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技术企业创业的失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倪嘉成[1](2020)在《制度复杂性视角下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较量逐渐表现为对高新技术制高点的争夺。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也越来越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并因此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同时,高新技术也是国家提升自身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动力。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倡议,致力于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和技术产业竞争力。作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技术创业活动成为这一战略实施的关键因素。然而,在中国的转型经济背景下,中国地方政府基于本地利益而采取相关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形成了区域市场分割问题。这种出于地方利益的制度诉求与国家整体层面的制度要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冲突,构成了一种纵向制度复杂性,可能成为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活动产生抑制作用的内在理论基础。本研究基于这种制度复杂性视角,使用2002-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中国的区域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活动的影响机制,并为推动技术创业、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的有益发展提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商品市场分割对地区技术创业存在显着的抑制作用,在商品市场分割程度越高时,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需求市场受到的限制越严重,高投入与高风险的创新活动难以获得收益补偿,从而不利于技术创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深入的中介机制分析表明,商品市场分割阻碍了附着于商品上的产品理念与技术知识在区域之间的流动和传播,导致知识溢出创业机制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商品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负面影响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这种关系在东、中部地区得到体现,而企业家精神则能够有效缓和制度复杂性压力,减轻商品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消极作用。第二,资本品市场分割对地区技术创业有着显着的负面作用,资本品市场分割程度越高,表明地方部门的资本管制和资源配置能力越强,从而更容易导致产业资源错配以及企业家的寻租活动,抑制了创新与技术创业活动的开展。进一步的中介机制检验表明,资本品市场分割阻隔了资本的跨地区流动,使得技术和知识难以通过投资活动得到溢出和扩散,不利于技术创业机会向商业价值转化的实现。此外,资本品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负向影响不存在显着的空间异质性,这一关系在不同的经济地区未能得到体现。另一方面,企业家精神可以有效地调和这种负面联系。第三,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也产生了显着的抑制效果,更高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水平体现了地区间人才流动的阻隔,使得地区难以获得足够的人力资本实现对技术创业机会的识别与开发。进一步的中介机制分析显示,劳动力市场分割不利于知识溢出,使得具有丰富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难以在地区之间流动,进而抑制了知识的传递以及技术创业机会的开发与实现。同时,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负面作用在西部地区得到了体现,而地区的企业家精神能够在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之间起到缓和作用。本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第一,揭示了制度环境中同一制度逻辑内部不同层级之间的冲突如何影响组织活动,为制度复杂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第二,首次将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问题纳入制度理论体系,厘清了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活动影响的作用机制,为中国情境下的技术创业研究提供了新的洞见和研究视角。第三,通过揭示知识溢出的中介机制以及经济地区和企业家精神的调节机制,为中央和地方的政策设计者给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从而为提升区域技术创业水平提供着力点与实现路径。
殷婧钰[2](2020)在《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支撑,在微观层面,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企业成长也至关重要。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水平对社会经济进步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合作型双元创新是高技术企业提升创新成功概率和创新效率,获得核心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实现合作型双元创新有利于高技术企业积累竞争优势,使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是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技术企业提升合作型双元创新能力的条件和基础,也是保障高技术企业顺利实现合作型双元创新的关键所在。但目前对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以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内涵与特征为研究切入点,构建了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理论框架,系统研究了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力、风险管理、动态演化、协调稳定机制问题,提出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实现的保障措施。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论文构建并分析了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的理论框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梳理与提炼,界定了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内涵,分析了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特征。基于组织双元理论、复合基础观等理论,结合高技术企业自身特点,阐述了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内涵,进一步构建了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研究框架,并对机制研究框架及内容进行了剖析。其次,论文研究了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力机制。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合作型双元创新动力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识别与解析,进一步结合SFP分析法对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力机制的内部结构、功能与原理进行了逐一分析,构建了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力机制。第三,论文研究了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管理机制。通过文献萃取等方法对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进行了总结归纳与识别分析,在确定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评价指标设计原则基础上,利用粗糙集理论对风险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得到具有实际意义的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评价特征,选取二元语义多属性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构建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管理机制。第四,论文研究了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态演化机制。基于B-Z反应模型,通过建立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利用式创新,高技术企业合作型探索式创新与高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三种能力要素构成的Logistic演化模型,将合作型利用式创新作为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态演化的主导因素,通过求解阈值条件,探究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态演化规律并进行仿真研究,分别分析了在不同合作型双元创新氛围作用下,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的动态演化路径。第五,论文研究了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协调稳定机制。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对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协调稳定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构建了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协调稳定机制演化博弈模型,结合模型求解结果分析了高技术企业与合作方的合作型双元创新协调稳定行为,以及影响合作型双元创新协调稳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情况下高技术企业与合作方协调稳定行为的变化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对主体参与行为变化的影响。最后,论文提出了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实现的保障措施。结合各个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以及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现状,从不同主体视角针对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力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动态演化机制、协调稳定机制的研究结果,分别提出了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实现的具体保障措施。通过本文的分析与研究,界定了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的内涵,结合组织双元理论、复合基础观等相关理论构建了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的理论框架,进一步识别并分析合作型双元创新动力要素,总结并评价了合作型双元创新的风险要素及风险水平,探究了合作型双元创新的动态演化路径,剖析了合作型双元创新协调稳定行为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实现的保障措施。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技术企业更加顺利地实现合作型双元创新,提升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能力提供理论支撑及有益参考。
石一帆[3](2019)在《科技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效应研究》文中认为高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研发活动本身存在高风险、长周期的特性,导致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极易受到融资约束的影响。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为科技企业及科技创新的发展创造了机遇。科技金融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方面的满足,也包括政策、制度的倾斜。科技金融的发展为高技术企业拓展了融资渠道,完善了市场竞争机制,并由此促进公司治理结构改善,激发了高技术企业研发创新的活力。科技金融对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体现在的资金和政策两个方面。本文运用投资与技术创新不可分割理论、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四个基本理论,通过资金提供效应、普惠竞争效应和公司治理效应三个路径分析科技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进一步对高技术企业划分所有制,国有高技术企业和非国有高技术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目的及政策导向的不同,科技金融对研发投入的主要作用路径及效应大小也有差别。在科技金融发展指数测算时,将科技金融发展划分为科技金融资源、科技金融经费和科技金融产出三个层面,衍生出7个相关指标,测量出我国各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并运用测算结果进行实证。实证分析运用2013-2017年中小板和创业板420家高技术企业的财务数据,采用Bootstrap方法对三种效应进行中介效应模型的检验。实证结果显示,科技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有显着促进作用。首先,科技金融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高技术企业的资金供给,缓解企业研发活动的融资约束;其次,科技金融的普惠性使得产品市场竞争加剧,从而影响企业研发投入水平;最后,科技金融可以改善公司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效率,进而减少监管成本,分散投资风险,加大研发投入。其中公司治理的高管薪酬激励指标通过中介效应检验,股权结构指标未通过检验。构建交叉项多元回归模型对国有和非国有高技术企业的不同传导效应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科技金融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对国有高技术企业更为显着。科技金融主要通过为国有高技术企业提供研发资金和改善公司治理对研发投资产生正向影响,通过普惠竞争效应抑制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这是因为国有企业由于产品市场竞争加剧,预期研发收益减少的动机大于其为保持领先地位加大研发投入的动机。科技金融通过为非国有高技术企业提供创新资金和加剧行业竞争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增加,公司治理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增加的效果不显着。
李宗洁[4](2019)在《事件冲击力、动态能力对企业颠覆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科技领域深化改革以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力,进而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聚焦到企业层面一些观点指出:企业的创新能力是驱动其持续成长的重要动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关注创新能力的塑造。1997年,Clayton Christensen在《创新者的困境》一书中首次提出“颠覆性技术”,而颠覆性创新理论旨在界定变革性技术对公司存在的影响。随着科技进步加快和市场需求的多变,企业在创新模式上也逐渐从渐进式创新向突破式创新扩展,从增量型创新向颠覆型创新的方向转移。然而,由于外部事件情境的不确定性,企业自身在机会感知的敏感性、资源整合能力的及时性和组织调整的适应性等方面存在感知不足、核心刚性、内部冲突等问题,使得企业对创新的认知、理解、分析和开展变得不易。对以往文献经过梳理发现,已有关于颠覆性创新的研究多数是聚焦于由于技术变革或新技术应用影响到标准主导设计后的迫使企业做出改变的行为,目前对企业如何敏捷感知和积极探索开展突破性创新或根本性创新的研究较为鲜见。颠覆性创新机会需要企业自主去把握,创新的动力也来自于多个方面,企业对突发事件的反应会直接影响颠覆性创新的决策。同时,在面临事件情境时,调整、重构内外资源与技能的动态能力理论近年来研究较多。企业的动态能力能够使得企业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动和突发事件的冲击影响,为企业开展各种创新活动提供了条件保障,也会对企业在创新方式选择上产生作用。然而,已有的研究中对事件作为情境因素分析其对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影响较为少见,动态能力作为二者的调节变量进行深入分析的文献研究也不足。本研究本研究是建立在事件系统理论、动态能力理论、组织适应性以及企业资源观等理论基础上,并在事件系统理论的研究上,通过探索性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分析事件冲击力、动态能力和颠覆性创新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主要研究问题包括:(1)事件冲击力如何影响企业的颠覆性创新?(2)动态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的颠覆性创新?(3)动态能力如何调节事件冲击力对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机制?(4)颠覆性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中介作用。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外部情境下,提出探索事件冲击力、动态能力对企业颠覆性创新影响机制的研究框架和研究假设。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利用相关文献已有的经典量表与新开发新量表相结合来设计调查问卷,对符合本研究调研对象要求的企业相关人员进行调研,共收集到了303份有效问卷来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本研究通过探索性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得出如下结论:(1)事件冲击力、动态能力对企业颠覆性创新具有正向影响;(2)动态能力三个维度“机会洞察、资源聚合和组织重塑”的构念,在事件冲击力对企业颠覆性创新影响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既有正向调节、也有负向调节;(3)颠覆性创新中技术视角的创新对企业绩效呈现出倒U型影响,而市场视角的创新却对企业绩效呈现出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系统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和创新理论;对颠覆性创新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的推动价值,对企业如何依据外部环境和内部动态能力构筑开展颠覆性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借鉴。论文的创新性在于探讨了事件冲击力对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影响进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且考察了内部动态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深化了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互动推动颠覆性创新的机制研究。同时,研究结论对我国企业应对外部事件情境,培育和构建动态能力、快速增强创新能力和提升创新绩效等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张萌萌[5](2016)在《高技术企业公司创业、企业集聚行为与绩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新背景下,我国高技术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巨大的生存压力。如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学术界与我国政府共同关注的课题。在转型经济情境下,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我国独特的市场环境与制度政策给高技术企业提供大量的创业机会的同时也让其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为了获取所必须的知识、技术、机会与资源,高技术企业在产业园区内集聚,并在原有企业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业,以获得可持续发展。可见,公司创业活动与企业集聚行为都是提升高技术企业绩效的关键。基于此,本文结合独特的中国国情,深入剖析高技术企业公司创业行为,挖掘企业集聚的内在机理,并揭示集聚行为在高技术企业公司创业向企业绩效转化中的中介作用。本文旨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高技术企业如何通过公司创业活动来提高企业绩效;(2)公司创业对高技术企业不同类型的集聚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3)不同类型的集聚行为对企业绩效产生何种影响;(4)不同类型的集聚行为在公司创业向企业绩效转化的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Timmons模型认为,机会、资源和创业团队是影响公司创业活动的主要因素,而战略创业理论认为,公司创业活动是企业战略层面的活动。本文主要借鉴Zahra和Colvin(1995)的观点,从创新程度、风险活动和战略更新三个维度对公司创业研究。此外,针对高技术企业的特点,本文从知识、机会与资源三个角度对企业集聚行为的驱动因素进行探讨。其中,知识驱动型集聚是指企业由于对知识和技术的需要,在集群内部,以获取与利用知识为目的进行的集聚行为,包括对知识的识别、共享与转化;机会驱动型集聚是指企业为了获取创业机会,在产业园区进行的集聚行为,包括对创业机会的识别、利用与整合;资源驱动型集聚是指企业为了利用高技术产业园区的自然资源,以获取创业机会、提高企业绩效而进行集聚的行为。为了有效界定本文的研究变量,并对变量的各维度进行测量,本研究面向东北三省的高技术企业大量发放问卷,并对部分企业进行走访调研,最终得到282份有效问卷。本研究采用SPSS20.0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数据处理方式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最终得到结论。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公司创业的各维度对高技术企业绩效均呈现积极影响;(2)公司创业对不同类型的集聚行为具有积极影响;(3)不同类型的集聚行为能够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4)知识驱动型集聚与机会驱动型集聚对公司创业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产生部分中介作用;(5)资源驱动型集聚对公司创业与企业绩效间关系产生完全中介作用。本文旨在揭示高技术企业如何通过公司创业提高企业绩效。本研究在理论上的创新点主要如下:(1)深入剖析了企业集聚的内涵以及内在机理,从集聚的驱动因素出发,将高技术企业的集聚行为分为知识驱动型集聚、机会驱动型集聚与资源驱动型集聚三个维度,并以东三省的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开发出这三种集聚方式的测量量表。高技术企业由于其独特的特点,为了节约交易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向同类型或不同类型企业集聚的特点,集聚也是高技术企业提高绩效的方式之一。但是,对集聚的研究大多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展开,鲜有研究从企业本身的角度展开,因此,对三种集聚方式量表的开发,填补了企业集聚方面研究的不足,并揭示了集聚对高技术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不同类型的集聚行为对企业绩效的不同影响。为后续研究工作奠定基础。(2)以我国东北三省的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东北经济发展状况的特殊性,对公司创业的内涵和维度进行研究,并对公司创业对不同类型集聚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有助于弥补现有对企业集聚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不足,并推动公司创业这一概念的情境化研究,也有助于在今后的研究中,学者将不同地理区域内的高技术企业公司创业与集聚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对比。(3)本文基于“公司创业—集聚—绩效”的理论框架,以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揭示不同类型的集聚行为在公司创业与企业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有助于弥补高技术企业公司创业向企业绩效转化作用机理方面研究的不足。本文的文章结构如下:第1章为绪论部分。其主要内容是对的本文研究背景、意义、方法进行论述,且对论文结构进行介绍。第2章内容为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主要是对研究所用到的理论基础以及前期收集有关于文中的公司创业、企业集聚和绩效这3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和论述。第3章内容包括理论框架的确定与研究设计。在本章中,参考来自于文献综述中的论点,在确定文中要研究的变量的前提下,对变量的维度进行设计,同时分析变量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构建本文的理论框架。并针对研究对象确定样本数量、设计调查问卷,对高技术企业公司创业、企业集聚、企业绩效三变量进行操作化定义,对问卷基本信息和有关题目进行设计。第4章研究方法与理论假设。本章根据之前所做的研究设计确定研究所用方法,其中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与效度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并提出关于高技术企业公司创业、企业集聚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研究假设。第5章为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第一步对调研后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介绍,并分析这些数据的样本特征;接着根据调研数据对研究所用测量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之后对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的量表中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再通过回归分析对本研究所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第6章为结果讨论与启示。首先对前章的研究结果进行讨论,探讨公司创业、企业集聚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集聚的中介作用,并得出研究对我国东北地区高技术企业公司创业活动的启示。第7章为结论与展望。首先得出研究结论,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然后提出对我国高技术企业发展的实践意义;最后指出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吴淑江[6](2014)在《基于二元能力的高技术企业创新管理AKL生物技术公司的案例》文中提出高技术企业创新管理成功的实践研究,对中国高技术企业提高创新管理能力、为我国尽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巨大转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基于二元能力的理论视角,以AKL生物技术公司发展历程为案例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促进高技术企业创新管理能力形成的四大要素,即创新价值的合理定位、创新管理平台的建立与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以及组织管理思维形态的合理定位。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对AKL生物技术公司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与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详细深入地揭示了企业二元能力促使组织具备并应用相互冲突行为的能力并总结出促进高技术企业创新管理能力形成的四大要素。企业创新价值的定位是个对延续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战略选择的过程:前者是对高端产品进行更高质量和性能的创新,企业需要具备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实力等来支持创新活动;后者是对低端市场或者零消费市场产品,企业创新需要立足于目标产品与客户特定工作任务的紧密相关;创新战略的正确选择有利于企业依据自身资金和技术实力寻找合理市场切入点。创新管理平台的建立与完善,包括核心技术工艺问题的突破等五个方面内容,该平台有利于解决创新管理的柔性特征与效率特征之间的矛盾,从而促进企业创新成果的持续形成。对人才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两方面特质的培养与发展,有利于企业创新人才团队的形成。企业管理思维形态的合理定位:在创新项目发展的初期,以结果导向为主体的管理思维形态更有利于企业尽快产生效益以求生存;而创新项目发展到一定规模阶段,过程导向更有利于企业管理规范性与稳定性,为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在组织架构中层次越高越适用结果导向,层次越低越适用过程导向的管理思维形态。
范硕[7](2010)在《英国“剑桥现象”及其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集群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剑桥现象”这一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对创新集群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往对创新集群的研究总是基于对成熟集群的观察,而本文认为创新集群的形成是分不同阶段的,从无到有的初期阶段和进入发展轨道的阶段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阶段,所面临的发展条件也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在创新集群的发展初期,高技术企业建立的条件是非常不利的,不仅缺乏各种支持性机构也缺乏支持性的政策。在这种条件下,高新技术企业的建立主要是通过“软公司发展模式”进行创建的,此时,政府应鼓励大学或研究机构采取“低门槛政策”,以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创立。而在集群有了初步的轮廓,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后,就会被风险基金所注意到。这个时候,就会有风险资本的进入,同时,也会逐渐出现一系列支持性的机构,此时的创新集群就进入了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创新集群的发展应着重于三个发展机制的建立:创业机制、创新网络机制以及集体学习机制。创新集群的发展模式实质上是一种创业型经济模式,创业型经济的核心是创业文化,而创业型经济的实现途径是通过发展众多的“创业型区域”,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创业的氛围。在整个创新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社会资本在其中一直都起着核心的作用。
黄瑛[8](2008)在《基于自主创新的中小高技术企业创业与成长战略》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从我国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发展的角度,以我国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创业与成长阶段如何制定战略为研究内容,结合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对企业创业和成长战略进行了一定探讨,对我国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发展特点、内外部环境、战略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解决我国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在创业与成长阶段的战略制定问题在理论上是必要的,在实践中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文中对我国中小高技术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高技术产业已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但我国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的成活率、成长速度和成长质量都有待提高。在对企业生命周期和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分析中,指出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在创业期应注重利基市场的开发与商业模式的选择;而成长期根据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则要利用机会与优势,制定以市场战略为战略重点,规范和提高管理水平,持续技术创新的综合成长战略。在理论与实证等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在创业阶段成功的战略重点在于市场战略;利基市场战略是符合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的创业战略;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的初始业务(指成立1年内的主营业务)选择主要受到EP(近期可得业务利益)的影响;市场战略仍是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在成长阶段最为重要的战略;规范、提高管理和运营水平对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的成长成功也非常关键;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对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的成长成功也十分必要。
潘忠志[9](2008)在《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集群中的企业创新网络是集群竞争力的源泉,在集群的发展演化过程中,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也在不断地发展演进,因此研究高技术集群就有必要研究高技术集群中的企业创新网络,分析企业创新网络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博弈、企业创新网络中的组织间协调方式和信息交流与信息处理模式。本文分别从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关联模式与运行机制、集群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创新模式的策略选择及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基于集群生命周期的创新网络的信息特征、信息体制的阶段性演化、高技术集群创新协作网络中的协调方式、高技术集群创新网络分散技术创新风险的制度创新与组织创新和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治理模式等方面研究分析了高技术集群中的企业创新网络问题。首先从宏观层面应用网络组织理论和企业创新理论分析了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整体的内涵与功能,研究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基本关联模式和运行机制;其次研究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中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应用博弈论模型证明创新企业存在合作的意愿,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合作获取更多的收益。通过从企业个体的微观层次分析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证明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中的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合作的必要性;利用交易成本理论、组织的比较信息效率理论和模块化理论研究高技术集群不同发展阶段信息特征的变化和企业间协调方式的变化,以及企业创新网络中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具体分析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中分散技术创新风险的相关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应用组织治理理论、价值链理论、网络组织理论和模块化理论探讨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治理模式,分别考察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外部全球价值链治理、内部的关系治理和创新组织模式的模块化的治理机制;通过实地调研和填写问卷的方式收集统计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分析企业创新网络内部的合作程度、信息交流与协调、技术创新风险分散机制、集群外部环境等不同因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问题和相关程度;最后分析我国高技术企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不足,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通过对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问题的分析,本文证明了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中的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是趋于合作的,而企业创新网络信息体制的选择是为了节约信息成本,企业创新网络的信息体制随着集群的不同发展过程而阶段性演化,企业创新网络中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能够有效地分散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在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中存在着有效的治理模式,包括外部的全球价值链治理和内部的关系治理以及创新组织形式的模块化治理机制。
杜伟[10](2008)在《大连市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连,作为中国北方着名的沿海城市,一直被誉为北方的“香港”,20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铸就了大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辉煌,特别是近十年来,大连高技术企业迅猛发展。最近,英特尔芯片封装厂落户大连,成为大连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里程碑,更是发展更高的新起点。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高技术企业不断涌现,大连市如何为本地高技术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发展环境,为高技术企业创业者立足本地区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更好、更快地完成技术向产品的转换并获取市场份额以取得更多的资源优势从而增强竞争实力,更好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便成为一个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而要解决上述问题,对大连市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当前的政策、规则、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分析便成为必要。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高技术产业创业环境综合评价入手,以如何提升大连市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为根本目的进行论述,从而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为大连市高技术产业创业者提供更好创业环境的发展思路和着眼点。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论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目前国内外关于创业环境的研究现状,并明确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相关理论研究。首先对高技术企业进行定义界定并分析其特征;然后界定创业和创业环境的概念并进一步分析创业环境的构成要素,最后介绍基础理论与理论假设。第三章,大连市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本章主要是分析并构建大连市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指标体系,在对大连市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评价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第四章,大连市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综合评价。本章主要是实证分析。首先确定大连市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评价指标权重。然后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大连市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第五章,完善大连市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的对策与建议。本章主要从政策环境、融资环境、人才环境、产业环境、技术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完善大连市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的对策与建议。第六章,结语。
二、高技术企业创业的失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技术企业创业的失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制度复杂性视角下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高新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
1.1.2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部署 |
1.1.3 区域市场分割问题仍然严峻 |
1.1.4 制度环境在技术创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1.2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应用价值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重点 |
1.3.5 章节安排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回顾 |
2.1 制度复杂性视角的起源与发展 |
2.1.1 新制度主义理论 |
2.1.2 制度逻辑理论与制度复杂性 |
2.2 市场分割问题 |
2.2.1 市场分割的现象 |
2.2.2 市场分割的成因 |
2.2.3 市场分割的后果 |
2.2.4 市场分割的不同类型 |
2.3 技术创业 |
2.3.1 技术创业的界定 |
2.3.2 技术创业的特点 |
2.3.3 技术创业的相关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制度复杂性视角下的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 |
3.2 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 |
3.2.1 商品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 |
3.2.2 资本品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 |
3.2.3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 |
3.3 知识溢出对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的中介机制 |
3.3.1 知识溢出创业理论 |
3.3.2 市场分割、知识溢出与技术创业 |
3.4 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在不同经济地区的空间异质性 |
3.5 企业家精神对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的调节机制 |
3.5.1 企业家精神理论 |
3.5.2 市场分割、技术创业与企业家精神 |
第4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 主要变量测度 |
4.2.1 市场分割的测度 |
4.2.2 市场分割的趋势分析 |
4.2.3 技术创业的测度 |
4.2.4 知识溢出的测度 |
4.2.5 经济地区的测度 |
4.2.6 企业家精神的测度 |
4.2.7 控制变量 |
4.3 技术创业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
4.4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第5章 商品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 |
5.1 商品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主效应回归分析 |
5.2 知识溢出的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
5.3 空间异质性及企业家精神的调节效应回归分析 |
5.4 结果讨论 |
第6章 资本品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 |
6.1 资本品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主效应回归分析 |
6.2 知识溢出的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
6.3 空间异质性及企业家精神的调节效应回归分析 |
6.4 结果讨论 |
第7章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技术创业 |
7.1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主效应回归分析 |
7.2 知识溢出的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
7.3 空间异质性及企业家精神的调节效应回归分析 |
7.4 结果讨论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商品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抑制机制 |
8.1.2 资本品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抑制机制 |
8.1.3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抑制机制 |
8.2 对策建议 |
8.2.1 破解市场分割格局 |
8.2.2 促进知识溢出创业 |
8.2.3 平衡经济地区发展 |
8.2.4 培育企业家精神 |
8.3 研究局限 |
8.4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的理论框架 |
2.1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的相关概念 |
2.1.1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的内涵 |
2.1.2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的内涵 |
2.2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的理论基础 |
2.2.1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
2.2.2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力机制的理论基础 |
2.2.3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管理机制的理论基础 |
2.2.4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态演化机制的理论基础 |
2.2.5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协调稳定机制的理论基础 |
2.3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研究框架的构建与分析 |
2.3.1 研究方法及适用性分析 |
2.3.2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理论分析 |
2.3.3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研究框架的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力机制 |
3.1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力要素体系构建 |
3.1.1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力要素识别 |
3.1.2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力要素分析 |
3.2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力要素间关系辨识分析 |
3.2.1 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基本原理及步骤 |
3.2.2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力机制解释结构模型构建与求解 |
3.2.3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力要素间关系分析 |
3.3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力机制构建与分析 |
3.3.1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力机制构建 |
3.3.2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力机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管理机制 |
4.1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管理机制内涵及特征 |
4.1.1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管理机制内涵 |
4.1.2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特征 |
4.2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识别 |
4.3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评价 |
4.3.1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2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评价模型 |
4.3.3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评价算例分析 |
4.4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控制 |
4.4.1 建立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管理专属职能部门 |
4.4.2 制定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管理规章制度 |
4.4.3 设置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预警系统 |
4.5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管理机制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态演化机制 |
5.1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态演化机制变量与模型 |
5.1.1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态演化机制变量 |
5.1.2 B-Z反应模型 |
5.2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态演化机制模型构建 |
5.2.1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态演化机制研究变量与参数 |
5.2.2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态演化机制模型 |
5.2.3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态演化机制模型分析 |
5.3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态演化机制仿真分析 |
5.3.1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态演化机制仿真数据收集与整理 |
5.3.2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态演化机制仿真过程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协调稳定机制 |
6.1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协调稳定机制演化博弈模型 |
6.1.1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协调稳定机制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假设 |
6.1.2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协调稳定机制演化博弈模型构建与求解 |
6.2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协调稳定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合作型双元创新协调稳定机制主体稳定策略演化路径分析 |
6.2.2 合作型双元创新协调稳定机制协调稳定性分析 |
6.2.3 合作型双元创新协调稳定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
6.3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协调稳定机制数值仿真与分析 |
6.3.1 合作型双元创新协调稳定机制的演化博弈主体过程概率仿真分析 |
6.3.2 合作型双元创新协调稳定机制的影响因素数值仿真分析 |
6.3.3 合作型双元创新协调稳定机制的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实现的保障措施 |
7.1 提升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力水平 |
7.1.1 培育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力来源 |
7.1.2 提高支持保障主体科研服务能力及联动能力 |
7.1.3 增强政府制度制定及监督服务调控能力 |
7.2 提升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管理能力 |
7.2.1 完善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评价过程 |
7.2.2 提升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风险控制水平 |
7.3 完善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动态演化机制 |
7.3.1 培育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文化氛围 |
7.3.2 强化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内部能力结构监控 |
7.4 优化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协调稳定机制 |
7.4.1 提升高技术企业与合作方协调配合度 |
7.4.2 注重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协调稳定机制影响因素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科技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创新点 |
1.4 概念界定 |
1.4.1 科技金融的界定 |
1.4.2 高技术企业的界定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投资与技术创新不可分割理论 |
2.1.2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
2.1.3 可竞争市场理论 |
2.1.4 委托代理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科技金融相关研究 |
2.2.2 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相关研究 |
2.2.3 科技金融与企业研发投入相关研究 |
2.2.4 文献评述 |
3 科技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现状及机理 |
3.1 科技金融发展支持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现状 |
3.1.1 资金支持现状 |
3.1.2 政策支持现状 |
3.2 科技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作用机理 |
3.2.1 资金提供效应 |
3.2.2 普惠竞争效应 |
3.2.3 公司治理效应 |
4 科技金融发展指数的构建与测算 |
4.1 科技金融发展指数构建 |
4.1.1 科技金融发展指数的特点 |
4.1.2 科技金融发展指数的构成 |
4.2 科技金融发展指数的测算方法与结果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指标的计算方法 |
4.2.3 测算结果 |
5 科技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实证分析 |
5.1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5.1.1 指标选取 |
5.1.2 数据描述 |
5.1.3 中介效应模型设定 |
5.2 中介效应实证分析 |
5.2.1 资金提供效应实证分析 |
5.2.2 普惠竞争效应实证分析 |
5.2.3 公司治理效应实证分析 |
5.2.4 中介效应比较分析 |
5.3 所有制划分实证分析 |
5.3.1 交叉项多元回归模型设定 |
5.3.2 所有制划分实证结果 |
5.4 稳健性检验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事件冲击力、动态能力对企业颠覆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事件作为影响组织的外部情境解释 |
1.1.2 实践背景:颠覆性创新能够帮助企业赢得市场机遇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企业创新绩效 |
2.1.1 企业创新 |
2.1.2 企业创新绩效 |
2.2 事件冲击力 |
2.2.1 事件视角 |
2.2.2 事件冲击力构成维度 |
2.2.3 事件冲击力对企业创新影响 |
2.3 动态能力 |
2.3.1 动态能力概念界定 |
2.3.2 动态能力构建探索 |
2.3.3 动态能力构成维度划分 |
2.4 颠覆性创新 |
2.4.1 颠覆性创新的内涵及研究视角 |
2.4.2 颠覆性创新与其他创新模式对比 |
2.4.3 颠覆性创新影响因素 |
2.4.4 颠覆性创新与企业绩效 |
2.4.5 颠覆性创新构成维度及测量方式 |
2.5 文献综合评述 |
2.5.1 创新研究文献的评述 |
2.5.2 事件系统理论研究文献的评述 |
2.5.3 动态能力研究文献的评述 |
2.5.4 颠覆性创新研究文献的评述 |
第3章 探索性案例研究:事件冲击力与颠覆性创新关系 |
3.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3.2 案例研究 |
3.2.1 探索性研究的意义 |
3.2.2 研究案例的行业选择 |
3.2.3 探索性案例研究的企业 |
3.2.4 探索性案例相关素材分析 |
3.3 探索性案例的研究发现 |
3.3.1 舟翼智能由投币设备向新型支付领域转型的背景 |
3.3.2 事件冲击力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作用分祈 |
3.3.3 动态能力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机制 |
3.4 探索性案例研究结果的讨论及结论 |
第4章 事件冲击力、动态能力对企业颠覆性创新绩效影响的模型构建 |
4.1 事件冲击力与颠覆性创新 |
4.1.1 技术事件冲击力与颠覆性创新 |
4.1.2 市场事件冲击力与颠覆性创新 |
4.1.3 政策事件冲击力与颠覆性创新 |
4.2 动态能力与颠覆性创新 |
4.2.1 理论基础与研究视角 |
4.2.2 机会洞察能力与颠覆性创新 |
4.2.3 资源聚合能力与颠覆性创新 |
4.2.4 组织重塑能力与颠覆性创新 |
4.3 事件冲击力与颠覆性创新: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 |
4.4 颠覆性创新与创新绩效 |
4.4.1 理论基础与研究枧角 |
4.4.2 颠覆性创新与创新绩效 |
4.5 颠覆性创新的部分中介效应 |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
5.1 样本调研与数据采集 |
5.2 研究变量的测量 |
5.3 主要研究方法说明 |
5.4 关键构念的信度检验 |
5.5 关键构念的效度检验 |
5.6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6.1 事件冲击力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5.6.2 动态能力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5.6.3 颠覆性创新与创新绩效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6.1 实证研究的描述性统计 |
6.2 事件冲击力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分析 |
6.3 动态能力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分析 |
6.4 事件冲击力与颠覆性创新: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 |
6.5 颠覆性创新与创新绩效 |
6.6 颠覆性创新的部分中介效应 |
6.7 本研究假设检验汇总 |
第7章 事件冲击力、动态能力对企业颠覆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的讨论与结论 |
7.1 论文核心构念多维结构的讨论 |
7.2 事件冲击力与颠覆性创新之间的关系 |
7.3 动态能力与颠覆性创新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
7.4 动态能力调节效应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
7.5 颠覆性创新与创新绩效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
7.6 颠覆性创新的部分中介作用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
7.7 研究结论 |
第8章 理论贡献及未来研究展望 |
8.1 理论贡献 |
8.1.1 为事件情境与企业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新观点 |
8.1.2 为动态能力驱动颠覆性创新提供新解释 |
8.1.3 为战略管理领域动态能力理论的发展提供新见解 |
8.1.4 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经济情境下企业适应性行为研究提供新思路 |
8.2 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启示 |
8.3 局限性与未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3.1 夯实理论构念的内涵与构成维度的划分 |
8.3.2 进一步优化研究设计 |
8.3.3 可扩展的研究情境 |
致谢 |
附录1:图表目录 |
附录2:实证研究调研问卷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高技术企业公司创业、企业集聚行为与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实践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Timmons创业理论 |
2.1.2 战略创业理论 |
2.1.3 动态能力理论 |
2.1.4 组织学习理论 |
2.1.5 双元能力理论 |
2.1.6 社会网络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公司创业研究回顾 |
2.2.2 企业集聚研究回顾 |
2.2.3 企业绩效的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
3.1 研究要素的内涵界定 |
3.1.1 公司创业内涵与维度 |
3.1.2 企业集聚行为的内涵与维度 |
3.1.3 企业绩效内涵与维度 |
3.2 理论框架的构建 |
3.2.1 公司创业与企业绩效关系分析 |
3.2.2 公司创业与企业集聚行为关系分析 |
3.2.3 企业集聚行为与绩效关系分析 |
3.2.4 公司创业、企业集聚行为与绩效关系理论框架设计 |
3.3 研究对象的确定 |
3.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3.2 样本量控制 |
3.4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4.1 调查问卷内容的确定 |
3.4.2 变量测量与量表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假设 |
4.1 研究方法 |
4.1.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2 信度分析 |
4.1.3 效度分析 |
4.1.4 相关分析 |
4.1.5 回归分析 |
4.1.6 中介作用检验 |
4.2 研究假设 |
4.2.1 公司创业与绩效关系假设 |
4.2.2 公司创业与企业集聚行为关系假设 |
4.2.3 企业集聚行为与绩效关系假设 |
4.2.4 企业集聚行为的中介效应假设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实证研究 |
5.1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
5.1.1 数据收集 |
5.1.2 样本特征 |
5.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2.1 信度分析 |
5.2.2 效度分析 |
5.3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
5.3.1 公司创业对高技术企业绩效的影响 |
5.3.2 公司创业对企业集聚行为的影响 |
5.3.3 企业集聚行为对绩效的影响 |
5.3.4 企业集聚行为的中介效应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果讨论与启示 |
6.1 结果讨论 |
6.1.1 公司创业对绩效具有积极影响 |
6.1.2 公司创业对企业集聚行为的影响 |
6.1.3 企业集聚行为对绩效的影响 |
6.1.4 企业集聚行为的中介作用 |
6.2 对东北地区高技术企业的启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7.3.1 研究局限 |
7.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位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二元能力的高技术企业创新管理AKL生物技术公司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新管理的研究背景 |
1.1.2 二元能力理论的研究背景 |
1.1.3 生物医药行业的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 |
1.2.1 研究目的 |
1.2.2 逻辑思路 |
1.2.3 论文的结构和安排 |
2 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
2.1 高技术产业创新的特征与过程机制 |
2.1.1 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含义 |
2.1.2 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基本特征 |
2.1.3 高技术产业创新的过程机制 |
2.2 高技术企业创新管理失败的因素分析 |
2.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分析 |
2.2.2 基于创新者主动性的差异性分析 |
2.2.3 基于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分析 |
2.3 二元能力理论 |
2.3.1 二元能力理论的国外文献综述 |
2.3.2 二元性创新的分析层次和概念界定 |
2.3.3 高技术企业二元能力与绩效的关系 |
2.4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与基本研究框架 |
2.4.1 企业创新价值的定位 |
2.4.2 企业创新管理平台的建立与完善 |
2.4.3 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
2.4.4 组织管理思维形态的定位 |
3 案例方法 |
3.1 已有文献的类似案例 |
3.1.1 日用品行业创新管理的案例 |
3.1.2 美国汽车行业的创新案例 |
3.1.3 中国服务行业创新管理的二元能力研究 |
3.2 本案例的数据说明 |
3.2.1 资料与数据来源 |
3.2.2 企业介绍 |
3.2.3 案例的效度与信度 |
3.3 本案例的描述 |
3.3.1 企业的初始(起步)阶段(1996-1998年) |
3.3.2 企业的发展阶段(1999-2006年) |
3.3.3 企业的成熟阶段(2006年之后) |
4 案例研究分析 |
4.1 基于二元能力的创新价值定位 |
4.1.1 本文所涉诊断产品的基本概念 |
4.1.2 企业创新产品的抉择 |
4.1.3 PCR和ELISA等产品业务的重新启动 |
4.1.4 企业产品战略定位的二元能力分析 |
4.2 基于二元能力的技术创新管理平台 |
4.2.1 核心创新技术体系的建立 |
4.2.2 新产品开发控制流程 |
4.2.3 企业创新管理平台的二元能力分析 |
4.3 基于二元能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 |
4.3.1 企业创新人才本土化的实现 |
4.3.2 企业创新人才国际化的实现 |
4.3.3 企业人才培养的二元能力分析 |
4.4 基于二元能力的管理思维形态定位 |
4.4.1 由过程导向转向结果导向的变革 |
4.4.2 由结果导向转向两者平衡的变革 |
4.4.3 结果导向与过程导向的平衡分析 |
5 启示与展望 |
5.1 研究启示 |
5.1.1 理论启示 |
5.1.2 实践启示 |
5.2 未来展望 |
5.2.1 对创新管理关键要素限制条件的研究 |
5.2.2 基于二元能力的其它行业创新管理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7)英国“剑桥现象”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立意 |
1.2 文献综述 |
1.2.1 创新集群思想的演化历程 |
1.2.2 对创新集群涵义的研究 |
1.2.3 对创新集群内部的创新机制的研究 |
1.2.4 对创新集群政策的研究 |
1.2.5 对创新集群形成机理的研究 |
1.2.6 对英国“剑桥现象”的研究 |
1.2.7 对相关文献的总结与评述 |
1.3 论文的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剑桥地区工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
2.1 剑桥地区近代经济的发展历程 |
2.1.1 剑桥地区的经济发展背景 |
2.1.2 剑桥市的经济发展历程 |
2.2 剑桥地区高技术企业的历史发展环境 |
2.2.1 交通状况 |
2.2.2 英国高新技术政策 |
2.2.3 英国风险资本 |
2.2.4 资本市场 |
2.2.5 投资宣传 |
2.2.6 社会标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剑桥现象”的出现 |
3.1 剑桥现象的初期概况 |
3.1.1 剑桥现象的含义及特征 |
3.1.2 早期的高技术企业状况分析 |
3.2 引致剑桥现象的因素分析 |
3.2.1 技术因素 |
3.2.2 剑桥大学营造的环境因素 |
3.2.3 巴克莱银行的作用 |
3.2.4 当地特有的因素 |
3.3 剑桥高技术小企业的创办与发展 |
3.3.1 剑桥高技术小企业的生成 |
3.3.2 剑桥企业衍生的方式——“软公司发展模式” |
3.3.3 剑桥高技术小企业的资金融通 |
3.3.4 剑桥高技术企业的经营战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剑桥现象”的发展机制 |
4.1 剑桥高技术集群的增长和改变 |
4.1.1 剑桥地区的增长 |
4.1.2 企业的增长 |
4.1.3 产业多样性和改变 |
4.2 “剑桥现象”的创业机制 |
4.2.1 风险投资机制 |
4.2.2 企业孵化器机制 |
4.2.3 创业教育机制 |
4.3 “剑桥现象”的创新网络机制 |
4.3.1 剑桥创新网络的基本构成及运行机理 |
4.3.2 剑桥创新网络中各结点的组成及作用 |
4.3.3 剑桥创新网络的开放性——全球与国家创新网络 |
4.4 “剑桥现象”的集体学习机制 |
4.4.1 集体学习机制的理论框架 |
4.4.2 剑桥集体学习的前提 |
4.4.3 剑桥区域集体学习过程 |
4.4.4 剑桥区域集体学习过程与“机构厚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剑桥现象”的形成机理 |
5.1 “剑桥现象”形成的宏观机制——创业型经济模式 |
5.1.1 创业型经济概述 |
5.1.2 剑桥的创业型经济与创业型文化 |
5.1.3 剑桥创业型经济、创业型区域与“共同目的社区” |
5.1.4 剑桥创业型经济模式的发展逻辑 |
5.2 “剑桥现象”形成的微观机制——社会资本的作用 |
5.2.1 企业家与社会网络 |
5.2.2 社会资本与新企业的生成 |
5.2.3 剑桥企业家对剑桥新创公司的作用——系谱图分析与网络实例 |
5.2.4 剑桥集群内网络强度的量化分析——连锁董事在社会资本中的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剑桥现象”的经验对中国中关村发展的启示 |
6.1 中关村发展的两个阶段 |
6.1.1 第一阶段1980-1999 |
6.1.2 第二阶段1999-当前 |
6.1.3 对中关村两个发展阶段的反思 |
6.2 对中关村创新状况的评估 |
6.3 阻碍中关村发展的因素 |
6.3.1 中关村的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缺乏联系 |
6.3.2 中关村的发展战略导致企业创业环境急剧恶化 |
6.3.3 中关村风险投资体制的缺陷 |
6.3.4 中关村的企业出现纵向阶层的分化并彼此“绝缘” |
6.3.5 中关村受行政网络干预过多 |
6.3.6 中关村缺乏社会资本 |
6.5 政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8)基于自主创新的中小高技术企业创业与成长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1.1 我国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发展现状 |
1.1.2 我国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所处的环境 |
1.1.3 战略与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 |
1.2 基于自主创新的中小高技术企业创业、成长战略研究综述 |
1.2.1 基于自主创新的中小高技术企业界定、评价及相关研究 |
1.2.2 自主创新企业的界定、评价及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 |
1.2.3 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小高技术企业的相关研究 |
1.2.4 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及企业所处阶段的相关研究 |
1.2.5 企业战略管理 |
1.2.6 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成长战略 |
1.2.7 小结 |
1.3 本文的研究框架 |
2 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创业战略 |
2.1 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创业战略的制定 |
2.2 业务利益 |
2.3 利基市场战略 |
2.4 创新商业模式,抢滩利基市场 |
2.4.1 商业模式 |
2.4.2 商业模式的组成和类型 |
2.4.3 商业模式设计 |
2.4.4 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创新商业模式设计 |
2.4.5 创新商业模式设计的系统整合 |
2.5 创业战略小结 |
3 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成长战略 |
3.1 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成长期的特点 |
3.2 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成长期的环境分析 |
3.3 提高管理水平,让企业高效低耗运营 |
3.3.1 匹配后的组织 |
3.3.2 利用新技术规范和再造业务流程 |
3.3.3 为成功而制定的企业管理制度 |
3.4 创新技术,开发领先产品和服务 |
3.5 成长战略总结 |
4 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创业及成长战略的调查分析 |
4.1 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 |
4.1.1 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创业成功的战略重点统计分析 |
4.1.2 影响创业业务选择的主要因素 |
4.1.3 影响创业初始业务选择的因素 |
4.2 自主创新型中小高技术企业成长战略制定与实施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目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关于集群与创新的关系的研究 |
0.2.2 关于集群网络中信息特征和信息体制的研究 |
0.2.3 关于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模块化理论研究 |
0.2.4 关于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制度与文化基础的研究 |
0.2.5 关于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治理问题的研究 |
0.3 选题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0.4 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
0.4.1 相关概念辨析 |
0.4.1.1 高技术企业的界定 |
0.4.1.2 高技术企业集群的概念及其特征 |
0.4.1.3 高技术企业集群和科技工业园区的区别 |
0.4.1.4 集群企业的创新活动与非集群企业的创新活动的区别 |
0.4.1.5 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定义 |
0.4.1.6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特征 |
0.4.2 理论方法与研究手段 |
0.4.3 研究的基本假设 |
0.5 论文的基本框架 |
0.5.1 研究结构框架 |
0.5.2 主要内容 |
1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关联模式和运行机制 |
1.1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构成要素 |
1.2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关联模式 |
1.3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运行机制 |
1.4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研究的分析框架 |
2 企业创新网络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分析 |
2.1 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创新协作的必要性—基于专业分工理论的分析 |
2.2 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策略选择 |
2.2.1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分析 |
2.2.2 高技术集群企业合作创新及其博弈性质 |
2.2.3 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
2.3 高技术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合作的经验分析 |
2.3.1 加利福尼亚的多媒体高技术集群 |
2.3.2 韩国半导体产业企业合作创新分析 |
2.3.3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企业集群中的创新合作网络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组织间协调方式与信息体制选择 |
3.1 组织的信息结构理论 |
3.2 信息特征、信息体制与组织间协调方式 |
3.2.1 企业创新网络中的信息特征 |
3.2.2 信息成本与组织信息体制选择 |
3.3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信息体制与协调方式的阶段性演化 |
3.3.1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信息体制与协调方式演化的一般规律 |
3.3.2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模块化 |
3.3.3 硅谷高技术创新集群演进的阶段性划分及其信息体制选择 |
3.4 人力资产类型与信息体制演化 |
3.4.1 人力资产类型与组织信息体制的耦合关系 |
3.4.2 企业创新网络中的人力资产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分散技术创新风险的制度创新与组织创新 |
4.1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概述 |
4.2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中的制度因素分析 |
4.2.1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关系 |
4.2.2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中制度的作用 |
4.2.3 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必要性 |
4.2.4 企业创新网络中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的特征 |
4.3 高技术企业集群的创新风险分散和转移机制 |
4.3.1 创新的技术风险 |
4.3.2 创新的市场风险 |
4.3.3 创新的组织风险 |
4.3.4 创新的融资风险 |
4.3.5 创新的人力资本风险 |
4.4 本章小结 |
5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治理模式 |
5.1 企业网络组织的治理逻辑 |
5.1.1 网络组织治理的概念及特征 |
5.1.2 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治理的目标与治理机制 |
5.2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 |
5.2.1 全球价值链治理与企业创新网络 |
5.2.2 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集群企业创新网络升级路径 |
5.3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关系治理模式 |
5.3.1 企业集群内部关系网络分析 |
5.3.2 集群企业创新网络中的关系性交易及其治理规则 |
5.3.3 集群企业创新网络关系治理的分散性 |
5.4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的模块化组织形式及其治理模式 |
5.4.1 模块化组织网络中的治理主体 |
5.4.2 模块化网络中作为信息中介的风险资本治理作用 |
5.4.3 模块化网络的规则治理 |
5.5 本章小结 |
6 实证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1.1 实证研究的总体分析框架 |
6.1.2 问卷设计 |
6.1.3 实证统计分析方法 |
6.2 数据分析 |
6.2.1 创新绩效的因子分析 |
6.2.2 自变量的因子分析 |
6.2.3 相关分析 |
6.3 实证研究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我国高技术企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建议 |
7.2.1 我国高技术集群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7.2.2 政府在高技术企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 |
7.2.3 从低端集群向创新集群的转变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大连市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论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创业环境国内外研究概述 |
1.3.1 国外研究概述 |
1.3.2 国内研究概述 |
1.4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角度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内容 |
1.4.4 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相关理论研究 |
2.1 高技术和高技术企业概念的界定 |
2.1.1 高技术概念 |
2.1.2 高技术企业概念 |
2.2 高技术企业的特点 |
2.3 创业环境概念的界定 |
2.3.1 创业概念的界定 |
2.3.2 创业环境概念的界定 |
2.4 创业环境构成要素 |
2.5 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的相关基础理论与理论假设 |
2.5.1 系统论 |
2.5.2 资源依赖理论 |
2.5.3 混沌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连市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
3.1 大连市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体系框架的构建 |
3.1.1 建立大连市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
3.1.2 大连市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3.1.3 大连市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评价方法 |
3.3 综合评价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连市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综合评价 |
4.1 大连市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 数据采集及调研方式 |
4.3 大连市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综合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大连市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的对策建议 |
5.1 政策环境对策 |
5.1.1 提高行政效率 |
5.1.2 建立信息平台 |
5.2 融资环境对策 |
5.2.1 拓展筹融资渠道 |
5.2.2 促进创业资本的发展 |
5.3 人才环境对策 |
5.4 产业环境对策 |
5.5 技术环境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评价体系各个指标间相对重要性调查表 |
附录B 大连市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各指标的评价调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高技术企业创业的失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度复杂性视角下市场分割对技术创业的作用机制研究[D]. 倪嘉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2]高技术企业合作型双元创新机制研究[D]. 殷婧钰.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3]科技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效应研究[D]. 石一帆.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4]事件冲击力、动态能力对企业颠覆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 李宗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5]高技术企业公司创业、企业集聚行为与绩效关系研究[D]. 张萌萌. 吉林大学, 2016(08)
- [6]基于二元能力的高技术企业创新管理AKL生物技术公司的案例[D]. 吴淑江.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8)
- [7]英国“剑桥现象”及其形成机理研究[D]. 范硕. 吉林大学, 2010(08)
- [8]基于自主创新的中小高技术企业创业与成长战略[D]. 黄瑛. 北方工业大学, 2008(09)
- [9]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机制研究[D]. 潘忠志. 辽宁大学, 2008(05)
- [10]大连市高技术企业创业环境研究[D]. 杜伟. 大连交通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