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仪·神交·化用(论文文献综述)
程日[1](2021)在《萧公权《迹园诗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岳玉雪[2](2021)在《刘阮遇仙故事源流研究》文中提出刘晨、阮肇在天台山偶然遇见仙女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南朝时期宋刘义庆的《幽明录·刘晨阮肇》中,汉魏晋时期的一些神仙传记中已有与刘阮遇仙相类似的故事,唐宋时期的诗词中将刘阮遇仙作为典故使用,元明清时期刘阮故事又被戏曲家们演绎为场上之曲,经过历代文人墨客的不断书写,刘阮传说已然超越了最初的故事内涵,拓展出一个个更加广阔的文学空间。元杂剧中演绎刘阮遇仙故事的作品有马致远的《晋刘阮误入桃源》、汪元亨的《桃源洞》、陈伯将的《晋刘阮误入桃源》,惜均已失传。明代王子一的四折杂剧《刘晨阮肇误入桃源》是刘阮遇仙故事的典范之作,万历间尚有杨之炯的一折杂剧《天台奇遇》。在明清传奇戏曲中,今存清人张匀的《长生乐》。此外,在清代子弟书和近现代戏曲中,也有一些演绎刘阮遇仙题材的作品。刘阮故事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合流,“桃源仙境”成为后世刘阮故事中固定的背景,原因在于《桃花源记》与《刘晨阮肇》故事的相似性。刘阮故事的产生便伴随着道教思想的传播,在后世的刘阮故事中也有道教思想的渗透,探究各个时期刘阮故事中的道教思想,对深入挖掘文人心态和作家环境有所帮助。目前学界对刘阮遇仙题材的研究尚呈片段、零散的态势,缺少由源及流的全面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刘阮遇仙故事的整体研究,既有助于对该故事的源流演变作整体透视,也有助于对明清戏曲文学生态做深入探讨,对该题材的系统研究与个案开掘都有所裨益。
何群[3](2021)在《古典诗词学家叶嘉莹教授研究》文中提出
赵婧[4](2019)在《陈文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文述(17711845),原名文杰,字云伯,别号退庵、颐道居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庆三年(1798)副榜,嘉庆五年(1800)举人,官至江都知县,是清代嘉道时期着名诗人。曾以团扇诗受知于阮元,与陈鸿寿、陈甫被阮元称为“钱塘三陈”。陈文述一生作诗逾万首,着述数量繁多,着有《碧城仙馆诗钞》、《颐道堂诗选》、《颐道堂戒后诗存》、《秣陵集》、《西泠怀古集》、《西泠闺咏》、《西泠仙咏》、《颐道堂文抄》、《碧城题跋》、《碧城文隽》、《碧城诗髓》等等。陈文述着作内容丰富,能反映诸多当时文坛及社会状况,颇具文史价值。以往学界侧重于研究陈文述与清代才女的互动以及对女性的书写,对他本人的研究还相当有限,因此对他进行较为全面的个案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结合文献考订和研究讨论来考察陈文述的生平面貌、交游状况和诗文成就,以期深入认识他的精神世界及其所处的社会。本论文分为上下编两部分,上编主要研究陈文述的生平、交游,凡六章,下编主要研究陈文述的着作版本、诗风嬗变,凡四章。每章的内容概要如下:上编第一章《陈文述家世戚属》,从陈文述的诗文集中勾勒出其家世谱系,并绘制世系图。通过考述其父母、妻妾、晚辈的生平,来展现他的家庭关系。陈文述有大量描述家庭内部生活、涉及夫妻之情的诗文作品,十分有利于考索出其家人尤其是女性眷属的生平经历。第二章《陈文述生平经历》,陈文述的生平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成长经历与科举过程(17711805),写陈文述早年的读书经历及在京师屡试不第的过程。第二阶段薄宦生涯与海运波折(18061826),写陈文述在江南一带的薄宦生涯和尝试海运运动的得失。第三阶段入道心迹与仕进抉择(18271837),写陈文述在丧失爱子之后的心境转变与因家贫晚年再度出仕的波折起伏。最后,结合多方材料澄清了陈文述的卒年问题。第三章《幕府交游:以阮元及其幕宾为中心》,阮元是陈文述一生中最重要的伯乐和老师。以陈文述为切入点,考察他与阮元的订交过程,在阮元幕府中参与的文学活动,以及与阮元幕府中其他幕宾的来往交流,更能了解阮元幕府对于乾嘉诗学的贡献,以及“诗人幕宾”、“政客幕宾”与“学者幕宾”三者的关系。第四章《诗学交游:以苏州“桂叶书堂”为中心》,随着陈文述在江南一带遍交友人,他在苏州的“桂叶书堂”逐渐具有一定号召力。本章重点研究了陈文述与舒位、萧抡的交往经历与诗学交流,并考证陈文述与《乾嘉诗坛点将录》的关系,厘清这本书的第一作者,试图理解陈文述对这部书产生的作用。第五章《书画交游:以与钱杜诗画合作为中心》,陈文述与钱杜通过诗画合作积累了深厚的友谊。本章在具体的诗画合作案例中勾画了陈文述与钱杜的交游过程,分析他们的人格思想,揭示诗人与画家特有的互动关系。第六章《疑案杂考:以顾太清“痛诋云伯”案为中心》,针对顾太清在诗中痛诋陈文述伪造题诗的疑案,结合种种文献考辩,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下编第一章《陈文述着作考述》,逐一简要介绍陈文述二十八种至今流传的着作的版本与内容。第二章《早年绮丽:对“梅村体”的继承与发展》,陈文述在初学诗法阶段主要效法了吴伟业“梅村体”的诗风。本章通过解读具体诗歌,探究陈文述的叙事性七言古体诗在转韵方面对“梅村体”的继承,及在题材与写法上对“梅村体”的发展。第三章《中年求变:徘徊于用世与藻丽之间》,陈文述中年根据萧抡的建议转而追求诗歌的讽喻用世功能,重新删定早期藻丽的诗作,最后又有所反悔。本章首先对比了《碧城仙馆诗抄》与《颐道堂诗选》前五卷的异同,显示其删定过程的复杂性。其次从诗学上分析其诗观转变的意义。最后探讨他没有真正成功地转变诗风的因素。第四章《晚年入道:对李白的推崇与仿效》,陈文述晚年在诗学倾向上标举李白。本章通过分析陈文述对李白仙隐者形象的接受,在创作实践和理论评价上对李白的师法与尊崇,及其与学李诗人的交游这三方面,结合其晚年求仙问道的人生经历及当时社会背景,论述他尊崇李白的原因和意义。
余秋慧[5](2019)在《林思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思进是近现代着名文学家,擅长古诗文创作,乃巴蜀诗坛代表人物之一,近代成都“五老七贤”之一。他曾任清廷内阁中书,民国时期出任四川省图书馆馆长,成都府中学堂监督、华阳中学校长,历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华西协合大学、国立四川大学等校教授,培养了大批学生。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约有诗一千五百余首、词三百余首、文章近二百篇。本文以林思进及其诗、词、文创作为主要对象,分五章进行研究,并附录三部分。第一章介绍林思进生平。首先,根据林思进诗中自述,考证他的生年为同治十三年(1874),纠正了此前错误的说法。其次考辨林思进生平事迹,补充前人论述,对家学影响、乡试中举、访学日本、留任京官、回乡执教等重要事件进行详细分析。第二章梳理林思进着述。这是继刘君惠、王文才编选《清寂堂集》后,再次对林氏着述进行较为全面地整理。刘、王只针对林思进诗、词、文进行了梳理,此次整理范围更加全面,包括笔者知见的所有林思进编、着的作品,并逐一对作品内容和版本等情况介绍。第三章论述林思进诗歌内容和风格,并分析他的诗风与湖湘诗派、同光体的联系。林思进诗歌题材主要包括沉郁苍凉的战争丧乱诗、诗画一律的题咏书画诗、清新俊逸的田园山水诗等。从诗歌风格上,前期主要以王闿运为代表的湖湘派影响,浸染八代诗风;后期则受以陈衍为代表的同光派影响,兼采宋诗特质。总的来说,林思进论诗崇尚雅正,不囿门户,独具一格。第四章讨论林思进作词的创作动机,总结词作内容和风格。林思进晚年开始词的创作,这与他的乡居期间结识歌伎的经历有关。从词的内容看,主要分为寄予歌伎伶人、纪录乡村生活、反映农家辛劳四类。寄予歌伎的词柔靡婉丽、记录乡村生活的词清新质朴、反映农家辛劳的词则清劲顿挫。他的词风受到临桂派的影响,但并不完全囿于一派,而是融入个人特征,在民国词坛中展现出别样风采。第五章分骈、散两部分对林思进文进行研究,归纳了文章主要内容及其价值。主要对骈体游记、骈序、碑志文、序跋文等内容进行分析,讨论了文章纪录乡邦文献、人物事迹等史料价值,以及反映林思进学术、文学思想的价值。文中附录共分三部分。一是林思进年谱,目前学界尚未对林氏年谱进行整理,梳理个人年谱有助于全面了解林思进生平,有助于分析理解其诗文作品。二是林思进家世图,考证林氏家族世系,反映林思进身世背景和生活环境。三是对林思进散佚的作品进行搜集、整理,共补辑录了诗文47条。
车兰兰[6](2018)在《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文中研究指明黄人(1866—1913),是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个性鲜明、思想崛奇、成果卓异的人物。在近代这一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黄人深受传统文化、吴地地域文化的浸染和西方文化的多重影响,前后思想发生了重要改变。他曾有志于仕途,然郁郁不得志;后执教东吴大学,潜心学术;入南社后欲以文革命,终理想破灭,因狂而殁。黄人是近代重要的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多重身份兼跨数个领域,在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小说着译、办刊结社、文献编纂、教育改革、民主革命等方面均有建树。然而与同时代的梁启超、吴梅、王国维等人相比,黄人并未获得相应的地位,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也有待于更为深入的挖掘。本论文着眼于对身处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思想复杂、着述宏富、经历曲折的黄人作较为全面的考证与论述,并作合理评价。论文主要从六部分加以剖析阐述:前三章主要是将黄人的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放置近代文学转型背景中去考察,这是论文的重点部分,黄人所处时代的过渡性特征在其文学理论、创作中得到鲜明的体现。首章探讨黄人《中国文学史》与近代新型文学史兴起的关系,追溯“中国文学史”的起源,将中国学术传统中的“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近现代学科体系中的“文学史”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根本区别;梳理西方、日本的“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论述国人自着“中国文学史”出现的原因。通过对比窦、林、黄三部最早的文学史着作,进而分析黄着文学史的开创性、影响,也不回避它作为草创期文学史的局限。次章侧重于探讨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与黄人文学理论的关系,梳理古、近代文学理论批评衍变之轨迹,进而探讨黄人的小说理论、戏曲理论、诗歌理论、词学理论对古典文论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其在新旧思想冲突下所存在的局限。第三章聚焦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研究,从题材、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解读黄人的诗歌与词,分析其所体现的新旧特征,最后综合论述黄人创作的成绩与不足,以及较文学理论存在的滞后性。后三章主要是围绕黄人的教育、出版、社团等文学活动展开,探讨他与近代文科教育、文学出版、文学社团发展的关系,体现了黄人严谨与开放的学术风气及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求。第四章梳理了黄人的求学活动、教育活动,尤其突出黄人对中国文科教育所作的贡献。黄人在东吴大学十三载,通过教学布道、讲学唱和、编写教材、主笔学报等教育活动,在思想启蒙、文科教育、培养人才等方面对近代文科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五章分析黄人在中国近代出版转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尤其是他与小说林社、国学扶轮社的关系,从黄人的报刊、图书出版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一方面倡导保存国粹,另一方面也积极引进了西学新知,既批判了封建文化专制,又传播了西方民主思想,对传统出版业向近代出版业的转型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最后一章则考察黄人与中国近代社团转型的关系,社团活动在黄人的文化活动中比例较大。本章中黄人入南社之契缘、入南社后的活动及其与南社同人的交游是重点,体现了在近代社团转型过程中,“新”与“旧”文化的碰撞。而黄人在社团的创作、文化、交游活动,不仅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和革命文学的发展,也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在历史变革中勇于担当、以笔为戎的真实写照。概之,黄人之一生,历经了半个世纪的世事沧桑,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巨变,是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一个“推动者”和“见证者”。他的文学思想、创作与活动等,都体现了新旧文化过渡、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时期的矛盾与融合。他的身上,既有传统文人积极入仕的济世情怀、感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困囿于时代的保守与局限,又有近代新型知识分子“启蒙救国”的远大理想、批判封建专制文化的革新精神、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寻和和立足于中西比较的创新精神。他既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承袭了李白、李贺、王仲瞿、龚自珍等先贤遗风;又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有许多独立之见和创新之举,对吴梅、王謇、陈乃乾、陈大悲等后辈学者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黄人是不可忽视的一位,需要将其放置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大背景下,做更全面更客观的研究,同时分析他的典型意义。
董宏钰[7](2017)在《苏轼诗歌对《昭明文选》的接受研究 ——以宋人注苏诗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文选》又称《昭明文选》,由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定,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收录了从先秦到南朝梁之间一百三十余位作家的七百六十多篇作品。几乎囊括了当时所能见到的诗文菁华,被后人视为总集之首、文章渊薮。《文选》不仅在当时,而且对后世的文学、文人都曾产生相当深刻、广泛地影响。先贤对于唐代与“文选”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硕繁富,然而论及宋代与“文选”文学方面的研究相对较为沉寂。普遍认为宋代是“选学废矣”低谷时期,历来不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重点,关注不多,成果较少。专门对《文选》与宋代诗歌之间接受和影响关系研究、《文选》对宋人诗歌创作影响的个案研究论文鲜见,着作更为凤毛麟角,这正是需要我们去挖掘研究的地方。本学位论文选取被传统“文选学”界视为“衰落”的宋代作为一个独立研究的时期,以中国文学的集大成者、宋代文学的翘楚——苏轼的诗歌为研究个案,以现代“文选学”视角下的“《文选》接受”为着眼点,结合注释学、文字学、训诂学、接受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以“宋人注苏诗”为主要参考文献并且结合清人对苏诗的注释,来分析苏轼诗歌对《文选》的接受。通过对苏轼诗歌的句式、句法、典故、词汇、结构、体式等方面的分析、归纳、总结,来与《文选》中的作品建立某种联系,力求发现、找到苏轼在诗歌创作上对唐代文学接受以外的以《文选》为代表的汉魏六朝文学的接受、借鉴情况,以期能从接受视角探析苏轼对《文选》接受方式与转化内涵所产生的原因及其内在规律,提升我们对《文选》在天水一朝流传与影响的理性认知。有鉴于此,本学位论文以《苏轼诗歌对<昭明文选>的接受研究》为题目,以文本精读、宋人注释、清人注释和电子检索手段相结合,详细梳理苏轼全部诗歌的2700多首作品。本学位论文共分四大部分,自分述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部分,简要论述苏轼诗歌对《文选》接受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材料、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二部分:上编,分为三章,主要是从整体上对宋代“文选学”进行综合考察,以及从宏观上探讨苏轼对《文选》的接受。第一章,宋代“文选学”概述。首先,从时代背景的角度考察宋代“文选学”发展的情况。分别探讨隋唐“文选学”兴起的原因、《文选》在宋代接受的社会条件等两个方面;其次,梳理考证《文选》在唐宋两朝经典化地位的确立过程。唐宋时期《文选》经典化地位的形成,在“文选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对于明清时期“文选学”高潮的再次出现和《文选》经典地位的再次确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章,宋代“文选学”背景下的宋人诗词创作。首先,对宋代“文选学”几个问题进行考辨:分别考辨宋人借鉴《文选》的问题、宋人注宋诗与《文选》的关系等两个方面;其次,探讨《文选》与宋人诗词创作的关系,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考证两宋文人对《文选》的学习和评价、两宋文人诗词创作对《文选》接受、借鉴的方式等方面问题,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三章,从宏观上探讨苏轼对《文选》的接受。首先,从苏轼科举考试的经历来考察其对《文选》的接受:分别考察北宋初到“熙宁变法”前期科举考试制度的变革与《文选》的传播、北宋科举考试制度对苏轼所受教育的导引作用等两个方面;其次,探讨苏轼对《文选》的评价及对《文选》的接受等内容。可见,苏轼对《文选》的接受带有一定的应试目的,正是为了应试科举而煞费苦心,在潜移默化中对《文选》就烂熟于心,其诗歌创作受《文选》影响也在情理之中。第三部分:下编,分为六章,在上编的基础上,重点论述苏轼诗歌文本对《文选》接受的艺术表现,通过对苏轼诗歌的定量分析,发现、找到苏轼对《文选》接受、借鉴的原因及其内在规律。此部分为本文的重点。以时间为线索,把苏轼诗歌创作分为六个时期,每一个时期为一章,分别探讨苏轼早期;凤翔时期;杭、密、徐、湖州时期;黄州时期;元佑时期;岭海时期等六个时期创作的2700多首诗歌作品与《文选》诗文做定量分析。努力揭示出苏轼借鉴《文选》的方式,从苏轼对先唐文人形象及作品直接的引用;对《文选》字面、句意形式的语典借鉴;对《文选》语句的化用、反用(翻案法)、事典以及意象等方面的量化分析苏轼所受《文选》的影响,探讨其规律,勾画其发展脉络。第四部分:结论。通过对苏轼诗歌与《文选》关系的研究,可以透视宋代诗歌发展与汉魏六朝文学传统之间内在关系的一个重要的视窗。从本学位论文研究可以发现,《文选》对苏轼诗歌创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特征:一、苏轼诗歌创作对《文选》语典、事典、意象等方面的接受、学习,是苏轼诗歌受《文选》影响最为直接的表现,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二、苏轼诗歌创作对《文选》承传创变与宋代新诗格的定型确立关系紧密。苏轼广泛、自觉、主动地学习以《文选》为代表的汉魏六朝的文化和文学传统,吸收其艺术经验、掌握其艺术规律,根据自己和时代的需求,创作出属于自己、也属于自己时代的艺术典范,从而更好的反映出自己独特的生活、生命体验,对宋调的最终确立以及对后世诗歌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深远的影响。
李姝雯[8](2017)在《十九世纪中朝文人来往尺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九世纪是朝清文人交流的繁盛期,也是两国文人来往尺牍留存数量最多的阶段。现存数量至少在1964封以上,字数在70万以上。本论文选取这些来往尺牍爲研究对象,目的是研究以十九世纪尺牍爲媒介进行的学术、文学交流的总体情况特殊现象,以及隐藏在现象之後的本质及规律等。在对十九世纪中朝文人来往尺牍进行总体考察时,主要从尺牍存留情况、尺牍往来原因、尺牍的主要内容、尺牍的主要特徵、尺牍的文学性这五个方面进行概述。十九世纪中朝文人来往尺牍留存形态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徵:一是零星载録在朝鲜“燕行録”或其它中朝典籍的行文中;二是朝鲜“燕行録”和部分中朝文人别集将尺牍部分独立出来,将其作爲一个重要的记録;三是专门尺牍集的流传,以手稿、手抄本或刊本的形式传世。此外,现代学者也整理了两三种中朝文士来往尺牍集,韩国春川市秋史纪念馆以及中韩个人手中也收藏有一些尺牍原帖。中朝文人选用尺牍作爲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主要是因爲尺牍往复是两国文人面晤交流後的继续;是两国文人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是结交未谋面文人的媒介;是传递外交、军事信息的工具。十九世纪中朝文人尺牍的内容极爲丰富,主要包括学术和治学交流、文学交流、军事和外交信息交流、书籍字画交流、科举时文交流、礼制风俗交流等六个方面。十九世纪中朝文人间尺牍的特徵也较爲鲜明。与其它时期相比,十九世纪中朝文人间的交流尺牍,在内容上没有关於时讳话题的交流,呈现出多样化和阶段性的特徵。参与尺牍往来的朝鲜文士絶大多数是朝鲜燕行使团的一员,以“三使”爲主。参与尺牍往来的中朝文人具有一定的家族特点、师承特点,其中亦多有当时两国学坛的知名学者。从形式上看,一封完整的尺牍主要由信封、正文等组成,有些还另附有别纸。十九世纪中朝文人往来尺牍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构思和辞藻两方面。一方面,赠酬诗歌增强了尺牍的抒情性,典故的运用使得尺牍更加深刻而耐人寻味;另一方面,对偶手法和“四六”句式的运用使得尺牍语言形式规整、音韵和谐。在对十九世纪中朝文人来往尺牍的特殊现象进行考察时,主要选取了十九世纪前二十年、二十至五十年代、後五十年这三个阶段中的代表性尺牍交流现象。十九世纪前二十年,以朝鲜丰山洪氏家族爲代表的朝鲜文人延续了十八世纪後期洪良浩与纪昀间的尺牍交往传统。首先,洪羲俊、洪锡谟父子作爲洪良浩的子孙,在与清文人的来往尺牍中,鲜明体现出对家族交往传统的延续和发扬。其次,洪奭周、洪显周兄弟通过尺牍与清文人开展学术交流,可以説是对洪良浩与纪昀所建立学谊的继承。最後,洪敬谟作爲十九世纪与清文人来往尺牍最多的朝鲜文人,在尺牍行文中多处引用了儒家典籍,具有鲜明的表达特点。十九世纪二十至五十年代,以朝鲜文人金正喜及其门人爲代表的文人群体与清文人之间有着大量的尺牍往来,其交流内容以学术、文学研讨爲主。其中,金正喜与以翁方纲、叶志诜爲代表的清文人间,涉及到的金石学方面的交流尤爲丰富。其门人李尚迪作爲金正喜的弟子,其与清文人间的尺牍中有大量的书籍互赠。十九世纪後五十年,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中朝文人尺牍交流的重点转移到了国家时局、前途等方面。此阶段代表性朝鲜文人有申锡愚、朴珪寿,代表性清文人爲吴长庆幕僚群体。首先,朝鲜文人申锡愚通过尺牍,向清文人表达自己对友情的重视与珍惜,与清文人互赠文章、文玩等。其次,朝鲜文人朴珪寿与清文人的来往尺牍中,除了学术、治学交流外,还体现出对士大夫高尚人格的追求以及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关注。最後,在吴长庆幕僚群体与朝鲜文人的交往过程中,尺牍已经更多地成爲互通国家政治、军事、外交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从中可以发现当时社会的变化已经影响了此时期的尺牍交流重点,使得尺牍中更多地隐含了一种国家危亡的时代哀音。总体来看,十九世纪中朝文人间的尺牍具有较爲重要的史料和学术价值,揭示出诸多方面两国文士间的交流,爲中韩古代文化、学术交流史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较爲可靠的宝贵资料。
陈晓峰[9](2015)在《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学世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通州范氏家族是名副其实的文学世家,具有典型意义和独特之处。家族跨越明、清、民国,直至当代,450余年间繁衍生息,绵延13代,克绍箕裘,文人辈出,先后诞生了文学家30余人,文献留存丰富,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令人叹为观止的家族景观。本文以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上编和下编两大部分,上编是家族整体研究,下编是家族个案研究。从原始文献出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进行重点突出、深入系统的课题研究。论文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考订家世谱系、梳理家族文脉。根据家谱、史志、别集等文献记载以及当代学者最新研究成果,补充和完善通州范氏家族信息。通过世系简表与人物小传的形式还原家族众生群像,勾勒生息、繁衍、迁徙的历史轨迹,建构丰富而明晰的家族文学谱系。通州范氏门祚悠久,系北宋名臣范仲淹直系后裔,属其次子忠宣公范纯仁支脉。南宋覆亡之际,由江西抚州始迁通州,不断壮大,发展成为该地首屈一指的文学世家。家族各代具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和传承意识,从明代中叶范应龙开始诗文存世,13代以着述立身,翰墨相继。笔者广泛搜集家族着述信息,务求其详,力求其尽。同时按图索骥,奔赴全国各地图书馆,排比已知诗文版本,考述新出着述内容,梳理出家族成员各类撰着、辑录逾200余种。范氏家族漫长的文学发展过程中,既有彬彬之盛、着述盈门的高峰时期,也有衰落不振、命悬一线的低谷阶段,呈现了曲折推进的态势,承中有变,同中有异,由此带来文学生命的长盛不衰。第二章探讨家族发展演变的文化生态。首先,朝代更迭、社会政治、文学思潮与家族命运紧密相关,直接影响到成员的境遇心态、处世方式、创作阵容、文学审美。其次,范氏家族长期稳定地生活于通州,带有该地鲜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基因,襟江枕海、南北五山的地理环境,重视兴学、文教发达的人文传统,名家辈出、艺文繁富的文化氛围等,成为孕育文化世家的积极因素。又次,家族形成了一脉相承的重教传统,以实现文化累积和家学传承。不仅重视自身家族的文化建设,还强调婚姻圈的建立,起决定作用的是双方的品节操守和文化背景。范氏内部诗文唱酬,群体参与,交相师友,赏鉴品评,既增进了亲情,又锻炼了诗艺,在艺术化与审美化的生活方式中激发起强大的家族文学能量。晚辈精心守护、整理前代文学文献,前赴后继,不遗余力,建构起庞大的家族文学谱系。第三章揭示范仲淹对通州范氏家族文化精神的影响。范仲淹丹心辅国,忠厚传家,通州范氏成员受到其深刻影响,文化精神高度质同,各代传承文正家风不辍。第一,范氏世代演进过程中,家族意识异常强烈,贯穿始终。认祖归宗,称颂家族崛起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敬宗收族,通过兴义庄、修家谱等方式增强亲族联络。高度重视治家教子,对家族未来发展密切关注。第二,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社会担当引起范氏家族各代普遍共鸣,居庙堂之高,慷慨时事,无私无畏,登进善类,揭发贪鄙;处江湖之远,忧念国君,改善民生,指陈时事,建言献策。第三,范氏家族发扬文正苦读精神,世代不懈。在先祖深厚广博的艺文修养感召之下,各代注重经学、史学、文学、艺术、医学的累积传承,蓄厚发远,家族内部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高雅的艺术品位。第四,孝悌是范仲淹维系家族的精神纽带,也成为明清通州范氏的显着家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各代自觉发扬先祖人文关怀,传递仁爱,博施于众,普行善举。第五,注重教育也是范氏家族一脉相承的家族情怀,设馆授徒、受聘西席,从事官学、执掌书院,到创办近代新学、投身现代教育,类型丰富,惠泽深远,形成了悠久的教育传统和可观的教育阵容。第六,范仲淹清正廉洁的立身品节对家族影响深远,范氏成员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勤俭持家,甘贫守约;励节修身,正直磊落。在家族漫长坎坷的发展过程中,各代推重先祖宠辱不惊、进退裕如的儒隐精神。这一超然胸怀的获得或与佛教情结密切相关,发展为特色鲜明的家族佛学修为。第四章以明末范凤翼为研究对象。范凤翼是家族唯一一位立朝言政之人,忠君忧民,正气凛然,以事功和文学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本文论述涉及其诗文版本、着述刻书、政治立场、结社赋诗、诗歌创作等。万历三十八年,范凤翼辞官归隐,提倡风雅,积极投身文化事业,其诗文着述在清代特殊文化语境下,流播过程中禁毁与选录二元并存,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尽管家庭经济拮据,范凤翼刻书共计19种,数量在《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江苏家刻卷》中仅次于毛晋,涵盖经、史、子、集,扞卫传统经典,鼓励学术创新,关注现实政治,重视人伦教化,悉心甄别,精心校刊,在明末清初出版史上值得关注。范凤翼正道直行,命运与晚明党争无可避免地产生了紧密关联,被时贤后彦普遍视为“东林人物”。笔者通过其与东林党人在政治作为、社会交往、立身原则、党争态度方面的异同,逐一辨析,以澄清事实,还原其非“东林人物”的真相。范凤翼致力于与志同道合者交游结社,是通州山茨社,金陵白门社、兰社的灵魂人物。山茨社寓含鲜明的政治态度,先后绵延近二百年。白门社名流翕集,规模宏大,盛极一时。兰社是明代为数不多、规模最大的画社,诗、画渗透交融。三社均属艺文性质鲜明的文人活动,持续时间长,参与人员众,活动内容多,相互补充,在明清文人结社史上具有独特意义。范凤翼置身明代门户林立、纷纭杂陈的诗坛格局,主要继承前后“七子”诗学思想,并对其成败得失进行深刻思考,代表了明末清初文坛的主流风习。其诗歌紧密结合万方多难的时局、坎坷多艰的人生,寻求复古与性灵的融合统一,陶写性情,真挚感人,诗风雄奇,自然流畅,各体兼备,复古模拟的同时求新求变,真实袒露了明末文人的生存境况和精神世界。第五章以清初范国禄为考察对象。范国禄以布衣终身,是家族文献着述最为宏富之人,诗文杂着且逾百卷。其着述刊刻行世者大部分现皆罕见或亡佚,多以稿本、抄本传世,不乏海内孤存。笔者对其诗集、文集、总集、杂着版本及流传进行了系统梳理,其中多有可贵发现。中科院图书馆藏《十山楼诗年》三卷,卷首自注不见传世他本,为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材料。中科院图书馆藏《狼五诗存》是通州第一部地域诗歌总集,呈现了该地有宋以来诗歌发展状貌和诗人群体图谱,成为研究地域文学的珍贵参照。中科院图书馆藏《十山书刻序言》,收录了清初李渔等33人为范国禄16种书刻所作序文,内容可靠,归属明确,多数均属首次披露,保留了大量顺康之际文人别集失收之作,颇多正误、辑佚之功,也为考察人物生平、交游、文学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文献。清代文学繁荣发展中布衣群体形成了中坚力量,范国禄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活跃于清初文坛词苑,努力矫正流弊,积极参与时代建构。其诗学对明代反思批判,对现实救弊补偏,鲜明体现了对儒家诗教精神的皈依和坚守。以博大的胸怀面对前代诗学遗产,取舍慎妥,其复古与总结在清代具有典型意义。范国禄篇目繁多的诗作详细记录了一己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留下了解清代前期下层文人生存状态的第一手资料。诗歌创作努力挣脱晚明竟陵诗派的幽孤局促,直面广阔社会和现实人生,酣畅淋漓地言志抒情,登山临水、雅集唱酬之作尤多,显示了清初社会安定繁荣带来的士风新变和文坛新景。其诗以情感人,各体兼备,以赋为笔,出入唐宋,具有清逸之美,体现了时代文坛主流的审美观念。范国禄参与词界唱酬,从事词学实践,参编词坛总集,评点词家名作。具有强烈的尊体意识,严格区分诗词之异,规范词作之韵。顺应时代潮流,超越正变论争,主张广泛师法。对重要词学命题的阐发达到了时代新高度,不仅雄峙于广陵词人群体,在清初词学胚变时期亦不容忽视。范国禄爱重交游,这是其作为布衣文人的主要生活方式,交往人物接近1000人,对象不拘一格,既有遗民志士,如陈济生、冒襄,又有当朝官吏,如王士禛、孔尚任、施闰章,还有布衣文人,如陈维崧、李渔、邓汉仪,笔者选择对其有重大影响者加以分类考察。第六章以晚清范当世为论述重点。范当世作为家族中对时代文坛影响最着者,诗是晚清同光体的杰出代表,文为曾国藩、张裕钊之后桐城一脉的嫡传。范当世具有丰富的问学经历和广泛的文学交游,深刻思考和持续关注古典诗歌发展,鼓励争鸣,主从同光诗体观点,通过复古的方式开创诗界新局面。同时,以积极姿态应对时势,革故鼎新,表现出的文学自信令晚清诗坛为之一振。范当世将创作的源头活水指向了诗人生存和社会现实,强调传统士人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对国家与文化的担当。推崇创作主体刚正的人格、渊博的才学,避浅去俗,崇尚“深寒”之境,代表了新旧杂陈的近代语境下文人在诗学道途的锐意进取和艰难探索。范当世主要取法宋代诗学思想和艺术手法,借径苏、黄,上溯杜、韩。以文为诗,纳入了纯熟的散文笔法;诗风鲜明,以甲午战争为界,前期雄放劲健,后期沉郁悲壮;求新求变,在题材、内容、艺术等方面努力开拓;致力于炼字琢句,多用典故。范当世与杜甫在社会政治、家族文化、命运遭际、诗学思想等方面高度一致,诗歌呈现出鲜明的杜甫情结,表现为思想内容的借鉴,艺术技巧的吸收,精神人格的发扬,从具体视角显示了杜甫在晚清的接受和影响。范当世重情笃义,与前室吴氏伉俪情深,相濡以沫,妻死之后以诗文宣泄哀伤,凄美动人。不仅诞生了广为传诵的名篇,而且可见对这一传统题材的艺术开拓与创新。范当世与继妻姚倚云显示了以尊重、平等为核心的全新文人伴侣关系,既呈现为家庭生活内的温馨融洽,又表现为社会场域中的相得益彰;既有对传统道德的恪守,又有对时代新风的吸纳;既有深挚感情的支撑,又有共同事业的维系,深刻体现了传统婚姻的近代转型。范当世交游遍布天下,其中与刘熙载、张裕钊、吴汝纶、陈三立的交往对其诗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担任李鸿章西席,个体命运与近代时事政治产生了紧密关联。笔者选取这5位人物,全面搜辑文献,细致辨析,详细解读交往事迹,以深入了解人物命运和文学创作。通州范氏家族文人数量可观,文学成果丰硕,主导了通州明清文坛格局,成为乡邦文学的核心,以独特的文学声望和榜样力量带动了该地文学的繁荣,是家族参与地域文化建设的典型。不仅如此,范氏各代素有重视交游的家族传统,对象不拘,地域开阔,积极投入各地文学活动,参与时代文学思考,不仅提升了自身艺文能力,更带来与时代文坛的交流互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因才华修养为个体和家族赢得了声誉,影响远超一地。范氏清芬世守,虽然功名零落,境遇窘迫,坚定维护诗书传家的生存模式,潜文游艺,扎根现实生活,介入时代发展,追求文学与人生的水乳交融,是超越功利的纯粹文学家族,显示了古代世家的多元存在方式和发展态势。当历史上众多文化家族飘零消逝、成为过往之时,范氏持续推进、绵延至今,岿然灵光,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是地域文学乃至国家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地位。此外,笔者还对范氏家族第13代成员范曾先生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古体文学创作、范氏家风对书画艺术的影响等。因论文篇幅所限,暂且割爱。
秦天[10](2015)在《清中叶三大女弟子群与男性文人互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清代女性文学的空前繁荣出发,以清代中期活跃在江南的三个有代表性的女弟子群——以袁枚为中心的随园女弟子、以任兆麟为中心的心斋女弟子和以陈文述为中心的碧城仙馆女弟子为研究对象,试图还原男性文人参与女性文学活动的动机、指导女性从事诗文创作的方式,厘清男性文人对女性文学创作的影响。同时考察女性作者因女弟子身份而造成生活转变、产生的社会影响与收获的社会评价,丰富学术界关于清代才女的画卷,继而更深入理解这些女性诗人们的精神层次,肯定其创作的文学史价值。第三,从社会生活与文学创作两方面,进一步探讨女性作者对男性文人的影响。绪论中首先提出触发这一论题的缘起,即何以在女性文学的繁荣何以出现在思想禁锢、礼教严酷、社会僵化的清代中期,在学界已有的结论基础上,提出另外一个角度,即男性文人在女性文学繁荣中所起到的作用,从而引发本文的中心论题:“女性文学与男性文人的互动关系”,并基于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三大女弟子群的活动特征对这一论题展开讨论。第一章从较为广阔的范围探讨女性诗人群体的出现与男性文人的关系,从文献中找出男性在妇女观以及对女性从事文学创作这一行为的态度的变迁,在经历了晚明的思想解放思潮之后已有革命性的颠覆,虽然经过顺康年间理学的禁锢出现过社会风俗方面的反拨,但士人心理已具备接纳女性文学创作的开明观念。通过对文献的分析,证明母教的功能性和男性文人的矛盾处境是导致男性文人支持女性文学活动的原因。接下来本文将用三个独立章节分别论述三个女弟子群的活动情况,这三章主要是以男性人物(师)为中心,对弟子组成、活动方式、特点影响等进行分类。作为学者的任兆麟以“手把手”的传授方式成功将女弟子的诗作创作都统一在了他的诗学观下;作为文坛领袖的袁枚为了扩大自己“性灵说”的影响,以编选诗话和集会的方式“遥领”各地女弟子,实际指导虽然不多却产生巨大影响;处于中下层文人阶层的陈文述本人诗学观点驳杂,虽醉心出版闺秀着作但在文学影响上逊色于前二者良多,然女性文学成为慰藉他痛苦的另外一剂良药,让诗名传播得更为久远。第五章则打破女弟子群的界限,从女性作者的角度研究她们在女弟子群中的表现,女弟子的活动对她们的创作活动以及人生经历所造成的影响。基于女弟子人员间彼此并无门户之见的这一客观事实,发掘她们在文学创作和人生领域中更具时代突破性的实践。第六章试图寻找清代女性文学的文学史价值以及地位的坐标,她们作品的审美倾向,如对“禅”的精准把握、对情感的精神表达、对修辞手法的娴熟运用,都证明了女性诗人与“性灵说”的相得益彰;然而她们的创作也真实地折射了诗歌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客观困局,无论在诗歌宗旨还是美学思想上都无法创造具有崭新生命力的格局。
二、心仪·神交·化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仪·神交·化用(论文提纲范文)
(2)刘阮遇仙故事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刘阮遇仙故事嬗变 |
第一节 先秦两汉:刘阮故事的原型 |
一、先秦时期的“遇仙”类故事 |
二、两汉时期的“遇仙”类故事 |
第二节 魏晋六朝:刘阮故事的形成 |
一、魏晋时期的“遇仙”类故事 |
二、《幽明录》中的《刘晨阮肇》 |
第三节 唐宋元明清:刘阮故事的文学呈现 |
一、抒情文学中的相关意象与典故 |
二、叙事文学对刘阮故事的演绎 |
第二章 明清戏曲中的刘阮遇仙故事 |
第一节 才思奇瑰的《误入桃源》 |
一、虚实相生的故事情节 |
二、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 |
三、典雅清丽的曲辞风格 |
第二节 缩长为短的《天台奇遇》 |
一、短小精悍的一折关目 |
二、雅俗相兼的曲辞和说白 |
第三节 折多味长的《长生乐》 |
一、作者归属 |
二、思想内容与人物形象 |
三、艺术特色 |
第三章 清代子弟书中的刘阮遇仙故事 |
第一节 子弟书与刘阮故事概说 |
第二节 子弟书对刘阮故事的演绎 |
一、《天台传》 |
二、《桃洞仙缘》 |
三、《天台奇遇》 |
四、《二仙采药》 |
第四章 刘阮遇仙故事的文化特征 |
第一节 刘阮故事的“桃源”情结 |
一、“桃源”情结缘起 |
二、二者合流原因 |
三、刘阮故事与“桃源”的合流 |
第二节 刘阮故事中的道教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陈文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陈文述的生平与交游 |
第一章 陈文述家世戚属 |
第一节 家世渊源 |
第二节 手足情深 |
第三节 妻妾之争 |
第四节 家族联姻 |
第二章 陈文述生平经历 |
第一节 成长经历与科举过程(1771~1805) |
第二节 薄宦生涯与海运波折(1806~1826) |
第三节 入道心迹与仕进抉择(1827~1845) |
第三章 幕府交游:以阮元及其幕宾为中心 |
第一节 陈文述与阮元的师生情谊 |
第二节 陈文述与诗人幕宾的交游 |
第三节 陈文述与学者幕宾的交游 |
第四章 诗学交游:以苏州“桂叶书堂”为中心 |
第一节 陈文述“桂叶书堂”交游圈概况 |
第二节 陈文述与萧抡的诗学切磋 |
第三节 陈文述与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的关系 |
第五章 书画交游:以与钱杜诗画合作为中心 |
第一节 陈文述与钱杜的诗画交流缘起 |
第二节 陈文述与钱杜的诗画合作三例 |
第三节 陈文述与钱杜的诗画理论交流 |
第六章 疑案杂考:以顾太清“痛诋云伯”案为中心 |
第一节 《颐道堂戒后诗存》中的题诗与和诗 |
第二节 遭顾太清痛诋之原因试探 |
第三节 此事与“丁香花案”的关系 |
下编:陈文述的着述与诗学 |
第一章 陈文述着作考述 |
第一节 诗集 |
第二节 小集 |
第三节 文集 |
第四节 诗文评 |
第五节 词集、善书及其他 |
第二章 早年绮丽:对“梅村体”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一节 色丽而节和:陈文述对“梅村体”的继承 |
第二节 世俗而炫奇:陈文述对“梅村体”的发展 |
第三章 中年求变:徘徊于用世与藻丽之间 |
第一节 诗集比较:从才藻之作到风人之作 |
第二节 诗观转变:从藻饰到明道 |
第三节 删诗改存:从反悔到迷茫 |
第四章 晚年入道:对李白的推崇与仿效 |
第一节 对李白仙隐者形象的接受 |
第二节 对李白诗学的师法与评议 |
第三节 与学李诗人的交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林思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现状 |
(一)关于林思进生平的研究 |
(二)关于林思进文学创作的研究 |
(三)关于林思进其他方面的研究 |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林思进家世与生平 |
第一节 林思进生卒年考证 |
第二节 林思进生平考述 |
一、出生至乡试(1874-1903) |
二、乡试中举至辞官回乡(1903-1911) |
三、辞官回乡至新中国成立(1911-1949) |
四、新中国成立至逝世(1950-1953) |
小结 |
第二章 林思进着作考 |
第一节 刊刻时间可考着述 |
第二节 刊刻时间不详着述 |
小结 |
第三章 清寂堂诗歌研究 |
第一节 闳中肆外的题材内容 |
一、感时伤乱诗:沉郁苍凉 |
二、题咏书画诗:诗画一律 |
三、田园山水诗:清新俊逸 |
第二节 清寂堂诗的取径:不囿门户,熔铸诸家 |
一、古体诗:瓣香湘绮,沉酣六朝三唐 |
二、近体诗:上追王孟,神似大历诗格 |
第三节 清寂堂诗歌的特征 |
一、诗歌宗向:追求雅正,力避俚俗 |
二、言隐志微的“诗史”品质 |
小结 |
第四章 清寂堂词研究 |
第一节 清寂堂词的题材内容 |
一、柔靡婉约的闺情宴饮词 |
二、清劲顿挫的感时伤乱词 |
三、质朴清丽的田园风光词 |
四、寄托比兴的咏物抒怀词 |
第二节 清寂堂词的艺术风格 |
一、清寂堂词的抒情特征 |
二、清寂堂词的语言特征 |
第三节 清寂堂词与常州词派的异同 |
一、同:标举梦窗词的创作手法 |
二、同:吸收“比兴寄托”的词学主张 |
三、异:未完全实践“尊体”说 |
小结 |
第五章 清寂堂文研究 |
第一节 清寂堂骈文研究 |
一、骈体游记 |
二、骈序 |
三、清寂堂骈文的特征 |
第二节 清寂堂散文研究 |
一、碑志文 |
二、序跋文 |
三、清寂堂散文的价值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林思进年谱稿 |
附录二 林氏家系图 |
附录三 林思进作品补遗 |
致谢 |
(6)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概念的界说 |
三、前贤研究概况 |
(一)黄人着述整理 |
(二)黄人生平研究 |
(三)黄人《中国文学史》研究 |
(四)黄人文学理论研究 |
(五)黄人文学编纂研究 |
(六)黄人文学创作研究 |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意义 |
第一章 黄人与近代新型文学史的书写 |
第一节 从“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再到“中国文学史” |
一、文苑传:为文学家立传 |
二、艺文志: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
三、书目提要:指示门径 |
四、“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文学史”的区别 |
第二节 从国外的“中国文学史”到国人自着文学史 |
一、早期西方、日本学者所撰“中国文学史” |
二、国人自着文学史的发生 |
第三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独创性和开创性 |
一、思想上的开拓性 |
二、观念上的开创性 |
三、内容上的创新之处 |
四、体例上的创新之处 |
五、方法上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矛盾与局限 |
一、《中国文学史》的矛盾 |
二、《中国文学史》的局限 |
第五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之影响 |
一、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 |
二、对中国文学史编写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生 |
第二节 黄人的小说理论 |
一、古、近代小说理论之衍变 |
二、黄人小说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小说理论的局限 |
四、黄人小说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
第三节 黄人的戏曲理论 |
一、晚清戏曲理论批评概况 |
二、黄人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对元、明戏曲的批评 |
四、黄人戏曲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
第四节 黄人的诗学理论 |
一、晚清诗坛之概况 |
二、黄人诗歌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对唐、清两代诗人的评价 |
四、黄人诗学理论评价 |
第五节 黄人的词学理论 |
一、晚清词学概况 |
二、黄人词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词论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 |
第一节 黄人文学创作概况 |
第二节 黄人的诗歌创作 |
一、黄人诗歌创作的主题 |
二、黄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
三、“诗界革命”背景下的黄人诗歌 |
第三节 黄人的词创作 |
一、黄人词题材 |
二、黄人词的特点 |
三、晚清词学视野中之黄人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科教育的转型 |
第一节 书院制度的近代化与新式学校的产生 |
第二节 黄人的求学活动 |
一、私塾教育的“旁听生” |
二、博览群书,广涉诸学 |
第三节 黄人的教育活动 |
一、黄人早期的教育活动 |
二、黄人与东吴大学 |
第四节 黄人对近代教育的贡献 |
一、思想启蒙方面 |
二、文科教育方面 |
三、培养人才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出版之转型 |
第一节 晚清出版概况 |
第二节 黄人创办的报刊 |
第三节 黄人与小说林社 |
一、黄人与小说林社的关系 |
二、黄人在小说林的编辑、出版活动 |
三、黄人与小说林社同人的交游 |
四、黄人对小说林社的影响 |
第四节 黄人与国学扶轮社 |
一、国学扶轮社创办的背景与时间 |
二、黄人与国学扶轮社的关系 |
三、黄人在国学扶轮社的文学史、辞书编纂与古籍刊印活动 |
四、黄人与“国学扶轮社”同人的交游 |
五、黄人对国学扶轮社的影响与贡献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社团之转型 |
第一节 近代社团的发展及其特点 |
第二节 黄人与三千剑气社 |
第三节 黄人与南社 |
一、黄人入南社之缘由 |
二、黄人入南社后活动概述 |
三、《南社丛刻》所选黄人之诗文 |
四、黄人与龚自珍诗风之比较 |
五、黄人与南社同人的交游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苏轼诗歌对《昭明文选》的接受研究 ——以宋人注苏诗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材料、方法 |
(一)研究的材料 |
(二)研究的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上编 宋代“文选学”综合考察 |
第一章 宋代“文选学”概述 |
第一节 宋代“文选学”发展的背景 |
一、隋唐“文选学”兴起的原因 |
(一)《文选》学源于《汉书》之学 |
(二)科举考试是“文选学”兴起的直接动力 |
二、宋代对“文选学”接受的社会条件 |
(一)统治阶级的重文以及对文献的整理 |
(二)科举考试与学校的兴盛 |
第二节 《文选》在唐宋两朝经典化地位的确立 |
一、《文选》是对前代经典的继承而成为泛文学的经典 |
二、统治阶级对《文选》的态度是其经典化的必要条件 |
三、科举考试对《文选》经典化的推动作用 |
四、唐宋文人对《文选》的接受和学习是《文选》经典化的外因 |
第二章 宋代“文选学”背景下的宋人诗词创作 |
第一节 对宋代“文选学”几个问题的考辨 |
一、宋人能否借鉴《昭明文选》的辨析 |
(一)从总集的角度来考察《文选》在天水一朝的影响 |
(二)《文选》除对总集造成影响之外,对别集也有一定冲击 |
(三)《文选》能在兵燹战乱中筚路蓝缕传承下来,有其必然性 |
二、宋人注宋诗与《文选》 |
(一)宋人注宋诗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
(二)宋人注苏诗注释的内容多征引《文选》 |
第二节 《文选》与宋人诗词创作 |
一、两宋文人对《文选》的学习和评价 |
二、两宋文人诗词创作对《文选》接受、借鉴的方式 |
(一)宋人对《文选》的吟诵 |
(二)对宋人诗词与《文选》关系的文本分析 |
第三章 苏轼对《文选》的接受 |
第一节 苏轼的科考经历及对《文选》的接受 |
一、北宋初到“熙宁变法”前期科举考试制度的变革与《文选》的传播 |
(一)宋初到“熙宁变法”前期科举考试制度的变革 |
(二)北宋前期《文选》的传播 |
二、北宋科举考试制度对苏轼所受教育的导引作用 |
(一)苏轼家族的文学传统和科举榜样的影响 |
(二)苏洵据科举为其量身定制的家庭教育以及《文选》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
第二节 苏轼对《文选》的评价及对《文选》的接受 |
一、苏轼对《文选》的批评 |
二、苏轼对《文选》批评的原因 |
三、苏轼对《文选》自相矛盾评价的背后,反映出对《文选》十分精熟 |
下编 宋代“文选”学视野下的苏轼诗歌与《文选》 |
第一章 苏轼早期诗歌与《文选》 ——对蜀地前贤的心仪、推崇 |
第一节 苏轼诗歌中先唐文人形象及作品 |
一、先秦两汉文人形象及作品 |
二、魏晋文人形象及作品 |
第二节 苏诗与《文选》关系的文本分析 |
一、字面、句意形式的语典借鉴 |
(一)直用(此类借鉴方式苏诗运用最多的形式) |
(二)翻用(缩合用): |
二、义理形式借鉴 |
(一)化用 |
(二)事典 |
(三)意象分析 |
第二章 苏轼凤翔时期诗歌与《文选》 ——抒发对无常人生的感慨,对《楚辞》和《古诗十九首》产生共鸣 |
第一节 苏轼诗歌中先唐文人形象及作品 |
一、先秦两汉文人形象及作品 |
二、魏晋文人形象及作品 |
三、南朝文人形象及作品 |
第二节 苏诗与《文选》关系的文本分析 |
一、字面、句意形式的语典借鉴 |
(一)直用(此类借鉴方式苏诗运用最多的形式。) |
(二)翻用(缩合用) |
二、义理形式借鉴 |
(一)化用 |
(二)反用 |
(三)事典 |
第三章 苏轼杭、密、徐、湖州时期诗歌与《文选》 ——抒发悲愁、愤懑、不遇之感,对贾谊、司马迁、王粲、潘岳、鲍照的情感认同 |
第一节 苏轼诗歌中先唐文人形象及作品 |
一、先秦两汉文人形象及作品 |
二、魏晋文人形象及作品 |
三、南朝文人形象及作品 |
第二节 苏诗与《文选》关系的文本分析 |
一、字面、句意形式的语典借鉴 |
(一)直用(此类借鉴方式苏诗运用最多的形式) |
(二)翻用(缩合用) |
二、义理形式借鉴 |
(一)化用 |
(二)反用 |
(三)事典 |
(四)意象分析 |
第四章 苏轼黄州时期诗歌与《文选》 ——“郁闷、幽愤、孤寂”的感情借助阮籍、嵇康、谢灵运等作品隐晦曲折的表达 |
第一节 苏轼诗歌中先唐文人形象及作品 |
一、先秦两汉文人形象及作品 |
二、魏晋文人形象及作品 |
三、南朝文人形象及作品 |
第二节 苏诗与《文选》关系的文本分析 |
一、字面、句意形式的语典借鉴 |
(一)直用(此类借鉴方式苏诗运用最多的形式) |
(二)翻用(缩合用) |
二、义理形式借鉴 |
(一)化用 |
(二)反用 |
(三)意象分析 |
第五章 苏轼元佑时期诗歌与《文选》 ——抒发感时伤怀、悲愁幽苦之叹,对司马相如、班固、扬雄、汉武帝、鲍照的推崇与肯定 |
第一节 苏轼诗歌中先唐文人形象及作品 |
一、先秦两汉文人形象及作品 |
二、魏晋文人形象及作品 |
三、南朝文人形象及作品 |
第二节 苏诗与《文选》关系的文本分析 |
一、字面、句意形式的语典借鉴 |
(一)直用(此类借鉴方式苏诗运用最多的形式) |
(二)翻用(缩合用) |
二、义理形式借鉴 |
(一)化用 |
(二)事典 |
第六章 苏轼岭海时期诗歌与《文选》 ——抒发“人生如寄”之慨,对司马迁、张衡、曹植、江淹等作品的体悟与感怀 |
第一节 苏轼诗歌中先唐文人形象及作品 |
一、先秦两汉文人形象及作品 |
二、魏晋文人形象及作品 |
三、南朝文人形象及作品 |
第二节 苏诗与《文选》关系的文本分析 |
一、字面、句意形式的语典借鉴 |
(一)直用(此类借鉴方式苏诗运用最多的形式) |
(二)翻用(缩合用) |
二、义理形式借鉴 |
(一)化用 |
(二)反用 |
(三)事典 |
(四)意象分析 |
结论 |
一、苏轼诗歌创作对《文选》接受的一般特征 |
二、苏轼诗歌创作对《文选》承传创变与宋代新诗格的定型确立紧密相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8)十九世纪中朝文人来往尺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解题与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
四、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 |
第一章 十九世纪中朝文人来往尺牍概论 |
第一节 中朝文人间尺牍存留情况 |
第二节 中朝文人尺牍往来的原因 |
第三节 中朝文人尺牍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中朝文人尺牍的主要特徵 |
第五节 中朝文人尺牍的文学性 |
第二章 丰山洪氏家族与清文人的来往尺牍 |
第一节 洪羲俊、洪锡谟父子与清文人间的尺牍 |
第二节 洪奭周、洪显周兄弟与清文人间的尺牍 |
第三节 洪敬谟与清文人间的尺牍 |
第三章 金正喜及其门人李尚迪与清文人的来往尺牍 |
第一节 金正喜与清文人间尺牍考叙 |
第二节 金正喜与清文人尺牍中的金石学交流 |
第三节 李尚迪与清文人间尺牍考叙 |
第四节 李尚迪与清文人尺牍中的书籍互赠 |
第四章 十九世纪中後期中朝文人间的尺牍交流 |
第一节 申锡愚与清文人间的尺牍 |
第二节 朴珪寿与清文人间的尺牍 |
第三节“壬午兵变”时期吴长庆及幕僚与朝鲜文人的尺牍往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録 |
後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通州范氏家族文学谱系 |
一、家族谱系简表 |
二、家族人物小传 |
三、家族着述知见 |
四、家族文学脉络 |
五、家族独特之处 |
第二章 通州范氏家族文化生态 |
第一节 世变时风 |
一、社会政治深刻影响 |
二、家族成员与世推移 |
三、文学思想与时俱进 |
第二节 地域文化 |
一、襟江负海的地理位置 |
二、蒸蒸日上的文教事业 |
三、繁富多元的艺文成就 |
第三节 家族氛围 |
一、重视教育 |
二、文化联姻 |
三、诗歌唱酬 |
四、文学切磋 |
五、文献积累 |
第三章 范仲淹对通州范氏家族文化精神的影响 |
一、家族意识 |
二、社会担当 |
三、艺文修养 |
四、家风传承 |
五、教育心志 |
六、立身品节 |
第四章 铨曹特精衡鉴,林壑独励风裁——晚明范凤翼研究 |
第一节 范凤翼诗文集版本及作品流传研究 |
一、作品版本 |
二、后世流传 |
第二节 范凤翼诗歌创作研究 |
一、直面现实,题材丰富 |
二、陶写性情,真挚感人 |
三、雄奇阔大,自然流畅 |
四、各体兼备,求新求变 |
第三节 范凤翼刻书考论 |
一、刻书考 |
二、刻书论 |
第四节 范凤翼非“东林人物”辨 |
一、政治作为 |
二、社会交往 |
三、立身原则 |
四、党争态度 |
第五节 范凤翼的结社活动及其社集特征 |
一、范凤翼结社活动考 |
二、范凤翼结社活动论 |
第五章 翩翩浊世佳公子,只属扬州范十山——清初范国禄研究 |
第一节 范国禄着述版本及流传考述 |
一、范国禄诗集版本及其流传 |
二、范国禄文集版本及其流传 |
三、范国禄诗文总集及其流传 |
四、范国禄杂着版本及其流传 |
第二节 范国禄书刻序言考述 |
一、对了解范氏刻书内容提供了具体材料 |
二、对确定范氏刻书时间提供了可靠信息 |
三、对评价范氏诗文成就提供了多重借鉴 |
四、对了解范氏生平遭遇提供了重要旁证 |
五、对深化清初文人研究提供了宝贵文献 |
第三节 通州文学总集的开山之作——范国禄《狼五诗存》考述 |
一、编纂过程 |
二、选录对象 |
三、编排体例 |
第四节 范国禄诗学思想研究 |
一、功能论 |
二、创作论 |
三、主体论 |
第五节 范国禄诗歌研究 |
一、生平际遇 |
二、诗歌题材 |
三、艺术风格 |
第六节 范国禄词学研究 |
一、词学活动 |
二、词学思想 |
第七节 范国禄交游考述 |
一、遗民志士 |
二、当朝官吏 |
三、布衣文人 |
第六章 能教天下翕然变,岂谓其文穷始工——晚清范当世研究 |
第一节 范当世着述版本考述 |
第二节 范当世诗学思想研究 |
一、瓣香前哲无休歇 |
二、有我在,有当时在 |
三、积气成华人群卑,变幻吐纳云烟垂 |
四、几个审美范畴 |
第三节 范当世诗歌艺术研究 |
一、以文为诗,无施不可 |
二、多方师承,风格鲜明 |
三、崇尚新奇,独树一帜 |
四、锻炼字句,多用典故 |
第四节 论杜甫对范当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
一、范当世诗歌对杜诗的引用与借鉴 |
二、诗歌主题一脉相承 |
三、技巧风格隔代响应 |
四、相似的创作背景和命运经历 |
第五节 范当世悼亡文学研究 |
一、吴氏其人,德艺双全 |
二、沉痛哀悼,愧悔由衷 |
三、追忆过往,深情缅怀 |
四、图画遗照,广泛徵咏 |
五、迫改初衷,不忘故人 |
第六节 范当世、姚倚云婚姻研究 |
一、成婚始末——好事多磨、一波三折 |
二、家庭生活——孝悌传家、满室春和 |
三、夫妻感情——志同道合、如鼓琴瑟 |
四、社会交往——身份多元、相得益彰 |
五、教育之业——前赴后继、矢志不渝 |
第七节 范当世交游考述 |
一、刘熙载 |
二、张裕钊 |
三、吴汝纶 |
四、李鸿章 |
五、陈三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清中叶三大女弟子群与男性文人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三大女弟子群界定 |
三、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 从文学和文化学角度对三个女子社团及其中人物进行的研究 |
(二) 从性别关系角度对清代女性文学繁荣的现象进行的研究 |
(三) 从教育学角度对清代女性教育情况进行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女性诗人群体的出现与男性文人的关系 |
第一节 进步到保守:从明末到清代中期文人妇女观的变迁 |
一、明代中后期进步妇女观的形成 |
二、清代前期“黜伪崇正”思想下保守妇女观的复归 |
三、进步妇女观的沿袭与发展 |
第二节 矛盾中演进:清代中期文人对女性文学的基本态度 |
一、才德关系与《诗经》传统 |
二、立言不朽的生命追求 |
三、“才命相妨”与“诗穷后工” |
四、不染尘埃 |
五、女性作者对男性文人观点的回应 |
第三节 男性文人支持女性文学活动的动因研究 |
一、母教的功用增强了男性文人对女子才学的认同 |
二、女性写作纾解了男性文人矛盾处境下的精神困惑 |
第二章 任兆麟与心斋女弟子活动考察 |
第一节 作为学者与隐士的任兆麟 |
第二节 任兆麟招收女弟子动机探析 |
第三节 心斋女弟子群形成考述 |
一、招收途径:以张滋兰为联络人 |
二、活动形式:两性共同参与的诗课雅集 |
三、社团特点:创作风格的一致与影响力的迅速沉寂 |
第三章 袁枚与随园女弟子活动考察 |
第一节 有官不仕的文人袁枚 |
第二节 具有进步意义的女性观 |
一、女德:反对贞节旌表制度 |
二、女色:赏玩而放任 |
三、女才:肯定女子作诗价值 |
第三节 袁枚广收女弟子动机探析 |
一、“夕阳虽好,红不多时”——对抗思想危机的行动 |
二、“提笔人人讲性灵”——传播与丰富诗歌创作理论 |
三、“美人养目,诗人养心”——开明女性观的社会化反映 |
第四节 随园女弟子群形成考述 |
一、招收途径:诗会与旅行的重要作用 |
二、弟子阵容:亲疏分野明确 |
三、社团特点:标榜性灵,创作个性 |
第四章 陈文述与碧城仙馆女弟子活动考察 |
第一节 作为中下层文人代表的陈文述 |
第二节 称许与眷爱:陈文述的女性观 |
一、女德:同情与守旧的矛盾 |
二、女色:审美化与文雅化 |
三、女才:以“珍重遗编”为己任 |
第三节 陈文述广收女弟子动机考察 |
一、“感君遭际诵君诗”——与袁枚差异显着的精神气质 |
二、“生平知己几蛾眉”——与女性诗人同病相怜的心理基础 |
第四节 碧城仙馆女弟子群形成考述 |
一、招收途径:以“婵娟书记”自命主动结交 |
二、活动形式:突出的出版活动与迫切的立言尝试 |
三、社团特点:诗学标准的缺失 |
第五章 女性拜师活动与“女性作者”的养成 |
第一节 作为女弟子的女性作者 |
一、拜师动机:求知与求名 |
二、师生相处:守礼与平等 |
三、社团交往:“女士”的初次实践 |
第二节 社团活动外的女弟子 |
一、“女士”的婚姻范式 |
二、婚姻之外的“女士” |
第三节 女性诗学的建构 |
一、女性写作的尝试 |
二、女性文论的发展 |
第六章 从迷雾中走出的文本魅力——女弟子群美学风格分论 |
第一节 心斋女弟子的“清真” |
一、禅心清境:共同的文学主张 |
二、别有性情:个性的审美风貌 |
第二节 随园女弟子的“意真语工” |
一、真实丰富的情感 |
二、开拓的题材与开阔的气度 |
三、自然与工巧的统一 |
第三节 碧城仙馆女弟子美学风格的多样性 |
一、汪端:调和格调与意趣的尝试 |
二、吴藻: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矛盾 |
三、钱守璞:“林下风”与“世俗气”的矛盾 |
(一) 诗歌主张的矛盾 |
(二) 诗歌创作的矛盾 |
结语 |
附1: 三女弟子群重大事件年表 |
附2: 《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及二跋 |
附3: 《后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及题跋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心仪·神交·化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萧公权《迹园诗稿》研究[D]. 程日.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刘阮遇仙故事源流研究[D]. 岳玉雪.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古典诗词学家叶嘉莹教授研究[D]. 何群.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陈文述研究[D]. 赵婧. 上海大学, 2019(03)
- [5]林思进研究[D]. 余秋慧.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8)
- [6]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D]. 车兰兰.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2)
- [7]苏轼诗歌对《昭明文选》的接受研究 ——以宋人注苏诗为视角[D]. 董宏钰. 吉林大学, 2017(03)
- [8]十九世纪中朝文人来往尺牍研究[D]. 李姝雯. 南通大学, 2017(10)
- [9]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D]. 陈晓峰. 扬州大学, 2015(04)
- [10]清中叶三大女弟子群与男性文人互动研究[D]. 秦天.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