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博物馆广场环境历时性比较研究

哈尔滨博物馆广场环境历时性比较研究

一、哈尔滨博物馆广场环境历时性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丽威[1](2020)在《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文中研究表明教科书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小课本大启蒙已经成为教科书研究领域的共识。教科书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价值载体。习近平关于“教科书是国家事权”的重要论断为我国教科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新时代教科书建设面临大众化、全球化等诸多困境,教科书建设必须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基础。因此,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地融入教科书建设,如何保持我国教科书建设方向的正确性等重要问题亟须各学科加强教科书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目前,语文、政治等科目的中小学教科书的价值溯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研究尚处于缺位状态。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强调广泛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近年来,怀特海有机哲学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怀特海全集翻译与研究”成为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选题之一,世界着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有机哲学是解决哲学乃至社会科学问题的突破口。再者,我国着名学者王南湜提到“将怀特海与马克思有机结合”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鉴于怀特海有机哲学价值理论深刻的洞见性,其对教科书理论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选择、确定和改进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历史比较法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进行梳理,提炼不同时期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通过内容分析法,依据构建的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从教科书内容、教科书呈现方式、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主体四个维度,探寻不同时期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运用历史比较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做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概括其嬗变特点和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经历了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教科书、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教科书和走向多元取向的教科书三个阶段。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中学生物教科书,始于清朝末年,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在急于求成的应用心理下,教科书被赋予了“救世”的价值。这一时期国人主要将西方教科书的结构“舶来”,呈现出“依葫芦画瓢”的结构主义取向;之后,生物学经历了短暂的学科大发展,特别是实用主义在我国大行其道的时期,生物教科书的体验性、实用性理念被提出;自新中国成立到新课改前夕,生物教科书发展历经波折,从仿苏的一元取向到兼收并蓄各方文化,生物教科书也进行了一纲多本式的形态学和知识论的改变。纵观我国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变迁历程,呈现出典型的从本质到多元的发展特点:在课程目标取向上,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在生物教科书内容取向上,从博物到生物学;在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取向上,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在教科书呈现方式取向上,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在坚持的宏观理念上,政治取向贯穿始终。从目标、内容、编写者取向、呈现方式以及理念上均体现出了本质到多元的路向。通过文本分析,发现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问题:本质主义视阈下对结构的过度强调;反本质层面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在二者融合的视角下看,本质和反本质的均质化造成取向的平均主义。最后,本研究从有机哲学视阈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进行前瞻,提出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多种可能路径:在目标建构上,生物教科书要凸显生物圈命运共同体;在编写思维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注重关系性思维;在课程理解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在课程愿景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指出生物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注重整体性维度、生态性维度、生活性维度和教育性维度。厘清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历程、特征及问题,不仅需要一种历史学视角的经验总结,更需要一种本体意义上的透视,从价值取向的视角进行一种有机哲学式的审思既能助益我国教科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理论的完善注入新的活力。

汪丽[2](2020)在《城市景点可达性对游客流动的影响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认为旅游流研究是旅游地理学的核心议题,微观尺度的游客流动发展亦成为影响城市内部地域空间结构变化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交通可达性是游客流动的前提条件,也是景点的重要特征,关系到景点位置质量的变化。但对于可达性和旅游流动的关系存在分歧,有观点认为,可达性和旅游流动的关系因研究的空间尺度不同而具有差异,而多项研究表明城市尺度的交通方式选择对旅游者出行及其空间流动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旅游时间可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空间流动的分布和顺序。据此,本研究以热门旅游城市西安市为研究区域,综合利用百度出行实时数据、网络游记攻略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在分析不同出游时间约束条件下的游客流动网络结构特征之基础上,深入揭示了景点不同交通方式可达性与感知可达性对不同出游时间类型游客空间流动的影响路径。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有:(1)西安市外地游客实际到访景点与政府导向的A级旅游景点在数量、等级和空间格局上存在错位。游客到访景点数量大于A级景点数量,二者重合景点仅有24个,占游客到访景点35.29%,占A级景点42.86%。游客实际到访景点分布相比A级景点分布的集中化程度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它们的集聚中心雁塔区、莲湖区、新城区和碑林区四个城区。游客到访景点的小汽车可达性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压缩效应,78.26%的景点小汽车可达性在51.11分钟以内,而所有景点的公交可达性均超过该时间范围。景点常规公交、常规公交/地铁与小汽车可达性均呈现核心—边缘的空间结构。(2)西安市旅游景点等级结构具有显着的等级规模差异特征,由6个核心节点、7个重要节点、5个一般节点、7个劣势节点、44个边缘节点构成。游客景点空间流动结构在出游频率、出游规模及出游范围方面均呈现出了显着的时间异质性。不同出游时间类型的旅游节点和路径的等级结构表现出差异性,随着出游时间的增长,旅游节点等级结构体系呈现出了稳定且显着的以高等级景点为枢纽的“强强”关联特征,高等级景点的游客集聚功能提升显着,大规模的游客景点空间流动路径在增多,且集中在景点组团内行程,但游客选择旅游景点路线组合的凝聚子群的凝聚性越来越不明显。随着出游时间的增长,游客到访景点个数由43个增至69个,平均到访景点个数由1.6个增至6.4个、流向路径由139条增至900条,流量由287次增至6714次。(3)游客景点空间流动受到游客出游活动时间约束、不同交通方式可达性和景点等级及其空间分布的共同影响,尤以景点可达性的影响作用最为显着。景点可达性对不同出游时间类型游客空间流动的影响路径与程度存在差异,随着出游时间增长,景点可达性的影响表现得愈发显着。一日游的高强度时间约束性前提下,出行效率高的常规公交/地铁时间的影响最大;在二日游较宽的时间约束条件下,游客空间流动受到常规公交时间的影响最大;三日游及以上的时间相对最为充裕,游客空间流动同时受到常规公交/地铁出行时间、常规公交出行时间的共同影响;和公交方式相比,小汽车出行时间的影响随着出游时间增长在下降。(4)通过个人尺度的感知可达性分析发现游客对西安市景点之间交通可达性的感知总体较好。不同出游时间类型的游客流动、游客典型路径以及游客选择的高频景点都与公交车、出租车感知可达性水平表现出高度的相关性,私家车的可达性感知水平低于公交车和出租车。公交可达性感知水平与游客拥有的出游活动时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公交可达性感知水平随着出游时间增长而提高,而打车方便的感知度在降低,可能与游客基于时间约束选择的出行方式有关。公交车出行方式中,乘坐公共交通到达景点很方便的感知度相对较高,公交车服务频次高、步行到公交站点很方便的感知度一般,公交车等待时间短和公交换乘很方便的感知度较低。本研究对于厘清旅游目的地发展机制,丰富城市旅游与交通的理论研究,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谢安民[3](2020)在《精英能动、双轨治理与新乡贤交往空间生产 ——浙江省乡村礼堂建设案例研究》文中认为本世纪以来,农村文化礼堂的兴起是乡村社会公共生活的最为显眼的变化。它起初是浙江北部新农村建设中的自发行为,十八大前后被浙江、河南、湖北等省在属地农村推广,2019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成为一项乡村治理国家政策。在此过程中,礼堂建设主体事实上一直是新乡贤。近年来,学术界普遍认可,文化礼堂乃是当下最重要的乡村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但是,就其形成机制而言,已有研究往往与政府宣传策略一致强调普通村民的行为意义,而无视或者低估了乡村精英的参与作用。它们也未看到乡村精英内部互动关系对礼堂公共空间的直接影响,也即后者产生于既定的乡村治理格局之下。基于浙江省新乡贤参与礼堂建设案例,本文的研究问题是,本世纪以来的乡村精英角色、乡村治理格局的变迁如何影响了乡村公共空间的生产?乡村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构建,是乡村治理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多数学者使用广义公共空间概念,它的主体是抽象的人。有关研究因为过于空泛,不太具有现实分析力。少数学者使用了狭义公共空间概念,它的主体是各种乡村行动者。但是,这些研究对于乡村精英作为公共领域行动者的动机及意义分析都不太明确。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乡村公共空间总是直接形成于一定的乡村治理格局之中。在大多数研究中,本世纪乡村治理格局总体上仍被归为改革后的乡政村治模式。其结果是,忽略了乡村两级多种治理主体之间的交错关系。有少数学者试图避免这种简化倾向,转而认为近二十年时期形成了新双轨政治模式。然而,实际上仍未根本摆脱乡政村治论的影响。当然,这些文献包含的乡村精英角色分析,正是探讨乡村治理格局之于乡村公共空间的影响关系的核心内容。乡村精英研究一般存在三种视角:国家附属论、国家与社会中介论和地方精英能动论。对于新乡贤这一新兴乡村精英研究的主流视角相当于中介论。实际上,能动论更为符合近年来新乡贤的去国家化的命名及其实际的治理主导者形象。本研究运用“地方精英能动论”、“双轨治理”和“交往型公共领域”框架,分析本世纪以来新乡贤动员地方文化和社会、经济和政治资源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确认其在乡村治理格局中的公共权威,主导构建新型乡村公共空间的过程。在乡村礼堂建设过程中,新乡贤总体上相对于基层政府官员属于交往行动者,但是相对于普通村民较多扮演了策略行动者的角色。在新乡贤群体内部,村两委干部相当于策略行动者,乡村文化人、老党员、老干部和经济能人等相当于交往行动者,他们之间是一种策略合作的关系。这种合作对于乡村治理格局,进而对乡村公共空间的起承转落有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资料为浙江政府官方评选的省市两级、两届“最美文化礼堂人”共126人的事迹介绍材料,他们包括村干部、乡村文化人、退休或在职教师、退休干部、经济能人、志愿者等。本研究还使用了笔者在浙江文化礼堂发源地A县的4个村庄的田野调研资料,以及二手收集的浙东南H县的6个村庄资料。本研究认为,新乡贤乃是与传统士绅相似的非正式的能动性的乡村精英,他们构成了乡村治理的“复合双轨”中的公共权威。在政府规划乡村礼堂建设机遇下,新乡贤主要出于个人自身文化需求、村庄治理诉求和宗族吸引等,全面参与了乡村礼堂的规划、筹资和设计的各个过程,并将其构建为自身群体的文化交往的公共空间,为其文化权威的建树奠定了物质性和组织性基础。这种公共空间具有泛文化的特征,可称之为“新乡贤交往空间”。它是指处于基层政府与普通村民之间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在其中,新乡贤占据了事实上的主导地位,并从基层政府和普通村民两边获取象征性或实质性的文化认同。这种公共空间形式上表现为政府和村民的中介领域,但是在根本上仅代表新乡贤自身。目前,“新乡贤交往空间”发展还不充分,它既受基层政府外部支持,又受其控制,更主要的是,它为新乡贤群体内部权力关系所限制。然而,它有可能丰富未来乡村社会的非正式治理制度。本研究的理论价值主要是阐明了“新乡贤交往空间”兴起的社会本质,论证了其赖以形成的“双轨治理”的直接条件和“精英能动”的根本条件,为在乡村社会中调适经典公共领域理论提供了个案。本文的“新乡贤交往空间”明显不同于国内农村研究中的以普通村民为主体的“公共空间”,而与海外中国研究中的“文化网络”、“士绅社会”有所相似。不过,新乡贤交往空间并不拥有“士绅社会”的特权功能,而更多地是文化性公共空间,它是当代乡村“文化网络”的组成部分,存在一定的乡村社会有效治理潜力。“新乡贤交往空间”有别于西方社会实际存在的“宰制型公共领域”,也不是规范意义上的“自由型公共领域”,而是“教化型公共领域”。这些发现,使得本研究同时具有为实现乡村治理振兴提供借鉴的现实意义。

李博[4](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陈雨婷[5](2017)在《城市文化设施配置绩效评价及空间优化研究 ——以重庆主城区为例》文中提出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升,需求层次从基本物质需求向高层级的精神文化需求转变;另一方面,我国文化大繁荣政策的指导下,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发展水平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然而,我国文化服务供给的现实情况尚不能满足居民的多元文化需求,文化设施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物质空间载体,其配置绩效对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因此,为响应国家文化发展要求,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应通过公平与效率导向的文化设施规划以弥补我国文化供需矛盾的缺口。为实现文化设施规划和建设的公平和高效,首先进行城市文化设施配置绩效的评价对于理清现状问题、明确建设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提出的文化设施优化策略才能“对症下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六个章节,在第一章中通过发展背景和政策背景引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对公益性文化设施的研究对象和重庆主城区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理论研究进行归纳,并构建论文的整体框架。第二章首先以国家和地方标准和实践经验为依据构建城市文化设施配置的分类和分级体系;其次明确文化设施配置的四个相关利益主体;第三,探究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形成的时空肌理,作为下文文化设施配置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最后,提出了我国文化设施配置的差异化现象。第三章在明晰重庆主城文化设施需求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设施数量、文化形象、空间布局、经营效益和居民使用五个方面做出重庆主城区文化设施现状的探析。第四章从文化设施影响因子入手,提出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取向,从文化设施服务绩效、空间绩效和社会绩效三个系统构建城市文化设施配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层级指标的权值。最后,明确该评价体系在文化设施规划各个阶段发挥相应的规划效应。第五章以重庆主城区为实际应用案例,依据上文中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不同层级的文化设施的服务绩效、空间绩效和社会绩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总结重庆主城区文化设施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最后,进行文化设施与人口需求匹配程度的空间划分。第六章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以文化设施配置空间问题的解析为导向,从规划控制路径、分级优化路径、规划编制路径、技术路径和保障路径五个层面构建重庆主城区文化设施配置空间优化体系,以期为更多城市和地区的文化设施空间优化提供思路。

刘派[6](2017)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葬俗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墓葬的研究一向是考古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社会的变化和转型影响到当时社会的丧葬制度与丧葬观念,这种影响又通过墓葬形制、随葬品和葬俗等方面综合的体现出来。目前,关于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墓葬的研究多为对单个文化墓葬的研究,而没有对其作整体比较研究的。因此,本文旨在将辽西地区经过正式发掘清理的新石器时代墓葬材料做一全面总结,并对其葬俗进行简单的比较研究,以期可以丰富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内容。全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对辽西地区的范围给出界定,并对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概况做一简单梳理,旨在为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其次介绍选题缘由并按考古学文化分别介绍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墓葬的发现和研究简史。第二部分为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墓葬分区。根据地质构造、气候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本文将辽西地区分为四个大区,西辽河以北流域区、西拉木伦河流域区、老哈河及教来河流域区、大小凌河流域区。本章主要归纳各区内发现的墓葬遗存及其葬俗特点。第三部分是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葬俗的历时性比较。本章在把握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主体文化葬俗特征的基础上,比较各考古学文化葬俗和其中体现的相互关系,进而简单分析各时期文化格局的变动。第四部分为结语。本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并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使我们对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葬俗及其所反映的各考古学文化间的关系有了比较整体的认识。

田涛[7](2015)在《古城复兴:西安城市文化基因梳理及其空间规划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十八大确立了“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发展布局及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逐步实施,文化强国、文化建设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全国30多座城市都斥巨资重建古城,近年出台的《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名村保护条例》也都明确了古城保护的重要性,但在古城复兴规划编制方面尚且存在七个方面问题:(1)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与以“保”为主的规划体系之间的矛盾;(2)经济建设的迫切性与文化沉淀的历史性之间的矛盾;(3)文化资源的“无形性”与城市价值兑现的“有形性”之间的矛盾;(4)文化资源的“散点性”与文化系统的“体系性”之间的矛盾;(5)古城特色品牌建设与千城一面的文化抉择之间的矛盾;(6)古城复兴规划的重要性与古城复兴规划方法缺失的矛盾;(7)保护规划编制容易与落实难的矛盾。古城复兴规划是城市规划行业践行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但当前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规划实践方面都存在着路径和体系的缺失。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西安市古城复兴为例,以“基础研究(问题梳理)-理论构建(哲学思辨)-文化梳理(基因凝炼)-空间规划(实证解析)-方法总结(理论完善)”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文献分析法、综合论证法、调查分析法、逻辑推理法、GIS三维模拟等方法,对古城复兴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古城复兴相关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进行了总结与解析,总结了我国在古城复兴理论构建与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及框架,作为文章研究的基础。其次,剖析了古城复兴的哲学解析,明确古城复兴的含义具体特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生生不息”的文化特质,针对不同条件的古城,根据不同的文化资源禀赋,秉承保护与发展并重的理念,挖掘古城文化基因,达到古城“生态、历史、民俗文化”及“文化、空间、功能”的双三维动态耦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兴古城文化精神,构建古城特色空间风貌,激活古城产业功能活力,回归古城“天人合一”的永续包容性发展的过程。借鉴城市文化、古城保护、城市更新、城市文化规划、有机疏散理论及人居环境科学等相关理论,提出了古城复兴思想应该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城市综合性发展战略构想;提出古城复兴中的“生态、历史与民俗”等三个文化维度的概念,搭建了文化锥形体模型;总结了古城复兴的静态文化三维空间投影共时性(耦合)理论及动态螺旋星形网络历时性(耦合)理论,搭建了古城复兴理论体系;再次,提出了基于古城文化资源梳理,运用层析分析法凝炼古城文化基因的方法;总结了古城复兴规划的定义、目标、流程、基本方法、空间规划体系及支撑系统,确立了从古城文化资源挖掘与梳理——城市文化基因凝炼——古城复兴规划目标及策略——古城功能及空间整合——古城复兴空间规划——古城复兴支撑体系等一套完整的古城复兴空间规划框架;明确了古城复兴规划体系包括宏观的大都市文化格局规划、市域文化体系规划、中心城区文化脉络规划,中观的主城区文化结构规划、老城区文化极核规划、外围城区文化演绎规划及文化廊道规划,微观的文化遗址公园规划、特色文化街区展示规划、古镇名村保护规划,城墙景区展示规划、工业遗产活化规划、城市空间风貌分区管控规划、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三个层面、十五个方面的规划内容。进而,分析了西安古城复兴的概况、存在的问题,梳理了西安的文化资源,重点提出了西安的生态、历史及民俗文化基因,并在宏观结构模式,中观脉络模式,微观提炼符号方面进行了赋形,为在西安城市空间设计中传承或演绎西安城市文化基因奠定了基础。然后,论文提出了西安古城复兴的总体目标为“世界文化古都、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教育基地”;战略为“文化优先、资源整合、品牌引领、传承复兴”;策略为“古城功能整合、空间重构及搭建古城复兴规划体系”;并从宏观的“文化格局引导、中观文化脉络控制及微观文化场景塑造”等三个方面搭建了西安的古城复兴空间构架;提出了西安城市管理“两套体系、三个层级、网格管控”的刚性与弹性并重、立体化、网格化的规划管理体系,保障古城复兴规划的实施。最后,基于问题梳理、哲学思辨、基因凝炼、实证解析等,论文系统总结了古城复兴原理:古城复兴的静态文化三维空间投影共时性(耦合)理论及动态螺旋星形网络历时性(耦合)理论;古城复兴策略:文化基因梳理方法及空间规划模式;古城复兴技术应对:古城复兴空间规划框架,即三个层面、十五个方面的规划内容及八个阶段的古城复兴规划路径;具体的古城复兴规划路径包括:(1)全面梳理古城文化资源,(2)分析文化资源现存的文化载体,(3)剖析文化资源在历史上的高度,(4)构建城市文化基因库,(5)运用层次分析法凝炼具体文化单元的文化基因,(6)将文化单元的文化基因形式化,模式化,形成若干文化基因空间模块,(7)通过文化模块的运用组合实现文化单元的文化复兴;(8)出台古城复兴规划实施的导则或政策,并将规划管控内容融入法定程序,实现构建“天人合一”传统活力城镇的目标。论文对于古城复兴的时空结构理论搭建、古城复兴的文化基因凝炼方法及空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形成了一点学术观点,直接为西安古城复兴规划提供编制参考,为全国其他古城复兴规划提供借鉴,有助于推动古城城市文化品质提升的理论及方法研究的持续进步。

牛翔[8](2014)在《赖特与苏俄民族形式建筑理念今昔的释义与解读》文中提出摘要:1937年6月,在莫斯科召开了第一届苏联建筑师联合会全会。全会是一次在建筑界为巩固斯大林确立的社会主义艺术准则、创造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建筑风格的重要政治型会议,却邀请了赖特这位资本主义建筑思潮的宗祖之一参会,这一特殊的历史事件引发了本文研究的兴趣,将赖特的民族建筑理念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建筑理念联系起来似乎是个有启发性的新角度。一来苏联那一段历史及意识形态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是有口皆碑的,研究苏俄建筑对于促进我国的建筑发展意义深远;二来赖特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独特的有机建筑理念、地域的美国风住宅以及他所提倡的民族的、地域的建筑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三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建筑创作领域的发展以及其他各个行业,都卷入到了一场全球化的洪流中,被世界趋同发展的大趋势逐渐影响,因此,在国际化大同的今天,我们这个时代的建筑师是否更应该着眼于如何在国际主义风格的现代建筑中,继承和发扬本民族建筑文化的精华、创造出具有本国本土特色的现代建筑,便成为一个越来越被关注的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首先研究了苏联建筑师联合会首届全会的政治背景、会议内容及其建筑思想产生的缘由,探讨了苏联邀请赖特这位资本主义建筑大师参加全会的原因及赖特主动出席全会的动机,分析了赖特在全会上的讲话,评价了他对苏联建筑的影响。揭开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真相——苏联政府借助资本主义帝国美国的民族英雄赖特来树立苏联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建筑思想的实质。其次,分别叙述了赖特民族建筑思想的形成,苏联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建筑理论的释义及其代表建筑,分析了其各自理论的演进过程,说明了其形成的原因、重要性。再次,通过对其各自理论的总结与反思,研究苏联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与赖特民族建筑理念的区别和联系,并与地域主义的建筑理念进行辨析。最后,从建筑思想和实践表达的层面探讨1990年代社会转型的后俄罗斯新的民族形式的探索,将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民族形式建筑创作的发展归纳为在独特的民族文化引领下的地域建筑发展。并结合建筑创作实例,重新解读民族形式的建筑理念在建筑创作中的意义。希望借这些研究,能够引出有关建筑民族形式的思考,探讨在国际化的今天,我们应如何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民族特色建筑。

邱天怡[9](2014)在《审美体验下的当代西方景观叙事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人类物质活动与文化的有效载体,景观环境在承载人们现实需要的同时,也在默默地向置身其中的人们传递着历史与文化的信息。而此时的景观也恰如一篇小说,用自己特有的话语方式,向人们叙述着其间发生的故事与曾经的过往。20世纪60至70年代,伴随着当代西方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一种被称为“后经典叙事学”的理论逐渐进入当代文艺研究领域,而此刻的景观学科也正在经历一个既有理念转变、思潮迭起的所谓后现代时期。可以讲,在当代西方景观的创造实践中,对于景观所具有的故事言说特征即景观的叙事表达,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设计师的自觉行为。对于当代景观创作而言,叙事理论的介入使得景观设计师不仅可以利用各种形式语言塑造出更加具有时代特征与人文内涵的景观作品,同时也将人们对景观作品的关注从既往“如画”般的场景呈现转向了更具人文内涵和文化价值的“如话”场所建构。作为对当代景观这一重要转变现实的理论回应,本文以当代西方景观理论的叙事研究为切入点,借助后经典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西方景观设计发展特征的历史解析,探究当代西方景观叙事所呈现出的独特话语特征与美学内涵。其最终目的在于结合当代西方景观叙事的深入思考与理论阐述,为当代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之下的景观建设与文化建构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策略。作为论文的理论基础与逻辑起点,本文结合叙事及叙事理论的经典文献解读,探讨与解析了景观与叙事理论的相互作用关系、历史渊源及当代发展。同时,论文通过对景观类语言特征的相关阐释,界定了景观叙事的概念内涵,即将景观视为一种承载人类现实生活与精神理想的独特话语系统,进而将景观环境的创作与感知看成是对某种特定叙事情节的审美体验进程。可以讲,借由西方景观叙事特征的当代美学阐释,不仅为景观理论研究的跨学科发展开拓了全新的研究视野,同时也为当代景观文化的建构提供了更具人文内涵的理论范式。在论文主体研究内容的建构中,本文以当代西方景观叙事的审美体验进程为技术路线,从叙事话语表征、结构呈现与时间流程三个方面,阐述了当代西方景观的叙事特征及美学要旨。其中,话语表征即阐释当代景观作为类语言系统,其基本话语组成及言语表达的时代特征。可以讲,在多元审美观念与科技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当代景观已然实现了其基本话语组成的时代转换,进而呈现出更具文艺内涵的景观话语表征与叙事特质。而所谓的景观叙事结构呈现,即是将景观空间语汇结为整体进而构筑意义的叙事方式。在景观叙事结构的编排与组合之下,诸多空间话语单元整合成为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景观叙事世界。而对景观叙事时间特质的当代解析,也使得论文对西方景观叙事问题的思考不仅限于其空间实体的叙事表达,而是探究与实体环境共存并具有历史维度与时代跨度的时间叙事进程。可以讲,在景观叙事结构呈现与时间流程的共同作用之下,当代景观不仅建构出具有时空复合特质的景观叙事进程,同时也呈现出独特的美学特质与文化内涵。此外,如果说本文有关景观叙事话语表征、结构呈现与时间流程的阐述,回答了当代景观如何借由具有时代特质的景观语言来讲述呈现多元审美旨趣的“时代故事”(即景观如何“讲故事”),那么景观叙事的意蕴探讨则将人们的关注重点引向了对景观叙事话语主体与叙事主旨的深入思考。或者换句话来讲,对于当代景观叙事表达的审美进程而言,人们更为关注由“什么人”来讲“什么故事”。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当代后经典叙事理论的相关研究中,对于叙事作品本身以外诸如叙述者与叙事视角等内容的解析,已然成为了其相关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可以讲,本文有关当代景观叙事意蕴的相关研究,不仅将人们对当代景观叙事议题的审美感知,从具有实体外显特征“表象”体验转向对景观叙事内涵与意义的时代运思,同时也实现了后经典叙事学与当代景观叙事的理论映射。通过对当代西方景观叙事理论建构研究,本文认为,借助景观叙事主体的审美体验与审美感知呈现的多元述求,当代西方景观不仅实现了从“宏大叙事”向“民间叙事”的时代演绎,同时也建构起其特有的话语内涵。在这一当代西方景观叙事表达的时代进程中,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景观人文内涵的时代表达,成为了当代西方景观叙事的核心要旨。可以讲,在景观叙事内涵的时代言说中,当代西方景观不仅呈现出具有情节特征的“如话”场所意象,而且也用其特定的话语特征实现了景观学科发展的当代拓展。

刘畅[10](2013)在《兴城古城历史风貌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文中认为兴城古城是唯一保存完整城墙的四座古城之一,是唯一一座位于东北地区的古城,是明代战争体系都司卫所制度的卫城,并且在明朝末年有着有着极为重要的地理位置,就是在这个地方发生了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宁锦大捷。所以兴城古城是个很有历史价值的区域。但是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旧城保护与更新学科理论的时代性等原因,它一直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随着城市其他地区的发展而无目标的生长着。到现如今已经积累了很多的问题,对于一座严格意义上的古城来说,它的环境质量已经到了急需挽救的地步了。古城的概念对于它来说也只是个名存实亡的头衔而已。随着这几年专业学科领域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原真性概念的深入解读,还有前期在其他地方已经修复的古城实际例子。可以知道,对于旧城风貌的保护与传承来说,其实旧城应该是一座生动的区域博物馆,是属于人民的城市客厅。因为城市的历史并不仅仅是书写在纸上的历史,也是凝固在城市每一处空间,每一座建筑中的历史。而这个地区的人民既是创造者,又是欣赏者,也是参与者。作者站在建筑学科的立场,通过对兴城古城五次的实地调研,考察和访谈,作者在本文中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通过比较分析法,对兴城古城的历史,现实风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科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与当前的保护理论为指导,并且通过对兴城历史,社会经济现状,地域特色情况和最新的保护理论发展情况,定位兴城古城的历史风貌应该是体现辽西地域风情的明末军事重镇的风貌,这个风貌的保护与传承应该以古城明朝军事防御体系为体现的主体。同时作为古城清朝重要的城市风貌格局为搭配。并且以古城传统民居的更新为基础。填入合适的风貌产业为核心的整体风貌体系。在目标之上则针对兴城古城的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整体与多元共存,合理创新和经济适用三个原则,希望对兴城古城的历史风貌的保护与传承有所控制。并且提出文化挖掘和体现,空间格局传承与演进和空间营造三个策略,从大到小,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的对古城风貌保护与传承进行一个整体的方向性的指导。最后则以古城为本体,从古城整体,空间,建筑和景观四个层面逐一的论述如何的来做这一关键的问题。并且通过对古城内部重点空间的示范性设计和对建筑传承更新的设计,以达到对兴城古城历史风貌的保护与传承的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哈尔滨博物馆广场环境历时性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哈尔滨博物馆广场环境历时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事关国家事权的教科书建设需要加强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有助于某些社会及教育问题的解决
        (三)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研究缺位
        (四)有机哲学价值论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审视提供一种新视阈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教科书与生物教科书
        (二)价值取向
        (三)中学
    四、研究设计
        (一)时间范围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分析框架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教科书研究文献综述
        (一)教科书研究综述
        (二)生物教科书研究综述
    二、有机哲学价值论研究综述
        (一)文献检索概览
        (二)有机哲学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反思
        (一)生物教科书研究的理论基础还有待挖掘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迫在眉睫
        (三)对生物教科书的事实之思掩盖了价值之辨
        (四)有机哲学对于生物教科书研究有着强烈的可借鉴性
第二章 有机哲学价值理论
    一、价值理论生发背景及核心概念说明
        (一)价值理论生发的背景
        (二)核心概念说明
    二、价值的内涵
        (一)价值的本质:事件的内在实在性
        (二)价值的拓展:自然机体也具有自身的价值
    三、有机哲学价值论的核心范畴及构成
        (一)基本原理
        (二)事实与价值
        (三)模式理论
        (四)情感理论
        (五)有机哲学的价值构成或命题
    四、有机哲学知识价值论
        (一)知识的整体性
        (二)“认识”包含三个因素:主体、资料和主体形式
        (三)三种知觉方式:因果效验、直接表象、符号指称
        (四)科学与美不可分离
        (五)注重智慧生成
第三章 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02-1911)
    一、结构主义及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一)结构主义
        (二)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一)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二)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
    四、对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第四章 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12-1948)
    一、实用主义及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一)实用主义
        (二)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一)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二)生物教科书的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四、对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第五章 走向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49-2003)
    一、多元取向的总体特征
        (一)多元取向的内涵
        (二)多元取向的特征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一)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及特点
        (二)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四、对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第六章 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有机哲学审视
    一、价值取向嬗变的特点:从本质到多元
        (一)课程目标: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
        (二)生物教科书内容:从博物到生物学
        (三)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
        (四)教科书呈现方式: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
        (五)政治取向贯穿始终
    二、价值取向的问题:基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一种考察
        (一)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易于形成“呆滞的知识”
        (二)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
        (三)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均质化,忽略对比的和谐
第七章 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
    一、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应凸显命运共同体
        (一)整体宇宙观视阈下的生物圈命运共同体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整体性维度
    二、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重视关系性力量
        (一)生态观上的担当:关系力量思维下的共享生态观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态性维度
    三、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需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
        (一)有机哲学与生物学在生活观上的创新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活性维度
    四、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
        (一)有机思维下的智慧生成
        (二)教科书编写的教育性维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清末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附录2 民国时期生物教科书编着者的学科背景
    附录3 民国时期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附录4 民国时期教科书作者及其出版教科书的统计
    附录5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知识内容框架梳理
    附录6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梳理表
    附录7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附录8 教科书文本汇总表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城市景点可达性对游客流动的影响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区域与数据
        1.4.1 研究区域界定
        1.4.2 数据类型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可达性、景点可达性与感知可达性
        2.1.2 游客空间流动
    2.2 研究进展与述评
        2.2.1 景区可达性研究进展
        2.2.2 游客空间流动研究进展
        2.2.3 不同类型游客的出游行为
        2.2.4 可达性与游客空间流动
        2.2.5 研究述评
    2.3 分析理论框架
    2.4 理论基础
        2.4.1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2.4.2 社会网络理论
        2.4.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第3章 西安市旅游与交通发展格局
    3.1 西安市旅游发展现状
        3.1.1 旅游资源概况
        3.1.2 旅游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3.1.3 旅游经济指标变化特征
    3.2 西安市旅游发展的交通条件
        3.2.1 交通发展变化
        3.2.2 轨道交通发展
    3.3 西安市景点空间格局
        3.3.1 景点数据来源与处理
        3.3.2 景点的城区分布结构
        3.3.3 平均中心、标准距离及方向分布特征
        3.3.4 景点空间分布集中程度
        3.3.5 景点核密度分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西安市景点可达性测度及其空间特征
    4.1 基于百度实时出行的景点可达性测度
        4.1.1 百度实时出行研究数据
        4.1.2 可达性测度指标
    4.2 西安市景点不同交通方式可达性空间分布特征
        4.2.1 景点小汽车出行可达性分布特征
        4.2.2 景点常规公交出行可达性分布特征
        4.2.3 景点常规公交/地铁出行可达性分布特征
    4.3 西安市景点不同交通方式可达性差异
        4.3.1 常规公交和小汽车可达性差异
        4.3.2 常规公交/地铁和小汽车可达性差异
        4.3.3 常规公交/地铁和常规公交可达性差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西安市游客流动网络结构组织特征及其差异
    5.1 数据获取与分析模型
        5.1.1 数据获取
        5.1.2 游客流动网络建模
        5.1.3 分析指标及模型
    5.2 景点等级结构特征
        5.2.1 一日游网络景点生成与等级结构
        5.2.2 二日游景点生成与等级结构
        5.2.3 三日游及以上景点生成与等级结构
    5.3 游客流动网络结构
        5.3.1 一日游节点间游客流动结构特征
        5.3.2 二日游节点间游客流动结构特征
        5.3.3 三日游及以上节点间游客流动结构特征
    5.4 游客流动结构差异
        5.4.1 不同出游时间游客到访旅游景点数量比较分析
        5.4.2 不同出游时间的旅游节点及其网络结构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景点可达性对游客空间流动的影响及其差异
    6.1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6.1.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6.1.2 研究方法
    6.2 分析结果
        6.2.1 QAP相关分析
        6.2.2 QAP回归分析
    6.3 游客景点间空间流动的影响因素
        6.3.1 游客出游活动时间的约束
        6.3.2 不同交通方式可达性的影响
        6.3.3 景点等级及其空间分布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感知可达性对游客流动路径的影响
    7.1 问卷调查和样本统计特征
        7.1.1 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7.1.2 游客出行特征
        7.1.3 旅游景点选择偏好特征
        7.1.4 景点之间总体交通可达性感知特征
    7.2 基于不同出游时间类型的游客特征及景点路径
        7.2.1 一日游的样本特征及其景点路径构成
        7.2.2 二日游的样本特征及其景点路径构成
        7.2.3 三日游及以上的样本特征及其景点路径构成
        7.2.4 不同出游时间类型的景点路径及影响因素对比
    7.3 感知可达性对游客流动路径选择的影响
        7.3.1 基于出游时间类型的感知可达性影响
        7.3.2 基于典型路径的感知可达性影响
        7.3.3 高频景点周边环境及感知可达性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3 主要创新点
    8.4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精英能动、双轨治理与新乡贤交往空间生产 ——浙江省乡村礼堂建设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问题提出
    1.2 文献综述
    1.3 分析框架
    1.4 资料方法
    1.5 本文观点
2.精英的转换
    2.1 传统士绅
    2.2 民国新乡绅
    2.3 集体农村干部
    2.4 改革后新乡贤
3.“双轨”的重建
    3.1 平衡双轨
    3.2 长单轨
    3.3 强单轨
    3.4 复合双轨
4.礼堂的复兴
    4.1 传统礼堂
    4.2 近代礼堂
    4.3 农村礼堂
    4.4 文化礼堂
5.新乡贤的参与
    5.1 规划选址
    5.2 规模设计
    5.3 建设筹资
    5.4 布局展陈
6.内在的动力
    6.1 村民的文化需要
    6.2 新乡贤的文化兴趣
    6.3 村庄的治理诉求
    6.4 宗族的吸引
    6.5 女性新乡贤的作用
7.自我的限制
    7.1 村庄领导的竞争
    7.2 村两委成员的冲突
    7.3 乡村文化人的工具化
    7.4 乡村文化人的行政化
8.基层政府的策略
    8.1 行政动员
    8.2 业务指导
    8.3 被动支持
    8.4 特意排斥
9.乡村交往的重构
    9.1 “礼治”交往
    9.2 文化交往
    9.3 再组织化
    9.4 村域外交往
10.结论
    10.1 新乡贤交往空间的历史形成
    10.2 新乡贤交往空间与文化网络
    10.3 新乡贤交往空间与士绅社会
    10.4 新乡贤交往空间与公共领域
参考文献

(4)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体育学科研究
        二、学科交叉研究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安排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一、学科的起源
        二、学科的内涵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二、体育教育学
        三、运动生理学
        四、运动训练学
        五、体育心理学
        六、体育社会学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检索策略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身体素质训练
        二、学生体质健康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四、运动损伤
        五、老年人体育
        六、运动性疲劳
        七、肥胖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二、体育教学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五、农村学校体育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二、体育营销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四、体育旅游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二、体育传播
        三、体育媒介事件
        四、体育新闻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六、体育文献计量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奥林匹克文化
        二、体育史
        三、体育文化产业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六、体育与艺术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三、体育赛事管理
        四、体育法学
        五、公共体育服务
    第九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5)城市文化设施配置绩效评价及空间优化研究 ——以重庆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文化设施的概念
        1.3.2 公共服务设施及相关概念
        1.3.3 城市文化设施规划
        1.3.4 绩效
    1.4 理论基础
        1.4.1 区位理论
        1.4.2 核心边缘理论
        1.4.3 需求等级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1 国外相关研究
        1.5.2 国内相关研究
        1.5.3 小结
    1.6 研究方法
        1.6.1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框架
2 城市文化设施配置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2.1 城市文化设施的配置标准
        2.1.1 文化设施的分类配置标准
        2.1.2 文化设施的分级配置标准
    2.2 城市文化设施配置的相关利益主体
        2.2.1 政府部门
        2.2.2 市场主体
        2.2.3 社会公众
        2.2.4 技术人员
    2.3 城市文化设施时空布局发展脉络
        2.3.1 城市文化设施的空间发展脉络
        2.3.2 城市文化设施的时间发展脉络
    2.4 我国城市文化设施配置的差异化现象
        2.4.1 文化设施规模和质量的差异化
        2.4.2 文化设施获得机会和成本的差异化
        2.4.3 各阶层城市居民对文化设施的需求差异性
3 重庆主城区文化设施配置的现状分析
    3.1 重庆市公共文化设施需求发展趋势
        3.1.1 文化设施配置的民生需求得到日益重视
        3.1.2 人口结构的改变促使老龄化人口对文化设施的需求增加
        3.1.3 基层文化设施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3.2 文化设施界定
        3.2.1 城市空间范围界定
        3.2.2 文化设施配置结构界定
    3.3 重庆主城区文化设施配置现状探究
        3.3.1 设施数量方面
        3.3.2 城市形象方面
        3.3.3 空间布局方面
        3.3.4 经营效益方面
        3.3.5 居民需求方面
4 城市文化设施配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4.1 文化设施配置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和价值取向
        4.1.1 文化设施配置绩效评估的影响因素
        4.1.2 文化设施配置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
        4.1.3 基于价值取向的文化设施配置绩效评价因子整合
    4.2 文化设施配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构建原则
        4.2.2 指标体系框架
        4.2.3 指标体系构建
        4.2.4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4.3 文化设施配置绩效评价的规划效用
5 重庆主城区文化设施配置绩效评价实际应用
    5.1 实际应用研究框架
        5.1.1 研究区域的空间层次
        5.1.2 评价方法
        5.1.3 评价标准
    5.2 重庆主城区文化设施配置绩效分指标评价
        5.2.1 文化设施服务绩效子系统
        5.2.2 文化设施的空间绩效子系统
        5.2.3 文化设施社会绩效子系统
    5.3 重庆主城区文化设施配置绩效评价结果
        5.3.1 总体评价结果
        5.3.2 分等级评价
    5.4 基于评价结果的文化设施配置空间问题总结
        5.4.1 文化设施的整体服务覆盖率不足,呈现空间低均衡性的特征
        5.4.2 文化设施的人均服务水平呈现人口高密度相关性的特点
        5.4.3 文化设施等级与服务能力呈正相关性,与公平性呈负相关性
        5.4.4 老龄化人口的社会空间分异加剧了文化服务的差异化
6 重庆主城区文化设施配置空间优化路径
    6.1 文化设施非公平空间配置的原因剖析
        6.1.1 城市空间发展时序带来的文化空间失配
        6.1.2 市场经济影响下的社会空间分异
        6.1.3 规划编制缺乏可操作性指标引导
        6.1.4 文化设施供给制度不完善
    6.2 规划导向的文化设施配置空间优化路径
        6.2.1 规划原则
        6.2.2 整体规划控制路径
        6.2.3 各级文化设施空间优化路径
        6.2.4 规划编制路径
        6.2.5 实施保障路径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重庆主城区文化设施满意度调查问卷

(6)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葬俗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
    1.2 选题缘由
    1.3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墓葬的发现和研究
        1.3.1 小河西文化墓葬
        1.3.2 兴隆洼文化墓葬
        1.3.3 红山文化墓葬
        1.3.4 小河沿文化墓葬
        1.3.5 哈民忙哈类型墓葬
        1.3.6 南宝力皋吐类型墓葬
第二章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墓葬分区
    2.1 西辽河以北流域区
        2.1.1 友好村红山文化墓地
        2.1.2 哈民忙哈遗址
        2.1.3 南宝力皋吐墓地
    2.2 西拉木伦河流域区
        2.2.1 白音长汗兴隆洼文化遗址
        2.2.2 白音长汗、南台子红山文化遗址
        2.2.3 上店小河沿文化墓地
    2.3 老哈河及教来河流域区
        2.3.1 榆树山、西梁小河西文化遗址
        2.3.2 康家湾、草帽山红山文化遗址
        2.3.3 石羊石虎山、大南沟、哈啦海沟小河沿文化墓地
    2.4 大小凌河流域区
        2.4.1 兴隆洼、兴隆沟、查海兴隆洼文化墓葬
        2.4.2 牛河梁、西梁头、胡头沟、半拉山红山文化遗址
        2.4.3 喀左朝阳洞小河沿文化遗址
第三章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葬俗的历时性比较
    3.1 小河西文化墓葬
    3.2 兴隆洼文化墓葬
    3.3 红山文化墓葬
    3.4 小河沿文化墓葬
    3.5 西辽河以北水系区哈民忙哈类型墓葬与南宝力皋吐类型墓葬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葬俗
附录 2:兴隆洼文化居室墓
后记

(7)古城复兴:西安城市文化基因梳理及其空间规划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古城复兴时空结构理论构建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缘由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古城复兴概述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古城复兴基础理论综述
        2.1 城市文化
        2.2 古城保护
        2.3 城市更新
        2.4 城市复兴
        2.5 城市文化规划
        2.6 综合评述
        2.7 小结
    3 古城复兴时空结构理论
        3.1 古城复兴的内涵解析
        3.1.1 古城复兴时代价值观
        3.1.2 古城复兴保护发展观
        3.1.4 古城复兴多元诉求观
        3.1.5 古城复兴多维耦合观
        3.1.6 古城复兴深层内涵
        3.2 相关学术理论借鉴
        3.2.1 相关理论借鉴
        3.2.2 古城复兴理论特质
        3.3 古城复兴时空结构理论构建
        3.3.1 古城复兴理论基本框架
        3.3.2 古城复兴理论基础
        3.3.3 古城复兴域
        3.3.4 古城复兴两组维度
        3.3.5 古城复兴静态结构理论:文化三维空间投影共时性(耦合)理论
        3.3.6 古城复兴动态结构理论:螺旋星形网络历时性(耦合)理论
        3.4 时空结构理论在本文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4 古城复兴文化基因梳理方法
        4.1 古城复兴文化基因梳理方法
        4.1.1 古城文化资源初步梳理
        4.1.2 古城文化基因价值甄别
        4.1.3 古城文化基因评价筛选
        4.1.4 古城文化基因梳理方法
        4.2 古城复兴空间规划模式
        4.2.1 古城复兴规划模式概念
        4.2.2 古城复兴规划模式借鉴
        4.2.3 古城复兴规划模式组成
        4.3 本章小结
    5 古城复兴空间规划体系
        5.1 古城复兴规划的角色与定义
        5.1.1 古城复兴规划作用
        5.1.2 古城复兴规划定位
        5.1.3 古城复兴规划路径
        5.1.4 古城复兴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5.2 古城复兴规划目标
        5.2.1 古城复兴规划目标体系的构成
        5.2.2 古城复兴规划战略
        5.2.3 古城复兴规划策略
        5.3 古城复兴规划流程
        5.4 古城复兴规划基本方法
        5.5 古城复兴空间规划及体系
        5.6 古城复兴规划的支撑体系
        5.7 本章小结
下篇:西安古城复兴规划实践
    6 西安古城复兴的现状与问题
        6.1 西安城市概况
        6.1.1 历史沿革
        6.1.2 地形地貌
        6.1.3 社会经济发展
        6.2 研究范围界定
        6.3 西安古城复兴经验
        6.4 西安古城复兴存在的问题
        6.5 西安城市发展机遇
        6.6 西安古城复兴问题的规划应对
        6.7 本章小结
    7 西安古城文化基因梳理及空间表征
        7.1 西安城市文化资源梳理
        7.1.1 西安文化资源概述
        7.1.2 西安文化资源分类梳理
        7.1.3 西安文化资源分布特征
        7.1.4 西安文化资源演变特征
        7.2 西安城市文化基因
        7.2.1 生态文化:山水塬城禀赋
        7.2.2 历史文化:东方营城理念
        7.2.3 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积淀
        7.3 西安城市文化基因表征
        7.3.1 宏观:空间格局与产业体系
        7.3.2 中观:脉络
        7.3.3 微观:符号
        7.4 本章小结
    8 西安古城复兴的规划实践
        8.1 西安古城复兴目标与策略
        8.1.1 西安古城复兴目标
        8.1.2 发展战略:文化优先、资源整合、品牌引领、传承复兴
        8.1.3 发展策略
        8.2 宏观文化格局引导
        8.2.1 大都市文化格局规划
        8.2.2 市域文化体系规划
        8.2.3 中心城区文化脉络规划
        8.3 中观文化结构控制
        8.3.1 主城区文化结构规划
        8.3.2 老城区文化极核规划
        8.3.3 外围城区文化演绎规划
        8.3.4 文化廊道规划
        8.4 微观文化场景塑造
        8.4.1 文化遗址公园
        8.4.2 特色文化街区
        8.4.3 古镇名村
        8.4.4 城墙景区
        8.4.5 工业遗产
        8.4.6 城乡空间风貌管控
        8.4.7 古树名木
        8.4.8 非物质遗产
        8.5 本章小结
    9 西安古城复兴规划的实施管控
        9.1 古城复兴导向下的西安市城乡规划管控体系
        9.2 古城复兴导向下西安市城乡规划管控体系应用
        9.3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基本结论
        10.2 期待做出的有价值工作
        10.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读期间参与的城市文化特色方面的项目
附录1 本文研究的古城释义
附录2 老城区文化极核复兴规划
附录3 外围城区文化演绎区复兴规划
附录4 文化遗址公园复兴规划
附录5 特色文化街区复兴规划
附录6 古镇名村复兴规划
附录7 城乡空间风貌分区管控

(8)赖特与苏俄民族形式建筑理念今昔的释义与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概念界定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2 一次历史事件的回顾
    2.1 重温苏联建筑师联合会第一届全会
        2.1.1 全会召开的背景
        2.1.2 会议主要内容
    2.2 赖特被邀请并主动出席全会的原因分析
        2.2.1 “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2.2.2 赖特与苏联过往的接触
3 赖特的民族建筑理念
    3.1 草原式住宅与流动空间
    3.2 美国风住宅
    3.3 “广亩城市”的设想
    3.4 “有机建筑”理论
    3.5 赖特民族建筑理念的实质
4 苏联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建筑思想的演进
    4.1 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理论的释义与解读
        4.1.1 以古典建筑语言支持新政权
        4.1.2 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指导思想的确立
    4.2 1930-1950年代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理论的代表建筑
        4.2.1 古典复兴派建筑师们的创作
        4.2.2 工业建筑与居住区规划
        4.2.3 1950年代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代表建筑
        4.2.4 对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建筑风格的再认识
5 赖特民族建筑理念与苏联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建筑理念的辨析
    5.1 赖特在苏联建筑师联合会第一届全会上的讲话
    5.2 赖特与苏联之间的误解
    5.3 赖特民族建筑理念与苏联民族建筑理念的辨析与形式的比较
        5.3.1 理念的辨析
        5.3.2 形式的比较
6 苏联建筑发展的现代阶段(1950-1990年代)
    6.1 建筑向装配化和工业化发展
    6.2 苏联现代建筑对民族性和地方性的体现
7 1990年代之后俄罗斯新的民族形式的探索
    7.1 建筑思想的层面
        7.1.1 转型初期
        7.1.2 转型中后期
    7.2 实践表达的层面
        7.2.1 民族建筑风格的探索
        7.2.2 民族建筑符号的混搭
        7.2.3 地域主义创作的先锋
        7.2.4 地域风格的木构表现
        7.2.5 地域建筑的自然理念
    7.3 民族形式与地域主义建筑理念的辨析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赖特建筑年表
附录B:苏联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建筑大事年表
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审美体验下的当代西方景观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对象
    1.2 研究概况
        1.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2 相关领域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框架
第2章 当代西方景观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当代景观的解读
        2.1.1 景观概念的当代拓展
        2.1.2 景观审美观念的更迭
        2.1.3 景观审美体验的转变
    2.2 叙事理论的介入
        2.2.1 叙事理论发展
        2.2.2 叙事学的建立
    2.3 景观叙事的界定
        2.3.1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
        2.3.2 景观叙事的概念内涵
    2.4 本章小结
    注释
第3章 当代西方景观叙事的话语表征
    3.1 景观叙事话语内涵解析
        3.1.1 景观叙事的语言载体
        3.1.2 景观叙事的空间表达
    3.2 景观叙事语汇的构成
        3.2.1 材料语汇的发展
        3.2.2 形式语汇的变化
    3.3 景观叙事语法的组织
        3.3.1 修辞策略的强化
        3.3.2 句法规则的重组
    3.4 景观叙事语义的显现
        3.4.1 内在语义的演变
        3.4.2 外在语义的延伸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当代西方景观叙事的结构呈现
    4.1 景观叙事结构内涵的解析
        4.1.1 景观叙事的结构阐释
        4.1.2 景观叙事的结构转换
    4.2 景观叙事结构主题的确定
        4.2.1 纪念追忆
        4.2.2 自然之美
        4.2.3 艺术表达
        4.2.4 生活场景
    4.3 景观叙事结构秩序的编排
        4.3.1 空间顺叙
        4.3.2 空间倒叙
        4.3.3 空间并叙
        4.3.4 空间插叙
    4.4 景观叙事结构层级的探究
        4.4.1 表层结构的外显
        4.4.2 深层结构的挖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代西方景观叙事的时间流程
    5.1 景观叙事时间内涵的解析
        5.1.1 时间意义感悟
        5.1.2 景观叙事时间
    5.2 景观叙事时间序列的把控
        5.2.1 时刻变化的叙事场景
        5.2.2 时空复合的叙事进程
    5.3 景观叙事时间维度的延展
        5.3.1 历史的积淀
        5.3.2 现实的思考
        5.3.3 未来的指向
    5.4 景观叙事时间尺度的跨越
        5.4.1 自然尺度
        5.4.2 人文尺度
    5.5 景观叙事时间场域的营建
        5.5.1 瞬时:流动的世界
        5.5.2 此时:此刻的感悟
        5.5.3 即时:事件的发生
        5.5.4 延时:无言的结局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当代西方景观叙事的意蕴建构
    6.1 景观叙事多元主体的感知
        6.1.1 作者的视界
        6.1.2 观者的世界
        6.1.3 他者的介入
    6.2 景观叙事核心主旨的探求
        6.2.1 生命的景观
        6.2.2 人性的景观
        6.2.3 地域的景观
    6.3 景观叙事审美意义的叠合
        6.3.1 自然与都市的弥合
        6.3.2 历史与现实的融合
        6.3.3 艺术与生活的结合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兴城古城历史风貌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1.1 兴城古城历史风貌保护与传承研究的目的
        1.1.2 兴城古城历史风貌保护与传承研究的意义
    1.2 课题的提出
    1.3 兴城古城课题的研究现状
        1.3.1 保护理论的发展状况
        1.3.2 兴城保护理论现有的研究成果
        1.3.3 古城保护与历史风貌保护与传承的关系
    1.4 研究方法
        1.4.1 实地考察法
        1.4.2 文化人类学
        1.4.3 比较分析法
    1.5 论文的内容与结构
        1.5.1 论文的内容体系和结构框架
第二章 兴城古城历史风貌特点和现存问题研究
    2.1 兴城的历史
        2.1.1 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
        2.1.2 皇家竭陵的必经之所
    2.2 古城现有建筑遗产资源现状
        2.2.1 城池体系
        2.2.2 文庙
        2.2.3 明代石坊
        2.2.4 蓟辽督师府
        2.2.5 民居
    2.3 兴城古城风貌的现存问题
        2.3.1 古城风貌特征的表层要素(物质层面要素)
        2.3.2 历史风貌保护与传承的核心要素(非物质层面要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兴城古城历史风貌保护与传承的原则和策略
    3.1 兴城古城历史风貌保护与传承的定位
        3.1.1 风貌保护与传承的定位依据
        3.1.2 对兴城古城历史风貌的保护与传承的定位
    3.2 保护与传承兴城古城历史风貌的原则
        3.2.1 整体与多元共存的原则
        3.2.2 合理创新的原则
        3.2.3 适应和经济的原则
    3.3 保护与传承兴城古城历史风貌的策略
        3.3.1 宏观策略—文化的挖掘和体现
        3.3.2 中观策略—空间格局传承与演进
        3.3.3 微观策略—空间的营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兴城古城历史风貌保护与传承的方法和措施
    4.1 兴城古城整体历史风貌的组织和引导
        4.1.1 辽西区域范围内的整体风貌协调
        4.1.2 兴城古城内部风貌的组织
        4.1.3 兴城古城内部风貌的引导
    4.2 兴城古城历史风貌在城市空间层面的保护与传承的方法
        4.2.1 空间场所的历史风貌性
        4.2.2 古城公共空间属性层面的做法
        4.2.3 古城公共空间要素层面的做法
        4.2.4 古城重点空间节点的做法举例
    4.3 兴城古城历史风貌在传统建筑层面的保护与传承方法
        4.3.1 兴城古城传统建筑样式区分
        4.3.2 兴城古城建筑本体的风貌组成
        4.3.3 兴城古城建筑风貌的传承方向
    4.4 兴城古城景观风貌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4.4.1 景观与风貌保护与传承的关系
        4.4.2 宁远古城的景观强化分区
        4.4.3 游览路线设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哈尔滨博物馆广场环境历时性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D]. 周丽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2]城市景点可达性对游客流动的影响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汪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3]精英能动、双轨治理与新乡贤交往空间生产 ——浙江省乡村礼堂建设案例研究[D]. 谢安民. 浙江大学, 2020(01)
  • [4]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 [5]城市文化设施配置绩效评价及空间优化研究 ——以重庆主城区为例[D]. 陈雨婷. 重庆大学, 2017(06)
  • [6]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葬俗比较研究[D]. 刘派. 吉林大学, 2017(10)
  • [7]古城复兴:西安城市文化基因梳理及其空间规划模式研究[D]. 田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8]赖特与苏俄民族形式建筑理念今昔的释义与解读[D]. 牛翔.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3)
  • [9]审美体验下的当代西方景观叙事研究[D]. 邱天怡.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12)
  • [10]兴城古城历史风貌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 刘畅. 沈阳建筑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哈尔滨博物馆广场环境历时性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