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名举报”能否实至名归?(论文文献综述)
宋晓琪[1](2020)在《全流程视角下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困境及优化路径》文中认为本文立足于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进展现状,从全流程的视角切入,严格遵循“顶层分类管理体系构建——前端分类投放——中端分类收运——末端分类处置”这四大分类管理流程,查阅大量2013—2019七年间的相关文献,运用问卷调查、人物访谈、案例比较等研究方法,将协同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作为四大基本理论支撑,通过分析各个流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来考察A市政府作用在此项工作中发挥的成效与不足。同时,选取日本和台湾两个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成功案例,在“去异求同”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启示。最后,依然遵循四大管理流程,并结合政策工具、政府规制、循环经济、社区治理、正负激励等“N”种理论的核心内涵,对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面临的困境“对症下药”,分别提出对应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A市虽然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分类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居民分类意识有所提高、终端处置设施运行良好,但面临的困境显得更加突出,亟需提出可行的优化路径。主要包括:顶层分类管理体系构建环节的政府治理理念、政策工具选择、管理主体权责和必要配套机制;前端分类投放环节的投放原则、宣传教育、群众基础;中端分类收运环节的混合收运、监管过程、回收系统;末端分类处置环节的处置方式、技术、资金难关以及垃圾处理的市场化水平和垃圾处理厂的空间布局。
周莹[2](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刘名[3](2020)在《大连金普新区基层政务新媒体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下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全新的问题。政府在这个阶段除了要满足民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外,还需构建一个服务型政府,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构建一个具有更好执行力与公信力的服务型政府。需要及时转换政府部门职能,尝试放权宽松监管的创新模式。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呈现出蓬勃态势,人类社会正迈入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作为国家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及参与者,政府部门如果想要继续加强对社会的推动力,就需要重视与强化其自身的管理水平与服务功能。随之应运而生的电子政务将网络技术作为基本手段,为社会提供了优质和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在过去的几年中,政府部门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政府网站普及化、重点业务信息化。近年来,以微博、微信、政务APP为代表的“两微一端”政务新媒体平台更是以其交流自由、互动便捷、快速聚集民意等特点受到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2018年12月27日,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到2022年,需构建一个集信息权威性、回馈及时性、沟通服务便捷性于一身的平台,进而才能彻底改善政务新媒体发布信息的传播、政府的公信力以及舆论的引导等全方位服务能力。最终实现规范、创新与融合全方位共同发展的全国政务新媒体工作目标。在此意见中,政务新媒体首次被正式提出,全面提升政务新媒体特别是基层政务新媒体传播力也成为推进电子政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主要方法为:阅读大量文献、配合实际考察、再对相关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索。研究共分为如下几部分:文章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和国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基本的方向及思路。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从理论方面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依据。文章第三部分是介绍大连金普新区基层政务新媒体建设发展现状,对大连金普新区基层政务新媒体建设的成效进行分析。随后,文章通过走访调查的方式对金普新区基层政务新媒体满意度开展调查,并根据调查的结果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分别是设计规划不明确、目标定位不明确、政务服务创新性不够凸显、“两微一端”发展速度有差别、信息共享困难和专业化运营能力薄弱。文章第四部分研究了国内外政务新媒体建设状况,对大连金普新区基层政务新媒体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经验。文章第五部分提出了大连金普新区基层政务新媒体建设的发展对策四项,具体包括高标准设计、充分整合资源、加强运营管理以及考虑公众需求。
肖新平[4](2019)在《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文中指出本研究聚焦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与考核实效之间的偏差问题或曰考核制度为何难以全面落实和取得预期或理想的效果。针对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进行实地研究与组织文化的分析,结合政府组织发展趋势及基层公务员自身的时代特征及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提出提升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取有关资料,以X市政务中心及该市N部门的考核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叙事分析、文本分析、个案分析、跨学科研究以及比较、归纳等。缘起于美国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主要借用与学习了西方企业管理的经验做法,主张用企业家精神改革公共部门与重塑政府。诚然,这种做法有其现实的效用与价值,然而这一理论源于企业管理、产生自美国而本身无法摆脱固有的企业文化与美国文化特质。由于公私部门性质与中美国家文化的差异,以重塑政府与企业家精神为主导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应用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双重的“组织文化不适应”,即与公共部门组织文化及国家宏观组织文化的不匹配、不契合,并产生经验借鉴、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与误读等认知偏差,从而导致考核制度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的实效。本研究从公私部门的组织文化差异与中西国家宏观组织文化即国家文化差异两种视角进行比较研究,力求对于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系统、深入的组织文化解读与阐释。研究价值: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通过整合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并将其变通作为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问题存在从组织文化的三个层面进行阐释,同时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工具与理论来源即新公共管理及绩效管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以个案分析为视角考察2007-2017年十年间X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发展、演变及其问题的根源,提出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的对策建议,如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总体设计、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的认知、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价值导向、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的知情参与及自我管理、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组织文化建设等,这些建议有助于深化各方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认知,并为今后各地基层公务员的考核管理提供启示、经验借鉴以及具体的改进举措,更好促进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效的提升。研究主要创新点:1.理论创新。鉴于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组织文化理论彼此的相似相容与互补性,将他们加以整合、变通应用,沙因组织文化三个层次基础上,将潜在基本假设层面与国家文化维度对应,并鉴于中国传统社会建立在差序格局与熟人社会基础上人际关系对于考核的重要影响,将性别维度替换为特殊主义维度,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2.阐释创新。公共部门组织文化的特质在于其任务与职责的公共性,这决定了其所追求的信念与价值观;同时,论证了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集体主义的文化倾向,核心是中和思想。3.考核理念的创新。提出人性向善的管理假设与四类人性假设及“去考核”、“考核替代”、“公务员自我管理”等。4.考核举措创新。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三级分类管理;德能勤绩廉考核指标具体内容的细化;考核中公务员合法权益的维护与救济;讨论领导与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的规范管理;X市考核经验与启示。研究结论:本文研究了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实践及问题,得出考核制度之所以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实效的原因在于:借鉴企业管理做法的外来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应用于中国公务员考核时遭遇了双重的文化不适应,即公私部门组织文化与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本质差异导致的对于该理论的理念与考核工具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误读与认知偏差。公共部门工作职责与任务的公共性决定了其所信奉的信念与价值观与新公共管理主张的竞争、效率、成本、收益、顾客导向等价值理念及理性经济人假设等共享文化假设的不匹配;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中国国家文化的集体主义倾向。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与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集体主义的生活与生产方式,集体生活与劳作需要家族成员协作与家长的统领,产生了尊卑与亲疏的差序格局,进而形成高权力距离、特殊主义以及长期导向等国家文化特点。
郭姝艳[5](2019)在《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文中认为《焦点访谈》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栏目,自1994年开播之日起,就开启了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新时代,受到了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栏目不仅在舆论监督报道方面独树一帜,在重大主题活动报道、突发事件报道等方面也占据重要地位。二十多年来,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焦点访谈》也经历多次改版,逐渐形成了稳定的节目形态。由于媒介环境的变化,《焦点访谈》与最开始的节目相比较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在现今社会中,它又呈现出怎样的传播特点?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方面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为栏目带来的利弊有哪些?笔者带着诸如此类的问题投入到对《焦点访谈》的分析之中。本文运用新闻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对《焦点访谈》展开解读,沿用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对《焦点访谈》节目的文本作宏观结构、微观结构等文本分析,然后对《焦点访谈》话语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对节目发展中出现的瓶颈问题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论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阐释,并说明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难点创新点;第二部分,对论文的分析主体《焦点访谈》和主要理论做一个综述,包括话语分析、新闻话语分析和本文如何应用这些理论方法;第三部分,对《焦点访谈》的节目展开话语文本分析,从语义宏观结构、图式超结构、微观结构到修辞与风格,分析具体的节目样本以得出结论;第四部分,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表达几方面分析节目话语的传播特点;第五部分,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总结其遇到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提出笔者的建议。
唐艳华[6](2018)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个目标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严格,重心在基层。鉴于乡镇干部在基层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不仅必要,更显迫切。但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过程中,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出现了动力不足、活力不强、流动不畅、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推进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发展,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也是治理我国基层干部懒政怠政现象的关键举措,更是贯彻落实中央从严管理干部最新政策法规的现实诉求,相关研究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国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在经历建国初期、人民公社、社改乡和新时代四个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在治理体系、干部效能、责任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面临因为薪酬制度固化、考核评价脱节、轻视心理管理、晋升条件过严和配套制度建设滞后而导致的激励约束失衡、薪酬激励不够、精神激励缺失和晋升激励不足等困境。在对江西省南昌市X区的干部薪酬、福利、晋升、考核、廉政制度系统考察中进一步发现,该区所辖乡镇中激励与约束机制方面存在失衡、失调、乏力、软化等问题。在国外,美国、日本和越南的基层公务员考核具体化、晋升程序化、薪酬分类化与奖励多样化等方面的经验非常典型,而国内无锡市滨湖开发区、济南市、黄石市三地干部考核任免、正向激励和容错免责激励机制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归纳起来,国内外在考核激励、薪酬调节、职务晋升、培训教育的机制建设,为我国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与启示。为此,在全面从严治党大背景下,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创新,应重在完善政绩考评机制、选拔任用机制、正向激励机制、动态监督机制、容错纠错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六大机制”上着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第一,选取江西南昌市X区乡镇干部作为研究标本,系统分析了他们的薪酬、福利、晋升、考核、廉政等乡镇干部激励约束体系,具有一定的原创性;第二,从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来探讨乡镇干部的激励约束机制,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提供经验范本和决策参考,拓展了公务员管理相关理论,且具有一定的推广和适用价值;第三,基于国内外典型经验的总结,从实践操作层面,提出一整套完善乡镇干部政绩评估机制、选拔任用机制、正向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动态监督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的对策建议,在国内研究还比较少见,必将是一种较新的尝试。未来有关该问题研究,可以在加深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扩充实证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并充分运用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激励手段与约束形式。
韩仲杰[7](2018)在《网络募捐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的出台意味着我国的慈善事业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社会与日俱增的慈善活动掀起了全民慈善的热潮,慈善不再是少数爱心人士向社会奉献爱心与援助,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接连不断的投身于慈善活动当中。以往比较传统的慈善理念在时代飞速发展下而发生改变,一种新兴的扶弱济贫、募集捐款方式——网络募捐应时而起,其具有独特优点的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较多问题。怎样识别网络上皂白难分的募捐信息,能够实至名归的帮助到那些弱势群体;怎样保障捐赠者的知情权;怎样规范网络募捐平台,怎样完善网路募捐的法律规制,上述问题皆是网络募捐仍然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网络募捐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与传统募捐的区别进行了辨析。第二部分是阐述了我国网络募捐的实践现状,针对目前社会上比较热议的案例罗尔“卖文救女”案进行分析,并通过上述分析总结出我国网络募捐现在存在的问题,包括网络募捐平台规制、主体资格、信息公开、隐私保护、监督管理等方面,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针对上述阐述的问题总结了相应的完善方法,从而引导和规范网络募捐健康发展。
孙峰[8](2018)在《网络社会情境中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共政策是政府等公共权力机关对社会价值和利益做出的权威性分配,决定着管理活动的方向和目标,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政策议程设置是公共政策的首要环节,处于社会问题进入决策视野的“颈项”位置,是开启政策过程的前置阶段。网络社会开启了政策议程设置嬗变之窗,传统政策议程设置模式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当今网络时代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新情境中,政策议程设置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断增加。随着互联网和现代化研究热度的不断增加,政策议程设置正在酝酿以网络社会和现代化为突破点的新研究范式。基于这一态势,本研究借助文献分析、案例研究、调研访谈、比较研究、演绎推理和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以2015年以来的我国出租车改革议程为例,探索了网络社会情境中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的现实表征、驱动因素、局限性及其产生机理,并提出了政策议程设置顺应网络社会情境的优化方略。基于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的实际,本文研究对象并不是所有情境下和全类别的政策议程设置,为了增强研究聚焦性和深度,使之更能体现公共决策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特点,将研究对象设定为网络社会情境中存在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开放式的政策议程设置。政策议程设置具有情境敏感性,当下我国网络社会情境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互联网+”将网络社会的战略高度大大提升,虚拟化、离散化、泛在化的网络公共空间成为政策议程设置的新场域。同时,现代公民意识不断成长,他们通过交往行动将生活世界中的议题在公共领域讨论、辩护和批判,使我国民主机制的潜力得以释放。“互联网+”的时代新情境、公共领域民主潜力释放、公众个体思想和行为的现代化新特征,共同构成了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的网络社会新情境。金登的多源流理论是政策议程设置的经典分析模型,然而其中国化过程遇到了体制、观念、环境等方面的新变量。本文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建构了更契合网络时代特征、我国国情和现代化趋向的网络多源流模型。基于网络多源流模型的分析框架,以我国出租车改革议程为例,对网络社会情境中政策议程设置的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信息把关和政策之窗进行了分析,发现政策议程设置各个环节都体现出不同于传统模式的新特点:政策议题建构实现了网络突破、政策共同体出现融合型参与态势、政治机会结构发生变迁、信息把关走向专业规范化、政策之窗开启的不可预测性和控制手段增加。通过对网络社会情境中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现实表征的分析发现,政策议程设置的逻辑取向正在由“政治建构”向“社会建构”转变、运行过程由“闭门造车”向“开放吸纳”转变、参与主体由“精英主导”向“大众参与”转变、决策机制由“经验控制”向“理性沟通”转变。这种转变是互联网和现代化潮流影响下多重要素共同驱动的结果。社会问题及其特性改变是前置性驱动因素,互联网技术是工具性驱动因素,参与理念的改变是价值性驱动因素,社会利益结构和分配机制的变化是根本驱动因素,政治管理制度现代化是直接驱动因素。虽然网络社会情境中我国政策议程设置体现出趋向现代性的现实表征,但依旧存在诸多局限性。借助Nvivo11进行编码分析,发现政策议程设置主要存在六大约束要素:议程参与主体间信任缺失、议程目标设定科学性不足、决策信息处理与利用欠佳、政策共同体沟通成效较低、利益相关者话语权不平衡、法律规范和领导协调不够。这些局限性的产生,既受社会转型期信任断层等客观因素影响,也有参与者之间相互信任基础不牢固、现代化决策价值观尚未形成、沟通意识不强等思想层面原因,更是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制度化和程序建设滞后、管理方式不科学的结果。如何克服上述局限,实现政策议程设置在网络社会情境中的优化,是顺应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趋势和提升决策科学性的重要环节。政策议程设置优化本质是实现现代化的系统权变过程。本文以系统权变理论为框架,对国内外现代化理论、标准和我国现实案例中析出的现代化元素进行整合,建构了政策议程设置优化的标准体系和多维系统优化模型。政策议程设置的优化,要以优化标准体系为依据,基于多维系统优化模型,从改善政策议程设置超环境系统、建构议程参与者间信任关系、培育现代化的决策目标价值、完善政策议程设置技术支持和信息把关、加强政策共同体间良性互动、推动议程利益相关者关系合理化、完善法律基础和保障体系等维度采取具体对策。本文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一是建构了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的网络多源流模型分析框架;二是从把关人角度揭示了政策议程设置中信息筛选与流动的过程;三是指出政策议程设置优化本质就是趋向现代性的过程;四是设计了政策议程设置优化标准和多维系统优化模型。网络社会情境中的政策议程设置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研究选题,可以“以小见大”地窥探很多政治社会领域的宏观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研究,逐渐充实完善政策议程设置在网络社会和现代化语境中的理论体系,为推动我国公共决策科学化贡献自己有限的绵薄之力。政策议程设置研究永无止境,本文只是千里跬步,愿做引玉之砖。
魏宇婷[9](2017)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党建实效研究》文中指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带领中国共产党坚持实施全面创新。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坚定意志,抓起烫手山芋,上抓“老虎”,下打“苍蝇”,对内巡视监督,对外追逃追赃,以反腐败为着力点,铺设起天罗地网,严惩腐败。覆盖范围之广,成效之显着,前所未有,不敢腐的社会氛围已然形成。惩不是目标,治才是根本,治标是补救,治本是预防。治标实质上是在为治本赢得时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治党实践,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提出了治本对策,即:废止了一批制度、修订了一批制度,并且新立了一大批制度。从严治党不仅治了标,还从从根本上构筑起了法规制度体系,惩腐朝着制度化方向不断推进,让不能腐成为硬约束,达到从不敢腐到不能腐的过渡。外力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要处理好党员干部的问题,要治理好党,还必须追本溯源,抓好好源头。在思想层面对干部进行教育,让他们自我约束,从心底里自觉地不想腐。党内问题主要还是党员干部自身思想扭曲,定力不够,腐败免疫力不强甚至缺失引发的。由于党性修养不够,不能很好地自律,所以想腐败、愿意腐败的思想十分地严重。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就是要警钟长鸣,就是要锻造起坚固的道德防线,就是要给党员干部补好钙,增强他们对腐败的免疫力,让他们能够有效地抵制诱惑,自觉地净化自己的思想,控制自己的行为,成为一名拥有健康灵魂的好干部。党的建设是一项长久的事业。从严治党,培养管束好党员干部也是一项永续的工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带领全党创新思想,打虎拍蝇,构筑法规制度体系,教育党员干部,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世界为之震惊。而且中国举措正在影响着世界。习近平在国外的讲话与署名文章,破除外界猜疑,纠正外界错误认知,让大批海外华人华侨自豪,令无数海外媒体不惜篇幅予以介绍报道,令海外政要们刮目相看,连连称赞。
宋雪珂[10](2017)在《网络舆情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普及,互联网已经取代了传统媒体的地位,互联网已经作为人们交流信息与获取信息最便捷的工具,更多的人通过这种工具发表对社会百态、对国家政治、对个人成长的观点与建议,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舆情就是社会舆情在网络空间的折射,对社会秩序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是网络大军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参与网络舆情中充满热情和积极性,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舆情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和匿名性,滋生了大学生网络言行的非理性,例如:大学生滥用发言权,侵害了他人和集体的权利。而在网络舆情背景下,大学生之所以表现出网络言行失范,根结底是大学生缺乏网络责任意识带来的结果,因此培育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舆情中的责任意识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笔者在此部分主要对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做了阐明,并对国外及国内关于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的相关文献资料做了综述和评析,探讨了研究本选题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在第二部分中,这也是本文的理论基础,笔者对责任意识和网络舆情相关概念作了界定,从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国家等几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舆情中树立责任意识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根据对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所得出的数据,笔者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在参与网路舆情中网络责任意识现状: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整体责任意识较好,但部分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舆情中存在着网络责任意识缺失的问题,笔者打算从沉迷网络信息,忽略自我责任、滥用言论自由,侵犯他人权利、信谣传谣,漠视国家与社会责任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对当前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责任意识缺失的问题归因,分别从大学生自身、网络社区、高校责任教育、社会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归因;第五部分是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作者从以上四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培育措施。
二、“实名举报”能否实至名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名举报”能否实至名归?(论文提纲范文)
(1)全流程视角下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困境及优化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一) 文献选取说明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 政府、政府职能和政府作用 |
(二) 垃圾、生活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 |
(三) 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管理 |
二、理论基础 |
(一) 协同治理理论 |
(二) 新公共服务理论 |
(三) 利益相关者理论 |
(四) 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二章 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现状 |
一、A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文件梳理 |
(一) 国家级指导文件 |
(二) 地方性指导文件 |
二、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具体内容 |
(一) 各利益相关主体的职责 |
(二) 总体思路和具体分类模式 |
(三) 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 |
(四) 收运体系及其处置方式 |
三、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取得的成效 |
(一) 顶层分类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
(二) 市民垃圾分类意识有所提高 |
(三) 终端垃圾处置设施运行良好 |
第三章 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面临的困境 |
一、顶层分类管理体系构建的困境 |
(一) 政府治理理念滞后 |
(二) 政策工具选择失衡 |
(三) 管理主体权责不清 |
(四) 必要配套机制缺失 |
二、前端分类投放的困境 |
(一) 宣传教育浮于表面 |
(二) 居民配合差强人意 |
(三) 投放准确率仍较低 |
三、中端分类收运的困境 |
(一) 混合收运现象尚未杜绝 |
(二) 收运全过程监管不到位 |
(三) 资源回收系统存在缺陷 |
四、末端分类处置的困境 |
(一) 分类处置方式及技术难关 |
(二) 分类处置资金及设备紧缺 |
(三) 垃圾处理的市场化水平低 |
第四章 国内外分类管理的成功案例及经验借鉴 |
一、日本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的形成 |
(一) 在生态和经济危机下产生 |
(二) 末端处理到循环利用的转变 |
二、台湾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概况 |
(一) 台湾生活垃圾分类的发展历程 |
(二) 台湾垃圾分类处理的具体流程 |
三、从成功案例中获得的经验启示 |
(一) 立法先行政策跟进 |
(二) 政府作用发挥到位 |
(三) 强弱干预刚柔并济 |
第五章 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优化路径 |
一、顶层分类管理体系构建的优化路径 |
(一) 多元主体参与——贯彻协同治理理念 |
(二) 健全法规体系——科学运用政策工具 |
(三) 厘清部门权责——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
(四) 完善配套机制——打破集体行动困境 |
二、前端分类投放的优化路径 |
(一) 明确投放原则——以政府规制为保障 |
(二) 强化宣传教育——以社会组织为依托 |
(三) 巩固群众基础——以社区治理为主力 |
三、中端分类收运的优化路径 |
(一) 混合收运全杜绝——鼓励全民监督 |
(二) 收运过程全透明——规范政府购买 |
(三) 资源垃圾全回收——发展循环经济 |
四、末端分类处置的优化路径 |
(一) 分类处置技术及资金——深化政社合作 |
(二) 垃圾处理市场化水平——放松经济规制 |
(三) 垃圾处理厂空间布局——化解邻避冲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A市生活垃圾分类状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关于A市生活垃圾分类状况的访谈提纲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大连金普新区基层政务新媒体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政务新媒体 |
2.1.2 基层政府 |
2.1.3 基层政务新媒体 |
2.1.4 基层政务新媒体建设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3 使用与满足理论 |
3 大连金普新区基层政务新媒体建设现状分析 |
3.1 大连金普新区基层政务新媒体建设采取的举措 |
3.1.1 政务微博建设情况 |
3.1.2 政务微信建设情况 |
3.1.3 政务APP建设情况 |
3.2 大连金普新区基层政务新媒体建设成效 |
3.2.1 基层政务新媒体成为政府发声的重要渠道 |
3.2.2 基层政务新媒体审核机制初步建立 |
3.2.3 基层政务新媒体是基层政府形象的重要展示途径 |
3.3 大连金普新区基层政务新媒体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
3.3.1 目标定位不准确、功能缺失 |
3.3.2 活跃度低、信息发布被动化 |
3.3.3 信源意识淡薄、整体影响力不足 |
3.3.4 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 |
3.4 大连金普新区基层政务新媒体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成因分析 |
3.4.1 官本位思想影响服务质量 |
3.4.2 处于探索期发展不成熟 |
3.4.3 没有全面落实简政放权政策 |
4 国外与国内基层政务新媒体建设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政务基层新媒体建设经验 |
4.1.1 美国:权责明晰、分级分类推进移动政务 |
4.1.2 韩国:一站式服务推行电子政务 |
4.2 国内其他地区基层政务新媒体建设经验 |
4.2.1 上海:“in赵巷”公众号 |
4.2.2 湖北:“长江云”平台 |
4.3 经验借鉴 |
4.3.1 建立权责明晰的组织机构 |
4.3.2 分级分类制定移动政务建设使用指南 |
4.3.3 加快推动个人隐私保护立法 |
4.3.4 常态化数据监测与综合考核相结合 |
4.3.5 注重内容建设 |
5 大连金普新区加强政务新媒体建设的对策 |
5.1 明确角色定位、强化服务与互动 |
5.1.1 重视“民本位”弱化“官本位” |
5.1.2 以六个“及时”为工作准则 |
5.1.3 深化基层政府对加强基层政务新媒体建设工作的认识 |
5.2 打通政务传播网络渠道、推进政务公开 |
5.2.1 建立完善的传播效果评估机制 |
5.2.2 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机制 |
5.2.3 打造多元化的传播手段 |
5.3 多手段提升政务新媒体的活跃度 |
5.3.1 针对辖区情况打造有区域特色基层政务新媒体 |
5.3.2 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务新媒体的参与度 |
5.4 组建专业运营队伍 |
5.4.1 选拔专业运营人员 |
5.4.2 建立合理的人员管理制度 |
5.4.3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价值及方法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已有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
二、我国公务员考核的作用与成效 |
三、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 |
四、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原因的研究 |
五、改进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建议及其问题 |
六、古今中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与借鉴 |
第四节 理论基础:组织文化相关理论 |
一、文化与组织文化的概念 |
二、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 |
三、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 |
四、应用理论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
五、本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内容框架 |
第二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个案 |
第一节 X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
一、X市政务中心相关情况介绍 |
二、X市政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
三、X市政务中心考核过程诸要素 |
四、X市政务中心考核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
第二节 X市N局的考核管理 |
一、X市N局相关情况介绍 |
二、X市N局的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 |
三、X市N局的晋升考核 |
四、X市的其他考核 |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中的问责 |
一、四类问责的案例 |
二、对不负责任现象的态度的调查 |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中的矛盾性 |
第三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现实效果 |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践存在的问题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 |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三、基层公务员考核规定与考核实践的差距 |
第二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 |
一、考核制度的持续改进至关重要 |
二、考核奖惩与问责的得当公正至关重要 |
三、行政审批局的模式需辩证全面看待 |
四、人事绩效考核管理需审慎引入第三方评估 |
五、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其他启示 |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整体设计的思考 |
第四章 公私比较:信念与价值观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新公共管理考核管理理念的认知与接受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观念与理论的来源 |
二、如何看待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工具 |
三、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念的差异与联系 |
四、中国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考核工具的接受与认知偏差 |
第二节 公私部门考核管理价值理念追求的差异 |
一、强调竞争与协作协同的差异 |
二、顾客导向与公共治理导向的差异 |
三、效率、成本、收益与多重价值目标的差异 |
四、绩效结果导向与公共事务的被动性、延续性的差异 |
五、领导者及奖惩激励的权限、结果差异 |
小结:绩效考核问题存在有其必然性 |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原则要求与具体操作间的偏差 |
一、考核要素的客观公正与有效合理问题 |
二、考核实施中的公平与合理问题 |
三、业绩评比的可测量性与可比性问题 |
四、考核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
五、小结:应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的“表现主义” |
第四节 公私部门组织文化的本质差异:公共性及其体现 |
一、公务员任务职责的多样性与公共责任问责之难 |
二、公务员社会角色与自我形象的公共性 |
三、公共部门内部人际关系的公共性 |
四、公务员管理经验与领导艺术的必要性 |
五、公私部门组织文化差异的根源 |
本章小结: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公共部门价值追寻的貌合神离 |
第五章 中西比较:共享文化假设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的国家文化阐释 |
一、集体主义倾向与考核的竞争评比 |
二、特殊主义的中和与考核的客观公正 |
三、长期导向与人际关系的克制隐忍 |
四、高权力距离倾向与领导的重要作用 |
五、不确定性规避维度与考核结果的测评 |
六、小结 |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传播与接受的变异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适用的“美国情境” |
二、管理者与理论家自带的文化特性 |
三、理论在中国接受的文化土壤 |
四、变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实际效果 |
第三节 问题根源:考核指导理念与国家文化的不匹配 |
一、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比较 |
二、中西方国家文化差异的根源 |
三、中国国家文化的特质:集体主义文化 |
本章小结:共享潜在基本假设对于民族认知模式的塑造 |
第六章 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 |
第一节 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总体设计 |
一、客观辩证认识考核的作用与功能 |
二、整体全面认识考核的宗旨与价值 |
三、科学规范考核分类 |
四、系统设计考核指标各要素 |
第二节 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与理念的认知 |
一、人性的复杂与变化 |
二、人性层次与比例的差异和人性假设 |
三、应有的管理潜在假设:人性可变与人性向善 |
四、人性假设与灰度管理 |
第三节 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的价值与观念 |
一、现代管理要求以人为本的赋能型组织 |
二、组织成员期待以人为本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三、基层公务员权益维护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的强力支持 |
四、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制度的精细化与人性化 |
第四节 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管理的知情、参与和自我管理 |
一、职工主动建言及其实效 |
二、适度适时授权职工参与 |
三、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感 |
四、基层公务员的需求特性与考核激励效果的有限性 |
第五节 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政府组织文化建设 |
一、客观认识传统文化与基层公务员考核的关系 |
二、行政组织文化的特征与重要作用 |
三、传统优秀文化的契合传承与转化应用 |
本章小结:提升考核管理有效性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公务员考核实效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合力 |
第二节 组织文化对公务员考核实效的双重影响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问题存在的原因 |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的组织文化阐释 |
三、理论的传播——接受与阐释——变异 |
四、结论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三节 未来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 |
一、未来我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
二、未来公务员个体职业发展的需求 |
三、中国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发展的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5)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关于《焦点访谈》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关于话语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研究设想 |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的研究设想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及预期成果 |
1.5.1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2 论文预期成果 |
第2章 论文分析主体及主要理论综述 |
2.1 《焦点访谈》栏目综述 |
2.2 话语分析理论综述 |
2.2.1 话语分析的缘起及发展 |
2.2.2 新闻话语分析 |
2.2.3 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及其在本文中的应用 |
第3章 《焦点访谈》话语文本分析 |
3.1 《焦点访谈》的语义宏观结构—呈现层层推导的命题层级 |
3.2 《焦点访谈》新闻图式—与故事化图式相契合 |
3.2.1 标题和导语—故事图式的总括 |
3.2.2 主要事件和背景—故事图式的冲突 |
3.2.3 评论—故事图式的结尾 |
3.3 《焦点访谈》微观结构—呈现事实与发表评论的局部一致 |
3.3.1 呈现事实—《焦点访谈》的主要事件、新闻背景、采访调查 |
3.3.2 发表评论—《焦点访谈》的标题、主持人口播、记者访谈 |
3.3.3 呈现事实与发表评论的局部一致 |
3.4 《焦点访谈》措辞风格与修辞策略:观点的多样化表达 |
3.4.1 措辞风格—大众化口语化风格明显 |
3.4.2 修辞策略—善用修辞加强传播效果 |
第4章 《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 |
4.1 话语主体—“传播者本位意识”强 |
4.1.1 “传播者本位意识”的含义 |
4.1.2 《焦点访谈》话语主体“传播者本位意识”的表现 |
4.2 话语内容—大量体现政府话语 |
4.2.1 宣传解析党和国家在各领域的政策 |
4.2.2 积极引导舆论传达官方态度 |
4.3 话语表达—“多元化”与“一元化”并存 |
4.3.1 《焦点访谈》话语表达“多元化”特征 |
4.3.2 《焦点访谈》话语表达“一元化”特征 |
第5章 《焦点访谈》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
5.1 宏观结构:由“三段式”向“多段式”发展 |
5.2 新闻图式:优化《焦点访谈》的故事化图式 |
5.3 “传播者本位意识”向“受众本位意识”转变 |
5.3.1 “受众本位意识”的含义 |
5.3.2 促进《焦点访谈》向“受众本位意识”转变 |
5.3.3 “传播者本位”与“受众本位”之间保持平衡 |
5.4 话语表达注重思辨性和多元化 |
5.4.1 选题与评论皆要注重思辨性 |
5.4.2 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多元化表达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Ⅰ |
附录Ⅱ |
(6)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综评 |
1.2.1 海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构思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总体构思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 |
1.4.1 研究的基本内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全面从严治党与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逻辑关联 |
2.1 全面从严治党对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提出的新要求 |
2.1.1 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内涵 |
2.1.2 全面从严治党赋予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新使命 |
2.1.3 全面从严治党给予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新标尺 |
2.2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界定 |
2.2.1 我国乡镇干部的界定及特点 |
2.2.2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概念 |
2.2.3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内容 |
2.3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构成分析 |
2.3.1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构成要件 |
2.3.2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结构特征 |
2.3.3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功能 |
2.4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的理论依据 |
2.4.1 公务员人性理论 |
2.4.2 激励管理理论 |
2.4.3 干部监督理论 |
2.4.4 干部考核理论 |
2.4.5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 |
第3章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反思 |
3.1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历史考察 |
3.1.1 建国初期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 |
3.1.2 人民公社体制下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 |
3.1.3 社改乡后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 |
3.1.4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与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 |
3.2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的主要成效 |
3.2.1 乡镇治理体系逐步完善 |
3.2.2 乡镇干部效能显着提高 |
3.2.3 乡镇干部责任机制健全 |
3.2.4 乡镇干部管理体系逐步规范 |
3.3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推进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的现实依据 |
3.3.1 紧抓严抓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 |
3.3.2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
3.3.3 治理基层干部懒政怠政的现实诉求 |
3.3.4 中央管理干部最新政策法规的内在要求 |
第4章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困境及成因 |
4.1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效果的总体评价 |
4.1.1 行政效率全面提升 |
4.1.2 工作作风逐渐转变 |
4.1.3 公共行政支出大幅降低 |
4.1.4 社会评价显着改善 |
4.2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困境 |
4.2.1 激励约束失衡 |
4.2.2 薪酬激励不够 |
4.2.3 精神激励缺失 |
4.2.4 晋升激励不足 |
4.3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存在困境的具体成因 |
4.3.1 薪酬制度固化缺乏动态调整机制 |
4.3.2 考核评价脱节导致结果运用不足 |
4.3.3 轻视心理管理导致精神激励缺乏 |
4.3.4 晋升条件过严导致个体发展受限 |
4.3.5 配套制度建设滞后难以形成合力 |
第5章 案例分析:江西南昌X区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剖析 |
5.1 江西南昌X区乡镇干部基本情况分析 |
5.1.1 X区基本区情 |
5.1.2 X区乡镇干部的基本情况 |
5.1.3 X区乡镇干部队伍构成的不足分析 |
5.2 江西南昌X区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 |
5.2.1 干部薪酬福利制度 |
5.2.2 干部晋升制度 |
5.2.3 干部教育制度 |
5.2.4 干部考核制度 |
5.2.5 干部廉政制度 |
5.3 江西南昌X区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 |
5.3.1 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的效应失衡 |
5.3.2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者间失调 |
5.3.3 竞争机制不畅导致晋升激励乏力 |
5.3.4 考核深度不足导致考核约束软化 |
5.3.5 薪酬激励不活导致不公平感激增 |
第6章 创新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
6.1 国外基层公务员激励约束机制的经验 |
6.1.1 美国基层公务员激励约束机制的经验 |
6.1.2 日本基层公务员激励约束机制的经验 |
6.1.3 越南基层公务员激励约束机制的经验 |
6.2 国内基层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经验 |
6.2.1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经开区干部考核任免机制 |
6.2.2 山东省济南市基层一线干部正向激励机制 |
6.2.3 湖北省黄石市基层干部容错免责激励机制 |
6.3 国内外基层公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的主要启示 |
6.3.1 健全基层公务人员目标考核激励机制 |
6.3.2 健全基层公务人员薪酬调节机制 |
6.3.3 健全基层公务人员职务晋升机制 |
6.3.4 健全基层公务人员理想信念培训机制 |
第7章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创新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对策 |
7.1 完善乡镇干部政绩考评机制 |
7.1.1 完善乡镇干部政绩评估体系 |
7.1.2 健全乡镇干部考核约束机制 |
7.1.3 健全乡镇干部考评应用机制 |
7.2 完善乡镇干部政选拔任用机制 |
7.2.1 准确把握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导向 |
7.2.2 进一步健全干部选拔程序 |
7.2.3 用公平竞争深挖优秀人才 |
7.2.4 用公正遴选实现选才规范 |
7.3 完善乡镇干部正向激励机制 |
7.3.1 健全乡镇干部晋升激励机制 |
7.3.2 健全乡镇干部物质激励机制 |
7.3.3 健全乡镇干部精神激励机制 |
7.4 完善乡镇干部动态监督机制 |
7.4.1 强化制度执行刚性 |
7.4.2 推进施政行为公开 |
7.4.3 加强干部道德约束 |
7.5 完善乡镇干部容错纠错机制 |
7.5.1 建立全方位的干部容错机制 |
7.5.2 建立健全与容错机制相衔接的纠错机制 |
7.5.3 建立健全干部错误预防机制 |
7.6 完善乡镇干部责任追究机制 |
7.6.1 完善乡镇干部纪律惩戒制度 |
7.6.2 健全乡镇干部追责问责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研究调研方案 |
附件二: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研究调查问卷 |
附件三: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研究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
附件四: CN镇干部职工绩效考核办法(试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网络募捐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网络募捐的概述 |
(一) 网络募捐的概念 |
(二) 网络募捐与传统募捐的辨析 |
1、传统募捐的特点 |
2、网络募捐的特点 |
3、网络募捐与传统募捐的区别 |
二、我国网络募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 我国网络募捐的现状 |
(二) 典型案例—罗尔“卖文救女” |
(三) 我国网络募捐存在的问题 |
1、网络募捐主体的资格问题 |
2、网络募捐平台的程序规范化问题 |
3、网络募捐获取财物的管理使用与剩余财产归属问题 |
4、募捐主体的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 |
三、法律规制网络募捐的具体措施 |
(一) 进一步拓宽网络募捐平台及慈善组织的范围 |
(二) 规范网络募捐平台 |
(三) 完善捐助财产的使用监督,构建募捐财产余额管理机制 |
(四) 构建信息公开与隐私权保护机制 |
1、构建信息公开机制 |
2、构建隐私权保护机制 |
3、合理协调社会信息公开机制与隐私权保护机制之间的冲突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网络社会情境中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评价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研究评价 |
1.4 研究对象界分 |
1.4.1 研究情境划定 |
1.4.2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点 |
1.6.1 建构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研究的网络多源流模型分析框架 |
1.6.2 从把关人角度揭示政策议程设置中信息筛选与流动过程 |
1.6.3 提出政策议程设置优化本质就是趋向现代性过程的观点 |
1.6.4 设计政策议程设置优化的标准体系和多维系统优化模式 |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厘定 |
2.1.1 网络社会 |
2.1.2 公共政策 |
2.1.3 政策议程 |
2.1.4 政策议程设置 |
2.2 政策议程设置的逻辑与模式 |
2.2.1 政策议程设置的基本逻辑 |
2.2.2 政策议程设置的主要模式 |
2.2.3 我国政策议程设置模式的历史演进 |
2.3 本文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
2.3.1 多源流理论及其应用 |
2.3.2 系统权变理论及其应用 |
第3章 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的网络社会新情境 |
3.1 政策议程设置的情境敏感性 |
3.1.1 前端性: 政治输入和公共政策的起点 |
3.1.2 载体性: 政治选择和社会治理的环节 |
3.1.3 核心性: 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的过程 |
3.1.4 地域性: 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密切相关 |
3.1.5 负熵性: 系统影响下的逐渐上升态势 |
3.2 “互联网+”的时代新情境 |
3.2.1 战略高度提升: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
3.2.2 属性形态变化: 从网络媒体到网络社会 |
3.2.3 “互联网+”时代新情境的总体特征 |
3.3 公共领域的现代化新情境 |
3.3.1 公共领域话语的中国意义 |
3.3.2 我国公共领域转型的时代机遇 |
3.3.3 我国公共领域民主机制潜力释放 |
3.4 公众个体的现代化新情境 |
3.4.1 现代公民意识成长 |
3.4.2 公众行动能力提升 |
3.4.3 公众网络抗争增多 |
3.5 新情境下政策议程设置中的共生关系 |
3.5.1 公众偏好: 价值偏好与情境偏好 |
3.5.2 性质争论: 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决定论 |
3.5.3 扩张模式: 制度效应与注意力 |
3.5.4 发展进路: 冲突变革与协调合作 |
第4章 网络社会情境中政策议程设置的案例论辩 |
4.1 分析框架: 多源流模型及其修正 |
4.1.1 多源流模型修正的价值 |
4.1.2 网络多源流模型的逻辑预设 |
4.1.3 多源流模型的修正策略 |
4.2 出租车改革议程案例描述 |
4.2.1 案例选择标准 |
4.2.2 出租车改革议程案例概览 |
4.3 基于网络多源流模型的出租车改革议程案例分析 |
4.3.1 问题流:指标构建、危机演进和反馈的有效机制 |
4.3.2 政策流: 网络虚拟接触下政策共同体博弈 |
4.3.3 政治流: 网络民意的“三柄利剑” |
4.3.4 信息把关: 信息的全面把握与资源流动 |
4.3.5 政策之窗: 网络与新意见阶层的推动 |
第5章 网络社会情境中政策议程设置的现实表征 |
5.1 问题流: 政策问题建构的网络突破 |
5.1.1 指标构建: 政策问题建构对象征标志和知识的信任 |
5.1.2 危机演进: 政策议程设置脱域化、异构性和多元化 |
5.1.3 问题反馈: 网络反馈的机制形成 |
5.2 政策流: 政策共同体融合型参与模式 |
5.2.1 政策议程融合型民主的基本内涵 |
5.2.2 政策议程融合型民主的主要特征 |
5.3 政治流: 政治机会结构变迁 |
5.3.1 政治权威转型: 从事实权威转向法理权威 |
5.3.2 正式制度结构改革: 治理结构与规则转变 |
5.3.3 非正式过程重塑: 网络改变集体行动方式 |
5.4 信息把关: 专业规范和软权力“硬化” |
5.4.1 专业化: 信息把关标准科学化与客观中立 |
5.4.2 规范化: 信息把关模式成熟和结构合理化 |
5.4.3 软权力“硬化”: 信息把关机构改革与赋权 |
5.4.4 风险潜在化: 系统性风险的现实隐忧 |
5.5 政策之窗: 变幻性增加和控制手段多样化 |
5.5.1 政策之窗不可预测性增加 |
5.5.2 政策之窗外溢效应显着化 |
5.5.3 政策之窗控制手段多样化 |
5.6 网络开启政策议程设置嬗变之窗 |
5.6.1 逻辑取向由“政治建构”向“社会建构”转变 |
5.6.2 运行过程由“闭门造车”向“开放吸纳”转变 |
5.6.3 参与主体由“精英主导”向“大众参与”转变 |
5.6.4 决策机制由“经验控制”向“理性沟通”转变 |
第6章 网络社会情境中政策议程设置的驱动因素 |
6.1 问题驱动: 问题导向模式逐渐形成 |
6.1.1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三症并发”的特征 |
6.1.2 风险社会中问题导向的决策模式 |
6.2 技术驱动: 网络技术的多维突破 |
6.2.1 增加信息资源丰富程度 |
6.2.2 推动管理组织机构变革 |
6.2.3 促进制度的变革与完善 |
6.3 理念驱动: 公众民主参与理念变化 |
6.3.1 政策议程融合型民主的产生动力 |
6.3.2 精英主义和大众民主的理念融合 |
6.4 利益驱动: 利益分配机制的变化 |
6.4.1 利益关系塑造政策议程设置形态 |
6.4.2 社会结构变动驱动利益关系改变 |
6.5 制度驱动: 政治管理制度的现代化 |
6.5.1 政治管理制度决定政策议程设置 |
6.5.2 我国政治管理制度现代化的体现 |
第7章 网络社会情境中政策议程设置局限性及其产生机理 |
7.1 政策议程设置局限性分析 |
7.1.1 信任关系约束: 议程参与者之间信任缺失 |
7.1.2 目标价值约束: 议程目标设定科学性不足 |
7.1.3 信息资源约束: 决策信息处理与利用欠佳 |
7.1.4 沟通互动约束: 政策共同体沟通成效较低 |
7.1.5 利益关系约束: 利益相关者话语权不平衡 |
7.1.6 协同保障约束: 法律规范和领导协调不够 |
7.2 政策议程设置局限性的产生机理 |
7.2.1 政策共同体之间信任基础不牢固 |
7.2.2 现代化的决策观和目标管理滞后 |
7.2.3 决策信息处理的观念和技术落后 |
7.2.4 公众参与决策的意识和制度制约 |
7.2.5 政策议题中利益关系协调不科学 |
7.2.6 相关法律和组织机构保障不完备 |
第8章 网络社会情境中政策议程设置的优化方略 |
8.1 政策议程设置优化本质:趋向现代性的过程 |
8.1.1 现代性的主要表现 |
8.1.2 现代性的国际观察 |
8.2 政策议程设置优化标准建构 |
8.2.1 标准提出依据 |
8.2.2 优化标准体系 |
8.3 政策议程设置优化目标模式 |
8.3.1 多维系统优化模式基本框架 |
8.3.2 多维系统优化模式阶段划分 |
8.4 政策议程设置优化具体对策 |
8.4.1 建构政策议程参与者相互信任的关系网络 |
8.4.2 培育现代价值观和统筹政策议程目标管理 |
8.4.3 完善政策议程设置的技术支持和信息把关 |
8.4.4 加强政策共同体间的有效互动与良性合作 |
8.4.5 推动政策议程设置利益相关者关系合理化 |
8.4.6 夯实政策议程设置的法治基础和保障体系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9)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党建实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 |
(一)老虎苍蝇一起打 |
1.打老虎:上无禁区 |
2.拍苍蝇:下无死角 |
(二)开展专项追逃 |
(三)狠抓重要节点 |
(四)发挥巡视威力 |
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一)废止旧制 |
(二)修订原制 |
(三)另立新制 |
三、“打铁还需自身硬” |
(一)紧抓“关键少数” |
(二)培育优良家风 |
(三)提出党建新词汇 |
(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
(五)重新定义好干部标准 |
(六)开展专项教育活动 |
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党建实效的海外反响 |
(一)在海外华人华侨中的反响 |
(二)在海外知名媒体中的反响 |
(三)在海外政要中的反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网络舆情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网络舆情与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相关概述 |
2.1 网络舆情的基本概述 |
2.1.1 舆情的含义 |
2.1.2 网络舆情的含义 |
2.1.3 网络舆情的特点 |
2.1.4 网络舆情的类型 |
2.2 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相关概述 |
2.2.1 责任意识的含义与内容 |
2.2.2 网络责任意识的含义与内容 |
2.2.3 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含义与特点 |
2.2.4 网络舆情下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含义与内容 |
2.3 大学生树立网络责任意识的必要性 |
2.3.1 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
2.3.2 净化网络环境与维护网络秩序的迫切需要 |
2.3.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序开展的客观诉求 |
2.3.4 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推进的必然选择 |
第3章 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现状 |
3.1 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状态积极表现 |
3.1.1 网络舆情中参与热情度高 |
3.1.2 网络舆情的参与渠道多元化 |
3.1.3 网络舆情关注领域广泛 |
3.1.4 网络言行文明度和规范度高 |
3.1.5 网络评论态度相对理性 |
3.2 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现实缺失 |
3.2.1 沉迷网络信息,忽略自我责任 |
3.2.2 滥用言论自由,侵犯他人权利 |
3.2.3 信谣传谣,漠视国家与社会责任 |
第4章 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 |
4.1 大学生自身不和谐因素的影响 |
4.1.1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具有矛盾性 |
4.1.2 大学生网络责任认知模糊 |
4.1.3 大学生网络责任意志不坚定 |
4.1.4 大学生网络主体观念淡薄 |
4.2 网络社区特点对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弱化 |
4.2.1 网络社区的趋利性导致网络信息的泛滥化 |
4.2.2 网络社区的开放性挑战大学生信息甄别能力 |
4.2.3 网络社区的虚拟性助长大学生的非理性 |
4.2.4 网络社区的互动性加深信息的扩散性 |
4.3 高校在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教育的缺位 |
4.3.1 高校教育目标片面化 |
4.3.2 责任教育途径单一 |
4.3.3 缺乏专项化责任教育 |
4.3.4 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 |
4.4 不良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网络责任观的冲击 |
4.4.1 市场经济自发性弱化网络责任意识 |
4.4.2 社会转型期多元思想干扰主流价值观 |
4.4.3 网络的社会监管力度欠缺 |
4.4.4 相关网络监督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
第5章 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育措施 |
5.1 充分发挥大学生网络主体作用 |
5.1.1 积极开展自我教育,塑造科学责任观 |
5.1.2 积极加强自我管理,坚定责任意志 |
5.1.3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增强责任能力 |
5.2 积极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
5.2.1 推行网络实名制,提高信息透明度 |
5.2.2 优化网络技术,提高信息审核效率 |
5.2.3 规范网络主体,建立行为规范机制 |
5.2.4 加强舆论引导,建设专业网络评论员队伍 |
5.3 努力创新高校责任教育模式 |
5.3.1 科学定位高校责任教育的目标 |
5.3.2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
5.3.3 开展专项化责任教育 |
5.3.4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
5.4 加快改善社会不良环境 |
5.4.1 积极宣扬主流价值观 |
5.4.2 不断完善相关网络法规 |
5.4.3 加强社会各方信息监管合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实名举报”能否实至名归?(论文参考文献)
- [1]全流程视角下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困境及优化路径[D]. 宋晓琪. 苏州大学, 2020(03)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大连金普新区基层政务新媒体建设研究[D]. 刘名.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4]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D]. 肖新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D]. 郭姝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研究[D]. 唐艳华. 湘潭大学, 2018(12)
- [7]网络募捐的法律规制研究[D]. 韩仲杰. 新疆大学, 2018(12)
- [8]网络社会情境中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研究[D]. 孙峰. 东北大学, 2018(02)
- [9]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党建实效研究[D]. 魏宇婷. 延安大学, 2017(10)
- [10]网络舆情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研究[D]. 宋雪珂. 吉林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