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纹技术在社会保障平台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曹鸿翔[1](2021)在《泸州市惠民惠农补贴“一卡通”管理案例研究》文中认为
张丽颖[2](2021)在《人工智能时代我国个人生物信息隐私保护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帅奕男[3](2020)在《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转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从法治范式变革的视角研究司法的范式转换问题。“司法范式”体现的是法官默认的司法逻辑和价值取向,司法范式的变化是与法治范式的变革密切相关的。因为法治范式体现了人们对法律系统所处的社会所持有的一般看法,这种看法构成了人们的立法实践和司法实践的背景性理解。因此,本文在法治范式的语境中,对现代司法范式的基本内涵、形态演化、面临的信息化挑战及发展趋向进行探讨,提出面向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构想。除了导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四章。导论部分梳理了中外学者对智慧社会司法范式转型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结语部分阐述了智慧司法与中国司法的转型策略,认为智慧司法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法律系统内部转型革新的契机,但是需要在法治框架内把握技术介入司法领域的尺度。正文部分的内容具体如下:第一章界定了司法范式的内涵,考察了现代司法范式的形态演变,并提出司法范式演变的逻辑线索。在对司法范式的法治语境进行回顾分析的基础上,本章认为司法范式的现代性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法官立足于个人主体性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作出的司法判断,其二是逻辑化、理性化的司法推理,其三是具有独立于司法结果之正义价值的司法程序。沿着司法范式现代性内涵的思路,本章对西方现代化进程中自由竞争阶段、福利国家阶段、安全保障国家阶段所对应的三种司法范式——形式司法、实质司法、协商司法的特征和具体内涵进行界定和阐述。自由主义范式的形式司法以服从实在法规则为特征,依赖于独立的司法权力机构通过严格的法律推理来解决具体冲突。其背景在于自由主义法治范式以形式理性为基础,通过理性经济人的假定和规则至上的信念来构架其制度体系,法律的一般化和体系化意味着法官需要在普遍性的法律原则或法律规则中寻找“决定性意义的原因”,以严密而精准的逻辑方法进行司法判断。福利国家法治的实质司法以目的导向推理为特征,司法权越来越多地介入到政府政策的形成过程中,司法程序也从关注形式公正转向关心实质公正。其背景在于自由竞争下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化加强了垄断性资本的力量,经济权力、物质财产和社会状况的不平等与日剧增,自由主义法治所带来的国家与社会、政治与法律的分离以另一种方式走向整合,福利国家的实质法逐渐地导向了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并在司法领域表现为法律判断和道德判断的整合。程序主义法治范式背景下的协商司法以沟通保障的司法程序为特征,表现为通过建立平等自由的对话空间以促进司法主体间协商沟通,进而达成共识。其背景在于法律结构和科层结构难以应对国家干预过于密集所带来的社会复杂情势,面向实质平等的权利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个人自主性的实现,这促使法律和司法转向通过组织规范和程序规范实现社会整合。司法范式的演化动力一方面来自于外部的社会条件变化,新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原则通过制度化吸收到基本的法律结构中,进而影响司法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来自于司法实践的内部反思,司法系统也在纠纷解决中不断探索如何通过方法的运用、制度的设计,更好的促进司法正义的实现。第二章考察了司法范式面临的信息化挑战。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原则,计算机、互联网与大数据的结合不仅消解了理性思辨在知识生产和权力架构中的话语地位,而且对围绕能量与物质构建起来的现代法治秩序带来冲击。在这个过程中,司法作为法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及“微观社会矛盾纠纷的灵敏显示器和社会治理状态的预警机”,首当其冲的感受到社会信息化与建构理性碰撞磨擦的冲击力。这就使得现代司法范式在信息化背景下面临着三重挑战:其一是双重空间对既有司法裁判规则和场域形成的冲击,其二是平台治理对国家法律的中心主义和司法至尊的地位的消解,其三是司法智能化对以法学专业知识为基础的现代司法理念带来的挑战。第三章分析了司法范式的智慧化转型趋向。随着技术对社会解析的不断加深,物理时空发展起来的司法理念与司法制度难以应对“微粒社会”的高速数字化进程,新的知识力量深度的参与到司法权力的运作之中。在司法规则方面,实体性规则和程序性规则被转化为计算机化的表达形式,甚至直接以代码生成规则,通过算法和程序设计实现自动化规制。在司法裁判方面,智能系统为各类案件提供“定制化”的证据指引、类案推送以及评估预测,使裁判结果更加具有连续性、一致性和可预见性,呈现出程式化的算法决策趋向。在司法过程方面,司法运作的场域逐渐从“广场式”“剧场式”的物理空间结构转向远程审理、人机交互、个性定制的多维立体空间,呈现出分众在线的场景化运作趋势。在司法服务方面,依托诉讼服务平台,精准定位、智能预判的个性化的诉讼指导增加了公众与司法部门的黏性,提供了更加有效和便捷的“接近正义的方式”。与此同时,新兴技术力量与司法权力运作的结合也指向了一个全景敞视的可以精细识别不同苦乐场景的智能控制机制,我们需要在新的法治框架中对司法范式进行设想和探讨。第四章提出面向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构想。现代法治范式的研究与现代性社会转型有着本质上的勾连,是一种与现代性社会转型密切相关、对现代性进行智性反思的法律知识形态的变化。本章吸收了现代法治理论中的反思要素,并与社会学的反思性理论进行勾连,对法律与社会特性进行“双向阐释”,提出面向后现代的智慧法治范式,并在这种新型法治范式中塑造司法范式的形态。首先,为智慧时代的司法价值注入数字正义的内涵,使其内在的反映信息社会资讯化、符号化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其次,充分意识到智慧司法中人脑决策与智能决策之间的协同关系,推动演绎逻辑与计算知识的融合运用,使司法逻辑内在地反映双重空间、人机混合、算法主导时代的行为规律和新型法律关系。最后,通过数据、平台与司法活动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司法应突破仅仅被理解为是一种事后救济手段的设定,发挥纠纷预防的社会治理功能,应对智慧社会的风险和变化。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朱益飞[6](2020)在《多功能人体特征数据采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身高、体重、脚长、指纹、人脸等是人体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数据在人口信息管理、犯罪分子甄别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要实现这5项特征数据的采集,传统的方法需要多种不同的设备或仪器,工作量大且采集效率低,给公安派出所等基层单位的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带来巨大困难,亟需一种集成化、智能化的数据采集系统来减轻压力。本文开发了一种多功能人体特征数据采集系统,集成多种类型传感器,在一台设备上实现了身高、体重、脚长、指纹、人脸的同时测量和采集。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进行了系统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基于调研结果,对多功能人体特征数据采集系统需求进行分析,提出系统的设计要求,确定系统的主要功能,完成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并定义身高体重脚长采集模块、指纹采集模块、人脸检测模块的主要功能。2、完成了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整个系统由机械、硬件和软件三部分组成。首先,设计了采集系统的整体结构,包括称重传感器的安装底座、脚长测量结构等;然后,对采集系统的硬件部分进行分析和设计,基于选用的单片机和传感器,设计了体重测量、脚长测量、身高测量等电路,并研制PCB电路板;最后,设计了身高、体重、脚长、人脸、指纹等采集程序,开发了基于Lab VIEW的上位机软件,实现了人体特征数据的有效采集。3、进行了人脸检测和指纹匹配算法研究。研究了基于Ada Boost的人脸检测和基于肤色分割的人脸检测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比实验,分析了两种人脸检测算法的特点,Ada Boost算法能有效区分人脸区域和非人脸区域,在单人脸、多人脸等检测方面更有优势,应用于采集系统的人脸检测模块。研究了指纹匹配算法,分析了指纹图像校准、特征点匹配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比实验,分析了不同指纹匹配方法的特点,基于细节特征点的匹配算法性能更优,应用于采集系统的指纹采集模块。4、搭建了实验平台并进行数据采集验证。基于系统的机械、硬件和软件设计,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了人体特征数据采集,在上位机界面上实时显示数据,验证系统的功能。通过对200组身高、体重的数据分析,得到体重和身高相对误差分别为0.07%和0.28%;通过100组人脸采集实验分析,正常光照环境下,人脸检测率为91%;通过100组指纹采集实验分析,指纹匹配的FRR和FAR分别为3%和4%。
张弛[7](2019)在《互联网时代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湘潭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突飞猛进,信息化已经是当今世界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趋势,在不同的行业中占有特殊的位置。社会保障建设越来越趋于完善,在社会保障范畴的实践中人们逐渐的注重信息化,将信息化建设应用在社会保障中,已经是社会保障部门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慢慢地成为社会保障系统中的技术基础,信息化不仅应用在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也应用在社会保障的各个环节。基于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完善的、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系统,将社会保障的各个层面基于计算机进行管理,从而使得社会保障体系更加的科学化、高效化,信息化建设对于社会保障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与影响。加强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完善体系的重要步骤,便于加强对社会保障部门的监督,是实现社会保障信息化的需要。本文利用文献检索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参阅文献、比较国内外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等。阐述了湘潭市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其主要问题包含:基础网络、数据中心和业务系统急需完善;社会保障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社会保障信息资源还不能有效共享。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出其原因,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颜攀宇[8](2019)在《公民身份号码的治安防控功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匿名社会已经到来,人与人的信任度受到挑战,社会对公民身份号码的治安防控功能提出了新的期许。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在研究公民身份号码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公民身份号码的治安防控功能,查找公民身份号码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充分实现公民身份号码治安防控功能的对策,有利于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提供有益借鉴。公民身份号码的本质属性与唯一性、终身性、辨识性特征,决定了其具有极强的治安防控功能,能为公安机关防控违法犯罪提供支撑,形成隐形的社会治安防控网。公民身份号码的治安防控功能应该在三个方面进行建构:一是记录公民信息,规制公民行为;二是发现违法犯罪轨迹,精准防控犯罪;三是留存个人信息,增加犯罪难度。然而,由于对公民身份号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践中还存在影响公民身份号码治安防控功能实现的一些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治安防控主体未充分运用公民身份号码的治安防控功能;公民身份号码载体科技含量低,影响治安防控功能的效应;公民身份号码信息的管理不严密,弱化了治安防控功能;公民身份号码的治安防控功能缺乏信息安全保障。针对出现的问题,结合美国、日本和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公民身份号码”进行治安防控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提升我国公民身份号码治安防控功能的路径,主要有完善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基础的人口信息库,扩大信息库的覆盖面,挖掘各类信息的深度;拓展公民身份号码重要载体居民身份证的信息防控功能;完善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将征信机制扩大到全社会工作中,实现各部门对各项工作的联动共享;完善基于公民身份号码的信息网络防控网,弥补防控漏洞;完善公民个人信息权利的保障体系,确保公民身份号码在治安防控中的顺利实施。在大数据时代,利用公民身份号码进行治安防控有着巨大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只有充分发挥公民身份号码治安防控的功能,实现显性防控和隐性防控的结合,才能为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打下牢固基础。
朱明磊[9](2019)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作为一线建筑工人的主体,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建筑业经济支柱性地位获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国五千余万建筑业农民工普遍存在年龄大、个人资本少、就业质量差、市民化难等突出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需要,亟待通过产业工人化手段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学术界针对“建筑业农民工问题”做了诸多探讨,普遍指出从事“苦、累、险、脏、乱、差”工作的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承受着权益保障严重不足、职业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等诸多不公平待遇,已经成为“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典型代表,但是鲜有系统研究“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机理与对策”的学术成果,难以为政府部门制定解决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影响机理和路径对策研究,对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助力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历史文献研究和全国性调研数据,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问题和现实障碍。(1)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探究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演变历程和现状问题;(2)从建筑农民工自身资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障碍和外部条件(社会、政府、行业、企业)障碍两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3)从维持现状和改变现状两个视角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趋势进行了预判。其次,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文献研究、问卷调研和专家访谈,确定了27个影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因素;(2)借助ISM对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逻辑辨析和层阶分析,得到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图;(3)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进行深度解析,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是“在社会、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外部条件作用下,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三者共同提升的过程,最终享有现代产业工人的高质量就业机会和平等的城市社会福利待遇”。再次,借助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和工地调研访谈数据,构建Logit模型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再次设计调研问卷,并选取重庆市20个建筑工地进行调研访谈;(2)根据第二次调研数据构建Logit模型,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完成了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3)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理论框架,利用SD工具构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系统仿真模型,并借助中国统计年鉴和实地调研访谈数据,设定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等不同政策情景运行该动态仿真模型,情景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敏感程度,动态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得到了影响我国建筑业产业工人数量变化和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速率变化的政策敏感因素。最后,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以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为最终目标,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建构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效积累共同提升的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并明确了对策措施的阶段性和时序性。本文遵循“现状问题-障碍分析-机理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形成了研究观点和研究视角的创新,丰富了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相关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应用范畴,有助于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深化;同时,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思路参考和智力支持。
黎凯铭[10](2019)在《基于案例的设计预防犯罪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新技术的来临,犯罪手段将会不断升级,犯罪预防也将面临新的挑战。早先犯罪预防措施多以法律、规范为主。随着设计预防犯罪的不断深入,在一些特殊领域,通过设计预防并降低犯罪率,逐渐成为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对于设计预防犯罪的研究,多集中于城规、建筑等领域,面向工业产品领域的设计方法较少。论文首先针对上述问题,对数百项预防犯罪的设计案例与发明专利进行归纳和分析。其次,从创新方法学与犯罪预防学中提取出多个专业词汇,作为案例归纳与定性的关键词,并进一步参考了犯罪案例库的建立模式与TRIZ理论中发明原理的形成模式,对数百项预防犯罪的设计案例与发明专利进行了定义和归类,总结其创新的规律性,得出预防犯罪的思路及设计方法。第三,基于犯罪生命周期模型和犯罪三角,深入分析了时间与资源两项因素对于犯罪的影响,提出了犯罪时间轴和犯罪场景资源模型。在以上基础上,建立了犯罪类型、预防时机、场景资源三者与犯罪预防设计方法之间的相互映射关系,实现对犯罪场景的识别分析,以及随后对于犯罪预防方案的推导,并将分析和推导过程总结成犯罪预防设计策略。最后,将本研究提出的犯罪预防设计策略应用到一项设计预防犯罪的案例中,对研究提出的设计策略进行实例验证。通过研究,在总结设计预防犯罪案例分析方法的同时,也为设计预防犯罪提供新的思路和可供借鉴的方法。
二、指纹技术在社会保障平台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指纹技术在社会保障平台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3)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学术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司法范式的基本内涵与形态演变 |
第一节 司法范式的基本内涵 |
一、司法范式的现代法治语境 |
二、司法范式的现代性内涵 |
第二节 司法范式的形态演变 |
一、自由主义范式的形式司法 |
二、福利国家范式的实质司法 |
三、程序法范式的协商司法 |
第三节 司法范式的演变逻辑及其局限 |
一、司法范式演变的逻辑线索 |
二、工商业时代的司法变迁及其局限 |
三、数字时代司法范式的转型升级 |
第二章 司法范式面临的数字化挑战 |
第一节 司法范式转型的信息化背景 |
一、信息时代的知识状态 |
二、元叙事的消散:信息时代的法治秩序变革 |
三、司法范式转型的困境与机遇 |
第二节 双重空间对司法场域的冲击 |
一、涉网案件管辖制度失灵 |
二、电子证据采信标准缺位 |
三、网络民意对司法逻辑的冲击 |
第三节 平台治理对司法“中心化”的挑战 |
一、自治高效的争议处理 |
二、群策共治的大众评审 |
三、事前预防的技术控制 |
四、激励规训的评分机制 |
第四节 司法智能化的转型张力 |
一、从信息孤岛到数据共享 |
二、从在场交往到远程审理 |
三、从“人与工具”到人机协作 |
第三章 司法范式的智慧化转型趋向 |
第一节 代码识别的自动化规制 |
一、证据规则的代码表达与识别 |
二、诉讼规则的代码表达与识别 |
三、管理规则的代码表达与识别 |
第二节 算法决策的程式化裁判 |
一、证据审查程式化 |
二、准据识别聚焦化 |
三、自由裁量标准化 |
第三节 分众在线的场景化运作 |
一、司法空间脱域化 |
二、司法供给分众化 |
三、司法交涉界面化 |
第四节 智能回应的平台化服务 |
一、诉讼引导智能化 |
二、申请受理移动化 |
三、解纷路径分流化 |
第四章 面向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重塑 |
第一节 法治范式转型:迈向智慧法治 |
一、法治范式转型的理论基础:反思要素 |
二、智慧时代的社会特性 |
三、开放融合的智慧法治观 |
第二节 司法价值:从场域正义走向数字正义 |
一、立足数字化期待 |
二、建立可视化交互 |
三、面向场景化需求 |
第三节 司法决策:人机协同与融合 |
一、以计算知识填补演绎逻辑 |
二、加强司法人工智能的论证性和可解释性 |
三、明确技术权力介入的边界和尺度 |
第四节 司法功能:数据驱动型纠纷预防 |
一、纠纷预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二、纠纷预防何以可能 |
三、数据驱动型纠纷预防运行机制 |
结语 探索中国特色的智慧司法模式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6)多功能人体特征数据采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体特征数据采集研究现状 |
1.2.2 人脸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指纹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多功能人体数据采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多功能人体数据采集系统需求分析 |
2.2 多功能人体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功能 |
2.3 多功能人体数据采集系统总体设计 |
2.3.1 身高体重脚长采集模块 |
2.3.2 指纹采集模块 |
2.3.3 人脸检测模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采集系统设计 |
3.1 采集系统机械设计 |
3.1.1 系统机械总体布局设计 |
3.1.2 系统主要零部件设计 |
3.2 采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2.1 数据处理控制器 |
3.2.2 体重测量电路设计 |
3.2.3 脚长测量电路设计 |
3.2.4 身高测量电路设计 |
3.2.5 人脸和指纹采集模块设计 |
3.2.6 其他外围电路设计 |
3.2.7 硬件实物图 |
3.3 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
3.3.1 窗口移动平均值滤波算法 |
3.3.2 一阶滞后滤波算法 |
3.3.3 体重测量模块程序设计 |
3.3.4 身高测量模块程序设计 |
3.3.5 脚长测量模块程序设计 |
3.3.6 人脸和指纹图像采集模块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脸检测算法和指纹匹配算法研究 |
4.1 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 |
4.1.1 AdaBoost算法原理 |
4.1.2 Haar-like特征 |
4.1.3 积分图计算 |
4.1.4 分类器构建 |
4.1.5 级联分类器构建 |
4.2 基于肤色分割的人脸检测算法 |
4.2.1 颜色空间 |
4.2.2 肤色模型 |
4.2.3 肤色分割 |
4.2.4 形态学处理 |
4.3 人脸检测算法实验研究 |
4.3.1 人脸检测算法实验与分析 |
4.3.2 大样本检测结果统计分析 |
4.4 指纹匹配算法 |
4.4.1 指纹图像校准 |
4.4.2 特征点匹配 |
4.4.3 实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体数据采集系统实验与分析 |
5.1 实验平台搭建 |
5.2 上位机设计 |
5.2.1 软件初始化 |
5.2.2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5.2.3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5.3 实验与分析 |
5.3.1 数据采集 |
5.3.2 实验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互联网时代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湘潭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阐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互联网 |
2.1.2 社会保障 |
2.1.3 社会保障信息化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社会保障理论 |
2.2.3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
2.3 互联网时代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
2.3.1 提高社会保障经办服务的效率 |
2.3.2 确保社会保障信息的安全性 |
2.3.3 为参保人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
第3章 互联网时代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原因——以湘潭市为例 |
3.1 互联网时代湘潭市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
3.1.1 湘潭市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举措 |
3.1.2 湘潭市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
3.2 互联网时代湘潭市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1 基础网络、数据中心和业务系统急需完善 |
3.2.2 社会保障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严重短缺 |
3.2.3 社会保障信息资源还不能有效共享 |
3.3 互联网时代湘潭市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社会保障相关政策还不稳定 |
3.3.2 政府在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够 |
3.3.3 信息管理系统规划统筹不到位 |
第4章 互联网时代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
4.1 加强顶层设计,整合社会保障信息资源 |
4.1.1 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标准 |
4.1.2 选择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优质的供应商 |
4.1.3 简化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规程 |
4.2 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
4.2.1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管理的数据库 |
4.2.2 设立专门的社会保障数据分析部门 |
4.2.3 招聘并培养社会保障数据分析专业人才 |
4.3 提高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
4.3.1 设立维护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运行的专门职位 |
4.3.2 建立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宕机的预警机制 |
4.3.3 定期组织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 |
4.4 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
4.4.1 提升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
4.4.2 增加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人员的储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公民身份号码的治安防控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公民身份号码 |
1.2.2 治安防控 |
1.3 研究现状 |
1.4 理论基础 |
1.4.1 公民身份理论 |
1.4.2 社会网络理论 |
1.4.3 社会控制理论 |
1.5 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案例分析法 |
1.6.3 比较研究法 |
2 公民身份号码的特征及其与治安防控的内在联系 |
2.1 公民身份号码的特征 |
2.1.1 唯一性 |
2.1.2 终身性 |
2.1.3 辨识性 |
2.2 公民身份号码与治安防控的内在联系 |
3 公民身份号码治安防控功能的应然建构 |
3.1 记录公民信息,规制公民行为 |
3.1.1 有助于记录公民的身份、出行、居住等信息 |
3.1.2 有助于记录公民的信誉 |
3.1.3 有助于实现公民与物品的关联 |
3.2 发现违法犯罪轨迹,精准防控犯罪 |
3.2.1 有助于为治安防控提供监测数据 |
3.2.2 有助于通过社会网络查证犯罪事实 |
3.2.3 有助于掌握违法犯罪动态 |
3.3 留存个人信息,增加犯罪难度 |
3.3.1 增加实施金融类犯罪的难度 |
3.3.2 增加实施侵财类犯罪的难度 |
3.3.3 增加对消费者实施犯罪的难度 |
4 影响公民身份号码治安防控功能实现的问题分析 |
4.1 治安防控主体未充分运用公民身份号码的治安防控功能 |
4.1.1 未充分拓展公民身份号码的应用范围 |
4.1.2 未充分发挥公民身份号码管控高危人员的优势 |
4.1.3 未充分扩展人口信息库的覆盖面 |
4.1.4 未正确运用基于公民身份号码的实名制 |
4.2 公民身份号码载体科技含量低,影响治安防控功能的效应 |
4.2.1 隐私保障有缺陷 |
4.2.2 载体设计功能单一 |
4.2.3 防伪功能不强 |
4.3 公民身份号码信息的管理不严密,弱化了治安防控功能 |
4.3.1 信息采集力度不够 |
4.3.2 信息维护更新不及时 |
4.3.3 各部门未实现信息共享 |
4.4 公民身份号码信息缺乏安全保障 |
4.4.1 对个人身份信息保护不足 |
4.4.2 对侵犯个人信息行为惩治不力 |
5 国外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基础构建治安防控模式的经验借鉴 |
5.1 美国以社会安全号码为基础的治安防控模式 |
5.2 日本以个人番号与住民票为基础的治安防控模式 |
5.3 英国以国家保险号码为基础的治安防控模式 |
5.4 国外基于“公民身份号码”构建治安防控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6 提升公民身份号码治安防控功能的路径 |
6.1 完善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基础的人口信息库建设 |
6.1.1 完善人口基础信息 |
6.1.2 完善人口违法犯罪信息 |
6.1.3 完善人口流动信息 |
6.1.4 完善人口消费信息 |
6.1.5 健全人口信息采集和维护机制 |
6.2 拓展公民身份号码重要载体居民身份证的信息防控功能 |
6.2.1 完善失效证件信息系统 |
6.2.2 扩展居民身份证资格验证功能 |
6.2.3 推行电子身份证 |
6.3 健全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
6.3.1 推行全面可靠的征信系统 |
6.3.2 构建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体系 |
6.3.3 提升信息的整合共享能力 |
6.4 构建基于公民身份号码的信息网络防控网 |
6.4.1 完善前台匿名、后台实名的网络实名制 |
6.4.2 健全实名车联网系统 |
6.4.3 推行切实可行的快递实名制 |
6.4.4 提升管制器具实名管理水平 |
6.5 完善公民个人信息权利的保障体系 |
6.5.1 制定和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
6.5.2 加大对公民个人信息使用的监管力度 |
6.5.3 提升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采集、保存和运用的技术水平 |
6.5.4 畅通公民主张个人信息权利的救济渠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民工 |
2.1.2 建筑业农民工 |
2.1.3 建筑业产业工人 |
2.1.4 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 |
2.1.5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 |
2.1.6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3 文献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 |
2.3.2 社会权利贫困理论 |
2.3.3 需求层次理论 |
2.3.4 系统相关理论 |
2.3.5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2.3.6 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
3.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历史追溯 |
3.1.1 历史起源 |
3.1.2 演进历程 |
3.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考察 |
3.2.1 职业化现状 |
3.2.2 市民化现状 |
3.2.3 产业工人化现状 |
3.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自身资本积累障碍 |
3.3.1 人力资本积累障碍 |
3.3.2 经济资本积累障碍 |
3.3.3 社会资本积累障碍 |
3.4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外部条件限制障碍 |
3.4.1 社会方面障碍 |
3.4.2 政府方面障碍 |
3.4.3 行业方面障碍 |
3.4.4 企业方面障碍 |
3.5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趋势预判 |
3.5.1 维持现状 |
3.5.2 改变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解析 |
4.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1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2 基于调研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3 基于访谈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4 关键影响因素确定 |
4.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研究 |
4.2.1 解释结构模型(ISM)简介 |
4.2.2 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 |
4.2.3 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结果 |
4.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解析 |
4.3.1 直观分析 |
4.3.2 深层次分析 |
4.3.3 系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 |
5.1 样本来源与数据统计 |
5.1.1 问卷设计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描述性统计 |
5.2 调研数据分析与评价 |
5.2.1 人力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2 经济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3 社会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4 “三资”总存量现状描述 |
5.3 静态实证分析 |
5.3.1 Logit模型简介 |
5.3.2 Logit模型构建 |
5.3.3 Logit模型结果及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与情景分析 |
6.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优势 |
6.1.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6.1.2 系统动力学特征 |
6.1.3 系统动力学对本文的适用性 |
6.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 |
6.2.1 仿真模型构建步骤 |
6.2.2 人力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3 经济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4 社会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5 系统因果关系总图构建 |
6.2.6 系统存量流量图绘制 |
6.2.7 函数关系说明 |
6.2.8 系统模型检验 |
6.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情景分析 |
6.3.1 情景分析思路 |
6.3.2 情景分析方法及主要流程 |
6.3.3 仿真模拟分析与评价 |
6.3.4 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 |
6.3.5 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 |
6.3.6 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 |
6.4 本章小结 |
7 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对策建议 |
7.1 人力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1.1 加快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
7.1.2 加快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 |
7.1.3 推动建筑业产业结构优化 |
7.1.4 加速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
7.1.5 加强建筑工人劳动权益保护 |
7.1.6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
7.1.7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发展体系 |
7.1.8 改善建筑工人职业安全与健康状况 |
7.2 经济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2.1 完善建筑工人工资保障制度 |
7.2.2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7.2.3 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 |
7.2.4 建立多层次城市住房供应体系 |
7.2.5 加速推行“房地产税” |
7.3 社会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3.1 提高组织化程度 |
7.3.2 改善建筑工人工作和生活环境 |
7.3.3 促进城市社会融入 |
7.3.4 加强社会支持力度 |
7.4 实现对策建议的阶段性和时序性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课题 |
C 调查问卷Ⅰ |
D 调查问卷Ⅰ统计结果 |
E 各地“关于推进建筑产业工人转型”的工作总结(部分) |
F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G 调查问卷Ⅱ |
H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基于案例的设计预防犯罪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预防犯罪的理论发展 |
1.2.1 我国封建时期预防犯罪的理论发展 |
1.2.2 我国现代预防犯罪的理论发展 |
1.3 国外预防犯罪的理论发展 |
1.3.1 国外封建时期预防犯罪的理论发展 |
1.3.2 国外近代预防犯罪的理论发展 |
1.3.3 国外现代预防犯罪的理论发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架构 |
2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
2.1 设计预防犯罪的相关概念 |
2.1.1 设计预防犯罪的定义 |
2.1.2 犯罪成因的理论概述 |
2.1.3 犯罪预防框架的概述 |
2.1.4 犯罪预防实施方法的概述 |
2.2 犯罪预防设计策略的相关概念 |
2.2.1 TRIZ理论中40个发明原理的形成过程 |
2.2.2 犯罪预防案例的分析与归纳 |
2.2.3 案例分析用于设计预防犯罪的必要性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案例的犯罪预防研究 |
3.1 进行案例研究的原则 |
3.1.1 案例收集的原则 |
3.1.2 案例的描述原则 |
3.1.3 案例的共同性归纳原则 |
3.2 犯罪预防案例的描述与分析 |
3.2.1 犯罪预防案例的描述和分类 |
3.2.2 建立犯罪预防思路与犯罪预防设计方法间的映射 |
3.3 犯罪预防思路与犯罪预防设计方法的定义 |
3.4 犯罪预防思路与犯罪预防设计方法的详细描述 |
3.4.1 预防思路S1:移除目标 |
3.4.2 预防思路S2:降低吸引 |
3.4.3 预防思路S3:财物标识 |
3.4.4 预防思路S4:破坏利益 |
3.4.5 预防思路S5:增加犯罪阻碍 |
3.4.6 预防思路S6:消除弱点 |
3.4.7 预防思路S7:犯罪显现 |
3.4.8 预防思路S8:扩充监视 |
3.4.9 预防思路S9:引入救援 |
3.4.10 预防思路S10:出入口控制 |
3.4.11 预防思路S11:罪犯隔离 |
3.4.12 预防思路S12:减少匿名 |
3.4.13 预防思路S13:物品管制 |
3.4.14 预防思路S14:降低犯罪冲动 |
3.5 本章小结 |
4 犯罪预防的设计策略 |
4.1 犯罪预防的设计流程 |
4.2 犯罪预防的时间分析 |
4.2.1 时间视角下犯罪预防案例的分类原则 |
4.2.2 时间视角下犯罪预防案例的分类 |
4.2.3 时间视角下犯罪预防的方法 |
4.3 犯罪预防功能承载对象的分析 |
4.3.1 犯罪场景下资源的描述 |
4.3.2 犯罪场景下资源模型的构建 |
4.3.3 犯罪预防设计方法的功能承载对象 |
4.4 犯罪预防设计方案的生成 |
4.5 犯罪预防的方案评价阶段 |
4.6 本章小结 |
5 犯罪预防设计策略的验证 |
5.1 悉尼科技大学图书馆盗窃的案例描述 |
5.2 图书馆防盗中的预防时间分析 |
5.3 图书馆防盗中预防方法的功能承载对象分析 |
5.3.1 犯罪场景资源模型的构建 |
5.3.2 犯罪预防思路及设计方法的选取 |
5.4 图书馆防盗的设计方案生成 |
5.4.1 关联设计方法与场景中的资源 |
5.4.2 所用预防思路与设计方法的表述 |
5.4.3 设计构想的生成 |
5.4.4 设计策略结论与案例实际方案的对比 |
5.4.5 设计方案的生成 |
5.5 图书馆防盗的方案评价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设计案例类型及来源 |
附录Ⅱ 图表索引 |
四、指纹技术在社会保障平台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泸州市惠民惠农补贴“一卡通”管理案例研究[D]. 曹鸿翔.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人工智能时代我国个人生物信息隐私保护问题研究[D]. 张丽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转型[D]. 帅奕男.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2)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多功能人体特征数据采集系统研究[D]. 朱益飞.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 [7]互联网时代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湘潭市为例[D]. 张弛. 湘潭大学, 2019(12)
- [8]公民身份号码的治安防控功能研究[D]. 颜攀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05)
- [9]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D]. 朱明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10]基于案例的设计预防犯罪方法研究[D]. 黎凯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