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饲料在野生动物中的应用

颗粒饲料在野生动物中的应用

一、颗粒饲料在野生动物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林怡辰[1](2021)在《重金属在近岸海域海产品中的富集及其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海产品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是人类的优质动物蛋白来源。但随着沿海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海环境受到污染,海产品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其中重金属是主要污染物之一,全国多地已经出现多种海产品重金属超标问题。重金属可以在水环境中稳定存在,继而在生物体内富集,其污染具有高毒性、环境持久性、隐蔽性、生物蓄积性等特征,被认为是危害最严重的污染物之一。本论文旨在研究海产品中重金属的分布、富集、健康风险及在食物链中传递行为与影响因素,主要分为“综合调查-因素分析-机制探索”三个步骤进行。首先,通过洲际尺度的多种类(双壳类、甲壳类、鱼类)海产品中8种常见重金属(Cu、Pb、Zn、Cd、Cr、Hg、As和Ni)综合调研分析全国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预测宏观政策的实施对海产品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效果。其次,选取代表性双壳类和鱼类作为实验生物,探究影响海产品重金属富集的环境因素、物种因素的作用原理和贝类全养殖周期中重金属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最后,从食物链传递和重金属可脱除形态角度探究不同重金属在海产品中的污染特征和富集规律,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重金属污染防控和海产品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全国范围内大尺度且多种类的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我国近岸海产品重金属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差异和种间差异,重金属浓度排序为双壳类>甲壳类>鱼类,其中,双壳类中扇贝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最严重,鱼类中野生鱼重金属污染程度大于养殖鱼类。我国沿海人群重金属平均每日估计摄入量均小于联合国农粮组织设定的每日最大摄入量阈值,且超过97%的海产品中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值低于限制值,说明通常情况下消费者适量摄入海产品不会引起健康风险,但部分海产品存在较高潜在食用健康风险。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和铅同位素的重金属源解析表明,海产品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可能是化石能源(煤炭燃烧和汽车尾气)、海水和冶金粉尘。利用海岸带水-食品-能源系统综合分析表明,宏观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海产品质量。(2)针对综合调查发现的野生鱼肌肉组织中重金属含量高于养殖鱼的结果,采集养殖和野生状态的同种鱼类样品的进一步对比证实。结果表明对于大小体重相似的同种鱼类,野生鱼重金属污染程度显着高于养殖鱼。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同种鱼类的野生样品肌肉中稳定同位素比值均大于养殖鱼,表明野生状态下的鱼营养级层次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养殖和野生鱼样品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值与鱼类营养级和食性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故证明鱼类体内重金属污染水平与鱼类营养级和食性关系极大。因此,养殖环境和自然生境中鱼类不同重金属富集能力受到营养级、食性和生长速率的影响,在近海环境污染的背景下,人工可控条件下的工厂化养殖是控制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手段。(3)针对综合调查发现的扇贝重金属污染状况严重的结论,进行针对性的研究证实。对黄渤海常见的3种养殖扇贝体内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表明,扇贝是Cd的强富集生物,样品Cd超标率为96%。扇贝重金属浓度种间差异较大,栉孔扇贝较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更易积累重金属。不同组织由于生理特征和功能的不同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消化腺>鳃>闭壳肌,消化腺是其主要重金属储存器官。空间区域对比发现,扇贝的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渤海>南黄海>北黄海。Cd等痕量有害重金属的积累造成在养殖容许(国家海水质量二类标准)环境中的海产品仍潜在健康风险。因此,物种差异影响海产品重金属富集可以归因于典型物种的特异重金属强富集性和不同亚种间生长速率差异。(4)为了分析扇贝中高浓度Cd的来源与积累过程,选定养殖范围广且生长速度较快的海湾扇贝(Argopectehs irradias)作为移植实验的研究对象,跟踪整个养殖过程中扇贝体内重金属浓度变化,分析各种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实验结果表明,移植到近海养殖场后,扇贝体内Cd含量迅速上升并居高不下,扇贝中重金属积累是一个快速富集平衡的过程。在全养殖周期中,扇贝重金属浓度主要受周围环境重金属(海水和海洋悬浮物)浓度变化影响,与生长发育状体无显着相关关系。扇贝中重金属的来源主要为周围海水环境(35.7%)和作为食物的海洋悬浮物(50.7%)。所以,在贝类养殖过程中环境的变化是影响重金属富集的主要因素,贝类通过迅速调节平衡以适应周围环境变化。(5)典型近海经济性海产品生物组成的食物网中,无脊椎动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与鱼类差异较大,鱼类中主要的污染重金属是As,而无脊椎动物中主要存在重金属Cd含量超标。鱼类样品的重金属污染指数值与营养级呈显着正相关,说明鱼类重金属富集能力受营养级影响较大。在整条食物链上,生物体内Cr和Hg呈现生物放大现象,Ni呈现食物链稀释现象,Cu/Zn/As因为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的种间差异呈现的传递规律出现偏差,但As在无脊椎动物呈现了明显的生物放大现象,Zn在鱼类中呈现出生物放大现象。(6)人工海水暂养对整体扇贝软组织中重金属脱除率分别为Hg(55%)>Ni(52%)>Cr(46%)>Cu(45%)>As(44%)>Pb(38%)>Zn(27%)>Cd(20%),其中Cd的脱除率最低,说明Cd与扇贝机体结合较紧密,进而验证了扇贝是Cd的强富集生物的结论。海水暂养和食用前冲洗均对扇贝中重金属的净化能力有限,尤其是无法有效排出扇贝肌肉组织中的重金属。所以,海产品中的重金属脱除难度较大,污染源控制是提升海产品质量的关键。本论文的创新点如下:(1)综合评估大空间尺度范围内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利用“水-食品-能源(Water-Food-Energy NEXUS)系统”量化宏观政策在海产品重金属污染控制方面的实施效果,证实“碳中和”策略对于改善近海海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进行笼养扇贝的全养殖周期跟踪调查,实现了扇贝完整生长过程中体内重金属富集特征的探索,并应用DGT技术探究海水中生物有效性重金属浓度与贝类重金属积累的关系。(3)从典型物种的强富集特性和痕量重金属的食物链放大效应角度,揭示了海产品在养殖容许环境下仍存在典型重金属高富集风险,为海产品食用健康风险评估和安全阈值制定提供依据。

韩思兰[2](2021)在《鱼类脂滴自噬与脂滴水解在脂代谢调控中的互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胞质脂滴是一种复杂的动态变化的细胞器,表面包裹着磷脂单层膜,其核心由中性脂组成,包括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通过调节脂质的储存和释放,脂滴在能量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脂滴水解和脂滴自噬被公认为哺乳动物细胞内分解脂滴的两条主要途径。前者通过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单酰甘油脂肪酶(MGL)级联反应降解甘油三酯。后者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脂滴先被双层囊泡膜包裹形成自噬体,随后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最后溶酶体中的酸性脂肪酶将脂滴分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近年来,这两条通路在鱼类脂代谢工作中先后得到证实,但两者对鱼类营养代谢、能量供应方面的作用并不清楚。同时,即使在哺乳动物中,脂滴水解和脂滴自噬至今尚无详细的比较研究,尤其在活体水平,它们在脂分解中的地位仍有待商榷。此外,已有文献报道在特定细胞类型或环境条件下,脂滴水解和脂滴自噬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而类似的互作研究在鱼类中至今尚不明确、鲜有涉及。因此,本研究首先通过药物分别抑制罗非鱼或斑马鱼的自噬/脂解途径,探究它们对鱼体生长代谢的重要性,并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分别建立脂滴水解关键酶基因(atgl/pnpla2)和脂滴自噬关键酶基因(lal/lipf)的斑马鱼敲除模型。通过分析组织表达、幼鱼表型、生化检测数据、全鱼转录组,并运用薄层层析、气相色谱、肝脏H&E染色、免疫荧光、透射电镜观察、RT-PCR、Western blot、ELISA等多种检测方法,试图从中性/酸性脂肪酶缺失的角度探究脂滴水解和脂滴自噬在鱼类脂代谢中行使的具体功能,以及一方受阻对另一方造成的影响。另外,本研究还在基因敲除斑马鱼的基础上额外添加了自噬抑制剂或脂解抑制剂,即将脂滴水解与脂滴自噬同时抑制,探究鱼体的应对方式。本论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自噬受抑制罗非鱼的三大代谢变化研究本实验室已利用模式生物斑马鱼,首次证明鱼类肝脏中亦存在脂滴自噬这一生物学现象。然而,自噬与鱼类(尤其是经济鱼类)代谢疾病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较好的阐述。为检验自噬受损可能是鱼类脂肪过度沉积的重要因素这一猜想,本研究首先安排了为期一周的预实验,设置三种浓度摸索出自噬抑制剂氯喹(CQ)的合理添加剂量为100mg/kg饲料。随后,进行了长达8周的尼罗罗非鱼养殖实验,经过驯化且初重均匀的健康罗非鱼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投喂对照饲料以及额外添加CQ的实验饲料。该实验检测了罗非鱼生长、自噬以及糖、脂、蛋白三大代谢的生化和分子指标。结果表明,CQ能够显着抑制自噬并阻碍鱼体生长,且CQ通过抑制m TOR的基因与蛋白表达,使得全鱼蛋白含量下降,这说明自噬损伤会减少蛋白质的合成。在糖代谢方面,自噬受阻促进了鱼体糖原分解,不同组织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CQ处理所提高的糖酵解主要发生在肌肉中,其次是脂肪组织,且CQ还降低了肝脏糖异生能力。因此,由CQ引起的自噬抑制减少了脂来源的能量供应,作为补偿,糖酵解总体上得到了增强。此外,抑制自噬会使原本健康的鱼代谢状况恶化,具体表现为脂质积累、抗氧化能力减弱和炎症反应增加。具体分析不同组织的脂代谢数据,发现CQ处理显着抑制了肝脏和肌肉的脂肪生成基因,这可能是脂肪沉积的负反馈调节。在肌肉中,CQ组dgat和脂分解代谢基因不断下调,而在脂肪组织中,CQ对这些基因没有影响。该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Q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脂代谢紊乱,且不同组织对此的反应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本实验提示自噬受损可能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且抑制自噬可以显着影响鱼类的糖、脂、蛋白质代谢。因此,自噬在维持养殖鱼类营养代谢的稳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很可能是调节三大营养素代谢的一个有效靶标。2.脂滴水解受阻斑马鱼的能量代谢机制研究已有研究证实,编码ATGL的基因在硬骨鱼类中是高度保守的,且鱼类的脂滴水解同样经历ATGL-HSL-MGL的过程。然而,ATGL在鱼类代谢中的确切作用尚未得到阐明。此外,相比哺乳动物,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普遍较低,先前的研究表明,脂代谢的改变会影响葡萄糖和蛋白质的代谢,从而影响能量稳态。然而,ATGL介导的脂滴水解在鱼类能量稳态中的具体作用鲜有报道。Atglistatin(AI)是第一个合成的ATGL强效抑制剂,其对鱼类脂解的抑制效果尚不明确。本研究选择斑马鱼作为实验对象,首先进行了一周的预实验,摸索出AI的适宜添加浓度为80mg/kg饲料(无明显毒性效应),然后挑选雄性斑马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AI处理组),开展为期5周的养殖实验。养殖结束后,检测了脂沉积,脂质组成,血糖和组织糖原含量,鱼体耗氧率、脂肪酸β氧化以及脂酶活性等指标。结果显示,AI处理组斑马鱼的肥满度、全鱼总脂、血浆甘油三酯明显升高,且在鱼体解剖过程中,该组发现了明显的白色脂肪组织,而对照组斑马鱼没有观察到类似现象。此外,AI组斑马鱼耗氧率较低,且肝脏和肌肉的β-氧化效率显着减少,全鱼总脂中TG和PL含量显着增加,而FFA,DG和MG含量显着下降。总之,抑制ATGL造成了斑马鱼严重的脂肪累积,改变了脂质组成,减弱了脂分解代谢,并引发了一定程度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此外,AI处理组斑马鱼肝脏组织HSL功能的部分增强无法逆转ATGL的抑制作用,也未观察到自噬的补偿性升高。全鱼转录组数据进一步揭示了抑制ATGL改变了斑马鱼系统的营养代谢。从营养素利用的角度来看,脂解受阻也导致了糖原分解和蛋白更新的加速,但不影响鱼体的蛋白含量,反而降低了糖酵解相关基因的表达。综上所述,ATGL在鱼类的代谢稳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抑制ATGL导致的脂源性供能障碍并不能通过激活HSL和自噬,或者提高其他营养物质的分解供能来弥补。3.Atgl和Lal敲除斑马鱼的代谢特征比较研究为排除抑制剂处理造成的靶标不确定性,本研究利用CRISPA/Cas9基因编辑技术分别构建了全身性Atgl或Lal敲除斑马鱼纯合品系(AKO或LKO),并对这两个基因在野生型斑马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atgl和lal在斑马鱼全身表达均较为广泛,尤其是atgl的组织分布,区别于哺乳动物仅在脂肪组织或乳腺组织极端高表达,这两个基因在鱼类各个组织的表达量差异并不特别显着。幼鱼表型探索实验发现:较野生型斑马鱼,Atgl敲除纯合斑马鱼运动活力更强,摄食量更多,且全鱼在第16天已经出现明显的脂肪累积;而Lal敲除纯合子运动活性显着降低,虽然食欲旺盛,但脂肪沉积的效果不如Atgl敲除纯合子明显。此外,经过长达7周的养殖实验,虽然AKO和LKO斑马鱼均出现了生长缓慢、蛋白质减少、耗氧率降低以及运动活力减弱的现象,但两者有着截然相反的全鱼总脂和甘油三酯含量差异,且脂质组成也明显不同。具体而言,与WT相比,AKO全鱼总脂显着增加,其中甘油三酯所占的比例更高,且AKO斑马鱼的C16:1、C18:1n-9和C18:3n-6的百分比高于野生型,而C24:1和C22:6n-3的百分比低于WT鱼。另一方面,相较野生型斑马鱼,LKO全鱼总脂含量显着减少,其中甘油三酯所占百分比降低,CE、PE和PC的比例增加,且LKO鱼中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C20:5n-3和C22:6n-3的百分比高于WT。除了生化差异,Atgl敲除斑马鱼和Lal敲除斑马鱼还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组织学差异。比如活体解剖后,两者肝脏呈现出来的颜色相差甚远,前者偏白,后者偏黄;H&E染色显示两者的肝脏空泡形态也有所区别,AKO大而多,LKO小而密。随后,通过转录组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发现斑马鱼无论是敲除Atgl还是Lal,都对代谢产生了重大影响,且前者影响更为显着,尤其是脂代谢方面,这不仅表现在差异基因个数上,还表现在对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PE/PC合成或分解通路的调控上。转录组数据进一步揭示了AKO和LKO确实存在脂代谢模式上的差异,且以中性脂肪酶Atgl为代表的脂滴水解和以酸性脂肪酶Lal为代表的脂滴自噬在维持鱼类机体内稳态方面发挥关键作用。4.斑马鱼肝脏脂滴自噬与脂滴水解关系研究考虑到AKO和LKO斑马鱼解剖后,肝脏部分引人注目的特征差异,以及鉴于脂解相关基因在鱼类肝脏中高表达(相比于哺乳动物),后续涉及脂滴水解和脂滴自噬相互关系的研究则聚焦于斑马鱼的肝脏组织。首先,利用AKO雄性斑马鱼和对应的F3代WT开展了4周养殖实验,并在饲料中额外添加了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来抑制AKO斑马鱼的自噬,进一步探索两种脂滴分解过程的相互关系,即Atgl缺陷是否会影响脂滴自噬功能的发挥。目前的结论是:Atgl敲除严重阻碍了斑马鱼肝脏的脂滴水解,但脂滴自噬并没有被激活,且3MA处理进一步加剧了AKO斑马鱼肝脏甘油三酯的积累,这意味着当Atgl被阻断时,脂滴自噬仍然起着较为基础的降解脂滴的作用。透射电镜图片以及生化数据表明AKO斑马鱼肝脏中积累着大量的大脂滴,且这些脂滴富含甘油三酯。其次,利用LKO雄性斑马鱼及其对应的F3代野生型同样进行了4周养殖实验,试图于酸性脂肪酶缺失的条件下再度检测肝脏中脂滴水解和脂滴自噬的变化情况。与此同时,还在饲料中添加了AI来抑制LKO斑马鱼的脂解,以期探索Lal缺陷是否会影响鱼类脂滴水解功能的发挥。结果发现,LKO斑马鱼肝脏积累大量小脂滴,且这些脂滴富含胆固醇而非甘油三酯。这部分结果验证了溶酶体酸性脂肪酶降解CE的功能在脊椎动物中是较为保守的,同时也说明,脂滴水解和脂滴自噬在调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代谢方面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此外,相较WT,LKO组肝脏脂滴水解相关基因均极显着上调,说明Lal的缺失激活了脂滴水解,尤其是Atgl功能的增强。令人惊讶的是,额外的AI处理诱导了LKO斑马鱼肝脏非Lal依赖的自噬途径。透射电镜照片提示当脂滴水解和脂滴自噬同时受阻时,很可能引发了线粒体自噬。随后,检测了上述六组肝脏样品(WT/AKO/AKO+3MA;WT/LKO/LKO+AI)中有关细胞凋亡、炎症、内质网应激等的基因表达以及重点关注了线粒体相关指标,如线粒体DNA拷贝数,肝细胞线粒体形态学分析等。数据表明,线粒体肿胀在AKO+3MA组格外严重,且LKO+AI组肝损伤相关基因显着高表达。溶酶体标志蛋白Lamp1和线粒体标志蛋白Hsp60的免疫荧光共定位进一步证实了LKO+AI组肝脏存在线粒体自噬现象。因此,当细胞内的两种脂滴降解途径被同时阻断时,可能通过线粒体自噬为机体供能,这暗示着脂滴水解和脂滴自噬在鱼类能量供应中存在协同作用。

姜恩泽[3](2020)在《乌苏里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黑色素沉积及毛色基因筛选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乌苏里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是珍贵的犬科毛皮动物之一,在长期饲养管理过程中,野生型乌苏里貉被毛为棕褐色,它先后突变产生白貉、黑貉、红棕貉,白貉养殖量较少,黑貉和红棕貉的数量逐年增多,但被毛颜色变化机制并不完全清楚。为了解乌苏里貉毛色差异产生的原因,本研究选取相同胎次4月龄的四种毛色乌苏里貉各24只,采集静脉血测定酪氨酸酶活性,选取同父同母相同胎次的四种毛色乌苏里貉各3只,收集被毛显微观察黑色素分布,并分别测定针毛和绒毛的真黑色素和总黑色素含量,同时采集被毛下的皮肤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转录本结构并作差异表达分析,注释出与黑色素生成相关的显着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最后,使用基于机器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等在线软件对KIT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一级、二级、三级结构作全面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白貉、黑貉、红棕貉、野生貉的针毛和绒毛进行显微观察发现,白貉绒毛中存在的黑色颗粒最少,红棕貉针毛的黑色颗粒在毛皮质和毛髓质中形成致密的黑色区域,野生貉针毛的黑色区域占比更多,黑貉中黑色区域占据整个毛干。使用分光光度法对四种毛色乌苏里貉的被毛中总黑色素含量定量分析发现,白貉、红棕貉、野生貉和黑貉被毛中总黑色素含量依次增多,野生貉的总黑色素和真黑色素含量极显着高于白貉和红棕貉(P<0.01),极显着低于黑貉(P<0.01),被毛总黑色素含量测定结果与显微观察的结果大体一致。通过血液酪氨酸酶活性测定结果发现,黑貉、野生貉的酪氨酸酶活性极显着高于白貉(P<0.01),红棕貉的酪氨酸酶活性显着高于白貉(P<0.05),但黑貉、野生貉、红棕貉之间的酪氨酸酶活性差异并不显着。(2)利用Illumina Hiseq2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四种毛色乌苏里貉皮肤作转录组测序,12个样本共产生约35Gb的Clean Data,从白貉、红棕貉、黑貉和野生貉的皮肤中分别得到155,222个Unigene、155,928个Unigene、122,710个Unigene和155,457个Unigene。所有的Unigene分别注释到NR、Swiss-prot、Nt、GO、COG和KEGG数据库中,其中共有108,988个Unigene被注释,共有64,387个编码蛋白框(CDS),其中比对到蛋白库的CDS有61,845个,但仅预测出2,542个CDS。共存在41,522个微卫星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显示碱基转换的数量多于颠换的数量。使用R语言的DESeq2包分析乌苏里貉皮肤转录组的差异表达基因(|log2(foldchange)|>1,FDR≤0.05)。结果表明,黑貉相对于野生貉共有2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9个上调,8个下调;红棕貉相对于野生貉共有1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8个上调,3个下调;红棕貉相对于白貉共有44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98个上调,145个下调。通过GO和KEGG分析发现,野生貉和黑貉的差异表达基因中与黑色素生成相关的基因为Loc101179511、MRPL54、BAHD1,可能是差异表达基因增加肌动蛋白的合成,促进黑素小体的转运,使得黑貉被毛黑色素含量多比野生型乌苏里貉;野生貉和红棕貉的差异表达基因中与黑色素生成相关的基因为LOC482436、IGFBP6,可能是差异表达基因影响氨基酸代谢和降解,进而影响黑色素生成过程的某些酶的合成,从而使红貉的黑色素合成减少;白貉和红棕貉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中与黑色素生成相关的基因有22个,其中TYR和TYRP1直接影响黑色素生成含量,MCIR可能影响黑色素生成的类型。随机选取7个基因做q RT-PCR验证,结果与转录本测序一致。(3)乌苏里貉KIT基因全长2,919bp,编码972个氨基酸,属于酸性亲水型蛋白,无规则卷曲为主要二级结构,存在两个跨膜区,细胞膜外侧存在信号肽,含有21个糖基位点,60个磷酸化位点,4个保守结构域,与5个蛋白密切作用,系统发育树构建结与生物学分类一致。分析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乌苏里貉KIT蛋白生物学特性奠定基础。综上所述,黑貉和红棕貉毛色差异的产生与酪氨酸酶活性无关,而白貉被毛白化的主要原因是酪氨酸酶活性低。MC1R基因可能与乌苏里貉黑色素产生类型有关,TYR基因与乌苏里貉黑色素产生多少有关。乌苏里貉KIT基因及编码蛋白的结构具有物种特异性。

李俚[4](2020)在《水貂阿留申病流行病学调查及Eva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貂阿留申病(Aleutian Disease of Mink,AMD)是由水貂阿留申病毒(Aleutian Mink Disease Virus,AMDV)感染水貂而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可降低水貂的生产性能,增加仔貂的死亡率,使水貂毛皮品质下降,从而引起水貂业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水貂主要从国外引进,尽管引进过程中,海关部门对水貂全群进行了严格的检疫,但在此后的一年左右时间,几乎所有进口水貂场都发现了AMDV的感染。一些水貂场利用对流免疫电泳(Counter-immunoelectrophoresis,CIEP)技术对群体水貂进行检疫,并以此淘汰染病水貂,对貂场实施净化,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研究拟对进口水貂场AMDV的来源进行分析,探讨CIEP方法检疫净化失败的原因,并建立一种适用于我国水貂AMD检测的手段,为AMD防控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的内容分为以下6部分:(1)选择位于水貂主要养殖地区(黑龙江、辽宁、山东和河北)的四个水貂场开展AMDV流行情况的调查。四个水貂场中的三个为进口水貂场。2015年~2017年,四个水貂场收集共计442,180份血液样品,于不同时期用CIEP对AMDV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其中两个进口水貂场实施净化。结果发现,这两个水貂场AMDV的抗体阳性率呈波浪式逐年递增,表明利用CIEP检疫并淘汰阳性水貂的策略虽可减缓AMD的扩散,但无法借以实现对该病的净化,CIEP检测方法可能存在敏感性不足的问题。另外,通过对比各场水貂的年平均产仔数发现,当群体AMDV感染率较低的情况下,水貂年平均产仔数几乎未受到影响;但随着场内AMDV感染率的上升,水貂的年均产仔数呈下降的趋势;在相同感染率的情况下,进口水貂养殖场相比本地的水貂年均产仔数受AMD的影响更大,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进口水貂AMD的防控。(2)为研究不同检测方法监测AMD的效果,本研究分别利用CIEP、免疫胶体金(Immune colloidal gold technique,GICT)和PCR方法,对50只水貂来源的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CIEP的检出率为44%,GICT的检出率为42%,两者的阳性符合率是61.90%。常规PCR检测阳性检出率为84%,CIEP和GICT与PCR方法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54.76%和42.85%。不同方法之间符合率较低,应与AMDV感染水貂后,水貂体内产生抗体和病毒血症的复杂性有关。(3)为探讨CIEP在应用过程中检出率低的原因,本研究从四个地区来源的样品中分离了12株AMDV毒株,分别对这些分离毒株的全基因组、NS1基因和VP2基因,以及各毒株的VP2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流行的AMDV毒株相互间的遗传关系较近,而与国外报道的毒株间遗传关系较远,进口水貂场感染的AMDV应源自国内,感染的途径应与水貂的频繁跨省串种有关。通过比较AMDV VP2的氨基酸序列发现,VP2基因共编码645-647个氨基酸,12个分离毒株与其它参考毒株间共存在37个位点变异,在232-242位氨基酸之间存在一段氨基酸高变区,不同来源毒株差异较大。利用IEDB在线分析工具分析VP2氨基酸的抗原性,共获得22个预测的B细胞表位。其中,6个表位在不同毒株之间完全一致,7个表位位点存在1个氨基酸差异,2个表位位点存在2个氨基酸差异,4个表位位点存在3个氨基酸差异,3个表位位点存在4个氨基酸差异。氨基酸变异多存在于预测的抗原表位上,可能是导致AMDV免疫原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具体哪些位点起到主要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4)为了建立可靠的AMDV检测方法,针对NS1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建立了Eva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到1拷贝/μL的AMDV基因组和3pg/μL的病毒DNA样品,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分别用Eva Green荧光定量PCR、常规PCR方法和进口Taq Man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对83例水貂临床血样进行检测,Eva Green荧光定量PCR的检出率为97.59%,常规PCR方法和Taq Man荧光定量PCR的检出率分别是89.15%、0.00%。为探究Taq Man试剂盒未检出阳性样品的原因,本研究使用试剂盒中的引物和探针混合液,利用Eva Green染料法对上述样品进行了再次的检测,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为95.18%。通过分析其扩增产物序列发现,试剂盒不工作的原因是因为Taq Man探针与国内分离的AMDV基因序列不匹配,所以进口Taq Man试剂盒不适用于我国AMDV的检测。而Eva Green荧光定量PCR不仅能够检测到国内的病毒分离株,还能检测到美国的ADV-G病毒株,是一种通用型的检测技术。(5)为评价Eva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在环境样品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利用该方法对不同水貂场的环境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AMDV感染水貂场中不同类别物品表面AMDV的污染程度不同。消毒物品未检出AMDV,或检出数量很低;与水貂直接接触的物品,如水貂笼、水槽、捉貂手套以及粪坑土中AMDV的污染程度相对较高;而间接接触的物品,如工作鞋底、场内地面、车辆轮胎表面的污染程度相对较低;对于场外环境,如场外地面、工人自用鞋底,尽管污染的程度很低,但仍有AMDV被检出,表明AMDV可随人员及物品的流动散播。对于清空了水貂但未经消毒的感染水貂场,其场内环境中仍有AMDV检出,因此建议旧场在引入健康水貂前必须彻底消毒。(6)为评价Eva Green荧光定量PCR在AMD净化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采用Eva Green荧光定量PCR与GICT联合检疫的方法,对AMDV感染率在23.71%的水貂场开展检疫净化工作。第二年同期该场AMD的感染率为17.24%,较上一年同期有显着下降,表明Eva Green荧光定量PCR可用于AMD的检疫净化。综上,本研究对位于我国主要养殖地区水貂场的AMD流行情况开展了调查,分析了四个省份AMDV流行毒株的遗传进化特征,明确了进口水貂场所感染的AMDV应源自国内,探讨了CIEP漏检造成的“AMD净化困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良好的Eva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的初步应用结果表明,Eva Green荧光定量PCR不仅能够应用于AMD的检疫净化,还可以用于水貂进境前的场地选址,新引进水貂的群体感染状况和水貂场环境污染的监测工作中,为防控AMD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仉伟[5](2020)在《济南动物园袋鼠常发疾病的调查及防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袋鼠作为我国动物园常见圈养动物之一,一直受到游客的喜爱。袋鼠是产于澳大利亚的哺乳动物,自引入我国以后发病率较高,而且疾病多样化,目前尚缺乏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本论文通过查阅动物档案、动物病历、化验单及死亡报告等资料,询问兽医、技术员、保育员并结合临床研究,调查济南动物园近10年来圈养袋鼠的常发病例。以临床症状与发病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将疾病分为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粗颌病、创伤、循环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6类疾病。分别按照年度、月份、疾病种类进行了初步统计研究。结果如下:共发病50例。按年度统计,发病高峰期为2018年,发病12例,占24%,主要为消化系统疾病8例,呼吸系统疾病2例,创伤2例;其次为2013年、2017年、2019年,发病均为6例。按月份统计,发病高峰期为5月和4月,共占38%(19/50)。可能与这两个月的气温逐渐回升但仍不稳定有关,也可能与搬迁至过渡笼舍后环境不适应,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呼吸系统疾病(感冒)比例和消化系统疾病(球虫)感染明显增多。按疾病分类统计,常发疾病种类分别为消化系统疾病36%(18)、呼吸系统疾病22%(11)、创伤18%(9)、粗颌病16%(8)、循环系统疾病6%(3)、泌尿系统疾病2%(1)。感冒的治愈率100%,粗颌病、创伤的病死率较高,分别为75%(6/8)、45%(4/9)。根据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防控策略,为日后圈养袋鼠的疾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依据。

孙瑶[6](2020)在《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pTau31表位疫苗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当代社会中老年人口中最常见的痴呆形式。AD的神经病理学特征包括由淀粉样蛋白(Aβ)形成的细胞外斑块、过度磷酸化微管相关蛋白(tau)积累形成的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和广泛的神经元丢失。长久以来,“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认为Aβ肽的异常积累是AD发病的关键。然而,迄今为止,集中于减少Aβ沉积的Aβ免疫疗法均未产生临床上有意义的结果。因此,单纯通过消除Aβ病理学不足以达到治愈AD的效果,而开发靶向tau病理学的治疗手段也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治疗策略之一。Tau蛋白是哺乳动物神经系统中的一种主要的微管相关蛋白(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MAPT)基因编码),在生理条件下调节微管的组装和稳定性以及轴突运输。然而,在病理生理条件下,在AD和相关的病理性疾病(包括皮质基底变性(CBD),进行性核上麻痹(PSP),Pick病(PD)和额颞叶痴呆(FTLD))中,大量毒性表位的tau出现了异常高水平的磷酸化,如Ser202、Thr205、Ser238、Ser404等。MATP基因编码缺陷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引起的疾病统称为tau蛋白病。迄今为止,散发性tau病中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主要原因仍不确定。在家族性tau蛋白病患者中,已经鉴定出的包括G272V,P301L,P301S,V337M和R406W在内的遗传突变,易使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从而损害了tau促进微管组装的能力。这些突变促进tau的聚集,形成成对的螺旋丝(PHF)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为了研究tau病理在体内的病理过程和开发基于tau病理的药物,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系列表达人突变tau基因的模型动物。这些tau转基因小鼠模型具有一些重要的AD病理特征,包括突触病理学、NFT形成和神经元丢失,已经成为探索tau功能障碍的机制和开发神经退行性疾病疗法的重要工具。其中TauP301S(PS19系)就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阿尔茨海默tau病理小鼠模型。P301S转基因小鼠脑内人源tau蛋白表达水平比内源性tau小鼠高约5倍,从而导致P301S小鼠在脑内快速产生较为严重的tau病。P301S转基因小鼠在6月龄时产生tau纤维并逐渐发育,其在9-12月龄是逐渐富集并伴有明显的神经元死亡和脑萎缩。除此之外,tau转基因小鼠也存在肌肉萎缩和运动功能失调等行为学异常。然而,虽然目前P301S小鼠被广泛应用于AD药物的临床前评价中,普遍采用行为学和病理学等实验对药物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但对该小鼠模型的行为学、病理学、血清学等指标随年龄变化的趋势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另外,在老年痴呆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男性和女性人群的AD发病率、发病症状、生存期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性别差异在以P301S小鼠为模型的药物研究中并未受到关注。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系统地考察了不同性别和年龄的Tau P301S转基因小鼠在行为学、tau病理学、以及血浆和脑生物标志物方面的差异,并探究了tau蛋白病进程中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也筛选到了一些可以指示P301S小鼠tau病理发展的潜在的生物标记物指标。结果表明,与野生型同窝小鼠相比,雄性P301S转基因小鼠在体重、存活率、后肢夹紧评分、脊柱后凸评分、复合表型评分总分、筑巢能力、脑中pTau(S202/T205)和胶质细胞水平方面表现出显着变化。相比之下,雌性P301S转基因小鼠仅对水迷宫实验和实验开放旷场实验敏感。此外,我们发现了血浆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3α)缺乏和干扰素(IFN-γ)、白介素-5(IL-5)、IL-6上调,这些因子可以作为潜在的AD生物标志物。目前靶向磷酸化tau的主动免疫疗法是新型的AD治疗方法。然而现在处于临床前或临床阶段的Tau表位疫苗最多携带两个磷酸化位点,治疗效果有限。主动疫苗如何在体内维持高水平、长时程的抗体也有待探究。另外,疫苗的作用机制也未得到深入研讨。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研发了一种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靶向磷酸化tau病理位点的主动疫苗,并在P301S小鼠中进行免疫原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估。为了筛选出最优的tau疫苗的磷酸化表位,我们对AD患者中最易出现高度磷酸化tau位点的附近的截短的多肽进行组合,并筛选出了具有Ser202、Thr205、Ser396、Ser404磷酸化靶点的pTau31多肽抗原表位,该多肽可在在体内诱导产生针对四种磷酸化表位的特异性抗体,且不会产生针对磷酸化和非磷酸化tau蛋白的T细胞免疫反应。随后,我们将合成的pTau31多肽通过半胱氨酸/空气氧化法偶联到诺如病毒P颗粒蛋白载体上,成功获得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磷酸化tau表位疫苗,PP-pTau31。我们在几种候选佐剂中筛选了能引起高抗体水平的、诱导的抗体持续时间长且无T细胞免疫反应风险的CpG和AS02佐剂组合用于主动疫苗的免疫。我们在P301S转基因小鼠中对PP-pTau31疫苗的免疫原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考察。结果显示,PP-pTau31疫苗可成功降低P301S小鼠脑内磷酸化tau蓄积、降低脑内胶质细胞增生、缓解tau相关的运动功能障碍及改善认知水平,且不会诱发针对磷酸化和非磷酸化tau的T细胞免疫反应、无体内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异常,无脏器毒性。另外,我们还对PP-pTau31疫苗诱导的抗体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Tau31特异性抗体可能通过多种途径降低tau病理的影响:(1)血液中抗体通过结合血中游离的pTau造成血/脑中pTau浓度差,促进脑内病理tau蛋白外排入血,从而降低脑中磷酸化tau蛋白含量;(2)部分血液中的抗体跨越血脑屏障,结合脑中游离的病理tau蛋白,抑制其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3)部分血液中的抗体跨越血脑屏障,与脑中的NFT结合形成抗体-抗原复合物,使其降解从而降低tau病理。综上,我们成功完成对TauP301S转基因鼠的行为学、病理学、血清学等方面的研究,掌握了各指标与发病进程的相关性,并发现了MIP-3α等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完成了一种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Tau表位疫苗的开发,PP-pTau31。结果表明该疫苗可在TauP301S模型小鼠中产生高水平、长时间存在的pTau特异性抗体,在行为学、病理学等方面降低发病特征,并无T细胞免疫反应、细胞因子异常及脏器损伤等安全风险。

徐罗娜[7](2020)在《接头蛋白复合体FgAp2和蛋白酶FgPrb1调控禾谷镰刀菌致病性的研究》文中指出Ap2是一种异四聚体网格蛋白接头复合物,在囊泡形成及识别其运载物质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壁完整性(Cell wall integrity,CWI)通路是控制真菌生长发育、致病和适应环境胁迫的重要途径。迄今为止,在植物病原真菌中Ap2复合体和CWI之间的关系尚未研究。本团队前期解析了禾谷镰刀菌中CWI信号途径的功能。为此,本文进一步研究了FgAp2复合体与CWI信号途径之间的关系。根据酿酒酵母中Ap2各亚基的蛋白序列,鉴定了禾谷镰刀菌中FgAp2复合体的四个亚基分别为FgAp2α、FgAp2β、FgAp2σ和FgAp2μ。通过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技术,获得四个亚基的基因缺失突变体。表型测定发现,四个亚基突变体的菌丝生长速率明显降低,致病力显着下降。细胞壁水解酶和透射电镜切片试验发现,四个突变体细胞壁完整性显着受损。酵母双杂和蛋白定位试验表明,FgAp2μ与CWI信号途径上游受体蛋白FgWsc2b直接互作,并影响FgWsc2b的细胞定位,在FgAP2μ基因缺失突变体(ΔFgAp2μ)中FgWsc2b在细胞膜出现累积并且大量定位在液泡上。蛋白免疫印迹试验进一步发现,FgAp2μ能正调节CWI途径下游关键激酶FgMgv1磷酸化。综上,FgAp2μ通过转运CWI信号途径的受体蛋白FgWsc2b,进而调控病菌生长和致病等重要性状。枯草杆菌蛋白酶作为丝氨酸蛋白酶家族中的一类重要蛋白酶,参与生物体多项生命活动。然而,在植物病原真菌中尚未对该类蛋白酶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鉴定了禾谷镰刀菌中32个枯草杆菌蛋白酶基因,通过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技术获得所有基因缺失突变体。生长表型测定发现,32个突变体中仅FgPRB1基因缺失突变体(ΔFgPrb1)表现出生长缺陷。同样,致病性测定发现,仅有ΔFgPrb1在麦穗、胚芽鞘、小麦叶片和玉米须上的致病力均显着下降。毒素测定发现ΔFgPrb1中DON毒素合成减少,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降低。本研究发现FgPrb1通过高渗透性甘油信号途径(High osmolarity glycerol,HOG)参与病菌对渗透胁迫的响应。蛋白免疫印迹和甘油含量的测定发现,不论是否添加NaCl处理,ΔFgPrb1中FgHog1的磷酸化水平和甘油含量均上升,并伴随着脂滴积累的现象。此外,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和蛋白定位试验证明,FgPrb1缺失导致FgAtg8降解延迟并累积在液泡内。综上,FgPrb1负调控HOG信号途径参与调控甘油的合成和脂滴的代谢,进而影响DON毒素的合成,最终影响致病力。本研究结果表明,FgAp2和FgPrb1通过MAPK(CWI和HOG)信号途径参与调控禾谷镰刀菌的生长发育和致病力过程。目前,FgAp2复合体是否参与FgPrb1的转运过程有待进一步探索。

朱明坤[8](2020)在《饲粮镉污染对蛋鸡繁殖毒性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重金属镉是常见的环境和工业污染物,具有明显的雌性生殖毒性。镉污染不仅会损害禽类繁殖系统,降低生产性能,还会在蛋中累积,对禽类的胚胎发育,以及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本研究首先研究饲粮镉污染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镉对蛋鸡的生殖毒性作用及其机制。通过研究镉污染对机体钙稳态及蛋壳腺参与蛋壳形成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镉影响蛋壳质量的分子机制;通过研究镉污染对肝脏损伤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探讨镉影响蛋黄形成的可能机制;通过研究镉污染对蛋鸡卵巢损伤以及颗粒细胞增殖或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镉诱导卵泡闭锁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饲粮镉污染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镉沉积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镉污染对蛋鸡生长性能、蛋品质和镉在鸡蛋中残留的影响。试验选取480只38周龄海兰灰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5个处理组分别为(1)基础日粮组(对照组)、(2)基础日粮+7.5 mg/kg 镉(以 CdCl2·2.5H2O 形式)、(3)基础日粮+15 mg/kg 镉、(4)基础日粮+30mg/kg镉和(5)基础日粮+60mg/kg镉。各组饲粮中实际镉含量分别为0.47、7.58、15.56、30.55和60.67 mg/kg。试验共进行10周(包括1周预饲期),期间记录采食量、蛋重和产蛋数。分别于正式试验第3周和第9周每组选取24枚蛋(每个重复4枚)测定蛋品质。试验结束后每组选取12只鸡(每个重复两只)屠宰取样。结果表明:与其他组相比,60mg/kg镉处理组产蛋率(EPR)显着降低(P<0.05),并在7-9周内最低。从7-9周开始,与对照组相比,在60 mg/kg镉处理组中,日均采食量(ADFI)显着降低,而料蛋比(FCR)则显着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第3周时,7.5 mg/kg镉处理组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蛋白高度,蛋黄色和哈氏单位(P<0.05),其对蛋黄颜色和蛋壳厚度的积极影响持续到第9周。在第9周时,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和蛋壳强度均低于第三周,且与对照组相比,在30和60 mg/kg镉处理组下降显着(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镉处理对EPR、ADFI、FCR、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的影响均表现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镉主要残留在蛋壳,在蛋白和蛋黄中残留较低,当饲粮中镉含量≥9.725 mg/kg,全蛋中镉残留量超出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组织中镉残留结果表明,肝肾为镉主要残留部位,其次为骨、胰腺和肺。2饲粮镉污染对机体钙稳态及蛋壳腺基质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镉污染对蛋鸡肾脏、骨骼和蛋壳腺的损伤,以探讨镉污染对蛋鸡机体钙稳态,以及蛋壳腺中基质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60mg/kg镉处理组的肾脏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尿酸(UA)和肌酐(Cre)显着增加(P<0.05)。高剂量镉暴露破坏了肾脏和蛋壳腺抗氧化系统,诱导脂质过氧化(P<0.05),同时,显着降低ATP酶的活性(P<0.05)。在60 mg/kg镉处理组中,血清中的钙水平显着下降(P<0.05)。在30和60 mg/kg镉处理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及骨源碱性磷酸酶(BALP)、1,25-(OH)2-D3和降钙素(CT)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而甲状旁腺素(PTH)水平显着增高(P<0.05)。组织学结果显示,在30或60 mg/kg镉处理组中,肾脏肾小球萎缩、肾小管增大和基质纤维化,胫骨骨小梁减少。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结果显示,破骨细胞明显增多(P<0.05)。镉诱导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生并伴随孕酮受体(Pg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mRNA表达水平上调,以及雌激素受体α(ERα)和白介素-6(IL-6)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60mg/kg镉处理诱导蛋壳腺炎症的发生并伴随着补体C3和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水平的增加(P<0.05)。另外,蛋壳腺中参与蛋壳形成相关蛋白:钙调蛋白1(CALB1)、卵钙蛋白-32(OCX32)、卵钙蛋白-36(OCX36)、骨桥蛋白(OPN)和卵功能蛋白-17(OC17)的基因表达显着降低(P<0.05)。蛋壳微观结构显示,30和60 mg/kg镉处理显着降低蛋壳栅栏层和乳突层厚度,增加蛋壳表面粗糙度(P<0.05)。3饲粮镉污染对蛋鸡肝脏损伤和脂质代谢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镉污染对肝脏组织学变化、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和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60mg/kg镉处理显着降低肝脏抗氧化能力(P<0.05)。免疫荧光分析和RT-qPCR结果显示,60mg/kg镉处理诱导肝细胞中活性氧(ROS)的产生和内质网应激,并伴随着细胞色素C(Cyt C)、Caspase 3、Caspase 7、Caspase9、Grp78和Chop基因表达显着上调(P<0.05)。组织病理学和RT-qPCR结果显示,暴露于30或60 mg/kg镉诱导肝组织门静脉纤维化、胆管增生和门静脉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并伴随炎症细胞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IL-6基因表达上调(P<0.05)。油红O染色和RT-qPCR结果表明,镉通过上调脂肪酸合成酶(FASN)(P<0.05),下调β氧化关键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酰基辅酶A氧化酶1(ACOX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表达诱导肝细胞中脂质累积(P<0.05)。此外,参与卵黄形成的卵黄蛋白原-Ⅱ(VTG-Ⅱ)和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MTP)基因表达在7.5 mg/kg镉处理组显着上调,而在30和(或)60mg/kg镉处理组载脂蛋白B(ApoB)、VTG-Ⅱ和载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Ⅱ(apo-VLDL-Ⅱ)基因表达显着下调(P<0.05)。4镉对卵泡闭锁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通过体内试验评估镉污染对蛋鸡卵巢损伤和卵泡闭锁的影响,并通过体外试验进一步探讨镉诱导卵泡颗粒细胞增殖或凋亡的机理。体外分离和培养原代卵泡颗粒细胞,设置3个处理组:对照组(0μM镉)、1μM镉处理组和15μM镉处理组。试验结果表明,氧化应激指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ATPase活性、TUNEL测定和H&E染色的结果表明,过量的镉诱导蛋鸡卵巢氧化应激,颗粒细胞凋亡和卵泡闭锁。1μM镉诱导颗粒细胞增殖,并显着增加FoxO3a、Akt、ERK1/2、mTOR和p70S6K1的磷酸化水平和RSK1和RHEB基因表达水平,促进颗粒细胞从G1期到S期的细胞周期进程。相反,15μM镉暴露诱导ROS产生和细胞凋亡,并显着降低ERK1/2、mTOR和p70S6K1的磷酸化和RSK1和RHEB的基因表达水平,诱导细胞周期阻滞。雷帕霉素预处理完全阻断了 1μM镉对mTOR和p70S6K1磷酸化及细胞周期进程的促进作用;同时,促进15μM镉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miRNA测序结果表明15μM镉可能通过影响miRNA基因表达,影响G蛋白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活性,进而调控Akt/FoxO3a、ERK1/2和mTOR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进程。以上结果提示:当饲粮中镉达到一定剂量后具有显着的繁殖毒性作用。饲粮镉污染显着降低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镉通过诱导肾脏、骨和蛋壳腺损伤,扰乱机体钙调激素分泌,破坏机体钙平衡,抑制与蛋壳形成相关蛋白的基因表达,最终影响蛋壳的质量。镉通过诱导氧化和内质网应激,诱导肝细胞凋亡,扰乱肝脏脂质代谢,影响卵黄形成。此外,饲粮镉污染诱导卵巢损伤和卵泡闭锁,体外试验结果表明,镉通过Akt/FoxO3a、ERK1/2和mTOR信号通路调控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进而影响卵泡闭锁和产蛋率。

李育萌[9](2020)在《鹦鹉热衣原体多表位融合疫苗的设计优化及抗感染保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Cps)是一种能够引起多宿主感染的专性胞内寄生菌,其感染不同宿主能够引起不同感染性疾病,包括人、禽鸟、家畜以及部分哺乳动物均是Cps的易感宿主。近年来,Cps感染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均呈逐年递增趋势,2019年全球Cps在人和动物中的感染率以及发病率已达十年来新高。有效防控Cps感染对于保障公众卫生健康、促进国家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疫苗接种作为预防衣原体感染的最佳方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多年来衣原体在减毒活菌疫苗、亚单位疫苗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上述疫苗仍存在毒副作用大、效力不强等局限,到目前为止尚无临床可用的衣原体抗感染疫苗。多表位融合疫苗是目前疫苗研究的热点,其具有抗原特异性强、致敏成分少、稳定性高等特点,较传统疫苗更具优势,然而有关衣原体多表位融合疫苗的报道仍然较少。因此,本研究拟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鉴定Cps MOMP以及CPSITp6蛋白的优势抗原表位,并以此为基础构建Cps多表位融合抗原,评估其免疫原性以及抗感染保护作用。随后通过设计最佳的免疫策略,同时构建新型疫苗佐剂,以进一步优化、完善Cps的多表位融合疫苗。本研究将为衣原体疫苗的设计开发提供新的思路与依据,对未来Cps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1.GenBank查找Cps MOMP以及CPSITp6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通过DNAStar分析蛋白的二级结构,IEBD预测蛋白的亲水性、柔韧性、表面可及性,随后采用SYFPEITHI软件评估蛋白序列中的潜在T细胞位点并计算抗原指数。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综合预测MOMP以及CPSITp6蛋白的优势抗原表位片段。2.构建MOMP以及CPSITp6蛋白的优势抗原表位肽段,通过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3次后,取血清检测IgG、IgA抗体评估体液免疫应答水平;取BALB/c小鼠脾细胞检测各肽段对脾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刺激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以及IL-10的水平。3.构建MOMP以及CPSITp6的多表位融合抗原,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后,检测血清IgG、IgM、IgA以及IgG亚类抗体水平。取BALB/c小鼠脾细胞上清检测细胞上清IFN-γ、IL-2、IL-4以及IL-10的分泌水平;末次免疫2w后,最佳Cps感染剂量滴鼻感染BALB/c小鼠,10 d后取肺组织进行Cps包涵体计数、H&E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染色评估融合抗原的抗感染保护作用。4.多表位融合抗原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3次后,取脾细胞进行磁珠分选分别消耗CD4+或者CD8+细胞,随后将分选后的脾细胞过继转移至新的BALB/c小鼠体内。1d后Cps滴鼻感染BALB/c小鼠,感染7 d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进行Cps包涵体计数。5.采用滴鼻、肌肉联合免疫BALB/c小鼠3次,末次免疫2 w后取血清、鼻腔灌洗液以及生殖道灌洗液分别检测血清抗体以及分泌型IgA水平(sIgA);ELISA、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脾细胞上清以及细胞内的细胞因子水平;末次免疫2 w后,最佳Cps感染剂量滴鼻感染BALB/c小鼠,检测肺组织Cps载量、肺上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病理损伤情况,并通过qRT-PCR检测不同组织中Cps的含量。6.基于CNPs以及HBc-144构建CNPs/HBc-144新型疫苗佐剂,通过理化性质检测分析新型佐剂的及稳定性以形态结构。随后将CNPs/HBc-144与融合抗原结合后连续免疫7 d,并监测BALB/c小鼠的体重变化。免疫7 d后,处死BALB/c小鼠,取肺组织以及注射部位肌肉组织进行H&E染色。7.CNPs/HBc-144-Ags联合免疫BALB/c小鼠4次,间隔2w。分别收集每次免疫BALB/c小鼠的血清、鼻腔灌洗液以及生殖道灌洗液,检测血清IgG、IgA以及sIgA抗体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CD4+、CD8+细胞水平以及CD44/CD62分泌水平,并检测细胞上清以及细胞内细胞因子水平;随后进一步检测感染BALB/c小鼠的肺组织Cps载量、肺上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病理损伤情况。最后通过qRT-PCR检测心、肝、脾等组织中的Cps载量。结果:1.通过 DNAStar 以及 IEBD 预测分析,MOMP 的第 24-32、86-100、262-272、328-340 位以及 CPSITp6 蛋白的第 15-25、109-119、173-181、280-290位为潜在的抗原表位片段。而其中MOMP第24-32、262-272 位以及 CPSITp6 蛋白第 109-119、173-181 位含有潜在T细胞位点且抗原指数较高。2.MOMP24-32、MOMP262-272、CPSITp6109-119、CPSITp6173-181 多肽片段均能在免疫BALB/c小鼠体内诱导产生较高的血清IgG、IgA水平;此外,各多肽片段还能够显着刺激免疫BALB/c小鼠脾细胞增殖,诱导脾细胞上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分泌。3.多表位融合抗原免疫BALB/c小鼠后,其血清IgG、IgM、IgA以及IgG亚类抗体水平均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细胞上清IFN-γ、IL-2的分泌水平也平显着上升。此外,Cps感染后,融合抗原免疫BALB/c小鼠的肺组织衣原体包涵体滴度以及肺组织上清中IFN-γ、IL-6分泌水平均显着低于阴性对照组,且肺组织炎性浸润程度较轻。4.过继转移消耗CD8+细胞的抗原特异性脾细胞能够显着降低BALB/c小鼠肺组织中Cps载量。而过继转移消耗CD4+细胞的融合抗原特异性脾细胞较PBS以及FA过继转移组并无显着差异。5.滴鼻、肌肉联合免疫组血清IgG以sIgA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联合免疫能够有效刺激免疫BALB/c小鼠脾细胞的增殖,且脾细胞上清中IFN-γ、IL-2、TNF-α以及IL-17A分泌水平也显着高于单独免疫组;此外,联合免疫组BALB/c小鼠的肺组织Cps载量以及肺上清中IFN-γ、TNF-α IL-6水平较对照组均显着降低,且血液、肝脏、脾脏等组织中Cps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6.经理化检测分析,CNPs/HBc-144-Ags为大小相似的圆形颗粒结构,且分布均匀。颗粒平均粒径181.6±41.2 nm,Zeta电位+6.62±0.23 mV,多分散指数 0.391±0.083;而 CNPs/HBc-144-Ags 连续免疫7 d后,BALB/c小鼠体重平稳,并未出现体重减轻。此外,病理检测结果显示,注射部位肌肉以及肺组织结构完好,并未出现严重的炎性浸润。7.CNPs/HBc-144-Ags在免疫BALB/c小鼠体内诱导产生的血清IgG、IgA水平均随免疫次数增加显着上升,但较CNPs-Ags以及HBc-144-Ags对照组并无显着差异,而CNPs/HBc-144-Ags诱导的sIgA则显着高于对照组。CNPs/HBc-144-Ags免疫BALB/c小鼠脾细胞上清中IFN-γ、IL-2以及IL-17A分泌水平均显着上升,且细胞内IFN-γ水平也显着高于对照组。此外,CNPs/HBc-144-Ags组BALB/c小鼠脾细胞中CD44/CD62的分泌水平要显着高于对照组。CNPs/HBc-144-Ags能够有效降低Cps感染后BALB/c小鼠肺组织衣原体载量、减轻肺组织的炎性病理损伤,并有效减少Cps在肝、脾、肾等组织中的含量。结论:1.MOMP24-32、MOMP262-272、CPSITp6109-119、CPSITp6173-181 为 Cps MOMP以及CPSITp6蛋白的优势抗原表位片段,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产生体液免疫以及细胞免疫应答。2.基于Cps MOMP以及CPSITp6构建的多表位融合抗原能够诱导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以及细胞免疫应答,有效抵抗小鼠Cps肺组织感染;多表位融合抗原诱导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可能主要由CD4+细胞介导。3.滴鼻、肌肉联合免疫能够增强Cps多表位融合抗原诱导的黏膜、体液免疫以及细胞免疫应答,并有效增强抗Cps感染免疫保护作用,抑制Cps感染后在BALB/c小鼠体内的扩散;4.CNPs/HBc-144新型疫苗佐剂能显着增强Cps多表位融合抗原诱导的黏膜免疫以及细胞免疫应答,同时促进记忆性T细胞分泌,形成记忆性免疫应答抵抗Cps体内感染。

张苗蕊[10](2019)在《褪黑素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褪黑素是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多功能吲哚类激素,其分泌具有昼夜节律和季节性节律。松果体的生长和发育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年龄因素,在脊椎动物中松果体从出生之时起就开始分泌褪黑素,直到幼年时期达到巅峰,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松果体逐渐退化。褪黑素在动物繁殖过程中的作用也很重要,一方面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来调控生殖作用,另一方面,生殖器官内自分泌的褪黑素可直接参与到生殖过程中。目前关于褪黑素卵泡发育等生殖过程的重要调控作用已得到大量证明。在蛋鸡卵巢中存在褪黑素的受体,因此褪黑素可通过其受体直接作用于卵巢并调节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影响生殖功能。本试验通过对不同产蛋时期蛋鸡褪黑素及重要生殖激素-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关联分析。同时,对不同产蛋时期的蛋鸡松果体发育情况和蛋品质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褪黑素与蛋鸡产蛋性能的相关性。然后,在产蛋末期蛋鸡的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褪黑素,检测各组蛋鸡体内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和褪黑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再对应分析不同浓度的饲料添加褪黑素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以对褪黑素与产蛋末期蛋鸡产蛋性能的关系做具体分析。根据研究内容,本课题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蛋鸡血液中激素含量,再利用甲基百里香酚蓝比色法检测钙含量,并使用蛋品质测试仪对不同产蛋时期蛋品质进行检测。对不同产蛋时期蛋鸡松果体细胞进行培养,观察其大小形状并检测其合成褪黑素的能力。结果显示,不同产蛋时期蛋鸡血液中激素含量和产蛋性能具有差异性,产蛋高峰期蛋鸡血液中褪黑素含量较产蛋末期的蛋鸡高8.1%、促卵泡素含量高28.1%、促黄体素含量高32.9%,在蛋品质方面蛋壳厚度高8.2%、蛋壳强度高15.3%、蛋重增大2.3%;产蛋末期的蛋鸡松果体发育情况和细胞合成褪黑素的能力与产蛋高峰期时相比已经出现减弱,其中松果体的大小只有产蛋高峰期时的一半,细胞发育情况也较差。第二部分在产蛋末期的蛋鸡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并根据添加褪黑素浓度的不同共设置四个组别,检测各组蛋鸡体内褪黑素、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的变化和蛋品质的差异。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扫描褪黑素添加对鸡蛋成分的影响,采用RT-PCR方法检测添加褪黑素后蛋鸡体内产蛋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褪黑素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产蛋末期蛋鸡添加不同浓度褪黑素后血液中激素含量和产蛋性能与添加前相比显着提高,其中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mg褪黑素时增加最为显着,与对照组相比褪黑素含量增加5.3%、促黄体素含量增加46.3%、促卵泡素增加56.8%、浓蛋白高度增加了26.2%、蛋壳厚度增加4.9%、蛋壳强度增加20.1%、蛋重增加了 34.3%,说明褪黑素的合成是影响蛋鸡蛋品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为蛋鸡产蛋性能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蛋鸡产蛋高峰期的延长和褪黑素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为家禽养殖的良性发展提供支持。

二、颗粒饲料在野生动物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颗粒饲料在野生动物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重金属在近岸海域海产品中的富集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海洋渔业规模近况
        1.1.1 世界与中国海洋渔业基本状况
        1.1.2 海洋鱼类养殖和捕捞概况
        1.1.3 扇贝养殖概况
    1.2 国内外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
        1.2.1 国内外海产品重金属含量标准
        1.2.2 国内海产品中重金属含量
        1.2.3 国外海产品中重金属含量
    1.3 重金属的来源与危害
    1.4 海产品重金属污染溯源分析方法
        1.4.1 铅同位素法进行重金属污染溯源
        1.4.2 多元统计分析法进行重金属污染分析和溯源
        1.4.3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进行重金属溯源
        1.4.4 其他生物体重金属污染溯源方法
    1.5 海产品重金属污染分析与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1.5.1 生物富集、生物放大与生物积累
        1.5.2 海产品中金属污染评价
        1.5.3 海产品摄食健康风险评价
    1.6 碳氮稳定同位素在重金属富集机制研究的应用
    1.7 影响海产品中重金属积累的因素
        1.7.1 客观因素影响重金属浓度和分布
        1.7.2 生物动力学因素
        1.7.3 重金属形态影响
    1.8 科学问题与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8.1 科学问题与意义
        1.8.2 研究内容
        1.8.3 技术路线
第2章 我国近海海产品重金属分布、溯源与风险调控
    2.1 引言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2.1 采样区域介绍
        2.2.2 样品采样
        2.2.3 样品处理
    2.3 材料与方法
        2.3.1 重金属检测方法
        2.3.2 重金属每日估计摄入量计算
        2.3.3 健康风险评价
        2.3.4 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和Pb同位素重金属溯源
        2.3.5 宏观政策实施下的污染控制
        2.3.6 质量控制
        2.3.7 数据统计与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大尺度范围的海产品重金属分布特征
        2.4.2 重金属每日摄入量--通过食用海产品的途径
        2.4.3 海产品摄食健康风险
        2.4.4 海产品重金属溯源
        2.4.5 “化石能源消耗控制”和“近岸水污染防治行动”政策实施有助于降低海产品重金属健康风险
    2.5 小结
第3章 养殖鱼类与野生鱼类重金属积累差异
    3.1 引言
    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3.3 材料与方法
        3.3.1 鱼肉及其他组织内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
        3.3.2 鱼肉样品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方法
        3.3.3 鱼肉食用风险评价与推荐最大食用量计算
        3.3.4 利用稳定同位素确定鱼类食性与营养级方法
        3.3.5 质量控制
        3.3.6 数据统计与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养殖/野生鱼体内重金属含量分布差异
        3.4.2 养殖/野生鱼不同组织中重金属积累差异
        3.4.3 养殖/野生鱼摄食健康风险与最大推荐食用量
        3.4.4 鱼类肌肉组织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较
        3.4.5 营养级和食性的计算
        3.4.6 养殖/野生鱼营养级和食性对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3.4.7 鱼类养殖周期对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黄渤海养殖扇贝中重金属空间-种间分布差异及健康风险
    4.1 引言
    4.2 样品采集与处理
        4.2.1 采样区域介绍
        4.2.2 样品采集
        4.2.3 样品处理
    4.3 材料与方法
        4.3.1 重金属检测方法
        4.3.2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4.3.3 质量控制
        4.3.4 数据统计与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黄渤海三种养殖扇贝体内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4.4.2 扇贝不同组织中重金属含量变化
        4.4.3 扇贝中重金属的生物富集
        4.4.4 扇贝中重金属的摄食健康风险
        4.4.5 最大安全摄入量推荐
    4.5 小结
第5章 笼养扇贝在全养殖周期中重金属来源与富集规律探究
    5.1 引言
    5.2 实验设计与方法
        5.2.1 扇贝生长实验方法及采样
        5.2.2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的使用
        5.2.3 重金属检测方法
        5.2.4 重金属评价指数
        5.2.5 稳定同位素测定
        5.2.6 主成分分析方法
        5.2.7 质量控制
        5.2.8 数据统计与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海水水质指标与重金属浓度变化
        5.3.2 扇贝生长发育指标及体内稳定同位素含量变化
        5.3.3 全养殖周期中扇贝体内重金属浓度变化
        5.3.4 影响扇贝中重金属积累的主要因素探究
        5.3.5 扇贝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探究
        5.3.6 利用稳态模型分析扇贝中多源重金属的生物浓缩和生物放大
    5.4 小结
第6章 典型近海经济性海产品中重金属在食物链间的传递及放大
    6.1 引言
    6.2 样品采集与处理
    6.3 材料与方法
        6.3.1 重金属检测方法
        6.3.2 样品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方法
        6.3.3 碳稳定同位素法计算生物营养级
        6.3.4 重金属在食物链上营养级放大系数
        6.3.5 质量控制
        6.3.6 数据统计与处理
    6.4 结果与讨论
        6.4.1 主要经济性海产品中稳定同位素比值
        6.4.2 主要经济性海产品营养层次
        6.4.3 主要经济性海产品体内重金属含量
        6.4.4 海产品体内重金属含量与其食性/营养级的关系
        6.4.5 食物链上重金属的积累和生物放大
    6.5 小结
第7章 海产品中重金属的人工干预净化
    7.1 引言
    7.2 实验设计与方法
        7.2.1 对比实验设计
        7.2.2 室内培养实验方法
        7.2.3 样品收集及处理
        7.2.4 重金属检测方法
        7.2.5 质量控制
        7.2.6 数据统计与处理
    7.3 结果与讨论
        7.3.1 扇贝整体软组织中重金属净化效果
        7.3.2 扇贝闭壳肌中重金属净化效果
        7.3.3 扇贝鳃中重金属净化效果
        7.3.4 扇贝消化腺中重金属净化效果
        7.3.5 死亡扇贝重金属净化效果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鱼类脂滴自噬与脂滴水解在脂代谢调控中的互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鱼类脂滴自噬研究进展
        1.1 脂滴自噬的定义和发生过程
        1.2 脂滴自噬在鱼类营养领域的研究进展
        1.3 鱼类脂滴自噬与哺乳动物研究现状的简要比较
    第二节 鱼类脂滴水解研究进展
        2.1 脂滴水解的概念和关键步骤
        2.2 脂滴水解在不同鱼类中的作用与调控
        2.3 鱼类脂滴水解与哺乳动物研究现状的简要比较
    第三节 哺乳动物脂滴自噬与脂滴水解关系研究进展
        3.1 脂滴水解与自噬/脂滴自噬的互作研究
        3.2 调控脂滴水解与脂滴自噬的信号通路
    第四节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
    第五节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自噬与脂解对鱼类生长代谢的重要性研究
    第一节 抑制自噬对尼罗罗非鱼整体营养代谢的影响研究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节 抑制脂解对斑马鱼生长代谢的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斑马鱼脂滴水解与脂滴自噬关键基因敲除品系的建立
    第一节 斑马鱼脂滴水解关键基因atgl纯合品系的构建
        1.1 引言
        1.2 Atgl敲除斑马鱼建系过程
        1.3 atgl基因组织分布情况
        1.4 atgl~(-/-)幼鱼表型
        1.5 小结
    第二节 斑马鱼脂滴自噬关键基因lal纯合品系的构建
        2.1 引言
        2.2 Lal敲除斑马鱼建系过程
        2.3 lal基因组织分布情况
        2.4 lal~(-/-)幼鱼转录组以及表型摸索
        2.5 小结
第四章 Atgl和 Lal敲除斑马鱼的代谢模式探索
    第一节 Atgl敲除斑马鱼的整体表型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和小结
    第二节 Lal敲除斑马鱼的整体表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和小结
    第三节 Atgl和 Lal敲除斑马鱼的成鱼转录组比较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和小结
第五章 从中性脂肪酶和酸性脂肪酶角度探究鱼类脂滴自噬与脂滴水解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敲除斑马鱼Atgl对肝脏脂解与自噬的影响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和小结
    第二节 敲除斑马鱼Lal对肝脏脂解与自噬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和小结
    第三节 脂解与自噬同时受阻对斑马鱼肝损伤和线粒体稳态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和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论文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研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乌苏里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黑色素沉积及毛色基因筛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研究背景
    1.1 乌苏里貉简介
    1.2 乌苏里貉饲养现状
    1.3 动物毛色的形成
    1.4 毛色基因的研究进展
        1.4.1 KIT基因及KITLG基因
        1.4.2 MC1R基因和Agouti基因
        1.4.3 MITF基因
        1.4.4 酪氨酸酶家族基因
    1.5 转录组测序
        1.5.1 转录组测序原理
        1.5.2 转录组测序分析方法
    1.6 研究目的和方法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动物及饲养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3 黑色素定量及酪氨酸酶活性测定
        2.3.1 样品采集
        2.3.2 被毛显微观察
        2.3.3 黑色素含量测定
        2.3.4 酪氨酸酶活性测定
        2.3.5 统计分析
    2.4 乌苏里貉皮肤转录组分析
        2.4.1 样品采集
        2.4.2 总RNA提取
        2.4.3 从头组装和基因注释
        2.4.4 编码蛋白框预测
        2.4.5 微卫星分布
        2.4.6 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2.4.7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2.4.8 差异基因的GO和KEGG富集分析
        2.4.9 qRT-PCR验证
    2.5 乌苏里貉KIT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2.5.1 KIT基因转录本定量
        2.5.2 mRNA序列收集
        2.5.3 KIT基因序列分析
        2.5.4 KIT蛋白一级结构预测
        2.5.5 KIT蛋白二级结构及定位分析
        2.5.6 KIT蛋白三级结构及蛋白互作分析
        2.5.7 不同物种KIT蛋白序列进化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黑色素定量和酪氨酸酶活性测定结果
        3.1.1 显微观察
        3.1.2 黑色素含量测定
        3.1.3 酪氨酸酶活性测定
    3.2 转录组测序结果
        3.2.1 测序组装
        3.2.2 Unigene的功能注释
        3.2.3 编码蛋白框预测
        3.2.4 微卫星分布
        3.2.5 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3.2.6 转录本表达水平分析
        3.2.7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3.2.8 野生貉和黑貉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
        3.2.9 野生貉和红棕貉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
        3.2.10 白貉和红棕貉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
        3.2.11 野生貉和黑貉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析
        3.2.12 野生貉和红棕貉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析
        3.2.13 白貉和红棕貉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析
        3.2.14 转录本定量的验证
    3.3 乌苏里貉KIT基因的生信分析
        3.3.1 KIT基因定量表达
        3.3.2 乌苏里貉KIT基因序列
        3.3.3 乌苏里貉KIT蛋白的一级结构特性
        3.3.4 乌苏里貉KIT蛋白二级结构分析
        3.3.5 预测乌苏里貉KIT蛋白的结构及定位
        3.3.6 乌苏里貉KIT蛋白同源建模
        3.3.7 KIT蛋白互作网络
        3.3.8 系统发育树构建
4 讨论
    4.1 黑色素分布及酪氨酸酶活性
    4.2 乌苏里貉皮肤转录组测序
    4.3 乌苏里貉KIT生信分析
        4.3.1 乌苏里貉KIT基因表达量与黑色素含量
        4.3.2 乌苏里貉KIT蛋白结构
        4.3.3 KIT基因及蛋白序列比较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水貂阿留申病流行病学调查及Eva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AMD概述
    1.2 AMD病原学
        1.2.1 病原分类地位
        1.2.2 AMDV的形态结构和理化特征
    1.3 AMDV分子生物学特征
        1.3.1 AMDV的基因组结构
        1.3.2 AMDV的蛋白及功能
    1.4 AMDV的致病机理
    1.5 AMD的流行病学
        1.5.1 流行情况
        1.5.2 传播途径和宿主范围
        1.5.3 临床症状和发病机理
    1.6 AMD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1.6.1 AMD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1.6.2 AMD的病原学检测方法
    1.7 AMD的预防和控制
    1.8 水貂进境的检疫监管流程
    1.9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水貂场的选择
        2.1.2 血清、病毒、质粒
        2.1.3 细胞与实验动物
        2.1.4 主要试剂
        2.1.5 主要仪器
        2.1.6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 方法
        2.2.1 2015~2017年四个水貂场AMDV的流行病学调查
        2.2.2 AMDV的分离鉴定与序列分析
        2.2.3 Eva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2.4 EvaGreen荧光定量PCR在水貂中的应用
3 结果
    3.1 2015~2017年四个水貂场AMD的流行病学调查
        3.1.1 各水貂场AMDV的感染率
        3.1.2 各水貂场的平均产仔数
        3.1.3 CIEP、GICT、PCR的结果比较
    3.2 AMDV的分离鉴定与序列分析
        3.2.1 病毒分离与电镜观察结果
        3.2.2 AMDV对小鼠的感染性试验
        3.2.3 基因的扩增与测序
        3.2.4 AMDV全基因序列的比对分析
        3.2.5 AMDV NS1基因序列的比对分析
        3.2.6 AMDV VP2基因序列的比对分析
        3.2.7 不同毒株AMDV VP2蛋白抗原性分析
    3.3 Eva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3.1 全血作为检测样品的确定
        3.3.2 最优引物的选择
        3.3.3 两种荧光定量PCR的标准曲线
        3.3.4 EvaGreen荧光定量PCR的特异性
        3.3.5 两种荧光定量PCR的敏感性
        3.3.6 EvaGreen荧光定量PCR的重复性
        3.3.7 不同核酸检测方法结果的分析
    3.4 EvaGreen荧光定量PCR在水貂场中的应用
        3.4.1 环境中AMDV的监测
        3.4.2 检疫后不同时期水貂场AMDV的感染率
4 讨论
    4.1 2015~2017年四个水貂场AMD的流行病学调查
    4.2 AMDV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序列分析
    4.3 Eva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4.4 EvaGreen荧光定量PCR在水貂场中的应用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济南动物园袋鼠常发疾病的调查及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袋鼠的分类
    1.2 袋鼠的形态及繁殖特点
    1.3 袋鼠常见疾病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2.2 调查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饲养概况
    3.2 病例统计
    3.3 临床表现
    3.4 病理变化
    3.5 实验室检查
4 讨论
    4.1 常发疾病统计
    4.2 消化系统疾病防治策略
    4.3 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策略
    4.4 创伤的防治策略
    4.5 粗颌病防治策略
    4.6 其他疾病防治策略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pTau31表位疫苗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关键词及缩写
第一章 前言
    1.1 阿尔茨海默病
        1.1.1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发展进程
        1.1.2 阿尔茨海默病的流行病学
        1.1.3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研究
        1.1.3.1 Aβ 蛋白级联假说
        1.1.3.2 Tau蛋白致病假说
    1.2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研究
        1.2.1 转基因啮齿类动物模型
        1.2.1.1 Aβ 病理转基因鼠
        1.2.1.2 Tau病理转基因鼠
        1.2.2 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
    1.3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现状
        1.3.1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策略及分类
        1.3.2 以tau为靶点的阿尔茨海默病疗法
        1.3.2.1 主动免疫疗法
        1.3.2.2 被动免疫疗法
        1.3.2.3 微管稳定剂类
        1.3.2.4 Tau聚集抑制剂类
        1.3.2.5 调节tau磷酸化水平
    1.4 靶向tau的免疫治疗方法的机制
    1.5 诺如病毒P颗粒疫苗载体系统
        1.5.1 诺如病毒
        1.5.2 诺如病毒P颗粒
        1.5.3 基于诺如病毒P颗粒蛋白载体的疫苗研究现状
    1.6 研究意义与实验设计
        1.6.1 研究意义
        1.6.2 实验思路与设计
        1.6.2.1 P301S模型小鼠跟踪部分
        1.6.2.2 AD疫苗部分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菌种、质粒载体与细胞
        2.1.3 多肽合成
        2.1.4 实验设备
        2.1.5 实验试剂与耗材
        2.1.6 溶液配制
        2.1.6.1 鼠尾消化液
        2.1.6.2 TAE缓冲液
        2.1.6.3 PBS
        2.1.6.4 变性电泳缓冲液(SDS-running buffer)
        2.1.6.5 非变性电泳缓冲液(native running buffer)
        2.1.6.6 电转缓冲液
        2.1.6.7 考马斯亮蓝染色液
        2.1.6.8 脱色液
        2.1.6.9 Basal buffer
        2.1.6.10 10×DNA loading buffer
        2.1.6.11 5×蛋白loading buffer
        2.1.6.12 5×蛋白native loading buffer
        2.1.6.13 戊巴比妥钠溶液
        2.1.6.14 4%多聚甲醛溶液
        2.1.6.15 分化液
        2.1.6.16 返蓝液
        2.1.6.17 柠檬酸抗原修复液
        2.1.6.18 TBS与TBST
        2.1.6.19 PMSF母液
        2.1.6.20 Na F母液
        2.1.6.21 钒酸钠母液
        2.1.6.22 焦磷酸钠(Na2P2O4)母液
        2.1.6.23 RAB buffer
        2.1.6.24 RIPA buffer
        2.1.6.25 Urea buffer(脑匀浆用)
        2.1.6.26 30%丙烯酰胺溶液
        2.1.6.27 氨苄青霉素溶液
        2.1.6.28 卡那霉素溶液
        2.1.6.29 氯霉素溶液
        2.1.6.30 L-阿拉伯糖溶液
        2.1.6.31 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
        2.1.6.32 (亲和层析)平衡液
        2.1.6.33 (亲和层析)咪唑洗脱液
        2.1.6.34 抗原包被液
        2.1.6.35 连接反应用碳酸氢铵溶液
        2.1.6.36 R10培养基
        2.1.6.37 ACK(红细胞裂解液)
        2.1.6.38 (293T)细胞复苏液
        2.1.6.39 (293T)细胞培养基
        2.1.6.40 胰酶
    2.2 实验方法
        2.2.1 动物饲养及动物伦理
        2.2.2 P301S转基因小鼠基因型鉴定
        2.2.3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4 小鼠行为学实验
        2.2.4.1 握力实验
        2.2.4.2 加速转棒实验
        2.2.4.3 步幅长度
        2.2.4.4 复合表型评分系统(肢体协调综合评分)
        2.2.4.5 筑巢实验
        2.2.4.6 旷场实验
        2.2.4.7 水迷宫实验
        2.2.5 动物血浆及组织样本取材与保存
        2.2.5.1 血浆样本取材与保存
        2.2.5.2 血清样本取材与保存
        2.2.5.3 组织样本取材与保存
        2.2.6 组织切片与染色
        2.2.6.1 石蜡切片的制备
        2.2.6.2 HE染色
        2.2.6.3 甲苯胺蓝染色
        2.2.6.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
        2.2.7 脑匀浆制备
        2.2.8 蛋白电泳
        2.2.8.1 SDS-PAGE(变性)电泳
        2.2.8.2 Native PAGE(非变性)电泳
        2.2.9 考马斯亮蓝染色
        2.2.10 免疫印迹实验
        2.2.10.1 Western blot
        2.2.10.2 Dot blot
        2.2.11 质粒构建
        2.2.11.1 pCold Ⅳ-PP-3C质粒构建
        2.2.11.2 pET20b-Tau质粒构建
        2.2.11.3 pCDNA3.1-YFP /pCDNA3.1-CFP质粒构建
        2.2.11.4 pCDNA3.1-RD(WT)-(HA)质粒构建
        2.2.11.5 pCDNA3.1-LM-(HA)/pCDNA3.1-△K-(HA)质粒构建
        2.2.11.6 pCDNA3.1-△K-YFP /pCDNA3.1-△K-CFP质粒构建
        2.2.12 蛋白原核表达与纯化
        2.2.12.1 PP-3C蛋白纯化
        2.2.12.2 Tau蛋白的纯化
        2.2.13 疫苗制备
        2.2.13.1 多肽疫苗的制备
        2.2.13.2 PP-pTau31疫苗的制备
        2.2.13.3 佐剂使用
        2.2.14 ELISA
        2.2.14.1 血浆/脑匀浆tau含量测定
        2.2.14.2 血清抗体含量测定
        2.2.14.3 血清抗体分型实验
        2.2.15 硫酸铵沉淀法纯化血清蛋白
        2.2.16 ELISPOT
        2.2.17 细胞培养
        2.2.18 质粒转染
        2.2.19 FRET实验
        2.2.20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P301S转基因小鼠行为学、病理学及血清学跟踪研究
    3.1 行为学研究
        3.1.1 体重
        3.1.2 生存期
        3.1.3 握力实验
        3.1.4 加速转棒实验
        3.1.5 步幅长度
        3.1.6 复合表型评分系统(肢体协调综合评分)
        3.1.7 水迷宫实验
        3.1.8 旷场实验
        3.1.9 筑巢实验
        3.1.10 小结
    3.2 病理学研究
        3.2.1 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3.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
        3.2.3 脏器变化
        3.2.4 小结
    3.3 血清学研究
        3.3.1 血浆中人源tau蛋白变化
        3.3.2 血浆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变化
        3.3.3 脑匀浆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变化
        3.3.4 小结
    3.4 检测因子相关性分析
    3.5 讨论
    3.6 结论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磷酸化tau表位疫苗对AD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
    4.1 磷酸化tau表位疫苗磷酸化表位筛选
        4.1.1 候选重组磷酸化tau多肽的设计
        4.1.2 候选重组磷酸化tau多肽的免疫原性分析
        4.1.3 优选重组磷酸化tau多肽表位pTau31的安全性分析
        4.1.4 小结
    4.2 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pTau31表位疫苗的制备与表征
        4.2.1 PP-pTau31表位疫苗的设计
        4.2.2 诺如病毒P颗粒蛋白基因突变与构建
        4.2.3 重组诺如病毒P颗粒蛋白PP-3C的表达与纯化
        4.2.4 重组诺如病毒P颗粒蛋白PP-3C理化性质分析
        4.2.4.1 PP-3C蛋白分子量及聚体形式分析
        4.2.4.2 透射电镜(TEM)对重组诺如病毒P蛋白形态分析
        4.2.5 重组诺如病毒P颗粒蛋白与pTau31多肽连接工艺与连接效率研究
        4.2.6 小结
    4.3 磷酸化tau表位疫苗PP-pTau31的免疫原性与优选佐剂研究
        4.3.1 PP-pTau31的免疫原性评价
        4.3.1.1 在C57BL/6 小鼠中的免疫设计
        4.3.1.2 PP-pTau31免疫原性评价
        4.3.2 优选疫苗佐剂筛选
        4.3.2.1 在C57BL/6 小鼠中的免疫设计
        4.3.2.2 免疫原性评价
        4.3.3 PP-pTau31疫苗诱导的T细胞免疫反应分析
        4.3.4 小结
    4.4 PP-pTau31疫苗在P301S转基因鼠中的免疫效果研究
        4.4.1 PP-pTau31疫苗在P301S转基因鼠中的免疫方案设计
        4.4.2 PP-pTau31疫苗在P301S转基因鼠中的免疫原性分析
        4.4.3 P301S转基因鼠在PP-pTau31疫苗免疫后的行为学变化研究
        4.4.3.1 P301S转基因鼠体重变化
        4.4.3.2 P301S转基因鼠生存期变化
        4.4.3.3 P301S转基因鼠运动相关行为学变化
        4.4.3.4 P301S转基因鼠认知行为学变化
        4.4.4 P301S转基因鼠在PP-pTau31疫苗免疫后脑中蛋白水平变化研究
        4.4.4.1 P301S转基因鼠脑匀浆中tau蛋白水平变化
        4.4.4.2 P301S转基因鼠脑海马区tau蛋白水平变化
        4.4.4.3 P301S转基因鼠脑海马区胶质细胞水平变化
        4.4.5 PP-pTau31疫苗在P301S转基因鼠中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4.4.5.1 PP-pTau31疫苗在P301S转基因鼠中诱导的T细胞免疫反应分析
        4.4.5.2 PP-pTau31疫苗免疫后P301S转基因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
        4.4.5.3 PP-pTau31疫苗免疫后P301S转基因鼠的脑匀浆细胞因子变化
        4.4.5.4 PP-pTau31疫苗免疫后P301S转基因鼠的组织病理变化
        4.4.6 小结
    4.5 PP-pTau31疫苗的免疫作用机制研究
        4.5.1 免疫治疗后P301S转基因鼠血浆tau蛋白水平变化
        4.5.2 免疫治疗后P301S转基因鼠脑匀浆tau蛋白传播活性分析
        4.5.2.1 FRET检测游离tau蛋白活性方法建立
        4.5.2.1.1 质粒构建
        4.5.2.1.2 质粒表达验证
        4.5.2.1.3 FRET检测方法适用性评估
        4.5.2.3 免疫治疗后P301S转基因鼠脑匀浆tau蛋白传播活性检测
        4.5.3 PP-pTau31疫苗诱导的抗体性质分析
        4.5.3.1 血清抗体结合NFT效果研究
        4.5.3.2 血清抗体对脑匀浆中tau蛋白传播活性的抑制效果研究
        4.5.4 小结
    4.6 讨论
    4.7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接头蛋白复合体FgAp2和蛋白酶FgPrb1调控禾谷镰刀菌致病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赤霉病研究进展
        1.1 小麦赤霉病发展概况
        1.2 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生物学特征
        1.3 小麦赤霉病的致病机理
        1.4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现状
    2 Ap2内吞复合体研究概况
        2.1 囊泡运输系统概述
        2.2 AP复合体功能介绍
    3 MAPK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3.1 哺乳动物中MAPK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3.2 酵母中MAPK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4 蛋白水解酶家族的研究进展
        4.1 蛋白水解酶的分类
        4.2 丝氨酸蛋白酶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菌株和载体
        1.2 田间致病性试验植株
    2 试验方法
        2.1 禾谷镰刀菌培养及保存方法
        2.2 禾谷镰刀菌DNA提取方法
        2.3 PCR技术
        2.4 DNA凝胶电泳和PCR产物纯化
        2.5 DNA克隆技术和转化
        2.6 基因敲除
        2.7 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和转化子的验证
        2.8 Western blot试验分析
        2.9 Co-IP
        2.10 酵母双杂验证互作
        2.11 泛素体系介导的膜系统酵母双杂
        2.12 基因表达量检测
        2.13 常见染料染色方法
        2.14 禾谷镰刀菌致病性检测
        2.15 禾谷镰刀菌DON毒素的提取和测定
        2.16 透射样品电镜
        2.17 Image J灰度量化分析
        2.18 组织细胞甘油含量的检测
        2.19 基本表型测定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禾谷镰刀菌中内吞复合体通过CWI途径参与调控致病力的机制研究
        1.1 FgAp2复合体的鉴定
        1.2 FgAp2复合体参与调控菌体营养生长
        1.3 FgAp2复合体参与调控分生孢子形态
        1.4 FgAp2复合体缺失突变体不影响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过程
        1.5 FgAp2复合体参与调控禾谷镰刀菌的致病力
        1.6 FgAp2复合体参与调控细胞壁的代谢
        1.7 讨论和小结
    2 禾谷镰刀菌中枯草杆菌蛋白酶FgPrb1参与调控致病力的机制研究
        2.1 禾谷镰刀菌中枯草杆菌蛋白酶的分析鉴定
        2.2 禾谷镰刀菌中枯草杆菌蛋白酶的基因敲除
        2.3 禾谷镰刀菌中枯草杆菌蛋白酶家族突变体的致病力检测
        2.4 FgPrb1参与调控禾谷镰刀菌的营养生长
        2.5 FgPrb1调控禾谷镰刀菌的致病性
        2.6 FgPrb1 参与调控DON毒素的合成
        2.7 FgPrb1 通过HOG通路响应渗透胁迫
        2.8 FgPrb1参与调控脂滴的代谢
        2.9 FgPrb1参与调控自噬的过程
        2.10 FgPrb1影响禾谷镰刀菌的无性生殖
        2.11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后续工作展望
    1 全文总结
    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引物序列

(8)饲粮镉污染对蛋鸡繁殖毒性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镉的概述
        1.1 镉的理化性质
        1.2 镉污染的来源与现状
        1.3 畜禽生产中镉污染
        1.4 镉的吸收与代谢
    第二节 镉对机体损伤的研究
        2.1 镉与肝脏损伤
        2.2 镉与肾脏损伤
        2.3 镉与骨损伤
        2.4 镉与生殖系统损伤
        2.5 镉与氧化损伤
    第三节 蛋壳形成与卵泡的发育和闭锁
        3.1 蛋壳的分泌
        3.2 卵泡的发育
        3.3 卵泡闭锁与颗粒细胞凋亡
        3.4 细胞凋亡的概述
        3.5 FoxO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进展
        3.6 mTOR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3.7 microRNA
    第四节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4.1 立题依据
        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4.3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饲粮镉污染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镉残留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饲粮镉污染对机体钙平衡和蛋壳腺基质蛋白表达的影响
    第一节 饲粮镉污染对机体钙稳态的影响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3 讨论
        1.4 小结
    第二节 饲粮镉污染对蛋壳腺中基质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四章 饲粮镉污染对蛋鸡肝脏损伤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镉污染对蛋鸡卵巢损伤及颗粒细胞增殖或凋亡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1 全文总结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鹦鹉热衣原体多表位融合疫苗的设计优化及抗感染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章 Cps MOMP、质粒蛋白CPSIT_p6优势抗原表位的预测、鉴定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Cps多表位融合疫苗抗感染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滴鼻、肌肉注射联合免疫对Cps多表位融合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新型疫苗佐剂增强Cps多表位融合抗原抗感染保护作用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本研究受以下基金资助
致谢

(10)褪黑素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褪黑素的生物合成
        1.1.1 褪黑素合成的关键酶
        1.1.2 褪黑素的结合位点
    1.2 褪黑素受体的生理作用
        1.2.1 褪黑素对繁殖的影响
        1.2.2 褪黑素对其他生理作用的影响
    1.3 松果体发育对褪黑素的影响
    1.4 褪黑素在动物生产中应用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试验动物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产蛋性能的检测
        3.2.2 激素含量的测定
        3.2.3 松果体细胞的培养
        3.2.4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检测
        3.2.5 RT-PCR
        3.2.5.1 总RNA的提取
        3.2.5.2 引物的设计
        3.2.5.3 第一链cDNA合成
        3.2.5.4 PCR的扩增
        3.2.5.5 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
    3.3 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产蛋时期蛋鸡产蛋性能和激素的关联性分析
        4.1.1 不同产蛋时期蛋鸡血液中激素含量
        4.1.2 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相关指标
    4.2 不同产蛋时期蛋鸡松果体发育和褪黑素含量的变化
        4.2.1 不同产蛋时期蛋鸡松果体发育情况
        4.2.2 不同产蛋时期蛋鸡松果体细胞生长情况
        4.2.3 不同产蛋时期蛋鸡松果体合成褪黑素的能力
    4.3 添加外源性褪黑素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4.3.1 血液中激素含量的检测
        4.3.2 蛋品质的检测
        4.3.3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鸡蛋成分
        4.3.4 产蛋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检测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四、颗粒饲料在野生动物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重金属在近岸海域海产品中的富集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 林怡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2]鱼类脂滴自噬与脂滴水解在脂代谢调控中的互作机制研究[D]. 韩思兰.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乌苏里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黑色素沉积及毛色基因筛选的研究[D]. 姜恩泽.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4]水貂阿留申病流行病学调查及Eva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 李俚.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5]济南动物园袋鼠常发疾病的调查及防控[D]. 仉伟.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2)
  • [6]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pTau31表位疫苗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研究[D]. 孙瑶. 吉林大学, 2020(08)
  • [7]接头蛋白复合体FgAp2和蛋白酶FgPrb1调控禾谷镰刀菌致病性的研究[D]. 徐罗娜. 浙江大学, 2020(01)
  • [8]饲粮镉污染对蛋鸡繁殖毒性及其机理研究[D]. 朱明坤. 浙江大学, 2020(01)
  • [9]鹦鹉热衣原体多表位融合疫苗的设计优化及抗感染保护作用研究[D]. 李育萌. 南华大学, 2020
  • [10]褪黑素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研究[D]. 张苗蕊.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颗粒饲料在野生动物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