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安市国内游客旅游行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炜浓[1](2020)在《旅游体验视角下城市导游APP界面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伴随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特色自然与人文景观作为依托的城市旅游业迅速发展,城市旅游逐渐成为现今旅游产业热点之一。城市导游APP作为连接旅游者与城市旅游场所的重要媒介,被广泛应用于旅游行程的安排与实施等行为活动中。与之相应的是用户对于城市导游类应用产品的质量与体验要求愈加提高,相关用户界面设计实践研究,已不能满足用户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城市文化特色的缺失与旅游主题的弱化,导致用户界面的同质化倾向严重,缺乏创新性,用户在城市旅游过程中难以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因此如何提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使用城市导游APP的用户体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为解决用户需求与城市导游APP界面设计形态之间的契合问题,通过论述旅游体验的相关理论,分析旅游体验与旅游行为之间的内在关联,对旅游行为的差异性研究展开深入探讨。旨在以旅游行为作为用户研究切入点,挖掘旅游行为差异性表象背后的文化内涵。本文包括三方面研究内容:首先,在旅游体验的研究范畴中,对旅游体验的仪式论、舞台真实性与文化交融等理论进行梳理和概括。其次,基于人与物的依附关系,分析旅游行为作为旅游体验的外化表现,从内部心理与外部环境两个维度尝试解释旅游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观上,根据ACSI旅游质量评价模型,分析旅游者个体因素、感知质量、忠诚度对不同旅游阶段的行为特征产生的影响;客观上,基于旅游者对旅游场所外部环境的感知,从空间感知、空间认知及文化特性三个维度探讨旅游行为的差异。最后,尝试提出提升旅游体验的城市导游APP用户界面设计研究方法,总结城市导游APP的界面交互原则与视觉设计原则。采用参与观察法,对用户在兰州与西安两座城市的旅游过程进行实地调研,并以此作为研究基础进行设计实践,论述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杨晓燕[2](2020)在《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到来,旅游产品与服务高端化、品质化、多样化、精准化的需求趋势凸显。游客对气候的偏好和需求不断增强,气候逐渐成为影响旅游需求和供给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尺度的气候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新性开发,将会助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也将有助于防范气候影响下的系统性公共卫生和健康安全隐患对旅游业的冲击。当前针对气候对游客影响的宏观和中观研究居多,从微观视角出发剖析微气候对游客的影响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分析和解决,如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是什么?微气候和微气氛的时空性联动如何影响景区游客量?景区微气候是否存在时空性变化的规律?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是否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应该如何进行微气候资源的开发等?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景区空间尺度的微气候分析,重点聚焦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相关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本研究按照“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开展相关研究。理论探索——主要分析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基础性理论支撑是什么?模型建构——展开系统的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知觉-行为模型,构筑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检验分析,验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规律特征。针对日、节气、月不同时序景区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为深化微气候在旅游场域中的研究与创新性发展进行积极探索。研究过程可概括为:第一,系统的理论梳理与理论分析:界定基本概念,梳理本研究所需的基础理论,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研究方向与研究问题;第二,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第三,运用ArcGIS地图分析法,进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各区域内A级景区为例,通过微气候适游指数分析区域内景区以及5A级景区的微气候适游度,剖析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共性特征与演化规律;第四,基于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变化的共性与差异性规律,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RL)分析方法,分别检验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进一步剖析当期和滞后期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对当期景区游客量的动态影响规律。第五,系统分析景区微气候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索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共性与差异性,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与建议。本研究的结论阐述如下:(1)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福建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差异显着,时空性动态变化凸显各个区域内景区的共性特征,区域间亦存在微气候时序性渐变与空间性过渡现象。(2)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时空性差异,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显着的类型和时空差异,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呈多时空和多景区差异化的互动影响关系,当期影响均为正向,滞后期多为负向。(3)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对较低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纬度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日和节气多为正向影响,月多为负向影响。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纬度景区的节气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的日和月影响较大。景区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低纬度景区的影响在日和节气比较高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大,月影响则相反,滞后期效应显着。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4)景区日、节气起始日和月气温对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节气影响多呈正向,日和月影响多呈负向。风速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负向。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海拔景区的节气起始日和月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大,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日和节气累积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高海拔景区游的日和月影响大于较低海拔景区,节气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程度大。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本研究在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问题的系统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1)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强化县域和省域内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的监测与分析;强化县域内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时序性联动与空间性互动管理;推进微气候旅游形象的共同塑造与时空性营销体系的构建;强化跨景区和跨区域微气候旅游合作政策引导;强化中央和地方各层级“文化旅游+气象”基础上的多部门和跨部门互动、协同、创新机制的形成。(2)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提出将微气候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景区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助推大数据与智慧化发展基础上的微气候旅游发展格局形成、服务提质增效、互补和创新;优化景区人力资源结构,强化人力资源培训,支撑景区微气候旅游深度发展与服务创新;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联动的营销模式创新。(3)针对景区行业协会,提出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标准的制定;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供给;驱动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的旅游供需互动研究的建议。(4)针对旅游运营商,提出强化景区微气候驱动的旅游产品开发;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下的旅游产品跨时空组合性开发与策划;强化线上线下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整合、互动性开发;强化线上日、节气、月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信息的发布、更新,引导游客日、节气、月当期或者潜在旅游需求。本研究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与贡献:(1)本研究建构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突破传统环境行为理论静态与单空间分析的局限,拓展了环境行为的时序性、空间性以及时空结合的互动机理,这是本研究的理论创新。借助ADRL模型,系统分析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当期和滞后期影响,这是本研究的方法应用创新。(2)本研究在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取得一定的贡献。理论层面,探索微气候-游客-微气氛互动机理,拓展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共性与差异性分析,从跨学科和多学科视角出发拓展了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跨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推进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研究。实践层面,建构微气候适游指数,在传统气候舒适度指数基础上,构建雨量舒适指数,提出综合反映景区微气候适游程度的景区微气候适游指数,形成反映微气候动态变化规律的25等级评价方法,系统分析福建省景区微气候时空变化规律,为微气候资源的时空性优化配置提供重要支撑。
杨军辉,赵永宏[3](2019)在《雾霾天气对国内游客旅游意愿与行为影响研究——以西安为例》文中认为在雾霾天气频繁影响旅游业发展背景下,本研究以西安为案例地,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综合运用统计分析与卡方检验方法,从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三个阶段,系统探究雾霾天气下国内游客的旅游意愿、行为特征、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当前旅游发展阶段,受旅游机会、成本等因素影响,国内游客普遍对旅游城市雾霾天气影响重视不足,且不同旅游阶段游客旅游意愿与实际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偏差。同时,游客对旅游城市雾霾天气的响应特征具有极强的内在关联性,且游客对雾霾的关注率、知晓率和游后意愿行为等均受其婚姻状况显着影响,而与其惯常生活环境无关。
朱函杰[4](2019)在《基于微博数据的游客情感体验时空变化及主题探索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世界的问题说到根本是人的问题,情感作为区分人与世间万物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感知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本质方式。情感研究不仅仅是社会学、心理学的重点,也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人们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会产生诸如痛苦、喜悦、愤怒等多种情感,将这种情感体验纳入到地理学的研究,有利于解释人类行为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游客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前往异地寻求精神满足和审美愉悦,并在旅游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在不同时空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探索这些情感的产生、时空变化和影响是旅游学和地理学“情感转向”研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时代,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带有地理标签的社交媒体数据为大规模游客情感体验及其时空变化研究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以西安市主城区为案例地,以游客情感体验为研究对象,采集2013.7-2016.6三年间的国内游客微博数据,更新已有的基于微博数据的游客情感分析模型,计算情感值。然后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维度研究三年间西安市国内游客情感体验时空变化及其规律,运用热点格网图法和Getis-Ord Gi*方法进行游客情感体验时空可视化和空间冷热点集聚分析,运用X-means聚类法对三年游客微博情感体验变化进行聚类分析,探索游客情感体验时空演化规律。最后引入LDA主题分析模型,探索不同情感状态下游客微博文本主题,分别对三年整体游客微博文本、分年份游客微博文本以及情感冷热点微博文本进行主题-特征词提取,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提炼总结与旅游相关的微博情感主题,得出以下结论:(1)从空间角度来看,西安市主要旅游功能区的游客积极情感体验高。西安市的高情感体验区域主要是以钟鼓楼为中心的西安古城旅游区和“西安会客厅”曲江新区。交通枢纽(车站、高速出入口)则主要是消极情感体验集聚地,同时城市边缘游客情感体验低;从时间角度来看,三年间游客情感整体变化不大。相邻两年之间情感差值主要集中在[-10,10]区间范围内。(2)从时空综合角度来看,城市中心、长安南路周边、主要商圈以及景区景点附近游客情感相对较高且稳定,具有集聚效应。三年间游客积极情感分布热点逐渐从市中心和景区景点聚集向四周扩散,分布冷点也逐渐从城市边缘、交通进出口开始分散。三年间游客消极情感热点分散,零散分布于消极情感冷点周边,消极情感分布冷点集中于城市边缘及城市交通进出口区域。(3)从时空聚类结果来看,三年间西安市游客情感整体变化波动不大,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时空聚类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呈现三种变化类型:稳定型、相对稳定型和剧烈波动型。其中,稳定型主要位于城市中心、主要商圈附近、交通干线周边以及景区景点附近;相对稳定型分布于西安市大多数区域;剧烈波动型主要位于城市边缘。(4)运用LDA主题模型,探索出11个游客积极情感微博文本主题包括地方饮食、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城市景观、城市地方感、文化底蕴、旅游同伴、旅游商品、天气、节事活动、旅游行程安排;11个游客消极情感微博文本主题,包括地方饮食、服务质量、交通设施、文化底蕴、游客身体状况、城市管理、治安环境、旅游行程安排、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天气、旅游秩序。其中地方饮食、基础设施、文化底蕴、行程安排及天气等五个主题对于游客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体验和表达均存在一定的影响。三年间游客对于西安各个方面的关注度没有明显变化,地方饮食、基础设施、景区景点、旅游同伴一直都是游客关注的重点,且游客愈加关注人际互动中带来的情感体验。(5)通过游客情感冷热点微博文本主题挖掘,游客积极情感热点区域得出8个与旅游相关的主题,分别是城市景观、地方饮食、基础设施、天气、景区景点、节事活动、特殊节庆、服务质量;游客积极情感冷点区域主要得出4个与旅游相关的主题,分别为交通设施、节事活动、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以及天气状况;游客消极情感热点得出2个与旅游相关的主题,分别为治安环境和基础设施。游客消极情感冷点区域得出7个与旅游相关的主题,分别是基础设施、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天气、地方饮食、服务质量、治安环境、身体状况。主题探索结果符合游客情感冷热点区域特征,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游客情感空间冷热点分布原因。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两点:(1)游客情感体验时空变化及规律探索。本研究可视化了三年游客情感的时空分布,发现以钟鼓楼为中心的西安古城旅游区和曲江新区游客情感值高,交通枢纽和城市边缘游客情感体验低;游客情感体验时空变化呈现中心-边缘的空间格局,城市中心、长安南路周边、主要商圈以及景区景点附近游客情感相对较高且稳定。(2)基于游客情感的微博文本主题探索。本研究引入机器学习中的LDA主题模型,对游客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微博文本进行主题探索,发现影响游客积极情感体验的主题分别为地方饮食、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城市景观、旅游行程安排等11个主题;影响游客消极情感体验的主题分别为地方饮食、服务质量、交通设施、文化底蕴、游客身体状况等11个主题。
梁燕均[5](2019)在《西安市自行车旅游者行为意向与目的地选择偏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国家法定假期制度的完善,大众旅游休闲模式呈现多样化,自行车旅游作为新型的出游模式从上世纪末开始被国外旅游研究学者关注,但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文章以西安市自行车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着重从旅游者的出游意向以及其目的地选择偏好两方面讨论自行车游客的行为特征。包括考察骑游者的社会人口特征;通过构建扩展的TPB模型,创新性地从亲环境行为的角度,探讨影响自行车旅游者出游意愿的路径;借助相关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骑游目的地选择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并基于“推—拉”理论,借助数理统计方法从骑游者内部心理与外部环境,分析影响其旅游地选择行为的关键因素;综上的研究分析并基于区域骑行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相关的建议。本文的结论如下:(1)自行车旅游者的社会人口特征:西安市自行车旅游者群体中,男性的比重较高,且主要分布在18-40岁。此外,旅游者的整体教育水平较高,收入分布在中等水平,参与人群主要是高校学生与企业人员。另外,骑游者选择出游的频率较为频繁,且出游花费不高,主要选择开发程度一般的旅游地。(2)影响自行车旅游意向的直接因素:根据扩展的TPB模型的路径分析可知自行车旅游者的行为态度(ATB)、感知行为控制(PBC)以及个人规范(PN)对其骑游意向(BI)起正向直接作用。这说明旅游者的参与程度不仅直接受到个人对自行车旅游的态度与亲环境义务感等内化情感态度因素的影响,而且直接受到来自个人参与能力与外部条件的影响。(3)影响自行车旅游意向的间接因素:从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可知自行车旅游者的主观规范(SN)、感知行为控制(PBC)以及结果意识(AC)通过正向作用于个人的行为态度,从而对BI产生间接影响,表明旅游者对骑游的情感态度积极与否会受到他人看法、参与外部条件以及个人环境意识的影响,并且由此间接干扰其参与骑游意向;此外,旅游者的环境结果意识还会通过正向影响个人规范间接作用于骑游意愿。总言旅游者的PBC对其参与意愿作用最大,其次是ATB、AC、SN、PN,而且影响其骑游参与的主要是外部条件与个人的情感态度,其中环境意识因素对骑游意愿起较弱的正向影响。(4)自行车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特征:从整体上骑游目的地分布的标准差椭圆呈东-西走向,表现为在市中心的目的地分布呈片状,而在城市周围的呈点状散布。而考虑出游人次的标准差椭圆则呈东北-西南走向,即骑游的热点区域出现在城区与城郊。此外,目的地分布在空间上符合空间衰减规律,且以人口重心为始点向外依次出现三个骑游高峰。(5)自行车旅游目的地选择的推拉因素:基于“推—拉”理论分析出影响自行车旅游地选择的八项推拉因子。其中,对于不同人群其影响程度存在差别,且对于目的地选择类型偏好存在差异的骑游人群,推拉力因子的作用强度也会存在明显的不同。(6)对区域自行车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在宣传上需让公众对骑游活动形成正面内在认知,且以亲环境行为推广利于形成积极认识,另外对于不同类型的骑游目的地应采取有差别的宣传推广;在管理上需加强规范与人员培训以预防出游安全问题,且对于不同人口学特征的骑游群体应制定满足其需求的骑游路线;在目的地建设上需在景区内适当地增加骑游道路、服务站等设施的建设以及完善骑游线路的制定等。
刘宇[6](2013)在《基于ArcGIS的旅西游客景区偏好与实际到访差异度空间结构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旅游产业己经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逐步在服务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者旅游偏好与旅游行为的研究成为旅游研究的热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抽样调查问卷数据,以西安市各重点景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游客景区偏好与实际到访差异度模型;计算分析旅西游客景区偏好与实际到访差异度;以ArcGIS软件为工具,采用空间分析方法,主要从空间结构视角分析了各景区差异度的产生原因;基于以上,提出西安旅游景区发展对策。通过本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本文将调查问卷统计数据代入游客景区偏好与实际到访差异度模型,通过计算得到西安市各景区差异度的排名结果,并将结果分为三种类型。其中,Ⅰ类景区发展较好、游客实际到访率明显大于游客景区偏好率。这类景区有: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芙蓉园、回民街、曲江、大雁塔。Ⅱ景区发展比较滞后,游客实际到访率小于游客景区偏好人数。该类景区有:西安事变旧址(骊山)、明城墙、秦岭野生动物园、大明宫、大学城、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Ⅲ类景区游客实际到访率与游客景区偏好率大体相近,景区发展较为均衡。这类景点包括:小雁塔、清真大寺、东大街、半坡遗址、华清池、钟鼓楼、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白鹿原。(2)本文主要从空间结构视角对差异度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原因包括空间结构方面和其他方面。旅游空间结构原因主要从西安市景区空间结构组团、组团与旅游目的地集散中心空间位置关系、组团内部主要结构与功能、组团吸引力大小和旅游交通状况方面加以分析。其他原因主要考虑旅游景区品牌效应、浏览时间花费、旅游消费和旅游营销方面。根据西安市各景区地理位置分布产生的空间集聚效应,将西安市各主要景区分为四个旅游景区组团,分别为:钟鼓楼组团、大雁塔组团、兵马俑组团、秦岭北麓组团。钟鼓楼组团和大雁塔组团内大多景点实际到访率较高,差异度较小。主要是由于旅游交通通达,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完善,组团内各景区功能互补,游客集散便利。但是明城墙景区除外,原因是游览明城墙旅游时间花费较大,消耗体力较多,以至于游客选择较少,差异度较大。兵马俑组团与秦岭北麓组团中多数景点游客实际到访率较游客景区偏好率低,差异度较大。主要是因为距离城市中心旅游集散地较远,路程较长,花费时间较多,而组团内部基础服务设施相对较差。但是组团内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景区和华清池景区是特例。由于兵马俑的品牌效应太强大,即使距离中心较远,但游客的实际到访率还是排在第一位,差异度在0-1之间,景区发展较均衡。华清池也是如此。秦岭北麓组团与兵马俑组团,虽然距离城市中心的游客集散地路程大体相近,但是兵马俑组团总体的游客实际到访率高于秦岭北麓组团,差异度较小。原因是兵马俑组团中的核心景区较秦岭北麓组团中的核心景区旅游等级高,游客吸引力大,致使游客到访率较高,差异度相对较小。但是兵马俑组团中的西安事变旧址(骊山)差异度最大。游客对西安事变旧址的旅游偏好率很大,但该旧址尚未形成完整的、独立的旅游景区,没有进行旅游营销和宣传,加之上山游览时间较长,导致游客实际到访率相对较低,差异度最大。大雁塔组团内各景区整体的差异度小于钟鼓楼组团,游客实际到访率较高。主要因为近年来曲江新区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各种营销手段不断提高新区内各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运用联合营销的方式打包推向市场。这就导致位于曲江的大雁塔组团内各景点即使游客景区偏好率没有钟鼓楼组团内景区高,也有较高的游客实际到访率。(3)针对产生游客景区偏好与实际到访差异度的原因,本文提出几点景区发展对策:改善交通条件,优化出游方式;整合组团功能,完善配套设施;加强旅游营销,提升品牌效应;整合景区资源,重塑景区形象。
高军[7](2012)在《中外现实游客旅游心理链:结构·关系·差异研究 ——以西安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关于游客旅游心理的研究,早期一般采用“点思维”,所研究的内容为单独的旅游动机、旅游感知、旅游满意度等;近期“线思维”的应用逐渐增加,研究内容为不同旅游心理之间的关系。“链思维”是“线思维”的深化与拓展。“链思维”更加强调从过程与因果关联的视角,考察游客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本文采用“链思维”研究思路,以游客与旅游地的主客关系为支点,从历时性的视角构建了现实游客的“旅游心理链概念模型”;以西安市为例,研究了国内、外国两类现实游客群体的“游前动机→实地感知→旅游收获→旅游总体评判游后意愿”这一旅游心理链。其理论上对游客心理行为的深化,实践上对于目的地发展建设均具有较大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概念上,提出了“旅游心理链”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新概念,如“游后意愿”、“旅游总体评判”等。(2)理论上,对旅游心理链相关的国内外期刊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理论梳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现实游客旅游心理链概念模型”。(3)方法上,对重要的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SEM)在旅游研究领域的近期应用进行了的回顾、审视与反思。(4)专业化一手资料的获取。针对该研究制定了新的调查问卷,采用中、英文两个版本的问卷对游客做了抽样调查,获得国内、外国游客有效问卷各700份。(5)5大旅游心理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优化与验证。分析了现实游客作为“旅游人”所具有的十大角色及其相关的心理,并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现实游客旅游心理链5大节点变量的测度指标体系。基于大样本一手调查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了优化,并应用SEM验证了这些测度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性。(6)国内、国外现实游客的各种旅游心理的大小、重要旅游心理的关系及相关的差异。应用均值分析,分析了国内外游客的相关旅游心理总体平均状况;应用SEM求算出国内外现实游客旅游心理链5大节点变量的内部关系以及这5个节点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同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国两类游客群体的相关差异。重要的研究结论:(1)国内游客、外国游客的旅游动机主要包括“放松与调整”、“享乐”、“社交”、“声望”、“情感与探索”、“逃避与自我”、“发展与智力”、“地方认知”、“文化与体验”、“专项事件引发”这10大类别。(2)国内游客、外国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最主要的旅游实地感知类别都划分为“地方大背景”、“娱乐活动”、“核心吸引物”、“游览环境”、“基础设施”、“信息与服务”、“物价”这7大类别的感知。(3)国内游客、外国游客的旅游收获由9大指标构成;旅游总体评判主要由“满足感”、“价值评判”和“积极情感评判”3个方面组成。(4)国内游客、外国游客与旅游目的地相关的游后意愿都主要由停留(留恋)意愿、重游意愿、信息传播意愿3个方面构成。(5)旅游心理链节点变量关系的研究表明:旅游心理链节点变量之间存在着“旅游动机→旅游实地感知→旅游收获→旅游总体评判→游后意愿”这样一条变量关系主轴线,即这一旅游心理链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外国游客在这条旅游心理链主轴线上的前一节点变量对相邻的后一节点变量的直接影响程度都大于国内游客,但国内游客旅游动机对旅游收获、旅游收获对游后意愿的直接影响程度大于外国游客;旅游实地感知对旅游收获的影响比旅游动机对旅游收获的影响更大;旅游收获直接正面影响游后意愿,并以旅游总体评判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游客游后意愿;国内游客旅游实地感知在一定程度上正面影响着游后意愿,外国游客旅游动机在一定程度上负面影响旅游总体评价。主要创新性点:(1)采用“链思维”,首次明确提出了“旅游心理链”这一重要概念,并从历时性视角构建了现实游客的“旅游心理链概念模型”。(2)深入结合定性的理论分析和定量的SEM验证性分析,最终形成了分别适合国内游客、外国游客的旅游心理链测度指标体系,包含了旅游动机测度指标体系、旅游实地感知测度指标体系、旅游收获测度指标体系、旅游总体评判测度指标体系、游后意愿测度指标体系。(3)采用SEM系统的研究了国内、外国现实游客旅游心理链中的5大节点变量——旅游动机、旅游实地感知、旅游收获、旅游总体评判、游后意愿各自内部的变量关系、这5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时间维度上的旅游心理链前期节点变量对下一节点变量的总定量关系。(4)对国内、外国两类游客群体“旅游心理链”的主要差异做了探讨。
杨瑞[8](2011)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游客购物决策风格的影响研究——以西安市国内游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跨文化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近年来,在旅游学研究领域备受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即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为研究的切入点,以西安国内游客为研究对象,独创性建立了儒家、道家文化价值观量表和游客购物决策风格量表,并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方程,揭示出儒家、道家文化价值观对游客购物决策风格有着显着影响。并基于此提出了旅游市场细分及营销策略建议。
谢雪梅[9](2011)在《入境游客旅游地意向认知的性别差异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女性的家庭角色和社会地位都在改变和提高,闲暇时问增多,外出旅游的女性数量大幅度增加,女性旅游市场逐渐成为最有活力和潜力的旅游市场之一。研究显示,入境游客在旅游地意象认知方面存在性别差异,但这种差异究竟是什么?从理论到实践方面都是一个亟须研究的重要议题。在理论方面,需要探讨旅游者的旅游意象认知的性别差异;在实践方面,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目的地国,来华女性入境游客不断增加,如何提高女性入境游客的市场占有率,提升旅游满意率,实践诉求的需要推动了研究的深入进行。本研究以旅游地意象认知的性别差异为研究对象,在旅游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指导下,以西安市作为研究实证案例,借助旅游市场调查以及国家旅游统计数据,利用数理分析、定性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意象认知的性别差异问题。文章首先分析历年国家旅游统计数据,描述入境游客旅游意象认知性别差异的历史变化,即历时性研究;其次选定西安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分析了入境游客对旅游地意象认知的性别差异及旅游意象认知与旅游行为意图相关性的性别差异,即共时性研究;再次从入境游客人口统计特征和旅游行为特征入手,探讨入境游客旅游地意象认知性别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讨论研究中出现的值得商榷的问题。通过研究得到下列结论:(1)入境游客的旅游消费行为性别差异明显:旅游花费男高女低,停留时间男长女短,访问城市数量男多女少,重游率男高女低。1990年-2009年间,女性入境游客的人数不断增长,其在入境游客总数中所占比重呈现微弱的上升趋势,但其所占比重一直在30%-36%之间徘徊。(2)女性入境游客的旅游意象评价高于男性入境游客。女性入境游客的西安旅游意象评价高于男性入境游客,且性别差异显着。国家旅游局的入境游客抽样调查也显示,女性入境游客对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质量的认知评价高于男性入境游客。(3)女性入境游客游前认知的关注点随旅游地类型不同而变化。女性入境游客的游前印象对不同类型旅游地的关注维度不同,景区型旅游地(兵马俑景区)的游前认知与景区声誉显着相关,城市型旅游地(西安市)的游前印象与旅游吸引物及旅游氛围显着相关,与城市声誉无显着相关。由此可知,女性入境游客的游前关注点随旅游地类型不同而不同,关注点随旅游地范围的扩大而增加。(4)文化、社会经济地位、旅游目的地属性和旅游行为特征是影响旅游地意象认知性别差异的关键因素。文化是影响入境游客旅游意象认知性别差异的宏观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父系制的文化体系建构了入境游客旅游意象认知性别差异,另一方面是区域文化引起入境游客旅游意象性别认知的地区性差异。入境游客的社会经济地位制约旅游地意象的认知取向。旅游目的地属性是影响入境游客旅游意象认知性别差异的诱导因素。旅游行为特征是影响入境游客旅游意象认知性别差异的刺激因素。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实证案例与国家旅游局权威调查资料分析表明,认为女性入境游客旅游意象认知评价低于男性入境游客的传统观念是一个习惯误区,需要重新认识女性游客的旅游意象认知的特点。(2)发现不同性别入境游客的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明显差异:旅游花费男高女低,停留时间男长女短,访问城市数量男多女少,重游率男高女低。(3)提出了入境游客旅游意象认知性别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即文化、社会经济地位、旅游目的地属性和旅游行为特征主要影响旅游地意象的性别差异。文化是影响入境游客旅游意象认知性别差异的宏观因素;社会经济地位制约旅游地意象的认知取向;旅游目的地属性是影响入境游客旅游意象认知性别差异的诱导因素;旅游行为特征是影响入境游客旅游意象认知性别差异的刺激因素。(4)研究视角具有创新性。首次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到旅游目的地意象认知的研究中,分析入境游客对旅游地意象认知的性别差异,着重突出女性入境游客的旅游地意象认知研究。
杨瑞[10](2011)在《基于儒家文化价值观视角下的游客旅游购物风格研究——以西安市国内游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以儒家文化价值观为研究的切入点,以西安国内游客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方程的方法,揭示出儒家文化价值观对游客购物决策风格有着显着影响,主要表现在:"家庭声誉型"、"行为与身份相符型"及"无私与进取型",分别对"决策困惑与冲动型"、"购物成熟型"和"谨慎与实用型"、"追求新奇与自主型"购物决策风格有显着影响,并提出了旅游市场细分及营销策略建议。
二、西安市国内游客旅游行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安市国内游客旅游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旅游体验视角下城市导游APP界面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2.1 旅游体验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旅游体验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城市导游APP国外研究现状 |
1.2.4 城市导游APP国内研究现状 |
1.2.5 融合参与观察的国外设计研究现状 |
1.2.6 融合参与观察的国内设计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应用价值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旅游体验的研究范畴 |
2.1 旅游体验的概念解析 |
2.1.1 旅游体验的概念界定 |
2.1.2 旅游体验的真实性 |
2.1.3 旅游体验的文化交融 |
2.2 旅游体验质量的评价方法 |
2.2.1 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 |
2.2.2 基于ACSI模型的城市旅游体验评价质量模型构建 |
2.3 旅游体验与旅游行为的内在关联 |
2.3.1 旅游行为是旅游体验的外化表现 |
2.3.2 旅游过程行为分层 |
2.3.3 旅游场所影响旅游感知行为 |
2.4 本章小结 |
3 旅游过程行为中的用户需求分析 |
3.1 旅游行为产生的基础与动因 |
3.1.1 旅游内驱力 |
3.1.2 旅游需要 |
3.1.3 旅游动机 |
3.2 个体因素影响旅游决策行为 |
3.2.1 个性特征影响旅游信息搜集行为 |
3.2.2 旅游期望影响旅游规划行为 |
3.3 感知质量影响游览行为 |
3.3.1 感官感知刺激消费行为 |
3.3.2 情感感知影响参与行为 |
3.3.3 精神感知影响生产行为 |
3.4 忠诚度影响旅游评价行为 |
3.4.1 重游行为 |
3.4.2 分享行为 |
3.5 兰州城市旅游的用户研究实例 |
3.5.1 调研对象及目的 |
3.5.2 描述用户行为 |
3.5.3 理解用户行为的目的性与非目的性 |
3.5.4 用户需求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旅游场所内的用户感知行为分析 |
4.1 空间感知对应旅游者决策行为 |
4.1.1 感知环境影响旅游景点的筛选行为 |
4.1.2 感知距离组织旅游路线的规划行为 |
4.2 空间认知引导旅游者空间游览行为 |
4.2.1 空间布局引导空间移动行为 |
4.2.2 地图标识引导寻路行为 |
4.2.3 接纳游客密度引导规避行为 |
4.3 空间的文化特性契合旅游者参与行为 |
4.3.1 参与文化活动 |
4.3.2 遵守文化规约 |
4.4 西安城市旅游的用户研究实例 |
4.4.1 调研对象及目的方法 |
4.4.2 描述用户旅游行为的组织方式 |
4.4.3 理解旅游场所的多种感知方式 |
4.4.4 基于空间感知的用户旅游行为特征归纳 |
4.5 本章小结 |
5.提升旅游体验的城市导游APP界面设计方法与原则 |
5.1 融合参与观察法的城市导游APP界面设计方法 |
5.1.1 参与观察法的基本概念 |
5.1.2 融合参与观察的用户行为研究 |
5.1.3 传统用户界面设计流程 |
5.1.4 融合参与观察的城市导游APP界面设计流程 |
5.2 城市导游APP界面交互设计原则 |
5.2.1 认知性 |
5.2.2 临近性 |
5.2.3 简洁性 |
5.2.4 一致性 |
5.3 城市导游APP界面视觉设计原则 |
5.3.1 易用性 |
5.3.2 个性化 |
5.3.3 故事性 |
5.3.4 审美性 |
5.4 西安城市导游APP界面设计实例 |
5.4.1 参与观察旅游行为的用户需求分析 |
5.4.2 满足用户精神需求的APP产品架构设计 |
5.4.3 基于多种感知空间模式的交互设计 |
5.4.4 整合城市形象的APP界面视觉设计 |
5.4.5 基于旅游体验质量的APP用户界面测试与反馈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限制与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片索引 |
附录 B 表格索引 |
附录 C 西安城市导游APP设计展示 |
附录 D 融合参与观察的城市旅游用户研究过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概念界定 |
2.1.1 微气候 |
2.1.2 微气氛 |
2.1.3 微气候适游指数 |
2.2 理论基础 |
2.2.1 环境-行为相互渗透理论 |
2.2.2 环境知觉-行为理论 |
2.2.3 行为场景理论 |
2.2.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分析的相关理论借鉴 |
2.3 文献综述 |
2.3.1 微气候影响旅游供给环境的研究 |
2.3.2 微气候影响游客环境行为应激反应的研究 |
2.3.3 微气候对旅游过程中微气氛的影响研究 |
2.3.4 微气候要素和微气候综合状态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
2.3.5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
2.3.6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
2.3.7 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框架 |
3.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1 微气候知觉-行为模型 |
3.1.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理论分析 |
3.1.3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 |
3.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
3.2.1 气温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
3.2.2 相对湿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
3.2.3 降水量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
3.2.4 风速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
3.2.5 太阳辐射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
3.2.6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
3.3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
3.3.2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
3.3.3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
3.3.4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
3.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
3.4.1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
3.4.2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
3.4.3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
3.5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
3.5.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
3.5.2 日、节气和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
3.5.3 微气候适游指数建构 |
3.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
3.5.5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
3.5.6 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
4.1 区域内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
4.1.1 案例地选取与说明 |
4.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1.3 区域内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
4.1.4 区域内景区节气微气侯时空性变化 |
4.1.5 区域内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
4.2 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
4.2.1 案例选取与说明 |
4.2.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4.2.3 5A级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
4.2.4 5A级景区节气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
4.2.5 5A级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
5.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指标选取 |
5.1.3 数据来源 |
5.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
5.2.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
5.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
5.3.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单位根检验 |
5.3.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单位根检验 |
5.3.3 日微气候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5.3.4 日微气氛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5.4.1 日气温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
5.4.2 日相对湿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
5.4.3 日降水量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
5.4.4 日风速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
5.4.5 日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
5.5 日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5.6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
6.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
6.1.1 研究方法 |
6.1.2 指标选取 |
6.1.3 数据来源 |
6.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1 景区节气起始日数据描述性统计 |
6.2.2 景区节气累积数据描述性统计 |
6.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
6.3.1 景区节气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6.3.2 节气微气候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6.3.3 节气微气氛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6.4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6.4.1 节气气温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
6.4.2 节气相对湿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
6.4.3 节气降水量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
6.4.4 节气风速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
6.4.5 节气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
6.4.6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
6.5 节气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6.5.1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
6.5.2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
6.6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6.6.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
6.6.2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
7.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
7.1.1 研究方法 |
7.1.2 指标选取 |
7.1.3 数据来源 |
7.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7.2.1 景区月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
7.2.2 景区月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
7.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
7.3.1 景区月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7.3.2 月微气候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7.3.3 月微气氛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7.4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7.4.1 月气温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
7.4.2 月相对湿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
7.4.3 月降水量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
7.4.4 月风速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
7.4.5 月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
7.4.6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
7.5 月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7.6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8.1.1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分布格局显着 |
8.1.2 微气候对景区日、节气和月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
8.1.3 气温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
8.1.4 相对湿度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
8.1.5 降水量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
8.1.6 风速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
8.1.7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
8.1.8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
8.1.9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效应显着 |
8.2 管理启示与建议 |
8.2.1 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启示与建议 |
8.2.2 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的启示与建议 |
8.2.3 针对景区行业协会的启示与建议 |
8.2.4 针对旅游运营商的启示与建议 |
8.3 研究贡献与创新 |
8.3.1 研究贡献 |
8.3.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4.1 研究局限 |
8.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第4章区域内景区案例地选取说明 |
附录B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日数据 |
附录C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数据 |
附录C1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起始日数据 |
附录C2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累积数据 |
附录D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月数据 |
附录E 第5章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
附录F 第6章节气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
附录F1 第6章节气起始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
附录F2 第6章节气累积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
附录G 第7章月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
附录H 第 5、6、7 章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结果汇总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雾霾天气对国内游客旅游意愿与行为影响研究——以西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案例地概况 |
2.2 数据获取与样本概况 |
2.3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旅游前游客对旅游城市雾霾天气的响应分析 |
3.1.1 游客出游前对旅游城市雾霾天气的关注率分析 |
3.1.2 游客出游前对旅游城市雾霾天气的知晓率分析 |
3.1.3 出游前游客雾霾天气关注率与知晓率比较分析 |
3.2 旅游中游客对旅游城市雾霾天气的响应分析 |
3.2.1 雾霾天气下游客旅游意愿分析 |
3.2.2 雾霾天气下游客旅游行为分析 |
3.2.3 游客旅游意愿与旅游行为比较分析 |
3.3 旅游后游客对旅游城市雾霾天气的响应分析 |
3.3.1 游客旅游满意度分析 |
3.3.2 游客旅游经验分析 |
4 结论与启示 |
4.1 研究结论 |
4.2 管理启示 |
(4)基于微博数据的游客情感体验时空变化及主题探索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旅游体验备受关注 |
1.1.2 情感研究成为新热点 |
1.1.3 西安城市旅游日新月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概念辨析 |
1.4 研究方法 |
1.4.1 情感分析法 |
1.4.2 热点格网图法 |
1.4.3 Getis-Ord Gi~*方法 |
1.4.4 X-means聚类法 |
1.4.5 LDA主题模型 |
1.5 研究内容 |
1.5.1 游客微博情感时空变化 |
1.5.2 游客情感变化的聚类分析 |
1.5.3 游客微博文本主题探索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情感地理学研究 |
2.1.1 情感地理学起源与发展 |
2.1.2 情感地图 |
2.2 游客情感体验研究 |
2.2.1 旅游情感体验研究进展 |
2.2.2 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游客情感体验研究 |
2.3 人与建成环境交互的情感研究 |
2.4 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域 |
3.2 数据采集 |
3.3 数据去噪 |
3.4 微博情感值计算 |
3.4.1 表情词词典更新 |
3.4.2 情感值计算 |
第4章 游客情感体验时空变化与聚类分析 |
4.1 游客积极情感体验时空变化 |
4.1.1 2013.7-2014.6年游客积极情感体验空间分布 |
4.1.2 2014.7-2015.6年游客积极情感体验空间分布 |
4.1.3 2015.7-2016.6年游客积极情感体验空间分布 |
4.1.4 三年间游客积极情感体验时空变化 |
4.2 游客消极情感体验时空变化 |
4.2.1 2013.7-2014.6年游客消极情感体验空间分布 |
4.2.2 2014.7-2015.6年游客消极情感体验空间分布 |
4.2.3 2015.7-2016.6年游客消极情感体验空间分布 |
4.2.4 三年间游客消极情感体验时空变化 |
4.3 游客情感体验时空聚类分析 |
4.3.1 游客积极情感体验时空聚类 |
4.3.2 游客消极情感体验时空聚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LDA主题模型的游客情感主题挖掘 |
5.1 LDA主题模型概述 |
5.2 主题挖掘及结果分析 |
5.2.1 文本预处理 |
5.2.2 LDA主题-特征词挖掘结果 |
5.2.3 主题强度及稳定性分析 |
5.3 LDA特征词提取 |
5.4 游客情感冷热点主题挖掘 |
5.4.1 游客积极情感冷热点主题挖掘 |
5.4.2 游客消极情感冷热点主题挖掘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对策与建议 |
6.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西安市自行车旅游者行为意向与目的地选择偏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海外研究现状 |
2.1.1 自行车旅游研究进展 |
2.1.2 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研究进展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自行车旅游研究进展 |
2.2.2 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研究进展 |
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3.2.1 计划行为理论 |
3.2.2 规范激活理论 |
3.2.3 推—拉理论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理论模型构建 |
4.2 研究假设 |
4.3 变量定义 |
4.3.1 人口学特征 |
4.3.2 计划行为理论量表 |
4.3.3 规范激活理论量表 |
4.3.4 自行车旅游行为意向量表 |
4.3.5 自行车旅游动机 |
4.4 预调研分析 |
第五章 西安市自行车旅游意向实证分析 |
5.1 问卷回收与数据收集 |
5.2 描述性分析 |
5.2.1 自行车旅游者人口学特征 |
5.2.2 自行车旅游者出游习惯 |
5.2.3 自行车旅游者的出游意向 |
5.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3.1 信度分析 |
5.3.2 效度分析 |
5.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5 结构模型的假设检验 |
5.5.1 模型构建 |
5.5.2 模型拟合度分析 |
5.5.3 模型修正 |
5.5.4 假设检验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西安市自行车旅游目的地偏好分析 |
6.1 空间分析 |
6.1.1 目的地点分布 |
6.1.2 标准差椭圆分析 |
6.1.3 核密度分析 |
6.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3 差异性分析 |
6.3.1 性别差异性分析 |
6.3.2 年龄差异性分析 |
6.3.3 收入差异性分析 |
6.3.4 职业差异性分析 |
6.4 相关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讨论 |
7.2 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ArcGIS的旅西游客景区偏好与实际到访差异度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进展小结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主要理论基础 |
2.1.1 旅游地理学——旅游空间相关理论 |
2.1.2 旅游行为学——旅游者决策行为理论 |
2.1.3 旅游心理学——旅游偏好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游客景区偏好 |
2.2.2 游客实际到访行为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概况 |
3.2 历史沿革 |
3.3 交通概况 |
3.4 旅游产业概述 |
3.5 重点景区概况 |
第4章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
4.1 数据来源与结构 |
4.1.1 数据来源 |
4.1.2 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 |
4.2 差异度模型构建 |
第5章 差异度计算与分析 |
5.1 游客景区偏好率 |
5.2 游客实际到访率 |
5.3 差异度计算 |
5.4 差异度分析 |
第6章 原因分析与对策 |
6.1 旅游空间结构原因 |
6.1.1 西安市景区空间结构组团 |
6.1.2 组团与旅游目的地集散中心空间位置关系 |
6.1.3 组团内部主要结构与功能 |
6.1.4 组团吸引力大小 |
6.1.5 旅游交通状况 |
6.2 其他原因 |
6.2.1 旅游景区品牌效应 |
6.2.2 游览时间花费 |
6.2.3 旅游消费 |
6.2.4 旅游营销 |
6.3 景区发展对策 |
6.3.1 改善交通条件,优化出游方式 |
6.3.2 整合组团功能,完善配套设施 |
6.3.3 加强旅游营销,提升品牌效应 |
6.3.4 整合景区资源,重塑景区形象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2.1 创新 |
7.2.2 不足 |
7.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中外现实游客旅游心理链:结构·关系·差异研究 ——以西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研究背景与视角 |
1.1.1 旅游学科背景介绍:持续不断发展 |
1.1.2 旅游业发展大背景:持续高速发展 |
1.1.3 相关旅游研究现状简析:数量快速增长,内容扩展与深化 |
1.1.4 相关研究理论方法基础:具备一定基础,尚需要旅游化 |
1.1.5 旅游研究者的追求:世俗化&理想化 |
1.1.6 研究对象选择:关于旅游主体——游客的调查 |
1.1.7 研究地点选取:一个典型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西安 |
1.1.8 研究切入点:热点问题的深化与新发现 |
1.1.9 旅游度量指标:正面化设计 |
1.2 选题理由与研究意义 |
1.2.1 SEM旅游研究方法的回顾、反思与审视具有重要意义 |
1.2.2 旅游心理链变量关系、差异分析与意义 |
1.3 拟解决主要问题和研究方法 |
1.3.1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重要相关概念 |
2.1 旅游 |
2.2 游客与现实游客 |
2.3 旅游动机 |
2.4 实地感知 |
2.5 旅游收获 |
2.6 旅游总体评判 |
2.7 游后意愿 |
2.8 旅游心理链 |
第3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3.1 游客旅游动机 |
3.1.1 国内研究进展 |
3.1.2 国外研究进展 |
3.2 游客实地旅游感知 |
3.2.1 国内研究进展 |
3.2.2 国外研究进展 |
3.3 游客旅游收获与旅游总体评判 |
3.3.1 旅游收获研究进展 |
3.3.2 旅游总体评判研究进展 |
3.4 现实游客游后意愿 |
3.4.1 国内研究进展 |
3.4.2 国外研究进展 |
3.5 现实游客旅游心理链 |
3.5.1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3.5.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3.5.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评 |
第4章 重要研究方法:SEM之旅游研究近况 |
4.1 SEM之旅游研究概述 |
4.2 近期SEM之旅游研究回顾 |
4.2.1 国内SEM之旅游研究内容与重要发现 |
4.2.2 国外SEM旅游研究内容与重要发现 |
4.3 国内外近期SEM之旅游研究应用的趋同与差异 |
4.3.1 趋同性 |
4.3.2 差异性 |
4.4 国内外近期SEM之旅游研究问题显现 |
4.5 国内外近期SEM之旅游研究问题显现 |
第5章 旅游心理链测度体系的建构 |
5.1 现实游客(旅游人)心理特征分析 |
5.1.1 “自然人”心理 |
5.1.2 “现代人”心理 |
5.1.3 “经济人”心理 |
5.1.4 “社会人”心理 |
5.1.5 “文化人”心理 |
5.1.6 “情感人”心理 |
5.1.7 “信息人”心理 |
5.1.8 “智慧人”心理 |
5.1.9 “自由人”心理 |
5.1.10 “享乐人”心理 |
5.2 旅游者的境界与追求 |
5.2.1 旅游精神活动三境界:无我·混我·忘我 |
5.2.2 旅游四追求:价值·满足·积极情感·接触/表达/互动 |
5.3 现实游客“旅游心理链”理论建构 |
5.3.1 旅游动机 |
5.3.2 实地感知 |
5.3.3 旅游收获 |
5.3.4 旅游总体评判 |
5.3.5 游后意愿 |
5.3.6 “旅游心理链”概念模型 |
第6章 资料来源与数据概况 |
6.1 问卷设计 |
6.1.1 采用了10点量表 |
6.1.2 口语化表述与时间控制 |
6.1.3 人口学特征相关指标设计 |
6.1.4 问卷主体部分指标设计 |
6.2 预调查与实际调查实施 |
6.2.1 预调查 |
6.2.2 实际调查 |
6.3 SPSS数据库的建立 |
6.3.1 SPSS电子文档与数据输入 |
6.3.2 变量指标初次编码 |
6.4 有效样本概况 |
6.4.1 无效问卷的深度剔除 |
6.4.2 问卷整体回收状况 |
6.4.3 有效问卷的样本结构 |
第7章 现实游客旅游心理链测度变量均值分析 |
7.1 旅游动机及中外游客差异 |
7.2 旅游实地感知及中外游客差异 |
7.3 旅游收获及中外游客差异 |
7.4 旅游总体评判及中外游客差异 |
7.5 游后意愿及中外游客差异 |
第8章 旅游心理链测度指标体系的优化 |
8.1 测度指标体系的优化 |
8.1.1 旅游动机 |
8.1.2 旅游实地感知 |
8.1.3 旅游总体评判 |
8.1.4 旅游收获与游后意愿 |
8.2 数据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8.2.1 旅游动机 |
8.2.2 旅游实地感知 |
8.2.3 旅游收获 |
8.2.4 旅游总体评判 |
8.2.5 游后意愿 |
8.3 变量指标的二次编码 |
第9章 旅游心理链变量关系与中外游客差异 |
9.1 旅游动机内在变量关系 |
9.1.1 偏度和峰度检验 |
9.1.2 SEM估算结果 |
9.1.3 旅游动机变量关系与中外游客差异 |
9.2 旅游实地感知内在变量关系分析 |
9.2.1 偏度和峰度检验 |
9.2.2 SEM变量关系拟合结果 |
9.2.3 旅游实地感知变量关系与中外游客差异 |
9.3 旅游收获内在变量关系分析 |
9.3.1 偏度和峰度检验 |
9.3.2 SEM变量关系拟合结果 |
9.3.3 旅游收获变量关系与中外游客差异 |
9.4 旅游总体评判内在变量关系分析 |
9.4.1 偏度和峰度检验 |
9.4.2 SEM变量关系拟合结果 |
9.4.3 旅游收获变量关系与中外游客差异 |
9.5 游后意愿内在变量关系分析 |
9.5.1 偏度和峰度检验 |
9.5.2 SEM变量关系估算结果 |
9.5.3 游后意愿变量关系与中外游客差异 |
9.6 旅游心理链5大节点变量关系的深层次探索 |
9.6.1 隐变量的显化 |
9.6.2 旅游心理链相邻节点变量类别层面间的关联性 |
9.6.3 旅游心理链节点变量的定量关系 |
9.6.4 时间维度上旅游心理链重要节点变量的总关联性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理念的提升与理论创新 |
10.2 方法的反思、创新与应用 |
10.3 实证研究与重要结论 |
10.3.1 实证调查 |
10.3.2 主要研究内容 |
10.3.3 重要发现 |
10.4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游客购物决策风格的影响研究——以西安市国内游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概况 |
(二) 国内研究概况 |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三、儒家、道家文化价值观量表的建立 |
(一) 儒家文化价值观量表 |
(二) 道家文化价值观量表 |
四、旅游购物决策风格量表的建立 |
五、儒家、道家文化价值观对游客购物决策风格的交叉分析 |
(一) 儒家文化价值观对购物决策风格的影响 |
1.“家庭声誉”价值观对“决策困惑与冲动”型购物风格有显着影响 |
2.“行为与身份相符合”价值观对“购物成熟”型购物风格有显着影响 |
3.“无私与进取”价值观对“谨慎与实用”型购物风格有显着影响 |
4.“无私与进取”价值观对“追求新奇与自主”型购物风格有显着影响 |
(二) 道家文化价值观对购物决策风格的影响 |
1.“崇尚自然”价值观对“追求享受与品质”型购物风格有显着影响 |
2.“崇尚自然”价值观对“保守与理性”型购物风格有显着影响 |
六、旅游营销策略建议 |
(一) 基于儒家文化价值观动因研究启示与营销策略建议 |
1.“无私与进取”型细分市场营销建议 |
2.“行为与身份相符”型细分市场营销建议 |
3.“家庭声誉”型细分市场营销建议 |
(二) 基于道家文化价值观动因研究启示与营销策略建议 |
(9)入境游客旅游地意向认知的性别差异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入境旅游持续高速发展 |
1.1.2 旅游目的地意象逐渐成为旅游研究关注的热点 |
1.1.3 性别研究被纳入旅游研究体系 |
1.2 问题提出及研究区域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区域概况 |
1.3 研究目标与选题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选题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
2.1 理论基础 |
2.1.1 社会性别理论 |
2.1.2 社会认知理论 |
2.1.3 性别发展理论 |
2.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2.2.1 旅游中的社会性别 |
2.2.2 旅游地意象认知 |
2.2.3 研究评述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1.1 入境游客旅游意象认知的性别差异情况 |
3.1.2 入境游客的人口统计特征对旅游意象认知性别差异的影响 |
3.1.3 入境游客的旅游行为特征对旅游意象认知性别差异的影响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对象及研究区域 |
3.2.2 问卷设计 |
3.2.3 抽样调查及问卷筛选 |
3.2.4 调查资料分析方法 |
3.3 样本描述 |
3.3.1 人口统计特征的性别差异 |
3.3.2 旅游行为特征的性别差异 |
第4章 入境游客旅游意象认知性别差异的历时性分析 |
4.1 入境游客性别差异的历时性分析 |
4.2 入境游客旅游行为特征性别差异的历时性分析 |
4.2.1 入境游客抽样调查的性别差异 |
4.2.2 入境游客旅游行为特征的性别差异 |
4.2.3 主要客源国游客旅游行为特征的性别差异 |
4.2.4 旅西入境游客旅游行为特征的性别差异 |
4.3 入境游客旅游意象认知的性别差异 |
4.3.1 入境游客对旅游资源认知的性别差异 |
4.3.2 入境游客对旅游商品认知的性别差异 |
4.3.3 入境游客对旅游设施认知的性别差异 |
4.3.4 入境游客对旅游服务质量认知的性别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4.4.1 入境游客中国旅游认知的性别差异变化 |
4.4.2 存在问题 |
第5章 入境游客西安市旅游意象认知的性别差异分析 |
5.1 数据分析 |
5.1.1 因子分析 |
5.1.2 T检验 |
5.1.3 方差分析 |
5.1.4 相关分析 |
5.2 研究结果 |
5.2.1 受重大事件影响情况 |
5.2.2 女性入境游客对西安的旅游意象认知分析 |
5.2.3 男性入境游客对西安的旅游意象认知分析 |
5.2.4 入境游客对西安旅游意象认知的性别差异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5.3.1 假设验证结果 |
5.3.2 小结 |
第6章 入境游客兵马俑景区旅游意象认知的性别差异分析 |
6.1 数据分析 |
6.1.1 因子分析 |
6.1.2 T检验 |
6.1.3 方差分析 |
6.1.4 相关分析 |
6.2 研究结果 |
6.2.1 女性入境游客对兵马俑景区的旅游意象认知分析 |
6.2.2 男性入境游客对兵马俑景区的旅游意象认知分析 |
6.2.3 入境游客对兵马俑景区旅游意象认知的性别差异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6.3.1 假设验证结果 |
6.3.2 小结 |
第7章 影响因素解析 |
7.1 性别差异的理论分析 |
7.1.1 生物学理论分析 |
7.1.2 心理学理论分析 |
7.1.3 社会性别理论分析 |
7.1.4 性别图示理论分析 |
7.1.5 理论评述 |
7.2 旅游意象影响因素分析 |
7.2.1 个人因素对旅游意象认知的影响 |
7.2.2 信息来源/刺激因素对旅游意象认知的影响 |
7.2.3 旅游地因素对旅游意象认知的影响 |
7.2.4 研究评述 |
7.3 入境游客旅游意象认知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解析 |
7.3.1 文化是影响入境游客旅游意象认知性别差异的宏观因素 |
7.3.2 入境游客的社会经济地位制约旅游地意象的认知取向 |
7.3.3 旅游目的地属性是影响入境游客旅游意象认知性别差异的诱导因素 |
7.3.4 旅游行为特征是影响入境游客性别差异的刺激因素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讨论 |
8.3 创新之处 |
8.4 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儒家文化价值观视角下的游客旅游购物风格研究——以西安市国内游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综述 |
1.1 国外研究概况 |
1.2 国内研究概况 |
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3 研究理论基础 |
3.1 儒家文化价值观 |
3.2 购物决策风格理论 |
4 儒家文化价值观量表的建立 |
5 旅游购物决策风格量表的建立 |
6 儒家文化价值观对游客购物决策风格的交叉分析 |
6.1“家庭声誉”价值观对“决策困惑与冲动”型购物风格有显着影响 |
6.2“行为与身份相符合”价值观对“购物成熟”型购物风格有显着影响 |
6.3“无私与进取”价值观对“谨慎与实用”型购物风格有显着影响 |
6.4“无私与进取”价值观对“追求新奇与自主”型购物风格有显着影响 |
7 旅游营销策略建议 |
7.1“无私与进取”型细分市场营销建议 |
7.2“行为与身份相符”型细分市场营销建议 |
7.3“家庭声誉”型细分市场营销建议 |
四、西安市国内游客旅游行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旅游体验视角下城市导游APP界面设计方法研究[D]. 赵炜浓.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2]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D]. 杨晓燕. 华侨大学, 2020(12)
- [3]雾霾天气对国内游客旅游意愿与行为影响研究——以西安为例[J]. 杨军辉,赵永宏. 人文地理, 2019(06)
- [4]基于微博数据的游客情感体验时空变化及主题探索 ——以西安市为例[D]. 朱函杰.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西安市自行车旅游者行为意向与目的地选择偏好研究[D]. 梁燕均. 西北大学, 2019(12)
- [6]基于ArcGIS的旅西游客景区偏好与实际到访差异度空间结构研究[D]. 刘宇.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4)
- [7]中外现实游客旅游心理链:结构·关系·差异研究 ——以西安为例[D]. 高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4)
- [8]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游客购物决策风格的影响研究——以西安市国内游客为例[J]. 杨瑞. 旅游研究, 2011(04)
- [9]入境游客旅游地意向认知的性别差异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谢雪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1(07)
- [10]基于儒家文化价值观视角下的游客旅游购物风格研究——以西安市国内游客为例[J]. 杨瑞.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9)
标签:旅游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