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生素E、C、B_2对高温环境下肉鸡生产性能及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朱海波[1](2020)在《慢性热应激对肉鸡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肉鸡没有汗腺,羽毛较厚,高温极易诱发热应激。本研究以慢性热应激肉鸡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慢性热应激对肉鸡肠道形态、氧化应激和盲肠菌群的影响,研究慢性热应激肉鸡生产性能、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小肠粘膜屏障、盲肠菌群、肠道抗氧化酶的变化,期望为肉鸡环境热应激早期预警、舒适度评价及热应激缓解施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慢性热应激对肉鸡生产性能、器官指数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慢性热应激导致肉鸡ADG(平均日增重)、ADFI(平均采食量)显着降低,而FCR(料重比)未受到明显影响。慢性热应激导致心脏、肝脏、脾脏器官指数显着降低,而对法氏囊器官指数无影响。血清中CK(肌酸激酶)、AKP(碱性磷酸酶)、MDA(丙二醛)的含量显着增加,而抗氧化酶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着降低。2.慢性热应激对肉鸡肠道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慢性热应激导致肉鸡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出现脱落;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隐窝部存在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充血和肠腺细胞排列紊乱;空肠和回肠固有层水肿。热应激组肉鸡十二指肠、回肠肠绒毛高度显着降低,隐窝深度显着增加,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显着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热应激组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皮细胞ZO-1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空肠和回肠Occludin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而慢性热应激处理对十二指肠中Occludin蛋白的表达量无影响。3.慢性热应激对肉鸡盲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16S r RNA Illumi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慢性热应激改变了盲肠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在属水平上,筛选出8种与高温显着相关的盲肠微生物分类群:Parabacteroides、Saccharimonas、Romboutsia、Weissella、Anaerofustis、Pseudonocardia、Rikenella和Tyzzerella。4.小肠局部氧化应激水平与小肠绒毛高度相关性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慢性热应激诱导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抗氧化酶GSH-PX、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均显着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着增加。进一步采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发现,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MDA含量与绒毛高度均呈负相关。综上所述,慢性热应激可损伤肉鸡肠道屏障功能,影响生产性能、器官指数(心脏、肝脏、脾脏)、肉鸡机体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为肉鸡热应激防控提供了支撑。
徐晶云[2](2020)在《VA和VK3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为研究VA和VK3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蛋品质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88周龄罗曼粉蛋鸡1080羽,采用3×3完全交叉因子设计,日粮中VA设三个水平(0、7000、14000 IU/kg),VK3设三个水平(0、2.0、4.0mg/kg),将蛋鸡随机分成9个处理,每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15只鸡。预饲期2周,正式试验期持续8周,分为90-93、94-97周龄两个阶段。于试验d28、d56早上空腹采集样蛋及血液,d56采血后颈部脱臼致死并屠宰,取肝脏和蛋壳腺样品待测。试验结果表明:1、日粮添加VA时:(1)不同剂量的VA对90-93、94-97和90-97周龄三个阶段蛋鸡ADFI、EP、FCR、产蛋率、蛋重、DER、不合格蛋率和死淘率无影响(P>0.05)。(2)与0 IU/kg VA组相比,7000 IU/kg VA提高了蛋鸡93周龄蛋黄颜色、蛋壳强度(P<0.05),提高了97周龄蛋黄颜色和蛋壳厚度(P<0.05),降低了97周龄水印蛋评分(P<0.05)。(3)不同剂量的VA对蛋鸡93、97周龄血浆中GLU、Ca、P、TP、ALB、TC等含量变化无影响(P>0.05),7000 IU/kg、14000 IU/kg VA提高了93周龄蛋鸡血浆中HDL和LDL含量(P<0.05)。(4)与0 IU/kg VA组相比,14000 IU/kg VA提高了93周龄蛋鸡血浆SOD和CAT活力(P<0.05);添加7000 IU/kg、14000 IU/kg VA提高了97周龄血浆SOD活力(P<0.05)。(5)与0 IU/kg VA组相比,14000 IU/kg VA降低了肝脏GSH-PX活力,下调肝脏GST和HO-1 m RNA相对表达量(P<0.05)。(6)与0 IU/kg VA组相比,7000 IU/kg、14000 IU/kg VA上调蛋壳腺GSH-PX3、CAT、SOD-1 m 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2、日粮添加VK3时:(1)不同剂量的VK3对90-93、94-97和90-97周龄三个阶段蛋鸡的ADFI、EP、FCR、产蛋率、蛋重和死淘率无影响(P>0.05);2.0 mg/kg VK3提高了蛋鸡94-97周龄不合格蛋率和DER(P<0.05)。(2)与0mg/kg VK3组相比,2.0 mg/kg VK3提高了蛋鸡93周龄蛋黄颜色和蛋壳重量(P<0.05),降低了97周龄水印蛋评分(P<0.05);与4.0 mg/kg VK3组相比,2.0mg/kg VK3提高97周龄蛋壳重量和蛋壳强度(P<0.05)。(3)不同剂量的VK3对蛋鸡93、97周龄血浆中GLU、Ca、P、TP、ALB、TC等含量没有影响(P>0.05)。(4)与0 mg/kg VK3组相比,4.0 mg/kg VK3组肝脏SOD活力上升,GST m 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2.0 mg/kg VK3下调了肝脏GSH-PX3 m RNA相对表达量(P<0.05)。(5)2.0 mg/kg VK3组较0 mg/kg VK3组相比,蛋壳腺SOD和GSH-PX活力显着升高(P<0.05);4.0 mg/kg VK3提高了蛋壳腺CAT活力(P<0.05)。3、VA和VK3的互作效应:(1)7000 IU/kg VA和2.0 mg/kg VK3在降低93周龄蛋黄比重和提高蛋壳腺CAT m RNA相对表达量上有协同作用(P<0.05)。(2)在提高93周龄血浆SOD活力方面,14000 IU/kg VA和2.0 mg/kg VK3有协同作用(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7000 IU/kg VA对97周龄蛋鸡的蛋品质有改善效果,这一作用可能与提高了蛋鸡血浆、蛋壳腺抗氧化能力有关。日粮中添加2.0 mg/kg VK3可通过提高蛋鸡蛋壳腺的抗氧化能力来改善93周龄后产蛋鸡的蛋品质。VA和VK3对90周龄后产蛋鸡在产蛋性能上没有互作效应。
刘琦[3](2020)在《热应激对肉鸡胸腺和脾脏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热应激是限制禽类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热应激抑制肉鸡的免疫功能,影响肉鸡的生长发育,为肉鸡养殖带来经济损失。本论文首先研究了不同热应激时间对肉鸡胸腺和脾脏免疫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热应激通过诱发胸腺和脾脏的氧化应激产生而使其性能下降,最后通过检测热应激肉鸡胸腺和脾脏MMP和ATP水平,ABCG2、SVCT-2和MCU的表达,研究热应激引起免疫器官发生氧化应激的机理。明晰这些问题,可以为实际饲养过程中缓解肉鸡热应激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热应激对肉鸡胸腺和脾脏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25±1℃),和热应激组(37±1℃),热应激持续2周。分别于热应激1周和2周后屠宰肉鸡,采集血液分离血清,收集胸腺和脾脏称重并通过HE染色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进一步分析血清和组织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试验期,热应激组肉鸡表现为精神萎靡,张口呼吸,采食量减少。热应激1周和2周血清HSP70、HSP90和CORT水平显着或极显着升高(P<0.05或P<0.01)。热应激1周胸腺绝对重量极显着升高(P<0.01),热应激2周胸腺绝对重量和器官指数均极显着降低(P<0.01);热应激1周和2周脾脏绝对重量和脾脏指数均无显着变化(P>0.05)。热应激后,胸腺皮质和髓质的分界不明显,胸腺内分布大小不等的坏死灶和空泡等;脾脏组织出血增多,脾脏实质中有散在的大小不等的坏死灶,白髓减少,脾小体不明显。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对结构损坏更为严重。热应激1周血清IL-6和TNF-α的水平均极显着升高(P<0.01),IL-10水平无显着变化(P<0.05);热应激2周血清IL-10水平显着降低(P<0.05),IL-6和TNF-α水平无显着变化(P>0.05)。热应激1周胸腺IL-6水平极显着升高(P<0.01),IL-10水平显着降低(P<0.05),TNF-α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脾脏IL-10水平显着降低(P<0.05),IL-6和TNF-α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热应激2周胸腺IL-6水平显着升高(P<0.05),IL-10水平显着降低(P<0.05),TNF-α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脾脏IL-10水平显着降低(P<0.05),TNF-α水平显着升高(P<0.05),IL-6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热应激1周胸腺Ig G和Ig M m RNA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脾脏Ig G和Ig M的m RNA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热应激2周胸腺Ig G的m RNA相对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Ig M的m 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脾脏Ig G和Ig M的m RNA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2.热应激对肉鸡胸腺和脾脏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检测血清、胸腺和脾脏氧化应激指标(MDA、SOD、T-AOC、GSH-PX和H2O2)的变化。结果显示:热应激1周血清MDA水平显着升高(P<0.05),SOD、GSH-PX和T-AOC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胸腺MDA和H2O2水平显着升高(P<0.05),SOD、GSH-PX和T-AOC水平显着降低(P<0.05);脾脏MDA水平显着升高(P<0.05),GSH-PX水平显着降低(P<0.05),SOD、H2O2和T-AO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热应激2周血清MDA水平极显着升高(P<0.01),GSH-PX和T-AOC水平显着降低(P<0.05),SOD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胸腺MDA和H2O2水平极显着升高(P<0.01),GSH-PX水平显着降低(P<0.05),SOD和T-AO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脾脏MDA和H2O2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SOD、GSH-PX和T-AOC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3.热应激引起肉鸡免疫器官氧化应激发生的调节机制提取肉鸡胸腺和脾脏的线粒体后,检测MMP和ATP水平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研究胸腺和脾脏ABCG2、SVCT-2和MCU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热应激1周和2周胸腺和脾脏MMP和ATP明显降低(P<0.05或P<0.01)。热应激1周胸腺ABCG2、SVCT-2和MCU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脾脏ABCG2 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显着升高(P<0.05),SVCT-2和MCU m 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SVCT-2和MCU蛋白表达极显着升高(P<0.01)。热应激2周胸腺ABCG2 m 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SVCT-2 m RNA表达极显着升高(P<0.01),但SVCT-2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MCU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脾脏ABCG2、SVCT-2和MCU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综上所述,热应激会使肉鸡出现精神萎靡、张口呼吸和饮水增多等行为学改变;肉鸡血清HSP70、HSP90和CORT水平升高,这表明肉鸡机体确已产生热应激。并且热应激会使肉鸡胸腺和脾脏萎缩、内部结构损伤、产生炎症反应以及免疫应答,并对胸腺的损伤更为严重。表明热应激对肉鸡的中枢免疫的影响可能更大。热应激后肉鸡血清、胸腺和脾脏脂质过氧化物增多、抗氧化能力降低和ROS增多,表明热应激会导致肉鸡产生氧化应激。热应激可通过提高肉鸡胸腺和脾脏ABCG2和SVCT-2表达量减轻氧化应激损伤,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对脾脏有更强的保护作用。热应激通过增加胸腺和脾脏的MCU的表达,导致线粒体钙超载,降低MMP和ATP水平,刺激ROS生成,引起细胞凋亡或坏死,从而影响肉鸡免疫功能。
梁孝平[4](2019)在《复合维生素包衣对维生素稳定性和肉鸡生物学利用率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维生素包衣的稳定性和在肉鸡上的应用效果。本论文采用2个试验:1)用米糠粕做载体,配制5%预混合饲料,研究包衣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对预混料中维生素含量和存留率的影响,对复合维生素包衣对维生素稳定性进行比较研究。2)进行饲养对比试验,研究了维生素包衣对商品肉鸡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肝脏和血液维生素储备、抗氧化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对复合维生素包衣在肉鸡上的生物学利用率进行比较研究。复合维生素包衣对维生素稳定性的比较研究:根据商品肉小鸡的营养需要,配制5%预混合饲料,满足肉鸡需要的钙、磷、氯化胆碱和氨基酸(不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载体用米糠粕。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如下处理:处理1,添加复合维生素(不包衣);处理2,添加复合维生素(包衣);处理3,在处理1基础上(不包衣)+复合微量元素(满足肉鸡需要量);处理4,在处理2(包衣)基础上+复合微量元素(满足肉鸡需要量)。试验结果表明:1)30 d时,包衣维生素组的维生素D含量显着高于不包衣组(P<0.05),维生素B1的含量有提高的趋势(0.05<P<0.10),提高2.3%;而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2和B6的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加微量元素组的维生素D和B1含量显着低于不加组(P<0.05),而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2和B6的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2)60 d时,与不包衣维生素相比,包衣维生素组的VA和VE含量显着提高(P<0.05),而维生素D、B1、B2和B6的含量间无显着差异(P>0.05);但相对值比较分析,包衣维生素组的维生素D、B1和B2的含量可分别提高1.80%、1.70%和1.40%。与此同时,加微量元素组的维生素D和E含量显着低于不加组(P<0.05),而维生素A、B1、B2和B6的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但相对值比较分析表明,加微量元素后,维生素A、B1、B2和B6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3)随着时间的延长,各试验组维生素A、D、E、B1、B2和B6等的存留率均呈不断减少的趋势;与此同时,包衣维生素30 d和60 d维生素A、D、E、B1、B2和B6等的存留率均显着高于不包衣组(P<0.05);添加复合微量元素后,预混料30 d和60 d的维生素A、D、E、B1、B2和B6等的存留率显着降低(P<0.05)。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维生素的含量和存留率呈降低趋势,而维生素包衣后,其含量和存留率更高,稳定性更好;而添加微量元素后,维生素的含量和存留率均呈降低趋势,稳定性有所下降。复合维生素包衣对肉鸡生物学利用率的比较研究:选用1日龄罗斯308商品肉仔鸡280只,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处理1:对照组,肉鸡常规日粮,不添加任何维生素;处理2,3分别在处理1基础上添加不包衣复合多维素和包衣复合多维素300 g/t。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不包衣和包衣复合维生素均可显着提高肉鸡21d和42 d的平均体重(P<0.05),提高各阶段肉鸡ADFI和ADG(P<0.05),显着降低F/G和死淘率(P<0.05),提高欧洲指数(P<0.05);同时,与不包衣复合维生素组相比,饲料添加包衣复合维生素可显着提高肉鸡42 d的平均体重(P<0.05),显着提高22-42 d及全阶段(1-42 d)的ADG(P<0.05),降低F/G(P<0.05),提高欧洲指数(P<0.05)。2)与对照组相比,不包衣多维和包衣多维组的腹脂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屠宰性能无显着差异(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不包衣多维组和包衣多维组的胸肌率可分别提高4.18%和2.53%。3)两试验组21 d和42 d的肝脏和血液VA和VD3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包衣多维组21 d的肝脏VA和VD3含量显着高于不包衣多维组(P<0.05),其21 d的血液VD3含量和42 d的血液VA含量显着高于不包衣多维组(P<0.05)。4)两试验组21 d和42 d的T-SOD活力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5)参照近年来肉鸡市场行情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包衣和包衣复合维生素可使经济效益分别提高3.05元/只和3.49元/只;与不包衣维生素组相比,添加包衣复合维生素可提高经济效益0.29元/只。由此可见,日粮添加复合维生素可显着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提高肝脏和血液维生素含量,提高抗氧化性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包衣复合维生素效果更优。综上所述,复合维生素包衣可显着提高维生素的稳定性,并显着提高肉鸡的生物学利用率。
何青芬[5](2019)在《加工及储存对豆粕蛋白质氧化与蛋鸡的影响以及姜黄素缓解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豆粕是饲料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蛋白质原料,其品质优劣直接影响动物健康状况和产品质量。豆粕品质在运输、加工及储存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易导致其蛋白质氧化、品质降低。目前,关于加工及不同储存条件对豆粕品质的影响研究较少,且有关蛋白质氧化豆粕对蛋鸡的影响尚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首先探明加工工艺过程中和不同储存条件下豆粕品质的变化,并以海兰褐壳蛋鸡为试验动物,探讨蛋白质氧化豆粕对其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功能和抗氧化相关基因的影响;同时探索姜黄素对摄入蛋白质氧化豆粕蛋鸡造成负面影响的缓解作用。本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试验一:本试验研究了加工工艺对豆粕品质的影响。采集豆粕生产线上的出仓原料大豆、大豆坯片、膨化预处理大豆、去皮豆粕(DSBM)以及常规豆粕(SBM),测定各样品的常规成分、蛋白质氧化相关指标、氨基酸含量以及脲酶活性。结果表明:(1)与出仓原料大豆相比,大豆坯片和膨化预处理大豆中水分、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均降低,粗灰分升高,DSBM和SBM中粗脂肪含量降低,粗蛋白含量升高,其中DSBM中粗蛋白最高。(2)与出仓原料大豆相比,膨化预处理大豆和大豆坯片中羰基含量显着升高(P<0.05),大豆坯片、膨化预处理大豆和DSBM中游离氨基含量显着降低(P<0.05),膨化预处理大豆、DSBM和SBM中总巯基含量显着降低(P<0.05)。(3)与出仓原料大豆相比,大豆坯片、膨化预处理大豆、DSBM、SBM中氨基酸含量逐渐升高。(4)在豆粕生产过程中,经挤压膨化、湿粕脱溶等工序后的膨化预处理大豆、DSBM和SBM中脲酶活性逐渐降低。试验二: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储存环境及时间对豆粕品质的影响。将新鲜豆粕分别在20℃恒温下储存0(CON)、10、20、30 d;在春季室温下(15-30℃)储存0(CON)、15、30 d;在夏季室温下(30-40℃)储存 0(CON)、3、6、9、12、18、30d,测定豆粕的常规成分、蛋白质品质指标、体外消化率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1)豆粕在三种条件下储存后常规成分均无显着变化(P>0.05)。(2)与新鲜豆粕相比,20℃、春季和夏季条件下储存的豆粕,随储存时间延长,蛋白质羰基含量呈线性升高(Linear,P<0.05),总巯基和游离巯基含量呈线性降低(Linear,P<0.05);与CON相比,20℃、春季和夏季储存显着升高了豆粕的羰基含量(P<0.05),显着降低了总巯基和游离巯基含量(P<0.05),三种储存条件下,夏季豆粕氧化更剧烈。(3)与CON组相比,春季储存和夏季储存后豆粕蛋白质溶解度和粗蛋白消化率显着降低(P<0.05),夏季储存后豆粕干物质消化率显着降低(P<0.05),随储存时间延长,蛋白质溶解度、粗蛋白消化率和干物质消化率呈线性降低(Linear,P<0.05)。(4)随夏季储存时间延长,豆粕中苏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含量呈线性降低(Linear,P<0.05)。试验三:本试验旨在探讨蛋白质氧化豆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蛋品质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姜黄素的缓解作用。选取384只280日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蛋鸡。第一组为对照组(CON),饲喂由-20℃储存30 d的豆粕配制的日粮;第二组饲喂由100℃加热8 h热处理豆粕配制的试验日粮(HSBM);第三组饲喂由春季储存30 d的豆粕配制的试验日粮(SSBM);第四组在第三组基础上添加150 mg/kg姜黄素(Curcumin,CUR)。预饲期为9d,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HSBM组蛋鸡产蛋率显着降低(P<0.05),SSBM组蛋鸡产蛋率一定程度上下降(P>0.05),且豆粕加热处理对产蛋率的负面影响比储存更严重;与SSBM组相比,CUR组蛋鸡产蛋率显着提高(P<0.05),料蛋比显着降低(P<0.05)。(2)与CON组相比,HSBM组和SSBM组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显着降低(P<0.05),尿素氮(UN)含量显着升高(P<0.05),且上述两试验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与SSBM组相比,CUR组TP显着升高,UN显着降低(P<0.05)。(3)与CON组相比,SSBM组蛋鸡第20 d鸡蛋哈夫单位、HSBM组和SSBM组第40 d鸡蛋蛋白高度、哈夫单位显着降低(P<0.05),两组间上述指标均无显着差异(P>0.05)。CUR组第20 d、40d鸡蛋哈夫单位和蛋白高度显着高于SSBM组,蛋黄颜色和蛋黄b值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05)。(4)与CON组相比,HSBM组和SSBM组蛋鸡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总巯基含量,肝脏中GSH-Px活力和第20 d蛋黄T-SOD活力显着降低(P<0.05),血清、肝脏中羰基含量和第20 d、40 d蛋黄丙二醛(MDA)含量显着升高(P<0.05),HSBM组和SSBM组中以上指标无显着差异(P>0.05)。且HSBM组过氧化氢酶(CAT)活力较CON组显着降低(P<0.05)。与SSBM组相比,姜黄素显着提高蛋鸡血清、肝脏中T-SOD活力、GSH-Px活力、总巯基含量(P<0.05),显着降低血清、肝脏中羰基含量、第20、40 d蛋黄MDA含量(P<0.05)。(5)与CON组相比,HSBM组和SSBM组蛋鸡肝脏中NQO1的mRNA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与SSBM组相比,CUR组蛋鸡肝脏中Nrf2和NQO1的mRNA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6)储存豆粕和加热豆粕对蛋鸡产生的负面作用相似。综上所述,得出以下结论:(1)豆粕在加工过程中蛋白质氧化指标发生变化。加工工艺能够钝化豆粕中部分抗营养因子,提高豆粕品质。(2)在20℃、春季室温和夏季室温储存环境下豆粕品质均发生变化,其中夏季储存影响最大,其次是春季和20℃储存。(3)储存和加热导致蛋白质氧化的豆粕均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蛋品质和抗氧化功能造成显着负面影响,且两种处理对蛋鸡的负面作用相似。日粮添加150 mg/kg姜黄素可有效缓解储存豆粕及加热豆粕对蛋鸡造成负面影响。
金海峰[6](2019)在《硒和维生素E对波尔山羊繁殖及公羔羊GPX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硒(Selenium)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参与激素代谢、拮抗有毒金属元素及抗癌等作用;维生素E(Vitamin E,VE)具有抗氧化作用、免疫促进作用、维持生育等作用;VE和硒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为确定山羊日粮中硒和VE的适宜添加范围,本论文开展了以下五部分研究内容。第一部分为消化代谢试验,试验选择24月龄母山羊,以3X2+1的处理方式被随机分成7个处理组(每组8只)。其中纳米硒(以下简称硒)三个水平(0.1、0.2、0.3 mg/kg),VE两个水平(100和200 IU/kg),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硒与VE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第二部分研究内容为日粮添加硒和VE对母山羊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中,硒及VE添加量同试验一。试验研究补饲硒和VE对母山羊繁殖力、生殖激素水平、繁殖疾病的影响。第三部分试验为母山羊日粮添加硒与VE对新生羔羊生长和免疫的影响。试验母山羊以3×2+1因子的处理方式随机分成7个处理组(每组8只)。其中硒三个水平(0.1、0.2、0.3mg/kg),VE两个水平(100和200 IU/kg),研究其对羔羊生长及免疫的影响。第四部分研究内容为日粮添加硒与VE对山羊公羔羊精液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山羊公羔羊以3×2+1因子的处理方式随机分成7个处理组(每组8只)。其中硒三个水平(0.2、0.3、0.4mg/kg),VE两个水平(100和200 IU/kg),研究对其山羊公羔羊精液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五部分研究内容为日粮添加硒与VE对公山羊组织中GPX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母山羊日粮中添加硒和VE对其采食饲料有一定的影响。其中G3组及G4组母山羊表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采食量差异显着(P<0.05);在母山羊日粮中添加硒和VE,显着降低了G3组及G4组粪中干物质及粗脂肪含量(P<0.05);硒和VE的添加对其它各组粪中营养物质含量差异不显着。说明硒和VE的添加对饲料消化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2、硒和VE对妊娠母山羊血清激素浓度影响与妊娠时期和添加剂量有关。硒及VE水平对母山羊妊娠120 d时,G1组、G2组、G3组、G5组母山羊血清促卵泡素(FSH)浓度影响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对母山羊妊娠30天、60天及90天血清雌二醇(E2)浓度的影响显着(P<0.05);妊娠90天、120天母山羊血清孕酮(P)浓度影响显着(P<0.05)。对120天血清甲状腺素(T4)水平影响显着(P<0.05)。硒及VE水平对母山羊妊娠30天及60天血清中游离三碘甲腺原氨基酸(FT3)含量影响显着。硒和VE水平对母山羊妊娠90天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浓度的影响显着(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硒和VE,显着影响了母山羊血清激素水平。3、日粮添加硒和VE对新生羔羊生长和免疫具有促进作用。试验组母山羊初乳硒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G0(P<0.05);IgG及IgM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羔羊达到30日龄时,试验组羔羊体重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羔羊平均日增重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G3组、G4组及G6组羔羊平均体长日增长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羔羊体高平均日长重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羔羊达到30日龄时,试验组羔羊胸围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羔羊胸围日增长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出生羔羊数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死亡率最低的为G3组和G4组,未出现有羔羊死亡。4、日粮添加硒和VE能够改善公羔山羊精液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日粮添加硒和VE均能显着降低精子畸形率(P<0.05)。除G1组外,日粮添加硒和VE能够使精子顶体完整率显着高于未添加组(P<0.05);日粮添加硒和VE能极显着地增加精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0C)(P<0.01)。对照组公羔山羊精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0D)和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显着低于各补饲组(P<0.05)。丙二醛(MDA)浓度显着高于补饲组(P<0.05)。5、GPX-1、GPX-2、GPX-3、GPX-4基因mRNA在公羔山羊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睾丸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硒和VE的添加促进了GPX-1、GPX-2、GPX-3和GPX-4基因mRNA的表达。其中硒添加量为0.3 mg/kg,VE添加量为100 IU/kg时,各组织中GPX-1、GPX-2、GPX-3和GPX-4基因mRNA的表达量最高。综上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硒和VE可改善母山羊的营养物质消化率,提高生产性能;促进子代羔羊生长发育、提高子代羔羊免疫机能及抗氧化性能;促进了公羔山羊组织中抗氧化性(GPX)基因的表达,为硒和VE对山羊影响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许兰娇[7](2013)在《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黑色素合成的影响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泰和乌骨鸡是江西重要的特色药食资源,黑色素是乌骨鸡发挥其药用滋补功效的重要物质基础。机体内的氧化/抗氧化平衡状态是影响组织黑色素合成的重要因素。研究证实热应激诱导的氧化应激是热应激损伤的重要介导者。那么,热应激是否通过改变乌骨鸡抗氧化水平而影响其黑色素合成?本论文研究了热应激条件下乌骨鸡血液和不同组织器官脂质过氧化水平、抗氧化酶活性、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含量变化以及组织中与黑色素合成相关的重要基因表达变化。同时研究了日粮添加硒对这些指标的影响,从热应激-氧化应激-黑色素相关基因表达(α-MSH-MC1R-cAMP-TRP通路)-黑色素合成的角度在分子和整体水平上探讨热应激对乌骨鸡黑色素合成的影响和硒的调控作用。选用45日龄健康、体重相近(P>0.05)的泰和乌骨鸡3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5组为饲喂基础日粮的常温组和4个热应激处理组,热应激处理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添加0、0.3、0.5和0.7mg/kg硒的日粮。常温组饲养在24℃环境中,热应激组温度实施24℃—37℃—24℃日循环变化,持续处理21天。在热应激处理的第0、1、7、14和21天翅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并采集试验鸡的下丘脑、皮肤、胸肌、肝脏和肾脏,测定血清和组织相关生理生化指标、黑色素含量和相关基因表达。试验结果如下:1.24℃—37℃—24℃日循环热应激显着降低热应激泰和乌骨鸡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或P<0.01),显着降低热应激8~14天平均日增重(P<0.01),热应激1~7天和15~21天平均日增重具有降低趋势,热应激条件下料重比具有升高趋势,但与常温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日粮中添加0.3~0.7mg/kg硒显着地提高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乌骨鸡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着影响(P>0.05)。热应激对泰和乌骨鸡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含量无显着影响,但显着地提高了热应激第1天和第7天血清CORT的含量(P<0.05),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血清T3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而日粮添加硒可一定程度地降低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血清皮质醇(CORT)含量。热应激提高了各热应激时间点泰和乌骨鸡皮肤、胸肌和肝脏等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 mRNA表达量,显着地提高了各热应激时间点泰和乌骨鸡皮肤、胸肌和肝脏等组织中HSP70的蛋白表达量。日粮添加硒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皮肤、胸肌、肝脏HSP70mRNA表达量;日粮中添加硒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其皮肤组织中HSP70的蛋白表达量,一定程度地降低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胸肌和肝脏组织HSP70的蛋白表达量。2.热应激不同程度降低泰和乌骨鸡皮肤、胸肌、肝脏和肾脏硒含量,显着降低热应激第1天和第7天胸肌硒含量(P<0.05)。日粮添加硒极显着提高了热应激条件下乌骨鸡肝脏、肾脏、皮肤、胸肌硒含量(P<0.01)。热应激极显着降低泰和乌骨鸡血清第1天清除O2·-能力和第14天血清抑制·OH能力(P<0.01)。日粮添加硒不同程度的提高热应激条件下乌骨鸡血清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P<0.05或P>0.05),日粮硒添加水平为0.3和0.5mg/kg时达到最佳值。热应激降低血清总抗氧化力(T-AOC)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P<0.05)并不同程度降低肝、肾、皮肤和胸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硒均可不同程度提高热应激下泰和乌骨鸡血清和各组织T-SOD、CAT和GSH-Px活性(P<0.05或P>0.05)。热应激显着提高第7天皮肤和胸肌丙二醛(MDA)含量(P<0.05),对其它热应激时间点各组织的MDA、H2O2、GSH含量和T-AOC无显着影响(P>0.05)。但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硒均可不同程度提高热应激下泰和乌骨鸡血清和组织GSH含量和T-AOC以及降低血清和组织MDA和H2O2含量(P<0.05或P>0.05)。以加硒0.3mg/kg-0.7mg/kg热应激处理组血清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以及血清、各组织中T-SOD活性、CAT含量、GSH-Px活性、T-AOC活性和GSH含量最高,MDA含量H2O2含量最低(P<0.05)。3.热应激具有降低泰和乌骨鸡下丘脑和血清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的含量的趋势,而日粮添加硒具有提高热应激乌骨鸡下丘脑和血清α-MSH的含量的趋势,日粮硒添加水平为0.5mg/kg时达到峰值。热应激具有降低乌骨鸡胸肌cAMP含量的趋势,日粮添加硒具有提高热应激条件下乌骨鸡胸肌含量cAMP的趋势。热应激降低乌骨鸡肝脏、皮肤和胸肌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mRNA表达量,日粮添加硒可提高热应激条件下乌骨鸡这些组织MC1R基因mRNA表达,硒添加水平为0.5mg/kg时达到最大值。热应激具有降低泰和乌骨鸡组织α-MSH-MC1R-cAMP-TRP黑色素合成通路中α-MSH、MC1R和cAMP分泌、表达的趋势,而日粮添加适量硒可逆转持续高温应激对乌骨鸡黑色素合成相关分子的不利影响,其适宜添加量为0.5mg/kg。4.热应激一定程度地降低了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皮肤、胸肌和肝脏等组织中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酪氨酸酶(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P1)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YRP2)的mRNA的表达量。日粮中添加硒具有提高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皮肤、胸肌和肝脏等组织中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TYR、TYRP1和TYRP2的mRNA的表达量的趋势,其表达量略高于常温组,其中日粮硒添加水平为0.3mg/kg和0.5mg/kg时效果较好。热应激极显着地降低了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皮肤、胸肌和肝脏等组织中TYRP1的蛋白表达量,而日粮添加硒一定程度地提高了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皮肤、胸肌和肝脏等组织中TYRP1的蛋白表达量(P<0.05或P<0.01),硒添加水平为0.5mg/kg时,TYRP1在各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量最高(P<0.05或P<0.01)。热应激处一定程度地降低了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皮肤、胸肌、肝脏和肾脏等组织酪氨酸酶活性和组织黑色素含量。日粮中添加硒可以一定程度地提高了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皮肤、胸肌、肝脏和肾脏等组织酪氨酸酶活性和组织黑色素含量(P<0.05或P<0.01),其适宜添加量为0.3mg/kg和0.5mg/kg(P<0.05或P<0.01)。热应激降低泰和乌骨鸡组织中与黑色素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并降低酪氨酸酶活性和组织黑色素合成,而日粮添加硒可缓解热应激对组织黑色素合成的不利影响,以添加0.5mg/kg硒效果较好。综上结果:热应激会降低泰和乌骨鸡的生产性能并使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热应激效应,降低了泰和乌骨鸡抗氧化性能和组织中硒的含量,有降低泰和乌骨鸡组织α-MSH-MC1R-cAMP-TRP黑色素合成通路中α-MSH、MC1R和cAMP分泌、表达的趋势,导致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乌骨鸡体内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的合成量下降。日粮中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的泰和乌骨生产性能具有一定的缓解和调节作用,可提高鸡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组织中硒的含量,逆转持续高温应激对乌骨鸡黑色素合成相关分子的不利影响,能较好的缓解热应激损伤。综合各指标,日粮硒最适宜添加量以0.5mg/kg-0.7mg/kg能缓解热应激对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黑色素合成的影响。
谢红兵,常新耀,王永强,李亚文,李金领,陈长乐,王宏[8](2011)在《维生素C、E及其交互作用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鸡肉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C、E(VC、VE)及其交互作用对肉仔鸡生长及其鸡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4×4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800只1日龄健康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成16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其中,VE设4个添加水平,分别为50、100、200、400 mg/kg日粮,VC的添加水平为50、100、200、400 mg/kg日粮。结果表明:在生长前期(0~21 d),日粮VE、VC的添加量对肉仔鸡日增重均无显着影响(P>0.05),VE、VC的互作效应在生长前期对肉仔鸡日增重和料重比的影响均不显着(P>0.05),前期VE(200 mg/kg)×VC(50 mg/kg)组料重比最低;在生长后期(4~6周龄),日粮VE、VC的添加量对肉仔鸡日增重、料重比的影响均显着(P<0.05),VE、VC的互作效应对肉仔鸡生长后期日增重和料重比的影响均显着(P<0.05);不同的VE、VC处理组之间pH 45 min、pH 12h、pH 24 h值、肉色、肌间脂肪、最大剪切力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且VE、VC之间无显着的互作效应(P>0.05);不同维生素E组之间的滴水损失率差异极显着(P<0.01),不同维生素C组之间的滴水损失率差异显着(P<0.05),VE、VC之间有显着的互作效应(P<0.05)。综合以上结果,维生素C与维生素E的互作有利于提高肉仔鸡后期生产性能,降低肌肉的滴水损失,其中以VE(200 mg/kg)×VC(400 mg/kg)效果最好。
田书音,李冰[9](2010)在《热应激对肉鸡生产的危害及抗应激添加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温环境肉鸡容易发生热应激,严重影响肉鸡的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文章主要阐述了热应激对肉鸡生产的危害以及肉鸡生产中的一些抗热应激添加剂。
王显慧[10](2010)在《VC和VE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和肉品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抗氧化剂VC,VE对肉鸡机体抗氧化力及其冷藏肉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测定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免疫机能的影响。探讨抗氧化剂对肉鸡的抗氧化性能和肉品保鲜能力的调控作用。试验一维生素C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和肉品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选用健康、体重无差异的1日龄艾维茵(Avian)肉仔鸡24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VC(0、150、300 mg/kg),试验期42 d。试验结果表明:(1)日粮添加150 mg/kg VC显着提高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胸肌率,降低其腹脂率和肝重比,有效地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2)日粮添加VC可提高肉鸡胸肌b*值,降低腿肌L*值,对腿肌的系水力和嫩度也有显着改善作用,改善肉鸡肉品质。(3)添加300 mg/kg VC可增加肉仔鸡的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和新城疫抗体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4)添加300mg/kg VC肉鸡血清和胸肌中Vc含量随日粮中Vc添加量的提高而增加,血清中SOD、GSH-PX活性和T-AOC水平显着上升,从而增加了机体的抗氧化特性。(5)在4℃冷藏环境下,添加300 mg/kg VC可显着降低肉仔鸡胸肌的脂质过氧化进程,延缓肉色变化,提高肉品的氧化稳定性,延长肉品的货架寿命。试验二维生素E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和肉品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将240只1日龄艾维茵肉鸡分为3个处理,其中一个处理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另2个处理为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100,200 mg/kg的VE日粮,每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试验期为42天。试验结果表明:(1)日粮种添加VE 200 mg/kg显着提高肉鸡的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降低其腹脂率。(2)添加VE 100 mg/kg可降低肉鸡胸肌剪切力,降低a*值,提高其b*值,降低腿肌的失水率。改善肉鸡的肉品质。(3)日粮中添加VE可显着提高肉鸡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并随VE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添加200 mg/kg VE可显着提高血清新城疫抗体水平。提高机体的免疫性能。(4)肉鸡血清和胸肌中VE含量随日粮中VE添加量的上升而上升,添加200 mg/kg显着提高血清和胸肌中SOD活性和T-AOC水平,降低血清中MDA含量,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5)日粮中添加VE可显着降低胸肌冷藏第6,8天后的MDA含量,延缓肉品的脂质氧化过程;添加200 mg/kg VE可显着降低其冷藏第2,4,6天的肉色变化,提高肉色稳定性。表明日粮中添加VE可提高鸡肉的氧化稳定性,延缓冷鲜肉的脂质氧化和肉色变化进程,延长其货架寿命。
二、维生素E、C、B_2对高温环境下肉鸡生产性能及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维生素E、C、B_2对高温环境下肉鸡生产性能及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热应激对肉鸡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家禽热应激的分类 |
1.2 热应激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
1.2.1 热应激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1.2.2 热应激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1.3 热应激对家禽器官发育的影响 |
1.4 热应激对肉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1.5 热应激对肉鸡氧化应激的影响 |
1.6 热应激对肉鸡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 |
1.6.1 小肠的机械屏障 |
1.6.2 小肠的微生物屏障 |
1.6.3 小肠的免疫屏障 |
1.7 热应激影响肉鸡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机制 |
1.7.1 神经内分泌调控途径 |
1.7.2 氧化应激调控途径 |
1.8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9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慢性热应激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器官指数的影响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处理 |
2.1.2 取材 |
2.1.3 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数据分析 |
2.3 结果 |
2.3.1 慢性热应激对ADG、ADFI、FCR的影响 |
2.3.2 慢性热应激对肉鸡器官发育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慢性热应激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1 材料 |
3.1.1 实验动物处理及取材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1.3 主要试剂 |
3.2 方法 |
3.2.1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
3.2.2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慢性热应激对肉鸡小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
4.1 材料 |
4.1.1 实验动物处理及取材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1.3 主要试剂 |
4.2 方法 |
4.2.1 小肠组织的石蜡切片的制作 |
4.2.2 小肠组织的H.E.染色 |
4.2.3 肉鸡小肠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的测定 |
4.2.4 Western Blot检测小肠组织中ZO-1、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慢性热应激对小肠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 |
4.3.2 慢性热应激对小肠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影响 |
4.3.3 慢性热应激对小肠ZO-1、Occludin蛋白表达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慢性热应激对盲肠肠道菌群的影响 |
5.1 材料 |
5.1.1 实验动物处理及取材 |
5.2 方法 |
5.2.1 盲肠内容物16S r RNA Illumina高通量测序 |
5.2.2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慢性热应激对肉鸡盲肠微生物相对丰度的影响 |
5.3.2 慢性热应激对肉鸡盲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慢性热应激影响肠道黏膜屏障的氧化作用机制 |
6.1 材料 |
6.1.1 实验动物处理及取材 |
6.1.2 主要仪器设备 |
6.1.3 主要试剂 |
6.2 方法 |
6.2.1 小肠组织中GSH-PX、SOD、T-AOC和 MDA含量测定 |
6.2.2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慢性热应激对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相关抗氧化酶的影响 |
6.3.2 皮尔森相关性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结论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VA和VK3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绪论 |
1.1 VA的研究进展 |
1.1.1 VA的理化性质 |
1.1.2 VA的吸收与代谢 |
1.1.3 VA的生理学功能 |
1.1.4 影响VA利用的因素 |
1.1.5 家禽饲料中VA添加量 |
1.2 VK的研究进展 |
1.2.1 VK的理化性质 |
1.2.2 VK的吸收与代谢 |
1.2.3 VK的生理学功能 |
1.2.4 影响VK利用的因素 |
1.2.5 家禽饲料中VK添加量 |
1.3 VA和VK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 |
1.4 小结与展望 |
1.5 试验技术路线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试验日粮及营养水平 |
2.1.4 饲养管理 |
2.1.5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6 检测指标与方法 |
2.1.7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VA和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2 VA和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2.2.3 VA和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水印蛋评分的影响 |
2.2.4 VA和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5 VA和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2.2.6 VA和 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组织抗氧化基因m 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VA和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3.2 VA和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2.3.3 VA和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水印蛋评分的影响 |
2.3.4 VA和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血清生化的影响 |
2.3.5 VA和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2.3.6 VA和VK_3及互作效应对产蛋后期蛋鸡组织抗氧化基因m 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结论和建议 |
3.1 主要结论 |
3.2 创新点 |
3.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热应激对肉鸡胸腺和脾脏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试验动物来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试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设计及动物分组和处理 |
2.2.2 样品采集、处理与保存 |
2.2.3 血液中热应激指标的测定 |
2.2.4 氧化应激指标的测定 |
2.2.5 胸腺和脾脏组织学比较观察 |
2.2.6 胸腺和脾脏中细胞因子的测定 |
2.2.7 肉鸡胸腺和脾脏线粒体相关潜能的测定 |
2.2.8 胸腺和脾脏相关基因的荧光定量分析 |
2.2.9 胸腺和脾脏相关基因的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 |
2.2.10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热应激时间对肉鸡行为学的影响 |
3.2 不同热应激时间对血清热应激指标的影响 |
3.3 不同热应激时间对肉鸡免疫性能的影响 |
3.3.1 不同热应激时间对胸腺和脾脏绝对重量和器官指数的影响 |
3.3.2 不同热应激时间对胸腺和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
3.3.3 不同热应激时间对血清、胸腺和脾脏IL-6、IL-10、TNF-α水平的影响 |
3.3.4 不同热应激时间对胸腺和脾脏中免疫球蛋白Ig G、Ig M表达的影响 |
3.4 不同热应激时间对肉鸡血清的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
3.5 不同热应激时间对肉鸡胸腺和脾脏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
3.6 不同热应激时间对肉鸡胸腺和脾脏氧化应激的调节机制 |
3.6.1 不同热应激时间对线粒体相关潜能变化的影响 |
3.6.2 不同热应激时间对肉鸡胸腺和脾脏氧化应激相关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热应激对肉鸡胸腺和脾脏免疫性能的影响 |
4.2 热应激对肉鸡胸腺和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
4.3 热应激对线粒体相关潜能的影响和线粒体对热应激的调控作用 |
4.4 热应激对ABCG2、SVCT-2和MCU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调控作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复合维生素包衣对维生素稳定性和肉鸡生物学利用率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1 维生素的种类及营养特点 |
1.1.1 维生素A |
1.1.2 维生素D |
1.1.3 维生素E |
1.1.4 维生素K |
1.1.5 维生素B族 |
1.1.6 维生素C |
1.2 维生素的稳定性 |
1.3 维生素包衣技术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复合维生素包衣对维生素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4 测定指标 |
2.1.5 数据分析 |
2.2 复合维生素包衣对肉鸡生物学利用率的比较研究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2.2.3 日粮配方 |
2.2.4 测定指标 |
2.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复合维生素包衣对维生素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
3.1.1 复合维生素含量比较分析 |
3.1.2 复合维生素含量存留率分析 |
3.2 复合维生素包衣对肉鸡生物学利用率的比较研究 |
3.2.1 肉鸡生产性能的比较分析 |
3.2.2 肉鸡屠宰性能的比较分析 |
3.2.3 包衣复合维生素对商品肉鸡肝脏和血液维生素储备的影响 |
3.2.4 包衣复合维生素对商品肉鸡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2.5 经济效益分析 |
4 讨论 |
4.1 复合维生素包衣对维生素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
4.1.1 复合维生素包衣对维生素含量的影响 |
4.1.2 复合维生素含量存留率分析 |
4.2 复合维生素包衣对肉鸡生物学利用率的影响 |
4.2.1 肉鸡生产性能的比较分析 |
4.2.2 肉鸡屠宰性能的比较分析 |
4.2.3 包衣复合维生素对商品肉鸡肝脏和血液维生素储备的影响 |
4.2.4 包衣复合维生素对商品肉鸡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2.5 经济效益分析 |
5 总体结论和创新点 |
5.1 总体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存在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加工及储存对豆粕蛋白质氧化与蛋鸡的影响以及姜黄素缓解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部分缩写词中英文对照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豆粕生产工艺及储存现状 |
2 豆粕品质评价及应用 |
3 姜黄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
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豆粕加工工艺对豆粕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试验二 不同储存条件对豆粕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试验三 蛋白质氧化豆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姜黄素的缓解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硒和维生素E对波尔山羊繁殖及公羔羊GPX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硒的研究进展 |
1.1.1 硒自然界的分布及存在形式 |
1.1.2 硒在动物体内的分布 |
1.1.3 硒的吸收与代谢 |
1.1.4 硒元素的生物学功能 |
1.1.5 反刍动物对硒的需求 |
1.1.6 纳米硒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应用 |
1.2 维生素E的研究进展 |
1.2.1 维生素E简介 |
1.2.2 维生素E的生物学功能 |
1.3 硒与维生素E的关系 |
1.3.1 硒与维生素E的协同作用 |
1.3.2 硒与维生素E不能相互代替 |
1.4 硒与维生素E的作用机理 |
1.5 母体营养对后代的影响 |
1.6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硒与维生素E对母山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动物 |
2.1.2 试验日粮与设计 |
2.1.3 饲养管理 |
2.1.4 样品采集 |
2.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6 数据处理 |
2.1.7 主要仪器设备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硒和维生素E对母山羊日粮中各营养物质采食量的影响 |
2.2.2 硒和维生素E对母山羊日粮中各营养物质排出量的影响 |
2.2.3 硒和维生素E对母山羊日粮中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硒与维生素E对母山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 |
3.1.2 试验日粮与设计 |
3.1.3 饲养管理 |
3.1.4 指标的测定 |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硒和维生素E对妊娠期母山羊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 |
3.2.2 硒和维生素E对妊娠母山羊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硒与维生素E对新生羔羊生长和免疫机能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动物 |
4.1.2 试验日粮与设计 |
4.1.3 饲养管理 |
4.1.4 样品的采集及检测 |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硒和维生素E对母山羊血清中硒和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 |
4.2.2 硒和维生素E对母山羊产后12h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
4.2.3 硒和维生素E对母山羊初乳中硒、维生素E和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
4.2.4 硒和维生素E对新生山羊羔血清中硒、维生素E和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
4.2.5 硒和维生素E对新生山羊羔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 |
4.2.6 硒和维生素E对山羊羔断奶成活率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硒和维生素E对新生山羊羔免疫的影响 |
4.3.2 硒和维生素E对山羊羔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 |
4.3.3 硒和维生素E对山羊羔断奶成活率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硒与维生素E对公山羊精液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动物 |
5.1.2 试验日粮与设计 |
5.1.3 饲养管理 |
5.1.4 样品采集 |
5.1.5 测定指标和方法 |
5.1.6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硒和维生素E对公山羊精液品质的影响 |
5.2.2 硒和维生素E对公山羊精浆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硒和维生素E对公山羊精液品质的影响 |
5.3.2 硒和维生素E对公山羊精液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硒与维生素E对公山羊组织中GPX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试剂 |
6.1.3 引物设计合成 |
6.1.4 总RNA的提取和反转录 |
6.1.5 Real-timePCR |
6.1.6 数据处理 |
6.2 试验结果 |
6.2.1 RNA完整性检验 |
6.2.2 基因表达定量的标准曲线和溶解曲线 |
6.2.3 公山羊各组织器官中GPX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科技查新报告 |
(7)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黑色素合成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章 泰和乌骨鸡营养价值及黑色素的研究进展 |
1 泰和乌骨鸡及其营养研究进展 |
2 黑色素相关研究 |
2.1 黑色素的种类、结构和特性 |
2.2 黑色素的生成过程 |
2.3 乌骨鸡黑色素的分布及沉积规律 |
2.4 乌骨鸡黑色素的生物学功能 |
2.4.1 对微量元素的富集作用 |
2.4.2 抗氧化作用 |
2.4.3 抗衰老、延长寿命的功能 |
2.5 影响黑色素合成的因素 |
2.6 影响黑色素合成的相关基因研究 |
2.6.1 黑色素细胞刺激素 |
2.6.2 MC1R 基因 |
2.6.3 酪氨酸酶相关蛋白家族成员 |
2.6.4 环磷酸腺苷 cAMP |
第二章 家禽热应激的研究进展 |
1 热应激 |
1.1 热应激的概念 |
1.2 热应激产生的机制 |
1.3 HSP70 蛋白研究进展 |
2 热应激对家禽机体的影响 |
2.1 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对动物机体氧化-抗氧化系统平衡的影响 |
2.3 对黑色素含量(或毛色形成)及影响黑色素形成相关基因的影响 |
3 缓解热应激的措施 |
3.1 调整日粮的营养水平 |
3.2 防暑降温 |
3.3 改进饲养管理 |
3.4 使用饲料添加剂 |
4 鸡的热应激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与动态 |
第三章 硒的研究与应用 |
1 硒的理化性质及其代谢 |
2 硒的功能和应用 |
2.1 硒的抗氧化功能 |
2.2 硒的免疫功能 |
2.3 硒对氧化应激调控作用 |
3 畜禽对硒的需要量 |
4 硒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
第四章 研究背景、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内容 |
3 技术路线 |
4 研究目标 |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
第一章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及热应激蛋白 70 表达的影响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1.2 试验日粮及营养水平 |
1.3 饲养管理 |
1.4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1.4.1 血清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1.4.2 组织样品的采集 |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1 平均日增重 |
1.5.2 平均日采食量 |
1.5.3 料重比 |
1.5.4 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含量的测定 |
1.5.5 血清皮质醇(CORT)含量的测定 |
1.5.6 组织热应激蛋白 70(HSP70)mRNA 表达量的测定 |
1.5.7 组织 HSP70 蛋白表达量的测定(western blot) |
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1.1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 |
2.1.2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重的影响 |
2.1.3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料重比的影响 |
2.2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皮质醇(CORT)含量的影响 |
2.3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组织 HSP70 表达的影响 |
2.3.1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组织 HSP70 mRNA 表达的影响 |
2.3.2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组织 HSP70 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血清 T3 和 CORT 含量的影响 . |
3.3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组织 HSP70 表达的影响 |
3.3.1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组织 HSP70 mRNA 表达的影响 |
3.3.2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组织 HSP70 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小结 |
附图 |
第二章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组织硒含量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1.2 试验日粮及营养水平 |
1.3 饲养管理 |
1.4 样品采集及制备 |
1.4.1 血液样品采集与制备 |
1.4.2 组织样品采集与制备 |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1 组织硒含量的测定 |
1.5.2 血清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抑制羟自由基(·OH)能力的测定 |
1.5.3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1.5.4 其他抗氧化指标测定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组织硒含量的影响 |
2.2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血清清除超氧阴离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的影响 |
2.3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血清和组织 T-SOD、CAT 和GSH-Px 活性的影响 |
2.4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血清和组织 MDA、H2O2、GSH 含量和 T-AOC 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组织中硒含量的影响 |
3.2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α-MSH 分泌、cAMP 含量及 MC1R mRNA 表达的影响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1.2 试验日粮及营养水平 |
1.3 饲养管理 |
1.4 样品采集及制备 |
1.4.1 血液样品采集与制备 |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1 下丘脑和血清中α-MSH 含量的测定 |
1.5.2 组织中 cAMP 的测定 |
1.5.3 组织中 M1CR 基因的表达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下丘脑α-MSH 含量的影响 |
2.2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血清α-MSH 含量的影响 |
2.3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组织 cAMP 含量的影响 |
2.3.1 肝脏 |
2.3.2 肾脏 |
2.3.3 皮肤 |
2.3.4 胸肌 |
2.4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组织 MC1R mRNA 表达的影响77 |
2.4.1 肝脏 |
2.4.2 皮肤 |
2.4.3 胸肌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及黑色素含量的影响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1.2 试验日粮及营养水平 |
1.3 饲养管理 |
1.4 样品采集及制备 |
1.4.1 血清样品采集与制备 |
1.4.2 组织样品采集与制备 |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1 组织酪氨酸酶、TYRP1、TYRP2 mRNA 的表达 |
1.5.2 组织 TYRP1 蛋白的表达 |
1.5.3 血清和组织酪氨酸酶活性的测定 |
1.5.4 组织黑色素含量的测定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组织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mRNA 表达的影响 |
2.1.1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组织 TYR mRNA 基因表达的影响 |
2.1.2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组织 TYRP1 mRNA 表达的影响 |
2.1.3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组织 TYRP2 mRNA 表达的影响 |
2.2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组织 TYRP1 蛋白表达的影响 |
2.2.1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皮肤 TYRP1 蛋白表达的影响 |
2.2.2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胸肌 TYRP1 蛋白表达的影响 |
2.2.3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肝脏 TYRP1 蛋白表达的影响 |
2.3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组织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含量的影响 |
2.3.1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血清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
2.3.2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皮肤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含量的影响 |
2.3.3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胸肌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含量的影响 |
2.3.4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肝脏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含量的影响 |
2.3.5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肾脏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组织酪氨酸酶、TRYP1 和TRYP2 mRNA 表达的影响 |
3.2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组织 TYRP1 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酪氨酸酶活性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 |
4 小结 |
附图 |
第三部分 论文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全文总结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维生素C、E及其交互作用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鸡肉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1.1.2 试验日粮 |
1.2 试验方法 |
1.2.1 生产性能指标的测定 |
1.2.2 pH值的测定 |
1.2.3 肉色的测定 |
1.2.4 滴水损失的测定 |
1.2.5 剪切力的测定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维生素E、维生素C添加水平及互作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维生素E、维生素C添加水平及互作对鸡肉pH值的影响 |
2.3 维生素E、维生素C添加水平及互作对肉色的影响 |
2.4 维生素E、维生素C添加水平及互作对肉系水力、肌间脂肪和肉样嫩度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维生素E、维生素C添加水平及互作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维生素E、维生素C添加水平及互作对肉pH的影响 |
3.3 维生素E、维生素C添加水平及互作对肉色的影响 |
3.4 维生素E、维生素C添加水平及互作。对肌肉系水力和嫩度的影响 |
4 结论 |
(9)热应激对肉鸡生产的危害及抗应激添加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热应激的产生 |
2 热应激对肉鸡生产的危害 |
2.1 热应激对肉鸡采食和消化的影响 |
2.2 热应激对肉鸡机体免疫力的影响 |
2.3 热应激对肉鸡胴体品质的影响 |
3 肉鸡抗热应激添加剂 |
3.1 维生素 |
3.2 微量元素 |
3.3 电解质 |
3.4 有机酸类 |
3.5 其他 |
(10)VC和VE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和肉品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维生素C和维生素E |
1.1.1 维生素C及其生物学功能 |
1.1.2 维生素C的合成吸收与分布 |
1.1.3 维生素E的生物学作用 |
1.1.4 维生素E的吸收、转运与贮存 |
1.2 维生素C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
1.2.1 维生素C的抗应激作用 |
1.2.1.1 蛋鸡 |
1.2.1.2 肉鸡 |
1.2.1.3 其他 |
1.2.2 维生素C对免疫力的影响 |
1.2.3 维生素C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1.2.4 维生素C对抗氧化力的影响 |
1.2.5 维生素C对肉品质的影响 |
1.3 维生素E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
1.3.1 V_E与繁殖性能 |
1.3.2 V_E与免疫力 |
1.3.2.1 维生素E对鸡体液免疫的影响 |
1.3.2.2 维生素E对鸡细胞免疫的影响 |
1.3.3 V_E与肉品质 |
1.4 维生素C与维生素E的相互作用 |
1.5 鸡肉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1.5.1 化学保鲜剂 |
1.5.2 植物保鲜剂 |
1.5.3 微生物保鲜剂 |
1.5.4 气调保鲜 |
1.5.5 辐照保鲜 |
1.5.6 涂膜保鲜 |
1.6 结语 |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维生素C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和肉品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日粮 |
2.1.2 试验设计 |
2.1.3 饲养管理 |
2.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4.1 生长性能 |
2.1.4.2 屠宰性能 |
2.1.4.3 肉品质 |
2.1.4.4 免疫机能 |
2.1.4.5 抗氧化特性 |
2.1.4.6 肉品货架寿命 |
2.1.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添加V_C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2 添加V_C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
2.2.3 添加V_C对肉鸡肉品品质的影响 |
2.2.4 添加V_C对肉鸡免疫性能的影响 |
2.2.5 添加V_C对肉鸡血清和肉品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2.2.6 添加V_C对肉鸡胸肌冷藏过程中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
2.2.7 添加V_C对肉鸡胸肌冷藏过程中总肉色变化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日粮中添加V_C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3.2 日粮中添加V_C对肉鸡肉品品质的影响 |
2.3.3 日粮中添加V_C对肉鸡免疫性能的影响 |
2.3.4 日粮中添加V_C对肉鸡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2.3.5 日粮中添加V_C对肉品冷藏过程中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
2.3.6 日粮中添加V_C对肉品冷藏过程中肉品颜色变化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三章 维生素E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和肉品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日粮 |
3.1.2 试验设计 |
3.1.3 饲养管理 |
3.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4.5 抗氧化特性 |
3.1.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添加V_E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2 添加V_E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
3.2.3 添加V_E对肉鸡肉品质的影响 |
3.2.4 添加V_E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
3.2.5 添加V_E对肉鸡血清和肉品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3.2.6 添加V_E对肉鸡胸肌冷藏过程中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
3.2.7 添加V_E对肉鸡胸肌冷藏过程中总肉色变化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日粮中添加V_E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3.2 日粮中添加V_E对肉鸡肉品质的影响 |
3.3.3 日粮中添加V_E对肉鸡免疫性能的影响 |
3.3.4 日粮中添加V_E对肉鸡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
3.3.5 日粮中添加V_E对肉鸡肉品冷藏过程中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3.3.6 日粮中添加V_E对肉品冷藏过程中肉品颜色变化的影响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维生素E、C、B_2对高温环境下肉鸡生产性能及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热应激对肉鸡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D]. 朱海波.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2]VA和VK3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D]. 徐晶云.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3]热应激对肉鸡胸腺和脾脏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刘琦.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4]复合维生素包衣对维生素稳定性和肉鸡生物学利用率的比较研究[D]. 梁孝平.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3)
- [5]加工及储存对豆粕蛋白质氧化与蛋鸡的影响以及姜黄素缓解作用的研究[D]. 何青芬.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硒和维生素E对波尔山羊繁殖及公羔羊GPX基因表达的影响[D]. 金海峰. 延边大学, 2019(01)
- [7]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黑色素合成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许兰娇. 江西农业大学, 2013(12)
- [8]维生素C、E及其交互作用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鸡肉品质的影响[J]. 谢红兵,常新耀,王永强,李亚文,李金领,陈长乐,王宏. 中国饲料, 2011(01)
- [9]热应激对肉鸡生产的危害及抗应激添加剂的研究[J]. 田书音,李冰. 饲料博览, 2010(10)
- [10]VC和VE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和肉品氧化稳定性的影响[D]. 王显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