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加工方法豆制品铅含量研究

不同加工方法豆制品铅含量研究

一、不同加工方法的豆制品中铅含量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罗诗萌,牛晓梅,王玉江[1](2021)在《微波消解-ICP-MS法分析豆制品中金属元素》文中认为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豆制品中的铅、镉、砷、镍、锰、铝、铬、铜、硒。通过分析豆制品中各金属元素含量,总结豆制品污染情况。用粉碎机将样品充分粉碎混匀,以硝酸为消解液进行微波消解。消解后的样品加热挥发脱气,用超纯水定容,利用ICP-MS的碰撞反应池ORS技术和在线引入内标溶液的方法进行检测,通过比较样品质谱信号强度和标准校正曲线的信号强度,对试样溶液中的元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标准校正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9种金属的回收率为82.0%~119.9%,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9种金属均有检出,其中铝、锰含量较高。通过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同时检测豆制品中9种元素,前处理方法简便,方法检测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抽样检测豆制品中未使用工业氯化镁、硫酸铝钾作为凝固剂和稳定剂,豆制品制作过程中存在稳定剂使用过量现象。

沈婷婷[2](2014)在《上海市居民市售食品铅的暴露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掌握上海市市售食品中铅的污染状况,分析居民铅的摄入量,评估市售食品中铅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风险。[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各类食品样本,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2008-2011收集的样品进行检测;应用膳食回顾法调查居民膳食情况,采用食物频率法调查学龄前儿童膳食情况;建立摄入量评估模型计算各类人群经各类食物的铅摄入量点估计值,应用Crystall Ball软件及Monte Carlo原理模拟进行各类人群铅摄入量的概率评估。[结果]2008-2011年监测结果分析表明,粮谷类、豆制品无超标发生;蔬菜铅检测水平均数为0.061±0.089 mg/kg,其中2008年有超标情况发生,总超标率为1.8%;畜禽肉及肉制品铅检测水平均数为0.068±0.091 mg/kg,2008年和2010年均有超标情况发生,总超标率为0.5%;水产铅检测水平均数为0.158±0.374mg/kg,其中2008年有超标情况发生,整体超标率为1.5%;蛋及其蛋制品铅检测水平均数为0.020-0.060 mg/kg,其中2008年、2010年和2011年有超标情况发生,整体超标率为2.1%;乳制品铅检测水平均数为0.039±0.054 mg/kg,其中2009年有超标情况发生,整体超标率为0.5%;2008年水果铅检测水平均数为0.033±0.060mg/kg,总超标率为5.0%。根据上述检测结果,结合上海市居民膳食摄入数据,2008-2011年上海市居民常食用食物的平均铅暴露量分别为35.243μg/d、56.863μg/d、33.029μg/d和33.398μg/d,对应的安全限值(MOS)分别为16.44%、26.53%、15.41%和15.58%。2008-2011年铅暴露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01),2009年铅暴露水平高于2008年、2010年和2011年的铅暴露水平。根据概率评估结果,2008年全市约99.43%的居民铅暴露量小于PTDI,而2009年全市约98.92%的居民铅暴露量小于PTDI,2010年全市约99.52%的居民铅暴露量小于PTDI,而2011年全市约99.53%的居民铅暴露量小于PTDI。2008-2011年间年对人群铅暴露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为叶菜类的铅含量、大米的铅含量、面粉的铅含量、新鲜水果中铅含量、叶菜类摄入量、大米摄入量和新鲜水果摄入量。特殊人群学龄前儿童的暴露评估发现,2011年儿童常食用食物的平均铅暴露量为26.03μg/d,相对应的安全限值(MOS)为76.58%,该人群男童平均每日食物摄入铅暴露量为27.14μg/d,女童为24.80μg/d,相对应的安全限值分别为79.85%和72.96%。学龄前儿童通过各类食物摄入的铅在每日可耐受铅摄入量内的概率为84.45%,男童食物铅暴露水平小于PTDI值的概率是82.57%,女童相应的铅暴露低于PTDI的概率为86.48%。从每日膳食铅暴露量的食物来源分析,乳制品、谷类、水产和畜禽肉的铅检测含量在食物暴露的各类影响因素中贡献率较高,其贡献率分别为39.08%、20.58%、15.86%和10.63%。[结论]2008-2011年上海市居民食物铅暴露风险呈下降趋势,铅污染处于相对安全的水平,提示近年来上海市各类食品监管对控制食物铅污染是有效的。在各类食物铅的暴露中,叶菜类、大米、面粉和新鲜水果中铅水平对居民膳食铅暴露的影响较大,仍然需要针对这些食物中铅进行严格监管,以保护居民避免非职业铅暴露对健康危害。

何娟华[3](2014)在《邵阳市豆制品质量抽样检验指标调查与分析》文中提出目前,随着豆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的关注。为全面掌握邵阳市豆制品(卤豆腐、豆干制品、猪血丸子)的生产质量情况,进一步建立豆制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保障豆制品的质量与安全,本课题分析了2011-2013三年邵阳市卤豆腐制品、豆干制品、猪血丸子抽样指标检测结果。其中,检测指标包括水分、食盐、总酸、蛋白质、总砷、铅、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九项指标。其产品抽样检验结果如下(1)2011-2013年,邵阳市卤豆腐质量抽样检验中,2012年A厂家卤豆腐制品细菌总数检出量超过了DB43/160.5-2009《湘味熟食豆腐干(皮)熟食》要求检出量<750cfu/g的标准,超标率为33%。2011年A厂家卤豆腐大肠菌群检出量超过了DB43/160.5-2009《湘味熟食豆腐干(皮)熟食》标准,超标率达到25%。本研究是按统计学抽样方法在11家卤豆腐制品企业中选取4家企业的样品为检测对象。由此分析可得,2011年,邵阳市卤豆腐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0.9%;2012年,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0.9%;2013年,产品质量合格率为100%,卤豆腐产品质量得到逐年提升。(2)2011-2013年期间,邵阳市豆干制品所有抽检企业产品质量均达到标准,豆干制品产品合格率为100%。(3)2011-2013年,邵阳市猪血丸子质量抽样检验中,2011年D厂的猪血丸子水分含量超过DB43/346-2007《猪血丸子》要求其水分检出量在35-50%的标准,超标率为9%,同年该厂家的猪血丸子蛋白质含量仅为17.1%,达不到DB43/346-2007《猪血丸子》要求蛋白质检出量≥18%的标准。本研究是按统计学抽样方法在13家猪血丸子制品企业中选取4家企业的样品为检测对象。由此分析可得,2011年,猪血丸子产品合格率为92.3%;2012年,猪血丸子产品合格率为100%;2013年,猪血丸子产品合格率为100%;猪血丸子产品质量得到逐年提升。本研究在总结邵阳市豆制品质量抽样检验结果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地走访调查,分析并归纳了产品质量超标的原因,并站在企业管理、产品工艺改善、质检部门监管的角度提出加强豆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对策。本文的研究不仅为政府监管部门掌握邵阳市豆制品产品质量提供参考价值,而且对有效控制豆制品生产管理与质量安全具有借鉴意义。

李佩然[4](2013)在《豆制品中违法添加物检测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和生态现状。为了满足对食品的种种需要,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也日益繁多,一些厂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当添加和不法添加的案例也日益增多,因此,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质量安全对人们身体健康具有很大影响。氯化镁作为北豆腐的凝固剂被广泛应用,但有些加工厂为降低加工成本,把工业级氯化镁添加到豆浆当中制成豆腐。工业氯化镁含有较高的重金属,用其加工制作豆腐会造成豆腐中重金属残留量过高而使食用者产生重金属慢性中毒。国家现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检测方法,正在进行征求意见。吊白块的检测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复杂繁琐,加标回收率低,导致检测结果的精度较低,目前研究热点集中在前处理方法的改进上,期望在吊白块的检测过程中达到省时、提高检测精度。本文通过对添加食品级氯化镁以及工业级氯化镁制作的豆腐进行加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砷、铅、铜含量的追踪检测,确定其残留量,进而判断是否添加工业氯化镁。腐竹中吊白块的添加也受到广泛关注,虽然检测方法很多,但前处理方法普遍繁琐、耗时,本文对前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建立了灵敏、准确的检测方法。(1)通过对北豆腐制作工艺过程中重金属:砷、铅、铜含量追踪分析,明确食品级氯化镁与工业氯化镁引入重金属杂质的显着差异,确定豆腐中违法添加物工业氯化镁的检测证据。研究添加工业氯化镁北豆腐结果表明:砷含量0.48770.6530 mg·kg-1,超出食品级30倍;铅含量0.36500.4830 mg·kg-1,超出食品级15倍;铜含量10.7912.87 mg·kg-1,超出食品级含量,实验通过分光光度法与原子光谱法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准确性、重现性、最低检出限等均满足实验分析要求。(2)通过建立离子选择性电极快速检测豆制品中重金属铜、铅含量的测定方法,考察了待测液的pH值、离子强度调节剂、缓冲剂、干扰离子和掩蔽剂等因素,确定最佳工作条件。结果表明:铜离子选择电极在5×10-71×10-4mol·L-1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响应,最低检出限为0.16 mg·kg-1;铅离子选择电极在8.5×10-85×10-5mol·L-1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响应,最低检出限为0.088 mg·kg-1,铜和铅含量与原子光谱法等检测结果一致,精密度、准确性、重现性、最低检出限等均优于分光光度法分析要求。(3)通过对含吊白块的豆制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及对吊白块分解SO2和HCHO半定性定量方法检测,确定优化后吊白块的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浴超声波震荡提取的前处理方法加标回收率达到98%;将待测液醋酸铅试纸定性SO2,乙酰丙酮法定量甲醛确定吊白块的方法。方法中的加标回收率、精密度及最低检出限满足实验要求,为简化实验过程确定吊白块存在提供依据。小结:利用重金属的检测评价北豆腐中是否添加工业氯化镁,为检测北豆腐中违法添加物提供辅助方法;创建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对北豆腐中铅、铜重金属进行评价的方法,通过与国家标准方法分析对比确定其准确性和实用性,为检测北豆腐中违法添加物提供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对吊白块的前处理方法的改进优化,节约时间并提高数据的准确度。

罗熹,吴拥军,詹寿年[5](2010)在《发酵豆制品的生物安全检测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发酵豆制品在其原料、加工、运输和贮藏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污染,对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而建立一套快速、准确的食品安全检测手段对保证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发酵豆制品污染情况以及生物安全检测技术在豆豉、腐乳和酱油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发酵豆制品生物安全检测的发展前景。

李明川,李晓辉,彭楠,刘艳,曹晋原,潘茜[6](2008)在《2007年成都市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结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成都市食品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食品安全对策,构建食品安全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成都市20个区(市)县建立食品化学污染物定期监测网点,采用随机采样原则,采集粮食、散装熟肉制品、即食性豆制品、散装糕点、水产品、皮蛋及生猪肉7类食品,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铅、镉、亚硝酸盐、脱氢乙酸、丙酸盐等指标的检测。结果采集7类食品共1004件。食品中铅合格率为95.6%,其中粮食的合格率最低,为80.0%;食品中镉合格率为96.1%,其中,水产品的合格率最低,为93.2%;散装熟肉制品亚硝酸盐的合格率为89.9%;腐乳中脱氢乙酸的合格率仅为78.9%,散装糕点中丙酸盐合格率100%。结论成都市粮食中铅的超标情况较严重,散装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的超标率较严重,新型食品添加剂如脱氢乙酸在腐乳中滥用情况较严重,提示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粮食、熟肉制品、各类新型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和监管力度。

张莉[7](2008)在《豆制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们健康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和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而食品安全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农业生产、食品加工、食品物流与销售、市场规范和政府的监管等很多环节和方面。面对我国食品安全技术落后、监管体系不健全的情况,如何在食品链的各个环节采取一些措施来保障食品的安全,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豆制品作为我国居民重要的食品之一,其质量安全对人们身体健康具有很大影响。本文针对豆制品食品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结合现代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站在食品监督管理的角度,对豆制品食品链进行了危害分析,建立了豆制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旨在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保障豆制品质量安全。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有:(1)首先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论述了课题所用到的一些理论基础和方法。(2)分析了豆制品特点、现状及其质量安全问题,以及HACCP体系和统计过程控制在食品质量安全中的应用。把豆制品食品链划分为原辅料采购、豆制品生产加工、成品流通、豆制品销售等四大环节,并对其进行危害分析,建立了豆制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3)对豆制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法和监控过程进行了分析,采用统计过程控制及其控制图相关理论和方法,对豆制品食品链各环节质量安全监控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本文把统计过程控制思想和方法整合到HACCP体系中,并在豆制品食品链质量安全监控中应用,极大地加强了HACCP的效力,丰富和发展了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理论,同时也为完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供宝贵的建议。

周晓丽[8](2008)在《贵州部分地区自制传统食品化学危害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化学性有害因素主要包括重金属、亚硝酸盐等。它们既能造成食物中毒,还能使某些器官发生肿瘤、癌变和基因突变。自制传统食品在化学性方面存在安全隐患,曾有多位专家对此进行过研究。贵州省少数民族众多,传统食品各具特色,由于加工过程存在安全隐患,曾有食品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本文通过调查了解贵州省部分地区自制传统食品的生产加工现状,检测主要化学性危害因素的含量,为该类食品的卫生监督管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全省传统自制食品的生产安全。方法:首先对食品的制作工艺配方及添加剂使用、加工场所的卫生状况及生产加工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进行问卷调查,其次按照食品卫生检验国家标准方法及卫生部推荐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对样品主要化学性危害指标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贵州部分地区自制传统食品除动物性食品在秋冬季外,其它食品的加工时间不受季节的限制;加工原料主要是购买而来,加工中无添加剂的加入,贮藏容器主要使用陶瓷容器;加工场所仅局限于小规模作坊式或前店后厂式生产,加工设备和工具十分简陋;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食品卫生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黔南、黔东南及贵阳市三地区食品中常见化学性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如下:动物性食品亚硝酸盐含量≤5.4mg/Kg,植物性食品亚硝酸盐含量≤5.3mg/Kg,豆制品亚硝酸盐含量≤4.3mg/Kg;动物性食品砷含量≤0.42mg/Kg,植物性食品砷含量≤0.44mg/Kg,豆制品砷含量≤0.47mg/Kg;动物性食品铅含量≤0.11mg/Kg,植物性食品铅含量≤0.37mg/Kg,豆制品铅含量≤0.15mg/Kg;动物性食品镉含量≤0.033mg/Kg,植物性食品镉含量≤0.050mg/Kg,豆制品镉含量≤0.049mg/Kg。结论:贵州部分地区自制传统食品的加工工艺原始且有民族特色,加工地多以小作坊类为生产单位,生产环境简陋,设施落后,加工人员的文化素质低,导致食品的卫生质量差,易引起微生物污染,建议各相关部门应该采取一定的监管和改进措施。化学性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均符合相似产品的国家标准限值,自制传统食品的化学安全性高,这主要是因为贵州省内所产的食品原料受污染程度低,加工工艺安全,食品加工成后很快被销售,化学性危害因素产生量少。

邓峰,梁春穗,黄伟雄,李海,许秀敏,胡曙光,陈明,范山湖,龙朝阳,吕芬,梁旭霞,梁红洁,钟志雄,高燕红,鲁琳[9](2007)在《2000-2005年广东省食品化学污染物网络监测与危害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掌握广东省主要食品中化学污染的现状。方法自2000年起每年分上下半年在全省各监测网点抽检各类食品,开展农药残留、金属污染物、食品添加剂、霉菌毒素等80多项化学污染物监测工作。结果连续6年的监测共获得43976个检验数据。对照相关标准,广东省主要食物中铅、镉含量合格率分别为91·6%和89·6%,其中皮蛋、蔬菜中铅含量以及虾蛄、干食用菌、猪肾脏和大米中镉含量的合格率较低。蔬菜、水果中有机磷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为10·0%和8·6%,与10年前相比有明显下降。氯氰菊酯在各类蔬菜中的检出率为21·7%31·8%,表明近年拟除虫菊酯农药的使用较普遍。部分加工食品中甜味剂、防腐剂超标情况严重,其中陈皮、话梅等蜜饯中甜蜜素超标率为44·4%,酱菜中糖精钠、甜蜜素、山梨酸、苯甲酸的超标率均较高。熟肉制品中违规添加柠檬黄、日落黄和胭脂红较普遍。散装酱油中的氯丙醇检出量很高。结论县镇农贸市场销售的加工食品化学污染问题应引起重视。

彭珊珊,黄国清,张霖霖,黄婷[10](2003)在《不同加工方法的豆制品中铅含量的研究》文中指出大豆及豆制品是我国膳食中比较普遍的食物,不同加工方法对豆制品铅含量有显着影响.采用Z-8000型偏振塞曼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对大豆及豆制品中Pb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及豆制品中Pb含量一般均较低,但个别豆制品中Pb含量偏高,尤其是油炸品.

二、不同加工方法的豆制品中铅含量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加工方法的豆制品中铅含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微波消解-ICP-MS法分析豆制品中金属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分析方法
        1.2.1 样品前处理
        1.2.2 ICP-MS工作条件
        1.2.3 标准曲线配制
2 结果与讨论
    2.1 样品前处理方法
    2.2 仪器条件的选择
    2.3 内标元素选择
    2.4 定量分析
    2.5 线性和检出限
    2.6 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
    2.7 样品数据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2)上海市居民市售食品铅的暴露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铅的生物学特性
        1.1.2 危害识别
        1.1.3 危害特征描述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及对象
        2.1.1 食品材料
        2.1.2 调查对象
    2.2 方法
        2.2.1 检测与评价方法
        2.2.2 调查方法
        2.2.3 统计方法
        2.2.4 摄入量评估方法
        2.2.5 风险评估方法
    2.3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类食品中铅的污染量
        3.1.1 粮谷类铅的污染量
        3.1.2 蔬菜中铅的污染量
        3.1.3 畜禽肉类铅的污染量
        3.1.4 水产品中铅的污染量
        3.1.5 乳制品铅的污染量
        3.1.6 蛋类铅的污染量
        3.1.7 豆制品铅的污染量
        3.1.8 水果类铅的污染量
    3.2 上海市居民经各类食物铅摄入量的暴露评估
        3.2.1 本市居民各类食物的摄入量
        3.2.2 经各类食物铅摄入量的暴露量
        3.2.3 点评估
        3.2.4 概率评估
    3.3 特殊人群经各类食物铅摄入量的暴露评估
        3.3.1 学龄前儿童各类食物摄入量
        3.3.2 点评估
        3.3.3 概率评估
4. 讨论
    4.1 市售食品铅污染水平特征描述
    4.2 一般人群经食物铅摄入风险特征描述
    4.3 特殊人群经食物铅摄入风险特征描述
    4.4 研究的局限性
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表1:各类食物铅检测含量汇总表
附表2:上海市居民各类食物摄入量汇总表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情况

(3)邵阳市豆制品质量抽样检验指标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豆
        1.1.1 大豆概述
        1.1.2 大豆组成
        1.1.3 大豆营养价值
    1.2 豆制品
        1.2.1 豆制品概述
        1.2.2 我国豆制品工业现状
        1.2.3 我国豆制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3 豆制品安全问题
        1.3.1 微生物方面
        1.3.2 化学添加剂
        1.3.3 转基因
    1.4 邵阳市大豆种植和豆制品加工现状
        1.4.1 邵阳市大豆种植现状
        1.4.2 邵阳市豆制品加工现状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卤豆腐质量抽样检验指标的结果与分析
    2.1 检测对象与方法
        2.1.1 检测对象
        2.1.2 样品来源
        2.1.3 培养基和试剂
        2.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5 检验方法
        2.1.6 判定标准
    2.2 卤豆腐制品检测结果与分析
        2.2.1 卤豆腐制品常规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分析
        2.2.2 卤豆腐制品主要重金属指标检测结果与分析
        2.2.3 卤豆腐制品主要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 豆干质量抽样检验指标结果与分析
    3.1 检测对象与方法
        3.1.1 检测对象
        3.1.2 样品来源
        3.1.3 培养基和试剂
        3.1.4 主要设备与仪器
        3.1.5 检验方法
        3.1.6 判定标准
    3.2 豆干制品检测结果与分析
        3.2.1 豆干制品常规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分析
        3.2.2 豆干制品主要重金属指标检测结果与分析
        3.2.3 豆干制品主要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邵阳市猪血丸子抽样检验指标结果与分析
    4.1 检测对象与方法
        4.1.1 检测对象
        4.1.2 样品来源
        4.1.3 培养基和试剂
        4.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4.1.5 检验方法
        4.1.6 判定标准
    4.2 猪血丸子调查结果与分析
        4.2.1 猪血丸子常规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分析
        4.2.2 猪血丸子重金属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分析
        4.2.3 猪血丸子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结果统计
    5.2 原因分析
    5.3 建议与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4)豆制品中违法添加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食品添加剂概述
        1.1.1 食品添加剂国内研究现状
        1.1.2 食品添加剂国外研究现状
    1.2 豆制品概述
        1.2.1 国内豆制品发展现状
        1.2.2 国外豆制品发展现状
    1.3 豆制品中常见违法添加物及检测现状
        1.3.1 工业氯化镁检测技术现状
        1.3.2 吊白块检测技术现状
        1.3.3 乌洛托品检测技术现状
        1.3.4 碱性橙检测技术现状
        1.3.5 硼砂检测技术现状
    1.4 电位分析及离子选择电极的发展趋势
        1.4.1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基本结构
        1.4.2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参数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北豆腐中重金属残留量的评价
    2.1 北豆腐中砷残留量的评价
        2.1.1 引言
        2.1.2 材料与方法
        2.1.3 结果与分析
        2.1.4 小结
    2.2 北豆腐中铅残留量的评价
        2.2.1 引言
        2.2.2 材料与方法
        2.2.3 结果与分析
        2.2.4 小结
    2.3 北豆腐中铜残留量的评价
        2.3.1 引言
        2.3.2 材料与方法
        2.3.3 结果与分析
        2.3.4 小结
    2.4 本章小结
        2.4.1 工业氯化镁的初步评价
        2.4.2 工业氯化镁的综合评价
第三章 电位法快速检测北豆腐中铅、铜残留量
    3.1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北豆腐中铜残留量
        3.1.1 引言
        3.1.2 材料与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1.4 小结
    3.2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北豆腐中铅残留量
        3.2.1 引言
        3.2.2 材料与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3.2.4 小结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腐竹中吊白块检测技术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仪器及试剂
        4.2.2 试剂及标准溶液的配制
        4.2.3 实验原理
        4.2.4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4.3.2 SO_2定性检测实验
        4.3.3 最佳前处理方式的选择
        4.3.4 单因素条件的选择
        4.3.5 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
        4.3.6 加标回收试验
        4.3.7 方法的最低检出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发酵豆制品的生物安全检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酵豆制品污染途径
    1.1 发酵原料的污染
    1.2 发酵菌种的污染
    1.3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2 发酵豆制品的生物安全检测
    2.1 豆豉
    2.2 腐乳
    2.3 酱油
        2.3.1 微生物安全
        2.3.2 严格限制三氯丙醇
        2.3.3 氨基酸与食盐的协调
        2.3.4 添加剂的危害
        2.3.5 铅含量的测定
        2.3.6 HACCP系统的监管作用
3 发酵豆制品生物安全检测的现状与前景

(6)2007年成都市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监测项目
    1.3方法[1,2]
    1.4 评价[3]
2 结果
    2.1 食品中铅含量
    2.2 食品中镉含量
    2.3 散装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
    2.4 防腐剂的使用情况
3 讨论

(7)豆制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研究现状
        1.2.2 食品供应链和HACCP体系研究现状
        1.2.3 豆制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2章 基本理论和概念
    2.1 基本概念
        2.1.1 食品
        2.1.2 食品安全
        2.1.3 食品质量
    2.2 食品供应链
    2.3 HACCP
        2.3.1 HACCP的定义及发展
        2.3.2 HACCP的基本原理
    2.4 统计过程控制
第3章 豆制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的建立
    3.1 豆制品概述
        3.1.1 豆制品及其特点
        3.1.2 我国豆制品发展现状
        3.1.3 豆制品质量安全分析
    3.2 豆制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总体规划
        3.2.1 豆制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框架
        3.2.2 HACCP体系在豆制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的应用
        3.2.3 统计过程控制(SPC)在HACCP体系的应用
        3.2.4 豆制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的应用
    3.3 豆制品质量危害分析及安全监控点的建立
        3.3.1 豆制品食品链流程图
        3.3.2 豆制品食品链危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3.3.3 豆制品食品链质量安全监控点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豆制品质量安全监控过程
    4.1 豆制品质量安全检验方法
        4.1.1 豆制品质量安全抽样检验
        4.1.2 豆制品质量感官检验
        4.1.3 豆制品理化检验
        4.1.4 豆制品微生物检验
    4.2 控制图的选择
        4.2.1 控制图概述
        4.2.2 控制图的基本种类
        4.2.3 控制图选择的原则
    4.3 豆制品质量安全监控过程的确定
        4.3.1 原辅料监控
        4.3.2 生产车间卫生监控
        4.3.3 成品控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贵州部分地区自制传统食品化学危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食品中的几种常见化学性污染因素
        1.1.1 亚硝酸盐
        1.1.2 常见重金属
    1.2 贵州省传统食品及化学性危害因素研究现状
        1.2.1 动物性食品化学性危害因素研究现状
        1.2.2 植物性食品的化学性危害因素研究现状
        1.2.3 豆制品的化学性危害因素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立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3.1 选题的背景
        1.3.2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小结
第二章 调查研究
    2.1 调查设计
        2.1.1 调查对象
        2.1.2 调查目的
        2.1.3 调查点分布
        2.1.4 调查方法
        2.1.5 问卷设计
        2.1.6 质量控制
    2.2 调查结果与讨论
        2.2.1 调查点概况
        2.2.2 调查食品种类
        2.2.3 被调查食品的制作工艺、配方及添加剂使用调查
        2.2.4 加工场所的卫生状况调查
        2.2.5 生产加工人员食品卫生知识调查
    2.3 小结
第三章 理化研究
    3.1 化学性理化指标的选择
    3.2 样品的采集
        3.2.1 采样样品记录表的制作
        3.2.2 采样所用材料
        3.2.3 采集样品表
    3.3 主要的实验试剂及设备
        3.3.1 实验试剂
        3.3.2 实验设备
    3.5 实验室质量控制
    3.6 实验方法、结果及分析
        3.6.1 实验原料感官特征
        3.6.2 硝酸盐测定
        3.6.3 砷的测定
        3.6.4 铅的测定
        3.6.5 镉的测定
    3.7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调查研究的结论
        4.1.2 理化研究的结论
    4.2 建议
        4.2.1 制定地方标准
        4.2.2 规范生产加工卫生管理
    4.3 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论文发表情况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件2 加工调查问卷及采样记录表

(9)2000-2005年广东省食品化学污染物网络监测与危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网点的建立
    1.2 样品采集与检测
    1.3 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项目
        1.3.1 有机磷农药
        1.3.2 拟除虫菊酯农药
        1.3.3 氨基甲酸酯农药
        1.3.4 有机磷氯农药
        1.3.5 金属污染物
        1.3.6 食品添加剂
        1.3.7 其它污染物
    1.4 主要仪器设备
    1.5 实验室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金属污染物监测
        2.1.1 食品中铅含量
        2.1.2 食品中镉含量
    2.2 食品添加剂
        2.2.1 甜味剂
        2.2.2 防腐剂
        2.2.3 合成色素
    2.3 农药残留量
        2.3.1 有机磷农药残留
        2.3.2 有机氯农药残留
        2.3.3 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
        2.3.4 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
    2.4 其他化学污染物
        2.4.1 酱油中三氯丙醇
        2.4.2 冬菇中甲醛
3 讨论
    3.1 皮蛋中铅含量
    3.2 大米中镉的含量
    3.3 虾蛄中镉含量
    3.4 干食用菌中镉含量
    3.5 加工食品中的甜味剂
    3.6 有机磷农药
    3.7 拟除虫菊酯农药
    3.8 酱油中氯丙醇的监测
    3.9 冬菇中甲醛的调查
4 结语

(10)不同加工方法的豆制品中铅含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样品
    1.2仪器和测试条件
    1.3实验方法
    1.4大豆及豆制品中水分含量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测定结果
    2.2加工方法对Pb含量的影响
    2.3自然和人为因素对Pb含量的影响
    2.4大豆品种对Pb含量的影响
    2.5正确看待Pb

四、不同加工方法的豆制品中铅含量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波消解-ICP-MS法分析豆制品中金属元素[J]. 罗诗萌,牛晓梅,王玉江. 食品工业, 2021(12)
  • [2]上海市居民市售食品铅的暴露评估[D]. 沈婷婷. 复旦大学, 2014(02)
  • [3]邵阳市豆制品质量抽样检验指标调查与分析[D]. 何娟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02)
  • [4]豆制品中违法添加物检测技术的研究[D]. 李佩然.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3(05)
  • [5]发酵豆制品的生物安全检测研究进展[J]. 罗熹,吴拥军,詹寿年. 贵州农业科学, 2010(10)
  • [6]2007年成都市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结果分析[J]. 李明川,李晓辉,彭楠,刘艳,曹晋原,潘茜.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8(09)
  • [7]豆制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研究[D]. 张莉. 山东大学, 2008(05)
  • [8]贵州部分地区自制传统食品化学危害因素研究[D]. 周晓丽. 贵州大学, 2008(03)
  • [9]2000-2005年广东省食品化学污染物网络监测与危害分析[J]. 邓峰,梁春穗,黄伟雄,李海,许秀敏,胡曙光,陈明,范山湖,龙朝阳,吕芬,梁旭霞,梁红洁,钟志雄,高燕红,鲁琳.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7(01)
  • [10]不同加工方法的豆制品中铅含量的研究[J]. 彭珊珊,黄国清,张霖霖,黄婷.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12)

标签:;  ;  ;  ;  ;  

不同加工方法豆制品铅含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