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陵地区构造流体体系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孙少华[1](2021)在《安徽铜陵地区中生代侵入岩中磁铁矿研究》文中提出安徽铜陵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铜、金、铁、多金属成矿带中段,区内中生代侵入岩与铜金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然而,有关区内侵入岩岩浆起源、演化及其与铜金成矿的内在联系等问题仍需深入研究。磁铁矿是岩浆岩中常见副矿物,其微结构和化学组成在示踪岩浆起源、演化和岩浆物化性质方面均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选择安徽铜陵地区与铜金成矿密切相关的胡村花岗闪长岩(胡村岩体)、铜官山石英闪长岩(铜官山岩体)和白芒山辉石闪长岩(白芒山岩体)三类典型侵入岩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侵入岩中磁铁矿成因矿物学研究,并获得了以下主要认识。铜陵地区三类侵入岩中磁铁矿微结构具有明显差异。胡村岩体和铜官山岩体中磁铁矿以均一结构为主,少数为由磁铁矿和赤铁矿组成的多孔结构。根据组成矿物和形态,白芒山岩体中磁铁矿微结构可以分为以磁铁矿为主要物相的均质结构和钛铁矿出溶结构两大类,出溶结构又可进一步分为三种类型:钛铁矿条带状出溶结构、钛铁矿格子状出溶结构以及钛铁矿条带状出溶和格子状出溶共存的组合结构,其中以格子结构最为发育,且通常条带状结构中的带宽大于格子状结构中的带宽,显示前者具有更高的形成温度。磁铁矿微结构特征记录白芒山岩体中磁铁矿的形成温度高于胡村岩体和铜官山岩体中磁铁矿,并经历了从高温到低温的演化过程。磁铁矿内部普遍含有矿物包裹体。胡村岩体和铜官山岩体中磁铁矿矿物包裹体以锆石和磷灰石为主,白芒山岩体中磁铁矿矿物包裹体以磷灰石和榍石为主,未见锆石包裹体。磁铁矿矿物包裹体的矿物组合显示白芒山岩体中磁铁矿的形成温度高于铜官山岩体和胡村岩体中磁铁矿。三类侵入岩中,白芒山岩体中磁铁矿微量元素Ti、Al、Mg、Mn、Zn、Sn含量最高,其次为铜官山岩体,胡村岩体中最低,表明由辉石闪长岩至石英闪长岩再到花岗闪长岩磁铁矿的形成温度逐渐降低。白芒山岩体中铁钛氧化物组合计算结果显示其形成温度介于570.57~589.71℃,氧逸度值为-18.64~-18.05,表明磁铁矿形成于氧逸度较高的岩浆体系。磁铁矿V含量的差异说明胡村岩体和铜官山岩体原始岩浆比白芒山岩体原始岩浆具有更高的氧逸度。铜陵地区三类侵入岩总体上具有高氧逸度的特征,这种性质岩浆有利于铜、金在岩浆中稳定迁移、演化。磁铁矿化学组成还显示三类侵入岩的物质来源均具有壳幔混合的特征,但壳幔物质的混合比例存在差异,并可以排除它们由偏基性岩浆经分离结晶作用逐渐演化而来的可能。
孔志岗[2](2020)在《与弱分异氧化型Ⅰ型花岗质岩有关的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以皖南竹溪岭为例》文中指出全球范围内与W成矿密切相关的岩体,主要有S型、A型和I型花岗质岩石,与高分异还原型S型或I型花岗质岩石及与A型花岗岩密切相关的W、Sn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研究较深入,与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密切相关的W(Mo)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钨矿类型,其成岩成矿作用机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江南钨矿带的东部新发现了一批与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闪长岩有关的W-Mo矿床(如东源W-Mo矿床,逍遥W矿床、竹溪岭W-Mo矿床等),成为研究该类型矿床成岩、成矿机制理想的基地。竹溪岭W-Mo多金属矿床是江南钨矿带东部新探明的一个大型矽卡岩型W-Mo多金属矿床,本文选择该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学、矿床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手段,深入剖析与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Mo矿床的成岩成矿过程,探讨其动力学背景,取得如下主要认识:(1)竹溪岭W-Mo多金属矿床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岩体为花岗闪长岩,其中发育细粒闪长岩包体(以下简称MME)。花岗闪长岩贫Si,富Mg,为弱过铝质-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相对富集K、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Zr、Nb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具低Rb/Sr比值,高Zr/Hf比值和Nb/Ta比值特征。角闪石、黑云母矿物化学计算结果显示,成岩温度690℃~841℃,主要侵位深度为4.8~7.9km,氧逸度主要处于MH缓冲线和NNO缓冲线之间,属高温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石。(2)成岩成矿年龄测试结果显示:MME的锆石U-Pb年龄为146.9±0.9 Ma,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44.6±0.8 Ma。辉钼矿的Re-Os年龄为141.45±0.94Ma,与白钨矿共生的白云母Ar-Ar坪年龄为141.46±1.51 Ma,成岩成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3)花岗闪长岩及MME中矿物学证据和地球化学证据显示,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是竹溪岭花岗闪长岩的主要成因机制。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特征,Sr-Nd-Hf同位素特征及继承锆石年龄数据示踪,长英质岩浆来源于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镁铁质岩浆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分析认为成岩模式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Izanagi板块低角度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因扬子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的不协调运动导致板片撕裂,造成软流圈物质上涌,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形成富水的玄武质岩浆。富水的玄武质岩浆上侵至壳幔边界,引发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而形成长英质岩浆。长英质岩浆快速上侵至上地壳岩浆房,同时,幔源镁铁质岩浆沿一定通道也快速上侵至岩浆房中,发生岩浆混合,最终形成竹溪岭花岗闪长岩。(4)竹溪岭W-Mo矿床成矿作用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热液石榴子石阶段、石英-白钨矿-硫化物阶段及方解石-白钨矿-硫化物阶段。白钨矿详细的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研究显示,白钨矿可划分为8个生长阶段,矽卡岩阶段生长了第1、2、3阶段白钨矿,退化蚀变阶段生长了第4、5阶段白钨矿,石英-白钨矿-硫化物阶段生长了第5、6阶段白钨矿,方解石-白钨矿-硫化物阶段生长了第7、8阶段白钨矿。从早期到晚期,白钨矿的Mo含量降低,轻稀土富集逐渐变成重稀土富集,温度降低,盐度降低,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混入岩浆流体的大气降水逐渐增加。(5)全球与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矿床时空分布特点显示,与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矿床主要分布在与俯冲相关的造山带,成岩成矿时间与俯冲时间或同碰撞、后碰撞时间一致。初步探讨了与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Mo)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认为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石形成于俯冲阶段,岩石显示弧岩浆的特征,俯冲或板片撕裂引起的软流圈物质上涌是其主要的动力学背景;高分异I型花岗质岩石形成于同碰撞或后碰撞阶段,俯冲板片的断离或加厚地壳的地幔岩石圈拆沉造成软流圈物质上涌是其主要的动力学机制。
苏岩[3](2020)在《滇西永平青羊厂脉状富铜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西永平青羊厂Cu-Co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兰坪盆地南部,是盆地南部最新的找矿突破,其Cu矿石品位较高,且伴生有稀缺资源Co,地质特征与典型的砂岩型Cu矿床存在差异,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次研究通过对矿物学特征、构造期次划分、流体包裹体以及矿床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以矿区构造、成矿流体与成矿作用间的耦合关系为主线,探讨了青羊厂矿区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机理等科学问题,主要取得了如下认识和成果:(1)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产于NE向张性断裂中,角砾状、块状、脉状、网脉状、条带状及晶洞状矿石为主要矿石类型,成矿过程可划分为沉积成岩期、热液成矿期及表生期,其中热液成矿期为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Ⅰ-Ⅳ)成矿阶段,Cu矿化主体形成于阶段Ⅱ与阶段Ⅲ;(2)通过对Ⅰ、Ⅳ阶段重晶石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显微测温研究表明,初始成矿流体具中高温(280.8~364.4℃)、中高盐度(2%~16%Na Cleqv)及富含挥发份等特征,晚阶段温度(120~183℃)及盐度(2%~10%Na Cleqv)明显降低;初始流体中各类型包裹体混杂,且较小,具明显流体沸腾特征。因此,成矿物质沉淀的机制主要为流体降温沸腾;(3)青羊厂矿床主要硫化物砷黝铜矿、黄铜矿及黄铁矿的δ34S集中,分别为(3.13‰~6.47‰)、(3.00‰~6.24‰)与(3.83‰~4.03‰),且S同位素分馏未达到平衡;考虑矿区重晶石广泛发育,以相邻矿区重晶石δ34S(16‰)为参考,根据大本模式,推测δ34S约为15‰,该值与盆地蒸发岩中的石膏的δ34S值相近;(4)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矿区内硫化物In、Se及Te含量都极低或低于检出限,且Sb/Bi的比值较大,故成矿温度不属于高温;不同阶段重晶石稀土总量低(∑REE=3.94×10-6)、富集中稀土元素及明显Ce负异常Eu正异常的特征,暗示成矿流体来自于盆地热卤水,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尤其是含膏盐地层);综上所述,认为青羊厂矿床的形成与兰坪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中的逆冲推覆构造密切相关,是陆-陆碰撞造山事件所引发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产物;成矿流体为盆地热卤水,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尤其是含膏盐地层),成矿机制主要为流体的降温沸腾,属低温热液矿床范畴。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4](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李明轩[5](2019)在《安徽铜陵刺山金矿复合成矿作用》文中提出刺山金矿分布有斑岩型和矽卡岩型以及过渡型三种金矿体。斑岩型金矿体产在辉石闪长岩体中上部的绢英岩化带内,主要产有浸染状和细脉浸染状金矿石。矽卡岩型金矿体产在辉石闪长岩体与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地层外接触带的矽卡岩中,主要产有斑杂状和脉状金矿石。过渡型金矿石产在辉石闪长岩体与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内接触带的矽卡岩化辉石闪长岩中,主要产有细脉浸染状和斑杂状金矿石。辉石闪长岩斑晶辉石和角闪石以及堆积晶辉石和角闪石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岩浆可能来源于碰撞后构造环境下产生的幔源底侵玄武岩浆,这种底侵玄武岩浆在深位岩浆房和向浅部侵位过程中都发生了结晶分异作用,导致演化的岩浆中铜与铁亏损和金富集。这是刺山金矿乃至狮子山矿田金矿形成的关键控制因素。矿物学和微量(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从岩浆岩到过渡带再到矽卡岩,岩浆-流体系统的氧逸度逐渐升高,磁铁矿的形成温度依次降低。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从斑岩型到过渡型再到矽卡岩型矿化,流体整体氧化性升高,CO2含量也升高,说明离岩体越远,岩浆对流体的影响减小,地层对流体的影响增大。过渡型矿化在每个矿化阶段(特别是硅化黄铁矿化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均很大,流体组成相当复杂,可能发生过流体的沸腾和混合作用。金属矿物大量堆积是由岩浆-流体成矿系统自岩浆阶段开始的压力变化过程(即流体超压-流体沸腾和裂隙生成-减压排泄)造成的。该过程有可能经历循环,直至整个成矿体系完全开放,并与大气水发生混合。包括刺山金矿在内,铜陵狮子山矿田金矿是由底侵的玄武质岩浆在深位岩浆房和浅位岩浆房发生结晶分异作用导致金富集,演化的富金辉石闪长质岩浆侵入到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围岩地层中,通过岩浆冷却结晶产生岩浆流体、岩浆与碳酸盐围岩反应产生矽卡岩流体、岩浆流体与矽卡岩流体混合产生混合流体,并由岩浆流体、矽卡岩流体和岩浆-矽卡岩混合流体交代辉石闪长岩、矽卡岩和矽卡岩化辉石闪长岩形成的。
王新富[6](2019)在《云南羊拉铜矿床花岗斑岩成岩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羊拉铜矿床位于云南省德钦县羊拉乡境内,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金沙江构造带中部,是目前金沙江构造带内最典型的铜矿床。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体状产出,受地层-构造-岩浆控制明显。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羊拉铜矿床新发现的花岗斑岩的地质特征、成岩年代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岩石成因以及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性质、演化等成岩成矿机制进行了详细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羊拉铜矿床花岗斑岩呈脉状侵位于矿区里农组中,产状大致为330°∠40°,与围岩接触界线呈不规则状,发育矽卡岩化、硅化、绿泥石化、方解石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等蚀变,且内外接触带矿化-蚀变具明显分带性。羊拉铜矿床花岗斑岩锆石U-Pb年代学显示,其成岩年龄为195.3±6.40Ma、198.40±8.60Ma、213±15Ma,稍晚于矿区内花岗闪长岩208-239Ma,暗示羊拉矿区内岩浆活动持续时间长达44Ma。地球化学性质显示,花岗斑岩为准铝-强过铝质、钙碱性系列的S型花岗岩,相对富集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Ce、Zr、Hf等高场强元素,显着富集Pb元素,亏损P元素,成矿元素含量呈现Cu>Pb>Zn的趋势;ΣREE在87.09×10-6~106.11×10-6之间,具弱负Eu异常-微弱负Ce异常特征。花岗斑岩可能形成于中咱微板块与江达-维西陆缘弧碰撞晚期或碰撞后的构造环境,可能为形成花岗闪长岩的残余岩浆在浅成环境下成岩作用的产物。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存在中温-中盐度(280~320℃,14~21wt.%NaCleq)、低温-低盐度(160~200℃,4~19wt.%NaCleq)两种性质热液,流体不等温混合作用可能是金属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羊拉铜矿床斑岩型矿(化)体δ18OH2O值为-1.91‰~-1.02‰,δDSMOW值为-143.10‰~-110‰,指示成矿流体中的H2O主要来源于岩浆水与大气水的混合。斑岩型矿(化)体中的黄铁矿、黄铜矿δ34SV-CDT值为-6.10‰~0.80‰,总硫δ34SΣS=0.34‰,暗示硫主要来源于矿区岩浆岩;208Pb/204Pb=38.8208~38.9969,207Pb/204Pb=15.7079~15.7357,206Pb/204Pb=18.5363~18.7045,反映铅主要来源于上地壳。羊拉铜矿床斑岩型矿(化)体与矽卡岩型矿体应属同一成矿流体体系作用的产物。自矽卡岩成矿阶段至斑岩成矿阶段,成矿流体呈现自高温-高压-高盐度到低温-低压-低盐度的演化趋势,温度、压力、盐度存在明显的重合区间,指示成矿流体演化的连续性。羊拉铜矿床的成矿流体演化早阶段交代碳酸盐岩形成矽卡岩型矿体,主要成矿机制为成矿流体的沸腾作用;晚阶段流体的不等温混合作用,伴随降温冷却作用形成斑岩型矿(化)体。
张诗曼[7](2019)在《安徽铜陵金子圩岩体特征和成因》文中提出金子圩岩体位于铜陵地区东部,与钼钨矿化关系密切,在铜陵地区具有特殊性和代表性。本文以金子圩岩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探讨了岩浆岩来源及演化。岩相学研究表明,金子圩岩体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斑岩,岩石主要呈灰白色,似斑状结构;斑晶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和角闪石组成,约占1520%;基质主要呈细粒结构,约占8085%,主要由石英(2025%)、斜长石(4045%)、钾长石(1520%)、角闪石(810%)和黑云母(13%)组成。副矿物为榍石、磷灰石和磁铁矿等。电子探针分析表明,斑晶斜长石为更长石和中长石,基质斜长石为拉长石和倍长石;角闪石为镁角闪石;黑云母为镁质黑云母。岩相学观察发现,金子圩花岗闪长斑岩发育有大量不平衡结构,如石英斑晶熔蚀结构、嵌晶结构、短柱状和针状磷灰石共生、斜长石反环带等,表明其形成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岩浆混合作用。在角闪石Al2O3-TiO2判别图和黑云母ΣFeO/(ΣFeO+MgO)-MgO图解上,所有分析点全部落在壳幔混源岩浆岩区域内,进一步表明金子圩花岗闪长斑岩具有壳幔混源特征。岩相学和矿物学,再结合已有的岩石地球化学资料均表明,金子圩花岗闪长斑岩是幔源岩浆与壳源岩浆发生混合作用的产物。此外,矿物学数据估算发现,金子圩花岗闪长斑岩的形成温度约为751℃,侵位深度约为4.09km,平均氧逸度ΔNNO=1.77,平均含水量H2Omelt=3.99%。与铜陵地区铜金矿化相关花岗闪长岩相比,其氧逸度和含水量偏低,这可能是导致铜陵地区花岗闪长质岩浆岩矿化差异的原因之一。
张端[8](2019)在《山东邢家山钼矿床成矿流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文中指出胶东栖霞-蓬莱-福山成矿带是胶东中生代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邢家山矽卡岩型钼矿床是区内晚侏罗世钼矿床的典型代表。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来分析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碳、硫稳定同位素,尤其非传统钼同位素,揭示成矿物质来源,探讨矿床的成矿机制,取得以下成果:(1)矿体主要赋存于幸福山岩体外接触带的变质地层中,以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矿石类型为主。成矿阶段分为:早矽卡岩阶段(Ⅰ)、晚矽卡岩阶段(Ⅱ)、石英-硫化物阶段(Ⅲ)、石英-碳酸盐阶段(Ⅳ),其中早矽卡岩阶段为钨矿化阶段,晚矽卡岩阶段与石英-硫化物阶段以钼矿化为主。(2)邢家山矿床发育有单一相包裹体(V/L型)、气液两相包裹体(LV型)以及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LVS型)。Ⅰ阶段均一温度293.5532.6℃,盐度6.261.5%NaCleqv,Ⅱ阶段均一温度271.0502.0℃,盐度3.6>36.0%NaCleqv,Ⅲ阶段均一温度154.1580.0℃,盐度0.253.0%NaCleqv,Ⅳ阶段均一温度73.4358.0℃,盐度0.411.5%NaCleqv,成矿流体表现出高温、高盐度特征。包裹体中含有CO、CO2、H2S等成分,属于高温、高盐度的NaCl-H2O(-CO-H2S)流体,最后演化为NaCl-H2O流体。(3)氢氧同位素分析显示成矿流体为幸福山岩浆热液来源,在石英-硫化物阶段有大气降水混入。碳、硫和钼同位素值均显示出深部来源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幸福山岩体,有少量地层硫和钼的贡献。在晚矽卡岩阶段流体发生沸腾作用,是导致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原因,大气降水的混入有促进作用。(4)在晚侏罗世,胶东古老结晶基底由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发生部分熔融,壳源岩浆沿断裂运移形成幸福山岩体,初始岩浆流体发生不混溶作用形成高温、高盐度NaCl-H2O(-CO-H2S)流体,沸腾作用使得矿质在接触带、构造破碎带和地层间滑脱带中沉淀,导致钼矿体形成。
王东歌[9](2018)在《安徽金子圩矽卡岩铜钼多金属矿床地质与成矿流体地球化学》文中认为安徽金子圩铜钼多金属矿床位于铜陵矿集区内部,它是矿集区内新发现的一个以发育矽卡岩型矿体为主的斑岩—矽卡岩复合型铜钼矿床,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本文对其中的矽卡岩型矿床进行了矿床地质和流体地球化学研究,旨在查明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流体成矿过程。根据地质体的穿插关系、矿石结构构造和矿物组合特征可将金子圩矽卡岩铜钼多金属矿床流体成矿过程划分为高温气成热液、中高温热液和低温热液三个成矿期。高温气成热液期包括早矽卡岩、晚矽卡岩和氧化物阶段,中高温热液期包括石英辉钼矿和石英铜多金属硫化物阶段,而低温热液期主要为碳酸盐阶段。矿化主要发生在氧化物、石英辉钼矿和石英铜多金属阶段。流体包裹体分析结果表明,从高温气成热液期经中高温热液期到低温热液期,成矿流体的温度从380.3560.6℃经262.7385.6℃到136.4209.2℃,盐度从7.650.4%NaCleqv经2.240.2%NaCleqv到0.76.6%NaCleqv,压力从16.260.6MPa经14.839.8MPa到9.420.1MPa。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从早矽卡岩阶段到石英辉钼矿阶段成矿流体以岩浆热液为主,至石英铜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成矿流体中逐渐有大气降水混入,到碳酸盐阶段成矿流体中大气降水显着增加。地质和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表明,成矿流体在其演化过程中发生过不混溶作用、沸腾作用和混合作用。不混溶作用主要发生在早矽卡岩阶段,导致成矿流体中的成矿元素大量富集。沸腾作用主要发生在氧化物和石英辉钼矿阶段,导致成矿流体中的钨和钼卸载而沉淀出白钨矿和辉钼矿。混合作用主要发生在石英铜多金属阶段,导致成矿流体中Cu、Pb和Zn卸载而沉淀出铜多金属硫化物。
刘畅[10](2018)在《新疆西天山北部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成矿流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位于新疆西天山北部的赛里木地块—博罗霍洛岛弧带,发育诸多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这些矿床的流体包裹体中普遍发育透明和不透明固相,并存在显着的铜钼矿化分带现象,是了解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中金属运移和沉淀机制的理想对象。此外,不同矿床成矿流体体系之间存在显着差异,造成其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本文以详尽、扎实的野外宏观调查和室内显微岩矿相观测为基础,选取4个典型矿床(达巴特斑岩型Cu-Mo矿、喇嘛苏—赛博矽卡岩型Cu矿、莱历斯高尔斑岩型Mo矿、可克萨拉矽卡岩型Fe-Cu-Mo矿)开展成矿流体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认识:(1)在莱历斯高尔斑岩型Mo矿含辉钼矿—石英脉中石英内发现大量含黄铜矿、锐钛矿子矿物的流体包裹体,在可克萨拉矽卡岩型Fe-Cu-Mo矿干矽卡岩阶段透辉石中发现大量含黄铁矿子矿物的流体包裹体。根据固相相体积,计算得到成矿流体中Cu的浓度为890110186ppm,Ti的浓度为197410652ppm,Fe的浓度为69934106804ppm。流体中Cu、Fe的浓度可与世界上许多斑岩型矿床中Cu、Fe含量相类比,而流体中高Ti浓度表明Ti可以在富H2O流体中进行大尺度迁移。(2)深部流体不混溶以及Cu、Mo沉淀时不同的物理化学(氧逸度、酸碱度、温度和压力)条件,是导致达巴特斑岩型Cu-Mo矿床铜钼矿化分离的主要机制;而可克萨拉矽卡岩型Fe-Cu-Mo矿的铜钼矿化分离主要受控于酸碱度、温度和压力条件。(3)新疆西天山北部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其成矿流体体系可分为H2O-NaCl-CO2-CH4体系、H2O-NaCl-烃类体系和H2O-NaCl体系。岩浆的性质(源区物质组成及氧逸度)是导致成矿流体体系差异的主要原因:岩浆物质主要来自于洋壳的,其成矿流体一般为H2O-NaCl体系,岩浆物质主要来自于陆壳的,其成矿流体一般为富炭质挥发份的H2O-NaCl-炭质挥发份(CO2、CH4等)体系,且高氧逸度岩浆往往会造成其成矿流体中炭质挥发份以CO2为主,而低氧逸度岩浆往往会造成其成矿流体中炭质挥发份以还原性烃类为主。
二、铜陵地区构造流体体系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陵地区构造流体体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安徽铜陵地区中生代侵入岩中磁铁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铜陵地区中生代侵入岩研究现状 |
1.1.2 磁铁矿成因矿物学研究现状 |
1.2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2.5 矿产 |
第三章 岩体地质特征及其岩相学观察 |
3.1 胡村岩体 |
3.2 铜官山岩体 |
3.3 白芒山岩体 |
第四章 样品制备与分析方法 |
4.1 样品制备 |
4.1.1 磁铁矿分离步骤 |
4.1.2 磁铁矿制靶步骤 |
4.2 分析方法 |
4.2.1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
4.2.2 拉曼光谱分析(RS) |
4.2.3 电子探针分析(EPMA) |
4.2.4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LA-ICPMS) |
4.2.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ICPMS) |
4.2.6 磁化率分析 |
第五章 磁铁矿微结构和化学组成 |
5.1 磁铁矿微结构 |
5.1.1 胡村岩体中磁铁矿 |
5.1.2 铜官山岩体中磁铁矿 |
5.1.3 白芒山岩体中磁铁矿 |
5.2 磁铁矿化学组成 |
5.2.1 磁铁矿主量元素组成 |
5.2.2 磁铁矿微量元素组成 |
5.2.3 磁铁矿微量元素分析方法的对比 |
第六章 磁铁矿对于岩浆成岩作用指示 |
6.1 磁铁矿中元素置换机制 |
6.1.1 二价离子置换机制 |
6.1.2 三价离子置换机制 |
6.1.3 四价离子替换机制 |
6.2 磁铁矿成因类型 |
6.3 温度估计 |
6.4 氧逸度 |
6.5 岩浆物源及其演化制约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2)与弱分异氧化型Ⅰ型花岗质岩有关的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以皖南竹溪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科学问题 |
1.2.1 钨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钨岩浆的形成机制 |
1.2.2 S型、A型、I型花岗质岩石与钨成矿作用 |
1.2.3 矽卡岩型钨矿的研究现状 |
1.2.4 江南钨矿带东部与弱分异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研究现状 |
1.2.5 皖南竹溪岭W-Mo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
1.2.6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6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区域构造演化 |
2.2.2 褶皱 |
2.2.3 断裂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特点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2.1 褶皱构造 |
3.2.2 断裂构造 |
3.3 岩浆岩及岩相学特征 |
3.4 矿体特征 |
3.5 矿石矿物特征 |
3.6 矿化蚀变分带 |
3.6.1 蚀变分带 |
3.6.2 矿化分带 |
3.7 矿化阶段划分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岩作用研究 |
4.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1 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
4.1.2 全岩Sr-Nd同位素 |
4.1.3 锆石Lu-Hf同位素 |
4.1.4 锆石微量元素 |
4.2 岩石分异程度 |
4.3 岩石成因类型 |
4.4 成岩时代 |
4.5 成岩条件 |
4.5.1 角闪石、黑云母矿物学、矿物化学特征 |
4.5.2 温度 |
4.5.3 压力和深度 |
4.5.4 氧逸度 |
4.6 成岩作用机制 |
4.6.1 寄主花岗闪长岩的成因 |
4.6.2 MME的成因 |
4.6.3 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成因机制 |
4.7 成岩物质来源 |
4.8 成岩模型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成矿作用研究 |
5.1 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
5.1.1 石榴子石显微结构 |
5.1.2 石榴子石主量元素特征 |
5.1.3 石榴子石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
5.1.4 石榴子石生长模式 |
5.1.5 辉石 |
5.1.6 角闪石类 |
5.1.7 绿帘石 |
5.1.8 硅灰石 |
5.2 白钨矿特征及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
5.2.1 白钨矿矿物学特征 |
5.2.2 白钨矿矿物化学特征 |
5.2.3 成矿过程的示踪 |
5.3 W的成矿作用过程 |
5.4 成矿时代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成岩成矿机制及地球动力学背景初探 |
6.1 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时空分布 |
6.1.1 江南钨矿带东缘W-Mo矿床成岩成矿时限 |
6.1.2 全球典型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时空分布特征 |
6.2 全球典型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钨矿床的岩体特征 |
6.2.1 高分异I型花岗质岩特征 |
6.2.2 弱分异还原型I型花岗质岩特征 |
6.2.3 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特征 |
6.3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初探 |
6.3.1 江南钨矿带东缘W-Mo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研究 |
6.3.2 全球典型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W(Mo)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初探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有待研究的科学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滇西永平青羊厂脉状富铜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1.2 微区地球化学示踪与流体包裹体研究现状 |
1.2.1 原位S同位素的应用与进展 |
1.2.2 矿物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应用进展 |
1.2.3 流体包裹体的应用与进展 |
1.3 兰坪盆地西矿带脉状Cu矿床研究现状 |
1.3.1 成矿物质来源及流体来源与演化 |
1.3.2 成矿年龄 |
1.3.3 矿床成因 |
1.3.4 青羊厂矿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与取得的主要认识 |
1.5.1 进度安排及完成工作量 |
1.5.2 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2 主要断裂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分布与成矿分带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2.1 褶皱 |
3.2.2 断裂 |
3.3 岩浆岩 |
3.4 矿体特征 |
3.5 矿物组合及结构构造 |
3.5.1 矿物共生组合 |
3.5.2 矿石组构 |
3.6 围岩蚀变 |
3.7 主要矿物特征 |
3.8 成矿期及成矿阶段划分 |
3.9 矿床地质特征小结 |
第四章 流体包裹体研究 |
4.1 流体包裹体分析方法 |
4.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4.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密度 |
4.4 成矿压力及深度估算 |
4.5 流体包裹体成分 |
第五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5.2 分析方法 |
5.3 S同位素特征 |
5.4 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
5.4.1 微量元素特征 |
5.4.2 稀土元素特征 |
第六章 矿床成因探讨 |
6.1 成矿流体来源与性质 |
6.2 矿化剂S的来源 |
6.3 成矿金属元素的迁移与沉淀 |
6.3.1 成矿元素的迁移 |
6.3.2 成矿元素的沉淀 |
6.4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6.4.1 成矿温度 |
6.4.2 成矿环境 |
6.5 矿床成因及成矿机制初探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5)安徽铜陵刺山金矿复合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复合成矿作用 |
1.1.2 金的成矿机制与壳幔相互作用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方法和工作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工作 |
1.4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2 矿田地质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2.1 褶皱 |
2.2.2 断裂 |
2.2.3 其他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矿产 |
3 矿床地质 |
3.1 矿体特征 |
3.2 矿石特征 |
3.2.1 矿石类型及矿物组合 |
3.2.2 矿石结构 |
3.2.3 矿石构造 |
3.3 围岩蚀变 |
3.3.1 斑岩型蚀变 |
3.3.2 过渡型蚀变 |
3.3.3 矽卡岩型蚀变 |
3.4 成矿期次与矿化阶段 |
3.4.1 斑岩型矿化 |
3.4.2 过渡型矿化 |
3.4.3 矽卡岩型矿化 |
4 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 |
4.1 岩相学特征 |
4.1.1 岩浆岩 |
4.1.2 过渡带矽卡岩化辉石闪长岩 |
4.1.3 矽卡岩 |
4.2 岩石地球化学 |
4.2.1 主量元素 |
4.2.2 主量元素剖面对比 |
4.2.3 微量元素 |
4.2.4 微量元素剖面对比 |
4.3 狮子山矿田硫化物包裹体特征 |
4.3.1 曹山和鸡冠石的岩石包体 |
4.3.2 鸡冠山的岩石包体 |
4.3.3 刺山和白芒山的岩石包体 |
4.3.4 焦冲金矿的岩石包体 |
5 矿物学 |
5.1 赋矿岩石 |
5.1.1 岩浆岩 |
5.1.2 矽卡岩 |
5.1.3 过渡带 |
5.2 矿石 |
5.2.1 磁铁矿 |
5.2.2 黄铁矿与黄铜矿 |
5.2.3 自然金 |
6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
6.1 样品准备及测试 |
6.2 包裹体特征及测温结果 |
6.2.1 斑岩型矿化 |
6.2.2 矽卡岩型矿化 |
6.2.3 过渡带型矿化 |
6.3 成矿流体的压力和深度 |
6.3.1 斑岩型矿化 |
6.3.2 矽卡岩型矿化 |
6.3.3 过渡带型矿化 |
6.3.4 各矿化类型流体关系 |
6.4 流体稳定同位素特征 |
6.4.1 氢氧同位素 |
7 矿床成因 |
7.1 成矿条件 |
7.1.1 岩浆岩 |
7.1.2 构造 |
7.1.3 地层条件 |
7.1.4 成矿物质来源 |
7.2 岩浆流体 |
7.2.1 斑岩型矿化 |
7.2.2 矽卡岩型矿化 |
7.2.3 过渡带型矿化 |
7.3 复合成矿作用 |
7.3.1 蚀变和矿化 |
7.3.2 岩石地球化学 |
7.3.3 矿物学 |
7.3.4 流体混合作用 |
7.3.5 复合成矿系统 |
7.4 刺山金矿成矿模式 |
7.5 狮子山矿田金成矿机制模型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历 |
(6)云南羊拉铜矿床花岗斑岩成岩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羊拉铜矿床研究现状 |
1.2.2 矽卡岩型铜矿床研究现状 |
1.2.3 斑岩型铜矿床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实物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 |
2.2.2 断裂 |
2.3 区域构造演化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2.1 褶皱 |
3.2.2 断裂 |
3.3 岩浆岩 |
3.4 矿体及矿石特征 |
3.4.1 矿体特征 |
3.4.2 矿石特征 |
3.5 花岗斑岩体地质特征 |
3.6 花岗斑岩体岩石学特征 |
3.7 成矿期次及矿物生成顺序 |
第四章 成岩年代及岩石成因 |
4.1 成岩年代 |
4.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2.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 讨论 |
4.3.1 与花岗闪长岩对比 |
4.3.2 岩石成因 |
4.3.3 成岩构造背景 |
4.3.4 成岩过程及成岩模式 |
第五章 流体地球化学 |
5.1 样品及测试方法 |
5.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 |
5.4 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分析结果 |
5.5 讨论 |
5.5.1 成矿流体压力估算 |
5.5.2 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
5.5.3 流体成矿机制 |
第六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 |
6.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6.2 测试结果 |
6.2.1 H-O同位素 |
6.2.2 S同位素 |
6.2.3 Pb同位素 |
6.3 讨论 |
6.3.1 成矿流体来源 |
6.3.2 成矿过程简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和说明 |
附录 A(攻读硕士学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攻读硕士学位其间参加项目/会议情况) |
附录 C(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7)安徽铜陵金子圩岩体特征和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与钨矿化有关岩体研究现状 |
1.2.2 铜陵地区岩体研究现状 |
1.2.3 金子圩岩体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 |
2 区域地质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2.1 褶皱构造 |
2.2.2 断裂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矿产 |
3 岩石学 |
3.1 岩体地质 |
3.2 矿物组成 |
3.3 结构构造 |
4 矿物学 |
4.1 斜长石 |
4.1.1 斑晶斜长石 |
4.1.2 基质斜长石 |
4.1.3 环带状斜长石 |
4.2 角闪石 |
4.3 黑云母 |
5 岩石成因 |
5.1 物理化学条件 |
5.1.1 结晶温度和压力 |
5.1.2 氧逸度及含水量 |
5.2 岩浆起源与演化 |
5.2.1 岩浆起源 |
5.2.2 岩浆混合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山东邢家山钼矿床成矿流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矽卡岩矿床研究进展 |
1.2.2 钼同位素研究现状 |
1.2.3 邢家山钼矿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3 矿床地质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3 岩浆岩 |
3.4 矿体 |
3.5 矿石组构 |
3.6 围岩蚀变 |
3.7 成矿阶段 |
4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4.2 流体包裹体成分 |
4.3 流体包裹体温度 |
4.4 成矿压力与深度 |
5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1 测试分析方法 |
5.2 测试结果 |
5.2.1 硫同位素 |
5.2.2 钼同位素 |
5.2.3 氢-氧同位素 |
5.2.4 碳-氧同位素 |
6 讨论 |
6.1 流体特征和演化过程 |
6.2 成矿物质来源 |
6.2.1 硫来源 |
6.2.2 钼来源 |
6.3 成矿机制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安徽金子圩矽卡岩铜钼多金属矿床地质与成矿流体地球化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工作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工作 |
第2章 矿区地质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2.1 褶皱构造 |
2.2.2 断裂构造 |
2.3 岩浆岩 |
第3章 矿床地质 |
3.1 矿体 |
3.2 矿石 |
3.2.1 类型 |
3.2.2 矿物组合 |
3.2.3 结构 |
3.2.4 构造 |
3.3 围岩蚀变 |
3.3.1 类型 |
3.3.2 分带 |
3.4 成矿期次 |
第4章 流体地球化学 |
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4.1.1 包裹体类型 |
4.1.2 包裹体分布 |
4.2 流体包裹体热力学 |
4.2.1 均一温度及盐度 |
4.2.2 密度 |
4.2.3 压力和深度 |
4.3 同位素地球化学 |
第5章 矿床成因 |
5.1 成矿年龄 |
5.2 流体成矿条件 |
5.2.1 流体包裹体证据 |
5.2.2 氢氧同位素证据 |
5.3 成矿过程 |
5.3.1 成矿流体形成与演化 |
5.3.2 流体成矿作用 |
5.3.3 成矿过程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10)新疆西天山北部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成矿流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成矿流体研究方法现状 |
1.2.2 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成矿流体研究现状 |
1.2.3 西天山北部典型矿床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和进展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赛里木地块 |
2.2.2 博罗霍洛岛弧带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 |
2.6 构造演化及主要成矿环境 |
第3章 达巴特斑岩型Cu-Mo矿床 |
3.1 区域地质背景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3.3 成矿时代 |
3.3.1 钼矿化时代 |
3.3.2 铜矿化时代 |
3.4 萤石稀土元素 |
3.5 萤石中流体包裹体 |
第4章 喇嘛苏—赛博矽卡岩型Cu矿床 |
4.1 区域地质背景 |
4.2 矿床地质特征 |
4.3 成矿时代 |
4.4 流体包裹体 |
第5章 莱历斯高尔斑岩型Mo矿床 |
5.1 区域地质背景 |
5.2 矿床地质特征 |
5.3 成矿时代 |
5.4 流体包裹体 |
第6章 可克萨拉矽卡岩型Fe-Cu-Mo矿床 |
6.1 区域地质背景 |
6.2 矿床地质特征 |
6.3 成矿时代 |
6.4 流体包裹体 |
第7章 讨论 |
7.1 矿物沉淀机制及流体性质 |
7.1.1 达巴特斑岩型Cu-Mo矿 |
7.1.2 喇嘛苏—赛博矽卡岩型Cu矿 |
7.1.3 莱历斯高尔斑岩型Mo矿 |
7.1.4 可克萨拉矽卡岩型Fe-Cu-Mo矿 |
7.2 流体包裹体中固相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
7.2.1 莱历斯高尔斑岩型Mo矿 |
7.2.2 可克萨拉矽卡岩型Fe-Cu-Mo矿 |
7.3 斑岩—矽卡岩型矿床铜钼矿化分离机制 |
7.3.1 达巴特斑岩型Cu-Mo矿 |
7.3.2 可克萨拉矽卡岩型Fe-Cu-Mo矿 |
7.4 成矿流体体系差异机制 |
7.5 成矿过程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铜陵地区构造流体体系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铜陵地区中生代侵入岩中磁铁矿研究[D]. 孙少华.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2]与弱分异氧化型Ⅰ型花岗质岩有关的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以皖南竹溪岭为例[D]. 孔志岗. 长安大学, 2020
- [3]滇西永平青羊厂脉状富铜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D]. 苏岩.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5]安徽铜陵刺山金矿复合成矿作用[D]. 李明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6]云南羊拉铜矿床花岗斑岩成岩成矿作用研究[D]. 王新富. 昆明理工大学, 2019
- [7]安徽铜陵金子圩岩体特征和成因[D]. 张诗曼.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山东邢家山钼矿床成矿流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D]. 张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安徽金子圩矽卡岩铜钼多金属矿床地质与成矿流体地球化学[D]. 王东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10]新疆西天山北部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成矿流体研究[D]. 刘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