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保障动物食品安全

从源头保障动物食品安全

一、从源头把关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论文文献综述)

郭娟[1](2021)在《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风险因子识别》文中研究表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支撑。我国《食品安全法》的第二章明确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为了解扬州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各类食品中污染物的分布状况,掌握扬州市食品安全的总体状况,本研究于2019—2020年对扬州市食源性疾病、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确定高危食品类别及有害因素污染水平,为有关部门实施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撑。1 食源性疾病监测目的:了解扬州市食源性疾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9—2020年扬州市各哨点医院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采集病例生物标本进行病原学分析;同时对上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9-2020年共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9504例,病例集中于第三季度(36.92%);≥66岁年龄组的人群发病率最高(20.82%);病例职业中农民的发病率最高(26.32%);可疑进食场所以家庭为主,食品加工及包装方式以家庭自制为主;可疑食品类别以肉与肉制品为主。共采集病例生物样本2040份,总阳性率为10.39%;共检出4种病原微生物,分别为诺如病毒(5.00%)、沙门氏菌(3.82%)、副溶血性弧菌(1.5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0.05%);病原体在6~15岁年龄组人群中检出率较高(16.81%),且以诺如病毒和沙门氏菌为主,副溶血性弧菌在16~25岁年龄组人群中检出率最高;病原体在第一季度检出率最高(18.37%),且均为诺如病毒;副溶血性弧菌在第三季度检出率最高。有病原体检出病例对应的最可疑食品类别为乳与乳制品(24.06%)。沙门氏菌的主要型别为鼠伤寒沙门氏菌(35.90%),诺如病毒以Ⅱ型为主(83.33%)。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3起,累计发病人数175人,病死率0.57%(1/175)。在致病因素明确的9起暴发事件中,33.33%的暴发事件是由亚硝酸盐引起,其次为蜡样芽胞杆菌(22.22%)、变形杆菌(11.11%)、副溶血性弧菌(11.11%)、砷化物(11.11%);暴发时间集中于第三季度(53.85%);暴发场所以饭店(酒店)为主(46.15%);原因食品主要是调味品、肉与肉制品。结论:2019—2020年扬州地区的食源性疾病、病原体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具有各自流行特征,相关部门可根据相应特征采取适宜的防控措施,以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2 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目的:了解扬州市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的污染状况。方法:依据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在扬州市6个县市区内进行食品样品的采集,参照《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相关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的检测。结果:2019—2020年共监测5大类398份食品样品,总不合格率为8.04%(32/398),其中4类11份食品样品检出卫生指示菌指标超标,超标率为4.55%(11/242),具体表现为肉与肉制品、餐饮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超标,粮食制品中霉菌,乳与乳制品中碱性磷酸酶超标,各自的超标率分别为1.67%(1/60)、4.08%(4/98)、4.17%(2/48)、11.11%(4/36)。3类23份食品样品中检出致病微生物,总检出率为7.06%(23/326),共检出5种25株致病微生物,其中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属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6.05%、10.42%,主要污染的是粮食制品和餐饮食品;粮食制品、肉与肉制品中的致病微生物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9.17%和4.86%,粮食制品中主要检出蜡样芽胞杆菌、肉与肉制品中主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便利店/零售店、农贸市场、超市的食品致病微生物污染较严重,检出率分别为23.08%、11.11%、5.19%。结论:扬州市粮食制品、肉与肉制品、餐饮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污染食源性致病菌为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属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布较为零散。3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目的:了解扬州市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确定风险因子的可能来源及分布,为食品安全防控工作提供数据依据。方法:依据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在扬州市辖区内采集食品样品,参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标准操作程序,对样品中的相关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并采用点评估法对食品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2019—2020年共检测9大类389份食品样品101个指标,样品合格率为93.32%;其中5大类26份食品样品中共9个指标超标,样品超标率为6.68%。不合格指标为水产动物中的镉元素,鸡蛋中的甲硝唑、强力霉素、氟苯尼考、金刚烷胺和灭蝇胺,鸡肉中的金刚烷胺,辣椒中的氯氟氰菊酯、油条中的含铝添加剂、小麦制品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点评估的结果显示蔬菜中的百菌清、苯醚甲环唑、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谷物和水产动物中的镉,小麦制品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带来的膳食暴露风险不可接受。结论:扬州市部分食品中存在化学污染物超标现象,且部分化学污染物的膳食暴露风险较大,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王雷[2](2019)在《新形势下食品生产许可工作的新变化及应对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务院大力推行简政放权,各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简化行政审批办事流程,搭建政务服务平台,减少审批材料,压缩审批时限;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新形势下的食品生产许可工作有新的亮点,新的变化,也存在亟待解决措施以适应新形势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食品生产许可中的新变化,并提出了应对之策,以期促进相应工作更高效的开展。

杨李[3](2019)在《浅析动物检疫对食品安全的作用》文中指出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这种情形下,食品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焦点,由于每个人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食品,因此食品安全的问题与每一个人的健康具有巨大的关联,人们只有吃到健康、放心的动物食品,才能够保证人体的正常运行,否则会对身体造成重大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物性食品及其衍生物已经成为食物的一大部分来源,因此,对于动物食品的检疫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问题。

李兰薇[4](2017)在《沈阳市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动物源性食品作为食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人民的日常饮食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然而近年来我国出现的“瘦肉精”、“三聚氰胺”等各类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故比比皆是,不仅影响到了每个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对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研究以一个沈阳市基层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督机构从业者的角度,从自身实际工作情况出发,结合公共管理、食品科学、兽医学等基础知识,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研究的基本思路,提出了针对沈阳市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措施。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和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文献综述,并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相关含义、特征以及监管的主体和依据,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的范围进行了分类;第三章结合沈阳市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现状,提出了当前沈阳市在监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从行政法规、监管制度以及社会监督体系等方面对沈阳市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提高提出了个人的建议,为今后各监管机构开展工作提供一些思路;第五章结论,对本文的相关建议进行了归纳,并总结了不足之处。

孙瑜[5](2018)在《基于动物性食品中多兽药联合检测对济南市售食品残留状况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食品安全是民生领域的关键问题,兽药在畜禽疫病防治、促进生长、改善动物性食品感官性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伴随其不合理使用出现了一系列安全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构成威胁,因此,加强兽药残留监管,对于保护环境健康,促进畜禽业有序发展以及维护人群健康都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拟建立简便、灵敏、高效、可靠的多兽药联合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济南市出售的10种动物性食品中的四类兽药[硝基咪唑类(Nitroimidazoles)包括甲硝唑(Metronidazole,MNZ)、替硝唑(Tinidazole,TNZ)、罗硝唑(Ronidazole,RNZ),β-受体激动剂类(β-adrenergic agonists)包括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沙丁胺醇(Salbutamol,STL)、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RAC),苯并咪唑类(Benzimidazoles,BZs)包括噻苯咪唑(Thiabendazole,TBZ)和阿苯达唑(Albendazole,ABZ),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济南市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情况。[方法]1建立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方法1.1样品处理将均质后的样品经乙酸铵条件下β-葡萄糖醛苷酶酶解16h,取出调节pH至弱碱性后,用乙腈超声提取,加入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除水,PSA、C18和GCB联合净化,提取液经浓缩、过滤,高效液相色谱检测。1.2硝基咪唑类、β-受体激动剂类联合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entC18 柱(250mm×5mm,4.6μm);流动相:乙腈(A)-0.02M磷酸盐缓冲液(pH=6)(B),梯度洗脱[0~2min,20%A~25%A;2~4min,25%A;4~5min,25%~35%A;5~8min,35%A;8~8.1min,35%~50%A;8.1~15min,50%A;15~15.1min,20%A;平衡 6min];检测波长:0~4.70min 为 227nm,4.70~5.24min为 312nm,5.24~6.40min 为 301nm,6.40~7.50min 为 311nm,7.50~9.00min 为225nm,9.00~10.05min 为 246nm;柱温:30℃;流速:1mL/min。1.3苯并咪唑类、己烯雌酚联合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ent C18柱(250mm><5mm,4.6μm);流动相:乙腈:磷酸盐缓冲液(pH=7)=55:45;检测波长:0~4.40min 为 299nm,4.40~5.60min 为 235nm,5.60~11.00min 为 240nm;柱温:30℃;流速:1mL/min。2济南市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调查分析2.1样品采集方法2017年7月,选取济南市历下区、历城区、市中区、天桥区和槐荫区等5个行政区做为抽样区,在每个区域内利用便利抽样选取相对人口集中的居民区附近的2个超市和2个大型农贸市场作为抽样点。对猪肉,猪肝,猪肾,鸡肉,鸡肝,鸡胗,鸡蛋,牛肉,牛奶和羊肉等10类食物进行采样,共采集297份样品。2.2检测项目本研究拟检测四类9种兽药,分别是甲硝唑(MNZ)、替硝唑(TNZ)、罗硝唑(RNZ)、克伦特罗(CL)、沙丁胺醇(STL)、莱克多巴胺(RAC)、噻苯咪唑(TBZ)、阿苯达唑(ABZ)和己烯雌酚(DES)。2.3样品种类及数量共检测297份样品,其中猪肉47份,猪肝34份,猪肾22份,鸡肉43份,鸡肝9份,鸡胗22份,鸡蛋40份,牛肉34份,牛奶28份,羊肉18份。2.4数据处理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并记录相应的色谱峰面积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各指标含量。将结果与农业部第235号、第1624号和第1682号等公告中规定标准相比,计算相应检出率或超标率。2.5分析评价利用软件SPSS 24.0进行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多组间平均值,再用SNK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用χ2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检出率或超标率的差异,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建立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方法1.1联合检测硝基咪唑类、β-受体激动剂类1.1.1检测波长和保留时间6 种兽药分别在 312nm,311nm,301nm,227nm,225nm,246nm 处有最大吸收峰,峰形良好,彼此分离,保留时间依次为STL(3.98min),MNZ(5.06min),RNZ(5.50min),TNZ(7.08min),RAC(7.85min),CL(10.16min)。1.1.2线性关系MNZ 回归方程为:A=60835.89441C-269.59377,r2=0.99674;TNZ 回归方程为:A=42508.91374C-24.42677,r2=0.99768;RNZ 回归方程为:A=50710.97472C+163.82715,r2=0.99996;STL 回归方程为:A=33661.19294C+309.84815,r2=0.99355;RAC 回归方程为:A=53713.39334C-787.64839,r2=0.99614;CL 回归方程为:A=30993.54125C+655.34738,r2=0.99742,线性范围均为 0.01~1μg/ml。1.1.3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三种不同加标浓度的MNZ回收率为69.21%~85.06%,日内精密度为1.74%,日间精密度为1.56%;三种不同加标浓度的TNZ回收率为68.57%~89.10%,日内精密度为2.55%,日间精密度为2.84%;三种不同加标浓度的RNZ回收率为76.02%~92.36%,日内精密度为1.76%,日间精密度为1.98%;三种不同加标浓度的STL回收率为80.80%~101.56%,日内精密度为3.11%,日间精密度为3.37%;三种不同加标浓度的RAC回收率为75.82%~97.07%,日内精密度为4.28%,日间精密度为5.04%;三种不同加标浓度的CL回收率为78.91%~105.24%,日内精密度为3.25%,日间精密度为3.48%。1.1.4检出限在本实验条件下,MNZ、TNZ、STL、RAC、CL检出限分别为1.36μg/kg,1.95μg/kg,1.54μg/kg,2.05μg/kg,1.81μg/kg,1.59μg/kg。1.2联合检测苯并咪唑类、己烯雌酚1.2.1检测波长和保留时间3种兽药分别在299nm,235nm,240nm处有最大吸收峰,峰形良好,彼此分离,保留时间依次为 TBZ(3.707min),ABZ(4.880min),DES(5.913min)。1.2.2线性关系TBZ 回归方程为:A=103923.40262C+112.7958,r2=0.99726;ABZ 回归方程为:A=71192.6097C+459.66975,r2=0.99691;DES 回归方程为:A=82452.80985 C+156.67244,0.99803;线性范围均为 2.5~100ng/mL。1.2.3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三种不同加标浓度的TBZ回收率在81.52%~105.31%之间,日内精密度为2.63%,日间精密度为2.54%;三种不同加标浓度的ABZ回收率在77.07%~104.77%之间,日内精密度为3.52%,日间精密度为3.78%;三种不同加标浓度的DES回收率在65.73%~96.22%之间,日内精密度为1.48%,日间精密度为4.19%。1.2.4检出限在本实验条件下,TBZ、ABZ、DES检出限分别为0.42μg/kg,0.70μg/kg,0.72μg/kg。2济南市动物性食品残留调查分析2.1硝基咪唑类残留情况2.1.1 3种硝基咪唑类药物的检出率及检出范围297份样品中,RNZ残留检出率最高为7.41%,检出范围为3.34~423.80μg/kg;MNZ残留检出率为6.73%,检出残留范围在2.95~94.02μg/kg;TNZ残留检出率为2.36%,检出残留范围在1.95~18.83μg/kg。10种动物性食品中不同程度的检出了 MNZ和RNZ,TNZ仅猪肉和鸡肉检出,检出范围在1.95~28.83μg/kg之间。猪类食品中残留MNZ检出数值较高,高于鸡类和牛类食品(P<0.05);肝脏和肾脏样品中检测到的MNZ残留值明显高于其他器官(P<0.05),其中猪肝中MNZ 检出范围为 8.23~152.93μg/kg,猪肾中 MNZ 检出范围为 9.36~194.02μg/kg,猪肝中RNZ检出范围为64.08~423.80μg/kg,检出值明显高于其他器官(P<0.05);羊肉中仅1例样品MNZ检出,但检出数值达到74.78μg/kg;猪肉中RNZ检出范围为 21.63~80.98μg/kg,鸡胗中 RNZ 检出范围为 41.48~145.16μg/kg。2.1.2不同采样点动物性食品硝基咪唑类检测情况全部297份样品中,有158份采自超市,139份采自农贸市场,统计显示超市与农贸市场采样的样品相比,同种食品同一兽药残留检出情况无明显差异;68份采自历下区,60份采自市中区,63份采自历城区,53份采自槐荫区,53份采自天桥区,统计显示济南市五大行政区之间采样的样品相比,同种食品同一兽药残留检出率无明显差异。2.2 β-受体激动剂类残留情况2.2.1 3种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的检出率及检出范围297份样品中,CL检出率最高为4.04%,检出范围在3.45~337.71μg/kg;STL残留检出率为3.70%,检出残留范围在4.44~3058.85μg/kg;RAC残留检出率为1.35%,检出残留范围在33.65~442.96μg/kg;其中肾中残留STL检出数值明显高于其他器官食品(P<0.05),猪肾仅1例样品检出,检出数值达3058.85μg/kg;肝类食品中CL检出数值明显高于蛋类样品(P<0.05),猪肝中CL检出率高达到11%以上,检出范围为79.67~337.71μg/kg,鸡肝仅1例检出CL,检出数值为139.42μg/kg;牛肉中2例样品CL残留检出,高值达到616.11μg/kg,羊肉中仅1例样品CL残留检出,检出数值也达到105.94μg/kg。但不同动物源性食品之间检出率没有显着差异。2.2.2不同采样点动物性食品β-受体激动剂类检出情况全部297份样品中,有158份采自超市,139份采自农贸市场,统计显示超市与农贸市场采样的样品相比,同种食品同一兽药残留检出情况无明显差异;68份采自历下区,60份采自市中区,63份采自历城区,53份采自槐荫区,53份采自天桥区,统计显示济南市五大行政区之间采样的样品相比,同种食品同一兽药残留检出率无明显差异。2.3苯并咪唑类残留情况2.3.1 2种苯并咪唑类药物的超标率及超标范围297份样品中,ABZ残留超标率为0,TBZ残留超标率为19.19%,超标残留范围为100.86~1493.59μg/kg。其中,羊类TBZ残留超标率为0,明显小于猪类和鸡类食品(P<0.05)。肝、肾、胃等内脏食品的TBZ残留检出率明显高于肌肉、蛋和奶类食品(P<0.05),且肝和肾样品的TBZ残留检出数值明显高于其他种类样品(P<0.05),其中,肝的检出数值又明显高于胃(P<0.05)。猪肝和猪肾中TBZ超标率分别达到44.12%和40.91%;鸡胗TBZ超标率达到50.00%,超标范围为125.93~1368.35μg/kg;鸡肝样品TBZ残留超标率更是达到100%。所有样品中ABZ均未检出超标,但就残留检出数值来看,鸡肉类样品残留之显着高于蛋类食品(P<0.05)。2.3.2不同采样点动物性食品苯并咪唑类超标情况全部297份样品中,有158份采自超市,139份采自农贸市场,统计显示超市与农贸市场采样的样品相比,同种食品同一兽药残留超标情况无明显差异;68份采自历下区,60份采自市中区,63份采自历城区,53份采自槐荫区,53份采自天桥区,统计显示济南市五大行政区之间采样的样品相比,市中区和槐荫区猪肝中TBZ超标率明显低于其他三个行政区,在大多数其他类型食物中,相同兽药残留的超标率没有显着差异。2.4己烯雌酚残留情况2.4.1己烯雌酚药物检出率及检出范围297份样品中,DES总检出率15.15%,其中鸡肝和羊肉DES残留检出率最高,为 33.33%,残留检出范围分别为 24.31~60.73μg/kg 和 3.38~24.08μg/kg。鸡胗DES残留检出范围为29.38~612.74μg/kg,残留检出数值明显高于其他器官食品(P<0.05)。羊类样品的DES检出率33.33%,明显高于鸡类和牛类样品(P<0.05),不同动物食品检出数值比较无显着性差异。2.4.2不同采样点动物性食品己烯雌酚检出情况全部297份样品中,有158份采自超市,139份采自农贸市场,统计显示超市与农贸市场采样的样品相比,同种食品残留检出情况无明显差异;68份采自历下区,60份采自市中区,63份采自历城区,53份采自槐荫区,53份采自天桥区,统计显示济南市五大行政区之间采样的样品相比,同种食品残留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结论]1建立了统一的前处理后同时检测动物性食品中硝基咪唑类和β-受体激动剂类、苯并咪唑类和己烯雌酚药物残留的HPLC方法,操作简便、灵敏高效、重复性好,同时检测成本较低,可有效应对当前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检测要求。2济南市售10种动物性食品中,牛奶和鸡蛋中兽药残留检出率较低,且检出值较低;肝、肾、胃等内脏器官中各兽药检出率较高,且检出数值明显偏高。3济南市售动物性食品中,除阿苯达唑没有检出超标外,其他8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检出或超标,其中超标率最高的为噻苯咪唑为19.91%,最低的莱克多巴胺为 1.35%。4对比不同采样点检出情况,绝大多数同种食品同一兽药残留检出率无明显差异。5济南市市售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情况并不理想,需要进一步严加检测和监管。

刘占秦[6](2017)在《A省鸡肉中药物残留风险评估》文中研究指明A省是鸡肉生产大省,居民对鸡肉的消费量很大。为了防病和治病,饲养人员在养殖过程中,会添加使用某些药物,在用药过程中,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物现象普遍存在,这就造成了鸡肉中药物残留,危及到鸡肉安全。本课题根据鸡肉生产、消费情况,从A省的中部、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共14个地市,对不同品种鸡肉,不同饲养模式鸡肉,六大品牌鸡肉,认证鸡肉,标称鸡肉,不同地域的鸡肉进行随机采样,对鸡肉样品中的药物残留进行风险监测,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旨在为提高A省鸡肉安全提供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35号》中附录1:动物性食品允许使用,但不需要制定残留限量的药物;附录2:已批准的动物性食品中最高残留限量规定;附录3:允许作治疗用,但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的药物;附录4:禁止使用的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进行判定,A省鸡肉合格率为95.5%,整体安全,能够基本满足消费者对安全鸡肉的需要。A省鸡肉中存在有药物残留安全风险,主要残留药物有:磺胺类(磺胺喹恶啉、磺胺氯吡嗪),四环素类(土霉素、金霉素),酰胺醇类(氯霉素),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氟喹诺酮类(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硝基咪唑类(甲硝唑),镇定剂类(氟哌利多、氟哌啶醇),抗病毒类(金刚烷胺、金刚乙胺)8大类13种。据监测数据知:不同品种的鸡肉中,白羽肉鸡不合格率相对较高,白羽肉鸡多用作快餐食品原料,存在食品安全的风险性;不同饲养模式的鸡肉中,专业养殖户生产的鸡肉不合格率相对较高,且专业户养殖多为农村收入较低阶层和贫困户,存在影响精准脱贫目标实现的风险性;常见六大品牌鸡肉中,d品牌的鸡肉不合格率相对较高,d品牌生产的鸡肉出口比例大,存在影响鸡肉出口贸易的风险性;认证鸡肉中,未检测出药物残留,不存在安全风险;标称鸡肉中,乌鸡肉不合格率相对较高,乌鸡肉多用于制作保健品的原料,存在影响特定人群身体健康的风险性。

卞爱红[7](2017)在《食品中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及食品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食品安全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关系着每个人的生活,关系着经济发展,还关系着一定的政治文化,它是全世界人民共同面对的挑战。食品安全问题,是全世界人民都在关心和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这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更是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与期待。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如食品检验方法标准相对不够全面,在国标中的检验方法一般是针对食品终产品的检验方法,不能覆盖食品的整个的生产过程;致病性微生物检测项目不够全面,以至于某些危险因素不能及时发现,不能够针对食品已经出现的和将要出现的安全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政府有关部门还要加大食品检验项目的调查和检验标准的出台,进一步完善食品的标准体系;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等等。欧美等许多国家针对食品安全的政策发布的比较早,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管理经验,根据他们的经验提出了:建立一个从上到下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界定有关食品概念,各个行业都能够制定合理的HACCP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并建立相关的责任机制,这样我们才能够充分打造一个人人有责的食品安全环境。通过xx省部分食品中致病性微生物监测结果表明,xx省的微生物污染状况和全国报道的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一致,食品带菌的情况比较突出。在个别的食品样品中,食品带菌率非常高,如:婴幼儿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率达到了25.42%,桶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达到了23.73%,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5.18%,膨化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17.5%。在养殖环节中致病性微生物的检出率是较高的为18.80%,批发市场,加工厂,和便利/零售商店这几个采样地点的检出率分别为28.57%,26.53%,17.02%,样品存在各环节各类食品普遍带菌的现象。目前,在食品工业领域和食品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食品安全控制理论主要有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理论、良好操作规范理论及技术体系、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理论与技术体系、食品安全利益相关者理论等。通过认真分析,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如:扩充食品检测项目和方法,合理规避检验检测机构存在的弊端,建立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等等。

戴晓平[8](2017)在《生猪屠宰管理与屠宰检疫关键环节的处理》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营养均衡,在现代人食物源中,肉类食品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类别,在我国由于传统和信仰的原因,猪肉占肉类食品的比重高达60%,猪肉是人体必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一个很好来源,所含蛋白的八种必须氨基酸含量和比例接近人体需要,是一种优质蛋白,猪肉也是B族维生素特别是B1和B2的极好来源;猪肉富含铁,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生成和功能维持所必须的。据资料统计,我国每年猪肉产量和消费量都超过5000万吨,占全球总生产量和总消费量近一半,是当之无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然而近些年我国消费者对猪肉的购买力却有所下降,有研究显示,消费者对食品的购买意愿受收入、商品价格、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购买地点等因素外,还有受食品安全属性的影响最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频率越大,消费者的风险感知度越高,规避的意识也就越强。而综观近几年我国猪肉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如:双汇“瘦肉精”事件、“注水猪肉”、“毒火腿”、“地沟油”、黄浦江病死猪事件、食用感染猪囊尾蚴虫的猪肉致病等事件。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导致消费者对猪肉产品的信任程度降低了,即使是“绿色食品”认证猪,购买意愿也随之减弱。猪肉食品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昭示了加强猪肉食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商品猪生产到销售环节涉及到市场主体的各个方面,既要加强生猪生产与销售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又要加强生猪屠宰与肉品销售的规范和监督,而屠宰检疫作为猪肉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保证猪肉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本人将结合多年的屠宰检疫工作经验,就屠宰检疫这一关键环节中如何保障猪肉食品安全作出阐述,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一些创新,一是在论述屠宰检疫措施时,分析了各关键检疫点存在的危害,针对性的检测哪些项目,以及如何尽早地在各关键检疫点控制其危害;二是在总结检疫过程中常见的一些病理变化和疫病症状时,要将屠宰应激综合症与病因引起的病理变化区分开来。另外,根据我国屠宰行业具有“点分散、集中度低、产能低、设备落后、卫生和检疫设施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监督环节薄弱”等特点,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我将提出几点建议:从市民的角度,如何选购放心肉;从执法人员的角度,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检疫能力,加强监管部门的协调合作;从法律法规层面上,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从监管层面,从源头上控制“瘦肉精”等违禁药物药物的使用,加强可追踪溯源体系的应用,生猪大型供应基地及系统的建立;从检疫环节的角度,完善并科学使用各检疫环节的检疫设施,加强检疫流程的岗位管理;从技术层面,应用激光灼刻印章技术加施检疫标志,建立病原学检测平台,建立动物卫生监督远程监控系统,引进免疫胶体金检测旋毛虫技术等。

闵正鲜[9](2017)在《云县畜产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畜产品的安全生产一方面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又关系到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和农民增收,是新时期农业的重点工作之一。云县是云南省商品猪、禽蛋基地,畜禽饲养量大,2014年末全县生猪存栏362 097头(其中能繁母猪19 137头),大牲畜存栏38 989头,羊存栏60 544只,家禽存栏2 731 514只;出栏肉猪380 751头,出栏肉牛8 247头,出栏肉羊55 781只,出栏肉禽6 657 683只;肉类总产60 877.3 t,禽蛋总产5 614.8 t,

徐秋艳[10](2017)在《新疆居民羊肉消费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羊肉以其低脂肪、低胆固醇及高蛋白的保健性肉类食品,越发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新疆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受民族饮食文化的影响,羊肉是新疆居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居民偏好的主要肉类食品,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居于重要地位,然而,新疆羊肉存在着供应偏紧、质量安全隐患、品牌市场影响力弱等一系列问题,难以满足新疆居民多样化及高品质的消费需求,因而需要我们在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新疆居民的羊肉消费行为进行系统研究。该研究对于促进肉羊产业发展、引导企业生产经营、完善政府相关质量安全政策和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本文在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及计划行为理论对新疆居民羊肉消费行为分析的基础上,首先运用宏观数据对新疆羊肉生产、消费特征及供需态势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对新疆居民的羊肉消费特征、户内外羊肉消费行为、质量安全羊肉消费行为、城镇居民品牌羊肉消费行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是:第一,肉羊生产规模化养殖比例低,羊肉单产水平不高,供需矛盾突出;第二,城乡居民家庭羊肉购买量及占肉类比重最高,差异趋势在减少;第三,居民家庭的羊肉消费在城乡、区域、民族属性上具有不同的特点;第四,居民家庭羊肉消费行为的差异是饮食习俗、质量安全、价格、个人及家庭特征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第五,居民对质量认证羊肉的购买意愿在个人及家庭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性;第六,居民对质量认证羊肉额外价格支付水平受认证标志信任、信息搜寻频率、卖方信誉、个人及家庭特征因素的影响;第七,居民对品牌羊肉价格支付意愿贡献从大到小的因子依次是饮食习惯和偏好、政府监管、质量安全关注、品牌信任、价格看法,其在个人及家庭特征上有一定的差异性。本文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主要体现在:第一,首次基于现场屠宰关注度、饮食习惯、本地供应的关注度、季节性消费差异的重要程度、重大节日的关注度等因素对新疆居民羊肉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第二,基于实地调研资料运用计量经济模型系统分析了新疆汉族与少数民族居民、城乡居民、不同地区居民羊肉消费行为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第三,基于实地调研资料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了当地居民的安全羊肉购买意愿、品牌羊肉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二、从源头把关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源头把关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1)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风险因子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1.1 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1.1.2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意义
        1.1.3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研究现状
        1.1.4 课题意义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本项目的难点和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2章 食源性疾病监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
        2.2.2 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
        2.2.3 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
    2.3 讨论
        2.3.1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2.3.2 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2.3.3 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结果分析
        2.3.4 食源性疾病的控制对策及建议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样品构成情况
        3.2.2 微生物检出情况
    3.3 讨论
        3.3.1 卫生指示菌监测情况分析
        3.3.2 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情况分析
        3.3.3 寄生虫监测情况分析
        3.3.4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对策及建议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其有害因素监测总况
        4.2.2 食品中不同污染物类别的检出及超标情况
        4.2.3 食品中主要污染物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4.3 讨论
        4.3.1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污染总况分析
        4.3.2 食品中不同污染物类别的检出及超标情况分析
        4.3.3 食品中主要污染物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4.3.4 食品中化学物污染的控制对策及建议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2019年扬州市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种类及其项目
附录二:2019年扬州市化学污染物及其有害因素监测种类及其项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新形势下食品生产许可工作的新变化及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背景介绍
新形势下食品生产许可发生的相关变化
食品生产许可中存在的问题
    许可申请的实际受理方式单一
    审查工作缺乏有效保障
    事权下放过程存在脱节风险
    食品生产的审查细则更新滞后
    工作重复性明显
食品生产许可制度发展建议
    应当建立统一的受理、许可、公示系统。
    设立专职的食品审查机构
    做好下放与承接的衔接工作
    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
结语

(3)浅析动物检疫对食品安全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不安全动物性食品的害处
动物检验检疫的作用
对动物检验检疫的建议
结语

(4)沈阳市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论文选题的背景
        (二) 论文选题的目的
        (三) 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食品安全及其监管概念的研究
        (二) 关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
        (三) 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方法
        (二) 实证分析方法
        (三) 比较分析方法
    四、创新点
        (一) 提出构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网络监管平台”
        (二) 提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教育理念”
        (三) 提出设立动物源性食品的“准入制度”
第二章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概述
    一、动物源性食品的涵义与特征
        (一) 动物源性食品的涵义
        (二) 动物源性食品的特征
    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的涵义与特征
        (一)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的涵义
        (二)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的特征
    三、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的主体与范围
        (一)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的主体
        (二)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的范围
    四、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研究的基础理论
        (一) 市场失灵理论
        (二) 政府管制理论
第三章 沈阳市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一、沈阳市动物源性食品行业概况
        (一) 沈阳市动物源性食品行业简述
        (二) 沈阳市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设置
        (三) 沈阳市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二、沈阳市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缺乏完备法律法规依据
        (二)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职能不清
        (三) 动物源性食品检疫工作不规范
        (四)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盲区
    三、沈阳市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成因
        (一) 动物源性食品法律法规制度存在缺陷
        (二)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尚未完成
        (三) 监管部门执法队伍建设不完善
        (四) 媒体和社会缺乏对动物源性食品的了解和监督
第四章 完善沈阳市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一、完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及措施
        (一) 建立完善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二) 建立完善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三) 建立统一的动物源性食品准入制度
        (四) 加强动物源性食品检疫工作
        (五) 建立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追溯机制
    二、优化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功能
        (一) 深入推进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
        (二) 加强基层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效用
        (三) 强化各监管部门之间的联动
    三、加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一) 增加执法人员
        (二) 增强执法观念
        (三) 严格依法行政
    四、完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督体系
        (一) 完善信息公开渠道
        (二) 加强社会的监督作用
        (三) 加强社会的食品安全教育
第五章 结论
    一、提高沈阳市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必须首先具备完善的法理依据
    二、强化各监管部门的内部建设及部门间的协作水平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动物性食品中多兽药联合检测对济南市售食品残留状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1 兽药应用及残留状况及意义
    2 四类兽药概述
    3 兽药残留限量规定
    4 常用检测方法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A省鸡肉中药物残留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2 风险管理概念
        2.1 风险管理
        2.2 风险评估
        2.3 风险交流
        2.4 风险管控
        2.5 风险评估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5.1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环节
        2.5.2 有效的风险评估为全面风险管理的价值最大化提供保证
        2.5.3 风险评估的专业特性有能力支持风险管理的实施
    3 国际、国内研究进展
        3.1 国际研究进展
        3.1.1 欧盟禽产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运作概况
        3.1.2 日本禽产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运作概况
        3.1.3 美国禽产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运作概况
        3.2 国内研究进展
        3.2.1 我国畜禽产品安全风险评估法律法规现状
        3.2.2 我国畜禽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现状
    4 A省鸡肉安全的风险识别
    5 鸡肉中产生药物残留的原因
        5.1 违法添加
        5.2 养殖人员不按休药期用药
        5.3 养殖者不合理用药
        5.4 兽药生产过程中违法生产
        5.5 细菌耐药性提高,导致使用抗生素过量
    6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6.1 养殖管理不规范、养殖环境差导致疾病发生从而大量用药
        6.2 科学用药知识普及不到位
        6.3 兽医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7 当前鸡肉中药物残留控制措施
        7.1 政府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7.2 从源头抓起从生产环节控制药物残留
        7.3 提高养殖者对药物残留的认知,增强对药物残留知识的科普宣传
        7.4 加强对兽药工艺的创新和新品种的开发
引言
第二章 A省鸡肉中药物残留监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仪器设备
        1.1.2 试剂
        1.1.3 相关试剂制备
        1.2 样品采集
        1.2.1 采样地区
        1.2.2 采样对象
        1.2.3 采样方式和采样标准
        1.3 筛查药物种类
        1.3.1 筛查方法
        1.3.2 验证方法原理
        1.3.3 验证方法步骤
        1.3.4 仪器条件
        1.3.5 测定法
        1.3.6 结果计算与表示
        1.3.7 重复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鸡肉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1.1 白羽肉鸡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1.2 黄羽肉鸡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1.3 淘汰蛋鸡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1.4 固始鸡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1.5 三黄鸡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1.6 杂交鸡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2 不同饲养模式的鸡肉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2.1 集约化养殖模式的鸡肉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2.2 专业户养殖模式的鸡肉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2.3 散养模式的鸡肉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3 六大常见品牌的鸡肉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3.1 a品牌的鸡肉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3.2 b品牌的鸡肉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3.3 c品牌的鸡肉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3.4 d品牌的鸡肉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3.5 e品牌的鸡肉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3.6 f品牌的鸡肉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4 认证鸡肉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4.1 无公害鸡肉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4.2 绿色鸡肉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5 标称鸡肉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5.1 柴鸡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5.2 乌鸡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5.3 土鸡中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6 不同地域鸡肉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6.1 中部地区鸡肉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6.2 东部地区鸡肉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6.3 西部地区鸡肉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6.4 南部地区鸡肉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6.5 北部地区鸡肉药物残留监测结果
        2.7 相关图谱
        2.7.1 部分阳性特征离子色谱图
        2.7.2 部分药物标准溶液特征离子色谱图(20.0ng/mL)
        2.7.3 空白鸡肉中部分药物添加特征离子色谱图(20.0ng/g)
        2.7.4 基质空白特征离子色谱图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1.1 A省鸡肉中药物检出率情况
        3.1.2 不同品种的鸡肉药物检出率情况
        3.1.3 不同养殖模式的鸡肉药物检出率情况
        3.1.4 六大常见品牌的鸡肉药物检出率情况
        3.1.5 认证鸡肉的药物检出率情况
        3.1.6 标称鸡肉的药物检出率情况
        3.1.7 不同行政地域鸡肉的药物检出率情况
        3.2 讨论
第三章 鸡肉中药物残留风险分析与评估
    1 材料与方法
        1.1 统计学处理方法
        1.2 独立性卡方检验的SPSS操作
        1.3 卡方值和P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鸡肉中药物残留安全风险分析
        2.2 不同饲养模式鸡肉中药物残留风险分析
        2.3 六大常见品牌鸡肉中药物残留风险分析
        2.4 认证鸡肉中药物残留风险分析
        2.5 标称鸡肉中药物残留风险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2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7)食品中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及食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食品的概念
    1.2 食品安全的概念
        1.2.1 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概念
        1.2.2 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食品质量的关系
    1.3 研究该课题的意义
第2章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原因分析
    2.1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2.1.1 生物性污染
        2.1.2 化学性污染
        2.1.3 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污染
        2.1.4 非食品原料生产或添加非食品用添加物质
        2.1.5 转基因食品是一把双刃剑
    2.2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 环境原因
        2.2.2 食品安全观念淡薄
        2.2.3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需加强监督执法力度
        2.2.4 食品中的有害因素不能及时发现
        2.2.4.1 无可疑食品进行检验分析
        2.2.4.2 有可疑食品但是不能确定原因
        2.2.5 公立检验检测机构和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存在一定的弊端
第3章 欧美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经验启示
    3.1 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主要经验
        3.1.1 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的立法工作
        3.1.2 建立了从上到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安全监管全方位覆盖
        3.1.3 信息公开,鼓励民众参与
    3.2 欧盟食品安全监管主要经验
        3.2.1 对食品各个环节做到高标准、严要求
        3.2.2 生产标准化,安全监管法制化
    3.3 德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主要经验
        3.3.1 健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及严密的基本概念
        3.3.2 明确了每一名食品参与者的相关责任
    3.4 加拿大的食品安全监管主要经验
    3.5 欧美等国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启示
        3.5.1 制定从生产到消费的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3.5.2 树立“重预防”安全监管理念
        3.5.3 及时公开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正确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方向
        3.5.4 推行HACCP管理制度,构建食品问题溯源机制
第4章 2015 年xx省部分食品中致病性微生物监测情况
    4.1 检测指标和监测方法
        4.1.1 检测指标
        4.1.2 监测方法
    4.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4.2.1 主要仪器设备
        4.2.2 主要试剂
    4.3 监测结果分析
        4.3.1 不同种类食品致病性微生物监测结果
        4.3.2 不同致病微生物检出情况
        4.3.3 各监测点不同食品阳性情况
        4.3.4 不同环节样品致病性微生物监测情况
        4.3.5 不同采样地点样品致病性微生物检出情况
    4.4 结论
第5章 我国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及建议
    5.1 我国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
        5.1.1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理论
        5.1.2 良好操作规范理论及技术体系
        5.1.3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理论与技术体系
        5.1.4 从农田到餐桌理论
        5.1.5 食品安全利益相关者理论
        5.1.6 我国的法律法规及监管措施
        5.1.7 媒体的监督作用
    5.2 应对食品安全的策略和建议
        5.2.1 扩充食品检测项目和方法
        5.2.2 规避检验检测机构存在的弊端
        5.2.3 建立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5.2.4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的标准体系
        5.2.5 加强监督执法力度
        5.2.6 增强民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生猪屠宰管理与屠宰检疫关键环节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相关概念
        1.1.2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1.1.3 猪肉食品安全与消费者购买意愿
        1.1.4 检疫制度成为我国出口的技术壁垒
    1.2 生猪屠宰检疫的目的、作用
        1.2.1 相关概念
        1.2.2 屠宰检疫的目的
        1.2.3 屠宰检疫的作用
    1.3 广州市某一市级生猪定点屠宰场屠宰检疫现状
        1.3.1 屠宰场检疫情况
        1.3.2 目前广州市生猪屠宰检疫监管实施的先进措施
        1.3.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发达国家屠宰行业管理
        1.4.1 产业集中度高,企业布局合理
        1.4.2 检疫队伍强大,职责分工明确
        1.4.3 法律标准完善,严格标准管理
        1.4.4 采用先进技术,实施溯源管理
        1.4.5 建立注册制度,实行分级管理
        1.4.6 采用先进工艺,保证肉品新鲜
        1.4.7 实行官方兽医制度,使执法更严肃和合理
        1.4.8 欧盟对畜类屠宰环节检疫的规定
2 屠宰检疫过程中关键点的控制
    2.1 宰前检疫
        2.1.1 生猪入场检验
        2.1.2 群体、个体检查
        2.1.3 违禁药物检测
    2.2 生猪宰后检疫
        2.2.1 头、蹄部检疫
        2.2.2 内脏检疫
        2.2.3 胴体检疫
        2.2.4 寄生虫检疫
3 从宰后的皮肤、器官病理变化鉴定,以提升检疫质量
    3.1 皮肤
        3.1.1 皮肤发红、出血
        3.1.2 皮肤发黄
        3.1.3 黑色素沉着
        3.1.4 水泡
    3.2 淋巴结
        3.2.1 异色淋巴结
        3.2.2 淋巴结水肿
        3.2.3 化脓性淋巴结
    3.3 肝脏
        3.3.1 肝坏死
        3.3.2 肝硬变小结节
        3.3.3 肝脂肪变性
        3.3.4 乳斑肝
        3.3.5 细颈囊尾蚴囊
    3.4 肺脏
        3.4.1 肺萎缩、肺气肿、肺水肿
        3.4.2 肺充血、淤血
        3.4.3 肺实变
        3.4.4 肺坏疽
    3.5 脾脏
    3.6 肾脏
        3.6.1 肾淤血、出血
        3.6.2 白斑肾
        3.6.3 肾囊肿
4 猪屠宰应激综合症常见非病理性变化
    4.1 机械原因引起的皮肤非病理变化
        4.1.1 机械性引起的皮肤充血
        4.1.2 皮肤湿疹、荨麻疹
        4.1.3 由于电击或麻电不合理造成的皮肤变化
    4.2 因机械性原因引起猪淋巴结非病理出血
    4.3 因机械原因引起猪肝脏非病理变化
        4.3.1 由于肝脏脂肪浸润而造成的肝脏色泽变淡
        4.3.2 饥饿肝
    4.4 因应激引起猪肺脏非病理性变化
        4.4.1 由于麻电不当所造成的肺脏出血
        4.4.2 肺呛血
        4.4.3 浸池烫毛所造成的“肺呛水”
    4.5 屠宰猪肾脏小点出血的其它因素
        4.5.1 肾脏由于电击昏时所造成的点状出血
        4.5.2 应激引起的急性肾小体肾炎
    4.6 屠宰方式引起脾的非病理出血
5 建议和意见
    5.1 市民如何选购放心肉
    5.2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检疫能力
        5.2.1 政府加大财政投入
        5.2.2 培养与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5.3 加强各环节的监督管理
        5.3.1 各监管部门共同协作
        5.3.2 加强养殖这个源头管理,把污染扼制在摇篮中
        5.3.3 加强可追踪溯源体系的应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5.3.4 流通环节中供应生猪基地的建立
    5.4 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标准
        5.4.1 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指引
        5.4.2 完善法律法规,让执法工作有依可循
        5.4.3 完善无害化补偿机制
        5.4.4 实行官方兽医制度
    5.5 引进先进检疫设备和先进屠宰工艺
        5.5.1 完善检疫设施设备,提高检疫质量
        5.5.2 采用先进屠宰工艺,提高肉品质量
    5.6 引用新技术模式,加强猪肉食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建设
        5.6.1 应用激光灼刻印章技术加施检疫标志
        5.6.2 建立病原学检测平台
        5.6.3 建立动物卫生监督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5.6.4 采用免疫胶体金检测旋毛虫
6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9)云县畜产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畜产品安全概述
2 畜产品不安全的危害性
    2.1 对人体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
    2.2 对环境造成污染
    2.3 对动物健康产生危害而影响畜牧业发展
3 畜产品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生产规模小, 畜禽养殖组织化程度不高
    3.2 兽药及添加剂残留
    3.3 动物疫病
    3.4 农药、化肥残留
    3.5 环境污染
    3.6 屠宰加工过程中的污染
    3.7 管理体制不健全
    3.8 检测体系不健全
    3.9“放心肉”、“放心奶”工程实施难度大
4 对策措施
    4.1 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 理顺管理体制
        4.1.1 加强宣传, 提高社会对畜产品安全工作的认识
        4.1.2 充分认识畜产品安全是从饲料生产, 到动物养殖, 再到餐桌的一个系统工程
        4.1.3 加强领导, 理顺管理体制
    4.2 转变养殖方式, 大力发展安全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
    4.3 加强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监管
    4.4 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4.4.1 坚持“预防为主”方针, 防止重大动物疫病流行
        4.4.2 加强流通环节监控
        4.4.3 争取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续建
    4.5 部门联动, 实施畜禽保护工程
    4.6 控制屠宰加工等环节的污染
    4.7 开展动物疫病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监测
    4.8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4.9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10)新疆居民羊肉消费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羊肉消费行为的基本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
    2.2 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羊肉消费者行为分析
    2.3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羊肉消费者行为分析
    2.4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羊肉消费者行为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疆羊肉生产、消费特征及供需态势分析
    3.1 新疆肉羊生产特征分析
    3.2 新疆居民家庭羊肉消费统计特征分析
    3.3 新疆羊肉的供需态势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调查样本的新疆居民羊肉消费特征分析
    4.1 分析框架
    4.2 数据来源
    4.3 样本分布概况
    4.4 居民家庭羊肉消费特征分析
    4.5 居民家庭对羊肉质量安全的关注及认知分析
    4.6 城镇居民家庭对品牌羊肉的认知、信息搜寻及购买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户内外消费视角的新疆居民羊肉消费行为分析
    5.1 分析框架
    5.2 个人及家庭特征的居民羊肉消费频率分析
    5.3 居民羊肉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质量安全视角的新疆居民羊肉消费行为分析
    6.1 分析框架
    6.2 新疆质量认证羊肉的概况
    6.3 城镇居民对质量认证羊肉的购买意愿及其差异性分析
    6.4 城镇居民对质量认证羊肉的支付意愿及其额外价格支付水平分析
    6.5 本章小节
第七章 基于品牌视角的新疆城镇居民羊肉消费行为分析
    7.1 分析框架
    7.2 新疆羊肉品牌发展现状
    7.3 新疆城镇居民品牌羊肉价格支付意愿分析
    7.4 本章小节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表
附录Ⅱ 城镇问卷
附录Ⅲ 农村问卷
致谢
个人简介

四、从源头把关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 [1]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风险因子识别[D]. 郭娟. 扬州大学, 2021(08)
  • [2]新形势下食品生产许可工作的新变化及应对策略[J]. 王雷. 食品安全导刊, 2019(15)
  • [3]浅析动物检疫对食品安全的作用[J]. 杨李. 食品安全导刊, 2019(15)
  • [4]沈阳市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D]. 李兰薇. 东北大学, 2017(06)
  • [5]基于动物性食品中多兽药联合检测对济南市售食品残留状况调查分析[D]. 孙瑜. 山东大学, 2018(01)
  • [6]A省鸡肉中药物残留风险评估[D]. 刘占秦.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1)
  • [7]食品中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及食品安全研究[D]. 卞爱红. 齐鲁工业大学, 2017(04)
  • [8]生猪屠宰管理与屠宰检疫关键环节的处理[D]. 戴晓平.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9]云县畜产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闵正鲜. 云南农业科技, 2017(03)
  • [10]新疆居民羊肉消费行为研究[D]. 徐秋艳.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从源头保障动物食品安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