形成要件 |
3.1.3 驱动机制 |
3.1.4 核心要素 |
3.1.5 演进路线 |
3.2 产业转移区域视角:中心城市 |
3.2.1 中心城市区域定位 |
3.2.2 中心城市区域效应:城市群的形成 |
3.2.3 中心城市区域效应:产业结构演进 |
3.2.4 中心城市经验借鉴:国际大都市的产业转移 |
3.3 产业转移企业视角:基于不同所有制 |
3.3.1 企业转移的一般行为分析 |
3.3.2 基于所有制视角的企业动因研究 |
3.3.3 基于所有制视角的动因分析框架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背景及特点研究 |
4.1 上海产业发展演化历程研究 |
4.1.1 城市功能演化历程 |
4.1.2 产业结构演化历程 |
4.1.3 产业布局演化特征 |
4.2 上海产业转移的外部影响:政策导向 |
4.2.1 国家层面的政策背景 |
4.2.2 上海市级的政策导向 |
4.3 上海产业转移的宏观态势 |
4.3.1 总体规模 |
4.3.2 空间特征 |
4.3.3 目标形式 |
4.3.4 发展趋势 |
4.4 上海产业转移区域载体演化研究:园区层面 |
4.4.1 国内园区合作共建的发展历程 |
4.4.2 合作共建园区行为模式的演化 |
4.4.3 上海与异地合作园区的主要形式 |
4.4.4 上海园区异地合作案例:漕河泾开发区 |
4.5 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产业层面 |
4.5.1 时间维度 |
4.5.2 空间维度 |
4.6 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企业层面 |
4.6.1 时间维度 |
4.6.2 空间维度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外资企业视角 |
5.1 上海利用外资的进程及基本特征 |
5.1.1 起步探索阶段:以直接投资为主 |
5.1.2 快速发展阶段:外资来源渠道多元化 |
5.1.3 稳步提高阶段:总部经济初显成效 |
5.1.4 新常态化阶段:调整结构保持增长 |
5.2 外资对上海国民经济的作用与贡献 |
5.2.1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
5.2.2 有效弥补资金缺口 |
5.2.3 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
5.2.4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
5.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外资企业 |
5.3.1 时间维度的总体态势:稳步向外转移 |
5.3.2 空间维度的总体态势:趋向东部的圈层式扩散模式 |
5.3.3 产业维度的总体态势:向外转移产业以制造业为主 |
5.3.4 转移企业的主要区域:浦东新区和中心城区 |
5.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外资企业 |
5.4.1 以长三角地区为集聚地的区位选择态势 |
5.4.2 以东部省份为集聚地的重点行业区位选择态势 |
5.4.3 以东部地区重点城市为核心区域的区位选择态势 |
5.4.4 以梯度递减为特征的制造类企业区位选择态势 |
5.5 重点案例研究:巴斯夫集团 |
5.5.1 案例选择原因 |
5.5.2 案例简介 |
5.5.3 区位选择 |
5.5.4 动因研究 |
5.6 产业转移主要动因研究:外资企业 |
5.6.1 规模扩张型产业转移 |
5.6.2 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国资国企视角 |
6.1 上海国资国企的改革发展历程 |
6.1.1 探索启动阶段 |
6.1.2 先行先试阶段 |
6.1.3 不断突破阶段 |
6.1.4 提高再探索阶段 |
6.2 国有企业在上海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6.2.1 生产总值占据主导地位 |
6.2.2 经济效益显着提升 |
6.2.3 经济社会效益联动发展 |
6.2.4 引领服务产业结构调整 |
6.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国资国企 |
6.3.1 产业转移总体趋势和特征:境内 |
6.3.2 产业转移总体趋势和特征:境外 |
6.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国资国企 |
6.4.1 总体区位选择态势 |
6.4.2 重点行业的区位选择态势 |
6.5 重点案例研究:上汽集团 |
6.5.1 案例选择原因 |
6.5.2 案例简介 |
6.5.3 区位选择和布局 |
6.5.4 动因模式 |
6.6 产业转移主要动因研究:国资国企 |
6.6.1 规模扩张型产业转移 |
6.6.2 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 |
6.6.3 功能整合型产业转移 |
6.6.4 政治驱动型产业转移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民营企业视角 |
7.1 上海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
7.1.1 萌芽阶段 |
7.1.2 快速发展阶段 |
7.1.3 提速腾飞阶段 |
7.1.4 新常态化发展阶段 |
7.2 上海民营经济的作用和地位 |
7.2.1 经济健康发展的坚实保障 |
7.2.2 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
7.2.3 科创建设的有力支撑 |
7.2.4 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力量 |
7.2.5 保障就业的关键渠道 |
7.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民营企业 |
7.3.1 民营企业产业转移主要特征 |
7.3.2 民营企业产业转移主要问题 |
7.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民营企业 |
7.4.1 以三大经济圈为集聚地的总体区位选择态势 |
7.4.2 以主要经济区为集聚地的重点行业区位选择态势 |
7.4.3 以长三角重点城市为核心区域的区位选择态势 |
7.4.4 以梯度递减为特征的制造类企业区位选择态势 |
7.5 重点案例研究:复星集团 |
7.5.1 案例简介 |
7.5.2 区位选择 |
7.5.3 动因模式 |
7.6 基于近400份问卷的产业转移实证研究:民营企业 |
7.6.1 问卷设计及发放 |
7.6.2 问卷描述性统计 |
7.6.3 民营企业三阶段产业转移动因分析:Logit模型的建立 |
7.6.4 民营企业转移模式的交叉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比较研究及政策建议 |
8.1 基于企业视角和重点区域的比较研究 |
8.1.1 企业视角下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的比较研究 |
8.1.2 基于区位熵的上海与江苏制造业比较研究 |
8.2 强化区域政策构建与机制安排:区域层面的政策建议 |
8.2.1 落实国家政策发挥上海龙头引领作用 |
8.2.2 加强促进产业转移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建设 |
8.2.3 加强上海向重点区域产业转移规划的引导作用 |
8.2.4 把握国家战略推动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开放市场体系建设 |
8.2.5 以政府间协议为基础构建多层次行政协调机制 |
8.2.6 加强上海与重点区域间的错位发展和分工协作 |
8.3 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领与指导:产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
8.3.1 加强体制改革为上海产业转移夯实基础 |
8.3.2 以价值链整合为方向明确上海产业转移定位 |
8.3.3 不断探索园区共建的产业利益共享机制 |
8.3.4 学习国外经验进一步为上海产业转移服务 |
8.4 企业行为与发展的保障引导: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
8.4.1 以明确重点为抓手提供服务保障和支持 |
8.4.2 以企业联盟为纽带鼓励企业创新合作模式 |
8.4.3 以对接平台为基础建立企业跨区域合作体系 |
8.4.4 以园区合作共建为方向推动企业集聚发展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基本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基于江苏产业集群演进的集群创新与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江苏产业集群与中国经济发展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产业集群的界定 |
1.3 技术路线与全文框架 |
1.4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产业集群的内涵及特征 |
2.2 产业集群的创新系统与创新机制 |
2.2.1 创新网络 |
2.2.2 产业集群创新机制 |
2.2.3 集群创新系统 |
2.3 产业集群的升级 |
2.4 产业集群的转移 |
2.4.1 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 |
2.4.2 产业转移中的集群现象 |
2.4.3 中国产业集群的转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江苏产业集群的演进概述 |
3.1 乡镇企业的崛起 |
3.2 外向型大潮 |
3.3 园区经济 |
3.3.1 乡镇工业园区 |
3.3.2 经济技术开发区 |
3.3.3 火炬计划中的园区 |
3.4 从无序到规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苏州工业园区——区域创新集群的实践 |
4.1 区域创新集群的概念定义 |
4.1.1 概念的提出 |
4.1.2 区域创新集群的创新体系 |
4.1.3 区域创新集群的特征 |
4.2 区域创新集群的存在性——苏州工业园的实践 |
4.2.1 苏州工业园区的三层次创新 |
4.2.2 苏州工业园区的共享性 |
4.2.3 苏州工业园区的协同性 |
4.2.4 苏州工业园区的创新效率评价——兼论区域创新体系的自修复性 |
4.3 创新可以复制——区域创新集群的推广 |
4.3.1 复制的可行性 |
4.3.2 重构区域创新体系 |
4.3.3 提高集群创新内核——独墅湖科教创新区 |
4.3.4 苏州经验的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城融合”——从集群向城镇的拓展 |
5.1 “产城融合”的概念新解 |
5.2 “产城融合”内在机理与作用路径的解释 |
5.2.1 解释模型的构建思路 |
5.2.2 解释模型的基本等式 |
5.2.3 机理与路径的理论解释 |
5.3 “产城融合”作用的检验——江苏65县(区)的实证 |
5.3.1 实证模型的设定与数据说明 |
5.3.2 实证方法的选择 |
5.3.3 实证过程和结果 |
5.4 “产城融合”的操作示例——盐城环保产业园 |
5.4.1 园区概述和建设背景 |
5.4.2 园区发展过程 |
5.4.3 “产城融合”的操作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集群转移与效率损失——大区域均衡的权衡 |
6.1 非均衡发展与政府主导的省内集群转移 |
6.2 集群转移中的资源错配与效率损失——测算方法与模型 |
6.2.1 测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
6.2.2 测算思路与模型借鉴 |
6.2.3 测算模型的构建 |
6.3 集群转移中的资源错配与效率损失——1500家企业的实证 |
6.3.1 实地调研与数据说明 |
6.3.2 分行业分地区生产函数及TFP估算 |
6.3.3 分行业要素的地区间错配程度 |
6.3.4 产出缺口、效率损失与结论 |
6.4 企业转移阻滞与要素非自发流动——资源错配根源 |
6.4.1 企业转移的阻滞 |
6.4.2 要素资源的非自发性流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园区共建——省域范围的集群联动 |
7.1 江苏园区共建的历程 |
7.2 园区共建对企业及要素流动影响的理论解释 |
7.2.1 园区共建的理论基础:区域间知识关联 |
7.2.2 园区共建前后的企业转移行为 |
7.2.3 园区共建前后的要素流动临界点——以人力资本为例 |
7.3 区域知识关联的数据检验 |
7.3.1 数据检验模型的构建 |
7.3.2 描述性数据检验 |
7.3.3 模型检验 |
7.4 实践和经验——苏州宿迁工业园的案例 |
7.4.1 建园背景 |
7.4.2 发展过程 |
7.4.3 经验及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语——从江苏集群到中国超越 |
8.1 本文结论的可拓展性 |
8.2 本文结论的普适性意义 |
8.2.1 从企业创新走向社会创新 |
8.2.2 产业与城市功能的融合发展 |
8.2.3 打通区域知识关联的渠道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数据来源说明 |
附录2:“核心—边缘”模型的推导过程 |
附录3:本文涉及的D-S模型部分推导 |
附录4: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成果 |
(3)儒家人文精神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理论和实践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一) 国内外文化产业研究现状 |
(二) 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体育文化产业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与路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路径 |
第一章 体育文化产业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体育文化概念的内涵 |
二、 文化产业概念的再审视 |
(一) 国外相关文化产业概念 |
(二) 国内相关文化产业概念 |
三、 体育产业概念的界定 |
四、 体育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体育文化产业的内容与分类 |
一、 体育产业的内容与分类 |
二、 体育文化产业内涵和分类 |
(一) 体育文化产业内涵 |
(二) 体育文化产业分类 |
第三节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
一、 体育文化产业的规模较小 |
二、 体育文化产业的品牌较弱 |
三、 体育文化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
四、 体育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
五、 体育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不足 |
六、 体育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力度不足 |
七、 体育文化产业中介薄弱 |
八、 体育文化产业政策不健全 |
九、 体育文化产业价值链不完善 |
十、 体育文化产业人才不足,缺乏智力支撑 |
十一、体育文化产业开发中传统人文精神的缺失 |
第四节 国外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一、 完善的市场体系 |
二、 发达的体育竞赛表演业 |
三、 成熟的大众体育健身娱乐业 |
四、 健全的学校体育教育和竞赛体系 |
五、 先进的高科技技术 |
六、 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
七、 规范的体育传媒业 |
八、 合理的竞赛联盟体制 |
九、 体育产业市场国际化 |
第二章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优势因素分析 |
一、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展示出的顽强生命延续力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泉 |
二、 我国 56 个民族丰富多彩的地域性传统体育文化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
三、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鲜明的主体凝聚力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品牌塑造保障 |
四、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独特的东方哲学思想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
五、 我国日益增多的现代体育活动为体育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
六、 我国现代体育文化产业初具规模的发展现状为其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
七、 蓬勃开展的群体体育活动拓展了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 |
第二节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劣势因素分析 |
一、 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尚未广受社会认同 |
二、 管理部门专门性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
三、 优势体育文化产业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
四、 行业缺乏打造彰显自我的国际品牌意识 |
五、 现阶段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短缺 |
六、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萎缩 |
七、 体育文化产业专业经营、管理人才不足 |
第三节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机会因素分析 |
一、 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竞争加快使人们体育消费观发生转变 |
二、 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文化发展的国家政策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
三、 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
四、 华夏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带来了借鉴 |
五、 体育管理与行业层面上的不断重视与发展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
六、 我国特色文化在国外的广泛推广打开了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国际发展的大门 |
第四节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威胁因素分析 |
一、 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主导地位的衰落 |
二、 文化挖掘保护力度的缺乏 |
三、 经营活动中的诚信危机 |
四、 体育文化的无序开发和行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 |
五、 体育市场规模性发展不足、消费人群定位欠准确 |
第五节 SWOT 下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一、 明确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规范体育文化产业市场 |
二、 积极整合我国体育文化优势资源,走民族化道路,树立体育文化产业特色 |
三、 在体育文化产品发展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模式 |
四、 建立完善的体育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 |
五、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激发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性 |
六、 加强区域帮扶合作,构建地区互补发展 |
七、 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实施积极保护 |
第三章 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儒家人文精神述要 |
一、 儒家人文精神的涵义 |
二、 孔子与儒家人文精神 |
(一) 对“人”的本质规定 |
(二) “克己复礼为仁” |
(三) “为仁由己”与“修己安人” |
(四) 对传统天命观的继承与修正 |
(五) 和谐尚中的思想 |
三、 孔子身后早期儒家人文精神的拓展丰富 |
(一) 孟子对早期儒家人文精神的丰富 |
(二) 荀子对儒家人学思想的拓展 |
(三) 董仲舒对儒家人文精神的提升 |
(四) 儒家人文精神的流变——三教融合,以儒为主 |
(五) 儒家人文精神的复兴与高涨——宋明理学 |
(六) 儒家人文精神的现代化转型 |
第二节 儒家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 |
一、 促进社会和谐 |
(一) 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下价值 |
(二) 儒家人文精神可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借鉴 |
二、 重塑社会道德 |
三、 培养理想人格 |
四、 激励爱国热情 |
五、 加强民族团结 |
第三节 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
一、 儒家人文精神对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
(一) 儒家人文精神可为体育文化产业提供传统文化元素 |
(二) 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 |
(三) 儒家人文精神可为体育文化产业的战略规划提供方法论的支持 |
二、 体育文化产业开发对儒家人文精神现代化的影响 |
(一) 中国特色体育文化产业的开发为儒家人文精神的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
(二) 体育文化产业的开发为儒家人文精神的普及提供了平台 |
(三) 体育文化产业的开发为儒家人文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有形的传播产品 |
第四章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
第一节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
一、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定位 |
二、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 |
三、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具体目标 |
(一) 以仁务本,构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企业文化 |
(二) 以义取利,提升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社会责任感 |
(三) 以礼经营,优化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 |
(四) 以智明理,培育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高端人才 |
(五) 以信立业,规范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市场行为 |
第二节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 |
一、 传统与现代结合 |
二、 中国与外国结合 |
三、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 |
四、 礼与法结合 |
第三节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基础(资源) |
一、 基础资源分析 |
(一) 文化资源分析 |
(二) 区域体育产业资源分析 |
(三) 文化产业资源分析 |
二、 基础劣势分析 |
三、 政策保障资源分析 |
(一) 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了《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 |
(二) 扩大体育产业总体规模,调整体育产业结构 |
(三) 完善管理机制,搭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
(四) 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
第四节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
一、 以儒家“和而不同”精神为指导,实施创新战略 |
二、 以儒家人文精神为元素,实施品牌特色战略 |
三、 以儒家“协和万邦”精神为主导,实施“走出去”战略 |
四、 以儒家的“经世致用”精神为指导,实施人才聚集战略 |
第五章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以儒家的“仁道”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
一、 基于儒家“仁者爱人”、“人本”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管理 |
(一) 儒家人文精神中的管理思想 |
(二)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管理 |
二、 基于儒家“天人合一”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布局 |
(一) 儒家“天人合一”精神的历史发展轨迹 |
(二) 儒家“天人合一”精神的哲学特质 |
(三) 基于儒家“天人合一”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合理布局 |
三、 基于儒家“爱国敬业”、“自强不息”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
(一) 儒家人文精神中的人才观 |
(二)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
第二节 以儒家的“厚德”思想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开发原则 |
一、 基于儒家“义利观”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营销策略 |
(一)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市场营销行为的文化背景 |
(二) “利者,义之和也”——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市场营销行为的财富观 |
(三) “信以导利”——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市场营销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 |
(四) “见利思义”——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市场营销行为的经营之道 |
二、 基于儒家“天下为公”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资源配置 |
(一) 体育文化产业资源释义 |
(二) 对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的透视与省思 |
(三) 基于儒家“天下为公”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 |
三、 基于儒家“中庸”、“和谐”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机制 |
(一) 儒家文化对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的解读 |
(二)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是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的精神源泉 |
(三) 儒家“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是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 |
(四) 儒家“致中和”的理想境界是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的终极目标 |
第三节 以儒家的“经世致用”理念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开发路径 |
一、 基于儒家“经世致用”理念的我国体育文化产品开发设计 |
(一) 儒家“经世致用”人文精神的发展脉络 |
(二) “经世致用”思想的一般特点 |
(三) 我国体育文化产品开发设计的价值取向——“经世致用”价值观 |
(四) 儒家“经世致用”精神在开发设计体育文化产品中的指导策略 |
二、 基于儒家“诚信”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品牌的塑造 |
(一) 儒家“诚信”内涵的原初表述 |
(二) 儒家诚信思想的主要观点 |
(三) 体育文化产业打造“诚信”品牌的时代价值 |
(四) 儒家诚信精神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打造中的转化策略 |
三、 基于儒家“和而不同”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非均衡发展 |
(一) 儒家“和而不同”精神的内涵 |
(二) 儒家“和而不同”精神的现代意义 |
(三) 儒家“和而不同”人文精神关照下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非均衡创新发展的对策 |
四、 基于儒家“协和万邦”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国际化视域 |
(一) 儒家“协和万邦”精神的内涵 |
(二) 儒家“协和万邦”精神关照下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路径 |
第六章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开发案例 |
第一节 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文化产业开发案例 |
一、 案例一: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的市场开发 |
(一) “三大理念”蕴含的儒家人文精神及其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契合 |
(二)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基于“三大理念”的市场开发 |
二、 案例二:灵动的五环,幻化的太极——北京申奥标志的儒家人文精神理念 |
三、 案例三:喜迎宾朋祈福天下——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儒家人文精神元素 |
四、 案例四:中西合璧,金玉满堂——2008 年北京奥运会奖牌蕴含的儒家人文精神 |
五、 案例五:飞来祥云一抹,播撒和谐几多——北京奥运火炬的儒家人文追求 |
六、 案例六:“中石化进来了,中石油不干了”——国企在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中彰显了儒家“重公益而抑私利”的经济伦理思想 |
第二节 第十一届全运会的文化产业开发案例 |
一、 案例一:能动创造精神成就市场开发三大创新 |
二、 案例二:义利并重造就齐鲁企业风采 |
三、 案例三:全运特许商品主打“文化牌” |
四、 案例四:形象标识彰显齐鲁文化内涵 |
(一) 会徽中的齐鲁文化元素 |
(二) 吉祥物中的齐鲁文化元素 |
(三) 奖牌设计中的齐鲁文化元素 |
第七章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开发与设计举例 |
第一节 背景与启示 |
一、 体育文化产业与儒家人文精神相结合的背景分析 |
二、 儒家人文精神对体育文化产业的启示 |
三、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 |
第二节 开发与设计的具体举例 |
一、 孔子养生文化产业的开发与设计举例 |
(一) 孔子养生文化产业开发的初衷 |
(二) 孔子养生文化产业开发的愿景 |
(三) 孔子养生文化产业 SWOT 分析 |
(四) 孔子养生文化产业开发的内容和路径 |
二、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特色体育文化产品开发与设计举例 |
(一) 开发的初衷 |
(二) 开发的愿景 |
(三)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特色体育文化产品开发的 SWOT 分析 |
(四) 开发内容与路径 |
(五) 实施方案及运行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正处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
1.2.2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为反哺林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
1.2.3 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为发展现代林业提供了巨大契机 |
1.2.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为现代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 |
1.2.5 增强森林碳汇功能,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的地位大大提高 |
1.3 国内外发展概况 |
1.3.1 国外主要国家林业政策 |
1.3.2 国内主要林业政策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现代林业 |
2.1.2 政策 |
2.1.3 林业投入 |
2.1.4 公共财政 |
2.1.5 林业生产布局 |
2.1.6 区划、经济区划和林业区划的概念 |
2.2 区域差异论 |
2.2.1 区域差异概述 |
2.2.2 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 |
2.2.3 区域差异调控 |
2.2.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2.3 林业经济区划理论 |
2.3.1 林业经济区划的概念 |
2.3.2 林业经济区划的依据 |
2.3.3 林业经济区划的原则 |
2.4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 |
2.4.1 区域产业布局的概念 |
2.4.2 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
2.5 公共财政理论 |
2.5.1 林业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的理论依据 |
2.5.2 公共财政对林业的投入 |
2.6 区域政策 |
2.6.1 区域经济政策 |
2.6.2 区域产业政策 |
2.7 研究理论框架设计 |
2.8 小结 |
第三章 地区分类以及不同类型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 |
3.1 地区分类 |
3.1.1 地区分类指标的确定 |
3.1.2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标准的确定 |
3.1.3 以县级单位为基本研究单元 |
3.1.4 地区分类的思路 |
3.1.5 地区分类的结果 |
3.2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研究 |
3.2.1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总体情况 |
3.2.2 五地区林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3 五地区农民收入基本概况 |
3.2.4 五地区现代农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5 五地区工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6 五地区服务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7 五地区科技事业基本概况 |
3.2.8 五地区社会事业基本概况 |
3.3 小结 |
第四章 发达地区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进程 |
4.1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
4.1.1 坚持全面深入推进各项林业改革,为林业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
4.1.2 综合配套改革系统推进,社会各方共享林业改革与发展成果 |
4.1.3 争取先行先试权,重点发展好各类林业园区建设 |
4.1.4 非公有制林业异军突起,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
4.1.5 以引进林业战略投资为重点,实施林业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 |
4.1.6 林业产业较为发达,已经形成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林业产业集群 |
4.1.7 科学规划,标准先行,“数字林业”框架基本建成 |
4.1.8 林业科技事业较为发达,科研创新能力较强 |
4.1.9 沿海防护林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
4.2 发达地区建设林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4.2.1 经济高态势粗放增长与林业资源偏小之间的矛盾凸显 |
4.2.2 林业建设投入过少,难以满足林业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
4.2.3 森林质量不高,生态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生态功能较脆弱 |
4.2.4 造林用地落实难度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
4.2.5 以沿海防护林为主体的沿海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
4.2.6 林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亟待转变增长方式 |
4.2.7 林业科技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
4.2.8 珍贵大径级树木的培育滞后 |
4.3 发达地区林业现代化的生产布局 |
4.3.1 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 |
4.3.2 以优化和调整现代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现代林业产业格局 |
4.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 |
4.4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4.4.1 深化林业改革,充分调动林农积极性 |
4.4.2 创新林业投融资模式,为林业建设提供可靠的投入保障 |
4.4.3 以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为重点,构建完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 |
4.4.4 完善林业法规体系,搞好依法治林 |
4.4.5 以创新林业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加快林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 |
4.4.6 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环境提高竞争力 |
4.5 小结 |
第五章 相对发达地区扎实推进新型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 |
5.1 相对发达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5.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着,极大释放了林业生产力潜能 |
5.1.2 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卓有成效,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
5.1.3 认真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全方位构筑森林生态网络 |
5.1.4 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林业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
5.1.5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积极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林业生产技术 |
5.1.6 通过机制与技术创新,林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
5.1.7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
5.2 相对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5.2.1 林业体制机制不活,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亟待完善 |
5.2.2 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林业建设仍处于不发达水平 |
5.2.3 林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林业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
5.2.4 林业民营科技发展后劲不足,政府扶持力度小 |
5.2.5 林业装备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发展不平衡 |
5.2.6 森林保险处于起步阶段,政府扶持力度有限 |
5.2.8 林业中小企业贷款难,严重制约林业产业的发展壮大 |
5.2.9 森林生态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品牌建设亟待加强 |
5.3 相对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林业的生产布局 |
5.3.1 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统筹城乡建设和谐林业 |
5.3.2 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统筹城乡布局城乡一体化林业产业结构 |
5.3.3 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 |
5.4 相对发达地区建设城乡一体化林业的保障措施 |
5.4.1 不断深化改革,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 |
5.4.2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 |
5.4.3 积极推进林业投融资创新,有效增加林业信贷投入 |
5.4.4 大力推进林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构建四大科技保障体系 |
5.4.5 以加强林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林业人才队伍结构 |
5.4.6 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5.4.7 积极推进林业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等发展地区大力加强现代林业建设 |
6.1 中等发展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6.1.1 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营林主体多元化 |
6.1.2 营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步探索造林绿化的有效机制 |
6.1.3 重点林业工程成效显着,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6.1.4 平原林业极大改善了平原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
6.1.5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发展势头良好 |
6.1.6 林业支撑体系基本形成,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奠定有力基础 |
6.1.7 注重林业科技创新,造林成效得到一定提高 |
6.2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6.2.1 林业体制机制不完善,森林质量不高 |
6.2.2 平原地区生态工程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工程效益发挥 |
6.2.3 林业产业发展缓慢,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
6.2.4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小,亟待建立健全的投入机制 |
6.2.5 林权抵押贷款存在诸多困难,林农贷款难仍未破解 |
6.2.6 林业科技创新总体水平较低,林业科技平台支撑乏力 |
6.2.7 林业服务机构严重缺位,森林资源流转不够规范 |
6.2.8 林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基础建设薄弱 |
6.3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
6.3.1 以农田防护林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 |
6.3.2 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 |
6.3.3 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培育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 |
6.4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6.4.1 努力探索林业改革,增强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
6.4.2 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
6.4.3 以“数字林业”为重点,加快现代林业科技发展 |
6.4.4 以培养多层级林业人才为重点,加强林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
6.5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扶持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 |
7.1 相对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7.1.1 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成效显着,林业生态体系初步构建 |
7.1.2 注重林业产业化的发展,努力探索林业增效的路子 |
7.1.3 实施生态移民,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
7.1.4 注重科学治理,抓好林业工程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
7.1.5 以法律法规为保障,稳健推进林业改革 |
7.2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
7.2.1 生态环境仍然脆弱,建设任务艰巨 |
7.2.2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尚未建立稳定的林业投入保障机制 |
7.2.3 林业基础建设落后,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脆弱 |
7.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不够,林改缺乏配套政策 |
7.2.5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亟待进一步加强 |
7.2.6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调动林农积极性 |
7.2.7 林业科技相当落后,远远不适应林业建设事业的需要 |
7.2.8 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仍处于小规模、低效益发展阶段 |
7.2.9 林业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林农抵押贷款难 |
7.2.10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薄弱,亟待扶持加强 |
7.3 相对滞后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
7.3.1 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
7.3.2 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特”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 |
7.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
7.4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的保障措施 |
7.4.1 搞好试点示范,努力探索各项林业改革 |
7.4.2 大幅度加大国家对现代林业的支持力度,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 |
7.4.3 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
7.4.4 大力加强林业培训工作,提高林农综合素质 |
7.4.5 全力编织社会保障安全网,为林农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
7.5 小结 |
第八章 国家大力扶持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与脱贫致富 |
8.1 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8.1.1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
8.1.2 把林业扶贫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切实改善林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
8.1.3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全社会支持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局面已基本形成 |
8.1.4 造林封育相结合,林业生态建设成绩喜人 |
8.1.5 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取得一定成绩 |
8.1.6 强化林业基础,生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 |
8.1.7 示范试点,树立典型,积极营造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
8.1.8 加大投入,多渠道筹资 |
8.2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
8.2.1 生态系统脆弱,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
8.2.2 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林业长期发展 |
8.2.3 贫困人口多,农民收入增长非常缓慢 |
8.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林改工作难度很大 |
8.2.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群众积极性没有得到完全调动 |
8.2.6 中低收入林农小额长期贷款供给严重不足 |
8.2.7 林区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影响了林区社会稳定和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 |
8.2.8 林业从业人员素质低,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口素质的严峻挑战 |
8.2.9 农村资金多渠道分流严重,金融资源非农化加剧 |
8.3 滞后地区的现代林业生产布局 |
8.3.1 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 |
8.3.2 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 |
8.3.3 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 |
8.4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8.4.1 积极探索林业改革,让林农享受更多的利益 |
8.4.2 大幅加大国家对林业建设的投入,在发展林业的基础上促进林农脱贫致富 |
8.4.3 积极扶持农村投融资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民增收 |
8.4.4 实施科教帮扶,从根本上帮助林农提高素质 |
8.4.5 科学规划,结合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生态移民 |
8.4.6 突出重点,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1.1 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 |
9.1.2 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 |
9.1.3 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 |
9.1.4 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城乡融合区空间演进机理与调控的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城乡融合区研究综述 |
一、关于城乡融合区概念的研究 |
二、关于城乡融合区特征的研究 |
三、关于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保护的研究 |
四、城乡融合区空间演进的动力理论研究 |
五、国内外城乡融合区空间演进的实证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城乡融合区空间演进的基本原理 |
第一节 城乡融合区的概念及内涵 |
一、城乡融合区的概念 |
二、城乡融合区的内涵与外延 |
三、城乡融合区与城市边缘区、都市扩展区和郊区 |
四、城乡融合区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城乡融合区的结构与类型 |
一、城乡融合区的结构与功能 |
二、城乡融合区的地域类型 |
第三节 城乡融合区的空间演进 |
一、城乡融合区空间演进的时空过程 |
二、城乡融合区空间演进的影响因素解析 |
三、城乡融合区空间演进动力 |
四、城乡融合区地域形态演进机制 |
五、城乡融合区空间演进规律 |
第四节 城乡融合区空间结构的调控 |
一、城乡融合区空间结构调控的性质 |
二、调控层次与内容 |
三、调控类型 |
第三章 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的空间演进 |
第一节 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的概况 |
一、长春市城乡融合区范围界定 |
二、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的特征 |
三、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的问题 |
第二节 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空间演进机理 |
一、长春市城乡融合区时空演进过程 |
二、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空间演进动力分析 |
三、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空间演进动力解析 |
第四章 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空间结构优化与调控 |
第一节 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和模式 |
一、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的功能定位 |
二、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 |
三、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空间结构优化的原则 |
四、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
第二节 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空间结构优化调控的思路与原则 |
一、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空间结构优化调控的思路 |
二、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空间结构优化调控的原则 |
第三节 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空间结构优化调控的主要内容 |
一、主体过程调控 |
二、体制过程调控 |
三、动力过程调控 |
第四节 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空间结构优化调控的重点 |
一、长春市城乡融合区产业空间结构调控 |
二、开发区空间布局调控 |
三、生态环境空间保护与布局调控 |
第五节 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空间结构优化调控的保障措施 |
一、构筑城乡融合区空间结构优化调控的支撑体系 |
二、营造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空间结构优化调控的公众参与环境 |
三、建立和完善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空间结构优化调控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五章 结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主要创新 |
三、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沈阳振兴装备业“示范工程”显成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D]. 杨昊.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2]基于江苏产业集群演进的集群创新与升级研究[D]. 谢呈阳. 东南大学, 2015(10)
- [3]儒家人文精神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曹莉. 曲阜师范大学, 2012(05)
- [4]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D]. 刘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2)
- [5]工业强省整体推进[N]. 本报记者 朱毅 杨建华 田逢春 尹朝平. 云南日报, 2008
- [6]城乡融合区空间演进机理与调控的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D]. 刘波.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