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省联合分析测试中心人参分中心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焦雄飞[1](2018)在《关于植物新品种DUS测试体系建设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对我国现代种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行分析,为加强我国植物品种管理,促进现代种业发展,增强育种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本文通过参考国外植物新品种测试体系建设特点,参与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的工作,与国内多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分中心专家的座谈;在分析现阶段我国DUS测试体系的建设情况、基本功能和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切合新形势下我国植物新品种DUS测试体系所面临的挑战,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我国DUS测试体系需加强硬件、队伍、已知品种数据库的建设,测试技术、测试指南方面的研究,优化现行测试制度,更好的为现代种业的发展服务。
刘晓利[2](2012)在《吉林省农业标准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尤其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市场供求格局和市场条件已发生根本性改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对农产品质量标准要求不断提高。但现实情况却不尽人意,农产品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够、监管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多年来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实行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是遵循“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标准,为农业产业建立健全规范的工艺流程,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验能够在不同农业生产单位中推广和普及。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市场化和农产品品牌化的重要基础,通过实施标准化,可以将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操作规范固定下来,有利于培育优质名牌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增加收入。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国际化的必要前提,只有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生产出高标准的农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农业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保证,农业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农业产业化又会推动农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可以加快科技成果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可以促进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论文在对农业标准化基本理论及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及吉林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时期发展农业标准化的总体思路及对策措施。论文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在辨析农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体系概念的基础上,阐述标准化原理、外部性理论,为农业标准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我国和吉林省农业标准化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将我国农业标准化历程分为起步阶段(1949-1978年)、逐步展开阶段(1978-1996年)、快速提升阶段(1996年一)三个阶段,并描述了目前发展的现状:农业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了标准化的法律体系、加强了农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建设、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与监管体系框架、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开始起步、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基本形成。与此同时,也分析了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状况、政策支持和投入运行机制现状、农业标准体系、质量认证体系、监管及检验检测体系、农业标准化信息体系建设情况及农业标准化推广情况,在此基础上指出吉林省农业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着思想观念不适应、农业标准化检验检测体系的基础建设尚待加强、监管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质量认证机构认证能力弱、信息平台建设还任重道远、标准的推广手段不适应,人才队伍整体短缺的问题。第三部分为吉林省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分析。结合案例研究了吉林省农业标准化推广过程中三种主要模式:政府主导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拉动型推广模式的特点、优势及局限性,研究政府、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农业标准化推广过程中的角色作用。分析各种模式的适用条件,并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模式选择建议。第四部分影响生产者实施农业标准化行为的因素分析。首先根据农户户主和家庭特征、农产品类型、农产品市场特征、农业标准化认知度、农业生产决策方式、政府支持等影响因素,构建相应的实证分析框架。然后,通过相关分析以及二元Logisti回归模型,分析农业生产者标准化实施行为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农户标准化意愿的影响因素。第五部分案例分析。以吉林省人参生产为例,分析其标准化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第六部分吉林省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构思及推进对策。首先提出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的工作目标和基本思路。并提出新时期农业标准化的重点任务:实施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农业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与品牌创建建设、放心农产品标准化批发市场建设、农业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其次提出推进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的对策建议。
王延明[3](2012)在《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一个“绿色”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内外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强烈,绿色农产品生产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绿色农业发展较旱,现已具备一定规模,并在吉林省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收及促进地方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吉林省的绿色农产品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由于品牌具有强烈的获利效应、促销效应和产业扩张效应的存在,打造吉林省农产品的绿色品牌,实施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时,要正确认识吉林省绿色农产品产业所处的环境因素,探讨打造吉林省农产品绿色品牌对策,对于从根本上提高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论文对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的相关理论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对绿色农产品营销从外部性、博弈论、福利经济学等角度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发达地区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经验,详细分析了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现状,再进行了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的SWOT分析,制定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和措施,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实施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的理论基础。认为吉林省实施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可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博弈论等作为理论基础,为提出吉林省实施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的基本思路、战略体系和目标模式提供理论依据。认为绿色农产品营销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改变营销传统观念,重新选择经营模式,实施绿色生产和清洁生产,并有利于改善生态、社会环境,促进自然、社会和企业的协调发展,推动实现宏观、中观、微观多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章,本章首先讨论了绿色农产品营销外部经济性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绿色农产品营销外部性的内涵、特点、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其管理;并以此为起点,分析了绿色营销各主要决策主体(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在进行营销决策、消费决策时的相互影响;运用博弈论分析了“政府—企业”、“企业—消费者”、“政府—消费者”、“企业—企业”和“消费者—消费者”的博弈,并结合博弈分析指出了其实际意义和应当采取的管理措施;简单阐述了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并应用福利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了绿色农产品营销的社会福利对政府、企业、消费者三者的各种影响,得出了绿色农产品营销有利于改进社会福利的结论;最后,以农产品市场为对象,讨论了绿色农产品营销中“逆向选择”问题及其产生机理、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治理对策。第四章,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发达地区绿色农产品营销发展经验。论文对国内外特别是美国、日本和欧盟等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的现状与经验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农产品生产区域化便于产地市场形成规模效应有利于农产品集散,要规范农产品市场行为,制定法律法规,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要使渠道组织多元化,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需要企业化和市场化的管理。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现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吉林省的绿色农产品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现在处于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产业大发展时期。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进入稳步发展的轨道。当前吉林省有3700多种产品得到“三品一标”认证,“三品”环境监测面积达到4500万亩,产量3520万吨,产值达540亿元,建设各级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1个(次);共创建了12大类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81个。吉林省已基本形成东部复合型绿色农业产业区、中部、综合型绿色农业产业区、西部生态型绿色农业产业区、环城地带休闲型绿色农业产业区的区域发展格局。吉林省有52个省市县级管理机构,有227人从事绿色农产品监管工作,已经形成一整套“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和比较完善的绿色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为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提供了保证。论文认为,为使绿色农产品实现最高的市场价值,吉林省绿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第六章,对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的实施进行了SWOT分析。论文对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吉林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吉林省的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大好的历史发展时期。当前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处于有利环境,吉林省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技术规范,又出台了产地与口岸联合的新的监管模式,为吉林省农产品进入港澳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绿色农产品消费需求在不断增长。同时吉林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也面临着激烈市场竞争、非常严厉的进口国市场标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不利环境。但吉林省有发展绿色农产品产业的自身优势,如自然气候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农业资源优势、农业科技优势、地理区位优势、交通运输优势等。如果能够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营销战略,吉林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可以充分施展自身优势、增强实力,利用当前有利时机,达到做大做强做精的目的。第七章,为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进行了目标设计和策略选择。吉林省在绿色农产品生产中具有较强的优势,面对着较为有利的营销环境。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绿色农产品产业要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的营销战略。认为,在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中首先要明确其战略目标,以维护品牌公信力作为持续发展的核心,构建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的组织体系、市场体系和生产体系。在产品策略中采取优品优质策略、地域品牌策略,定价策略中选择差异化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上构建多渠道并进的网络化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则采取广告宣传和国际性展会宣传并行的模式。通过以上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体系的构建与战略的选择,使吉林省绿色农产品顺利进入全国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提高绿色农产品产业的整体效益。第八章,主要提出了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实施的政策建议。论文提出,为了使吉林省绿色农产品产业充分施展自身优势,利用当前有利时机,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吉林省应该采取如下措施:1)加大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2)解决农产品公路物流成本高的问题;3)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力度;4)加强省际国际间合作;5)培养农产品营销人才‘。本论文的创新点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点:1.本论文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为基础,对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2.本论文对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环境进行分析,分别指出的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得出吉林省可以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营销战略,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的结论。3.论文建立吉林省农产品绿色营销战略目标和战略体系,并设计了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营销策略,为吉林省绿色农产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提高绿色农产品产业的整体效益,指出了可行方案。
杨慧[4](2011)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研究 ——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至今》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历经了300多年的风雨历程,先后呈现三次高潮,两次中断,道路极其坎坷不平。这里的农业交流包括物的交流(即粮食、牲畜、大豆、茶叶等农产品贸易),也包括人及其科技的交流(即中国东北引进俄罗斯农畜良种和先进农机具、双方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互访、签订科研合作项目、相互交换物种资源、相互学习农业技术等)。新中国成立以前,双方农业交流以物的交流为主;建国以后,双方农业交流呈现贸易和科技交流并举的局面。中国与俄罗斯本不是邻国,俄国原本地处欧洲,与中国相距很远,只是由于俄国的不断向东扩张,才开始与中国接壤,并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东北黑龙江地区,彼此有了交流的可能。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在平等基础上中国东北与俄国开始了正式的“互市”贸易往来。鸦片战争后沙俄逼迫清政府先后订立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割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领土的重新分割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东北与俄国的农业交流性质由平等转变为不平等,贸易地点也推进到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沿江边区和松花江内陆地区。在粮食、牲畜、毛皮等农畜产品贸易的同时甘蓝、铃当麦等俄国品种传入中国。这一时期由于俄国远东的移民政策和清政府土地的开禁,双方农业交流得到初步发展。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俄国远东地区的移民不断增加,各种农产品严重短缺,需求量迅速扩大,于是中国东北地区成为俄国远东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同时贸易刺激了东北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移民人数的增多,双方农业交流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东北输入俄国的主要农产品有大豆、粮食和牲畜,俄国在中国东北还兴办各种农畜产品加工业。同时,因为中国东北与俄国远东茶叶贸易的扩大,中国种茶技术传入俄国。从俄国远东也传入中国一些俄国或其他国家的农作物新品种、农机具。俄国十月革命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东北与苏俄、苏联农业交流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东北与苏俄、苏联的农产品贸易有所减弱,但大批俄国人逃往东北所带来的农业良种和农机具却促进了双方的技术交流;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完全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中国东北与苏联的经济关系骤然萎缩最后停止消失;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经过多次商洽才打通与苏联贸易的大门,1946—1949年与苏方先后签订三个出口农产品贸易合同,主要以农副产品换取急需的日用军需产品,从而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经济发展,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建国初期(即1949年至1961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东北与苏联农业交流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和封锁,我国政府只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同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和科学技术合作。在两国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指导下,双方的农业交流随之进入飞跃式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东北向苏联输出大量优质农产品,同时引进苏联农畜良种为农畜品种杂交繁育提供条件、引进农业机械为我国农机实现国产化奠定基础。双方进行人员交流,苏联专家到我国帮助建设国营农场、进行技术指导,我国派遣留学生去苏联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改革开放的政策也为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这段时期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得到较为稳定而全面发展时期,主要体现在: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与互访、农业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农产品贸易等方面。总体来说,300余年的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呈现出间断性、受国际市场制约性和一定盲目性等特点。双方农业交流的成效显着,无论是农产品贸易还是农业科学技术与人员交流,都对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中俄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影响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地缘因素为双方农业交流提供了方便条件,中俄东部边境线全长4300多公里,有公路、铁路相通,山水相连,方便的地缘地理条件成为两区域交流与合作的给力因素。第二,政治因素是国家间能否开展友好往来的基础和前提,是影响农业交流的外部条件,尤其是中俄两国国家政府间所签订的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条约,更是两国农业交流的路标和指南针,在中俄交往过程中,各个时期所签订的不同性质条约深深影响着中俄农业的交流与合作。第三,优势互补的经济因素也是影响双方农业交流的重要因素,早期俄国毛皮和中国大豆茶叶的相互输出就是明显的例子;现阶段中国人多地少,俄罗斯人少地多的经济状况为中俄两国农业经济技术合作、农业劳务输出创造了条件。第四,文化因素也影响着双方的农业交流,中华民族深受儒家学派和学说的影响,讲究忍让、礼仪,如早期的京师互市贸易为俄国使团免费提供食宿。俄罗斯民族性格具有双重性、两面性和极端性特点,建国初期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正处于高潮阶段因为赫鲁晓夫的鲁莽之举而骤然停止就是明显的例子。在当代,随着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进一步深入发展,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双方的农业科技合作、农业经济技术合作和农产品贸易三个方面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看法。
潘文博[5](2009)在《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粮食增产潜力与供求趋势,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重点问题。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人口增加,使得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与耕地面积减少并存,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持续加大。粮食增产潜力及其转化,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供求平衡能力和国家粮食安全。东北地区是我国水稻的重要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具有稳定的商品粮供给能力,在国家粮食安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论文以东北地区水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东北水稻生产发展的现状、水稻生产潜力及开发的技术途径,并对东北水稻竞争力、产业经济及其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东北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和战略对策。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对建国后到2007年共59年的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发展状况、生产特点、水稻类型及分布和水稻生产发展态势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分析东北地区水稻的生产自然条件好、稻米品质优、产量持续增长、商品率高等优势,明确了东北地区是我国水稻的重要生产基地,也论证了挖掘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是实现我国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运用1949—2007年东北水稻面积、单产和产量数据,长期波动趋势线和短期波动趋势线,结果表明水稻产量提高的可能性较大;平均波峰值小于波谷值,表明促进东北水稻持续、稳定增产难,而减产则较为容易;单产提高或下降的幅度极大,带来相应年份产量波动的幅度加大,表明东北水稻受某些特殊条件的影响程度大,在实际生产中必须重视这些极端因素的影响。3、应用FAO的生态区域法研究了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特别对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的开发程度进行了系统评测;光温生产潜力反映了最高投入水平下特定作物在一个地区的灌溉农田可能达到的产量上限,可以看出东北地区水稻的光温生产潜力理论值在14135.13—15978.05公斤/公顷,平均值为15321公斤/公顷;气候生产潜力反映了现阶段某地区水稻最大的生产能力,具有很大的现实生产价值,东北地区水稻的气候生产潜力理论值在7655.76—14792.46公斤/公顷,平均值为11890.55公斤/公顷;黑龙江省水稻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的理论值均最大、吉林均最小、辽宁均居中;根据水稻生产开发难度系数,提出了相应的开发与增进技术途径和措施。4、分析了气象、水资源、耕地资源、经济条件和种植效益,比较准确地测算了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生产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分析了东北水稻增产潜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评价了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性天气发生频率会更高,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会更大,尤其旱、涝灾害发生将更频繁。5、通过对东北水稻的比较优势、竞争力及产业经济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东北水稻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同时由于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东北水稻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市场竞争潜力。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必须转变增长方式,稳定面积,降低单产波动幅度,最终实现稳定发展。从发展趋势看,开垦湿地、扩张稻田已没有可能性,挖掘现有耕地生产能力,改造中低产田是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发展方向。6、针对目前东北地区水稻生产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东北水稻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及政策支撑体系。提出了以培育及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为核心,科学的耕作栽培技术为关键的水稻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研究提出了东北水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技术以及生产和贸易保护的政策建议。
郑殿家,田永全,崔东河,朴承熙,孙国刚,赵晓龙[6](2008)在《农田复式棚西洋参综合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对复式棚与拱棚栽培西洋参的比较研究及生产实践证明,复式棚是西洋参栽培更为理想的棚式。它可为西洋参生长创造适宜的田间小气候,促进西洋参的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率提高15%,提高保苗率,减少病害,免受日灼和潲风雨的危害,增加单根重。三年生种子和四年生参根的产量分别增加29.63%和27.27%,增产增效显着。在西洋参及人参栽培中值得大力推广。
仲伟同,曹志强,冯家[7](2008)在《移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标准编制说明》文中提出1标准编制情况背景说明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食品的安全、环境保护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一些国家和地区设
仲伟同,曹志强,冯家[8](2008)在《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标准编制说明》文中研究表明
肖良[9](2008)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理论分析了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构成及其功能,对构成该体系的农产品质检机构、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政策及技术标准等4个子系统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国外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方式及其经验,并应用供给和需求分析原理分析了我国检验检测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状况。主要的研究结论及创新如下: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主要由质检机构子系统、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政策及技术标准等4个子系统构成,质检机构子系统为该体系的核心;该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改革探索、建设发展、完善提高几个阶段。从承担行政执法、研究咨询、农产品认证、仲裁检测鉴定、委托检验和技术推广等六个方面对该体系的主要功能进行阐述。2、系统调查了853家农业系统检验检测实验室,从实验室人员、固定资产、实验室面积和检测能力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现行实验室资源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已初具规模,各省市农产品质检机构检测规模和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基本适应,目前农产品质检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投入不足和业务收入不足,生存和发展有较大困难。3、系统分析了我国直接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14部法律、18部法规及相关的行政管理政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已形成了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政策体系,但现行法律法规和管理政策存在明显缺陷,亟需完善。4、系统收集和分析了现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相关行业标准。我国初步建立了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地方标准相配套的标准体系,现行的检验检测方法标准基本上能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需要。但存在部分标准制修不及时、部分标准质量不高、数量和种类不足和宣贯力度不够等问题。5、对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荷兰、德国、英国和丹麦等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设置和运作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加拿大食品检验署、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农业市场局和动植物检疫局的实验室基本概况和管理经验。这些国家在实验室建设、资源共享、资质管理、利用社会资源等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作用。6、首次提出了实验室标准单位和实验室能力系数的概念,依据这两个概念和实验室调查数据评估了各地区实验室的供给能力水平,同时分别依据农林牧渔总产值、主要农产品总产量以及生产投入品的总量估计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需求,深入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市场的供求状况。7、针对我国检验检测体系现状,并参考国外实验室管理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完善相关标准、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重点建设核心实验室、增加实验室运行经费和检验检测费用等技术建议。
祝月升[10](2006)在《吉林省农产品标准化成长阶段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产品标准化从20世纪初出现以来,已经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在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标准化已经贯穿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农产品标准化已经走过了全面起步的阶段,开始步入新的成长阶段,为深化农业现代化、提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打破绿色壁垒、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在其转向成熟阶段的过渡时期,对农产品标准化的研究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回顾了标准化工作的理论基础。其中重点介绍了桑德斯的标准化理论和松浦四郎的标准化理论。 其次,明确了“农产品标准化是什么”,探讨了农产品标准化的内涵、标准的定义、性质、分类和级别。 第三,分析了“吉林省农产品标准化怎么样”,主要通过对吉林省的农产品标准化的实地调研,剖析了吉林省农产品标准化的现状。我省已初步构建起具有一定水平的农产品标准体系框架,构建起较系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初步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和监管体系。 第四,分析了“吉林省农产品标准化的问题在哪里”,在吉林省农产品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认识不到位,标准意识不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尚不健全,农产品标准化在生产过程中推广和实施手段不足,农产品标准化检测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资金投入不足,农产品标准化工作艰难举步。 第五,对农产品标准化的现实背景进行了分析,国际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大幅度提升,国内农产品市场对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要求逐步提高,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全新的形势和机遇。 第六,提出了“吉林省农产品标准化的特征和总体思路”,提出了新成长阶段的特征,在明确新成长阶段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吉林省农产品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思路。 第七,提出了推进吉林省农产品标准化的对策,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开拓农产品标准化市场,进行农产品标准化资金开源,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最后,对吉林省农产品标准化工作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二、吉林省联合分析测试中心人参分中心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省联合分析测试中心人参分中心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植物新品种DUS测试体系建设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植物新品种DUS测试简介 |
1.3 植物品种DUS测试在中国的历史 |
1.4 植物新品种DUS测试的作用 |
1.4.1 品种管理的基础 |
1.4.2 品种鉴定的重要手段 |
1.4.3 维权执法的技术保障 |
1.4.4 品种选育的行为规范 |
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3. 国内外植物新品种DUS测试体系建设 |
3.1 国外植物新品种DUS测试体系发展概况 |
3.1.1 欧盟 |
3.1.2 英国 |
3.1.3 法国 |
3.1.4 日本 |
3.1.5 德国 |
3.1.6 美国 |
3.1.7 澳大利亚 |
3.2 国外植物新品种DUS测试体系建设特点 |
3.2.1 布局合理,分工明确 |
3.2.2 设施完善,设备先进 |
3.2.3 操作规范,网络智能 |
3.3 国内植物新品种DUS测试体系发展概况 |
3.3.1 国内植物新品种DUS测试体系发展第一阶段 |
3.3.2 国内植物新品种DUS测试体系发展第二阶段 |
3.4 国内植物新品种测试体系基本情况 |
3.4.1 国内植物新品种测DUS试体系的建设情况 |
3.4.2 国内植物新品种DUS测试体系的基本功能 |
3.4.3 国内植物新品种DUS测试体系取得的成效 |
3.5 我国植物新品种DUS测试的模式及特点 |
3.5.1 我国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概况 |
3.5.2 运行机制 |
3.5.3 费用 |
3.5.4 农业植物新品种DUS测试工作内容及流程 |
3.6 国内植物新品种DUS测试的技术现状 |
4. 现阶段我国植物新品种DUS测试面临的挑战 |
4.1 植物新品种DUS测试属种、品种数量的增加和检测能力的不足 |
4.1.1 DUS测试区域存在空白 |
4.1.2 DUS测试能力不足 |
4.1.3 无性繁殖已知品种的保存 |
4.1.4 DUS测试参数中存在空白 |
4.2 国内外对品种保护提出更高要求 |
4.3 农业执法能力急需提升 |
4.4 国际间合作交流范围进一步扩大 |
4.5 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研制遇到瓶颈 |
4.6 测试体系配置的国家体系化 |
5. 加强DUS测试体系的建设 |
5.1 加强测试体系硬件建设 |
5.1.1 新建测试分中心 |
5.1.2 改扩建现有测试分中心 |
5.2 加强测试技术研究 |
5.2.1 DUS测试标准研制技术 |
5.2.2 DUS性状量化测定技术 |
5.2.3 图像采集及分析技术 |
5.3 加强测试队伍建设 |
5.4 加强已知品种数据库建设 |
5.5 加强测试指南的研制 |
5.6 加强测试制度建设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2)吉林省农业标准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2 相关基本理论 |
第三章 吉林省农业标准化发展分析 |
3.1 吉林省农业经济基本情况 |
3.2 农业标准化发展历程 |
3.3 吉林省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吉林省农业标准化推广基本模式分析 |
4.1 政府主导型推广模式 |
4.2 龙头企业带动型推广模式 |
4.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拉动型推广模式 |
4.4 吉林省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的功能定位 |
第五章 影响农户实施农业标准化行为的因素分析 |
5.1 农户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行为的理论分析 |
5.2 农户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人参标准化案例分析 |
6.1 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现状 |
6.2 吉林省人参标准化发展现状分析 |
6.3 推进吉林省人参标准化的路径 |
第七章 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的总体思路及推进对策 |
7.1 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的总体思路 |
7.2 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对策措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件 |
(3)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概念的界定 |
1.3.1 绿色农产品 |
1.3.2 绿色农产品营销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 |
1.5.2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1.5.3 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的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要求 |
2.1.2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农产品营销 |
2.2 竞争优势理论 |
2.2.1 竞争优势理论内涵 |
2.2.2 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支 |
2.3 产业集群理论 |
2.3.1 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 |
2.3.2 产业集群的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绿色农产品营销的经济学分析 |
3.1 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外部性分析 |
3.1.1 外部性理论概述 |
3.1.2 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外部性分析 |
3.2 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博弈分析 |
3.2.1 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博弈主体 |
3.2.2 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博弈假设 |
3.2.3 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博弈分析 |
3.3 绿色农产品营销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
3.3.1 福利经济学的内涵 |
3.3.2 绿色农产品营销福利分析 |
3.4 绿色农产品营销中“逆向选择”问题分析 |
3.4.1 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 |
3.4.2 绿色农产品营销中的“逆向选择”与制假售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比较及其借鉴 |
4.1 国内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比较及其借鉴 |
4.1.1 国内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研究与发展现状 |
4.1.2 我国推行绿色农产品营销的障碍与问题 |
4.2 国外绿色农产品营销特点及借鉴 |
4.2.1 国外绿色农产品营销特点 |
4.2.2 可借鉴的经验 |
第五章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现状分析 |
5.1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历程 |
5.1.1 起步阶段 |
5.1.2 快速发展阶段 |
5.1.3 产业大发展阶段 |
5.2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现状分析 |
5.2.1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认证现状 |
5.2.2 绿色农产品企业认证情况 |
5.2.3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布局情况 |
5.2.4 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现状 |
5.3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监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
5.3.1 绿色农产品管理机构与队伍建设情况 |
5.3.2 绿色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情况 |
5.3.3 绿色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情况 |
5.3.4 绿色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情况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SWOT分析 |
6.1 SWOT分析方法概述 |
6.2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的机会分析 |
6.2.1 自然气候条件优势 |
6.2.2 农业资源优势 |
6.2.3 雄厚的农业科技创新实力 |
6.2.4 优越的地理区位 |
6.2.5 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
6.3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劣势分析 |
6.3.1 绿色农产品市场份额较少 |
6.3.2 绿色农产品生产管理水平有待于完善 |
6.4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的机会分析 |
6.4.1 行业发展环境有利 |
6.4.2 吉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
6.4.3 产地与口岸联合监管模式的出台 |
6.4.4 绿色农产品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
6.5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威胁分析 |
6.5.1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
6.5.2 出口市场标准严厉 |
6.5.3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的制定和选择 |
7.1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目标 |
7.2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体系设计 |
7.2.1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设计 |
7.2.2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的市场体系设讨 |
7.2.3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的生产体系设计 |
7.3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选择 |
7.3.1 产品策略选择 |
7.3.2 定价策略选择 |
7.3.3 渠道策略选择 |
7.3.4 促销策略选择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1.1 吉林省的绿色农产品发展产业大发展时期 |
8.1.2 吉林省的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大好的历史发展时期 |
8.1.3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中将维护品牌公信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核心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大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
8.2.2 建立绿色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 |
8.2.3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力度 |
8.2.4 加强省际国际间合作 |
8.2.5 培养农产品营销人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研究 ——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一、研究内容的界定 |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东北与俄国农业交流的初步发展(1689~1897) |
第一节 中国东北与俄国的互市贸易 |
一、齐齐哈尔互市贸易 |
二、库克多博—祖鲁海图边境互市贸易 |
第二节 中国东北与俄国沿江边区农产品贸易 |
一、黑龙江以北边区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初步发展 |
二、乌苏里江以东边区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
第三节 俄商深入东北内地进行农产品贸易与技术交流 |
一、清政府对俄国商人深入东北内地进行农产品贸易的态度 |
二、松花江流域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
三、中俄农业技术交流的初步展开 |
第二章 中国东北与俄国农业交流的快速发展(1897~1917) |
第一节 中国东北对俄大豆贸易的兴起 |
第二节 粮食贸易及俄资粮食加工业在中国东北的发展 |
第三节 中俄农业交流的进一步深化 |
一、畜产品贸易与技术交流 |
二、茶叶贸易及种茶技术在俄国的传播 |
三、中俄农业技术交流的进一步开展 |
第三章 中国东北与苏俄、苏联农业交流的曲折发展(1917~1949) |
第一节 农产品贸易的曲折发展 |
一、十月革命至“九·—八”事变前的曲折发展 |
二、伪满时期农产品贸易的停滞 |
三、解放战争时期农产品贸易的开展 |
第二节 俄资农畜产品加工业在中国东北的衰变 |
一、十月革命至“九·一八”事变前的曲折发展 |
二、伪满时期俄资农产品加工业的萎缩 |
三、解放战争时期俄资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局部恢复 |
第三节 农业技术交流的曲折发展 |
一、十月革命至“九·一八”事变期间农畜新品种、农机具的引进 |
二、伪满时期农业技术交流成果的延续 |
三、东北解放区积极学习苏联先进农业科技 |
第四章 中国东北与苏联农业交流的飞跃发展(1949-1961) |
第一节 中国东北对苏联农产品贸易 |
一、东北地区对苏口岸的农产品贸易 |
二、苏联对输出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与东北农作物质量安全措施 |
三、黑龙江省对苏农产品贸易 |
第二节 中国东北引进苏联农业优良品种 |
一、苏联农作物品种的引进 |
二、苏联畜牧良种的引进 |
第三节 中国东北引进苏联农机具与进口农机具国产化 |
一、苏联半机械化农具的推广使用 |
二、苏联机械农具的引进与东北机械农具国产化 |
三、苏联拖拉机的引进与东北地区拖拉机制造业的发展 |
四、中国东北地区引用苏联农机具的特点 |
第四节 中国东北与苏联农业人员交流与互访 |
一、农业专家及领导人互访 |
二、聘请苏联专家来东北 |
三、选派留苏学生 |
四、苏联专家管理工作 |
第五章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全面发展(1980~) |
第一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途径 |
一、设立专门农业科研机构、搭建对俄科技合作平台 |
二、通过农业部“948计划”实施对俄农业科技合作 |
三、通过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合作项目实现科技交流与合作 |
四、通过举办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实现科技交流与合作 |
第二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和内容 |
一、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与互访 |
二、黑龙江省农科院与俄罗斯农科院全俄大豆所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
三、地方科研机构农业合作项目与技术培训内容 |
四、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良种、技术的引进与输出 |
第三节 劳务输出与中俄农业经济技术合作 |
一、农业劳务输出的形式 |
二、吉林省对俄农业劳务输出情况 |
三、中俄农业经济技术合作的主要措施 |
第四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产品贸易 |
第六章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述评 |
第一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特点 |
一、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具有非连续性的特点 |
二、中国东北对俄罗斯的农产品贸易受国际市场制约 |
三、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具有一定盲目性 |
第二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成效 |
一、农产品贸易的成效 |
二、科技交流的成效 |
三、人员交流的成效 |
四、负面影响及失误 |
第三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影响因素 |
一、地缘因素 |
二、政治因素 |
三、经济因素 |
四、文化因素 |
第四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5)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相关理论研究 |
1.1.1 公共物品理论 |
1.1.2 经济增长理论 |
1.1.3 农业技术进步理论 |
1.1.4 比较优势理论 |
1.1.5 作物生产潜力研究 |
1.2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研究 |
1.2.1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历史回顾 |
1.2.2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 |
1.2.3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条件 |
1.3 水稻生产影响因素研究 |
1.3.1 水稻生产影响因素 |
1.3.2 东北水稻生产影响因素 |
1.3.3 气候变化对东北水稻生产的影响 |
1.4 我国水稻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
1.5 水稻生产发展战略研究 |
1.5.1 水稻产业化发展研究 |
1.5.2 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
1.6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方法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稻生产的重要意义 |
2.1 世界水稻生产概况 |
2.1.1 世界水稻生产情况 |
2.1.2 世界水稻增产的主要途径 |
2.1.3 世界水稻消费状况 |
2.1.4 世界水稻贸易状况 |
2.2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
2.2.1 我国水稻区域分布 |
2.2.2 我国水稻优势区域布局 |
2.2.3 建国后我国水稻生产发展概况 |
2.2.4 我国水稻进出口和贸易状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发展概况 |
3.1 东北地区是我国水稻的重要生产基地 |
3.1.1 自然条件好 |
3.1.2 稻米品质好 |
3.1.3 产量持续增长 |
3.1.4 稻米商品率高 |
3.2 建国以来东北水稻的历史演变 |
3.3 现阶段东北水稻生产发展概况 |
3.3.1 生产在波动中持续增长 |
3.3.2 稻作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
3.3.3 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3.4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格局与变化 |
3.4.1 辽宁省的水稻生产 |
3.4.2 吉林省的水稻生产 |
3.4.3 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 |
3.5 东北水稻生产发展展望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北水稻生产波动性测定 |
4.1 产量长期波动性分析 |
4.2 产量短期波动性分析 |
4.3 面积和单产波动及其对产量波动的影响 |
4.3.1 面积和单产的长期波动分析 |
4.3.2 面积和单产的短期波动分析 |
4.3.3 面积和单产波动对产量波动的影响 |
4.4 结论与启示 |
4.4.1 生产发展很快 |
4.4.2 生产波动幅度较大 |
4.4.3 产量波动是面积和单产波动共同作用的产物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北水稻生产潜力分析与评价 |
5.1 东北水稻增产的可行性分析 |
5.1.1 市场需求分析 |
5.1.2 基本自然条件分析 |
5.1.3 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
5.2 东北水稻生产潜力系统分析与评价 |
5.2.1 生产潜力测算方法 |
5.2.2 光温生产潜力 |
5.2.3 气候生产潜力 |
5.2.4 东北水稻生产潜力开发 |
5.3 东北水稻增产潜力综合评价与比较 |
5.3.1 东北地区总体水稻增产潜力 |
5.3.2 辽宁省水稻增产潜力 |
5.3.3 吉林省水稻增产潜力 |
5.3.4 黑龙江省水稻增产潜力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东北水稻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
6.1 东北水稻生产的影响因素 |
6.1.1 气候变化的影响 |
6.1.2 土壤条件变化的影响 |
6.1.3 农业投入及科技发展的影响 |
6.1.4 比较优势及市场前景的影响 |
6.2 东北水稻生产影响因素的实证 |
6.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6.2.2 东北水稻增产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 |
6.3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北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构建与对策 |
7.1 东北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前景 |
7.2 东北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构建 |
7.2.1 产前技术 |
7.2.2 产中配套技术 |
7.2.3 产后配套技术 |
7.3 东北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政策支撑体系构建 |
7.3.1 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社会发展政策 |
7.3.2 资源与环境政策 |
7.3.3 技术政策 |
7.3.4 生产、贸易保护政策 |
7.3.5 市场经济政策 |
7.4 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保障水稻生产的良性循环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1.1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发展评价 |
8.1.2 东北水稻生产潜力概算及开发技术途径 |
8.1.3 东北水稻竞争力及稻米经济分析研究 |
8.1.4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技术支撑体系与对策 |
8.2 政策建议 |
8.2.1 发展目标 |
8.2.2 建设重点 |
8.2.3 保障措施 |
8.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发章 |
(8)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标准编制说明(论文提纲范文)
1 标准编制情况背景说明 |
2、工作简况: |
2.1 任务来源 |
2.2 协作单位 |
2.3 主要工作过程 |
2.4 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
3 标准编制原则说明 |
3.1 基本原则 |
3.2 指导思想 |
4 标准规范性内容的制定和论据 |
4.1 术语和定义 |
4.2 技术要求 |
5 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
6 与相关标准水平的对比说明 |
7 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
8 作为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
9 标准的贯彻要求和措施建议 |
(9)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研究的必要性 |
1.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重要作用 |
1.1.2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现状及问题 |
1.1.3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目标、思路和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资料信息收集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
1.3.2 资源系统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 |
1.3.3 需求分析与体系规划建议相结合 |
第二章 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构成要素及其发展历史研究 |
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概念 |
2.1.1 农产品 |
2.1.2 农产品质量安全 |
2.1.3 检验和检测 |
2.1.4 实验室 |
2.1.5 体系(系统) |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构成要素和功能 |
2.2.1 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构成要素 |
2.2.2 实验室构成要素 |
2.2.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主要功能 |
2.3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历史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实验室资源调查 |
3.1.2 文献和互联网信息收集 |
3.1.3 实地调查和电话调查 |
3.2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概况分析 |
3.2.1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统计分析 |
3.2.2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人员数量统计分析 |
3.2.3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固定资产统计分析 |
3.2.4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面积统计分析 |
3.2.5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检测项目统计分析 |
3.2.6 其他统计数据分析 |
3.3 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概况分析 |
3.3.1 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质检机构类别 |
3.3.2 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质检机构地区分布 |
3.4 各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概况分析 |
3.4.1 北京 |
3.4.2 天津 |
3.4.3 河北 |
3.4.4 山西 |
3.4.5 内蒙 |
3.4.6 辽宁 |
3.4.7 吉林 |
3.4.8 黑龙江 |
3.4.9 上海 |
3.4.10 江苏 |
3.4.11 浙江 |
3.4.12 安徽 |
3.4.13 福建 |
3.4.14 江西 |
3.4.15 山东 |
3.4.16 河南 |
3.4.17 湖北 |
3.4.18 湖南 |
3.4.19 广东 |
3.4.20 海南 |
3.4.21 广西 |
3.4.22 重庆 |
3.4.23 四川 |
3.4.24 贵州 |
3.4.25 云南 |
3.4.26 西藏 |
3.4.27 陕西 |
3.4.28 甘肃 |
3.4.29 青海 |
3.4.30 宁夏 |
3.4.31 新疆 |
3.5 中国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现状 |
3.5.1 中国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概况 |
3.5.2 食品检测机构的地区分布 |
3.5.3 国家食品和农产品质检中心概况 |
3.6 农产品认证检验检测机构概况 |
3.6.1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检验检测机构 |
3.6.2 绿色食品认证检验检测机构 |
3.6.3 有机农产品认证检验检测机构 |
3.7 小结 |
第四章 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政策及技术标准子系统研究 |
4.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法律法规子系统 |
4.1.1 有关法律法规概况 |
4.1.2 法律法规对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的影响分析 |
4.1.3 现行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 |
4.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行政管理政策子系统研究 |
4.2.1 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
4.2.2 相关政策现状分析 |
4.2.3 行政管理政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影响分析 |
4.2.4 行政管理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标准子系统研究 |
4.3.1 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现状 |
4.3.2 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业检验检测标准现状 |
4.3.3 技术标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影响分析 |
4.3.4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小结 |
第五章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管理经验及其启示 |
5.1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概况 |
5.1.1 加拿大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2 美国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3 澳大利亚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4 日本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5 韩国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6 荷兰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7 德国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8 英国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9 丹麦实验室管理概况 |
5.1.10 世界着名跨国检验认证机构概况 |
5.2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管理经验 |
5.2.1 政府投资建立国家核心实验室 |
5.2.2 整合实验室资源 |
5.2.3 利用社会实验室资源 |
5.2.4 强化实验室质量和安全 |
5.2.5 重视实验室能力验证和人员培训 |
5.2.6 开展实验室实用技术的研发 |
5.3 国外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启示 |
5.3.1 重视核心实验室规划和建设 |
5.3.2 利用社会检测资源和整合现有资源并重 |
5.3.3 加强实验室质量安全管理 |
5.3.4 重视实验室能力验证和人员培训 |
5.3.5 加大实验室实用检测技术的研究力度 |
5.3.6 着力保障实验室运行经费 |
第六章 检验检测需求供给分析和对体系建设建议 |
6.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需求分析 |
6.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业务需求与供给模式 |
6.1.2 现有实验室检验检测供给能力 |
6.1.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需求估计 |
6.1.4 实验室标准单位检验检测供给分析 |
6.2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建议 |
6.2.1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原则 |
6.2.2 对规划建设内容和标准的建议 |
6.3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关于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
7.1.1 检验检测机构规模与布局 |
7.1.2 检验检测能力 |
7.1.3 检验检测体系发展规划 |
7.1.4 检验检测业务 |
7.2 关于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法律法规 |
7.2.1 检验检测立法 |
7.2.2 检验检测执法 |
7.3 关于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行政管理政策 |
7.3.1 检验检测的行政管理部门设置 |
7.3.2 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 |
7.3.3 改善行政管理的政策建议 |
7.4 关于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标准 |
7.4.1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7.4.2 完善检验检测标准建议 |
7.5 关于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队伍 |
7.5.1 检验检测人员素质 |
7.5.2 检验检测技术培训 |
7.5.3 检验检测人力资质 |
7.6 主要结论 |
7.7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7.8 今后主要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3-1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概况表 |
附表4-1 农产品检验检测及检疫方法国家标准 |
附表4-2 食品卫生检验国家标准 |
附表4-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国家标准 |
附表4-4 质检总局主管相关农产品检验检测及检疫方法国家标准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吉林省农产品标准化成长阶段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标准化的理论基础 |
2 吉林省农产品标准化的现状 |
2.1 初步构建起具有一定水平的农产品标准体系框架 |
2.2 构建起较系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
2.3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和监管体系初步形成 |
2.4 农产品标准化的推广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
2.5 农产品标准化取得明显成效 |
2.6 吉林省农产品标准化实施情况 |
3 吉林省农产品标准化的问题分析 |
3.1 认识不到位,标准意识不强 |
3.2 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尚不健全 |
3.3 农产品标准化向生产过程推广和实施手段不足 |
3.4 农产品标准化检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
3.5 资金投入不足,农产品标准化工作艰难举步 |
3.6 标准化农产品市场发育不足 |
3.7 农产品标准化的人才队伍缺口大 |
4 农产品标准化的现实背景分析 |
4.1 国际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大幅提升 |
4.2 国内农产品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逐步提高 |
4.3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全新的形势和机遇 |
4.4 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已经构建起良好的基础 |
5 新成长阶段吉林省农产品标准化工作特征分析和总体思路 |
5.1 新成长阶段吉林省农产品标准化的特征 |
5.2 新阶段吉林省农产品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思路 |
6 推进我省农产品标准化的对策 |
6.1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
6.2 农产品标准化的市场开拓对策 |
6.3 农产品标准化建设的资金对策 |
6.4 农产品标准化的人才对策 |
6.5 农产品标准化的管理对策 |
7 结论 |
8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吉林省联合分析测试中心人参分中心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植物新品种DUS测试体系建设的探讨[D]. 焦雄飞. 山西农业大学, 2018(06)
- [2]吉林省农业标准化问题研究[D]. 刘晓利.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4)
- [3]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研究[D]. 王延明.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4)
- [4]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研究 ——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至今[D]. 杨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1(12)
- [5]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D]. 潘文博.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2)
- [6]农田复式棚西洋参综合栽培技术研究[J]. 郑殿家,田永全,崔东河,朴承熙,孙国刚,赵晓龙. 人参研究, 2008(04)
- [7]移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标准编制说明[J]. 仲伟同,曹志强,冯家. 人参研究, 2008(03)
- [8]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标准编制说明[J]. 仲伟同,曹志强,冯家. 人参研究, 2008(02)
- [9]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研究[D]. 肖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05)
- [10]吉林省农产品标准化成长阶段对策研究[D]. 祝月升. 吉林农业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