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第一本大报——《红军日报》的宣传特色

我军第一本大报——《红军日报》的宣传特色

一、我军第一份铅印大报——《红军日报》的宣传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王国强[1](2020)在《用战火和生命谱写不朽的军歌——袁国平的军歌创作历程》文中认为从人民军队诞生之日起,军歌就成为鼓舞士气、振奋人心、记录人民军队成长历程的特殊组成部分。在创作军歌的历史中也涌现出很多特殊身份的人物,新四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开拓者和领导人—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就是其中的一位。袁国平在皖南事变中壮烈牺牲,年仅35岁,但由他主创的许多军歌在部队中深入人心,穿越历史烟云,展现在今人面前,依然成为人们牢记那段光荣历史,传承红色精神的优秀教材。

张雷[2](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王璐[3](2020)在《中国媒介形态与信息方式的现代化转型(从1840年到2020年)》文中提出从1840年算起至今,中国走过了跨越百余年的跌宕起伏的近代化历程,是中国历史上新旧文化、新旧技术和新旧思想大冲突、大更迭的时代,也是中国漫长发展历史中中华民族最危险也最勇敢的时期。一直以来,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从中国近现代百余年历程中的方方面面对其做出了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可以说,无论是从这个时期中国科学的发展、文学的变革、社会的翻覆、政治的动荡还是制度的更新来讲,它都有太多东西值得挖掘和深思。研究中国历史时之所以把鸦片战争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就在于鸦片战争的残酷硝烟不仅在骤然间打破了当时清王朝庙堂内外的平静,将中国人民的生活引向前所未有的战火,更能够看作是中国近两千年坚固的封建统治壁垒走向坍塌的开始。自1840年之后,战火从沿海地区的零星分布到由南向北的迅速蔓延,与旧中国固有道德和价值观念迥然不同的西方文明随之登陆这片古老而封闭的神秘东方大陆,坚船利炮的无情打击带来了割地赔款的耻辱和旧有制度的颠覆,旧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开始在西方入侵的外部势力影响下被迫倾向现代工业文明,广义上来讲中国的现代化就从这时开始了。中国现代化的历程是极其特殊和复杂的,这里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去说明,同时笔者也有意从传播的专业视角出发,挖掘新的研究思路。就新闻传播史在这段时期的书写来说,中国的新闻传播从1840年开始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西方报纸形态的传入和迅速风靡前所未有地改善了旧中国消息闭塞的传播现状,而报纸的发展受到现代党派的形成和逐步成熟的影响,将西方现代报纸的便士报和党报发展历史杂糅于同一时段,呈现出独特的发展状况。以此管窥整个近现代中国传播的状况不难发现,受现代科技的传入和社会发展环境的背景影响,中国媒介形态得以迅速集中地发生转变。这里,本文将试图从传播的角度出发,以宏观的视角梳理1840年至今媒介技术、媒介形态,以及媒介在发展过程中所展现的信息方式的变革,剖析其所体现的现代化转型实质,以期将传播媒介的发展作为考察中国近现代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独特侧面及缩影,回顾和展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历史长河的壮阔波澜。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探索促成中国媒介形态现代化的主因。可以说,中国媒介形态演进的过程背后最大的推力,就是伴随着世界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明创造的盛行而呈现出的媒介技术的进步。诚然,我国因为当时特殊的被动西化的复杂国情,媒介技术的传入和应用明显滞后于当时西方的发达国家,并且带有模仿性和跟随性。但是,技术的不分国界和进步作用确实在客观上大大推动了中国传播媒介自身形态的更新和信息方式的变革,其意义之深远甚至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中国近代党派的形成、文学的争锋以及商业的发展都对不同媒介形态的转型和普及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说到信息方式,这里有必要对其进行界定和说明。信息方式一词普遍意义上是指美国学者博斯特在《信息方式》一书中所提的人类存在方式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包括信息交流方式、社会结构、话语结构、人类交往方式等多个层面。这一结论是博斯特通过考察电子媒介语言与传统交往方式的差异而归纳得出的。本文借鉴该观点,综合研究需要,将信息方式一词定义为传播内容和人类社会因传播形态改变而发生的相应改变。具体分为两部分,一是传播内容的言语多变性,意识丰富性,内容多样性,二是人类社会运行中呈现的社会规范和交往方式变革,并以此区别于学界已有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或电子媒介对于信息方式一词的各种用法,用以解读随媒介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的媒介内容和不断加强的媒介影响力。第二至四章主要从三个层面来论述中国媒介形态与信息方式的现代化转型:第二章主要论述精英向大众的转型,这个部分着眼于最广大概念上的不同社会群体的大众传播。在宏观的研究视角下,从宏观的文化层面上讲,传统的封建时代的信息传播主体就是社会精英,而主流信息的生产也正是掌握在由社会精英组成的统治者手中。因此这里精英主要指的是社会统治阶层(他们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和文化所有权),而本文中在民国之后所涉及的精英概念则偏重于两个部分:权力精英和文化精英(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二者与封建社会相比更具分离的可能性),但是无论从哪个时间节点来看,媒介形态和信息方式的现代化都体现为信息和文化的下移。本章共设三个小节,即以1919年、1949年和1979年为时间节点,将中国近现代的纸质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的发展划归为大众意识的觉醒、大众娱乐的普及和大众参与的扩展三个方面,分别从绝对权威的动摇和大众多数的发声两个方面来阐述。第三章主要论述史书向党报的转型,这个部分专注于权力所有者的信息传播。近代党报的逐渐成型是中国新闻传播史上重要的一环,对于国民党和共产党党报的发展历程及对二者各个方面(起步、发展历程、内容、革新、观点、受众、理念等)的对比可以很好地反映中国近代化的意识形态更迭和各阶段社会冲突,从而展现中国现代化转型的一个重要的层面。本章共设三个小节,主要以1919年和1949年为时间节点来阐述国民党党报时期、国共党报竞争时期和中共党报发展时期三个阶段的党报成型和发展情况。第四章主要论述本土向全球的转型。这个部分将中国媒介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放置在全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量。毋庸置疑,工业文明乃至地理大发现之前的世界是各个半球和国家基本各自为政,互不干扰的关系状态,而之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积累,全球化的进程开始了。交通运输和战争贸易理所当然变成了全球化的助推器,而中国一步步从被动走向主动全球化的过程,正是中国现代化一个重要的研究层面,中国媒介形态与信息方式的现代化转型自然也与这一趋势息息相关。本章共设两个小节,主要以1840年和1979年为时间节点,梳理被迫全球化(包括段时间的过渡期)与主动全球化这样两个相对连续的过程,其内容主要涉及传播全球和全球传播两个不同层面。结语部分,主要总结阐述了以下观点:从1840年至今,以传统农耕文明为背景的中国在封建统治下的旧有统治体系遭到了西方相对先进的工业文明的侵扰和颠覆,中国开始逐步转向现代化。而这种现代化体现在新闻传播领域最直观的就是媒介技术发展促成的新媒介形态的出现和流行,挖掘之下可以看到的则是这种形态变化之后蕴藏的信息方式转变的现实状况。一方面,媒介形态的现代化转型体现在媒介形态突破固有的单一性和封建性而转向现代化媒介形态,另一方面,整个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不可避免地受到媒介信息传播的深刻影响,信息方式的转变恰好体现了媒介形态转变的重要意义,其最突出的三个方面就是从旧有状态下抽离出来,开始转向大众,开始出现党报(党媒),开始融入世界。做这些层面的宏观研究,涵盖面宽而充满趣味和挑战,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新闻传播史很有意义的一环。

陈龙[4](2019)在《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文中提出五四以降,各种“主义”激荡角逐,孕育了以“共产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报刊作为凝聚早期共产党人与共产主义组织的精神核心,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共报刊工作发源于城市,但1948年中宣部发布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提出“我们城市办报的经验还不多,望将经验与问题电告”,似乎忽视了建党以来中共在“城市办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聚焦1942年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和1948年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发布的前因后果,不难激发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整体转型的想象。这种转变的多次发生,揭示了中共办报模式主要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线性发展,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振荡过程。现有研究表明,意识形态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形塑、中心工作的转换、政党地位的演变是影响中共办报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报刊与党派的关系、报刊与受众的关系、报刊的技术形态、报刊的经营管理及其相互关联与影响的方式是中共办报模式的主要内核。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模式”的意涵出发,全面系统地对1921-1949年中共办报模式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共办报模式作如下历史分期与类型划分:1921年至1927年是“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是“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是“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重庆模式”与“延安模式”。通过对以上模式的符号化描述发现,中共办报模式的发展轨迹基本是以“党报姓党”为中心线,以“城市办报”和“农村办报”为两级上下波动,其发展存在三种逻辑:作为党派工具的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报刊、作为生产事业的报刊。时代在变化,报刊的使命任务也应随之变化。《红旗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当前报刊的主要使命是“以建设为自任”而非“炫众以导乱”,报刊发展必须兼顾三种逻辑,不可偏废。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办报党报,在保持党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的问题,应当推动政治方向的引导、读者需求的满足、报刊事业的壮大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共办报模式在两级振荡中的曲折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指明了中共办报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张悦[5](2019)在《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自人民军队建立以来的重要工作。它从思想上将人民军队与旧式军队区别开来,确保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发挥了军队为人民服务的本色。在各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了军队建设的重要法宝。新时代背景下,外部环境多变,国家建设处于新节点,这给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更高要求。同时,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本身面临诸多挑战。如何继承和发扬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光荣传统和优良经验成为当前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要求。新古田会议的召开进一步肯定了中央苏区创建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经验。新形势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强军梦中的政治保障功能需要重温古田会议精神以及中央苏区的工作经验。中央苏区时期是人民军队初创时期、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奠基时期。在这一时期,党面临着如何建军,如何保证以农民为主体的军队的无产阶级性,如何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紧迫性,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被逐步确立起来。围绕着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这一主线,红军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逐步确立,颁布了一系列规章条例,成立了权责明确的工作机构,建立了完善的工作队伍。在内容方面,主要开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内外政治形式、党的政策方针、红军性质和纪律等教育。同时,党采取了丰富多样的工作方式,包括常规教育、宣传教育、活动涵养等。在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的贯彻下,党在红军中绝对领导的地位得到了巩固,红军思想素质以及战斗力得到了较好提升。这一时期,红军思想政治工作整体上形成了良好的作风和原则,完成了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人民军队建军原则、“生命线”、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等重要论断。在新时代强军背景下,军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众多任务。包括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继续增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树立军队战斗力标准等。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对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在方向性和原则性层面,它启示当前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仍要坚守“生命线”地位,筑牢党的绝对领导这一军魂和命根子,以实事求是的作风开展工作。在工作实施性层面,它启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以中国梦、强军梦为依据确定内容,密切联系实际,提升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文化载体的使用。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也要与其他工作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为强军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的政治和思想保障。

蔡敏[6](2019)在《空间转移:抗战时期的“报纸下乡”运动研究(1937-1945)》文中提出“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大规模入侵中华大地,沿海沿江城市的沦陷,使得不少报馆遭到毁灭性打击。然而远离硝烟战火的后方地区民众却对战事甚感漠然,有些甚至被汉奸谣言所蛊惑蒙蔽。为保存报业实力,更为团结广大内陆地区民众,一批报纸从商品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进入到内陆的县市乡镇,以期发挥鼓舞爱国救亡热情,动员民众参与抗战的宣传作用。从工商业较发达地区进入乡村,面对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乡”报纸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为应对在地理环境、物质条件、读者群体等方面所遭受的困窘,“下乡”报纸在物资选取、消息来源、版面编排、内容呈现、写作风格、发行机制以及办报理念等方面发生了诸多调整,最终形成一种带有独特乡村特征的全新媒介。它不仅是城市报纸进入乡村后的生命延续,更是一种面对空间转换后,灵活变通而重获的新生。本文通过描述抗战时期“报纸下乡”这一独特媒介运动的历史图景,进一步审视报纸媒介与社会之间交互、交融的生动而复杂的景观。

刘书芹[7](2018)在《《渤海日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渤海日报》是中共渤海区党委机关报,其前身是《群众报》和《烽火报》。1944年7月1日在惠民创刊,4开4版,日报,发行5000到1万多份。1950年,随着渤海区党委的撤销而停刊。渤海区是山东抗战时期五大区之一,管辖40余个县、市,拥有900多万人口,《渤海日报》作为渤海地区的机关报,必然要承担起在这一区域的新闻宣传工作。从《渤海日报》刊登的内容来看,涉及范围广泛,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内容;《渤海日报》的视野也不仅限于渤海、山东地区,还常常接收国际新闻,使群众能够及时掌握世界大事,重点报道区党委、行署的通知、布告、指示和领导人的文章、讲话,向群众及时传达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该报经历了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三个关键时期,中间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群众路线,秉承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思想,受到了渤海区人民的喜爱,一直到1950年停刊光荣地完了它的历史使命。《渤海日报》历经六年,发行量大,详细地记载了渤海区的群众生活和战争情况。《渤海日报》根据其自身的宣传策略与方法,在抗日战争后期积极宣传粉碎敌人的扫荡、蚕食和军事战争的胜利等内容,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抗日结束后大力宣传共产党和平民主建国的政策,提高了群众对民主政策的认识,揭露蒋介石“假和谈”的阴谋,使群众坚定地与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维护国内的民主与和平。1946年全面内战开始后,报纸全力报道“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内容,动员群众大力支援前线战争,解放战争后期渤海区基本解放,报道重点便从军事逐渐转移到生产建设等方面。建国初期,《渤海日报》从农业、副业、建立供销合作社等方面,全力宣传恢复发展生产的内容,促进了渤海区的经济发展。除了重点报道渤海区的政治军事内容外,《渤海日报》对影响解放区群众生计的“减租减息”、“土地革命”运动也进行了大篇幅地报道,激发了群众生产建设的热情,对战争时期各种典型人物的宣传是促进了当地支援前线运动的顺利开展,后期报上关于教育、生活常识、医学常识的介绍逐渐增多,对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起了推动作用。《渤海日报》为渤海区的发展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对后世党报的发展起到了借鉴作用,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史料。

尚方超[8](2018)在《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降,中国逐渐融入世界潮流,各种外来因素对民族和国家造成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外国列强的不断入侵下,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国家命运发生巨大变化。政党自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逐渐成为解决民族与国家问题的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在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中诞生的近代政党,以极强的使命自觉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维护民族利益和改变国家命运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抗战时期,中共擎起了抗日救亡的民族大旗,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抗战动员。而重视报纸,特别是充分发挥党报的功能,是中共开展抗战动员的重要途径。报纸,自近代以来,就成为重要的传媒工具和舆论平台,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中共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十分重视报纸。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结合日本侵华的时代环境和全国联合抗日的社会需要,发展了自身的报纸舆论工作,形成了较为系统和颇具特色的报纸舆论思想和实践。可以说,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和实践,是其抗战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于1938年1月11日的《新华日报》,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合法发行的唯一一份机关报,其地位和价值不言自明。自创办伊始,《新华日报》就致力于成为抗战的号角和人民的喉舌,被誉为“新华军”。在中共全国范围的抗战动员方面,《新华日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报纸灵魂的社论,是《新华日报》上最具思想价值和理论力量的内容,是《新华日报》发挥抗战动员作用的重要阵地。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寄予了厚望,以周恩来、董必武等为代表的负责同志,不仅作为“把关人”审阅和修改社论,而且亲自撰写社论。在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呈现出了初始形态、完整形态、最终形态三种不同的生态,数量达到了两千余篇,涉及国际国内的不少重要话题,在时间、类型、主题、性质四个方面展现了中共抗战动员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体现了中共将抗日置于中国革命议事日程第一位的使命自觉,宣传了中共的抗战方略。社论对国内的悲观失望风气和妥协投降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激烈的批判,宣传了坚持持久抗战方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社论从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际反侵略统一战线、法西斯国家内部反战统一战线三个方面宣传了中共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倡导团结抗日;社论以国民参政会为契机,对中共主张的民主自由问题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解读和宣传,号召为抗战动员提供民主自由的政治保障。《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的宣传,树立了中共的抗战形象,扩大了中共的话语权,是中共在全国范围开展抗战动员的关键一环。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建构,是《新华日报》社论在抗战动员过程中显现出的鲜明特色。在这个模式中,中国抗战力量与日本法西斯是相互对立的两元,并且前者是被侵略者,是正义的,后者是侵略者,是罪恶的。正义与罪恶的设定,是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重要内核。凡是加入到中国抗战洪流中的政府、军队、人民等,都是正义的;凡是依附于日本法西斯的汉奸卖国贼等,都是罪恶的。凡是有利于中国抗战的意志、品质和精神等,都是值得提倡的;凡是有利于日本侵略的妥协风气、悲观心理都是必须禁止的。《新华日报》社论,直接宣告了与日本法西斯的对立,紧扣抗战的时代主题。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建构,为国人提供了价值评判的标准与行为选择的依据,是中共形象塑造的重要方式。为了坚守《新华日报》社论这一重要的舆论阵地,中共进行了对外对内两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围绕《新华日报》社论,国共双方进行了长期的复杂的斗争。在国民党视域中,《新华日报》的诸多社论,系“不妥”言论,或是造谣诽谤,或是无中生有,或是失之偏颇,或是妨碍大局。为此,国民党在严密的新闻检查制度下,对社论展开了各种形式的限制和打压。在共产党的视域中,《新华日报》社论符合新闻自由的精神和言论报国的宗旨。因此,共产党根据国共合作的大局和具体形势的需要,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些围绕《新华日报》社论的博弈,展现了国共双方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利益关切。同时,这些关于社论的斗争,反映了一个政党在民族利益之下,在国家命运面前,如何巧妙处理与其他政治力量的关系。第二,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进行了及时的纠偏。《新华日报》社论倾注了撰写者的大量心血,但由于领导层指示错误把关不严、管理者对复杂局势把握不准、撰写人见识水平有所限制等原因,难免出现一些偏谬。中共十分重视《新华日报》社论呈现的舆论动向,通过扫除王明右倾主义对社论的干预,在改版整风中调整社论的方向,指导社论宣传尺度的把握,对社论进行了及时的绳愆纠谬。在全面抗战的时代背景下,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新华日报》社论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包括全局性、指导性、权威性、时宜性、战斗性。不可否认,《新华日报》的部分社论在舆论方向、出版标准、宣传尺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综合来说,《新华日报》社论阐述了报纸的宗旨理念,对新闻事业有重大影响;宣传了中共的抗战主张,构建了中共的抗战形象;指明了国人的前进方向,汇聚了中国的先进力量;打击了不利的抗战因素,凝聚了全国的抗战力量。《新华日报》社论在全面抗战时期所发挥的作用,彰显了其在特殊历史时期的深远意义。民族、政党与国家,是近代以来的重要学术命题。以《新华日报》社论为对象进行专题考察,从文本史料、报刊舆论、新闻评论、党派话语、抗战动员等多重维度进行深描研究,是探讨这一命题的有益尝试。中共利用《新华日报》社论,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进行了抗战动员,宣传了自身的抗战主张,塑造了自身的抗战形象,反映了战时的社会思潮和时代价值,体现了其作为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重要地位和十分强烈的政党使命自觉。所有这些,都集中展现了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互动,在现今依然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张弛[9](2017)在《60年来军事新闻史研究概况》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和孙晓青、徐海均、牛明汉、顾伯良、李博几位同志,承担了研究解放军报社史的任务,已编撰完成《解放军报60年大事记》。今年上半年,又编完两册《军报史料选辑》,由此激发起研究整个人民军队新闻史的兴趣。目前搜集到的军队新闻史料,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一)军事新闻史通史类专着:(二)某一种军队报刊史专着;(三)中国新闻通史和地方新闻史

孙士庆[10](2017)在《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文中研究说明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光明还是黑暗、进步还是倒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面对中国向何处去,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作出了完全相反的选择。重庆谈判、军事调处和中间势力的斡旋未能改变各自的政治立场,最终导致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在国共政争的过程中,两党在军事战场的较量之外还进行着激烈的宣传战较量,并对战后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舆论宣传是国共两党对外宣示本党理念、方针和政策,打击对手和争取民心的重要手段。善用舆论宣传能争取民心,增加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配合和推动军事斗争的进程。否则,便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在战后国共舆论斗争中,中共主动调整宣传体制,始终坚持党对舆论宣传的领导,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根据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宣传内容和策略。中共正是通过灵活的宣传战术和对国民党舆论的反击,一方面赢得了民心,获得广大民众的一致支持,有力地配合了军事斗争的开展,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也分化了国民党的军心和民心,使其最终不敌中共的政治和军事攻势,输掉了战争和大陆政权。反观国民党,面对中共凌厉的宣传攻势,国民党党营新闻体系无法做出有力的反击。“以党治报”的新闻统制政策和国民党高层的过多干预,使舆论宣传呆板保守,严重影响到宣传的效果;对中共的诋毁和军事上的虚假宣传,使国民党丧失公信力;未能有效地动员和发动群众,又失去民众的支持。国民党就在政治、军事和舆论宣传都难以与中共抗衡的情况下,颓势无力挽回,最终丢掉大陆政权。而以“中立”自居,幻想走“中间道路”的中间势力,战后主张和平民主,反对内战。但随着国民党执意发动全面内战,在国统区实施恐怖统治,特别是变本加厉地对其实施政治迫害后,中间势力审时度势,最终集体转向共产党,成为历史的必然。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舆论宣传对战后国共政争的影响只是间接被动的,中共最后取代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主要还是“枪杆子”起的作用。同样,国民党的舆论宣传在其大陆败亡的过程中也并不起决定作用,军事上的失败才是最主要原因,舆论宣传的失利只是反映、并加速了这个败亡的进程而已。

二、我军第一份铅印大报——《红军日报》的宣传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军第一份铅印大报——《红军日报》的宣传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用战火和生命谱写不朽的军歌——袁国平的军歌创作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三期革命战争胜利歌》的创作
《新四军军歌》的诞生
《别了,皖南》成为绝唱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参考文献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中国媒介形态与信息方式的现代化转型(从1840年到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缘起与价值
    2 研究综述
    3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近现代中国媒介形态与信息方式转型的推力
    1.1 媒介技术的发展
    1.2 社会环境的要求
第二章 “诸神的陨落”——从精英向大众转型
    2.1 报刊与大众觉醒
        2.1.1 刊物大发展
        2.1.2 报纸兴起
        2.1.3 中国现代意义的报刊特点
    2.2 电影与大众娱乐
    2.3 网络与大众参与
第三章 “权力的博弈”——从史书向党报转型
    3.1 党派纷纭,党报争锋
        3.1.1 党的报刊
        3.1.2 国共党报争锋
        3.1.3 无线电广播的使用
    3.2 中国共产党党媒建设与发展
第四章 “世界的狂欢”——从本土向全球转型
    4.1 被动全球化(1840——1979年)
    4.2 主动全球化(1979年至今)
        4.2.1 互联网打破僵局
        4.2.2 全球传播是“球土化”理论与戏剧理论的加法展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梳理
        一、国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一)对中共宣传工作研究的关键词及启示
        (二)有关办报模式与中共整体转型的研究
        二、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一)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演变的两种认知
        (二)对于中共党报理论发展的主流观念
        (三)对于中共领袖办报思想的充分总结
        (四)对于中共办报模式内涵的初步归纳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界定
        一、模式的基本概念
        二、模式的主要功能
        三、模式的思维缺陷
        四、中共办报模式的概念阐释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框架
        一、勾连学术网络、形成想象空间
        二、引入多学科的视角与研究方法
        三、进行历史分期,凸显模式差异
        四、明晰构成要素,描绘模式全景
        五、形成研究问题,彰显研究意义
    第五节 章节结构与内容
第一章 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1921-1927)
    第一节 中共办报实践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轮廓
        一、陈独秀: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奠基者
        二、机关论: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主核心
        (一)党管党报
        (二)全党办报
        (三)上层宣传、下层鼓动
    第三节 中共办报“上海模式”的探索
        一、《新青年》:中共报刊的初始范本
        (一)报为主业,宣传建党
        (二)生产符号权力的报刊
        (三)凝聚政党组织的报刊
        二、“上海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党性原则:“一人之报”到“一党之报”
        (二)内容策略:“知识气质”与“两级传播”
        (三)技术形态:“编印分离”与“全党办报”
        (四)经营管理:拨款制对报刊经济属性的消解
    第四节 “上海模式”的开创意义与不足
第二章 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1928-1937)
    第一节 中国革命环境的剧烈变化
        (一)中共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二)领导层进入不稳定时期
        (三)党内路线斗争接连不断
    第二节 中共党报思想的体系建构
        一、继承与突破:瞿秋白之于陈独秀的党报思想
        二、向上走与向下走: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趋向
        (一)向上走:“党报姓党”与“全党办报”
        (二)向下走:“群众办报”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中共办报“瑞金模式”的形成
        一、党性原则:党报与党“同频共振”
        二、内容策略:斗争性与建设性并存
        (一)“工具论”催生“斗争性”
        (二)执政党办报孕育“建设性”
        三、技术形态:公开刊物“内刊化”
        四、经营管理:普遍采取战时拨款制
    第四节 “瑞金模式”的历史贡献与不足
第三章 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1938-1949)
    第一节 中共办报内外环境的变化
        (一)国共两党的相互形塑
        (二)白区与红区路线之争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成熟
        一、一以贯之:毛泽东办报思想的深厚积淀
        (一)求学时期:我所愿做的工作是新闻记者
        (二)大革命时期:报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
        (三)土地革命时期:报刊内容应“由远及近”
        (四)抗日战争时期: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
        二、定于一尊:中共党报理论的内涵深化
        (一)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确立
        (二)推动全党办报的组织化运作
        (三)明晰报刊的基本内容与策略
    第三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分化并立
        一、夹缝生长:中共办报“重庆模式”另辟蹊径
        (一)党性原则:坚守阵地与增强党性相统一
        (二)内容策略: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三)技术形态:以独立面目开展合法斗争
        (四)经营管理:广告业务与多种经营铺开
        二、重庆模式”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
        三、完全党报:中共办报“延安模式”推向全党
        (一)党性原则:党对报刊的高度控制
        (二)内容策略:联系群众的改版路径
        (三)技术特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
        (四)经营管理:“工具论”下力求自给
        四、“延安模式”的重要地位与历史缺陷
第四章 两极分化:中共办报模式的差异根源
    第一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环境差异
        (一)办报业态的差异
        (二)传播对象的差异
        (三)经济来源的差异
    第二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路径差异
        (一)“农村办报”的发展路径
        (二)“城市办报”的发展路径
余论
    (一)“工具论”决定了中共报刊面貌
    (二)“工具论”存在以我为主的缺陷
    (三)报刊发展的三种逻辑不可偏废
    (四)推动报刊发展逻辑的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向导》篇目一览表
    附录2 :《布尔塞维克》篇目一览表
    附录3 :《红旗周报》篇目一览表
在学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5)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
    1.4 研究新意与难点
2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述要
    2.1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时代背景
    2.2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的确立
    2.3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3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3.1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3.2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内容
    3.3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途径
4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成效
    4.1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4.2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5 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当代价值
    5.1 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方向指引
    5.2 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实践指导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空间转移:抗战时期的“报纸下乡”运动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2 “报纸下乡”运动的开展
    2.1 “尊崇本党主义”的国民党地方党报系统
    2.2 “纸弹亦可歼敌”的抗战精神动员
    2.3 战时城市沦陷,报纸辗转内迁
3 下乡报纸的生存窘境
    3.1 物资匮乏,艰难竭蹶
    3.2 交通闭塞,信息受阻
    3.3 文盲众多,精神麻木
    3.4 战况严峻,颠沛流离
4 下乡报纸的媒介变化
    4.1 抗战动员,重本土战役
    4.2 以国产土纸代替舶来纸
    4.3 印刷轻便,代印盛行
    4.4 压缩版面,去伪存菁
    4.5 语言风格通俗易懂
    4.6 增设分销处和读报会
5 “报纸下乡”运动的意义
    5.1 一种基于空间转移而诞生的新媒介
    5.2 一场团结民众动员抗战的舆论宣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渤海日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渤海日报》成立之前共产党党报的历史回顾
    一、1919年——1923年的主要共产党报刊
    二、1924年——1926年的主要共产党报刊
    三、1927年——1937年的主要共产党报刊
    四、1938年——1943年的主要共产党报刊
第二章 《渤海日报》的创刊及概况
    一、创刊的背景及条件
        (一) 共产党的报刊宣传政策
        (二) 1944年之前山东各根据地党报的涌现
        (三) 《渤海日报》成立之前渤海区的党报基础
        (四) 渤海区的成立
    二、创刊及宗旨
        (一) 创刊
        (二) 宗旨
    三、出版与版面设置
        (一) 出版发行
        (二) 版面设置
    四、经营概况
        (一) 人事编制
        (二) 经费来源
        (三) 报费价格变动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渤海日报》的主要内容
    一、准备反攻,迎接胜利
        (一) 加强“反扫荡”运动的进行
        (二) 加强练兵,迎接反攻
        (三) 关于八路军作战胜利的新闻
        (四) 打倒汉奸敌伪
    二、减租减息中的“查减”运动
        (一) 组织发动群众进行“查减”
        (二) “查减”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 “查减”中问题的解决
    三、典型人物
        (一) 战斗英雄
        (二) 妇女模范
    四、冬学运动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渤海日报》的主要内容
    一、和平民主建国与揭露国民党“假和谈”的阴谋
        (一) 宣传和平与民主建国
        (二) 揭露国民党“假和谈”的阴谋与残暴
    二、军事活动
        (一) 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二) “剿匪”运动
        (三) 重要战役的连续报道——以“济南战役”为例
    三、土地改革
        (一) 土改的政策法规与指示
        (二) 群众对土地改革的支持
        (三) 指出土改中存在的问题
    四、典型人物
        (一) 战斗英雄
        (二) 树立战争中的妇女榜样
    五、冬学运动与恢复学校教育
        (一) 冬学运动
        (二) 恢复学校教育
第五章 建国初期《渤海日报》的主要内容
    一、新中国的成立
        (一) 新中国成立的相关政治文件
        (二) 国际上对新中国成立的看法
    二、全力进行生产建设
        (一)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二) 强调发展副业
        (三) 供销合作社的经营
    三、冬学运动与生活常识教育
        (一) 冬学运动
        (二) 生活常识教育
    四、生产模范
第六章 《渤海日报》与山东根据地典型报纸的比较研究
    一、《渤海日报》与《群力报》的比较研究
        (一) 报纸性质的不同
        (二) 版面设置的差异
        (三) 报道内容的异同
    二、《渤海日报》与《滨海农村》的比较研究
        (一) 办报环境的差异
        (二) 报道内容的异同
第七章 关于《渤海日报》的历史思考
    一、《渤海日报》的宣传效果与积极作用
        (一) 宣传效果
        (二) 积极作用
    二、《渤海日报》取得良好宣传效果与积极作用的原因
        (一) 报纸的宣传特点所决定
        (二) 恰当的宣传策略
        (三) 逐渐丰富的宣传形式
        (四) 报社成员“求真务实”的敬业精神
        (五) 充足的经费
        (六) 有效的派发方式
    三、《渤海日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存在的问题
        (二) 原因
    四、《渤海日报》对当代党报的启示
        (一) 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 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精神
        (四) 选择合适的党报工作者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价值
        (三)现实意义
    二、学术回顾
        (一)相关研究
        (二)现状评析
    三、研究旨趣
        (一)问题意识
        (二)重点难点
        (三)方法支撑
        (四)学术创新
    四、观察维度
        (一)文本史料维度
        (二)报刊舆论维度
        (三)新闻评论维度
        (四)党派话语维度
        (五)抗战动员维度
    五、概念界定
        (一)社论、社评与社说
        (二)专论、代论与来论
        (三)《新华日报》版本界定
第一章 时代使命:《新华日报》之诞生
    一、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与实践
        (一)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
        (二)中共对报纸工作的动员
        (三)中共对报纸社论的重视
    二、《新华日报》诞生的社会环境
        (一)心理基础:民族危机的持续刺激
        (二)舆论氛围:国内普遍要求抗战动员的呼声
        (三)抗战大局:国共合作后中共合法地位的获得
    三、《新华日报》诞生的历史过程
        (一)《新华日报》的创办过程
        (二)《新华日报》的宗旨愿景
        (三)《新华日报》的舆论反响
第二章 良工苦心:《新华日报》社论之创作
    一、社论的创作群体
        (一)群体组成
        (二)群体特征
    二、社论的产生过程
        (一)初始形态
        (二)完整形态
        (三)最终形态
    三、社论的内容分析
        (一)社论时间
        (二)社论类型
        (三)社论主题
        (四)社论性质
第三章 党派话语:《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之宣传
    一、中共对自身抗战使命的认知
        (一)将抗日置于革命议事日程第一位
        (二)对共产党员提出严格要求
        (三)在抗战中推动中共最高目标的实现
    二、《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的体现
        (一)社论与“持久抗战”
        (二)社论与“统一战线”
        (三)社论与“民主自由”
第四章 形象塑造:《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之建构
    一、《新华日报》社论的二元对立宣传模式
        (一)全面抗战时期二元对立模式的内涵
        (二)《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建构的必然性
    二、《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建构的实现
        (一)宣告与日本根本对立,确定宣传基调
        (二)报道日军的野蛮暴行,激发民族情绪
        (三)揭露日本的统治危机,树立抗战信心
        (四)描述国人的悲惨生活,刺激大众心理
        (五)宣示反对投降和倒退,打击民族败类
第五章 利益关切:国共双方围绕《新华日报》社论之斗争
    一、国民党视域:新闻检查机构“检查”下的社论
        (一)国民党对《新华日报》社论的关注
        (二)因“不妥”言论“被检”的社论
        (三)1942年“违检”社论统计分析
        (四)“违检”社论反映国民党利益关切
    二、共产党视域:合作斗争背景下的社论
        (一)对办报环境的认知——经营者的体验
        (二)一份传单中的社论——经营者的声诉
        (三)复杂局势中的斗争——经营者的反抗
第六章 绳愆纠谬: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之纠偏
    一、社论出现偏谬之原因
        (一)领导层——指示错误把关不严
        (二)管理者——复杂局势把握困难
        (三)撰写人——见识水平有所限制
    二、中共对社论纠偏之措施
        (一)扫除王明右倾主义对社论的干预
        (二)在改版整风中调整社论方向
        (三)指导社论宣传尺度的把握
第七章 综合评析: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
    一、《新华日报》社论的时代特征
        (一)全局性
        (二)指导性
        (三)权威性
        (四)时宜性
        (五)战斗性
        (六)局限性
    二、《新华日报》社论的历史意义
        (一)阐述报纸宗旨理念,推进中国新闻事业
        (二)宣传中共抗战主张,构建中共抗战形象
        (三)指明国人前进方向,汇聚全国先进力量
        (四)打击不利抗战因素,推动中国抗战进程
    三、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互动
        (一)民族心理的养成
        (二)核心价值的汇聚
        (三)中流砥柱的体现
        (四)政党使命的自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回顾 三、史料概述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架构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战后中国的政治与舆论环境 一、抗战胜利与国共受降之争 二、新闻接收与传媒复员 三、中共与民营传媒的发展 四、拒检运动与政治松动 五、民众心理与舆论导向 第二章
    国共“和谈”期间的舆论 一、“重庆谈判”与国共宣传战 二、“政协会议”召开问题上的国共宣传 三、国共关于“内战责任”问题的论争 四、中间势力的活跃与反战呼吁 第三章
    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舆论 一、全面内战爆发前的反战呼声 二、李闻惨案与各方舆论 三、内战中学潮与社会舆论 四、中间势力的反战宣传 第四章
    内战转折时期的舆论 一、“戡乱动员”与舆论反响 二、特刑庭与舆论钳制 三、中间势力的舆论转向 第五章
    国共舆论宣传的特点与成效 一、国共宣传决策与管理 二、国共宣传的特点与成效 结语 一、国民党宣传失利对政权转变的影响 二、中共成功的宣传对革命胜利的影响 三、从舆论宣传角度观察国民党大陆失败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四、我军第一份铅印大报——《红军日报》的宣传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用战火和生命谱写不朽的军歌——袁国平的军歌创作历程[J]. 王国强. 炎黄春秋, 2020(12)
  •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3]中国媒介形态与信息方式的现代化转型(从1840年到2020年)[D]. 王璐. 兰州大学, 2020(01)
  • [4]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D]. 陈龙. 暨南大学, 2019(08)
  • [5]中央苏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及当代价值研究[D]. 张悦.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6]空间转移:抗战时期的“报纸下乡”运动研究(1937-1945)[D]. 蔡敏.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渤海日报》研究[D]. 刘书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8]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D]. 尚方超. 河南大学, 2018(12)
  • [9]60年来军事新闻史研究概况[J]. 张弛. 军事记者, 2017(08)
  • [10]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D]. 孙士庆. 上海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我军第一本大报——《红军日报》的宣传特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