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技术对英语教学带来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马婵婵[1](2021)在《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基于层级模型理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教育部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新课标中提出的四大核心素养都对学生的培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而这些要求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批判性思维。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欧阳康(2012)曾说过: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最常规的人类思维,它与人类的开放性、超越性联系在一起,是人类文明进步最为重要的主体性条件。在这里欧阳康指出了批判性思维的地位和作用。二十一世纪重创新人才的培养,那么就要谈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思维能力的一部分也必须得以关注。特别是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太多信息,但是并不是每则信息都会让我们增长见识,获得新的知识。因此,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不过我国对其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相关研究还比较少。层级模型作为研究批判性思维的理论,为在信息技术课程当中研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供了依据。本文重点研究基于层级模型理论,建构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型,以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基于层级模型的内涵和要素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和要素等进行梳理、对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进行解读,构建了基于层级模型的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具体来说,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综述并分析了层级模型理论的要素;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现状、内涵和要素;层级模型理论指导下的批判性思维;信息技术课程当中的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研究。通过对课标当中的批判性思维进行解读以及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进行分析,建构了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模型。二、以建构的培养模型为指导,完成行动研究的实施计划,对实践的项目进行教学设计,包括书写教案、制作课件、准备各种教学资源、设计问卷、制作课堂观察表等。三、根据教学实践计划进行三轮行动研究,并对每一轮行动研究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和反思,找出教学活动中的不足,再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通过对前后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肖云霞[2](2021)在《基于视觉输入增强的CALL技术在所有格语法习得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极度贫乏的二语(英语)环境中,学习者无法成功注意到足够的语言特征,因此缺少二语发展必须的语法知识。但是基于视觉输入增强的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技术可以隐性地帮助学习者根据“注意力假设”来感知和习得目标特征。它主要是通过外部操纵来提高目标二语特征的显着性,从而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以促进学习者对目标二语特征的习得。同时,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过程性数据,可以整合这些数据并为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之间建立可解释的认知计算模型,从而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协助教师实现个性化差异教学。因此,本研究使用认知数据收集工具(眼动仪)进行了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干预,整合了视觉输入增强技术的三种呈现方式,分别是逐条输入无语义、批量输入无语义、批量输入有语义,探究了三种不同的模式在促进低龄二语学习者对目标二语语法的习得方面分别会产生什么影响。本实验选取的目标特征是所有格语法,视觉上对目标特征采用了颜色方块、添加字体颜色、斜体字和动画的增强方式。实验包括前测和即时测试。通过使用T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KL散度等方法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和关系初探索,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了建模探究,最后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出最优参数,得到了带参数的计算模型。本实验得到了以下结论:(1)视觉输入增强的三种呈现方式均可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并且分别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者的所有格语法习得,效果依次为批量输入有语义>逐条输入无语义>批量输入无语义。(2)视觉输入增强的效果不是绝对的,先验知识是显着影响因素,当该知识所需要的资源超过学习者本身所拥有的资源时,会造成学习者认知负荷。保证学习者能继续吸收知识的手段是在刺激材料中加入新的刺激条件,让学习者在已有的知识和二语语法之间重新建立可理解的桥梁。(3)学习者认知计算模型整合了学习者认知特征和环境因素,通过模型可以发现,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因素除了先验知识外,知识点难度是第二显着因素,对于难的知识点,学习者一般需要学习四次左右达到稳定水平,简单的知识点通常学习两次左右便能到达稳定水平。本研究为教师设计视觉输入增强的教学材料提供了借鉴,为教师教学分析和实现个性化差异教学提供了依据。
沈晓婷[3](2020)在《希沃白板软件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教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学课堂开始普及。英语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英语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过去十几年里,教育教学软件如春笋般不断涌现,各学校斥巨资安装设备以及培训教师学习使用各种教育教学软件,然而对使用教育软件效果的反馈往往没有及时跟上。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却一直处于薄弱环节。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和兴趣,是对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融合理论的进一步延展;对高中一线教师用信息技术开展写作教学提供一个实例借鉴;同时也促进教师思考专业能力和技术素养的提升;对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学习方面则既是能力的促进又是兴趣的培养。本研究在学生写作前、写作中和写作后等环节将希沃白板软件的教学资料推送、师生端互动、思维导图、多屏投影、分层作业布置等多个功能融合进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本研究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如何深度融合希沃白板软件?(2)深度融合希沃白板软件于写作教学中对高中生英语写作兴趣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3)深度融合希沃白板软件于写作教学中对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提升是否有显着效果?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高三(9)班(10)班的90各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为期一学期的运用希沃白板软件深度融合英语写作的教学实验,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课堂观察、调查问卷、半结构化访谈和写作测试收集数据。在教学实验前,笔者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用写作测试题进行英语写作水平前测;在教学实验中,笔者在实验班综合运用希沃白板软件的教学资料推送、师生端互动、思维导图、多屏投影、分层作业布置等功能融合进写作教学,对照班使用普通教师常规运用希沃白板软件的功能(呈现PPT)进行写作教学;在实验后,笔者用写作测试题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英语水平后测,对实验班进行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实验结束后笔者使用SPSS17.0分析实验收集的数据得出结果。本文研究发现,与传统写作教学中孤立地应用教育软件的某个功能对比,综合运用希沃白板软件的多种功能(教学资料推送、师生端互动、思维导图、多屏投影、分层作业布置等),令其与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深度融合,能够使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得以提高,同时写作水平有显着的提升。实验前后测数据对比表明,实验班的学生综合运用希沃白板软件学习英语写作后的成绩比对照班的成绩有了显着的提升;实验班的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表明,大部分的学生对于英语写作教学与希沃白板软件融合的教学模式持肯定的意见,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实验的结果一致。访谈结果的分析表明,学生在使用希沃白板软件的英语写作课堂的热情更高,更富有积极性,同时访谈中学生希望软件的写作评阅功能应该更加完善和智能。基于研究结果,笔者证实了希沃白板软件促进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为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可行的操作借鉴。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孟志远[5](2021)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网络技术发展和移动终端多样化,学习者得以随时随地获取互联网中的学习资源,泛在学习逐渐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新学习样态。泛在学习所带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鲜明变化冲击着人们对传统学校、校园和教师的概念,渲染出学校教育将在泛在学习冲击下消亡的可能性。但应当明确,学校教育之所以能够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中承担主要的教育任务且至今未变,是因为其教育供给始终依据学习者个体需求和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而调整。学校的存在对于人的个性化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作为千百年来始终担负着核心教学任务的场所,很难会在数字时代中被基于网络环境的泛在学习所取代。与泛在学习相比,学校教育具有前者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存在极易受到冲击的薄弱之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应当思考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如何重新理解学校,重新审视学校教育,重新规划学校教育供给的问题。基于以上思路,本研究在进行了相关文献阅读与梳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并结合调查研究与访谈,围绕学校应在教育供给方面进行怎样的变革才能适应孕育泛在学习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这一问题,先后梳理了泛在学习的内涵,泛在学习引发的学习者对学校的新需求,以及泛在学习为学校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回溯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历史,描述学校教育供给现状,明确了学校教育不会为技术变革所动摇的价值坚守,以及学校教育之于泛在学习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从价值导向与变革路径方面提出了学校教育供给的变革策略,从而为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供给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导向与可参照的实践路径。本研究共有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意义,对相关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研究综述,在此基础上对“泛在学习”、“学校教育供给”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进而明确了本研究的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并依此选取了理论分析、比较研究、调查研究与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的第二部分描述作为万物互联时代新学习样态的泛在学习。首先回溯了泛在学习的概念来源——泛在计算,以及支持泛在学习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其次描绘了泛在学习的特征,如提供高度技术化的学习体验,实现学习与真实生活的联结以及面向学习者多样化学习特征等。泛在学习对学习者多方面的支持催生了学习者对学校教育知识教学质量、人际交往机会、个性化成长服务以及数字化教学手段的新需求,各种来自学习者的新需求进一步为学校教育带来知识教学、人际关系、现代学校标准育人模式以及学校存在方式的挑战。研究的第三部分梳理学校教育供给的历史与现状。将符号与文字的创造使用、造纸与印刷技术的发明应用、视听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界定为对学校教育供给变革产生推动作用的四种技术力量。进而梳理学校教育供给面临的四次变革进程中社会对劳动者需求的变化:由掌握农耕技术以满足物质生活转向满足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而后进一步多样化专业化,至今已形成更多元的创新型劳动者需求。同时,学校教育供给由早期具有明显阶级性的教育供给、工业化时代统一的标准化教育、将视听技术充分应用于学校教学培养社会紧缺人才,转向当前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合作、探索能力,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为导向实施的供给。研究的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的价值。首先结合第三部分对学校教育供给变革历程的梳理,总结出学校教育之所以传承千年且仍具有核心教育价值的原因,包括学校中“百年树人”的德育坚守、传道从师的师生联结以及共生并育的生长环境等亘古不变的内涵。学校教育所传承的珍贵财富与泛在学习相比自然具有诸多优势,体现在学习者隐性知识习得、非认知因素培育、现实环境创设以及学校教师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等方面。其次,对学校教育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了解学校教师与管理者、学生、家长以及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对泛在学习及学校教育的主观认识。研究的第五部分提出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策略。在理论导向方面,学校教育供给的变革应以学习者的个体需求和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为导向,以学习者知识技能的掌握,求知精神的生成,合作能力与领导力、科学精神与创造力、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以及数字化时代的信息素养的生成为目标。在实践方面,学校教育供给应从学校课程资源、校园空间、学习者培养方式、学校教育供给主体和学习者的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具体包括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教辅机构教学资源的变革;室内学习空间和室外活动空间的改造;育人模式的循证化,教师身份的大众化,教学手段的智能化;学校与社会、家庭、自然的教育供给功能、责任、环境的联结;学习者学习评价内容、手段、方式、主体等方面的变革。研究的最后一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研究问题的总结和结论的梳理,指出本研究所作访谈的代表性不高、个人写作视角局限、教育供给变革策略的可行性未得到验证且普适性较弱等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展望。
王媛[6](2020)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接受度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各类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在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受到重重阻碍。从技术接受的视角探究缘由,发现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意愿不高,拒绝、抵触的情绪致使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用难以发挥,也制约着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影响到教育变革的推进。因此,本研究以剖析教师接受信息技术的影响因素为突破口,探讨增强教师使用意愿的可行方法,设计并制定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接受度的策略。通过分析教师技术接受的相关文献,首先明确了教师接受信息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亟需解决的问题。其次对技术接受理论进行梳理总结,重点参考TAM与TTF的整合模型,构建了教师信息技术接受度的影响因素体系模型,其中包括:主观规范、促成条件所构成的外部环境因素,相关经验、自我效能感、感知易用性与有用性所形成的使用者因素,以及技术特性、任务特性、任务与技术匹配所组成的技术因素。在此基础上,以各因素的作用方式为线索,提出“增强主观规范与促成作用来强化外部推动力”、“增强任务与技术匹配来促进技术整合”、“增强自我效能感与相关经验来提高自我认知”三大策略。且结合创新扩散、个人决策、营销策划等理论,对策略的具体举措进行细化阐述,以期发挥内部牵引力与外部支持的共同作用,有效促进教师接受信息技术。为了检验策略的有效性,以中小学英语教师为实验对象,基于智慧英语系统实施干预策略,并构建量表以评估教师信息技术接受度的提升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干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接受度,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易用认知与有用认知,改善教师接受技术的方式方法,尤其是涉及外部环境因素的策略对教师接受技术产生显着的积极影响。最后,经过问题总结与自我反思,对后续的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展望。
朱润秋[7](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的深度影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新世纪的人才培养方式必须发生重大变革,从而本研究提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建议,探索学科融合所带来的新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本研究从教师与学生都迫切想要促进和提高的英语阅读能力着手,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拓展阅读的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因此,本研究提出三个问题:(1)互联网+背景下,建构怎样的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2)这种教学模式能否实现高中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提高?(3)这种教学模式还将对高中生哪些素养产生影响?本研究根据“互联网+教育”和拓展阅读的理论基础,结合传统的PWP(读前、读中和读后)阅读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四基元”理论建构与设计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探索该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阅读素养、信息素养、学习方式等能力的形成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江苏省某四星高中两个班级99人为研究对象采集数据,首先收集了研究对象在教学模式实施前后的阅读测试成绩,从而分析该教学模式对以阅读成绩为表征的阅读素养的影响,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研究实验班学生在阅读素养、信息素养、学习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变化。本研究通过社会科学软件包SPSS25中的描述性统计、Levene方差齐性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和图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访谈调查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互联网+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结合了PWP阅读教学法和信息技术“四基元”理论,建构出以阅读课前、阅读课中和阅读课后为整体的阅读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模式可操作,效果可测量;(2)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阅读测验成绩、阅读习惯、阅读内容、阅读策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反思能力等阅读素养都有所提升;(3)除了阅读素养,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素养、处理团队协作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本研究揭示了在师生共同协作中,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融合。教师筛选出优质的、适合高中生阅读的语篇,通过课堂中的有效精读,课中与课外紧密联系,创设符合阅读语篇的模拟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处理实际问题,教师转变育人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所需的阅读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闫君子[8](2020)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境脉及教学变革价值》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诉求,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融合成为推动教育教学变革的关键力量,为课堂教学转型提供了方向。自信息技术出现开始,便对教学活动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但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实践的条件等因素,已有研究未在理论层面厘清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的影响以及对两者融合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本研究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成果,了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发展、影响因素及教学模式等,界定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活动的概念。基于此解读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内涵与方式,从历史长时段的视角明晰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发展脉络,分析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所带来的观念变革,从而思考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诱发的未来教学变革内容,探讨其变革价值,提出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实践路径。本研究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括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理论基础、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等方面。问题提出明确,并为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提供了奠定基础。文献综述从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内涵、发展历程、学科教学、教学模式、影响因素、教学策略等方面梳理相关研究成果,为后期的研究提供借鉴。研究理论基础明晰了本研究的整体基调,即以信息技术哲学和现象学为理论体系,审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相关问题。研究目的与意义确立了本研究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探究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变革价值,并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阐述相关意义。基于此,确立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境脉及其变革价值作为研究重点。第二部分,核心概念界定。对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活动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同时从不同角度剖析对信息技术的不同理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指它不单单是信息技术与教学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深入挖掘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探讨信息技术进入教学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完成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一体化,最终实现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过程。第三部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意蕴解读。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特征、提高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能力、深化了全面发展的内涵,两者之间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基于此可知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是一种生态式融合,而非偏态式融合。且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呈现出内在连续性、创新引领性、凸显学科性的基本特征,融合方式主要包含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将信息技术作为课程教学的要素之一、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资源、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环境。第四部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历史脉络。以技术的特性为依据,以各个阶段信息技术的特性为着力点,借用伊德“人与技术”四种关系的现象学分析框架,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各个阶段信息技术的功能和作用,但因其技术特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第五部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诱发的观念变革。基于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发展脉络,从理论层面思考自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以来所引起的观念层面的教学活动内的变革:即促使知识观由从“现代”走向“后现代”、教学观由“教学中的技术”走向“教学与技术”、学习观由“被动-机械”走向“主动-自主”。第六部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诱发的教学实践变革。基于对理论层面的探讨,进而从实践层面明晰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对教学各要素产生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两者融合程度的加深,未来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对教学思维、教学主体、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时空等要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革。相对而言,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对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交往等方面产生的变革较大且具体,对教学思维、教学主体、教学手段等方面产生的变革处在变化之中,不易把握。第七部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未来路径。基于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讨论与分析,确定信息技术进入教学活动必定对教学各要素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必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教学活动,对教学变革产生巨大影响,但当前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并没有获得理想中的变革。因此,这一部分主要基于在之前探讨的基础上,思考信息技术进入教学活动的现实困境,进而构建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未来方式。本研究的新意主要体现在对信息技术进入教学活动进行境脉的梳理,并从技术观的角度审视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的变革内容和价值,以试图为未来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实践上的思考。
刘奕[9](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10](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二、计算机技术对英语教学带来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技术对英语教学带来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基于层级模型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的具体问题与假设 |
(一)研究的具体问题 |
(二)研究假设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框架 |
六、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一、文献综述 |
(一)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层级模型理论指导下的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信息技术课程当中的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研究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三)布鲁姆思维层次理论 |
第三章 基于层级模型的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型建构 |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分析 |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理念中的批判性思维体现 |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中的批判性思维体现 |
(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中的批判性思维体现 |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
三、教学媒体选择 |
四、教学策略选择 |
五、学习评价 |
六、基于层级模型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流程 |
第四章 基于层级模型的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行动研究 |
一、行动研究计划 |
二、行动研究实施过程 |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 |
(二)第二轮行动研究 |
(三)第三轮行动研究 |
三、学生批判性思维变化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
(一)调查背景 |
(二)调查方法 |
(三)调查过程 |
(四)调查材料 |
(五)数据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总结与不足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基于视觉输入增强的CALL技术在所有格语法习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EFL学习者的困境 |
1.1.2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必要性 |
1.1.3 基于视觉输入增强的CALL技术在二语学习领域的应用优势 |
1.2 文献综述 |
1.2.1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的国内外研究 |
1.2.2 视觉输入增强在二语学习领域的国内外研究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创新 |
1.5 论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 |
2.1 注意力 |
2.1.1 注意假说 |
2.1.2 注意力的测量 |
2.2 视觉输入增强 |
2.3 学习者认知计算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方法 |
3.1 研究问题与假设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对象 |
3.2.2 干预工具 |
3.2.3 输入材料 |
3.2.4 测试工具 |
3.3 实验过程 |
3.4 数据分析技术 |
3.4.1 数据预处理 |
3.4.2 T-TEST、MANOVA |
3.4.3 Kullback-Leibler散度 |
3.5 计算模型 |
3.5.1 基于机器学习的候选建模方法 |
3.5.2 优化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数据样本的构成 |
4.2 测试成绩分析、交互因素分析 |
4.3 注意力分布 |
4.3.1 整体注意力分布情况 |
4.3.2 注意力分布的计算 |
4.4 认知计算模型的构建框架 |
4.5 认知计算模型的建立 |
4.5.1 使用KNN、SVM、决策树和逻辑回归建模 |
4.5.2 认知计算模型的优化 |
4.5.3 模型评估 |
4.5.4 模型迁移——在疑问句中的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5 讨论与建议 |
5.1 基于不同模式的视觉输入增强技术的专注力分布讨论 |
5.2 基于视觉输入增强的CALL技术的有效性讨论 |
5.3 基于认知计算模型的相关分析 |
5.4 干预建议 |
5.4.1 基于视觉输入增强的CALL技术对教师教学的干预建议 |
5.4.2 对二语语法教学的干预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干预素材所使用的句子 |
附录2:所有格语法的认知计算模型 |
附录3:疑问句的认知计算模型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3)希沃白板软件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课标的要求 |
1.1.2 希沃白板软件的应用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教育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研究 |
2.1.1 国内相关研究 |
2.1.2 国外相关研究 |
2.2 关于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 |
2.2.1 国内相关研究 |
2.2.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理论 |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3 动态系统理论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和工具 |
4.3.1 研究方法 |
4.3.2 研究工具 |
4.4 研究过程 |
4.4.1 实验前测 |
4.4.2 教学过程 |
4.4.3 实验后测 |
4.5 数据收集 |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
5.1 深度融合的措施 |
5.2 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影响 |
5.3 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发现 |
6.2 教学启示 |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学生对于英语写作与希沃白板软件深度融合的兴趣问卷调查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深度融合希沃白板软件的英语写作教学课堂观察表 |
附录5 教学案例 |
致谢 |
(5)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泛在学习:万物互联时代的学习样态 |
第一节 泛在学习概念与发展溯源 |
一、概念溯源: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泛在计算 |
二、发展溯源:始于20世纪初的现代教育技术 |
第二节 泛在学习样态特征 |
一、提供高度技术化的学习体验 |
二、实现学习与真实生活的联结 |
三、面向学习者多样化学习特征 |
第三节 新学习样态催生对学校教育的新需求 |
一、对知识教学质量的需求 |
二、对人际交往体验的需求 |
三、对个性化成长服务的需求 |
四、对数字化教学手段的需求 |
第四节 新教育需求为学校教育供给带来的挑战 |
一、泛在化知识对学校知识教学的冲击 |
二、虚拟化交往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冲击 |
三、个性化需求对标准学校模式的冲击 |
四、数字化学习对学校存在方式的冲击 |
第二章 学校教育供给: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推动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四次浪潮 |
一、人类社会发展变迁与学校教育变革 |
二、变革性技术、社会形态与学校教育供给的关系 |
第二节 符号与文字初创使用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
一、从口耳相传到符号与文字的产生 |
二、以满足物质生活为目的的劳动者需求 |
三、具有明显阶级性的学校教育供给 |
第三节 造纸印刷技术发明应用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
一、造纸与印刷技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
二、以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为目的的劳动者需求 |
三、工业生产催生统一化的学校教育供给 |
第四节 视听技术发展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
一、视听技术发展提高信息传播速度 |
二、多样化专业化的劳动者需求 |
三、视听教学为新形式的学校教育供给 |
第五节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普及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
一、快速迭代与丰富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
二、面向信息社会活动的新型劳动者需求 |
三、融合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学校教育供给 |
第三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供给:传承与优势 |
第一节 学校教育传承的珍贵财富 |
一、百年树人的德育坚守 |
二、传道从师的师生联结 |
三、共生并育的生长环境 |
第二节 学校教育之于泛在学习的优势 |
一、学习者隐性知识习得的优势 |
二、学习者非认知因素培育的优势 |
三、学校现实环境创设的优势 |
四、学校教师育人功能的优势 |
第三节 泛在学习与学校教育供给的关系:基于访谈的结论 |
一、中小学教师与管理者的观点 |
二、高校教师与管理者的观点 |
三、高校学生的观点 |
四、学生家长的观点 |
五、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的观点 |
第四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策略(上) |
第一节 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价值指向 |
一、以学习者与社会需求为导向 |
二、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求知精神 |
三、培育合作能力与领导力 |
四、培养科学精神与创造力 |
五、培育全球化时代人文精神 |
六、培育数字时代信息素养 |
第二节 学校课程资源的变革 |
一、重设显性课程教学内容 |
二、强化隐性课程育人价值 |
三、丰富教辅机构教学资源 |
第三节 学校校园空间的变革 |
一、调整室内学习空间 |
二、丰富室外活动空间 |
第五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策略(下) |
第一节 学习者培养方式的变革 |
一、育人模式的循证化 |
二、教师身份的大众化 |
三、教学手段的智能化 |
第二节 学校教育供给主体的拓展 |
一、学校与社会的功能联结 |
二、学校与家庭的责任联结 |
三、学校与自然的环境联结 |
第三节 学习者学习评价的变革 |
一、从重知识到重素养:评价内容的变革 |
二、从纸笔化到智能化:评价手段的变革 |
三、从封闭式到开放式:评价方式的变革 |
四、从多元化到多维化:评价主体的变革 |
结语 |
一、研究问题与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师及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四 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访谈提纲 |
在读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6)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接受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2.1 教师与信息技术的关系相关研究 |
1.2.2 教师接受信息技术的过程相关研究 |
1.2.3 教师对信息技术接受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1.2.4 提升教师对信息技术接受的相关对策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教师信息技术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 教师信息技术接受度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2.1.1 技术接受的相关理论 |
2.1.2 TAM与 TTF整合模型的适用性 |
2.2 教师信息技术接受度的影响因素体系模型建构 |
2.3 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2.3.1 从技术因素论影响作用 |
2.3.2 从外部环境论影响作用 |
2.3.3 从技术使用者论影响作用 |
3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接受度的策略设计 |
3.1 强化外部推动力,促进教师接受技术 |
3.1.1 传递技术价值形成主观规范,增强感知有用性 |
3.1.2 运用典型实例引起主观规范,突显技术易用性 |
3.1.3 优化技术接受环境,促成教师的易用性认知 |
3.1.4 建设教师共同体,加强学术组织的促成支持 |
3.2 关注技术的整合,强化任务与技术的匹配 |
3.2.1 任务驱动学习,优化技术的应用效果 |
3.2.2 利用发散思维,拓展技术的教学功能 |
3.3 提高自我认知,激发教师使用意愿 |
3.3.1 在探索体验中建立相关经验,刺激教师感知技术 |
3.3.2 依靠榜样示范强化自我效能,激励教师接受技术 |
3.3.3 制定实践计划培养教学自信,领会易用性与有用性 |
4 实施与效果检验 |
4.1 策略的实施过程 |
4.1.1 新技术简介 |
4.1.2 实施研究过程 |
4.2 干预策略的制定 |
4.2.1 创设有利外部条件 |
4.2.2 建立任务技术匹配 |
4.2.3 实践训练提升自我 |
4.3 策略的检验 |
4.3.1 问卷设计与试测 |
4.3.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4.3.3 访谈结果分析 |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教师信息技术接受度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1 拓展阅读的概念界定 |
2.1.2 拓展阅读的特点 |
2.1.3 互联网+教育 |
2.1.4 信息技术的“四基元” |
2.2 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研究 |
2.2.1 国外教育信息化的研究 |
2.2.2 国内教育信息化的研究 |
2.3 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语言学科教学相融合的研究 |
2.3.1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发展 |
2.3.2 国外信息技术与语言学科教学相融合的研究现状 |
2.3.3 国内信息技术与语言学科教学相融合的研究现状 |
2.4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工具 |
3.5 研究内容 |
3.6 数据收集 |
3.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四章 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
4.1 建构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需求分析 |
4.1.1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调查分析 |
4.1.2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调查结论 |
4.2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模式整体设计 |
4.3 互联网与教学、学习资源 |
4.3.1 硬件设施 |
4.3.2 软件设施 |
4.4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实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阅读理解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1 实验样本的选取分析 |
5.1.2 前测和后测成绩分析与讨论 |
5.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1 学科融合对培养“英语阅读素养”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2 学科融合对发展“信息素养”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3 学科融合对学生“学习方式”影响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4 问卷调查整体分析与讨论 |
5.3 访谈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6.2 对教学的启示和建议 |
6.3 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教学模式设计前的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教学模式设计前的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拓展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江苏省某四星高中入学摸底英语试卷阅读部分 |
附录五 2019年1月3日阅读能力测试题 |
附录六 2019年6月19日阅读能力测试题 |
附录七 教学模式实施后访谈提纲 |
附录八 教学实例1:《吸血鬼德拉库拉》材料 |
附录九 教学实例2:纪录片《行星地球》 |
附录十 教学实例3:新闻报道——以21世纪英语报为例 |
致谢 |
(8)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境脉及教学变革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1.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是教育变革的关键力量 |
2.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是时代的呼唤和未来趋势 |
3.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是课堂教学转型的方向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相关研究 |
2.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1.现象学 |
2.信息技术哲学 |
3.建构主义理论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研究重难点与拟创新点 |
1.研究重难点 |
2.研究拟创新点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 |
1.信息技术 |
2.教学活动 |
3.融合 |
(二)境脉 |
(三)教学变革价值 |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意蕴解读 |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内在关联 |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内涵 |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基本特征 |
1.内在连续性 |
2.创新引领性 |
3.凸显学科性 |
(四)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方式 |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历史脉络 |
(一)语言的扩展阶段 |
(二)认知的融合阶段 |
(三)知觉和身体的延伸阶段 |
(四)思维的拟人化阶段 |
四、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诱发的观念变革 |
(一)教学活动中的知识观:从“现代观”走向“后现代观” |
1.偏向知识建构的动态生成性 |
2.强调知识适用范围的境域性 |
3.凸显知识价值的关涉性 |
(二)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观:从“教学中的技术”走向“教学与技术” |
1.提出新的教学认知方式,促进教育理论的形成 |
2.变革教学实践方式,反映教育实践的诉求 |
(三)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观:从“被动—机械”走向“自主—建构” |
1.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
2.引领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
3.加深学生有意义建构的程度 |
五、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诱发的教学实践变革 |
(一)助推教学理念的转变 |
1.教学目标的转变 |
2.教学思维的转变 |
(二)深化教学主体的作用 |
1.教师主体主导作用的深化 |
2.学生主体主动作用的深化 |
3.主体之间交互作用的深化 |
(三)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 |
1.知识内容的丰富化 |
2.知识结构的网状化 |
3.知识形态的软化 |
4.知识呈现的富媒化 |
5.知识生产的人机化 |
(四)引领教学方式的重组 |
1.重识教学方式的价值 |
2.推动教学方式的重组 |
(五)打造全新的教学时空 |
六、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未来趋势 |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实践困境 |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未来方式 |
1.融合方式:从植入式融合走向生态式融合 |
2.融合过程: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为一体 |
3.融合结果:构建教学活动新样态 |
七、总结与展望 |
(一)本研究的结论 |
(二)本研究不足与改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10)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四、计算机技术对英语教学带来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基于层级模型理论[D]. 马婵婵.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视觉输入增强的CALL技术在所有格语法习得中的应用[D]. 肖云霞.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希沃白板软件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D]. 沈晓婷. 西南大学, 2020(05)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D]. 孟志远.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接受度的策略研究[D]. 王媛.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7]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研究[D]. 朱润秋.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境脉及教学变革价值[D]. 闫君子. 西南大学, 2020(01)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10]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