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现状与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杨桦,仇军,陈琦,孙晋海,方千华,韩春利,周良君,王雷,钟建伟[1](2020)在《新时代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国家“十四五”体育学发展规划调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推动新时代体育哲学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助力体育强国建设,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系统梳理了"十三五"期间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本状况与重要研究进展,站在"十四五"时期体育哲学社会学学术前沿,对研究的重点领域、主攻方向进行了前瞻性预判。研究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的课题立项、着作出版、论文发表、智库建设等发展态势良好,研究成果围绕体育实践中的重大、重点、热点问题,进行了理论创新探索,对体育实践指导和政府决策咨政产生了积极影响,主要存在研究成果转化不够、学术创新能力不足、学科建设研究相对滞后、体育学的话语体系研究尚未形成等问题。"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应注重对国民健康素养与健康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与体育强国建设中的法律保障、多元功能与价值、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民间民俗民族体育产业化、后疫情时代竞技体育发展、大数据及其在体育社会科学中的运用、中国特色体育理论体系建构、中国体育文化传播与世界体育共同体建设、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与冰雪运动发展等重点问题的研究。
刘为坤[2](2019)在《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社会分层研究》文中认为在竞技体育事业发展进程中,退役运动员问题是一项永恒的议题,常论常新。退役运动员问题不仅关乎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更深层地决定着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性走向。故此,退役运动员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则成为衡量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重要指示器”,抑或检验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依据地位获得理论推演,如何针对性的对凝结在运动员群体身上的各种资本实施有效干预则是破解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议题的核心所在。当前我国在应对退役运动员群体社会融入问题上采用的是一种“结果性”干预策略模式,即在运动员群体临近退役的时间节点,采取政策性安置、学历性安置及货币性安置的三大“结果性”干预策略,在运动员群体“过程性”社会融入干预层面则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在社会学研究中,依据卢森斯等人的三维资本理论模型及社会地位获得等相关理论推演,社会个体的地位获得决定于其占有的三种资本存量,即人力资本存量、社会资本存量及心理资本存量。故此,研究结合生命历程理论、地位获得理论及三维资本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分层视角发轫,以呈现运动员群体三种资本存量与其当前社会地位获得之间的关系特征为基础,探寻针对性提升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社会地位的具体方向,以期助力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群体的良性社会融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修订了适合于测量运动员群体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心理资本的3份量表;(2)整体勾勒并描绘了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群体的社会地位特征;(3)呈现了社会地位获得视域下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心理资本特征;(4)在呈现运动员群体三维资本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三维资本与退役后社会地位获得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逻辑推理及实际调研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稳固的中层及中上层构成”及“高流动比”是对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群体在社会结构中“静态”与“动态”图景的描绘。此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群体社会融入情况整体向好趋势的同时,也潜在预示着在促进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群体的良性社会融入方面仍有一定提升空间。第二,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间及退役后处于不同社会阶层中的运动员群体间人力资本存量一般不同。此在较大程度上验证了运动员群体的人力资本可有助于其退役后社会地位再生产的同时,也为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的人力资本的针对性提升“锚定”了确切的方向性——应根据不同类型运动员资本存量特征,优先制定针对其资本储备薄弱维度的干预措施。第三,对退役运动员群体而言,不同类型群体间的社会资本占有量间存较大反差,且高社会阶层分布伴随高社会资本存量的现象已然成为一种“社会事实”。此结果潜在说明了高社会资本占有量有利于退役运动员良性社会融合的同时,也为相关不同类型运动员的社会资本整体及各维度的针对性提高明确了具体的方向。第四,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的心理资本存量明显不同,且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退役运动员心理资本存量间的分化明显。该结论在说明运动员群体的高心理资本存量在较大程度上有助于其退役后的社会地位再生产同时,亦为不同类型运动员群体的心理资本干预策略制定的方向性奠定了前期的理论基础。第五,凝结在运动员群体上的三维资本间存在着相互正向促进的关系,且不同资本对运动员退役后的社会地位获得的促进程度各异。此一方面验证了三维资本理论在运动员群体间具有较好的理论阐释性,另一方面也为运动员群体三维资本干预的整体策略制提供了理论性支撑。基于以上研究结论,研究建议如下:(1)应尝试转变“结果性”干预运动员退役问题的解决思维,立足于运动员的主体性,实现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从群体视角向兼顾个体视角的转向;(2)应强化对运动员职业培训、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环节的针对性,尤其是应注重对运动员群体社会适应能力及退役后心理适应的针对性干预;(3)应探究运动员群体三维资本提升的综合性现实策略,优先考虑针对性地制定对运动员心理资本的干预措施;(4)应建立运动员培养过程中三维资本的评估、监控及评价制度,且应尝试建立针对已退役运动员群体的终生地位获得信息的反馈制度。
马思远,卢元镇[3](2019)在《中国体育社会学70年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及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体育社会学作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和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对中国体育体制改革和体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和定性分析等方法梳理回顾中国体育社会学70年发展历程,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社会学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学科理论空白期、学科引进建立期和学科科学发展期3个时期。不同历史时期分别从体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理论建设、体育社会学学术团体建设、研究内容的发展趋势、研究方法等进行综述,厘清体育社会学发展脉络;凝练体育社会学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包括体育体制改革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全民健身与健康、人口老龄化与健康养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等。认为体育社会学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健全体育社会学学术团体、强化研究人才梯队建设,要立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拓宽国际视野,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姚依丹[4](2019)在《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文中提出体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对体育的社会表象、体育运动的属性、演变进程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等层面进行研究。上世纪50年代的北美是体育社会学的起源地,随着社会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外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不管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证研究层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研究很有成效,孕育出丰硕的成果,在学科体系建设上更是锦上添花。近年来,中国社会学界的学者倾尽自己的心血和精力来研究探讨此领域,攻克了数不胜数的社会难题,新的理论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是由于我国当时的社会背景导致该学科建立的较晚,学科发展的历程以及科研成果的产出与国外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明晰该研究领域的研究态势,分析体育社会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刻认识和掌握该学科研究的主流趋势,本文借助先进的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V,对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发表的文献数量、发文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参考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察今知古,帮助我们从整体角度理解学科的研究进展情况,探索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推动体育社会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研究以1998-2017年在CSSCI数据库中体育类的南大核心期刊发表的关于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文章为数据源,运用逻辑分析法、共被引分析方法,采用CitespaceV研究工具,从发文的时间分布、发文作者、科研机构、关键词、所下载论文的引用文献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处理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发文时间分布视角来看,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年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98-2006年)、平稳发展阶段(2007-2011年)、全面发展阶段(2012-2017年)。(2)近二十年来,共有1282名学者从事体育社会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我国体育社会学的领军人物以王健、张林、田雨普、陈元欣、于善旭等为代表;作者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形成五大合作网络关系;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者有卢元镇、鲍明晓、任海、胡小明、于善旭、易剑东,他们的学术观点具有较高的引用率,对后续该领域的研究起到积极促进作用。(3)在我国,共有467家科研单位致力于体育社会学研究,这些单位主要是我国的体育类院校、师范类以及综合型大学;各单位之间存在网络连接,说明他们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其中,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以及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院等构建了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的最大合作网络;又分别以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几大体院形成了子网络。(4)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竞技体育、体育管理、体育理论等方面;对研究热点进行细化,延伸出全民健身、群众体育、农村体育、社区体育、公共体育服务更加具体的研究方向。(5)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知识基础前五大类分别是:体育公共服务的研究、农村体育发展研究、群众体育研究、体育治理研究、体育产业发展研究等五类知识聚类群,这五大类知识群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一定规律,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推动着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共同促进体育社会化研究,推动体育社会学学科朝着更好地方向发展。
李博[5](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提出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方千华,王润斌,徐建华,谢正阳,李凤梅[6](2017)在《体育学基本理论与学科体系建构:逻辑进路、研究进展与视域前瞻》文中指出体育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现代知识高度分化和综合的结果,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与传统优势学科相比,发展中的体育学亟需不断深化基本理论研究,重构学科体系。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沿着定位体育学逻辑起点,建立体育学基本理论框架,重构体育学科体系的逻辑进路,以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为理论基础和相关学科基本要素为切入点,构建体育学基本理论的逻辑进路。今后的研究视域应拓展到体育学元理论、体育学发展史、体育学方法论、体育学创新发展、体育学学科重构等关键领域,为探索与揭示体育学发展内在规律,重构中国特色体育学学科体系做出示范与先导。
曹卉[7](2015)在《对我国2003-2013年体育社会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这些参与和组织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体育的社会现象也因此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体育社会学在我国已颇有规模,其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而体育社会学今后发展主要依靠的力量,就是各高校中学习体育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又是硕士研究生重要学术成果。因此,选取我国2003年-2013年攻读体育社会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既可以获得该方向硕士研究生近十年来关注的研究热点,又能在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总结反思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通过对2003-2013年,全国体育社会学方向硕士研究生409篇学位论文的基本情况分析,横向加纵向的比较研究每个阶段的具体情况,学位论文的发展规律和总体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2003-2013年期间,我国每年体育社会学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数量起伏波动,2011-2013年的学位论文数量呈下降趋势。同时,把2003-2013这十一年有关体育社会学方向的硕士学位论文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学位论文数量上略有不同。2、2003-2013年体育社会学方向的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社会体育方面的论文数量最多,然后是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以及体育与文化,研究较少的分别是:国际体育组织与外交、体育管理、体育与科学技术、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和体育与教育。3、体育社会学方向的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以文献法和调查法为主,65.5%的学位论文,使用了4-5种研究方法。4、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存在地域性差异,以各省市为研究范围的学位论文研究多于以全国、外国为研究范围的学位论文,且城市体育的相关研究要多于对农村体育的研究。5、体育社会学方向的硕士学位论文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渗透,并且开始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模型丰富体育学科的自身发展,也是近几年来的研究态势。6、体育社会学方向的硕士学位论文的发展规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体育社会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主要是应用性研究,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并且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在使用上更加合理、综合;学位论文对所研究问题的分析更加全面性、创新性、时代性;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的现象日益增长。7、十一年来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总体特征表现为:时代性、民族性、滞后性。8、在学位论文中主要存在的问题,选题上,题目偏大或过于求新;内容上,低层次的重复性研究偏多,对体育参与人群的关注度不够,国外研究偏少;研究方法上,问卷调查法被过度使用。9、影响学位论文质量和数量的因素,主观方面是硕士研究生自身的兴趣态度和已有的社会资源;客观方面是整个社会大背景,包括国家招生计划、高校的培养目标、导师情况以及就业形势等。
黄睿[8](2013)在《跨学科视野下我国高校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以来,体育科学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其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自1923年第一个国际体育学术组织——国际体育教育联合会成立以来,国际上相继成立了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等各种学术组织和机构。我国也于1958年成立了第一个体育科学的研究机构——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其后各省市相继成立了体育科研机构。学科的成熟和科研机构的完善,为体育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初,国际奥委会的大型科研项目——奥运会总体影响评价(Olympic Games Impact,简称OGI),由中国人民大学在公开投标后获得。本应由体育科研机构负责攻关的重大项目,却由非体育科研单位主持,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体育科学的科研能力进行反思,我们不禁要问“体育科学具有这样的研究能力吗”。另一方面,科学在经历高度分化发展的阶段后,朝着广泛而综合的方向前进,跨学科已成为当前学科发展的潮流,而跨学科研究则成为科研创新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我国体育科学的研究还处于低水平的“移植型”研究,学科间的互动研究较少,更谈不上真正意义的跨学科研究。研究以跨学科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内容分析法、系统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探讨体育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和科研创新能力,据此展开实质性的分析。首先,理解和认识跨学科与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概念;其次,分析科学研究的发生模式和体育科学的学科属性,从理论上对部分体育基础学科进行跨学科分析,并对我国当前体育科研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然后,从跨学科与科研创新的互动关系上,分析跨学科研究对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进而构建体育科研的创新能力体系,并对我国7所院校的体育科研创新能力展开实证分析;最后,就如何促进我国体育科研创新能力提出建设策略。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体育科学的综合属性决定体育科学研究是具有一定深度的“学科互动研究”。而跨学科研究是体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诉求,应以跨学科研究作为体育科研创新的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导。2.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对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统一认识,研究者对跨学科的学习和运用还存在不足。相对于跨学科研究的丰富理论,体育科学的跨学科研究的实践工作则相对滞后,研究以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移植”居多,且研究水平不高。3.体育科学的问题具有学科交叉属性,其科学研究要以问题的为中心,吸收和融合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和资源,把不同领域的研究力量聚集到体育科学领域,并以综合治理的方式,产生协同效应,提升体育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体育科学的发展。4.体育问题的复杂性导致体育科研创新能力在结构和关系上具有多层次复杂性。研究从科研创新的投入能力、运行能力和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涉及人力、物力、组织、政策、环境、知识等多个影响因素。该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对评估某一地区、某一单位的体育科研创新能力具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引导我国体育科学发展,促进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5.跨学科是体育科研创新的一种认识工具和研究手段,为体育科学研究创造必备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环境氛围。要以跨学科教育培养具有“大科学”思维方式和“大体育”观的体育科研人才;要以跨学科研究探寻体育科学的问题,引导多学科协同的创新能力建设,促进科研创新成果的产出和转化。6.体育科学在强调跨学科学习与借鉴的前提下,需要追溯体育科学与其它学科的互动发展的历史轨迹,把握体育科学与其它学科交叉发展的规律,为创建自身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共享和整合不同学科资源提供历史借鉴,建设共生共荣地良好生态关系,更好地为当代体育科研创新服务。体育科学的创新能力建设,要依托社会、经济实践中对体育的客观需求来发现问题,寻求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的契机和科研创新的突破点;因地制宜、因研制宜的借助其它学科的优势和成果,积极拓展体育科研创新的空间,形成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学术优势,缩短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差距,尽早建立体育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充分融入到科学发展的大潮中。
季谋芳,金育强[9](2012)在《近10年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近10年来,我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无论是专着出版、论文发表还是相关科研立项均呈现出波浪式上升趋势;理论体系的探讨与争辩主要集中在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等问题,应用研究则聚焦于农民与农村体育、体育公共服务、北京奥运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退役运动员保障等几个主题。通过梳理发现,体育社会学研究显现出重宏观、轻微观研究,浓厚的政策导向色彩,缺乏学理探讨以及学科边界逐渐明朗等特点。
雷文秀[10](2012)在《对2001-2010年中文体育核心期刊体育社会学载文分析》文中认为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法、比较分析法、资料分析法、逻辑推理法,对我国2001-2010年中文体育核心期刊刊载的1995篇体育社会学论文文献计量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就进一步促进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表明:从2001年开始,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论文逐年上升,并在2004、2005、5006年形成3个高峰,在之后的四年里虽然略有回落,但总体上比世纪之初有大幅上升。《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文化导刊》、《体育学刊》是刊登体育社会学论文的主要期刊,这3种期刊发表的论文占样本总数的1/3,并且按照布拉德福区域分析法统计得出了我国体育社会学论文较为合理地分布在各个期刊中。统计和综合分析这1995篇体育社会学论文,把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主题框架分为一级主题和二级主题,从而看体育社会学的热点分布。1995篇体育社会学论文中,共有878篇获得了国家、省、市、学校各级各类基金资助。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250篇,占基金资助论文总数的28.47%;省部级基金资助项目594篇,占基金资助论文总数的67.65%;校级基金资助项目共34篇,占基金资助论文总数的3.88%。吸引国家级基金项目论文最多的期刊为《体育科学》、《体育学刊》、《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发文均在30篇以上,三刊共刊载国家级基金项目论文96篇,占国家基金资助论文总数的38.4%。吸引省部级基金项目论文最多的期刊是《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和《体育科学》,发文均在70篇以上,两刊共载省部级基金项目论文151篇,占省部级基金资助论文总数的25.42%。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作者大多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是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主力军,但体育社会学研究实力较强的还是在专业体育院校。个人独着、同一单位合着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模式,核心作者群相对薄弱,体育社会学论文呈离散分布。体育社会学的引文基本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体育社会学论文被引频次较高的两种期刊是《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和《体育科学》,分别占总被引量的12.99%和12.36%。研究发现,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现状、国家的政策密不可分。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我国体育社会学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大众体育领域,尤其是对现状的研究;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持续研究;奥林匹克运动的研究;体育与社会的关系的探讨。
二、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现状与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现状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国家“十四五”体育学发展规划调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文献资料调研 |
1.2 问卷调查 |
1.3 专家访谈 |
2“十三五”期间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和主要二级学科研究现状 |
2.1 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基本研究状况 |
2.1.1 课题立项 |
2.1.2 出版着作 |
2.1.3 发表论文 |
2.1.4 智库建设 |
2.2 主要二级学科研究状况 |
2.2.1 体育哲学(美学、伦理学) |
2.2.2 体育社会学 |
2.2.3 体育经济学(体育产业) |
2.2.4 体育史学 |
2.2.5 体育文化学 |
2.2.6 体育管理学 |
2.2.7 体育教育学 |
2.2.8 体育法学 |
2.2.9 体育新闻传播学 |
2.2.1 0 运动竞赛学 |
2.2.1 1 民族传统体育学 |
2.2.1 2 奥林匹克运动 |
2.3 体育实践中重大、重点、热点问题研究状况 |
2.3.1 重大问题研究成果举要 |
2.3.2 重点问题研究成果举要 |
2.3.3 热点问题研究成果举要 |
2.4 决策咨政研究状况 |
2.4.1 国家战略研究成果举要 |
2.4.2 北京2022年冬奥会研究成果举要 |
2.4.3 体育产业研究成果举要 |
2.4.4 学校体育研究成果举要 |
2.5 新概念、新观点发表状况 |
2.5.1 研究成果新概念举要 |
2.5.2 研究成果新观点举要 |
2.5.3 研究成果新学说举要 |
3“十三五”期间我国体育哲学社会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
3.1 成果转化率较低,破解体育实践难题成效不高 |
3.2 学术原创力不足,重要理论创新和丰厚学术思想内涵成果较少 |
3.3 体育学科建设研究滞后,各学科经典支撑教材无几 |
3.4 体育学术体系建设迟缓,理论、知识与方法创新推进较慢 |
3.5 话语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国际认同的概念与表述尚未提炼 |
4“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前沿与发展趋势 |
4.1 体育文化学学术前沿与发展趋势 |
4.1.1 从文化学的一般理论范畴到文化学分支学科的研究范式 |
4.1.2 从域外体育文化的译介层面到中外文化交融互鉴的国际化视角 |
4.1.3 从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到文化资源开发创新的专业化服务 |
4.2 体育史学学术前沿与发展趋势 |
4.2.1“广开史源”仍然是体育史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 |
4.2.2“海纳百川”汲取各学科的优长是体育史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一环 |
4.2.3 构建常态的规范的学术批评机制是体育史学进一步发展的必须关注的问题 |
4.3 体育哲学(美学、伦理学)学术前沿与发展趋势 |
4.3.1 体育哲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的变革性思考 |
4.3.2 体育哲学思想与当代中国体育实践间关系研究 |
4.3.3 体育哲学研究的方法论与研究范式研究 |
4.4 民族传统体育学学术前沿与发展趋势 |
4.4.1 从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深入研究各民族代表性传统体育项目 |
4.4.2 从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的维度全面提升民族传统体育学实践价值 |
4.4.3 从完善“三大体系”建设的角度不断丰富与发展研究视角和手段 |
4.5 体育社会学学术前沿与发展趋势 |
4.5.1 加强体育社会学中层理论建构以提升体育社会学研究理论化水平 |
4.5.2 量化与质化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均需加强研究的规范性 |
4.5.3 关注重要体育社会现象以把握社会转型过程中大众体育发展趋势 |
4.6 体育经济学(体育产业)学术前沿与发展趋势 |
4.6.1 从过度经世济民的“体育产业”研究回归全方位的体育经济学(体育产业)研究 |
4.6.2 研究领域的拓展有利于实现体育经济新突破与体育产业新发展 |
4.6.3 研究方法的深入和改进将成为增加体育经济研究解释力的有效手段 |
4.7 体育管理学学术前沿与发展趋势 |
4.7.1 中国丰富的体育实践助力体育管理学理论创新与学科水平提升 |
4.7.2 把握新时代我国体育基本特征和体育管理变革方向 |
4.7.3 体育发展的复杂性呼唤体育管理学研究转向与方法创新 |
4.7.4 推进全球化时代的跨国体育管理和国际体育治理研究 |
4.8 体育法学学术前沿与发展趋势 |
4.8.1 理实并重将成为推动体育法学研究的社会切合性的主要方向 |
4.8.2 兼顾本土化与国际化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法学 |
4.8.3 学科交叉的重视将进一步提升体育法学研究的解释力 |
4.9 体育教育学学术前沿与发展趋势 |
4.9.1 开放研究视野与加强跨学科理论融合将成为体育教育学研究发展方向 |
4.9.2 借助科学化与体系化提升实现从经验总结到科学探索的跨越和突破 |
4.9.3 将从行为研究范式上实现体育教育学实践关涉的回归与拓展 |
4.1 0 体育新闻学学术前沿与发展趋势 |
4.1 0. 1 体育新闻传播研究议题与体育新闻学发展逻辑进路呈现新趋向 |
4.1 0. 2 研究视域与研究方法的拓展有益于体育新闻传播研究范式的丰富 |
4.1 0. 3 研究应用性的提升将进一步体现体育新闻传播学科的责任与价值 |
5“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学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领域 |
5.1 国民健康素养与健康促进研究 |
5.2 健康中国建设与体育强国建设中的法律保障研究 |
5.3 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中体育的多元功能与价值研究 |
5.4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
5.5 民族、民间、民俗体育产业化研究 |
5.6 后疫情时代竞技体育发展研究 |
5.7 大数据及其在体育社会科学中的运用研究 |
5.8 中国特色体育理论体系建构研究 |
5.9 中国体育文化全球化传播与世界体育共同体建设研究 |
5.1 0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与冰雪运动发展研究 |
5.1 1 新时代中国体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研究 |
6 结语 |
(2)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社会分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对上海市竞技体育发展良性运行的现实回应 |
1.1.1 基于对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理性反思 |
1.1.2 基于对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人文精神的关切 |
1.1.3 基于对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成果的阶段性总结 |
1.1.4 基于对上海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诉求的回应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拓展退役运动员问题分析的理论“空间” |
1.3.2 实践意义:提升运动员资本存量“过程”干预的针对性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长久议题:国内退役运动员问题研究梳理 |
1.4.2 他山之石:国外相关研究的视域归纳借鉴 |
1.4.3 研究综述小结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流程:问题意识的贯穿 |
1.7 重难点及创新点 |
1.8 技术路线图 |
1.9 研究限制与不足 |
2 核心概念及研究理论基础 |
2.1 研究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资本 |
2.1.2 运动员 |
2.1.3 社会分层 |
2.1.4 社会流动 |
2.1.5 社会地位再生产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生命历程理论:退役是运动员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 |
2.2.2 地位获得理论:理论模型演进中的“资本”视角启示 |
2.2.3 “三维”资本理论:提供研究设计过程中的直接理论依据 |
3 研究测量工具选用与量表的修订 |
3.1 测量工具的选用 |
3.1.1 问卷中核心指标的测量说明 |
3.1.2 量表的选用理论逻辑 |
3.2 量表的修订 |
3.2.1 退役运动员人力资本量表的修订 |
3.2.2 退役运动员社会资本量表的修订 |
3.2.3 退役运动员心理资本量表的修订 |
3.3 本章小结 |
4 地位获得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分布的整体性“勾勒与描绘” |
4.1 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社会分层概述:稳固的中上层 |
4.1.1 退役运动社会分层的整体性“勾勒” |
4.1.2 退役运动员学历、职业、收入特征 |
4.1.3 退役运动员社会分层与运动经历 |
4.2 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社会流动概述:高流动比 |
4.2.1 退役运动社会流动的整体性“描绘” |
4.2.2 退役运动员社会流动与运动经历 |
4.3 本章小结 |
5 人力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的社会分层与流动 |
5.1 不同类型退役运动员的人力资本特征分析 |
5.1.1 运动员性别与人力资本 |
5.1.2 运动员年龄与人力资本 |
5.1.3 运动员项目与人力资本 |
5.1.4 运动员等级与人力资本 |
5.1.5 运动员在队年限与人力资本 |
5.2 退役运动员人力资本与社会分层 |
5.2.1 阶层视域下的人力资本比较 |
5.2.2 性别视域下不同阶层人力资本比较 |
5.2.3 年龄视域下不同阶层人力资本比较 |
5.2.4 运动项目、社会阶层与人力资本分析 |
5.2.5 运动等级、社会阶层与人力资本分析 |
5.2.6 在队年限、社会阶层与人力资本分析 |
5.3 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
5.3.1 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的整体描绘 |
5.3.2 性别视域下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
5.3.3 年龄视域下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
5.3.4 运动项目、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
5.3.5 运动等级、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
5.3.6 在队年限、人力资本与社会流动 |
5.4 本章小结 |
6 社会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的社会分层与流动 |
6.1 不同类型退役运动员的社会资本特征分析 |
6.1.1 性别与社会资本 |
6.1.2 年龄与社会资资本 |
6.1.3 运动项目与社会资本 |
6.1.4 运动等级与社会资本 |
6.1.5 在队年限与社会资本 |
6.2 退役运动员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
6.2.1 阶层视域下社会资本比较 |
6.2.2 性别视域下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
6.2.3 年龄视域下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
6.2.4 运动项目、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
6.2.5 运动等级、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
6.2.6 在队年限、社会资本与社会分层 |
6.3 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
6.3.1 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的整体描绘 |
6.3.2 性别视域下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
6.3.3 年龄视域下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
6.3.4 运动项目、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
6.3.5 运动等级、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
6.3.6 运动年限、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
6.4 本章小结 |
7 心理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的社会分层与流动 |
7.1 不同类型退役运动员的心理资本特征分析 |
7.1.1 性别与心理资本 |
7.1.2 年龄与心理资本 |
7.1.3 运动项目与心理资本 |
7.1.4 运动等级与心理资本 |
7.1.5 在队年限与心理资本 |
7.2 运动员心理资本与社会分层 |
7.2.1 社会阶层视域下心理资本比较 |
7.2.2 性别视域下社会阶层与心理资本 |
7.2.3 年龄视域下社会阶层与心理资本 |
7.2.4 运动项目、社会阶层与心理资本 |
7.2.5 运动等级、社会阶层与心理资本 |
7.2.6 在队年限、社会阶层与心理资本 |
7.3 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 |
7.3.1 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的整体描绘 |
7.3.2 性别视域下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 |
7.3.3 年龄视域下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 |
7.3.4 运动项目、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 |
7.3.5 运动等级、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 |
7.3.6 在队年限、心理资本与社会流动 |
7.4 本章小结 |
8 运动员三维资本与退役后社会地位关系探究 |
8.1 运动员三维资本间的关系探究 |
8.2 运动员三维资本与社会分层 |
8.3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附件一:量表修订专家征集意见表 |
附件二:问卷专家效度评价表 |
附件三:调查问卷 |
附件四:访谈提纲 |
附件五:科研情况 |
(3)中国体育社会学70年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
1.1 学科理论空白期(1949—1978年) |
1.2 学科引进建立期(1978—1995年) |
1.2.1 国外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着作的译介和理论引入 |
1.2.2 学科性质的厘清和理论研究的深化 |
1.2.3 学术研究的活跃和学术团体的建设 |
1.3 学科科学发展期(1996年至今) |
1.3.1 体育社会现象的特点 |
1.3.2 体育社会学研究内容的发展趋势 |
1.3.3 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日臻完善 |
2 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凝练及展望 |
2.1 研究热点凝练 |
2.1.1 研究热点之一:中国体育体制改革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
2.1.2 研究热点之二:全民健身与健康 |
2.1.3 研究热点之三:人口老龄化与健康养老 |
2.1.4 研究热点之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 |
2.2 展望 |
(4)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 |
1.2 选题目的 |
1.3 选题意义 |
1.4 研究程序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程序 |
1.4.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
2.1.1 理论研究层面 |
2.1.2 实证研究层面 |
2.2 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
2.3 关于知识图谱在体育领域的应用 |
2.3.1 知识图谱在体育领域应用的计量学分析 |
2.3.2 知识图谱在体育领域应用的主题分布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逻辑分析法 |
3.2.3 共被引分析法 |
3.2.4 知识可视化法 |
3.3 研究工具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年发文量 |
4.2 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作者特征分析 |
4.2.1 作者计量分析 |
4.2.2 高产作者合作分析 |
4.2.3 作者共被引分析 |
4.2.4 高产作者研究领域分析 |
4.3 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机构特征分析 |
4.3.1 高产机构计量分析 |
4.3.2 高产机构合作分析 |
4.3.3 高产机构研究领域分析 |
4.4 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分析 |
4.4.1 关键词共现图谱 |
4.4.2 关键词时区图谱 |
4.5 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知识基础分析 |
4.5.1 #0 聚类群:体育公共服务 |
4.5.2 #1 聚类群:农村体育发展 |
4.5.3 #2 聚类群:群众体育 |
4.5.4 #3 聚类群:体育治理 |
4.5.5 #4 聚类群:体育产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体育学科研究 |
二、学科交叉研究 |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
一、学科的起源 |
二、学科的内涵 |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
二、体育教育学 |
三、运动生理学 |
四、运动训练学 |
五、体育心理学 |
六、体育社会学 |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文献检索策略 |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身体素质训练 |
二、学生体质健康 |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
四、运动损伤 |
五、老年人体育 |
六、运动性疲劳 |
七、肥胖 |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
二、体育教学 |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
五、农村学校体育 |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
二、体育营销 |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
四、体育旅游 |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
二、体育传播 |
三、体育媒介事件 |
四、体育新闻 |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
六、体育文献计量 |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奥林匹克文化 |
二、体育史 |
三、体育文化产业 |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
六、体育与艺术 |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
三、体育赛事管理 |
四、体育法学 |
五、公共体育服务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6)体育学基本理论与学科体系建构:逻辑进路、研究进展与视域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1 体育学基本理论的逻辑进路 |
1.1 对体育学逻辑起点的再思考 |
1.1.1 不同学科逻辑起点的诠释与借鉴 |
1.1.2 体育学逻辑起点的归纳与剖析 |
1.2 体育学基本理论的体系重构 |
1.2.1 不同学科基本理论的构成模式及启示 |
1.2.2 国外体育学基本理论的构成内容与借鉴 |
1.3 体育学基本理论的逻辑思考 |
2 体育学基本理论与学科体系建构的研究进展 |
2.1 元体育学理论的研究进展 |
2.1.1 国外元体育学理论的研究进展 |
2.1.2 国内元体育学理论的研究进展 |
2.2 体育学学科史问题的研究进展 |
2.2.1 国外体育学学科史问题的研究进展 |
2.2.2 国内体育学学科史问题的研究进展 |
2.3 体育学研究方法论问题的研究进展 |
2.3.1 国外体育学研究方法论问题的研究进展 |
2.3.2 国内体育学研究方法论问题的研究进展 |
2.4 体育学创新与发展问题的研究进展 |
2.4.1 体育学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进展 |
2.4.2 体育学跨学科问题的研究进展 |
2.4.3 体育学组织化问题的研究进展 |
2.5 体育学学科体系建构的研究进展 |
2.5.1 国外体育学学科体系建构的研究进展 |
2.5.1. 1 德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研究 |
2.5.1. 2 日本体育学学科体系研究 |
2.5.1. 3 美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研究 |
2.5.2 国内体育学学科体系建构的研究进展 |
3 体育学基本理论与学科体系建构的视域前瞻 |
3.1 探郦体育学元理论 |
3.2 考察体育学发展史 |
3.3 创新体育学方法论体系 |
3.4 探究体育学实践领域 |
3.5 重构体育学学科体系 |
4 结语 |
(7)对我国2003-2013年体育社会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 |
1.2.2 关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 |
1.2.3 其他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数理统计法 |
2.2.3 逻辑分析法 |
2.2.4 专家访谈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1 关于社会学、体育社会学和社会体育的概念 |
3.1.2 关于社会学、体育社会学和社会体育的概念辨析 |
3.2 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情况 |
3.2.1 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数量统计 |
3.2.2 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分析 |
3.2.3 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 |
3.2.4 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地域差异 |
3.2.5 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硕士学位论文与其他学科交叉情况 |
3.3 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整体分析 |
3.3.1 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阶段分析 |
3.3.2 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发展规律 |
3.3.3 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总体特征 |
3.4 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存在的问题 |
3.4.1 论文选题上存在的问题 |
3.4.2 论文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
3.4.3 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
3.4.4 研究国内的学位论文数量远多于研究国外的数量 |
3.5 影响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因素分析 |
3.5.1 内在因素 |
3.5.2 外在因素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跨学科视野下我国高校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 |
(一) 跨学科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客观要求 |
(二) 体育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 |
(三) 创新是体育科学的发展的基本动力 |
(四) 跨学科研究是体育科研创新的基础和动力来源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路线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节 跨学科的界定 |
一、学科与科学的界定 |
二、跨学科的界定 |
第二节 创新能力的界定 |
一、创新的内涵和特征 |
二、创新能力的内涵 |
三、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界定 |
一、体育科学的研究 |
二、体育科研的创新能力 |
第二章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分析 |
第一节 跨学科研究的发生模式 |
一、科学目标 |
二、科学问题 |
三、问题模式 |
第二节 体育科学研究的跨学科分析 |
一、体育科学的学科属性 |
二、体育科学的跨学科特点 |
三、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基本形式 |
第三节 跨学科研究的要素分析 |
一、研究主体的跨学科 |
二、研究客体的跨学科 |
三、学科理论的跨学科 |
四、研究方法的跨学科 |
第四节 部分体育基础学科的跨学科分析 |
一、运动生理学的跨学科分析 |
二、运动生物力学的跨学科分析 |
三、运动心理学的跨学科分析 |
四、体育管理学的跨学科分析 |
五、体育人类学的跨学科分析 |
六、体育社会学的跨学科分析 |
七、体育教育学的跨学科分析 |
八、运动训练学的跨学科分析 |
第五节 跨学科研究与我国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体育学专家跨学科研究现状调查 |
二、我国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跨学科分析 |
三、我国社科基金立项标书的跨学科分析 |
第三章 体育科研创新能力分析 |
第一节 创新的理论基础 |
一、科学学 |
二、协同学 |
三、系统论 |
四、创新经济学 |
五、跨学科分析 |
第二节 体育科学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
一、人力因素 |
二、物力因素 |
三、组织因素 |
四、政策因素 |
五、环境因素 |
六、知识因素 |
七、复杂性分析 |
第三节 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构建 |
一、体育科研创新能力要素的分析 |
二、体育科研创新能力体系的构建原则 |
三、体育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构成 |
第四节 体育科研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确定 |
一、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 |
二、体育科研创新能力指标的筛选 |
第五节 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
一、综合评价方法 |
二、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
第四章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与创新能力建设的探索 |
第一节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反思与对策 |
一、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反思 |
二、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对策 |
第二节 跨学科研究对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 |
一、跨学科研究是产生新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式 |
二、跨学科研究是体育科研创新的主要途径 |
第三节 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的建设策略 |
一、加强体育科研投入力度 |
二、完善体育科研管理机制 |
三、加大体育科研人才培养 |
四、营造体育科研创新氛围 |
五、加强体育科研成果应用 |
六、增强体育科研创新意识 |
七、开展体育科学史的研究 |
八、建立科研协同创新模式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近10年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资料法: |
2.2 统计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近10年来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现状 |
3.1.1 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 |
3.1.2 体育社会学应用研究 |
3.1.2.1 农民与农村体育 |
3.1.2.2 体育公共服务问题 |
3.1.2.3 北京奥运会研究 |
3.1.2.4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退役运动员保障 |
3.1.2.5 有关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进展介绍与比较研究 |
3.2 近十年来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
3.2.1 重宏观研究轻微观研究 |
3.2.2 浓厚的政策导向色彩 |
3.2.3 缺乏学理探讨 |
3.2.4 学科边界逐渐明朗 |
(10)对2001-2010年中文体育核心期刊体育社会学载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中文体育核心期刊的载文情况分析 |
2.2 体育社会学研究现状分析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期刊的选取 |
3.1.2 论文的选取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文献计量法 |
3.2.3 比较分析法 |
3.2.4 资料分析法 |
3.2.5 逻辑推理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体育社会学论文特征 |
4.1.1 论文年代分布 |
4.1.2 论文各期刊区域分布 |
4.1.3 论文主题类别及一级主题 |
4.2 我国体育社会学论文基金项目分析 |
4.2.1 论文基金项目类型及分布 |
4.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论文分析 |
4.3 我国体育社会学论文作者群情况分布 |
4.3.1 论文作者群合着情况以及类型分布 |
4.3.2 论文作者群的地域分布 |
4.3.3 论文作者群机构属性和作者数量分布 |
4.3.4 论文高产作者和高产机构分布 |
4.4 我国体育社会学论文引文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现状与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国家“十四五”体育学发展规划调研分析[J]. 杨桦,仇军,陈琦,孙晋海,方千华,韩春利,周良君,王雷,钟建伟. 体育科学, 2020(08)
- [2]资本视域下上海市退役运动员社会分层研究[D]. 刘为坤. 上海体育学院, 2019(12)
- [3]中国体育社会学70年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及展望[J]. 马思远,卢元镇.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9(05)
- [4]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D]. 姚依丹.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5]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 [6]体育学基本理论与学科体系建构:逻辑进路、研究进展与视域前瞻[J]. 方千华,王润斌,徐建华,谢正阳,李凤梅. 体育科学, 2017(06)
- [7]对我国2003-2013年体育社会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D]. 曹卉. 河南大学, 2015(08)
- [8]跨学科视野下我国高校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研究[D]. 黄睿.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1)
- [9]近10年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述评[J]. 季谋芳,金育强.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2(06)
- [10]对2001-2010年中文体育核心期刊体育社会学载文分析[D]. 雷文秀. 北京体育大学, 2012(11)
标签:社会学专业论文;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论文; 社会资本论文; 群体行为论文; 交叉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