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北富县中生界储层及试油压裂工艺分析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李锦源[1](2019)在《ZW地区延长组长8储层压裂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通过研究ZW区延长组油层“四性特征”,将储层细分类,结合每类储层地质特征加强射孔位置、压裂方式、施工参数等优化研究,并在投产前对其进行施工改造,为ZW地区后期开发提供地质依据及技术支持,确保油区稳产。文中所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在ZW地区延长组低渗砂岩储层压裂地质特征基础上,配合室内实验,对现场用压裂液的性能和前置酸配方体系进行评价,研究体积压裂、多级加砂压裂、水力喷射压裂、前置酸压裂等新工艺,优化不同油藏不同类型储层压裂改造工艺、施工参数和设计,提出压裂施工质量监控的重点环节。此次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压裂液配方采用0.25%CJ2-6+0.5%CF-5c+0.5%COP-1+0.1%TA-2+0.1%CJSJ-2,针对研究区储层填隙物含量高(平均15%),储层呈弱酸敏的特点,采用前置酸加砂压裂工艺,使用酸液溶解砂岩孔隙及喉道中的填隙物,改善储层渗流条件,提高油气产能;优化酸液配方为12.0%盐酸+4.0%氢氟酸+1.0%缓蚀剂+0.5%破乳助排剂+0.3%粘土稳定剂。2.对研究区长8储层各类进行改造和参数推荐:针对Ⅰ类储层(地层厚度≥5m,电阻率为15Ω.m,声波时差大于230μm/s)主要控制改造强度,上部射孔打开程度20%以下,建议加砂量515m3,排量1.01.4m3/min,砂比25%;Ⅱ类储层(地层厚度≥825m,电阻率为大于20Ω.m,声波时差220μm/s)无清楚底水显示,储层物性较差、隔夹层不发育,泥质含量偏高。主要加大改造强度,前置酸压裂,在中上部射孔,建议加砂强度1.62.5m3,排量1.82.2m3/min,砂比30%;Ⅲ类储层(地层厚度≥15m,电阻率为大于15Ω.m,声波时差215230μm/s)隔夹层发育。主要采用内分压或水力喷射压裂,前置酸压裂,在油层有利部位射孔,建议加砂强度2.5m3,排量2.02.4m3/min,砂比35%。
李媛[2](2015)在《永宁油田永554井区长6油层组油藏描述》文中认为为了满足国内各行业对能源的不断需求,石油行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式。永宁油田永554井区资源潜力较大,作为进一步投入开发的后备区,本区长6的沉积相、储层以及成藏的研究比较薄弱,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从而制约了对该区油气富集规律的深入认识。前人通过对大量基础资料的分析研究,对研究区地层沉积特征、油藏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有了明确的认识,但随油藏注水开发全面开展及开发中后期剩余油挖潜及油藏综合调整实践要求,有必要对储层进行精细研究,对储层的岩石学、成岩作用、物性、孔隙结构、非均质性以及渗流等特征进行详细剖析,建立储层分类标准,并进一步对储层进行评价,为综合调整及剩余油挖潜措施提供优化依据,使该油藏合理高效开发。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重点开展了永宁油田永554井区长6油层组油藏特征研究,并完成了以下内容的研究:1)区域构造、地层特征分析:2)储层岩石学和成岩作用分析;3)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及非均质性研究;4)储层分类及评价;5)油藏特征研究及储量计算,这对于该区今后进一步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最终得到以下结论:1)永554井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为大型内陆淡水湖泊河控三角洲沉积,具有浅水、缓坡的特征。三角洲以平原分流河道、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不发育:2)长6油层组砂岩矿物组成主要为长石(61.6%)、石英(16.2%)、岩屑(9.96%)和少量的云母及填隙物,砂岩粒度φ值总体分布在2~4范围内,平均为3.50,属于细粒砂岩:粒度分析标准偏差平均为0.49,偏度平均为0.13,呈正偏态,表明长6油层组砂岩的分选性较好,粒度分析尖度平均值为0.9,显示沉积物来源以单物源为主:3)长6储层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及压溶、胶结充填和溶蚀作用,综合长6油层镜质体反射率(Ro)、成岩矿物以及孔隙特征分析,永554井区长6油层组砂岩已进入中成岩A期;4)长6储层主要发育残余粒间孔隙和溶蚀孔隙等类型,孔隙度主要分布在4.0~14.0%之间,平均值为9.6%;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01~4.01×10-3μm2之间,平均值为0.62×10-3μm2;平均孔径一般分布在9.8μm~52.0μm之间,平均为27.89μm;平均吼道直径分布在0.20μm~0.66μm之间,平均为0.44μm,属小孔-细喉型和小孔-微细喉型:5)长6油层组砂岩储层的毛管压力曲线及其孔喉组合关系划分为三种类型,其中Ⅰ类孔隙结构的储层占到33.3%,Ⅱ类孔隙结构的储层占到55.6%,Ⅲ类孔隙结构的储层占到11.1%,本区以Ⅱ类孔隙结构的储层为主;6)本区长6油层组砂岩具有中-强的层内非均质性,并通过对永554井区长6油层组综合研究,最终评价认为本区储层为特低渗透储层,其中以Ⅲb类和Ⅳa类储层为主,占到66.33%,其次为Ⅳb类,占到21.67%;7)通过油藏温度-压力分析,结果表明本区长6油层组属于常温、低压油藏;8)长6油层组油藏具有低密度、低粘度、低凝固点的特点,平均饱和压力4.01MPa,平均体积系数1.241,平均收缩率17%,平均气油比52m3/m3(62m3/t),地层水pH值在5.74~7.00之间,平均值为6.48,属弱酸性,总矿化度主要分布在46388.09~70636.70mg/l之间,平均56195.72mg/l,水型主要为CaCl2型;9)长6油层组砂岩储层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加,油相的相对渗透率下降、水相的相对渗透率迅速上升,地层原始含水饱和度高于束缚水饱和度,含水饱和度处于两相渗流区;注入倍数与油井含水率、注入倍数与含水饱和度均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注入倍数的增加,含水饱和度与油井含水率增加较快;10)依据永554井区长6油层组弹性-溶解气驱特低孔渗砂岩岩性油藏的各项储量参数取值,采用容积法计算出本区长6油层组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为1202.36×104m3(1000.36×104t),叠合含油面积18.2km2。
高玲[3](2014)在《瓦窑堡油田中山川区块长6储层描述》文中研究指明瓦窑堡油田中山川油区位于陕西省子长县境内。储层属于三角洲沉积。砂体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砂体展布受河流分河道控制,为北东—南西走向。研究区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层以弱亲水为主,但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注水运动规律日趋复杂,许多问题和矛盾不断暴露,注水平面矛盾和层间矛盾日益突出,水驱效果变差,油田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因而在储层描述的基础上,分析注水开发现状,提出合理的注水开发调整方案,探讨油田长期稳产的方法,及时部署综合治理方案已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有必要对研究区进行储层描述。本论文以沉积学、地质学和油藏工程理论为指导,结合所收集的岩心、测井资料、测试等资料,对中山川长6的构造,沉积相,储层岩石学特征及渗流特征以及储层的四性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低孔低渗储层岩石特征、孔隙结构、物性、电性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明确低孔低渗储层形成机理。综合孔隙结构研究,建立低孔低渗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较准确的确定研究区孔隙度、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有效厚度参数,为中山川油区长6油层组的储量计算以及经济评价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从而进一步实施挖潜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有重要的意义。
马慧婷[4](2014)在《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探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及储层评价》文中指出本文主要通过地质分析,地层划分对比,根据岩芯、测井及解释资料,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探区长6油层进行储层描述,分析研究探区不同沉积相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结构等微观特征,综合对比研究。本文重点针对志丹探区河川区进行研究分析,收集利用井区及邻区探井的岩心分析资料及部分生产井的钻井、录井、测井、试油、采油等资料。利用测井资料对研究区进行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并建立本探区长6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的测井解释模板,同时利用试油、试采以及取心资料确定本区长6油层的测井解释参数限值标准。通过对该储层系统全面的研究,形成一套适用于该所辖油区长6测井储集层从岩性识别、储层划分、参数解释的储层测井评价方法,最终达到对储层的综合评价,为该油区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做好技术准备和提供可靠的测井地质依据。
刘敏艳[5](2013)在《王盘山44010井区长8油层的产能建设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王盘山44010井区隶属于定边樊学油区,是定边采油厂的主力上产区块。工区构造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带西北部边缘,盆地绝大部分区域由上、下两套巨厚层河流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浅灰色灰质中砂岩—细砂岩韵律层组成,层理构造发育,中间夹薄层泥岩以及暗色泥岩。在盆地西南部沉降中心,为厚层泥岩与薄层砂岩互层。长8储层以北北西向水下分流河道为主,储层岩性以细、细-中粒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受岩性控制,边底水不活跃,但平面分布广、连片面积大,长8油组储层物性差,为低孔特低渗油层依据试采试油资料分析,研究区域长8油层油井含水差异大,反映出平面上的非均质性较强,但单井含水率变化稳定。油井生产能力方面,在天然能量开采条件下,油井产量递减快,反映出长8地层压力下降快,说明地层能量严重不足。本文重点针对工区长8储层的油藏地质特征,对油区产量建设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借鉴邻近区块的岩性、物性分析数据,分析研究工区长8储层的油藏地质特征;研究主要含油层系的储层特征;论证研究区长8储层的井网布置合理性及注水开发的指标预测,从而对研究区域长8油层的产能建设作出科学严谨的分析,确定合理的开发方式方法。再结合采油厂开发生产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研究区域长8采层建设的生产、注水压力,开发开采方式,单井产能建设及确定合理的注采井距、排距等生产参数。
周荣萍[6](2012)在《FX探区储层压裂改造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压裂是低渗透油藏改造的有效开发手段。低渗透油田的低产特点决定了只有通过水力压裂才能提高单井产能,呈现其工业开发价值。本文针对FX探区储层埋藏浅,储层温度低,三向地应力变化大,压裂裂缝形态复杂,储层不经过压裂改造,油井基本无自然产能,虽然前期工作中在压裂改造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但区内油井除过个别井外基本上没有产量。对储层地质特征进行分析,为储层改造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对岩芯敏感性实验进行评价,为压裂液性能评价及优化选择提供依据。分析了前期压裂施工井压裂效果。结合前期储层地应力特征、压裂施工压力特征和前期压裂裂缝监测结果,确立了裂缝形态,为压裂改造工艺的选择和施工参数优化提供依据。从地质和工程两方面对储层低产原因进行了分析,为压裂工艺优化提供依据。针对储层特点对射孔参数、压裂工艺、压裂施工参数进行了优化,优选了具有表(界)面张力低、滤失小、与地层流体配伍性能良好、低温下能彻底破胶的低伤害压裂液配方体系,解决了浅油层压裂低温破胶问题。经过课题的研究,最终形成了FX探区储层压裂改造技术,为实现FX探区油藏提高单井产能提供指导和依据。
吴颖[7](2009)在《瓦窑堡油田长6油层组特低渗储层测井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区瓦窑堡油田中山川区属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部,长6油层组是其最重要的含油层位之一。近几年随着鄂尔多斯盆地油藏勘探和开发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其储层精细分析与评价显得更为重要,而测井资料是储层评价的重要手段。本论文从基本地质条件出发,利用岩芯观察、铸体薄片、电镜扫描、压汞分析等各种储层研究的实验和技术,在对该区长6油层组基本地质特征等研究基础上,系统分析重点井的岩性、物性及含油性的测井响应特征,详细研究了储层的含油性、岩性、物性和电性,并对储层的“四性”关系进行了测井评价。在此基础上,应用测井资料结合基础地质资料,建立了低孔特低渗油藏测井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及其适用于低孔特低渗油藏的油层识别方法。依据低渗透油田分层评价标准,对研究区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圈定了有利储层分布范围。研究成果对瓦窑堡油田后期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杨爱民,肖勇,谢娟,朱凤阁[8](2003)在《陕北富县中生界储层及试油压裂工艺分析评价》文中研究表明
二、陕北富县中生界储层及试油压裂工艺分析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北富县中生界储层及试油压裂工艺分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ZW地区延长组长8储层压裂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地层划分 |
2.3 沉积特征 |
2.4 储层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 |
2.5 储层物性、电性特征 |
2.6 岩石力学特征 |
2.7 温度、压力特征 |
2.8 敏感性特征 |
2.9 储层综合评价 |
第三章 压裂改造配套技术研究 |
3.1 支撑剂的评价和选择 |
3.2 压裂液评价和选择 |
第四章 压裂改造新工艺研究 |
4.1 分层压裂工艺 |
4.2 前置酸压裂工艺 |
4.3 水力喷砂射孔压裂工艺 |
4.4 多级加砂压裂工艺 |
4.5 混合水体积压裂工艺 |
第五章 ZW地区压裂优化设计研究 |
5.1 Ⅰ类储层 |
5.2 Ⅱ类储层 |
5.3 Ⅲ类储层 |
第六章 现场实施情况及效果 |
6.1 总体试油完成情况 |
6.2 典型井分析 |
第七章 压裂施工质量关键环节控制 |
7.1 压裂设计质量控制 |
7.2 压裂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
7.3 现场质量管理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永宁油田永554井区长6油层组油藏描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油藏描述研究现状 |
1.1.2 研究区油藏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 |
1.5 主要完成成果 |
第二章 永宁油田永554井区地质背景 |
2.1 地质概况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3.1 地层对比依据 |
2.3.2 界线划分 |
2.3.3 主要油层组的岩性和电性特征 |
第三章 区域沉积特征分析 |
3.1 区域沉积相类型 |
3.2 沉积微相分布规律 |
第四章 永554井区长6储层特征研究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1 砂岩类型和成分特征 |
4.1.2 砂岩粒度特征 |
4.2 储层成岩作用与成岩阶段 |
4.2.1 成岩作用及其类型 |
4.2.2 成岩阶段 |
4.3 物性特征 |
4.4 孔隙结构特征 |
4.4.1 孔隙类型 |
4.4.2 孔喉大小及分布 |
4.4.3 孔隙结构特征 |
4.5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4.5.1 层间非均质性 |
4.5.2 层内非均质性 |
4.6 储层分类及评价 |
第五章 油藏特征研究 |
5.1 油藏压力与温度 |
5.1.1 地层压力 |
5.1.2 地层温度 |
5.2 流体性质 |
5.2.1 地面原油性质 |
5.2.2 地层原油性质 |
5.2.3 油田水性质 |
5.3 储层渗流特征 |
5.3.1 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 |
5.3.2 注入倍数与油井含水率及含水饱和度的关系 |
第六章 储量计算 |
6.1 储量计算方法 |
6.2 计算单元 |
6.3 地质储量计算参数 |
6.3.1 含油面积 |
6.3.1.1 油藏顶面构造图的编制 |
6.3.1.2 含油边界的确定 |
6.3.2 有效厚度下限标准 |
6.3.2.1 测井曲线选择与岩心分析资料评价 |
6.3.2.2 储层物性测井解释方法 |
6.3.2.3 含油饱和度解释方法 |
6.3.2.4 有效厚度的下限标准 |
6.3.2.5 有效厚度起算与夹层扣除标准 |
6.3.3 有效厚度 |
6.3.4 有效孔隙度 |
6.3.5 原始含油饱和度 |
6.3.6 原油体积系数 |
6.3.7 原始气油比 |
6.3.8 地面原油密度 |
6.4 计算结果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瓦窑堡油田中山川区块长6储层描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油田地质概况 |
2.1 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区域地质特征 |
2.1.3 勘探开发现状 |
2.2 长 6 油层组细分对比 |
2.2.1 地层划分 |
2.2.2 主要油层组的岩性和电性特征 |
2.3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2.3.1 沉积微相划分及其特征 |
2.3.2 平面微相及其砂体展布特征 |
第三章 储层特征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2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
3.2.1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 |
3.2.2 成岩作用序列及砂岩孔隙演化特征 |
3.3 孔隙结构特征 |
3.3.1 孔隙类型及其组合 |
3.3.2 孔喉大小及分布 |
3.3.3 毛管压力曲线类型及孔隙结构分类 |
3.4 储层物性特征 |
3.4.1 物性总体特征 |
3.4.2 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
3.4.3 储层分类及评价 |
3.5 储层潜在敏感性分析 |
3.6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3.6.1 层间非均质特征描述 |
3.6.2 层内非均质特征描述 |
3.6.3 平面非均质性特征 |
3.7 储层渗流特征 |
3.7.1 储层的润湿性 |
3.7.2 油层油水相对渗透率特征及水驱油特征 |
3.8 储层四性关系 |
3.8.1 岩性与电性 |
3.8.2 物性与电性 |
3.8.3 含油性与电性 |
第四章 储层参数确定 |
4.1 孔隙度解释模型 |
4.2 原始含油饱和度计算模型 |
4.2.1 应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油饱和度 |
4.2.2 密闭取芯分析法 |
4.2.3 压汞法解释含油饱和度 |
4.3 有效厚度划分 |
4.3.1 岩性、含油性、物性下限 |
4.3.2 有效厚度的电性标准 |
4.3.3 有效厚度的确定与夹层扣除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探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及储层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目标 |
三、主要研究内容 |
四、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
第一章 概况 |
1.1 区域基本概况 |
1.1.1 鄂尔多斯盆地概况 |
1.1.2 志丹探区概况 |
1.1.3 研究区开发现状 |
第二章 地层划分对比和构造特征 |
2.1 地层发育特征 |
2.2 地层划分及对比 |
2.2.1 地层划分 |
2.2.2 地层划分原则和方法 |
2.2.3 地层对比特征 |
2.3 油田构造特征 |
2.4 砂体厚度平面展布特征 |
第三章 沉积相类型与分布特征 |
3.1 沉积与构造背景 |
3.2 沉积相类型 |
3.2.1 沉积相识别标志 |
3.2.2 沉积相类型 |
3.3 沉积相展布规律 |
第四章 储层特征研究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1 矿物成分 |
4.1.2 砂岩粒度特征 |
4.2 成岩作用特征 |
4.2.1 成岩作用阶段划分 |
4.2.2 成岩作用类型 |
4.3 孔隙结构特征 |
4.4 储层物性特征 |
4.5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4.5.1 电性特征 |
4.5.2 岩性与电性关系 |
4.5.3 物性与电性关系 |
4.5.4 含油性与电性关系 |
4.5.6 岩性与含油性 |
4.6 储层的非均质性 |
4.6.1 层间非均质性 |
4.6.2 层内非均质性 |
第五章 储层参数建立及储层评价 |
5.1 试油标准建立 |
5.2 测井储层参数研究 |
5.2.1 孔隙度 |
5.2.2 渗透率 |
5.2.3 含油饱和度 |
5.3 有效厚度的确定与划分 |
5.3.1 岩性、物性、含油性下限标准 |
5.3.2 测井解释参数限值标准 |
5.3.3 有效厚度具体划分与夹层扣除 |
5.3.4 有效孔隙度 |
5.4 储层综合评价 |
5.4.1 储层评价标准 |
5.4.2 储层评价结果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王盘山44010井区长8油层的产能建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区油藏特征 |
1.3 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质油藏特征 |
2.1 构造特征 |
2.1.1 区域构造背景 |
2.1.2 微构造特征 |
2.2 地层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4 储层类型 |
2.4.1 岩石类型 |
2.4.2 储层空隙类型 |
2.5 储层物性 |
2.5.1 储层敏感性 |
2.5.2 储层渗流特征 |
第三章 试油试采分析 |
3.1 油藏控制因素 |
3.2 产能试油情况 |
3.3 长 8 油层试采动态分析 |
3.3.1 生产动态特征 |
3.3.2 产量递减分析 |
3.4 注水现状 |
第四章 采油工程论证 |
4.1 开发方式 |
4.1.1 补充能量开发的必要性 |
4.1.2 注水开发的可行性 |
4.2 注水方式 |
4.3 井网系统论证 |
4.3.1 井网形式 |
4.3.2 井网密度 |
4.3.3 注采井距优化 |
第五章 产能建设分析 |
5.1 各层开采现状分析 |
5.2 采油井合理流压 |
5.3 合理生产压差 |
5.4 单井产能确定 |
5.4.1 试采法 |
5.4.2 经验公式法 |
5.4.3 采油强度法 |
5.5 超前注水 |
5.5.1 注水井注入压力 |
5.5.2 合理注水量 |
5.5.3 合理注水时机 |
第六章 方案部署与分析预测 |
6.1 方案部署 |
6.1.1 开发技术政策界限 |
6.1.2 产能建设部署 |
6.2 油井动态监测跟踪分析 |
6.2.1 资料录取与分析 |
6.2.2 实施要求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6)FX探区储层压裂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压裂基础理论及工艺技术研究进展 |
1.2.2 压裂液研究进展 |
1.2.3 支撑剂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储层基本地质特征 |
2.1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3 岩性及沉积特征 |
2.3.1 长 3 段岩性及沉积特征 |
2.3.2 长 6 段岩性及沉积特征 |
2.3.3 长 8 段岩性及沉积特征 |
2.4 物性及孔喉特征 |
2.4.1 物性特征 |
2.4.2 孔喉特征 |
2.5 储层非均质特征 |
2.5.1 平面非均质性 |
2.5.2 纵向非均质性 |
2.6 储层流体性质 |
2.7 地层敏感性特征 |
2.7.1 速敏性评价 |
2.7.2 水敏性评价 |
2.7.3 盐敏性评价 |
2.7.4 酸敏性评价 |
2.7.5 碱敏性评价 |
2.7.6 小结 |
2.8 FX 探区储层分类评价 |
2.9 FX 探区储层及油藏特征与类似储层比较 |
第三章 前期压裂施工井压裂效果分析 |
3.1 压裂施工概况 |
3.2 压裂改造效果分析 |
第四章 地应力及裂缝形态研究 |
4.1 储层岩石地应力研究 |
4.1.1 地应力在油气田开发方面的作用 |
4.1.2 地应力的测量 |
4.1.3 FX 探区构造应力特征 |
4.1.4 FX 探区目的层埋深及地应力特征 |
4.2 FX 探区裂缝形态控制因素研究 |
4.3 FX 探区裂缝形态前期监测结论的质疑 |
4.4 小结及建议 |
第五章 FX 探区低产原因分析 |
5.1 FX 探区总体产能特征 |
5.2 造成 FX 探区低产的客观原因分析 |
5.2.1 储层的致密性及低孔低渗特征 |
5.2.2 低渗透储层的相渗特征 |
5.3 造成 FX 探区低产的主观原因分析 |
5.3.1 各种工程措施造成的储层伤害 |
5.3.2 压裂施工参数不合理 |
5.3.3 水平缝相互间干扰造成储层改造不彻底 |
5.3.4 薄互层得不到充分改造 |
5.4 提高单井产能的工艺攻关方向 |
第六章 FX 探区压裂工艺技术优化 |
6.1 水平缝摩阻分析及射孔参数优化 |
6.1.1 水平缝的缝内摩阻要小于垂直缝 |
6.1.2 水平缝射孔孔眼摩阻及孔密优化 |
6.1.3 射孔段长度的优化 |
6.1.4 射开位置的优化 |
6.2 FX 探区压裂工艺方式优化 |
6.3 FX 探区压裂施工参数的优化 |
6.3.1 排量优化 |
6.3.2 砂比的优化 |
6.3.3 加砂量优化 |
第七章 低温压裂液技术研究及支撑剂筛选评价 |
7.1 压裂液体系研究 |
7.1.1 压裂液添加剂选择与优化 |
7.1.2 压裂液配方的建立 |
7.1.3 压裂液配方综合性能评价 |
7.1.4 岩芯性能评价实验 |
7.1.5 小结 |
7.2 支撑剂类型及粒径的选择 |
结论及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7)瓦窑堡油田长6油层组特低渗储层测井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瓦窑堡油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2 油田地质概况 |
2.1 油田地质背景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油田构造特征 |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
2.3 研究区沉积特征 |
2.3.1 沉积相特征 |
2.3.2 砂体展布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储层特征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2 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特征的影响 |
3.2 物性特征 |
3.2.1 储层孔、渗特征及其关系 |
3.2.2 储集空间类型及其组合 |
3.2.3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3.2.4 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
3.3 含油性特征 |
3.4 电性特征 |
3.4.1 电性特征 |
3.4.2 油水层划分 |
3.5 本章小结 |
4 储层“四性”关系 |
4.1 测井资料的标准化 |
4.1.1 标准层的选取 |
4.1.2 标准对比值的确定 |
4.2 岩性与电性 |
4.3 物性与电性 |
4.4 含油性与电性 |
4.5 岩性、物性与含油性 |
4.6 本章小结 |
5 储层测井综合评价 |
5.1 储层岩性测井评价 |
5.1.1 储层岩性分类及测井响应特征 |
5.1.2 储层泥质的定量计算 |
5.2 储层物性测井评价 |
5.2.1 孔隙度解释模型 |
5.2.2 渗透率解释模型 |
5.3 储层原始含油饱和度测井评价 |
5.3.1 应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油饱和度 |
5.3.2 密闭取芯分析法计算含油饱和度 |
5.3.3 压汞法解释含油饱和度 |
5.4 重点井解释及多井对比分析解释 |
5.4.1 重点井解释 |
5.4.2 多井对比分析解释 |
5.5 有效厚度划分 |
5.5.1 岩性、物性、含油性及电性下限 |
5.5.2 有效厚度的确定与夹层扣除 |
5.6 储层综合评价 |
5.6.1 储层分类及评价 |
5.6.2 有利储层分布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陕北富县中生界储层及试油压裂工艺分析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ZW地区延长组长8储层压裂工艺研究[D]. 李锦源. 西北大学, 2019(12)
- [2]永宁油田永554井区长6油层组油藏描述[D]. 李媛. 西安石油大学, 2015(06)
- [3]瓦窑堡油田中山川区块长6储层描述[D]. 高玲.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7)
- [4]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探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及储层评价[D]. 马慧婷.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7)
- [5]王盘山44010井区长8油层的产能建设分析[D]. 刘敏艳.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5)
- [6]FX探区储层压裂改造技术研究[D]. 周荣萍. 西安石油大学, 2012(06)
- [7]瓦窑堡油田长6油层组特低渗储层测井评价[D]. 吴颖. 西安科技大学, 2009(07)
- [8]陕北富县中生界储层及试油压裂工艺分析评价[J]. 杨爱民,肖勇,谢娟,朱凤阁.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