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高中学生打工现象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徐晓蕾[1](2021)在《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劳动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劳动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是提升高中学生劳动素养的必由之路。坚持五育并举,力补劳动教育短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人民教师肩负的重大而光荣的责任。高中阶段是形成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应利用高中思想政治课这一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将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劳动教育被弱化、异化、边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关劳动教育的渗透现状不容乐观。因此,研究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劳动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及提出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劳动教育的对策刻不容缓,本研究据此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劳动教育的研究相关概述。首先,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进行界定。其次,概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及价值。最后,阐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理论基础,即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二部分,基于山东省R市的问卷调查以分析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教师卷和学生卷两个版本调查问卷结果的整理分析得知,教师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教学存在四方面问题,即课堂内容体现不出“新”要求、课堂教学方法固化呆板、劳动实践活动组织随意化、学校评价体系落实模糊化等几个方面。第三部分,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劳动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分析之后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劳动内容把握不准确、知识本位使劳育教学缺乏生机、拘泥于课堂本身而缺少“生活化”劳动、学校追逐升学率使劳动教育弱化等几个方面。第四部分,加强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劳动教育的对策。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提出对策。教学内容上,教师要深钻教材、利用时政热点,厘清课程中的劳育内容;教学方式上,多利用议题式教学、研究性学习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改进并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上,构建活动型课程、增强劳动教育时代感,将理论与实践课堂结合;教学评价上,从评价指标、评价方式、评价主体三方面完善学校劳育评价机制。结合以上四大方面研究内容,使新时代劳动教育真正融入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育人实效,进而使高中学生的劳动素养有全方位的质的提升,未来成为有劳动担当的时代新人。
崔瑶[2](2021)在《欺凌受害类型对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文中认为
谭仕豪[3](2021)在《基于情感教育的高中物理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娄底市部分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高中教育,实施了不分文理科,学生自主选科,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需求的原因,物理依然是高考重点科目。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较之于其他科目,物理科目的难度更大。所以再见进行物理教学时,很多学生并不能跟上教师的步伐,学习效率较为低下,因而产生了很多所谓的物理学困生。因此,对于物理教师而言需要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因此,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及开展针对学困生的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以物理学困生的成因的调查分析为基础,结合情感教育,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将高中学生物理学习困难作为研究方向,结合相关资料,分析高中生物理学习情况。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学生物理学习成绩,来得出本文的研究结果,继而进一步丰富相关理论。本文主要选择了娄底地区的学生来进行研究,选择了 1200名,对优秀学生与学困生做出了对比分析,来进一步挖掘学习困难的成因。针对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比学生物理学习成绩,分析情感教育在物理学习中所起到的作用,继而进一步丰富基于情感教育方法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物理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情感教育方法,能起到较好的培养效果,能较好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物理知识。本文对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一些因素做出了探讨,了解到学习情感为重要影响因素。结合上述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建议,以期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来为教师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梁晓声[4](2021)在《我和我的命》文中提出一二〇〇二年我大二了。我遭遇了爱情。某日去上课时,我被一名踏滑板的男生撞着了——通往教学楼的路上行人匆匆,有的同学边走边吃东西。一只尚不会飞的小麻雀不知何时从树上掉在了路上,在学生们的脚步间盲目蹦跳,却少有注意到它的人,谁注意到了,也只不过高抬脚跨过而已。它的妈妈在树上焦急地叫个不停,不时在学子们头顶盘旋,对于这异常的现象也根本没谁注意。我注意到它时,它恰被一只脚踢翻。那一踢使它不动了,居然趴在无数匆匆的脚步之间了。我赶紧快走两步,双手捧起了它,欲将它放到草坪上。
李中珍[5](2020)在《广西Y市县城高中学生手机使用的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的使用具有其必然性和普遍性,手机已经成为人们上网的首选设备,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不可避免地,作为社会化的必经过程,广西Y市县城高中学生也深受手机媒介的影响。广西作为西部地区的典型代表,贫困落后的山区形象深入人心。广西的县城作为城乡结合部,不仅与广西的先进地市有着天壤之别,与北上广等发达城市更加无可比拟。县城高中的学生没有像城市学生那样享受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没有如城市学生那般见多识广,但是手机使用为他们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手机使用对县城高中学生的影响有利有弊,有利的一方面是他们参与了全球信息化过程,享受了先进技术带来的生活便利,也满足了人们自古以来无时间空间阻碍的交流沟通愿景;有弊的一面则是手机使用使得县城高中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不再局限于校园之中,通过手机使用他们接收到全国、全社会甚至是全世界的信息交流,这种信息交流不分级别、不分类型、不分国界。但学生认知水平有限,自我控制能力也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损害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加剧手机使用与个人发展的矛盾,增加手机使用管理的难度。本文的调查研究从五个方面入手,在学生样本信息分析的基础上解析了广西Y市县城高中生手机使用的目的、内容、时间、场合和影响。调查显示,Y市县城高中生的手机拥有率高达93.2%,而且拥有手机的年限在两年以上的近半数。但他们在校园中手机使用的情况是令人担忧的,在学校不允许使用手机的时间与地点照样有学生偷偷使用手机,部分学生在校园中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甚至长达2小时以上。由调查结果可知,县城高中学生手机使用偏娱乐化,手机使用影响睡眠,手机使用影响学业,手机使用还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扭曲了价值观、破坏了交往自信、产生了手机依赖。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可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支持不够,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手机网络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学校管理落后,主要表现在学校缺乏完整的手机使用管理制度、缺失媒介素养教育,也不重视手机学习资源开发;三是家庭沟通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学生与家长相处时间少、学生缺乏家长的陪伴、学生拒绝与家长沟通;四是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学生缺乏对手机使用价值的正确认识、缺乏手机使用的自律。这些原因使得学生们在手机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了认知与行为上的偏差。最后,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方面提出了完善Y市县城高中学生手机使用的管理建议,一是社会为学生手机使用提供安全环境,包括增加财政投入创建设备齐全的校园环境、确保学生手机使用网络环境的安全;二是学校为学生手机使用提供指引,包括学校要建立张弛有度的规章制度、增加媒介素养教育、创设条件让学生把手机使用在学习上;三是家长重视家庭情感交流,要经常陪伴学生、主动了解学生;四是学生自己对自己进行教育,包括学生要对手机使用价值有正确的认识并加强手机使用的自我管理。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宇[7](2020)在《傣族中学生辍学动机发展的自我系统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辍学是指学生在进入学校后未完成学制规定年限的教育而中断学习、离开学校的现象。随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和控辍保学行动的不断开展,我国学生的辍学率越来越低。由于辍学是一个动态累积过程的最后阶段,学生在辍学之前通常存在一些不那么引人注目的脱离形式,如对学习的不良态度和行为等,而以往研究明确指出辍学意向是辍学的最有力的单一预测因子。另外,学生所处的环境背景、情绪认知以及对学习的行为表现也被发现可能会影响学生最终辍学行为的发生。动机发展的自我系统模型(SSMMD)则为研究以上变量提供了一个影响辍学的理想的框架。本研究拟在动机发展的自我系统模型基础上,对傣族中学生辍学意向现状以及辍学意向发展的动态机制进行探讨,为有效且有针对性地制定傣族中学生辍学预防方案提供依据。选取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3所中学的1301名傣族学生为研究对象。他们需要完成一系列自我报告问卷,其中,环境背景因素包括教师支持问卷、家长支持问卷;自我系统因素包括控制感问卷、学校认同问卷、欲望指数问卷;学习状态包括课业投入问卷、行为投入问卷、情感投入问卷;因变量为辍学意向问卷,研究数据采用SPSS22.0和AMOS23.0进行分析与建模。研究结果如下:(1)环境背景方面,傣族中学生的家长支持水平低,而教师支持水平较高;自我系统中,控制感、外在目标水平较低,而学校认同、内在目标水平较高;课业投入、情感投入、行为投入的水平都较高;辍学意向的总体水平较低。(2)至少有2%的傣族中学生正处于较强的隐性辍学状态;有32.7%的傣族学生可能处于隐性辍学状态或正朝着隐性辍学状态发展着;有10%的学生存在有较高的辍学意向。(3)在性别为男性、有同伴辍学、同伴主要为傣族、居住在农村村寨、不清楚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偶尔参加村寨活动等人口学变量中,满足任一条件的傣族中学生都可能存在更高的辍学风险。(4)环境背景中,家长支持和教师支持都可以负向预测傣族中学生的辍学意向,教师支持的预测作用强于家长支持。(5)自我系统中,内在目标和控制感不能直接影响学生的辍学意向,外在目标正向预测学生的辍学意向,学校认同负向预测学生的辍学意向,其中,学校认同对辍学意向的影响力在自我系统中最强。(6)学习投入中,课业投入、行为投入和情感投入都能负向预测傣族中学生的辍学意向,其中行为投入和情感投入的影响力比课业投入对辍学意向的影响多两倍。(7)傣族中学生辍学动机发展的自我系统模型中,人口学变量对整个模型具有干扰作用;控制人口学变量的干扰后,自我系统在环境背景和学习投入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环境背景只可以通过自我系统和学习投入序列的中介作用影响傣族中学生的辍学意向。(8)家长支持和教师支持都正向预测自我系统中的控制感、学校认同和内在目标,以上自我系统变量又会正向预测课业投入、行为投入和情感投入,最终通过三个学习投入变量负向预测辍学意向。(9)在涉及外在目标的路径上,家长支持和教师支持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家长支持通过外在目标及学习投入(课业、情感和行为投入)的序列中介作用正向预测辍学意向,教师支持通过外在目标及学习投入(课业、情感和行为投入)的序列中介作用负向预测辍学意向。(10)在所有中介路径中,家长支持和教师支持通过学校认同影响学生的情感投入和行为投入,最终影响其辍学意向的效果最明显。综上,本研究获得了以下结论:(1)傣族中学生的隐性辍学及辍学意向水平总体虽然不高,但仍有少数学生存在有较高的辍学意向。(2)父母和教师的支持,虽然能够增强傣族中学生对学校和学习的认同感,但并未能进一步显着增强他们在课业方面的投入,而是通过增加其遵守课堂规则和纪律的行为,减少其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感,最终使他们更少地产生辍学的想法和行为。(3)家长支持和教师支持的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差异,对学生自我系统中外在目标的塑造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进而对学生的辍学意向产生了相反的结果。
梁文燕[8](2020)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高中生财经素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强,对我国财经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我国财经素养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利契机。在素质教育盛行的当代社会,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整个教育界最为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教育部委托课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负责人林崇德教授强调要发展包括财经素养在内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成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就业需求的新时代知识型、发展型人才。青少年作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财经素养,不但会影响其个人和家庭的幸福稳定,同时也将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对数学素养、科学素养较为重视,但对财经素养却关注度不够,因此也就导致了社会上各种“裸贷”、“陷校园贷”等类似事件层出不穷,这也侧面凸显了我国青少年在财经素养培育方面的欠缺。可见,积极推进财经素养教育的普及与宣传,加强学生财经素养的培养于现阶段而言刻不容缓。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处于学校育人主阵地的最前沿,是高中生接受基础的财经教学的主要渠道。探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高中生的财经素养,既顺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又符合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追求,通过研究以期为教师改进财经教学,在课堂中更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开展财经素养的培养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方向。高中生的财经素养指的是学生个体在习得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金融等财经知识和经济学基本原理的进程中所形成的以财经意识、财经情感为内核的财经决策能力与行为表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要着重从财经知识、财经能力和财经意情这三方面入手,注重学生财经素养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性、综合性和独特性。高中生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所获得的能运用于各种财经活动的市场经济原理、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等财经知识,形成的能适应于经济生活的基本财经决策能力、财经信心与态度,并最终在经济生活中能有效解决财经问题,做出相应的理性决策行为,是将来能成长为一名新时代的经济能人的重要基础,也是高中生今后顺利步入大学,迈入社会的必要准备,有助于推进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落实,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顺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迎合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促进学生包含财经素养在内的核心素养的养成,最终实现个性和全面的发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财经素养既具有重要意义,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当前,关于高中生的财经素养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如学生的财经知识框架模糊、财经认知与行为决策能力的欠缺、财经意识与情感的匮乏等。归纳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有:教材中的财经知识结构零散、课程资源挖掘力度不够、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性不高、教学评价实效性把握不足、财经素养培育渠道有限。因此,思想政治教师要解决相应的问题,提升课堂财经教学效果,应该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为教学指导,遵循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和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高中)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程中所蕴含的财经素养资源,以明确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开展与财经相关的活动方面的教学指标,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财经素养培养提供有力的可行依据。关于提高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财经素养培养效果,建议思想政治教师进一步明确素养目标,夯实学生财经知识;深挖课程资源,充实财经价值内容;更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财经能力进阶;完善评价方式,提高财经教学实效;丰富活动形式,拓宽财经培育渠道,以最终实现有效的财经教学,提高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财经素养的培养活动质量。
刘纪蕊[9](2020)在《县域内家庭的教育选择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庭的教育选择是家长依据子女的需要,以实现家庭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对现有教育类型、内容及品质等进行的一系列满足个体偏好的资源配置或方案决策行为。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是实施全面育人的两大体系,家长作为青少年教育的规划者和决策者,面临在两大教育体系内的各类教育选择问题。虽然,我国推行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但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实施,农村教育空间被压缩,农村家庭的“择校”现象逐渐显露,校外教育选择问题也逐渐凸显,亟须给予关注和解决。当前,比较成熟的教育选择理论主要来源于西方国家,而我国关于家庭的教育选择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区或特殊群体家庭。由于文化环境和经济发展差异,这些研究不能有效指导农村家庭的教育选择。因此,深入调研当前农村家庭的教育选择真实状况,全面分析农村家庭的教育选择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县域内家庭如何进行教育选择并影响学生发展”为核心研究问题,以家庭教育决策相关理论和教育投入产出理论为理论工具,从家庭的学校教育选择(包括:小学类型、中学类型及最高教育类型)和校外教育投入选择(包括:资金投入和时间投入)两个方面,研究了家庭的教育选择现状、特征、影响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特别研究了各教育选择间的作用关系。在研究中,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法,以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地区县域内35所公立小学的1039个家庭(学生、家长)调研数据为基础,以R语言和SPSS作为数据分析工具,采用量化研究为主,质性研究为辅的方法进行研究,具体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家庭的教育选择呈现多元化特征:学校教育选择呈现“取优”、“向城”趋势,校外教育投入选择呈“中等”状态。在学校教育选择方面,对于当前小学生家庭而言,家庭的最高教育类型选择普遍较高,多数家庭的选择为本科及以上,有三分之一的家庭选择已向硕士阶段延伸,有近五分之一的家庭决定让子女接受高职、大专及以下教育;有相当多的家庭对村镇小学有选择需求,未来对县市中学选择需求较大,但仍有相当部分的家庭未来对乡镇中学有较高选择需求。在家庭的校外教育投入选择方面,校外教育资金投入选择和校外教育时间投入选择趋势一致,整体呈“中等”状态。第二,家庭的教育选择主要受学生、家长及家庭特征影响。学校教育选择主要受家长和家庭特征影响,校外教育选择主要受家庭和学生特征影响。从“决策制定和执行能力限制”角度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来看,“两类限制”对各教育选择的影响略有差异。整体来看,“最高教育类型选择”和“校外教育时间投入选择”受家庭的教育决策制定能力限制影响较大;而“中学类型选择”和“小学类型选择”受家庭的教育决策执行能力限制影响较大;“校外教育资金投入选择”受家庭的教育决策制定和执行能力限制影响相当。第三,各教育选择间作用关系显着。对于小学生家庭而言,在家庭的教育选择系统内,未来最高教育类型选择显着影响未来中学类型选择,未来中学类型选择显着影响当前小学类型选择,当前小学类型选择显着影响校外教育资金、时间投入选择。概言之,“教育选择目的”影响“教育选择手段”,实证了教育选择间的“手段-目的”链关系假设。此外,当前小学类型选择影响未来中学类型选择,当前校外教育资金投入选择影响未来最高教育类型选择。这说明家庭已执行的教育选择,指导或限制未来的部分教育选择。第四,家庭的教育选择对学生不同方面的发展影响各异。最高教育类型选择影响学生学习状态和心理韧性发展,未来中学类型选择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当前小学类型选择影响学生学习状态发展,校外教育时间投入选择影响学生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发展,校外教育资金投入选择影响学生同伴关系发展。从分析结果看,最高教育类型选择和校外教育时间投入选择对学生发展影响较大。另外,“教育选择、学生发展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间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说明:校外教育投入选择、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发展作用关系显着,而学校教育类型选择对学生发展作用关系不显着。总体而言,本文在研究框架的构建、实证研究的分析过程中,对于理论视角、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的创新进行了有益探索,丰富了家庭的教育选择理论研究,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扩展抽样范围、扩大样本规模,从更广泛的视角拓展研究主题。
王玲[10](2020)在《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文中认为有关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人在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之间改变或不改变的途径,其核心关注点主要在于家庭所处的阶层位置以及家庭文化资本的存续。为此,目前学界对此议题的解释框架倾向于在“文化资本”与“学业成就”之间单向度的推演。其研究逻辑大致可以概括为“阶层地位→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学业成就”的关系链条,而一旦这一链条中的某些环节(特别是“阶层地位→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学校环境”这两个环节)被打破,将会制约文化资本的教育分层效应。研究发现,在对“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发生影响的过程中,文化资本是通过两条中介路径(认知性的能力与非认知性的惯习)影响学业成就,但这一解释模式的背后其实是由一种稳态的社会结构做支撑的。本文认为,中国现代化以来的教育模式是动态的。以动态的视角看待中国人的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我们看到从国家到地方,从学校到学生等一直处于变动的教育过程中。单以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为一个考察范围,我们便可以发现,中国高考方式改革所带来的相应制度不停地随之改变已成为常态。所以,要想研究动态中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首先还是要对日常现实中关于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关系问题的经验事实,包括国家政策、相关文件、典型案例进行关注、梳理和深度剖析。当然我们也有理由认为,社会分层、家庭背景等因素依然非常重要,但此时其重要必须以改变中的其他因素为前提。那么,这个前提是什么呢?这就是中国自传统到现代社会以来,在通过教育选拔人才上的大一统模式。虽然作为这一模式本身,也是可以稳定的,但由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教育平等的教育理念逐渐推进,必然导致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不断调整,而牵动了学校的相应配合和调整,但已处于市场化中的各个学校也会有自己的社会运营考量,以致于最终带动了备考的学生及家庭的教育策略上的调整。为此,我在研究框架中提出一个“政策—学校—家庭”的三边联动理论假设,以考察在此联动框架中什么样的教育过程会带来什么样的升学效果。若以这一理论假设为起点,本文倾向认为,中国教育获得的过程,不仅仅取决于家庭背景的阶层再生产,还与国家教育制度的规定、教育政策的调整以及随之而来学校的应对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对于这一框架的合理性认识又必须建立于中国的历史演变、国家特征、文化传统与考试所形成的特点之上。只有从此视角出发,才可能比较真实地揭示出中国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的基本方式。通过对三边联动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教育政策将设计与制定出学生的培养模式与人才选拔制度;(2)处于具体执行机构的各个层级的公立学校在接受国家政策指令下又需要在社会上赢得优质学校的声誉;(3)学生个人与家长应变则是一切以升学为主旨的调整,并由此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再回到政府相关部门,为下一步的教育理念做出新的制度安排。而这样的循环关系一方面表现出国家与社会都希望寻求一种接近教育公平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社会、市场尤其是家庭及其备考学生又会以博弈的方法寻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由此,我们从理论上可以认为:(1)政府的地区调控能力会降低文化资本在中国各地区原本可能发挥的作用;(2)应试教育会再一次降低经济和文化发达地区的优势,包括高等院校密集的城市不一定比普通中小城市在学习上更占优势。更有甚者,文化资本拥有量雄厚的直辖市与省会城市在现有的高考制度下,尚需要主管部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才能使学生享受到进入优质大学的名额;(3)中国家长和学生几乎都明白的道理是,任由教育理念而调整的和学校规定的政策来实现个人的教育提升是不现实的,这是教育改革举步维艰的地方,因为在此三边关系中,学校教育、学校老师指令和学校布置作业始终是解决升学的法宝,但面对联动中的政府要求,其学校及家庭的做法也就是寻求到其形式上的合理性。对照这一框架而言,家庭文化资本的解释力度只限于在一个确定的区域或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比如同一所城市、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内部,而在以国家和省地市的比较中,这一解释框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此,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中国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中所发生的不平等与各种乱象,是在大一统的国家与社会框架中因教育政策的改变与学校、家庭应对的博弈中产生的。其结构上的掣肘远比家庭与学校两者间复杂得多,但其宏观调控能力却不靠社会自身的调节,而在国家的决策之中。
二、对高中学生打工现象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高中学生打工现象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劳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1.选题缘由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文献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问卷调查法 |
3.比较研究法 |
(四)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相关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劳动 |
2.劳动教育 |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概述 |
1.新时代劳动教育特点 |
2.新时代劳动教育价值 |
(三)理论基础概述 |
1.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观 |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基于山东省R市的调查 |
(一)调查概述 |
1.调查问卷的设计 |
2.问卷调查对象的选择 |
3.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 |
(二)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
1.课堂劳育内容无“新”义 |
2.劳育教学方法固化呆板 |
3.劳动实践活动设计随意 |
4.对劳育评价的落实不彻底 |
三、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劳动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对劳动教育内容把握不准确 |
1.对于教材缺乏整体定位和设计 |
2.部分教师的专业自觉缺失 |
(二)知识本位使劳育教学缺乏生机 |
1.应试教育制度的深刻影响 |
2.课堂教学方法缺少创新性 |
(三)拘泥于课堂本身而缺少“生活化”劳动 |
1.与社会劳动教育资源脱轨 |
2.给劳动强加“惩罚”意味 |
(四)学校追逐升学率使劳动教育弱化 |
1.“智育至上”而轻视劳动 |
2.对学生的劳育评价不科学 |
四、加强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劳动教育的对策 |
(一)教学内容上,厘清课程中新时代劳动教育内容 |
1.系统研究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劳育素材 |
2.开发时政热点资源,精选当代劳动事例 |
(二)教学方式上,改进并创新劳动教育教学方法 |
1.激活课堂教学,巧设劳动教育议题 |
2.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劳动素养 |
(三)教学形式上,将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相结合 |
1.构建活动型课程,强化劳动实践 |
2.增强劳育时代感,更新劳育信念 |
(四)教学评价上,完善学校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
1.评价指标科学化,增大劳育权重 |
2.评价方式丰富化,注重劳动反馈 |
3.评价主体多元化,发挥劳育合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劳动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二 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劳动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卷) |
致谢 |
(3)基于情感教育的高中物理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娄底市部分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学习困难的界定 |
2.1.2 物理学习困难的分类 |
2.2 研究高中物理学习困难成因的理论基础 |
2.2.1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的归因理论 |
2.2.2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2.2.4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2.2.5 元认知理论 |
2.3 情感教育的概述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外关于转化学生学习困难研究现状 |
2.4.2 国内高中生物理学习困难的相关研究及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中物理学习困难学生现状调查 |
3.1 调查对象 |
3.2 问卷实施 |
3.2.1 调查样本分析 |
3.2.2 高中物理班学生情况分析 |
3.3 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
3.3.1 内因数据的处理 |
3.3.2 外因数据的处理 |
3.4 基于问卷调查对高中学生物理学习困难成因分析 |
3.4.1 内部因素 |
3.4.2 外部环境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情感教育下物理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策略的研究 |
4.1 学生方面的策略 |
4.1.1 有关学生智力方面的策略 |
4.1.2 有关学生非智力方面的策略 |
4.2 教师层面转化策略 |
4.2.1 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沟通 |
4.2.2 关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趣味性 |
4.2.3 关注新事物,提升多媒体教学的课堂应用 |
4.2.4 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动向,提高教师自我“教育机智” |
4.3 学校方面的策略 |
4.4 家庭方面的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实践结果 |
5.1.1 对部分学生个体的实践结果 |
5.1.2 对部分学生群体的实践结果 |
5.2 本文研究的亮点 |
5.3 本研究的不足 |
5.4 对本研究的展望 |
附录 调查有关高中生物理学科学习困难的问卷 |
参考文献 |
(4)我和我的命(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5)广西Y市县城高中学生手机使用的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1.手机使用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
2.广西县城高中教育发展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1.有助于了解当前Y市县城高中学生手机使用状况 |
2.有助于Y市县城高中学校制定针对学生手机使用的管理措施 |
(三)研究综述 |
1.高中学生手机使用制度研究 |
2.高中学生手机使用目的研究 |
3.高中学生手机使用内容研究 |
4.高中学生手机使用时间研究 |
5.高中学生手机使用场合研究 |
6.高中学生手机使用影响研究 |
(四)概念界定 |
1.县城高中 |
2.手机及手机使用 |
3.管理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访谈法 |
3.调查问卷法 |
二、Y市县城高中学生手机使用的现状 |
(一)县城高中学生手机拥有率 |
(二)县城高中学生手机使用的目的 |
(三)县城高中学生手机使用的内容 |
(四)县城高中学生手机使用的时间 |
1.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 |
2.在休息时间使用手机的情况 |
(五)县城高中学生手机使用的场合 |
1.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情况 |
2.在考场上使用手机的情况 |
(六)手机使用的利弊判断 |
三、Y市县城高中学生手机使用存在的问题 |
(一)手机使用偏娱乐化 |
(二)手机使用影响睡眠 |
(三)手机使用影响学业 |
(四)手机使用损害身体健康 |
(五)手机使用扭曲价值观 |
(六)手机使用破坏交往自信 |
(七)手机使用产生依赖 |
四、Y市县城高中学生手机使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社会支持不够 |
1.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2.手机网络存在安全隐患 |
(二)学校管理落后 |
1.学校缺乏完整的手机使用管理制度 |
2.媒介素养教育缺失 |
3.不重视手机学习资源的开发 |
(三)家庭沟通不到位 |
(四)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
1.学生缺乏对手机使用价值的正确认识 |
2.学生缺乏自律 |
五、完善Y市县城高中学生手机使用管理的建议 |
(一)社会为学生手机使用提供安全环境 |
1.增加财政投入 |
2.保障网络安全 |
(二)学校为学生手机使用提供指引 |
1.建立张弛有度的规章制度 |
2.增加媒介素养教育 |
3.创造条件让学生把手机应用在学习上 |
(三)家庭情感交流要重视 |
(四)学生自己对自己进行教育 |
1.正确认识手机使用价值 |
2.加强自我管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 Y市县城高中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问卷 |
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文章 |
致谢 |
(7)傣族中学生辍学动机发展的自我系统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辍学的概念及现状 |
1.2 辍学的影响因素 |
1.2.1 环境背景因素 |
1.2.2 个体因素 |
1.3 辍学理论模型的研究 |
1.3.1 辍学的相关理论模型 |
1.3.2 动机发展的自我系统模型理论 |
2 问题提出 |
2.1 傣族中学生辍学意向现状调查 |
2.2 傣族中学生辍学动机发展的自我系统模型 |
2.2.1 自我系统和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 |
2.2.2 环境背景对自我系统预测作用 |
2.2.3 自我系统对学习投入的预测作用 |
2.2.4 学习投入对辍学意向的预测作用 |
2.3 研究意义 |
3 研究方法 |
3.1 样本选取 |
3.2 研究工具 |
3.3 数据分析 |
4 结果 |
4.1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
4.2 各变量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
4.3 各变量的差异性分析结果 |
4.3.1 环境背景变量的差异性分析结果 |
4.3.2 自我系统变量的差异性分析结果 |
4.3.3 学习投入变量的差异性分析结果 |
4.3.4 辍学意向的差异性分析结果 |
4.3.5 各变量差异性分析结果小结 |
4.4 相关分析结果 |
4.5 各系统对辍学意向的预测模型 |
4.6 模型分析 |
4.6.1 直接路径分析 |
4.6.2 中介效应分析 |
4.6.3 控制变量分析 |
5 讨论 |
5.1 傣族中学生辍学系统各变量的现状 |
5.1.1 环境背景现状 |
5.1.2 自我系统现状 |
5.1.3 学习投入现状 |
5.1.4 辍学意向现状 |
5.2 辍学意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5.3 各变量对辍学意向的影响 |
5.3.1 环境背景变量对辍学意向的影响 |
5.3.2 自我系统变量在对辍学意向的影响 |
5.3.3 学习投入变量对辍学意向的影响 |
5.4 傣族中学生辍学动机发展的自我系统模型 |
5.5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高中生财经素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状况 |
2.国内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五)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六)核心概念界定 |
1.关于“财经” |
2.关于“素养” |
3.关于“财经素养” |
一、高中生财经素养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 |
(一)基本内容 |
1.财经知识 |
2.财经能力 |
3.财经意情 |
(二)主要特征 |
1.实践性 |
2.综合性 |
3.独特性 |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高中生财经素养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
(一)重要性 |
1.推进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落实 |
2.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
3.顺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
4.顺应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
5.促进学生个性和全面的发展 |
(二)可行性 |
1.理论支撑 |
2.现实基础 |
三、高中生财经素养培养的现状及其原因 |
(一)高中生财经素养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
1.财经知识框架模糊 |
2.财经认知与行为决策能力欠缺 |
3.财经意识与情感匮乏 |
(二)高中生财经素养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
1.教材财经知识结构零散 |
2.课程资源挖掘力度不够 |
3.教学方式方法有效性不高 |
4.教学评价实效性把握不足 |
5.财经素养培育渠道有限 |
四、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高中生财经素养的对策 |
(一)明确素养目标,夯实学生财经知识 |
1.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财经素养培养目标 |
2.财经素养培养目标的具体细化 |
(二)深挖课程资源,充实财经价值内容 |
1.灵活处理思想政治教材的财经内容 |
2.充分挖掘情感与价值观教育资源 |
3.有效应用各种实践活动资源 |
4.巧妙利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 |
(三)更新教学方式,促进财经能力提升 |
1.关注议题设计,加强学生财经认知能力 |
2.注重情境创设,提高学生财经信心与态度 |
3.依托活动载体,锻炼学生财经决策能力 |
(四)完善评价方式,提高财经教学实效 |
1.充分发挥以“质性”方法为主的过程性评价 |
2.合理利用发展性理念的终结性评价 |
(五)丰富活动形式,拓宽财经培育渠道 |
1.加强学校财经教育宣传阵地建设 |
2.提高课堂财经教学实践活动质量 |
3.深入开展财经类的主题教育活动 |
4.鼓励开设财经类的学生社团活动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县域内家庭的教育选择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家庭的教育选择 |
二、家庭的教育投入 |
三、农村教育 |
四、学生发展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路线 |
四、研究思路 |
五、结构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可能的创新 |
一、研究意义 |
二、可能的创新 |
第五节 数据介绍 |
一、数据来源 |
二、主要指标选取、变量测量及定义 |
三、样本基本特征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
第一节 文献梳理及述评 |
一、家庭对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选择的理论、政策及相关研究 |
二、家庭对子女最高教育类型选择的相关研究 |
三、家庭对子女校外教育选择和投入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述评:家庭的教育选择研究进展、局限及可拓展的研究 |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一、家庭教育决策相关理论 |
二、教育投入产出理论 |
三、家庭的教育选择研究框架 |
第三章 家庭对子女学校教育的选择 |
第一节 家庭对子女最高教育类型的选择 |
一、家庭对子女最高教育类型选择的现状分析 |
二、家庭对子女最高教育类型选择的特征分析 |
三、影响家庭对子女最高教育类型选择的因素分析 |
四、结论 |
第二节 家庭对子女未来就读中学类型的选择 |
一、家庭对子女未来就读中学类型选择的现状分析 |
二、家庭对子女未来就读中学类型选择的特征分析 |
三、影响家庭对子女未来中学类型选择的因素分析 |
四、结论 |
第三节 家庭对子女当前就读小学类型的选择 |
一、家庭选择小学类型的现状分析 |
二、家庭选择小学类型的特征分析 |
三、影响家庭选择小学类型的因素分析 |
四、家长对选择小学的评价 |
五、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家庭对子女校外教育投入的选择 |
第一节 家庭对子女校外教育资金投入的选择 |
一、家庭对子女校外教育资金投入选择的现状分析 |
二、家庭对子女校外教育资金投入选择的特征分析 |
三、影响家庭校外教育资金投入选择的因素分析 |
四、结论 |
第二节 家庭对子女校外教育时间投入的选择 |
一、家庭对子女校外教育时间投入选择的现状分析 |
二、家庭对子女校外教育时间投入选择的特征分析 |
三、影响家庭对子女校外教育时间投入选择的因素分析 |
四、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家庭的教育选择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家庭的教育选择对学生学习状态发展的影响 |
一、学生学习状态发展的现状分析 |
二、家庭的教育选择对学生学习状态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三、结论 |
第二节 家庭的教育选择对学生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 |
一、学生同伴关系发展的现状分析 |
二、家庭的教育选择对学生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三、结论 |
第三节 家庭的教育选择对学生心理韧性发展的影响 |
一、学生心理韧性发展的现状分析 |
二、家庭的教育选择对学生心理韧性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三、结论 |
第四节 家庭的教育选择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
一、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现状分析 |
二、家庭的教育选择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三、结论 |
第五节 教育选择、学生发展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作用机制 |
一、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设计 |
二、数据分析结果 |
三、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家庭的教育选择呈现多元化特征 |
二、家庭的教育选择和学生发展受到学生、家长及家庭特征影响 |
三、家庭的决策制定和执行能力限制对教育选择的影响不同 |
四、家庭各类教育选择之间影响关系显着 |
五、家庭的教育选择对学生发展影响显着 |
第二节 实践启示 |
一、加强优质义务教育在村镇地区的均衡布局 |
二、加强对本科及以上教育的供给,提升家庭的最高教育类型选择 |
三、加强区域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引导西部地区家庭的教育选择 |
四、重视“特定群体”家庭的教育选择需求及学生发展 |
五、加强家长的教育选择能力培养,引导家庭合理规划教育选择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理论定位与研究框架 |
第一节 社会学的几种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理论定位:三边联动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以政策调整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高考的形成 |
第二节 统考、扩招和自主招生 |
第三节 地区间的平衡 |
第四章 以学校应变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重点学校制度 |
第二节 就近入学制度 |
第三节 学校考核、排名与生源 |
第四节 民办学校与补习学校 |
第五章 以学生备考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夹缝中求生存的考生及家长 |
第二节 “高考工厂”:以毛坦厂中学为例 |
第三节 “追梦工厂”:以衡水中学为例 |
第六章 三边联动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教育公平的理念与现实 |
第二节 “文化资本”的解释限度 |
第三节 “寒门贵子”的教育过程与阶层塑造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对高中学生打工现象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劳动教育研究[D]. 徐晓蕾.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欺凌受害类型对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D]. 崔瑶. 沈阳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情感教育的高中物理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娄底市部分中学为例[D]. 谭仕豪.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4]我和我的命[J]. 梁晓声. 当代, 2021(01)
- [5]广西Y市县城高中学生手机使用的管理策略研究[D]. 李中珍.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傣族中学生辍学动机发展的自我系统模型研究[D]. 王宇.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8]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高中生财经素养的研究[D]. 梁文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9]县域内家庭的教育选择实证研究[D]. 刘纪蕊.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10]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D]. 王玲. 南京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