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洪秀全故居随想(论文文献综述)
唐由海[1](2020)在《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营城思想的韧性活力、独特审美和哲学底色,丰富了世界城市发展历史。先秦时期的城市选址,充溢着活跃思潮和丰富实践,是中国营城传统的开启之处,但现有城市选址研究成果集中在主要王朝时期,先秦时期研究鲜有成果报道且不成体系。本文旨在通过对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的研究,从史学角度还原先秦城市选址营建历史,从文化和技术角度挖掘先秦城市选址的基础性价值、源头价值和多元化价值,以弥补对先秦营城传统的理解不足及其价值对“华夏化”贡献的认识不足,并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早期先民智慧。本文采用阶段式论述结合案例城市分析,梳理了自龙山时代到东周结束约2000余年时间内先秦华夏文明主要地域的城市选址起源、分布、流变、融合的动态历程,以综合性研究为主,并选取作为城市选址重要支撑的技术体系和哲学思想进行专项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先秦华夏城市选址发展历程经历“多源”发育期、“多源”到“一体”期、“一体”到“多元”期三个阶段;提出选址技术体系在先秦时期已经初步形成,并由“辨方正位的测量之术”、“城地相称的制邑之术”、“因地制宜的御水之术”、“流域治理的兴城之术”、“观星授时的节令之术”、“星象崇拜的象天之术”六方面技术构成,具有“实用理性”特点;发现城市选址受先秦哲学思想影响,并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山水有情的审美观和有为无为的人地观三方面,呈现出“儒道互补”特征,“儒”“道”共同构成了进与退,巧与拙,收与放的矛盾体,形成了华夏选址传统开放、多元、深沉的思想主干和基本线索。
张嘉欣[2](2018)在《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传播与接受》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革故鼎新、承上启下、反思与重构并存的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各个领域也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了适应新的社会体制,消除文化大革命对教育、文化领域的消极影响,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普及历史知识便显得尤为必要。历史通俗读物做为传播历史知识最为普遍的载体,得到了国家与史学界的高度重视。于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历史通俗读物编写出版的高潮。史学工作者秉承着材料上尊重史实,内容上简明扼要,情感上宣传爱国主义的原则,在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新编写数量大概有一千多种,体裁包括史话体、传记体、故事体、问答体、图解体、历史散文、游记多种形式,种类包括通史类、断代史类、历史常识类、文化知识类、中国革命史类、地方史类、民族史类、中外人物传记类、文物遗产类、经济科技史类等。这批历史通俗读物要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就需要通过一定途径将读物传播给更多的受众。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和市场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84年进行的首届“爱国主义优秀通俗历史读物”的评选,为广大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出版树立标杆的同时,也吸引了社会各阶层对历史通俗读物的关注,推动了优秀读物的出版发行。以“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为代表的大规模读书活动,参与人数达数千万,覆盖职工、农民、青年、少年儿童等不同职业年龄人群,配有专题讲座、书刊评介、读书演讲、读书征文、知识竞赛、读书研讨、论文答辩等辅助形式,设有专门评价激励机制。有效的保证了阅读效果,加快了历史通俗读物向大众的传播速度。同时,在全面改革的浪潮中,图书发行机制开始多样化,地方出版社自主性增强,民营书店、个体书摊兴起。在自负盈亏的体制下,图书发行销售机构加强了对新出版读物的宣传,并通过参加各种书市、书展多渠道促进读物尽快流向读者。从上百万的发行量和再版量来看,这批历史通俗读物阅读者多,社会需求旺盛;从现有的报纸杂志书评对这些读物的好评来看,这批历史通俗读物质量较高,影响力大;从读书活动等普通读者的反馈资料来看,这批历史通俗读物在受众中流传广,推动了历史知识在民间的普及。
王新立[3](2017)在《近代文学社团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旨在对近代文学社团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状况作一通览式的描述,以期能够达到一个全面完整的了解和认识。尝试从文献学、历史学的角度考证近代主要文学社团的产生与发展状况,从文学史、社团史的角度来研究近代文学社团与近代社会文化、近代文学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既关注与其紧密相关的外在因素,如时代局势的动荡,西方文化的冲击,文学革命和新文学思潮的影响等,也关注其内在的存在状态,如社团内部的构成、社团的条例规定、社团活动与发展的方式、社员的文学创作与作品的收集、整理与传播等,使文学社团研究更加立体化,更加丰富。文章思路方面,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近代文学社团发展的时代背景,主要从近代社会的巨变,中国文化在近代的转型,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革命,如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方面,探究这些时代因素对传统文人与传统文学社团的影响。第二章主要论述从19世纪初开始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120余年间文学社团的发展历程,依据该时期文学社团发展的具体状况,分为恢复期,复兴期,低落期,持续发展期四个阶段,对各个时期的文学社团进行详细梳理。对一些重要社团进行具体考证。第三章为近代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文学社团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其中台湾以诗钟为主要创作方式的文学社团活动,在近代,特别是在清末发展非常繁盛。东南亚作为中国海外华人数量最多、聚居最为集中的地区,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较之其它地区,也更加浓厚。本章马来亚地区为中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社团在该地区的发展状况,及其在当地华文文学发展中的影响。第四章为近代文学社团的特征研究,主要包括:基于社团与社员的考察,一是从地域文化与文学的角度考察近代文学社团与社团成员的地理分布,二是对社团主要成员身份的考察,并进一步探究社团的性质与特征。此外,作为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科举制度在近代被废止之后,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而产生的文社,并没有随着科举制度的消亡而消亡,而是发生了一些改变,并继续存在着。第五章为几类特殊的文学性社团研究,在近代文学社团的发展中,既有一些和前代文学社团相似的社团,如怡老类社团,又出现了一些前代没有的社团类型,如诗钟社。现阶段这些社团在学界没有统一的认识,也难以归类,同时又创作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文学性特征。为完整体现近代文学社团发展的全貌。本章针对几类主要的文学性社团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怡老类文学社团、季节性文学社团、诗钟类文学社团、哀悼性质的文学社团,以及报刊类和校园文学社团等。
于游[4](2016)在《中国梦的制度文化积淀研究》文中指出2012年11月,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由来已久的愿望作为全民族的共同理想正式提出。“中国梦”一经提出,瞬间成为了国内国外关注的热点,引起了中国人的强烈共鸣。我国当前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中国梦是对中国人民的目标激励和梦想引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保障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已经并将继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动力支持与制度保障。”①要加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我们必须依靠这一制度优势。“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和坚定源于并需要制度文化的强力持续支撑。制度文化有两个层次的内涵:一是制度的事实存在,二是关于制度的观念性的存在。前者是一种不言自明的前提,后者才是需要研究的重心。当人民群众心中对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肯定其作用、接受其规范、遵守其约束、扞卫其权威的观念系统,这条正确的路才会被拥护,人们才会拼尽全力、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在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制度文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梦的实现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即在凝聚社会共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定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上起着重要作用。只有积极发挥制度文化的正向功能,才能够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保证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围绕“中国梦的制度文化”这一核心概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历史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原则和史论结合的叙述方式,阐释了中国梦、制度文化、中国梦制度文化的基本内涵,厘清了中国梦与制度文化的基本关系,梳理了中国梦制度文化的历史积淀,系统分析了当前中国梦制度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找寻他国在制度文化建设中的有益经验。探讨了中国梦制度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并尝试提出中国梦的制度文化建设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策略。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有五章内容。各章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主要是对中国梦的解读以及核心概念的界定。首先从理论层面阐述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及其现实意义;对制度、制度文化、中国梦的制度文化予以界定,并辨析其关系。阐释制度文化积淀在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第二章重点对中国梦制度文化历史积淀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研究。从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天朝上国”近代以来的衰落以及“伟大复兴”的制度文化觉醒分析中国梦的历史节点;从中华民族的盛衰成败与社会制度、中国梦的实现愿景与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探究中国梦与中国的社会制度;从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探索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追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制度文化的历史积淀。第三章重在探求他国梦制度文化建设中可借鉴的积极经验。在研究他国梦的由来和演变,以及中国梦与他国梦在生成背景、理论基础、价值基础、目标追求、发展道路,特别是制度文化方面有何不同的基础上,总结他国梦制度文化建设的可借鉴经验。虽然根本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我们认为仍有值得借鉴之处。如制度文化建设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础是不断调整制度的具体形态及体制;以目标梦想为指引,强化制度文化建设;以长期不间断地向民众宣传教育为手段,加强目标梦想的制度文化建设等。第四章在研究中国梦制度文化积淀走势时,主要从中国梦制度文化建设的挑战和机遇、中国梦制度文化积淀走势的指南、中国梦制度文化建设中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中国梦制度文化建设与人民幸福生活追求四个层面进行研究。第五章重在解决如何将中国梦制度文化建设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分析中国梦制度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总结融入的意义,并根据其基本要求提出中国梦的制度文化建设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设想。
彭琴[5](2015)在《《张舜微壮议轩日记》引清人文集考述》文中提出作为中国现代着名的国学大师,张舜徽先生(1911-1992)学兼四部,着述宏富,于清人学术研究甚多,影响甚大。《张舜徽壮议轩日记》(1942.9-1947.1)主要记载其平日读书、治学、教学以及学术交游之事,其中阅读引论的清人文集多达65种,是考察张舜徽青年时期治学情况尤其是其研究清人学术思想的宝贵材料。当前学界对于张舜徽先生的主要学术着作都有初步的评介和研究,但对于《张舜徽壮议轩日记》的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对张舜徽先生从1942年9月至1947年1月之间阅读引论的65种清人文集进行穷尽式的爬梳整理,将其中三百余条引文与今日所见同名文集比勘校对,对其引论的内容、作用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全面展现了张舜徽先生青年时期阅读清人文集之勤之精,追求博通、严谨平正、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治学精神,及其于苦境中坚持不懈读书治学的惊人毅力,为日后研究清人学术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学识基础和深厚的学人修养。另外,通过《张舜徽壮议轩日记》与张舜徽先生后来出版的《清人文集别录》、《清儒学记》、《清代扬州学记》三部研究清人学术的专着进行对读,可知张舜徽先生最终形成的清人学术思想及相关专着直接来源于青年时期勤读清人文集所形成的观点。其主要关注的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治学当以经世致用为归旨,尤其推崇曾国藩等兼备武略以宏儒效的湖湘学者;二是治学当博采众说,择其善者而从之,主张博通之学,服膺阮元,推崇翁方纲、姚鼐、章学诚乾嘉三大通儒,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以及清代朴学殿军孙诒让之学;三是为学当为本原之学,当摒弃汉宋门户之见,消融程朱陆王之争;四是学者当作有用之文,当不屑以纯粹文人自居。
谭君[6](2013)在《“文革”时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的来看,“十七年”时期(1949-1966年),我国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就。然而,“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疾风暴雨般的政治运动几乎冲垮了各个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社会陷入混乱,经济出现滑坡,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倒退。“文革”初期,处于政治中心的北京遭到了尤为严重的冲击,各方面的情况尤其糟糕。因此,在“文革”初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在短时间内急剧衰落,一度陷入了单调、乏味、低迷的历史低谷。进入70年代以后,特别是在“九一三事件”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推动下,我国的各项事业开始走向复苏和恢复,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也随之发生改变。再加上国内政治气氛的相对缓和,我国外交工作新局面的打开,到了“文革”后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与“文革”初期单调、乏味的情况有了明显的不同。但需要指出的是,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在“文革”中后期所发生的变化,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而且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这些恢复并没有超过“文革”前的水平。除去绪论、北京概况和结论以外,本文用六章的篇幅来论述“文革”时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的概况,并按照娱乐主体参与娱乐活动的不同方式,将娱乐生活分为“静态娱乐”和“动态娱乐”。按照这个分类方法,第二章至第四章中的电影、广播、电视、音乐和歌曲、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文艺演出、图书、报刊、图书馆和图书借阅属于静态娱乐;第五章至第七章中的群众体育、体育赛事、春节、“十一”、“五一”、旅游、展览、餐厅、文化馆和群众文化生活属于动态娱乐。
姚承嵘[7](2010)在《训练方式要切实、有效、灵活、多样——建立科学的写作训练体系系列谈(二)》文中研究说明训练方式要切合同学们的生活实际。比如说作文命题,选同学们熟悉的,有生活体验的,如《从教室窗口望去》、《将来的我》、《我的自述》、《我的同桌》、《回家的感觉》;切合时令的,如《又是一年秋》、《秋风落叶随想》、《风雪路感怀》、《初雪》。新年到了,结合办板报、壁报,让同学们写些辞旧迎新、珍惜时光、谈感言志的诗文;春节前夕,给同学们讲讲对联的写法,引导大家学写春联,练练毛笔字,自己拟联、书
李文莲[8](2010)在《论新时期中国散文中的生命意识》文中提出新时期散文吸收中国古代散文及外国散文的精华,在五四以来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冰心等散文大家开拓的广阔天地的基础上,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创造了三十年来散文的辉煌成就,这与个体生命的解放是分不开的。透过解读新时期散文,理解散文中表达的生命意识,关注新时期散文中表现的生命个体,为文学、人学补充新鲜的血液是我们文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从生命哲学的角度解读新时期散文中的个体,了解个体的生命意识,是研究新时期散文的一个切入点。导论对“新时期散文中的生命意识”进行界定,并对论题产生的社会契机和文体因素展开论述。生命意识是个体生命对于自身存在及其意义和价值的体认和感悟,在新时期散文中它表现为个体生命摆脱对政治的依附,以文化和审美的方式建构和展示个体生命的独立和尊严。它具体表现为对个体生命情感世界的重新体认,个体与故乡及自然的休戚与共,以及对个体生命人生旅程的感悟、生存痛苦与焦虑的宣泄及个体生命价值的思考等。新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这是个体的生命意识苏醒与重新建构的历史契机。文艺从政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散文作家重新获得了抒发个人感情、表现个体性情的话语权力,个体的生命在创作中又回到中心位置。另外,散文没有自己的文类规范,这为创作者提供了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使创作者享受到恣意创作的欢欣。社会的发展及散文的特有文体特征使新时期散文中的生命意识得到张扬。第一章探讨新时期散文中生命意识的重新发现与建构。新时期散文从哀祭散文发展到新散文,知识分子从能够比较自由地抒发自己的心声到对散文文体的自觉创新,可以看出作者生命意识的逐渐恢复、确立、张扬过程。新时期散文中的生命意识体现为生命的本体发现、文化建构和审美抒写三个维度,三个维度彼此融合,使日常存在的生命有了意义,使生物个体成为文化主体与审美主体,并走向自由的精神境界。散文也由此成为个体生命为自己拓展的诗意居所。首先是生命的本体发现。新时期散文既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对个人的发现,自我意识得到重建,又汲取了中国文化中的仁爱传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人及其他生命,达到生命与生命间的契合与和谐。伴随着“四人帮”的倒台,人们从狂热、虔诚、幻灭中苏醒,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历次政治运动及文革中备受打击的知识分子,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命运,他们的自我意识就在对自身命运的省察中复苏并建构起来。年轻学人朱学勤、林贤治、王尧等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还原文革,他们的自我意识在对民族灾难的自觉承担上显现出来。身体是人赖以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出发点与媒介。周涛对肉体进行审美描述,南帆与萧春雷对躯体进行了知性思考,周晓枫对身体进行求真的探索,郑小琼、王十月的“打工散文”和夏榆的反映窑工生活的散文里,身体备受凌辱。他们以自己的身体为支点,感受到了一份实在。人重视自我的存在,更要重视“他者”的存在,苇岸、刘亮程等作者对自然社会中的生物的关爱与体悟细致入微,展现出作者的人文情怀。其次是生命的文化建构。文化对生命具有塑造作用,中国新时期散文作家由于学识、经历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面貌:老一代学者的睿智、中年学者的深刻、年轻学人的激情都带有人生积淀的痕迹,文化对个体生命的建构又使他们都善于思考,基于现实及历史的思索是他们共同的特征,这也赋予他们的散文作品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再次是生命的审美抒写。新时期的散文作者由于对传统散文模式的突破和对散文文体的重新建构,表现出对审美人生的追求,确立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对情景的精心营造和设置、对意识流动的描写打破了桎梏散文自身的壁垒,形成开放的格局。在话语方式的选择上,许多作品对话与独语并举,形成生命间的交融回还。在语言运用上,老生代散文善于运用整齐的四字短语和古体诗词;年轻一代作家如李存葆、余秋雨等往往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方式,使语言整齐中富有变化,这反映出他们不同的生命特征和文化阅历。第二章探究个体生命对家园的寻找与回归,求索人与自然和谐的诗意家园。新时期散文作品中充满了作者对故土的依恋与牵挂,作者在与故土血脉相连的书写中找到了个体生命存在的精神家园。季羡林、汪曾祺、贾平凹、莫言、张炜、摩罗等作家以自己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故乡的挚爱与怀念。故乡是张炜对抗物质世界的根据地,是莫言创作的素材,故乡成全着贾平凹作为一个作家的存在,同样也影响着汪曾祺的文学观念和文学风格。作为农民的儿子,摩罗等作者的作品中流露出对故乡的一种感同身受的疼痛,一种设身处地的悲悯。季羡林的散文回忆了自己求学在外时对家人、对祖国的牵挂和思念。而漂泊者的心永远与故乡连在一起,作为自然整体的一分子,作者不仅在对自然的沉醉中恢复了个体的自然感受力,而且在人与自然的反思中,重新确立人在自然中的位置,个体生命在与自然的交融中,精神世界更加丰富。韩少功向往一种融入自然的生活,一种自由和清洁的生活,他在这神奇的自然面前,听到了来自大地的遍地应答,消弭了城市生活中形成的孤独和焦虑。把自然中的一切诸如山、水及一切生灵等都看作生命,与它们之间建立一种默契,这在楚楚等作者的游记中体现得较为突出。生态散文作者如李存葆等对人类扼杀自然生命的种种劣行进行了尖锐的抨击、执着的追问和深刻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热切呼唤人类的群体意识,呼唤人类要真正爱护自然,尊重自然。西藏因其奇特的高原景观、神奇隽永的传说、神秘的宗教、虔诚的教徒等特征而成为一个值得凝视的地方,人们在凝视西藏的过程中,不仅得到情感的愉悦,而且在思想、心灵等精神上都有新的建构。来自珠穆朗玛的本族写家还原了一个具有民族特征的藏文化,马丽华在对西藏的书写中,完成了自己从一个西藏的“他者”到“我们”的身份转换。第三章对个体生命在家庭与社会关系的生存书写中,探讨个体的情感指归。新时期散文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无论是书写两性之间、家庭成员之间、还是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烙下印记的人物,都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共鸣和同情。女性散文作者以确立自己的性别存在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生命意识。探讨两性相处的艺术,向往心心相印的爱情是新时期散文的重要主题。而王小波、徐晓的爱情描述告诉我们:现实中的爱情依然美好,性情契合的生命能够彼此承担;杨绛则彰显出独立女性生命的尊严。长辈对子女,有超凡脱俗的亲与爱,子女能够理解并超越父母,平等互爱的新型家庭伦理关系建构起来。李辉对《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重新解读,梁衡抓住瞿秋白的人格进行的建构,黄永玉以艺术的笔调描述的比他老的老头儿,王蒙不成样子的怀念,都是作者用今天的眼光对人物的重新审视。所有的人物都因为融入了作者的眼光、情怀而获得了生机和活力。第四章梳理个体生命的人生感悟,探讨个体生命的生存理想。在物质化的今天,有尊严、有灵魂的精神生活依然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精神体现出生命的价值和尊严。精神生活是一个无限敞开的过程,新时期散文思考自己的人生旅程,在困境中思索活着的意义,追求个体生命的价值。尹慧和梅洁的童年叙写使个体生命的存在充满了温暖,牛汉和胡廷武在对童年的回忆中,分别创造了一个诗意的世界和一个自然而幸福的世界。青春是敏感的时期,社会的变化给每一代青年留下了印记,但是社会的转型也窒息了青年的激情和幻想,散文中少年老成的面孔多,朝气蓬勃的心灵少,这是新时期散文的遗憾。中年作者如贾平凹、谌容、艾云等感到了困惑与无奈,老年人却做到了“令人惊奇地出色”!能够正视死亡、主动思考死亡是新时期散文作者的共性,在思考中体现出生命的达观与通透。面对生存的困境,汪曾祺随遇而安、季羡林主动应战,乐黛云追求生命的尊严。史铁生对生存困境的思考,建立在自己对苦难的担当上,他的思索穿透苦难的迷障,走向生存的终极。新时期散文中少有反映命运无常的作品,马瑞芳和李存葆的两篇散文是特例,这是对个体生命生存现状的进一步探求和思索。人是精神生活的存在,人的本质是由精神建构及精神生活的状况来决定的。王小波强调一定的物质基础对个体尊严的重要性,韩少功追求的是有灵魂的生活,是在拜金的社会中对精神的坚执。刘小枫的“怕”和“爱”,体现出一个知识分子在物欲的社会中对精神生活的不懈追求,杨绛在读书中得到了一般人难以体会到的自由与自在,更在读书中贯通了时空,把个体的生命汇入到人类的生命之流中。新时期散文中的生命意识最重要的特征是自我意识的张扬以及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其次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故乡及人与自我的叙写中,体现出生命的关联性与整体性。但是在新时期散文作品中,身份歧视有着真实的表达,这是作者缺乏爱心和同情心、缺乏人道情怀和人文素养的体现,它显现出作者人格构成中的“小”来。张扬自己的生命意识,同时又能使其他个体的生命意识得到张扬,生命之树才能常青。
郭震旦[9](2010)在《“八十年代”史学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八十年代”是一个变革的年代。在这一变革为主旋律的年代,革故鼎新也成为历史学最大声的呼号。中国社会在这一特定时段发生的断裂与重组,其所引起的冲击与震荡,也完全同步体现在史学研究的断裂与重组上来。与共和国的脚步共振,“八十年代”的史学是以一场嫉恶如仇的思想解放运动拉开序幕的。砸碎枷锁,冲破禁锢历史学精神的现代经学牢笼,成为“文革”结束后一个时期、乃至整个“八十年代”的主旋律。劫后余生,历史学家们以一种勇闯地雷阵的决绝向着“文革”史学泛滥成灾的封建主义、教条主义发起最猛烈的进攻,在突破种种明枪暗箭的阻挡之后,终于廓清了长久笼罩在史学上的封建主义、教条主义的迷雾,使早已被“四人帮”的蒙昧主义折磨得奄奄一息、仅剩下意识形态外壳的史学重新获得生机。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无疑给已经从灾难中复苏的中国史学提供了最强的推动力,史学领域的思想解放遂向纵深挺进。一大批史学家开始对“文革”史学进行了大张旗鼓的清算与讨伐,踏上了从学术上重建中国历史科学的征程。从此,中国史学展开一个新的篇章,跨入一个新的纪元。一个个学术坚冰被融化,一个个学术禁区被突破。“回到马克思去”逐渐成为史学界的思潮。这一思潮贯通整个八十年代,在长达十年的时间段中,史学界紧紧扭住流行唯物史观对人类文明史的严重曲解,实现了历史发展动力,历史创造者等几个重大理论问题上的突破,从而拆除了流行唯物史观框架的支柱,使史学彻底摆脱了现代经学的控制。正在史学界“拨乱反正”高歌猛进之时,出乎意料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刚刚从“文革”中复苏过来的史学却不期然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难以把控的失重之中,一场裹挟甚广的“史学危机”开始蔓延史学界。1983至1988年,对“史学危机”的讨论成为史学界最集中、最热烈的话题,也成为整个“八十年代”史学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这是刚刚获得新生的史学的一次“硬着陆”,也是共和国转型期所经历的“阵痛”在历史学界的反映。不过,正是这场危机影响到其后新时期史学的基本走向,一些与建国后前30年史学完全不同的因素开始在这场危机中破土抽芽。获得“重生”的史学正是以这次危机为契机获得了“重构”。这场危机首先肇因于史学与急剧转型的社会之间的错位。面对正在发生转型的社会,史学完全失语,彻底丧失了对现实的阐释力,完全成为一场伟大变革的看客,成为一个“多余的人”。“八十年代”的这场史学危机是全面性的,无论从史学理论、史学观念、史学方法,还是从史学价值、史学功能、史学范式上来说,“八十年代”的史学严重脱离了转型期的社会。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对历史学自身的全面检讨开始了。首先,建国30年来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成为质疑的对象。学术界普遍认为,在时代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后,老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形成的知识“范型”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在历史的发展面前,有些过时了,新时代要求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再学习。第二,危机来源于方法论的贫困。第三,危机表现于研究领域的极度狭窄和集中。由于受到苏联史学模式的影响以及国内意识形态的需要,建国后史学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五朵金花”。第四,危机在于史学与现实的疏离。危机孕育着生机。正是因为“史学危机”的逼迫,才促使历史学界调整史学的内部结构,开始了艰难的改革之路,并在范型转换、理论建设、方法论构筑、研究领域拓展等方面全面实现新的跨越,从整体上刷新了历史学的面貌,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八十年代”的史学理论研究是呈现“井喷”之势的。1987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史学理论》创刊,其后大批史学概论教材开始出版,如葛懋春、谢本书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吴泽主编的《史学概论》,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马雪萍合着的《史学导论》,李振宏着《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等,这些着作的出版,推动着史学理论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八十年代”的史学理论研究一个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历史认识论上获得飞跃,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历史认识被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所代替的窘迫。在方法论上,建立历史学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在唯物史观提供的研究方法之外,探索新的方法论途径也成为整个史学界的共识。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将自然科学与历史科学联姻的努力,而在引入历史学的自然科学方法中数系统论声势最为浩大。这一时期,外国史学理论也开始大量涌入。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变迁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就来自于西方史学理论的引进。外国史学理论为“八十年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这也算是改革开放经济领域引进西方技术在历史研究领域的反映。如果说理论建构构成“八十年代”史学重构的一翼的话,那么,在写作实践上回归历史现场则构成另外的一翼。随着80年代之前的史学体系的瓦解,过去完全被排除出历史书写框架的一些历史内容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社会史研究的复兴。社会史的复兴,最能代表20世纪后20年史学研究的新趋势、新潮流,是当代史学的一个标志性领域。中国社会史的兴起对史学体系的转换居功至伟。它至少在以下几点构建了新的范式:一、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大量吸收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心理学、医学、人口学、文化学、统计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以达至其构建总体史的目标。二、大大拓宽了与国际史学对接的通道。大量西方学者的理论模式被引入到中国社会史的研究中来。三、研究领域的大幅度转换,由精英的历史转向普通民众的历史,由政治的历史转向日常社会生活的历史,由一般历史事件转向重大的社会问题。社会史的兴起,对于中国史学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八十年代”的史学留下了巨大遗产。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一、史学研究的“去意识形态化”。这是“八十年代”留下的最大遗产。在这一时期,史学终于摆脱了现代迷信的禁锢,冲破现代经学的牢笼,解除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枷锁,冲破了重重禁区,打破了一系列陈旧史学观念的束缚。二、史学走向多元化,统一的史学形式已经不复存在,无论是史学观念、史学理论,还是史学方法,都体现出多元共生的特征。三、“八十年代”史学产生了众多的理论贡献。
张立胜[10](2010)在《县令·幕僚·学者·遗老 ——多维视角下的劳乃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家世、受教和交游,仕宦和幕僚生涯,政治思想,学术兴趣与成就,教育活动及主张,遗老活动及其心态等方面对劳乃宣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劳乃宣出身于浙江桐乡一个官宦世家、书香门第,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是他受劳家家学影响不显,主要得益于母亲沈蕊及沈家。同治十年(1871)劳氏成进士,为今后居官、入幕和从事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他一生交游很广,笔者选取某些代表性的人士,略述他们之间的交往,以助于进一步了解劳氏的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光绪五年至二十六年(1879-1900)间,劳氏先后担任过直隶临榆等六个县的知县,颇具政声,三次被保荐“卓异”。而在因故不能任官时,他又曾入范梁、李鸿章、曾国荃、周馥、盛宣怀、李兴锐、端方等人的幕府,主要负责处理文案。笔者据《劳乃宣公牍手稿》对其在端方幕府所作的文案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由于在端方幕府的出色表现,劳氏才得以由幕而仕,担任朝廷正官,品级愈来愈高,最后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学部副大臣等职。这表明劳氏的游幕生涯和其担任正官相辅相成。劳氏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劳的变法主张虽然在洋务运动、清末新政及进入民国后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劳乃宣在义和团运动中,撰写了《义和拳教门源流考》等着述,始终坚持义和拳乃“白莲教之支流”、“实系邪教”的主张,由于劳氏论证中的粗疏、臆断等诸多原因,该主张没有被朝廷采纳而付诸实行。民国建立后,劳氏鼓吹所谓“共和思想”,即君幼不能行政,仿效周召共和,复辟清室,实行所谓君主立宪,并且一再强调“民主之制不适合中国”。劳乃宣作为近代一位涉猎广泛的学者,对于中学研究造诣较深,对于西学的认知也有一定的水平。笔者对劳氏的中学和西学的成就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劳乃宣的学术成就中,既有显着的进步性,又有一定的保守性,尤其是在民主政体的借鉴方面,因为劳氏溺古太深,难以突破“道则从古从旧,器则从今从新”的束缚,表现出历史的局限性。劳乃宣又是清末的一位教育家,其教育活动涉及了从私塾、书院、简字学堂到近代学堂等诸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清末教育新旧更替的特点。劳氏的教育活动既有促进近代教育发展的进步性,也有受时代和个人思想的局限而维护传统礼教的保守性。在多年从教的基础上,劳乃宣提倡蒙学教育、女子教育,提倡私家教育,主张普及教育,试图为实行君主立宪打下良好的基础。民国建立后,劳乃宣还是一位着名的“遗老”。他力主尊孔,效忠清室,敌视民国。其活动和想法,违背了历史潮流,结果仍是“劳而无功”。另一方面,劳氏帮助卫礼贤翻译《易经》等儒家经典,对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在近代社会变迁中,劳氏是一位政治保守型的学者,和传统士人有共性,以传统的价值观以依归,他又集县令、幕僚、学者、遗老于一身,在这一类型中又有其独特性。
二、过洪秀全故居随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过洪秀全故居随想(论文提纲范文)
(1)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1.1.1 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理论空心化 |
1.1.2 中国历史城市的可资借鉴 |
1.1.3 华夏城市选址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概念界定 |
1.2.1 “华夏”——先秦时期总体时代特征 |
1.2.2 研究对象 |
1.2.3 时空跨度 |
1.3 相关研究情况 |
1.3.1 史学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
1.3.2 环境适应性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
1.3.3 类型学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
1.3.4 研究综述 |
1.4 研究问题、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核心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内容 |
1.4.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先夏的城邑选址 |
2.1 农业与前龙山时代的城邑 |
2.1.1 栽培农业的出现 |
2.1.2 农业经济形成与聚落城邑化 |
2.1.3 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时代的聚落 |
2.2 龙山时代长江流域城邑选址 |
2.2.1 长江上游地区 |
2.2.2 长江中游地区 |
2.2.3 长江下游地区 |
2.3 龙山时代河套地区城邑选址 |
2.3.1 岱海地区 |
2.3.2 大青山南麓 |
2.3.3 陕东地区 |
2.4 龙山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城邑选址 |
2.4.1 中原地区 |
2.4.2 海岱地区 |
2.5 不同区域的选址特点 |
2.5.1 长江流域选址小结 |
2.5.2 河套地区城址小结 |
2.5.3 黄河中下游地区城址小结 |
2.6 华夏城邑选址传统初现 |
2.6.1 多元化特征 |
2.6.2 一体化趋势 |
2.6.3 礼制萌芽 |
2.6.4 防洪思想 |
第三章 夏、商的城市选址 |
3.1 夏的都邑选址 |
3.1.1 夏的社会文化 |
3.1.2 新砦城址 |
3.1.3 二里头城址 |
3.1.4 夏都邑选址特点 |
3.2 商的城市选址 |
3.2.1 商的政治经济 |
3.2.2 偃师商城 |
3.2.3 郑州商城 |
3.2.4 安阳殷墟 |
3.2.5 商都邑选址特点 |
3.2.6 地方城邑选址 |
第四章 西周的城市选址 |
4.1 西周的都邑政治制度 |
4.1.1 宗教思想 |
4.1.2 宗法制度 |
4.1.3 分封制度 |
4.1.4 都邑制度 |
4.2 早周都城选址 |
4.2.1 豳 |
4.2.2 周原 |
4.3 周都城选址 |
4.3.1 丰镐 |
4.3.2 洛邑成周 |
4.4 诸侯国城市选址 |
4.4.1 燕国都城琉璃河 |
4.4.2 齐国陈庄西周城址 |
第五章 东周的城市选址 |
5.1 东周的政治经济 |
5.1.1 生产技术 |
5.1.2 意识形态 |
5.1.3 政治形态 |
5.1.4 城邑建设 |
5.2 东周城址的违制 |
5.2.1 擅自建城 |
5.2.2 扩大规模 |
5.2.3 改变形态 |
5.3 诸侯国国都选址 |
5.3.1 楚都纪南 |
5.3.2 鲁都曲阜 |
5.3.3 齐都临淄 |
5.3.4 赵都邯郸 |
5.3.5 新郑郑韩故城 |
5.3.6 燕下都 |
5.3.7 灵岩古城 |
5.4 地方城市选址 |
5.4.1 晋国晋阳城 |
5.4.2 秦国成都城 |
5.5 秦咸阳选址 |
5.5.1 宏观与微观选址 |
5.5.2 基本格局 |
5.6 小结 |
5.6.1 从多源到一体 |
5.6.2 从一体到多元 |
第六章 先秦城市选址的技术体系 |
6.1 先秦的科学技术 |
6.1.1 “数术” |
6.1.2 先秦的科学技术 |
6.2 辨方正位的测量之术 |
6.3 城地相称的制邑之术 |
6.3.1 相土九州 |
6.3.2 度地量民 |
6.4 因地制宜的御水之术 |
6.4.1 “防水”与“得水” |
6.4.2 城址位置与形态 |
6.4.3 城墙修筑技术 |
6.5 流域治理的兴城之术 |
6.5.1 水土保持 |
6.5.2 沟洫及水利建设 |
6.5.3 流域治理与城市兴起 |
6.5.4 典型的流域治理 |
6.6 观星授时的节令之术 |
6.6.1 天文观测 |
6.6.2 授时而为 |
6.6.3 应时建城 |
6.7 星象崇拜的象天之术 |
6.7.1 政治天文学 |
6.7.2 分野说 |
6.7.3 北极(帝星)与三垣 |
6.7.4 北斗崇拜 |
6.7.5 象天设邑 |
6.8 小结:实用理性的技术体系特征 |
第七章 先秦城市选址的哲学思想 |
7.1 华夏哲学思想的形成 |
7.1.1 思想与权力的分离 |
7.1.2 士与流派的形成 |
7.1.3 反思、抽象和论证的出现 |
7.2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
7.2.1 辩证的阴阳论 |
7.2.2 唯物的气论 |
7.2.3 运动的五行说 |
7.3 山水有情的审美观 |
7.3.1 比德山水 |
7.3.2 天地大美 |
7.4 有为无为的人地观 |
7.4.1 儒家的君子有为 |
7.4.2 道家的圣人无为 |
7.4.3 墨家的兼爱节用 |
7.4.4 法家的人与天调 |
7.5 小结:儒道互补的选址思想特征 |
7.5.1 “美”“善”的互补 |
7.5.2 “主动”中的“被动” |
结语 |
1.研究贡献 |
1.1. 厘清了先秦城市选址的发展脉络 |
1.2. 提炼了先秦城市选址形成的“实用理性”技术体系 |
1.3. 提出先秦哲学思想在城市选址方面具有“儒道互补”特征 |
2.华夏城市选址研究对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借鉴意义 |
2.1 注重城市安全 |
2.2 遵循发展规律 |
2.3 合理城市定位 |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3.1 研究不足 |
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前人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四、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 |
1.1 编写原因 |
1.2 编写成就 |
1.3 编写原则 |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传播 |
2.1 首届“爱国主义优秀通俗历史读物”的评选:国家层面的倡导 |
2.1.1 评选缘由及经过 |
2.1.2 获奖作品的广泛传播及社会影响 |
2.2 国家推动下的读书活动与历史知识的传播 |
2.2.1 职工读书活动 |
2.2.2 青年与少儿读书活动 |
2.2.3 乡村读书活动 |
2.3 历史通俗读物的商业化传播运行 |
2.3.1 出版发行行业的新变化对历史通俗读物传播的促进 |
2.3.2 书刊宣传与翻译对传播的促进 |
2.3.3 书市、书展 |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接受 |
3.1 从出版情况看读物的接受 |
3.1.1 书籍发行量 |
3.1.2 书籍再版量 |
3.2 从专业工作者看读物的接受 |
3.2.1 专业人员作序 |
3.2.2 专业书评 |
3.3 从普通读者看读物的接受 |
3.4 1990年代读物对1980年代读物的接受 |
3.4.1 对编纂体裁的接受 |
3.4.2 思想与传播方式的接受 |
结语 |
附录A 1978-1989年主要新出版历史通俗读物 |
附录B 1980-1989年出版少数民族文字历史通俗读物 |
附录C 1985香港“中国书展”参展历史通俗读物目录 |
附录D 20世纪1980年代报刊杂志历史通俗读物书评汇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近代文学社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论述 |
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的研究 |
二、九十年代至2005年期间的研究状况 |
三、2006年以来的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难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难点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说明 |
一、“近代”时间范围的确定 |
二、“文学社团”概念的界定和收录标准 |
三、具体文学社团命名的方式方法 |
第一章 近代文学社团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
第一节 “文学社团”源流考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述 |
第三节 近代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 |
第四节 近代文学思想流变与特征 |
一、传统文学思想的延续与改变 |
二、早期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文学思想 |
三、文学界革命 |
四、革命派的文学思想 |
五、文学特征 |
第二章 近代文学社团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近代文学社团恢复阶段 |
一、兰心诗社考 |
二、泊鸥吟社考论 |
三、沽上梅花诗社考 |
四、其它文学社团概述 |
第二节 近文学社团复兴阶段 |
一、江东词社考论 |
二、言社、益社考论 |
三、其它文学社团概述 |
第三节 近代文学社团低落阶段 |
一、支社考论 |
二、翠屏诗社考论 |
三、其它文学社团概述 |
第四节 近代文学社团再次复兴阶段 |
一、希社考论 |
二、虞山诗社考论 |
三、寒山社考 |
四、其它社团概述 |
第三章 港台地区及东南亚文学社团发展状况 |
第一节 香港、澳门地区 |
第二节 台湾地区 |
一、发展轨迹 |
二、社团目的与主要内容 |
三、社团活动简述 |
第三节 东南亚地区 |
第四章 近代文学社团的新变 |
第一节 近代文学社团的地域分布 |
第二节 近代文学社团的构成与变化:基于社团成员身份的考察 |
一、成员身份的考察 |
二、社团成员的籍贯分布 |
第三节 科举兴废与近代文社转型 |
第四节 近代女性文人结社活动及其影响 |
第五章 近代特殊的文学性社团述论 |
第一节 诗钟类文学性社团 |
一、诗钟渊源考 |
二、诗钟的创作方法 |
三、近代诗钟类文学社团发展的特点 |
第二节 怡老类文学性社团 |
第三节 季节类文学性社团 |
结语 |
附录: 近代文学社团知见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中国梦的制度文化积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一) 中国梦研究现状 |
(二) 制度文化相关研究现状 |
(三) 中国梦制度文化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思路和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梦的当代内涵与制度文化积淀 |
一、中国梦的内涵 |
(一) 中国梦的提出 |
(二)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 |
(三) 中国梦的提出意义重大 |
二、制度文化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阐释 |
(一) 制度界说 |
(二) 制度文化 |
(三) 中国梦的制度文化积淀 |
三、制度文化在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
(一) 制度文化有助于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社会共识 |
(二) 制度文化有助于坚定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 |
(三) 制度文化有助于巩固实现中国梦的制度基础 第二章 中国梦制度文化的历史积淀 |
一、中国梦的历史节点 |
(一) 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 |
(二) “天朝上国”近代以来的衰落 |
(三) “伟大复兴”的制度文化觉醒 |
二、中国梦与中国的社会制度 |
(一) 中华民族的盛衰成败与社会制度 |
(二) 中国梦的愿景实现与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
三、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发展中国的制度文化积淀 |
(一) 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探索和建立 |
(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建设有利于建构中国梦实现的载体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建设有利于营造中国梦实现的思想理论氛围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建设有利于夯实中国梦实现的制度保障 第三章 中国梦制度文化积淀的国际借鉴 |
一、“中国梦”不同于“他国梦” |
(一) 美国梦的起源及演变 |
(二) 欧洲梦的起源及演变 |
(三) “中国梦”与“他国梦”的区别 |
二、他国梦的制度文化建设借鉴 |
(一) 制度文化建设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
(二) 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础是不断调整制度的具体形态及体制 |
(三) 以目标梦想为指引,强化制度文化建设 |
(四) 以长期不间断地向民众宣传教育为手段,加强目标梦想的制度文化建设 第四章 中国梦制度文化积淀的走势 |
一、“中国梦”制度文化建设的挑战和机遇 |
(一) 中国梦制度文化建设的挑战 |
(二) 中国梦制度文化建设的机遇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梦制度文化积淀走势的指南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梦制度文化积淀的走势定调、指向、护航 |
三、中国梦制度文化建设中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
(一)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
(二) 中国梦制度文化建设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
四、中国梦制度文化建设与人民幸福生活追求 |
(一) 中国梦制度文化建设使人民具有追求幸福生活的制度自信 |
(二) 中国梦制度文化建设彰显出人民共享幸福的价值取向 第五章 中国梦制度文化建设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一、中国梦制度文化建设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根据 |
(一) 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二) 中国梦的制度文化建设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
二、中国梦制度文化建设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
(一) 要作为极端重要的政治课题 |
(二) 要与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 |
(三) 要与大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
三、中国梦制度文化建设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 |
(一) 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 |
(二) 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阵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张舜微壮议轩日记》引清人文集考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张舜徽及其《壮议轩日记》 |
二、张舜徽及其《壮议轩日记》研究现状 |
(一) 张舜徽清人学术思想研究现状 |
(二) 《张舜徽壮议轩日记》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目的和基本结构 |
第一章 《张舜徽壮议轩日记》引清人文集考 |
第一节 《壮议轩日记》引清人文集考(上) |
第二节 《壮议轩日记》引清人文集考(中) |
第三节 《壮议轩日记》引清人文集考(下) |
第二章 《张舜徽壮议轩日记》引清人文集与《清人文集别录》 |
第一节 《壮议轩日记》引清人文集与《清人文集别录》对读(上) |
第二节 《壮议轩日记》引清人文集与《清人文集别录》对读(中) |
第三节 《壮议轩日记》引清人文集与《清人文集别录》对读(下) |
第三章 《张舜徽壮议轩日记》引清人文集与《清儒学记》 |
第一节 从《壮议轩日记》看《清儒学记》成书过程 |
第二节 《壮议轩日记》引论清儒与《清儒学记》对读 |
一、湖湘情结:唐鉴、贺长龄、曾国藩、阎镇珩 |
二、乾嘉三大通儒:翁方纲、姚鼐、章学诚 |
三、清代朴学殿军:孙诒让 |
第四章 《张舜徽壮议轩日记》引清人文集与《清代扬州学记》 |
第一节 从《壮议轩日记》看《清代扬州学记》成书过程 |
第二节 《壮议轩日记》引论清儒与《清代扬州学记》对读 |
一、服膺清世诸儒,首推阮元 |
二、推崇高邮王氏父子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张舜徽壮议轩日记》引用书名索引 |
附录二 《张舜徽壮议轩日记》人名索引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文革”时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学术与现实意义 |
二、学术研究概况 |
(一) “文化大革命”史研究 |
(二) “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研究 |
(三) 20世纪初至今的娱乐生活的研究 |
三、研究资料、角度、方法和研究内容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北京概况(1949~1976) |
一、行政区划的变迁 |
二、人口的变化 |
三、城乡居民劳动时间、收入和消费情况 |
(一) 劳动时间 |
(二) 城镇居民的收支情况 |
(三) 农村居民的收支情况 |
(四) 货币购买力情况 |
四、结论 |
第二章 声电光影的交汇 |
第一节 电影 |
一、看什么电影 |
(一) 1966年5月-1969年底 |
(二) 1970年初-1976年10月 |
(三) 内参片、新闻纪录片、科学教育片、美术片 |
二、怎样看电影 |
(一) 城镇居民的观影方式 |
(二) 郊区和农村居民的观影方式 |
(三) 单位租片放映 |
(四) 北京市整体的观影情况 |
第二节 广播 |
一、听什么广播 |
二、怎样听广播 |
第三节 电视 |
一、看什么电视 |
二、怎样看电视 |
小结 |
第三章 红舞台上的红色记忆 |
第一节 音乐、歌曲 |
一、1966年5月—1969年底 |
(一) 领袖颂歌 |
(二) 语录歌 |
(三) 红卫兵歌曲 |
二、1970年初—1976年10月 |
(一) 战地新歌 |
(二) 知青歌曲 |
(三) 电影歌曲 |
(四) 音乐演出 |
(五) 外国音乐团队和音乐家的来访演出 |
三、器乐 |
第二节 舞蹈 |
一、“造反舞”和“忠字舞” |
(一) “造反舞” |
(二) “忠字舞” |
二、舞蹈领域的复苏 |
三、外国舞蹈(歌舞)团体来访演出 |
第三节 戏剧 |
一、“革命样板戏” |
(一) “样板戏”的来源与成型 |
(二) “样板戏”的艺术成就和价值 |
(三) 人们对于“样板戏”的不同感受 |
二、“样板戏”之后 |
(一) 折子戏 |
(二) 移植“样板戏” |
三、其它戏剧 |
(一) 话剧 |
(二) 木偶戏、皮影戏 |
四、外国戏剧表演团体的来访演出 |
第四节 曲艺、杂技 |
一、曲艺 |
二、杂技 |
第五节 文艺演出 |
一、艺术表演团体和专业剧场 |
(一) 艺术表演团体 |
(二) 专业剧场 |
二、文艺演出 |
(一) 演出票价 |
(二) “文革”后期的文艺调演 |
小结 |
第四章 无知岁月的阅读求知 |
第一节 图书 |
一、阅读生活的“三座大山” |
二、正规出版社的图书出版 |
(一) 1966年5月—1970年底 |
1、毛泽东着作 |
2、“样板戏”图书 |
3、政治文件 |
(二) 1971年初-1976年10月 |
1、出版事业的复苏 |
2、政治运动中的古籍出版 |
三、连环画 |
四、其他读书来源(非正规渠道的读书来源) |
(一) 私人藏书 |
(二) 内部书 |
(三) 图书馆、资料室流散出来的书 |
(四) 手抄本 |
五、读书活动 |
第二节 报刊 |
一、报纸 |
(一) “文革小报” |
(二) 正规报纸 |
二、期刊 |
第三节 图书馆和图书借阅 |
小结 |
第五章 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一、单位中的体育 |
(一) 学校体育 |
(二) 职工体育 |
(三) 广播体操 |
(四) “语录操” |
二、生活中的体育 |
(一) 游泳 |
(二) 乒乓球 |
(三) 滑冰 |
(四) 自行车 |
(五) 其他/孩子们的游戏 |
第二节 体育赛事 |
一、北京的体育场馆 |
二、重大体育赛事 |
(一) 国内重大体育赛事 |
1、五项球类运动会 |
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届体育运动会 |
3、第三届全国运动会 |
(二) 国际重大体育赛事 |
1、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 |
2、第一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 |
3、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 |
4、北京国际游泳、跳水友好邀请赛 |
三、一般性/普通体育赛事 |
(一) 国内普通赛事 |
(二) 国际普通赛事 |
四、“文革”中体育比赛的各种趣闻 |
小结 |
第六章 举城欢腾的节日庆典 |
第一节 春节 |
一、“文革”前的过年习俗 |
二、“文革”时期的过年习俗 |
(一) 吃 |
(二) 习俗 |
(三) 玩 |
(四) 文艺节目和电影 |
(五) 公园和风景区 |
(六) 春节环城赛跑 |
第二节 “十一”和“五一 |
一、“十七年”时期的“十一”和“五一 |
(一) “十一 |
(二) “五一 |
二、“文革”时期的“十一”和“五一 |
(一) 1966~1971年 |
1、“十一 |
2、“五一 |
(二) 1972~1976年 |
小结 |
第七章 其他娱乐活动 |
第一节 旅游 |
一、大串连 |
二、公园和风景区 |
(一) “文革”初期对公园和风景区的破坏 |
(二) “文革”中后期的调整与恢复 |
1、天安门 |
2、古建公园 |
3、植物园 |
4、动物园 |
(三) 游览概况 |
第二节 展览 |
一、博物馆和展览馆 |
二、国内展览 |
三、国际性展览 |
第三节 餐厅 |
一、“文革”初期的餐饮怪象 |
二、莫斯科餐厅 |
三、中餐馆 |
第四节 文化馆和群众文化活动 |
一、“十七年”时期的群众文化 |
二、“文革”时期的群众文化 |
(一) 文化馆 |
(二) 群众文化活动 |
1、艺术表演活动 |
2、美术、摄影、书法活动 |
3、文学活动 |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一、特征 |
二、启示 |
三、一点思考 |
附录:文艺调演节目单 |
参考文献 |
谢辞 |
(8)论新时期中国散文中的生命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概念厘定及论题的产生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意义及方法 |
第一章 新时期散文中生命意识的重构 |
第一节 生命意识发展概述 |
第二节 生命的本体发现 |
第三节 生命的文化建构 |
第四节 生命的审美抒写 |
第二章 新时期散文中生命家园的追寻 |
第一节 魂牵梦萦的故土 |
第二节 感受不尽的自然 |
第三章 新时期散文中生命情感的书写 |
第一节 生命中的另一半 |
第二节 血浓于水的亲情 |
第三节 曾经的生命之光 |
第四章 新时期散文中个体生命的感悟 |
第一节 人生驿站的纵情歌哭 |
第二节 生存困境的诗意书写 |
第三节 精神生活的不懈追求 |
结语:生命之树常青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9)“八十年代”史学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重生与重构:"八十年代"的中国史学 |
前言 |
一、重生:冲破现代经学牢笼 |
二、社会转型下的失重:“史学危机” |
三、史学理论的繁荣 |
四、回归历史现场 |
五、结语:“八+年代”的史学遗产 |
"八十年代"史学年谱 |
一九七六年 |
一九七七年 |
一九七八年 |
一九七九年 |
一九八○年 |
一九八一年 |
一九八二年 |
一九八三年 |
一九八四年 |
一九八五年 |
一九八六年 |
一九八七年 |
一九八八年 |
一九八九年 |
一九九○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县令·幕僚·学者·遗老 ——多维视角下的劳乃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写作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家世、受教与交游 |
第一节 家世和受教 |
一、官宦世家、书香门第 |
二、良好的教育 |
第二节 交游 |
一、与国内人士 |
二、与外籍人士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仕宦与幕僚生涯 |
第一节 知县生涯 |
一、近二十年知县生涯 |
二、对劳氏知县生涯的评价 |
第二节 游幕生涯 |
一、游幕经历及幕中活动 |
二、屡次入幕的原因 |
第三节 所作文案举隅 |
一、与各国领事、过境外国军官招待事宜等涉外文案 |
二、与中国驻和(即荷兰)公使及华侨事务相关的文案 |
三、与北京各部及某些京官的文案 |
四、与辖区外之督抚司道等的文案 |
五、办理属内抚、道及其他相关人员等的文案 |
六、其他文案 |
第四节 由幕而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政治思想 |
第一节 以“中体西用”为指导的变法主张 |
一、洋务运动时期 |
二、清末新政时期 |
三、民国建立以后 |
第二节 鼓吹“义和拳乃白莲教之支流”说 |
一、“义和拳乃白莲教之支流”说的提出及其论证 |
二、劳氏镇压义和团的具体措施 |
三、劳氏“义和拳乃白莲教支流”说的传播和影响 |
第三节 所谓的“共和思想” |
一、简析《共和正解》与《续共和正解》 |
二、分析《君主民主平议》 |
三、与梁启超、孙中山主张之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学术兴趣与成就 |
第一节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
一、致力于“义理之学” |
二、倾心于“礼学经世” |
三、潜心于语言文字学研究 |
四、长期从事于古筹算学研究 |
五、力图倡导近代图书馆事业 |
第二节 对西学的认知和选择 |
一、编辑《各国约章纂要》 |
二、对西学的迎拒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教育活动与主张 |
第一节 教育活动 |
一、设塾、课士等传统的教育活动 |
二、创办和领导简字学堂、高等学堂或大学堂等新式教育活动 |
第二节 教育主张 |
一、提倡蒙学教育及女子教育 |
二、提倡私家教育 |
三、主张普及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遗老活动及其心态 |
第一节 遗老活动 |
一、屡次拜谒光绪帝陵寝 |
二、隐居涞水、青岛等地,以遗老自命 |
第二节 遗老心态 |
一、始终坚持忠于清室,复辟帝制 |
二、鼓吹“尊孔”,推崇曾国藩 |
三、使用干支纪年、鼓吹彝伦节义 |
第三节 去世之影响及沦为遗老之原因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劳乃宣自定年谱》正误及补遗 |
附录二:《劳乃宣公牍手稿》条目一览表 |
附录三:《桐乡劳先生遗稿》版本简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过洪秀全故居随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D]. 唐由海. 西南交通大学, 2020
- [2]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传播与接受[D]. 张嘉欣. 河南师范大学, 2018(01)
- [3]近代文学社团研究[D]. 王新立. 武汉大学, 2017(06)
- [4]中国梦的制度文化积淀研究[D]. 于游.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2)
- [5]《张舜微壮议轩日记》引清人文集考述[D]. 彭琴.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3)
- [6]“文革”时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D]. 谭君. 首都师范大学, 2013(S2)
- [7]训练方式要切实、有效、灵活、多样——建立科学的写作训练体系系列谈(二)[J]. 姚承嵘. 应用写作, 2010(09)
- [8]论新时期中国散文中的生命意识[D]. 李文莲. 山东师范大学, 2010(12)
- [9]“八十年代”史学谱[D]. 郭震旦. 山东大学, 2010(09)
- [10]县令·幕僚·学者·遗老 ——多维视角下的劳乃宣研究[D]. 张立胜. 北京师范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