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气中紫外光作用下CS_2及COS的转化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李宇杰[1](2021)在《分子筛吸附剂脱除高炉煤气中COS和H2S性能及操作参数优化》文中提出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过程副产的可燃性气体,可作为原料进一步利用。然而,高炉煤气含有的COS和H2S等含硫化合物会在煤气燃烧后转化为SOx,造成环境污染,进行转化之前必须对其进行脱硫预处理。在众多煤气脱硫方法中,分子筛吸附法具有再生循环性能好、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工业界看好,是最具前景的脱硫方法。目前,工业示范装置中采用的分子筛脱硫吸附剂主要为FAU和MFI类型的分子筛,以其为研究对象,对吸附剂的脱硫性能进行考察,并对操作参数进行优化可为分子筛脱硫吸附剂的筛选和工业化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具有实用和研究价值。基于此,本文以工业示范装置中采用的四种FAU型(FAU-1、FAU-2、FAU-3和FAU-4)和四种MFI型(MFI-1、MFI-2、MFI-3和MFI-4)分子筛吸附剂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床脱硫评价装置考察了其对高炉煤气中COS和H2S的吸附性能,筛选出脱硫性能较好的分子筛;其次,以优选出的FAU型分子筛吸附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高炉煤气中的CO2和H2O对其脱除COS和H2S的影响;最后,以脱硫性能最佳的吸附剂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高炉煤气的工况条件(温度和空速)对分子筛吸附剂脱除COS和H2S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ICP、氮吸附、红外、CO2-TPD和静态吸水等表征手段对分子筛吸附剂的成分、结构、表面官能团、碱性位的种类和含量以及吸水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使用固定床脱硫评价装置对分子筛在模拟高炉煤气中脱除COS和H2S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所选用的四种FAU型分子筛对高炉煤气中COS和H2S的脱除性能优于MFI型分子筛,这是因为前者的硅铝比较小、比表面积较大、有效碱性位较多的缘故。在所选八种吸附剂中,FAU-2吸附剂的脱硫性能最佳,其在模拟高炉煤气中的COS和H2S穿透硫容分别可达1.347和1.670 g S/100 g吸附剂。(2)以脱硫性能较好的FAU-1、FAU-2、FAU-3和FAU-4吸附剂为研究对象,考察CO2和H2O对COS和H2S脱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高炉煤气中的CO2和H2O均会降低这四种吸附剂对COS和H2S的脱除性能。其中,CO2对COS脱除性能的影响较H2O大;H2O对H2S脱除性能的影响较CO2大。脱硫性能最好的FAU-2吸附剂在无CO2时对COS和H2S的穿透硫容分别为2.811和1.770 g S/100 g吸附剂,无H2O时分别为1.364和21.800 g S/100 g吸附剂,无CO2和H2O时分别为2.938和22.184 g S/100g吸附剂。(3)以FAU-2吸附剂为研究对象,考察工况条件(温度和空速)对其脱除高炉煤气中COS和H2S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FAU-2吸附剂脱除COS的工况适应性较好,在温度为60~100 oC和空速为200~1000 h-1的工况范围内,FAU-2吸附剂对COS的脱除性能变化不明显,其在温度为60 oC和空速为600 h-1时,对COS的穿透硫容最大,可达1.425 g S/100 g吸附剂;温度对FAU-2吸附剂脱除高炉煤气中H2S性能的影响较空速明显,在所考察的范围内,其对H2S的穿透硫容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变小,随空速的增大而增大,在温度为60 oC和空速为1000 h-1时,H2S的穿透硫容最大可达1.670 g S/100 g吸附剂。此外,通过FAU-2吸附COS和H2S后床层中硫的分布,还发现COS在FAU-2分子筛吸附剂上可催化水解转化为H2S进一步被吸附。
陈鹏[2](2021)在《介质阻挡放电与Cu/γ-Al2O3协同选择性催化羰基硫》文中认为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化学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工业尾气的处理依然是工业生产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工业尾气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气体因为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所以处理的难度也各不相同。羰基硫(COS)气体是一种存在于多种工业尾气中的杂质,因具有低反应活性和较长的寿命,相较于其他含硫气体的脱除难度较大。它的存在会影响工业生产中产品的质量,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以及损害人体健康。在传统的COS脱除技术中,存在二次污染、处理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高效且无二次污染产生的COS净化技术尤为重要。本文使用介质阻挡放电协同Cu/γ-Al2O3催化技术降解COS气体。主要考察了单独介质阻挡放电、Cu/γ-Al2O3的热催化、介质阻挡放电结合Cu/γ-Al2O3催化剂三种体系对于COS的脱除效果,此外还研究了不同入口浓度、气体流速、湿度、氧气浓度对介质阻挡放电协同Cu/γ-Al2O3催化剂对COS转化的影响。分析了反应前后的气体组分变化,通过多种表征手段来分析Cu/γ-Al2O3催化剂反应前后的差别,并结合光纤光谱图和DFT计算探讨介质阻挡放电协同Cu/γ-Al2O3降解COS的机理。经过实验和研究得到以下结果和结论:COS在单独介质阻挡放电的作用下,生成了H2S、SO2、CO和CO2,并在反应管以及电极上生成了主要成分为S和少量的(SN)4的黄褐色固体。使用Cu/γ-Al2O3的热催化处理COS时,虽然温度升高到250℃时,去除率能达到97.5%,但是会生成970 ppm的H2S。5 wt%Cu/γ-Al2O3催化剂与介质阻挡放电协同处理COS效果最优,16 k V时就达到了98.9%的去除效率,并且气体产物中没有H2S和SO2的生成。此外,催化剂加入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还能降低能耗。COS的去除率随入口浓度、气体流速、湿度和氧气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不同氧气的浓度实验中发现介质阻挡放电结合Cu/γ-Al2O3催化剂对O3的生成有抑制作用。用光纤光谱仪捕捉反应过程中的光谱,用高斯软件模拟计算电场作用下反应路径的反应势垒。发现在介质阻挡放电结合Cu/γ-Al2O3的复合体系中,Cu S、Cu2S和COS之间建立了低能垒循环反应,这是反应过程中没有H2S和SO2生成的关键。
李振兴[3](2021)在《CS2分子的光解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依托大连相干光源,结合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技术,研究CS2分子的光解过程以及获得相关动力学信息。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CS2分子复杂电子激发态势能面的拓扑结构及CS2在其上的演化、星际中CS、S2碎片的来源以及大气中硫元素的循环过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利用人造卫星在诸多彗星上观测到了 CS和S2的存在,但其究竟从何而来一直存疑。作者通过对C原子产物的速度成像探测,首次在实验上直接观测到了 CS2→C+S2通道,该通道广泛存在于紫外、真空紫外波段的CS2辐射解离,成功解释了星际中的S2是来源于母体分子CS2的辐射解离碎片。另外,作者还对S+CS产物通道进行了研究,发现CS2分子的解离信号非常大,可见在紫外线较强的高层大气中,CS2分子可以通过光解参与到大气成分的循环演化当中,比如酸雨的形成。CS2分子与CO2、OCS分子都是16价电子的等电子体,都具有复杂的激发态势能面,CS2更是研究分子复杂势能面上波包演化的模型体系。在本论文中,作者研究了 CS2在UV波段的双光子光解和VUV波段的单光子光解过程,得到了具有振动态分辨的CS和S2产物图像,并通过拟合得到了产物的振动态分支比以及空间分布各向异性参数β值。分析两个通道的β2值和β4值,我们阐述了两个1B2电子态在CS2的异构化和解离过程中的重要性,并结合理论计算给出了较为完整的解离机理,但高电子态产物通道的产生机理并不是十分明确,比如C(1D2)+S2通道以及C+S2(a1 Ag/b1Σg+)通道,都有待理论的进一步解释。在实验中,得益于分光设计,我们才能对CS2这一复杂体系进行研究。借助50~150 nm可调谐的真空紫外-自由电子激光(VUV-FEL)光源,我们能在大范围内快速地改变光解波长,提高了实验效率。当然,相比于(2+1)REMPI探测,四波混频产生的窄线宽真空紫外(VUV)光源提高了产物的探测效率。最后,利用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技术分辨率高的优点,作者实现了 CS2分子光解的态-态动力学研究。
乐天俊[4](2020)在《结晶性含硫聚合物的精准合成》文中研究表明含硫聚合物是指主链重复单元中至少含有一个硫原子的一类高分子聚合物。硫原子特有的高摩尔折射率、易极化性、以及强配位能力等性质赋予了含硫聚合物优良光学、化学耐受性、热学以及吸附重金属离子等性能。因此,含硫聚合物在光学元件、电子电气、粘结剂以及吸热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人们已开发出了多种含硫聚合物,如聚硫醚、聚硫代酯、聚硫代碳酸酯、聚二硫聚合物、聚亚硫酸酯等。然而,硫原子较强的配位能力以及多样化的价态使得含硫聚合物在合成过程中,存在着主链结构复杂、分子量及其分布不可控以及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差等问题。因此,选择性催化合成结构明确且高分子量含硫聚合物一直是本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而实现对聚合反应的立体化学及其拓扑结构的精准控制则是更具挑战性的研究目标。本论文致力于含硫聚合物的精准合成,重点从催化剂设计、合成方法学开发、可控聚合、立体化学控制和拓扑结构调控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结果如下:1、利用双功能SalenCrCl催化剂高效地实现了羰基硫(COS)与环氧氯丙烷的高区域选择性聚合反应。采用手性环氧氯丙烷时,可合成出全同立构的聚单硫代碳酸氯甲基乙烯酯。探究了共聚物分子量与聚合物结晶行为的关系,发现低分子量的聚单硫代碳酸氯甲基乙烯酯,即使具有较高的全同度,也依然为无定形态。而相对高分子量的全同共聚物是一种结晶性高分子材料,其熔点最高可达97℃。2、合成了基于联萘的双核SalenCo(Ⅲ)X(X是2,4-二硝基苯氧负离子)配合物,并用于催化COS与内消旋环氧烷烃的立体选择性共聚反应。其中(R,R,R,R,R)型双核Co(Ⅲ)配合物展现出优异的立体选择性,所得聚合物的全同度>99%。热力学性能以及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这种全同立构的聚单硫代碳酸酯是一种结晶性高分子材料。将此配合物用于COS与其他内消旋环氧烷烃的共聚反应时,同样可以合成出结晶性的聚单硫代碳酸酯,其熔点最高可达232℃。通过DFT计算,解释了(R,R,R,R,R)双核Co(Ⅲ)配合物催化COS与环氧环己烷(CHO)共聚反应时,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的原因。此外,所合成的结晶性聚单硫代碳酸酯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其中,COS/CXO共聚物同时具有高达43的阿贝数和1.53的折射率。上述结果表明这类展现出良好光、热性能的聚合物在光电设备材料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3、开发了一种高效、简单合成支化聚单硫代碳酸酯的新方法。利用双功能SalenCrCl催化剂,在溶剂存在条件下,催化环氧氯丙烷与COS共聚合,“一锅法”合成支化聚单硫代碳酸氯甲基乙烯酯。相比于线形聚合物,合成的支化聚合物具有更好的耐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提升了 22℃。当采用手性环氧氯丙烷时,所得支化聚合物也具有结晶的特性,其熔点较相应线形聚合物提升了 30℃。通过研究聚合反应历程,发现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实现对支化聚单硫代碳酸酯侧链长度不同的调控。该研究不仅丰富了含硫聚合物拓扑结构的多样性,也扩展了支化聚合物合成方法学库。4、实现了 COS与环氧乙烷的高效聚合反应,合成出的聚单硫代碳酸乙烯酯具有完全交替的结构和较高的分子量(最高可达193.3 kg/mol)。此外,该聚合物展现出良好的结晶性能,其熔点为128℃。利用该聚合反应活性聚合的特点,以二元醇为链转移试剂,通过分步加料法合成出中以聚单硫代碳酸丙烯酯为“软”段、聚单硫代碳酸乙烯酯为“硬”段的“硬-软-硬”ABA型三嵌段共聚物。通过断裂拉伸和拉伸回复实验,表明合成的三嵌段共聚物具有热塑性弹性体的特征。5、开发了一种简单有机铵盐引发下,环状硫代酸酐和环硫烷烃交替共聚合成脂肪族聚硫代酯的新方法。由于这两类单体都易于合成且原料来源丰富,所生成的聚硫代酯具有多样化的结构和可调变的性能。通过理论计算和原位红外实验探明了有机铵盐中阴、阳离子对共聚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反应展现出活性聚合的特征,可制备结构明确的嵌段聚合物。热学测试表明,合成的各种聚硫代酯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其中,硫代丁二酸酐(STA)和环硫丙烷(PS)形成的共聚物是一种典型的结晶型聚合物。当使用手性的PS时,所得全同结构共聚物具有更好的热学性能,其熔点较无规的共聚物提升了 10℃,达到91℃。STA/PS共聚物还具有高达1.78的折光指数,是已报道的降解性含硫聚合物中最高值之一。此外,“无金属”的合成策略也为这类材料应用于工程塑料、光学材料以及光化学材料提供了可能性。
刘雪珂[5](2020)在《有机介质脱硫体系的构建及其氧化羰基硫工艺》文中提出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有机硫气体的脱除成为当前酸性气净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羰基硫(COS)因其存在广泛、化学性质稳定、难以脱除等特点备受关注。醇胺吸收法是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多的COS脱除工艺,但存在脱硫效率低、副产物多、胺液易降解等问题;以物理溶剂、醇胺和水构成的配方型脱硫溶剂可以有效缓解上述问题,但物理溶剂的成本相对较高,对烃类有较强的共吸作用。因此,开发具有高脱硫效率、价格低廉、化学性质稳定的脱硫溶剂是目前COS脱除领域的当务之急。本文以提高COS脱除效率和实现脱硫产物资源化为目的,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筛选,构建由聚乙二醇二甲醚(NHD)、N-甲基二乙醇胺(MDEA)和水组成的新型复合脱硫试剂,对其物化参数、脱硫性能、脱硫动力学以及强化脱硫进行了基础探究,取得以下结论:(1)以三元NHD/MDEA/H2O混合溶液为脱硫剂进行COS脱硫实验,对各组分含量进行优化,使用气相、红外、热重等表征分析方法对脱硫产物及反应前后脱硫液进行检测,探究体系的脱硫过程。结果表明在三者复配比为12:5:3时脱硫效果最佳,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实现对COS的吸收,将吸收后的COS被催化水解为H2S和CO2;脱硫过程中无SO42-、SO32-、CO32-等副产物的产生。(2)考察不同工艺条件下复配体系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对浓度为500 ppm的COS脱除效率为80%,对于低浓度的COS脱除效率可达90%以上,升高温度或降低气速,可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此外,在鼓泡吸收反应器上,考察了体系脱硫过程的反应-传质动力学,结果表明复配溶液吸收COS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反应活化能为3359.78 J·mol-1;而温度、气速等通过改变脱硫液的密度、黏度以及表面活性和鼓泡反应器中气液流动形态,影响气液传质过程,因此可以通过调整操作条件改善COS与复配溶液之间传质性能,进而提高脱硫效率。(3)三元NHD/MDEA/H2O体系虽然可以将COS转化为H2S,但H2S同样是高危、高毒的有害气体,需要对其进行稳定化和资源化的处理。基于此,本文将复配体系与PDS催化氧化脱硫工艺耦合,在二者的协同作用下,将COS的水解产物最终转化为硫磺,可进行回收利用。此外,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体系中NHD不仅可以强化COS的吸收,同时起到猝灭自由基的作用,有利于缓解MDEA的氧化降解,但阻碍了 PDS脱硫过程中的自由基反应,对于复配体系的脱硫是一把双刃剑,这对于新脱硫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赵敏[6](2020)在《CS2分子在紫外波段的光解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硫化碳(CS2)作为平流层和对流层的一种微量组成成分,在天体化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三原子含硫化合物,它在大气硫循环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此外在工农业方面常用作非极性溶剂,许多星体中大量存在的活泼CS自由基与S2碎片都是来自于它的光解过程,研究它的解离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我们结合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实验方法研究了 CS2分子在204nm附近的光解动力学,获得了清晰的实验影像,为深入理解各通道的解离机理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在实验中,利用一束紫外激光作为光解光,通过自行搭建的四波混频池系统产生一束可调谐真空紫外激光作为探测光。在混频池与腔体之间使用一片离轴MgF2双凸透镜进行分光,使得只有一束VUV探测光能够入射到反应中心,大大提高了实验的信噪比。实验中选择了五个特定的光解波长,对S(3P)与S(1D2)通道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选态探测,获得了高分辨的原始影像,实现了 CS碎片的振动态分辨,并通过处理转化得到了相应的平动能分布、各向异性参数与振动态分布等动力学信息。结果显示两个通道都具有较小的各向异性参数值,这说明它们均来自于CS2非直接的预解离过程,这与前人的实验结果完全吻合。同时,在所研究的几个特定波长下观测到了在能量分布与角分布方面统一相似的特征,表明在这个范围内它们具有相似的解离机理,非绝热耦合在CS2解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张舒婷[7](2020)在《脱硫废液主要盐的热解特性及其制得g-C3N4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见光响应的新型非金属有机半导体石墨相氮化碳g-C3N4是由类似于石墨烯状的π-共轭片层结构堆积而成,类石墨烯片状结构是由C和N两种元素交替键合而成。理想条件下,g-C3N4的室温带隙为2.7 e V左右,能有效吸收可见光,具有稳定性好、廉价、易合成等特点,是物理化学性质优良的光催化材料。上升管余热热解处理脱硫废液研究中发现,脱硫废液主要盐硫氰酸铵(NH4SCN)、硫代硫酸铵((NH4)2S2O3)、以及硫酸铵((NH4)2SO4)在混合热解中有g-C3N4生成。但是,关于上述各盐在还原性气氛下的热解行为不明确,煤气主要成分(如H2、CH4以及CO等)对以硫氰酸铵制备g-C3N4的生成影响也未见报道,混盐在热解生成g-C3N4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不确定,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本文研究,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脱硫废液主要盐的热解特性研究(1)NH4SCN在惰性气氛(Ar)和还原性(H2)气氛热解过程中,NH4SCN依次在90-105°C以及114-127°C发生两次晶型转变,先后是由单斜晶体向正交晶体转变,以及由正交晶体向正方晶相转变。热解温度升至135-167°C(Ar)和144-167°C(H2)时,伴随NH4SCN的升华以及潮解水分的脱除,NH4SCN熔融电离并分解,生成异硫氰酸HNCS以及NH3,部分HNCS和NH3重新结合生成硫脲SC(NH2)2,该阶段失重约2.97%(Ar)和3.2%(H2)。在167-350°C(Ar)和167-265°C(H2)范围内,胍盐(H2N(C=NH)NH2)生成并分解聚合,对应失重84.53%(Ar)和87.52%(H2)。胍盐是由NH4SCN与HNCS作用、SC(NH2)2与HNCS反应以及SC(NH2)2与NH3作用生成,同时产生的还有H2S、CS2等;胍盐在约230°C时分解生成氨基氰NH2CN,并快速聚合生成双氰胺以及三聚氰胺等聚合物,伴随产生大量NH3和CS2。上述聚合物在350°C以上继续脱氨缩聚,生成高度聚合的石墨相氮化碳(g-C3N4);600°C以上,g-C3N4分解。NH4SCN在H2中的热解进程较快,表现在热解终温较低以及气相产物生成温度区间较低,是H2高的热导率以及在高温下可能形成的活性氢对热解反应的有效促进作用的结果。(2)(NH4)2S2O3在Ar气氛下的热解依次发生在128-252°C,252-315°C和315-400°C,失重分别为57.55%,18.37%和22.25%,累计98.17%。H2气氛下各阶段发生在139-243°C,243-306°C和306-394°C,对应失重分别为56.91%,18.05%和24.19%,累计98.41%。(NH4)2S2O3分解第一阶段气相产物主要包括NH3,SO2,H2O和H2S等,中间产物有氨基磺酸(SO3NH3)。(NH4)2S2O3第二阶段的热解气相产物主要为NH3,第三阶段的主要气相产物为SO2等。(3)(NH4)2SO4在Ar气氛下的热解发生于234-313°C,313-360°C和360-459°C,各阶段依次在291°C,342°C和434°C处失重最快,三阶段分别对应9.60%,9.47%和79.43%失重,总失重98.49%。热解气氛为H2时,热解三阶段依次发生在238-313°C,313-352°C以及352-451°C,分别对应在289°C,338°C以及429°C处失重最快,依次失重10.42%,7.54%以及80.43%,总失重98.39%。(NH4)2SO4分解第一阶段为脱水脱氨反应,产物为氨基磺酸氨(NH4SO3NH2)以及硫酸氢三铵((NH4)3H(SO4)2)。NH4SO3NH2以及(NH4)3H(SO4)2随后在第二阶段发生部分分解,分解产物主要是NH3、SO2、H2O,同时可能有N2、O2以及SO3。(NH4)2SO4脱氨生成NH4HSO4也发生在该阶段。热解第三阶段对应于NH4HSO4的脱水及分解。(4)混合盐在Ar气氛下的热解,主要发生在85-150°C,150-273°C以及273-392°C三个阶段。各阶段失重为11.11%,69.28%以及17.47%,累计失重97.87%,升温至600°C,失重达99.23%。热解气氛为H2时,混合盐的热解主要发生在83-149°C,149-289°C以及289-400°C,分别失重11.98%,72.92%以及14.04%,累积失重98.94%。升温至506°C,总失重为99.99%。混盐在两种气氛下的热失重特性具有明显相似性。第一阶段失重来源主要为(NH4)2S2O3的分解以及NH4SCN异构化过程中中间产物的损失。第二阶段主要发生NH4SCN与(NH4)2S2O3的共热解,NH4SCN的热解基本完成,该阶段内(NH4)2SO4熔融但几乎不分解。第三阶段对应于(NH4)2S2O3中间产物的分解与(NH4)2SO4的脱氨脱水反应的耦合。400°C以上的热解主要归因于NH4HSO4的生成及脱水分解。2.热聚合制备条件对g-C3N4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性能的影响(1)硫氰酸铵(AT)、硫脲(T)、双氰胺(D),以及三聚氰胺(M)四种前驱体制备的g-C3N4具有相似的片状堆积结构。各样品比表面积分别为65.66 m2·g-1,54.74 m2·g-1,23.94 m2·g-1和24.50 m2·g-1。AT与T产物具有强于D和M产物的光吸收能力,更强的氧化还原能力,更强的光生载流子分离和转移能力。D和M所得g-C3N4在光催化Rh B降解过程中表现出相似的Rh B吸附特性以及光催化Rh B降解能力。AT产物的降解Rh B反应动力学常数k是M所得样品k值的4倍,是大的比表面积,光生载流子的强氧化还原性以及强光生载流子迁移能力协同作用的结果。(2)以AT为前驱体制备g-C3N4时,随着热聚合温度由450°C提高到550°C,热解气相产物对样品的扩孔效应越明显,所得样品层间距减小,材料结晶度提高,三嗪内N=C-N形式C占比递减,石墨碳C-C占比递增,N-(C)3形式N占比递减,C=N-C占比递增。材料在高温H2作用下,发生石墨化,形成碳空缺,同时桥接N原子向C=N-C转变,三嗪结构向七嗪结构转变。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所得催化剂的吸附特性逐渐增强,光催化降解性能也逐渐增强。(3)以AT为前驱体在H2气氛下制备可见光催化剂g-C3N4时,随聚合恒温时间由1 h延长至5 h,得到的石墨相氮化碳层间距不断缩小,结晶度增加,在H2的腐蚀作用下,无定型C占比增加,而N=C-N占比减小,C缺陷生成。随着热聚合恒温时间延长,所得产物比表面积由24.05 m2·g-1增大至65.88 m2·g-1,催化剂表现出逐渐增强的吸附能力以及光催化降解Rh B能力。(4)AT在不同气氛所得产物中,材料结构内氢键作用使得H2和CH4气氛所得产物的层间距小于Ar以及CO气氛所得产物的层间距。H2气氛更有利于桥接N向C=N-C转变,以及环内C缺陷的形成。Ar气氛产物片层结构比较大同时存在环内氮空位,缺陷位的存在对能带结构会有明显的影响。Ar,CO和CH4气氛所得产物的带隙基本相同,均约为2.70 e V,小于H2气氛所得产物带隙2.98 e V。CH4使更多桥接氮转变为NHx,产生末端碳以及末端氨基,引起片层结构碎片化,不利于光生载流子传输。CO气氛产物环内结构相对完整,片层结构较大。H2气氛所得产物的动力学常数是CH4及CO气氛产物的3.8倍,是Ar气氛所得产物的2.38倍,是H2气氛所得产物优异的比表面积、缺陷态以及宽带隙引起的增强的氧化还原能力作用结果。3.脱硫废液混盐共热解制备g-C3N4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1)ATS和AS分别加入到g-C3N4前驱体硫氰酸铵(AT)中后,硫代硫酸铵(ATS)以及硫酸铵(AS)热解气相产物的释放可有效促进g-C3N4孔结构的生成与扩大。三盐共热解产物CN-MIX的比表面积为CN-AT的4.42倍。ATS或AS的单独添加以及共同添加利于多孔纳米网络结构的生成,可有效促进样品对光的吸收,增大的比表面积可为反应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增强光催化活性。(2)与CN-AT相比,CN-ATAS、CN-ATATS以及CN-MIX中N-C=N形式C占比显着增高,连接-H或-NHx的C原子占比则减小,桥接N原子占比逐渐减小,g-C3N4骨架C=N-C sp2-杂化氮占比逐渐增大,AS和ATS的添加有利于七嗪环结构之间的相互连接,并导致三嗪间N空位的产生。样品光吸收边缘相较CN-AT蓝移,带隙增大,价带和导带位置更负,即还原性增强氧化性减弱。(3)CN-AT、CN-ATAS、CN-ATATS、CN-MIX对Rh B的吸附效果均约5%左右,光照时间4 h后催化Rh B降解率分别为58.27%、78.22%、71.23%以及96.49%,以CN-MIX表现最佳,是增强的比表面积,结构缺陷与光生电子的强还原性的协同作用所致。CN-MIX在光催化Rh B降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空穴和超氧自由基·O2 ̄,而载流子的迁移和分离与光催化活性的增强没有直接关系。
夏光华[8](2019)在《移动床生物膜法处理二硫化碳和硫化氢废气及硫单质回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内外恶臭污染事件频发,尤其以二硫化碳(CS2)和硫化氢(H2S)为代表的含硫恶臭,因其嗅觉阈值低且毒性大,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废气生物净化技术因其环保、安全、经济且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治理含硫恶臭污染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常规生物滴滤塔(BTF)在处理含硫工业废气过程中,由于生物滴滤床层氧浓度分布不均,引起代谢产物单质硫产生并堵塞床层,导致塔内压降不断增大,滴滤塔运行工况恶化,废气净化效率下降,并最终直接影响废气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的问题,首次提出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同时处理CS2和H2S废气,研究了体系pH、停留时间(EBRT)、进气负荷和进气浓度等因素对废气去除效率和去除负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控制反应体系的生物氧化程度回收单质硫,实现了硫资源的回收利用。首先,本文采用高效降解菌液启动MBBR生物反应器,研究了MBBR挂膜启动期的运行性能,探讨了MBBR稳定运行期体系pH、温度、停留时间、进气负荷和进气浓度等因素对CS2和H2S废气去除率和去除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2,温度为25-35℃下,该降解菌活性最强,在充足的氧气下可将CS2和H2S废气污染物全部氧化成硫酸根离子,且产生的硫酸根离子对生物无毒害作用,不影响废气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研究了污染物进气负荷对去除负荷的影响,CS2和H2S的最大去除负荷分别为209.26 g/m3.h和138.46 g/m3.h,混合废气最大去除负荷达到331.6 g/m3.h。试验期间,填料蛋白量基本维持在1.2-1.3 mg/g左右,反应体系生物量较稳定。耐冲击实验研究表明,反应体系经历了15天饥饿时期后,经过快速重新启动,CS2和H2S去除率分别在第3天和第1天即可恢复到90%以上;体系在经历了12 h的强碱损害(pH=11)后,通过采取紧急措施,CS2和H2S去除率在1天内即可分别恢复到89%和95%,表明MBBR反应体系具备优良的耐冲击性能。比较分析了MBBR和BTF同时处理CS2和H2S废气在挂膜驯化、污染物去除率和去除负荷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MBBR反应器由于体系内营养液和溶解氧分布均匀且传质效果更佳等优点,使得降解菌能在反应器内迅速生长繁殖,对污染物的降解性能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稳定,相比BTF,采用MBBR反应器处理CS2和H2S废气污染物有着更高的去除效率和去除负荷,且不存在单质硫堵塞问题。其次,在氧化还原电位(ORP)控制生物氧化程度形成单质硫过程中,研究了体系O2/S2-摩尔比、pH对ORP的影响,并通过ORP控制MBBR生物氧化程度,研究其对废气污染物去除效率、硫酸盐生成率和单质硫生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ORP>520 mv,CS2和H2S去除效率分别稳定在80%和90%以上。ORP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单质硫形成,当CS2-S(或H2S-S)进气负荷分别在70和80 g/m3.h时,ORP为340mv时,单质硫生成率最大,其中,CS2废气的单质硫生成率分别为44.2%和45.6%,H2S废气的单质硫生成率分别为62.3%和62.8%;当CS2-S(或H2S-S)进气负荷分别增加至120和140 g/m3.h时,ORP为370mv时,单质硫生成率最大,其中,CS2废气的单质硫生成率分别为46.5%和47.5%,H2S废气的单质硫生成率分别为62.8%和63.2%。利用气质联用、液相色谱和离子色谱等分析手段对CS2降解途径进行分析,研究其生物转化机理,结果表明在溶解氧充足的酸性体系中,CS2的生物降解途径经历了CS2—COS—H2S—S—SO32-—SO42-整个过程。在此基础上,采用沉淀、离心和烘干等技术从MBBR反应器内得到生物硫粗品,SEM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生物硫颗粒表面包裹着一层类似蛋白质的多聚物,容易团聚在一起,其形成的颗粒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且表面较一般商品硫更圆润;XRD衍射分析表明回收的生物硫XRD图谱与商品硫磺XRD图谱吻合,图中强度较大的几个衍射峰分别在2θ为23.079o、25.845o、26.695o、27.722o处出现,与单质硫标准图谱(PDF#08-0247)相吻合。采用结晶提纯法,研究了萃取结晶溶剂、萃取剂用量和萃取时间对生物硫结晶提纯的萃取率和纯度的影响,选择以四氯乙烯为萃取溶剂,萃取剂与单质硫质量比为8,萃取时间为30min,在80℃下降温析晶,单质硫萃取效率可达88%,纯度可达90%左右,萃取溶剂经过3次循环萃取,回收的单质硫纯度仍可达85%。最后,通过进一步剖析废气污染物在MBBR反应体系内的传质行为,在环境温度30±5℃,停留时间94–39 s下,拟合分析得出CS2和H2S的最大传质分数分别为0.44和0.91,最大体积传质速率分别为97.7 g/m3.h和231.6 g/m3.h,并分析了MBBR和BTF在传质分数和体积传质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MBBR反应器由于曝气和水流的湍动作用,使得溶解氧和污染物较为均匀地分布,其气液两相间的传质效率较BTF优越。采用Michaelis-Menten降解动力学模型对MBBR去除CS2和H2S废气单一及混合废气的宏观动力学进行拟合,并对降解动力学参数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接种了高效降解菌液的MBBR反应器对CS2和H2S混合废气最大去除负荷达386.4 g/m3.h。采用Gompertz修正模型对MBBR降解CS2和H2S废气形成单质硫的动力学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体系的ORP对单质硫生成的最大浓度Hmax和生成比速率Rmax影响较大,需将体系的ORP控制在最佳范围内,才能得到单质硫最大生成率。利用SEM电镜扫描观察MBBR运行各个阶段微生物形态,结果表明填料中微生物有球菌和杆状菌,以杆状菌Acidithiobacillus为主,且在单质硫回收试验中,可观察到填料表面的生物膜上分布着大量的生物硫颗粒。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MBBR运行各个阶段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反应体系内门级菌以Proteobacteria和Actinobacteria为主,丰度分别为78%和11.4%,属级主导菌为Acidithiobacillus,丰度为71%,降解菌生长状况较好。通过研究体系pH对微生物群落分布情况的影响,得出降解菌Acidithiobacillus在pH为2环境中丰度最高,表明该降解菌在pH环境为2时,降解菌细胞中酶的活性达到较佳状态,对污染物的降解速率也较高。
唐勰[9](2019)在《Zn-Ni-Al类水滑石同时催化水解HCN和COS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磷化工是云南省支柱产业之一,目前中国的黄磷年产量已高达80万吨。大量的CO存在于黄磷尾气中,而CO是可以用于工业资源化利用的原料气(如碳一化工),约占尾气总量的85%95%。黄磷尾气中含有氰化氢(HCN)和碳基硫(COS)等杂质气体,不仅是有毒有害气体,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腐蚀生产设备等,还会影响黄磷尾气中CO的回收利用。黄磷尾气中,HCN的含量为100350 mg/m3,COS的含量达到7001000 mg/m3。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工业生产的成本以及资源的充分利用,黄磷尾气中的HCN和COS必须被脱除。催化水解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副反应少,操作简单等优点,且黄磷尾气中本身存在水蒸气,可直接利用其中含有的H2O进行水解反应。目前,国内外对同时催化水解HCN和COS的研究尚不成熟,故开发能够脱除黄磷尾气中HCN和COS的催化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依据黄磷尾气的特征,使用类水滑石作为催化剂,同时催化水解HCN和COS,并通过表征手段研究了影响催化水解活性的原因以及催化水解反应的过程。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的Zn-Ni-Al类水滑石,用于同时催化水解HCN和COS,系统研究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包括金属含量比、添加不同种类的稀土金属、不同的稀土金属含量、溶液的pH值、晶化温度和焙烧温度)对同时催化水解HCN和COS活性的影响;(2)实验反应条件(反应温度、进口气体浓度、相对湿度和反应空速)对同时催化水解HCN和COS效率的影响。(3)通过BET、XRD、XPS、FTIR、TG/DTA等表征手段对一系列的类水滑石催化剂进行必要的表征分析,通过催化剂失活前后的变化推测同时催化水解HCN和COS的反应产物。具体的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不同制备条件对同时催化水解HCN和COS的活性影响。从脱除HCN和COS的实验结果可知,Zn-Ni-Al类水滑石的最优制备条件是:n(Zn)/n(Ni)=1/3,添加稀土金属Ce,且n(Al)/n(Ce)=50,溶液的pH为10,晶化温度为50℃,在350℃的温度中焙烧3小时。制备的最优催化剂对同时脱除HCN和COS的最好效果是,90%以上的HCN和COS脱除率分别能维持600min、630min。其中,不同的金属含量影响了形成类水滑石材料的孔隙结构;适量稀土金属Ce的添加有助于类水滑石层状结构的稳固,减少含氧官能团的存在;合适的溶液碱性强度有利于催化剂形成活性位点和较好的结晶度;晶化温度会影响催化剂稳定结构的形成速率,从而影响生成晶型结构的稳定性;焙烧温度主要通过影响催化剂中挥发组分的含量以及其类水滑石孔结构的完好状况。(2)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Zn-Ni-Al类水滑石同时催化水解HCN和COS的活性影响。主要探究了反应温度、进口气体浓度、相对湿度和反应空速等反应条件。不同反应条件的实验结果表明,最优的反应条件是:71.3 mg/m3的HCN,634 mg/m3的COS、反应温度为175℃、相对湿度为60%、空速为20000 h-1,催化剂的具有最高的活性。反应温度过低,没有完全激活催化剂的活性,反应温度过高,会促进金属盐的生成,加速催化剂中毒。随着进口气体浓度的增加,单位体积的气体内的活性位点数降低,从而导致催化效果降低。相对湿度过大会导致H2O以及生成更多的金属盐占据了活性位点,使催化剂的活性降低,但无水不利于催化水解反应的进行。随着反应空速的持续升高,催化剂对同时催化水解HCN和COS的活性持续降低。(3)研究了试验的出口气体浓度及产物变化,并对失活前后的Zn-Ni-Al类水滑石进行BET和XPS表征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Zn-Ni-Al类水滑石对HCN和COS的同时脱除是催化水解反应,且HCN和COS的催化水解产物NH3和H2S等气体又会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的金属盐附着在催化剂表面,逐步导致催化剂中毒而失活。
李冬妮,陆军,汪小会,黄琴,朱承驻[10](2012)在《介质阻挡放电降解异味物质CS2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介质阻挡放电降解二硫化碳(CS2)模拟废气,考察了外加气体空气、氮气(N2)、电源输入功率、初始浓度和停留时间对CS2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S2的去除率呈现空气>N2。在输入功率63 W,停留时间为5.34 s,CS2的初始浓度300 mg/m3,N2氛围下的去除效率为36.9%,而空气氛围下的去除效率可达62.5%。在N2与空气氛围下其产物明显不同,在空气氛围下,主要产物为SO2、COS、CO和CO2;而在N2氛围下其主要产物为大量单质硫、少量CO与CO2。对DBD降解CS2的机理分析表明,在N2条件下主要是高能电子与紫外光的作用;而在有空气条件下,O2的存在促进了CS2的深度氧化。
二、大气中紫外光作用下CS_2及COS的转化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气中紫外光作用下CS_2及COS的转化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分子筛吸附剂脱除高炉煤气中COS和H2S性能及操作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炉煤气概述及含硫化合物的来源 |
1.3 COS和H_2S物化性质及其危害 |
1.3.1 COS和H_2S物理性质 |
1.3.2 COS和H_2S化学性质 |
1.3.3 COS和H_2S危害 |
1.4 COS和H_2S脱除技术研究现状 |
1.4.1 湿法脱硫 |
1.4.2 干法脱硫 |
1.5 分子筛吸附脱除COS和H_2S研究进展 |
1.6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6.1 选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样品、试剂及气体 |
2.2 实验仪器 |
2.3 吸附剂脱硫活性评价 |
2.4 样品表征 |
2.4.1 元素含量测定 |
2.4.2 比表面积及孔径测定 |
2.4.3 官能团结构测定 |
2.4.4 碱性位测定 |
2.4.5 吸水性能测定 |
2.4.6 硫含量测定 |
第3章 分子筛吸附剂脱除高炉煤气中COS和H_2S的性能 |
3.1 分子筛吸附剂成分、结构及官能团表征 |
3.1.1 分子筛吸附剂成分 |
3.1.2 分子筛吸附剂结构 |
3.1.3 分子筛吸附剂吸水性能 |
3.2 FAU型分子筛吸附剂脱除高炉煤气中COS和 H_2S性能研究 |
3.2.1 FAU型分子筛吸附剂脱除高炉煤气中COS性能研究 |
3.2.2 FAU型分子筛吸附剂脱除高炉煤气中H_2S性能研究 |
3.3 MFI型分子筛吸附剂脱除高炉煤气中COS和 H_2S性能研究 |
3.3.1 MFI型分子筛吸附剂脱除高炉煤气中COS性能研究 |
3.3.2 MFI型分子筛吸附剂脱除高炉煤气中H_2S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O_2和 H_2O对 FAU型分子筛吸附剂脱除COS和 H_2S性能的影响 |
4.1 FAU型分子筛吸附剂脱除四种气氛中COS和 H_2S性能 |
4.2 CO_2含量对FAU-2 分子筛吸附剂脱除高炉煤气中COS性能影响 |
4.3 H_2O含量对FAU-2 分子筛吸附剂脱除高炉煤气中H_2S性能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温度和空速对FAU-2 分子筛吸附剂脱除COS和 H_2S性能的影响 |
5.1 吸附剂脱硫活性评价 |
5.2 温度对FAU-2 分子筛吸附剂脱除COS和 H_2S性能的影响 |
5.3 温度对FAU-2 分子筛吸附剂脱除COS和 H_2S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建议 |
6.1 论文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介质阻挡放电与Cu/γ-Al2O3协同选择性催化羰基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 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COS的来源与危害 |
2.2 COS的主要脱除方法 |
2.3 低温等离子体 |
2.4 低温等离子体结合催化技术的研究 |
2.5 文献综述小结 |
第三章 实验材料、装置与方法 |
3.1 实验装置 |
3.2 催化剂的制备 |
3.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3.4 实验评价方法 |
第四章 介质阻挡放电联合Cu/γ-Al_2O_3降解COS研究 |
4.1 单独介质阻挡放电对COS的降解 |
4.2 催化剂的筛选 |
4.3 介质阻挡放电结合Cu/γ-Al_2O_3对COS的降解 |
4.4 反应过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条件因素的影响研究及机理分析 |
5.1 COS浓度对其去除效率的影响 |
5.2 气体流量对COS去除效率的影响 |
5.3 湿度对COS去除效率的影响 |
5.4 氧气浓度对COS去除效率的影响 |
5.5 机理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及奖励 |
附录 B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CS2分子的光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光解动力学概论 |
1.1 从化学到光解动力学 |
1.2 光解动力学研究的背景 |
1.2.1 臭氧-氧气循环及臭氧空洞 |
1.2.2 水的光解动力学研究 |
1.2.3 星际介质(Interstellar Medium, ISM)分子的光解动力学研究 |
1.3 光解动力学研究的问题 |
1.4 光解反应的分类 |
1.4.1 单光子解离和多光子解离 |
1.4.2 直接解离、间接解离(预解离)和单分子反应 |
1.5 光解动力学研究的基本理论 |
1.5.1 玻恩-奥本海默近似 |
1.5.2 势能面 |
1.5.3 光解产物的态分布 |
1.5.4 光解产物的角分布 |
1.6 光解动力学研究的实验技术 |
1.6.1 超声分子束技术 |
1.6.2 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技术 |
1.6.3 多普勒效应 |
1.6.4 红外化学发光技术 |
1.6.5 激光诱导荧光技术 |
1.6.6 氢原子里德堡态标记时间飞渡谱技术 |
1.6.7 离子成像技术 |
1.7 论文选题及章节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离子成像原理 |
2.1 离子成像 |
2.2 速度成像 |
2.2.1 牛顿球的生成 |
2.2.2 离子球的生成 |
2.2.3 产物三维速度分布的二维投影 |
2.2.4 图像处理 |
2.2.5 速度成像的优缺点 |
2.2.6 对分辨率的探讨 |
2.3 切片成像 |
2.3.1 直流弱场切片成像 |
2.3.2 其它切片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实验装置 |
3.1 激光系统 |
3.1.1 真空紫外自由电子激光 |
3.1.2 光解光 |
3.1.3 探测光 |
3.1.4 四波混频技术 |
3.1.5 分光技术 |
3.2 真空系统 |
3.3 脉冲分子束系统 |
3.4 离子透镜 |
3.5 探测系统 |
3.6 同步触发系统 |
3.7 探测器能量校正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CS_2双光子光解S原子通道动力学研究 |
4.1 CS_2的研究背景 |
4.2 实验过程 |
4.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4.3.1 态分布 |
4.3.2 角分布 |
4.3.3 自旋-轨道量子态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cs_2双光子光解C原子通道动力学研究 |
5.1 C通道的研究背景 |
5.2 实验过程 |
5.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5.4 机理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数据补充 |
第六章 CS_2在vUV波段的光解动力学研究 |
6.1 背景 |
6.2 实验过程 |
6.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6.4 机理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CO光解研究 |
7.3 离子成像装置的设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结晶性含硫聚合物的精准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硫元素 |
1.1.1 硫元素及硫循环 |
1.1.2 硫元素的利用及化学转化 |
1.2 含硫聚合物的合成 |
1.2.1 聚硫代碳酸酯的合成 |
1.2.2 聚硫代酯的合成 |
1.2.3 聚硫醚的合成 |
1.2.4 聚二硫聚合物的合成 |
1.2.5 聚亚硫酸酯的合成 |
1.3 结晶性含硫聚合物的合成 |
1.4 含硫聚合物的精准合成 |
1.4.1 聚合物规整性控制 |
1.4.2 聚合物拓扑结构控制 |
1.5 选题依据及论文构思 |
2 COS与环氧烷烃区域选择性共聚制备结晶性聚单硫代碳酸酯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 |
2.2.3 催化剂的合成 |
2.2.4 COS与环氧烷烃的交替共聚反应 |
2.2.5 聚合物核磁谱图分析 |
2.3 结晶性聚单硫代碳酸氯甲基乙烯酯的制备 |
2.3.1 COS与ECH交替共聚反应 |
2.3.2 COS/ECH共聚物的结构分析 |
2.3.3 COS/ECH共聚合反应机理 |
2.3.4 双功能铬配合物催化的COS/ECH区域选择性聚合 |
2.3.5 全同立构COS/ECH共聚物的结晶行为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COS与内消旋环氧烷烃立体选择性聚合制备结晶性聚硫代碳酸酯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 |
3.2.3 催化剂的合成 |
3.2.4 COS与环氧烷烃的交替共聚反应 |
3.2.5 聚合物核磁谱图分析 |
3.2.6 DFT计算 |
3.2.7 旋涂法制备聚单硫代碳酸酯膜 |
3.3 结晶性聚单硫代碳酸环己烯酯的制备 |
3.3.1 COS与环氧环己烷的交替共聚反应 |
3.3.2 DFT计算研究COS/CHO立体选择性聚合反应机理 |
3.3.3 反应条件对COS/CHO共聚反应的影响 |
3.3.4 COS/CHO共聚物的结晶行为研究 |
3.3.5 COS与其它内消旋环氧烷烃交替共聚反应 |
3.3.6 COS/内消旋环氧烷烃共聚物光学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结晶性拓扑结构的聚硫代碳酸酯合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 |
4.2.3 催化剂的合成 |
4.2.4 支化聚单硫代碳酸酯的合成 |
4.2.5 COS与环氧乙烷的交替共聚反应 |
4.2.6 嵌段聚单硫代碳酸酯的合成 |
4.2.7 聚合物核磁谱图分析 |
4.3 结晶性支化聚单硫代碳酸酯的合成 |
4.3.1 COS/ECH共聚反应合成支化聚单硫代碳酸酯 |
4.3.2 COS/ECH聚合反应历程研究 |
4.3.3 ECH和ER反应速率研究 |
4.3.4 支化结构聚单硫代碳酸酯合成机理 |
4.3.5 不同侧链长度支化聚硫代碳酸酯的合成 |
4.3.6 支化聚单硫代碳酸氯甲基乙烯酯的热力学性能研究 |
4.4 结晶性ABA型三嵌段聚单硫代碳酸酯的合成 |
4.4.1 COS与EO的交替共聚反应 |
4.4.2 反应条件对COS/EO共聚反应的影响 |
4.4.3 COS/EO共聚物结晶行为研究 |
4.4.4 ABA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4.4.5 ABA三嵌段共聚物机械性能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硫代酸酐与环硫烷烃交替共聚制备结晶性聚硫代酯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及试剂 |
5.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 |
5.2.3 环硫烷烃的合成 |
5.2.4 硫代酸酐的合成 |
5.2.5 PPNX(X=OAc或NO_3)的合成 |
5.2.6 硫代丁二酸酐(STA)与环硫丙烷(PS)交替共聚反应 |
5.2.7 原位红外监控聚合反应 |
5.2.8 聚合物核磁谱图分析 |
5.2.9 聚合物理论分子量的计算 |
5.3 硫代丁二酸酐与环硫丙烷交替共聚反应 |
5.3.1 有机铵盐引发的硫代丁二酸酐与环硫丙烷的交替共聚反应 |
5.3.2 阴、阳离子对STA/PS共聚反应速率的影响 |
5.3.3 STA/PS共聚反应活性聚合特征研究 |
5.3.4 STA/PS共聚物热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研究 |
5.3.5 STA/PS共聚物光学性能研究 |
5.3.6 不同硫代酸酐与环硫烷烃的交替共聚反应 |
5.3.7 嵌段聚硫代酯的可控合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摘要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催化剂结构 |
附录B 缩写词 |
附录C 典型化合物核磁谱图 |
附录D 典型聚合物核磁谱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有机介质脱硫体系的构建及其氧化羰基硫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羰基硫的性质及危害 |
1.1.2 羰基硫的来源 |
1.2 羰基硫脱除技术 |
1.2.1 物理吸收法 |
1.2.2 化学吸收法 |
1.2.3 物理-化学吸收法 |
1.3 配方型脱硫溶剂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
1.3.1 配方型溶剂概述 |
1.3.2 配方型溶剂脱硫基本原理 |
1.3.3 配方型溶剂脱硫应用现状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有机脱硫体系的构建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装置及方法 |
2.2.4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
2.3 有机脱硫体系的构建 |
2.3.1 复配脱硫体系的构建 |
2.3.2 二元组分对脱硫的影响 |
2.3.3 三元组分对脱硫的影响 |
2.3.4 MDEA含量对脱硫的影响 |
2.3.5 水含量对脱硫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脱硫工艺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装置及方法 |
3.3 复配溶剂脱硫工艺研究 |
3.3.1 气体流量对脱硫的影响 |
3.3.2 气体浓度对脱硫的影响 |
3.3.3 温度对脱硫的影响 |
3.3.4 与其他工艺的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脱硫动力学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复配体系脱硫过程研究 |
4.2.1 脱硫前后脱硫液的表征分析 |
4.2.2 脱硫产物的检测 |
4.2.3 复配体系脱硫反应-传质过程 |
4.3 脱硫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
4.3.1 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3.2 含水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4.3.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4.3.4 与文献值对比 |
4.4 脱硫传质动力学的研究 |
4.4.1 复配溶液物化性能的研究 |
4.4.2 鼓泡吸收塔流体动力学的研究 |
4.4.3 复配体系脱硫传质动力学的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DS的脱硫强化作用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分析方法 |
5.3 基于双核磺化酞菁钴氧化脱硫体系构建 |
5.3.1 双核磺化酞菁钴在复配溶液中的溶解性 |
5.3.2 基于双核磺化酞菁钴的脱硫性能 |
5.3.3 复配体系氧化脱硫实验 |
5.3.4 PDS强化脱硫机制的探究 |
5.4 MEDA抗氧化降解性能研究 |
5.4.1 红外表征 |
5.4.2 气相质谱表征 |
5.4.3 电化学表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6)CS2分子在紫外波段的光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光解反应概念 |
1.2 常见光解反应的类型 |
1.3 光解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
1.3.1 解离产物的能量分布 |
1.3.2 光解碎片的分支比 |
1.3.3 光解动力学中的矢量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光解动力学实验技术简介 |
2.1 分子束技术 |
2.2 激光技术 |
2.2.1 非线性过程 |
2.2.2 大连自由电子激光(FEL)简介 |
2.3 激光诱导荧光(LIF)技术 |
2.4 红外化学发光(IC)技术 |
2.5 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技术 |
2.6 飞行时间谱技术(TOF) |
2.7 离子成像技术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3.1 真空系统 |
3.2 分子束系统 |
3.3 激光系统 |
3.3.1 探测S(~1D_2)通道激光系统 |
3.3.2 探测S(~3P_(J=2,1,0))通道激光系统 |
3.4 离子透镜系统 |
3.5 离子探测与信号采集系统 |
3.6 时序控制系统 |
3.7 Event Counting处理 |
参考文献 |
第4章 CS_2分子在204nm附近的光解动力学研究:S(~1D_2)S(~3P_(J=2,1,0))通道 |
4.1 研究背景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光解动力学讨论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脱硫废液主要盐的热解特性及其制得g-C3N4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脱硫废液的生成及处理现状 |
1.1.1 脱硫废液的产生及特性 |
1.1.2 脱硫废液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
1.2 脱硫废液主要盐的热解研究现状 |
1.2.1 硫氰酸铵热解研究现状 |
1.2.2 硫代硫酸铵的热解研究现状 |
1.2.3 硫酸铵的热解研究现状 |
1.3 光催化技术概述 |
1.3.1 能源领域中光催化技术研究进展 |
1.3.2 环境领域中光催化技术研究进展 |
1.3.3 半导体光催化剂在光催化技术中的应用 |
1.3.4 光催化反应中电荷转移过程和机理 |
1.4 g-C_3N_4光催化材料 |
1.4.1 g-C_3N_4的结构及制备 |
1.4.2 g-C_3N_4的改性 |
1.5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装置及分析测试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2.2 脱硫废液主要盐的热解 |
2.3 可见光催化剂g-C_3N_4的制备 |
2.3.1 不同热解条件下制备g-C_3N_4 |
2.3.2 脱硫废液主要盐共热解制备g-C_3N_4及其热处理 |
2.4 可见光催化剂g-C_3N_4的性能评价 |
2.4.1 罗丹明B的标准工作曲线 |
2.4.2 蓝光驱动g-C_3N_4光催化RhB降解性能评价 |
2.4.3 可见光驱动g-C_3N_4光催化RhB降解性能评价 |
2.4.4 自由基捕获实验 |
2.4.5 循环实验 |
2.5 热解产物以及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2.5.1 热重-红外联用(TG-DSC-FTIR) |
2.5.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5.3 X射线衍射仪(XRD) |
2.5.4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 |
2.5.5 氮气吸附脱附(BET) |
2.5.6 有机元素分析仪(OEA) |
2.5.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5.8 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 |
2.5.9 荧光发射光谱(PL) |
第三章 硫氰酸铵的热解特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材料及仪器设备 |
3.2.2 实验方案 |
3.2.3 材料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G-DSC结果分析 |
3.3.2 TG-FTIR结果分析 |
3.3.3 Ar气氛下热解固态残留物的红外分析 |
3.3.4 H_2气氛下热解固态残留物的红外分析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硫代硫酸铵的热解特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材料及仪器 |
4.2.2 实验方案 |
4.2.3 材料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G-DSC结果分析 |
4.3.2 TG-FTIR结果分析 |
4.3.3 固相残留物FTIR分析 |
4.3.4 固相残留物XRD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硫酸铵的热解特性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材料及仪器 |
5.2.2 实验方案 |
5.2.3 材料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TG-DSC结果分析 |
5.3.2 TG-FTIR结果分析 |
5.3.3 固相残留物FTIR & XRD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脱硫废液混合盐的热解特性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材料及仪器 |
6.2.2 实验方案 |
6.2.3 材料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TG-DSC结果分析 |
6.3.2 TG-FTIR结果分析 |
6.3.3 固相残留物FTIR分析 |
6.4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制备条件对g-C_3N_4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原材料及仪器设备 |
7.2.2 光催化剂g-C_3N_4的制备 |
7.2.3 光催化性能评价 |
7.2.4 自由基捕获实验 |
7.2.5 循环实验 |
7.2.6 光催化剂的表征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前驱体种类对g-C_3N_4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7.3.2 热解终温对g-C_3N_4光催化性能的的影响 |
7.3.3 热解恒温时间对g-C_3N_4光催化性能的的影响 |
7.3.4 热解气氛对g-C_3N_4光催化性能的的影响 |
7.3.5 自由基捕获实验 |
7.3.6 循环实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脱硫废液混盐共热解制备g-C_3N_4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实验原材料及仪器设备 |
8.2.2 光催化剂g-C_3N_4的制备 |
8.2.3 光催化性能评价 |
8.2.4 自由基捕获实验 |
8.2.5 光催化剂的表征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材料形貌结构分析 |
8.3.2 材料物相分析 |
8.3.3 材料元素分布及组成 |
8.3.4 材料光学特性分析 |
8.3.5 光催化性能评价 |
8.3.6 自由基捕获实验 |
8.3.7 循环实验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移动床生物膜法处理二硫化碳和硫化氢废气及硫单质回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污染物质来源 |
1.1.2 物理化学性质 |
1.1.3 污染控制标准 |
1.2 生物法处理二硫化碳和硫化氢废气研究进展 |
1.2.1 生物法处理硫化氢废气研究进展 |
1.2.2 生物法处理二硫化碳废气研究进展 |
1.3 生物法处理二硫化碳和硫化氢废气回收单质硫的研究现状 |
1.3.1 硫化氢生物氧化机制 |
1.3.2 生物法脱除硫化氢回收单质硫研究现状 |
1.4 氧化还原电位 |
1.4.1 氧化还原电位的定义 |
1.4.2 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因素 |
1.4.3 氧化还原电位的应用 |
1.5 废气生物净化反应器 |
1.5.1 常规生物反应器 |
1.5.2 MBBR生物反应器 |
1.5.3 MBBR处理废气的可行性 |
1.6 目前尚存在的一些问题 |
1.7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2 实验材料 |
2.1.1 降解菌液 |
2.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分析方法 |
2.3.1 工艺参数测定方法 |
2.3.2 微生物相分析方法 |
2.3.3 高通量测序分析 |
2.4 参数计算方法 |
第三章 MBBR高效去除二硫化碳和硫化氢的研究 |
3.1 MBBR启动阶段的运行性能 |
3.1.1 启动阶段去除率 |
3.1.2 启动阶段生物量 |
3.2 MBBR稳定运行阶段工艺参数的研究 |
3.2.1 pH对去除效率的影响 |
3.2.2 温度对去除效率的影响 |
3.2.3 停留时间对去除效率和去除负荷的影响 |
3.2.4 进气负荷对去除负荷的影响 |
3.2.5 进气浓度对去除效率的影响 |
3.2.6 硫酸盐浓度对去除效率的影响 |
3.2.7 生物量分析 |
3.3 耐冲击实验的研究 |
3.3.1 耐饥饿考察 |
3.3.2 耐强碱考察 |
3.4 MBBR和 BTF生物净化废气性能比较 |
3.4.1 BTF启动挂膜及稳定运行阶段的性能研究 |
3.4.2 不同停留时间对去除负荷的影响 |
3.4.3 进气负荷对混合废气去除负荷的影响 |
3.4.4 MBBR和BTF处理CS2和H2S废气的性能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硫元素的生物转化及单质硫回收研究 |
4.1 生物氧化控制形成单质硫研究 |
4.1.1 生物转化机理 |
4.1.2 生物氧化体系ORP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3 ORP控制生物氧化形成单质硫研究 |
4.2 污染物降解途径分析 |
4.3 生物硫的分离纯化及表征 |
4.3.1 技术路线的选择 |
4.3.2 生物硫的分离 |
4.3.3 生物硫组分分析与表征 |
4.3.4 生物硫的结晶纯化 |
4.4 反应体系硫元素的平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宏观动力学及微生物形态种群分析 |
5.1 传质和动力学模型分析 |
5.1.1 MBBR传质过程分析 |
5.1.2 废气在反应器内的传质分数和体积传质速率分析 |
5.1.3 污染物降解宏观动力学分析 |
5.1.4 单质硫生成的动力学分析 |
5.2 微生物形态分析 |
5.2.1 MBBR降解污染物期间微生物相分析 |
5.2.2 MBBR控制单质硫回收期间微生物相分析 |
5.2.3 MBBR控制单质硫回收微生物EDS分析 |
5.3 微生物群落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Zn-Ni-Al类水滑石同时催化水解HCN和COS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HCN和 COS的来源、性质和危害 |
2.1.1 HCN和 COS的来源 |
2.1.2 HCN和 COS的理化性质 |
2.1.3 HCN和 COS的危害 |
2.2 HCN和 COS的脱除技术 |
2.2.1 HCN的脱除技术 |
2.2.2 COS的脱除技术 |
2.2.3 同时脱除HCN和 COS的技术 |
2.3 类水滑石催化剂的概述 |
2.3.1 类水滑石的结构 |
2.3.2 类水滑石的性质 |
2.3.3 类水滑石及其衍生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
2.3.4 类水滑石及其衍生氧化物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 实验技术路线 |
3.2 实验所需药品和仪器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2.3 实验气体 |
3.3 催化剂制备 |
3.4 催化剂活性评价 |
3.4.1 类水滑石催化剂性能评价体系 |
3.4.2 实验条件 |
3.4.3 催化剂活性评价指标 |
3.5 催化剂表征 |
3.5.1 BET |
3.5.2 XRD |
3.5.3 XPS |
3.5.4 FTIR |
3.5.5 TG/DTA |
第四章 Zn-Ni-Al类水滑石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类水滑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4.2 催化剂制备条件对HCN和 COS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4.2.1 不同金属摩尔比对同时脱除HCN和 COS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4.2.2 添加不同稀土金属对同时脱除HCN和 COS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4.2.3 添加不同含量的稀土金属对同时脱除HCN和 COS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4.2.4 不同溶液pH值对同时脱除HCN和 COS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4.2.5 不同晶化温度对同时脱除HCN和 COS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4.2.6 不同焙烧温度对同时脱除HCN和 COS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反应条件对Zn-Ni-Al类水滑石催化水解HCN和 COS的影响 |
5.1 反应温度对同时脱除HCN和 COS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5.2 进口气体的浓度对同时脱除HCN和 COS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5.3 相对湿度对同时脱除HCN和 COS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5.4 反应空速对同时脱除HCN和 COS催化水解活性的影响 |
5.5 类水滑石同时催化水解HCN和 COS的过程分析 |
5.5.1 催化水解反应的产物 |
5.5.2 催化剂失活过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B 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 |
附录 C 硕士期间获奖情况 |
附录 D 文中出现的部分简写及符号说明 |
(10)介质阻挡放电降解异味物质CS2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剂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输入功率对CS2去除的影响 |
2.2 不同初始浓度对CS2去除的影响 |
2.3 停留时间对CS2去除的影响 |
3 产物分析 |
4 DBD降解CS2机理分析 |
4.1 在N2氛围下的反应机理 |
4.2 在空气氛围下的反应机理 |
5 结论 |
四、大气中紫外光作用下CS_2及COS的转化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分子筛吸附剂脱除高炉煤气中COS和H2S性能及操作参数优化[D]. 李宇杰.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2]介质阻挡放电与Cu/γ-Al2O3协同选择性催化羰基硫[D]. 陈鹏.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CS2分子的光解动力学研究[D]. 李振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6)
- [4]结晶性含硫聚合物的精准合成[D]. 乐天俊.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5]有机介质脱硫体系的构建及其氧化羰基硫工艺[D]. 刘雪珂.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CS2分子在紫外波段的光解动力学研究[D]. 赵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脱硫废液主要盐的热解特性及其制得g-C3N4光催化性能研究[D]. 张舒婷.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8]移动床生物膜法处理二硫化碳和硫化氢废气及硫单质回收的研究[D]. 夏光华. 浙江工业大学, 2019(12)
- [9]Zn-Ni-Al类水滑石同时催化水解HCN和COS的研究[D]. 唐勰.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10]介质阻挡放电降解异味物质CS2研究[J]. 李冬妮,陆军,汪小会,黄琴,朱承驻.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