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镀鲜花饰品制作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杜景红,姚雪[1](2021)在《首饰表面处理课程中PBL-多媒体综合教学的应用与实践》文中提出首饰表面处理是宝石专业一门重要的实操课程,传统教学及多媒体教学效果均不理想,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宝石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首饰表面处理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融入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表明PBL-多媒体综合教学能够显着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龚明霞[2](2021)在《云南傣族服饰符号在婚庆用品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云南傣族的婚庆文化是集服饰文化、宗教文化、审美价值观为一体的复杂文化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堪比一个生动鲜活的文化博物馆,随着社会的发展,云南傣族传统婚庆文化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将独特又具有文化内涵的傣族服饰符号应用到傣族婚庆用品设计中,不仅能够为傣族婚庆产品设计提供符号元素和文化依据,更是对于傣族传统婚俗的保护与传承。本论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对德宏和西双版纳两地田野调查基础上,首先运用符号学方法,研究了云南傣族中具有代表性的德宏地区傣那、西双版纳地区傣泐的服装与配饰,归纳出德宏和西双版纳两地傣族服饰的款式符号、图案符号和色彩符号的语汇,分析这些符号的语意与艺术价值。运用NCS色彩分析法对色彩符号进行提炼,得到了傣族服饰的用色喜好,为将云南傣族服饰符号应用到婚庆用品设计中打下理论基础。其次,运用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德宏和西双版纳两地傣族传统婚俗仪式进行研究,获得了傣族婚礼仪式的流程及相关用品的研究素材,比较了两地婚礼仪式的异同。最后,在前期理论研究和市场调研基础上,结合傣族婚礼流程的特点,将代表性的傣族服装和配饰符号应用到傣族的婚庆用品设计中,设计了面向德宏和西双版纳两地傣族的、具有差异性的婚庆用品,主要包括婚庆礼服、婚庆首饰和仪式用具等。将云南傣族服饰符号应用在婚庆产品设计中,探索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傣族婚庆用品设计的创新与发展,以赋予傣族婚礼旺盛的生命力,将傣族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更好地呈现出来。
祁晓君[3](2020)在《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纹样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首饰设计在材料、造型方面呈现多元化特点,文化性成为首饰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云南少数民族刺绣作为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将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纹样应用在首饰设计中,可以更好的传承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同时丰富了首饰设计的创作元素。本论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基础上,以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纹样为对象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将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纹样应用到首饰设计中。首先,运用符号学理论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五个民族彝族、白族、壮族、苗族、瑶族的刺绣纹样,将五个民族的刺绣纹样按动物类、植物类、自然类、几何类进行分类,为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纹样的分类研究以及对纹样的再设计提供了依据。其次,根据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纹样所传达的语义,解读了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纹样语义,将其归纳为图腾崇拜、情感寄托、生命繁衍、天人合一四个大类。然后,研究得出了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纹样再设计的四种方法,分别是提炼概括、打散重构、置换构成和异形同构,这些方法将用在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纹样在首饰设计中的间接应用中。最后,将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纹样直接或者间接应用到首饰设计中,设计了八个系列20套首饰,证明了将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纹样应用在首饰设计中是切实可行的,使首饰设计更加具有表现力与文化内涵。将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纹样应用在首饰设计中,对传承云南少数民族刺绣文化,增加首饰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参考,让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纹样得到更多的重视。
张颖泉[4](2019)在《民国家具与室内装饰的典型特征及根源分析》文中指出民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较为特殊的时期,它承上而启下,承古而拓今。但就是这样一个只是短短存在了30年的大动荡时期,民国的家具及室内设计却融汇中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本文旨在分析和归纳民国时期家具及室内装饰的典型特征和时代风格,并追溯其产生的根源。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为当下相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并为现在逐渐兴起的民国风格餐饮、酒店、家居设计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传承本民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文化。本文综合运用扎根理论—结构建模法、结构方程模型法、主成分分析法和色彩模型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对以金属和藤为典型的民国家具材质特征的分析,以及对民国家具与室内的整体布局特征、整体色彩特征的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民国金属家具的阶层差异性与趋近性及其根源的整体作用机理模型。(2)民国藤家具的形象特征及其中西方渊源的结构方程模型(SEM)。(3)民国家具与室内的整体布局的均衡特征、角度特征、搭配特征和功能特征及其主成分根源因素。(4)建筑类型和构成要素视角的民国家具与室内的整体色彩特征及其根源。通过结果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的结论。(1)民国家具与室内设计在阶层特征、场所特征、风格特征、装饰特征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这些特征的背后具有深刻的经济根源、求美根源、中西方文化的时空交叠根源、审美叛逆根源等。(3)民国家具与室内设计的典型特征及其根源对当代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一,重新认清民国设计风格的实质,走出民国风格“脸谱化”的误区;其二,兼顾不同阶层的需求,尤其要重视中低阶层的需求;其三,学习民国设计中的中西合璧特征,打造具有当今时代感的中国设计风格。本文研究成果具有以下几方面主要的创新之处。(1)在家具设计研究方面,首次通过对民国时期金属家具和藤家具的材质分析,发掘了已被忽视的民国时期金属家具和藤家具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及其根源。具体来说,包含以下3个方面的创新成果。其一,民国时期的金属家具与藤家具一向不被视为民国特色家具。但民国时期已经有了金属家具的存在,且民国时期大量藤家具的出现,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是民国时期技术与政治、经济对外交往的体现。其二,通过研究,发现了民国金属家具背后的设计风格主要包含了工业美学风格和现代主义风格。并发现了民国的金属家具在设计上存在着明显的阶层差异,但阶层差异相对于木质家具而言被弱化了,在规格设计、艺术设计和功能设计等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趋近性。其三,而在民国藤家具来源方面,此前研究很少。通过大量的考证,发现民国时期出现或使用的大量藤家具主要来源于西方,但西方藤家具的真正起点却是源自中国,从而得出结论:中国传统的藤家具除了通过时间的延续直接影响民国藤家具外,还通过西方的时空折射影响民国藤家具,再加上后期西方自创的纯西式藤家具的影响,三条渠道的综合作用成就了民国藤家具的时代风格特征。(2)在室内设计研究方面,首次通过对民国家具与室内整体布局、整体色彩的研究,发掘了已被忽视的民国家具与室内布局、色彩上所特有的时代特征及其根源。具体来说,包含以下2个方面的创新成果。其一,室内设计的核心工作之一是室内的家具布局,而以往的研究恰恰忽略了对民国家具与室内布局风格的研究。本文通过大量实地考察和实例研究,绘制了民国时期建筑室内的相关家具布局图,厘清了民国家具与室内布局具有喜好特殊角度摆放家具及不稳定布局等特征,并分析出其背后具有经济、文化、审美和建筑的根源因素。其二,民国室内及家具的色彩是民国风格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民国风格最外在的特征体现。但在此前,一直缺乏研究。本文系统地进行了色彩学分析,厘清了民国家具及室内的具体用色方式,发现了不同阶层、住宅与办公空间等均具有具体的用色差异,由此分析出其背后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根源。从而为当代兴起的民国怀旧风,以及相关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李晓[5](2018)在《基于服装风格的木质饰品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人类自古便对大自然有着钟爱之情,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从古老的“天人合一”思想,到单纯地去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再发展到如今便返璞归真对大自然寄托自己内心的情感,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追求。当代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身体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状态,生活中对于平和心境的追求更甚.因此,在选择服饰品时,舒适度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棉麻等材质的服饰能够以舒服的触感对人们的心灵进行净化,使人们可以重归大自然,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之美。进入21世纪之后,“回归”便成了设计界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统一成为设计的主流。现代首饰设计一方面要解决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重视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产品的造型、形体、装饰、色彩等进行合理设计的同时,还要重视产品会对人的生理、心理所形成的影响。木质饰品的清新与高雅,使人们的大自然情怀能够得到寄托,同时,木质饰品还可以提升服饰的附加值,从而为服饰设计的整体感觉画龙点睛。本文通过对木质饰品大量收集和相关文献阅读,对木质饰品属性特征进行了定性分析,引出木质饰品与服装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接着对两者的适配性展开分析,寻找可以进行转化的路径和方法;系统分类和分析比较之下,设计出与服装风格实现完美搭配的木质饰品,总结木质饰品设计的方法与规律,从而为木质饰品的设计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在对服装风格与木质饰品的研究过程中,与国内外木质饰品的整体表现形式与案例相结合,笔者设计并制作完成了一套木质饰品,从而在实践层面对木质饰品与服装风格两者之间关系的论点进行了论证,对于木质饰品未来的设计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为今后木质饰品设计和研究起到铺垫作用。
申倩[6](2017)在《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在家居饰品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白裤瑶服饰文化内涵丰富,是白裤瑶民族文化的缩影,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近年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白裤瑶服饰文化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主流文化的冲击,走向边缘化,白裤瑶服饰文化的传承问题虽然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现状依旧不太乐观,如何将白裤瑶服饰文化融入现代语境是我们要着重讨论和解决的。本论文以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家居饰品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符号学的角度对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进行理解和总结,然后以美学、符号学、心理学作为理论支持来探讨和挖掘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的深刻文化内涵,对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的美学特征及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并对图形语言进行分类,拓展图形的应用维度,从而丰富图形的设计语言,然后结合图形语言在家居饰品设计应用案例,从美学、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在家居饰品设计中应用规律,厘清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在家居饰品设计中的应用特征与形式,尝试构建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在家居饰品应用中的应用程式,使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作为应用实践的指导,为在现在语境下,如何更好的传承和传播白裤瑶服饰文化提供新思路。本论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田野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法对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的内涵及其在现代家居饰品的应用框架进行构建。本论文通过对白裤瑶聚居地进行实地考察对白裤瑶服饰图形文化起源,白裤瑶服饰图形的分类以及白裤瑶服饰图形特征的影响要素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从分析中得出:白裤瑶服饰图形的形成与白裤瑶人的生活环境、战斗历史、崇拜文化息息相关。通过调查分析对白裤瑶服饰图形在家居饰品设计中应用情况以及对一些优秀的家居饰品中图形语言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在家居饰品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目前的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在家居饰品中的应用方法比较表面,由于忽略对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导致其在家居饰品应用比较局限。然后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实地考察以及资料分析对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图形语言中形语言、色彩语言、材质语言、意语言的分析总结,并且总结归纳了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的特性:简约协调美、符号性强、内涵独特。最后重点研究了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在家居饰品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基本原则,研究发现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在家居饰品的应用方法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总结:首先可以通过对形语言进行重构来表现,既能是平面上重构,也可以从空间上进行重构,在平面上的重构方式有两类,第一类是根据图形类别来选择重构方式,组合图形通过打散重构法、简化提炼法以及置换构成法来进行重构,单体式图形按照一定的框架进行规律性或者不规律性的排列组合,第二类是通过沿用原始图形的构图规律进行再设计,其次可以通过色彩语言的扩充、重组来表现,并且对白裤瑶服饰色彩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另外还可以通过材质语言的拓展和融合或者意语言的强调来表现。并且针对这些应用方法概括了三个基本原则:延续其简洁审美倾向、兼顾功能强调协调与美感、注重民族特色诠释与创新。
白旭萌[7](2017)在《大众化体验模式在珠宝行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民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珠宝首饰消费市场,珠宝产业模式不断整合升级。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体验模式是珠宝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短时间、大众化、体验性强的珠宝首饰设计和制作活动的研究,探索大众化体验在珠宝行业中的应用。本文归纳了当代大众消费者可以接触到的珠宝文化和首饰工艺知识。包括珠宝知识、珠宝设计、历史文化、佩戴美学、金属起版工艺、雕蜡铸造工艺、镶嵌工艺、宝石打磨雕刻工艺、绳结艺术等几个方面。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和现象的分析,详细阐述了我国珠宝行业市场现状,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产品结构优化、销售渠道的多样化、行业标准完善、婚庆市场扩大、和体验至上的消费理念,珠宝行业即将迎来回归简约理性、精品和情感体验并存的阶段。本文提出了大众化体验模式和珠宝领域大众化体验的定义,即指针对非珠宝专业人群进行的珠宝文化和首饰工艺知识的普及和体验式营销,涵盖珠宝产品设计销售、DIY体验制作、专业培训、讲座沙龙和私人定制等等形式,并能够为中低消费人群接受。本文分析了传统珠宝大众化体验的方式,并分别列举了不同体验方式的市场现状、营销效果和对消费者的利弊。通过创立“一饰一诺首饰体验馆”,开创的珠宝大众化体验新模式的类型和操作方法,首饰DIY体验和以消费者为主导的私人订制服务。未来,珠宝的大众化体验模式将结合新技术、新材料,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新鲜有趣、内容丰富的珠宝体验。珠宝大众化体验的新模式带动了大众化珠宝消费,成功为我国珠宝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引领珠宝市场多元化发展,在新形势下占据当前珠宝市场的一席之地,并具有一定的推广可行性和研究参考价值。同时契合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邓艺倩[8](2015)在《歌剧《大运河》造型随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舞台服饰如何从开发原材料开始更好地服务于人物型。
孙盼[9](2016)在《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工艺研究》文中认为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是蒙古族的一个分支,元朝灭亡以后,蒙古族经历了长期的战乱,为了躲避战争的纷扰,16世纪强大的卫拉特联盟决定向西迁移,在今新疆地区安居下来至今。新疆是我国多民族聚集的自治区,有汉族、蒙古族、维族、哈萨克族等47个民族,文化、宗教、习俗等在这种多民族的氛围中既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同时也相互借鉴。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首饰在这种融合、发展氛围下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民族工艺。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的首饰可以分为头饰、耳饰、项饰、手饰。文章重点探析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首饰的制作工艺和传统首饰的造型和纹样特征。本文绪论简明阐述了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研究的意义、目的、现状、方法、创新和不足等问题。研究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从研究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相关背景为出发点,对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的分布和变迁有所介绍,对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现状、佩戴风俗、首饰的材质进行概述。探析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的文化因子,从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对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影响,通过调查、搜集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资料,研究传统首饰背后蕴含的文化底蕴,探寻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发展变化的内因和外因,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是在怎样的历史文化的变迁中被融合、锤炼出来。论文的重点是研究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造型特征、制作工艺、纹样特征。对于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造型特征的研究,分为头饰、耳饰、项饰、手饰,从首饰的佩戴人群、工艺材质、制作流程等多方面研究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制作工艺,重点解析了花丝工艺和包镶工艺。传统首饰纹样工艺特征从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几何纹样、其他纹样装饰图案,来分析其内在的象征寓意,解读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文化深刻的民族内涵。通过实地拍摄和采访,并结合了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图文的形式表现出来。为了突出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独特的艺术特征,笔者分别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头饰、与新疆维吾尔族传统耳饰进行对比。最后探讨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应用与发展,唤醒人们对于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宁岳[10](2012)在《青岛CQ饰品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在我国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较小的企业规模、薄弱的技术力量、资金匮乏、管理不科学、缺乏人才、较弱的抵御风险和参与竞争的能力等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的中小企业之中。饰品行业可以说是中小企业的集中地之一。不同于珠宝首饰,饰品是以铜铁等非贵金属,辅以人造石、布艺等材质所生产出来的仿真珠宝首饰产品。通常产品样式繁多,价格低廉,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青岛CQ饰品公司位于中国三大饰品基地之一的青岛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企业曾经以出口日韩为主,但是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企业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中国饰品行业的竞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整个行业缺乏真正有才能的营销人才,缺乏自主品牌,市场营销观念淡薄,行业竞争激烈。企业自身也面临定位不准,市场认知度低和营销策略单薄等多方面问题。本文以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饰品行业的市场环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对青岛CQ饰品公司的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运用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理论对青岛CQ饰品公司的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运用波特的“五力”理论对饰品市场进行行业及竞争者分析;运用了SWOT方法对青岛CQ饰品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评估;在市场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对饰品购买行为进行了分析;结合市场细分情况,做出了适合青岛CQ饰品公司的市场定位;提出企业新的营销策略,找出了适合青岛CQ饰品公司的发展强大之路。在实际应用中,本文通过对青岛CQ饰品公司营销策略的分析研究,结合企业自身生产销售特点,分析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其相应建议。并以此为突破口,探索中小企业如何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电镀鲜花饰品制作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镀鲜花饰品制作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首饰表面处理课程中PBL-多媒体综合教学的应用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PBL教学法的内涵 |
2 PBL-多媒体综合教学过程设计 |
2.1 教师前期准备 |
2.1.1 教师设定问题 |
(1)问题要贴合教学内容。 |
(2)问题要与实际情况一致或类似。 |
(3)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兴趣。 |
(4)问题难易要适中。 |
2.1.2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
2.2 学生分组 |
2.3 学生自主探究问题 |
2.4 讨论完善问题 |
2.5 归纳总结 |
2.6 提交书面报告 |
3 评价考核方式 |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2)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
4 教学效果 |
4.1 教学对象 |
4.2 课程满意度调查 |
4.3 学生成绩对比 |
5 结语 |
(2)云南傣族服饰符号在婚庆用品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设计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云南傣族服饰研究 |
1.3.2 云南傣族婚俗和婚庆用品研究 |
1.3.3 研究及设计范围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项目来源 |
第二章 云南傣族服饰符号研究 |
2.1 云南傣族服饰的语境分析 |
2.2 云南傣族服饰的款式符号 |
2.2.1 德宏地区傣族服饰 |
2.2.2 西双版纳地区傣族服饰 |
2.2.3 云南傣族服饰款式符号对比 |
2.2.4 云南傣族服饰款式符号语意分析 |
2.3 傣族服饰的图案符号 |
2.3.1 德宏地区傣族服饰图案 |
2.3.2 西双版纳地区傣族服饰常见图案 |
2.3.3 云南傣族服饰图案符号语意分析 |
2.4 傣族服饰的色彩符号 |
2.4.1 德宏地区傣族女性服饰色彩 |
2.4.2 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女性服饰色彩 |
2.4.3 云南傣族服饰色彩符号语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云南傣族婚俗与婚庆用品研究 |
3.1 德宏地区傣族婚俗与婚庆用品 |
3.1.1 德宏地区傣族婚礼习俗 |
3.1.2 德宏地区傣族婚俗发展趋势 |
3.1.3 德宏地区傣族婚庆用品调查 |
3.2 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婚俗与婚庆用品 |
3.2.1 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婚礼习俗 |
3.2.2 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婚俗发展趋势 |
3.2.3 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婚庆用品调查 |
3.3 德宏婚俗和西双版纳傣族婚俗的异同 |
3.3.1 德宏地区和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婚俗的相同点 |
3.3.2 德宏地区和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婚俗的不同点 |
3.4 傣族婚庆用品现状及发展趋势 |
3.4.1 傣族婚庆用品现状分析 |
3.4.2 傣族婚庆用品市场现存问题 |
3.4.3 傣族婚庆用品的发展趋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南傣族婚庆用品设计定位 |
4.1 产品定位方法——5W1H法 |
4.2 目标市场定位 |
4.3 产品功能定位 |
4.4 产品风格定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云南傣族服饰符号的婚庆用品设计 |
5.1 云南傣族婚庆用品设计构思 |
5.2 爱的符码·德宏系列 |
5.2.1 亲爱 |
5.2.2 祈爱 |
5.3 爱的符码·西双版纳系列 |
5.3.1 亲爱 |
5.3.2 祈爱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设计结论 |
6.2 设计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产品尺寸图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纹样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研究 |
1.3.2 符号学相关研究 |
1.3.3 首饰设计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项目依托 |
第二章 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纹样语汇 |
2.1 代表性的云南少数民族界定 |
2.2 五个代表性民族的服饰及刺绣概述 |
2.2.1 彝族 |
2.2.2 白族 |
2.2.3 苗族 |
2.2.4 瑶族 |
2.2.5 壮族 |
2.3 动物形视觉符号 |
2.4 植物形视觉符号 |
2.5 自然物形视觉符号 |
2.6 几何形视觉符号 |
第三章 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纹样语义解读 |
3.1 图腾崇拜 |
3.1.1 动物崇拜 |
3.1.2 植物崇拜 |
3.1.3 自然崇拜 |
3.2 情感寄托 |
3.3 生命繁衍 |
3.4 天人合一 |
第四章 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纹样的再设计 |
4.1 提炼概括 |
4.2 打散重构 |
4.3 异形同构 |
4.4 置换构成 |
第五章 刺绣纹样与首饰设计 |
5.1 首饰的常用材料 |
5.1.1 金属材料 |
5.1.2 皮革材料 |
5.1.3 线性材料 |
5.1.4 陶瓷材料 |
5.1.5 木材材料 |
5.2 刺绣纹样在首饰设计中的直接应用 |
5.3 刺绣纹样在首饰设计中的间接应用 |
5.4 刺绣纹样在首饰设计中的文化内涵 |
第六章 基于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纹样的首饰设计 |
6.1 动物类刺绣纹样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
6.1.1 直接应用 |
6.1.2 间接应用 |
6.2 植物类刺绣纹样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
6.2.1 直接应用 |
6.2.2 间接应用 |
6.3 自然类刺绣纹样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
6.3.1 直接应用 |
6.3.2 间接应用 |
6.4 几何类刺绣纹样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
6.4.1 直接应用 |
6.4.2 间接应用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B 访谈记录1 |
附录C 访谈记录2 |
(4)民国家具与室内装饰的典型特征及根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当代家具与室内设计的时代特征缺失,亟待探索完善 |
1.1.2 民国家具与室内设计的时代特征凸出,具有借鉴意义 |
1.1.3 民国怀旧风的兴起,增强了相关研究的需求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民国家具的特征研究 |
1.2.2 民国室内的特征研究 |
1.2.3 民国建筑的特征研究 |
1.2.4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3.1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难点 |
1.4.2 主要理论依据 |
1.4.3 主要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2 工业化主导下民国家具用材特征分析——以金属家具为例 |
2.1 民国金属家具的背景与类型 |
2.1.1 民国金属家具兴起的工业文明背景 |
2.1.2 民国金属家具类型的发展 |
2.1.3 民国金属家具研究的思路 |
2.2 民国金属家具的风格分析:现代风格 |
2.2.1 金属家具的工业美学风格 |
2.2.2 钢管家具的现代主义风格 |
2.2.3 金属家具的风格共性 |
2.3 民国金属家具的阶层特征分析 |
2.3.1 铸铁家具阶层特征的双重性Ⅰ(差异性分析) |
2.3.2 铸铁家具阶层特征的双重性Ⅱ(趋近性分析) |
2.3.3 钢管家具的富裕阶层倾向性分析 |
2.4 民国金属家具阶层特征的初步根源分析 |
2.4.1 艺术需求差异的根源——审美倾向 |
2.4.2 功能需求差异的根源——价值偏好 |
2.4.3 规格需求差异的根源——经济水平 |
2.5 民国金属家具阶层特征的结构化根源分析 |
2.5.1 面向民国金属家具的“扎根理论-结构建模法”设计 |
2.5.2 基于扎根理论的变量提取与一级编码 |
2.5.3 初始结构模型构建与二级编码 |
2.5.4 基于邻接矩阵的结构建模与三级编码 |
2.5.5 民国金属家具的阶层差异性与趋近性的整体作用机理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3 中西方文化折射下民国家具的用材特征分析——以藤家具为例 |
3.1 民国藤家具的形象特征分析 |
3.1.1 民国藤坐具的形象特征分析 |
3.1.2 民国其他藤家具的形象特征分析 |
3.1.3 民国藤家具的形象特征归纳 |
3.2 民国藤家具形象特征的根源分析Ⅰ(中国渊源) |
3.2.1 中国古代藤家具的资料来源与分析思路 |
3.2.2 中国古代藤坐具的形象特征分析 |
3.2.3 中国古代藤橱柜和藤器物的形象特征分析 |
3.2.4 中国古代藤家具的使用特征与审美特征研究——逐层矩阵归纳法 |
3.2.5 民国藤坐具形象特征的中国溯源 |
3.2.6 民国其他藤家具形象特征的中国溯源 |
3.3 民国藤家具形象特征的根源分析Ⅱ(西方渊源) |
3.3.1 民国藤家具西方渊源的渊源——中国风格的时空折射 |
3.3.2 受东方影响的西方藤家具的形象特征分析 |
3.3.3 纯西式的西方藤家具的形象特征分析 |
3.3.4 民国藤家具东方基因的西方溯源 |
3.3.5 民国藤家具西方基因的西方溯源 |
3.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法的民国藤家具特征根源分析 |
3.4.1 结构方程模型法 |
3.4.2 调查问卷设计 |
3.4.3 数据搜集过程 |
3.4.4 问卷数据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SEM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4 民国家具与室内的整体布局特征分析 |
4.1 办公类建筑室内与家具布局分析 |
4.1.1 单独办公室的布局 |
4.1.2 公共办公室的布局 |
4.1.3 会务场所的布局 |
4.2 住宅类建筑室内与家具布局分析 |
4.2.1 室内与家具布局的均衡特征 |
4.2.2 室内与家具布局的角度特征 |
4.2.3 室内与家具布局的搭配特征 |
4.2.4 室内与家具布局的功能特征 |
4.3 商业及公共类建筑室内与家具布局分析 |
4.3.1 商业类建筑室内与家具的布局 |
4.3.2 公共类建筑室内与家具的布局 |
4.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民国室内与家具布局特征分析 |
4.4.1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
4.4.2 数值分析 |
4.5 民国室内与家具布局特征的根源分析 |
4.5.1 经济因素 |
4.5.2 文化因素 |
4.5.3 审美因素 |
4.5.4 建筑因素 |
4.6 本章小结 |
5 民国家具与室内的整体色彩特征分析 |
5.1 基于色彩学与色彩心理学的色彩模型分析法 |
5.1.1 色彩模型 |
5.1.2 色彩测量方法 |
5.1.3 色彩搭配原理 |
5.1.4 色彩视觉心理 |
5.1.5 色彩性格 |
5.2 建筑类型视角的室内及家具色彩学分析 |
5.2.1 民国政府办公室色彩特征定量分析——综合明度法 |
5.2.2 民国政府会议和会晤场所色彩分析 |
5.2.3 民国企业办公室色彩分析 |
5.2.4 民国社会中下层住宅色彩分析 |
5.2.5 民国社会上层住宅色彩分析 |
5.3 构成要素视角的室内及家具色彩学分析 |
5.3.1 民国室内硬质家具色彩分析 |
5.3.2 民国室内沙发色彩分析 |
5.3.3 民国室内墙体色彩分析 |
5.3.4 民国室内地面色彩分析 |
5.3.5 民国室内窗帘色彩分析 |
5.4 民国室内及家具色彩特征的根源分析 |
5.4.1 经济因素 |
5.4.2 文化因素 |
5.4.3 政治因素 |
5.4.4 其他因素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1 民国家具与室内设计手法的总体特征 |
6.1.2 民国家具与室内设计的特征根源 |
6.1.3 对当代家具与室内设计的启示 |
6.2 主要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6.2.1 主要研究特色 |
6.2.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民国藤家具特征调查问卷 |
附录2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 |
(5)基于服装风格的木质饰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宄的创新点和重难点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1.6.2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2 木质饰品的属性和特色 |
2.1 木质饰品的自然属性 |
2.2 木质饰品的材质属性 |
2.2.1 木质饰品的肌理形态 |
2.2.2 木质饰品的色彩 |
2.3 木质饰品的社会属性 |
2.3.1 文化认同 |
2.3.2 人文关怀 |
2.4 木质饰品分类与特征 |
2.4.1 艺术首饰 |
2.4.2 商业首饰 |
3 木质饰品对服装风格的作用与关系 |
3.1 服装的映衬 |
3.2 木质饰品与服装主体的关系 |
3.2.1 大自然风格 |
3.2.2 禅意风格 |
3.2.3 与木质饰品气质相符的服装风格特点 |
3.2.4 与木质饰品气质相符的服装款式应用分析 |
3.3 佩戴木质饰品在服装中的表达 |
3.3.1 佩戴效果的比较 |
3.3.2 佩戴感受的分析 |
3.3.3 木质饰品与服装整体的关系 |
4 实践设计 |
4.1 创新设计趋势 |
4.1.1 木与金属 |
4.1.2 木与其他综合材料 |
4.2 木质饰品的设计制作实践 |
4.2.1 方案构思与草图 |
4.2.2 选材并尝试方案可行性 |
4.2.3 制作过程 |
4.2.4 作品展示 |
4.2.5 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
5.1 内容总结 |
5.2 研究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在家居饰品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四)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五)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创新点 |
二、相关概述 |
(一) 白裤瑶服饰图形的溯源 |
1. 白裤瑶服饰文化 |
2. 白裤瑶服饰图形特征的影响要素分析 |
3. 白裤瑶服饰图形的分类 |
(二) 图形语言的基本概述 |
1. 图案、符号与图形的辨析 |
2. 图形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 |
(三) 图形语言在家居饰品中的应用发展趋势 |
1. 家居饰品的基本概念 |
2. 图形语言在家居饰品中的应用发展趋势 |
3. 图形语言在现代家居饰品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
三、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在家居饰品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
(一) 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的分类 |
1. 以形语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图形语言 |
2. 以材质语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图形语言 |
3. 以色彩语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图形语言 |
4. 以意语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图形语言 |
(二) 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的特性 |
1. 简约协调美 |
2. 符号性强 |
3. 内涵独特 |
(三) 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在家居饰品中的应用现状 |
1. 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在家居饰品中的应用背景 |
2. 以白裤瑶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服饰图形语言在家居饰品中的应用现状 |
四、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在家居饰品设计中应用方法和基本原则 |
(一) 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在家居饰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
1. 通过形语言的重构来表现 |
2. 通过色彩语言的扩充、重组来表现 |
3. 通过材质语言的拓展与融合来表现 |
4. 通过意语言的强调来表现 |
(二) 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在家居饰品设计应用的基本原则 |
1. 延续其简洁审美倾向 |
2. 兼顾功能强调协调与美感 |
3. 注重民族特色诠释与创新 |
五、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在家居饰品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 |
(一) 吊挂装饰类的设计应用 |
1. “瑶平安”壁挂设计 |
2. “瑶王印”壁挂设计 |
3. “瑶爱”壁挂设计 |
(二) 摆件装饰类的设计应用 |
1. “瑶一起”白裤瑶民族特色吉祥摆件 |
2. “瑶方”白裤瑶民族特色木盘系列 |
3. “瑶变”杯垫系列 |
4. “瑶次方”摆件系列 |
(三) 家居织物装饰类的设计应用 |
六、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大众化体验模式在珠宝行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1.4.1 资料分析 |
1.4.2 市场调研 |
1.4.3 案例探究 |
2 当代珠宝首饰文化与加工工艺的现状概述 |
2.1 珠宝首饰文化 |
2.1.1 珠宝知识 |
2.1.2 珠宝设计 |
2.1.3 珠宝历史文化 |
2.1.4 珠宝佩戴美学 |
2.2 珠宝首饰加工工艺 |
2.2.1 金属工艺 |
2.2.2 雕蜡铸造工艺 |
2.2.3 镶嵌工艺 |
2.2.4 宝石打磨雕刻工艺 |
2.2.5 绳结艺术 |
2.3 我国珠宝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 |
2.3.1 产品优化 |
2.3.2 互联网带来销售渠道多样化 |
2.3.3 行业标准完善 |
2.3.4 婚庆市场扩大 |
2.3.5 体验式消费兴起 |
3 大众化体验模式在珠宝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
3.1 大众化体验模式概述 |
3.2 珠宝大众化体验的传统模式 |
3.2.1 珠宝专业培训 |
3.2.2 珠宝定制 |
3.2.3 珠宝讲座沙龙 |
3.3 珠宝大众化体验的新型模式——以一饰一诺首饰体验馆为例 |
3.3.1 首饰DIY体验 |
3.3.2 珠宝首饰定制创新模式探究 |
3.4 珠宝大众化体验的未来模式 |
3.4.1 3D打印技术 |
3.4.2 虚拟现实(VR)技术 |
3.4.3 树脂材料 |
3.4.4 钛金属材料 |
4 大众化体验模式在珠宝行业中的推广可行性分析 |
4.1 消费者对珠宝大众化体验新模式的看法 |
4.1.1 调查背景 |
4.1.2 调查内容 |
4.1.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2 珠宝大众化体验新模式的推广可行性分析 |
4.2.1 理念模式 |
4.2.2 物理条件 |
4.2.3 营销策略 |
5 大众化体验模式在珠宝行业中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
5.1 经济意义 |
5.2 社会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毕业设计《花窗》 |
(9)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内容 |
1.2 研究的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和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趋势 |
1.4 研究方法 |
1.4.1 历史分析法 |
1.4.2 实地调研法 |
1.4.3 综合分析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概述 |
2.1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的民族简介 |
2.1.1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的分布 |
2.1.2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的发展变迁 |
2.2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概述 |
2.2.1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首饰发展概述 |
2.2.2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首饰的佩戴风俗 |
2.2.3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首饰的材质种类 |
2.3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文化因子探析 |
2.3.1 宗教文化对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影响 |
2.3.2 民俗文化对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影响 |
2.3.3 历史文化对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影响 |
3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造型特征 |
3.1 头饰的造型特征 |
3.1.1 辫盖 |
3.1.2 陶克格 |
3.2 耳饰的造型特征 |
3.2.1 环状型 |
3.2.2 钩挂型 |
3.3 项饰的造型特征 |
3.3.1 项链 |
3.3.2 挂坠 |
3.4 手饰的造型特征 |
3.4.1 手镯 |
3.4.2 戒指 |
4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制作工艺 |
4.1 镶嵌工艺 |
4.1.1 包镶工艺 |
4.1.2 其他镶嵌工艺 |
4.2 花丝工艺 |
4.3 錾花工艺 |
4.4 锤鍱工艺 |
4.5 其他工艺 |
5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装饰特征 |
5.1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纹样特征 |
5.1.1 植物纹样 |
5.1.2 动物纹样 |
5.1.3 几何纹样 |
5.1.4 其他纹样 |
5.2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装饰纹样的审美特征 |
6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与其他少数民族首饰的对比 |
6.1 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头饰的对比 |
6.2 与新疆维吾尔族传统耳饰的对比 |
7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发展 |
7.1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工艺的传承及遗失 |
7.2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造型的改良与突破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10)青岛CQ饰品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内容与结构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市场细分、目标市场与定位理论 |
2.1.1 市场细分 |
2.1.2 目标市场 |
2.1.3 市场定位 |
2.2 市场营销组合理论 |
2.2.1 市场营销组合概述 |
2.2.2 市场营销组合的产生与发展 |
2.2.3 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
3 青岛 CQ 饰品公司内部条件分析与营销现状分析 |
3.1 青岛 CQ 饰品公司概况 |
3.2 青岛 CQ 饰品公司产品 |
3.2.1 公司产品概述 |
3.2.2 一般仿真饰品加工工序 |
3.3 青岛 CQ 饰品公司的经营能力 |
3.3.1 研发能力 |
3.3.2 生产能力 |
3.3.3 营销能力 |
3.4 青岛 CQ 饰品公司的组织结构 |
3.5 青岛 CQ 饰品公司的营销现状 |
3.5.1 青岛 CQ 饰品公司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2 青岛 CQ 饰品公司营销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4 青岛 CQ 饰品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法律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文化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行业竞争分析 |
4.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4.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4.2.3 新进入者的威胁 |
4.2.4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4.2.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4.3 市场需求分析 |
4.3.1 饰品市场特点 |
4.3.2 影响饰品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 |
4.4 SWOT 分析 |
4.4.1 优势分析 |
4.4.2 劣势分析 |
4.4.3 机会分析 |
4.4.4 威胁分析 |
5 青岛 CQ 饰品公司营销策略 |
5.1 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的确定 |
5.1.1 目标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的确定 |
5.2 市场定位 |
5.3 产品策略 |
5.3.1 产品的生命周期策略 |
5.3.2 新产品开发 |
5.3.3 产品组合 |
5.3.4 品牌和包装 |
5.4 价格策略 |
5.4.1 定价方法 |
5.4.2 定价技巧 |
5.5 分销渠道策略 |
5.5.1 选择分销渠道模式的原则 |
5.5.2 分销渠道的模式 |
6 青岛 CQ 饰品公司营销策略实施建议 |
6.1 加强市场调研力度 |
6.2 构建新产品开发团队 |
6.3 重视产品质量 |
6.4 完善营销组织机构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电镀鲜花饰品制作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首饰表面处理课程中PBL-多媒体综合教学的应用与实践[J]. 杜景红,姚雪. 实验室科学, 2021(05)
- [2]云南傣族服饰符号在婚庆用品设计中的应用[D]. 龚明霞.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纹样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D]. 祁晓君.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民国家具与室内装饰的典型特征及根源分析[D]. 张颖泉.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5]基于服装风格的木质饰品设计研究[D]. 李晓. 浙江理工大学, 2018(02)
- [6]白裤瑶服饰图形语言在家居饰品中的应用研究[D]. 申倩.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1)
- [7]大众化体验模式在珠宝行业中的应用研究[D]. 白旭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8]歌剧《大运河》造型随感[J]. 邓艺倩. 艺术科技, 2015(11)
- [9]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工艺研究[D]. 孙盼. 新疆师范大学, 2016(11)
- [10]青岛CQ饰品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宁岳.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