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服阴性对比剂增强CT扫描在胃癌分型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于树鹏[1](2021)在《18F-FDG PET/CT、PET/MR多模态成像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应用价值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近些年来影像学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的应用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磁共振扫描已被纳入到新版炎性肌病的诊断标准中。18F-FDG PET/CT检查也初步表现出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应用的有效性,但是目前尚缺少大样本系统性研究,尤其是PET与MR在肌肉水平的对比研究。本研究系统性回顾分析我院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的18F-FDG PET/CT及PET/MR影像学及临床资料,总结分析18F-FDG PET/CT图像上肌炎病灶分布特点、肌炎不同PET图像表现模式的临床意义、肌炎活性与伴发肿瘤及间质性肺炎关系、对比观察同机融合PET与MR肌炎图像改变特点以及尝试建立新的简便易行的PET定量及半定量肌炎活性评价指标,为18F-FDG PET/CT及PET/MR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及研究基础。研究方法:1、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0年至2020年在我院就诊并行18F-FDG PET/CT检查的最终确诊为多发性肌炎或者皮肌炎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和相关临床资料。另选取相同数量同时期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体检、肿瘤标记物增高肿瘤筛查或肺良性结节接受18F-FDG PET/CT检查无明显异常FDG摄取的非肌病者作为影像学对照。2、将PET常规扫描范围内周身肌肉分为上臂、肩部、颈部、胸部、腰部、臀部及大腿等7个部位双侧共十四个肌肉群,在AW图像处理工作站利用ROI技术获取每个肌肉群的最大标准摄取比值(SUVmax-mus),同时测量肝脏的SUVmax(SUVmax-liv)及纵隔血池的SUVmax(SUVmax-blo),将肌群的最大标准摄取比值(SUVmax-mus)除以肝脏的最大标准摄取比值(SUVmax-liv)得到标准化后的肌群摄取比值(SUVmax-mus/SUVmax-liv)。3、将周身14个肌群标准化后的肌群摄取比值取均值得到肌群平均标准化最大摄取比值(mean-SUVmax-mus/SUVmax-liv)作为评价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病变活性的新定量指标,将之与临床常规反应肌炎活性的肌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评价其效能。4、基于目测法将患者组每个肌群的放射性分布强度与纵隔血池及肝脏放射性分布强度进行对比,同时通过目测观察每个肌群放射性分布增高是否超过一半肌群范围受累,根据以上两个因素对每个肌群进行赋分,将患者所有肌群的得分相加得到肌肉FDG代谢水平评价总得分(T-Score),作为评价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病变活性的新的半定量指标,也将之与临床常规反应肌炎活性肌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评价其效能。5、对患者组PET图像上相同部位左右两侧肌群的SUVmax值的配对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以评价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在18F-FDG PET/CT影像上所表现出的病变的分布对称性。6、将患者组与对照组标准化后的各肌群SUVmax-mus/SUVmax-liv比值对比以评价肌炎时受累肌群部位以及将患者组各肌群的标准化后SUVmax-mus/SUVmax-liv比值减去对照组对应肌群的平均SUVmax-mus/SUVmax-liv比值得到患者组相对于对照组肌群标准化后的SUVmax值均值的增量,记为△SUVmax值,对比分析患者组上臂、肩部、颈部、胸部、腰部、臀部及大腿七个部位间△SUVmax值差异,以评价肌炎时受累程度严重部位。7、对比治疗组与非治疗组间CK、mean-SUVmax-mus/SUVmax-liv和T-Score差异,以评估治疗对PET判断肌炎活性的影响。8、对比肿瘤组和非肿瘤组间以及为排除治疗的影响对比治疗前肿瘤组与非肿瘤组间CK、mean-SUVmax-mus/SUVmax-liv和T-Score差异,以评估肿瘤伴发概率与肌炎活性关系。9、依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的18F-FDG PET/CT影像学图像不同表现模式,将患者分为弥漫性病变组和局灶性病变组,对比组间相关指标差异评估不同病变分布表现类型与肌炎活性、伴发恶性肿瘤、治疗及临床诊断关系。10、按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炎将患者分组,分析比较两组间肌炎活动性及肿瘤伴发率差异。11、对比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炎组与非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炎组间肺部病变SUVmax差异,评估肺组织SUVmax值对患者预后评估价值。12、共5例确诊皮肌炎患者进行了大腿近端PET/MR扫描,将每条腿部11块肌肉总计110块肌肉纳入分析,在PET与MR同机图像融合精准定位前提下确定各块肌肉各自受累情况,使用Kappa一致性检验对110块肌肉在PET与MR图像上改变的一致性进行评价。13、将每块肌肉的SUVmax值与T2mapping序列上测得的T2平均值(T2mean)和T2最大值(T2max)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评价PET与MR在反应肌炎病变分布及活性方面的差异。14、对PET与MR表现不一致病灶具体表现进行初步分析。15、利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两组之间比较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利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多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对非正态分布计数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使用Kappa一致性检验对PET与MR图像上病变受累情况进行一致性评价。所有检验均采用双向检验,统计学上的检验水准为α=0.05,显着性水平为P<0.05。结果:1、共58例患者符合标准纳入本研究,其中男24例,女34例,年龄范围20-79岁,平均年龄52.34±14.07岁。临床诊断多发性肌炎16例,皮肌炎42例。58例对照组受检者中男24例,女34例,年龄范围21-80,平均年龄54.26±12.25岁,其中体检者27例,因肿瘤标记物增高进行肿瘤筛查结果为阴性患者13例,FDG代谢水平未见明显增高肺结节患者18例。2、新的基于PET扫描影像学改变的评估肌炎活性定量(mean-SUVmax-mus/SUVmax-liv)及半定量指标(T-Score)均与临床肌酶呈正相关,而且T-Score与肌酶的相关性好于mean-SUVmax-mus/SUVmax-liv。3、患者组所有肌群标准化后SUVmax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臀部和肩部的△SUVmax值高于其他部位△SUVmax值。4、治疗组肌酶(CK)、mean-SUVmax-mus/SUVmax-liv和T-Score都低于非治疗组,差异具有显着性。5、肿瘤组和非肿瘤组间以及治疗前肿瘤组与非肿瘤组间CK、mean-SUVmax-mus/SUVmax-liv和T-Score无明显差异。6、弥漫性病变组肌炎活性指标高于局灶性病变组,差异具有显着性;弥漫性病变组与局灶性病变组间肿瘤伴发率无明显差异;局灶性病变组中治疗后患者比率高于弥漫性病变组,差异具有显着性;弥漫性病变组中肌炎诊断患者比率高于局灶性病变组,差异具有显着性。7、合并间质性肺炎组与未合并间质性肺炎组间肌炎活性与肿瘤伴发率无明显差异。8、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病组受累肺组织SUVmax值明显高于非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病组,差异具有显着性。9、以肌肉为评价单位,肌炎时PET与MR图像表现的Kappa一致性检验提示两者间一致性较好,Kappa系数为0.747,P<0.001。10、每块肌肉PET定量指标SUVmax值与MR定量指标T2平均值(T2mean)及T2最大值(T2max)之间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0.01。11、共13块肌肉PET与MR二者间表现存在差异,5块肌肉PET代谢增高,但MR图像T2信号增高不明显;2块肌肉MR图像T2高信号改变明显但PET代谢增高不明显;二者均有阳性改变但是分布部位及范围具有明显差异者6块,主要表现为MR显示肌膜及筋膜明显高信号,但是PET显示肌肉本身代谢增高为主。结论:1、新的基于18F-FDG PET扫描影像学改变的评估肌炎活性定量(mean-SUVmax-mus/SUVmax-liv)及半定量指标(T-Score)可用于临床肌炎活性的评价,尤其是基于目测进行评价的半定量指标T-Score,无需依靠图像处理工作站繁琐的多部位SUVmax值测量,且与肌酶相关性更佳,可为临床提供一种评价肌炎活性的更为便捷的方法。2、肌炎时所有肌群均表现为SUVmax值的增高,提示肌炎时所有肌肉都可受累;部位之间比较,臀部和肩部受累程度高于其他部位。3、治疗会降低PET评价肌炎活性各指标值,所以在PET评价肌炎活性时需要考虑到治疗因素影响。4、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肿瘤发生率与肌炎活性无关。5、弥漫性病变组肌炎活性指标高于局灶性病变组,提示弥漫性病变组通常病情较局灶性分布者重;肿瘤伴发概率与PET图像上肌炎病变分布类型无关;局灶性病变组中治疗后患者比率高于弥漫性病变组,提示治疗有可能导致肌炎病变分布由弥漫性向局灶性转化;肌炎患者相对皮肌炎患者更倾向于弥漫性病变分布表现,而局灶性病变分布在皮肌炎患者组中更为常见。6、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炎与肌炎活性及肿瘤伴发率无关。7、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肺部病变的SUVmax值较高者预后不良。8、首次在通过18F-FDGPET/MR扫描获得PET与MR图像同机融合准确定位基础上分析PET与MR在显示皮肌炎患者肌肉受累范围及程度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9、PET定量指标SUVmax值与MR T2mapping序列定量指标T2mean、T2max值间具有较好相关性,也说明了PET与MR在肌炎病灶分布及炎性活动度评价方面在大部分位置二者结果是一样的。10、PET与MR不一致即可表现为PET高代谢而MR信号未见增高,也可表现为MR信号明显增高而PET代谢增高不明显;PET高代谢与MR高信号分布部位差异主要表现为MR显示肌膜及筋膜明显高信号,但是PET显示肌肉本身代谢增高,可能与二者显像机制不同以及肌炎处于不同病理改变为主阶段有关。
安岁萌[2](2020)在《双源双能CT多参数定量与胃腺癌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门静脉期双源双能CT多个定量参数对胃腺癌的诊断效能;探讨门静脉期双源双能CT多个定量参数初步评估胃腺癌病理分化程度的价值;探讨增强扫描三期CT值及门静脉期双源双能CT多个定量参数与HER2是否过度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间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行双源双能量CT扫描且取得明确病理结果的106例胃腺癌患者,其中102例胃管状腺癌(高分化腺癌21例、中分化腺癌31例、低分化腺癌50例),以30例正常胃作为对照组;102例胃管状腺癌患者中34例经胃镜活检组织获得病理结果,其余68例经术后标本获得病理结果及免疫组化结果,其中HER2阳性12例,HER2阴性56例;通过西门子第二代128排炫速双源CT扫描获得门静脉期双能量图像数据,利用syngo.via后处理软件处理获得能谱曲线、门静脉期碘浓度及同层主动脉碘浓度,经计算后得到能谱曲线斜率及标准化碘浓度;在原始图像上分别测量病灶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平衡期的CT值。将以上数据按照正常胃与胃腺癌组,高、中、低分化胃管状腺癌组,HER2阳性组与HER2阴性组三种分组方法进行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ROC曲线法、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结果: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Kappa系数为0.871),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01),说明活检结果基本可以代替术后病理结果。正常胃与胃腺癌两组间的能谱曲线斜率(1.35±0.24,2.77±0.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化碘浓度(0.31±0.08,0.53±0.2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曲线斜率与标准化碘浓度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6、0.883。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胃腺癌三组的能谱曲线斜率(2.18±0.37、2.69±0.56、3.07±0.66)组间及组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胃腺癌三组间的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0.33±0.53、0.50±0.11、0.63±0.3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分化与低分化胃腺癌两组间标准化碘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组分别与中、低分化组标准化碘浓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ER2阳性组与阴性组两组间门脉期CT值(99.33±4.367、75.75±10.198)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动脉期CT值(53.50±6.775、52.30±10.968)及平衡期CT值(103.67±10.367、78.54±13.894)均无明显差异,P>0.05;HER2阳性组与阴性组两组间的能谱曲线斜率及标准化碘浓度值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双能量参数对胃癌的诊断效能较好,为无创性诊断胃癌提供了可能;(2)双能量参数作为一种新的诊断技术,为临床上判别胃癌的分化程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可以作为评估胃癌分化程度的参考指标;(3)HER2阳性组与阴性组间门静脉期强化程度有差异,但胃癌的HER2蛋白与相应的能谱曲线斜率及标准化碘浓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陈昊升[3](2020)在《进展期胃癌术前增强MDCT预测脉管侵犯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进展期胃癌(AGC)患者术前脉管浸润(LVI)情况的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间于我院行胃癌切除术并与于术前2周内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AGC患者150例。测量肿瘤病灶平扫CT值(Value NON)、动脉期CT值(Value AP)、静脉期CT值(Value PP)、延迟期CT值(Value DP)及脊柱旁竖脊肌CT值,并计算各期CT值与平扫CT值的CT强化差值(ΔAP、ΔPP、ΔDP),以及肿瘤静脉期CT值(Value PP)与脊柱旁竖脊肌的CT值(Value M)的强化差值ΔT-M。与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资料一起纳入统计分析。对比LVI阳性组及阴性组CT计量参数和临床基本信息、病理定性变量的相关性,对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计量参数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1、LVI阳性组的患者与阴性组的患者在Lauren分型、组织学分化、淋巴结转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及P值分别为(?2=4.450,P=0.030)(?2=7.033,P=0.035)(?2=4.971,P=0.026);2、胃癌原发病灶CT值及各期CT强化差值中LVI阳性组Value PP(110.44±8.37)、Value DP(100.89±8.57)、ΔPP(72.80±8.91)、ΔDP(63.24±8.88)及ΔT-M(48.27±11.62)与LVI阴性组Value PP(96.27±7.39)、Value DP(91.24±9.27)、ΔPP(55.50±8.86)、ΔDP(52.47±10.05)及ΔT-M(31.97±10.04)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t值及P值分别为(t=11.868,P=0.000)、(t=6.553,P=0.000)、(t=11.698,P=0.000)、(t=6.915,P=0.000)、(t=8.794,P=0.000)。3、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ΔPP(OR=1.062,)及ΔT-M(OR=1.053)是脉管侵犯的独立预测因素。4、为ΔPP,ΔT-M绘制ROC曲线,预测LVI正确率分别为78.7%(AUC,0.752;灵敏度,86.5%;特异度57%),和78.6%(AUC,0.786;敏感度,69.3%;特异度79.2%)。结论1、进展期胃癌MDCT计参数静脉期强化差值ΔPP及ΔT-M)可以在术前预测胃癌脉管侵犯的状态。2、进展期胃癌MDCT计量参数静脉期强化差值(ΔPP及ΔT-M)可以区分lauren分型、组织学分化,并帮助推测淋巴结转移情况。3、进展期胃癌MDCT计量参数静脉期强化差值(ΔPP≥62.5HU及ΔT-M≥32.5HU)这类患者可能成为临床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的适用人群。
苑双蕊[4](2020)在《多模态CT成像技术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文中指出第一部分两种阴性对比剂在胃癌MDCT成像中的对照分析目的:探讨气体对比剂与水对比剂在胃癌MDCT成像中的优劣。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6月经胃镜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149例,随机给与患者温水对比剂和气体对比剂(产气剂),温水组73人,气体组76人。比较胃癌患者对两组对比剂的接受度(主观感受)并评价两组对比剂下胃癌患者的图像质量(胃腔扩张程度、线束硬化伪影、胃腔蠕动伪影)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自身主观感受度比较气体对比剂组76例,其中胃部轻度胀痛10例,明显胀痛者2例,记录为感觉一般;余64患者除胃部饱胀感外无明显异常反应,记录感觉良好。温水对比剂组73例,其中23例出现程度不同的胃痛、恶心,表现为感觉一般,50例除胃部饱胀感外无明显异常反应,记录感觉良好。(χ2=5.118,P<0.05)。2两组患者图像质量比较气体组图像质量较好者有58例,图像质量差18例(胃腔扩张不全、胃壁蠕动伪影),水对比剂组图像质量较好者有39例,图像质量差34(胃腔膨胀不全、线束硬化伪影、胃腔蠕动伪影)(χ2=8.588,P<0.05)。结论:气体对比剂组患者主观感受度好,图像质量高,在CT影像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第二部分多模态CT成像技术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目的:通过对胃癌病人实施多模态CT成像技术判断癌灶对胃壁的浸润深度,评价多模态技术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性。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79例胃癌患者,术前行MDCT增强扫描,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将原始动脉期、静脉期拆薄,传送至东芝320后处理工作站,一名专职后处理工作人员和一名高年资诊断医师共同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包括仿真内窥镜(CTVE)、多平面重建(MPR)。MPR图像重建方位为冠状位、矢状位、平行/垂直于肿瘤最大直径层面、平行/垂直于肿瘤最大深度层面,综合比较分析得出肿瘤最大浸润深度。对常规CT横增强轴位、常规CT横增强轴位+MPR、常规CT横增强轴位+CTVE+MPR(多模态技术)三组方案图像进行分析,记录癌灶的部位、组织类型、浆膜受侵情况以及三组方案诊断胃癌T分期的总准确率以及各T分期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结果:1病理诊断79例胃癌患者中,T1期胃癌患者10(12.66%)例,T2期胃癌患者11(13.92%)例,T3期胃癌患者14(17.72%)例,T4期胃癌患者44(55.70%)例。其中,低分化腺癌42例、中-低分化腺癌19、中分化腺癌10例、高分化腺癌2例、中分化腺癌伴粘液腺癌分化1例、粘液腺癌1例、印戒细胞癌4例。病灶发生部位:16例患者病变位于贲门周围、5例病灶位于胃底、7例病灶位于胃体、34例位于胃窦部。2常规CT增强横轴位、常规CT增强横轴位+MPR、多模态技术诊断胃癌T分期与病理T分期检查结果一致性分析常规CT增强轴位分期、常规CT增强轴位+MPR分期、多模态技术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Kappa值分别为0.268、0.557、0.625。常规CT增强轴位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一致性一般;常规CT增强轴位+MPR 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一致性中等;多模态技术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一致性较好。3常规CT增强横轴位、常规CT增强横轴位+MPR、多模态技术诊断胃癌T分期的总准确率依次递增,分别为50.63%(40/79)、72.15%(57/79)、75.95%(60/79),应用行×列表χ2检验,对比各组方案对于GC患者T分类准确性判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3.171,P<0.05)(见表4)。各组方案两两对比,常规CT增强横轴位与常规CT增强横轴位+MPR两组图像对胃癌T分期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17,P<0.0167);常规CT增强横轴位与多模态技术两组图像对胃癌T分期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97,P<0.0167);常规CT增强横轴位+MPR、多模态技术两组图像对胃癌T分期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6,P>0.05)。4常规CT增强横轴位、常规CT增强横轴位+MPR、多模态技术对T1期GC诊断准确率比较89.87%vs91.14%vs94.94%(χ2=1.443,P>0.05);常规CT增强横轴位、常规CT增强横轴位+MPR、多模态技术对T2期GC诊断准确率比较81.01%vs87.34%vs88.61%(χ2=1.769,P>0.05);常规CT增强横轴位、常规CT增强横轴位+MPR、多模态技术对T3期GC诊断准确率比较62.03%vs81.01%vs81.01%(χ2=6.991,P<0.05);常规CT增强横轴位、常规CT增强横轴位+MPR、多模态技术对T4期GC诊断准确率比较72.15%vs87.34%vs87.34%(χ2=5.634,P<0.05)。结论:常规CT增强横轴位+MPR图像对胃癌T分期总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CT增强横轴位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在T3、T4上。多模态技术图像与常规CT增强横轴位+MPR图像比较在GC T分期总准确率上虽然无明显差异,但相对于常规CT增强横轴位+MPR组来说对提高了T1期胃癌检出率有所,多模态CT技术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李伟然[5](2019)在《能谱CT在胃癌低剂量扫描及诊断Lauren分型的应用》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虚拟平扫图像对胃癌病灶的显示价值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重建虚拟平扫(VUE)图像显示胃癌病灶的价值。材料和方法:纳入行常规平扫和能谱双期增强扫描的44位患者,重建动静脉双期虚拟平扫图像AP-VUE、PP-VUE、AP-MSI及PP-MSI。主观评价: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分别独立地对常规平扫TUE及四组虚拟平扫图像质量及病灶显示清晰程度进行评分,图像及病灶评分达到3分或以上水平,表明可以满足诊断要求,比较各组图像的主观评分结果。客观评价:测量各组图像中胃癌病灶、胃腔内水、转移淋巴结、正常肝实质、腰大肌、腹主动脉CT值及前腹壁皮下脂肪SD值,以胃腔内水为背景,计算胃癌病灶的CNR。记录常规三期扫描及能谱双期增强扫描的CTDIvol及DLP,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比较各组图像的CT、CNR及SD值,比较双期能谱增强和常规三期扫描辐射剂量。两组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多组定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W检验,对多组间存在差异的资料采用LSD-t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结果:常规上腹部平扫及双期增强的DLP和有效辐射剂量ED分别为(947.36±193.62)m Gy·cm和(14.21±2.90)m Sv,能谱双期增强的DLP和有效辐射剂量ED分别为(633.80±129.69)m Gy·cm和(9.51±1.95)m Sv,两组扫描方案有效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817,P<0.001),能谱双期增强相比于常规上腹部平扫及双期增强有效辐射剂量降低了约33.5%。五组图像在两位医师的图像评分、病灶评分中均存在差异(H=68.846105.179,均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医师1图像评分中,TUE vs PP-VUE(t=0.6076,P=0.544),TUE vs AP-VUE、AP-MSI、PP-MSI(t=4.7097.748,均P<0.001);病灶评分中,TUE vs AP-VUE、PP-VUE(t=2.4200.569,P=0.0160.570);TUE vs AP-MSI、PP-MSI(t=7.2586.547,均P<0.001)。医师2图像评分中,TUE vs PP-VUE(t=1.396,P=0.164);TUE vs AP-VUE、AP-MSI、PP-MSI(t=4.3448.067,均P<0.001);病灶评分中,TUE vs AP-VUE、PP-VUE(t=2.8501.425,P=0.0050.156);TUE vs AP-MSI、PP-MSI:(t=6.6976.839,均P<0.001)。两位医师对各组图像及病灶评分的一致性Kappa值为0.570.86,一致性中等至良好。各组图像客观指标比较显示,仅在主动脉CT值、脂肪SD值和肝脏CT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H=33.418,P<0.001;H=10.745,P=0.03;H=14.529,P=0.006),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主动脉CT值比较:TUE vs AP-VUE、PP-VUE、PP-MSI(t=-2.481-0.521,P=0.0140.603),TUE vs AP-MSI(t=-3.862,P<0.001);脂肪SD值比较:TUE vs PP-VUE(t=-3.291,P=0.001),TUE vs AP-VUE、AP-MSI、PP-MSI(t=-1.325-1.045,P=0.1870.297);肝脏CT值比较,各虚拟平扫图像与TU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046-0.829,P=0.0420.408)。结论:Revolution CT PP-VUE图像质量、病灶显示清晰度及各部位CT值与常规平扫图像非常接近,可为临床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信息。第二部分CT能谱成像在胃腺癌劳伦分型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对肠型及弥漫型胃癌的鉴别价值及不同Lauren分型胃癌与临床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纳入行常规平扫和能谱双期增强扫描的50位患者;测量病灶及主动脉的碘浓度(IC),记录动静脉期病灶碘浓度分别为AP-IC、PP-IC,并用病灶的碘浓度除以同期腹主动脉的碘浓度,计算出标准化碘浓度(NIC),动静脉期病灶标准化碘浓度分别表示为AP-NIC、PP-NIC;调整单能量值为40—140keV,分别记录病灶在不同单能量水平的CT值,计算动静脉期40-70keV、70-100keV、100-140keV曲线斜率,分别表示为AP40-70、AP70-100、AP100-140、PP40-70、PP70-100、PP100-140,如AP40-70=(40ke V CT值-70ke V CT值)/(70-40);比较肠型及弥漫型胃癌患者临床病理情况的差异;比较两型胃癌之间的各段能谱曲线斜率、碘基值、标准化碘基值。两组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二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然后绘制各有差异的诊断指标的ROC曲线,并计算各曲线下面积(AUC),将约登指数最大原则和临床实际情况相结合,选择出各参数合适的鉴别诊断阈值,并得到各阈值对应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肠型及弥漫型胃癌各参数比较显示,AP-NIC、PP40-70、PP-IC及PP-NI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005-2.266,均P<0.05),余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42-0.809,P=0.0520.089);联合PP-IC和PP-NIC绘制ROC曲线,AUC值为0.858,最佳截断点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7.8%、87.5%;两型胃癌的分化程度、吸烟饮酒史、CEA及CA724阳性率存在差异(χ2=4.58419.100,均P<0.05)。结论:AP-IC、PP40-70、PP-IC、PP-NIC在肠型及弥漫型胃癌之间存在差异,联合PP-IC及PP-NIC诊断价值最大;肠型胃癌患者吸烟饮酒比例更高,弥漫型胃癌患者CEA及CA724阳性率更高,分化程度多较低。
李莹[6](2018)在《CT灌注联合增强成像感兴趣区选择及在对不同分化程度胃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第一部分CT灌注联合增强成像感兴趣区的选择对胃癌灌注及增强参数的影响目的:探讨CT灌注联合增强成像中不同感兴趣区(ROI)选择方法对测量结果准确性、一致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的收集在我院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间经病理确诊为胃癌且术前需要行上腹部CT灌注联合双期增强扫描的患者30例,均在GE Revolution上进行扫描。所有扫描数据传送至GE后处理ADW 4.6工作站利用CT Perfusion4D体部灌注模型(Body Tumor软件)进行分析。在灌注CTP、平扫及双期增强图像中选取胃癌病灶最大横断层面,感兴趣区(ROI)分别采用肿瘤显着强化区的圈画法和肿瘤轮廓勾画法,记录病灶的灌注参数、平扫及双期增强CT值。2名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师(A和B)独立对图像进行分析、测量和评价。其中医师A在间隔2个月后再次对数据进行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2名医师采用同一方法对相同患者测量的一致性以及相同观察者在不同时间测量数据的一致性,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评价两组间灌注参数及增强参数。结果:同一医师在不同时间采用肿瘤轮廓法所有参数一致性均优秀(ICC>0.80),圈画法测量的MTT值一致性良好,其余参数一致性优秀;2名医师采用肿瘤轮廓法测得的灌注参数、平扫加双期增强CT值一致性优秀(ICC均>0.80),强化区圈画法测得参数一致性良好(ICC在0.61-0.80);2种不同ROI方法测量灌注参数中TTP、PEI、MSI、BV等、平扫加双期增强参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同一观察者不同时间或两名不同观察者间,ROI采用手动勾画肿瘤轮廓法、圈画法测得的灌注参数、平扫加双期增强CT值一致性均优秀或良好,但轮廓法一致性更高,临床可重复性更强。2.两种不同感兴趣区选择测量的TTP、PEI、MSI、BV等灌注参数、平扫加双期增强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BF、MTT、Tmax以及PS等灌注参数影响不大。第二部分CT灌注联合增强成像对不同分化程度胃腺癌诊断价值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分化程度胃癌在CT灌注联合增强检查中灌注参数及增强参数的差异,以期提供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的收集在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间经病理确诊为胃癌且术前需要行上腹部CT灌注联合双期增强扫描的患者90例,均在GE Revolution上进行扫描。所有扫描数据传送至GE后处理ADW 4.6工作站利用CT Perfusion4D体部灌注模型(Body Tumor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扫描数据传送至GE后处理ADW 4.6工作站利用CT Perfusion 4D体部灌注模型(Body Tumor软件)进行分析。在灌注CTP、平扫及双期增强图像中选取胃癌病灶最大横断层面,感兴趣区灌注图像采用全肿瘤勾画法,增强图像采用明显强化区圈画法,记录病灶的灌注参数、平扫及双期增强CT值。采用?2检验对影响胃腺癌分化的相关特征参数进行分析;对不同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分化程度胃癌的灌注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灌注参数中有意义者制作ROC曲线。结果:本研究一共纳入90例胃腺癌患者,非黏液腺癌78例(高分化腺癌7例,中分化腺癌27例,低分化腺癌44例),黏液性腺癌7例,混合型腺癌5例。结果显示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神经或脉管侵犯与否与胃癌分化程度相关,分化型组中Lauren分型肠型比例多于低分化组,弥漫型比例少于低分化组,而混合型比例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分化型组神经、脉管均无侵犯者多于低分化组,均有侵犯者少于低分化组。胃癌患者性别、年龄分组、部位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无明显相关性,其灌注参数也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分化型组与低分化组胃癌患者灌注参数中仅PS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余参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1.PS值是灌注参数中最有意义的指标,对鉴别中高分化与低分化胃腺癌有重要作用。2.胃癌患者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神经或脉管侵犯与否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李生利[7](2018)在《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机对88例经胃镜证实为胃癌的患者行CT平扫和动脉期、实质期、静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对病情和分期进行诊断,且需和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88例患者经螺旋CT多期扫描检查后,结果显示共检出88个病灶,螺旋CT多期扫描的检查率为100%(88/88),患者均为进展型胃癌。与病理分期检查结果比较,螺旋CT对胃癌进行TNM的分期总准确率为80.68%。其中,≤T2期判断准确率为87.50%,T3期判断准确率为74.36%,T4期判断准确率为84.01%。总体来看,多层螺旋CT对于早期胃癌(≤T2)的准断准确率相对较高。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能对胃癌早期诊断准确性高,且操作简单、无创伤、适应人群广,能为临床手术提供影像资料,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丁柏成[8](2017)在《体表超声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究经腹体表超声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前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观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在体表超声下的形态学表现。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12/2016-05接受手术切除的65例经胃镜初诊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术前行体表超声(transabdominal ultrasoud,TUS)和CT检查,术后均行病理检查,观察AEG的形态学表现并结合术后病理对AEG分型、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肿块大小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65例AEG患者在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肿瘤大小以及胸骨下角方面,各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体标本BorrmannⅢ型31例,占47.7%,BorrmannⅡ型15例,占23.1%,组织学标本低分化腺癌29例,占44.6%,中分化腺癌19例,占29.2%;参照Siewert分型,TUS和CT对AEG临床分型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0.8%、92.3%,其中Ⅰ型分别为85.7%、92.9%,Ⅱ型分别为91.4%、88.6%,Ⅲ型分别为93.8%、100%,两者诊断AEG分型存在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852,P<0.05);TUS及CT对AEG 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33.8%、63.1%,其中T1-3分别为29.4%、52.9%;T4分别为35.4%、66.7%,两者在T分期诊断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P=0.001),但在术前诊断为低分化的腺癌的AEG患者中,TUS与CT在T分期诊断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61)。TUS及CT对AEG 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38.5%、50.8%,其中N0分别为87.5%、91.7%;N+分别为9.8%、26.8%,两者在N分期诊断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79)。TUS及CT对AEG M分期的诊断正确率均为98.5%。体表超声测量肿瘤最长径为4.00cm±1.84cm,术后病理测量肿瘤最长径为4.41cm±2.52c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2,P>0.05)。结论术前TUS能准确判断AEG的分型,有助于临床制定手术路径,对AEG的N、M分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当AEG患者术前胃镜初诊为低分化腺癌时,体表超声和CT均可用于术前TNM分期;另外,体表超声也是测量AEG肿瘤大小的可靠检查手段,对于指导手术以及判断预后有很大意义。
杨峰,周静然,赵传军[9](2016)在《基于腹部横截面积的低剂量CT扫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可行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基于腹部横截面积的低管电压CT扫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行腹部CT检查,根据患者的腹部横截面积(s)分为3组:大面积组(A组),s≥600cm2;中等面积组(B组),400cm2≤s<600cm2;小面积组(C组),s<400cm2,分别采用120、100、80kV管电压行螺旋CT扫描。对3组不同辐射剂量扫描图像进行评价并作出影像学诊断,记录3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和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最终均经手术病理确诊,比较3组中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效能。结果A、B、C组患者腹部横截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4.07,P<0.01),DLP分别为(424.51±40.28)mGy·cm、(201.57±9.23)mGy·cm、(134.12±8.91)mGy·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171.19,P<0.01);CTDIvol分别为(10.39±0.61)mGy、(5.02±0.62)mGy、(3.37±0.07)mGy,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2 439.17,P<0.01),3组间两两比较DLP和CTDIvol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组中CT诊断急性阑尾炎与术后病理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分别为100%(32/32)、66.67%(2/3)、96.97%(32/33)、100%(2/2)、97.14%(34/35),92.50%(37/40)、100%(2/2)、100%(37/37)、40.00%(2/5)、92.86%(39/42),83.33%(15/18)、100%(5/5)、100%(15/15)、62.50%(5/8)、86.96%(20/23)。结论根据患者腹部横截面积差异采用不同管电压的腹部低剂量扫描方案可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亦可用以诊断急性阑尾炎。
韩引萍[10](2016)在《能谱CT成像在肠道病变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正常肠壁的能谱特征目的初步探讨正常肠壁的能谱CT特征;方法对30例无肠道病变的志愿者(经肠镜证实)行小肠CT成像(CTE),采用宝石能谱CT进行能谱CT平扫和动脉期增强扫描,并在能谱分析软件上分析测量,分别测量空肠、回肠、左半结肠、右半结肠的碘(水)浓度,并在能谱图像上获得最佳单能量。将30例志愿者按照年龄分为三组(18岁30岁为A组,30岁50岁为B组,50岁65岁为C组),分别均在动脉期能谱CT图像上,测量空肠、回肠、左半结肠、右半结肠的最佳单能量、碘(水)浓度,采用统计描述中的均值和95%可信区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空肠CNR的均值53.47±0.83,区间为(51.76,55.17),碘(水)浓度的均值11.84±0.22,区间为(11.38,12.29);B组空肠CNR的均值53.60±0.80,区间为(51.97,55.23),碘(水)浓度的均值11.50±0.23,区间为(9.01,11.97);C组空肠CNR的均值54.17±0.67,区间为(52.79,55.54),碘(水)浓度的均值11.51±0.41,区间为(9.03,12.91);A组回肠CNR的均值52.33±0.87,区间为(50.55,54.11),碘(水)浓度的均值11.05±0.37,区间为(10.21,13.34);B组回肠CNR的均值51.34±0.78,区间为(49.92,53.78),碘(水)浓度的均值11.01±0.67,区间为(10.08,12.48);C组回肠CNR的均值51.34±0.56,区间为(49.00,53.01),碘(水)浓度的均值11.34±0.56,区间为(10.03,12.76);A组左半结肠CNR的均值55.03±0.63,区间为(53.74,56.33),碘(水)浓度的均值9.80±0.08,区间为(9.64,9.96);B组左半结肠CNR的均值55.43±0.60,区间为(54.20,56.66),碘(水)浓度的均值9.71±0.14,区间为(8.42,11.08);C组左半结肠CNR的均值56.07±0.53,区间为(54.98,57.15),碘(水)浓度的均值9.01±0.13,区间为(8.75,10.27);A组右半结肠CNR的均值55.20±0.62,区间为(53.92,56.48),碘(水)浓度的均值9.17±0.13,区间为(8.90,11.44);B组右半结肠CNR的均值55.67±0.56,区间为(54.53,56.81),碘(水)浓度的均值9.12±0.21,区间为(8.68,11.55);C组右半结肠CNR的均值56.13±0.52,区间为(55.07,57.19),碘(水)浓度的均值9.01±0.24,区间为(8.52,10.49。结论不同年龄段肠壁CNR均值及碘(水)浓度均值,差异不明显。空肠、回肠、左半结肠、右半结肠的CNR均值及碘(水)浓度均值,差异不明显。第二部分能谱CT在肠道炎性病变中的研究目的初步探索宝石能谱CT成像在肠道炎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肠道炎性病变患者的能谱CT资料,其中10例为回盲部肠结核,10例为溃疡性结肠炎。并选取30名无肠道病变的志愿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能谱CT双期(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在能谱分析软件上分别测量病灶和对应正常肠壁的40140ke V(间隔10 ke V)的CT值、碘(水)浓度、水(碘)浓度,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在动脉期和静脉期正常肠壁的4090ke V下CT值均低于肠结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结核动脉期和静脉期碘浓度含量均高于正常肠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的动脉期和静脉期4090 ke V单能量CT值高于正常结肠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的动脉期和静脉期碘浓度明显大于正常结肠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成像的定量参数可有助于鉴别肠道炎性病变。第三部分能谱CT在肠道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目的评价能谱CT成像对肠道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结直肠癌和10例肠结核、10例溃疡性结肠炎,并均术前行平扫和双期能谱增强CT扫描,应用能谱分析软件,获得不同单能量下的CT值和碘(水)浓度。结果结直肠癌动脉期和静脉期4080ke V单能量CT值及碘浓度均高于肠结核和溃疡性结肠炎,水浓度低于肠结核和溃疡性结肠炎(P均<0.05);以动脉期50ke V下129.71HU为阈值、60ke V下120.64HU为阈值、碘浓度11.96(100μg/㎝3)为阈值,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均达100%,以静脉期50ke V下179.08Hu为阈值、60ke V下128.46Hu为阈值,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亦达100%。结论能谱CT成像能够鉴别肠道良恶性病变。第四部分能谱CT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研究目的初步探索宝石能谱CT在结直肠癌术前T分期、N分期临床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结直肠患者的能谱CT资料,其中21例患者有肠周脂肪浸润。在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能谱CT双期(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并在能谱分析软件上分析测量,然后分析结直肠癌病灶、正常肠壁、肠周脂肪及区域性肿大淋巴结的能谱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T分期:分别均在动脉期和静脉期能谱CT图像上,测量结直肠癌病灶与远端正常肠壁、受侵脂肪与正常脂肪的能谱参数,比较40140ke V单能量水平下的CT值、碘(水)浓度、水(碘)浓度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N分期:两名放射科主任医师盲法阅片,分别采用能谱CT方法(淋巴结与病灶能谱曲线形态一致或相似者,评价为转移淋巴结)与常规CT方法(通过观察淋巴结大小、长短径及CT值)进行淋巴结评估,比较两种方法对结直肠癌N分期评估的准确度;如两名医生的诊断出现分歧时,采取共同商讨一致并作为最终结果。结果结直肠癌病灶动脉期和静脉期单能量CT值在4090ke V单能量水平下均显着高于正常肠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病灶动脉期和静脉期碘浓度含量均高于正常肠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周受侵脂肪的动脉期和静脉期40140 ke V单能量CT值高于正常脂肪,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侵脂肪的动脉期和静脉期碘浓度明显大于正常脂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能谱CT和传统CT评估结直肠癌N0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68.75%、56.25%。能谱CT和传统CT评估结直肠癌N1分期72%、6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能谱CT成像的定量参数可有助于鉴别结直肠癌病灶与正常肠壁、受侵脂肪与正常脂肪,并能较准确判断转移性淋巴结,从而为结直肠癌术前T分期、N分期的临床评价提供依据。
二、口服阴性对比剂增强CT扫描在胃癌分型诊断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口服阴性对比剂增强CT扫描在胃癌分型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18F-FDG PET/CT、PET/MR多模态成像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18)F-FDG PETCT新的定量及半定量指标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活性评估价值研究 |
1 前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患者组 |
2.1.2 对照组 |
2.2 检查方法 |
2.3 图像分析测量 |
2.3.1 扫描范围内肌肉分群 |
2.3.2 各肌群最大标准摄取比值(SUVmax)获取 |
2.3.3 肝脏及纵隔血池最大标准摄取比值(SUVmax)获取 |
2.4 对照组肌肉FDG代谢水平与肝脏及纵隔血池放射性分布程度对比 |
2.5 新的指标建立 |
2.5.1 定量指标肌群平均标准化最大摄取比值(mean-SUVmax-mus/SUVmax-liv) |
2.5.2 半定量指标肌肉FDG代谢水平评价总得分(T-Score) |
2.6 新指标对肌炎活动性的评估效能分析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患者组及对照组一般特征信息 |
3.2 对照组肌肉放射性分布与肝脏及纵隔血池放射性分布程度对比 |
3.3 患者组mean-SUVmax-mus/SUVmax-liv与 CK、LDH、HBDH、ALT、AST相关性分析 |
3.4 患者组T-Score与 CK、LDH、HBDH、ALT、AST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18)F-FDG PETCT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病变分布、合并肿瘤及间质性肺炎方面应用价值研究 |
1 前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患者组 |
2.1.2 对照组 |
2.2 检查方法 |
2.3 基于~(18)F-FDG PET/CT影像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病灶分布的对称性评价 |
2.4 患者组和对照组各肌群标准化后的SUVmax值对比 |
2.5 患者组各部位标准化后的SUVmax值与对照组对应部位均值的差值对比 |
2.6 治疗组与非治疗组间CK、mean-SUVmax-mus/SUVmax-liv和 T-Score差异 |
2.7 肿瘤组和非肿瘤组间CK、mean-SUVmax-mus/SUVmax-liv和 T-Score差异 |
2.8 不同PET/CT影像学表现与肌炎活性关系 |
2.9 不同PET/CT影像学表现与伴发恶性肿瘤、治疗及临床诊断关系 |
2.10 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炎与肌炎活动性及肿瘤伴发率关系 |
2.11 间质性肺炎受累肺组织SUVmax对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病的预测价值 |
2.12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基于~(18)F-FDG PET/CT影像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病灶分布的对称性评价 |
3.2 患者组和对照组各肌群标准化后的SUVmax值对比 |
3.3 患者组各部位标准化后的SUVmax值与对照组对应部位均值的差值对比 |
3.4 治疗组与非治疗组间CK、mean-SUVmax-mus/SUVmax-liv和 T-Score差异 |
3.5 肿瘤组和非肿瘤组间CK、mean-SUVmax-mus/SUVmax-liv和 T-Score差异 |
3.6 不同PET/CT影像学表现类型间CK和 PET定量、半定量指标间差异 |
3.7 不同PET/CT影像学表现与伴发恶性肿瘤、临床诊断及治疗关系 |
3.8 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炎与肌炎活动性及肿瘤伴发率关系 |
3.9 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病与非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病组间肺部病变SUVmax差异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18)F-FDG PET/MR在皮肌炎应用价值初步研究 |
1 前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检查方法 |
2.3 图像分析测量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患者资料 |
3.2 PET与MR对受累情况判断一致性评价 |
3.3 各肌肉PET指标 SUVmax和 MR指标 T2 最大值、T2 平均值相关性分析 |
3.4 PET与MR不一致病灶表现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影像学评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双源双能CT多参数定量与胃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胃癌的流行病学 |
1.2 胃癌的相关危险因素 |
1.3 胃癌的病理分型 |
1.4 胃癌的常规检查手段 |
2 双源双能量CT原理及应用 |
2.1 双源双能量CT原理 |
2.2 DECT在腹部脏器中的临床应用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意义 |
文献回顾 |
1 DECT在胃癌TNM分期方面的优势 |
2 DECT在胃癌病理分化程度方面的研究进展 |
3 DECT在新辅助化疗方面的优势 |
4 DECT与免疫组化指标HER2 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1.1 病例的入选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病例筛选流程图 |
2 方法 |
2.1 CT扫描设备及参数 |
2.2 CT的扫描步骤 |
2.3 HER2 检测方法 |
2.4 图像分析与数据测量 |
2.4.1 图像分析 |
2.4.2 数据测量 |
2.4.3 HER2 判断方法及评分标准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正常胃与胃腺癌两组间双能量参数的研究 |
3.1.1 斜率K |
3.1.2 标准化碘浓度NIC |
3.2 高、中、低三组胃癌间双能量参数的研究 |
3.2.1 活检标本与手术标本一致性分析 |
3.2.2 双能量参数与胃腺癌分化程度的研究 |
3.3 CT参数与HER2 的研究 |
3.3.1 三期增强CT值的比较 |
3.3.2 双能量参数值的比较 |
4 讨论 |
4.1 DECT定量参数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
4.2 DETC定量参数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胃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
4.3 DECT定量参数与胃癌HER2 的相关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进展期胃癌术前增强MDCT预测脉管侵犯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胃癌影像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多模态CT成像技术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两种阴性对比剂在胃癌MDCT成像中的对照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多模态CT成像技术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附图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胃癌术前 T 分期影像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能谱CT在胃癌低剂量扫描及诊断Lauren分型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虚拟平扫图像对胃癌病灶的显示价值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CT能谱成像在胃腺癌劳伦分型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CT灌注联合增强成像感兴趣区选择及在对不同分化程度胃腺癌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CT灌注联合增强成像感兴趣区的选择对胃癌灌注及双期增强参数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CT灌注联合增强成像对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的诊断价值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灌注CT检查在胃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设备与检查方法 |
1.3 图像后处理技术 |
1.4 胃癌分期诊断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对胃癌分型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
2.2 胃癌TNM分期结果 |
2.3 CT多期增强扫描显示胃癌图像特征 |
3 讨论 |
3.1 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优势 |
3.2 胃癌的CT影像特征分析 |
(8)体表超声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基于腹部横截面积的低剂量CT扫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与方法 |
1.3 图像分析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10)能谱CT成像在肠道病变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正常肠壁的能谱特征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设备与扫描方法 |
2.3 观察图像及测量数据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能谱CT在肠道炎性病变中的研究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设备与扫描方法 |
2.3 图像后处理及数据测量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肠结核与正常肠壁能谱特征比较 |
3.2 溃疡性结肠炎与正常肠壁能谱特征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能谱CT在肠道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设备与扫描方法 |
2.3 图像后处理及数据测量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一致性检验 |
3.2 能谱CT定量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能谱CT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研究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设备与扫描方法 |
2.3 观察图像及测量数据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结直肠癌病灶与正常肠壁能谱特征比较 |
3.2 正常脂肪与结直肠癌浸润脂肪的能谱特征比较 |
3.3 能谱CT和常规CT在判断转移性淋巴结方面的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图 |
四、口服阴性对比剂增强CT扫描在胃癌分型诊断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18F-FDG PET/CT、PET/MR多模态成像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应用价值研究[D]. 于树鹏.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2]双源双能CT多参数定量与胃腺癌的相关性研究[D]. 安岁萌. 西安医学院, 2020(08)
- [3]进展期胃癌术前增强MDCT预测脉管侵犯的价值[D]. 陈昊升. 锦州医科大学, 2020(05)
- [4]多模态CT成像技术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D]. 苑双蕊. 承德医学院, 2020(02)
- [5]能谱CT在胃癌低剂量扫描及诊断Lauren分型的应用[D]. 李伟然. 郑州大学, 2019(08)
- [6]CT灌注联合增强成像感兴趣区选择及在对不同分化程度胃腺癌中的诊断价值[D]. 李莹. 郑州大学, 2018(12)
- [7]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 李生利.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02)
- [8]体表超声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D]. 丁柏成. 安徽医科大学, 2017(01)
- [9]基于腹部横截面积的低剂量CT扫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可行性[J]. 杨峰,周静然,赵传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6(05)
- [10]能谱CT成像在肠道病变中的应用研究[D]. 韩引萍. 兰州大学,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