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出口退税新机制——访国家税务总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司司长马林(论文文献综述)
周宇[1](2009)在《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研究》文中指出税收信息化能力建设是税收管理的一场革命。本文对组织信息化能力进行了解析和研究。组织信息化能力是组织能力的重要组成要素,是组织信息化的必然产物;组织信息化能力的研究主题是组织本身,包括组织员工、企业文化、组织结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业务流程等;组织信息化能力是可以评价和测度的。组织信息化能力是组织能力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在组织中应用的价值体现,是组织信息化的必然产物,因此,它具有客观性、竞争性、价值性、可度量性、动态性和渗透性等特性。根据组织信息化的内外部环境,组织信息化能力的形成机制又可分成内生和外生两种机制。组织信息化能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在组织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等环节的不断渗透,从而大大提高组织经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人力资源质量、组织文化的价值观。组织信息化的绩效主要由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实现情况和顾客满意度来衡量。组织信息化能力是由三维度、六个层面构成的。三维度是组织信息化建设、组织信息化应用、组织信息化绩效;六个层面为信息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组织文化与组织管理、业务流程信息化、信息资源管理和效益指标。组织信息化能力是组织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应用、信息化绩效的直接体现,是组织信息化的必然结果。组织信息化能力三维度中:信息化建设是基础,信息化应用是过程,信息化绩效是目标。组织信息化能力的内在功能具有重塑组织文化、优化人力资源、改善组织管理、再造业务流程的功能。组织信息化能力的外溢功能是指组织通过组织信息化能力的塑造,使得组织的影响力得到提升,竞争优势不断增强,而形成的外溢效应。组织信息化能力的外溢效应主要体现在组织创新与活力、组织形象与共关系、组织营销,以及组织管理四个方面。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是税收能力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可以测度的。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作为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综合评价的标准,其评价的目标范围较广、数据来源相对复杂,是一个多指标综合评价的过程。本文把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结构模型中的三维度—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应用、信息化绩效放在能力体系中进行考虑,对应地变为信息化建设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信息化绩效能力三个分能力维度。提出了EIC评价指标选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EIC指标体系有多层次的多项指标构成,其具体层次分为:目标层;能力层;主题层;指标层。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的评价问题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系统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可以解决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的测度问题,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由多种因素决定。把EIC作为因变量,把影响EIC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这种函数称为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函数。EIC评价指标价值的确定,包括定量指标价值的确定和定性评价指标的数据确定,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评价指标的指标值可应用模糊评价方法确定。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对系统安全的贡献大小和重要程度不同,对评价指标间的差异可通过赋以不同权重值的办法表示。对湖南省国家税务局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评价进行了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
丁锦露[2](2007)在《对我国出口退税新机制的思考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出口退税是一项出口税收激励机制,由于它鼓励各国出口货物的公平竞争,现已成为通行的国际惯例。我国的出口退税体制在经历了1994年税制改革和近年来的不断完善之后,已成为我国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宏观调控手段。近年来,改革中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各方的利益影响较大,因此受到了理论界、各级政府、财税部门、外经贸部门和各类出口企业的广泛关注。2003年10月13日我国进行了出口退税新机制的改革,适时解决了出口退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2005年1月1日起的再一次调整,出口退税机制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作为拉动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的对外贸易,出口退税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出口退税是个纷繁复杂的问题,既与国内一系列税改如增值税改、税收管理体制的改革等相关联,也与对外贸易有关。我国的出口退税理论发展到现在,一直处于不停的改革与完善之中,本文试图从研究出口退税一般原理入手,透过一系列表面现象,揭示困扰退税问题的本质,寻求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退税制度改革方案。本文运用了文献法、综合数据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等方法,利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对我国新机制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的基调是坚持中央地方的共担机制和不彻底的退税率,甚至支持退税率的继续下调。我国现在的出口额并不少,但在出口方面时常会受到他国的制约,而在财政实力方面也无法实现应征应退,所以现阶段的改革目标不是该怎样去实现零税率,而应以怎样健康发展外贸出口、优化产业结构、实行公平竞争为目标。在这个基础下才谈怎样设置合理的共担机制、解决现存问题,保证各地经济的良性发展。本文提出了现行出口退税新机制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措施,分别从税制背景、分担机制、管理体系及企业角度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第一,完善出口退税制度,我们首先要完善增值税本身的制度缺陷以及出口退税本身的机制,从源头入手,化解矛盾。第二,中央政府要对退税压力大的地区增加财政补贴,还要研究更为合理的分担机制,进行各地分担规模的重新划分。第三,构建高效的出口退税管理体系,完善监管办法,加大打击出口骗税力度。第四,为出口产品和出口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退税环境。
王岩,李克桥,李健宏[3](2005)在《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及其应对》文中研究表明首先分析我国出口退税中存在的问题及新政策出台后所产生的影响,然后结合实际探讨企业应对出口退税机制改革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收效,最后借鉴国外出口退税制度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政策建议。
陈二厚[4](2004)在《出口退税:老账已清 新账不欠》文中研究指明本报讯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已近1年。国家税务总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司司长马林近日明确表示,目前累计欠退税已全部归还完毕,有效缓解了相关企业资金困难的局面,有力推动了出口增长。欠退税规模庞大 中国自1985年开始实行这一政策。近20年来,?
柴今[5](2004)在《出品退税机制改革要落实到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改革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目前,各级税务、商贸部门积极开展紧密协作,研究出口退税新机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促进外经贸事业和国民经济的平稳、协调、快速发展。税贸协作成效显着出口退税工作涉及到税贸、企业等部门。近两年来,税贸协作成效显着。税务部门按照“严格管理、加快进度、服务外贸、
杨克文,孙一冰[6](2004)在《构建出口退税新机制——访国家税务总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司司长马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是涉及财政、税收、外贸等诸多领域和诸多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变革,影响广泛而深刻。为什么说这次改革是一次重大的体制改革和管理制度创新?各级政府如何将“新账不欠、老账要还”的承诺落到实处?企业应采取哪些积极措施应对出口政策的变化?国家税务总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司司长马林向您一一解说。
二、构建出口退税新机制——访国家税务总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司司长马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出口退税新机制——访国家税务总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司司长马林(论文提纲范文)
(1)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 |
1.4 研究的方法、内容与逻辑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组织能力理论与组织信息化能力理论基础 |
2.1 组织能力理论 |
2.1.1 组织能力理论溯源 |
2.1.2 组织能力理论观点 |
2.1.3 组织信息能力及评价特性 |
2.1.4 政府组织与税收组织 |
2.1.5 税收征管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
2.2 国外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指标体系 |
2.2.1 国外组织信息化能力宏观测度理论 |
2.2.2 国外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方法 |
2.2.3 国外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2.3 我国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指标体系 |
2.3.1 我国组织信息化能力宏观测度理论 |
2.3.2 我国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方法 |
2.3.3 税收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指标 |
2.3.4 我国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及评价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税收征管模式与税收征管信息化现状分析 |
3.1 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现状与分析 |
3.1.1 建立了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系统 |
3.1.2 建立了税务机关和社会中介组织相结合的纳税服务系统 |
3.1.3 建立了以计算机为依托的管理监控系统 |
3.1.4 建立了人机结合的稽查系统 |
3.1.5 建立了以征管功能为主的组织系统 |
3.1.6 建立了税收征管信息系统 |
3.1.7 现行税收征管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我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结构和意义 |
3.2.1 我国税收征管信息的特征 |
3.2.2 我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基本结构 |
3.2.3 我国税务征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
3.2.4 信息化建设与税收征管组织形式变化 |
3.3 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的发展——金税工程三期 |
3.4 国外税收征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 |
3.4.1 美国税收征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 |
3.4.2 澳大利亚税收征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 |
3.4.3 德国税收征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 |
3.4.4 国际税收征管信息化的启示 |
3.5 电子信息商务对税收征管模式的影响 |
3.5.1 电子商务的经济本质 |
3.5.2 电子商务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
3.5.3 电子商务对税收征管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形成研究 |
4.1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内涵和外延 |
4.1.1 信息与组织信息 |
4.1.2 组织信息的性质 |
4.1.3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内涵 |
4.1.4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外延 |
4.2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形成要素 |
4.2.1 基于资源基础论的组织信息化能力形成要素 |
4.2.2 基于平衡计分卡组织信息化能力构成要素 |
4.2.3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形成的要素模型 |
4.3 我国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发展基本原则及主要内容 |
4.3.1 我国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发展基本原则 |
4.3.2 我国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发展的主要内容 |
4.4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过程与组织信息化能力维度 |
4.4.1 组织信息化过程 |
4.4.2 组织信息化过程管理模式 |
4.4.3 税收征管信息化的历程 |
4.4.4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维度 |
4.5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形成机制 |
4.5.1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内生机制 |
4.5.2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外生机制 |
4.6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效应 |
4.6.1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的内在效应 |
4.6.2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的外溢效应 |
4.6.3 组织信息化能力的管理作用 |
4.6.4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对税收征管组织结构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 |
5.1 我国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目的、方法和思路 |
5.1.1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的目的 |
5.1.2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方法 |
5.1.3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的评价思路 |
5.1.4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的框架 |
5.2 我国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指标选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5.2.2 组织信息化能力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
5.2.3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指标体系的构成 |
5.2.4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5.2.5 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测度 |
5.2.6 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
5.2.7 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价指标价值的确定 |
5.2.8 组织信息化能力定量指标体系的赋权处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湖南省国税局税收征管信息化工作案例分析 |
6.1 湖南省国家税务局税收征管信息化工作现状 |
6.1.1 数据质量管理 |
6.1.2 数据应用分析 |
6.1.3 外部数据共享 |
6.1.4 拓展应用平台 |
6.1.5 主要成效与不足 |
6.2 湖南省国家税务局税收征管信息化能力评价实证分析 |
6.2.1 税收征管信息化项目简介 |
6.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 指标的修正及结果评析 |
6.4 长沙、岳阳、怀化、永州四市国税局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比较分析 |
6.5 长沙市国税局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专家评价信度和效度分析 |
6.5.1 数据分析和结果说明 |
6.5.2 信度分析 |
6.5.3 效度分析 |
6.5.4 直接作用模型的假设检验 |
6.6 税收征管信息化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
6.7 研究建议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2)对我国出口退税新机制的思考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本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综述 |
1.2.2 国内综述 |
1.3 本人观点 |
1.4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2 出口退税的理论研究 |
2.1 出口退税的内涵 |
2.2 出口退税产生的思想根源 |
2.2.1 布阿吉尔贝尔及威廉·配第的出口退税思想 |
2.2.2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出口退税思想 |
2.2.3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出口退税思想 |
2.3 出口退税的必要性 |
2.3.1 各国消费者只应负担本国的纳税义务 |
2.3.2 增加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需要出口退税 |
2.3.3 出口退税成了间接税国家协调的一种重要方式 |
2.4 出口退税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
3 我国出口退税制度演进与现状 |
3.1 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历史发展 |
3.1.1 1994年前的出口退税政策 |
3.1.2 1994年到2004年的出口退税机制 |
3.1.3 2004年至今的出口退税机制 |
3.2 我国实行出口退税新机制以来的执行情况 |
3.2.1 外贸出口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作用 |
3.2.2 出口退税新机制继续促进外贸出口的增长 |
3.2.3 出口退税新机制对出口结构产生正面影响 |
3.2.4 出口退税新机制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
4 我国现行出口退税新机制存在的问题 |
4.1 出口退税体制的缺陷 |
4.1.1 我国增值税制度不合理 |
4.1.2 出口退税制度的稳定性不足 |
4.1.3 出口退税政策缺乏统一性 |
4.2 出口地地方财政负担重的隐患仍然存在 |
4.3 出口退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1 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性法规不完善 |
4.3.2 征退脱节 |
4.3.3 出口骗税现象严重 |
4.4 出口退税新机制仍然影响企业的出口行为 |
5 完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对策 |
5.1 加快出口退税体制改革 |
5.1.1 完善我国增值税制度的建议 |
5.1.2 统一出口退税办法 |
5.2 实施合理的分担机制 |
5.2.1 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
5.2.2 进一步改变分担规模 |
5.2.3 出口退税新机制下地方政府的对策 |
5.2.4 进一步调低出口退税率 |
5.3 构建高效的出口退税管理体系 |
5.3.1 严格出口退税管理流程 |
5.3.2 解决采购地与出口地分担不均衡的问题 |
5.3.3 加大打击出口骗税力度 |
5.4 为企业构建公平的出口退税环境 |
5.4.1 扩大出口退税企业范围和货物范围 |
5.4.2 统一实行国民待遇,建立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3)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及其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必然性及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 |
二、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带来的影响及产生的新问题 |
三、应对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措施及取得的收效 |
四、国外出口退税制度的借鉴及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完善的建议 |
(一) 强化征管是完善出口退税管理的前提 |
(二) 建立科学、严密的出口退税计算机信息监控网络是加强出口退税管理的必由之路 |
(三) 对骗取出口退税问题综合治理, 要做到预防教育、违法处罚双管齐下 |
(四) 提高出口退税效率, 减轻出口企业负担 |
(五) 加强出口退税的协作管理 |
(六) 调整税制结构, 降低流转税所占比重, 从根本上解除退税给财政支出造成的巨大影响 |
(6)构建出口退税新机制——访国家税务总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司司长马林(论文提纲范文)
一是有利于推动外贸体制的改革。 |
二是可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
三是可以起到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作用。 |
四、构建出口退税新机制——访国家税务总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司司长马林(论文参考文献)
- [1]税收征管组织信息化能力研究[D]. 周宇. 中南大学, 2009(02)
- [2]对我国出口退税新机制的思考及对策分析[D]. 丁锦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7(08)
- [3]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及其应对[J]. 王岩,李克桥,李健宏.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5(01)
- [4]出口退税:老账已清 新账不欠[N]. 陈二厚. 经济参考报, 2004
- [5]出品退税机制改革要落实到位[J]. 柴今. 资本市场, 2004(08)
- [6]构建出口退税新机制——访国家税务总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司司长马林[J]. 杨克文,孙一冰. 中国税务,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