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合肥市城镇化水平及其发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谢毅[1](2021)在《安徽省城镇化及其生态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人口、土地、生态环境作为衡量城镇化质量的三个重要方面,研究三者耦合协调发展程度及其驱动因素对于实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东部发达地区和西北欠发达地区,中部省份相关研究仍有待深入。本研究基于统计数据、建设用地遥感数据、夜间灯光数据、NDVI等多元数据采用异速生长模型、速率协调模型以及耦合协调模型结合GIS技术,对安徽省2000-2018年(部分截止时间点为2015年和2017年)土地集约利用、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速率协调程度以及人口和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程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分析。选取相关指标通过地理加权回归分别对人口城镇化影响因素和土地城镇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测二者耦合发展程度的驱动因素及双因子交互作用。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如下:(1)安徽省人口城镇化年均增长率为2.87%,土地城镇化年均增长率为7.05%,人口城镇化长期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地理加权回归结果显示,人口城镇化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城镇土地扩张正向促进、人口密度削弱作用;土地城镇化主要影响因素为:投资、人口和消费正向促进,服务业发展为抑制作用;可通过调控二者的主要影响因素达到促进人口城镇化或削弱土地城镇化的作用,使二者达到较为协调的水平。安徽省区域发展很不均衡,合肥、芜湖等城市人口和土地城镇化水平较高,为建设用地扩张的密度高值和热点区域,大部分中小城市人口和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仍处于较低水平,大城市“虹吸效应”比较严重。(2)2007-2017年安徽省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分别提高了 0.28和0.11,在2008年后有较快增长。人口与土地耦合协调发展空间差异较为明显,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和人地耦合协调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地形因素和行政区划。耦合度协调度均呈现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安徽南部出现低-低型聚集区,中部出现高-高型聚集区。地理探测器结果显示: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耦合主要的驱动因素为人口、土地和坡度,影响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类型均为增强作用;社会经济因子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交互作用要大于自然地理因子,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密度与对应的社会经济因子对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耦合发展起主导作用。(3)安徽省城镇外部区域植被覆盖和生态价值整体向好,城镇建设区域为主要的植被和生态价值下降区域,城镇化过程对高和较高区域植被影响较大。土地城镇化率与平均NDVI以及平均生态价值均呈负相关且相关性显着。城镇化对城镇内部生态价值的扰动要大于外部区域,在中间年份有所波动,不同年份、不同区域内变化特征有所差别。2000-2015年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程度改善较明显,协调程度改善有限,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一定程度上受到行政区划限制。图[43]表[16]参[104]
姜明亮[2](2021)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房地产业经过改革后几十年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力量,在推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拉动建材、化工等相关行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环境及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因素,商品住宅存在较大的价格差异。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发展引擎,而近年来商品住宅价格涨速迅猛,过高的商品住宅价格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将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商品住宅价格差异及影响因素,为住房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本文根据国内外已有文献,对商品房和商品房价格的定义和特点重新进行了确定。结合相关研究,选取了10项指标反映影响商品住宅价格的因素,以2010-2019年为研究期进行定量分析。首先,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解决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间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研究结论表明,宏观经济及配套设施、居民收支水平及城镇化率是影响六省会商品住宅价格的共性因素。其次,通过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影响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住宅价格的个性因素。最后,结合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影响商品住宅价格的共性因素和个性因素提出了优化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房价格的对策和建议。针对共性因素,提出了采取措施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打造新型城镇化、合理调节商品住宅的供需矛盾等措施。针对个性因素,从中部六省各省会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提出优化商品住宅价格的合理性建议。
徐文明[3](2021)在《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的宏观经济由新常态运行阶段转入到高质量运行阶段,金融力量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逐步突显出来,它根植于经济系统的方方面面,扮演着越发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金融与财政相辅相成,可以说金融体系发展地越成熟、与实体经济的作用关系越紧密,则经济发展越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力和要素支撑;而金融发展的空间结构越优化,也就越能够引领要素在地区之间高效且平衡地配置,进而推进经济有序地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建立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实体经济中长期资金供给制度安排,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充分体现出金融发展和空间结构的优化,对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金融空间结构是个多元化的复杂性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金融活动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狭义上,金融活动主要是指货币资金的流通活动,包括货币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是广泛分布于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资源和调节部门。在广义上,金融活动则具有更为细致的划分,既包括基础层面的金融资源,也包括由金融资源所形成的金融业态、所组建的金融机构、以及所激发的金融创新。从这一角度而言,金融空间结构就是指广义和狭义的金融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空间集聚、辐射或者一体化的结构形态。金融集聚,往往会形成城市的中心地带,如中心商务区,或在城市群内形成金融中心或金融中心城市,发挥集聚经济效应,使所在地区享受集聚经济优势。金融辐射产生的空间溢出和部门间溢出,是金融集聚成长到一定规模后,对非金融领域或城市群中其他层级的城市所发挥的效应,往往形成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金融一体化是由金融集聚和金融辐射所形成的具有空间关联的发展形式。一体化发展的金融网络能够缩小地区资源配置的金融差距和收入差距,在地区之间整合金融资源、顺畅金融资源的流动。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地区之间市场的逐步开放、交通的日益便利,以及地区间政策配给与项目配置的日益交融与完善;除此之外,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企业在空间区位的集聚,形成金融中心,在存在一定的区位锁定效应的前提下,金融集聚也会向周边地区发出辐射,从而带动地区之间的金融活动的流动与共建,形成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与优化,能够使金融力量发挥出更大的实体经济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在狭义的金融空间结构方面。以资金、货币、金融衍生品、金融市场,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社会成员与政府之间授信等为主要内容的金融资源,是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要素;基础性金融资源的空间发展,主要体现为这类金融资源在地理空间中和不同经济体内部是相对集中还是相对分散,以及由此形成的经济发展效应。优化基础性金融资源的空间结构,能够使得处于不同区域的经济体,能够获得其发展所必须的金融支撑。其次,在广义的金融空间结构方面。传统金融以银行、证券、保险等商业性金融或政策性金融为表现形式,新金融以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为表现形式,二者相辅相成。新金融使传统金融发展的技术、产品和运行方式得到翻新,传统业态为降低新业态的风险和满足更多的受众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传统金融和新金融的空间结构优化,能够弥补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中、小、微型经济实体在某些发展领域资金不足的空白,使得处于不同空间的经济体获得更为便利和高效的金融服务,增强金融服务的均等化效率、增进金融福利。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和金融创新的空间结构优化,则能够使传统金融和新金融,能够发挥出更为强劲的集聚资源、传导资源、整合资源的动能,从而使得经济资源得到更为有效地配置。随着金融空间关联的逐步加深,金融空间结构更为容易地形成。但若超出所在地区实体经济所能够容纳的范围,或者与实体经济发展脱节、形成虚拟化的运行态势,再或者仅仅停留在空间结构的地级化发展阶段,也即只形成了一定数量和规模、等级相对较低的金融集聚,但尚未形成金融辐射或者一体化发展的态势,根据区位锁定的理论,这一金融集聚区域金融贫瘠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将继续扩大,从而不利于地区经济长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因此,金融空间结构发展有度、不断走向优化,都是我国实体经济运行所需求的。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群和都市圈成为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要载体。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充分体现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阵地,是在“双循环”时代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如果能够从城市和城市群的维度,解决投资、消费、需求、出口等发展动力不足,地区分布不均衡等现实问题,就更容易在产品市场、资金市场、劳务市场三大领域打通国内循环。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首要,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以及共享五大理念科学理念为指导,逐步实现经济创新、经济协调、经济可持续,以及经济共享。这其中,经济协调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最为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城市之间的协调、城乡之间的协调、城市发展各领域部门的协调等三大方面,没有经济的协调发展、地区和部门之间的发展差距就不会缩小,也就无法实现社会福利的均衡化,也就谈不上优化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创新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通过全新的动力模式、路径,以及空间网络增强城市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是创新的重要内涵,创新能够使城市之间的联系以更为便利和高效的方式得到增强,创新及其溢出的程度越高,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会越顺畅;绿色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动力,在发展城市群战略的同时,实现各城市的均衡福利最大化至关重要,节能减排是降低城市共同发展成本的有效路径;开放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连接,可以打通城市与城市的资源与要素交换的界限,形成有梯度的经济发展格局,特别是形成城市间的共同市场、共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体系,从而能够在物质基础上实现协调;共享是实现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在城市群内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便利,城市市场和产业的发展红利,以及由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福利。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与对策也不尽相同。比如国家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内部的经济发展协调性已经较高,那么共享和创新可能是这一类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再比如地区性城市群辽中南、哈长,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的同构性还没有解决,虽然经济发展的差距不大,但是建立城市群内部的关联是这一类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金融空间发展及其结构的优化,对于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新型城镇的进程中,随着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进程的逐步深入,城市群发展的各个领域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各维度的金融活动的影响,金融活动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凸显,特别是金融集聚、金融辐射,从而形成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构成了金融的城市群空间网络,对于我国城市群经济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也会反作用于金融空间结构,继而影响城市群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金融集聚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城市化经济等作用途径,直接为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并在城市群中形成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城市或中心领域;金融辐射通过传递城市群中心区域的动能,使得中心区域与周边区域形成具有梯度发展特征的空间关联网络,进而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基础;金融一体化实际上是区域与区域的金融资本自由的流动,金融的活动彼此相互渗透、彼此互相影响进而形成联动性的一个整体,是金融深入在维度空间的表现,引领并重新配置城市群资源和要素,为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深度融合基础。若忽视金融空间发展对于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将可能忽略金融活动在城市群就业、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间分工协作、中心城市功能发挥、产融结合等一系列方面的作用效果,甚至有可能导致金融虚拟化运行、产生金融风险,为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造成短板、形成边界,影响城市之间的深度融合;反之,掌握金融空间布局及其作用力的发挥水平,将会极大地有利于城市群经济借助于金融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重视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运行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优化路径,因地制宜地将不同城市群中的金融发展培育和调节到适宜其经济发展的发展质量、形态与状态,进而推进高质量的金融一体化协调发展,对于城市群借助于金融作用力来优化经济运行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一问题同时也被国内外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了深度研究金融空间结构及其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果,本文分为相互关联的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围绕着问题产生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挖掘现阶段研究该问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出现的创新点。全面地梳理了有关于金融活动对城市群经济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城市群经济发展、金融活动及其空间发展、金融发展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为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首先,金融空间结构的概念界定。将金融活动分为狭义金融活动和广义金融活动,由此金融空间结构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维度。其中,狭义方面包括基础金融资源的空间结构,广义方面包括金融业态与机构、金融创新的空间结构。其次,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概念界定。主要从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理念进行诠释。再次,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主要从狭义金融空间结构和广义金融空间结构两个层面,分析了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为论文实证研究部分,同时也是论文研究的重点内容。论文主要选取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长江中游、海峡西岸、成渝、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关中等在中国综合实力排名前十位的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第三章主要分析样本城市群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时空演进状态、挖掘各维度城市群经济和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描述各城市群金融资源(主要是存贷款)的时空分布演进状态、金融集聚和金融辐射效果和金融一体化的作用范围,以及各城市群的金融空间关联,构成对城市群金融空间结构的研究。第四章实证研究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从时空视角分析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与格局演进。第五章实证分析了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证检验了其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因素。第六章为对策建议。通过总结实证部分的研究结果,总结了城市群金融发展的质量、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状况,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从而为优化城市群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边雨[4](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戴学勇[5](2021)在《安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快农业农村的发展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要环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着力点。然而,我国农村的发展水平依然相对落后,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国家现代化进程。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现阶段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城镇与乡村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始终处于共存共生、相互作用的状态。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我们国家激发乡村发展动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分割的决心,意味着国家战略重心向乡村进一步倾斜。安徽省是人口和农业大省,在全国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安徽省也存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并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是安徽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崛起的重要路径。因此,研究安徽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关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安徽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1-2019年安徽省16个城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通过建立面板VAR模型对安徽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动态关系和因果关系展开实证分析;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11-2019年安徽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观察其变动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一是,安徽省各地市的乡村振兴水平、新型城镇化水平均呈不断提高变动趋势,但地区差异也都比较明显,均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二是,安徽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和互为因果关系,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冲击更为明显;三是,2011-2019年安徽省各地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均朝良性方向变动,地区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虽存在较显着的非均衡性,但近年来地区间的差异具有收敛变化趋势;四是,提高安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并实现两者协同发展,必须采取科学规划、城乡统筹、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等措施。
葛帅[6](2021)在《合肥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双循环”新格局下,都市圈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新路径。都市圈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和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可以有效推动产业组织的发展,提升发展效率,然而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历史因素和缺乏科学规划等原因,都市圈的产业发展存在结构雷同、分工不合理、中心城市辐射力不强,以及整体的经济效应低下等问题。《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18》指出我国34个都市圈中近50%是发展型都市圈,并且这些都市圈大多数是以行政中心为单一核心的省会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是我国新兴都市圈中的典型代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合肥都市圈在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和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的发展上不断取得亮眼成绩。选取合肥都市圈为研究载体,研究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特征与演变过程,能为我国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一种路径参考和一定的政策依据。首先,基于城市土地利用、新经济地理学和新型区域分工理论,分析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内涵、内容和演化规律。其次,基于一位数产业分类数据,利用重心分析法、可视化技术、区位熵、产业间关联指数对合肥都市圈的产业空间分布、产业空间专业化和产业间空间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利用EG指数、SP指数、产业平均集中率、专业化指数、地区间专业化指数等指标对合肥都市圈制造业的产业空间组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合肥都市圈产业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服务业中心-东南制造业外围-西北农业外围”的格局。合肥都市圈的服务业重心分布在都市圈中心区域,制造业重心分布在都市圈东南方向距离经济重心较近的外围区域,而农业和采掘业重心分布在都市圈西北方向距离经济重心较远的外围区域。合肥都市圈内制造业和服务业空间分布相对分散,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关联性低于理论预期,相比之下,合肥都市圈的制造业与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的空间关联更强。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外围城市的制造业之间的存在空间关联,中心城市为外围制造业提供生产性服务。2012-2018年间,合肥都市圈制造业的产业专业化水平“不升反降”,中心城市的地区专业化水平逐渐提升,而中小城市的专业化水平上升缓慢,甚至相对下降。合肥都市圈制造业产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主要发生在产业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东南地区,制造业产业也有向西北方向的农业外围区逐渐扩散的趋势。
江影影[7](2021)在《安徽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评价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因其效率、质量、环保等方面特有的优势受到国家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各省市相继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安徽省作为装配式建筑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自2014年以来安徽省政府一直致力于装配式建筑试点城市和示范基地建设,在项目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大力推动了装配式建造技术的改革,截止2019年底,其装配式建筑累计建造面积已经超过6600万m2。与此同时,安徽省政府在装配式建筑保障措施、发展目标等方面也出台了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系统,其发展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安徽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的高低无从评定,综合衡量其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安徽省装配式建筑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结合安徽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未来几年安徽省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装配式建筑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并对安徽省装配式建筑政策支持情况及发展规模进行了分析。其次,从“驱动力(D)、压力(P)、状态(S)、影响(I)、响应(R)”五个层面确定了 20个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DPSIR模型的安徽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权重确定上,综合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赋权结果,并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14-2019年安徽省装配式建筑综合发展水平及五个层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根据2014-2019年安徽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采用GM(1,1)预测模型对2020-2025年安徽省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从“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评价标准体系、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和提升市场认可度”五个方面提出促进安徽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状态层指标最能体现安徽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水平,2014-2019年安徽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呈持续上升的趋势,综合评价指数从2014年的0.2401上升到2019年的0.7522,实现了发展水平从“较低”到“较高”三个阶段的转变,其中驱动力、状态、影响、响应层指标均呈上升趋势,而压力层指标呈波动下降趋势。(2)GM(1,1)预测模型适用于安徽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的预测,预测结果显示2020-2025年安徽省装配式建筑综合发展指数分别达到了 0.7800、0.8163、0.8561、0.8934、0.9192和0.9431,实现了发展水平从“较高”到“高”的转变。安徽省装配式建筑在未来几年的发展将持续保持上升趋势,与“十四五”期间建筑业发展重点工作及未来发展目标相契合。图[11]表[22]参[101]
耿常安[8](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中庙文旅特色小镇建设研究》文中提出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连接点,可以有效地实现特色资源、乡村环境、传统习俗、历史文化在空间上的集聚,带动优势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融合,从而实现传统城市化到新型城市化和城乡统筹融合的转变。如何利用文化资源和自然景区打造特色文旅小镇对乡村振兴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4A级景区——安徽省巢湖市中庙文旅小镇为例,立足于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首先对乡村振兴的宏观背景及特色小镇的内涵理论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将中庙小镇引入乡村振兴与建设发展的范畴,对其现状进行分层次梳理,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文旅类特色小镇进行科学分析,以定性的方法初步判别和研究小镇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建设可能的机遇与路径,全面分析该文旅小镇开发建设的全过程,明确发展优势和不足、方向和目标,建立小镇建设发展模型,对其规划建设的重难点总结。其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满意度分析为依据从本地居民和游客两者的视角进行调研,并利用Probit实证回归分析的定量模型,研究影响小镇建设满意度与未来发展的影响因素。最后,综合考虑小镇分析的现状特点、SWOT分析以及Probit实证显着性影响因素,提出促进中庙文旅小镇未来良性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提升小镇满意度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现阶段中庙文旅小镇具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但尚处于较为初级的资源消费阶段,在业态选择、特色定位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发展空间;(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中庙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小镇更应立足自身发展现状,综合考虑SWOT分析进一步提升自身特色与建设水平;(3)居民和游客视角下对小镇满意度的显着性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但存在一定的相似和借鉴,其中居民视角下的收入水平、生态环境及文化了解程度具有显着性影响,而游客视角下的收入水平、酒店服务及业态选择三个因素对其是否满意影响显着。因此,中庙小镇的建设应充分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提高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带动当地增收,与此同时注意继续注重保护原始生态环境、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合理选择产业布局、科学规划旅游业态。总的来说,本文为具有文旅特色的小镇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发展路径和参考,也为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定借鉴。图 16 表 9 参 29
张一楠[9](2020)在《中国城市公用事业PPP模式研究 ——基于合约视角下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公用事业是通过基础设施向个人或组织提供普遍性必需品和服务的产业集群的总称,具有保证物质生产、维护公共秩序、满足生活基本需求的作用,同时,还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有力保障。改革开放后,以市场化为导向,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大致历经了招商引资—扩大民营—公私合作(PPP)三个阶段。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逐步从国有企业垄断经营向民营企业特许经营的发展方式转变。正是在这一过程中,PPP作为对传统供给模式的一种替代性制度安排,起到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拓展企业发展空间的积极作用,从而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及公用事业领域逐步流行,近年来各地均推出大量PPP示范项目。与此同时,包括营建用途产生异化、社会资本参与困难、政府监管效能不足、项目合约治理与风险管理水平欠缺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值得社会各界重视并亟待解决。以合约安排为线索,可以将我国城市公用事业PPP模式存在的问题理解为PPP合约的治理问题,从而通过完善其合约条款、优化合约设计的方式为PPP模式在中国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寻找一条优化路径。有鉴于此,笔者通过对相关书籍与资料的研读,借鉴前人的理论成果,并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中国城市公用事业PPP模式进行了研究。第一,PPP模式凭借其既能有效解决地方财政压力,又能充分发挥公私各方禀赋优势的特点,逐渐成为推动我国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安排。这一部分内容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比已有国内外城市公用事业与PPP模式的相关文献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二是城市公用事业的相关特征辨析与行业类别划分。三是通过对PPP概念与内涵的探讨,阐明了其合约本质,并利用产权理论将现有PPP模式分为有限产权、混合产权、完全产权三类。四是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有关城市公用事业PPP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第二,我国城市公用事业PPP模式的适用性及存在问题。与此相关的论述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将目前我国城市公用事业PPP模式存在的问题概括为生产营建用途异化、社会资本参与困难、风险管理能力不足、政府监管效能有待提高四个方面。二是透过合约安排的视角,将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过程重新解读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固定合约阶段、分成合约阶段和PPP合约阶段。三是参照公共部门比较值法(Public Sector Comparator),将以纵向一体化为特征的PPP合约与传统行政合约在公用产品供给效率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得出PPP模式在我国公用事业领域应用的条件与范围,并辅以合肥王小郢污水处理的实际案例进行验证。第三,城市公用事业PPP项目合约的全周期风险管理。由于PPP合约的不完全性,进行PPP合约设计时需要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在把握其风险特征的基础上,实现PPP项目的全周期风险动态管理,从而保证其项目租值创造与分配上的最优化。与之相关论述,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全面准确的风险识别清单,即通过对我国40个PPP问题案例的研究,将城市公用事业PPP项目风险归纳为五大类,包括政府引致风险、法律风险、金融风险、项目建设风险和市场运营风险,合计20种,并以此建立风险清单。二是科学系统的风险预警机制。即利用模糊综合评判与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风险指标评价体系,演示如何在实践中合理评价城市公用事业PPP项目风险。三是权责清晰的风险分担框架,即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将PPP风险因素分级,然后采用层级关联与要约仲裁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城市公用事业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框架。四是群策群力的社会共治环境,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视角出发,结合传统礼教与公序良俗的规范作用,为处理城市公用事业PPP项目的风险问题提供一个更全面的角度。第四,中国城市公用事业PPP合约的优化设计。在PPP项目风险全周期管理的框架下,以数理模型为分析工具,通过探讨项目租值的创造与分配,对PPP合约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实现PPP项目的资源最优配置。与之相关论述,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城市公用事业PPP合约的基本框架概述,包括项目类型与收费机制、主要合约条款以及合约设计准则。二是通过构建数理模型,说明在管制的局限条件下,各个生产要素在合约中所占比例及其变化情况,并对影响项目租值创造与分配的因素进行分析。三是基于PPP合约的不完全性,构建动态博弈的数理模型,并对影响项目租值创造与分配的因素进行分析。四是综合全文的研究分析,从完善PPP合约的收益条款、风险条款、主体条款、监管条款、补充条款五个方面,对城市公用事业PPP合约进行优化设计。第五,发展中国城市公用事业PPP模式的相关政策建议。总结全文的研究结论,有以下四条政策建议。一是实现我国城市公用事业PPP模式的良性发展就要优化其项目合约的设计,主要包括完善模式匹配机制,合理配置项目租值,实现风险动态管理。二是PPP项目合约要以法律框架为依托,突出合约合法合规审查,厘清PPP合约法律关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能够为PPP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三是城市公用事业PPP模式的发展需要政府监管的保驾护航。树立全新监管理念,完善政府监管体系,健全监管监督机制,是加强政府监管的三个重要手段。四是发展我国城市公用事业PPP模式需要社会共治,可以通过突出社会规范作用,建立公众问责机制,塑造社会共治环境来实现。总而言之,PPP模式的本质是建立在公共部门(政府)与私人部门(社会资本)之间的合约安排,实现中国城市公用事业PPP模式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应当着眼于PPP模式的合约治理,根据具体PPP项目所面临的局限条件,在项目缔约之前,项目试运营期间、项目中期评估阶段适时完善合约条款,从而不断优化PPP的合约设计,为发展我国城市公用事业PPP模式提供一条有效的路径。
岳燕祥[10](2020)在《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同时,我国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更为复杂,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仍旧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搅动着全球化的进程;国内“三期叠加”仍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探索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迫在眉睫。伴随着生产要素向旅游业的大量集聚、旅游生产力的日益加强,旅游生产关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加广泛而深刻,以及旅游发展中凸显出来的优化产业结构、提质增效中的积极作用,旅游化正成为我国日益重要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城市是一个国家最重要和活跃的组成单元,城市效率反应着一个城市的发展能力,城市的旅游发展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由此,本研究以城市为切入点,立足城市发展,对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以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具有相同的发展因素,以及城市旅游化通过对城市发展投入、产出因素的影响而对城市效率产生作用,城市效率的认知与实践惯性也作用于城市旅游化发展为支撑,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关联关系的假设,同时在论述城市类型和城市定位多样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的假设。其次,开展了定性分析。一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另一方面由于“旅游化”、“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本就是三个动态概念,而“城市”则是一个时空交叠的整体,故通过回溯历史,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下城市与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推演。上述研究完善了对相关概念的认知,同时得出: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旅游化是在后工业社会应运而生的一种生产方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中旅游业逐步上升为主导产业,在生活领域中旅游成为人们不能缺少的内容的动态过程。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驱动下的必然趋势,是当下可与工业化并行的有效生产方式,对缓解工业化发展中的伴生问题,以及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和增强人民幸福感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着科学严谨、逻辑合理与切实可操作的原则,在吸收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并分别运用线性权重法和SBM-DEA法测算和分析了我国2007年-2016年间268个地级及以上样本城市的旅游化指数值及增长率和城市效率指数值及增长率,应用协整模型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论证了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在时间维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空间维度,利用四象限分析模型及交叉组合法将城市分类为十六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城市的旅游化发展特征、城市效率特征进行了阐述,同时给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最后,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将研究的创新归纳为优化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指标体系、以城市发展为立足点来研究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依城市类型的差异客观理智地给出不同的旅游化发展建议。从旅游学人的角度,提出三个观点以讨论,分别是:1、旅游化是顺应历史的必然却不是旅游业的一支独大;2、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3、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对相关知识和思想进行创造性探索将是一项长久的使命。同时,从认知的使命角度,总结了研究的局限并对未来研究可拓展的方向进行了阐述。
二、关于合肥市城镇化水平及其发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合肥市城镇化水平及其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安徽省城镇化及其生态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人口城镇化 |
1.2.2 土地城镇化 |
1.2.3 人口和土地城镇化关系 |
1.2.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社会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遥感数据 |
2.2.2 统计数据与矢量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人口和土地城镇化评价方法 |
2.3.2 空间格局分析 |
2.3.3 异速生长模型 |
2.3.4 地理加权回归 |
2.3.5 城镇化速率协调模型 |
2.3.6 耦合协调模型 |
2.3.7 地理探测器 |
2.3.8 生态环境变化模拟分析 |
2.4 数据预处理 |
2.4.1 夜间灯光数据预处理 |
2.4.2 地理探测器数据离散化 |
2.4.3 指标预处理及权重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3 安徽省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时空演变 |
3.1 人口城镇化概况及时空演变分析 |
3.1.1 人口城镇化概况 |
3.1.2 人口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3.2 土地城镇化概况及时空演变分析 |
3.2.1 土地城镇化概况 |
3.2.2 夜间灯光强度-土地城镇化异速生长特征评价 |
3.2.3 土地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分析 |
4.1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速率协调分析 |
4.2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
4.2.1 耦合协调时空特征 |
4.2.2 耦合协调空间聚类特征及演化 |
4.3 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耦合驱动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城镇化的生态响应格局 |
5.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变化 |
5.1.1 城镇化与植被指数变化 |
5.1.2 城镇化与生态价值变化 |
5.2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影响 |
5.2.1 城镇化对植被覆盖影响 |
5.2.2 城镇化对生态价值影响 |
5.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础概念 |
2.1.1 商品住宅 |
2.1.2 商品住宅价格 |
2.1.3 商品住宅价格特征 |
2.2 理论基础 |
2.2.1 商品住宅市场需求理论 |
2.2.2 商品住宅市场供给理论 |
2.2.3 商品住宅市场供求均衡理论 |
2.2.4 区位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市场与价格分析 |
3.1 中部六省及其省会城市概况 |
3.1.1 中部六省概况 |
3.1.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概况 |
3.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3.2.1 地区生产总值 |
3.2.2 年末常住人口 |
3.2.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3.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及其影响因素概况 |
3.3.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房地产住宅开发投资额 |
3.3.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竣工面积 |
3.3.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销售面积 |
3.3.4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变动趋势 |
3.4 小结 |
第4章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及研究方法 |
4.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2 指标选取 |
4.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 |
4.2.1 主成分分析法 |
4.2.2 逐步回归法 |
4.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模型的构建 |
4.3.1 共性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
4.3.2 个性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
4.4 小结 |
第5章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数据收集与整理 |
5.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的共性因素分析 |
5.2.1 因子分析 |
5.2.2 回归分析 |
5.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的个性因素分析 |
5.3.1 太原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5.3.2 郑州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5.3.3 合肥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5.3.4 武汉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5.3.5 南昌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5.3.6 长沙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5.4 汇总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的优化建议 |
6.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的共性优化建议 |
6.1.1 采取措施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
6.1.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
6.1.3 加快完善住宅市场体系 |
6.1.4 通过信贷政策、调节土地供应,解决商品住宅供需矛盾 |
6.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的个性优化建议 |
6.2.1 太原市商品住宅价格的优化建议 |
6.2.2 郑州市商品住宅价格的优化建议 |
6.2.3 合肥市商品住宅价格的优化建议 |
6.2.4 武汉市商品住宅价格的优化建议 |
6.2.5 南昌市商品住宅价格的优化建议 |
6.2.6 长沙市商品住宅价格的优化建议 |
6.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3)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城市群经济发展 |
1.3.2 金融活动及其空间发展 |
1.3.3 金融发展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 |
2.1 金融空间结构 |
2.1.1 金融空间结构的概念界定 |
2.1.2 狭义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 |
2.1.3 广义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 |
2.1.4 金融活动的空间关系演变 |
2.2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 |
2.2.1 城市群的演变 |
2.2.2 城市群经济的协调发展 |
2.2.3 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2.3 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机理 |
2.3.1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 |
2.3.2 狭义金融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 |
2.3.3 广义金融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 |
第3章 城市群金融空间发展水平的绩效评价 |
3.1 城市群金融的发展现状 |
3.1.1 城市群金融发展现状 |
3.1.2 城市群金融发展问题 |
3.2 城市群金融空间结构的时空演进分析 |
3.2.1 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来源 |
3.2.2 因子分析模型和相关指标 |
3.2.3 威尔逊模型和相关指标 |
3.2.4 F-H模型和相关指标 |
3.3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测度 |
3.3.1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总体特征 |
3.3.2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的地理区位分布特征 |
3.4 城市群金融空间辐射度测度 |
3.4.1 城市群金融资源总量特征 |
3.4.2 城市群金融空间辐射特征 |
3.5 城市群的金融一体化程度测度 |
3.5.1 F-H模型 |
3.5.2 城市群金融一体化特征 |
3.6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状况 |
3.6.1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整体特征 |
3.6.2 不同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特征 |
3.6.3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层级性特征 |
3.7 小结 |
第4章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绩效评价 |
4.1 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概况 |
4.1.1 城市群经济总体发展情况 |
4.1.2 各个城市群经济发展情况 |
4.2 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测度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结果分析 |
4.3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
4.3.1 研究方法 |
4.3.2 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
5.1 金融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研究 |
5.1.1 研究方法 |
5.1.2 结果分析 |
5.2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5.2.1 解释变量选择 |
5.2.2 研究方法 |
5.2.3 结果分析 |
5.3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5.3.1 金融空间结构对不同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5.3.2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城市群金融空间发展的主要结论 |
6.2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结论 |
6.3 金融空间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结论 |
第7章 金融空间优化和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优化金融空间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1 因地制宜实行差异性的优化措施,促进金融空间高效发展 |
7.1.2 探索行之有效的金融空间发展模式,促进金融空间一体化发展。 |
7.2 提升优化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
7.2.1 基础性金融资源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7.2.2 金融业态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7.2.3 金融创新与服务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相关概念释义 |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
1.4.2 住区规划设计 |
1.4.3 建筑类期刊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3.1.3 研究阶段划分 |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
3.3.4 住宅区的改建 |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
3.5 特征总结 |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4.1.3 研究阶段划分 |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2.1 规划建设概况 |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2.3 规划布局特征 |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3.1 综合开发模式 |
4.3.2 区位特征 |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3.4 规划布局特征 |
4.3.5 综合区的建设 |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
4.4.1 发展历程概述 |
4.4.2 改造方式 |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
4.5.1 规划建设概况 |
4.5.2 规划布局特征 |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
4.6 特征总结 |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
4.7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5.1.3 研究阶段划分 |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
5.5 特征总结 |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安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乡村振兴 |
二、新型城镇化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二元发展理论 |
二、偏向理论 |
三、增长极理论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五、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相互作用机理 |
第三章 安徽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
第一节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与方法 |
一、测度原则 |
二、乡村振兴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三、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
四、综合测算方法 |
第二节 安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 |
一、样本选取 |
二、乡村振兴水平测度分析 |
三、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分析 |
第四章 安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影响分析 |
第一节 面板VAR模型 |
一、模型形式 |
二、单位根检验 |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四、GMM估计 |
五、模型应用分析 |
第二节 安徽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影响实证分析 |
一、单位根检验 |
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 |
三、滞后阶数的确定及GMM估计 |
四、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 |
五、稳健性检验 |
第五章 安徽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关系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耦合协调模型 |
一、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内涵 |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
第二节 安徽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实证分析 |
一、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
二、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演变 |
三、收敛性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区域间差异明显 |
二、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
三、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较强 |
四、协调度空间分布不均衡明显 |
第二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
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化发展 |
二、调整城镇体系布局,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
三、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
四、因地制宜,科学制定规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合肥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产业分类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合肥都市圈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合肥都市圈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合肥都市圈的发展现状 |
一、合肥都市圈在安徽省的发展现状 |
二、合肥都市圈在长三角的发展现状 |
三、合肥都市圈产业发展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理论与测度 |
第一节 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基础理论 |
一、城市土地利用理论 |
二、新经济地理理论 |
三、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理论 |
第二节 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理论分析 |
一、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内涵 |
二、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内容 |
三、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理论分析 |
四、关于合肥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研究假设 |
第三节 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测度 |
一、都市圈产业空间分布的测度 |
二、都市圈产业空间专业化的测度 |
三、都市圈产业间空间关联的测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肥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研究 |
第一节 合肥都市圈产业的空间分布分析 |
一、数据说明 |
二、三次产业的空间分布 |
三、四大类制造业产业空间分布 |
四、19 个细分产业的空间分布 |
第二节 合肥都市圈产业空间专业化分析 |
一、都市圈的产业空间专业化分析 |
二、都市圈内产业空间专业化分析 |
第三节 合肥都市圈产业间的空间关联分析 |
一、都市圈的产业间的空间关联分析 |
二、都市圈内产业间的空间关联分析 |
三、中心-外围城市产业间的空间关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产业空间组织分析 |
第一节 数据指标说明 |
第二节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分析 |
一、制造业产业的集聚与扩散 |
二、制造业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三节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空间专业化分析 |
一、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分析 |
二、制造业的地区间专业化分析 |
三、地区的制造业平均集中率变化 |
四、都市圈内制造业产业份额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7)安徽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评价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概述与发展现状研究 |
2.1 装配式建筑概述 |
2.1.1 装配式建筑概念 |
2.1.2 装配式建筑特点 |
2.1.3 相关概念辨析 |
2.2 发展现状研究 |
2.2.1 国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状况 |
2.2.2 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状况 |
2.2.3 安徽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状况 |
第三章 安徽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3.2 DPSIR模型 |
3.2.1 DPSIR模型概念 |
3.2.2 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3.2 评价指标的解释 |
第四章 安徽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评价 |
4.1 数据来源及标准化处理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4.2 权重的确定 |
4.2.1 主观权重的确定 |
4.2.2 客观权重的确定 |
4.2.3 综合权重的确定 |
4.3 综合评价 |
4.3.1 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等级的划分 |
4.3.2 安徽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分析 |
第五章 安徽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预测 |
5.1 预测模型 |
5.1.1 预测模型的选择 |
5.1.2 GM(1,1)预测模型 |
5.2 模型精确度检验 |
5.3 发展水平预测 |
5.3.1 预测模型的确定及精度检验 |
5.3.2 发展水平预测结果 |
5.4 提升安徽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对策建议 |
5.4.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
5.4.2 强化评价标准体系 |
5.4.3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
5.4.4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
5.4.5 提升市场认可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GM(1,1)预测模型的MATLAB代码及结果 |
附录B 安徽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重要程度问卷调查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乡村振兴战略下中庙文旅特色小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特色小镇相关实践案例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乡村振兴核心概念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定义及内涵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策略 |
2.2 特色小镇核心概念 |
2.2.1 特色小镇界定 |
2.2.2 文旅特色小镇主要特征及分类 |
2.2.3 文旅特色小镇与其他特色小镇的区别 |
2.3 特色小镇和乡村振兴的关联性 |
2.4 满意度与特色小镇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关联性 |
2.5 相关理论 |
2.5.1 乡村振兴的模式 |
2.5.2 特色小镇建设路径基本理论 |
2.5.3 新型城市化理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中庙文旅小镇建设SWOT分析 |
3.1 小镇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环境 |
3.1.3 社会经济 |
3.1.4 历史沿革 |
3.2 小镇文旅建设优势 |
3.2.1 生态环境良好且区位优越 |
3.2.2 文化资源禀赋与交通条件 |
3.3 小镇文旅建设劣势 |
3.4 小镇文旅建设机遇 |
3.5 小镇文旅建设挑战 |
3.5.1 区位优越而交通滞后 |
3.5.2 资源丰富而业态单薄 |
3.5.3 建设超前而功能失衡 |
3.5.4 文化深厚而特色迷失 |
3.6 小镇建设发展方向策略及SWOT分析总结 |
第四章 满意度调查及其分析下的建设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1 中庙文旅小镇满意度调查分析 |
4.1.1 调查问卷设计 |
4.1.2 调查问卷说明和实施步骤 |
4.2 基于本地居民满意度的建设影响因素调查 |
4.2.1 本地居民对中庙小镇基础设施态度 |
4.2.2 本地居民生活水平及其对文旅影响 |
4.3 基于游客的满意度的建设影响因素调查 |
4.3.1 选择中庙文旅小镇旅游的原因调查 |
4.3.2 中庙文旅小镇旅游设施现状游客体验调查 |
4.4 Probit实证分析满意度调查模型 |
4.4.1 Probit模型说明与满意度概念介绍 |
4.4.2 模型的选择与设定 |
4.4.3 数据说明 |
4.5 本地居民现状调研背景下的满意度及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
4.5.1 变量定义与量化 |
4.5.2 变量相关性分析 |
4.5.3 影响因素Probit回归分析及检验 |
4.6 游客体验现状调研背景下的满意度及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
4.6.1 变量定义与量化 |
4.6.2 变量相关性分析 |
4.6.3 影响因素Probit回归分析及检验 |
4.7 满意度调查分析下的影响因素分析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满意度调查的中庙文旅小镇建设对策 |
5.1 保护原始生态环境 |
5.2 精心设计空间布局 |
5.3 发掘历史文化资源 |
5.3.1 弘扬原有焦姥文化资源 |
5.3.2 挖掘当地特色文旅资源 |
5.4 积极规划发展产业 |
5.5 科学选择旅游业态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9)中国城市公用事业PPP模式研究 ——基于合约视角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文献述评 |
1.2.2 国内相关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框架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主要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城市公用事业特性及相关理论 |
2.1.1 城市公用事业的网络性 |
2.1.2 垄断性与自然垄断理论 |
2.1.3 公用性与公用物品理论 |
2.2 城市公用事业PPP模式的相关概念 |
2.2.1 PPP模式的合约本质 |
2.2.2 PPP模式的发展背景 |
2.2.3 PPP模式的类型划分 |
2.3 从新古典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3.1 合约理论 |
2.3.2 产权理论 |
2.3.3 交易费用理论 |
2.3.4 博弈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城市公用事业PPP模式适用性及存在问题 |
3.1 城市公用事业PPP合约的适用性分析 |
3.1.1 PPP合约与产业结构 |
3.1.2 PPP合约的效率边界 |
3.1.3 PPP合约的应用条件 |
3.2 PPP合约应用实例分析—以合肥王小郢污水处理项目为例 |
3.2.1 项目概况 |
3.2.2 合约分析 |
3.2.3 假说验证 |
3.3 城市公用事业PPP合约的现存问题 |
3.3.1 营建用途产生异化 |
3.3.2 社会资本参与困难 |
3.3.3 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
3.3.4 监管效能有待提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城市公用事业PPP合约制约因素及风险分析 |
4.1 城市公用事业PPP合约设计中的制约因素 |
4.1.1 城市公用事业PPP合约设计 |
4.1.2 PPP合约的不完全性与风险 |
4.1.3 城市公用事业PPP合约的风险特征 |
4.2 城市公用事业PPP项目合约的风险识别 |
4.2.1 PPP项目合约的内部风险 |
4.2.2 PPP项目合约的外部风险 |
4.2.3 城市公用事业PPP风险的识别方法 |
4.3 城市公用事业PPP项目合约的风险清单 |
4.3.1 城市公用事业PPP项目的案例归纳 |
4.3.2 城市公用事业PPP项目风险清单建立 |
4.3.3 城市公用事业PPP项目的风险释义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城市公用事业PPP合约的风险管理 |
5.1 城市公用事业PPP合约风险的预警机制 |
5.1.1 PPP项目的风险评估 |
5.1.2 PPP与模糊综合评判法 |
5.1.3 PPP合约风险评估的案例演绎 |
5.2 城市公用事业PPP合约的风险分担框架 |
5.2.1 PPP合约的风险分担 |
5.2.2 层级关联与责任归属 |
5.2.3 归责不明与仲裁机制 |
5.3 城市公用事业PPP项目风险的社会共治 |
5.3.1 交易费用视角下的风险度量 |
5.3.2 礼仪规范下的PPP项目风险 |
5.3.3 PPP项目风险的社会性监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城市公用事业PPP项目合约的优化设计 |
6.1 城市公用事业PPP项目合约的基本框架 |
6.1.1 PPP项目类型与收费机制 |
6.1.2 PPP项目合约的主要条款 |
6.1.3 PPP项目合约的设计准则 |
6.2 完全信息条件下的PPP合约分析 |
6.2.1 租值配置模型 |
6.2.2 政府管制约束 |
6.2.3 推理结果分析 |
6.3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PPP合约分析 |
6.3.1 租值配置模型 |
6.3.2 动态博弈分析 |
6.3.3 推理结果分析 |
6.4 城市公用事业PPP合约的优化设计 |
6.4.1 PPP合约的收益条款设计 |
6.4.2 PPP合约的风险条款设计 |
6.4.3 PPP合约的其它条款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发展中国城市公用事业PPP模式的相关政策建议 |
7.1 优化城市公用事业PPP合约设计 |
7.1.1 完善模式匹配机制 |
7.1.2 合理配置项目租值 |
7.1.3 实现动态风险管理 |
7.2 完善PPP合约的法律保障 |
7.2.1 突出合约合法合规审查 |
7.2.2 厘清PPP合约法律关系 |
7.2.3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7.3 加强城市公用事业PPP政府监管 |
7.3.1 树立全新监管理念 |
7.3.2 完善政府监管体系 |
7.3.3 健全监管监督机制 |
7.4 推动城市公用事业PPP项目社会共治 |
7.4.1 突出社会规范作用 |
7.4.2 建立公众问责机制 |
7.4.3 塑造社会共治环境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PPP项目风险因素权重及其影响程度判断专家调查问卷 |
(10)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立论基础:旅游成为城市的一种生产方式 |
1.2.1 生产力要素向旅游集聚 |
1.2.2 旅游生产关系影响深入 |
1.2.3 旅游业社会贡献率提高 |
1.3 基本问题: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1.3.1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基础格局 |
1.3.2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演化规律 |
1.3.3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正效机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结构 |
2 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旅游化 |
2.1.2 城市旅游化 |
2.1.3 城市效率 |
2.2 文献分析 |
2.2.1 旅游化研究综述 |
2.2.2 城市效率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1.1 假设一: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协同关系 |
3.1.2 假设二: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性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定性研究 |
3.2.2 定量研究 |
3.3 样本与数据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
4.1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
4.1.1 既有的旅游化指标体系分析 |
4.1.2 旅游化指标体系的优化原则 |
4.1.3 优化的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
4.2 城市旅游化测算与分析 |
4.2.1 权重分配 |
4.2.2 数据处理 |
4.2.3 测算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
5.1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
5.1.1 既有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分析 |
5.1.2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优化原则 |
5.1.3 优化后的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
5.2 城市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
5.2.1 方法说明与数据处理 |
5.2.2 测算结果与数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间关系分析 |
6.1 方法说明 |
6.1.1 时间序列的稳定性及其检验 |
6.1.2 协整检验 |
6.1.3 误差修正模型 |
6.2 数据预处理 |
6.3 时间关系分析 |
6.3.1 平稳性检验 |
6.3.2 旅游化和城市效率协整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空间关系分析 |
7.1 分析说明 |
7.1.1 分析模型构建 |
7.1.2 城市分类说明 |
7.2 空间关系分析 |
7.2.1 城市旅游化的空间特征分析 |
7.2.2 城市效率的空间特征分析 |
7.2.3 交叉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总结 |
8.1 研究内容 |
8.1.1 城市旅游化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
8.1.2 城市效率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
8.1.3 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关系 |
8.2 研究见解 |
8.2.1 旅游化是历史发展必然而非一支独大 |
8.2.2 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 |
8.2.3 并非所有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 |
8.3 研究创新 |
8.3.1 概念的创新 |
8.3.2 理论的创新 |
8.3.3 策略的创新 |
8.4 研究展望 |
8.4.1 研究局限 |
8.4.2 研究拓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2007-2016年) |
附录 B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排名(2007-2016年) |
附录 C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增长率(2007-2016年) |
附录 D 中国城市效率指数(2007-2016年) |
附录 E 中国城市效率增长率(2007-2016年)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关于合肥市城镇化水平及其发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省城镇化及其生态响应研究[D]. 谢毅.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2]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姜明亮.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D]. 徐文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4]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5]安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关系研究[D]. 戴学勇.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6]合肥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研究[D]. 葛帅.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7]安徽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评价及预测研究[D]. 江影影.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9)
- [8]乡村振兴战略下中庙文旅特色小镇建设研究[D]. 耿常安.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9]中国城市公用事业PPP模式研究 ——基于合约视角下的分析[D]. 张一楠. 吉林大学, 2020(03)
- [10]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D]. 岳燕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标签:商品房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