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语语用负迁移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周诗琳[1](2021)在《国内外语用迁移研究文献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用迁移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语际语用学与二语习得研究相结合的交叉研究领域,它研究语言习得者的母语和社会文化语用知识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语用迁移研究大多数属于实证研究,对外语教学起到促进作用。该文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方面,结合国内外学者对语用迁移的相关研究,探讨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戴沅芳[2](2019)在《双语理论下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与语用迁移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语用能力和语用迁移是语用学界和应用语言学界十分关注的论题,然而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却鲜有人探究。先行研究表明,当前语用能力研究存在一定的缺欠,具体表现为缺乏对非母语环境下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研究,并且对其与语用迁移之间的关系解释力不足。因此,本研究依据双语理论(Dual Language Theory),采用基于自建小型语料库收集语料的实证研究方法,探究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与语用迁移之间的关系。根据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回答三个问题:(1)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英语进行口语表达时出现何种类型的语用迁移?具体来说,在语义程式的使用上和语篇表达内容上如何体现?(2)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英语进行书面语表达时出现何种类型的语用迁移?具体来说,在词汇、句法和语篇上如何体现?(3)不同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和语用迁移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解释?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语用能力和语用迁移研究的文献梳理,本研究以双语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建构了本论文的分析框架,用以阐释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内涵及其与语用迁移的关系。根据自建小型语料库中的语料数据,本论文分别呈现了数据分析结果,包括英语本族语者、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汉语本族语者分别在口语语料中的语义程式使用频率上和语篇表达内容上,以及在书面语语料中的各类词汇选择、句式使用、论点论据和布局谋篇手段的使用频率的统计;汉、英本族语者在口语表达和书面语表达中的差异度;不同口语语用能力和书面语语用能力的学习者与汉、英本族语者在口语表达和书面语表达上的差异度。根据研究结果,本论文分别从不同口语语用能力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语义程式和语篇表达内容上的语用迁移类型及特点,不同书面语语用能力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词汇、句法以及语篇上语用迁移类型及特点,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用能力与语用迁移的关系,以及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语用能力与语用迁移的关系几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分析结果,分别围绕外语学习者语用知识体系中的共同语用知识、协同语用知识和特定语用知识与语用迁移的关系,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路径及各阶段语用表现几个方面展开进一步的讨论。本研究发现如下:(1)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进行英语口语表达时,在语义程式使用方面出现了语用迁移。明显语用迁移、非明显语用迁移、语用迁移过度和语用迁移凹陷四种类型的语用迁移均有发生。其中,发生非明显语用迁移的语义程式数量最多,发生语用迁移过度的语义程式数量最少。在语篇表达内容方面,除语用迁移过度外,明显语用迁移、非明显语用迁移和语用迁移凹陷均有发生,其中非明显语用迁移的发生频率最高。在不同“拒绝”言语行为诱发因素下,学习者发生语用迁移的类型和数量不同。其中在“邀请”和“建议”诱发因素下发生语用迁移的数量较多,“请求”和“提供”诱发因素次之。总体而言,中国英语学习者发生迁移的程度差异不大,已逐渐接近英语本族语者。(2)中国英语学习者进行英语书面语表达时,明显语用迁移、非明显语用迁移、语用迁移凹陷和语用迁移过度均有出现。具体而言,在词汇和句法层面上,仅出现明显语用迁移、非明显语用迁移和语用迁移过度,而四种类型的语用迁移全部出现在语篇层面。在词汇层面,发生非明显语用迁移的数量最多,明显语用迁移次之;在句法层面,发生语用迁移凹陷的数量最多,明显语用迁移次之;在语篇层面,发生语用迁移过度的数量最多,非明显语用迁移次之,而明显语用迁移最少。与口语语篇表达的结果不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书面语篇中语用迁移过度的大量出现说明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在学习者使用目的语进行表达时具有深刻影响,即使已具备较高的语用能力水平,母语特有的文化烙印也会难以抹去。(3)无论在英语口语语篇表达还是书面语语篇表达上,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与语用迁移的关系都呈倒U型。即从语用能力弱的到中等的学习者,随着语用能力的提高,语用迁移程度变大;从语用能力中等的到强的学习者,随着语用能力的提高,语用迁移程度变小。两者之间关系的动态呈现与外语学习者所具备的语用知识结构密切相关。本研究结论: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在使用英语进行口语和书面语表达时存在显着差异,且与汉语本族语者极为相似,体现出语用迁移普遍存在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中,汉、英两种语言系统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是导致语用迁移发生的两大主要原因。本研究对外语教学有三点启示:一是应针对不同外语语用能力的学习者开展语用教学;二是在外语教学中应重视语言使用的基础性训练,注重语用语言知识应用的适切性训练,加强学习者的语言意识的培养;三是教学中应注重社会语用知识的渗透,使学习者了解母语和目的语社会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加强学习者文化意识的培养,最终减少语用负迁移的影响,甚至避免语用失误的发生,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本研究从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进一步拓展了语用能力和语用迁移的研究,发现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一般性特征及路径,并从外语学习者的语用知识结构出发,深入分析了发生语用迁移的深层原因,对外语教学中语用能力培养有重要启示作用。最后应该指出,本研究仍存在某些局限,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克服和不断完善。
刘怡萱[3](2018)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负迁移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母语语言规则的干扰以及中西文化背景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对目的语的单词和语法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仍然会出现由于语用失误而不能流利交流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母语的语用负迁移。本文将以此现象为出发点,运用语言迁移的相关理论,对英语教学进行启发,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陈彧,焦娇[4](2017)在《语用负迁移对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影响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语用负迁移对其话语标记语使用的影响。通过语用失误的案例来说明母语负迁移对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影响成因是多因素的,我们应更深入地研究与对比两种语言文化及语用规则以减少语用负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王丽萍,王爽[5](2017)在《母语语用负迁移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母语语用迁移从性质上可以分为语言语用迁移和社交语用迁移,从作用上可以分为语用正迁移和语用负迁移。母语语用负迁移是导致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也是二语习得和跨文化领域研究者们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语言语用负迁移和社交语用负迁移两个方面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并提出了一些避免语用失误的教学建议。例如在具体情境中教授语言知识;辅助大量原汁原味的材料;开展多种类型的英语活动。
侯晓舟,朱琳[6](2017)在《基于反应时的第二语言学习者语用负迁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第二语言学习者语用负迁移现象得到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重视,并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从学习者本身的认知心理出发,以高校英语专业一年级60名学生作为被试,通过软件编辑《走遍美国》视频作为实验语料,利用实验心理学的简单反应时实验对学习者大脑中语用模块的构成对语用负迁移现象产生的过程进行了解释。
郭姗姗[7](2016)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和身份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使用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进行信息传递的同时还需要建构自身的身份。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的文化身份构建可以分为3种:母语文化身份构建、目的语文化身份构建和多元文化身份构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意识地使用语用迁移,特别是语用负迁移,有利于交际双方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接受,进而构建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
唐琦[8](2016)在《语用负迁移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文中指出中国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明显落后于语言能力,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因为母语语用负迁移导致语用失误,不能顺畅地交流。本文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语用语言负迁移和社交语用负迁移的产生原因、表现,并就此提出了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涂文婷[9](2014)在《语用负迁移与汉英口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母语的语用负迁移是造成语用失误原主要原因。汉英口译中常表现为口译语用语言失误和口译社交语用失误。为清除这类语用失误,高校要良好的学习语言氛围,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其应对能力。
吴茜[10](2013)在《艺体生大学英语习得中的语用负迁移研究》文中认为以语用迁移理论为基础,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冲突和英汉语言比较分析等方面,对艺体生大学英语习得中的语用负迁移现象及原因进行探讨,提出减少语用负迁移的对策,从而提高艺体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和英语学习效率。
二、母语语用负迁移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母语语用负迁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外语用迁移研究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外语用迁移的相关研究 |
2.1 案例分析研究 |
2.2 定性定量研究 |
2.3 对比分析方法 |
3 国内语用迁移的相关研究 |
3.1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 |
3.2 语用正迁移研究 |
3.3 语用负迁移研究 |
3.4 语用策略对比研究 |
3.5 语用迁移与二语水平的关系 |
3.6 言语行为语用迁移研究 |
4 语用迁移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4.1 研究不足 |
4.2 研究价值 |
(2)双语理论下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与语用迁移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本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语用能力概念的界定 |
2.1.1 语用能力的语言观 |
2.1.2 语用能力的交际观 |
2.1.3 语用能力的语用观 |
2.1.4 语用能力的认知观 |
2.2 外语学习中的语用能力研究 |
2.2.1 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语用能力 |
2.2.2 中介语研究中的语用能力 |
2.2.3 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与评估 |
2.3 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迁移研究 |
2.3.1 语用迁移的理论研究 |
2.3.2 语用迁移的实证研究 |
2.4 先行语用能力及语用迁移研究的缺欠 |
2.4.1 西方本族语者语用能力概念界定的局限性 |
2.4.2 外语学习环境下语用能力研究的不足 |
2.4.3 先行语用迁移研究的缺欠 |
2.4.4 外语语用能力与语用迁移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分析框架 |
3.1 双语理论视域下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 |
3.1.1 双语理论中的中介语语言能力 |
3.1.2 双语语言概念系统 |
3.1.3 双语者语用能力的概念社会化过程 |
3.2 双语理论视域下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迁移 |
3.3 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分析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语料收集 |
4.1.1 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 |
4.1.2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 |
4.1.3 汉语本族语者语料库 |
4.2 研究过程 |
4.3 数据描述 |
4.3.1 英语本族语者语料数据描述 |
4.3.2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数据描述 |
4.3.3 汉语本族语者语料数据描述 |
4.3.4 口语语料库的数据合并描述 |
4.3.5 书面语语料库的数据合并描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果分析 |
5.1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口语语篇表达中的语用迁移 |
5.1.1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义程式使用上的语用迁移类型及特点 |
5.1.2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篇表达内容上的语用迁移类型及特点 |
5.2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书面语语篇表达中的语用迁移 |
5.2.1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词汇层面语用迁移类型及特点 |
5.2.2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句法层面语用迁移类型及特点 |
5.2.3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语篇层面语用迁移类型及特点 |
5.3 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用能力与语用迁移的关系 |
5.3.1 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用能力与语义程式使用上语用迁移的关系 |
5.3.2 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用能力与语篇表达内容上语用迁移的关系 |
5.3.3 小结 |
5.4 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语用能力与语用迁移的关系 |
5.4.1 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语用能力与词汇层面语用迁移的关系 |
5.4.2 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语用能力与句法层面语用迁移的关系 |
5.4.3 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语用能力与语篇层面语用迁移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知识结构与语用迁移 |
6.1.1 共同语用知识与语用正迁移 |
6.1.2 协同语用知识与语用正、负迁移 |
6.1.3 特定语用知识与语用负迁移 |
6.2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路径及原因 |
6.2.1 中国英语学习者不同语用能力发展阶段语用迁移的表现 |
6.2.2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与语用迁移关系的成因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发现 |
7.2 研究启示 |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负迁移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语用迁移的几种表现 |
三、语用负迁移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
四、语用负迁移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
(一) 注重中西文化差异, 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 |
1. 扎实的语言功底是跨文化交际的奠基石。 |
2. 对比中西文化, 分析异同, 促进学生理解。 |
(二) 恰当运用词块教学 |
(三) 鼓励学生大量阅读 |
(四) 教师自身要加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
五、结束语 |
(5)母语语用负迁移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跨文化交际概述 |
3 语际语用学与母语语用负迁移 |
3.1 语际语用学概述 |
3.2 母语语用负迁移定义 |
4 母语语用负迁移导致的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
4.1 语言语用负迁移引起的语用失误 |
4.2 社交语用负迁移所引起的语用失误 |
5 避免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教学策略 |
5.1 在教学中设计更多贴合生活的学习活动, 在具体情境中教授语言知识 |
5.2 教学过程中辅助大量原汁原味的材料, 善于借用工具书 |
5.3 开展课外兴趣小组、英语角等多种类型的英语活动 |
6 结语 |
(7)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和身份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用迁移与跨文化交际 |
二、语用迁移与身份的研究 |
三、语用迁移与身份构建 |
(一)母语文化身份的构建 |
(二)目的语文化身份构建 |
(三)多元文化身份的构建 |
结语 |
(8)语用负迁移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语用负1迁移的类别 |
1. 语用语言负迁移。 |
2. 社交语用负迁移。 |
三、语用负迁移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
1. 认识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区别。 |
2. 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 |
3. 改善教学环境。 |
四、结语 |
(9)语用负迁移与汉英口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用迁移与语用失误 |
二、语用负迁移和汉英口译中的语用失误 |
(一) 语用负迁移造成的口译语用语言失误 |
1. 套用母语词语表达, 按照字面意思传译 |
2. 套用母语句法结构, 语法混乱 |
(二) 语用负迁移造成的口译社交语用失误 |
1. 套用母语社会习俗, 造成交际不畅 |
2. 套用母语文化背景, 造成传译失误 |
三、语用负迁移对口译教学的启示 |
(一) 加强目的语输入, 营造目的语氛围 |
(二) 培养跨文化意识, 了解汉英文化差异 |
(三) 创造语用环境, 提高应对能力 |
(10)艺体生大学英语习得中的语用负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艺体生英语习得中的语用负迁移现象 |
1. 语言语用负迁移 |
2. 社交语用负迁移 |
二、艺体生英语习得中的语用负迁移原因分析 |
1. 年龄因素 |
2. 英语基础因素 |
3. 英语学习方法因素 |
三、减少艺体生英语习得中语用负迁移的对策 |
1. 培养艺体生的跨文化意识 |
2. 使用对比教学法 |
3. 创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和学习氛围 |
四、结语 |
四、母语语用负迁移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外语用迁移研究文献综述[J]. 周诗琳. 海外英语, 2021(07)
- [2]双语理论下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与语用迁移关系研究[D]. 戴沅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负迁移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 刘怡萱. 北方文学, 2018(32)
- [4]语用负迁移对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影响分析[J]. 陈彧,焦娇. 疯狂英语(理论版), 2017(04)
- [5]母语语用负迁移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研究[J]. 王丽萍,王爽.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7(05)
- [6]基于反应时的第二语言学习者语用负迁移[J]. 侯晓舟,朱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 [7]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和身份构建[J]. 郭姗姗.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 [8]语用负迁移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 唐琦. 校园英语, 2016(21)
- [9]语用负迁移与汉英口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J]. 涂文婷.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 [10]艺体生大学英语习得中的语用负迁移研究[J]. 吴茜. 中国电力教育, 2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