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关于“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的CAI(论文文献综述)
洪清玉[1](2021)在《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测评指标及其应用》文中认为
林毅[2](2021)在《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结构模型建构及其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数学学习策略的视角》文中认为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的稳步推进和立德树人理念的持续深化,强调高阶思维技能已成为新时代课程的集中趋势以及教育界的广泛共识。数学高阶思维是立足于数学学科背景的高级认知活动,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成分。如何科学评判数学高阶思维,达成数学高阶思维培育目标,成为数学学科教学研究亟待解决的现实议题。因而,本研究站位于数学学科背景,围绕着数学高阶思维的结构模型及其发展路径这一核心问题,以初中生群体为对象,以能力视角剖析数学高阶思维的要素结构,并以数学学习策略为着手点研究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遵循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思路,综合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个案访谈法等多种方法,从而构造合理的数学高阶思维培育蓝图。研究结论如下:(1)在结构要素研究方面:数学高阶思维的四个主要维度分别为数学批判性思维、数学创造性思维、数学元认知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2)在测量工具研究方面:《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表现调查问卷》的各项效度指标、信度指标均达到心理测量学标准,是一个可靠、有效的心理学测量工具。(3)在现状差异研究方面:被试初中生的数学高阶思维及其子能力均在良好水平,且在不同性别、家庭所在地、民族、年级、数学成就群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表现,而在不同学校属性群体中不存在显着性差异。(4)在影响机制研究方面:在总体的影响效应方面,数学学习策略对数学高阶思维总体具有极高的正向预测作用;在子能力的影响效应方面,数学学习策略对数学高阶思维主要子能力均具有较高的正向影响效应,且以数学元认知能力、数学批判性思维为中介变量,存在6条正向的显着影响路径;在群体变量的调节作用方面,民族差异、年级差异对数学高阶思维影响模型整体均不具有调节作用,而数学成绩差异对数学高阶思维影响模型具有显着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结论启示,本研究基于数学学习策略视角绘制了三条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发展路径,分别为渗透学习策略意识,激发高阶思维系统发展内生动力;应用学习策略训练,增益高阶思维各子能力协同发展;实施策略教学干预,培育高阶思维群体发展高速效能。
姚佳佳[3](2020)在《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高校教学中生生之间较为缺乏深度对话互动的机会是其不足以促进大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基于同伴对话反馈的协作式学习是高校课堂中激发学生高阶思维、加深学习投入的重要实现途径,对缓解高校教学互动现状和实现深度学习有较好的适用性。为了探索能够更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本研究以基于学习方法理论的深度学习影响因素模型、反馈干预促进深度学习的交互机制以及深度学习环路等重要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以此指导探究三种基于不同在线讨论工具(基础、增强、基础与可视化增强)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具体影响过程和效果。具体实践研究包括:(1)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94位大三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19个小组,学期前三周(6个课时)仅进行无讨论活动的教师讲授,后五周(14个课时)在教师讲授基础上增加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活动设计,通过单组前后测实验和内容分析,探究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和效果。(2)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57位大二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学期前六周(12个课时)的小组展示课使用电子问卷收集班级学生提问,然后由教师或展示小组成员给予面对面回应,后六周(12个课时)在保持小组展示方式和师生面对面交流方式不变的情况下,仅将学生以电子问卷提问的方式改为通过增强在线讨论工具进行同伴提问与回应,且六周里逐次尝试三种不同可视化程度的实时互动界面,每种互动方式持续两周,通过单组前后测实验和内容分析,探究基于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班级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以及不同可视化程度的互动界面)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和效果。(3)以《网络与远程教育》课程的11位大三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3个小组,设计了持续八周(32个课时)的同伴对话反馈活动,包括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班级提问与回应、基于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小组协作问题解决以及小组展示与师生答疑交流等环节,每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在班级和组内来回转换同伴对话反馈角色,并从同伴处获得双层反馈,通过单组前后测实验、内容分析和个案研究,探究基于基础和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混合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和效果。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发现:(1)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可以显着促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从浅表学习转向策略学习和深度学习,且对话反馈参与度越高,学习方法越深,尤其对浅表学习者作用较明显,对深度学习者可能存在负面效果。同时,该策略可以显着促进学生的认知层次从单一或低级多元结构转变到中高级多元结构,但尚不能激发其思维水平发展到更高层次的关联和抽象拓展结构,且更积极参与活动的深度学习者认知层次也并没有比浅表学习者提升更佳,尽管他们在带动浅表学习者参与互动和学习方法深化方面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2)基于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班级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可以显着削弱学生的浅表学习方法倾向,但对深度学习方法倾向的强化效果不明显。不过,同伴对话反馈过程中初始对话层面和初步反馈层面的提问行为以及深层反馈层面的提问与观点发表类行为都比初始对话层面和初步反馈层面的观点发表类行为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深化。同时,该策略可以显着促进学生的认知层次从浅表思维结构突破到深度思维结构,且适度增加可视化互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深层反馈行为的产生以及达到更深的认知层次。(3)基于基础和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混合同伴对话反馈策略既能避免深度学习者的学习方法浅化,又能促进浅表学习者的学习方法突破到深度层次,且学生学习方法的深化与其在班级同伴对话反馈中的深层认知初步回答行为密切相关,学生更多地在小组协作前期参与内容相关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有助于提升其在班级同伴对话反馈中的初步回答行为认知层次。此外,小组在协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导向、资料导向、任务导向三种同伴对话反馈行为模式,其对小组协作达到深度认知层次的促进作用依次减弱,但群体的深度协作并不能保证个体的深度学习,学生个体深度学习机制的触发更多来自班级同伴对话反馈的影响,且学生动机与信念的提高是激发其实现深度学习最主要的机制。最后,研究总结了不同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与效果,作为对理论框架中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相关规律的补充完善;此外,研究还从设计标准与课程、预评估、营造积极的同伴学习文化、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获取新知识、深度加工知识以及评价学生的学习等七个环节提出了可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设计与实施要点,为高校教师如何更好地在混合教学情境下设计和实施基于同伴对话反馈的深度学习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操作性指导。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视角聚焦到同伴对话反馈活动上,并将学生深度学习促进效果的评价与同伴对话反馈具体行为的微观分析密切结合,且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构建并丰富了“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从更系统的视角解释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为他人开展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2)设计并检验了高校混合教学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三种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干预方案,为高校教师开展基于同伴对话反馈的深度学习教学提供了实践案例参考以及相关策略优化设计与实施的具体建议。
卢冬梅[4](2020)在《南宁市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学和社会经济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年龄、知识结构的变化,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卫计委近年不断要求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护患纠纷日趋严重,分析其因之一应该归结于目前的护理教育更侧重的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在高职护理教育中,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严重缺乏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出来的护士生难以达到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本研究选取南宁市四所医学院校对三年制高职和2+3五年制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同时采用问卷和访谈两种形式。在问卷调查中设计编制《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包含《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人文关怀量表(CAI)》两个部分,通过问卷星发放电子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030份。在访谈调查中,访谈对象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从被调查的四所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大三学生(实习生)中以目的抽样的方式选取12人,二是从南宁市四所三级甲等医院选取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长和带教老师共8人,采用质性研究半结构化访谈方法进行面对面一对一访谈,以了解高职护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尤其是对病人实施关怀的情况,同时收集他们关于当前学校或临床实习医院在人文关怀教育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南宁市高职护生CAI总分为178.88±18.35,处于国外常模的低分段水平(CAI总分<203.1),处于国内常模的中等偏低水平(CAI总分介于210.53-171.55之间),同时在CAI的认知、勇气、耐心三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国内外常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5)。通过相关分析得知,影响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因素包括:年级、政治面貌、学制、生源性质、是否第一志愿报读、是否自主自愿报读、对专业的喜爱程度、从业意愿、家庭经济状况、是否担任班干部、参加实践活动次数、家人及自身健康状况、是否有照护病患的经历、接受人文关怀培训的次数、对护理人文关怀知识的熟悉度、对自身人际沟通能力及关爱能力的认可度、所处关爱氛围等。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南宁市高职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中的人文关怀表现不足,体现在其运用护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掌握的人文知识表浅和人文素质的不足导致与患者沟通的沟通能力不足,对患者实施的关怀有限;学校的人文关怀教育及临床护理带教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基于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的调查结果和发现的问题,本文对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不足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依此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建议学校提升人文关怀教育水平、政府提供法律政策支持、社会发挥正面舆论导向作用、学生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其中学校的各方面举措是重点。本研究在学校举措中展示了以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实践案例,并验证了该实践能有效提升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
杨帆[5](2020)在《岩石节理在应力波垂直入射作用下的振动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岩体和土体都是各种构筑物的天然载体。其既可以作为地上建筑物的地基,也是地下构筑物的围岩和采矿工程的开挖对象,并且随着地层的深入岩体更是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主要对象。与一般人工材料不同,岩体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形成的复杂地质体。结构面是造成岩体各向异性,非线弹性,不连续性和不均匀性的本质原因之一。因此,研究结构面的力学特性是研究岩体力学特性的关键。在工程实际中岩体还会受到动态荷载(如地震荷载,爆破振动等)的扰动。岩体承受动态荷载时,应力波将在岩体中传播。天然岩体中通常包含一组或多组平行节理。因此,研究应力波通过多条平行节理衰减规律对处于动态力学状态(如地震,爆破等)下岩体的稳定性分析和破坏机理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本文运用超探测实验测技术研究节理分布情况对波衰减的影响。其中控制变量为节理条数和节理间距。为将问题聚焦于节理分布对波衰减的影响,本实验研究波垂直入射时多条贯通的平行干节理对波衰减规律的影响。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1)设计关于多条平行节理岩体中波传播问题的超声模型实验,制作水泥浆节理试样进行超声探测以研究节理的分布情况(节理条数和节理间距)对波衰减的影响。通过波形分析可知节理对波幅的衰减作用明显,并且在应力波通过多条平行节理岩体时随着节理条数的增加其总的衰减幅度增加但是其相对衰减幅度减小。即随着节理条数的增加波的衰减幅度是不均匀的。根据各试样的测量间距和首波到达时间计算出的超声波的平均传播速度对比可知无充填的干节理对波的传播速度没有衰减作用。通过对比相同节理数的不同节理间距试样的首波波幅可知,在时域范围内,针对本实验的超声波节理间距为40mm试样的首波幅值小于节理间距为20mm试样的首波幅值。(2)对超声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频谱分析获得各试样的频谱振幅以对波在节理试样中传播的问题进行频域分析,总结出节理条数对波衰减的影响和节理间距对波衰减的影响规律。经过频域分析后,由频谱振幅和主频率之间的关系得到随着节理条数的增加不但透射波的频谱振幅会减小而且主频率也会减小。频域范围内,针对本实验的超声波节理间距为40mm试样的频谱幅值小于节理间距为20mm试样的频谱幅值。随着节理数量的增加时域透射系数减小。频域的透射系数与时域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但数值并非完全相同。
卢晓丽[6](2020)在《初中生对平均数理解模型的认知调查 ——以石家庄市某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统计观念已成为信息社会一种普遍适用并且相当有力的思维方式,统计知识已成为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在“统计与概率”的学习中,帮助学生建立起数据分析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平均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了解它的意义和作用是数据分析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统计推断的基础。查看近十年的河北省中考题,几乎每一年都有对平均数的考查。但是统计进入我国时间不长,教师对平均数的理解不够深刻,国内关于平均数的研究较少,那么我国初中生对平均数的认知如何?他们在学习平均数时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都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论文基于文献阅读(Jinfa Cai,2002),确定了平均数理解的三个模型:算法意义的程序性理解、算法意义的概念性理解和统计意义的概念性理解。将这三个模型融入到具体背景问题中,通过测试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石家庄市H中学三个不同层次的初三学生(223名)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问题进行研究:第一,初中生对平均数三个理解模型的整体掌握情况;第二,初中生对平均数三个理解模型有哪些认知错误类型;第三,认知错误的原因是什么;第四,不同层次和不同性别的学生是否存在差异性表现。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初中生对平均数统计意义的概念性理解水平明显低于算法意义的程序性理解和算法意义的概念性理解。(2)初中生对平均数三个理解模型的认知错误类型有3种:概念性理解错误、审题错误和运算错误。(3)认知错误的原因:(1)概念性理解错误,一方面学生受认知水平的影响,缺乏对概念本质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只侧重于算法意义,而忽视了统计意义;(2)审题错误,原因是学生阅读能力偏弱,从题目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3)运算错误,原因包括注意力不足和学生对较多数据的计算有畏难心理。(4)关于差异性的研究结论。无论是总成绩还是每个模型下女生的平均成绩都比男生略高一点儿,而且标准差还要小一点儿,但是不同性别的学生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总成绩存在显着性差异,但是在平均数算法意义的程序性理解模型下,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基于研究结论笔者对平均数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1)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2)在平均数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概念中重点的辨析,引导学生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3)在教学中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过程;(4)在平均数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统计和数学的区别,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文章最后提供了一篇关于平均数统计意义的概念性理解的教学设计。
岳继博[7](2020)在《基于多光谱遥感混合像元分解的农田覆盖度估算》文中认为对农田地区开展作物和作物残留物覆盖度精细监测研究,既可以满足农业管理部门对掌握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又是充分理解植被与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之间复杂的物理和生态交互过程的重要途径,能够推动对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的深入研究。然而,作物残留物与土壤光谱类似,尤其当作物残留物受到较高水分含量影响时,木质素和纤维素特征吸收特征将被严重削弱,多光谱遥感难以区分土壤和作物残留物。本研究主要关注于(1)分析土壤、作物及其残留物的光谱特征和其对水分的响应;(2)建立多光谱遥感土壤—作物残留物和土壤—作物—作物残留物多光谱遥感混合像元模型,并开展混合像元土壤、作物及其残留物的覆盖度估算;(3)分析水分对上述混合像元模型的影响,并开展水分影响削减研究。针对多种土壤、作物残留物和作物,本研究(1)在实验室和野外开展了大量的土壤—作物残留物和土壤—作物—作物残留物混合像元场景模拟;(2)开展了Sentinel-2多光谱影像和与之同步的野外覆盖度真实性检验场的农田覆盖度测量;(3)阐明了土壤含水量、作物残留物含水量和作物含水量如何影响其光谱和光谱指数;(4)构建了动态的土壤—作物残留物多光谱遥感混合像元模型;(5)提出了对水分不敏感的宽波段光谱角度指数(Broadband Angle Index,BAI),利用随机森林技术和多个BAI组合了新的作物残留物指数(Crop Residue Index from Random Forest,CRRF);(6)构建了BAI–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和CRRF–NDVI土壤—作物—作物残留物遥感混合像元模型。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包括:(1)阐明了土壤、作物及其残留物含水量对现有植被光谱指数和作物残留物光谱指数的影响;土壤和作物残留物的光谱指数对水分的响应相似,其植被光谱指数受含水量影响较小,但其作物残留物指数和水分指数数值受含水量增加而增加;作物的植被光谱指数、作物残留物光谱指数和水分光谱指数受含水量影响相对土壤和作物残留物的影响小。(2)提出了动态的土壤—作物残留物多光谱混合像元模型和动态土壤端元光谱选择方法;提出的动态土壤端元光谱选择方法使用土壤含水量和Lobell模型联合确定土壤端元光谱,该方法(R2=0.88,RMSE=0.08,MAE=0.06)比传统的固定最小和固定平均土壤端元光谱(R2=0.47,RMSE=0.17,MAE=0.14)准确性更高,作物残留物估算结果精度更高。(3)提出了宽波段光谱角度指数BAI和BAI–NDVI土壤—作物—作物残留物遥感混合像元模型;提出的BAI降低了水分对作物残留物和土壤光谱反射率的影响,能够提供比传统作物残留物光谱指数更准确的作物残留物覆盖度估算结果;联合多个BAI(multi-BAI)比单个BAI具有更高效作物残留物估算潜能;通过实验室场景模拟、野外场景模拟和卫星地面精度验证场的定量验证表明,BAI–NDVI方法能够准确估算干燥和饱和农田土壤、作物及其残留物覆盖度,并应用于土壤和作物残留物含水量变化很大的农田。(4)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技术组合的CRRF和CRRF–NDVI土壤—作物—作物残留物遥感混合像元模型;在BAI指数的基础上,利用随机森林技术来组合multi-BAI(即CRRF)并估算作物残留物覆盖度,并基于CRRF–NDVI土壤—作物—作物残留物遥感混合像元模型进行土壤、作物及其残留物覆盖度估算。实验室场景模拟、野外场景模拟和卫星地面精度验证场的多时相定量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传统DFI–NDVI方法(CRC:R2=0.65,MAE=0.16,RMSE=0.19,n RMSE=21.0%;BS:R2=0.74,MAE=0.14,RMSE=0.16,n RMSE=21.4%;FVC:R2=0.92,MAE=0.06,RMSE=0.09,n RMSE=9.1%),CRRF–NDVI(CRC:R2=0.84,MAE=0.08,RMSE=0.10,n RMSE=10.1%;BS:R2=0.82,MAE=0.09,RMSE=0.11,n RMSE=13.8%;FVC:R2=0.93,MAE=0.05,RMSE=0.07,n RMSE=7.4%)方法显着提高了宽波段遥感估算土壤、作物及其残留物覆盖度的精度。本研究将CRRF–NDVI方法应用于MODIS多光谱影像,并开展了农田土壤、作物及其残留物覆盖度估算;结果表明CRRF–NDVI方法能够监测到作物收割、翻耕和作物越冬三个重要特征,能够满足大范围农业农田生态环境长时间的监测需求,这有利于监测和指导农业生产活动。
张祎[8](2020)在《土壤异养硝化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文中指出土壤中的硝态氮(NO3-)主要是由自养硝化和异养硝化两个过程产生。与自养硝化相比,由于参与异养硝化过程的微生物(如真菌、细菌、放线菌)和底物(如有机态氮、NH4+等无机态氮)复杂多样,目前对于异养硝化作用仍缺乏清晰的认识。近年来,随着硝化抑制剂和15N同位素标记方法在土壤氮素循环研究中的应用,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异养硝化过程对NO3-、亚硝态氮(NO2-)和氧化亚氮(N2O)的产生均具有重要作用。探究异养硝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子,阐明其对N2O排放的贡献,对全面理解土壤硝化作用和氮素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收集并分析了已发表文献中的异养硝化数据,结果显示土壤初级异养硝化速率:总硝化速率之比土壤pH和碳:氮(C:N)比有密切关系,异养硝化作用更易发生在C:N比高的酸性土壤中。如果此相关关系得到试验证实,将为预测异养硝化作用的发生和提高N2O的估算模型精度提供理论依据。由此,本研究选取中国亚热带地区典型的酸性林地(SF)和农田(SC)土壤,以及温带地区典型的酸性林地(TF)和农田(TC)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土壤pH、C:N比以及土壤有机碳(SOC)结构对异养硝化速率及该过程N2O产生量的影响;并结合微生物定量和测序技术,探索了与异养硝化作用相关的微生物种类,讨论了土壤异养硝化作用的发生机制。一般认为,异养硝化作用多发生在酸性土壤中。然而,在实际的研究中,却观察到有些强酸性土壤的初级异养硝化速率较低,一些酸性较弱土壤的初级异养硝化速率却较高的现象。因此,低pH对异养硝化过程的促进作用并未得到直接验证,与其相关的土壤微生物也鲜有报道。为阐释pH对异养硝化过程及其相关微生物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选取异养硝化作用较强的SF和较弱的SC为研究对象,通过30天的pH梯度(3.5、4.5、5.5、6.5、7.5)培养,结合15N标记((15NH4)2SO4、K15NO3、15N-甘氨酸)方法和C2H2抑制方法定量了不同pH处理土壤的初级异养硝化速率及其对总硝化作用的贡献。结果表明,随pH值降低,SF和SC的初级异养硝化速率均从<0.30 mg N kg-1 day-1(pH7.5处理)增大到>1.0 mg N kg-1 day-1(pH3.5处理)。异养硝化作用对总硝化作用(异养+自养)的贡献率也随pH值降低而增加到>60%。这一结果证实了低pH对异养硝化过程的促进作用。然而,土壤低pH对自养硝化的抑制作用并未完全得到证实,主要表现在:SF的最低自养硝化速率出现在未调节pH的处理中(pH4.5处理),而在未经pH调节的SC(pH5.5处理)中,其自养硝化速率却最高。这一结果说明酸性条件下,异养硝化对总硝化作用贡献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激发了异养硝化作用,而不是抑制了自养硝化作用。土壤真菌数量与初级异养硝化速率和异养硝化对总硝化作用的贡献率均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1),这预示着真菌可能是异养硝化作用的主要驱动者。瓶头霉属(Phialocephala)、氯霉属(Chloridium)和踝节菌属(Talaromyces)真菌可能是进行土壤异养硝化作用的主要真菌属。通常认为,土壤高C:N比有利于真菌的生长和活动,从而促进异养硝化作用的发生。然而,高C:N比对异养硝化过程的促进作用也并未得到直接验证。本研究选取SF和SC,通过设置C:N比梯度(23、19、15、10),对其进行为期30天和24小时的C:N比调节。之后结合15N标记((15NH4)2SO4、K15NO3、15N-甘氨酸)方法和C2H2抑制法探究SF和SC的异养硝化作用及相关微生物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SC的最大初级异养硝化速率出现在CN23处理中(平均0.80 mg N kg-1 day-1),初级异养硝化速率随C:N比减小显着降低(P<0.01)。而在SF中,CN15(2.80 mg N kg-1 day-1)和CN10(1.38 mg N kg-1 day-1)处理中的土壤初级异养硝化速率显着高于CN23(0.17 mg N kg-1 day-1)和CN19(0.42 mg N kg-1day-1)处理(P<0.01)。这表明C:N比并不是异养硝化作用发生的必要条件。反而,在C源充足的土壤中添加N,或者在N源充足的土壤中添加C将促进异养硝化作用的发生。这一结论在24小时培养实验中也得到证实,即对SC添加乙酸(一种可快速利用的C源),显着增大了其初级异养硝化速率,而乙酸的促进作用却并未出现在SF中。SF和SC的真菌数量与初级异养硝化速率及其对总硝化作用的贡献率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真菌是土壤异养硝化作用的主要微生物。被孢霉属(Mortierella)和木霉属(Trichoderma)真菌可能是SF异养硝化作用的主要执行者,而外瓶霉属(Exophiala)真菌可能是SC异养硝化作用的潜在执行者。在预测异养硝化作用发生时,土壤的C、N库状态应当被充分考虑。由于土壤真菌既可以从SOC的氧化中获取能量,也可以从有机N的氧化(异养硝化作用)中获取能量。因此,SOC的可利用性可能是影响异养硝化作用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即当SOC较稳定,难以利用时,真菌将进行异养硝化作用;而易氧化SOC含量高时,真菌将选择氧化C,异养硝化作用较弱。本试验选取SF、SC和TF、TC为研究对象,利用15NH4NO3和NH415NO3成对标记方法,结合数值优化模型计算方法定量土壤初级异养硝化速率,采用13C核磁共振技术测定SOC的结构组成,并结合微生物定量方法以及结构方程模型(SEM)探究异养硝化作用与SOC结构和土壤微生物间的关系。结果表明,TC的初级异养硝化速率(0.52 mg N kg-1 day-1)显着高于其它三类土壤的初级异养硝化速率。土壤SOC含量和C:N比并未与初级异养硝化速率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然而,土壤初级异养硝化速率与土壤难分解SOC(如羰基C、芳香C)含量及难分解:易分解SOC之比(R:L比)均显着正相关(P<0.01)。SEM结果也表明,R:L比较真菌数量对异养硝化作用的发生具有更加直接而显着的作用。这些结果说明,SOC的化学组成对解释和预测异养硝化作用的发生也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是N2O的重要来源。在以前的报道中,关于N2O产生途径的研究多集中于土壤的自养硝化作用(NH3/NH4+氧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然而,在热带和亚热带酸性林地土壤中,虽然自养硝化和反硝化作用都较弱,但是其N2O产生量却高于自养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较强的温带林地土壤。为解释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我们采用15NH4NO3和NH415NO3成对标记方法和N2O来源分析方法,对SF和TF的N2O产生途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F的N2O平均产生速率为6.9μg N kg-1 day-1,显着高于TF的N2O产生速率(4.6μg N kg-1 day-1)(P<0.05)。自养硝化作用对SF和TF的N2O贡献率没有显着差异(平均21~30%)。反硝化作用对SF的平均贡献率为34%,对TF的平均贡献率为54%,但是SF和TF反硝化过程中N2O的平均产生速率相差不大(平均2.50 vs.2.48μg N kg-1 day-1)。然而,异养硝化作用对SF N2O的平均贡献率为45%,对TF N2O的平均贡献率仅为15%。而且,SF通过异养硝化作用排放的N2O平均速率为3.0μg N kg-1 day-1,明显高于TF的N2O平均排放速率(0.7μg N kg-1 day-1)。这些结果充分表明,异养硝化作用是导致SF的N2O产生量较大的主要原因。相关分析表明,SF中较低的pH(r=-0.60,P<0.05)和较高的C:N比(r=0.78,P<0.01)可能是导致异养硝化过程中N2O排放量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具体的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明确。进一步对SF和SC设置pH为3.5、4.5、5.5、6.5和7.5的梯度值,在30天的培养之后,采用15N同位素标记((15NH4)2SO4、K15NO3)方法,定量异养硝化作用对N2O的贡献,探讨异养硝化过程中N2O的产生与土壤pH的关系。结果表明,SF中,异养硝化过程的N2O平均产生速率在pH3.5和pH4.5处理下分别为4.36和4.61μg N kg-1day-1,显着高于pH5.5、pH6.5和pH7.5处理的产生速率(P<0.01)。SC中,随着pH降低,异养硝化过程的N2O平均产生速率也由3.99(pH7.5处理)增大到5.74μg N kg-1day-1(pH3.5处理)。这表明异养硝化过程中N2O的产生更易发生在酸性土壤条件下。为了研究异养硝化过程中N2O的产生与土壤C:N比的关系,以SF和SC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C:N比(23、19、15、10),并进行为期30天和24小时的培养。采用15N标记((15NH4)2SO4、K15NO3)方法测定N2O的产生途径和产生速率。研究结果显示,异养硝化作用对N2O的贡献率和土壤C:N比显着正相关(P<0.05),然而,异养硝化过程中N2O的产生速率与土壤C:N比却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P>0.05)。这主要是由于随着C:N比降低,SF的N2O产生速率由2.46(CN23处理)增大到4.71μg N kg-1day-1(CN10处理),而SC的N2O产生速率却由4.17(CN23处理)减小到3.83μg N kg-1day-1(CN10处理)。这一结果表明,土壤C:N比不足以预测土壤异养硝化过程中N2O的产生。土壤本身的C、N状态是影响N2O产生的重要因素,如在C含量充足的土壤中添加N素,或在N含量充足的土壤中添加C源将促进异养硝化过程的N2O产生。本文详细阐释了亚热带酸性森林土壤强烈的异养硝化作用是导致其N2O产生量高的重要原因;低pH可促进土壤异养硝化作用和异养硝化过程中N2O的产生;而高C:N比不是土壤高异养硝化速率和异养硝化过程中N2O产生的必要条件,土壤C、N库状态以及SOC的组成(易分解、难分解SOC含量)是影响异养硝化速率的重要因素。这些结果对于深入理解土壤异养硝化作用的发生条件和微生物机理,解释酸性土壤中N2O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为评估异养硝化作用的生态环境效应、提高大尺度N2O排放的模型估算精度提供理论依据。
姜晓迪[9](2020)在《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的双护盾TBM掘进性能预测研究》文中提出相比传统钻爆法施工而言,隧洞TBM施工具有掘进速度快、经济成本低、施工作业安全及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众多优点,使得TBM施工成为国内外深埋长隧洞优先考虑的施工方法,这也为TBM隧洞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在保障安全施工的前提下提高TBM掘进性能,充分发挥TBM施工技术优势,是TBM施工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鉴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施工过程的随机性,如何科学预测TBM掘进性能也是隧洞施工中的难点问题。目前,TBM掘进性能预测研究尽管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仍存在一些不足,在参数选取、预测方法以及模型适用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2270)和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项目(2016-ky56(2)),以兰州水源地建设工程输水隧洞TBM施工为工程背景,以TBM掘进性能预测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围岩性质、掘进参数、刀具磨损等现场实测数据,将数理统计与智能优化等多种手段有机结合,对TBM的净掘进速率、设备利用率、施工速度等3个主要掘进性能指标进行了预测研究。研究成果对于隧洞施工方法论证选择、TBM设备选型优化、隧洞施工工期预测以及成本估算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TBM净掘进速率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对TBM净掘进速率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并最终确定了用以预测TBM净掘进速率的五个参数——岩石单轴抗压强度(UCS)、岩石抗拉强度(BTS)、岩石耐磨性(CAI)、刀盘推力(TF)、刀盘转速(RPM)。(2)将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BP神经网络两种方法进行耦合,建立了TBM净掘进速率预测模型,并与其他多种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LSR-BP神经网络耦合方法建立的TBM净掘进速率预测模型具有收敛速度快、求解稳定和拟合精度较高等优点,为TBM净掘进速率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3)综合考虑岩体质量分级指标(RMR)、岩石耐磨性指标(CAI)及岩石硬度(H)三个参数,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岩体地质条件相关TBM利用率(Ur)的预测模型,并通过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4)基于TBM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综合考虑岩体质量分级指标(RMR)、TBM工作条件等级数(TWCR)及风险指数(RI)三个参数,采用BP神经网络法建立了TBM施工速度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单独采用岩体参数和掘进参数中的某一个方面,综合利用RMR、TWCR、RI三个参数建立的TBM施工速度预测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其预测精度更高。
周莞婷[10](2020)在《主题式工作坊对数学教师“问题提出”教学信念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对其问题解决能力、数学理解、数学情感以及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均在教育纲领性文件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必要性。尽管如此,我国在数学问题提出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却并不理想。由于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作用,要想落实问题提出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条重要途径。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包括教师教学信念的改变和教学知识的增长,其中,教学信念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而言,教师教育者在了解教师教学信念的前提下,能更有效的实施教师教育或培训;对于教学实践而言,教师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学信念的支配。因此,从发展数学教师问题提出教学信念的角度,提升问题提出教学的实践效果,从理论上是有意义的,本研究试图着眼于这一角度,为教师在问题提出教学方面的专业发展寻找新的突破口。本研究依托以“问题提出”为主题的教师工作坊培训项目,从参与培训的教师群体中甄选8名教师作为样本,分析其在参加工作坊学习前后对于“问题提出”的教学信念的变化,并剖析工作坊培训经历与这些变化之间的关联。首先基于文献研究,明确教师“问题提出”的教学信念应包含关于问题提出的信念、驾驭问题提出教学的信念、学生问题提出数学学习的信念;然后基于这样的维度划分,设计开放式问卷和半结构化访谈提纲作为研究工具;在Nvivo软件的辅助下,借鉴扎根理论的思想,对教师的问题提出教学信念进行质性分析,并剖析工作坊对教师问题提出教学信念的影响过程;最后基于研究结果,为提升主题式工作坊对教师问题提出教学信念的培养效果提供优化建议。研究表明:(1)主题式工作坊是教师建立“问题提出的信念”的基础。教师在参加工作坊培训中,首先形成的是对于问题提出价值的认识,后期在对价值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广泛的同时,逐渐形成了对问题提出内涵及适用条件的认识。目前,教师对问题提出内涵的理解局限于将其作为一种促进问题解决的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中,且对操作形式的认识存在个性化差异;教师认为问题提出适合有相关知识基础或生活经验的学生,而对适用的教学内容的认识存在差异;教师肯定问题提出在减轻教师教学负担以及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这两个角度上的价值。工作坊对教师问题提出的信念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专题讲座和专家型教师的教学案例分享,专家讲座是教师形成对问题提出内涵及价值理解的主要来源,而专家型教师的教学案例常常作为学员模仿和借鉴的范本,影响着他们对于问题提出适用条件的判断。(2)主题式工作坊对教师“驾驭问题提出教学的信念”的影响路径分为两条。教师在这一维度下的关注点可分为教学认知、教学设计、课堂管理三方面,而唯有对教学设计的认识受到工作坊的影响,且分为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两条路径。直接的影响来源于工作坊中专家型教师分享的教学案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会模仿或借鉴这些案例的思路;间接的是,工作坊通过塑造教师“问题提出的信念”从而影响教师对问题提出教学设计的认识,教师对个人的问题提出教学设计能力满意与否取决于其是否符合教师对问题提出的认知。总的来说,工作坊培训使得一部分教师建立起在问题提出教学设计方面的自信。另外,教师对个人教学认知和课堂管理方面的信念主要来源于工作坊以外的问题提出教学实践的效果反馈,教学实践使得教师对这两方面的认识尚且较为负面。(3)主题式工作坊的活动设计未能对教师关于“学生问题提出数学学习的信念”起到直接影响。教师在这一维度下的信念变化主要源于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工作坊通过培养教师关于“问题提出的信念”和“驾驭问题提出教学的信念”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而教学实践再反作用于教师,形成其对学生问题提出数学学习的信念。以上共同反映出,主题式工作坊对教师问题提出的教学信念总体产生积极影响,但其对教师问题提出教学信念的发展作用从维度上讲是有限的,能够对教师教学信念产生积极影响的活动设计也是有限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1)加强实践指导环节的细致程度,以帮助教师从工作坊学习经历中发展起更完整的问题提出的教学信念;(2)调整工作坊活动设计的顺序,以使工作坊中能有更多的活动为教师教学信念带去积极影响;(3)建立有一定影响力的问题提出教学培训、研讨、比赛体系,是稳步推进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的有力保障。
二、运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关于“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的CAI(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关于“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的CAI(论文提纲范文)
(2)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结构模型建构及其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数学学习策略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阶思维培养是21 世纪教育改革的目标指向 |
1.1.2 高阶思维匮乏是数学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
1.1.3 学习策略选择是影响高阶思维发展的重要因素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设计与创新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创新 |
2 研究综述 |
2.1 数学高阶思维的研究 |
2.1.1 高阶思维的概念界定及结构分析 |
2.1.2 数学高阶思维的概念界定及结构分析 |
2.1.3 数学高阶思维的测量 |
2.2 数学学习策略的研究 |
2.2.1 数学学习策略的概念界定及结构分析 |
2.2.2 数学学习策略的测量 |
2.3 数学学习策略与数学高阶思维的关系研究 |
2.3.1 数学学习策略与数学高阶思维 |
2.3.2 数学高阶思维子能力间的关系 |
2.4 研究假设 |
2.4.1 数学高阶思维的结构模型假设 |
2.4.2 数学高阶思维的影响路径假设 |
2.5 本章小结 |
3 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问卷的编制 |
3.1 问卷项目的编制 |
3.2 样本选取与调查过程 |
3.3 问卷的预研究结果分析 |
3.3.1 项目分析 |
3.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3.4 问卷的正式确定及结果分析 |
3.4.1 结构效度分析 |
3.4.2 校标效度分析 |
3.4.3 信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现状 |
4.1 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总体分布 |
4.2 初中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群体差异比较 |
4.2.1 不同性别的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差异性分析 |
4.2.2 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差异性分析 |
4.2.3 不同民族的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差异性分析 |
4.2.4 不同学校属性的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差异性分析 |
4.2.5 不同年级的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差异性分析 |
4.2.6 不同数学成绩排名的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差异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数学学习策略对数学高阶思维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
5.1.1 研究对象 |
5.1.2 研究工具 |
5.2 数学学习策略影响数学高阶思维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5.2.1 结构方程模型概念原理及分析步骤 |
5.2.2 结构模型假设 |
5.3 数学学习策略影响数学高阶思维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1 模型的参数估计 |
5.3.2 模型的适配度检验 |
5.4 数学学习策略对数学高阶思维的影响效应分析 |
5.4.1 数学学习策略对数学高阶思维整体的影响效应 |
5.4.2 数学学习策略对数学高阶思维子能力的影响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6 学生群体特征变量对数学高阶思维影响模型的调节作用分析 |
6.1 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 |
6.2 民族差异对数学高阶思维影响模型的调节作用分析 |
6.3 年级差异对数学高阶思维影响模型的调节作用分析 |
6.4 数学成绩差异对数学高阶思维影响模型的调节作用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讨论 |
7.2.1 数学高阶思维结构模型建构 |
7.2.2 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现状概览 |
7.2.3 数学学习策略对数学高阶思维的影响机制解析 |
8 研究建议与启示 |
8.1 基于数学学习策略视角的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发展路径 |
8.1.1 渗透学习策略意识,激发高阶思维系统发展内生动力 |
8.1.2 应用学习策略训练,增益高阶思维各子能力协同发展 |
8.1.3 实施策略教学干预,培育高阶思维群体发展高速效能 |
8.2 数学高阶思维的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表现调查问卷》预测问卷 |
附录2:《数学高阶思维与学习策略调查问卷》正式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高校教学中的浅表互动问题 |
1.1.2 高等教育开展深度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1.1.3 同伴对话反馈作为高校深度学习促进策略的可能性 |
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单组前后测实验法 |
1.4.2 个案研究法 |
1.4.3 内容分析法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深度学习 |
1.5.2 同伴对话反馈 |
1.5.3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 |
1.5.4 基础在线讨论工具 |
1.5.5 增强在线讨论工具 |
1.5.6 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 |
1.6 研究思路 |
1.6.1 研究技术路线 |
1.6.2 实验设计及策略干预教学方案 |
1.7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深度学习的内涵与评价研究 |
2.1.1 深度学习的内涵辨析 |
2.1.2 面向过程的深度学习评价 |
2.1.3 面向结果的深度学习评价 |
2.1.4 已有研究总结与启示 |
2.2 深度学习的促进机制、策略及效果研究 |
2.2.1 深度学习常见的促进机制 |
2.2.2 关注个体学习参与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及效果 |
2.2.3 关注个体深化理解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及效果 |
2.2.4 关注同伴合作学习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及效果 |
2.2.5 关注同伴交互反馈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及效果 |
2.2.6 已有研究总结与启示 |
2.3 同伴对话反馈的策略、效果及分析框架研究 |
2.3.1 基于面对面口头讨论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及效果 |
2.3.2 基于在线讨论工具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及效果 |
2.3.3 同伴对话反馈的典型分析框架 |
2.3.4 已有研究总结与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构建 |
3.1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 |
3.1.1 社会建构主义 |
3.1.2 联通主义 |
3.1.3 ICAP深度学习框架 |
3.2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构建依据 |
3.2.1 基于SAL学习方法理论的深度学习影响因素3P模型 |
3.2.2 反馈干预促进深度学习的交互机制 |
3.2.3 DELC深度学习环路 |
3.3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构建及内容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实践研究 |
4.1 研究设计与实施 |
4.1.1 课程的介绍 |
4.1.2 课程平台的建设 |
4.1.3 同伴对话反馈活动的设计 |
4.1.4 研究的实施过程 |
4.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2.1 学习方法前后测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4.2.2 认知层次前后测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4.2.3 学生Moodle讨论区交互内容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4.2.4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4.3 研究结果与发现 |
4.3.1 组内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整体学习方法和认知层次的影响 |
4.3.2 组内同伴对话反馈对不同学生学习方法和认知层次的影响 |
4.3.3 不同学习类型学生的同伴对话反馈参与度差异分析 |
4.3.4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总结与教学反思 |
4.4 研究讨论与结论 |
4.4.1 主要结果讨论 |
4.4.2 结论与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班级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实践研究 |
5.1 研究设计与实施 |
5.1.1 课程的介绍 |
5.1.2 课程平台的建设 |
5.1.3 同伴对话反馈活动的设计 |
5.1.4 研究的实施过程 |
5.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5.2.1 学习方法前后测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5.2.2 学生的提问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5.2.3 学生Padlet交互内容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5.2.4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5.3 研究结果与发现 |
5.3.1 班级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影响 |
5.3.2 班级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提问认知层次的影响 |
5.3.3 学生班级同伴对话反馈行为与其深度学习促进效果的关联 |
5.3.4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总结与教学反思 |
5.4 研究讨论与结论 |
5.4.1 主要结果讨论 |
5.4.2 结论与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基础和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混合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实践研究 |
6.1 研究设计与实施 |
6.1.1 课程的介绍 |
6.1.2 课程平台的建设 |
6.1.3 同伴对话反馈活动的设计 |
6.1.4 研究的实施过程 |
6.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6.2.1 学习方法前后测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6.2.2 学生Tronclass讨论区与会议桌交互内容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6.2.3 小组协作成果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6.2.4 学生反思报告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6.2.5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6.3 研究结果与发现 |
6.3.1 混合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影响 |
6.3.2 学生个体在不同层面的同伴对话反馈行为表现 |
6.3.3 小组同伴对话反馈行为对其协作成果认知层次的影响 |
6.3.4 学生深度学习机制的触发情况 |
6.3.5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总结与教学反思 |
6.4 研究讨论与结论 |
6.4.1 主要结果讨论 |
6.4.2 结论与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与结论 |
7.2 启示与建议 |
7.3 创新点 |
7.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件1 ASSIST学习方法倾向测量问卷(缩减版) |
附件2 ASSIST(缩减版)评分规则 |
附件3 研究一的学生主观题测试 |
附件4 研究三的学生反思提纲 |
附件5 研究三的小组协作作品 |
附件6 研究三的学生同伴对话反馈内容实例 |
作者简历 |
(4)南宁市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文献述评 |
(三)研究的特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研究特点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四)概念界定 |
1.人文 |
2.人文关怀及护理人文关怀 |
3.人文关怀能力及护理人文关怀能力 |
(五)相关理论 |
1.Watson的人性照护理论 |
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3.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
二、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调查 |
(一)南宁市医学院校高职护理专业概况 |
(二)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1.调查对象 |
2.调查方法 |
3.调查结果 |
(三)访谈调查及结果分析 |
1.调查对象 |
2.调查内容 |
3.调查方法 |
4.调查结果 |
(四)调查发现的问题 |
1.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固导致人文关怀能力不足 |
2.学生相关知识欠缺导致人文关怀能力不足 |
3.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导致人文关怀能力不足 |
4.学生相关实践经验欠缺导致人文关怀能力不足 |
5.高职护理教育不足导致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不足 |
三、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原因 |
1.社会对护理行业存在偏见 |
2.护理工作难度增加 |
3.学生思想素质欠佳 |
(二)学生相关知识欠缺的原因 |
1.学生学习能力不足 |
2.学校教育教学不足 |
3.实习医院带教不足 |
(三)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的原因 |
1.学生性格原因 |
2.网络社会影响 |
(四)学生相关实践经验欠缺的原因 |
1.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主动性欠缺 |
2.学生难以获得早接触临床的机会 |
(五)学校及医院关怀氛围不足的原因 |
1.学校方面 |
2.医院方面 |
四、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对策 |
(一)学校方面的对策 |
1.加强人文关怀型师资队伍建设 |
2.完善人文关怀教育课程体系 |
3.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 |
4.打造第二课堂特色活动 |
5.营造人文关怀育人氛围 |
6.加强与医院的交流合作 |
7.学校对策的实践案例 |
(二)政府方面的对策 |
(三)社会方面的对策 |
1.网络媒体正向舆论引导 |
2.医院人文关怀文化示范 |
(四)学生个人的对策 |
五、结语 |
(一)结论 |
(二)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岩石节理在应力波垂直入射作用下的振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理论研究 |
1.2.2 实验研究 |
1.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4.3 论文结构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节理对波衰减影响的超声模型实验 |
2.1 实验计划 |
2.1.1 静力学实验 |
2.1.2 超声实验 |
2.2 试样制备 |
2.2.1 超声模型实验试样制备 |
2.2.2 静力实验试件制备 |
2.3 静力学实验 |
2.3.1 实验设备 |
2.3.2 静力学实验步骤 |
2.4 超声模型实验 |
2.4.1 实验设备 |
2.4.2 超声模型实验步骤 |
2.5 可行性验证 |
2.5.1 静力学实验结果 |
2.5.2 仪器校准试验 |
2.5.3 参照组波速验证实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整试样和单节理试样数据及分析 |
3.1 完整试样的实验数据 |
3.1.1 透射波形分析 |
3.1.2 波速分析 |
3.1.3 频谱分析 |
3.2 单节理试样的实验数据 |
3.2.1 波形分析 |
3.2.2 频谱分析 |
3.2.3 单节理试样的时间滞后分析 |
3.2.4 单节理试样的刚度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行节理试样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
4.1 节理间距为20mm的两条节理试样 |
4.1.1 波形分析 |
4.1.2 频谱分析 |
4.2 节理间距为40mm的两条节理试样 |
4.2.1 波形分析 |
4.2.2 频谱分析 |
4.3 节理间距为20mm的三条节理试样 |
4.3.1 波形分析 |
4.3.2 频谱分析 |
4.4 节理间距为40mm的三条节理试样 |
4.4.1 波形分析 |
4.4.2 频谱分析 |
4.5 不同节理条数试样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4.5.1 时域幅值变化规律 |
4.5.2 频域幅值变化规律 |
4.5.3 主频率变化规律 |
4.5.4 透射系数变化规律 |
4.5.5 波速变化规律 |
4.5.6 时间滞后分析 |
4.5.7 平行节理试样的理论透射系数计算 |
4.6 不同节理间距试样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初中生对平均数理解模型的认知调查 ——以石家庄市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述评 |
2.1 统计概念的研究 |
2.2 数学理解的研究 |
2.3 平均数的研究 |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研究框架 |
3.1.1 平均数理解模型框架 |
3.1.2 认知错误类型分析框架 |
3.2 研究对象 |
3.2.1 测试对象 |
3.2.2 访谈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测试卷的设计与实施 |
3.4.1 测试卷的设计 |
3.4.2 测试实施 |
3.4.3 测试卷的信度和效度 |
3.5 数据编码 |
3.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4.1 学生的总体表现 |
4.1.1 测试结果统计 |
4.1.2 认知错误类型分析 |
4.2 模型Ⅰ认知错误类型及成因分析 |
4.3 模型Ⅱ认知错误类型及成因分析 |
4.4 模型Ⅲ认知错误类型及成因分析 |
4.5 学生差异性分析 |
4.5.1 性别差异 |
4.5.2 不同层次的差异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教学建议 |
5.3 教学设计 |
5.4 不足与展望 |
5.4.1 研究的不足之处 |
5.4.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含致谢) |
(7)基于多光谱遥感混合像元分解的农田覆盖度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工测量技术 |
1.2.2 光学遥感技术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和论文结构 |
1.5.1 主要研究思路 |
1.5.2 论文结构 |
第2章 研究区和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滁州研究区 |
2.1.2 南京研究区 |
2.2 野外和实验室数据测量 |
2.2.1 野外调研与田间数据测量 |
2.2.2 材料收集和实验室数据测量 |
2.3 遥感数据收集 |
2.3.1 Sentinel-2 MSI影像 |
2.3.2 EOS MODIS影像 |
2.3.3 无人机正射影像 |
2.4 数据用途 |
2.5 精度评价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田地物的光谱特征和对水分的响应分析 |
3.1 光谱数据测量和模拟 |
3.1.1 土壤和作物残留物光谱测量 |
3.1.2 基于PROSAIL模型的作物冠层光谱模拟 |
3.2 光谱指数选择 |
3.3 土壤作物及其残留物的光谱特征和水分响应 |
3.3.1 作物冠层的光谱特征和水分响应 |
3.3.2 作物残留物的光谱特征和水分响应 |
3.3.3 土壤的光谱特征和水分响应 |
3.4 土壤作物及其残留物的光谱指数特征和水分响应 |
3.4.1 土壤作物及其残留物的VI类指数特征和水分响应 |
3.4.2 土壤作物及其残留物的CRSI类指数特征和水分响应 |
3.4.3 土壤作物及其残留物的WI类指数特征和水分响应 |
3.5 土壤作物及其残留物混合像元二维空间分布 |
3.5.1 干燥和饱和CRSI–NDVI二维三角空间 |
3.5.2 干燥和饱和CRSI–VARI二维三角空间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动态土壤端元和混合像元分解的覆盖度参数估算 |
4.1 基于固定端元的线性光谱混合模型 |
4.1.1 作物残留物和土壤端元提取技术 |
4.1.2 实验室土壤和作物残留物光谱变化 |
4.2 基于动态土壤端元的线性光谱混合模型 |
4.2.1 Lobell模型 |
4.2.2 基于动态土壤端元的作物残留物覆盖度提取 |
4.2.3 农田土壤和作物残留物端元选择 |
4.3 土壤端元光谱模拟 |
4.3.1 数据收集 |
4.3.2 基于Lobell模型的土壤光谱模拟 |
4.4 基于野外实测数据的方法精度验证 |
4.4.1 野外模拟采样区验证 |
4.4.2 野外随机采样区验证 |
4.5 分析和讨论 |
4.5.1 水分对土壤光谱和作物残留物光谱的影响 |
4.5.2 土壤端元选择方法对覆盖度估算的精度影响 |
4.5.3 动态土壤端元选择方法的局限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光谱角度指数的农田覆盖度参数估算 |
5.1 光谱指数和光谱角度指数 |
5.1.1 传统作物残留物光谱指数选择 |
5.1.2 宽波段多光谱角度指数 |
5.1.3 归一化类光谱指数 |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2.1 数据收集 |
5.2.2 光谱角度指数对作物含水量的影响 |
5.2.3 三角空间模型 |
5.2.4 建模和验证 |
5.3 光谱指数和光谱角度指数对水分的响应 |
5.3.1 光谱指数对水分的响应 |
5.3.2 光谱角度指数对水分的响应 |
5.4 基于实验室数据的作物残留物覆盖度估算 |
5.4.1 利用光谱指数估算作物残留物覆盖度 |
5.4.2 利用光谱角度指数估算作物残留物覆盖度 |
5.5 基于实验室和野外多光谱数据的覆盖度参数估算 |
5.5.1 利用CRSI–NDVI估算覆盖度参数 |
5.5.2 利用BAI–NDVI估算覆盖度参数 |
5.5.3 利用Sentinel-2 MSI影像进行覆盖度参数制图分析 |
5.6 分析和讨论 |
5.6.1 基于作物残留物光谱指数的覆盖度参数估算 |
5.6.2 基于光谱角度指数的覆盖度参数估算 |
5.6.3 基于BAI–NDVI的农田覆盖度参数估算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CRRF–NDVI的农田覆盖度参数估算 |
6.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6.1.1 数据收集 |
6.1.2 实验方法流程 |
6.1.3 随机森林模型 |
6.1.4 三角空间 |
6.2 基于实验室模拟场景的覆盖度参数估算 |
6.2.1 随机森林模型训练结果 |
6.2.2 基于实验室模拟的覆盖度参数估算 |
6.3 基于野外农田实测的覆盖度参数估算 |
6.3.1 三角空间和端元选择 |
6.3.2 基于地面实测光谱的覆盖度参数估算 |
6.3.3 基于Sentinel-2 MSI影像的覆盖度制图评估 |
6.4 基于SENTINEL-2 MSI的多时相CRRF–NDVI模型评估 |
6.4.1 三角空间和端元选择 |
6.4.2 覆盖度参数估算 |
6.5 基于MODIS多光谱数据的CRRF–NDVI模型应用 |
6.5.1 地面研究区 |
6.5.2 MODIS多时相CRRF–NDVI多光谱数据三角空间 |
6.5.3 MODIS多时相覆盖度估算 |
6.6 分析和讨论 |
6.6.1 水分对作物残留物光谱指数的影响 |
6.6.2 基于CRRF–NDVI的覆盖度参数估算评估 |
6.6.3 基于MODIS的农田生态系统覆盖度参数长期监测应用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土壤异养硝化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异养硝化过程 |
1.2 异养硝化过程的中间产物 |
1.2.1 羟胺(NH_2OH) |
1.2.2 亚硝酸(NO_2~-) |
1.2.3 氧化亚氮(N_2O) |
1.3 参与异养硝化作用的土壤微生物 |
1.4 异养硝化作用的测定方法 |
1.4.1 硝化抑制剂法 |
1.4.2 ~(15)N同位素示踪法 |
1.4.3 硝化抑制剂和15N同位素标记联合方法 |
1.5 土壤异养硝化作用的广泛性 |
1.5.1 异养硝化作用的研究分布 |
1.5.2 异养硝化过程对土壤总硝化过程的贡献 |
1.5.3 异养硝化过程在土壤氮素循环中的作用 |
1.5.4 异养硝化作用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6.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pH对异养硝化作用的影响及其微生物机理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土壤 |
2.2.2 土壤pH调节实验 |
2.2.3 ~(15)N标记实验 |
2.2.4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2.5 土壤DNA提取和实时定量PCR |
2.2.6 高通量测序和测序数据处理 |
2.2.7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土壤理化性质 |
2.3.2 土壤初级硝化速率 |
2.3.3 土壤~(15)N-NO_3~-产生量 |
2.3.4 土壤细菌、真菌、AOA和 AOB的丰度 |
2.3.5 土壤细菌、真菌、AOA和 AOB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 |
2.3.6 土壤真菌和细菌的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 |
2.3.7 土壤初级异养硝化速率和~(15)N-NO_3~-产生量以及微生物数量间的相关关系 |
2.4 讨论 |
2.4.1 土壤酸化促进异养硝化作用的发生及其对土壤总NO3-产生的贡献率 |
2.4.2 土壤pH改变真菌和细菌的丰度及群落结构 |
2.4.3 土壤pH影响异养硝化作用的微生物机理 |
2.5 小结 |
第3章 C:N比对异养硝化作用的影响及其微生物机理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土壤 |
3.2.2 土壤C:N比调节实验 |
3.2.3 ~(15)N标记实验 |
3.2.4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3.2.5 DNA提取和实时定量PCR |
3.2.6 高通量测序和测序数据处理 |
3.2.7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土壤理化性质 |
3.3.2 土壤初级异养硝化速率 |
3.3.3 土壤~(15)N-NO_3~-产生量 |
3.3.4 土壤细菌和真菌的数量 |
3.3.5 土壤真菌和细菌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 |
3.3.6 土壤真菌和细菌的群落结构 |
3.3.7 土壤异养硝化作用、~(15)N-NO_3~-产生与微生物间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C:N比对土壤异养硝化作用的影响 |
3.4.2 C:N比对土壤真菌和细菌的影响 |
3.4.3 C:N比影响异养硝化作用的微生物机理 |
3.5 小结 |
第四章 土壤有机碳结构对异养硝化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土壤 |
4.2.2 ~(15)N成对标记实验 |
4.2.3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微生物和有机碳结构分析 |
4.2.4 数值计算 |
4.2.5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土壤性质 |
4.3.2 土壤初级矿化和硝化速率 |
4.3.3 土壤有机碳组成 |
4.3.4 土壤真菌、细菌、AOA和 AOB数量 |
4.3.5 土壤初级转化速率和理化性质、微生物间的相关关系 |
4.3.6 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数量的关系 |
4.3.7 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数量对硝化作用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自养硝化作用的影响因素 |
4.4.2 土壤有机碳结构是影响异养硝化作用的重要因素 |
4.5 小结 |
第五章 异养硝化过程对土壤N_2O产生的贡献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土壤 |
5.2.2 ~(15)N成对标记实验 |
5.2.3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5.2.4 数值计算 |
5.2.5 统计分析 |
5.3 结果 |
5.3.1 土壤性质 |
5.3.2 N_2O来源 |
5.3.3 N_2O产生速率 |
5.3.4 土壤硝化速率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pH对土壤N_2O产生速率和途径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土壤 |
6.2.2 土壤pH调节实验 |
6.2.3 ~(15)N标记实验 |
6.2.4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6.2.5 DNA提取和实时定量PCR |
6.2.6 数值计算 |
6.2.7 统计分析 |
6.3 结果 |
6.3.1 土壤性质 |
6.3.2 土壤N_2O来源 |
6.3.3 土壤N_2O产生速率 |
6.3.4 土壤真菌、细菌、AOA、AOB、nirK、nirS和 nosZ的丰度 |
6.3.5 土壤N_2O产生速率、各途径的贡献与硝化和反硝化功能基因间的关系 |
6.4 讨论 |
6.4.1 土壤反硝化过程中N_2O的产生速率及其对N_2O排放的贡献 |
6.4.2 土壤自养硝化过程中N_2O的产生速率及其对N_2O排放的贡献 |
6.4.3 土壤异养硝化过程中N_2O的产生速率及其对N_2O排放的贡献 |
6.5 小结 |
第七章 C:N比对土壤N_2O产生速率和途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供试土壤 |
7.2.2 土壤C:N比调节实验 |
7.2.3 ~(15)N标记实验 |
7.2.4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7.2.5 DNA提取和实时定量PCR |
7.2.6 数值计算 |
7.2.7 统计分析 |
7.3 结果 |
7.3.1 土壤性质 |
7.3.2 N_2O来源 |
7.3.3 N_2O产生速率 |
7.3.4 土壤真菌、细菌、AOA、AOB、nirK、nirS和 nosZ丰度 |
7.3.5 土壤N_2O产生速率、各途径的贡献和土壤性质及相关功能基因间的关系 |
7.4 讨论 |
7.4.1 土壤N_2O产生速率 |
7.4.2 土壤反硝化过程产生N_2O的速率及其对N_2O排放的贡献 |
7.4.3 土壤自养硝化过程中N_2O产生的速率及其对N_2O排放的贡献 |
7.4.4 土壤异养硝化过程中N_2O产生的速率及其对N_2O排放的贡献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的双护盾TBM掘进性能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TBM净掘进速率预测研究现状 |
1.2.2 TBM设备利用率预测研究现状 |
1.2.3 TBM施工速度预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关键技术路线 |
2 TBM净掘进速率影响因素分析 |
2.1 TBM掘进性能评价指标 |
2.2 TBM净掘进速率影响因素统计 |
2.3 依托工程概况 |
2.4 现场实测样本数据 |
2.5 单因素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PLSR-BP神经网络的TBM净掘进速率预测 |
3.1 基本原理与方法 |
3.1.1 偏最小二乘回归原理(PLSR) |
3.1.2 BP神经网络原理 |
3.1.3 PLSR与 BP神经网络耦合的建模思想与步骤 |
3.2 基于PLSR-BP的 TBM净掘进速率预测模型建立 |
3.2.1 自变量相关性分析 |
3.2.2 预测模型的建立 |
3.3 预测模型有效性验证 |
3.3.1 模型拟合精度对比 |
3.3.2 模型预测效果对比 |
3.4 不同预测模型对比分析 |
3.4.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3.4.2 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 |
3.4.3 数量化理论模型 |
3.4.4 支持向量回归模型 |
3.4.5 不同模型预测分析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岩体地质条件相关TBM设备利用率及其预测模型 |
4.1 TBM设备利用率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地质因素 |
4.1.2 机械因素 |
4.1.3 人为因素 |
4.2 TBM停机时间分析 |
4.2.1 岩体条件相关停机时间(GRRD) |
4.2.2 其他因素相关停机时间(ORD) |
4.3 岩体条件相关TBM利用率(U_r)的概念 |
4.3.1 岩体条件相关TBM利用率U_r的定义 |
4.3.2 样本数据的获取 |
4.4 U_r与 RMR值、CAI值、H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4.1 U_r与RMR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4.2 TBM停机时间分析及其与RMR值的相关性分析 |
4.4.3 D_c与岩石耐磨性CAI值、岩石硬度H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5 TBM设备利用率U_r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4.5.1 U_r预测模型的建立 |
4.5.2 U_r预测模型的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风险分析的TBM施工速度预测 |
5.1 数据的获取 |
5.2 TBM施工速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常用参数与施工速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2.2 RMR值与施工速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2.3 TBM工作条件等级与施工速度的相关性分析 |
5.3 风险分析 |
5.3.1 风险矩阵法 |
5.3.2 风险指数与施工速度之间的关系 |
5.4 预测模型的建立 |
5.4.1 预测参数和方法的选取 |
5.4.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和测试 |
5.5 预测模型的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主题式工作坊对数学教师“问题提出”教学信念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提出”对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
1.1.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推进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
1.1.3 教师教学信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
1.1.4 教学实践受到教师教学信念的影响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现实意义 |
1.3.2 实践价值 |
1.3.3 理论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 |
2.1.1 主题式工作坊 |
2.1.2 问题提出 |
2.1.3 教学信念 |
2.2 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相关研究 |
2.3 教学信念相关研究 |
2.3.1 主要研究范畴 |
2.3.2 研究工具梳理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内容 |
3.1.1 主要研究内容 |
3.1.2 研究重难点 |
3.1.3 研究新意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与工具 |
3.3.1 研究方法的适切性 |
3.3.2 研究工具的设计过程 |
3.4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3.4.1 前期问卷调查 |
3.4.2 后期访谈 |
3.4.3 基于Nvivo12的资料分析过程 |
3.5 研究效度 |
3.6 研究思路 |
第4章 数学教师问题提出教学信念的变化 |
4.1 数学教师“问题提出的信念”变化 |
4.1.1 初步形成对问题提出内涵的信念 |
4.1.2 对问题提出适用条件的信念呈现差异化 |
4.1.3 对问题提出价值的信念得到拓展 |
4.2 数学教师“驾驭问题提出教学的信念”变化 |
4.2.1 对教学认知的信念出现较大波动 |
4.2.2 对教学设计的信念困惑集中化 |
4.2.3 对课堂管理的信念呈现多元化 |
4.3 数学教师“学生问题提出数学学习的信念”变化 |
4.3.1 提高对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方面的重视 |
4.3.2 保持对学生数学能力方面的高度关注 |
4.3.3 意识到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可塑性 |
4.4 数学教师问题提出的教学信念变化总结 |
第5章 主题式工作坊对教师问题提出教学信念的影响过程解析 |
5.1 主题式工作坊是教师建立“问题提出的信念”的基础 |
5.2 主题式工作坊对教师“驾驭问题提出教学的信念”的影响过程复杂 |
5.3 主题式工作坊间接影响教师“学生问题提出数学学习的信念” |
5.4 主题式工作坊的影响过程具有双重有限性 |
第6章 主题式工作坊对教师问题提出教学信念影响的优化策略探讨 |
6.1 加强实践指导的细致程度 |
6.2 循序渐进地安排活动顺序 |
6.3 提升平台影响力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第一期“问题提出”教师工作坊培训反馈问卷(节选) |
附录2 数学教师“问题提出”教学信念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四、运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关于“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的CAI(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测评指标及其应用[D]. 洪清玉.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结构模型建构及其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数学学习策略的视角[D]. 林毅.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3]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姚佳佳. 浙江大学, 2020(04)
- [4]南宁市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研究[D]. 卢冬梅.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岩石节理在应力波垂直入射作用下的振动规律研究[D]. 杨帆. 东南大学, 2020
- [6]初中生对平均数理解模型的认知调查 ——以石家庄市某中学为例[D]. 卢晓丽.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基于多光谱遥感混合像元分解的农田覆盖度估算[D]. 岳继博. 南京大学, 2020
- [8]土壤异养硝化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D]. 张祎.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9]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的双护盾TBM掘进性能预测研究[D]. 姜晓迪. 郑州大学, 2020
- [10]主题式工作坊对数学教师“问题提出”教学信念的影响研究[D]. 周莞婷.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