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检测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欣[1](2021)在《基于CRISPR/Cas13a与脂质体辅助放大磁弛豫传感信号直接检测miRNA和致病菌》文中指出癌症和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研究表明,通过控制micro RNA(mi RNA)表达水平来促进肿瘤生长、侵袭、血管生成和免疫逃避。因此,mi RNA是肿瘤诊疗和预后的潜在重要指标,对其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具有积极意义。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等是引起败血症、肺炎、心内膜炎等各种感染性疾病重要成因,对其进行灵敏快速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意义。复杂生物样本由于组分繁多通常具有较多的背景干扰信号,使得比色、荧光、电化学等方法在进行复杂样本中目标物直接快速检测分析中表现出不足。因此发展快速准确检测复杂生物样本(如血液等)中目标物(如mi RNA和致病菌)的方法,对癌症和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磁弛豫传感(Magnetic relaxation switching,MRS)通过改变水质子的弛豫时间来定量分析待测物质的浓度,其分析信号为磁弛豫时间,不依赖于光信号,无需对样本进行分离和纯化即可直接分析,简单方便、无损、抗干扰能力强。本论文基于CRISPR/Cas13a、脂质体等策略增强磁弛豫传感信号进行复杂生物样本中mi RNA和致病菌灵敏、准确直接检测。第一部分:基于CRISPR/Cas13a增强Fe3O4磁弛豫传感信号检测mi RNA。以羧基化的尺寸30nm Fe3O4磁性粒子(MB30)和链霉亲和素功能化的尺寸1000nm磁性微球(MM1000)共修饰RNA1构建信号探针(MB30-RNA1-MM1000),CRISPR/Cas13a系统中cr RNA(CRISPR RNA,cr RNA)特异性识别mi RNA-21(mi R-21),触发酶激活反应,剪切信号探针(MM1000-RNA1-MB30)中RNA1,释放MB30。经磁分离测样本中游离MB30的磁弛豫信号(T2),从而实现对mi R-21的定量检测。研究表明,该方法用于mi R-21的检测范围:1 p M-50 n M,线性方程为:y=142.25x+33.69,R2=0.9930检测限:0.22 p M;非靶标mi RNA-15(mi R-15)、单碱基错配mi R-21(Smi R-21)、双碱基错配mi R-21(Dmi R-21)不干扰检测信号。进一步研究表明,该策略可成功应用于血清样本中mi RNA的直接分析,且与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q RT-PCR)测定的结果相比更接近真实值。第二部分:基于脂质体增强Fe2+/Fe3+磁弛豫传感信号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该研究以万古霉素(Vancomycin,Van)修饰的磁珠(MB200-Van)和生物素化-免疫球蛋白(Biotin-Immunoglobulin,Biotin-Ig G)作为识别探针通过夹心方式去捕获金葡菌。装载葡萄糖分子(Glucose,Glu)的生物素化-脂质体(Biotin-Liposome@Glu)通过与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SA)亲和作用标记金葡菌后,在1%的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下作用释放葡萄糖。与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x)作用产生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氧化Fe2+成Fe3+,引起磁弛豫信号变化。通过T2变化值(ΔT2)分析样品中金葡菌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金葡菌的检测范围为:10^2-10^7cfu.m L-1,检测限为:10^2cfu.m L-1。该策略联合MRS和脂质体信号放大,成功用于全血样本中致病菌的检测。
丁文龙[2](2020)在《无酶信号放大型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是一种将电化学分析检测方法和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相结合的生物传感装置。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分析检测费用低等特点,因此它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纳米材料逐渐与许多学科交叉,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并已应用于多种领域,研究人员对纳米材料及其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感兴趣。本文将合成多种不同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功能纳米探针用于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高灵敏检测。1.基于金纳米粒子/二茂铁纳米球电化学免疫传感的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AuNPs)/二茂铁纳米球(Fc纳米球)复合纳米材料的无酶信号放大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并应用于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首先合成了Fc纳米球,并将AuNPs组装到Fc纳米球表面,得到Fc@AuNPs纳米复合材料。接着将能特异性结合金黄色葡萄菌的抗体(Ab)功能化到Fc@AuNPs表面,从而制备Fc@AuNPs-Ab纳米探针。将待测物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纳米探针捕获至抗体功能化的电极表面,从而实现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高灵敏检测。该传感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线性范围为1.6×1021.6×107CFU mL-1,检测限为63 CFU mL-1。所构建的传感器还具有特异性强、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此外,以乳品作为实际样品进行检测并与传统方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实用性。2.硫堇/AuNPs功能化聚苯乙烯-丙烯酸球纳米探针的合成及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中的应用设计了一种基于PSA@AuNPs/Thi-Ab功能纳米探针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首先在聚苯乙烯-丙烯酸球(PSA)表面组装AuNPs,接着分别将具有电化学信号的硫堇(Thi)分子和Ab功能化到PSA@AuNPs表面,从而制备了PSA@AuNPs/Thi-Ab纳米探针。同时,通过超声作用将带负电荷的AuNPs组装至带正电荷的PDDA功能化的MWCNT表面,得到MWCNT@AuNPs纳米复合材料。以MWCNT@AuNPs修饰电极构建传感平台,并结合PSA@AuNPs/Thi-Ab纳米探针构建了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量检测。在优化条件下,该传感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线性检测范围为8.8×1018.8×107 CFU mL-1,检测限为42 CFU mL-1。两种新型纳米材料的使用,提高了该传感器的灵敏度,该传感器还表现出特异性强、重现性好、稳定性好的优点。另外,对实际样品的检测中回收率为94.5%105.2%,相对标准偏差为3.2%7.5%。结果表明,该免疫传感器检测准确度高,具有一定实际应用潜力。3.基于Au@CuxOS纳米材料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基于多孔卵黄-壳纳米材料Au@CuxOS构建了夹心式无酶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对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高灵敏检测。首先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Au@CuxOS卵黄-壳纳米材料作为信号探针,多孔卵黄-壳结构以及较大的表面积为抗体的结合提供了足够的位点。该信号探针对过氧化氢(H2O2)有较高催化活性,从而实现免疫传感器检测信号的放大。AuNRs/CS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出色导电性能和较大比表面积,可以捕获更多抗体,并提高电子传递速率,因而有较高的灵敏度。以AuNRs/CS修饰电极构建传感平台,并结合Au@Cux OS-Ab功能纳米探针构建了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了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高灵敏检测。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2×1021.2×107 CFU mL-1,检测限为27 CFU mL-1。此外,该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特异性。在实际样品的检测过程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回收率在95.6%103.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3%6.9%之间。
王立莹[3](2020)在《微米级荧光杂交探针的制备及其在MicroRNA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荧光杂交探针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于合成和修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食品安全及环境检测等领域。但现有的荧光杂交探针大多存在着灵敏度低、操作复杂、反应速度缓慢、需要酶促放大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为此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微米级荧光杂交探针,分析了此探针的应用潜能,并实现了其对microRNA(miR)的检测。具体内容如下:1.制备了一种微米级DNA荧光杂交探针(μSDat)。以环状DNA为模板,在phi29DNA聚合酶诱导下发生滚环扩增反应(RCA)合成长链sDP1,随后以sDP1为模板经链置换扩增反应(SDA)合成了sDP2,纯化后的sDP2与带FAM修饰的DNA进行自组装后合成探针。2.考察了μSDat探针的特性。sDP2可与带FAM修饰的DNA正确杂交,使得此探针自身带有强荧光。此探针长度约13.5±3.2μm,包含两个区域,3’端的一个靶结合区域,5’端的约1000个荧光报告区域。3.基于μSDat探针构建了一种纸芯片器件,通过简单的步骤即可实现miR21的超微量检测。将5’端带生物素标记的探针(bDCP)与微米级荧光杂交探针打印到纸上,靶分子miR21与两个探针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形成bDCP/miR21/μSDat双链体,从而在纸基上产生强荧光来实现miR21的超微量检测。该反应迅速灵敏,并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30 min内即可实现miR21的快速检测,其检测限可达到0.1 pM。此外,该纸芯片可以用于各细胞系中内源性成熟miR21含量的测定,其结果与qRT-PCR相当。本研究首次合成了微米尺度的荧光杂交探针,结合纸芯片器件实现了miR的超微量检测。该方法有望在化学、生物学、医学诊断及生物传感领域广泛应用。
张家林[4](2020)在《新型细菌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由病原微生物引发的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破伤风、伤寒、溶血性尿毒综合症、肺炎和肺结核等疾病均是由细菌感染导致的。例如,在发展中国家,由大肠杆菌污染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导致每年约150万儿童出现腹泻,约2%~7%的病人甚至发展成溶血性尿毒综合症。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的结核病,在2015年造成大约180万人死亡。开发快速、灵敏的细菌检测方法是降低疾病传播率和死亡率的关键之一。然而,传统的细菌检测方法如培养法耗时过长。近年来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技术和现代分析仪器基础上发展了各种新技术,这些细菌检测技术在灵敏度和准确性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这些技术依然面临各种缺陷。因此,需要发展简单、低成本、快速和灵敏的方法用于细菌检测。16S rDNA序列的构成包括恒定区域以及可变区域,恒定区域高度保守,可用于细菌通用检测。可变区域序列因不同细菌而异,可用于物种分型,在苛养菌和缓慢生长菌株的分离鉴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基于16S rDNA序列检测的一些方法,如实时定量PCR(qPCR)、荧光和测序,已被用于细菌的快速、灵敏检测。然而,这些方法成本相对昂贵,限制了它们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其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而备受关注。该传感器系统能够通过将电极对之间的核酸杂交事件转换为可测量的电信号来实现核酸的检测。与先进半导体技术兼容性好,易集成化、规模化以及小型化等优势,使其有望发展成为核酸高效检测的方法之一。近年来,多通道串联式压电传感器(MSPQC)因为其高灵敏度、低成本和易于操作等优点,在病原体诊断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课题组设计了一系列基于MSPQC检测的生物传感器来实现细菌的灵敏检测,但由于检测的对象或基于培养过程的代谢产物,或基于抗原CFP10-ESAT6,仍无法克服培养法和免疫法的弊端。基于此,本课题以细菌的快速检测作为研究方向,以大肠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重要病原菌16S rDNA特异性序列作为检测对象,基于金纳米粒子和功能性纳米材料Ti3C2 MXenes,结合酶催化放大技术、目标物循环放大技术和纳米粒子介导信号放大等生物信号放大策略,在开发成本低廉、快速、简单和灵敏的新型16S rDNA细菌传感器上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构建了基于纳米间隙网络电极的生物传感平台。纳米间隙网络电极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由于电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显示了较高的目标捕获能力。它能显着降低检测下限。同时,由于其电极间隙较小,构造的生物传感平台的检测灵敏度较高。在DNA检测中表现了好的错配灵敏度。作为一个发展潜力大的传感平台,结合各种生物信号放大策略和功能性纳米材料的应用,为开发成本低廉、快速、简单和灵敏的生物传感器用于病原菌检测提供了新的途径。(2)构建了基于酶靶向引导聚苯胺沉积的16S rDNA纳米间隙网络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该电化学传感器是以大肠杆菌16S rDNA为靶生物标记物,以寡核苷酸探针和纳米间隙网络电极为传感元件,来实现大肠杆菌的快速灵敏检测。在金叉指电极(IDE)的基底上,通过硫醇化肽核酸(PNA)探针将金纳米粒子相互连接,制备成纳米间隙网络电极。在细菌特异性16S rDNA片段的存在下,PNA捕获探针与片段的5’端杂交,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修饰的检测探针与片段3’端杂交。检测探针上连接的HRP酶催化苯胺沿着目标链进行聚合。由聚苯胺在金纳米颗粒间的沉积引起的导电连接为网络电极之间提供了电导响应。因此,大肠杆菌被检测出来,检出限为100 CFU/m L,检测时间小于3 h,该方法有望广泛应用于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3)构建了一种新的酶循环信号放大的16S rDNA MSPQC压电传感器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检测的方法。该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的16S rDNA的特异性序列片段作为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靶标,设计与靶标序列片段杂交的DNA捕获探针并修饰到金纳米粒子上;通过Exo III对双链DNA识别,选择性地剪切AuNPs表面与靶标结合的捕获探针;释放出的完整靶片段可与AuNPs表面上的下一个DNA捕获探针进行杂交,杂交后的捕获探针再次被Exo III从AuNPs表面剪下来;由此循环,直至修饰在金纳米颗粒表面上的DNA探针全部被去除,从而得到表面全部被暴露的金纳米颗粒。裸露的金纳米粒子在葡萄糖和HAuCl4溶液中通过自催化生长反应,在纳米间隙网络电极之间形成导电连接,放大了结核分枝杆菌传感器的频移信号。此法的检测限为20 CFU/m L,检测时间小于3 h。有望取代现有的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而得到广泛应用。(4)作为一种新的无机高性能导电的纳米材料,MXenes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a的16S rDNA为检测靶标,通过Ti3C2 MXenes放大电信号,构建了一种新的电化学结核分枝杆菌传感器。在金叉指电极的基底上,硫醇化PNA探针与相邻的金纳米粒子连接,形成PNA-AuNPs纳米间隙电极。PNA探针和结核分枝杆菌16S rDNA靶片段进行杂交,利用锆离子为交联剂,将Ti3C2 MXenes和靶标片段连接在一起。导电Ti3C2MXenes沿着杂交的目标片段排列,桥接纳米间隙电极中断的AuNPs的间隙,引起电极之间电导的变化,实现对结核分枝杆菌16S rDNA靶片段检测。该法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检出限为20 CFU/m L,检出时间为2 h,有望在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检测中得到应用。(5)构建了一种AuNPs介导酶辅助靶循环的MSPQC传感器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检测。通过I和II段DNA探针相互杂交并形成在I段DNA的3’端有突出的颈环结构。当存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的16S rDNA靶片段时,目标DNA打开颈环结构并与I段探针DNA进行杂交,形成在目标DNA 3’端有突出的双链DNA。因为Exo III的选择性,Exo III可以识别钝的3’端并将I段探针DNA消化。目标DNA和II段DNA探针被释放,目标DNA与另一个颈环探针杂交。因此,在Exo III辅助下通过目标DNA的循环导致大量的II段DNA探针的产生。随后II段DNA探针与金电极上的修饰捕获探针、AuNPs标记的信号探针杂交,AuNPs被拉到电极表面。加入HAuCl4和NADH溶液后,溶液中的金离子被还原后沉积在AuNPs表面实现AuNPs生长,在电极之间形成导电连接,从而实现了MSPQC传感器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频移响应信号的放大。此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限为30 CFU/m L,检测时间小于3 h。
王杰[5](2020)在《金黄色葡萄球菌T2模式低场磁共振检测方法》文中认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进,人们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成为我国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它能够分泌多种毒性蛋白,其中肠毒素可引起人胃肠炎症等多种疾病。目前,对于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主要采用现行国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0-2016)[1],此方法利用琼脂平板计数法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计数。由于平板培养存在部分涂布不均、培养时间长、工作量较大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便捷、快速、准确的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的方式。本文利用生物功能化的特异性超顺纳米磁珠,基于磁弛豫转换转换(magnetic relaxation switch,MRSw)原理,利用低场磁共振技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对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进行快速计数。本文LF-NMR检测的指标是横向弛豫时间(T2)的变化。第一部分成功合成了免疫功能化的Au-Fe3O4磁性纳米探针。首先通过高温热解法制备出了超顺磁性、油溶性的磁性纳米粒子(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s)——Au-Fe3O4,粒子呈花状,分散性良好,粒径约为24.73 nm;接着利用配体交换法制备出水溶性、羧基化的Au-Fe3O4,粒子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约为24.92 nm;最后利用羧基与氨基反应生成酰胺键的原理,将羧基化的Au-Fe3O4成功连接上抗体,5 mg的磁珠最大抗体承载量是0.85 mg;免疫功能化之后仍然具有超顺磁性,可以进行后续低场磁共振的检测。第二部分确定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生长曲线得出最佳培养基为7.5%氯化钠肉汤。明确了其迟滞期持续时间远高于低场磁共振检测检测所需的时间,因此在后续LF-NMR检测过程中细菌数量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增殖情况。第三部分,使用Au-Fe3O4构建了S.aureus的LF-NMR快速检测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为避免非特异性因素干扰设定一个标准:△T2/T2<0.014时,认定为非检测水平。最理想的稳定剂是1%的脱脂牛奶;最佳孵育时间是40分钟;体系中磁珠的最佳浓度是0.50 mg/mL;检测线性范围是11000CFU/mL。总的来说,本文通过制备超顺纳米磁珠,构建特异性的生物功能化纳米探针,建立了基于低场磁共振技术的高灵敏度、特异性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的方法,为实现微生物的快捷、经济的检测提供新方法。与现有的检测方法(如胶体金方法、多重PCR等)相比较[2],具有检测靶标浓度越低,检测灵敏度越高的特点。
余双[6](2019)在《基于杂交链式反应的荧光信号放大策略在沙门氏菌检测中应用的研究》文中提出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肉类、牛奶、鸡蛋和蔬菜等食品中的食源性致病菌,该菌被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列为世界上第二大的食物中毒元凶,现已被报道的Salmonella有2500多种血清型,其感染人类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发热等,建立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实现对该菌的有效监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杂交链式反应(Hybridization chain reaction,HCR)的荧光信号放大方法因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构建了基于HCR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食品中Salmonella快速灵敏的检测,为我国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体系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各章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章综述了核酸杂交介导的荧光信号放大方法在生物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第二章建立了两种基于HCR和磁珠的新方法用于检测Salmonella,该方法通过生物素标记的DNA探针(bio-probe)将不对称聚合酶链式反应(Asymmetr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PCR)获得的目标单链DNA(Single stranded DNA,ssDNA)搭载于标记有链霉亲和素的磁珠表面(Streptavidin-magnetic beads,SA-MBs),ssDNA触发两个DNA发夹探针(H1/H2)发生HCR,形成SA-MBsssDNAH1H2n复合物,并通过荧光基团修饰和荧光染料标记两种方式实现荧光信号输出。本章分别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对两种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并对两种方法的重要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两种生物传感器对PBS中Salmonella的最低检测限达到101 CFU/mL,对食品基质中Salmonella的最低检测限达到102 CFU/g或102 CFU/mL,且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第三章建立了基于HCR结合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的均相荧光检测方法,用于快速、灵敏和特异地检测Salmonella。本研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PCR产物纯化和高温变性三步获得ssDNA,并根据ssDNA序列设计了一对以ssDNA为引发链的6-羧基荧光素(6-carboxyfluorescein,FAM)修饰DNA发夹探针,利用GO对ssDNA和dsDNA亲和力差异及其荧光淬灭特性成功建立了一种均相荧光检测方法。本章优化了GO浓度、GO孵育时间和HCR时间等重要参数,在最优条件下,该方法可成功地用于Salmonella的检测,其对PBS中Salmonella的最低检测限为4.2×101CFU/mL,对牛奶中Salmonella的最低检测限为4.2×102 CFU/mL,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周朴帆[7](2019)在《金、银纳米材料在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金、银两种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特性,构建了金纳米颗粒银染色和银纳米簇荧光竞争检测沙眼衣原体两种方法,为沙眼衣原体检测提供新的途径。第一章:分析沙眼衣原体TrpB保守基因序列,设计两条特异性的寡核苷酸链,一条进行巯基修饰与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的金纳米颗粒结合得到信号探针,另一条用生物素标记作为捕获探针。靶序列与两种探针在包被链霉亲和素的酶标板内形成牢固的带有金纳米颗粒的核酸复合物。加入银染色液后金纳米催化银离子还原并聚集在96孔板底部。结果可通过酶标仪读取或直接肉眼观察。检测体系信号强度与靶序列浓度成正比。对杂交时间、杂交温度、银染色时间、探针浓度进行条件优化,提高金纳米银染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与其他生殖道病原菌无明显交叉反应。金纳米银染检测体系最低检测核酸浓度为55 pmol/L。49例临床标本检出率为61%,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相比检出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第二章:设计两条DNA银纳米簇链构建银纳米簇探针检测体系,通过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两条互补的低荧光银纳米簇探针,两条DNA银纳米簇探针会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银纳米簇对使荧光急剧增强。靶序列与银纳米簇发生竞争结合,致使靶序列含量与荧光强度呈反比,结果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对银纳米簇的稳定性、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条件进行优化,提高了银纳米簇探针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和灵敏性,重复性较好,与其他生殖道病原菌无明显交叉反应。银纳米簇探针检测体系最低检测核酸浓度为0.29 nmol/L,46例临床标本检出率为56%,与荧光定量PCR法相比检出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基于金、银两种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特性,建立的沙眼衣原体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操作相对简单,成本低廉,是沙眼衣原体的临床病原学诊断的更佳途径。
宋方宇[8](2018)在《生鲜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生鲜肉中主要的病原菌之一,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使人类感染疾病。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性尤为突出,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研究从泰安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中采集100份生鲜肉样品,采用国标法对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用PCR方法进行了验证,通过纸片扩散法(K-B)进行了抗生素药敏试验,采用双重PCR方法对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的耐药基因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随机采样法采集生鲜肉100份,其中生鲜猪肉53份,生鲜牛肉27份,生鲜鸡肉20份,采用国标法分离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并用PCR方法进行了验证,共有21份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每份阳性样品保存一株菌株;其中生鲜猪肉中检出率为26.4%,生鲜牛肉中检出率为22.2%,生鲜鸡肉中检出率为5%。超市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22.2%)高于农贸市场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18.9%)。(2)对分离得到的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13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耐药率由高到低排列:卡那霉素57.1%、阿米卡星47.6%、头孢西丁47.6%、四环素38.1%、环丙沙星38.1%、克林霉素33.3%、庆大霉素33.3%、头孢唑林28.6%、头孢曲松28.6%、氯霉素19.0%、诺氟沙星19%、氧氟沙星4.8%,对利福平不耐药。其中MRSA检出率为47.6%(10/21),PCR方法验证mec A基因,符合率为40%(4/10)。对10株MRSA进行了多重耐药分析,发现都有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现象,耐5种或多于5种抗生素率为50%(5/10),其中对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最为严重。(3)对耐药基因的结果显示,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aac(6’)/aph(2’’)、aph(3’)-III基因检出率最高,为47.6%(10/21),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阳性预测值分别是60%、70%、50%;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0.9%、54.4%、54.4%。mec A基因检出率为28.6%(6/21),对头孢唑林和头孢曲松的阳性预测值均是100%;阴性预测值为100%。tet K基因检出率为14.3%(3/21),对四环素的阳性预测值是100%;阴性预测值是68.75%。erm C基因检出率为9.5%(2/21),对克林霉素阳性预测值是100%;阴性预测值是73.7%。
何勇[9](2018)在《细菌识别物质的筛选及其在致病细菌检测和药敏试验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由致病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感染性疾病以及生物恐怖事件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大量的医疗卫生资源被投入到致病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目前,针对致病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主要依赖于抗菌药物的使用,但是随着抗菌药物在养殖业等领域的滥用和医疗机构中的不合理使用,致病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正在逐步地下降,多重耐药的超级细菌“ESKAPE”的出现,更是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困难,有的全耐药细菌甚至只剩下一到两个抗菌药物对其有效。我们正在步入一个严峻性的“后抗生素时代”—任何普通的感染和小外伤都可能是致命的。快速准确地鉴别致病细菌的种类是解决致病细菌所造成威胁的重要关键,一旦确定感染细菌的种类后,及时给予有效的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关键手段。但是,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致病细菌检测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存在耗时太长的缺点,这极大制约了有效治疗措施的实施,造成了频繁地使用经验性抗菌药物。噬菌体是能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专性寄生性病毒,它们没有产生能量的器官和翻译蛋白的核糖体,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生命力持久,能在宿主细菌中快速繁殖,对维持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细菌种属间动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将噬菌体及其功能性蛋白作为特异性分子识别物质,在致病细菌的快速检测和药敏试验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和药敏试验为代表,筛选并验证分子识别物质的活性,建立了基于分子识别模式的致病细菌检测方法和基于烈性噬菌体检测细菌活力的药敏试验新方法,同时也建立了基于IgG和替考拉宁双位点识别的分子识别模式的药敏试验新方法。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致病细菌识别物质的筛选(1)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1的分离。我们以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宿主菌,采用改良的λ-噬菌体分离方法从医院污水中分离了能裂解铜绿假单胞菌的烈性噬菌体PAP1,然后采用液体培养的方式培养PAP1,经过一系列的NaCl解吸附、PEG8000沉淀,氯仿纯化等步骤,制备高纯度和高滴度的噬菌体PAP1混悬液。随后,我们分析了PAP1的形态学特征、最佳感染复数和一步生长曲线,确定了该噬菌体PAP1是一株有尾烈性噬菌体,具有70 nm大小的头部和130 nm长的尾部,吸附潜伏期约为20 min,裂解爆发期约为60 min。(2)尾丝蛋白P069的表达纯化。我们通过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检索和局部序列比对基本检索工具,确定了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尾丝蛋白P069的DNA序列,根据其DNA序列的特点设计了引物,采用Nde I和Not I双酶切载体pET-21a和P069的PCR产物后构建重组载体pET-21a-P069,然后采用大肠杆菌表达体系,表达了纯化尾丝蛋白P069。实验结果表明,尾丝蛋白P069是噬菌体表面蛋白,采用大肠杆菌表达体系时,大量尾丝蛋白P069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大肠杆菌细胞中,经包涵体复性和纯化后,得到了分子量大小为65 kD的蛋白质的PBS溶液,其分子量大小与目的尾丝蛋白P069相符。2.致病细菌检测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3)基于噬菌体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的生物发光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我们将分离的噬菌体PAP1通过氨基与甲苯磺基反应标记到磁性纳米颗粒上,利用噬菌体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分离富集和检测活的铜绿假单胞菌。当磁性纳米颗粒上的噬菌体通过尾丝和基板识别并捕获铜绿假单胞菌后,在磁场作用下分离富集靶细菌,经过100 min繁殖复制后,噬菌体裂解靶细菌并释放子代噬菌体和胞内ATP。随后,采用荧光素-ATP生物发光体系检测裂解液中的ATP,建立了特异性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方法。本实验建立的方法的检测范围为6.0×102-3.0×105 CFU/mL,检测限为2.0×102 CFU/mL,整个检测过程只需要2 h。本实验能高特异性地检测活铜绿假单胞菌,不受包括青枯假单菌和恶臭假单菌等在内的其它杂菌的干扰。同时,我们建立的方法成功地应用到葡萄糖、血浆和尿液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检测。(4)基于铜绿假单胞菌活力鉴别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目前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药理机制均是针对细菌的核糖体或DNA复制的,因此鉴于噬菌体、宿主菌和抗菌药物三者间特殊的关系,我们将铜绿假单胞菌与抗菌药物混合后,当抗菌药物充分作用细菌后,加入噬菌体PAP1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活菌,同时用空白溶剂作为对照。当噬菌体组的生物发光信号与溶剂组的信号有差异时,说明溶液还存在活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耐药;当菌体组的生物发光信号与溶剂组的信号无显着性差异时,说明溶液中无活菌存在,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本研究能在3 h内检测出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和左氧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4μg/mL,8μg/mL,>32μg/mL,>128μg/mL和>8μg/mL。我们建立的快速药敏检测方法有望降低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的频率,有利于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5)基于噬菌体尾丝蛋白识别的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本实验首先验证了尾丝蛋白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尾丝蛋白P069没有内源性的裂解活性,能在15min内快速地识别铜绿假单胞菌。P069能特异性地识别铜绿假单胞菌,但不能区别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之间的差异。接着我们将尾丝蛋白分别包被在微孔板上和标记到磁性纳米颗粒上,利用夹心荧光检测法和生物发光检测法建立特异性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数量,两种方法的检测范围分别为4.0×102 CFU/mL-4.0×106CFU/mL和2.0×103 CFU/mL-2.0×106 CFU/mL,检测限分别为1.3×102 CFU/mL和6.7×102 CFU/mL。最后我们将所建立的生物发光法成功地应用到葡萄糖、血浆和尿液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检测。(6)基于IgG和替考拉宁识别的夹心荧光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药敏试验。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分子识别模式的夹心荧光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并用该方法评估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我们将猪IgG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性分子识别试剂,将其包被在微孔板中,利用猪IgG的Fc片段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的A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特异性捕获金黄色葡萄球菌,然后利用FITC标记的替考拉宁结合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层的D-Ala-D-Ala,将其作为信号探针,建立夹心荧光分析法特异性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范围为1.0×103-1.0×107 CFU/mL,检测限为3.3×102 CFU/mL。该夹心荧光分析法能从葡萄糖、血清和尿液中特异性地分离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着,我们成功地将这一分子识别模式的夹心荧光法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青霉素、头孢西丁、克林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基异恶唑和红霉素等5组抗菌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25μg/mL,<4μg/mL,<0.25μg/mL,<2/38μg/mL和<0.5μg/mL。此外,由于替考拉宁的敏感性常与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合能力有关,该夹心荧光分析法也可用于替考拉宁自身的药敏试验。整个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以在4 h内完成,省去了耗时的致病细菌分离和鉴别过程,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有望为快速准确地制定感染性疾病治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持。综上所述,将IgG、噬菌体、噬菌体尾丝蛋白、替考拉宁等分子作为致病细菌的特异性分子识别物质,利用它们对靶细菌的特异性结合能力,能快速地将靶细菌从复杂的基质中分离富集出来,然后结合不同的发光分析方法,可建立快速、准确、特异性的致病细菌检测方法。同时我们建立了基于噬菌体检测致病细菌活力和分子识别模式的药敏试验新方法,这些方法极大地缩短了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所需的时间,在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我们成功地克隆表达了噬菌体尾丝蛋白这一特异性分子识别试剂,尾丝蛋白有望在致病细菌检测和药敏试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齐炳尧[10](2017)在《利用点击化学等技术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视化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生活环境中广泛分布,可污染肉类、水产品、乳制品及动物饲料,进而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成本高,耗时长,过程繁琐,实用性较低,无法控制其对食品的污染。因此亟需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灵敏、便捷的检测方法,提高食品卫生水平,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研究基于点击化学、HCR、纳米花等技术与可视化信号输出平台相结合,通过对反应体系中的最佳探针浓度,最佳孵育时间等反应条件的优化,并进行特异性与灵敏性的双重评价,建立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灵敏、特异的可视化检测方法,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试纸条与无亚铜离子催化点击化学结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可视化检测本研究将无亚铜离子催化点击化学与试纸条结合,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视化检测方法,条件优化出CCLCR的两段探针最佳浓度为50 n M,最佳连接温度为25℃,该方法能够特异性识别金黄色葡萄球菌靶标序列,灵敏的检测出10 f M的标准序列。对污染牛奶样品中标准序列的检出率在86%90%之间,通过肉眼便可观察结果,为实现实际样品的可视化检测提供良好的基础。(2)微孔板显色结合HCR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可视化检测本研究将微孔板显色与HCR技术相结合,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视化检测方法,条件优化出抓取探针最佳孵育浓度为0.5μM,最佳孵育时间2 h,HCR产物的不修饰探针/修饰探针的体积比为1:9,最佳孵育时间2 h。设计的检测方法可以区分一个碱基差异的序列,最低检测限32.5 f M;有良好的特异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检测限可以达到52.1cfu/ml。(3)纳米花与亚铜离子催化点击化学结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可视化检测本研究将纳米花颗粒与铜催化的点击化学技术相结合,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视化检测方法,通过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得出孵育抗体最佳浓度为5 mg/ml,孵育最佳时间为2h,抗坏血酸盐浓度为25 m M,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检测限可达到102 cfu/ml。综上所述,本研究将点击化学、HCR、纳米花等技术与可视化信号输出平台相结合,建立三种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视化检测方法,通过对三种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性的检测评价,最终确保能够的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成功实现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可视化检测,并且其具有室温下操作,检测结果容易判断,不需要精密仪器配合,降低了检测成本等优点,显着增加了检测的实用性,为实现食源性病原菌的POCT检测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方向。
二、用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检测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检测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RISPR/Cas13a与脂质体辅助放大磁弛豫传感信号直接检测miRNA和致病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对照表 ABBREVIATION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于磁弛豫的相关原理 |
1.1.1 磁弛豫传感器在分析检测中的优势 |
1.1.2 核磁共振现象 |
1.1.3 弛豫过程及弛豫时间 |
1.1.4 磁弛豫传感器的分析原理 |
1.2 CRISPR/Cas系统简介 |
1.2.1 CRISPR/Cas的历史发展 |
1.2.2 CRISPR/Cas的组成及分类 |
1.2.3 CRISPR/Cas的作用机制 |
1.2.4 CRISPR/Cas系统的应用 |
1.3 脂质体概述 |
1.4 miRNA的检测方法 |
1.4.1 电化学法 |
1.4.2 荧光法 |
1.4.3 比色法 |
1.4.4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法 |
1.4.5 表面等离子共振法 |
1.4.6 磁弛豫传感分析法 |
1.5 致病菌的检测方法 |
1.5.1 比色法 |
1.5.2 电化学法 |
1.5.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法 |
1.5.4 磁弛豫传感分析法 |
1.6 工作出发点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于CRISPR/Cas13a增强Fe_3O_4磁弛豫传感信号检测miRNA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MB_(30)-RNA_1-MM_(1000)的制备与表征 |
2.2.3 基于荧光实验验证CRISPR/Cas13a系统可行性 |
2.2.4 基于Fe_3O_4磁弛豫传感器检测miR-21 的可行性 |
2.2.5 基于Fe_3O_4磁弛豫传感器检测miR-21 的特异性 |
2.2.6 基于Fe_3O_4磁弛豫传感器检测miR-21 |
2.2.7 基于Fe_3O_4磁弛豫传感器检测血清样本中检测miR-21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B_(30)-RNA_1-MM_(1000)探针表征 |
2.3.2 基于荧光实验验证CRISPR/Cas13a系统可行性 |
2.3.3 基于Fe_3O_4磁弛豫器检测miR-21 的可行性 |
2.3.4 基于Fe_3O_4磁弛豫传感器检测miR-21 的条件优化 |
2.3.5 基于Fe_3O_4磁弛豫传感器检测miR-21 的特异性 |
2.3.6 基于Fe_3O_4磁弛豫传感器检测miR-21 |
2.3.7 基于Fe_3O_4磁弛豫传感器检测血清样本中miR-21 |
2.4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脂质体增强Fe~(2+)/Fe~(3+)磁弛豫传感信号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Biotin-PEG_(2000)-Van及 MB_(200)-Van的制备 |
3.2.3 Biotin-Liposome@Glu的制备及表征过程 |
3.2.4 探针对S.aureus的特异性分析 |
3.2.5 基于Glu/Gox构建Fe~(2+)/Fe~(3+)磁弛豫传感器 |
3.2.6 基于Fe~(2+)/Fe~(3+)磁弛豫传感器检测S.aureus可行性分析 |
3.2.7 基于Fe~(2+)/Fe~(3+)磁弛豫传感器检测S.aureus特异性 |
3.2.8 基于Fe~(2+)/Fe~(3+)磁弛豫传感器检测S.aureus |
3.2.9 基于Fe~(2+)/Fe~(3+)磁弛豫传感器检测全血样本中S.aureus |
3.2.10 基于Fe~(2+)/Fe~(3+)磁弛豫传感器检测脓肿样本中S.aureus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Biotin-PEG_(2000)-Van探针表征 |
3.3.2 Biotin-Liposome@Glu的表征 |
3.3.3 探针对S.aureus的特异性分析 |
3.3.4 基于Glu/Gox构建Fe~(2+)/Fe~(3+)磁弛豫传感器 |
3.3.5 基于Fe~(2+)/Fe~(3+)磁弛豫传感器检测S.aureus可行性分析 |
3.3.6 基于Fe~(2+)/Fe~(3+)磁弛豫传感器检测S.aureus条件优化 |
3.3.7 基于Fe~(2+)/Fe~(3+)磁弛豫传感器检测S.aureus特异性 |
3.3.8 基于Fe~(2+)/Fe~(3+)磁弛豫传感器检测S.aureus |
3.3.9 基于Fe~(2+)/Fe~(3+)磁弛豫传感器检测全血样本中S.aureus |
3.3.10 基于Fe~(2+)/Fe~(3+)磁弛豫传感器检测脓肿样本中S.aureus |
3.4 结论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无酶信号放大型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食源性致病菌 |
1.1.2 金黄色葡萄球菌 |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各种检测方法 |
1.2.1 常规检测方法 |
1.2.2 免疫学方法 |
1.2.3 分子生物学方法 |
1.2.4 生物传感技术 |
1.3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方面的研究 |
1.3.1 固载生物分子 |
1.3.2 标记生物分子 |
1.3.3 催化作用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金纳米粒子/二茂铁纳米球电化学免疫传感的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纳米材料的制备 |
2.2.4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
2.2.5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电化学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纳米材料的表征 |
2.3.2 免疫传感构建过程的表征 |
2.3.3 免疫传感器检测条件的优化 |
2.3.4 免疫传感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
2.3.5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稳定性和特异性 |
2.3.6 免疫传感器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2.4 结论 |
第三章 硫堇/AuNPs功能化聚苯乙烯-丙烯酸球纳米探针的合成及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纳米材料的制备 |
3.2.4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
3.2.5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电化学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纳米材料的表征 |
3.3.3 免疫传感器构建过程的表征 |
3.3.4 免疫传感器检测条件的优化 |
3.3.5 免疫传感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
3.3.6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特异性及稳定性 |
3.3.7 免疫传感器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3.4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Au@CuxOS纳米材料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纳米材料的制备 |
4.2.4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
4.2.5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电化学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uNRs及 AuNRs/CS的表征 |
4.3.2 Au@Cu2O及Au@CuxOS纳米材料的表征 |
4.3.3 电化学表征 |
4.3.4 免疫传感器检测条件的优化 |
4.3.5 免疫传感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
4.3.6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稳定性及特异性 |
4.3.7 免疫传感器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4.4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3)微米级荧光杂交探针的制备及其在MicroRNA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概述 |
1.1.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工作原理 |
1.1.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 |
1.2 基于信号放大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1.2.1 聚合酶链式反应-荧光原位杂交(PCR-FISH) |
1.2.2 滚环扩增反应-荧光原位杂交(RCA-FISH) |
1.2.3 杂交链式反应-荧光原位杂交(HCR-FISH) |
1.3 信号放大型荧光探针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
1.3.1 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检测 |
1.3.2 致病菌的检测 |
1.3.3 细胞表面糖基化的检测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微米级荧光杂交探针的制备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表征环状模板的合成 |
2.2.2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验证RCA产物和SDA产物的合成 |
2.2.3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验证SDA产物的合成 |
2.2.4 无机焦磷酸酶对SDA产物的影响 |
2.2.5 SDA产物的纯化 |
2.2.6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验证μSDat探针的合成 |
2.3 本章小结 |
3 微米级杂交探针的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对纯化后sDP2进行定量 |
3.2.2 μSDat探针杂交性能的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4 微米级荧光杂交探针在microRNA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纸芯片器件工作原理 |
4.2.2 普鲁兰糖对表面杂交动力学的影响 |
4.2.3 灵敏度分析 |
4.2.4 选择性分析 |
4.2.5 多种细胞系中miR21的定量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新型细菌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细菌概况 |
1.3 细菌检测方法 |
1.3.1 常规生化检测方法 |
1.3.2 免疫学法 |
1.3.3 分子生物学方法 |
1.4 细菌16SrDNA的研究 |
1.4.1 细菌16SrDNA简介 |
1.4.2 基于细菌16SrDNA的应用 |
1.5 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1.5.1 生物传感器简介 |
1.5.2 生物传感器分类 |
1.5.3 压电传感技术 |
1.5.4 纳米材料在传感器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构思 |
第二章 基于纳米间隙网络电极的生物传感平台的构建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材料 |
2.2.2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2.2.3 Au NPs-PNA纳米间隙网络电极的制备 |
2.2.4 DNA杂交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基于纳米间隙网络电极的传感平台的设计策略 |
2.3.2 表征 |
2.3.3 传感平台的特异性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酶靶向引导聚苯胺沉积的16S rDNA纳米间隙网络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材料 |
3.2.2 HRP酶修饰的检测探针的制备 |
3.2.3 大肠杆菌的检测 |
3.2.4 模拟水样本的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构建传感器的设计策略 |
3.3.2 生物标志物的筛选 |
3.3.3 表征 |
3.3.4 构建传感器对16S rDNA片段的响应 |
3.3.5 聚苯胺沉积时间对检测的影响 |
3.3.6 特异性研究 |
3.3.7 传感器对不同浓度的大肠杆菌的响应特性 |
3.3.8 模拟水样本的检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Exo Ⅲ辅助循环信号放大的结核分枝杆菌16S rDNA MSPQC传感器的构建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材料 |
4.2.2 AuNPs-DNA网络电极的制备 |
4.2.3 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SPQC传感器的响应机理 |
4.3.2 MSPQC传感器的设计策略 |
4.3.3 16SrDNA靶片段的筛选与捕获探针的设计 |
4.3.4 MSPQC传感器传感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及验证 |
4.3.5 结核分枝杆菌16SrDNA片段的频移响应特性 |
4.3.6 Exo Ⅲ浓度对检测信号的影响 |
4.3.7 MSPQC传感器对16S rDNA片段的碱基错配研究 |
4.3.8 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 |
4.3.9 模拟痰样本的检测 |
4.3.10 构建MSPQC传感器与其他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导电二维Ti_3C_2 MXenes的结核分枝杆菌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材料 |
5.2.2 Ti_3C_2 MXenes纳米片的制备 |
5.2.3 ZrOCl_2预处理Ti_3C_2 MXenes纳米片 |
5.2.4 结核分枝杆菌检测 |
5.2.5 模拟痰样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检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构建传感器的设计策略 |
5.3.2 靶标的筛选 |
5.3.3 表征 |
5.3.4 结核分枝杆菌16S rDNA片段的电导响应特性 |
5.3.5 Ti_3C_2 M Xenes交联时间对检测响应的影响 |
5.3.6 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 |
5.3.7 模拟痰样本检测 |
5.3.8 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和其他报道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方法的对比 |
5.4 小结 |
第六章 AuNPs介导酶辅助靶循环的MSPQC传感器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和材料 |
6.2.2 传感电极的修饰 |
6.2.3 AuNPs标记的检测探针的制备 |
6.2.4 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MSPQC传感器的构建策略 |
6.3.2 电极表面的电化学阻抗表征 |
6.3.3 MSPQC传感器对16S rDNA片段的频移响应特性 |
6.3.4 Exo Ⅲ浓度和杂交/Exo Ⅲ孵育时间对频移响应的影响 |
6.3.5 构建的MSPQC传感器的选择性和重复性研究 |
6.3.6 构建的结核分枝杆菌MSPQC传感器的检测限研究 |
6.3.7 模拟样本的检测 |
6.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金黄色葡萄球菌T2模式低场磁共振检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 |
1.1.1 食源性致病菌的危害及现状 |
1.1.2 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 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 |
1.2.2 纳米材料的应用 |
1.3 核磁共振技术 |
1.3.1 核磁共振的研究进展 |
1.3.2 核磁共振的原理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2章 生物功能化Au-Fe_3O_4 纳米材料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Au-Fe_3O_4 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 |
2.3.2 羧基化Au-Fe_3O_4 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 |
2.3.3 免疫功能化Au-Fe_3O_4 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Au-Fe_3O_4 磁性纳米粒子的表征 |
2.4.2 羧基化Au-Fe_3O_4 磁性纳米粒子的表征 |
2.4.3 免疫功能化Au-Fe_3O_4 磁性纳米粒子的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菌株 |
3.3 实验方法 |
3.3.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 |
3.3.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计数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 |
3.4.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计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低场磁共振检测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菌株 |
4.2.4 食品样品 |
4.3 实验方法 |
4.3.1 低场磁共振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的建立 |
4.3.2 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研究 |
4.3.3 检测方法稳定剂的确定 |
4.3.4 检测方法孵育时间的优化 |
4.3.5 检测方法磁珠浓度的优化 |
4.3.6 检测方法的检测范围的研究 |
4.3.7 实际样品的检测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低场磁共振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的建立 |
4.4.2 检测方法的特异性 |
4.4.3 检测方法稳定剂的确定 |
4.4.4 检测方法孵育时间的优化 |
4.4.5 检测方法磁珠浓度的优化 |
4.4.6 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测限的研究 |
4.4.7 实际样品的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杂交链式反应的荧光信号放大策略在沙门氏菌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前言 |
1.2 核酸杂交介导的荧光信号放大方法的分类 |
1.2.1 嵌入型 |
1.2.2 修饰型 |
1.3 核酸杂交介导的荧光信号放大方法的应用 |
1.3.1 细菌全菌检测 |
1.3.2 核酸检测 |
1.3.3 蛋白质检测 |
1.3.4 生物小分子检测 |
1.3.5 无机金属离子检测 |
1.4 结语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HCR结合磁珠检测Salmonella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器材 |
2.2.1 实验菌株 |
2.2.2 主要实验试剂 |
2.2.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2.2.4 主要溶液配制方法 |
2.3 实验方法 |
2.3.1 引物及探针设计 |
2.3.2 细菌培养 |
2.3.2.1 划线培养 |
2.3.2.2 液体培养 |
2.3.3 菌株DNA的提取 |
2.3.4 aPCR扩增体系及条件 |
2.3.5 DNA发夹探针的制备 |
2.3.6 统计分析 |
2.3.7 HCR结合磁珠的荧光修饰法参数优化 |
2.3.7.1 bio-probe浓度优化 |
2.3.7.2 H1-FAM和H2-FAM浓度优化 |
2.3.7.3 HCR反应时间优化 |
2.3.8 HCR结合磁珠的荧光嵌入法参数优化 |
2.3.8.1 bio-probe浓度优化 |
2.3.8.2 SA-MBs浓度优化 |
2.3.8.3 H1和H2浓度优化 |
2.3.8.4 HCR反应时间优化 |
2.3.9 HCR结合磁珠的荧光修饰法检测Salmonella |
2.3.9.1 ssDNA检测灵敏度评价 |
2.3.9.2 PBS中Salmonella检测灵敏度评价 |
2.3.9.3 特异性评价 |
2.3.9.4 生菜加标样中Salmonella检测灵敏度评价 |
2.3.10 HCR结合磁珠的荧光嵌入法检测Salmonella |
2.3.10.1 ssDNA检测灵敏度评价 |
2.3.10.2 PBS中Salmonella检测灵敏度评价 |
2.3.10.3 牛奶加标样中Salmonella检测灵敏度评价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引物浓度优化结果 |
2.4.2 DNA探针设计结果验证 |
2.4.3 HCR可行性验证 |
2.4.4 HCR结合磁珠的荧光修饰法检测Salmonella |
2.4.4.1 实验原理 |
2.4.4.2 荧光成像结果验证 |
2.4.4.3 bio-probe用量优化 |
2.4.4.4 H1-FAM/H2-FAM用量优化 |
2.4.4.5 HCR时间优化 |
2.4.4.6 ssDNA检测灵敏度评价 |
2.4.4.7 PBS中Salmonella检测灵敏度评价 |
2.4.4.8 特异性评价 |
2.4.4.9 生菜加标样中Salmonella检测灵敏度评价 |
2.4.5 HCR结合磁珠的荧光嵌入法检测Salmonella |
2.4.5.1 实验原理 |
2.4.5.2 荧光成像结果验证 |
2.4.5.3 bio-probe用量优化 |
2.4.5.4 SA-MBs用量优化 |
2.4.5.5 H1/H2用量优化 |
2.4.5.6 HCR时间优化 |
2.4.5.7 ssDNA检测灵敏度评价 |
2.4.5.8 PBS中Salmonella检测灵敏度评价 |
2.4.5.9 牛奶加标样中Salmonella检测灵敏度评价 |
2.5 小结 |
第三章 HCR结合氧化石墨烯检测Salmonella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器材 |
3.2.1 实验菌株 |
3.2.2 主要实验试剂 |
3.2.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3.2.4 主要溶液配制方法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菌培养 |
3.3.1.1 划线培养 |
3.3.1.2 液体培养 |
3.3.2 菌株DNA的提取 |
3.3.3 引物和探针的设计 |
3.3.4 PCR的扩增体系及条件 |
3.3.5 PCR扩增产物纯化 |
3.3.6 DNA单链的获取 |
3.3.7 参数优化 |
3.3.7.1 GO浓度优化 |
3.3.7.2 GO作用时间优化 |
3.3.7.3 HCR反应时间优化 |
3.3.8 PBS中Salmonella检测灵敏度评价 |
3.3.9 特异性评价 |
3.3.10 牛奶加标样中Salmonella检测灵敏度评价 |
3.3.11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实验原理 |
3.4.2 GO浓度优化 |
3.4.3 GO孵育时间优化 |
3.4.4 HCR时间优化 |
3.4.5 PBS中Salmonella检测灵敏度评价 |
3.4.6 特异性评价 |
3.4.7 牛奶加标样中Salmonella检测灵敏度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实验试剂与材料 |
附录B 实验仪器设备 |
附录C 常用试剂配制方案 |
附录D 图片解析代码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金、银纳米材料在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写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沙眼衣原体背景介绍 |
1.2 金纳米材料介绍 |
1.3 银纳米簇介绍 |
第2章 基于金纳米颗粒探针特异性识别和银染信号放大的沙眼衣原体检测新方法构建 |
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株、临床样本 |
2.2.2 主要试剂 |
2.2.3 其他试剂及耗材 |
2.2.4 实验试剂配置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理介绍 |
2.3.2 HeLa细胞培养 |
2.3.3 沙眼衣原体感染 |
2.3.4 模板DNA提取 |
2.3.5 引物设计 |
2.3.6 目的基因PCR扩增 |
2.3.7 PCR扩增产物纯化 |
2.3.8 核酸探针构建 |
2.3.9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
2.3.10 金纳米颗粒标记巯基探针 |
2.3.11 杂交 |
2.3.12 银染 |
2.3.13 检测体系的条件优化 |
2.3.14 检测体系方法学评价及其应用 |
2.4 结果 |
2.4.1 金纳米颗粒和探针表征 |
2.4.2 杂交时间条件优化 |
2.4.3 杂交温度优化 |
2.4.4 银染色时间优化 |
2.4.5 生物素标记探针浓度优化 |
2.4.6 金纳米标记探针浓度条件优化 |
2.4.7 方法线性范围与灵敏度检测 |
2.4.8 肉眼结果观测 |
2.4.9 方法特异性评价 |
2.4.10 临床生殖道分泌物样本检测 |
2.5 讨论 |
2.6 结论 |
第3章 基于DNA模板的银纳米簇特异性识别和荧光竞争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新方法构建 |
3.1 主要实验仪器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临床样本 |
3.2.2 主要试剂 |
3.2.3 其他试剂及耗材 |
3.2.4 实验试剂配置 |
3.3 实验方法 |
3.3.1 原理介绍 |
3.3.2 模板选择和探针设计 |
3.3.3 沙眼衣原体DNA提取以及靶序列制备 |
3.3.4 银纳米簇信号探针制备 |
3.3.5 沙眼衣原体TrpB基因的荧光检测 |
3.3.6 检测体系的条件优化 |
3.3.7 检测体系方法学评价及其应用 |
3.4 结果 |
3.4.1 银纳米簇探针表征 |
3.4.2 银纳米簇探针荧光强度评价 |
3.4.3 反应时间条件优化 |
3.4.4 反应温度条件优化 |
3.4.5 银纳米簇稳定性优化 |
3.4.6 方法的线性范围和灵敏度 |
3.4.7 方法特异性评价 |
3.4.8 临床生殖道分泌物样本检测 |
3.5 讨论 |
3.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金纳米颗粒的生物检测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生鲜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简介 |
1.1.1 金黄色葡萄球菌简介 |
1.1.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学特征及流行特点 |
1.2 抗生素种类及应用分析 |
1.2.1 抗生素种类 |
1.2.1.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1.2.1.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1.2.1.3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1.2.1.4 四环素类抗生素 |
1.2.1.5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
1.2.1.6 多肽类抗生素 |
1.2.1.7 喹诺酮类抗生素 |
1.2.1.8 磺胺类抗生素 |
1.2.1.9 抗结核药 |
1.2.2 抗生素杀菌作用机制 |
1.2.3 抗生素应用分析 |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进展 |
1.3.1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方法 |
1.3.1.1 表型检测 |
1.3.1.2 基因检测 |
1.3.2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现状 |
1.3.3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 |
1.4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型研究进展 |
1.4.1 表型分型 |
1.4.2 基因分型 |
1.4.2.1 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
1.4.2.2 MLST(多位点序列)分型 |
1.4.2.3 Spa(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A)基因多态性分型 |
1.4.2.4 SCCmec(葡萄球菌基因盒)分型 |
1.5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
1.5.1 国家标准检测方法 |
1.5.2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 |
1.5.3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
1.5.3.1 核酸探针技术 |
1.5.3.2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 |
1.5.3.3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
1.6 本实验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株来源 |
2.1.2 实验仪器 |
2.1.3 主要实验试剂 |
2.1.4 主要试剂配置 |
2.1.5 实验所用引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
2.2.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1.2 分离培养 |
2.2.1.3 革兰氏染色镜检 |
2.2.2 PCR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 |
2.2.2.1 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提取 |
2.2.2.2 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PCR反应体系 |
2.2.2.3 热循环参数 |
2.2.2.4 扩增产物的检测 |
2.2.2.5 菌株保存 |
2.2.3 药敏纸片的制备 |
2.2.3.1 抗菌药物配制溶剂和保存期限 |
2.2.3.2 药敏纸片的制备 |
2.2.4 试验方法 |
2.2.4.1 药敏试验步骤 |
2.2.4.2 mecA基因检测方法 |
2.2.4.3 耐药基因检测方法 |
2.2.4.4 PCR反应程序 |
2.2.4.5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结果 |
3.1.1 染色镜检 |
3.1.2 金黄色葡萄球菌PCR鉴定结果 |
3.2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情况 |
3.3 不同来源猪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 |
3.4 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3种抗生素耐药情况 |
3.5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图谱 |
3.6 PCR检测mecA基因结果 |
3.7 10 株MRSA多重耐药图谱 |
3.8 不同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结果分析 |
3.9 tetK、tetM基因与四环素耐药相关性 |
3.10 aac(6')/aph(2'')、aph(3')-III基因与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性 |
3.11 ermC、ermA基因与克林霉素耐药相关性 |
3.12 mecA基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性 |
4 讨论 |
4.1 生鲜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 |
4.2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表型分布 |
4.3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分布并且和抗生素耐药的相关性 |
4.3.1 tetK、tetM基因与四环素耐药 |
4.3.2 aac(6')/aph(2'')、aph(3')-III基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 |
4.3.3 ermC、ermA基因与克林霉素耐药 |
4.3.4 mecA基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细菌识别物质的筛选及其在致病细菌检测和药敏试验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部分 绪论 |
第1章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1 选题意义 |
1.2 致病细菌检测研究现状 |
1.2.1 传统培养技术 |
1.2.2 分子生物学技术 |
1.2.3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
1.2.4 基于分子识别模式的致病细菌检测 |
1.3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研究现状 |
1.3.1 传统培养方法 |
1.3.2 基于细菌遗传物质的PCR方法 |
1.3.3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
1.3.4 微流控 |
1.3.5 荧光分析法 |
1.3.6 电化学分析法 |
1.4 噬菌体 |
1.4.1 噬菌体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
1.4.2 噬菌体在致病细菌检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中的应用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部分 致病细菌识别物质的筛选 |
第2章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1的分离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主要材料 |
2.2.2 主要设备 |
2.2.3 主要溶液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铜绿假单胞菌的培养 |
2.3.2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1的分离 |
2.3.3 噬菌体PAP1混悬液的制备与纯化 |
2.3.4 噬菌体PAP1滴度测定 |
2.3.5 噬菌体PAP1的形态学观察 |
2.3.6 噬菌体PAP1的最佳感染复数 |
2.3.7 噬菌体PAP1的一步生长曲线的绘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噬菌体PAP1的分离 |
2.4.2 噬菌体PAP1的电镜形态 |
2.4.3 噬菌体PAP1的最佳感染复数 |
2.4.4 噬菌体PAP1的一步生长曲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噬菌体尾丝蛋白P069的表达纯化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主要材料 |
3.2.2 主要设备 |
3.2.3 主要溶液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P069基因提取 |
3.3.2 pET-21a质粒DNA的提取 |
3.3.3 P069基因的PCR扩增 |
3.3.4 P069基因重组载体构建 |
3.3.5 感受态转化及阳性克隆筛选 |
3.3.6 P069小量表达与鉴定 |
3.3.7 P069大量表达 |
3.3.8 包涵体蛋白纯化 |
3.3.9 包涵体蛋白复性 |
3.3.10 复性蛋白纯化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尾丝蛋白P069 |
3.4.2 重组载体的构建 |
3.4.3 P069小量表达 |
3.4.4 P069大量表达 |
3.4.5 P069蛋白复性 |
3.4.6 P069蛋白纯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3部分 致病细菌检测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
第4章 基于噬菌体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的生物发光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主要材料 |
4.2.2 主要设备 |
4.2.3 主要溶液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铜绿假单胞菌菌液的准备 |
4.3.2 高滴度的噬菌体PAP1的制备 |
4.3.3 FITC标记噬菌体PAP1 |
4.3.4 荧光染色铜绿假单胞菌的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 |
4.3.5 噬菌体PAP1功能化甲苯磺基磁珠 |
4.3.6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噬菌体PAP1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
4.4.2 原理 |
4.4.3 噬菌体PAP1功能化的甲苯磺基磁珠 |
4.4.4 检测条件优化 |
4.4.5 标准曲线的制定 |
4.4.6 特异性分析 |
4.4.7 不同营养条件影响考察 |
4.4.8 实际样品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铜绿假单胞菌活力鉴别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主要材料 |
5.2.2 主要设备 |
5.2.3 主要溶液配制 |
5.3 实验方法 |
5.3.1 铜绿假单胞菌培养 |
5.3.2 裂解时间测定 |
5.3.3 铜绿假单胞菌含量测定 |
5.3.4 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基于铜绿假单胞菌活力鉴别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原理 |
5.4.2 裂解时间 |
5.4.3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 |
5.4.4 药敏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噬菌体尾丝蛋白识别的铜绿假单胞菌检测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设备 |
6.2.1 主要材料 |
6.2.2 主要设备 |
6.2.3 主要溶液配制 |
6.3 实验方法 |
6.3.1 细菌培养 |
6.3.2 TRITC标记尾丝蛋白P069 |
6.3.3 P069功能化磁性颗粒 |
6.3.4 荧光染色成像 |
6.3.5 P069的特异性检测 |
6.3.6 双位点识别荧光检测铜绿假单胞菌 |
6.3.7 单位点识别测铜绿假单胞菌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尾丝蛋白P069的结合能力 |
6.4.2 尾丝蛋白P069的裂解活性 |
6.4.3 尾丝蛋白P069的特异性 |
6.4.4 荧光检测铜绿假单胞菌 |
6.4.5 生物发光检测铜绿假单胞菌 |
6.4.6 实际样品检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IgG和替考拉宁识别的夹心荧光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药敏试验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设备 |
7.2.1 主要材料 |
7.2.2 主要设备 |
7.2.3 主要溶液配制 |
7.3 实验方法 |
7.3.1 细菌培养 |
7.3.2 FITC标记替考拉宁 |
7.3.3 荧光染色成像 |
7.3.4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
7.3.5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原理 |
7.4.2 检测条件优化 |
7.4.3 标准曲线的制定 |
7.4.4 特异性 |
7.4.5 实际样品检测 |
7.4.6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4部分 总结与展望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10)利用点击化学等技术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视化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状及危害 |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1 常规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 |
1.2.2 以免疫学为基础的检测方法 |
1.2.3 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检测方法 |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新动向 |
1.3.1 核酸探针技术 |
1.3.2 生物传感器技术 |
1.3.3 恒温杂交链式反应 |
1.3.4 点击化学 |
1.4 可视化检测技术 |
1.4.1 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应用 |
1.4.2 建立新型可视化检测技术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纸条与无亚铜离子催化点击化学结合可视化检测技术的材料与方法 |
2.1.1 菌种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实验方法 |
2.2 微孔板显色结合HCR可视化检测的材料与方法 |
2.2.1 菌种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2.4 实验方法 |
2.3 纳米花与亚铜离子催化点击化学结合可视化检测的材料与方法 |
2.3.1 菌种 |
2.3.2 主要试剂 |
2.3.3 主要仪器 |
2.3.4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试纸条与无亚铜离子催化点击化学结合可视化检测的结果与分析 |
3.1.1 检测原理 |
3.1.2 最佳探针浓度的确定 |
3.1.3 最佳连接温度的确定 |
3.1.4 特异性分析 |
3.1.5 灵敏性分析 |
3.1.6 模拟样品检测结果 |
3.1.7 小结 |
3.2 微孔板显色结合HCR可视化检测的结果与分析 |
3.2.1 检测原理 |
3.2.2 抓取探针最佳孵育浓度的确定 |
3.2.3 抓取探针最佳孵育时间的确定 |
3.2.4 形成HCR最佳产物条件的确定 |
3.2.5 HCR产物最佳结合时间的确定 |
3.2.6 检测靶标特异性分析 |
3.2.7 检测靶标灵敏性分析 |
3.2.8 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结果 |
3.2.9 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灵敏性结果 |
3.2.10 小结 |
3.3 纳米花与亚铜离子催化点击化学结合可视化检测的结果与分析 |
3.3.1 检测原理 |
3.3.2 实验可行性分析 |
3.3.3 孵育单抗最佳浓度的确定 |
3.3.4 孵育单抗最佳时间的确定 |
3.3.5 转化AAP最佳浓度的确定 |
3.3.6 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结果 |
3.3.7 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灵敏性结果 |
3.3.8 小结 |
4 讨论 |
4.1 可视化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学评价 |
4.2 检测靶基因的选择与确定 |
4.3 反应体系中条件的优化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四、用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检测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RISPR/Cas13a与脂质体辅助放大磁弛豫传感信号直接检测miRNA和致病菌[D]. 郭欣. 西南大学, 2021(01)
- [2]无酶信号放大型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中的应用[D]. 丁文龙. 江苏大学, 2020(02)
- [3]微米级荧光杂交探针的制备及其在MicroRNA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王立莹.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新型细菌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 张家林. 湖南大学, 2020(01)
- [5]金黄色葡萄球菌T2模式低场磁共振检测方法[D]. 王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基于杂交链式反应的荧光信号放大策略在沙门氏菌检测中应用的研究[D]. 余双. 南昌大学, 2019
- [7]金、银纳米材料在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周朴帆. 南华大学, 2019(01)
- [8]生鲜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研究[D]. 宋方宇.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9)
- [9]细菌识别物质的筛选及其在致病细菌检测和药敏试验中的应用[D]. 何勇. 西南大学, 2018(02)
- [10]利用点击化学等技术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视化检测方法的研究[D]. 齐炳尧.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