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亟待清理的财政周转金(论文文献综述)
杨扬[1](2019)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地方政府债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及由此引发的债务风险的不断上升。2008年,为应付国际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造成的负面冲击,我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扩张性经济政策在短期内有效稳定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但却导致政府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负债率的显着升高。虽然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地方政府负债率仍然低于60%的国际警戒线,但地方政府除了负有偿还责任的直接显性债务之外,还存在大量负有担保责任或救助责任的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财政部数据显示,2017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6.51万亿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过估算认为,2017年末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为27.8万亿元,合计为44.31万亿元。债务规模在过去二十一年间由1996年0.1829万亿元增长了 221.03倍,年均增长率远高于同期GDP和地方财政收入。隐性和或有负债不仅数额巨大,而且缺乏规范化运作和透明监管,成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部分。当经济形势向好时,地方政府不容易发生债务违约;一旦经济形势转弱,债务风险会随着政府偿债压力增大而暴露出来,严重甚至有可能爆发债务危机。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未来三大任务之首,并明确防范重点是金融风险。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未来要“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关键在于客观有效评估政府债务风险状况,并从根本上把握和了解债务风险形成的内在机理。为此,本文展开的主要工作有:首先,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框架。地方政府债务作为公共债务的一种,是中央政府以下的各级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向个人、社会团体等借款或发行债券所产生的财政义务。债务风险源于债务资金回报收益的不确定性与举债主体被迫接受持续的偿还支付之间的矛盾。因此,负债只是债务风险问题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全面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除了地方政府负债之外,还需要关注地方政府资产。基于此,本文从债务融资特征这一角度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内涵做出界定,并结合公共产品和代际公平理论、府际权力关系理论、区域经济竞争理论、或有权益方法和投资组合风险分析等相关理论,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涉及的一些基础性内容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深入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其次,通过梳理我国地方债制度的发展历程,本文详细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发现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一,债务规模扩张速度长期高于经济增长率。如果这种趋势一直持续,有可能导致地方财政未来陷入失衡处境。其二,虽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率相比西方国家仍有距离,但若是以债务率衡量,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已经高于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并接近美国水平。而人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则与西方国家大体持平,这说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较为严重,政府和私人部门的债务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其三,我国大规模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造成其供给过剩,导致政府债务资金回报收益连年降低,未来存在收不抵支的危险。其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期限分布不合理,短期债务偏多,中长期债务偏少。由于债务资金主要投向基础设施投资,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较长,地方政府资产收益与利息支付间的期限错配严重,需要借助债务转滚予以维持。这种融资方式不仅会加重政府债务负担,而且还会将债务期限结构进一步向短期压缩。第三,通过编制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在全面、完整、准确了解我国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状况前提下,本文分别运用或有权益方法和投资组合风险分析法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量化测算和评估。结果表明,2010-2017年我国地方政府风险水平在整体上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大的直接因素,一是地方政府资产负债杠杆率不断上升,二是由于地方政府可偿债资产年均收益率的持续下降。如果将养老金缺口计入统计范围,那么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会进一步增大。就2017年情况而言,只有当地方政府实际承担的养老金缺口现值少于24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才能处于可控范围之内。第四,通过关注政府治理中的结构性特征,本文由微观层面入手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地方政府作为独立经济主体,它们与投资者之间类似于一种“租佃”的经济关系。在区域间吸引外资的竞争中,地方政府一方面向投资者出让土地使用权,另一方面向他们提供生产所需的各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由于受到晋升激励的作用,地方官员倾向于推动基础设施这类资源密集型公共投资项目向上级发出自己政绩信号。在不同地区官员之间的晋升博弈中,地区招商引资、土地使用权出让、城市和开发区建设、土地财政等因素耦合在一起,相互支持,形成一种不断自我强化的变动趋势,结果导致各地区基础设施投资过剩和地方债务规模膨胀,并造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持续增大。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需求在基础设施投资明显过剩情况下依然呈现出强烈递增倾向。最后,本文结合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现状考察、测算评估、机理分析,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防控和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和建议。包括:改进地方官员考核机制,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绩效评价,以此强化地方政府自我偿债激励。引入权责发生制,依据这一会计基础建立我国的政府债务会计体系,以此完善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构建一套适应我国情况的风险预警体系,从总体上监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构建一套专门的事后应急处置机制,防止债务风险出现失控情形。优化和改进我国目前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制度。推动我国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市场发展,促进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和有序发展。
白飞野[2](2018)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价与防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一直是阻碍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政府财政及其债务无疑与我国目前最主要的改革政策——供给侧改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为了更好地评价和防范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结合供给侧改革来剖析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在整理国内外学者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之上,在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持续进行下,针对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价和防范问题,首先从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相关历史资料出发,通过定性分析供给侧改革这一政策和政府性债务的相互作用原理,了解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探讨其中可能存在的债务风险。然后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将供给侧改革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因子在KMV模型中进行量化,构建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修正KMV风险评价模型,并以此来分析未来三年的地方债务风险。最后结合前文的研究成果创造性的提出一些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建议。研究发现,供给侧改革在短期内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负面影响较大,对地方财政提出更高水平的要求,加之地方政府债务历史积累规模庞大,可以预期部分地方政府发生违约风险将会增加;长期风险由于受供给侧改革过程和效果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地方政府必须实施相应措施,积极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带来的冲击。通过修正KMV模型对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风险评价和压力测试发现,20182020年我国地方政府存在一定违约风险,超过穆迪公司所制定的标准违约概率,然后根据该模型测算出这三年地方政府债务的临界规模,并得出供给侧改革影响地方财政的不确定性因子参数在0.2以内时,债务违约概率很小,地方政府债务处于安全范围内,不确定因子处于(0.2,0.25)区间内时,地方政府将有可能违约,不确定性因子为0.25及以上时,地方政府违约风险将大大增加。
徐纯[3](2017)在《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2015年12月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审计制度,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2016年5月17日,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提高审计效率,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中,多次强调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这既是对过去三十多年审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的深切期待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以来,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财政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为我国国家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际,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审计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成为了当今的重要课题。古人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总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明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审计史也是一部国家的兴衰史,是一部国家治理发展史,是一部不同利益博弈、不同思想交锋、不同文化碰撞、不同制度更替的历史(刘家义,2015)。通过梳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自1983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家审计制度提供分析依据。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文献资料不多,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领域,如绩效审计制度、环境审计制度、预算审计制度等;或者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内容,如国家审计制度的文化变迁、审计对象的变迁、审计目的的变迁等,;亦或是集中于对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如审计制度变迁的表现、制度变迁的动因或者制度变迁的路径。为了进一步促进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并为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因此有必要全面详细地梳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发展脉络。基于内容分析法,本文以1995年至2015年审计署发布的《关于上一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政府审计工作报告”)、1984年至2016年历任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下文简称“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2003年至2016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等文本资料为研究切入点,梳理和把握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建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来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从而使内容描述获得了一定的历史价值。本文既从原理上阐明国家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动因,又通过历史考察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一般过程及变化发展规律,从而为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九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了研究框架和各章写作安排。本章是本文的整体规划。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和内容分析法的相关研究,发现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以及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三个方面;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情感分析、趋势分析和可读性分析五个方面。本章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研究机会,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三章: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辨析后,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然后,结合近代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以及我国制度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探究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第四章: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构建了由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国家审计功能、国家审计根本目标和国家审计组织体制,探讨了国家审计体制。从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实施方式、审计评价方式、审计结论作出、审计报告方式、审计成果运用和审计人员管理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制。通过构建该理论框架,为后文进一步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奠定基础。第五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以上报告及公告进行词频分析、关键词分析、语义网分析、聚类分析、情感分析以及主题分析,全面细致地梳理和把握了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确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第六章: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本章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分别计算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的可读性得分,并与相关审计信息接收者的受教育程度相配比,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检验国家审计信息的传递效率和效果。第七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探讨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国家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协调,直接原因是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以及技术环境的变化促进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第八章: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本章从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具体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家审计制度和内容分析法的后续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了展望。从主要方面归纳,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创造性地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国家审计研究目前,国外学者将内容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在国内,内容分析法也已被逐步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等领域,但还没有专家学者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审计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国家审计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问题,一方面拓展了内容分析法的运用范围,另一方面,为研究国%审计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法。可读性分析是内容分析法的重要内容。本文创造性地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研究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水平。目前,我国学者针对中文可读性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外国学者发明的可读性公式,如Flesch公式、Lix指数等,研究中英文教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的可读性问题。但不足之处在于直接借用英文可读性公式来测量中文文本,由于中英文句子结构和文字构造都不尽相同,这不免会造成削足适履的尴尬情形。本文基于台湾学者宋曜廷(2013)和刘忆年(2015)开发的中文可读性公式,综合研究了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问题,拓展了国家审计的研究空间。此外,本文还开发了研究国家审计报告的情感词典。Tim&Bill(2011)通过研究1994年至2008年间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发现根据《哈佛词典》的释义,在报告中有四分之三被认定为是消极词汇的词语在财务领域并不是消极词汇。同样地,在《辞海》或者《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消极的词汇在审计研究领域也不一定是消极词汇。基于此,本文开发出了一份适用于审计报告研究领域的情感词典,包含审计报告中常用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以便更好地衡量审计信息所传递的情感内容。二、构建了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是系统地研究并构建国家审计制度分析体系的文献极少。厘清国家审计制度的内涵,并建立研究架构是分析国家审计制度及其变迁的根本。本文认为,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公共利益关系中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是国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国家与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国家公共利益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包含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国家审计体制包含国家审计的地位、功能、根本目标和组织体制等内容,国家审计机制包含审计组织方式、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结论作出、报告方式、成果运用、人员管理等。基于这一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本文对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进行了编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三、创新性地阐释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关于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主要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通过对上述理论的辨析和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本文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国家通过治理体制及机制配置和运行权力,规定和调整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国家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国家审计就是国家、社会、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是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的过程。在国家代表和集中的利益关系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冲突的现象,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主要通过协商、调整、合作、互动等方式解决。国家审计就是为协商和调整国家代表的利益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而建立的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公共利益关系中的相关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的,是国家审计产生的重要基础。
雷小芳[4](2016)在《权责发生制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西方欧债危机现象发生,社会对政府的债务承担和融资需求使用情况越来越关注,对政府的或有负债水平和长期负债能力水平也更加关心。加上信息平台的不断完善建设,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途径及信息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于是与政府信息披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国际上许多国家开始了权责发生的政府会计改革。而政府财务报告是政府会计信息的最终产品,因此政府财务报告的改革是政府会计改革重中之重。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不仅能够完整反映政府资产负债、成本费用和运行情况,还有利于防范财政风险、提高财政透明度,因而有效的改善了西方国家政府管理以及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一步。参考西方国家做法,我国于2011年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以期完整反映政府财务信息,从而更好地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尚处于综合财务报告改革初级阶段,编制过程中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分析现有国内文献可知,学者们或侧重于从公共管理、信息使用者需求及财政透明度提升等理论角度研究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的宏观路径等;或运用Lüder权变模型、调查问卷方法等实证方法,研究经济、政治环境本身以及社会公众态度、信息需求、舆论力量等如何影响政府会计改革的实施。而本文以实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工作的国内外环境和改革现状为研究背景,以最新发布的政策文件为理论依据,探索了现阶段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具体方法。首先,本文对选题背景、意义、相关概念以及国内外关于该理论的研究动态进行了阐述。其次,从我国目前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现状及问题出发,探索了原因以及改革的必要性。接着是对以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印度尼西亚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综合报告制度的兴起与发展情况、编制要求、主要内容和审计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总结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我国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体系的具体方法,并着重分析了其中的难点问题。最后,根据上述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体系的建议,从而实现政府会计理论与具体实践的有效结合,为政府财务报告下一步的完善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国庆[5](2014)在《地方政府政策合法化程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策合法化就是政策方案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重要过程。随着社会民主意识的高涨和政治现代化的发展,对政策合法化的探讨日益凸显出其独特意义。地方政府的政策合法化大致可以分解为这样几个步骤: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的审查;领导决策会议的讨论决定;行政首长签署发布。在社会经济快速转型发展时期,地方政府政策合法化的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我们认真关注。随着政府职能转变以及依法行政的深入,地方政府和部门依法行政的意识不断增强,政策发布之前,首先进行合法性审查;各地方各部门对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的集体讨论、专家论证、社会公示和听证等制度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政府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防止和减少了决策失误发生,为行政机关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积累了宝贵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然而,这并不能掩盖地方政府政策合法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还存在机构不健全,人员编制不足、素质偏低的现状,其作为具有参谋性质的办事机构,面对地方决策者的权力滥用,合法性审查发挥实效十分艰难;政策决定是体现政策合法性的关键环节,而一些行政首长却在重大问题上滥用“最后决定权”,轻视甚至忽视决策会议的集体讨论,独断专行;政策的签署颁布,在现代政治文明中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过程,但现实中地方政府首长僭越法定的行政权力随意签署政策性文件,形成对人民民主权利的伤害和法治秩序的破坏,甚至引发社会群体事件。作为本行政区划内最高权力机构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面对地方政府之“强”,却在政策合法化的过程中权力缺位。政策合法性的缺失,严重损害了政府权威,影响地方社会稳定发展。地方政府政策合法化问题的根源在于程序的不健全与既有的程序不能得到较好的落实。一方面政策合法化程序设置存在的不足制约了政策权威性与政策合理性的提高。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人治”思想与“重实体,轻程序”的习惯相结合,造就了政策制定中的乱象。对政治晋升及不当利益的过度追求,使得以地方领导为核心的决策团体偏离政策的“公共性”要求。上下级政府间权责界定不清,地方事务受上级政府干预,也使得地方政策的合法化问题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面对地方政策领域的合法化困境,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合民意性,克服并减少政策合法性缺失的弊端显得尤为迫切。一方面要完善合法化的程序设置,强化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在本区域内重大事务上的决定权,严格限定和规范政策决定主体,明确政策制定的权责划分,强化决策监督等多项举措以巩固合法化程序的地位,保障其合理有效运行。另一方面重视依法行政的贯彻落实,强调转变政府权力行使理念也显得十分必要。唯有在合法化程序的建设与程序理念培育上对症下药,才能有力缓解地方政策合法性缺失的症结,更好地推进地方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进程。
任刚[6](2014)在《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影响推动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的因素有很多,如政府财务压力、资本市场的影响、外部的准则制定机构、会计职业团体的利益等等。从世界范围来看,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的主要动因之一是债务风险问题造成的财务压力。我国也正面临类似的情况。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已日渐成为改进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最为急迫甚至也最为重要的驱动因素。包括债务信息在内的政府财务信息主要应由政府的会计系统提供。由于目前我国政府的会计系统存在职能不全面,分析不到位等问题,制约了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全面性、合理性、有效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相关管理者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监督与控制。在这一背景下,基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控等动因,研究改进完善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乃至建立健全我国政府会计系统,已成为当前我国会计实务界和理论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政府职能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等理论基础为指导,对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进行剖析,提出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涵义、信息质量特征、披露目标、会计基础、形式与内容等基本框架。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本文考察了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本文选取美国、英国、法国等典型国家和我国企业财务信息披露改革的实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了其中可资借鉴的共性做法和有益经验。基于上述分析,本文研究提出了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的总体目标和近、中、远期分步目标建议。结合这些目标,本文提出了层层递进、先易后难的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方案,并尝试对这些思路措施进行了描画:基于目前最为急迫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近期应提供高质量的政府债务信息,为此,可审慎推动政府债务核算基础的转换。本文从变革预算会计系统中政府债务核算模式着手突破,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方式核算、披露一级政府债务。即保留现行以收付实现制核算的科目,增加一些对决策中起重大作用、但在当前的预算会计系统中尚未得到恰当反映的权责发生制债务科目以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更加全面地披露政府债务情况。本文还构建了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披露机制并利用公开数据进行了可行性检验。考虑环境变迁对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影响,中期应披露相对全面的政府财务信息,为此,可先试点、再试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从中期来看,在尚未制定出台相关政府财务会计制度情况下,本文提出通过转换预算会计数据以及搜集整理并汇总披露政府相关财务信息的构想,并对政府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主体及其包含的合并范围、与预算报告的关系进行了界定。本文研究设计了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机制,并基于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路径建议。远期为全面反映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应建立健全政府会计系统,还应注重发挥政府管理会计、审计鉴证等在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中的协同作用,从而深度披露政府财务信息。本文研究提出了凸显我国特色的、以政府财务会计和政府预算会计为主体、政府管理(成本)会计等为补充、各子系统相对独立的三轨制政府会计系统模式。本文围绕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主体与信息使用者、形式与内容、披露目标、会计基础以及信息质量特征,阐述了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策略。本文还对如何通过规划设计、整合完善政府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系统来强化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如何发挥政府管理会计、审计鉴证在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中的协同作用进行了研究。
戴传利[7](2014)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方政府通过负债进行资金融通更是现代许多国家一种普遍现象。虽然早期的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和大卫·休漠等认为地方政府不应当举债,举债有悖于政府职能,是有害的。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衰退引发了经济学理论人关于政府债务的新思考,提出了政府债务有益于社会的“政府债务新理论”。现代实践中,债务融资已经是大多数国家的正常的政府经济行为。近些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引发了依法监管的热议。我国关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立法非常滞后,监管的经验也不足。我国《预算法》要求地方政府“收支平衡,不列赤字,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国务院同意方可发行债券”,赤字的禁止以及发行债券权的近乎缺失与地方政府的发展需求以及中央政府分配给地方的事权任务是截然不符的。伴随着我国城市化需求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显然不能满足其财政支出的需求。我国一方面鼓励地方政府进行债务融资发展,另一方面又担心地方政府债务过度膨胀。缺乏系统监管的无序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多名国家领导人都提出要加强地方债务管理,防止地方性债务危机以及系统性的金融危机,确保财政和金融安全。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立法明显落后于现实需要,亟待构建比较完善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律体系,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的监管。本文尝试把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相关的所有法律综合起来进行分析,以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为主线,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上研究成果为依托,从监管法律规则构建视角进行分析。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之逻辑顺序而展开。导论部分在描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乱象的基础上,提出本文选题的由来;分析了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国外的研究现状,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跨学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主要创新之处以及研究不足之处。本文从六个方面就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律制度进行了全面阐述。第一,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律问题进行了一般性研究,澄清地方政府债务、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及监管法律几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律法的特点和性质,提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属于经济法性质的观点;从法律视角提炼了国内外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的主体范围及监管权力。第二,采用实践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主要载体——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平台(公司)的主要特点以及对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建设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对平台公司监管立法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评析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其相关文件的利弊得失,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监管研究提供了前提。第三,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联邦制和单一制国家各选出三个典型,对其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立法现状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国外相关法律体系的特点进行了概括,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立法模式的选择提供经验参考。国外在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监管规则框架,本文从国外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介绍入手,系统概括了国外监管法律体系的构成的主要规则,以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时间为切入点,比较了国外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的主要制度设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构建我国监管法律体系很有借鉴意义。第四,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律体系的现状及其特点、存在的问题等,在概括了国外三种立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采用第二种立法的模式的建议,为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法律体系提供理论分析。第五,在第四章立法模式选择分析的基础上,就制定我国《地方债务融资监管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立法目的和立法原则等内容提出了具体建议。第六,在前述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法》的若干建议。主要从两个方面提出构想,提出我国地方政府政府融资监管法事前、事中、事后制度构建的若干建议,并对实践监管的重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监管提出完善建议。
邵靖[8](2013)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与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由来已久,在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各级政府显性的、隐性的、直接的、变相的债务不断增加,从省、市到县、乡都不能例外。由于我国《预算法》和《担保法》不允许地方政府举债和担保,为了不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在现实操作中,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以各种名义举借的大量债务大都以企业或者项目的名义举借,这类债务虽然不在财政预算中反映,但并不能免除地方政府全部或部分的最终偿债责任。如果这些债务继续无度扩张、无序发展,必将成为诱发和加剧国家债务危机、财政危机和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因此,全面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现状,认识并认可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需求的合理性,为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需求提供“正式”和“通畅”的融资渠道,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进而寻求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解决之道,是本文的研究目标。本文阐述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了地方政府债务、债务融资模式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相关概念;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现状为切入点,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主体、债务融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层级特征和区域特征进行了归纳;在国际经验借鉴方面,介绍了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两种典型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介绍了行政控制、规则控制、协商控制和市场控制四种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模式;从政府间财政关系和政府行为逻辑的角度,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需求产生的机理,说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需求的合理性;从政府职能和支出划分角度,分析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需求的内容,提出用举债方式为政府资本性支出筹集资金是合理且有效的;从融资模式效率评价和监督方式选择等层面考察影响融资模式的因素,运用案例实证研究方法说明具体融资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债务人举债时的经济环境、市场情况、项目需求等决定,并由此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通过调研和查阅相关统计报表取得了3个省37个地市的财政经济数据,借助于SPSS17.0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37个地市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为保证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能够健康运行,提出对应可行的政策建议,为相关政府部门管理和控制地方政府债务提供政策参考。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现状是,融资平台公司是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主体,银行贷款是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主要形式,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还处于探索阶段,尚不成熟。很多西方发达国家都将债券融资作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主要形式,但是考虑到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尚未理顺,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完善,银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处于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应该是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互相补充,长期共存,同时积极推动其他一些市场化的融资方式,单纯依靠某一种方式都是不现实的。在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时,政策性银行相对于商业银行更适宜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贷款。财政收入和赤字风险、债务规模和结构风险、财政支出风险、金融风险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
安立伟[9](2013)在《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地方政府不得自行举债。但实际情况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地方政府以各种名义举借了大量政府性债务。在历史积累的债务尚未完全清偿的情况下,2009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落实中央政府出台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我国省以下地方政府纷纷组建融资平台公司,很快又举借了大量政府性债务,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膨胀。据国家审计署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其中,通过融资平台公司举借的债务达49710.68亿元,全国省、市、县三级政府设立融资平台公司激增至6576家。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当前地方政府债务信息不透明、偿债责任不明晰、多头管理、多头举债等管理乱象丛生,积累了一定的财政风险。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持续扩散,国际上从冰岛到迪拜,一些国家相继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主权信用状况进一步恶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规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成为当前我国财政实务界和理论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选取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外四种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的典型国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了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共性做法。学习借鉴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经验和做法,提出改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五个方面启示:一是尽快修订《预算法》等相关法律,赋予地方政府举债主体地位;二是借鉴美国和日本经验,建立行政审批型和制度约束型相结合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三是设立上下对口的债务管理专门机构,为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四是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债务资金运行程序。五是以推进债务信息公开为突破口,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机制。以财政分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权力制约理论等理论为指导,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相关概念进行剖析,提出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的定义,并从指导思想、价值目标、功能定位、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等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的内涵及基本特征,阐述当前加强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意义。结合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的内涵,梳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推进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制度机制建设,构建完善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体系。文中提出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体系由地方政府债务计划审批系统、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筹集系统、地方政府债务运行监控系统、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系统、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处理系统等五个子系统组成,五个子系统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功能完善、相互协调、高效运转的闭环系统,并逐一分析各子系统的功能。二是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体系的基础。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体系由科学的管理理论、健全的运行机制、完善的规章制度、先进的现代科技、高效的组织机构以及精干的人才队伍等六个要素构成。推进地方政府债务科学化管理要从这六个要素入手,切实加强债务管理各项基础工作。三是加强顶层设计,创建有利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的外部环境。包括加快修订《预算法》、《担保法》,研究制定《政府债务法》,积极推进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法制化建设;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清理地方政府债务存量,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创新政府官员政绩考核办法,加快推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消除地方政府官员举债的内在动力等。这五个方面的外部环境建设是提高地方政府债务科学化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
施蓓蓓[10](2013)在《乡镇债务危机的形成原因及化解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A市B镇为例》文中认为自从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财力上移,而事权下移,造成了乡镇债务猛增的情况,对于乡镇等基层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制约了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A市B镇的债务管理现状以及债务管理问题的成因、债务危机的后果进行分析,通过借鉴我国一些乡镇政府的先进债务管理经验,本文得出了一系列帮助乡镇政府走出债务危机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B镇的债务危机的制度原因主要有来自于三个方面,债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包括政府对财政资金的预算管理规则不规范,B镇财政支出的范围越来越大,以及B镇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完善;债务绩效考核不完善,包括B镇政府对债务扩大的控制能力不足,缺乏债务的绩效考核部门和标准,以及绩效考核并没有对B镇政府的债务管理产生有效的效率提升;政绩考核不合理,包括偏重于GDP为主要的政绩考核标准不合理,忽视非经济绩效考核的评价体系不合理等。这造成了对当地经济的一系列危害,包括制约了基层经济的发展,削弱了基层政权权威,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以及影响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等。笔者根据对国内其他地方政府化解债务危机的经验,总结出从以下方面改善乡镇政府债务危机现状:第一,完善乡镇债务管理制度,包括完善债务管理原则、明确政府事权和财权、政府性债务计划编制、审批和执行、以及确定债务资金使用范围、建立起政府性债务的预警和监管机制。第二,建立起科学的乡镇债务绩效评估机制;第三,建立科学的乡镇领导政绩考核制度和员工考核制度。‘
二、亟待清理的财政周转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亟待清理的财政周转金(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析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析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之处 |
1.4.2 论文研究不足 |
第2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和辨析 |
2.1.1 地方政府债务的界定 |
2.1.2 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辨析 |
2.1.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和代际公平理论 |
2.2.2 基于组织学视角的府际权力关系理论 |
2.2.3 区域经济竞争理论 |
2.2.4 或有权益方法 |
2.2.5 投资组合风险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发展现状与问题 |
3.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发展历程 |
3.1.1 地方政府债务起步阶段(1949-1958年) |
3.1.2 地方政府债务停滞阶段(1959-1978年) |
3.1.3 地方政府债务恢复阶段(1979-1993年) |
3.1.4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积极探索阶段(1994-2007年) |
3.1.5 地方政府债务加速发展阶段(2008至今) |
3.2 地方政府债务现状 |
3.2.1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增长率 |
3.2.2 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层级结构 |
3.2.3 地方政府债务举债主体 |
3.2.4 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来源 |
3.2.5 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投向 |
3.3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债务规模扩张速度过快,财政稳定性受到威胁 |
3.3.2 债务负担过重,政府和私人部门承受能力相对不足 |
3.3.3 基础设施投资过剩,债务资金回报率持续下降 |
3.3.4 债务期限配置不合理,利息支付压力增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量化测算与评估 |
4.1 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分析 |
4.1.1 我国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框架构建 |
4.1.2 我国地方政府资产负债状况 |
4.2 基于或有权益方法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
4.2.1 或有权益方法的理论推导和模型构建 |
4.2.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测算 |
4.2.3 债务风险评估结论 |
4.3 基于投资组合风险分析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
4.3.1 投资组合风险分析的基本思想 |
4.3.2 投资组合风险的定义和测算指标 |
4.3.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测算 |
4.3.4 债务风险评估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 |
5.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机理分析:“地方政府-投资者”理论分析框架 |
5.1.1 模型设定和前提假设 |
5.1.2 区域竞争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5.1.3 引入晋升激励的地方政府行为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5.1.4 理论模型分析结果的进一步阐释 |
5.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机理分析的实证检验 |
5.2.1 计量模型设定 |
5.2.2 变量选取 |
5.2.3 数据来源与统计性描述 |
5.2.4 计量回归结果 |
5.2.5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 |
6.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事前约束 |
6.1.1 地方政府借债的规则和程序 |
6.1.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 |
6.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事后处置 |
6.2.1 地方政府破产程序的法律定义 |
6.2.2 地方政府债务重组 |
6.2.3 地方政府财政调整 |
6.3 地方政府债券市场 |
6.3.1 美国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发展概览 |
6.3.2 美国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监管 |
6.4 地方政府信用评级 |
6.4.1 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的组成要素 |
6.4.2 主要评级机构对于地方政府信用的评级程序 |
6.4.3 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方法的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防范和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
7.1 改进地方官员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地方政府自我偿债激励 |
7.2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会计系统,完善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 |
7.3 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 |
7.4 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 |
7.5 优化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制度 |
7.6 推动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市场发展 |
7.7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价与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供给侧改革与地方政府债务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2 理论基础 |
2.1 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及其理论依据 |
2.1.1 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
2.1.2 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
2.2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
2.2.1 地方政府性债务 |
2.2.2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
2.2.3 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运行机制 |
2.3 供给侧改革和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相互作用机理 |
2.3.1 供给侧改革的顺利实施需要地方财政支持 |
2.3.2 供给侧改革对地方政府财政及其债务风险的影响路径 |
3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现状分析 |
3.1 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现状 |
3.2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区域分布现状 |
3.3 地方政府性债务结构现状 |
4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价 |
4.1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价方法 |
4.1.1 传统的KMV模型 |
4.1.2 基于Knight不确定性的修正KMV模型 |
4.1.3 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修正KMV模型 |
4.2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实证分析 |
4.2.1 修正KMV模型相关参数估计 |
4.2.2 实证分析 |
4.2.3 实证结论 |
5 对策建议 |
5.1 认清地方债务和供给侧改革的关系,准确把握二者的相互影响 |
5.1.1 去产能与地方政府性债务 |
5.1.2 去库存与地方政府性债务 |
5.1.3 去杠杆与地方政府性债务 |
5.1.4 降成本与地方政府性债务 |
5.1.5 补短板与地方政府性债务 |
5.2 协调好地方债务与供给侧改革的关系,使债务风险可控 |
5.2.1 努力化解当前到期债务是化解债务风险的首要问题 |
5.2.2 地方政府新增债务的管理要更加科学规范 |
5.2.3 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债务风险应避免“一刀切” |
5.2.4 努力增强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提高地方财政偿债能力 |
5.3 深化与地方政府债务相关的制度改革,长期化解债务风险 |
5.3.1 继续推进分税制改革,完善财政体制 |
5.3.2 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完善地方政府预算管理体系 |
5.3.3 拓宽政府融资渠道,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市场化 |
5.3.4 完善地方债务的风险评级预警体系和监督机制 |
6 结论、展望与创新点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6.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
一、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 |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文献综述 |
一、描述性分析文献综述 |
二、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
三、情感分析文献综述 |
四、趋势分析文献综述 |
五、可读性分析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二、免疫系统理论 |
三、国家良治理论 |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五、理论评述 |
第二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
一、制度变迁理论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理论评述 |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相关理论 |
一、内容分析法的功能和应用目的 |
二、内容分析法的认识论基础 |
第四章 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家审计体制分析 |
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
二、国家审计功能 |
三、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 |
四、国家审计组织体制 |
第二节 国家审计机制分析 |
一、审计组织方式 |
二、审计实施方式 |
三、审计评价方式 |
四、审计结论作出 |
五、审计报告方式 |
六、审计成果运用 |
七、审计人员管理 |
第五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四节 确定分析单位 |
第五节 类目构建与编码 |
第六节 编码中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一、效度检验 |
二、信度检验 |
第七节 数据分析结果 |
一、词频分析 |
二、关键词分析 |
三、语义网分析 |
四、聚类分析 |
五、情感分析 |
六、主题分析 |
第六章 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 |
第一节 可读性测量方法的选取 |
第二节 可读性指标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审计报告及公告信息接收者受教育程度 |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二、国务院领导平均受教育程度 |
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四、社会公众平均受教育程度 |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分析 |
一、审计信息接收者平均受教育年数 |
二、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可读性分析 |
三、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报告可读性分析 |
四、审计结果公告可读性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利益冲突与协调 |
一、国家审计制度利益冲突与协调的功能体现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 |
一、经济环境变迁拓展了国家审计的范围 |
二、政治环境变迁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内容 |
三、法律环境变迁增强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
四、文化环境变迁更新了国家审计理念 |
五、技术环境变迁创新了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
一、明确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对象和内容 |
二、定期评估并更新审计对象和内容 |
三、关注民营资本的运营管理情况 |
四、构建对监管者再监督的有效机制 |
第二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一、合理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 |
二、适当增加统一组织大型审计项目的数量 |
三、探索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路径 |
四、全面推进数字化审计 |
第三节 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 |
一、明确区分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范围 |
二、扩充政府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 |
三、控制审计结果公告中正面评价的词汇数量 |
四、进一步提高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 |
第四节 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 |
一、完善审计决定执行机制 |
二、完善审计建议采纳机制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权责发生制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内容框架 |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论文相关理论概述 |
2.1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理论基础 |
2.1.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2.1.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理论概述 |
2.2.1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概念界定 |
2.2.2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特征 |
2.3 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理论概述 |
2.3.1 政府会计在两种核算基础下的基本特征比较 |
2.3.2 两种核算基础各自满足的政府财务报告目标 |
第3章 我国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实践 |
3.1 编制工作的背景与历程 |
3.2 编制工作的具体实践 |
3.2.1 规范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基本结构 |
3.2.2 编制的思路和要求 |
3.2.3 编制的具体方法 |
3.3 编制工作的简单总结 |
3.3.1 编制工作取得的成绩 |
3.3.2 编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国外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
4.1 国外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的基本情况 |
4.1.1 美国政府财务报告改革--逐步拓展模式 |
4.1.2 新西兰政府财务报告改革--一步到位模式 |
4.1.3 加拿大政府财务报告改革--分步到位模式 |
4.1.4 印度比西亚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改革情况 |
4.2 国外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改革的经验总结 |
第5章 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方法体系探索 |
5.1 基本原则 |
5.2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步骤设计 |
5.3 编制过程中的重、难点及其对策探讨 |
5.3.1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体范围的界定问题分析 |
5.3.2 政府固定资产的计量和折旧问题分析 |
5.3.3 合并过程中内部抵销、调整事项问题 |
5.4 提高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质量的思考 |
5.4.1 重视“透明度”和“可理解性”的要求 |
5.4.2 拓宽使用者范围,完善财务报告监督机制 |
第6章 完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体系的建议 |
6.1 加快政府财务报告规范建设 |
6.1.1 构建政府会计概念框架 |
6.1.2 加快制定政府会计准则体系 |
6.2 充实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内容 |
6.2.1 充实报表附注及相关说明 |
6.2.2 增加相关报告 |
6.2.3 构建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6.3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
6.3.1 修订相关法律法规 |
6.3.2 健全财务报告审计管理 |
6.3.3 建设信息管理系统 |
6.3.4 重视人力资源建设 |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地方政府政策合法化程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与本课题相关的学术研究 |
(一) 关于政策合法化概念的研究 |
(二) 关于政策合法化程序的研究 |
(三) 相关理论成果的研究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政策合法化内涵及意义 |
一、 政策合法化的概念 |
二、 政策合法化的内容 |
三、 政策合法化的意义 |
第二章 我国地方政策领域的合法性不足及其影响 |
一、 地方政府政策制定的程序变迁 |
二、 地方政府政策合法性不足的表现 |
(一) 政策合法化程序自身存在问题 |
(二) 政策合法化程序难以有效贯彻落实 |
(三) 民众对政策内容的认同度不高 |
三、 政策合法性不足严重影响到地方政府的政策质量 |
第三章 影响我国地方政策合法性的因素 |
一、 程序观念缺乏,法治意识淡薄 |
二、 缺乏有效的合法性程序规制 |
三、 对利益的追求偏离政策“公共性”要求 |
四、 决策监督乏力 |
第四章 提高我国地方政策合法性的思路 |
一、 强化依法行政意识,转变权力行使理念 |
二、 对地方政府政策合法化程序的相关设计 |
(一) 对法制部门政策审查的建议 |
(二) 对决策机构会议讨论的建议 |
(三) 对政策签署公布的建议 |
(四) 强化人大的实质合法化主体地位 |
三、 健全决策监督机制 |
四、 促进民众对政策的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二、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构安排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相关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要析 |
一、政府财务信息的涵义 |
二、政府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 |
三、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主体 |
四、政府财务信息的使用者 |
五、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目标与会计基础 |
六、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形式与内容 |
第二节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主要理论基础 |
一、政府职能理论 |
二、公共选择理论 |
三、公共产品理论 |
第三章 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现存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有关情况 |
一、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发展进程 |
二、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现状 |
三、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工作成效简评 |
第二节 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实证检验 |
一、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总体情况的实证分析 |
二、我国政府隐性赤字规模的估算 |
三、我国省级地方政府养老金隐性债务规模的测算 |
第三节 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不足 |
一、政府财务信息质量特征尚不统一 |
二、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主体不够清晰 |
三、政府财务信息偏重为“内部人”服务 |
四、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目标略显滞后 |
五、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会计基础存在局限 |
六、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形式不够规范 |
七、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内容不够完备 |
第四章 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的实践 |
一、美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渐进式改革与严密法律规范 |
二、英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全面应用权责发生制 |
三、法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的地方债务风险动因 |
四、其他国家符合自身特点的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模式 |
第二节 我国企业财务信息披露改革的实践 |
一、企业财务信息披露改革的实践借鉴 |
二、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特点分析 |
第三节 可供借鉴的经验及启示 |
一、控制债务风险是各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的共同动因 |
二、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进程应当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
三、依据本国国情选择恰当的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模式 |
四、引入权责发生制是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的趋势 |
五、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要满足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
六、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要完善配套法规体系 |
第五章 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的目标思路及近期对策 |
第一节 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的总体及分步目标建议 |
一、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的总体目标设定 |
二、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近、中、远期”分步改进目标建议 |
第二节 先易后难实现“近、中、远期”分步目标的措施 |
一、强化政府债务信息披露 |
二、试点试行政府财务报告信息披露 |
三、建立健全政府会计系统及其信息披露 |
第三节 改进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近期对策 |
一、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与债务风险监控关系分析 |
二、政府债务会计核算的双基础制改革 |
三、政府债务新增核算科目的设计 |
四、政府债务计量属性的设定 |
五、政府债务信息主要披露载体的改进 |
六、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披露机制的构想 |
第六章 改进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中期策略 |
第一节 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
一、环境变迁对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影响分析 |
二、编报政府财务报告的重要意义 |
三、政府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 |
四、政府财务报告主体内涵及其包含的合并范围分析 |
五、政府财务报告包含的事项范围分析 |
六、政府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的关系界定 |
第二节 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机制设计 |
一、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构建 |
二、政府财务报表及其附注、文字说明的构成 |
三、编报职责的划分与流程的构造 |
四、具体编制方法的设想 |
五、先试点、再试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近中期改进策略的比较分析 |
一、编报政府财务报告方法的优点 |
二、改进债务核算基础措施的优点 |
三、两种方法的主要不足 |
第七章 改进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远期规划 |
第一节 建立健全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体系 |
一、我国政府会计模式的选择 |
二、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主要载体形式与内容设计 |
三、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主体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分析 |
四、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目标与会计基础的界定 |
五、我国政府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推演 |
第二节 设计完善我国政府会计系统:基于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 |
一、我国政府财务会计系统的规划设计 |
二、我国政府预算会计系统的整合完善 |
三、我国政府预算会计系统与财务会计系统信息披露的协调 |
第三节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视角下我国政府管理会计、审计鉴证的协同 |
一、融合协同政府管理会计与政府预算会计、财务会计 |
二、构建与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密切相关的审计鉴证体系 |
三、政府管理会计、审计鉴证的财务信息披露职能 |
四、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的相关配套措施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二、研究局限性 |
三、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后记 |
(7)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 本文研究的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本文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基本理论 |
一、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的一般分析 |
(一) 地方政府债务 |
(二)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 |
(三)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 |
二、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律的特点与性质 |
(一) 特点 |
(二) 性质 |
三、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主体 |
(一)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主体 |
(二)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主体 |
第二章 我国地方政府融债务融资监管实践分析——地方政府资平台监管 |
一、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概念及其功能 |
(一)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概念 |
(二)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功能 |
二、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融资法律监管缺憾 |
(一) 融资平台债务融资监管法律渊源 |
(二)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融资监管法律规范的特点 |
(三)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 |
(四) 对《通知》及其相关文件的评析 |
第三章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国际比较 |
一、国外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立法现状及法律特点 |
(一) 几个代表性国家的立法现状 |
(二) 监管法律特点 |
二、国外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律规则体系 |
(一)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规则体系构成 |
(二)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的主要法律规则 |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律体系缺陷及模式选择 |
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律体系及缺陷 |
(一) 法律体系 |
(二)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律体系的缺陷 |
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立法模式选择 |
第五章 制定《地方债务融资监管法》的相关问题 |
一、制定《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的立法思考 |
(一) 制定《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必要性 |
(二) 制定《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可行性 |
二、《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立法目的及基本原则 |
(一) 立法目的 |
(二) 基本原则 |
第六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的主要制度架构 |
一、制定《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需要考虑的因素 |
二、《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的制度架构 |
(一) 构建事前监管制度 |
(二) 事中监管制度构建 |
(三) 事后监管制度构建 |
三、完善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监管 |
(一) 进一步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分类清理 |
(二) 理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三) 增强融资平台公司债务信息透明性,实行动态监控 |
(四) 完善平台公司融资担保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完成课题 |
致谢 |
(8)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与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有关概念的界定 |
1.2.1 地方政府 |
1.2.2 地方政府债务 |
1.2.3 债务融资模式 |
1.2.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关于政府债务的研究 |
1.3.2 关于地方政府举债权的研究 |
1.3.3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现状及特征 |
2.1 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 |
2.1.1 地方政府债务总体特点 |
2.1.2 地方政府债务性质划分 |
2.1.3 显性债务 |
2.1.4 隐性债务 |
2.2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方式现状 |
2.2.1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主体 |
2.2.2 地方政府间接债务融资方式 |
2.2.3 地方政府直接债务融资方式 |
2.3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层级特征 |
2.3.1 省级和地市级政府债务融资特征 |
2.3.2 县级和乡级政府债务融资特征 |
2.4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区域特征 |
2.4.1 不同区域债务融资的总体特征 |
2.4.2 不同区域债务融资的结构特征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借鉴 |
3.1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借鉴 |
3.1.1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 |
3.1.2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 |
3.1.3 美日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的启示 |
3.2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模式借鉴 |
3.2.1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模式主要类型 |
3.2.2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模式 |
3.2.3 巴西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模式 |
3.2.4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模式 |
3.2.5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的启示 |
3.3 小结 |
第四章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需求分析 |
4.1 地方政府与政府间财政关系 |
4.1.1 地方政府存在的合理性 |
4.1.2 国家结构:单一制和联邦制 |
4.1.3 我国财政体制与政府间财政关系 |
4.2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需求产生机理 |
4.2.1 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 |
4.2.2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需求产生:政府间财政关系角度 |
4.2.3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需求产生:政府行为逻辑角度 |
4.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需求内容分析 |
4.3.1 政府职能 |
4.3.2 政府支出 |
4.3.3 公共产品划分及成本负担 |
4.3.4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 |
4.4 小结 |
第五章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构建 |
5.1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构建的理论分析 |
5.1.1 融资模式效率评价的内容 |
5.1.2 融资模式监督方式选择 |
5.1.3 融资模式选择其他影响因素 |
5.2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实证研究 |
5.2.1 债券融资项目 |
5.2.2 贷款融资项目 |
5.2.3 两种融资方式对比 |
5.3 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 |
5.3.1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构架 |
5.3.2 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 |
5.3.3 规范融资平台银行贷款 |
5.3.4 补充其他多种融资方式 |
5.4 小结 |
第六章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评价 |
6.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6.1.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特征 |
6.1.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财政风险 |
6.1.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金融风险 |
6.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
6.2.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方法介绍 |
6.2.2 本文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方法选择 |
6.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的实证分析 |
6.3.1 地方政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6.3.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体系的选择 |
6.3.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指标数据检验 |
6.3.4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
6.3.5 计算各因子得分和综合因子得分 |
6.3.6 对结果进行评价 |
6.4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用法律规范政府行为和政府间财政关系 |
7.2.2 建立多层次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管理模式 |
7.2.3 建立多角度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体系 |
7.2.4 继续深入整顿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
7.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论文内容和结构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一节 国外研究概况 |
一、早期西方政府债务管理理论 |
二、近代西方政府债务管理理论 |
三、小结 |
第二节 国内研究概况 |
一、关于地方政府债务成因 |
二、关于地方政府债务分类 |
三、关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管理 |
四、关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风险 |
五、关于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六、小结 |
第三章 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相关理论问题 |
第一节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理论基础 |
一、财政分权理论 |
二、代际公平理论 |
三、委托代理理论 |
四、权力制约理论 |
五、新公共服务理论 |
六、路径依赖理论 |
第二节 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的几个概念 |
一、债务 |
二、地方债 |
三、地方政府性债务 |
四、地方债与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异同 |
五、科学化管理 |
第三节 关于地方政府举债必要性的认识 |
一、关于地方政府举债权限 |
二、关于地方政府举债的必要性 |
第四节 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的基本认识 |
一、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的内涵 |
二、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的基本特征 |
三、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现状 |
第一节 地方政府性债务现状 |
一、地方政府性债务现状 |
二、地方政府举债的效应分析 |
三、两个案例 |
第二节 近年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主要做法 |
一、清理规范融资平台公司 |
二、积极化解基层政府债务 |
三、中央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
四、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 |
五、地方财政部门加强债务管理 |
六、案例:河南省编制政府性债务预算做法 |
第三节 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违规举债比较普遍 |
二、多种举债方式并存 |
三、债务偿还缺少保障 |
四、债务资金违规使用 |
五、债务管理手段落后 |
六、制度建设比较滞后 |
七、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
八、组织机构不够健全 |
第四节 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经济人”心理 |
二、法制建设滞后 |
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 |
四、预算管理模式不完善 |
五、发展阶段的限制 |
六、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 |
第五章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一、市政债券的管理概况 |
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构 |
三、市政债券的担保 |
四、市政债券风险管理 |
第二节 加拿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一、地方政府举债权限 |
二、中央层次的债务管理机构 |
三、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的运行管理 |
四、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控制 |
第三节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一、地方公债发行的主要理由 |
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
三、地方政府债务分类 |
四、地方政府举债方式 |
五、地方债务资金来源与还本付息 |
六、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 |
第四节 澳大利亚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一、地方政府举债权限 |
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构 |
三、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控制 |
四、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纠错和问责机制 |
第五节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
一、美加日澳四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综述 |
二、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
第六章 推进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体系的总体思路 |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
二、实现路径 |
三、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体系的构成 |
一、地方政府性债务计划审批系统 |
二、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筹集系统 |
三、地方政府性债务运行监控系统 |
四、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系统 |
五、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处理系统 |
第三节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体系自身建设 |
一、大力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
二、建立健全债务管理运行机制 |
三、健全完善债务管理制度体系 |
四、努力强化信息技术应用 |
五、建立健全债务管理机构 |
六、加强债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
第四节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体系的外部环境建设 |
一、加快立法进程建立健全债务管理体制 |
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地方财力保障机制 |
三、清理债务存量建立化债长效机制 |
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举债融资机制 |
五、改进官员政绩考核办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后记 |
(10)乡镇债务危机的形成原因及化解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A市B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乡镇财政负债原因的分析 |
1.2.2 关于乡镇财政负债的现状与结构的研究 |
1.2.3 关于化解乡镇财政负债的对策的研究 |
1.3 概念界定 |
1.3.1 乡镇负债 |
1.3.2 乡镇负债的种类 |
1.3.3 乡镇适度负债的合理性与过度负债的风险性 |
1.3.4 乡镇负债的合理范 |
1.4 研究方法 |
1.5 个案的选取和代表性 |
1.6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A市B镇债务状况分析 |
2.1 浙江省A市B镇债务现状 |
2.1.1 B镇的基本概况 |
2.1.2 2009—2012年B镇债务情况 |
2.1.3 A市B镇政府性债务及资金用途情况 |
2.2 B镇债务产生途径 |
2.2.1 预算内支 |
2.2.2 预算外支出 |
2.3 B镇偿还债务办法 |
2.3.1 动用上年预算盈余或暂付款 |
2.3.2 借债还旧债 |
2.3.3 个人、企业捐款 |
第三章 A市B镇债务危机的制度原因及危害分析 |
3.1 乡镇债务危机的制度原因 |
3.1.1 债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
3.1.2 债务绩效考核不科学 |
3.1.3 政绩考核不合理 |
3.2 乡镇债务危机的主要危害:基于传导机制的分析 |
3.2.1 制约乡镇经济健康发展 |
3.2.2 削弱基层政权权威 |
3.2.3 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稳定 |
3.2.4 造成农村干群关系紧张 |
第四章 乡镇债务危机化解的对策建议 |
4.1 国内化解乡镇债务危机的经验 |
4.1.1 从体制上探索化解办法 |
4.1.2 从财政方面探索化解债务办法 |
4.1.3 从现实操作层面探索化解办法 |
4.1.4 经验借鉴 |
4.2 完善乡镇债务管理制度 |
4.2.1 完善债务管理原则 |
4.2.2 明确债务单位事权与财权 |
4.2.3 政府性债务计划的编制、审批和执行 |
4.2.4 确定债务资金使用范围 |
4.2.5 建立政府性债务的预警和监督管理 |
4.3 建立科学的乡镇债务绩效评估机制 |
4.3.1 债务绩效评估概述 |
4.3.2 债务绩效评估机制 |
4.4 建立科学的乡镇领导政绩考核和监督机制 |
4.4.1 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办法 |
4.4.2 精简人员和编制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四、亟待清理的财政周转金(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D]. 杨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2]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价与防范研究[D]. 白飞野. 青岛科技大学, 2018(10)
- [3]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D]. 徐纯. 武汉大学, 2017(06)
- [4]权责发生制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问题研究[D]. 雷小芳. 湘潭大学, 2016(02)
- [5]地方政府政策合法化程序研究[D]. 王国庆.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3)
- [6]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研究[D]. 任刚.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12)
- [7]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 戴传利. 安徽大学, 2014(08)
- [8]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与风险评价研究[D]. 邵靖.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3)
- [9]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研究[D]. 安立伟.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10]乡镇债务危机的形成原因及化解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A市B镇为例[D]. 施蓓蓓. 华东理工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