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类活动对温室效应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胡永云[1](2022)在《气候系统和全球变暖——解读2021年诺贝尔物理奖》文中研究指明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位气候学家和一位理论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理解复杂物理系统领域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相信很多人会感到惊讶,为什么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位气候学家.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给予解读:为什么气候系统被称为复杂的物理系统,全球变暖的现状和未来,全球变暖的物理基础和科学简史,两位气候学家是如何基于基础物理理论建立了预测全球变暖的模型,以及检测和归因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的方法.
宋琳[2](2021)在《中学生“氧循环”跨学科理解的测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人类由工业时代迈入信息时代,新时代带来了新特点,同时,对公民也提出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国内外纷纷提出人才培养的新目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倡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或“关键能力”(Key Competency),强调沟通、人际关系和自主行动能力。美国教育界则提出“21世纪型能力”(21st Century Skills),包含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协同和创新性4种社会生存必需的能力。与此同时,我国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在面对真实情境或问题解决时,展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尽管世界各国在概念表述上不一致,但其都关注学生自主运用知识,讨论真实现象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实现培育,因此需要学生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随着知识数量的急剧增长,这些知识不再受学科界限的限制,使得社会各领域关键性问题的解决,往往单一的学科知识不能胜任,需要学生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跨学科理解。跨学科理念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美国的《K-12科学教育的框架:实践、交叉概念以及核心观念》中明确提出“交叉概念或跨学科概念”,其他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标准或进行跨学科教学实践,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理解至关重要。评估能够为跨学科理解的现状提供实证数据,为课程和教学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但是,跨学科评估被称为跨学科教育的“黑洞”,国内对跨学科测评是比较匮乏的。因此,本研究旨在开发和实施一项评估,以测查学生对“氧循环”主题的跨学科理解。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描述了各种形式的氧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运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相关内容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四个学科。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的梳理以及对国内外氧循环已有研究的分析,构建了“氧循环”内容框架,包括氧气、二氧化碳、氧化反应、燃烧、气体溶解度、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能量守恒定律、地球的外部圈层等学科具体知识,并通过氧循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6个社会科学问题——化石燃烧、水体保护、海洋酸化、全球变暖、能量流动——展现氧循环的主要概念,旨在学生解决真实情境的问题中,测查学生的跨学科理解。通过对跨学科测评相关文献的综述,建构了本研究的跨学科理解理论框架。跨学科理解强调学科知识的基础作用,以学生回答中涉及的相关学科数目为依据,划分跨学科理解的水平。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包括由低到高三个水平:单学科、部分跨学科和充分跨学科,能够包含不同学生的跨学科理解水平。基于“氧循环”内容框架和跨学科理解水平框架,开发了跨学科理解测查工具,对山东省内的4所规范化学校的初三、高一和高二共311名学生,进行大样本测试。运用Rasch部分给分模型(PCM)对测查工具进行分析,这些测试项目显示了较好的心理测量特性。采用SPSS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和推断性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初三的学生与高一学生的跨学科理解不存在差异,高二与初三、高一学生的跨学科理解均存在极显着性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水平1的学生比例下降,水平3呈现上升趋势,水平2趋于稳定。同时,对开放题中学生回答进行定性分析,提出假设: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影响其跨学科理解。最后,基于本研究的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增强学科教师的跨学科意识;凸显跨学科的教师教学策略;提供学生进行跨学科理解的机会。本研究的创新点有以下三个:(1)基于不同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国内外氧循环相关研究,建构“氧循环”内容框架;(2)提出跨学科理解理论框架,包括单学科、部分跨学科和充分跨学科三个水平;(3)开发了中学生“氧循环”跨学科理解测查工具,包括多项选择题和开放题,共14个项目。
王梦瑶[3](2021)在《基于地理尺度思想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地理现象和过程发生在一定的空间地域和时间阶段,对其进行研究要考虑地理尺度问题。地理教学中教师需利用尺度理论组织教学,构建具有层次性和启发性的地理课堂,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近年来,地理学界对地理尺度思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尺度思想的培养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对高中生地理尺度思想培养的现状开展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养学生地理尺度思想的教学策略,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地理尺度思想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界定了“地理尺度”、“地理尺度思想”等核心概念。采用问卷调查分析了高中地理尺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地理问题中存在尺度问题,但地理教师对地理尺度思想的认知程度偏低,缺少教学内容组织和实施的策略。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2019年)中尺度思想的内容及其呈现方式,分析结果表明,课标和教材都更加注重体现尺度划分、尺度关联和尺度效应思想,教材以文字描述、图片和活动等形式呈现地理尺度思想。在地理尺度教学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高中地理尺度教学的策略。包括:提高教师对地理尺度思想的认知,选择适合开展地理尺度教育的内容,优化地理教学方式(增强地理图像的尺度表现力、基于尺度思想设置有效的问题链、利用单元教学方式整合尺度思想、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呈现多个尺度)。基于地理尺度教学的策略,笔者选择“全球变暖”一节内容,进行了地理尺度教学实践,并在教学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反思,以改进高中地理尺度教学。
边晓辉[4](2020)在《赣江上游章江流域LUCC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指出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日益加剧,致使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已成为不可争议的事实。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研究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早已成为国际上的热门话题,LUCC对气候的改变主要从陆空两个生态系统展开的,而流域又最能体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对于流域的土地覆被、景观格局和气候变化等已成为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选用赣江上游的典型区域—章江流域作为研究区,运用“3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借助流域内的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数据、气象数据和水文数据,采用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动态度、开发度、转移矩阵、重心偏移、景观格局指数、线性趋势法和相关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该流域近30年来土地利用/覆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景观格局的斑块从局部到整体的分布情况,探讨了章江流域近50年来气候变化的时空特点,并借助年鉴数据定量分析了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及景观水平指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近30年来流域内土地利用/覆被一直处于慢速度的发展状态,主要的景观类型为林地、草地和耕地。其中林地面积先增后减,最大覆盖率(46.01%)出现在2017年,重心位于崇义县境内。建设用地具有最大开发度(9.8%),在2008年重心由上犹县转移至南康区境内。(2)30年来流域内优势景观类型为林地和耕地,但二者都呈下降趋势。景观的破碎化状态为增-减-增的趋势,1987—1996年是破碎化程度较大的时期。景观多样性整体上呈现减-增-减的趋势,1996年景观多样性最差,2017年后可能仍有下降趋势。(3)过去近60年来,气温和降水量以0.155℃·(10a)-1和6.62mm·(10a)-1速率上升,历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分别是19.24℃和1594.15mm。高温区位于流域东南部。降水量充沛区域集中在流域的西南部,降水量相对较小的区域位于流域的东部。相对湿度和日照百分率以0.24%·(10a)-1和1.08%·(10a)-1的速率下降。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与日照百分率为77.65%和39.67%。相对湿度较大区域集中在流域中部的高海拔地区。日照百分率最高值分布基本与高温区一致。(4)章江流域主要的景观类型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于社会经济因素。林地面积变化主要受自然因素(高程、坡度和降水等)的影响较为显着。草地面积变化主要受高程、坡度、日照百分率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较大,其中自然因素的地形地势影响程度大于气候因素。耕地面积变化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的控制,即国民生产总值、第一生产总值、第二生产总值和第三生产总值。建设用地面积变化受高程、坡度、国民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和第二生产总值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而影响较大的是社会经济因素。景观水平指数中仅有CONTAG和SHEI与驱动因素有较为显着的相关性,二者所受的影响主要以社会经济因素为主,自然因素次之。
尤旭东[5](2020)在《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分析及其教学方法设计》文中指出《地理教育国际宪章(1992年版)》中,提到“课程设计者必须密切注意到特殊需要的学生,以及学生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需要。”《2016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在地理教育研究中也指出要对不同的学习者群体提供最好的地理教学。可见,国际上在地理教学中重视不同阶段、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的发展,而行为动词恰好能够反映学生学习的不同水平。通过行为动词的研究,有利于教师明确其所指向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并把握教学程度,又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对2017版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进行了分析,同时又对行为动词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得出结论如下:第一,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特征表现为:1.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种类少,其学习水平由低到高为说明、比较、解释、分析4种。依据其行为目标可知,分析和解释均侧重对影响类知识的学习,说明则侧重对意义类知识的学习。2.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处于分析水平和理解水平。3.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都主要指向综合思维,但在综合思维的二级指标中,四类行为动词均以要素综合为主。第二,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教学方法:从认知方法角度,主要有地图法、分析法、直观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从教学手段角度,主要有地理示意图、视频、案例材料、地理形象直观教具;从组织方法角度,主要有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问答法。行为动词“说明”类的教学方法多为:直观法+视频+问答法、案例分析法+案例材料+案例教学法、分析法+地理形象直观教具+讨论法;行为动词“比较”类的教学方法为:综合比较法+地理示意图+讨论法;行为动词“解释”类的教学方法多为:推理法+地理形象直观教具+模拟实验法、地图法+地理示意图/地理统计图表+读书指导法;行为动词“分析”类的教学方法多为:地图法+地理示意图+讨论法、直观法+视频+讨论法、分析法+地理示意图+讨论法。第三,设计了4个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教学实施案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发展异同、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李旦[6](2020)在《万泉河上游林区径流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识别》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流域水文过程变化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万泉河流域地处热带季风海洋湿润气候区,热带森林资源丰富,有重要的涵养水源功能,同时,该区域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受热带气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其水资源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自然脆弱性。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使流域产流汇流过程和水文情势发生明显改变,因此,研究万泉河上游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对揭示不同区域变化环境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机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以万泉河上游为研究对象,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分析气候变化特征;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规律;应用水文指标法(IHA)、变化范围法(RVA)和直方图匹配法(HMA)和年内径流分析法分析水文情势变化特征;进而基于SWAT模型模拟径流,用影响要素分离法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以及模拟不同气候和土地利用情景下的水文响应。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1967-2014年年际降水量呈微弱上升趋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462.22mm,年际降水波动较大,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呈单峰型分布,5-11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0%-90%。多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为28.7℃和21.6℃,二者均呈上升趋势。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083.0mm,年际蒸发量呈上升趋势,并且年际波动较大。蒸发量上升主要与天然林遭到破坏,大量种植人工林(橡胶林和其它经济林)相关。(2)对比1988年和2014年两期土地利用图,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其他经济林、橡胶林和天然林,万泉河上游森林覆盖率较高,占总面积的89%。从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来看,橡胶林、水域和居民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其中,橡胶林面积显着增加,增幅为54.90%,天然林面积显着减小,减幅为29.54%。就土地利用变化结构而言,流域内各土地利用存在相互替换现象。土地利用概率转移以耕地向人工林(橡胶林和其它经济林)的转入最大。(3)1967-2014年径流量呈减小趋势,多种变异点检测法诊断出,万泉河上游径流变异年份为1990年,变异后径流序列明显改变,多项水文指标显着改变,尤其是逆转次数显着增加,增幅为28.81%,RVA法的水文改变度DR为89.85%,发生了高度变异,HMA法的水文改变度DH为66.34%,表现为中度变异。径流受降水的直接影响,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其中径流的集中期变异前后均为10月份,变化不大。相对于变异前,变异后水利工程和土地利用变化降低了径流年内不均匀系数、径流内年完全调节系数和集中度,表明径流年内分配更加均匀。(4)在分析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基础上,构建流域SWAT水文模型,利用SWAT_CUP软件辅助参数敏感性分析、率定与验证。参数敏感性结果表明有效田间持水量(SOL_AWC)、地下水再蒸发系数(GW_REVAP)、基流Alpha系数(ALPHA_BF)、土壤蒸发补偿系数(ESCO)、浅层地下水径流系数(GWQMN)、SCS径流曲线系数(CN2)、地下水迟滞时间(GW_DELAY)七个参数是对径流模拟最敏感的参数。率定期(变异前1967-1978年)参数R2和Ens分别为0.84和0.82,验证期(变异前1979-1990年)参数R2和Ens分别为0.91和0.84。结果表明SWAT模型在万泉河上游具有较好的适用性。(5)人类活动是径流减少的主导因素,但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十分重要,尤其是降水变化。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其它人类活动对径流减小的贡献率分别44.05%、10.83%和45.12%。(6)基于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通过不同情景下径流变化的对比分析,径流随降水的增加而增加,平均每增加10%降水,径流平均增加23.9%,降水和径流呈正相关关系;径流随气温升高而减小,气温每升高1℃和2℃时,年均径流减少0.52%和0.92%,气温和径流呈负相关关系,且降水对径流影响较为显着。橡胶林情景径流和其它经济林情景均使径流减小,天然林情景和耕地情景使径流增大,由于基准期研究区的森林覆盖率较高,所以三种林地情景对径流影响差异不显着,橡胶林情景时径流最小,耕地情景可以显着增加径流。林地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能力和调蓄能力,因此,流域在进行旅游业开发时,需要重点保护当地特有的天然林,提高森林质量,抚育和改造人工林。
徐祥玉[7](2020)在《三种中稻模式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影响因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农业活动被认为是引起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水热等自然因子、碳氮等土壤因子、管理措施和利用方式等人为因子均会对温室气体排放产生影响。中稻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模式,探讨和研究不同中稻模式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驱动因子、分析其碳平衡和碳排放的差异,对于合理分类评估中稻模式稻田生态效益、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减排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了冷浸稻田(代表了“中稻-冬泡”模式)、稻田养虾(代表了新兴的稻田种养模式)、稻麦轮作(代表了长江流域主要的水旱轮作模式)三类中稻管理模式,在周年尺度上连续监测了气体排放、环境因子和土壤因子动态变化,分析探讨不同中稻模式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直接和间接驱动因子,分析了影响甲烷排放的关键微生物群落结构,并计算和比较了不同模式下碳平衡、碳足迹和碳效益。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冷浸稻田(CW稻田)CH4排放量显着高于普通稻田(NW稻田),在周年尺度上CH4排放通量主要受温度控制;长期淹水促使产CH4菌功能基因拷贝数数量增加并由此导致CH4大量产生是CW稻田高量CH4产生的先决条件;NW稻田在周年尺度上CH4排放通量与土壤水分显着相关。冷浸稻田N影响。冷浸稻田N2O排放显着低于普通稻田,且N2O排放主要受到温度和NH4+-N影响。2、非稻季淹水和秸秆还田显着提高中稻模式稻田CH4累积排放量,淹水使产CH4菌功能基因(mcr A)OTU明显增加、CH4氧化菌功能基因OTU明显降低。仅仅淹水条件下CH4排放主要受土壤含水量和NO3--N的影秆还田则主要受气温和NO3--N影响。CO2排放通量明显受到气温影响;淹了气态碳损失、提高系统碳平衡(碳汇效应)。3、在非稻季淹水和秸秆还田基础上,养殖小龙虾显着抑制CH4排放,养殖小龙虾使土壤产CH4菌群落结构更接近于非稻季排水措施。养殖小龙虾后CH4排放主要受气温影响、CO2排放主要受气温、DOC和NO3--N的影响,养殖小龙虾大幅度提高系统碳汇能力、明显降低N2O总排放量。无机氮含量和形态变化是N2O排放的关键驱动因子。CO2对GWP的占比超过80%,淹水条件下秸秆还田使GWP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养殖小龙虾则对秸秆还田的增温效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秸秆还田、秸秆还田+化肥显着提高稻麦轮作模式下年度CH4累积排放量,稻季排放量占全年度98.7%-100.5%。气温对所有处理CH4排放均具有明显影响;NO3--N对所有处理CH4排放具有显着负效应,NH4+-N对施用秸秆堆肥的处理CH4排放具有显着正效应。施肥会显着改变mcr A群落结构和pmo A拷贝数,pmo A拷贝数与CH4平均通量显着负相关,mcr A拷贝数与pmo A拷贝数的比值与CH4累积排放量呈现显着二次相关。施肥明显增加年度CO2平均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气温对所有处理CO2排放通量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除“全量秸秆还田+氮磷钾”处理外,土壤含水量对所有处理CO2均具有显着抑制作用。NH4+-N对所有处理N2O排放具有正效应;气温对所有施用化肥的处理N2O排放具有负效应、对无化肥的处理具有正效应。GWPCO2占总GWP比例超过90%;CO2的排放强度是CH4的15-30倍、CH4的排放强度是N2O的3-7倍。5、中稻模式稻田间接碳排放中化学肥料占比最大,化学肥料碳排放中氮肥最高。稻麦轮作年度碳足迹最低、稻虾共作次之、冷浸稻田最高。稻麦轮作碳效益最高、稻虾共作NW处理次之、冷浸稻田最低。
阮氏显(NGUYEN THI HIEN)[8](2020)在《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的出现与持续威胁着地球上所有人类和生物的生存与发展。越南作为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五个国家之一,除了采取切实的政策和行动来防止气候变化之外,对年青一代开展气候变化教育也尤为重要。自2011年以来,越南教育和培训部决定将应对气候变化内容纳入教育计划中,其最主要教育形式就是基于课程(特别是地理以及相关科目)学习与课外活动进行整合,以提高年青一代的气候理解水平、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的能力。基于此背景,笔者选择了“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本论文的目的就是更深入地研究越南学界关于气候变化教育(climate change education)的理论及实践,从而提出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便提高通过高中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有效性。为此,笔者进行探讨了国内外有关文献,调查了本国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现状;分析了越南高中地理课程中有关气候教育的内容及其教学方式,指出了越南高中气候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从三个方面上提高通过高中地理课程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效果:首先,注重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维度的教育目标,并进一步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力来革新课堂上气候变化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其次,加强组织合适的课外活动用来改变和补充学生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认知和技能。最后,笔者结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以设计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的一个专门的网站为载体,探讨越南高中气候教育的支持策略,以有效地支持高中教师,尤其是地理教师发展这项教育任务。本论文共分五章论述有关问题。第一章旨在分析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的概念、内涵、其在越南的作用和价值,以及高中地理学科对于实施气候变化教育的优势。第二章主要进行调查和访问越南七个省份12所高中164名教师和1120名高中生。根据所获取的结果,本章进行分析当今越南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现状、其情况的原因和局限性。同时,本章探究了该国气候变化教育的文献、地理科目计划内容的特征,从而发现该计划与文献的优点、缺点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高越南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气候变化教育有效性的策略。第三章通过分析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和课本,以及国内外气候变化教育的教育倾向,本论文建议了气候变化教育内容和气候变化教育的知识、技能、态度三层的目标。本章还提出六种适当和积极的教育法的特点,用法及示例,可以对气候变化教育带来良好效果。对于拥有着气候变化教育内容的地理课,本论文建构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和规则,并且还设计了高中地理课程三个年级的三个示范教案。之后,笔者进行了教学实验,并将三个示范教案教学在越南顺化省(Thua Thien Hue)两所高中,以便检查本研究内容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四章主要介绍了课外活动在实现全面教育目标中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当前越南高中实施课外活动的现状。本章也制定了目标、规则、内容和规程来有效地组织应对气候变化的课外活动。本研究提出了可以深化气候变化教育效果的七种课外活动以及其实现方式和实践例子。此外,笔者还针对两个课外活动设计了两个具体的教案,阐释组织活动的指导内容和方法,可供高中教师参考。第五章主要说明高中地理教育中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创建和使用。本章内容涉及到网站在教学,特别是在气候变化教育中的概念与作用、其设计与创建的规则、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构建过程、该网站的内容结构、接口、目录内容。并且,本章内容还指导师生对于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使用,以便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教育的效果。
江清远[9](2020)在《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的现状调查与教学分析》文中认为在“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背景下,核心素养教育融入一线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作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社会责任”,首次写入课程标准之中,其培养途径是生物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运用习近平青年社会责任有关讲话论述等教育理论对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的内涵、层次结构、心理结构和发展阶段进行理论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将高中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的内涵与李克特量表的形式结合设计问卷,对黄州城区三所不同层次高中的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现状;采用访谈法了解教师对社会责任素养的认识及教学困难。第三,以新修订的人教版生物学教材选择性必修“稳态与平衡”和“生物与环境”两个模块的内容为基础,进行社会责任教育素材的挖掘、梳理以及内涵、层次结构和发展阶段分析,并运用相关理论,对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进行策略探讨,编写出侧重于培养社会责任的教学设计案例,为本研究提供实例支撑。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内涵的再细化,更加清晰的认识该素养的内涵以及学生应达到的标准,为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提供更准确定位。(2)调查统计发现:(1)不同层次学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类型、是否担任班干部等条件下,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现状均存在一定的差异;(2)各层次的学生均具备基本的生物学社会责任的理性认知,但缺乏责任行动力;(3)教师在实施社会责任素养教学中缺乏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素材;(4)加强生物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社会责任行动力。(3)采用逆向教学设计、创设教学情景、开展实践活动、注重教育评价和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等策略进行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切实可行。(4)结合教材编写的三个侧重于社会责任培养的教学设计可为一线生物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安海波[10](2019)在《增效氮肥与施肥方式对冬小麦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文中认为增效氮肥在许多研究中被证实具有降低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潜力,但在半干旱雨养条件下不同增效氮肥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尚不清楚,研究不同增效氮肥与施肥方式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对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4-2017年在加拿大南部半干旱雨养区进行,通过两个田间试验探讨常规施肥方式(试验1)和改良施肥方式(试验2)下不同增效氮肥对3个生长季冬小麦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试验1在当地农民常用施肥方式下(常规施肥方式)设置7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ontrol)、尿素(Urea)、聚合物包膜尿素(PCU)、尿素硝铵(UAN)、UAN+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UI+NI)、UAN+脲酶抑制剂(UI)、UAN+硝化抑制剂(NI),所有肥料分两次施用:50%沟施底肥+50%春季撒施追肥。试验2为改良施肥方式,试验设置3种施肥方法:100%沟施底肥(100%底肥)、30%沟施底肥+70%秋季撒施追肥(30%底肥+70%秋季追肥)、30%沟施底肥+70%春季撒施追肥(30%底肥+70%春季追肥),4个处理:Urea、PCU、尿素+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合成肥料:Super U)、尿素+脲酶抑制剂(Urea+Instinct)以及一个不施肥处理(Control)。通过监测各生长季冬小麦田土壤N20、CO2、CH4排放、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结合作物产量,进行了全球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的计算,探讨了不同增效氮肥与施肥方式下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分析环境因素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并对综合温室效应进行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用增效氮肥相比普通氮肥不一定能够降低N20排放,也可能起到增加的作用,具体取决于肥料类型和施肥方式。在常规方式下,整体上基于UAN或Urea的增效氮肥都具有降低N2O累积排放量和N20排放系数的潜力,除NI外,基于UAN肥料的N20累积排放量均高于基于Urea的肥料,但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除UI+NI外,其余增效氮肥相比UAN和Urea都维持较低的生长季平均土壤有效氮水平。在改良施肥方式下,N20累积排放量受施肥处理和施肥方式交互作用的影响,增效氮肥相比Urea增加了 2%-10%的N2O排放,但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30%底肥+70%秋季追肥方式不利于N2O减排;Urea+Instinct和PCU相比Urea均降低土壤有效氮含量,而Super U则具有相对较高的铵态氮含量和较低的硝态氮含量,30%底肥+70%秋季追肥或30%底肥+70%春季追肥方式相比100%底肥方式均使土壤有效氮含量维持较低水平。2.在半干旱雨养条件下,施肥相比Control都具有提高冬小麦农田土壤CO2排放的趋势,是土壤CO2排放源,但施用增效氮肥相比普通氮肥(Urea或UAN)对减缓CO2累积排放没有显着影响。30%底肥+70%春季追肥相比100%底肥和30%底肥+70%秋季追肥的方式显着降低了 CO2累积排放量,降幅为3%-6%。3.CH4累积排放量表现为吸收汇,整体表现出施肥处理大于Control的趋势,说明施肥处理具有降低CH4吸收汇的潜力,不利于土壤CH4吸收,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在2014-2015生长季,施肥方式对CH4累积排放量有显着的影响,综合3个生长季数据,CH4累积排放量在不同施肥方式间的整体趋势表现为30%底肥+70%春季追肥>100%底肥>30%底肥+70%秋季追肥,说明30%底肥+70%秋季追肥方式相对来说更适合CH4减排。4.综合3个生长季的田间试验数据,通过典型相关分析进行了环境因子(气候和土壤因子)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之间关系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环境因子中,温度的变化与CO2和N2o排放关系密切,而含水量则主要影响N2O排放,环境因素对土壤中的CH4排放影响较小,相比温度和含水量,土壤因子在本研究中对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在考虑肥料类型与施肥方式的同时,应全面考虑环境因子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5.综合3个生长季GWP、产量和GHGI数据,施肥处理相比Control均提高了GWP、提高产量、降低了 GHGI。但不同处理间差异的显着性因肥料类型和施肥方式而异。在常规施肥方式下,PCU在增产和降低GWP方面的潜力低于其他肥料。UI相比其他肥料更利于提高产量和降低GHGI,但不利于N2o和CH4减排。在改良施肥方式下,30%底肥+70%春季追肥方式相比其他方式显着降低了 6%-8%的GWP。增效氮肥相比Urea提高或降低了产量,因肥料类型和生长季而异。30%底肥+70%秋季追肥方式下的产量在3个生长季中有两个生长季低于其他方式,说明其增产作用较差。施肥处理相比Control均降低了 GHGI,且在2016-2017生长季施肥处理的GHGI相比Control达到显着降低水平。30%底肥+70%春季追肥方式下的GHGI显着低于其他方式,表明其具有较大的增产减排潜力。PCA结果表明,30%底肥+70%春季追肥方式利于提高产量、降低GWP和GHGI,但可能提高CH4,综合考虑推荐30%底肥+70%春季追肥方式作为增产减排的优选施肥方式。综上所述,关于在半干旱雨养条件下冬小麦农田土壤温室气体减排,不同增效氮肥没有取得一致的结果。综合考虑GWP和产量,UI和Super U可以作为增产减排的推荐肥料,但在实际生产中要制定合理的施肥策略,需综合考虑肥料成本、施肥等产生的经济效益问题和环境因素(温度和含水量)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在本研究改良施肥方式下,30%底肥+70%春季追肥方式可以作为增产减排的推荐施肥方式。
二、人类活动对温室效应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类活动对温室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系统和全球变暖——解读2021年诺贝尔物理奖(论文提纲范文)
1 20世纪全球变暖和21世纪变暖预估 |
2 气候系统的物理基础 |
3 辐射传输的定量计算 |
4 真锅淑郎的辐射-对流模式 |
5 CO2观测和最优指纹法 |
6 结论 |
(2)中学生“氧循环”跨学科理解的测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提出 |
2 文献综述 |
2.1 跨学科理解的研究 |
2.1.1 跨学科课程史 |
2.1.2 国际科学教育中的跨学科教学 |
2.1.3 跨学科理解的认知过程 |
2.1.4 科学教育中的跨学科理解测评 |
2.2 氧循环的研究 |
2.2.1 国外关于氧循环的研究 |
2.2.2 国内关于氧循环的研究 |
2.2.3 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方法 |
4 “氧循环”相关内容的梳理 |
4.1 课程标准中“氧循环”相关内容的梳理 |
4.2 教科书中“氧循环”相关内容的梳理 |
4.3 国内外氧循环研究中的相关内容梳理 |
4.4 小结 |
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5.1 概念界定 |
5.1.1 学科 |
5.1.2 跨学科 |
5.1.3 跨学科理解 |
5.2 理论框架 |
6 测查工具的开发 |
6.1 选择测试内容 |
6.2 设计测试项目 |
6.2.1 开发测试项目 |
6.2.2 制定评分规则 |
6.3 测试项目的试测与修正 |
6.3.1 内容效度检验 |
6.3.2 试测对象 |
6.3.3 试测实施及数据处理 |
6.3.4 试测结果 |
6.3.5 小结 |
7 中学生跨学科理解的测查 |
7.1 测试工具的心理测量特性 |
7.2 整体描述性分析 |
7.3 不同年级学生跨学科理解差异分析 |
7.4 不同年级学生的跨学科理解水平分析 |
7.5 开放题中学生回答的具体分析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教学建议 |
8.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地理尺度思想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尺度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
1.1.2 尺度思想对学生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 |
1.1.3 新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尺度思想的外显化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地理尺度 |
2.1.2 地理尺度思想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3 地理系统理论 |
第3章 高中地理尺度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过程与内容 |
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1 教师基本背景情况统计分析 |
3.3.2 高中地理尺度教学的现状分析 |
3.3.3 高中地理尺度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4 高中地理尺度教学内容分析 |
3.3.5 高中地理尺度教学方法分析 |
3.3.6 高中地理尺度教学的教育价值分析 |
3.4 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第4章 高中地理尺度教学的内容分析 |
4.1 地理尺度思想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
4.1.1 地理尺度思想与地理核心素养 |
4.1.2 地理尺度思想与地理课程内容 |
4.2 地理尺度思想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体现 |
4.2.1 地理尺度思想在地理1 中的体现 |
4.2.2 地理尺度思想在地理2 中的体现 |
4.2.3 地理尺度思想在选择性必修1 中的体现 |
4.2.4 地理尺度思想在选择性必修2 中的体现 |
4.2.5 地理尺度思想在选择性必修3 中的体现 |
4.2.6 小结 |
第5章 高中地理尺度教学的策略研究 |
5.1 提高教师对地理尺度思想的认知 |
5.1.1 开展相关的讲座和教研活动 |
5.1.2 鼓励教师参阅资料和相互学习 |
5.2 选择适合开展地理尺度教育的内容 |
5.2.1 注重选取包含多个尺度的内容 |
5.2.2 关注“地理过程”知识中的尺度思想 |
5.3 优化地理教学方式 |
5.3.1 增强地理图像的尺度表现力 |
5.3.2 基于尺度思想设置有效的问题链 |
5.3.3 利用单元教学方式整合尺度思想 |
5.3.4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呈现多个尺度 |
第6章 高中地理尺度教学的实践探索 |
6.1 教学案例设计——《全球变暖》 |
6.1.1 教学设计要素分析 |
6.1.2 教学设计 |
6.2 教学设计实践 |
6.2.1 教学实施 |
6.2.2 教学展示与分析 |
6.2.3 教学效果 |
6.2.4 教学反思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地理尺度教育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B 学生访谈题目 |
附录C 教师访谈题目 |
致谢 |
(4)赣江上游章江流域LUCC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地利用/覆盖研究动态 |
1.2.2 景观生态学研究概况及趋势 |
1.2.3 区域土地覆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响应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貌 |
2.1.2 土地 |
2.1.3 气候 |
2.1.4 自然资源 |
2.2 社会及经济状况 |
2.2.1 人口 |
2.2.2 工农业生产 |
2.2.3 能源交通 |
2.3 小结 |
第三章 章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 |
3.1 资料及处理方法 |
3.1.1 基础数据 |
3.1.2 数据处理 |
3.1.3 精度评价 |
3.1.4 研究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变化分析 |
3.2.2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分析 |
3.2.3 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
3.2.4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重心迁移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章江流域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
4.1 景观格局处理与分析方法 |
4.1.1 数据处理 |
4.1.2 景观指数选取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景观指数的空间分布 |
4.2.2 景观类型数量变化分析 |
4.2.3 斑块类型指数分析 |
4.2.4 景观水平指数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章江流域气候变化特征 |
5.1 资料处理及研究方法 |
5.1.1 基础数据 |
5.1.2 数据处理 |
5.1.3 研究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2.1 气温变化趋势特征 |
5.2.2 相对湿度变化趋势特征 |
5.2.3 日照百分率变化趋势特征 |
5.2.4 降水量变化趋势特征 |
5.2.5 气象要素空间变化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LUCC与气候变化的响应 |
6.1 研究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驱动因素体系构建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分析 |
6.2.1 林地影响因素分析 |
6.2.2 草地影响因素分析 |
6.2.3 耕地影响因素分析 |
6.2.4 建设用地影响因素分析 |
6.2.5 水域影响因素分析 |
6.2.6 其它用地影响因素分析 |
6.2.7 景观水平指数影响因素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分析及其教学方法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
1.研究内容 |
2.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四)概念界定 |
1.行为动词 |
2.教学方法 |
一、理论基础 |
(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二)约翰?彼格斯的SOLO分类理论 |
(三)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与SOLO分类理论比较 |
二、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分析 |
(一)行为动词内涵分析 |
1.说明 |
2.比较 |
3.解释 |
4.分析 |
(二)行为动词分类分析 |
1.依据行为目标分类 |
2.依据行为条件分类 |
(三)行为动词量化分析 |
(四)与行为动词联系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条件分析 |
(五)行为动词指向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
三、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教学方法设计与教学实施案例 |
(一)行为动词教学方法设计 |
1.设计原则 |
2.设计依据 |
3.案例设计 |
(二)教学实施案例 |
1.“说明”类教学实施案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
2.“比较”类教学实施案例: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发展异同 |
3.“解释”类教学实施案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
4.“分析”类教学实施案例: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
四、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行为动词案例分析 |
附录2 与行为动词联系的行为条件、行为目标分析 |
附录3 SOLO分类理论案例分析 |
致谢 |
(6)万泉河上游林区径流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进展 |
1.3.1 气候变化对水文径流的影响 |
1.3.2 人类活动对水文径流影响 |
1.3.3 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对水文径流影响 |
1.3.4 水文模型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流域特征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气象要素特征 |
2.2.1 降水变化特征 |
2.2.2 温度变化特征 |
2.2.3 蒸发量变化特征 |
2.3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2.3.1 土地利用数据与分析方法 |
2.3.2 土地利用覆被面积变化 |
2.3.3 土地利用面积转化 |
2.3.4 历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 |
第3章 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变异点检测法 |
3.1.2 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
3.2 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
3.2.1 变异点分析 |
3.2.2 年际流量变化特征分析 |
3.2.3 年内流量变化特征分析 |
3.3 径流变化特征分析讨论 |
第4章 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的构建 |
4.1 SWAT模型的基本特点 |
4.2 SWAT水文模型的基本原理 |
4.3 建立SWAT模型数据库 |
4.3.1 空间数据库 |
4.3.2 属性数据库 |
4.4 SWAT模型的运行 |
4.5 流域径流模拟参数的率定与验证 |
4.5.1 SWAT_CUP的参数率定与验证 |
4.5.2 基于SWAT_CUP的参数校准方法 |
4.5.3 模型适用性评价标准 |
4.5.4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5章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分解 |
5.1 分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贡献值 |
5.2 变化环境对径流影响讨论 |
第6章 基于SWAT模型情景设置下的水文模拟 |
6.1 气候变化的水文模拟 |
6.1.1 气候变化情景构建 |
6.1.2 不同气候变化情景设置的模拟结果 |
6.1.3 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结果讨论 |
6.2 土地利用的水文模拟 |
6.2.1 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构建 |
6.2.2 不同土地利用分类情景设置的模拟结果 |
6.2.3 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影响结果讨论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三种中稻模式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稻田生态系统CH_4排放及影响因子 |
1.2.2 农田生态呼吸及影响因子 |
1.2.3 农田生态系统N_2O排放及影响因子 |
1.2.4 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
2.3.1 气象数据 |
2.3.2 气体样品采集、测定与计算 |
2.3.3 土壤样品采集、测定与计算 |
2.3.4 水稻测产 |
2.3.5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冷浸稻田CH_4排放特征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 |
3.3.2 土壤无机氮 |
3.3.3 土壤浸提液DOC含量 |
3.3.4 土壤16s细菌、产CH_4菌、CH_4氧化菌功能基因拷贝数 |
3.3.5 CH_4排放 |
3.4 讨论 |
3.4.1 CH_4排放特征及插秧对CH_4的影响 |
3.4.2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与CH_4排放的关系 |
3.4.3 无机氮和DOC对CH_4排放的影响 |
3.4.4 产CH_4 菌与CH_4 氧化菌和CH_4 排放的关系 |
3.5 小结 |
第四章 冷浸稻田生态系统呼吸特征碳平衡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土壤异养呼吸(Rh)特征 |
4.3.2 生态系统呼吸(Reco)特征 |
4.3.3 R_h和R_(eco)主控因子 |
4.3.4 系统碳平衡 |
4.4 讨论 |
4.4.1 土壤温度与Rh、Reco的关系 |
4.4.2 土壤水分与Rh、Reco关系 |
4.4.3 冷浸稻田与正常稻田碳平衡比较 |
4.5 小结 |
第五章 冷浸稻田N_2O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N_2O排放特征 |
5.3.2 N_2O排放通量主控因子 |
5.3.3 综合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
5.4 讨论 |
5.4.1 环境因子对N_2O排放的影响 |
5.4.2 CW稻田和NW稻田GWP和排放强度 |
5.5 小结 |
第六章 :稻虾模式CH_4排放特征及驱动因子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水位、NH_4~+-N、NO_3~--N、DOC、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 |
6.3.2 产CH_4菌和CH_4氧化菌群落多样性 |
6.3.3 CH_4排放通量 |
6.3.4 水体溶解性CH_4浓度及溶解总量 |
6.3.5 CH_4排放通量主控因子 |
6.4 讨论 |
6.4.1 非稻季淹水条件下秸秆还田对CH_4排放的影响 |
6.4.2 秸秆还田条件下非稻季淹水对CH_4排放的影响 |
6.4.3 淹水和秸秆还田条件下养殖小龙虾对CH_4排放的影响 |
6.4.4 一季中稻和稻虾养殖下CH_4排放的比较 |
6.5 小结 |
第七章 :稻虾共作生态系统呼吸特征和碳平衡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生态系统呼吸通量 |
7.3.2 水体溶解性CO_2浓度及溶解总量 |
7.3.3 稻虾共作碳平衡 |
7.3.4 CO_2排放通量主控因子 |
7.4 讨论 |
7.4.1 非稻季淹水条件下秸秆还田对碳平衡的影响 |
7.4.2 秸秆还田条件下非稻季淹水对碳平衡的影响 |
7.4.3 养殖小龙虾对碳平衡的影响 |
7.5 小结 |
第八章 :稻虾共作N_2O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 |
8.1 前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稻虾共作N_2O通量特征和累积排放量 |
8.3.2 稻虾共作水体溶解性N_2O浓度及溶解总量 |
8.3.3 N_2O排放通量主控因子 |
8.3.4 稻虾共作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
8.4 讨论 |
8.4.1 淹水、秸秆还田和养殖小龙虾对N_2O排放的影响 |
8.4.2 淹水、秸秆还田和稻虾共作下GWP和各温室气体的贡献比 |
8.5 小结 |
第九章 :稻麦系统CH_4排放特征及驱动因子 |
9.1 前言 |
9.2 材料与方法 |
9.3 结果与分析 |
9.3.1 NH_4~+-N、NO_3~--N、DOC、土壤含水量、气温 |
9.3.2 CH_4通量和累积排放量 |
9.3.3 产CH_4菌和CH_4氧化菌功能基因应丰度 |
9.3.4 产CH_4菌和CH_4氧化菌群落结构 |
9.3.5 CH_4排放通量的环境驱动因子 |
9.3.6 CH_4排放量与功能微生物的关系 |
9.4 讨论 |
9.4.1 长期化肥或秸秆堆肥单独施用对CH_4排放的影响 |
9.4.2 长期化肥与秸秆堆肥配施还田对CH_4排放的影响 |
9.4.3 长期不同施肥对产CH_4和CH_4氧化菌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
9.5 小结 |
第十章 :稻麦系统呼吸特征及碳平衡 |
10.1 前言 |
10.2 材料与方法 |
10.3 结果与分析 |
10.3.1 生态系统呼吸通量和累积排放量 |
10.3.2 稻麦轮作体系碳平衡 |
10.3.3 年度生态系统呼吸的环境驱动因子 |
10.4 讨论 |
10.4.1 长期单一化肥或秸秆堆肥对稻麦轮作系统呼吸的影响 |
10.4.2 长期化肥配施秸秆堆肥对稻麦轮作系统呼吸的影响 |
10.4.3 长期不同施肥对稻麦轮作系统碳平衡的影响 |
10.5 小结 |
第十一章 :稻麦系统N_2O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 |
11.1 前言 |
11.2 材料与方法 |
11.3 结果与分析 |
11.3.1 长期定位稻麦轮作体系N_2O通量和累积排放量 |
11.3.2 稻麦轮作体系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
11.3.3 年度N_2O排放通量的环境驱动因子 |
11.4 讨论 |
11.4.1 长期单一施肥对稻麦轮作系统N_2O排放的影响 |
11.4.2 长期化肥配施秸秆堆肥对稻麦轮作系统N_2O排放的影响 |
11.4.3 长期不同施肥对稻麦轮作系统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影响 |
11.5 小结 |
第十二章 :单季中稻气体排放驱动因子及碳效益比较 |
12.1 前言 |
12.2 材料与方法 |
12.2.1 试验设计 |
12.2.2 计算公式 |
12.2.3 统计分析 |
12.3 结果与分析 |
12.3.1 不同管理模式下温室气体排放驱动因子 |
12.3.2 三种单季中稻田碳足迹与碳效益比较 |
12.4 讨论 |
12.4.1 CH_4、CO_2和N_2O排放的驱动因子 |
12.4.2 碳足迹和碳效益分析 |
12.5 小结 |
第十三章 结论与展望 |
13.1 全文结论 |
13.2 研究创新点 |
13.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13.3.1 研究不足 |
13.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作者简历 |
附录 B: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C:读博期间获得专利和成果 |
附录 D:读博期间主持和参与研究项目 |
致谢 |
(8)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气候变化教育的研究 |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研究:国际的研究与越南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技术路线 |
第一章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共生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论 |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四、整合性教学理论 |
五、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
第二节 气候变化教育的内涵 |
一、全球气候变化及其表现 |
二、气候变化教育 |
三、气候变化教育的方式 |
第三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必要性 |
一、越南的气候变化状况 |
二、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分析 |
一、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
二、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三、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的教材分析 |
第二节 当前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
一、越南高中生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和态度 |
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投资与关注不匹配 |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当使用导致教育效果较差 |
第三节 提高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效性的策略 |
一、提升高中地理教师的气候变化教育实施能力 |
二、重视课外活动中的气候变化教育 |
三、教育信息化助力气候变化教育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教育途径:基于课堂教学的探索 |
第一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
一、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目标及原则 |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组织 |
第二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 |
一、高中地理使用气候变化教学方法的导向 |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学的主要方法 |
第三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设计 |
一、设计原则 |
二、气候变化教育教学设计过程 |
三、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设计案例 |
第四节 越南高中地理课中的气候变化教学实验 |
一、实验目的及对象选择 |
二、实验时间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教育途径:基于课外活动的探索 |
第一节 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及其开展 |
一、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概念 |
二、越南高中目前的课外活动情况 |
三、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目标及原则 |
第二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组织流程 |
一、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 |
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组织流程 |
第三节 组织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 |
一、组织有关气候变化知识专题讲座 |
二、成立气候变化俱乐部 |
三、举行与气候变化教育有关的比赛 |
四、气候变化教育游戏 |
五、课外相关技能培训课程 |
六、为高中生举行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现场考察或实地参观 |
七、参与当地组织的气候变化宣传活动 |
第四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学实践的课外活动设计案例 |
一、苻连水文气象站的参观活动 |
二、“为我们未来保护气候”金钟挑战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建构与使用:基于信息化的探索 |
第一节 气候变化教育网站及其作用 |
一、气候变化教育网站 |
二、网站对于高中地理课程中气候变化教育的作用 |
第二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建设 |
一、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建设原则 |
二、气候变化教育网站建设过程 |
三、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结构 |
第三节 高中气候变化教育中网站的运用 |
一、对于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理解 |
二、使用气候变化教育网站来支持教学过程 |
三、气候变化教育网站使用的注意事项 |
本章小节 |
结论 |
一、对越南高中地理课程中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建议 |
二、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越南高中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三:实验测验卡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9)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的现状调查与教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问题的由来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核心素养 |
(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社会责任素养 |
(二)学科素养 |
(三)各个学科与社会责任素养的联系 |
二、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 |
(一)课程标准与社会责任 |
(二)新版教材中社会责任的体现 |
第一章 理论基础及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理论 |
一、习近平青年社会责任讲话论述等教育理论 |
二、品德的三因素论 |
三、学习进阶理论 |
四、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第二节 高中生物学中社会责任素养的内涵与结构 |
一、高中生物学中社会责任素养的内涵 |
二、高中生物学中社会责任的层次结构 |
三、高中生物学中社会责任的心理结构 |
四、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的发展阶段 |
第二章 黄州城区三校高中生物学中社会责任素养的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
(一)调查问卷的编制 |
(二)调查问卷的发放 |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问卷调查分析 |
(二)访谈调查分析 |
五、调查结论 |
第三章 新修订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模块“稳态与调节”和“生物与环境”中的社会责任素养分析 |
第一节 选择性必修模块“稳态与调节”和“生物与环境”中所涉及到的社会责任内容 |
一、“稳态与调节”中的社会责任内容 |
二、“生物与环境”中的社会责任内容 |
第二节 “稳态与调节”和“生物与环境”的内容分析 |
一、内涵分析 |
二、层次结构分析 |
三、发展阶段分析 |
第四章 高中生物学中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 |
一、逆向教学设计,锚定社会责任 |
二、创设教学情景,渗透社会责任 |
三、开展实践活动,养成社会责任 |
四、注重教育评价,检测社会责任 |
五、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升华社会责任 |
第五章 侧重于培养社会责任素养的教学设计 |
一、侧重于“关注社会性议题”与“参与科学实践”的教学设计 |
二、侧重于“环境保护与生态意识”的教学设计 |
三、培养“健康生命意识”的教学设计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增效氮肥与施肥方式对冬小麦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田N_2O排放研究进展 |
1.2.2 农田CO_2排放研究进展 |
1.2.3 农田CH_4排放研究进展 |
1.2.4 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综合评价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1: 常规施肥方式试验 |
2.2.2 试验2: 改良施肥方式试验 |
2.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3.1 气体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3.2 气象数据和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3.3 冬小麦产量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4.1 温室气体排放通量 |
2.4.2 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 |
2.4.3 N_2O排放系数 |
2.4.4 综合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
2.4.5 统计分析 |
3 增效氮肥与施肥方式下冬小麦农田土壤N_2O排放 |
3.1 生长季温度、降水及土壤含水量特征 |
3.2 土壤有效氮变化 |
3.2.1 常规施肥方式下土壤有效氮变化特征 |
3.2.2 改良施肥方式下土壤有效氮变化特征 |
3.3 土壤N_2O排放与N_2O排放系数 |
3.3.1 常规施肥方式下土壤N_2O排放 |
3.3.2 改良施肥方式下土壤N_2O排放 |
3.3.3 不同施肥方式下N_2O排放系数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增效氮肥对N_2O排放的影响 |
3.4.2 施肥方式对N_2O排放的影响 |
3.4.3 增效氮肥对土壤有效氮的影响 |
3.4.4 小结 |
4 增效氮肥与施肥方式下冬小麦农田土壤CO_2排放 |
4.1 常规施肥方式下土壤CO_2排放 |
4.1.1 土壤CO_2排放通量 |
4.1.2 CO_2累积排放量 |
4.2 改良施肥方式下土壤CO_2排放 |
4.2.1 CO_2排放通量 |
4.2.2 CO_2累积排放量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增效氮肥与施肥方式对冬小麦农田CO_2排放的影响 |
4.3.2 小结 |
5 增效氮肥与施肥方式下冬小麦农田土壤CH_4排放 |
5.1 常规施肥方式下土壤CH_4排放 |
5.1.1 CH_4排放通量 |
5.1.2 CH_4累积排放量 |
5.2 改良施肥方式下土壤CH_4排放 |
5.2.1 CH_4排放通量 |
5.2.2 CH_4累积排放量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增效氮肥与施肥方式对冬小麦农田CH_4排放的影响 |
5.3.2 小结 |
6 环境因子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关系研究 |
6.1 常规施肥方式下的环境因子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 |
6.2 改良施肥方式下的环境因子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 |
6.3 讨论与小结 |
6.3.1 环境因子与温室气体排放 |
6.3.2 小结 |
7 增效氮肥与施肥方式下GWP、产量与GHGI |
7.1 常规施肥方式下增效氮肥的GWP、产量和GHGI |
7.2 改良施肥方式下增效氮肥的GWP、产量和GHCI |
7.3 温室气体排放综合分析 |
7.3.1 常规施肥方式下的温室气体排放综合分析 |
7.3.2 改良施肥方式下的温室气体排放综合分析 |
7.4 讨论与小结 |
7.4.1 施肥对GWP、产量和GHGI的影响 |
7.4.2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人类活动对温室效应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系统和全球变暖——解读2021年诺贝尔物理奖[J]. 胡永云. 大学物理, 2022(02)
- [2]中学生“氧循环”跨学科理解的测查研究[D]. 宋琳.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地理尺度思想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D]. 王梦瑶.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赣江上游章江流域LUCC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边晓辉.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5]高中地理课标中选择性必修课程行为动词分析及其教学方法设计[D]. 尤旭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万泉河上游林区径流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识别[D]. 李旦. 海南大学, 2020(02)
- [7]三种中稻模式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影响因子研究[D]. 徐祥玉.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8]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D]. 阮氏显(NGUYEN THI HIEN).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的现状调查与教学分析[D]. 江清远. 黄冈师范学院, 2020(07)
- [10]增效氮肥与施肥方式对冬小麦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安海波.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