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幻想不只发生在性生活时(论文文献综述)
陈曦[1](2020)在《拉斯·冯·提尔电影中权力与性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因其影片风格和内容总是冒犯到观众与评论家,常被影迷戏称为“拉斯·疯·提尔”。尽管他的影片中充斥着大量的血腥,暴力,裸露和性爱场景,但这种对电影尺度外延的挑战并不是博人眼球,而是与影片的内核息息相关。本文的论题主要围绕在其几部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核心要素“性”来探究其与权力的关系。本文应用米歇尔·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以拉斯·冯·提尔电影中权力与性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本文第一章首先对拉斯·冯·提尔导演的电影中性要素大量出现的原因进行溯源,挖掘他的作品中的性要素与其出生地丹麦的文化和其自身的成长经历之间密切的联系,其次论述导演在面对美国文化霸权的侵袭时所作出的行动。第二章着眼于对电影作品中权力与性之间联系的讨论,米歇尔·福柯认为微观权力最基本的运作方式是规训,影片中的性被权力的密网笼罩着,性被婚姻关系束缚,被社会规训,被宗教管控。性在权力的包围中不断的挣扎与喘息着。第三章因为微观权力实际上是一种力量关系的对比,单纯的将权力与性的关系理解为压抑性的,否定性的,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权力与性之间的关系有时是相互追逐的、相互利用的。拉斯·冯·提尔电影中男性利用权力来要挟女性以便达到自己的目的,以及女性为了国家的利益主动色诱男性,在这种互相利用的关系中,性成为了权力交易的牺牲品和政治阴谋的工具。第四章阐述拉斯·冯·提尔电影中的人物通过做出与性相关的具体行动来实现对权力的反攻,他们从语言层面为性发声到行为层面做出令人瞠目结舌的群交动作,再到反抗失败后用生命的消失来彻底的摆脱权力的控制,这一系列的行动揭示出有权力压迫与控制的地方就有反抗与牺牲。但是固有的权力体系一经形成后便很难凭借个人的力量去打破。最终反抗以失败告终。
张巍[2](2020)在《主体的相遇与生成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重构》文中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末伊始,精神分析领域发生了一种主体间转向,即从单人心理学范式走向双人心理学范式。现如今,主体间取向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成为当代精神分析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以主体间视角为基础,借鉴现象学、古典实用主义和动力系统理论等资源,提出心智三层级模型(内心维度)和双人互动的多重交流模型(人际维度),尝试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整合与重构。在内心维度上,人与世界的直接互动为依赖于表征的“旁观者模式”奠基。从种系演化的角度来看,这一点更为明显:身体(不依赖于表征的直接互动)为逐渐发展出的潜意识(有表征、无觉知)和意识(有表征、有觉知)活动提供了基础。由于表征的出现,有机体具备了相对独立的内部世界,能够对互动进行模拟,发挥一种“替代行动”的作用,还能在某种程度上超越现实,为创造性和幻想提供有利条件。更进一步地,可以将个体的心智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级:身体、潜意识和意识。身体作为最底层,一方面作为连接内外世界的“中介”,另一方面表现为一种知觉—运动能力(身体图式),实现与世界的直接互动。潜意识作为中间层,包含亚符号和符号的表征。在精神分析领域中,前者主要涉及个体与他人的互动模式或策略,后者主要与自体表征与内部他人(或客体表征)有关。意识位于最高层,与语言密切相关。其可以通过觉察和反思,对身体和潜意识进行自上而下的调节。在人际维度上,从心智的三层级模型出发,可以将人际间的交流方式划分为6种基本类型,即身体—身体、身体—潜意识、身体—意识、潜意识—潜意识、潜意识—意识和意识—意识。在人际互动中,布伯区分的“我—它”关系和“我—你”关系可以视为最基本的两种互动模式,其普遍存在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亲密关系中。“我—它”关系可以通过语言、情绪和身体行动等途径来进行,实现对他人的操纵;“我—你”关系的实现则意味着全身心投入对话之中,其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情感调谐。在兼顾人际维度和内心维度的思路下,本文对个体发展和治疗策略进行了新的解读。在发展过程中,个体在关联与个体化的辩证张力中被塑造。从关联的角度来看,亲子关系中的安全型依恋互动是“我—你”关系模式的典型示例。当安全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个体可能会使用索取、顺从、回避和控制策略,“我—它”关系模式在其中反复上演。在自恋需要的获取上,理想情况是母婴在幻想和现实之间维持一种动态平衡。如果自恋需要无法得到满足,个体会倾向于建立好高骛远的目标、在人际互动中控制或操纵他人来获得价值感。在同伴关系中,通过相似性(及伴随的差异性)体验,个体与他人可以更顺畅地分享内部世界的体验,促进相互了解,加深友谊关系,克服孤独感,并融入更大的团体或集体,促进自体的发展。在亲密关系中,融洽的性行为有助于伴侣双方维持关系,不融洽的性行为可能会成为“权力争夺”的战场,“我—它”关系模式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从个体化角度来看,理想的情况下,个体与他人的边界维持着动态平衡,相处融洽,表现出一种独处的能力。不理想的情况下,双方的边界会出现问题:或者是边界消解、模糊,个体成为他人的附庸或者他人成为我的附属品;或者是联结切断,造成孤独或“虚假的独立”。这些不同类型的互动都“积淀”在个体的内部世界中,形成“多重内部回路”或“多重内部工作模型”,使心灵不断丰富和多样化。在本文的整合视角下,精神分析治疗发生于分析师与来访者组成的主体间系统之中。在前反思的互动层面上,分析师需要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为来访者的改变提供榜样,如对使用回避和顺从策略的来访者提供支持,对使用索取和控制策略的来访者限定边界。在反思的觉察层面上,分析师可以帮助来访者从当前的互动中“退后一步”或“按下暂停键”,看到互动的其他可能性。这可以通过简要“复述”来访者的叙述、解释来访者的互动策略、解释来访者的其他材料(如情绪状态),以及录像后进行回放和分析等方式实现。此外,精神分析治疗的推进不仅发生在相对安静的时刻里,还在一些特殊时刻中发挥关键作用,如相遇时刻、情感突出时刻和关系破裂后的修复时刻。未来的精神分析研究在密切关注临床经验的同时,需要继续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对话。
黄小殷[3](2019)在《1929-2019年奥斯卡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呈现》文中提出奥斯卡金像奖是举世注目的电影大奖,影片获奖意味着得到影视行业内的最高认同,影片无疑会成为电影发展的标杆。虽然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来自不同国家,主题多样,但影片中女性形象所传达的文化意涵、意义尤为重要,代表着电影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中女性所处的地位、处境。故本文试图以奥斯卡电影作为样本,以女性角色形象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奥斯卡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呈现情况。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女性主义理论以及女性主义运动发展的三大阶段,对1929年奥斯卡金像奖成立以来获得该奖项的电影题材中女性形象进行回顾、整理、分析。笔者从电影的背景以及女性角色的处境、人物身份特点入手,结合女性主义运动的重点时期和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分析电影主题中女性地位的呈现,并试图结合“视觉快感”“男性凝视”“蛇蝎美人”等理论总结女性在电影中被表达的状态。研究发现,20世纪30年代后,奥斯卡电影中女性形象多以妻子、女儿、母亲等形象呈现,有小部分影片展现出女性独立强悍的一面。而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性形象在影像中多呈现出服从男权的状态,女性在银幕上没有摆脱“被凝视者”的身份和“失语”的状态。虽有追求自由、自主的特征,但有一些女性角色被置入“蛇蝎美人”等负面的、被动无力的语境中。1980年以后,女性主义先锋电影开始崛起,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表现得更加积极,强大、自立的正面女性形象在银幕上呈现出来,女性形象的表现更加丰富。新世纪以后,女性的多元差异被社会接受,银幕上所展现的同性恋、跨性别群体、或少数族裔女性即使遭受到一定的压迫,但大多数情况下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
李嘉懿[4](2019)在《夹缝之中—论王小波《似水柔情》中双性恋的生存困境》文中指出本文通过作品主人公身处性别、主体和生存的夹缝,探析王小波的小说《似水柔情》所表现的双性恋精神困境和生活困境。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性少数群体天生的个性特征与后天性别规训的冲突。首先探究主人公阿兰的性别身份,发现他是一名自认为女性的生理上的男性。他无法完全摆脱自己的男性身份,处于“双性同体”的状态,在两种性别之间摇摆,但他的性别选择依然给人一种刻板的印象。其次,探究主人公小史的性向身份,挖掘他被压抑、却在不经意中显现的同性情欲本能。他的性向是在同性中发现异性情欲、在异性中实践同性情欲的混杂状态。两位主人公虽然违背了传统的性别规训,但因没有完全挣脱桎梏,因此找不到合适的话语为自己确立合法性地位,陷入无法消解的身份夹缝之中。第二部分,阐释主人公试图在受虐中满足生存的需求,但无法在这种虚假的角色扮演中获得真正的主体位置之间的矛盾。小史与阿兰的性虐关系是一种主奴关系,这种主奴关系同时带有夫妻、母子关系的影子。作为奴隶,阿兰在对小史的完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这种强烈的联结关系中找到一种归属感。小史和阿兰又是警察与犯人的关系。阿兰作为犯人,在被逮捕中感受自己的美丽和自尊,在与警察的博弈中诱惑正统的一方走向邪恶,获得一种隐含的掌控权。然而,他追求自我价值的行为不过是一种虚幻的主体操演,是一种过程的体验而不是结果,本质上是一场意义的自我赋予及自我感动,他处在主体的夹缝中无法自拔。第三部分,探究人类原始生物性与社会文明性的对抗。一方面,主人公按照人类的慕美倾向生活,看似践行了多样的审美天性,但仍无法破除社会单一规范的桎梏;另一方面,主人公按照人类生物需求的快乐原则生活,不愿成为道德文明要求下掩藏本性的虚伪之人,却反而被划为“贱人”,无法改变自己的现实地位,陷入二元性、本质性文明下的话语夹缝之中。第四部分,探究性少数群体无从抵抗社会规训的生存夹缝。一方面,社会对他们进行嘲弄式的惩戒和放逐式的隔离,让他们丧失反抗的外部资格;另一方面,社会规训已经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使他们丧失反抗的内部力量。同时,梳理王小波的理念与酷儿理论的差异和契合,回归文学史,概括《似水柔情》的价值与启示。
裴争[5](2018)在《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文中提出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这一论题的研究目标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定义何为痴狂叙事;二是理清痴狂叙事对于现代中国小说的意义。就第一点来说,笔者对痴狂叙事暂作如下定义:小说文本通过讲述痴狂者的故事、或以话语模拟痴狂者的状态、或设置一个狂欢化的世界等方式来展现一种非理性、非常态、超常规的人生或世界状态。痴狂叙事是对以理性见长的常规叙事方式的冲击和颠覆,其深层的叙事预期是以叙事方式的变革达到反传统、反道统、反理性的目的。从叙事的时间和空间标准来划分,痴狂叙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叙述痴狂者、痴狂者叙事和狂欢化叙事。就第二点来说,痴狂叙事对于现代小说的意义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痴狂叙事是现代中国小说成熟的重要标志。现代中国小说和痴狂叙事是相伴相随的,现代中国小说既伴随着痴狂叙事源起而发展,又伴随着痴狂叙事最终成熟,因此,痴狂叙事是中国小说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作为一种非理性叙事,痴狂叙事包含着现代中国小说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的变革,既是中国小说艺术成熟的表征,也是现代中国文人面对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现实和世界文学的发展状况,期望以艺术创新实现自身价值的主动选择,折射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渴望独立又缺乏自信的复杂心态。论文全文分绪论、结论和另外七章共九大部分来具体展开论述。绪论是全文的总论,提出痴狂叙事这一概念并从整体上论述痴狂叙事对现代中国小说的意义。绪论共分五小节,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议题:首先介绍叙事学理论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小说作为叙事文本的独特性,其次归纳出痴狂叙事的定义并以时间和空间为标准划分出三种不同类型的痴狂叙事,从人性本质和时代特色来论述痴狂叙事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并归纳出痴狂叙事的三个精神特征,分别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统一、个人化与社会化的统一,最后一节是对相关论题的文献综述和论文的整体思路结构的介绍。另外七章分别论述不同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的痴狂叙事创作实践和价值意义。第一章论述鲁迅小说对痴狂叙事的贡献,鲁迅的小说几乎践行了痴狂叙事的三种不同类型。《狂人日记》既是现代文学的痴狂叙事开篇之作,又是痴狂叙事代表性的文本,其主体部分是痴狂者叙事的典型,而其文言部分则是一个小型的叙述痴狂者的文本,因此,《狂人日记》是一个复调叙事的小说。除了《狂人日记》,鲁迅还用《长明灯》和《白光》两篇小说来叙述两个不同的疯狂者的遭遇,一个是被禁闭的狂人,一个是自我禁闭的疯子,对这两个疯狂者讲述的目的是对造成他们疯狂的外在文化制度的批判。鲁迅对痴狂叙事最为独到的贡献是利用《故事新编》开创了狂欢化叙事的小说文本,实现了对历史小说和痴狂叙事模式的创新。第二章以《沉沦》为例来论证郁达夫小说中时空错乱的叙事模式,小说《沉沦》中表现出叙事与抒情、小说与诗词、中文与外文的混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郁达夫由诗人变为小说家,由传统文人转化为现代文人,这一身份的变迁并非郁达夫的主动追求,它一方面来源于历代文人的家国意识,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社会转型期普通人的生存需要。但正是《沉沦》这种散文和诗词、中文和西文的杂糅造就了一篇“不伦不类”的现代小说,从而开创了现代中国小说浪漫抒情的一支。第三章首先关注的是新感觉派小说产生的城市空间背景,上海独特的殖民文化为新感觉派小说的产生提供了契机,也为刘呐鸥等人的城市书写提供了素材。但不论新感觉派小说家眼里的上海是地狱还是天堂,他们笔下的城市空间都是疯狂变形的,旋转的舞厅、扭曲的人际关系、变异的亲情伦理、色情狂般的摩登女性等,都是他们笔下最常见的都市风景。新感觉派小说中取得成就最高的是施蛰存,他擅长书写城市威压下心灵空间的变迁,他笔下的心灵空间从宁静到疯狂,越接近上海越变得失衡而失控,终致入了魔道的疯狂。第四章从痴狂叙事的视角对新时期文学进行重新梳理,关注的重点是新时期文学中三个取得较大艺术成就的小说流派,分别是寻根小说、新潮小说和新历史主义小说,主要集中于这几个小说流派的叙事变革。第五章具体论述寻根小说的代表作《棋王》和《爸爸爸》中两类不同的痴呆,王一生尽管思维敏捷、棋艺出神入化却被称为“棋呆子”;丙崽生来就痴傻弱智却能避开历次灾难生存下来,这二者都具有某种文化象征意义。把这两篇小说放在一起讨论既是一种对比也是对老庄文化和楚文化某一侧面的展示。第六章从家族的视角来论述新历史主义小说中的痴狂叙事,新历史主义小说热衷书写家族史,但新历史主义小说中的家族却充满了疯狂和混乱。以苏童笔下的“枫杨树”家族为例,尽管小说中写了不止一个家庭,但几乎每个家庭中都有失去理性的疯癫者,家人之间的亲情和关爱荡然无存,有的只是淫乱、妒忌、暴力、杀戮等仇恨和罪恶。小说中的叙述者跟家族的关系呈现一种渐行渐远的状态,家族史完全成为一种虚构的历史。第七章重点介绍了三个当代作家不同的痴狂叙事创作,分别是残雪、王小波和莫言。这其中,残雪的梦魇叙事是最为神秘也最令人费解的。残雪不仅叙述可怕而怪诞的噩梦,更以一种梦魇状态来叙事,这就使她的小说不仅内容变得晦涩难懂,而且使她的写作状态变得扑朔迷离。王小波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中的叙述人,这是一个游走于真实与虚构、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叙述人,也是一个自由穿梭于文本内外的叙述人。他小说中戏谑化的叙述语言使他成为继鲁迅之后另一个尝试狂欢化叙事的作家。莫言是痴狂叙事的集大成者,在他的小说不仅拥有众多的疯癫痴狂者,而且也汇集了多种样式的痴狂叙事文本,既有对疯癫者故事的讲述,也有疯癫者讲述的故事,同时他也继承并发展了鲁迅开创的狂欢化叙事,他的《檀香刑》、《丰乳肥臀》等小说模拟搭建狂欢节舞台,以此来诠释巴赫金的狂欢化文学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得益于他小说中的痴狂叙事成分。论文的结论总结了论文创新性、应用价值和存在问题,简单地说,痴狂叙事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论文的一大创新。把痴狂叙事应用到对现代中国小说的重新诠释和解读是论文最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还应看到,论文并没有充分涵盖所有形态的痴狂叙事的现代中国小说,这一论题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论证,不少作家的创作具有痴狂叙事的不同形态,但限于篇幅并没有去涉及,诸如此类的问题表明这一论题尚有充足空间可做进一步的探讨和挖掘。
邓丽丹[6](2017)在《赋权型性教育的质性研究 ——基于青春期性教育夏令营的田野调查》文中提出本论文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田野调查法对赋权型性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探究赋权型性教育夏令营的实践特点,以期为国内性教育现状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践支持。本研究选择三期赋权型性教育夏令营为观察对象,对夏令营的观察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形成最终的发现:1,赋权型性教育的教学内容致力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组织者通过积极回应学生对“性”与“性别”全面知识的渴求与灵活处理学生和家长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来达到这一目标;2,赋权型性教育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小组讨论、情景剧表演、学生主讲、小组辩论、让学生独自思考与陈述等方法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而教师则通过创设开放自由的氛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尊重学生的想法与个人经验、引导学生的意义学习、提供学习资源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3,赋权型性教育的目标旨在引起学生在态度、行为甚至人格的全面成长:包括促进学生自我负责能力,帮助学生消除“性耻感”、建立积极情绪体验,培养学生“性别平等、尊重多元”的价值观以及社会正义感,鼓励学生悦纳自我、积极面多挫折等;4,赋权型性教育的教育效果是积极有效的,通过性教育,纠正了学生的一些错误知识,也使得学生消除了对“性”的羞耻感,对“性”的态度更积极、对多元的存在变得更加包容,对自己变得更加负责。
董晓莹[7](2015)在《性倾向流动性的质性研究 ——基于北京某性别小组的田野调查》文中指出针对性倾向(sexual orientation)的研究经历了从二元划分、多元划分到当前以酷儿理论为理论支撑的流动性倾向观点的过程。近年来西方对于女性性倾向的相关研究不仅说明了性倾向的建构性和流动性,还给我们提供一个了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性倾向的认同与发展。本文根植于后现代主义的酷儿理论,采用质性研究,以北京的某一性别小组作为田野,并从中选定五位受访对象,搜集受访者生命史等质性资料来分析性倾向主体建构性与流动性。通过质性研究考察性倾向的主体建构与流动性,打破性倾向的简单类化和固定不变的主流霸权,也增进主流社会对于性倾向多元人群的理解与接纳,并为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工作提供支持。
王娟娟[8](2014)在《美国社会变迁与淫秽物品标准的演变》文中研究指明美国的淫秽物品司法标准不是在真空中制定的,而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场景中确立的。在美国历史上,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各级法院采用的淫秽物品标准出现多次变化。为此,本文从社会生活方式、传统的性道德观念以及言论自由的内容三个维度构建起美国社会变迁的历史场景。在此基础之上,整体上考察淫秽物品司法标准的演变过程,以及管控淫秽物品的问题上升为宪法议题的历程。本文共计20万余字,共分五章探讨美国淫秽物品标准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第一章考察淫秽物品问题的出现与标准制定;第二章论述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的世风嬗变与淫秽物品标准的争论;第三章分析从20世纪初至1956年间法院与淫秽物品标准的修订;第四章阐述1950年代至1970年代初性伦理自由化的深度发展;第五章梳理最高法院在1957到1973年间对淫秽物品标准界定的演变。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美国的淫秽物品标准在历史上经历哪些变化?哪些因素推动这种标准的变迁?不断变更的淫秽物品标准又对美国言论自由的内容产生什么影响?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探讨早期美国淫秽物品问题和标准出现。淫秽物品并未形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未能引起立法机关的关注。美国社会又普遍支持政府管控淫秽物品的行为,法院采用普通法上的“淫秽性诽谤”罪也支持政府的做法,根本没有必要确立淫秽物品的标准。内战之后,随着淫秽物品形成全国化的市场和社会净化运动的开展,淫秽物品问题成为全国性的议题。然而,社会各界对于淫秽物品的含义存在不同的认识,需要法院给出划分淫秽物品标准的依据,以增强司法的可预期性。1879年纽约地方法院在“合众国诉贝尼特案”引入希克林标准,后被最高法院所认可,遂成为美国各级法院评判淫秽物品的主要标准。然而,希克林标准并未一劳永逸地解决淫秽物品问题的内在争议。第二章构建20世纪早期州法院修订淫秽物品标准的社会场景。到世纪之交,大众传媒传播的情色内容日益增多,性解放运动的发起,削弱了美国社会传统的性道德观念,弗洛伊德学说的传入也为美国人发生自由的性行为提供正当理由。在这种情况之下,美国社会在激进的性自由主义者的带动之下,不断质疑希克林标准过于宽泛,容易查禁一些严肃研究性事的作品。这种质疑的声音势必推动美国的各级法院对于评判淫秽物品的标准作出回应。第三章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考察州法院修订的淫秽物品标准。为顺应社会时代的发展,以纽约法院为首的州级法院在20世纪上半叶,不断修订希克林标准,直到1932年的“合众国诉《尤利西斯》书案”进行大幅度的修订。这是一起涉及大名鼎鼎的兰登书屋引进乔伊斯创作的《尤利西斯》形成的着名案件。纽约法院在审理这桩案件中制定出现代的淫秽物品标准。这些州级法院逐案地把性教育作品、现实主义文学等有社会价值的作品排除出淫秽物品的范畴,缩小了淫秽物品所包含的范围。但是,受联邦制度的影响,最高法院此时没有介入淫秽物品领域,不同的州根据自身的情况决定是采用希克林标准还是现代淫秽物品的标准,到1940年代各州采用的标准越发地混乱。第四章构建20世纪中期制定淫秽物品宪法标准的历史场景。从二战以后,美国社会悄然进行的性解放运动趋于公开化,进一步削弱了传统的性道德观念对于个人性行为的外在约束,直到1970年代初出现性革命运动。性观念越来越开放的美国人,逐渐容忍和接纳大众传媒传播的色情作品,越来越不满民间团体完全基于维护社会道德查禁淫秽物品的行为。当代的一些宪法学者也提出了管控淫秽物品的行为可能触犯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的宪法议题,这就为最高法院介入淫秽物品领域提供可能。第五章梳理淫秽物品宪法标准的演变过程。最高法院在20世纪中期同意审理淫秽物品案件,是法庭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高法院在1948年的“道布尔迪有限公司诉纽约州案”,与淫秽物品问题失之交臂之后,后来在1957年的“罗斯诉合众国案”介入淫秽物品领域,确立首个现代淫秽物品的宪法标准,也就是大家俗称的罗斯标准。不过该标准并未得到美国社会的普遍支持,到1960年代最高法院法官的分歧越来越大,在淫秽物品领域几乎陷入停滞的状态,直到1973年在“米勒诉加利福尼亚州案”制定出米勒标准而强制性结束。总地来看,最高法院没有制定出令人满意的统一标准,但是它认可和保障公民享有表达性事的自由权利,顺应美国社会性生活自由化的发展趋势。然而,最高法院无意制定统一的言论自由的原则,给予淫秽物品宪法保护,而是逐案地在扩大成年人表达自由的权利与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之间实现平衡。
张婷[9](2013)在《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解读《阿拔斯区的地下室》女主人公胡露德的复仇心理》文中指出海伊法·彼塔尔()是叙利亚当代较为杰出的女作家,以发表具有争议性小说见长。《阿拔斯区的地下室》是作者于1995年发表的一部作品,曾在当时的叙利亚社会引起了一阵强烈的反响。本文以《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解读<阿拔斯区的地下室>女主人公胡露德的复仇心理》为题,结合弗洛伊德对于人性的观点,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深入解读女主人公胡露德的心理结构,剖析人物的内心与灵魂,分析导致其悲剧命运的内因,并以此来反思当代阿拉伯社会中女性的心理问题。本论文共分为导论、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和附录五个部分,其中正文由两章组成:第一章从三个方面对胡露德病态复仇心理的成因进行解读,即性本能驱使下的性幻想映射出对现实的不满、潜意识里的幼年创伤对人的心理作用以及在胡露德身上由性欲力比多到复仇力比多的转换;第二章是对胡露德复仇过程中焦虑性质的解读,即在宗教信仰下的现实性焦虑、本我-自我冲突下的神经性焦虑以及本我与超我冲突下的道德性焦虑,最后分析因焦虑导致胡露德悲剧命运的原因。结语部分通过对小说中其他女性心理的简单分析,把其他女性心理与胡露德进行比照,对胡露德的悲剧命运的成因做出结论,反衬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并以此来反思阿拉伯女性的心理问题。
黄琛[10](2012)在《弗洛伊德的欲望理论浅探》文中提出弗洛伊德的欲望论解释了人性的奥秘:人类是拥有丰富欲望的群体。弗洛伊德的欲望论对文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弗洛伊德的欲望论表现出一种人为了实现欲望而与现实博弈的状态,而现实阻碍了欲望的实现。本文在弗洛伊德欲望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把视野延伸到精神分析的话语中,研究了拉康、德勒兹、布鲁姆的欲望学说,指出了弗洛伊德对欲望理论的贡献的同时,也丰富了欲望理论的内容,更深刻地指出了人与欲望博弈的无限性和复杂性。本文还从审美之维的角度探讨了人为实现欲望的博弈行动,即欲望给作家的心灵带来了怎么样的冲突,又如何影响作家的创作,指出了作家是如何战胜欲望和冲突而成功的自我实现;同时还研究了欲望是如何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通过文学与梦、性和感伤的论述,指出了文学是表述人性欲望的人学。通过系统的研究和论述,本文意在揭示主体为实现欲望而与现实处在一个无限博弈的状态中,而个体满足欲望的策略正是与现实博弈的手段。
二、性幻想不只发生在性生活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性幻想不只发生在性生活时(论文提纲范文)
(1)拉斯·冯·提尔电影中权力与性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目的与选题意义 |
0.1.1 选题目的 |
0.1.2 选题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权力理论研究 |
0.2.2 拉斯·冯·提尔电影研究 |
0.3 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0.3.1 创新点 |
0.3.2 研究方法 |
1 拉斯·冯·提尔电影中权力与性的成因 |
1.1 深受文化环境的影响 |
1.1.1 自由开放的丹麦性文化 |
1.1.2 反对美国文化霸权的侵袭——道格玛95宣言的诞生 |
1.2 导演自身的成长经历 |
1.2.1 家庭的塑造 |
1.2.2 艺术的影响 |
2 拉斯·冯·提尔电影中性背后的权力机制 |
2.1 婚姻对性的管控 |
2.1.1 婚姻中的角色分配与权力定位 |
2.1.2 在婚姻关系中被强制的忠诚 |
2.1.3 在权力指定的区域内控制自己的欲望 |
2.2 社会对性的规训 |
2.2.1 应该遵循的性道德 |
2.2.2 被权力规训的性话语 |
2.2.3 规训社会对个体性经验的监视 |
2.3 宗教对性的戕害 |
2.3.1 基督教教义中的性观念 |
2.3.2 基督教的控制手段——自我禁欲与坦白忏悔 |
3 拉斯·冯·提尔电影中权力对性的利用 |
3.1 性无能丈夫的荒唐要求 |
3.1.1 以爱之名的权力转让 |
3.1.2 以爱之名的求生要挟 |
3.2 权欲结合下的性谎言 |
3.2.1 个人私欲的发泄 |
3.2.2 复杂情感的利用 |
4 拉斯·冯·提尔电影中性对权力的反抗 |
4.1 争夺话语权 |
4.1.1 公开场合中勇敢的表达 |
4.1.2 宗教禁锢中争取发言权 |
4.2 灵与肉的反攻 |
4.2.1 幻想中对男性权力的抹杀 |
4.2.2 非理性行为的反叛 |
4.2.3 对权力彻底的摆脱——死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主体的相遇与生成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导论:精神分析的主体间“诉求” |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转向 |
一、从单人心理学到双人心理学 |
二、主体间转向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主体间取向的代表人物及基本主张 |
一、斯托罗洛、阿特伍德、奥林奇和布兰德沙夫特 |
二、阿隆、本杰明和奥格登 |
三、波士顿变化过程研究小组 |
四、毕比和拉赫曼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模型 |
一、研究思路 |
二、基本模型 |
第二章 心灵:相对独立的内部世界 |
第一节 表征的派生地位 |
一、作为核心概念的表征 |
二、一种无表征的“认识论” |
第二节 演化心灵的三阶段 |
一、身体:与环境的直接互动 |
二、潜意识:表征及其自动化 |
三、意识:觉知及其调控 |
第三节 内部回路与外部回路 |
第四节 小结:“私密空间” |
第三章 人际:“共在”中的个体与他人 |
第一节 心智三层级模型 |
一、作为动力系统的心智 |
二、最底层:身体 |
三、中间层:潜意识 |
四、最高层:意识 |
第二节 人际交流的基本形式 |
一、6种基本交流形式 |
二、几点重要说明 |
第三节 人际互动中的基本模式 |
一、两类基本关系模式:“我—它”与“我—你”关系 |
二、“我—它”关系与“我—你”关系的表现形式 |
第四节 小结:生成的动力系统 |
第四章 个体发展:关联与个体化的辩证张力 |
第一节 关系之网:人际互动的“战场” |
一、亲子关系 |
二、同伴关系 |
三、亲密关系 |
第二节 个体化:他人与我的界限 |
一、相对独立的“我” |
二、多重自体与连续自体 |
第三节 小结:发展的两条线索 |
第五章 治疗策略:反思与前反思的互补 |
第一节 治疗的总体原则 |
第二节 互动:前反思层面的模式更替 |
一、提供支持 |
二、限定边界 |
三、治疗中的特殊时刻 |
第三节 “慎思”:反思层面的自体调节 |
一、反思的重要性 |
二、针对具体策略的解释 |
三、在困境或危机中促进反思 |
第四节 小结:整合视角下的精神分析治疗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1929-2019年奥斯卡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女性主义研究的现状 |
1.3.2 关于奥斯卡影片研究的现状 |
1.3.3 关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研究的现状 |
1.3.4 关于女性形象研究的现状 |
1.3.5 小结 |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奥斯卡获奖影片中女性形象概况 |
2.1 女性角色在奥斯卡获奖影片中的呈现 |
2.1.1 从女权主题的呈现看 |
2.1.2 从男性视角叙事看 |
2.1.3 从女性身份的呈现看 |
2.2 奥斯卡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变化 |
2.2.1 1929 -1959 年奥斯卡电影女性形象 |
2.2.2 1960 -1980 年奥斯卡电影女性形象 |
2.2.3 1981 年至今奥斯卡电影女性形象 |
2.3 女性主义运动与女性形象呈现 |
第三章 男性凝视下的女性形象 |
3.1 男性凝视:作为权力主体的审视 |
3.1.1 女性主义浪潮与男性凝视的冲击 |
3.1.2 男性凝视中女性身份的构建 |
3.2 刻板印象:凝视中的女性形象 |
3.2.1 社会关系中的性别二元对立 |
3.2.2 家庭关系中的性别二元对立 |
3.3 对抗颠覆:男性话语权下的女性空间 |
3.3.1 被“宽恕”的抗争女性形象 |
3.3.2 黑色电影中的“蛇蝎美人” |
第四章 独立崛起中的女性形象 |
4.1 先锋主义:女性话语权下的身份实践 |
4.1.1 女性主义浪潮与实践主义的叠合 |
4.1.2 先锋主义电影的兴起 |
4.2 崛立抗争:复仇女性的自赎之路 |
4.2.1 复仇题材电影女性的身份构建 |
4.2.2 复仇囚徒的自我救赎 |
4.3 反向凝视:女性意识的独立与反击 |
4.3.1 女性作为诉说主体的形象建构 |
4.3.2 女性话语权下的意识张扬 |
第五章 多元差异化的女性形象 |
5.1 多元差异:从群体到个体的差异聚焦 |
5.1.1 后现代女性主义与女性多元差异的交汇 |
5.1.2 同性恋女性主义和黑人女性主义 |
5.2 超越两性:非异性恋女性的身份呈现 |
5.2.1 跨性别人群、同性恋女性的形象构建 |
5.2.2 突破绝对双性的恋爱枷锁 |
5.3 少数族裔:白人社会中黑人女性的处境 |
5.3.1 少数族裔女性的身份构建 |
5.3.2 黑人女性群体的抱团自强 |
结语 |
附录 (本文所及奥斯卡获奖影片整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夹缝之中—论王小波《似水柔情》中双性恋的生存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性别夹缝:无法消解的二元身份 |
第一节 性别身份:天生僭越的复杂灵魂 |
第二节 性向身份:内在流动的双性情欲 |
第二章 主体夹缝:无处确立的主体位置 |
第一节 主人与奴隶:自我实现与归属 |
第二节 警察与犯人:自我尊严与权力 |
第三章 话语夹缝:无可调和的原生天性 |
第一节 多样天性与单一规范 |
第二节 生物需求与文明要求 |
第四章 生存夹缝:无从反抗的社会规训 |
第一节 外部困境:师出无名的反抗 |
第二节 内部困境:深入人心的谎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小说作为叙事文类之一种 |
一 叙事学理论在西方及中国的发展 |
二 小说作为叙事文学的独特性 |
第二节 痴狂叙事的定义及其三种类型 |
一 何谓痴狂叙事 |
二 痴狂叙事的三种类型 |
第三节 痴狂叙事产生的原因及背景 |
一 理性时代的痴狂叙事 |
二 痴狂时代的疯癫讲述者 |
三 西方非理性哲学的影响 |
第四节 痴狂叙事的精神特征 |
一 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
二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统一 |
三 个人化叙事与社会化叙事的统一 |
第五节 文献综述及思路方法 |
一、相关文献综述 |
二 思路方法与大体结构 |
第一章 从疯癫到狂欢:开启痴狂叙事的鲁迅小说 |
第一节 《狂人日记》与痴狂叙事的源起 |
一 叩开现代中国小说“大门”的狂人 |
二 《狂人日记》的复调叙事模式 |
三 《狂人日记》的复调叙事产生的根源 |
第二节 被禁闭与自我禁闭的疯癫者 |
一 被禁闭的狂人:《长明灯》 |
二 自我禁闭的精神病患者:《白光》 |
第二节 狂欢化叙事:《故事新编》的叙事模式创新 |
一 狂欢化叙事模式的体现 |
二 狂欢节平台的搭建 |
三 狂欢化叙事的根源 |
第二章 时空错乱的痴狂叙事:《沉沦》再解读 |
第一节 生存于两个时空里的叙事主人公 |
一 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叙述人 |
二 错乱的叙述时空 |
第二节 《沉沦》诗词叙事的文化心理变迁 |
一 文体混杂中的身份转变 |
二 人格与艺术的双重完成 |
第三章 新感觉派小说中的疯狂城市空间 |
第一节 现代小说的异类——新感觉派小说 |
一 “混血”的小说流派 |
二 “飞地”上海的独特背景 |
第二节 疯狂变形的城市空间 |
一 旋转的舞厅 |
二 扭曲的男女关系 |
三 变异的亲情伦理 |
四 女性叙事的悖论 |
第三节 从宁静到疯狂:施蛰存的心灵空间叙事 |
一 从诗化叙事起步 |
二 窥视古人隐秘的性爱心理 |
三 从平静到焦灼的心灵空间变迁 |
第四章 痴狂叙事与新时期文学的转型 |
第一节 “启蒙文学”与“文学启蒙” |
一 又一个“启蒙文学”的到来 |
二 意识流小说开启的“技术革新” |
第二节 寻根小说的叙事策略 |
一 寻根小说的不同文化选择 |
二 马原与扎西达瓦的叙事差异 |
第三节 新潮小说的“革命” |
一 新潮小说产生的现代主义背景 |
二 新潮小说的叙述“革命” |
第四节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虚构与真实 |
一 虚构的历史 |
二 真实的人性 |
第五章 《棋王》与《爸爸爸》的叙事悖论 |
第一节 《棋王》的文化叙事悖论 |
一 尴尬的叙述人 |
二 王一生的两极状态 |
三 “棋呆子”的成长之路 |
第二节 《爸爸爸》的痴呆叙事悖论 |
一 众声喧哗中的丙崽 |
二 三个隐含作者的矛盾对立 |
三 仁宝的带来的不可靠叙事 |
第六章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疯癫家族叙事 |
第一节 疯癫的家族叙事与叙述者 |
一 历代小说中的家族叙事 |
二 身份不明的家族故事讲述者 |
三 新历史主义小说血亲关系的混乱与瓦解 |
第二节 癫狂的“枫杨树”家族 |
一 渐行渐远的家族故事叙事者 |
二 “枫杨树”家族内的“七宗罪” |
三 “枫杨树”家族的疯癫者 |
第三节 《尘埃落定》的痴傻叙事 |
一 “我”:傻瓜?抑或智者? |
二 《尘埃落定》中的三个不同的故事 |
三 痴傻叙事下的三种不同情感 |
第七章 多元化痴狂叙事创作实践 |
第一节 残雪的梦魇叙事 |
一 以梦的状态写作 |
二 噩梦般的叙事 |
三 残雪噩梦叙事的来源 |
第二节 王小波小说的狂欢化叙事 |
一 徜徉于文本内外的两个王二 |
二 穿梭于不同时空的叙述人 |
三 戏谑化的叙述话语 |
四 独特叙事风格的成因 |
第三节 莫言小说的痴狂叙事 |
一 各类不同的痴狂叙述者 |
二 搭建狂欢的平台 |
三 杂语化的叙述语言 |
结论 |
一 痴狂叙事的创新性意义 |
二 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 |
三 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研究空间 |
参考文献 |
一 专着类 |
二 论文类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赋权型性教育的质性研究 ——基于青春期性教育夏令营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性教育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性”的定义 |
2.1.2 “性教育”的概念界定 |
2.2 国外青少年性教育发展概述 |
2.2.1 禁欲型性教育 |
2.2.2 综合型性教育 |
2.2.3 整体型性教育 |
2.3 国内青少年性教育现状概述 |
2.3.1 青少年缺乏性教育 |
2.3.2 推崇“禁欲”的性道德教育 |
2.3.3 “性污名化”、缺少“性别平等”意识的性教育 |
2.3.4 单纯的“防性侵”性教育 |
2.4 赋权型性教育 |
2.4.1 赋权型性教育的概念 |
2.4.2 赋权型件教育的理论基础 |
3 应用理论 |
3.1 自由学习理论 |
3.2 积极心理学 |
4 研究方法 |
4.1 研究设计 |
4.2 研究者角色 |
4.3 研究过程 |
4.4 研究效度 |
5 研究结果分析 |
5.1 教育内容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
5.1.1 全面的性教育知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
5.1.2 灵活处理学生与家长对教育内容的反馈 |
5.2 教学方法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
5.2.1 学生:学习的主体 |
5.2.2 教师:学习的促进者 |
5.3 教育目标旨在促进学生人格全面的成长 |
5.3.1 培养学生自我负责的态度与能力 |
5.3.2 培养学生性别平等、尊重多元的价值观 |
5.3.3 帮助学生消除“性耻感”,建立积极情绪体验 |
5.3.4 带领学生反思“美”的标准,鼓励学生悦纳自我 |
5.3.5 培养学生的社会正义感 |
5.3.6 挫折教育:伤痛是成长中的一部分 |
5.4 教育效果是积极有效的 |
5.4.1 更正错误的知识 |
5.4.2 对“性”的态度更积极 |
5.4.3 对多元群体更加包容 |
5.4.4 对自我变得更加负责 |
6 总结与讨论 |
6.1 总结 |
6.2 讨论 |
6.2.1 关于教学内容 |
6.2.2 关于教学方法 |
6.2.3 关于教学目标 |
6.2.4 关于研究者的身份 |
6.3 创新点 |
6.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性倾向流动性的质性研究 ——基于北京某性别小组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设计 |
1.3.2 研究者与参与者角色 |
1.3.3 研究步骤 |
1.3.4 严谨性与伦理性 |
1.4 应用理论 |
1.4.1 酷儿理论 |
1.4.2 主体建构论 |
第2章 性倾向研究综述 |
2.1 性倾向的二元分类 |
2.1.1 同性恋的研究发展轨迹 |
2.1.2 性倾向的“形成”原因 |
2.2 性倾向的多元分类 |
2.3 性倾向的流动性 |
2.3.1 挑战“性倾向”概念的新理论 |
2.3.2 性倾向流动性研究——以女性经验为主体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性倾向的主体建构 |
3.1.1 性知识参与性倾向建构 |
3.1.2 对异性“喜欢”的建构 |
3.1.3 异性性倾向的建构 |
3.1.4 “同性恋”的建构 |
3.1.5 小结 |
3.2 性倾向流动性的样态 |
3.2.1 实践中性欲与情欲的性别流动 |
3.2.2 性幻想中的性别流动 |
3.2.3 自慰中性刺激与性倾向的多元关系 |
3.2.4 主体性倾向流动性认同话语分析 |
3.2.5 小结 |
3.3 性倾向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 |
3.3.1 不同性别的性感受 |
3.3.2 女权主义认同 |
3.3.3 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讨论 |
4.1 总结 |
4.2 讨论 |
4.2.1 “性倾向”的建构与流动 |
4.2.2 对“性倾向”存在的质疑 |
4.2.3 研究对心理咨询的建议 |
4.2.4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奖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美国社会变迁与淫秽物品标准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淫秽物品问题的出现与标准制定 |
一. 淫秽物品问题的显现 |
二. 政府对淫秽物品的管控 |
第二章 世风嬗变与淫秽物品标准的争论(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 |
一. 大众传媒与情色作品的泛滥 |
二. 世风渐变与新性伦理形成 |
三. 社会各界对淫秽物品标准的众说纷纭 |
第三章 州法院修订标准和最高法院“不作为”(20世纪初至1956年) |
一. 州法院对希克林标准的修订 |
二. 学界对淫秽物品问题的理论争辩 |
三. 二战前最高法院在淫秽物品问题上的“不作为” |
第四章 性伦理自由化的深度发展(1950年代至1970年代初) |
一. 色情逐步进入主流社会 |
二、性道德的质变 |
三. 表达性事的自由获得社会认可 |
四. 社会各界对淫秽物品问题的依旧争论 |
第五章 最高法院对淫秽物品标准界定的演变(1957到1973年) |
一. 20 世纪中期最高法院审理淫秽物品案件的议题 |
二. 最高法院对淫秽物品宪法标准的确立和修订 |
三. 最高法院无意制定包含淫秽物品的统一的言论自由准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一览表 |
(9)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解读《阿拔斯区的地下室》女主人公胡露德的复仇心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阿拉伯语摘要 |
导论 |
第1章 胡露德病态复仇心理成因的解读 |
1.1 性本能驱使下的性幻想映射出对现实的不满 |
1.2 潜意识里的幼年创伤对人的心理作用 |
1.3 由性欲力比多到复仇力比多的转换 |
第2章 胡露德复仇过程的焦虑性质解读 |
2.1 宗教与自由的对立——信仰下的现实性焦虑 |
2.2 复仇的尝试——本我-自我冲突形成的神经性焦虑 |
2.3 复仇的代价——本我与超我冲突下的道德性焦虑 |
2.4 焦虑导致的悲剧命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小说译本 |
(10)弗洛伊德的欲望理论浅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无限博弈 |
第一章 弗洛伊德欲望论概述 |
第一节 性欲望 |
第二节 无意识是躁动的欲望之火 |
第三节 文明是性欲望的升华 |
第四节 快乐与现实的冲突 |
第五节 生与死的冲突 |
本章小节 弗洛伊德的贡献 |
第二章 欲望论视野下的作家研究 |
第一节 作家饱受创伤 |
第二节 躁狂抑郁多才俊 |
第三节 作家驾着生命的风暴 |
本章小结 病态视野下的作家研究 |
第三章 欲望论视野下的文学研究 |
第一节 文学与梦 |
第二节 文学与性 |
第三节 文学与感伤 |
本章小结 文学是人学 |
第四章 欲望论在精神分析话语下的演变 |
第一节 拉康 他者的欲望 |
第二节 德勒兹 游牧的欲望 |
第三节 布鲁姆 影响的焦虑与创作的欲望 |
本章小结 他者——欲望的同盟者 |
结语 博弈无限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性幻想不只发生在性生活时(论文参考文献)
- [1]拉斯·冯·提尔电影中权力与性的关系研究[D]. 陈曦. 辽宁大学, 2020(01)
- [2]主体的相遇与生成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重构[D]. 张巍.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3]1929-2019年奥斯卡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呈现[D]. 黄小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4]夹缝之中—论王小波《似水柔情》中双性恋的生存困境[D]. 李嘉懿. 武汉大学, 2019(09)
- [5]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D]. 裴争. 吉林大学, 2018(12)
- [6]赋权型性教育的质性研究 ——基于青春期性教育夏令营的田野调查[D]. 邓丽丹.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性倾向流动性的质性研究 ——基于北京某性别小组的田野调查[D]. 董晓莹.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1)
- [8]美国社会变迁与淫秽物品标准的演变[D]. 王娟娟. 南京大学, 2014(03)
- [9]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解读《阿拔斯区的地下室》女主人公胡露德的复仇心理[D]. 张婷.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3(09)
- [10]弗洛伊德的欲望理论浅探[D]. 黄琛.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