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业也可“知新温故”(论文文献综述)
哈斯塔娜[1](2021)在《齐鲁大学王锡恩的科学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末民初近代科学的传入,是近代科学发展史上关键因素之一。教会大学是当时科学传入的机构,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教会大学——齐鲁大学,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形式,对我国的教育模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齐鲁大学是设立有天文算学专业的学校,其历史悠久,担任其系主任的王锡恩,是当时所有系中仅有的一名中国人。主任王锡恩率先在此学校举办天文教学,为天文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功绩不可抹杀。他还是着名的数学家、天文家,功绩显着。王锡恩是一位淡泊名利、为人低调、融会贯通的科学家,培养出了一大批天文算学家和数学家。本文拟对齐鲁大学王锡恩的科学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他在天文算学、科学管理、数学、物理等方面的贡献。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王锡恩的生平、他与齐鲁大学天文算学系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认为:王锡恩傲视同侪的成就为旧中国几乎是一张白纸的现代天文学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创立的齐鲁大学天文算学系,在当时是个时代罕见的教育机构。对中国近现代天文教育方面的贡献并不是其他天文学家所能比拟的。纵观一生,他是民国时期为数不多的有建树的天文教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对近代西方科技的传播有一定意义。第三章主要从系科管理和人才培养两大方面,分析王锡恩的科学管理工作。在课程建设方面,积极引进西方的新科学。还根据中国当时的社会情况,调整教学重点,配有水平较高的老师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术交流,对学生要求严格。最终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人才,如赵却民、苗永瑞、程廷芳等。第四章系统地对王锡恩科学研究进行梳理,并对其在数学、天文、物理着作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发现王锡恩是我国早期从事绘图日食算法的天文学家,代表着作《实用天文学》,这本书为当今人们研究天文学相关知识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价值。在数学方面,对认识数学从传统到现代,有一定的意义。他在数学方面撰写的《勾股演代》和《最新图解三角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另外,在物理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编写《无线电原理》,此书内容丰富、定价低廉、购买容易,对无线电的相关理论知识描述得淋漓尽致,很受当时学生的欢迎。第五章为结语部分。发现王锡恩是中国一位很出色的天文和数学家。他在培养学生时,还吸收国外大学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探索,在课程设置、考试制度、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案例,也对当时的社会思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张建芳[2](2020)在《生本理念下小学第二学段数学前置性作业的实践研究 ——以承德市某小学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前置性作业是生本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前置性作业,但多数集中在中学各学科中,对小学数学学科前置性作业深入研究较少。如何设计合理有效的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是本研究的出发点。本文主要研究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调查小学第二学段数学前置性作业的开展现状,对调查结果进行归因分析;二是针对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对第二学段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提出改进措施,结合不同课型提出具体设计策略,并进行教学实验。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目前小学第二学段数学前置性作业主要存在教师对前置性作业内涵定位不准、内容习题化严重、形式单调枯燥、反馈评价不到位等问题。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改进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的措施:明确第二学段教学要求,加深教师对前置性作业内涵的理解,明晰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加强对前置性作业的评价。在设计原则方面,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结合具体学情,关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遵循导向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根本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在作业评价方面,采用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自评、互评、师评。为了使本研究更具有实践性,本文根据不同课型的学习特点阐述了前置性作业设计的目的,提出了新授课和复习课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新授课的前置性作业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新旧知识的联系,注重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可按照“温故、探新、提问、评价”四个步骤进行设计;复习课的前置性作业梳理知识的同时重在建构知识体系,采用知识梳理、典例分析和质疑设问相结合的开放性作业的形式。经过一学年的对比实验研究,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策略是可行的,实施前置性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改善学生数学学习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
唐仁[3](2020)在《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学生学习古诗词有着独特的价值。可小学教材中的古诗词数量有限,小学古诗词教学如何借鉴群文阅读教学思想开展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围绕这一问题进行如下研究:第一,有哪些语文教育家提出群文阅读教学思想,对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有什么启示?第二,小学古诗词的学段教学目标和特点是什么?第三,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有哪些特点和价值?第四,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存在哪些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第五,如何改进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三种研究方法。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研究语文教育家在“全国群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中的报告发言分析群文阅读教学思想,研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分析小学古诗词的学段教学目标和其中蕴含的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思想,研究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分析其特点,研究发现教材中的古诗词体裁广泛、题材多样并且以唐诗宋词为主。其次,运用案例分析法探究了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特点,研究发现议题的确定、古诗词的选择、师生的互动以及教学评价具有开放性,师生选择、体会、表达具有自主性,教师备课、学生学习、师生集体建构具有探究性,古诗词群文和师生之间具有交互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发现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能力、审美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再次,通过观察法观察小学二至五年级的14节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课,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8位教师的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和20位学生的课后习题,旨在发现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目前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如下问题:议题设计忽略小学生的需求、古诗词选择范围小、教学目标设定缺乏独特性和教学过程忽视生成性资源。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教师缺乏古诗词专业知识、师生缺乏对古诗词的兴趣、教师缺乏拓展古诗词的创新意识和教师没有转换教学角色。最后,从议题设计、文本组织、集体建构提出了改进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第一,教师在确定议题时,可从主题、意象、作者、题材和阅读策略五个维度出发,遵循聚焦、拓展、激趣和层次的原则。第二,教师在组织文本时,可以选择课内多首古诗词、课外多首古诗词或课内带课外多首古诗词的形式。第三,师生在集体建构时,可以通过编制导学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比对读议进行意义建构,通过探讨分享达成共识。
童滢[4](2020)在《国际汉语教学常用汉字文化解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字是国际汉语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的“宝藏”。本文以《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1]所附《常用汉字表》(1-3级)600个汉字为研究范围,对这些汉字背后蕴含的文化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为教学实践和教材编写提出建议。本论文包括绪论和结语在内,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研究的缘起、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思路。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汉字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应用都极为重视,但是缺乏对相关字表中富有文化含义的初级汉字的整体考察。第二部分整理《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所附《常用汉字表》(1-3级)600个汉字中蕴含丰富文化含义的汉字,按文化含义进行分析和分类。第三部分依据分析结果开展问卷调查。了解留学生对汉字文化的习得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针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教学实际将汉字文化知识和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第五部分依据问卷调查结果,总结教师在汉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汉字文化教学和教材编写提出建议。第六部分为结语,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汉字文化在汉字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韩玮[5](2020)在《从“生存自救”角度谈侧滚翻的教学实践——以(水平三)五年级侧滚翻教学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种复杂和不可预知的事件逐渐高发。青少年正处在重要的成长阶段,各方面经验不足和阅历不够导致其在面对突发事故时较成人更易受到伤害。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树立强烈的生存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掌握应急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在体育教学中随处可见生存自救教育的契机,只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便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存自救技能。本文以五年级侧滚翻教学为例,诠释如何将运动技能与实际运用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生存教育的价值在体育课堂得到更丰富的体现。
惠丽峰,胡晓燕[6](2019)在《构建培养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教学案例库》文中研究表明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是培养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载体,案例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摇篮,案例教学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因此,构建《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教学案例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韩玮[7](2019)在《从“生存自救”角度谈侧滚翻的教学实践——以“水平三”五年级侧滚翻教学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种复杂和不可预知的事件逐渐高发起来。青少年正处在重要的成长阶段,各方面经验不足和阅历不够导致其在面对突发事故时较成人更易受到伤害。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树立强烈的生存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掌握应急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在体育教学中随处可见生存自救教育的契机,只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便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存自救技能。本文以五年级侧滚翻教学为例,诠释如何将运动技能与实际运用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生存教育的价值在体育课堂更丰富地体现。
任书群[8](2019)在《初中语文“虚拟—反应动力”阅读教学法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选题针对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所存在的两个问题而立说,一是主题思想中心论,二是教师主导论。主题思想中心论以其在根本上没有区分文学与生活,从而有悖于文学的审美本性,容易使教学变为机械式的说教艺术。主题思想中心论也决定了教师主导论的教学方式,教师主导论会束缚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索热情。据此,本文尝试提出一种新的初中语文的“虚拟—反应动力”阅读教学法。其实这种新的教学法非常传统,遵循的乃是孔子《论语·为政篇》中所讲的“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但是这种方法过去人们一直没有讲清楚诸如温故何以能知新、温故何以能够为师等问题。并且这种方法往往并没有直接应用于语文课堂中,而是一般应用在复习环节中。本着学科教学论与文艺学相统一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本文在学科资源上主要取资于后现代主义精神分析学家德勒兹的虚拟论和霍兰德的文学反应动力学等相关思想,意在使这种古老的温故知新学习法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科学化的论说与实施。“虚拟—反应动力”阅读教学法中的“虚拟”即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温故来发现文本的空白;“反应动力”即指在发现文本空白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内心的探索热情进而让其去主动知新、创新。本文正文部分探讨了虚拟—反应阅读教学法的教学原理与教学原则。具体分为以下四部分:一、虚拟论。本部分重点在于强调教师应以文本为出发点,对学生的温故进行组织引领式讲授。分别从基于虚拟、叩显开隐、文境互释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二、反应动力论。本部分重点在于强调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来调动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们在温故的过程中建立种种反应动力心理机制从而来主动知新、创新。分别从建立感兴反应动力机制、建立幻想反应动力机制、建立创造反应动力机制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与建构。三、“虚拟—反应动力”阅读教学法案例分析。这部分将“虚拟—反应动力”阅读教学法的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中,并附有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四、“虚拟—反应动力”教学法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学实践而确立了“虚拟—反应动力”教学法的三条教学原则。总之,“虚拟—反应动力”阅读教学法旨在强调教师应以语文文本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从对语文文本的温故出发,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真正进入到文学的世界当中。
邹冰涵[9](2019)在《初中数学概念深度教学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目标,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教学中心从高效率的知识教学向促进学生发展的素质教学偏移。虽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学生数学概念理解不深刻、思维训练缺乏、学习体验感不强、学习意义感低下等等。怎样才能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是教师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还保持以往的教学现状显然不能达成这个目标,这就需要教师重新审视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数学概念的深度教学能帮助教师加深知识传授、培养学生思维、加强个人意义生成感,只有教师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才能有效摆脱教学的浅层化、碎片化,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发展教学的纵向深度。深度教学与数学概念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结合深度教学的三个层次主要研究一位熟手型初中数学教师(T1)和一位新手型初中数学教师(T2)在数学概念教学的概念引入、概念形成、概念讲解三个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差异,找到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研究得出如下研究结果:两位教师虽都能采取不同方法把概念符号表征的传递落实,但还是很少去发掘数学概念背后蕴藏的感性知识或意义;两位教师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仍需加强,虽然T1教师对学生思维培养强于T2教师,但仍都存在课堂预设性强、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小的问题;两位教师不注重学生对概念的体验,T1教师侧重学生对概念最后的掌握而T2教师只停留在表层的概念讲解,他们皆忽视学生个人意义生成。结合访谈和课堂观察,找到影响数学概念深度教学的主要因素有教师对深度教学理念的认识、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自身的教学能力主要是教学设计能力以及学生的概括能力、元认知监控、知识经验。针对教师数学概念深度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如下建议:数学教师要合理安排概念深度教学内容,深化知识教学;要明确教育目的,引领学生思维发展;要恰当设计概念深度教学过程,使学生体验意义生成。
杨世真[10](2018)在《基于电影分众教育的“逆向式分层实训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媒体迅猛发展带来电影形态多样化、影视高等教育分众化、传统人文艺术类专业教育忽视实训、实训设备昂贵及实训师资缺乏等现实问题,造成影视类专业实训的质与量在总体上与行业一线需求脱节。"逆向式分层实训法"以逆向工程理论、模仿说、同人创作规律等为依据,提出解构—重构—同人创作三阶段的分层实训模式,按照教学标准(作业)—行业标准(产品)—艺术标准(作品)检测实训效果,覆盖本科专业教学前三年,构建一种系统性、科学性、可重复、低价高效、适应行业一线人才需求的实训模式,有望较好地解决当下综合性院校影视类专业实训教学的困境,有效提高影视类专业学生的实践素质与能力,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与较大的推广价值。
二、作业也可“知新温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业也可“知新温故”(论文提纲范文)
(1)齐鲁大学王锡恩的科学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4.1 齐鲁大学资料 |
1.4.2 王锡恩着作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王锡恩生平及齐鲁大学天文算学系 |
2.1 王锡恩的生平 |
2.2 齐鲁大学天文算学系 |
2.2.1 萌芽时期 |
2.2.2 发展时期 |
2.2.3 成熟时期 |
第3章 王锡恩科学管理 |
3.1 系科管理 |
3.1.1 课程建设 |
3.1.2 师资力量 |
3.1.3 课外学术交流 |
3.1.4 考试制度 |
3.2 人才培养 |
3.2.1 毕业生就业概览 |
3.2.2 杰出人才 |
第4章 王锡恩科学工作 |
4.1 数学方面 |
4.1.1 《勾股演代》 |
4.1.2 《图解三角术》 |
4.2 天文方面 |
4.2.1 天文着作《实用天文学》 |
4.2.2 天文观测 |
4.3 物理方面 |
4.3.1 《无线电原理》 |
4.3.2 其他物理着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生本理念下小学第二学段数学前置性作业的实践研究 ——以承德市某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和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1.4.1 生本理念 |
1.4.2 概念界定 |
2 文献综述 |
2.1 前置性作业作用方面 |
2.2 前置性作业设计方面 |
2.3 前置性作业实践方面 |
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3 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现状调查 |
3.1 调查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设计 |
3.1.3 调查过程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3.2.1 问卷调查结果 |
3.2.2 教师访谈结果 |
3.3 调查结论 |
3.3.1 前置性作业定位不准确,研究不够深入 |
3.3.2 前置性作业习题化严重,缺乏反馈评价 |
3.3.3 小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差,预习习惯不良 |
4 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研究 |
4.1 更新教师观念,重视前置性作业的设计 |
4.1.1 明确第二学段数学的教学要求 |
4.1.2 加深对前置性作业内涵的理解 |
4.1.3 明晰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
4.1.4 加强对前置性作业的反馈评价 |
4.2 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策略 |
4.2.1 新授课前置性作业的设计 |
4.2.2 复习课前置性作业的设计 |
5 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实验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对象 |
5.3 实验方法与过程 |
5.3.1 实验方法 |
5.3.2 实验过程 |
5.4 实验结果 |
5.5 实验结论及反思 |
5.5.1 实验结论 |
5.5.2 实验反思 |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小学生数学课前作业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实验调查问卷 |
致谢 |
(3)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群文阅读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古诗词教学的研究 |
二、关于群文阅读的研究 |
三、关于古诗词群文阅读的研究 |
四、已有研究的启示与局限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群文阅读教学思想与小学古诗词特点 |
第一节 语文教育家的群文阅读教学思想 |
一、崔峦的群文阅读教学思想 |
二、倪文锦的群文阅读教学思想 |
三、温儒敏的群文阅读教学思想 |
第二节 古诗词的教学目标与古诗词内容的特点 |
一、《新课标》中的古诗词教学目标 |
二、古诗词的分类与内容特点 |
第三节 群文阅读应用于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互文性理论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章 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及价值 |
第一节 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
一、开放性 |
二、自主性 |
三、探究性 |
四、交互性 |
第二节 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
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
第四章 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问题 |
一、议题设计忽略小学生的需求 |
二、古诗词选择范围小 |
三、教学目标设定缺乏独特性 |
四、教学过程忽视生成性资源 |
第二节 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问题的原因 |
一、教师缺乏古诗词专业知识 |
二、师生缺乏对古诗词的兴趣 |
三、教师缺乏拓展古诗词的创新意识 |
四、教师没有从讲授者角色转换为引导者角色 |
第五章 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
第一节 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设计 |
一、议题设计的原则 |
二、议题设计的维度 |
第二节 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文本组织 |
一、文本组织形式 |
二、文本组织案例 |
第三节 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集体建构 |
一、制导学案,激发兴趣 |
二、比对读议,意义建构 |
三、探讨分享,达成共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国际汉语教学常用汉字文化解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汉字文化的研究 |
1.2.2 关于汉字教学的研究 |
1.2.3 关于汉字文化在对外汉字教学应用中的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国际汉语教学常用汉字文化含义考察 |
2.1 汉字与汉字文化 |
2.2 《常用汉字表》(1—3级)汉字文化含义考察 |
2.2.1 汉字文化含义的分类依据 |
2.2.2 针对1级汉字的分析 |
2.2.3 针对2 级汉字的分析 |
2.2.4 针对3 级汉字的分析 |
2.3 常用汉字文化含义的类型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留学生对汉字文化认知与习得情况的调查分析 |
3.1 调查设计 |
3.1.1 问卷设计 |
3.1.2 调查情况说明 |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 习得与掌握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汉字文化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具体设计 |
4.1 设计目的 |
4.2 设计思路 |
4.3 教学设计 |
4.3.1 生字展示 |
4.3.2 基础知识讲解 |
4.3.2.1 汉字分解 |
4.3.2.2 偏旁归类 |
4.3.2.3 汉字文化讲解 |
4.3.3 练习 |
4.4 教学应注意的几点 |
第五章 对汉字教学和教材编写的建议 |
5.1 汉字教学方面 |
5.1.1 重视汉字文化导入,树立汉字文化意识 |
5.1.2 提升自身素质,丰富教学内容 |
5.1.3 打破限制,以文化为载体进行分类教学 |
5.1.4 活用教学工具,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
5.2 教材编写方面 |
5.2.1 建立汉字文化类型字表 |
5.2.2 展示重点汉字文化含义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常用汉字表》(1—3 级)中蕴含丰富文化含义汉字统计表 |
二、汉字文化认知和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从“生存自救”角度谈侧滚翻的教学实践——以(水平三)五年级侧滚翻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夯基础——温故知新 |
(一)温故 |
(二)知新 |
二、圆目标——循序渐进 |
(一)铺垫 |
(二)推进 |
(三)突破 |
三、强策略——事半功倍 |
(6)构建培养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教学案例库(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现状与背景分析 |
2 构建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
3 构建的理论依据、目标及内容、创新之处 |
3.1 构建的理论依据 |
3.2 目标及内容 |
3.2.1 目标 |
3.2.2 内容 |
3.3 创新之处 |
4 研究思路及实施步骤 |
4.1 研究思路 |
4.2 实施步骤 |
5 结束语 |
(7)从“生存自救”角度谈侧滚翻的教学实践——以“水平三”五年级侧滚翻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夯基础——温故知新 |
(一)温故 |
(二)知新 |
二、圆目标——循序渐进 |
(一)铺垫 |
(二)推进 |
(三)突破 |
三、强策略——事半功倍 |
(8)初中语文“虚拟—反应动力”阅读教学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理论来源与术语解释 |
一、虚拟论(温故论) |
(一)基于虚拟 |
(二)叩显开隐 |
(三)文境互释 |
二、反应动力论(自主知新论) |
(一)建立感兴反应动力机制 |
(二)建立幻想反应动力机制 |
(三)建立创造反应动力机制 |
三、“虚拟—反应动力”阅读教学法教学案例分析 |
(一)《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二)《观沧海》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三)《最后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四、“虚拟—反应动力”阅读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
(一)以文本为入手,区分文学与生活 |
(二)以学生为中心,沟通阅读与写作 |
(三)以生活为目的,打通文学与生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初中数学概念深度教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深度教学相关理论基础 |
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
2.3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第三章 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研究 |
3.1 研究方案 |
3.2 初中数学概念深度教学的现状 |
3.3 熟手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表现的异同 |
第四章 初中数学概念深度教学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初中数学概念深度教学存在的问题 |
4.2 初中数学概念深度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C 调查问卷 |
(10)基于电影分众教育的“逆向式分层实训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提出背景 |
(一) 主观上对人文艺术类专业实训教学的忽视 |
(二) 影视类专业爆发式增长对传统“师带徒”教学模式的冲击 |
(三) 设备购置与维护成本高、实训周期长 |
(四) 实训教学师资不足 |
二、理论依据 |
(一) “逆向工程”原理 |
(二) 中国传统的“温故知新”教育教学思想及古希腊的“模仿说” |
(三) “同人”创作规律 |
三、实训模式的三个阶段 |
(一) 解构———分析阶段 |
(二) 重构———综合阶段 |
(三) “同人”创作———研究创新阶段 |
四、评价标准 |
(一) 作业———教学标准 |
(二) 产品———行业标准 |
(三) 作品———艺术标准 |
四、作业也可“知新温故”(论文参考文献)
- [1]齐鲁大学王锡恩的科学工作研究[D]. 哈斯塔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生本理念下小学第二学段数学前置性作业的实践研究 ——以承德市某小学为例[D]. 张建芳.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4)
- [3]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 唐仁.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国际汉语教学常用汉字文化解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D]. 童滢. 安徽大学, 2020(07)
- [5]从“生存自救”角度谈侧滚翻的教学实践——以(水平三)五年级侧滚翻教学为例[J]. 韩玮. 小学教学研究, 2020(01)
- [6]构建培养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教学案例库[J]. 惠丽峰,胡晓燕. 科技视界, 2019(29)
- [7]从“生存自救”角度谈侧滚翻的教学实践——以“水平三”五年级侧滚翻教学为例[J]. 韩玮. 小学教学研究, 2019(20)
- [8]初中语文“虚拟—反应动力”阅读教学法初探[D]. 任书群.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2)
- [9]初中数学概念深度教学问题研究[D]. 邹冰涵. 延边大学, 2019(01)
- [10]基于电影分众教育的“逆向式分层实训法”[J]. 杨世真.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