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博物馆应各具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贾雪[1](2021)在《基于文化体验视角的民俗博物馆导视系统设计研究 ——以南京民俗博物馆为例》文中指出
刘守柔[2](2021)在《1980年代以来中国博物馆学本科专业课程的发展》文中认为博物馆学本科专业类课程包括了博物馆学、历史学、文物学、考古学、文物保护等不同学科的相关课程。本科专业建立以来,各高校的具体课程和修读要求,随着博物馆学学科发展而变化,根据各校自身基础而调整。自20世纪80年代起,从理论与实务两个方面构建博物馆学课程体系,以概论性质课程为基础,逐步发展为以博物馆经营管理、藏品管理、展览内容策划、展览形式设计、博物馆教育等为主干课程的架构。博物馆学课程建设回应实践需求,反映出博物馆行业的时代特征;课程内容不断深化与细化,逐步扩展自身学科分支体系。在现有本科学制和学科归属下,博物馆学课程在行业需求与学科建设之间兼顾平衡,并呈现多元发展的面貌。
洪阳[3](2021)在《广州东方博物馆“兵戈史鉴”展览文创产品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广州东方博物馆兵戈史鉴展览展品的青铜文化为主题,深刻挖掘其隐喻的设计元素,通过该项目的设计制作实践,对专题类展览进行文创产品开发路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论文梳理了兵戈史鉴展览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冷兵器的表象特征,将体现古人对至高权力崇尚与敬畏的纹饰、装饰技法与铸造工艺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等要素,按照层次分析法对器物形态、表面装饰纹样及装饰工艺进行元素提取,在此基础上运用分解、重构等手法进行重塑,并与文化价值、情感表达等相融合后运用至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文化创意产品脱胎于馆藏文物,设计有其独特的专属文化性、教育性、环保性,设计方法包括以图形再设计为主的设计方法、创意造型的趣味传递、使用功能上的古今创意转换等。将设计方法与提取重塑后的设计元素及消费者具体需求相结合,设计益智玩具、饰品及香薰盒等文创产品,不仅外观新颖,而且与消费者在精神层面产生强烈情感共鸣。在产品制作中,基于对材料造价及工艺可批量化生产等因素的考量,主要选用了木材与金属,并与髹漆工艺相结合。产品制作周期短,能快速提升专题展览短时间内观展人群的关注度。针对本文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案例,选取了物质、行为和精神三种文化状态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评价数据表明三个案例的设计方案认可度都比较高。总之,针对“兵戈史鉴”等专题展览类的文创产品设计均可通过提取重塑新的设计符号,与展品价值及情感表达相融合,并采用现代成型加工技术与传统工艺结合的加工方式,快速生产出具有展览代表特征的文创产品,短时间内提升展览的知名度,吸引潜在消费人群,提升博物馆经济收益。通过后期的文创产品评价体系检验其可行性,为专题展览的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新的参考路径和视角。
朱梦瑶[4](2020)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博物馆资源的应用研究 ——以青岛市博物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资源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博物馆资源的应用是博物馆与历史教学双方互动合作的有效方式,具有双重意义。青岛市博物馆资源丰富多样且富有地方特色,将其有效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都产生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青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三所中学学生和教师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发现,青岛地区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存在漏洞与不足,主要有教师与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学校与博物馆缺少合作等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开发初中历史教学中青岛市博物馆资源的应用途径,包括开发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合理利用博物馆信息化、数字化资源、开发第二课堂、激励开展常态博物馆小志愿者活动四个方面。同时结合青岛问题作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选取青岛市博物馆五四运动相关的馆藏资源,设计课例《五四运动》并进行实践,把青岛市博物馆资源应用到课堂中,让博物馆走进课堂。设计实践了“古钱今说”主题活动课程,通过青岛市博物馆藏货币资源与教材的结合,把课堂搬进博物馆,探索开发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的资源利用。
杨莹[5](2020)在《数字博物馆青少年知识传播力评估体系探研 ——基于广州市典型数字博物馆》文中研究指明数字博物馆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文物博物馆工作中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而产生的一个新概念。其中,“教育”作为数字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和主要任务而持续被关注。此外,青少年教育关系着文化的传承和未来社会的发展,数字博物馆应当将青少年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利用其资源优势、传播优势和互动优势来开展各具特色的青少年教育。本研究以此为启发,基于对广州市内典型数字博物馆的考察,试图建立一套数字博物馆青少年知识传播力评估体系,来更准确合理地评估数字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方面的具体表现与传播功能。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厘清了广州市内数字博物馆的发展脉络,其数字化历程是在政府政策支持、行业标准建立以及博物馆自身努力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演进的,资源与技术的极大突破也为数字化在博物馆的落地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参与式观察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而从缺乏技术标准、巩固青少年主体地位和助力知识传播三个方面重点论述了建立数字博物馆青少年评估体系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再以广州市内多家典型数字博物馆为研究对象,结合对“大众传媒传播力评估模型”、“社会组织传播力评估模型”、“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指标体系”、“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模型”的解构式剖析,提炼其中包含的与青少年知识传播相关联的指标因素,初步建立起了包括“前期评价:知识传播前”“中期评价:知识传播过程中”“后期评价:知识传播后”三个维度的传播力评估框架。重点采用了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对十五位数字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进行了访谈,对其访谈文本进行编码的基础上构建出数字博物馆青少年知识传播力评估模型,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每项指标的具体权重。该模型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指标体系。其中定性体系包含9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分别指传播前期的“传播主体:数字博物馆”“媒体平台前期宣传”;传播中期的“传播内容科学文化知识”“技术使用”“青少年参与过程”;传播后期的“后期跟进报道”“青少年受众反馈”“传播目标完成情况”和“社会影响力”。在定量体系中,有6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分别是:“传播主体:数字博物馆”“媒体平台前期宣传”“传播内容科学文化知识”“技术使用”“后期跟进报道”和“青少年受众反馈”。建立“数字博物馆青少年知识传播力评估模型”为数字博物馆在青少年观众教育、知识传播和服务上提供一套可参考的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对当前的传播现状予以科学客观的评估,还能在此基础上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终极目的,为数字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方面的发展提供外部动力和体系支持。
瞿锦秀[6](2020)在《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管理 ——基于江苏省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冷僻而被忽视;作为文化遗产资源的一类,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小众而鲜为人知,这个兼具高等教育属性和文化遗产属性的跨学科交叉资源处于被遗忘和被边缘化的角落。然而,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资源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对它进行研究和管理,在国家战略层上是坚定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在学术建设层上有助于丰富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管理和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研究内容,拓展学科发展方向;在区域合作层上有利于集聚文化创新要素,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创新高地;在学校发展层上可以明晰中国大学发展路径,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建设提供思路。面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管理中出现的一手短缺一手闲置浪费、利用率低的问题,文章试图从遗产资源管理的视角,为当前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画像”、“把脉”,通过引入一些新理念、新思维为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开方”、“调养”和“治疗”。文章总体的逻辑思路以回答“做什么和为什么要做?能不能做?理论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实证上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务虚和务实怎么做?”这五大问题为主线。从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四方面探讨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在此立论依据下,从理论上界定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概念,统计中国现有百年大学数量和具体空间分布,分析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对教育遗产进行分类,从历史价值、艺术与审美价值、科学技术价值、教育文化价值和包括使用价值、经济价值、溢出价值在内的其他价值五个方面阐述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价值,并通过资源品相、资源价值、资源特色、开发潜力和开发条件五个维度共计52个指标构建了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价值的评估指标体系,以此为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从实证上,出于江苏省百年大学数量和类型在全国首屈一指,颇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考虑,以江苏省15所百年大学为例,考察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分布现状和管理现状,发现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有两个特点:1)总体规模体量庞大,质量各校参差不齐,有3所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价值位列第一等级,5所分布在第二等级,第三等级和第四等级各3所,1所排在第五等级;2)各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之间有联结点。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存在基础配备不全、教育遗产资源的保护停留在“保存”式保护的初级阶段、开发不足和开发形式单一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对教育遗产资源的认识不够、缺少深度开发的意识和行政思维占主导、经济思维匮乏。基于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考察情况,探索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行动边界和实践策略。认为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需要统一一个基本认识,即把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当作一个文化空间来开发构建。需要以创新为引擎,对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协同百年大学教育遗产相关主体、平衡各方利益;需要绿色开发,构建低碳节能的文化空间;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多元利用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需要各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最终实现共赢。需要有行动边界,能够统筹协调几组矛盾关系,即事业的超越与产业的适应;传统的扬弃与现代化转型;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情结;全球化趋势与地域性前提;一体化框架与特色化内容。并提出具体的实践策略:管理架构上多主体齐心发力——国家价值导向,统筹规划,体现领导力;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多方投入,增强聚合力;市场自发调节,产权分离,提升竞争力;百年大学自我重视,学理研究,展示生命力。管理内容上多层面齐抓共管——通过加强百年大学教育遗产保护管理的宣传教育、加快百年大学教育遗产界定、普查、建档和数据库建设、提高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保护管理队伍水平、强化百年大学教育遗产保护的行政手段和法治手段自觉保护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通过联动百年大学,共建跨区域百年大学教育遗产文化线路;联动地方城市和百年大学,打造校城文化共同体;联动“政、事、企”,合力开发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通过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育人功能;通过概念输出,培育百年大学教育遗产文化市场;通过功能活化,创新百年大学教育遗产文化产品;通过新科技引进,丰富百年大学教育遗产文化体验,实现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创新利用。
李壮[7](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 ——以苏州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开始兴起。博物馆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与功能都已产生更迭。从传统意义上的文物收藏展览场所演变为公共教育服务机构,并担负了更大的社会责任和经营压力。近年来,5G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突飞猛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催生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互联网+”,加速了社会全行业的互联网化。为了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经营,积极开发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以缓解博物馆经营压力,已成为当前博物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途径。而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成为本文研究的关键。本文选用苏州博物馆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展开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阐释“互联网+”和“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相关概念,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方向指导,同时肯定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价值。其次,综合采用实地调查、人物访谈及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研究苏州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现状,分析其开发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优劣势,并论证其建立核心文化资源库以及互联网文创开发平台的可能性。最后,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从开发需求、开发趋势及开发方法三个角度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新路径,并针对苏州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需求及制约因素,提出构建互联网文创产品开发平台、消费者深度参与文创产品开发、加强文创产业互联网跨界融合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策略,以期能为运用“互联网+”思维来提高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能力提供思考,同时,对苏州博物馆乃至博物馆界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发展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博物馆社会文化服务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许灵[8](2020)在《行业博物馆培育中国精神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随着新时代中国各项事业的向前推进,挖掘彰显中国精神的文化资源、构筑中国精神、开辟中国精神培育阵地同样重要。近年来,行业博物馆由于侧重于某一个行业领域,具有针对性强、与人民群众联系紧密等特征,逐渐成为了上海市文博事业建设的新热点,也形成了独特的精神生产发展的新形态,拥有发展成为中国精神培育阵地的潜力。目前,行业博物馆所展示出的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的历史发展进程只是文化“外缘”的部分。行业博物馆的文化建设重点应落在文化内核的建设上。中国精神作为中国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中所凝练出的价值共识,才是蕴藏在各个行业文化表象背后的内质性、最具有持续传延能力的文化内核的部分。因此,挖掘行业文化背后的中国精神,关注行业博物馆对中国精神的培育尤为必要。另外,中国精神的培育一直以来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关注行业博物馆对中国精神的培育,不仅有助于行业博物馆完善自身的文化建设,更能开辟中国精神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上海是近现代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拥有着众多的行业博物馆。行业博物馆里蕴含着丰富的中国精神文化资源,包括爱国主义精神等。可惜的是,目前行业博物馆中的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得到较少的关注。行业博物馆作为中国精神培育的载体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从实证出发,通过对上海市行业(专题性)博物馆的中国精神培育现状进行调查,挖掘内在于行业博物馆中的中国精神,分析目前行业博物馆培育中国精神效果不佳的原因,并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场,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释了行业博物馆与中国精神的相关理论问题,从而明晰行业博物馆与中国精神的相关概念、功能、基本内涵等基本理论问题,并在理论上探讨了行业博物馆与中国精神的关系——行业博物馆蕴含着丰富的中国精神,是中国精神培育的新阵地。第二部分: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标准,对上海市行业博物馆进行分类,结合上海市行业博物馆的实际情况,着重挖掘出蕴含在不同类别的行业博物馆中的中国精神。第三部分:从强化民族信仰与国家认同、增强家国情感的生动体验、拓展中国精神宣教手段的丰富性这三个方面,论述行业博物馆培育中国精神所具备的独特优势。第四部分:为了提升行业博物馆培育中国精神的实效性,基于行业博物馆培育中国精神的现状,集合多方力量,提出行业博物馆进一步发挥育人功效的有效路径。通过深化行业博物馆教育功能认知、健全行业博物馆-学校教育联动机制、推进行业博物馆-社会优势资源互补等多条路径,打造行业博物馆育人新阵地。
和晓君[9](2020)在《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不仅承载着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也是人们学习了解历史、实现古今对话的重要“窗口”。博物馆的发展状况从侧面反映出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及文化竞争力。如今,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公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在构建新时代背景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扮演着愈发突出而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我国“博物馆热”现象持续升温,博物馆事业迅猛发展,百花齐放。但与此同时,一些博物馆仍门庭冷落,难以吸引公众。因此,不断优化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已成为博物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身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昆明市的云南民族博物馆,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民族类博物馆、东南亚最大的民族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就其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来说,现阶段与其他国家一级博物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本文以云南民族博物馆为研究对象,立足实际并结合学科相关理论,提出优化其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策略。首先,本文从民族博物馆和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界定入手,通过文献研究、资料搜集梳理、实地调研访谈等形式,分别对云南民族博物馆概况及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现状进行了阐述。其中重点从地方政府投入与政策支持、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人员等方面开展研究。同时,结合调查问卷以了解公众对其公共文化服务现状的满意程度。其次,在对各项资料、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探究其目前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内容和形式、服务人员、服务受众和服务效能五方面还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展厅分布散,面积悬殊大;藏品搜集与保管工作有待加强;展示水平偏低,民族氛围欠缺;公众参与渠道窄等。最后,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新博物馆学理论,针对存在问题的五个主要方面,提出云南民族博物馆应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自身建设为内驱,以公众为核心,以社会合作为基础,多方参与、内外联动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体系。以期对未来云南民族博物馆乃至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王明[10](2020)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地区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1利用中国与有关国家现有的区域合作平台,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的延续,应坚持文化先行,与沿线国家在文化艺术方面进行深入的友好往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化的创新发展,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最终建立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草原文化是古代草原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具特点的地域文化,它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原着民族中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很深的历史渊源,因此,草原文化的融合不仅可以增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厚重感,而且可以缩小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距离,产生以“草原文化”为代表的文化“移情”效果。同时,草原文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有着非常广泛的人文基础,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可以给“丝绸之路经济带”带来更加和谐多样的文化软环境,对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文化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文化传播主阵地之一的博物馆,其拥有的文物资源所代表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共同记忆,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文化交流,对本地区社会发展和民族意识形态的形成,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博物馆的馆藏资源研究,可以加深人类对共有文化遗产的共同认知。通过让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活”起来,可以促进人类文化遗产价值最大程度的共享与传播。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贸易、文化、历史和人文特色的具体表达,通过不同文明对话,产生信任的情感纽带,可以说博物馆连接着人类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目前,关于“一带一路”、博物馆两个领域的研究比较多,两个领域相结合的还比较少。本文通过把“一带一路”作为主要路径,深入剖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寻佐证材料,并做出合理规划建议。内蒙古横跨三北,与俄罗斯、蒙古国交界。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推进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建设,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内蒙古地区的博物馆是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载体,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战略定位以及内蒙古地区博物馆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包括博物馆的数量、类型、地域分布、人员构成,宣教等运营情况,展现内蒙古地区博物馆的基本面貌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内蒙古地区的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二、论博物馆应各具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博物馆应各具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2)1980年代以来中国博物馆学本科专业课程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博物馆学本科的专业类课程设置 |
(一)文史类课程 |
(二)考古学课程 |
(三)文物学课程 |
(四)文物保护课程 |
(五)博物馆学课程 |
二、博物馆学课程的历时发展变化 |
(一)1980年代:博物馆学课程体系初步形成 |
(二)1990年代:课程对“藏品”与“观众”的关注 |
(三)21世纪初期:博物馆管理理念与信息化技术的影响 |
(四)当下的博物馆学课程:内容的深化与细化 |
(五)一段时期内开设的课程:教学体系的调整 |
三、小结与思考 |
(一)博物馆类型的多样发展,带来了专业教学的多元 |
(二)博物馆学课程体系需在行业发展与学科建设之间寻求平衡 |
(3)广州东方博物馆“兵戈史鉴”展览文创产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文创产品发展现状 |
1.3.2 文创产品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兵戈史鉴”展览展品分析 |
2.1 “兵戈史鉴”展品分类 |
2.1.1 青铜剑 |
2.1.2 长兵器 |
2.1.3 其余兵器 |
2.2 “兵戈史鉴”展品表象分析 |
2.2.1 青铜剑纹样分析 |
2.2.2 青铜剑表面装饰技法分析 |
2.2.3 “兵戈史鉴”展品价值 |
2.3 设计元素的提取 |
2.3.1 设计元素概括 |
2.3.2 设计元素的重塑 |
2.4 本章小结 |
3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概述 |
3.1 文化创意产品的概念 |
3.2 文化创意产品的类型 |
3.3 文化产品设计原则 |
3.4 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兵戈史鉴”展览的文创产品设计实践 |
4.1 文创产品设计的前期调研 |
4.1.1 调查对象与内容 |
4.1.2 调查数据分析 |
4.2 “兵戈史鉴”展览文创产品设计 |
4.2.1 案例一: 益智玩具设计 |
4.2.2 案例二: “如云”饰品设计 |
4.2.3 案例三: “凝然”香薰盒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兵戈史鉴”展览文创产品制作实践 |
5.1 制作材料 |
5.2 制作方式 |
5.2.1 木胎与髹漆工艺相结合 |
5.2.2 金属胎与髹漆工艺相结合 |
5.3 制作过程 |
5.3.1 益智玩具和香薰盒方案制作过程 |
5.3.2 “如云”饰品方案制作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6 文创产品评价与分析 |
6.1 评价活动项目选取以及实施 |
6.2 评价数据计算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青铜剑纹饰与其它青铜器物纹饰关联图 |
附录B 关于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C 兵戈史鉴展览文创产品设计评价问卷 |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初中历史教学中博物馆资源的应用研究 ——以青岛市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博物馆资源相关概念 |
1.博物馆 |
2.课程资源 |
3.博物馆资源 |
(三)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创新点 |
一、青岛市博物馆资源及其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作用 |
(一)青岛市博物馆资源简介 |
(二)青岛市博物馆资源与初中历史教材的整合 |
(三)博物馆资源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作用 |
1.有利于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
2.有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 |
3.促进学校建设与发展 |
二、青岛地区初中历史教学中博物馆资源的应用现状 |
(一)调查问卷设计思路 |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
1.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2.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博物馆资源的应用途径与实践 |
(一)结合博物馆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 |
(二)合理利用博物馆信息化、数字化资源 |
(三)加强馆校合作,开发第二课堂 |
(四)激励开展常态博物馆小志愿者活动 |
四、青岛市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课例及实践 |
(一)让博物馆走进课堂——《五四运动》 |
(二)把课堂搬进博物馆——“古钱今说”主题活动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数字博物馆青少年知识传播力评估体系探研 ——基于广州市典型数字博物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 研究综述 |
1.4 本章小结 |
2 广州市内博物馆数字化历程及评估体系必要性分析 |
2.1 政策支持、行业标准与个体驱动 |
2.2 资源与技术的极大突破 |
2.3 必要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广州市内数字博物馆青少年知识传播力评估体系初建 |
3.1 评估体系构建目的、原则和步骤 |
3.2 评估体系指标框架初建 |
3.3 本章小结 |
4 二级指标考查要点及指标权重确定 |
4.1 定性评估指标体系及说明 |
4.2 定量评估指标体系及说明 |
4.3 指标权重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建议与展望 |
5.1 结论和创新点 |
5.2 建议与反思 |
5.3 下一步工作与展望 |
5.4 本章小结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管理 ——基于江苏省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中国百年大学的研究 |
(二) 关于教育遗产的研究 |
三、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
(一)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认识基础 |
(二)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本体基础 |
(三)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方法基础 |
(四)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价值基础 |
四、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概念框架 |
一、中国百年大学相关研究 |
(一) 中国百年大学概念界定 |
(二) 中国百年大学统计 |
(三) 中国百年大学空间分布及特征 |
(四) 中国百年大学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二、教育遗产的概念及其分类 |
(一) “教育遗产”概念的分析框架 |
(二) “教育遗产”概念的语义解释 |
(三) “教育遗产”概念的层次结构 |
三、教育遗产资源的概念 |
四、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概念 |
第三章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价值分析与评价 |
一、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价值分析 |
(一)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历史价值 |
(二) 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的艺术与审美价值 |
(三) 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的科学技术价值 |
(四) 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的教育文化价值 |
(五) 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的其他价值 |
二、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价值评价要素及指标设计 |
(一)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体系的结构 |
(二) 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三) 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价值评估体系的概念框架 |
(四)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
第四章 江苏省域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分布现状 |
一、江苏省百年大学空间分布情况 |
二、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现状的调查 |
(一) 南京大学——江苏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之魁 |
(二) 东南大学——可与南京大学相媲美的教育遗产资源宝地 |
(三)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特色的教育遗产 |
(四) 南京林业大学——林业特色的教育遗产 |
(五)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特色的教育遗产 |
(六) 南京工业大学——年轻的工科学校,教育遗产资源有限 |
(七) 南京工程学院——21世纪合并的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单薄 |
(八)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特色,非物质教育遗产为主 |
(九) 河海大学——水利特色,非物质教育遗产资源居多 |
(十) 苏州大学——教会大学背景,教育遗产资源丰富,质量上乘 |
(十一) 南通大学——有地方特色的新百年大学,张謇是其教育遗产的名片 |
(十二)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特色,教育遗产资源颇多 |
(十三) 江南大学——轻工特色,50年代之后的教育遗产丰富 |
(十四) 江苏大学——农机特色,教育遗产资源不多 |
(十五) 扬州大学——主打“张謇”品牌,教育遗产资源较少 |
三、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特点 |
(一) 总体上,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规模体量庞大,质量上佳,但各校水平不一 |
(二) 内部关系上,江苏省各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之 |
四、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价值的评价 |
第五章 江苏省域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管理概况 |
一、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
(一) 对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进行管理,有利于全面、系统地认识和把握教育遗产资源 |
(二) 对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进行管理,有利于教育遗产资源的保护、整合、开发和利用 |
(三) 对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进行管理,有利于弘扬百年大学文化 |
(四) 对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进行管理,有利于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共享 |
二、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现状 |
(一) 管理的基本情况 |
(二) 保护情况 |
(三) 开发情况 |
(四) 利用情况 |
三、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基础配备不全 |
(二) 教育遗产资源的保护停留在“保存”式保护的初级阶段 |
(三) 教育遗产资源的开发不足 |
(四) 教育遗产资源的利用形式单一 |
四、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对教育遗产资源的认识不够 |
(二) 缺少对教育遗产资源深度开发的意识 |
(三) 教育遗产资源管理中行政思维占主导,经济思维匮乏 |
第六章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 |
一、统一一个基本认识: 从遗产到资源再到文化空间 |
(一) “从遗产到资源”的启示 |
(二) “从资源到文化空间”的拓展 |
(三) 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文化空间 |
二、遵循五大发展理念,探索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之道 |
(一) 创造性转化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使其创新性发展 |
(二) 协同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相关主体、平衡各方利益 |
(三) 绿色开发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构建低碳节能的文化空间 |
(四) 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多元利用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 |
(五) 各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主体共建共治共享,实现共赢 |
第七章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管理的行动边界 |
一、事业的超越与产业的适应 |
二、传统的扬弃与现代化转型 |
三、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情结 |
四、全球化趋势与地域性前提 |
五、一体化框架与特色化内容 |
第八章 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策略 |
一、管理架构上,多主体齐心发力 |
(一) 国家价值导向,统筹规划,体现领导力 |
(二) 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多方投入,增强聚合力 |
(三) 市场自发调节,产权分离,提升竞争力 |
(四) 百年大学自我重视,学理研究,展示生命力 |
二、管理内容上,多层面齐抓共管 |
(一) 自觉保护,保障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二) 联动开发,激发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活力 |
(三) 创新利用,提高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效用 |
三、管理类别上,物质教育遗产和非物质教育遗产各有侧重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三、创新之处 |
四、不足之处 |
五、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7)“互联网+”背景下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 ——以苏州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时代背景 |
二、国家政策 |
三、博物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相关概念释义 |
第一节 “互联网+” |
一、“互联网+”的概念 |
二、“互联网+”的特点 |
三、“互联网+”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 |
一、博物馆概述 |
二、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
第三节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 |
一、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概念 |
二、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功能 |
三、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苏州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现状 |
第一节 苏州博物馆概述 |
第二节 苏州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现状 |
第三节 苏州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思路与开发方法 |
一、苏州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思路 |
二、苏州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方法 |
第四节 苏州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需求分析 |
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开发需求 |
二、以产品为中心的开发需求 |
第五节 苏州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影响因素 |
一、促进因素 |
二、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互联网+”新路径 |
第一节 “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开发需求 |
一、博物馆文化资源的信息共享 |
二、博物馆文创产业的连接与融合 |
三、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生态化构建 |
第二节 “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开发趋势 |
一、共享文物创意资源 |
二、结合新技术 |
三、开展跨领域合作 |
第三节 “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开发方法 |
一、凝聚多方创意,引导众创设计 |
二、关注消费者需求,实现个性设计 |
三、融入新科技,丰富产品内容 |
四、深化资源整合,实现合作共赢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互联网+”的苏州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策略 |
第一节 构建以博物馆为核心的互联网文创开发平台 |
一、创建博物馆核心文化资源库 |
二、规范博物馆多维度授权机制 |
三、搭建博物馆文化发布与创意征集平台 |
第二节 基于互联网的消费者深度参与文创产品开发模式 |
一、深化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需求分析 |
二、提高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大众参与度 |
三、开拓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专业测评群体 |
四、完善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评估机制 |
第三节 加强博物馆文创产业的互联网跨界融合 |
一、“博物馆+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文创形式 |
二、“博物馆+云直播”综艺化文创内涵 |
三、“博物馆+APP”生活化文创知识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8)行业博物馆培育中国精神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创新之处 |
二、中国精神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精神概说 |
1.精神内涵的多重性 |
2.哲学意义上的精神含义 |
(二)中国精神 |
1.中国精神概念的提出 |
2.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 |
三、行业博物馆中蕴含的中国精神 |
(一)农、渔业类行业博物馆蕴含的中国精神 |
1.农业类行业博物馆蕴含无私奉献、坚忍不拔的围垦精神 |
2.渔业类行业博物馆蕴含生生不息、和谐共生的精神 |
(二)工业类行业博物馆蕴含的中国精神 |
1.工业类行业博物馆蕴含实业救国、自强求富的爱国主义精神 |
2.工业类行业博物馆蕴含自力更生、英勇反抗的抗战精神 |
(三)服务业类行业博物馆蕴含的中国精神 |
1.交通运输和邮政业类行业博物馆蕴含敢闯敢试、忘我拼搏的敬业精神 |
2.金融业类行业博物馆蕴含主动求变、面向世界的变革和开放精神 |
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类行业博物馆蕴含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 |
4.文化和娱乐业类行业博物馆蕴含针砭时弊、扬善抑恶的时代精神 |
5.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类行业博物馆蕴含一心为民、无私无畏的英雄精神 |
(四)其他类别的行业博物馆蕴含的中国精神 |
1.特定群体指向的行业博物馆蕴含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匠心精神 |
2.特定场景指向的行业博物馆蕴含坚守信仰、不怕牺牲的英烈精神 |
四、行业博物馆培育中国精神的独特优势 |
(一)强化民族信仰与国家认同 |
1.塑造国家文化精髓的民族意识 |
2.传输民族国家的优秀道德文化 |
3.增进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力 |
(二)增强家国情感的生动体验 |
1.培育正向的道德感 |
2.传递科学的理智感 |
3.增强美好家国的审美感 |
(三)拓展中国精神宣教手段的丰富性 |
1.实物藏品宣示精神力量 |
2.现代技术创新传播手段 |
(四)具像化体现中国精神中的城市文化特色 |
1.工商业文明的缩影 |
2.中国先行的金融文明 |
3.独特的中国海派文化 |
五、行业博物馆培育中国精神的路径探讨 |
(一)深化行业博物馆教育功能认知 |
1.明确行业博物馆的文化育人功能定位 |
2.制定行业博物馆的德育宣教标准 |
(二)健全行业博物馆-学校教育联动机制 |
1.推进行业文化资源向课堂教学资源转化 |
2.加强行业博物馆的课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
(三)推进行业博物馆-社会优势资源互补 |
1.打造区域性博物馆育人联盟 |
2.提升新传媒的宣传教育力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上海市行业(专题)博物馆汇总表 |
致谢 |
(9)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民族博物馆 |
2.1.2 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新博物馆学理论 |
3.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分析 |
3.1 云南民族博物馆概况 |
3.1.1 云南民族博物馆的简介 |
3.1.2 云南民族博物馆的发展 |
3.2 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现状 |
3.2.1 地方政府投入及政策支持 |
3.2.2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
3.2.3 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
3.2.4 公共文化服务人员 |
3.2.5 博物馆管理与发展建设 |
3.3 公众对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现状的评价 |
3.3.1 调查问卷的研究设计 |
3.3.2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4.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善 |
4.1.1 基础性配套设施建设不足 |
4.1.2 展厅分布散,面积悬殊大 |
4.2 服务内容和形式单一 |
4.2.1 藏品搜集与保管工作有待加强 |
4.2.2 展示水平偏低,民族氛围欠缺 |
4.2.3 展陈形式单调,艺术表现力差 |
4.2.4 导览方式贫乏,服务深度不够 |
4.2.5 文创开发滞后,服务渠道狭窄 |
4.3 服务人员队伍需充实 |
4.3.1 人员配置欠妥 |
4.3.2 服务效果欠佳 |
4.4 服务受众结构不均衡 |
4.4.1 省内观众明显多于省外观众 |
4.4.2 零散观众明显多于团体观众 |
4.4.3 汉族观众明显多于少数民族观众 |
4.4.4 实地参观者明显多于远程访问者 |
4.5 服务效能影响力不够 |
4.5.1 社会知名度偏低 |
4.5.2 公众参与渠道窄 |
4.5.3 信息化建设较差 |
5.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体系构建 |
5.1 以政府为主导,优化服务水平 |
5.1.1 加强地方性政策支撑与投入 |
5.1.2 创新服务理念,打造城市名片 |
5.2 以公众为核心,增强服务意识 |
5.2.1 注重服务受众的拓展 |
5.2.2 注重服务的均等化、人性化 |
5.3 以自身建设为内驱,提升服务质量 |
5.3.1 完善服务设施建设 |
5.3.2 塑造精品陈列,彰显民族魅力 |
5.3.3 加强服务队伍及内部制度建设 |
5.3.4 打造智慧博物馆,提高信息化水平 |
5.4 以社会合作为基础,保障服务效能 |
5.4.1 加强馆际间的交流合作 |
5.4.2 加强与学校的交流合作 |
5.4.3 加强与社区的交流合作 |
5.4.4 加强与景区的交流合作 |
6.结语与展望 |
6.1 结语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公众体验调查 |
附录2 问卷[您对该博物馆还有哪些意见及建议]的留言汇总 |
附录3 访谈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地区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文献资料法 |
2.学科交叉法 |
3.分析归纳法 |
4.创新点 |
一、“一带一路”基本情况及战略意义 |
(一)“一带一路”主要背景及内容 |
1.“一带一路”国内外背景分析 |
2.“一带一路”主要内容情况 |
(二)“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意义 |
1.“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意义 |
2.“一带一路”战略文化先行 |
3.博物馆建设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意义 |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战略定位 |
(一)“一带一路”与内蒙古的历史渊源 |
1.中华文明的动力源泉 |
2.草原文明的巅峰 |
3.亚欧大陆最早的文化带 |
4.游牧文化的先天优势 |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的现实条件 |
1.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
2.草原文化的传播使者 |
三、博物馆发展概述 |
(一)博物馆的定义及分类 |
(二)国内外博物馆发展概述 |
1.国内博物馆发展概述 |
2.国外博物馆发展概述 |
(三)博物馆的职能 |
1.教育职能 |
2.收藏职能 |
3.陈列职能 |
4.休闲娱乐职能 |
(四)可持续发展 |
1.可持续发展基本概念 |
2.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
四、内蒙古地区及博物馆事业发展概况 |
(一)内蒙古自治区概况及博物馆发展概况 |
1.内蒙古自治区概况 |
2.内蒙古地区博物馆发展概况 |
(二)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事业的基本情况 |
1.内蒙古地区博物馆数量及分布 |
2.内蒙古地区博物馆分布研究 |
3.内蒙古地区博物馆宣教与服务 |
(三)内蒙古地区博物馆存在的问题 |
1.博物馆建设缺少科学的论证规划 |
2.中小型博物馆基础工作和管理需要加强 |
3.博物馆的人力资源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
4.博物馆发展不平衡且传播落后 |
(四)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发展机遇 |
1.时空融合 |
2.功能融合 |
3.产业融合 |
五、“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地区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各区域博物馆间的合作共赢 |
1.建立规范机制 |
2.合理利用文物资源 |
3.依托优质的合作规划 |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地区博物馆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
1.博物馆周边产品开发与经营 |
2.博物馆品牌化战略与营销 |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地区数字化博物馆 |
1.“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地区数字博物馆发展 |
2.“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数字博物馆构建资源共享 |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打造地方特色促进博物馆发展 |
1.“一带一路”背景下注重草原文化的传承 |
2.“一带一路”背景下打造5G特色博物馆的发展 |
3.“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地区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四、论博物馆应各具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化体验视角的民俗博物馆导视系统设计研究 ——以南京民俗博物馆为例[D]. 贾雪. 湖南工业大学, 2021
- [2]1980年代以来中国博物馆学本科专业课程的发展[J]. 刘守柔. 南方文物, 2021(03)
- [3]广州东方博物馆“兵戈史鉴”展览文创产品设计[D]. 洪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4]初中历史教学中博物馆资源的应用研究 ——以青岛市博物馆为例[D]. 朱梦瑶. 青岛大学, 2020(02)
- [5]数字博物馆青少年知识传播力评估体系探研 ——基于广州市典型数字博物馆[D]. 杨莹. 暨南大学, 2020(04)
- [6]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管理 ——基于江苏省的考察[D]. 瞿锦秀. 苏州大学, 2020(06)
- [7]“互联网+”背景下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 ——以苏州博物馆为例[D]. 李壮. 苏州大学, 2020(03)
- [8]行业博物馆培育中国精神研究 ——以上海为例[D]. 许灵.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9]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优化研究[D]. 和晓君.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地区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