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本市场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影响的实证分析(下)(论文文献综述)
姚梦茹[1](2021)在《我国借壳上市企业财务绩效分析 ——以爱旭科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殷春蕾[2](2021)在《国有企业股权激励设计优化研究 ——以光迅科技为例》文中指出当管理层和股东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利益冲突时,经理人就有契机利用自己的权力寻求私利,从而作出损害公司长远健康发展的不利决策,损害所有者的利益。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和所有者分离是普遍现象,股权激励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缓解此类代理问题,发挥长期有效的激励作用。2015年后中央加快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度,国企混改持续深化,促使更多的国企实施股权激励计划。2019年是国企混改深化发展又一时期,国资委在十一月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予以规范指导。在瞬息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优化的制度背景下,股权激励方案的合理制定是拟实施激励计划企业的一道难题。国有上市企业中实施股权激励较多的行业之一是通信设备制造业,其也属于高新技术行业,因此本文以该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光迅科技为例。光迅科技是少有的连续实施多期股权激励,且同时具备失败和成功经验的国有企业。此外,本方案指标分析中引入了经济增加值指标以及纳入政策考虑,更加直观反映出经理层为企业创造价值。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股权激励相关文献,明确了相关概念。并从股权激励实施数量、行业分布等方面,对目前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通过案例公司首期股票期权激励与后续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的对比,分析激励模式、行权条件、激励对象等方面的不同设计,总结出首期股票期权激励方案3次行权失败原因,以及后续实施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行权成功的优化要素。通过分析其在激励期内经济增加值、人员流动以及创新性的变化,发现总体上,后续的限制性股票激励比首期股票期权激励发挥更多的正向影响。最后,本文结合光迅科技案例分析,股权激励可以有效提升国企财务、非财务业绩及企业创新能力研究结论,对国有企业股权激励中应当建立多层次的激励制度、合理选择激励要素以及加强相关政策保障措施提出建议。我国当前,有很多企业正在进行股权激励的尝试,光迅科技是国企中的地方龙头企业,根据实施股权激励经验成果,期望能够为其他国有上市企业在实践股权激励时提供参考。
滕飞[3](2021)在《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也积累不少结构性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审时度势,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为新形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指明了新方向。实体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无疑将对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一方面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需要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增加有效金融供给与提高金融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去杠杆与严监管的趋势下,外部环境对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提出更严峻挑战。实体经济调整与金融深化改革都在呼唤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因此,探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传导机制进而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金融创新的总体方向与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按照“需求分析-现状与问题梳理-相关性与作用机制分析-路径政策建议”的逻辑框架开展研究。首先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需求进行了系统性分析进而对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商业银行有效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机理,并结合2006-2018年13年省域横向面板数据和2009年3季度至2019年2季度共40期全国纵向时序数据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及其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验证。最后借鉴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经验与教训,从“紧扣供给侧主旋律、坚持适度创新抑制过度创新以及因地制宜展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基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总体方向,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前沿底层技术围绕实体重点产业链发展与补充薄弱环节从“业务创新、金融科技创新、组织与制度创新”等三方面提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金融创新的行动路径。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绪论和理论分析,包括本文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总结了本文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创新处等;第二章对相关重要概念和理论进行梳理,包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供给侧改革理论、金融发展理论以及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运行机制理论等进行系统梳理和评析,进而提炼出相关理论对本文研究的启示。第二部分:现状与需求分析,即第三章,系统分析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需求,进而深入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充分揭示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深层次需求以及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适度性要求。具体包括:(1)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需求分析。首先,运用拓展费雪方程式(Fisher Extension)论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而这需要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更好向实体经济发挥正向反馈作用;其次,运用银行博弈均衡模型(Bank gambling equilibrium model)进行参数模拟,揭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须通过有效创新(如降低监督成本)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并确保自身业务可持续性,以更好地融入到供给侧改革之中。(2)分析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历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基于事实与数据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通过扩大供给和丰富产品等方式支持经济发展与转型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无法有效满足实体金融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支持重点领域存在创新不足等问题。(3)分析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经验与教训,特别应吸取国外商业银行金融过度创新导致非理性扩张以及与实体经济需求脱节方面的教训。第三部分:运用规范性分析方法分析系统分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即本文第四章。包括:(1)分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积极影响和过度创新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说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两面性。(2)系统归纳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本文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通过影响消费需求、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以及推动产业升级,从而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称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机制(要素与结构路径);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增加金融供给、优化金融配置、增强金融功能,进而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称之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机制(金融发展路径)。(3)运用数理推导的方法论证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通过搭建六部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框架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数理推导剖析商业银行存贷和金融创新部门与实体经济下资源要素作用的内生机制,求解最优增长路径。结果表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的拉动作用,且金融创新效率弹性对经济稳态增速拉动作用比较显着,产品弹性(即业务规模)对经济稳态增速同样具有非线性效应。第四部分:实证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相关性及作用机制,主要从省域横向面板和全国纵向时序两个角度展开研究分析,包括本文第五章、第六章。具体包括:第五章,本文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基于2006-2018年31个省市相关数据,从面板横向角度实证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及所呈现的区域差异与阶段差异,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总体是积极的,但存在区域不均衡性。实证表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规模与效率指标处于低体制时,其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效应较弱甚至是负面的;当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规模与效率指标处于高体制时,其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呈现正向效应且逐步增强,基准模型在体制转换过程中整体呈现渐进正向的非线性转换趋势,上述结果说明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总体效应是适度的。但是,通过对PSTR模型的非线性转换体制分析,发现不同省市转换函数值(g值)分布范围广且体制转换速度较慢,结合各省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标样本期间所处体制情况,说明不同省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2)中国商业银行应保持适度创新规模的同时注重开展内涵式效率创新。通过比较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规模指标与金融创新效率指标的非线性效应,金融创新规模指标的非线性效应更强体制转换速度更快。本文发现: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主要依靠“金融创新规模效应”拉动实体经济增长,但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效率指标对实体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要优于金融创新规模指标,说明商业银行应保持适度金融创新规模的同时更应着眼于提高金融创新效率。(3)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效应存在阶段性差异。供给侧改革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发挥的促进作用较供给侧改革前更显着,说明供给侧改革后商业银行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采取的金融创新措施是有效的。(4)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区域差异性。本文通过分区域实证分析可得: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局部过度创新(东部、中部)和创新不足(西部)并存的现象,东部和中部区域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规模经济边际递减现象。(5)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核心产业(制造业)发展同样具有渐进正向的非线性影响。通过替换自变量的稳健性检验得到基准模型相似结果,其中对制造业增长指标的正向影响较为显着但对制造业结构优化指标的正向影响效应较弱。(6)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协同不足的问题。通过加入交互项的稳健性检验验证了基准模型结果的稳定性,并可得: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协同效应差异性,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资本积累指标对实体经济增长发挥协同效应趋于正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科技研发指标发挥协同效应则趋于负向。第六章,主要基于2009年3季度至2019年2季度共40期的全国经济变量数据和十六家主要上市商业银行数据,从时间序列角度纵向验证商业银行微观主体的金融创新对宏观实体经济增长“微观-宏观”的作用机制。具体包括:(1)本文选取金融业务创新发展(规模)维度、金融业务创新效能维度、金融创新风控维度、金融科技创新维度以及创新支持实体经济需求维度等五大维度下16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2009Q3-2019Q2的15项相关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量化微观视角下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结果表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以及交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占据前四位主要得益于上述银行业务创新规模较大,而北京银行、招商银行以及中信银行等创新效能高的中型银行紧随其后。(2)基于16家上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构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BII)并观察该指数趋势,分析其阶段特征。结果表明:该指数在样本期间内呈现平稳增长趋势,分阶段来看,BII经历持续增长期(2009Q2-2012Q4),波动调整期(2013Q1-2017Q4)以及转型回升期(2018Q1-2019Q2)等三个阶段。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在经历一段时期的波动后,商业银行经过业务转型与调整金融创新指数稳步回升。(3)构建供给侧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间接作用机制(包含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以及产业升级等宏观指标)和直接作用机制(包含实体经济融资规模与融资成本、储蓄投资转换等金融指标)的SVAR实证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无论是在间接作用机制还是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都具有拉动作用并呈现短期快速拉动,中期波动,长期相对平稳的态势且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高;第二,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直接作用机制更明显相关系数更大,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应更注重精准支持实体经济要素积累与结构优化;第三,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资本积累影响存在反复,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积极影响但持续时间较短;第四,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融资规模具有微弱正向作用且存在时滞性,但有利于融资成本降低,有利于优化储蓄投资转换职能。第五部分,基于第三章需求分析、第四章机理分析与数理推导、第五章和第六章实证分析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总体方向和行动路径建议,即本文第七章。具体包括:(1)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总体方向。即:紧扣供给侧改革主旋律,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坚持适度创新、抑制过度创新;因地制宜开展差异化金融创新;有效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以及建立适应外部经济转型特征的组织架构和制度等。(2)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业务创新行动路径,包括:开发符合动能转换需求的的金融产品支持产业优化升级、整合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支持“三去一补”、完善融资产品利率定价机制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线上与线下业务融合发展以及优化资产负债管理等。(3)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科技创新行动路径,包括:运用大数据技术发掘和评价客户、运用云计算技术搭建业务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关键领域智能化改造、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高效产品和服务体系以及综合应用技术实现融合创新等。(4)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组织与制度创新行动路径,包括:搭建以业务为导向的矩阵式组织架构、完善金融创新制度、构建金融创新协同保障机制等。总之,本文通过相关研究丰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开展金融创新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提供可行建议。
张荣明[4](2019)在《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基于融资约束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横向与纵向式的发展,各个国家也意识到了创新能力的重要。从公司角度而言,创新是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的重要表现;从国家角度而言,创新是国家经济维持长期发展的源动力。市场上的企业于国家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们是国家自主创新的主导者,而企业的创新能力依赖于企业长期坚持的R&D的投资。但是,企业在进行R&D投资时还是存在着一些必须面对的问题:企业R&D的投资的调整成本是比较大的,同时这种投资还有着极高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在研发的初始阶段表现更为明显。因而,从企业角度考虑它们的R&D的投资融资会面临更大的困难,这些困难,会使得企业拥有稳定的R&D的投资投资会较为艰难。即便有些企业拥有低成本的自由资金,但是R&D投资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且这种投资拥有持续性与累积性的特性,这便使得企业必须拥有更多的资金来源渠道,才能更好的维持企业的R&D的投资。但是,由于市场上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问题,以及R&D的投资本身的特性,使得企业的R&D的投资在进行外部融资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机构投资者由于所拥有的融资资源以及自身专业知识的优势,使得机构投资者一方面能够以长远投资的眼光支持企业的研发投入;另外一方面又额能够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让外面的投资者了解清楚企业目前的情况,也就会更支持企业R&D投资,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本文以2009-2017年在国内沪、深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并同时验证在机构投资者是否能够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以及融资约束在机构投资者对企业R&D的影响路径上是否存在着显着的中介效应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不仅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R&D投资,而且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里引入了机构投资者后,它们的融资约束情况能够有更好的缓解;同时,在机构投资者影响R&D投资过程中,它可以先影响企业融资约束,而后再传导到R&D投资,以此作用于R&D投资。这说明了融资约束在机构投资者与企业R&D投资间存在着一个中介效应传导作用,机构投资者能够通过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影响企业的R&D投资。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不仅丰富了机构投资者与企业R&D投资领域的相关文献,也在是否机构投资者能够通过影响企业融资约束,而后影响企业的R&D投资问题上有了更可靠的论证,也就能验证这种中介影响的存在性。
胡越[5](2019)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分析师盈利预测》文中指出传统财务披露只反映公司历史的商业信息,不能充分反映公司未来的机遇和风险,而以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为代表的非财务信息披露则恰好足以弥补财务信息中前瞻性不足的缺点。本文以2014-2017在上交所、深交所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并拥有润灵环球责任评级(RKS)评分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对证券分析师跟踪数和盈利预测准确度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质量与证券分析师预测意愿和跟踪数显着正相关,越高的披露质量带来越高的预测准确度。除此之外,在引入行业因素、区域因素后,发现相对于非制造业企业而言,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制造业企业显着增加了分析师预测跟踪人数;东部地区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相比,显着增加了分析师跟踪的数量。在引入披露意愿因素、产权性质因素后,发现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着提高了分析师预测准确度,但不能证明披露意愿显着影响分析师预测准确度。最后,本文从披露监管、规范披露以及提高证券分析师专业能力的角度提出建议措施,期望推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陈朝月[6](2019)在《政府R&D资助对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提升国家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企业研发活动是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但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导致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社会报酬率高于私人报酬率,阻碍企业创新积极性,造成市场失灵状态,因此需要政府加以引导。目前直接资助和税收优惠是各个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激励企业创新的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R&D资助力度不断加强,客观、科学评估政府R&D资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成为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所在,目前主流的研究聚焦于R&D资助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为激励-挤出效应框架增加证据。现实情境中,较多企业特别是具有创新实力的大中型企业是否真的将增加的研发经费用于前沿技术、共性技术等研发活动中,往往被政策执行者忽略。受制于信息不对称和企业的逆向选择,政府对企业研发信息的真实情况难以展开全面审查,企业为了完成政府资助目标或者获取更高的资助可能会出现研发投入操纵情况,而这些操纵的“研发支出”并未真正的用于企业的研发活动,自然也无法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因此仅从投入视角分析无法真实捕捉资助政策的效用,还需要进一步分析接受政府R&D资助的企业究竟做了什么?又是如何做的?因此本文基于企业微观研发创新过程的视角重构了企业的创新行为,将企业创新行为分为研发投入行为、R&D活动风险承担行为以及外部技术获取行为,不仅关注企业研发投入的改变,还进一步关注企业“做什么”和“怎么做”的改变。本文以广东省498家高新技术企业连续四年的数据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法克服内生性进行实证,检验政府R&D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行为、R&D活动风险承担行为以及外部技术获取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首先,对企业研发投入行为的影响在于,政府R&D资助不同方式均能有效的增加企业的私人研发支出规模;并且动态视角下,政府R&D资助不同方式对企业研发支出规模存在持续性的诱导效应,但对企业投入强度影响较弱。其次,对于企业R&D活动风险承担行为,税收优惠能够显着改变企业共性技术偏好度,增加企业共性技术项目承担数量;但动态视角下,政府R&D资助不同方式对企业共性技术承担数量以及企业共性技术偏好度均不存在持续性影响。第三,对企业外部技术获取行为的影响在于,直接资助和政策组合的方式能够显着增加企业外部技术获取支出的规模;但动态效应下,政府R&D资助不同方式对企业外部技术获取行为均不存在持续性的诱导效应。本文还进一步探究政策组合与单一政策对比、企业规模以及行业属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政策组合与单一政策的对比在不同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中存在差异性。企业规模在政府R&D资助效果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是复杂的。政府R&D资助效果在不同行业间存在显着差异。
陈红伊[7](2019)在《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 ——以格力电器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领域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在行业内部的核心竞争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使用股权激励的内部政策。从经济层面进行理解,股权激励能够维持公司的稳定发展,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股权激励就是企业为各方面素质优秀的员工授予企业股权,使这部分工作人员成为企业的股东,进一步参加公司内部的重要决策,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家电行业的内部竞争十分激烈,其中服务、销售途径、技术等方面的竞争尤为激烈。部分家电企业为进一步提高行业内部核心竞争力,开始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并不断落实股权激励政策。为创建完善的股权激励管理体制,明确股权激励政策在家电领域的落实效果,本文翻阅了大量与股权激励政策相关的文献,分析了不同学者提出的理论,进一步明确股权激励政策的发展过程和具体原理,研究不同情况下股权激励政策的落实效果,依据分析得到的数据研究股权激励政策对公司业绩、运营管理、企业融资、高管投资四个方面的影响,最终创建完善的股权激励管理体系,对股权激励政策进行管理和评价。本文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评价指标和样本数据,使用比较分析和财务指标的方法处理上述数据,进一步评价家电领域的发展现状,总结该领域在引入股权激励政策后得到的成果。本文还将分析我国家电领域的具体事例,进一步明确股权激励政策对格力电器公司的影响,总结出该政策的优势,并针对该政策在使用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我国家电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本文通过对家电行业股权激励整体实施效果和对格力电器使用股权激励政策前后情况进行对比总结,提出家电领域在使用股权激励政策上的不足:企业业绩考核形式过于单一、股份分配过于集中、激励程度不够、激励形式过于单一。本文将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设计科学合理的股权激励政策;完善企业管理体系;减少外界因素对股权激励政策在实施时的影响等。在本文的最后将总结本次研究过程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赵星雯[8](2019)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近年来以其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创新研发、拉动经济增长的现实功能,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至上、人才智力资本集中、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高等显着特征有别于传统企业,为准确评判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经营效果和未来发展潜力,创建一套契合高新技术企业经营发展规律,且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用以指导高新技术企业提升整体经营实力,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的稳健经营和良性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界定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深入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分析,并参考现有的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炼出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的关键要素。创新引入EVA经济增加值等相关指标,从财务和非财务绩效两个视角,初步构建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相关性检验,以提高所选指标的客观代表性。对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紧密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典型特征,将灰色关联度组合赋权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弥补了单一评价方法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不足,继而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模型。选取2015-2017年度94家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的有效面板数据,对所构建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及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进行可行性验证,得出样本企业的经营绩效值及等级,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为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水平提供参考建议。
万珊[9](2019)在《国企高管薪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入人心,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因此,如何促使企业内高级管理人员更多的履行社会责任或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质量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同时,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白热化阶段,国企高管薪酬激励体制改革再次被推到改革的风口浪尖上。然而我国关于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关系之间的文献还不多见,且研究角度较为单一。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是如何激励高管履行社会责任行为呢?在市场化进程不同的情况下,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机制又会如何变化呢?在不同资源冗余的企业中,这种影响机制会发生变化吗?本文从转型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本质特征着眼,结合ERG需求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等,探讨国企高管薪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机理,以及市场化进程和组织冗余的调节机制。以2011年到2016年沪深两市中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国企高管薪酬对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倒U型影响,即薪酬水平在某一临界点内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水平提升,但超过该临界点后会起到反作用,即降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2)市场化进程会正向调节国企高管薪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倒U型影响,即增强了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促进作用,减弱了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阻碍作用;(3)而组织冗余对国企高管薪酬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倒U型关系的调节作用在实证检验中未得到验证,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讨论。论文的最后,立足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现实背景,分别对政府和企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对策建议,总结了全文的核心观点和结论,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罗佳[10](2018)在《制作业供应链伙伴关系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市场和外部资源竞争越发激烈,制造业模式上的转变,企业在价值链的定位也备受考验。最新的调查显示,我国制造业有较大的变化,其中行业集中度在不断加强,尤其是制造业中原材料价格上升和运输成本上涨比较明显。在面临生存和发展的严峻考验,企业纷纷寻求合作,加入强强合作的阵营中,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和可持续成长能力。强强合作的阵营中主要依赖供应链伙伴关系来建立,许多企业期望提升自身在市场竞争的能力,那就少不了与其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保持紧密关系,通过良好、紧密的供应链伙伴关系来共享资源。因此,对制造企业的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探讨也越发重要。随着企业之间的合作不断地加深,供应链伙伴关系对经营绩效影响也逐渐被管理层和学者所关注。因此,本文着重从供应链伙伴关系的集中度和信任度两个维度对企业经营性资产来带的绩效入手进行探讨其影响路径。整体以路径分析方法探讨了供应链伙伴关系的集中度和信任度对经营绩效影响的两条主要路径:核心利润率和经营性资产周转率。并探讨了供应链伙伴关系的集中度和信任度对企业综合经营绩效影响情况。同时,在不同产权性质和成长能力下对供应链伙伴关系与经营绩效影响路径进行对比分析。经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企业供应商集中度和取得供应商的信任度越高,对核心利润率呈现显着负向作用,对经营性资产周转率呈现显着的正向作用。企业客户集中度和给予客户信任度越高,对核心利润率呈现显着正向作用,对经营性资产周转率呈现显着的负向作用,影响结果正好相反。第二,核心利润率和经营性资产周转率对企业综合经营绩效都是显着正向作用,核心利润率对综合经营绩效影响程度比经营性资产周转率对综合绩效的影响程度更高。第三,企业供应链伙伴关系中集中度越高,综合经营绩效越低;供应链伙伴关系中取得供应商信任度越高,综合经营绩效也越高,而给予客户信任度越高,对综合经营绩效影响不显着。第四,供应链伙伴关系对企业经营绩效路径在不同产权性质和成长能力均存在显着差异。不同企业特征下,影响路径也有不同。
二、资本市场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影响的实证分析(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资本市场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影响的实证分析(下)(论文提纲范文)
(2)国有企业股权激励设计优化研究 ——以光迅科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文献 |
1.2.2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股权激励基本概念 |
2.1.1 股权激励概念 |
2.1.2 激励要素简介 |
2.2 股权激励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激励理论 |
2.2.4 最优契约论 |
3 国有上市企业股权激励现状 |
3.1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实施数量 |
3.2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行业分布 |
3.3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模式选择 |
3.4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公司分布 |
4 光迅科技公司首期股票股权激励方案的分析 |
4.1 光迅科技公司简介 |
4.1.1 公司概况 |
4.1.2 股权结构 |
4.1.3 股权激励实施背景 |
4.2 光迅科技公司首期股票期权激励的方案 |
4.3 基于契约设计角度分析该方案行权失败原因 |
4.3.1 国家股权激励政策影响 |
4.3.2 激励模式匹配问题 |
4.3.3 激励对象选择问题 |
4.3.4 业绩条件 |
5 光迅科技公司后续限制性股票激励优化方案的分析 |
5.1 光迅科技公司后续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方案 |
5.1.1 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及其结果 |
5.1.2 第三期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及其结果 |
5.2 基于契约设计角度分析限制性股票激励的优化路径 |
5.2.1 激励对象 |
5.2.2 激励强度 |
5.2.3 有效期 |
5.2.4 解锁条件 |
5.3 股权激励优化的绩效分析 |
5.3.1 基于EVA的业绩考核分析 |
5.3.2 非财务指标分析 |
6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方案的优化措施 |
6.1 激励模式选择 |
6.2 激励要素设置 |
6.2.1 设置科学合理的方案要素 |
6.2.2 结合企业性质设计股权激励的契约要素 |
6.3 股权激励有效实施的保障对策 |
6.3.1 完善国企股权激励法律法规 |
6.3.2 加强国企内部治理水平,设立监督机制 |
6.3.3 设置员工持股风险敞口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实体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
1.2.2. 有关金融发展的文献综述 |
1.2.3. 有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文献综述 |
1.2.4. 有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文献综述 |
1.2.5. 文献简评与本文努力方向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之处 |
1.4.1. 技术路线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有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概念与分类 |
2.1.2 有关实体经济的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2.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
2.2.2. 供给侧改革理论 |
2.2.3. 金融发展理论 |
2.2.4. 关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运行机制理论 |
2.3 相关理论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分析 |
3.1.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融合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
3.1.2. 供给侧改革是实体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
3.1.3.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本质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
3.1.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要求商业银行持续开展金融创新 |
3.2.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 |
3.2.2.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历程 |
3.2.3.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与成效 |
3.2.4.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问题 |
3.3.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经验与教训 |
3.3.1.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经验 |
3.3.2.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教训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实体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
4.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 |
4.1.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 |
4.1.2. 商业银行金融过度创新的消极作用 |
4.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机制分析 |
4.2.1. 加强资本积累 |
4.2.2. 推动技术进步 |
4.2.3. 升级供给端 |
4.2.4. 优化需求端 |
4.3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机制分析 |
4.3.1. 增强金融功能 |
4.3.2. 推动金融发展 |
4.3.3. 优化金融结构 |
4.3.4. 影响货币深化 |
4.4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关系的数理分析 |
4.4.1 假设 |
4.4.2 最优路径推导 |
4.4.3 平衡增长路径 |
4.4.4 数值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非线性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 |
5.1. 关系特征及实证假设 |
5.2. 模型建立与变量选取 |
5.2.1. 计量模型的建立与说明 |
5.2.2. 变量选取 |
5.2.3. 数据描述性统计 |
5.3. 相关检验 |
5.3.1. 线性检验与剩余非线性检验 |
5.3.2. 位置参数的确定 |
5.4. 实证结果 |
5.4.1. 线性模型的结果分析 |
5.4.2. 非线性模型的结果分析 |
5.4.3. 非线性转换体制的分析 |
5.5.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分析 |
5.5.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的阶段差异分析 |
5.5.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5.6. 稳健性检验 |
5.6.1. 替换自变量-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核心实体产业(制造业)发展的非线性关系 |
5.6.2. 加入交互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协同效应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 |
6.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的创建与衡量 |
6.1.1. 金融创新指数构建思路 |
6.1.2. 金融创新指数维度与指标选取的说明 |
6.1.3. 金融创新指数测度过程 |
6.1.4.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测度结果 |
6.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
6.2.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和实证模型构建 |
6.2.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6.2.3. 模型稳定性与格兰杰检验 |
6.2.4.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 |
6.2.5.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创新总体方向及行动路径 |
7.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创新总体方向 |
7.1.1 紧扣供给侧主旋律,优化资源要素配置 |
7.1.2 坚持适度创新,抑制过度创新 |
7.1.3 因地制宜,实行区域差异化金融创新 |
7.1.4 推进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提升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效能 |
7.1.5 建立适应外部经济转型特征的组织架构和制度 |
7.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业务创新行动路径 |
7.2.1. 开发符合动能转换需求的金融产品支持产业优化升级 |
7.2.2. 整合金融综合服务能力,支持三去一补 |
7.2.3. 完善融资产品利率定价机制,缓解企业融资约束 |
7.2.4. 线上与线下业务融合发展,丰富民生类金融产品 |
7.2.5. 优化资产负债管理,提升银行经营稳健性 |
7.3 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科技创新行动路径 |
7.3.1. 运用大数据技术发掘和评价客户 |
7.3.2. 运用云计算技术搭建集约化业务平台 |
7.3.3.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关键领域的智能化改造 |
7.3.4. 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高效产品和服务体系 |
7.3.5. 综合应用多种技术实现融合创新 |
7.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组织与制度创新行动路径 |
7.4.1. 商业银行主业经营组织架构创新的框架设计 |
7.4.2.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组织架构创新的框架设计 |
7.4.3. 建立与完善适应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制度 |
7.4.4. 构建商业银行组织架构与制度协同运行保障机制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研究不足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4)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基于融资约束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路线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路线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2.文献综述 |
2.1 机构投资者与研发投入的关系研究 |
2.2 机构投资者与融资约束的关系研究 |
2.3 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关系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3.概念界定、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提出 |
3.1 概念界定 |
3.1.1 机构投资者 |
3.1.2 融资约束 |
3.1.3 研发投入 |
3.1.4 中介效应 |
3.2 理论分析 |
3.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2 融资优序理论 |
3.2.3 委托代理理论 |
3.2.4 现金持有理论 |
3.3 研究假设提出 |
3.3.1 机构投资者与研发投入 |
3.3.2 机构投资者与融资约束 |
3.3.3 融资约束、机构投资者与研发投入 |
4.实证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变量选取及说明 |
4.3 模型设定 |
5.实证结果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回归结果分析 |
5.3.1 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验证 |
5.3.2 机构投资者与企业融资约束的关系验证 |
5.3.3 融资约束在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路径上中介效应的关系验证 |
5.4 稳健性检验 |
6.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分析师盈利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2.1 研究方法 |
1.2.2 创新之处 |
1.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财务信息披露与分析师盈利预测 |
2.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分析师盈利预测 |
2.3 综述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3.1.1 企业社会责任 |
3.1.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
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1 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联系 |
3.3 委托代理理论 |
3.3.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
3.3.2 委托代理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联系 |
3.4 信号传递理论 |
3.4.1 信号传递理论概述 |
3.4.2 信号传递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联系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假设 |
4.1.1 CSR信息披露与分析师跟踪数 |
4.1.2 CSR信息披露质量与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性 |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 变量定义 |
4.3.1 被解释变量 |
4.3.2 解释变量 |
4.3.3 控制变量 |
4.4 模型设计 |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 |
5.2 PEARSON相关性分析 |
5.3 多元回归分析 |
5.3.1 CSR信息披露与分析师跟踪数 |
5.3.2 CSR信息披露与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性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剔除观测值 |
5.4.2 替换变量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加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监管 |
6.2.2 推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规范 |
6.2.3 提升证券分析师利用信息的能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政府R&D资助对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界定 |
1.3.1 政府R&D资助 |
1.3.2 企业创新行为 |
1.3.3 企业研发投入行为 |
1.3.4 企业R&D活动风险承担行为 |
1.3.5 企业外部技术获取行为 |
1.3.7 研究对象界定 |
1.4 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设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创新行为的文献综述 |
2.1.1 企业创新行为的缘起及发展 |
2.1.2 企业创新行为的分类研究 |
2.1.3 企业创新行为研究评述 |
2.2 基于文本计量分析的政府R&D资助研究文献梳理 |
2.2.1 政府R&D资助文献识别 |
2.2.2 政府R&D资助文献的全景描述 |
2.2.3 文本计量下政府R&D资助研究趋势分析 |
2.3 政府R&D资助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文献综述 |
2.3.1 不同理论视角下的影响 |
2.3.2 不同资助方式的影响 |
2.3.3 影响的结果分析 |
2.3.4 影响的情境分析 |
2.3.5 整合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政府R&D资助对企业创新行为影响路径分析 |
3.1 研究总体设计 |
3.1.1 研究主线的确立 |
3.1.2 权变因素的选择 |
3.1.3 整体研究框架 |
3.2 政府R&D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行为影响路径 |
3.2.1 静态视角下影响路径分析 |
3.2.2 动态视角下影响路径分析 |
3.3 政府R&D资助对企业R&D活动风险承担行为影响路径 |
3.3.1 静态视角下影响路径分析 |
3.3.2 动态视角下影响路径分析 |
3.4 政府R&D资助对企业外部技术获取行为影响路径 |
3.4.1 静态视角下影响路径分析 |
3.4.2 动态视角下影响路径分析 |
3.5 政府R&D资助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1 政策组合和单一政策方式对比 |
3.5.2 企业规模 |
3.5.3 行业属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实证问题与实证工具选择 |
4.2 变量测量 |
4.2.1 政府R&D资助测度 |
4.2.2 企业研发投入行为 |
4.2.3 企业R&D活动风险承担行为 |
4.2.4 企业外部技术获取 |
4.2.5 调节变量与控制变量 |
4.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数据处理 |
4.3.3 描述性统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R&D资助不同方式对企业研发投入行为的影响 |
5.1 研究设计 |
5.1.1 变量测量 |
5.1.2 模型设定 |
5.2 数据处理与相关检验 |
5.2.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5.2.2 变量及模型检验 |
5.3 实证分析 |
5.3.1 静态视角下全样本实证分析 |
5.3.2 静态视角下不同规模实证分析 |
5.3.3 静态视角下不同行业属性实证分析 |
5.3.4 动态视角下全样本实证分析 |
5.3.5 动态视角下不同规模实证分析 |
5.3.6 动态视角下不同行业实证分析 |
5.3.7 稳健性检验 |
5.4 结果讨论 |
5.4.1 研究假设检验部分 |
5.4.2 主要结论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府R&D资助不同方式对企业R&D活动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 |
6.1 研究设计 |
6.1.1 变量测量 |
6.1.2 模型设定 |
6.2 数据处理与相关检验 |
6.2.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6.2.2 变量及模型检验 |
6.3 实证分析 |
6.3.1 静态视角下全样本实证分析 |
6.3.2 静态视角下不同规模实证分析 |
6.3.3 静态视角下不同行业实证分析 |
6.3.4 动态视角下全样本实证分析 |
6.3.5 动态视角下不同规模实证分析 |
6.3.6 动态视角下不同行业实证分析 |
6.3.7 稳健性检验 |
6.4 结果讨论 |
6.4.1 研究假设检验部分 |
6.4.2 主要结论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府R&D资助不同方式对企业外部技术获取行为的影响 |
7.1 研究设计 |
7.1.1 变量测量 |
7.1.2 模型设定 |
7.2 数据处理与相关检验 |
7.2.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7.2.2 变量及模型检验 |
7.3 实证分析 |
7.3.1 静态视角下全样本实证分析 |
7.3.2 静态视角下不同规模实证分析 |
7.3.3 静态视角下不同行业实证分析 |
7.3.4 动态视角下全样本实证分析 |
7.3.5 动态视角下不同规模实证分析 |
7.3.6 动态视角下不同行业实证分析 |
7.3.7 稳健性检验 |
7.4 结果讨论 |
7.4.1 研究假设检验部分 |
7.4.2 主要结论与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 ——以格力电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预期贡献 |
1.7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股权激励有效性标准研究 |
2.4 股权激励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 |
2.5 文献评述 |
第3章 股权激励效果的理论分析 |
3.1 股权激励相关基本概念 |
3.2 股权激励机制原理 |
3.3 理论基础 |
3.4 股权激励效果评价体系 |
第4章 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 |
4.1 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背景 |
4.1.1 产权体制分析 |
4.1.2 资本市场分析 |
4.1.3 公司治理分析 |
4.1.4 法律制度分析 |
4.2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 |
4.2.1 业绩股票模式 |
4.2.2 限制性股票模式 |
4.2.3 股票期权模式 |
4.2.4 虚拟股票模式 |
4.2.5 股票增值权 |
4.3 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总体情况分析 |
第5章 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分析 |
5.1 样本选取 |
5.2 指标选取 |
5.3 实施效果的数据分析 |
5.3.1 减少高管投资短视行为 |
5.3.2 减少高管融资短视行为 |
5.3.3 减少高管经营管理短视行为 |
第6章 格力电器案例分析 |
6.1 公司简介 |
6.2 产权结构 |
6.3 SWOT分析 |
6.4 格力电器股权激励方案分析 |
6.4.1 2005 年格力电器股权激励方案分析 |
6.4.2 2006 年格力电器股权激励方案分析 |
6.4.3 2007 年格力电器股权激励方案分析 |
6.5 格力电器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分析 |
6.5.1 减少高管投资短视行为 |
6.5.2 减少高管融资短视行为 |
6.5.3 减少高管经营管理短视行为 |
6.5.4 实施效果总结 |
6.6 格力电器股权激励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
6.6.1 业绩考核指标设计过于简单 |
6.6.2 行权价格制定过低 |
6.6.3 对高层的激励过于集中 |
6.6.4 对高管的融资行为影响甚微 |
第7章 总结与建议 |
7.1 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主要问题总结 |
7.2 建议 |
7.2.1 提高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科学性 |
7.2.2 改善股权激励实施的外部环境 |
7.2.3 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 |
7.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7.3.1 研究局限性 |
7.3.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BP神经网络的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框架结构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1 高新技术企业概念界定 |
2.1.2 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特征 |
2.1.3 企业经营绩效的内涵 |
2.1.4 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概念及意义 |
2.1.5 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2.2 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评价要素 |
2.3 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评价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3.1 经营绩效政策规范尚不健全 |
2.3.2 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尚不完善 |
2.3.3 企业经营战略联系尚不紧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设计 |
3.1 指标选取原则及依据 |
3.1.1 指标选取原则 |
3.1.2 指标选取依据 |
3.2 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 |
3.3 评价指标的初选 |
3.3.1 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 |
3.3.2 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4.1 常用评价方法及应用分析 |
4.2 基于BP神经网络进行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选择 |
4.2.1 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经营绩效评价的可行性 |
4.2.2 BP神经网络的理论概述 |
4.2.3 BP神经网络的评价机理 |
4.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模型构建 |
4.3.1 确定网络层数 |
4.3.2 确定输入节点 |
4.3.3 确定隐含层节点 |
4.3.4 确定输出节点 |
4.3.5 确定传递函数及误差函数 |
4.3.6 灰色关联度确定期望输出 |
4.3.7 利用MATLAB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
5.2 数据处理与指标筛选 |
5.2.1 无量纲归一化 |
5.2.2 Pearson相关性检验 |
5.2.3 指标体系构建完成 |
5.3 运用灰色关联度确定BP神经网络期望输出 |
5.3.1 灰色关联度基本原理 |
5.3.2 灰色关联度选择依据 |
5.3.3 灰色关联度运算步骤 |
5.4 运用K-means聚类分析确定BP神经网络期望等级 |
5.5 运用BP神经网络对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进行评价 |
5.5.1 BP神经网络模拟训练 |
5.5.2 BP神经网络仿真检验 |
5.6 实证分析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的对策建议 |
6.1 专注自主创新,提升盈利空间 |
6.1.1 营造创新研发氛围 |
6.1.2 合理投入科研经费 |
6.1.3 引进培养科研人才 |
6.1.4 建立健全鼓励机制 |
6.2 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营运成本 |
6.2.1 扩充内源融资 |
6.2.2 适时债权融资 |
6.2.3 量化股权融资 |
6.3 完善绩效评价,改进经营管理 |
6.3.1 规范统一EVA会计事项 |
6.3.2 创建科学合理绩效评价机制 |
6.3.3 保障经营绩效评价顺利实施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国企高管薪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2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 高阶理论 |
2.5 激励理论 |
2.6 资源基础理论 |
2.7 制度理论 |
第3章 国企高管薪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机理分析 |
3.1 国企高管薪酬与企业社会责任 |
3.2 组织冗余的调节作用 |
3.3 市场化进程的调节作用 |
第4章 国企高管薪酬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 拓展性研究与稳健性检验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制作业供应链伙伴关系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供应链 |
2.1.2 供应链伙伴关系 |
2.1.3 企业经营绩效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2.2.2 资源基础理论 |
2.2.3 利益相关理论 |
2.2.4 社会契约理论 |
2.3 相关概念度量 |
2.3.1 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度量 |
2.3.2 企业经营绩效的度量 |
2.4 供应链伙伴关系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机理 |
2.4.1 影响机理的总体概述 |
2.4.2 供应链伙伴关系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具体影响路径 |
第三章 我国制造业供应链伙伴关系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制造业的供应链伙伴关系统计情况及分析 |
3.1.1 按企业规模统计 |
3.1.2 按产权性质统计 |
3.1.3 按上市时限统计 |
3.1.4 统计结果分析 |
3.2 影响制造业企业供应链伙伴关系因素分析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假设 |
4.1.1 供应链集中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路径假设 |
4.1.2 供应链信任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路径假设 |
4.1.3 企业具体经营路径与综合经营绩效的研究假设 |
4.1.4 供应链伙伴关系对企业综合经营绩效的研究假设 |
4.2 进一步研究假设 |
4.2.1 企业产权性质影响的进一步研究假设 |
4.2.2 企业成长性影响的进一步研究假设 |
4.3 变量名称及定义 |
4.4 研究模型 |
4.4.1 构建路径分析研究模型 |
4.4.2 构建回归分析研究模型 |
第五章 实证检验与分析 |
5.1 样本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
5.2 样本描述性统计 |
5.3 整体路径分析 |
5.3.1 模型检验 |
5.3.2 路径分析结果 |
5.4 整体回归分析 |
5.4.1 相关性分析 |
5.4.2 回归分析结果 |
5.5 进一步分析结果 |
5.5.1 企业产权性质影响的进一步分析结果 |
5.5.2 企业成长性影响的进一步分析结果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资本市场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影响的实证分析(下)(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借壳上市企业财务绩效分析 ——以爱旭科技为例[D]. 姚梦茹.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 [2]国有企业股权激励设计优化研究 ——以光迅科技为例[D]. 殷春蕾.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2)
- [3]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D]. 滕飞. 广西大学, 2021(07)
- [4]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基于融资约束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D]. 张荣明.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5]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分析师盈利预测[D]. 胡越. 苏州大学, 2019(04)
- [6]政府R&D资助对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研究[D]. 陈朝月.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 ——以格力电器为例[D]. 陈红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1)
- [8]基于BP神经网络的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研究[D]. 赵星雯.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5)
- [9]国企高管薪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D]. 万珊. 长江大学, 2019(12)
- [10]制作业供应链伙伴关系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D]. 罗佳. 江西理工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