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性化的现代办公建筑(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指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贾晨茜[2](2021)在《“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中交通、人口、就业与服务的高度聚集区,是城市的功能核心、产业核心与物质空间网络核心。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作为一个城市的开敞地带与公共环境,为市民提供活动的场地,满足市民日常休闲和节日聚会;也作为节点和过渡空间,承载着城市的公共生活及各项功能需求;更是成为一个窗口,为人们展现城市的气质。因此如何创造更加人性化、更加优质的城市外部空间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与发掘。然而国内近些年来的部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缺乏整体设计,问题矛盾重重,同时缺乏专门针对外部空间的研究。故而对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进行设计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位于沣东新城能源金贸区商务核心区,是大西安新中心的起步区、示范区,作为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一次成功的创新和探索,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和样本,也为后续同类型的城市建筑设计实践带来启发。本文重点关注城市空间的实体空间层面,综合运用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理论,试图在对西咸中心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和理论的研究,试图达到如下的研究目的:一、整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发展的演变历程、相关特征以及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案例,总结得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五大设计要点以及发展走向;二、对“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进行系统化梳理研究,对项目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对实践内容进行总结深化;三、结合前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结合使用后评价研究的结论,总结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设计策略,为后续其他的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和启发。本文的全部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研究(第一章、第二章)。重点阐释论文的相关背景、基本概念、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理论研究的总结,构筑论文的研究框架。之后阐明了本文中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研究范围,总结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发展历程,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相关特征,以及使用后评价(POE)的相关理论概念。第二部分(第三章)为案例研究和设计体系架构。本部分首先对国内外四个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的优秀案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其内涵与外沿,总结出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中的“五大设计要点”,即规模尺度、交通组织、空间特质、景观绿化与配套设施,为后续的实践研究与策略总结提出了基本的研究框架,最后总结得出了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第四章)为“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设计的具体实践。首先阐述了大西安新中心起步区——西咸中心项目的基本概况以及城市设计导则;而后以前文总结出的五大设计要点为框架,对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的设计进行重点研究分析;最终结合项目调研,对项目进行初步的使用后评价研究(POE),总结出项目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第四部分(第五章)为设计策略的总结归纳。该部分基于西咸中心项目外部空间的建设实践与使用后评价(POE)的初步结论,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和深化,并结合国内外的优秀设计案例,以前文总结出的五大设计要点为研究框架,将项目的使用后评价研究结论作为支点,以期对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策略性的建议,总结出城市设计视角下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与策略,为营造优质的城市空间提供新的方法。通过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希望对今后我国城市中心区建设以及外部空间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建立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侯小莉[3](2020)在《政府类办公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十年来,我国社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经济及文化社会的形成稳步发展的趋向,群众民主意识也在这个过程中觉醒,愈多的关注国家相关事务建设,政府机关相关事务的决策开始面临着更高层次的挑战。自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政务公开就开始被广泛推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被渐次改进,极大保证了群众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介入到国家各项事务的管理中来。政务公开的推行在密切与群众的联系的同时,也形成更多社会期望与工作压力,给工作机制与工作模式带来连环效应的转变,带来更高层次的工作效益要求。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与行政结构、内部机构的调整,也对政府类办公空间的内部构成与空间组合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的设计理念亟需更新。论文即将对设计理念更新的要求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最后的落脚点,前期通过对现有资料的规整,通过对办公空间设计解析,分析办公空间人性化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出政府类办公空间设计所需要遵循的能够被普遍适用的人性化设计要素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政府类办公空间区别于其他办公空间的特殊性加以分析,结合政府的职能与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推出政府类办公空间设计所需要遵循的人性化设计原则:以人为本为第一原则,同时要在实现功能性的同时注重生态的保护和创新思维的发挥。并且以此原则作为指导,研究政府类办公空间功能分区的设计要求,同时结合具体的国内外案例分析与设计实践对政府类办公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策略和内部空间组合方式的设计要点作进一步研究和论述,提出设计要实现内外空间的融合,在对内部功能空间组织进行架构时,既需要注意到不同功能空间的区别,同时要考虑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性。从而得以总结出政府类办公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具体方法与相关理念,并且设想其未来可能会发展的形态。本文的研究为政府类办公空间的设计或更新提供基本的准则和依据,但在具体的设计中,也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等待着作进一步的探索。
何轩伟[4](2020)在《使用者行为视角下的总部基地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经济竞争愈发激烈,为加速城市升级转型、加快区域合作发展,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总部经济应运而生,即某区域用其特殊优质资源吸引企业总部在此区域集聚,并将生产基地分离至周边。针对总部基地建筑外部空间的主要使用者,其行为活动是衡量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品质的标准,研究和分析他们各种需求与行动力的关系,并据此探究相适应的设计策略与方法,让总部基地建筑外部空间更贴合使用者需求,并以此吸引更多新的使用者是本文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文章对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并提出命题,归纳了文章使用的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相关理论,并拟定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其次,文章归纳了国内外发展历程与特点,宏观分析总部基地特征,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案例对比研究,分析现有相关项目在建筑外部空间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再者,作者设计了调查方案,选取长沙三家总部基地进行建筑外部空间调查和行为调查。通过对总部基地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的分类与评价和使用者行为类型、行为特征、行为分布分析,总结出使用者对总部基地建筑外部空间的真实需求。最后,以服务总部基地特定使用者的行为特征与偏好为切入点,针对使用者对建筑外部空间的真实需求,提出相适应的设计策略与方法,并将设计策略与方法应用到实践中进行检验。
陈妍竹[5](2020)在《基于Office Park模式的科技园区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国际竞争愈发激烈,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园区的发展成为衡量各个国家及地区科技与人才水平的标尺之一,因此其相关建设也被推向了新的高潮。如今,科技园区已发展为第三代的“低碳生态科技园”。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关注具有较强兼容性的集中区域,而是开始重视具有人文情怀、舒适性和生态性的场所。Office Park即景观式办公园区,环境良好,建筑密度低,体现出科技园区的个性化、人性化和生态化形象,这正是当前科技园区所要求的模式。本文以Office Park理念为基础,探讨了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问题。首先,论文界定了科技园区与Office Park及其模式的概念,并归纳总结国内外科技园区和Office Park的相关研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其次,介绍了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剖析了Office Park的特征,并从影响园区规划设计的内外因素及物质空间两部分对基于Office Park模式的科技园区特性进行研究;再次,从功能和交通、规划结构以及环境营造三方面对科技园区总体规划理念进行探析,从空间形象、建筑营造以及景观设计三方面探讨科技园区形体环境设计策略;然后,基于案例分析和策略研究,总结出Office Park模式应用于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要素;最后,以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为例,根据前文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项目实践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科技园区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孙加威[6](2020)在《基于游牧式办公模式下的企业总部办公楼空间设计研究 ——以赤峰宏基集团新总部办公楼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代全球的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也朝着更加智能方向不断革新,国内外很多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张,分支部门不断增多,形成类似网状的企业结构。海内外大量的知名企业陆续开始新建自己的总部办公大楼来适应功能多元化的需求。与普通办公楼有所不同,企业总部带着明显的企业品牌属性。甚至一些科技公司更加注重内部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给员工及合作伙伴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一些企业对建筑形态进行前卫的设计,试图引导着“未来”的潮流,一方面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企业形象特征,另一方面也是在探索新的办公模式,提高员工的办公舒适性。这样的背景下企业总部办公建筑总是体现出来一些特殊性,逐渐成为一个独有的建筑类型。论文研究按照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实践的逻辑层层深入研究。课题研究的背景为当今信息化和“共享经济”时代下,企业内部的办公模式也逐渐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原来的单一化的工作模式逐渐向联合办公、共享办公、舒适办公的方向发展,企业总部也逐渐向着功能复合化,办公环境舒适化的方向转变。本论文从时代背景出发,同时结合与当今办公模式比较贴合的游牧理论为理论指导,探讨出新型的办公模式即游牧式办公,基于游牧式这种更加开放、自由、多元的办公模式来指导一些新型的创新型企业总部办公楼的空间设计,为当下一些中小型公司总部办公楼的建设提供自己的见解。论文第一章主要是对所研究对象的背景、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阶段的研究现状等进行基本的阐述。第二章通过对游牧理论的研究,同时将游牧理论以及当下新型办公模式的共性结合起来探讨出游牧式办公模式,并对游牧式办公特点做了系统性分析。因此第三章重点分析了游牧办公模式下当代企业总部员工的行为模式与心理需求,并探讨了基于行为心理需求下对企业总部内部空间的特征产生的影响。第四章为论文的核心章节,通过第三章基础性的研究提出游牧式办公下企业总部办公楼设计原则与各空间设计策略。第五章以作者参与的项目设计方案为依托,将前文的设计思路及策略结合实践对企业总部办公楼空间的建构进行进一步探索。并在章节末端加入BIM技术这一新型的技术来辅助空间的建构,为空间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性的支持。最后,根据之前章节对未来企业总部的设计趋势以及企业的工作模式进行简单展望。
刘诺[7](2020)在《既有办公建筑再生的众创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实现我国“中国梦”的宏伟目标,2014年国家提出了创新创业的“众创空间”理念,鼓励各界双创文化的发展,推动解决就业和创新发展的难题,在政府的倡导下全国各地出现了众创空间发展的浪潮,侧重众创空间和工业建筑结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较多。但是经过几年发展,社群文化和社区经济逐渐成为市场追捧的宠儿,市场上出现了众创空间头部品牌聚集的现象,当前的众创空间承载主体逐渐被办公建筑替代,内部功能空间也发生了变化,实践的先行却缺乏相关的理论基础研究。随着城市更新发展,增量建筑开发逐渐放缓,存量建筑资源再生利用逐渐受到各方的重视,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针对既有建筑再生的利好政策。在上述研究背景下,选取城市中已闲置或废弃的既有办公建筑作为论文的研究对象,提出既有办公建筑再生的众创空间设计策略,并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旧办公楼的再生改造进行设计实践。首先,整理国内外建筑再生学、既有办公建筑再生和众创空间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分别总结众创空间的起源、概念、特征、类型和不同建筑空间的联系,以及既有办公建筑的发展历程、办公空间的演变与模式概况、现存问题和解决策略,提出既有办公建筑再生为众创空间的八种研究价值。其次,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调研问卷和随机专访的手段分别对北京市、上海市的既有办公建筑再生与众创空间运营的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归纳分析既有办公建筑的再生现状和众创空间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图表等形式提炼出当前众创空间的功能变化、功能类别、功能配比和租用人的使用评价,以及不同类别的既有办公建筑再生实践的现状问题、特点和再生方式,为再生为众创空间的设计策略提供实践依据。最后,在理论研究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既有办公建筑进行再生前的评估和诊断,总结外部空间、内部空间和空间适宜性的三种再生设计策略。以设计策略指导设计实践,实现从理论研究到实践设计的飞跃,为今后同类的既有办公建筑再生设计项目提供参考作用。通过对既有办公建筑再生为众创空间实践设计的论证研究,望推动城市更新下既有办公建筑再生的良性发展,为既有办公建筑再生提供新的思路,也为众创空间的普及增砖添瓦。
周裕程[8](2020)在《基于毯式建筑理论的文创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IAM(国际建筑师协会)在1933年发布的《雅典宪章》中将工作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四大基本活动(居住、工作、游憩、交通)之一,办公空间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环。随着信息化时代下共享经济模式的推动,文创产业等新兴产业在社会中得到迅速发展,企业架构与工作模式随其发生转变,办公空间的格局也产生了较大变化。文创空间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办公空间,是集合创新思想、新型服务模式、文化背景等多要素的新型办公空间,传统工作模式和空间格局已不能充分满足其空间和产业效能。我国的文创空间产品尚处于起步阶段,其设计和评价体系尚未成熟,缺乏相关性的学术研究,呈现无序的市场发展现状,因此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在建筑思想百花齐放的今天,毯式建筑理论以时代先锋者的姿态致力于解决时代发展更替所带来的社会性问题。当代毯式建筑理论秉承形式弱于关系的核心思想,结合拓扑学、数字化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以当代视角和需求角度重新思考人与建筑的关系。当代毯式建筑理论强调的空间特性与当今时代发展要求及文创空间的核心需求高度契合,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当代毯式建筑的基本要素及核心思想,将其空间特征和设计方法论进行总结梳理,并结合当今我国文创空间的设计需求,从文创空间的基本诉求的角度着手分析得出符合当今文创空间设计具体性、特殊性的策略方法及概念设计的结论。本文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对象,并结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整理,提出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毯式建筑的发展历程、相关特性进而初步总结毯式建筑方法论,为下文的设计策略提供理论基础及操作指导。第三部分分析并整理办公空间的发展规律、探求文创空间的基本诉求并对文创建筑进行实地调研及分析,得出我国文创空间的现状和不足之处作为后文研究内容的出发依据和参考。第四部分基于毯式建筑理论的指导,从设计原则、空间配置、空间环境等角度入手,为当代我国文创空间提供相对应的设计策略,并通过概念方案的表达完善论文整体框架并对论文结构合理性进行验证。本研究一方面是对当代毯式建筑实际应用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对我国文创空间设计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闻皓扬[9](2020)在《基于智能化建筑理念下的办公建筑设计 ——以武汉武昌区新建XX办公楼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科技在飞速发展,建筑业也随着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建筑的智能化设计是以建筑为平台,将通讯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融入到建筑之中,创造一个舒适便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概念。现代化的建筑物大量出现,像博物馆,办公大厦,住宅,大型商业体等。近年来的建筑并不是单纯的给人们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了,建筑环境的舒适性、智能性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智能化技术的条件下,传统、老旧的建筑应该是拆除重建还是利用智能化技术对其进行改造设计,是现如今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新建XX办公楼是为了突出21世纪新型智能化建筑的特性,目标是要建成一个能容纳200人同时进行工作的空间。其最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工作人员的工作需求,其次是要通过智能化技术将其进行改造。整个新建XX办公楼要满足自动化开评标的要求,做到从投标人住宿、投标到工作人员开标、评标专家封闭评标的工作流程一体化,结合现在的智能化技术与设备,最终要营造出一个高效率、一体化、人性化的办公空间。本文系统的阐述了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XX办公大楼,从传统、老旧的空间转变成一个全新的、智能化的办公空间的过程。它是一栋将近10年的传统建筑,在为了满足现在的高效率的工作需求下,用智能化理念对其进行改造设计。通过国内外的建筑案例研究,结合市武昌区XX办公大楼的改造工作,总结和归纳出传统建筑向智能化建筑转变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所在。本文通过研究传统建筑向智能化建筑转变的过程,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XX办公大楼为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当今智能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传统建筑应该利用现如今的智能化技术来进行设计,在不改变其结构的同时对其原有空间来进行深化改造,达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工作需求的目的,也能对原有经济体系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更何况在现在的疫情模式下,传统的建筑向智能化建筑转变是大势所趋,也能最大程度上发挥传统建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崔霞[10](2020)在《东鲁设计研究院办公空间设计》文中认为自人类步入工业社会后,办公空间已经成为人类的主要活动空间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从追求效率逐步意识到改善办公环境质量的重要性。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办公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进而影响到企业单位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如何使办公空间设计告别千篇一律、功能性质单一枯燥,满足办公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等问题,一直都是当代设计师思考和探讨的重点。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二章为第一部分,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内容和框架,对设计机构办公空间的特殊性、办公空间的发展历程、办公空间的类型、进行分析研究。第三、四章为第二部分,为空间设计的理论研究部分,设计机构的办公空间为轴线进行办公空间的研究,通过案例调研与理论结合进行研究。第五、六章为第三部分,是本案的应用设计和成果部分,通过设计,满足课题设计的需求和得出论文总结。本论文回顾了办公空间的发展历程,并应用了“东鲁设计研究院”办公项目的具体案例,从办公人员角度出发,旨在相对完整地总结设计机构的相关理论和设计策略,进而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方便的工作环境,提高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人性化的现代办公建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性化的现代办公建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中心区迅猛发展 |
1.1.2 城市中心区的外部空间缺乏整体设计 |
1.1.3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创新和探索 |
1.2 相关概念 |
1.2.1 城市中心区 |
1.2.2 城市外部空间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相关理论发展 |
1.3.2 国内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相关理论发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研究范围与涉及层面 |
2.1.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研究范围 |
2.1.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涉及层面 |
2.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发展演变 |
2.2.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两种传统模式 |
2.2.2 国外城市外部空间的演变 |
2.2.3 我国城市外部空间的发展历程 |
2.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特征研究 |
2.3.1 城市中心区相关特征 |
2.3.2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基本属性及相关特征 |
2.3.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的作用 |
2.4 使用后评价(POE)基础理论 |
2.4.1 使用后评价(POE)的概念 |
2.4.2 “结构-人文”的评价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实例与设计要点 |
3.1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实例 |
3.1.1 日本东京六本木之丘 |
3.1.2 香港中环核心区 |
3.1.3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
3.1.4 深圳福田中心区 |
3.2 案例经验总结 |
3.3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要点 |
3.3.1 规模尺度 |
3.3.2 交通组织 |
3.3.3 空间特质 |
3.3.4 景观绿化 |
3.3.5 配套设施 |
3.4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发展趋势 |
3.4.1 形式多元化 |
3.4.2 功能复合化 |
3.4.3 空间立体化 |
3.4.4 体量巨型化 |
3.4.5 环境人文化 |
3.4.6 景观多样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设计研究与使用后评价 |
4.1 项目概况 |
4.1.1 大西安新中心 |
4.1.2 “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大西安新中心起步区 |
4.1.3 新区城市设计导则 |
4.1.4 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的作用 |
4.2 街区规模尺度 |
4.3 交通组织 |
4.3.1 交通网络 |
4.3.2 步行系统 |
4.3.3 停车系统 |
4.4 空间特质 |
4.4.1 空间构成 |
4.4.2 空间布局 |
4.4.3 空间尺度 |
4.4.4 空间界面 |
4.4.5 空间秩序 |
4.5 景观绿化 |
4.5.1 自然景观 |
4.5.2 人工景观 |
4.6 配套设施 |
4.6.1 公共服务设施 |
4.6.2 休闲设施 |
4.7 使用后评价(POE)研究 |
4.7.1 区域建设使用现状 |
4.7.2 调研方法及目的 |
4.7.3 行为地图数据分析 |
4.7.4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7.5 综合评价结论 |
4.8 本章小结 |
5 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5.1 合理的政策调控 |
5.1.1 政策规定 |
5.1.2 政策实施 |
5.1.3 控制要素 |
5.1.4 设计导则 |
5.1.5 分图图则 |
5.2 适宜的街区规模尺度 |
5.2.1 交通因素 |
5.2.2 经济因素 |
5.2.3 建筑布局因素 |
5.2.4 人性化因素 |
5.3 便捷的交通组织 |
5.3.1 建构合理的交通网络 |
5.3.2 步行网络的水平布局与竖向组织 |
5.3.3 步行网络与建筑的高效连接 |
5.4 良好的空间特质 |
5.4.1 基本构成方式 |
5.4.2 空间布局模式 |
5.4.3 空间尺度控制 |
5.4.4 城市界面设计 |
5.4.5 建立空间秩序 |
5.5 宜人的景观绿化 |
5.5.1 城市景观设计原则与设计要素 |
5.5.2 城市景观系统的建设 |
5.5.3 人工水体设计 |
5.5.4 人工绿化景观设计 |
5.5.5 硬质环境设计 |
5.5.6 景观建筑一体化 |
5.5.7 对自然景观资源的利用 |
5.6 人性化的配套设施 |
5.6.1 休闲设施的种类 |
5.6.2 休闲设施的尺度 |
5.6.3 休闲设施的位置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问卷调查 |
附录3 图录 |
附录4 表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政府类办公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体制的变革 |
1.1.2 城市化的推进 |
1.1.3 社会观念的改变 |
1.1.4 政府类办公建筑建设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办公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理论 |
2.1 现象与问题 |
2.1.1 空间特性 |
2.1.2 问题表征 |
2.2 设计体系与特征 |
2.2.1 设计本质与内涵 |
2.2.2 理论发展与引鉴 |
2.2.3 时代特征与属性 |
2.3 构成要素 |
2.3.1 空间要素 |
2.3.2 人的要素 |
2.3.3 历史与人文要素 |
2.3.4 设计思考 |
2.4 小结 |
第三章 政府类办公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分析 |
3.1 政府类办公空间的构成与演变 |
3.1.1 管理机制与设计方法 |
3.1.2 部门构成与功能定位 |
3.1.3 功能分区 |
3.2 设计特性分析 |
3.2.1 空间特殊性 |
3.2.2 设计现状与问题 |
3.2.3 设计尺度与依据 |
3.3 设计指导原则 |
3.3.1 坚持以人为本 |
3.3.2 注重实用功能 |
3.3.3 关注绿色生态 |
3.3.4 追求改革创新 |
3.4 小结 |
第四章 政府类办公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策略 |
4.1 功能分区规划策略 |
4.1.1 工作空间 |
4.1.2 公共空间 |
4.1.3 辅助空间 |
4.1.4 人流动向 |
4.2 空间组合设计要点与方法 |
4.2.1 与外部空间的融合 |
4.2.2 导入“行政街” |
4.2.3 调整空间结构 |
4.2.4 深化功能空间联系 |
4.3 人性化设计策略 |
4.3.1 空间尺度 |
4.3.2 亲近自然 |
4.3.3 维护安全感 |
4.3.4 保障公共性和私密性 |
4.3.5 强化公共空间 |
4.4 设计实践解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政府类办公空间发展的新趋向 |
5.1.1 人性化设计趋向 |
5.1.2 绿色生态设计趋向 |
5.1.3 智能化发展趋向 |
5.1.4 新文化趋向 |
5.2 创新点 |
5.3 总结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件 |
(4)使用者行为视角下的总部基地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总部经济的产生 |
1.1.2 总部经济的作用与意义 |
1.1.3 总部基地的兴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总部经济与总部基地 |
1.3.2 建筑外部空间 |
1.3.3 使用者行为 |
1.4 相关理论 |
1.4.1 环境行为学 |
1.4.2 使用者行为与感知 |
1.4.3 马斯洛需要理论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总部基地发展评析及存在问题 |
2.1 总部基地发展历程 |
2.2 总部基地的特征 |
2.3 总部基地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 总部基地国内外实践案例 |
2.4.1 Park West西区商务花园 |
2.4.2 成都青羊总部基地 |
2.4.3 伦敦Stockley Park |
2.5 总部基地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
2.5.1 园区辨识度低 |
2.5.2 空间结构混乱 |
2.5.3 空间层次单一 |
2.5.4 景观定位匹配性差 |
2.5.5 人性化要素缺失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总部基地建筑外部空间及使用者行为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综述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内容 |
3.1.3 调查方法 |
3.2 总部基地建筑外部空间形态 |
3.2.1 道路 |
3.2.2 广场 |
3.2.3 绿地 |
3.2.4 庭院 |
3.3 总部基地建筑外部空间使用者行为分析 |
3.3.1 使用者行为类型 |
3.3.2 使用者行为特征 |
3.3.3 使用者行为分布分析 |
3.4 使用者对总部基地建筑外部空间的需求 |
3.4.1 高辨识度形象 |
3.4.2 品质化的环境 |
3.4.3 空间层次丰富 |
3.4.4 体验性的空间 |
3.4.5 文化艺术氛围 |
3.4.6 高效性和人性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使用者行为视角下的总部基地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策略与方法 |
4.1 独特的园区形象 |
4.1.1 高辨识度边界形象 |
4.1.2 塑造公共中心形象 |
4.2 立体式景观结构 |
4.3 丰富的空间层次 |
4.3.1 活力街道空间 |
4.3.2 复合广场空间 |
4.3.3 半私密庭院空间 |
4.4 创造体验性空间 |
4.4.1 亲水体验 |
4.4.2 季节体验 |
4.4.3 主题空间 |
4.5 艺术化景观要素 |
4.5.1 一体式室外家具 |
4.5.2 合理遮挡外露设备 |
4.5.3 融合艺术装饰元素 |
4.6 人性化交通系统 |
4.6.1 人行优先道路布局 |
4.6.2 天气适应性人行系统 |
4.6.3 遮蔽停车空间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部基地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实践 |
5.1 湖南岳阳海济集团总部基地项目背景 |
5.1.1 湖南岳阳经济开发区概况 |
5.1.2 湖南岳阳海济集团总部基地概况 |
5.2 设计策略应用 |
5.2.1 塑造独特的园区形象 |
5.2.2 构建立体式景观结构 |
5.2.3 打造丰富的空间层次 |
5.2.4 融入多样体验性空间 |
5.2.5 艺术化处理景观要素 |
5.2.6 建立人性化交通系统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汇总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
致谢 |
(5)基于Office Park模式的科技园区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科技园区规划设计研究进展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科技园区 |
2.1.2 Office Park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科技园区研究概况 |
2.2.2 国外Office Park研究概况 |
2.2.3 国内科技园区研究概况 |
2.2.4 国内Office Park研究概况 |
2.3 科技园区未来发展趋势 |
2.3.1 科技园区发展历史过程 |
2.3.2 未来发展趋势 |
3 基于Office Park模式的科技园区特性探析 |
3.1 理论基础 |
3.1.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1.2 环境行为学理论 |
3.1.3 环境心理学理论 |
3.1.4 人本主义设计理论 |
3.2 Office Park的特征 |
3.3 科技园区规划设计影响因素 |
3.3.1 外部环境因素 |
3.3.2 内部使用人群的影响 |
3.4 科技园区物质空间研究 |
3.4.1 空间分类 |
3.4.2 空间特征 |
4 基于Office Park模式的科技园区规划设计策略 |
4.1 基于Office Park模式的科技园区规划理念 |
4.1.1 高效空间—高效率的功能和交通 |
4.1.2 细胞结构—灵活的规划结构 |
4.1.3 生态田园网络—营造舒适的环境 |
4.2 基于Office Park模式的科技园区形体环境设计策略 |
4.2.1 科技园区空间形象的营造 |
4.2.2 科技园区建筑的营造 |
4.2.3 科技园区景观设计策略 |
5 案例分析 |
5.1 谷歌总部Googleplex |
5.1.1 项目概况 |
5.1.2 案例可借鉴之处 |
5.2 爱尔兰Park West |
5.2.1 项目概况 |
5.2.2 案例可借鉴之处 |
5.3 北京中关村丰台总部基地 |
5.3.1 项目概况 |
5.3.2 规划特点 |
5.3.3 案例可借鉴之处 |
5.4 中关村软件园 |
5.4.1 项目概况 |
5.4.2 中关村软件园某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 |
5.4.3 方案可借鉴之处 |
5.5 上海松江区大业领地 |
5.5.1 项目概况 |
5.5.2 案例可借鉴之处 |
5.6 Office Park模式科技园区规划设计要素 |
6 项目实践——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规划设计 |
6.1 项目前期分析 |
6.1.1 项目概况 |
6.1.2 现状分析 |
6.2 理念构思 |
6.2.1 规划依据 |
6.2.2 定位与目标 |
6.2.3 规划策略 |
6.3 园区总体设计 |
6.3.1 园区总体规划设计 |
6.3.2 整体鸟瞰 |
6.3.3 功能分区 |
6.3.4 园区景观营造 |
6.3.5 公共空间系统 |
6.3.6 道路系统规划 |
6.3.7 城市设计相关分析 |
6.4 分区设计 |
6.4.1 综合服务区 |
6.4.2 休闲亲水区 |
6.4.3 农业研究区 |
6.4.4 教育培训区 |
6.4.5 双创孵化区 |
6.4.6 共享实验区 |
6.4.7 生活区 |
6.4.8 植物园 |
6.5 专项规划设计 |
6.5.1 植物配置 |
6.5.2 道路断面设计 |
6.5.3 驳岸设计 |
6.5.4 景观小品与公共设施 |
6.5.5 照明设计 |
6.5.6 建筑设施规划 |
6.5.7 开发分期规划 |
6.5.8 技术经济指标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与不足 |
7.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附录 |
(6)基于游牧式办公模式下的企业总部办公楼空间设计研究 ——以赤峰宏基集团新总部办公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本文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内容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游牧式办公模式的概念阐释及特点解析 |
2.1 游牧理论的研究 |
2.1.1 游牧理论的起源 |
2.1.2 游牧理论的基本概念 |
2.1.3 游牧理论对空间的影响 |
2.2 时代背景的影响 |
2.2.1 信息技术的发展 |
2.2.2 共享理念的普及 |
2.2.3 自由办公的兴起 |
2.2.4 碎片时代的影响 |
2.3 游牧式办公模式的形成与概念阐释 |
2.3.1 游牧理论与办公模式契合 |
2.3.2 当下办公空间的重新定义 |
2.3.3 游牧式办公模式的概念阐释 |
2.4 游牧式办公模式的特点研究 |
2.4.1 空间的开放流动性 |
2.4.2 工位的自主选择性 |
2.4.3 工作模式多团队化 |
2.4.4 时间地点的随机性 |
2.4.5 虚拟交互型的介入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游牧式办公模式下员工的行为心理需求及空间特征研究 |
3.1 本章相关理论研究的介入 |
3.1.1 行为科学理论 |
3.1.2 环境行为学理论 |
3.1.3 行为建筑学理论 |
3.2 游牧式办公模式对员工行为特征及心理需求影响 |
3.2.1 行为模式划分 |
3.2.2 行为特征影响 |
3.2.3 心理需求影响 |
3.3 行为特征及心理需求与建筑空间的关联性构建 |
3.3.1 行为心理需求与空间环境 |
3.3.2 行为心理需求与空间体验 |
3.3.3 行为心理需求与功能配置 |
3.4 游牧式办公与当下企业总部空间设计的关联性 |
3.4.1 空间设计理念关键词 |
3.4.2 设计理念关键词分析 |
3.4.3 游牧办公与关键词的契合 |
3.5 基于游牧式办公模式下企业总部空间特征分析 |
3.5.1 办公空间更加平滑开放 |
3.5.2 空间的多义性属性增强 |
3.5.3 功能空间更加动态多元 |
3.5.4 空间环境具有多触觉性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游牧式办公模式下企业总部办公楼空间设计原则与策略研究 |
4.1 游牧式办公模式下的企业总部办公楼空间设计原则 |
4.1.1 自由开放性原则 |
4.1.2 动态多元化原则 |
4.1.3 复合多义性原则 |
4.1.4 细节人性化原则 |
4.2 游牧式办公模式下总部办公楼空间的开放性设计 |
4.2.1 空间的开放性组织 |
4.2.2 空间界面的消解 |
4.2.3 内外空间的渗透式处理 |
4.2.4 开放的功能及配套设施 |
4.3 游牧式办公模式下总部办公楼空间的多元化设计 |
4.3.1 提供差异化的办公空间形式 |
4.3.2 社区化的公共空间结构植入 |
4.3.3 公共配套空间的混合性设计 |
4.4 游牧式办公模式下总部办公楼节点空间的多义性设计 |
4.4.1 交通节点空间的复合化设计 |
4.4.2 打造“共享”属性的多功能空间 |
4.4.3 激发创新灵感的伸缩性空间设计 |
4.5 游牧式办公模式下总部办公楼空间多触觉人性化处理 |
4.5.1 虚拟空间的互动式建构 |
4.5.2 配置智能化的服务设备 |
4.5.3 空间细节的人性化处理 |
4.6 游牧式办公模式下总部办公楼空间组织模式研究 |
4.6.1 自由可变的引导式组合 |
4.6.2 集成化的空间组织形式 |
4.6.3 分散式组织增强交流性 |
4.7 本章小结 |
5 设计实践—以赤峰宏基集团新总部办公楼设计为例 |
5.1 项目背景及基地概况 |
5.1.1 宏基集团新总部的定位 |
5.1.2 基地周围的概况与分析 |
5.1.3 项目技术支撑—BIM技术 |
5.2 项目构思及方案生成 |
5.2.1 设计构思 |
5.2.2 方案生成 |
5.3 基于游牧式办公模式下内部空间建构的手法 |
5.3.1 内外空间的渗透处理 |
5.3.2 垂直维度的层化消解 |
5.3.3 构建混合多元的空间功能 |
5.3.4 空间多义性属性的强化 |
5.3.5 空间细节的人性化设计 |
5.4 技术支撑—BIM技术在本项目中的具体应用 |
5.4.1 方案信息化模型的创建 |
5.4.2 相关构件的数字化表达 |
5.4.3 空间及构件可视化表达 |
5.4.4 方案工程明细表的生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展望 |
6.3 论文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方案图纸 |
附录B-案例调研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既有办公建筑再生的众创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鼓励双创发展的政策背景 |
1.1.2 既有建筑再生政策的背景 |
1.1.3 信息技术变革的背景 |
1.1.4 社群文化和社区经济的背景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既有办公建筑 |
1.4.2 再生 |
1.4.3 众创空间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关于既有办公建筑再生的研究 |
1.5.2 关于众创空间设计的研究 |
1.5.3 小结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研究路线 |
第二章 众创空间和既有办公建筑再生的基础研究 |
2.1 建筑再生学相关研究 |
2.1.1 建筑再生理论发展概述 |
2.1.2 既有建筑再生类别 |
2.2 众创空间的相关研究 |
2.2.1 众创空间的概念和特征 |
2.2.2 众创空间的类型 |
2.2.3 众创空间与其他建筑空间的联系 |
2.3 既有办公建筑相关研究 |
2.3.1 既有办公建筑发展概况 |
2.3.2 既有办公建筑现状问题和解决策略 |
2.3.3 办公空间的演变概况 |
2.3.4 办公空间模式研究 |
2.3.5 既有办公建筑再生为众创空间的价值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既有办公建筑再生现状调研实践研究 |
3.1 既有办公建筑现状调研 |
3.1.1 调研对象 |
3.1.2 调研内容和方法 |
3.2 .历史办公建筑再生现状分析 |
3.2.1 历史办公建筑特点与再生 |
3.2.2 历史办公建筑再生实践案例分析 |
3.2.3 历史办公建筑再生特点总结 |
3.3 工业办公建筑再生现状分析 |
3.3.1 工业办公建筑特点与再生 |
3.3.2 工业办公建筑再生实践案例分析 |
3.3.3 工业办公建筑再生特点总结 |
3.4 园区办公建筑再生现状分析 |
3.4.1 园区办公建筑特点与再生 |
3.4.2 园区办公建筑再生实践案例分析 |
3.4.3 园区办公建筑再生特点总结 |
3.5 政务办公建筑再生现状分析 |
3.5.1 政务办公建筑特点与再生 |
3.5.2 政务办公建筑再生实践案例分析 |
3.5.3 政务办公建筑再生特点总结 |
3.6 公寓办公建筑再生现状分析 |
3.6.1 公寓办公建筑特点与再生 |
3.6.2 公寓办公建筑再生实践案例分析 |
3.6.3 公寓办公建筑再生特点总结 |
3.7 商业办公建筑再生现状分析 |
3.7.1 商业办公建筑特点与再生 |
3.7.2 商业办公建筑再生实践案例分析 |
3.7.3 商业办公建筑再生特点总结 |
3.8 总部办公建筑再生现状分析 |
3.8.1 总部办公建筑特点与再生 |
3.8.2 总部办公建筑再生实践案例分析 |
3.8.3 总部办公建筑再生特点总结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众创空间使用现状调研实践研究 |
4.1 众创空间现状调研 |
4.1.1 调研对象 |
4.1.2 调研内容 |
4.2 众创空间内部功能现状研究 |
4.2.1 众创空间的功能变化 |
4.2.2 众创空间的功能种类 |
4.2.3 众创空间的功能配比 |
4.3 众创空间使用人反馈评价 |
4.3.1 使用人基本信息 |
4.3.2 使用人外部空间感受 |
4.3.3 使用人日常工作状态 |
4.3.4 使用人内部空间使用感受 |
4.3.5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众创空间设计的既有办公建筑再生策略研究 |
5.1 既有办公建筑再生设计评估 |
5.1.1 既有办公建筑再生事前调研 |
5.1.2 既有办公建筑再生评估 |
5.2 既有办公建筑外部空间再生策略 |
5.2.1 外部场地与交通空间设计 |
5.2.2 建筑材料选配设计 |
5.2.3 既有办公建筑形体与界面再生设计 |
5.3 既有办公建筑内部空间再生策略 |
5.3.1 既有办公建筑结构构造再生策略 |
5.3.2 内部功能再生操作策略 |
5.3.3 内部空间再生策略 |
5.4 既有办公建筑的空间适宜性再生策略 |
5.4.1 改善内部空间采光策略 |
5.4.2 改善内部空间通风与除湿策略 |
5.4.3 改善内部空间隔声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既有办公建筑再生为众创空间的设计实践 |
6.1 项目概况和现状分析 |
6.1.1 项目背景 |
6.1.2 基地区位和场地环境 |
6.1.3 内蒙古自治区旧教育厅办公建筑现状 |
6.1.4 单体办公建筑现状问题 |
6.2 既有旧教育厅办公建筑再生设计分析 |
6.2.1 旧教育厅办公建筑再生设计理念 |
6.2.2 场地再生设计 |
6.3 建筑再生设计 |
6.3.1 外部形体设计 |
6.3.2 内部功能再生设计 |
6.3.3 适宜性空间环境营造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关于众创办公空间使用反馈问卷 |
附录B 毕业设计图纸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毯式建筑理论的文创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对文创产业的推动 |
1.1.2 需求层次的转变 |
1.1.3 全球化文创浪潮的来临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文创群体的界定 |
1.3.2 文创空间的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文创空间设计研究综述 |
1.4.2 毯式建筑理论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主要问题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毯式建筑理论概述及创作方法初探 |
2.1 毯式建筑发展简介 |
2.1.1 产生背景 |
2.1.2 基本诉求及形式法则 |
2.1.3 当代毯式建筑的崛起 |
2.2 当代毯式建筑相关特性 |
2.2.1 时代性 |
2.2.2 社会性 |
2.2.3 扁平化特性 |
2.2.4 特性比较分析 |
2.2.5 可行性分析 |
2.3 毯式建筑理论设计方法论 |
2.3.1 思维逻辑 |
2.3.2 毯式建筑理论设计方法论初探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文创空间发展概述及现状调研分析 |
3.1 办公空间发展概述 |
3.1.1 农业时代的办公空间 |
3.1.2 工业时代的办公空间 |
3.1.3 信息时代的办公空间 |
3.2 文创空间概念及诉求 |
3.2.1 文创空间基本概念 |
3.2.2 基本诉求 |
3.3 文创空间现状调研 |
3.3.1 调研纲要 |
3.3.2 调研时间及其方法 |
3.3.3 调研对象 |
3.4 调研分析结论 |
3.4.1 建筑概况 |
3.4.2 项目区位及选址 |
3.4.3 空间配置占比及办公性质 |
3.4.4 内部材质及色彩搭配 |
3.4.5 工作模式与流线组织 |
3.5 现存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毯式建筑理论的文创空间设计策略 |
4.1 文创空间构成分类及特点 |
4.2 文创空间设计原则 |
4.2.1 共享化 |
4.2.2 复合化 |
4.2.3 社区化 |
4.2.4 开放性 |
4.2.5 私密性 |
4.3 空间配置策略 |
4.3.1 流线配置 |
4.3.2 功能配置 |
4.3.3 空间布局 |
4.3.4 气氛渲染 |
4.3.5 工作区域配置 |
4.3.6 公共区域配置 |
4.4 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
4.4.1 个性化场景办公 |
4.4.2 多元化空间层次 |
4.4.3 人性化细节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毯式建筑理论的文创空间设计 |
5.1 设计说明 |
5.2 前期分析 |
5.2.1 区位分析 |
5.2.2 活动种类分析 |
5.3 设计思路 |
5.3.1 体块生成 |
5.3.2 功能流线配置 |
5.3.3 空间配置 |
5.3.4 空间环境 |
5.4 效果展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研究项目 |
附录 B 网络调查问卷 |
致谢 |
(9)基于智能化建筑理念下的办公建筑设计 ——以武汉武昌区新建XX办公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研究探讨方法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基本构成 |
第2章 建筑智能化的含义及其发展状况 |
2.1 什么是智能化建筑 |
2.2 国内外智能化建筑的发展状况 |
2.3 我国智能化建筑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 |
2.4 传统建筑向智能化发展是必然趋势 |
第3章 传统办公空间与智能化办公空间的区别 |
3.1 传统办公空间 |
3.2 智能化的办公空间 |
3.3 智能化办公空间的特点 |
3.4 建筑的“生长” |
第4章 智能化办公建筑设计原则及方法 |
4.1 设计原则 |
4.2 智能化办公空间设计方法 |
4.3 智能化办公建筑的影响因素 |
4.4 智能化办公建筑案例 |
第5章 武汉市武昌区新建XX办公楼设计 |
5.1 工程概况 |
5.2 工程方案的设计要求 |
5.3 办公空间设计 |
5.4 期望达成的智能化办公室 |
5.5 合理的施工措施 |
5.6 工作区域各系统的设计 |
5.7 武汉市武昌区新建XX办公楼调查反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10)东鲁设计研究院办公空间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1.3.2 国内研究动态及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设计机构办公空间的概述 |
2.1 设计机构相关概念 |
2.1.1 设计机构的构成形式 |
2.1.2 设计行业的工作特征 |
2.2 办公空间设计的相关概念 |
2.2.1 办公空间的演变 |
2.2.2 办公空间的类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设计机构办公空间设计相关分析 |
3.1 设计机构办公空间设计原则 |
3.1.1 以行业的空间性质进行设计的设计原则 |
3.1.2 以经济性的设计原则 |
3.1.3 以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
3.1.4 以功能与形式并重的设计原则 |
3.1.5 以办公空间引入绿色设计原则 |
3.2 设计机构办公空间设计要点 |
3.2.1 注重办公空间设计的理性思考 |
3.2.2 注重办公空间设计的感性思考 |
3.2.3 注重空间设计中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 |
3.2.4 注重企业文化与空间氛围的融合 |
3.3 东鲁设计研究院办公空间室内设计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相关案例分析及课题设计的前期调研 |
4.1 昆明理工大学泛亚设计院室内设计分析 |
4.1.1 项目概况 |
4.1.2 设计分析 |
4.1.3 调研小结 |
4.2 广州杰奥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室内设计分析 |
4.2.1 项目概况 |
4.2.2 设计分析 |
4.2.3 调研小结 |
4.3 昆明基准方中建筑设计事务所室内设计分析 |
4.3.1 项目概况 |
4.3.2 设计分析 |
4.3.3 调研小结 |
第五章 东鲁设计研究院办公空间设计 |
5.1 设计任务书 |
5.2 项目概况 |
5.2.1 项目背景 |
5.2.2 项目区位 |
5.2.3 项目现状 |
5.3 设计理念 |
5.4 东鲁设计研究院办公空间建筑改造设计 |
5.5 东鲁设计研究院办公空间室内设计 |
5.5.1 东鲁设计研究院各层室内空间功能分析 |
5.5.2 东鲁设计研究院各层室内空间平面设计分析 |
5.5.3 东鲁设计研究院各层室内空间地面铺装设计分析 |
5.5.4 东鲁设计研究院各层室内空间天花吊顶设计分析 |
5.5.5 东鲁设计研究院各层室内空间立面图 |
5.5.6 东鲁设计研究院各层室内空间剖面图 |
5.5.7 东鲁设计研究院各层室内空间分析 |
5.5.8 东鲁设计研究院各层效果展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论文研究的总结 |
6.2 论文研究的体会 |
6.3 论文研究的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人性化的现代办公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沣东新城西咸中心项目”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 贾晨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政府类办公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 侯小莉.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使用者行为视角下的总部基地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 何轩伟. 湖南大学, 2020(12)
- [5]基于Office Park模式的科技园区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为例[D]. 陈妍竹.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基于游牧式办公模式下的企业总部办公楼空间设计研究 ——以赤峰宏基集团新总部办公楼为例[D]. 孙加威.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7]既有办公建筑再生的众创空间设计研究[D]. 刘诺.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0(02)
- [8]基于毯式建筑理论的文创空间设计研究[D]. 周裕程. 湖南大学, 2020(08)
- [9]基于智能化建筑理念下的办公建筑设计 ——以武汉武昌区新建XX办公楼为例[D]. 闻皓扬. 长江大学, 2020(02)
- [10]东鲁设计研究院办公空间设计[D]. 崔霞.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