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传统禁忌的文化探寻

土家族传统禁忌的文化探寻

一、土家族传统禁忌的文化寻绎(论文文献综述)

殷沙漫[1](2020)在《多民族杂居区的文化融合研究 ——以湘西边城茶洞镇为例》文中认为民族杂居区作为国家重点关注扶持的特殊区域,从传统农村社会转型过渡到现代工业城镇社会过程中,其结构转化、人口迁徙和文化变迁,反映出国家整体性社会与多民族区域性社会的互动,凸显了当代中国民族与民族区域发展的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本文是一项有关于多民族杂居地区文化融合的民族学研究,立足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边城茶洞镇的实地调查情况,采用田野调查、历史文献、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该区域进行个案研究,主要从共时与历时两个层面进行论述。一方面,从共时性层面来探讨汉族、苗族和土家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问题和文化互动关系,另一方面,从历时性层面来考察涉及不同民族的历史迁徙过程和民族文化融合、变迁的过程;进一步讨论汉族、苗族、土家族三个主体民族在长期以往的共生共存后,多种民族文化在文化传播和接触中如何相互采借、相互补充、共同发展,进而融为一体,最后深究多民族杂居区如何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民族关系。具体而言,全文包括绪论、正文以及结论三个部分,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述评、研究意义与资料来源、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的设计。第二章主要阐述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第三章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方面论述边城茶洞镇多民族杂居格局形成的背景;二是分别讨论三大主体民族的历史迁徙过程,与历史上的“江西填湖广”、改土归流和民族识别等政策密切相关。第四章讨论了历史上民村(汉族村寨)与苗寨有边墙为界,民村围绕在集镇中心,而苗寨远在集镇边缘。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村与苗寨的区隔日渐打破,双方的边界日趋模糊,形成了交错居住格局。第五章比较分析新中国成立前后,少数民族与汉族从不通婚到通婚的历史背景、具体表征及血缘与文化的融合过程,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关系。第六章从祭祀家先与敬拜白帝天王这两个文化事项中窥视边城茶洞镇的汉族、苗族与土家族长期的交流交往过程中,从居住到通婚,再到精神信仰,在思想观念上逐渐融合的现象。第七章为结论部分,分析多民族杂居区的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彼此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采借、相互认同,融合为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实体,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各民族共享的边城茶洞文化。

黄波[2](2018)在《基于当下审美取向的湘西苗族刺绣图案创新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当下,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着改善,对精神层次追求也越趋注重,有着更高要求审美标准,让当下大众审美文化得以更加重视。而审美,它属于美学中的一部分,相互关系,又各自存在一定独立性。我国有着独特深厚的传统古典美学和美学体系,在世界美学史上独树一帜。而今,西方美学与中国美学相互碰撞交融,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相互区别联系,自然美学、形式美学、分析美学间相互影响,这都说明当下审美文化呈多样化形式发展。纵观当下大众审美文化,各式多样,不尽相同,有钟情中国传统的,也有喜爱现代欧美的或偏爱于日韩潮流的,无不反映着当下审美越趋多元化。而苗族刺绣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独特的审美,丰富着我国的审美文化。众所周知,由于苗族没有自己文字体系,其历史文化的记载主要通过诗歌、蜡染、扎染、刺绣等形式,其中刺绣图案是对苗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进行记载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乃苗族刺绣的审美与实用价值的双重体现,彰显着苗族刺绣艺术的自然美、古朴美、心灵美、形式美、工艺美等艺术特征。苗族主要分散居住于我国的西南地区,由于居住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苗族各支系部落的文化、艺术、服饰、宗教信仰等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特点,相互间有着一定关联同时存在差异。湘西地区居住的苗族部落亦是如此,由于受其特殊地理位置及该地区各时期的历史变迁等综合因素影响,其历史、文化、艺术、服饰、宗教信仰等方面都与其他地区苗族部落存在差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湘西苗族刺绣与汉刺绣艺术不断相互碰撞、融合,且汲取汉刺绣文化艺术的特点,同时保持着湘西这块神秘的独特地域审美文化,展示着湘西苗族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试图通过对湘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苗族聚居地——凤凰县腊尔山区苗寨,进行相关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对湘西苗族刺绣图案纹样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艺术特征、审美价值等的梳理分析。同时,对当下大众审美取向进行调研并分析,以当下审美文化为背景,梳理该地区苗族刺绣图案纹样的审美文化、审美价值,从当下大众审美取向的视角,对其苗族刺绣图案在当下设计中的部分成功运用商业案例及笔者设计实施的商业案例——湘西州吉首市银世界珠宝首饰公司的品牌形象设计,以此来分析探讨湘西苗族刺绣图案在当下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与方法,以另一种方式,对湘西地区这门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探讨研究。

冉光辉,唐东昕,龙奉玺,杨柱,陈启亮[3](2017)在《土家族文化与医药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构建土家族文化体系,首先要探究其民族起源,然后了解其民族风俗习惯,最后还要了解其民族禁忌。土家族医药体系的构建同样需要探究其理论方法、生理病理基础以及独特的诊治方法。通过初步构建土家族文化及医药体系,发现土家族不仅具有特有的民族特点,更具有优秀的土家族医药理论和神奇的土家族人文医学。

王兴业[4](2017)在《民间造物色彩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将研究视角对准中国传统工艺造物的基层——民间工艺造物的色彩,将其作为整体的研究对象,分析纷繁的色彩现象,归纳其特性与特征,总结色彩择用表象背后的深层内涵与文化观念,透析民众的思维模式与文化心理。研究不仅分析色彩的现象、特征,展现民间工艺造物色彩“有什么”的问题,更从色彩施用主体的观念、思维、情感等方面分析造物色彩的施用、好尚问题,力求回答民间造物用色“为什么”的问题,探其源流,理其脉络,展现民间造物艺术色彩择取、施用中的文化观念之力。在研究对象选取上,不仅关注具有较强审美特性的造物类型,更关注与民众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工艺造物类型;既以古代文献、典籍、出土文物为依据分析古今色彩衍化的历史脉络,又以现存仍用的民间造物类别的色彩问题为研究重点,展现色彩中的观念机制。在研究方法上,基于整体、多维的学术视野,对民间造物用色与宫廷、文人、宗教类型进行比较,注重对工艺典籍的梳理,将宏观论述与典型个案结合起来,力求做到既有提纲挈领地统括,又有细致入微地分析。全文共分七个章节,首先从造物色彩源流、特征展现民间造物的色彩形貌,再从用与美、技与艺、思维与情感、礼制与五行等方面细致分析民间造物色彩的独特观念,最后对民间造物色彩及观念进行评价,总结全文。第一章从人的生命意识和本能方面分析造物色彩的源起,认为原始先民的信仰及对万物的观察与感知都与造物色彩观的形成、确认密不可分。之后,色彩更是以显性的角色进入先民衣食住用行的诸领域,并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之中,礼制之色彩观很早便在传统造物用色中确认,并影响始终。第二章系统分析民间造物色彩的典型特征。指出民间造物色彩具有的鲜明程式,彰显着集体意识;又存在素朴与绚烂并存、色相与补色对比常在的二元态势;此外,民间工艺造物的色彩不是客观之色,而是具有择取、使用的主观性,尽显主观意象。象征则以联想思维为基础,是造物色彩发挥各项效能的重要保障机制。善用单色、纯色的民间造物色彩还展现出装饰美的特征。而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多样、民族和地域文化的多元还造就出造物色彩典型的区域特性。这些显见特征的归纳与整理,有助于我们对纷繁造物用色的整体把握,也为下一步的深入分析开辟出路径。三到六章为本文的主干。第三章立足生活视野,认为实用与生活是民间造物择色用色的立基点,而饰美性的追求亦是推动色彩发展、实现色彩价值的重要力量。在色彩择取和使用的实践过程中,对自然之美的仿效、表现、超越,与造型的融汇相合,都促成了造物色彩服务民众生活,彰显出用美合一的色彩观念。第四章从人的色彩本能、民族心理、思维习惯等方面分析民间工艺造物择色、用色的喜好,以红、黄、蓝、黑、白等色为例来具体分析民众独特色彩好尚的内在心理机制,探讨这种好尚背后民众的独特认知模式与思维特性。第五章,从技术的视角切入,分析了工艺、材料对造物色彩的内在规约,并以紫色为例展开了深入探求。还系统整理了古代染料、颜料制备、施用的工艺。以织染、建筑装饰等为例展现技艺上的进步与创新对造物色彩的巨大影响力,还关注和分析了在众多民间造物类型中本色呈现与素朴之美的问题。这都构成了民间工艺造物整体上用色崇尚质朴的色彩面貌。第六章,分析传统色彩礼制化的特征和五行逻辑下的色彩演进。一方面礼制约束民间的择色用色;另一方面,民众的色彩择用又不断突破这种规限,于是,对礼制色彩观的依背便贯穿在民间造物色彩的发展历程之中。同时风俗的濡化、民族间色彩文化的融汇亦影响了民众的造物用色习惯。这造就了民众有别于官方、文人的色彩观念,民间造物艺术的这种世俗色彩观与“五色观”“礼制观”等一道构成独特的东方色彩文化体系,其间凝结有数千年来的民族精神。第七章,从理性和情感两方面分析、评价民间造物的色彩观,认为民间造物色彩中包含有理性的因子,但其基质却是人文性的,以纯粹的科学逻辑方法无法辨其真相,明其事理,色彩之“理”服从于民众的情感,受中国文化中厚重人文蕴含的约制。色彩的文化意义更超其单纯的视觉表现形式,这也决定了对造物色彩的评价,基本的原则是适合,色彩要与造物的功用、价值、形态,以及所展现的文化意涵、伦理规范相合,这是中国色彩之美的原则。同时,我们认为文化之功,其力长久,民间造物色彩及其观念作为传统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至今依然影响着国人的色彩择用与喜好,它作为中华色彩文化的基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依然可以展现和焕发新的生机。研究表明,色彩是照进中华造物文化的一面镜子,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显现,它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在视觉、心理、文化上的向度上都展现出其多姿多态的风貌。文章认为,五行逻辑和礼制框架都对民间工艺造物色彩以深刻影响,但又都不能完全概括民间的色彩施用。民间工艺造物的色彩体现出的是一种基于生活需求、意在满足物质和心理需要,追求饰美,刻有鲜明技艺之痕,又杂糅五行与礼制影响的世俗色彩观。总之,民间造物色彩中存在单色、纯色与暖色喜好,有着鲜明的主观特性、生活特征与与人文特质,讲求象征之意与素朴之美,又受到五行逻辑与礼制色彩观的规限。民间造物的色彩及其文化观念,其寓意和内涵切近世俗民众的功利需求,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造物色彩反映自然之美,折射技艺之痕,以审美性的方式呈现民众的世俗功利追求,是民众思想、情感、意念的物化表现形式。

马熙逵[5](2016)在《羌绣文化生态属性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羌绣是广泛流传于羌族聚居地的手工技艺,是展现羌族传统文化与羌族女性聪明才智的重要工艺形式之一。刺绣纹饰因其直观的符号所指,而成为记述羌族现实生活及民俗情感的重要载体。2007年3月,羌绣入选四川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羌族文化的物化形式之一,羌绣的传承与发展均受到来自民间生活的影响,社会组织、经济结构、科技条件等现实环境的变迁都成为其形态、工艺演变的内因,对于羌绣的研究不可能脱离其生息的民间文化、民俗生活。因此,本论文借鉴了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提出的“文化生态”概念,从羌绣发展与衍生的整体性背景综合认识与把握其当代价值转换的可行路径,其范畴不仅涵盖羌绣的形制、技艺等艺术特征,还包括羌绣在文化与生活变迁中的自我调适,是从物质形态到价值观念、文化归属的层面拓展,涉及艺术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研究范畴与方法。在“当代中国”的时代背景下,主流文化的一元化格局以及大众文化的风行,影响着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人们的世俗道德、伦理观念及价值衡量也相应地发生转变,传统手工艺从生产到实用都难以满足现代生活模式的需求。如何修正与平衡手工艺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成为传统技艺活态传承的关键。然而,人们对物欲、快乐的追求是推动社会整体进步的重要因素,与人们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只会向着适宜生活的方向发展,“羌绣文化生态”的保护难以通过物质条件的倒退得以实现,只有在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才会出现“逆城市化”的发展取向。因此,当下羌绣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在于精神层面的引导,在于从“各美其美”到“美人之美”的转换,传统价值语境的复归才能最终引导“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进而实现羌绣独立艺术品格的延伸以及活态传承的发展策略。

余浩然[6](2016)在《土家族习惯法生态价值及其现代利用研究 ——基于建始县白云村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从事习惯法研究的高其才先生曾经指出:习惯法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依附于某种社会权威和社会组织,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土家族习惯法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的经验总结,反映了土家族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系统认识,具有显性的生态价值。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加强对土家族习惯法的利用,不仅对有利于土家族地区生态建设,同时也可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参照。本文运用人类学、民族学相关理论,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土家族习惯法生态保护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对于习惯法的运作机制和传承机理做了全面分析,并探讨了在当代语境下如何加强习惯法的利用。本文第一部分中叙述了笔者在白云村的调研所得的习惯法生态保护内容,包括习惯法对森林资源,水土资源以及动物资源的保护。本文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土家族习惯法的生态价值的体现,对其生态价值的来源、体现以及作用方式做了学理分析。第三部分探讨了土家族习惯法的现代利用机制,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土家族习惯法传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现代传承利用机制做了探讨。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并就习惯法的下一步研究提出了思考。从研究结果来看,土家族习惯法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实践中的效果是明显的,其传承和应用也是有章可循的,但其在生态建设中的现实作用却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除了习惯法本身缺乏系统性外,其外部保障机制的缺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文章指出要实现对土家族习惯法的利用需要加强对其学理分析,因势利导的把握当代土家族地区政治经济新形势;在具体方法则要注意加强对习惯法各个组成部分的保护,通过部分的运作形成合力,最终实现对整个生态型习惯法的利用。

刘尧峰[7](2015)在《土家族武术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家族是一个天性韧勇、骁勇善战,拥有浓烈尚武精神的山地民族,长期以来一直生活于我国中部湘鄂渝黔边接壤地区。在严酷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磨砺下,土家族人民创造了极具民族特色的武术文化。本文以历史学研究为基础,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以及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田野考察、个案研究以及归纳演绎等具体研究方法。纵向寻绎了土家族先民尚武的历史记忆,并论证了其崇武尚勇民族性格形成的社会历史归因;横向解析了土家族本体武术文化的整体风貌及其文化内涵,梳理了土家族民俗民风中的武术文化因子,并对相关武术拳种进行了深度的个案解析。最后,文章分析了社会变迁背景下土家族武术文化不断弱化的现实归因,并提出了其传承与发展的现实路径。研究认为:第一,追根溯源,土家族的主体是由先秦巴人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逐渐演变而来的,巴人是土家族的主源,土家是巴人的干流。土家族武术文化作为在土家族内部氤氲而成的一种文化事象,其本身不仅属于武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土家族传统文化所不可分割的体系,就其内容体系而言,土家族武术文化又包括本体武术文化和相关武术文化两个部分。第二,土家族的历史是一部盛武的历史,崇武尚勇、贵兵轻死是自巴人到土家一以贯之的民族性格,尚武精神成为其民族生命发展的神经中枢,是其民族赖以生存的手段。早在先秦时期,巴人虎部就曾协助黄帝轩辕逐鹿中原,而武王伐纣和汉王刘邦北定三秦的战争则更加凸显了其民族凌厉的兵锋。及至土司制度时期,为了扞卫祖国领土的完整,土家族土兵又慨然应诏,南平倭寇,北拒满骑,彰显了其民族刚烈的武风和赤诚的爱国情怀;历史上的土家族曾拥有昌明的兵器文化,高超的军事武技,成为其民族尚武精神的物质表征和文化缩影;而巴蔓子、秦良玉、彭翼南、田九霄和陈连升等土家族英雄人物,则完美地诠释了土家族武将所具有的马革裹尸信念及其定国安邦的远大志向,成为土家族武术人文精神的生动实录。第三,土家山地民族崇尚武勇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其民族生活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就自然环境来说,土家族长期生活于莽莽苍苍的武陵山区,要想征服和改造自然,在险峻的高山大川中生息繁衍,就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和百折不挠的勇武精神。就社会环境而言,土家族作为偏隅一方的少数民族,历史上始终摆不脱被压迫、受剥削和被征调的命运,其历史是与军事战争相生相伴的,战争的残酷性决定了土家族对尚武精神的极度重视。同时又由于他们长期受到强健彪悍之民风遗俗的熏陶,“野蛮”对他们的性格来说也就是情理当中的事情了。总之,严酷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频繁征战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强健彪悍之民风遗俗等,成为了土家族崇尚武勇民族性格形成的现实归因。第四,受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特质的影响,土家族的图腾信仰、英雄崇拜、神话传说、巫傩祭仪、丧葬习俗、神歌戏曲以及民族舞蹈等民俗文化事象中都深深地纹刻着武术文化的印迹,土家族的民风遗俗为其武术文化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土家族武术文化作为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其民族尚武精神的内核与实质。第五,土家族武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特色鲜明,拥有较为宏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就其文化特色而言,土家族武术突出的体现为浓郁的民族性、鲜明的地域性、文化的交融性、独特的技击性以及武德的制约性;余门拳和铁木拳是流传于广大土家族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两个传统武术拳种,余门拳起源于华佗的五禽戏,铁木拳为元代蒙古英雄铁木真所创。在各自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拳师的不断创新与补益,最终分别形成了这两个技术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理论体系较为完备的土家族优秀武术拳种,二者与土家族其他稀有武术拳械一起,成为了土家族山地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六,随着社会变迁的不断加剧,由于生存土壤的缺失和代际传承的脆弱无力,在现代体育的强势冲击下,脱胎于军事战争和原始狩猎活动的土家族武术文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有鉴于此,土家族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必须保护好其日益萎顿的文化空间,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拓展新的生存空间,为其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与平台。

胡晓玲,倪春妹[8](2014)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越来越多的游客都将视线转移到了乡村旅游上。乡村旅游从兴起到发展,之间有很多争议,其中就包括了对于乡村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保护研究这个话题。本文强调的是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发展过程中,不仅保持大自然的原生韵味,而且要保护当地特有的传统文化。通过一系列的对策,了解乡村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其对原真性保护的意识。

邓晓,管维良[9](2013)在《巫巴山地远古巫文化的表象传承》文中研究说明巫巴山地是中国巫文化的摇篮之一,巫文化在这里从远古到近现代的发展与传承过程中,拥有着共同的内涵和丰富的表象。虽然,该文化的内涵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认识的提高而逐渐淡化、变异;但就表象而言,其消亡的速度会慢得多,因为这里数千年来相对蔽塞的自然环境较大地阻碍生活其间的人们的意识更新。文章将巫文化分为巫教、巫俗、巫艺三部分进行讨论,力图通过对它们表象及其传承的探讨,反窥其远古状貌。

刘世彪,张代贵,龚双姣[10](2013)在《民族地区地方性高校植物学野外实习改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传统的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存在的弊端,以吉首大学为例,进行了民族地区地方性高校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改革和实践。坚持"尊重民族习俗、与人和谐相处"的实习教学原则,保证了实习的顺利进行。通过实习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理念和考试方式的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通过对学生专业素质、身心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显着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为学生建造科研起点和平台,切实地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在民族地区地方性高校进行的这种野外实习教学改革,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业竞争力。

二、土家族传统禁忌的文化寻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家族传统禁忌的文化寻绎(论文提纲范文)

(1)多民族杂居区的文化融合研究 ——以湘西边城茶洞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族群研究的理论综述
        二、以多民族杂居区为背景的相关研究
        三、湘西地区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第三节 资料、方法与基本框架
        一、资料来源
        二、研究方法
        三、基本框架
第二章 花垣县边城茶洞镇概况
    第一节 花垣县简介
    第二节 边城茶洞镇概况
        一、自然环境
        二、历史沿革
        三、行政区划
        四、人口民族
        五、社会生活
第三章 史实与传说:多民族杂居区的历史成因
    第一节 多民族杂居格局形成的背景
        一、“改土归流”与“苗疆开辟”
        二、湘、黔、渝三省边区商贸往来
    第二节 汉、苗和土家的历史迁徙
        一、苗族:世代相传的历史记忆
        二、汉族:“江西填湖广”与战争流亡
        三、土家族与民族识别
第四章 区隔与交错:多民族杂居的空间融合
    第一节 民村与苗寨的历史区隔
        一、划分“苗疆”
        二、修筑“边墙”
    第二节 汉、苗、土家的居住现状
        一、模式一:汉族与土家族住平地
        二、模式二:苗族住高山
        三、模式三:交错混杂而居
第五章 族内与族际:多民族杂居的血缘融合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铜不粘铁,苗不粘客”
        一、大汉族主义盛行,少数民族被歧视
        二、一个故事:苗家两兄弟与汉族的争斗
        三、族内通婚:家庭网络中民族成分单一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通婚壁垒破除,家庭民族成分趋向多元
        二、族际通婚情况普遍
        三、从“族内”到“族际”:血缘与文化的融合
第六章 祭祖与拜神:多民族杂居的信仰融合
    第一节 祭祖:祖先崇拜的多样性
        一、汉族与土家族:悬挂在居所中堂的家先
        二、苗族:住在柱子里的苗族祖先
        三、祭祖文化的融合与变迁
    第二节 拜神:共同信仰白帝天王
        一、天王崇拜的缘起
        二、茶洞天王庙的历史与现状
        三、各民族在信仰活动中的交往与对话
结论: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的民族共生与共存
    一、共同的文化生态环境
    二、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
    三、民族交融:文化多元一体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花垣县边城茶洞镇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情况调查问卷

(2)基于当下审美取向的湘西苗族刺绣图案创新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一章 湘西苗族及刺绣图案的调研
    第一节 湘西苗族历史概述
        一、湘西苗族历史变迁
        二、湘西苗族聚居分布
    第二节 湘西苗族刺绣历史概述
    第三节 湘西苗族刺绣制作工艺
        一、刺绣手法
        (一)随手绣
        (二)锉花绣
        (三)描绘绣
        二、刺绣材料
        (一)布料
        (二)线
        (三)纸
        三、刺绣工具
        四、刺绣步骤
        (一)画样或锉花
        (二)上绣花绷
        (三)配线
        (四)刺绣
        (五)绞边缝合
    第四节 湘西苗族刺绣图案类型
        一、传统型
        二、自然型
        (一)植物
        (二)动物
        (三)人物
        (四)器物
        (五)天象
        三、象征型
        四、文字型
    小结
第二章 湘西苗族刺绣图案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湘西苗族刺绣图案的主题特征
        一、神话传说主题
        二、地域性主题
        三、寓意性主题
        四、互生融合性主题
    第二节 湘西苗族刺绣图案的形态特征
        一、具象性图形
        二、抽象性图形
        三、共生性图形
        四、随意性图形
    第三节 湘西苗族刺绣图案的构成形式特征
        一、单独式
        二、连续式
        三、适合式
    第四节 湘西苗族刺绣图案的色彩特征
        一、对比鲜明
        二、明快鲜亮
        三、层次丰富
    第五节 湘西苗族刺绣图案的美学特征和价值
        一、湘西苗族刺绣图案的美学特征
        (一)文化内涵之美
        (二)造型视觉之美
        1、对比与调和形式
        2、节奏与韵律形式
        3、对称与均衡形式
        (三)精湛技艺之美
        二、湘西苗族刺绣图案的价值
        (一)实用价值
        (二)审美价值
    小结
第三章 当下审美取向与湘西苗族刺绣图案
    第一节 不同时代的审美文化
        一、中国传统审美文化
        二、中国现代审美文化
        三、中国当下审美文化
        (一)审美多元化
        (二)审美雅俗分化
        (三)审美包容化
    第二节 审美文化之地域、民族性
        一、审美文化的地域性
        二、审美文化的民族性
    第三节 不同审美视角的湘西苗族刺绣图案
        一、传统审美视角的湘西苗族刺绣图案
        二、当下审美视角的湘西苗族刺绣图案
    小结
第四章 湘西苗族刺绣图案在当下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第一节 湘西苗族刺绣图案应用案例分析
        一、服饰设计应用
        (一)SHIATZYCHEN“夏姿陈”服饰设计
        二、包装设计应用
        (一)古丈毛尖茶系列包装设计
        (二)千年湘西酒系列包装设计
        (三)综合设计应用
    第二节 结合笔者商业案例对湘西苗族刺绣图案的创新设计应用分析
        一、设计创意定位
        二、设计风格定位
        三、设计元素提炼分析
        (一)图案造型提炼
        (二)图案色彩提炼
        (三)图案寓意提炼
        四、最终视觉设计效果展示
    第三节 湘西苗族刺绣图案的创新设计应用方法总结
        一、注重湘西苗族刺绣图案中形与意的挖掘提炼
        (一)寓意提炼
        (二)图形提炼
        二、注重湘西苗族刺绣图案中的色彩搭配汲取
        三、注重湘西苗族刺绣图案中的构图形式借鉴
        四、注重湘西苗族刺绣手工艺品形式借鉴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土家族文化与医药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家族文化体系构建
    1.1 探究民族起源
    1.2 了解民族风俗习惯
        1.2.1 信仰崇拜
        1.2.2传统节日
        1.2.3 婚姻习俗
        1.2.4丧葬习俗
        1.2.5 衣着服饰
        1.2.6 饮食习惯
        1.2.7 建筑风格
        1.2.8 民间艺术
    1.3 注意民族禁忌
        1.3.1 时岁节气禁忌
        1.3.2 生育禁忌
        1.3.3 婚丧禁忌
        1.3.4 日常生活禁忌
2 土家族医药体系构建
    2.1 土家医理论方法
    2.2 土家医生理病理基础
        2.2.1 生理基础
        2.2.2 病理基础
    2.3 诊治特点
        2.3.1 诊法
        2.3.2 治法
        2.3.3 药物分类
        2.3.4 药物认识
        2.3.5 药物禁忌
        2.3.6 临床用法
        2.3.7 养生手段
3 结语

(4)民间造物色彩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目的及意义
        (一)问题缘起
        (二)选题目的
        (三)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概述
        (二)国外研究概述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主要观点
    四、研究的难点、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难点
        (二)创新点
        (三)不足之处
    五、研究方法、研究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线
        (三)可行性分析
    六、研究所涉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第一章 民间造物色彩观念溯源
    第一节 本能与生命意识的显现
    第二节 色彩与民众的衣食住用
    第三节 礼制色彩观的初构与成熟
第二章 民间造物的色彩特征
    第一节 程式之则
    第二节 象征之意
    第三节 二元并立
    第四节 主观之意
    第五节 装饰之美
    第六节 区域之别
第三章 生活之需——用美合一的造物色彩观
    第一节 实用为要的色彩择取
    第二节 饰美性的色彩追求
    第三节 记录和表现自然之美的民间造物色彩
    第四节 形色相合以成造物之美
第四章 情之所系——民族情感下的独特色彩好尚
    第一节 色彩本能与以情择色
    第二节 民族心理与造物色彩选用
    第三节 联想思维在造物色彩择用中的作用
    第四节 独特的色彩择用好尚
        一、尚红
        二、尊黄
        三、喜蓝
        四、无彩却多用的黑与白
第五章 技艺之维——技艺规约下崇尚质朴的造物色彩观
    第一节 材料工艺对造物色彩的内在制约
    第二节 技术突破与造物色彩的创新
    第三节 本色呈现与素朴之美
第六章 礼制之限——民间造物对礼制色彩观的依背
    第一节 色彩礼制对民间造物用色的规限
    第二节 民间色彩施用对色彩礼制的突破
    第三节 五行色彩与民众的世俗色彩观
        一、色合五行
        二、五行五色之说渗入民间
        三、世俗色彩对五行、礼制观念的疏离
    第四节 风尚习俗与民族融汇对世俗色彩观形成的促进
第七章 情理之间——民间造物色彩观评价
    第一节 科学原理下的传统色彩观审视
    第二节 人文视角下的民间造物用色特质解读
    第三节 时代发展中的民间造物色彩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
附录
致谢

(5)羌绣文化生态属性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文化空间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
        二、从藏彝走廊到“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
        三、汶川地震后的区域文化抢救与保护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现状与意义
        一、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论文的框架与结构
        一、多元互通的学科研究
        二、论文基本框架体系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基本概念界定
        二、与羌绣手工艺相关的共通概念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人类学方法的应用:田野调查
        二、文献学方法的借鉴
        三、共时性与历时性理论向度的整体观
第一章 羌绣的自然与人文生态范畴
    第一节 历史视野下的羌绣
        一、羌族历史:踯躅与腾飞
        二、羌绣溯源与演变
    第二节 自然生态域境下的羌绣
        一、自然生态与民艺的关系
        二、人群与地理环境
        三、羌族服饰、刺绣文化的地域性差异
        (1)茂县地区
        (2)汶川地区
        (3)理县地区
        (4)北川地区
    第三节 人文生态语境下的羌绣
        一、民族融合与情感转化
        二、文化意识的源生与变迁
第二章 羌绣本元文化特征
    第一节 羌绣与羌族民俗
        一、婚俗与盛装
        二、“文化竞艳”下的图腾崇拜
        三、刺绣的象征和禁忌
    第二节 羌绣纹饰的文化内涵
        一、羌绣纹饰的符号所指
        二、纹饰构成的生活寓意
    第三节 羌绣与民间信仰
        一、源于自然感知的纹饰意象
        二、民间传说与羌绣的情感意蕴
第三章 羌绣艺术与工艺特征
    第一节 羌绣源于需要的精神实践
        一、从“衣裳”到文化的象征
        二、生活致用与精神慰藉
    第二节 羌绣艺术主题与表现形式
        一、趋利避害的艺术主题
        二、衣饰与构图
        三、涵化的样式流变
    第三节 羌绣与生活智慧的转化
    第四节 羌绣工艺及其功能性
        一、羌绣工艺、生产的技术演化
        二、羌绣针法及其功能
第四章 羌绣的生存现状与困境
    第一节 自然与人文环境变迁对羌绣的冲击
        一、荣归的去处不再是乡
        二、传统文化语境的消褪
        三、精神价值的贬低
    第二节 生产、生活方式变化与羌绣生存空间的缺失
        一、传统与再造的混融
        二、大众文化与现代传媒的深入
        三、机械与手工的并存与互补
    第三节 羌绣传承困境
        一、传统文化价值的遮蔽
        二、代表性传承人与生产者群体
        三、传承人认证、审核机制失灵
第五章 羌绣当代价值及其转化动因
    第一节 羌绣的当代价值形态
        一、艺术与生活交织的文化生态价值
        二、回归乡土的本元文化价值
        三、以致富为先导的实用与经济价值
    第二节 羌绣当代价值转化的动因
        一、艺术与手工艺的诉求
        二、可持续发展的非遗保护共识
        三、现代设计介入民艺发展的伦理意识
    第三节 羌绣当代价值转化的基本原则
        一、文化记忆与独立品格
        二、以人为本的活态传承
        三、传承与创新的并举
第六章 羌绣保护、转化与发展策略
    第一节 羌绣文化生态保护的实质
        一、民生、民富先于保护
        二、文化认同与传统价值语境回归
        三、社会整体自觉意识的提升
    第二节 文化创新与羌绣当代价值转化
        一、以创意产业为核心的人才聚合
        二、知识产权管理与经营权的民间化
    第三节 羌绣活态化保护的人文生境
        一、基于引导的文化教育
        二、适应现代生活的文化呈现
        三、优秀保护机制的学习与借鉴
结语
附录一 羌绣针法
附录二 羌绣典型纹饰分析
附录三 羌绣一期驻站计划
附录四 羌绣二期驻站计划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项目
致谢

(6)土家族习惯法生态价值及其现代利用研究 ——基于建始县白云村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调研点情况及调研经历
    四、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点与不足
    六、核心概念解释
    七、研究方法和理论
第一章 土家族习惯法生态保护内容
    第一节 水土资源保护习惯法
        一、习惯法对土地资源的保护
        二、习惯法对水资源的保护
    第二节 森林保护习惯法
        一、森林权属的划分
        二、森林培育的主要途径
        三、森林的管理与开发
    第三节 动物保护习惯法
        一、“赶仗”的规则
        二、捕鱼的惯制
第二章 土家族习惯法的生态价值及传承机制
    第一节 土家族习惯法生态性的获得
        一、土家族习惯法源于对生存空间的适应
        二、土家族习惯法生态学原理分析
    第二节 土家族习惯法生态价值的体现
        一、土家族习惯法对生态位的把握
        二、土家族习惯法对生态规律的应用
        三、土家族习惯法对社会风尚的提倡
    第三节 土家族习惯法的传承机制
        一、土家族习惯法的执法制度
        二、土家族习惯法传承机制
第三章 土家族习惯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利用
    第一节 土家族习惯法传承的现实困境
        一、内容流失严重
        二、相对保守与滞后
        三、畸形化演进趋向
    第二节 加强习惯法现代利用
        一、促进习惯法与国家法相适应
        二、引导习惯法与社区文化相协调
        三、加强习惯法的保护和整理
        四、建立现代传承应用的传承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土家族武术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缘起与依据
        1.1.1 文化繁荣与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
        1.1.2 完善土家族传统文化系统研究的需要
        1.1.3 丰富武术文化理论宝库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1 研究对象
        1.3.1.2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1.3.3.1 研究重点
        1.3.3.2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的理论假设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
        1.5.1 文化人类学理论
        1.5.2 文化空间理论
        1.5.3 社会变迁理论
    1.6 相关研究综述
        1.6.1 关于武术文化的相关研究
        1.6.1.1 关于武术文化内涵的研究
        1.6.1.2 关于武术文化传播的研究
        1.6.1.3 关于传统武术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1.6.1.4 关于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
        1.6.1.5 关于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研究
        1.6.2 关于土家族文化的相关研究
        1.6.2.1 有关土家族族源的研究
        1.6.2.2 有关土家族宗教文化的研究
        1.6.2.3 有关土家族军事文化的研究
        1.6.2.4 有关土家族文学艺术的研究
        1.6.2.5 有关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研究
        1.6.2.6 有关土家族传统体育的研究
        1.6.3 关于土家族武术文化的相关研究
2.土家族武术文化的界定
    2.1 文化
    2.2 武术文化
    2.3 土家族武术文化
    2.4 本章小结
3.民族寻根——土家族族源及其早期发展
    3.1 土家族的族源
        3.1.1 有关土家族族源的学术争鸣
        3.1.1.1 巴人说
        3.1.1.2 土着说
        3.1.1.3 乌蛮说
        3.1.1.4 多元说
        3.1.2 土家族族源的确立
    3.2 土家族的早期发展
        3.2.1 早期巴人时代
        3.2.2 封建社会前期
        3.2.3 封建社会后期
    3.3 本章小结
4.天性韧勇——土家族尚武精神之历史寻绎
    4.1 以战扬武——土家族尚武精神的历史红线
        4.1.1 土家先民巴人主要军事活动
        4.1.1.1 中原逐鹿——巴人武姿跃动
        4.1.1.2 牧野兴师——巴人兵锋凌厉
        4.1.1.3 陈仓暗度——巴人勇当先锋
        4.1.2 死不旋踵,南征北战的明代土兵
        4.1.2.1 南征倭寇——东南战功称第一
        4.1.2.2 北拒满骑——血洒浑河忠义嘉
    4.2 雄兵利器——土家族尚武精神的物质表征
        4.2.1 先秦巴人的青铜兵器
        4.2.1.1 巴人青铜兵器的出土
        4.2.1.2 巴人青铜兵器的种类
        4.2.2 明代土兵征战兵器
    4.3 军事武艺——土家族尚武精神的文化缩影
        4.3.1 先秦巴人军事武艺
        4.3.2 明代土兵军事武艺
    4.4 本章小结
5.武魂昭昭——征战疆场的土家族武将
    5.1 割头保土——奇志苦节巴蔓子
    5.2 志安社稷——巾帼女豪秦良玉
    5.3 浩气长存——忠烈英雄陈连升
    5.4 本章小结
6.适者生存——土家山地民族崇尚武勇的归因
    6.1 严酷恶劣之自然环境的磨砺
        6.1.1 土家族生存的山地自然环境
        6.1.2 严酷的生存环境锻造出强健之体魄和勇武的个性
    6.2 兵祸连连之社会环境的砥砺
        6.2.1 反抗压迫之民族自卫战争
        6.2.2 抵御外侮之国家正义之战
    6.3 强健彪悍之民风遗俗的熏陶
    6.4.本章小结
7.巫风武影——土家族民俗民风中武术文化遗存
    7.1 图腾崇拜——土家族白虎信仰中的武术文化元素
    7.2 人神对话——土家族巫傩文化中武术文化的另类表达
    7.3 丧葬习俗——土家族武术独特的文化空间场域
    7.4 神话传说——土家族英雄崇拜中演绎出的武术文化基因
    7.5 神歌戏曲——土家族文艺作品中渗透出的武术文化踪迹
    7.6 舞武同源——土家族民间舞蹈中折射出的武术文化音符
    7.7 本章小结
8.武风烈烈——土家族山地武术文化风貌
    8.1 土家族武术的发展历程
        8.1.1 土家族武术的发生
        8.1.2 土家族武术的发展
        8.1.2.1 封建社会前期的土家族武术
        8.1.2.2 封建社会后期的土家族武术
        8.1.2.3 近现代社会中的土家族武术
    8.2 土家族武术拳种概览
    8.3 土家族武术的文化特征
        8.3.1 浓郁的民族性
        8.3.2 鲜明的地域性
        8.3.3 文化的交融性
        8.3.4 独特的技击性
        8.3.5 武德的制约性
    8.4 土家族武术名家人物小传
    8.5 本章小结
9.见微知着——土家族武术典型拳械个案研究
    9.1 朴实无华的土家余门拳
        9.1.1 余门拳的源流与传承
        9.1.2 余门拳的技术体系与文化内涵
        9.1.2.1 功法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9.1.2.2 手型步型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9.1.2.3 手法腿法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9.1.2.4 套路运动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9.1.2.5 余门拳技击法则表达的文化内涵
    9.2 刚猛如铁的土家铁木拳
        9.2.1 铁木拳的源流与传承
        9.2.2 铁木拳的技术体系与文化内涵
        9.2.2.1 礼仪规范及其文化内涵
        9.2.2.2 功法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9.2.2.3 手型步型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9.2.2.4 手法腿法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9.2.2.5 套路运动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9.2.2.6 铁木拳技击法则表达的文化内涵
    9.3 土家族其他稀有武术拳械
        9.3.1 土家鸡形拳
        9.3.1.1 源流探析
        9.3.1.2 技术体系及风格
        9.3.2 蛮刀藤牌
        9.3.2.1 源流探析
        9.3.2.2 技术体系及风格
        9.3.3 燕尾斧
        9.3.3.1 起源探析
        9.3.3.2 技术体系及风格
        9.3.4 宫天梳
        9.3.4.1 源流探析
        9.3.4.2 技术体系及风格
        9.3.5 烟斗杆子
        9.3.5.1 源流探析
        9.3.5.2 技术体系及风格
        9.3.6 八角拐
        9.3.6.1 源流探析
        9.3.6.2 技术体系及风格
    9.4 本章小结
10.社会变迁背景下土家族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0.1 社会变迁背景下土家族武术文化的生态危机
        10.1.1 生存土壤的不断缺失
        10.1.2 代际传承的脆弱无力
        10.1.3 现代体育的强劲冲击
    10.2 土家族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0.2.1 保护土家族武术的文化空间
        10.2.2 拓展土家族武术的生存空间
        10.2.2.1 土家族武术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空间
        10.2.2.2 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空间
        10.2.2.3 依托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
        10.2.2.4 开拓全民健身与公共服务体系的空间
    10.3 本章小结
11.结论与研究展望
    11.1 结论
    11.2 研究展望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附录
    14.1 学习经历
    14.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8)乡村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原真性保护现状
二、湖北省五峰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分析
三、乡村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保护对策

(9)巫巴山地远古巫文化的表象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一、巫教的表象及传承
二、巫俗的表象及传承
三、巫艺的表象及传承

(10)民族地区地方性高校植物学野外实习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必须坚持“尊重民族习俗, 与人和谐相处”的实习原则
2 必须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1) 扩展教学内容。
     (2) 启发式教学。
     (3) 多媒体引入实习。
     (4) 培养专业技能。
     (5) 综合考核。
3 必须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1 实习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
    3.2 实习提高了学生的身心素质
    3.3 实习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
         (1) 提高了遵纪守法和安全意识。
         (2) 提高了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3) 提高了团队合作和爱国主义精神。
4 必须切实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4.1 利用野外实习的契机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
    4.2 将野外实习打造成学生科研的起点和平台
    4.3 野外实习增加了学业竞争力
5 结语

四、土家族传统禁忌的文化寻绎(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民族杂居区的文化融合研究 ——以湘西边城茶洞镇为例[D]. 殷沙漫. 吉首大学, 2020(08)
  • [2]基于当下审美取向的湘西苗族刺绣图案创新应用研究[D]. 黄波.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3]土家族文化与医药体系构建研究[J]. 冉光辉,唐东昕,龙奉玺,杨柱,陈启亮. 亚太传统医药, 2017(08)
  • [4]民间造物色彩观研究[D]. 王兴业. 苏州大学, 2017(04)
  • [5]羌绣文化生态属性及当代价值研究[D]. 马熙逵. 上海大学, 2016(04)
  • [6]土家族习惯法生态价值及其现代利用研究 ——基于建始县白云村的调查[D]. 余浩然. 中南民族大学, 2016(06)
  • [7]土家族武术文化研究[D]. 刘尧峰. 上海体育学院, 2015(05)
  • [8]乡村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保护研究[J]. 胡晓玲,倪春妹. 企业导报, 2014(09)
  • [9]巫巴山地远古巫文化的表象传承[J]. 邓晓,管维良.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 [10]民族地区地方性高校植物学野外实习改革[J]. 刘世彪,张代贵,龚双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07)

标签:;  ;  ;  ;  ;  

土家族传统禁忌的文化探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