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rong ARM SA1110的USB解决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孙树志[1](2021)在《面向微纳卫星的可重构星载计算机研制》文中研究表明
黄宇飞[2](2019)在《ARM平台下的虚拟化实现及应用》文中认为2007年,苹果公司发布了革命性的产品——iPhone智能手机,从此开启了智能手机的时代,十多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基于ARM指令集架构的处理器的嵌入式计算机数量也越来越多,性能也越来越强大,在ARM平台性能强大的同时,作为重要应用的虚拟化技术也开始渐渐被人关注,哥伦比亚大学在2014年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开源计划:KVM/ARM,旨在在ARM上实现KVM虚拟机加速。论文将在现有的ARM虚拟化技术支持下,将该技术应用于实际场景中,在目标机器上,修改KVM源码,开启KVM虚拟化加速功能,将服务器操作系统安装在虚拟机上,同时将UEFI交叉编译成ARM版本并安装操作系统,通过目标机器的处理器提供的硬件双屏异显功能,并分析QEMU显示设备工作原理,修改QEMU显示设备的代码,将双屏异显功能实现于虚拟机上,最后,将物理设备直通功能应用于ARM平台下,通过vfio技术实现将指定的PCI-e设备直通进入虚拟机,从而实现硬件直通功能,同时,对以上实现的几个功能进行实际验证,通过软件跑分、实机运行等多种方式来验证其是否达到目标要求。通过以上的各功能的实现,来证明在ARM下同样可以实现类似X86的虚拟化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并且对于ARM进军个人PC、服务器等领域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也为工业控制领域、汽车工业领域、区块链以及数据中心等领域提供了一些ARM下的行业解决方案,为ARM的应用生态做了一些贡献,使得ARM平台的应用领域更为宽广。
李剑锋[3](2019)在《立方体卫星星上软件在线重构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空间探索的不断深入,空间任务日趋多样化,具有成本低、功能密度高、研制周期短、发射方式灵活等特点的立方体卫星已成为当前航天领域的热点。立方体卫星低功耗、高密度集成、任务多样等特点,对作为立方体卫星综合电子系统核心的星务计算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星务计算机保证可靠性的同时需要简化硬件设计,增强星上软件的功能和适应性,满足立方体卫星空间任务多样性需求。本文提出的星上软件在线重构系统通过星务计算机系统在线重新配置来满足卫星多样化的任务需求和空间组网的需求,不仅能提高立方体卫星的可靠性,而且能实现功能升级。论文在调研和深入分析国内外星上软件在线重构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星上软件加载方式、启动方式和处理器工作特性,设计了基于ARM的单处理器星上软件在线重构系统架构,完成了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启动程序BootLoader的方案设计。在星上软件在线重构系统架构设计基础上,针对系统重构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1)研究并设计了基于ARM的星务计算机硬件架构、总线接口及存储架构;(2)完成了适应在线重构的星务计算机存储空间分配技术,在具备系统软件冗余备份的同时,实现了多版本星上软件的切换;(3)根据所选的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特性,基于链接脚本设计了可重构星上软件生成方法,并实现了在线重构BootLoader程序。为实现星地间星上软件可靠、有序地传输,论文基于CSP协议设计了应用于星上软件在线重构系统的通信协议,实现了在线重构的数据帧传输算法和应答体系。为验证本文设计的星上软件在线重构技术的可行性,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了星上软件在线重构系统测试平台。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的星上软件在线重构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何姣[4](2018)在《基于嵌入式手持终端的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速度加剧,人类生存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环境问题成为全国民生问题。森林涵养水源、防风防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作用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有很大帮助,依据我国土地沙漠化加剧、森林面积减退的现状,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已经迫在眉睫,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研究意义重大。论文以平坝县白云镇小河村马尾松林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研究区域森林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嵌入式手持终端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需求分析,完成以下开发内容:(1)嵌入式系统移植,以Android系统作为嵌入式手持终端操作系统,讯为ITOP 4412核心板作为系统开发主板,结合硬件平台配置Android系统引导项、内核、文件系统并进行编译和移植。(2)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开发,系统选择ArcGIS开发组件进行GIS开发,制作地图、要素图层、路径数据集并进行发布。(3)监测系统应用程序设计与实现,选择Android studio作为监测系统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实现在Android系统中用户管理设计、空间分析、数据处理和实时数据监测等功能。(4)地图显示优化,采用更改数据结构、图层管理、创建影像金字塔、注册数据源等方法优化地图显示。(5)数据处理和算法研究,采集环境因素如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风速、光照度数据,进行数据采集、存储、上传等操作,通过剔除粗大误差和滤波算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后绘制实时曲线图。论文对嵌入式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对采集的环境数据进行了数据滤波算法分析与设计,在完成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任务的同时,可为林业、农业等相关部门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为数据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白涛[5](2018)在《基于ARM+μCOS-Ⅱ架构的电加热融雪主控模块程序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铁路的高速发展,铁路运输对信号控制及其他辅助系统的自动化和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铁路道岔是铁路运输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道岔的密贴情况对于铁路运输的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冬季有冰冻或者降雪发生时,如果积雪没有得到及时彻底的清除时,道岔将有可能无法密贴,这将直接导致列车无法正常运行,而人工扫雪费时费力同时也会威胁到车辆运行安全及人员安全,为了适应当前铁路快速安全的运行要求,设计一套具有高自动化、能有效融雪的道岔融雪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应用较多的几种道岔融雪系统的比较,分析了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优势。对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工作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ARM硬件平台与μCOS-Ⅱ软件操作系统,利用Visual C++语言设计的电加热道岔融雪主控程序。通过对嵌入式系统的分析,分析了使用ARM+μCOS-Ⅱ的原因其运行特点,详细研究了LPC2478微控器的接口及各项性能指标,介绍了抢占式多任务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对其任务创建调度及中断机制进行了研究。详细地介绍了μCOS-Ⅱ在ARM硬件平台上的移植,对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功能的需求分析,创建了14个系统任务及7个程序模块,对14个系统任务的名称、优先级、堆栈的划分、实现的功能进行了规定,对7个程序模块的设计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通过各任务之间信号量的建立及传递,实现数据的传递、任务调度执行,实现系统自动开启或关闭,系统对控制方式的识别、开启及关闭加热温度的设置、温度及雨雪状态实时采集及判断,回路数据采集等功能,满足了高效、自动融雪的切实需求。
王一帆[6](2017)在《联合收获机作业现场视频监视系统及物联网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工具和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联合收获机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推广应用,其发展程度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增强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当前,我国联合收获机信息化水平还普遍较低,对收获机的状态监测和故障预警也往往依赖于驾驶员的经验,农机厂商或机收组织者要想了解机器状况,往往只能到现场勘查,其对收获机作业现场信息实时、准确快捷的要求难以满足,存在着作业信息滞后、时效性不足、监控管理难度大等问题。视频图像信息直观丰富,结合定位信息,能将收获机作业现场状况及时直观地传递给农机作业过程相关人员,将视频监视技术用于联合收获机作业现场信息获取,利用无线网络将视频信息传输至远程监控中心,通过物联网平台进行设备和信息管理,可为联合收获机驾驶员、农机厂商、机收组织者等及时提供现场信息,对农机作业过程评估、故障分析及事故应急处置乃至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联合收获机作业过程,选取驾驶室、粮仓、割台、脱粒滚筒作为视频监视对象,结合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定位技术与物联网技术,设计了联合收获机作业现场视频监视及物联网应用系统。系统分为嵌入式机载监视前端、远程室内大屏监控中心、物联网平台三部分。以Jetson TK1开发板作为机载前端硬件平台,构建了嵌入式Linux系统,包括U-boot移植、Linux内核裁剪和驱动移植、根文件系统的制作与烧写,分模块实现了作业现场视频采集与显示、视频图像编码压缩与远程传输、图像数据与定位信息接入物联网平台等功能。系统分为机载监视模式和远程监视模式,机载模式下利用安装在机器多个部位的USB摄像头,采集收获机作业现场视频图像,显示到驾驶室LCD监视屏上,通过GPS模块,实时确定收获机地理位置。远程监视模式下,利用4G无线网络将现场视频图像传输至远程大屏监控中心,并将数据图像和定位信息接入物联网平台。完成系统软硬件平台设计和应用程序开发后,对系统进行室内调试和田间试验,验证系统各程序模块的功能和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机载视频监视终端能正常采集并显示多路视频图像,在分辨率为640×480、帧率为25fps时,能支持4路同时监视,CPU与内存占用率分别为69.66%、1.2%。嵌入式视频服务器能将作业现场视频图像传输至远程大屏监控中心,可实现25帧/秒、640×480分辨率视频的传输,丢帧率为2.11%,并支持通道间切换或多路同时监视。图像数据和定位信息能成功接入物联网平台,用户可登录物联网平台进行数据查看和设备管理,验证了联合收获机作业现场视频监视及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可行性。
殷建军[7](2016)在《农田无线图像传感器节点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物联网是物联网技术与农业紧密结合,并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的具体应用,是推动现代农业从数字农业、精准农业到智慧农业转变的关键技术体系。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的起点和关键在于农业信息的全面感知和无线传输。无线图像传感器网络为农业信息的全面感知和无线传输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的、高效的手段。无线图像传感器网络是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个分支,是其纵深发展的结果,它由一系列微型图像传感器节点以自组网的形式构成,能够获取农作物和农田环境的图像与视频信息,为农田监测提供直观、实时和便捷的手段,为通过图像处理获取农作物深度信息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但是,目前无线图像传感器网络在农田监测等领域并没有大量应用,存在的主要原因有图像传感器节点性能达不到用户需求、节点在传输大数据量的图像/视频时缺乏可靠的传输控制机制、图像/视频数据的管理和应用水平不高等。因此,研究面向农田监测的无线图像传感器节点关键技术,对促进无线图像传感器网络在农田监测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高农田信息采集水平,推动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农业物联网背景下,以农田监测为应用对象,对分辨率实时可调的图像传感器节点设计、多光谱图像传感器节点设计、节点的数据传输控制机制、可视化信息管理软件等节点关键技术展开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种分辨率可实时调整的无线图像传感器节点。节点由图像采集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供电模块组成。以高性能、低功耗的S3C6410核心板为基础,自行设计外围电路构建了处理器模块,并在此基础上移植了嵌入式Linux作为操作系统。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自行研制了低成本的图像采集模块,并设计了多分辨率驱动控制算法,保证了图像的高分辨率和分辨率的可调性。设计了基于应用层和驱动层协作、多线程并发的分辨率实时调整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为了提高图像传输的速率、扩大通信距离,研究了基于Wi Fi技术的图像传输方法来替代当前常用的ZigBee技术方案。设计了太阳能供电系统,延长了节点的生命周期。最后,与当前主流图像传感器节点进行对比,显示了节点的优越性。(2)设计了一种低成本的多光谱图像传感器节点。针对当前光谱图像采集设备价格昂贵、体积庞大、操作复杂、需人工搬运到田间作业、缺乏实时监测手段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的低成本多光谱图像传感器节点。基于滤光片分光原理,研制了直线机械式的滤光片切换装置,从而构建了低成本的多光谱成像系统。设计了滤光片控制算法了,实现了滤光片的自动切换和多光谱图像的自动采集。研究了基于3G的光谱图像传输方案,使得多光谱采集节点具备无线远程传输能力。通过实验对滤光片定位的精度、滤光片切换的时间开销、多光谱系统成像的质量等进行了测试,并与广泛使用的多光谱设备MS4100进行了对比研究。(3)设计了无线图像传感器节点的数据传输控制机制。根据所设计的无线图像传感器节点的特性,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设计了一套软硬件结合、多层协作的传输控制机制,内容包括分类实施的通信协议、多功能数据包格式、多级缓存的数据备份机制、分层分类的自适应差错控制方案和基于DTMS的时钟双同步策略。(4)根据无线图像传感器节点的特性,结合农田监测需求,设计了农田远程监测系统。设计了监测系统的拓扑结构、传输模型,进而提出了基于WiFi+4G的大范围采集和远距离传输的监测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了基于Web的可视化信息管理软件,可对无线图像传感器节点及其网络进行远程、可视化的控制,对节点采集的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应用,同时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5)开展了无线图像传感器节点部署及综合测试实验。按照农田远程监测系统的应用方案,将所设计的两种无线图像传感器节点以一定规模部署在农田,利用可视化信息管理软件对节点及其网络进行控制和管理,运用节点传输控制机制开展综合测试实验,最后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李文可[8](2015)在《一种石墨电极缺损音频检测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素行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其中石墨电极已经逐步取代铜电极成为钢铁工业炼钢过程中的导电材料。石墨电极的优点为加工精度高、电极消耗小、耐高温等优点。在生产过程中,石墨电极可能会裂纹,内部空洞,密度不实等问题。本文针对石墨电极内部缺损状况难以判断的问题,基于ARM9处理器S3C2440,研制了一种石墨电极缺损音频检测系统。通过敲击气锤对石墨电极进行敲击使其发出声音,并对检测到的声音进行信号采集和信号处理,以及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得到频谱图,并与采集到的已知无损的石墨电极的信号频谱图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给出石墨电极的缺损情况。本系统通过S3C2440进行总体控制,无需人为敲击气锤,并能快速准确的得到检测结果,避免现在工厂用锤子敲击并且通过人耳判断石墨电极好坏的弊端。经过实验室进行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李晓芳[9](2015)在《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自动驾驶仪信息处理装置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自动驾驶仪信息处理装置是巡飞器飞行控制的核心关键部分,当前主流的自动驾驶仪普遍采用32位嵌入式芯片为核心构建硬件平台,而且使用基于操作系统软件控制开发平台。本文基于ARM处理器(Intel XScale PXA255)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对巡飞器自动驾驶仪进行了软件平台设计。对自动驾驶仪信息处理装置设计方案、软硬件平台及相关芯片的选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如何在自动驾驶仪嵌入式Linux系统上进行交叉开发环境的建立、系统引导程序移植、Linux2.6内核移植和根文件系统设计开发的全过程。介绍了使用XScale+FPGA的组合模式实现的巡飞器自动驾驶仪,实现FPGA芯片XCS30XL-4VQ100在自动驾驶仪Linux软件平台下的设备驱动程序。
高昕[10](2014)在《可重构激光雷达数据采集平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激光雷达以具有极佳方向性、单色性及相干性的高强度激光为探测信号,不仅能够获得更高的探测精度和范围,更重要的是能够探测无线电雷达无法探测到的微小粒子,以及各种分子、原子,并对探测目标进行识别和分类。这些特性使激光雷达在大气环境监测、海洋科学以及生物医学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因而激光雷达是一个庞大的类型繁多的综合体系,这也影响了数据采集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当前激光雷达数据采集系统并非由单一器件能够完成,而是多种设备或采集卡的组合,例如高端数字示波器,多通道扫描仪(MCS), NI集成化设备,以及Licel公司的TR产品等,这些数据采集产品的引入大大提高了采集精度,使用也更为简便。但是鉴于激光雷达的新技术不断出现、需求不断提升,也使许多研究单位为各自的项目专门设计匹配性强的数据采集卡。一方面激光雷达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要求模块化、标准化、集成化的产品使研发成本降低;另一方面,为了保证科学研究的先进性,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期望出现开放式而非定制的数据采集系统允许使用者再开发。这已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论文提出建立可重构激光雷达数据采集平台(RLDAP)。RLDAP不仅进一步扩大在激光雷达中的使用范围,而且增强了可移植性和兼容性,为系统升级更新预留资源,最大限度的服务于未来新型激光雷达的研制工作,减少重复的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从而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本论文在归纳了激光雷达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之上,深入调研了激光雷达整机尤其是光学接收、光电探测部分的原理,总结了激光雷达数据采集系统的规律性和特异性,从而开展了可重构激光雷达数据采集平台的设计工作,并通过实验室测量和现场对比实验证明了其实用性。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首次将可重构仪器的概念引入激光雷达探测领域,并对源于计算机领域的可重构概念实现扩展和延伸。可重构的意义不再局限于软件或是硬件,而是多部件重构、软硬件重构的融合,包括硬件资源的重组,FPGA的逻辑在线重配置,多处理方式并存的通信协议,软件的组合、动态调用等。(2)在国内率先自主研发分层探测模式的数据采集系统,使信号的线性探测动态范围达到5-6个数量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尽管国内已有应用于极弱光探测的单光子计数仪器和用于强光探测的AD转换采集卡,但均不具备大动态范围、高信噪比的探测能力。而RLDAP的研制克服了双模式数据拼合区数据探测的难点,打破了长期依赖国外单一产品的限制。(3) RLDAP在现场实验中被证明可以覆盖近地面和中高空领域的探测,且适用于传统方式和新型微脉冲等多类型的激光雷达。RLDAP已被成功用于Rayleigh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和大气能见度仪的探测中,特别是对于20-60km临近空间风场的探测实验,RLDAP同步实现了光子计数的高速高增益放大和A/D转换带宽内模拟信号的严格线性放大,提高了模拟探测对弱信号的分辨能力,成功解决了低层强信号非线性堆积和高层微弱信号的低信噪比问题,这是探测技术中的难点。该项实验是在国内首次实现对平流层至中间层底部的风场测量。
二、Strong ARM SA1110的USB解决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rong ARM SA1110的USB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2)ARM平台下的虚拟化实现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
1.3 主要内容 |
1.4 实现难点 |
1.5 文章结构 |
2 相关技术分析 |
2.1 虚拟化技术 |
2.2 ARM处理器及相关技术 |
2.3 应用软件层的虚拟化技术 |
2.4 硬件Passthrough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虚拟化总体结构设计 |
3.1 实验环境的选择 |
3.2 虚拟化技术的选择和结构设计 |
3.3 需要实现的目标 |
3.4 本章小结 |
4 UEFI的移植 |
4.1 移植UEFI的必要性 |
4.2 UEFI移植的难点 |
4.3 UEFI移植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ARM下的KVM加速优化及测试对比 |
5.1 ARM下 KVM的运行原理 |
5.2 针对Cortex-A72的KVM优化 |
5.3 KVM加速功能的开启 |
5.4 性能测试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6 虚拟机双屏异显的实现 |
6.1 双屏异显的硬件需求 |
6.2 双屏异显的难点 |
6.3 双屏异显的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7 虚拟机硬件直通的实现 |
7.1 实现方案及难点 |
7.2 具体实现 |
7.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工作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立方体卫星星上软件在线重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立方体卫星和星上软件在线重构研究现状 |
1.2.1 立方体卫星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星上软件在线重构研究现状 |
1.3 论文工作与章节安排 |
2 星上软件重构原理与方案设计 |
2.1 星上软件在线重构系统原理 |
2.1.1 在线重构系统架构 |
2.1.2 星上软件的加载方式 |
2.1.3 星上软件启动方式 |
2.2 星上软件在线重构系统方案设计 |
2.2.1 微处理器MCU |
2.2.2 实时操作系统RTOS |
2.2.3 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 |
2.3 本章小结 |
3 星上软件在线重构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3.1 在线重构硬件平台设计 |
3.1.1 片上FLASH底层开发 |
3.1.2 可重构系统星间通信接口设计 |
3.1.3 软件重构存储空间设计 |
3.2 在线重构存储空间分配设计 |
3.2.1 片上FLASH存储空间分配 |
3.2.2 外扩NOR FLASH存储空间分配 |
3.2.3 星上软件在线重构存储空间系统 |
3.3 星上软件在线重构软件设计 |
3.3.1 在线重构BootLoader设计 |
3.3.2 在线重构应用程序设计 |
3.4 重构数据的生成 |
3.5 本章小结 |
4 星上软件在线重构通信设计 |
4.1 CSP协议概述 |
4.1.1 CSP协议特性 |
4.1.2 基于CSP协议数据传输 |
4.2 在线重构通信帧格式设计 |
4.2.1 启动星上软件重构 |
4.2.2 重构数据加载 |
4.2.3 暂停在线重构 |
4.2.4 激活在线重构 |
4.2.5 终止在线重构 |
4.3 在线重构通信流程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星上软件在线重构系统设计与测试 |
5.1 测试环境及平台 |
5.1.1 星务计算机原理样机设计 |
5.1.2 星上软件设计 |
5.1.3 测试平台搭建 |
5.2 在线重构测试与验证 |
5.2.1 在线重构测试 |
5.2.2 终止重构测试 |
5.2.3 软件自动回退功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4)基于嵌入式手持终端的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概述 |
1.2.1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的方法 |
1.2.2 平坝县森林生态环境现状 |
1.2.3 研究区域概况介绍 |
1.2.4 手持终端在系统中存在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Android系统移植技术 |
2.2 嵌入式GIS技术 |
2.2.1 嵌入式GIS概述 |
2.2.2 Map Server |
2.2.3 Feature Server与地理数据库 |
2.3 SQLite数据库 |
2.4 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 |
2.5 定位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分析与硬件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3.3 系统整体功能设计 |
3.4 系统硬件选型 |
3.4.1 核心板硬件选型 |
3.4.2 其他模块硬件选型 |
3.5 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
3.6 部分电路介绍 |
3.6.1 电源电路 |
3.6.2 串口电路 |
3.6.3 SD卡 |
3.7 无线网关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开发平台搭建 |
4.1 Android系统移植平台搭建 |
4.2 Android应用开发平台搭建 |
4.3 GIS开发平台搭建 |
4.3.1 ArcGIS for Desktop安装 |
4.3.2 ArcGIS for Server安装 |
4.3.3 部署ArcGIS for Android开发环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移植与GIS应用开发 |
5.1 Android系统移植 |
5.1.1 系统引导项的移植 |
5.1.2 编译Kernel |
5.1.3 编译Android文件系统 |
5.1.4 烧写镜像文件 |
5.2 GIS应用开发 |
5.2.1 发布地图服务 |
5.2.2 发布要素服务 |
5.2.3 发布路网数据集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应用程序设计与实现 |
6.1 应用程序结构与功能设计 |
6.1.1 系统应用程序结构设计 |
6.1.2 应用程序功能设计 |
6.2 系统用户管理设计与实现 |
6.3 监管功能设计与实现 |
6.4 地图显示功能实现 |
6.4.1 地图图层介绍 |
6.4.2 打开地图选择 |
6.4.3 地图显示实现过程 |
6.5 空间分析设计与实现 |
6.5.1 图层管理 |
6.5.2 查询和模糊搜索 |
6.5.3 要素编辑 |
6.5.4 定位与导航 |
6.6 地图显示优化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数据处理与算法分析 |
7.1 数据处理 |
7.1.1 数据采集 |
7.1.2 数据存储 |
7.1.3 数据上传 |
7.1.4 预警设置 |
7.1.5 绘制实时曲线图 |
7.2 算法分析 |
7.2.1 剔除粗大误差 |
7.2.2 滤波算法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工作总结 |
8.2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科研成果 |
(5)基于ARM+μCOS-Ⅱ架构的电加热融雪主控模块程序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道岔融雪系统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道岔融雪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
2.1 系统概述 |
2.2 系统结构 |
2.2.1 远程控制中心工作站 |
2.2.2 车站控制终端 |
2.2.3 融雪控制柜 |
2.2.4 加热装置 |
2.3 两种不同供电方式的融雪系统 |
2.4 道岔融雪系统的操作模式 |
2.5 系统主要功能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ARM的μCOS-Ⅱ的嵌入式系统 |
3.1 ARM微处理器 |
3.1.1 ARM的体系结构 |
3.1.2 ARM各系列处理器 |
3.1.3 LPC2478 |
3.2 嵌入式操作系统 |
3.2.1 μC/OS-Ⅱ操作系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控制程序设计 |
4.1 μC/OS-II系统的移植 |
4.1.1 OS_CPU.H文件 |
4.1.2 OS_CPU_C.C文件 |
4.1.3 OS_CPU_A.S文件 |
4.2 系统控制程序运行环境及目标 |
4.2.1 程序运行所需硬件环境 |
4.2.2 工作软件的目标 |
4.3 任务划分 |
4.4 程序模块设计 |
4.4.1 通信协议模块 |
4.4.2 CAN协议数据处理模块 |
4.4.3 SPI总线接口模块 |
4.4.4 IO接口模块 |
4.4.5 PCU运算及初始化处理模块 |
4.4.6 I~2C总线接口模块 |
4.4.7 UI接口模块 |
4.5 任务调用过程及功能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编译及烧录 |
5.2 模块测试与实用效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联合收获机作业现场视频监视系统及物联网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联合收获机信息监测及现场视频监视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预期效果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预期效果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视频监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与监视对象选择 |
2.2 机载前端硬件架构 |
2.2.1 嵌入式硬件平台与操作系统选择 |
2.2.2 机载前端硬件平台简介 |
2.2.3 USB摄像头选型 |
2.2.4 GPS模块选型 |
2.2.5 无线通信模块选择与远程通信方案设计 |
2.3 机载前端系统软件架构 |
2.4 物联网平台简介 |
2.5 室内大屏监控中心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嵌入式Linux系统平台的构建 |
3.1 软件开发环境的构建 |
3.1.1 虚拟机软件的安装 |
3.1.2 Linux系统的安装 |
3.1.3 嵌入式交叉编译工具的安装 |
3.2 Bootloader移植和编译 |
3.2.1 Bootloader介绍 |
3.2.2 U-Boot启动流程分析 |
3.2.3 移植和编译U-Boot |
3.3 Linux内核移植 |
3.3.1 Linux内核简介 |
3.3.2 摄像头驱动与内核移植 |
3.4 文件系统制作与烧写 |
3.4.1 文件系统简介 |
3.4.2 根文件系统制作与烧写 |
3.5 嵌入式系统运行验证与调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视频监视软件设计 |
4.1 机载视频监视程序的设计 |
4.1.1 Video for Linux 2 视频图像采集模块设计 |
4.1.2 SDL库的编译移植 |
4.1.3 视频显示模块的设计与SDL库函数调用 |
4.2 嵌入式视频服务器的设计 |
4.2.1 Mjpg-streamer简介与运行流程分析 |
4.2.2 JPEG库与视频压缩模块设计 |
4.2.3 视频数据网络传输模块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物联网平台应用设计 |
5.1 物联网平台资源组织架构 |
5.2 设备与数据接入 |
5.2.1 设备创建与传感器添加 |
5.2.2 数据格式简介 |
5.2.3 cURL交互工具的移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调试与试验 |
6.1 机载视频监视程序与嵌入式视频服务器的调试 |
6.1.1 机载视频监视程序的调试 |
6.1.2 嵌入式视频服务器程序试验 |
6.2 田间试验 |
6.2.1 机载视频监视试验 |
6.2.2 4G视频传输试验 |
6.2.3 数据接入物联网平台及定位误差试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科研成果 |
(7)农田无线图像传感器节点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线图像传感器节点 |
1.2.2 多光谱图像采集系统 |
1.2.3 无线图像传感器网络在农业上的应用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应用前景分析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2 分辨率实时可调的图像传感器节点设计 |
2.1 引言 |
2.2 节点硬件设计 |
2.2.1 处理器模块 |
2.2.2 图像采集模块 |
2.2.3 无线通信模块 |
2.2.4 供电模块 |
2.3 节点软件设计 |
2.3.1 软件结构 |
2.3.2 分辨率实时调整的算法设计 |
2.3.3 图像采集与压缩 |
2.3.4 基于WiFi的图像传输 |
2.4 节点性能测试与分析 |
2.4.1 测试环境搭建 |
2.4.2 WiFi传输测试 |
2.4.3 多分辨率采集测试 |
2.4.4 分辨率实时调整性能测试 |
2.4.5 时耗测试 |
2.4.6 能耗测试 |
2.5 与当前主流图像传感器节点性能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3 嵌入式多光谱图像传感器节点设计 |
3.1 引言 |
3.2 节点的功能需求与技术指标 |
3.2.1 功能需求 |
3.2.2 技术指标 |
3.3 节点硬件设计 |
3.3.1 硬件结构 |
3.3.2 光谱图像采集模块 |
3.3.3 各模块电路连接设计 |
3.4 节点软件设计 |
3.4.1 应用软件结构 |
3.4.2 滤光片切换控制算法 |
3.4.3 基于 3G的多光谱图像传输 |
3.5 节点性能测试与分析 |
3.5.1 滤光片切换时延测试 |
3.5.2 滤光片定位误差测试 |
3.5.3 多光谱图像采集测试 |
3.5.4 图像 3G传输测试 |
3.5.5 时耗测试 |
3.5.6 能耗测试 |
3.6 与MS4100对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无线图像传感器的农田远程监测系统设计 |
4.1 监测系统体系结构 |
4.1.1 拓扑结构 |
4.1.2 传输模型 |
4.1.3 监测系统体系结构 |
4.1.4 汇聚节点和网关节点设计 |
4.2 传输控制机制 |
4.2.1 通信协议 |
4.2.2 数据包格式设计 |
4.2.3 数据备份 |
4.2.4 差错控制 |
4.2.5 时钟同步 |
4.3 可视化信息管理软件设计 |
4.3.1 设计思想 |
4.3.2 功能模块结构图 |
4.3.3 用户系统用例图 |
4.3.4 服务器工作流程 |
4.3.5 数据库设计 |
4.3.6 软件运行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5 农田综合实验与分析 |
5.1 节点部署 |
5.2 实验方案 |
5.3 节点控制测试 |
5.4 图像采集测试 |
5.5 丢包率测试 |
5.6 吞吐率测试 |
5.7 时延测试 |
5.8 视频码率及流畅性测试 |
5.9 节点电压测试 |
5.10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一种石墨电极缺损音频检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系统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系统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
2.1 音频信号及频谱分析 |
2.1.1 音频信号 |
2.1.2 频谱分析 |
2.2 敲击气锤及敲击响应 |
2.2.1 敲击气锤 |
2.2.2 敲击响应 |
2.3 电磁阀 |
2.4 S3C2440 介绍 |
2.5 检测系统的组成 |
2.6 检测系统原理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与 ARM 最小系统 |
3.1 电源电路设计 |
3.2 放大电路设计 |
3.2.1 前置放大器 |
3.2.2 主放大电路 |
3.3 滤波电路设计 |
3.4 ARM 最小系统 |
3.4.1 液晶显示模块 |
3.4.2 通用 I/O 口 |
3.4.3 ADC 模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4.1 傅里叶变换与快速傅里叶变换 |
4.1.1 傅里叶变换 |
4.1.2 快速傅里叶变换 |
4.1.3 DFT 对信号频谱分析时注意事项 |
4.2 基于 S3C2440 的 FFT 算法实现 |
4.2.1 FFT 的总体结构 |
4.2.2 FFT 算法设计 |
4.3 其他模块程序设计 |
4.3.1 ARM 系统初始化程序 |
4.3.2 时钟模块 |
4.3.3 A/D 采集程序 |
4.3.4 LCD 显示程序 |
4.4 程序下载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路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室内电路测试 |
5.2 系统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建议 |
6.1 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自动驾驶仪信息处理装置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自动驾驶仪软件平台相关概念 |
2.1 自动驾驶仪处理器 |
2.2 惯性传感器及其他芯片 |
2.3 软件平台根文件系统 |
2.3.1 根文件系统主要内容 |
2.3.2 根文件系统类型 |
2.4 自动驾驶仪网络传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嵌入式操作平台可行性分析 |
3.1.1 经济可行性 |
3.1.2 技术可行性 |
3.2 软件平台建设过程 |
3.3 自动驾驶仪软件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
3.4 自动驾驶仪软件平台性能需求分析 |
3.5 自动驾驶仪软件平台数据传输安全性需求分析 |
3.5.1 数据传输设计目标和内容 |
3.5.2 不同层面的接口安全措施 |
第四章 自动驾驶仪软件平台设计与实现 |
4.1 Linux系统交叉开发环境建立 |
4.1.1 宿主机和目标机的开发环境设置 |
4.1.2 GNU交叉开发工具链建立 |
4.1.3 终端模拟程序 |
4.1.4 配置NFS网络文件系统 |
4.2 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设计实现 |
4.2.1 可抢占内核 |
4.2.2 提高同步性 |
4.3 系统引导程序设计实现 |
4.4 软件平台根文件系统设计实现 |
4.4.1 目标系统函数库 |
4.4.2 系统设备文件 |
4.4.3 系统程序 |
4.4.4 系统初始化 |
第五章 FPGA在Linux平台下的驱动程序设计与实现 |
5.1 FPGA XCS30XL-4VQ100工作分析 |
5.2 PXA255处理器与XCS30XL-4VQ100芯片系统接口设计 |
5.3 FPGA Linux驱动程序构架 |
5.4 FPGA Linux驱动程序实现 |
5.4.1 驱动程序的初始化与清除函数 |
5.4.2 file_operations结构 |
5.5 系统测试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FPGA Linux驱动程序代码 |
(10)可重构激光雷达数据采集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激光雷达简介 |
1.2 激光雷达的分类 |
1.3 激光雷达的应用 |
1.3.1 激光雷达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
1.3.2 激光雷达在海洋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1.3.3 激光雷达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1.3.4 激光雷达应用实例 |
1.4 激光雷达的发展 |
1.4.1 激光器 |
1.4.2 接收光学仪器 |
1.4.3 光电探测器 |
1.4.4 数据采集系统 |
1.5 可重构激光雷达数据采集平台(RLDAP)研究 |
1.5.1 RLDAP必要性分析 |
1.5.2 RLDAP设计目标 |
第二章 可重构激光雷达数据采集平台总体研究 |
2.1 激光雷达信号探测原理 |
2.2 RLDAP基本要求 |
2.3 RLDAP总体结构 |
2.4 RLDAP工作原理 |
第三章 可重构激光雷达数据采集平台实现 |
3.1 RLDAP技术指标 |
3.1.1 探测范围 |
3.1.2 探测分辨率 |
3.1.3 光子计数率 |
3.1.4 响应重复频率 |
3.1.5 数据传输效率 |
3.1.6 通道均匀性 |
3.2 RLDAP关键技术 |
3.2.1 大动态范围技术 |
3.2.2 可重构技术 |
3.2.3 窄脉冲测量技术 |
3.3 RLDAP解决方案 |
3.3.1 关键芯片 |
3.3.2 可编程I/O设计 |
3.3.3 通信方案 |
3.3.4 数字仪器模块化设计 |
3.3.5 主控软件 |
3.3.6 光源检测校准 |
3.4 RLDAP功能实现 |
3.5 RLDAP电子学测试 |
3.5.1 ADC有效位测试 |
3.5.2 模拟采样线性 |
3.5.3 光子计数率测试 |
3.5.4 通道宽度均匀性 |
3.5.5 数据传输耗时 |
第四章 可重构激光雷达数据采集平台应用实例 |
4.1 车载Rayleigh多普勒测风雷达 |
4.1.1 RLDAP配置 |
4.1.2 测试结果 |
4.2 机场能见度仪 |
4.2.1 RLDAP配置 |
4.2.2 测试结果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四、Strong ARM SA1110的USB解决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微纳卫星的可重构星载计算机研制[D]. 孙树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ARM平台下的虚拟化实现及应用[D]. 黄宇飞.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3]立方体卫星星上软件在线重构技术研究[D]. 李剑锋.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4]基于嵌入式手持终端的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何姣. 贵州大学, 2018(05)
- [5]基于ARM+μCOS-Ⅱ架构的电加热融雪主控模块程序设计[D]. 白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6]联合收获机作业现场视频监视系统及物联网应用研究[D]. 王一帆. 江苏大学, 2017(11)
- [7]农田无线图像传感器节点关键技术研究[D]. 殷建军.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5)
- [8]一种石墨电极缺损音频检测系统设计[D]. 李文可. 吉林大学, 2015(08)
- [9]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自动驾驶仪信息处理装置设计与实现[D]. 李晓芳.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5(03)
- [10]可重构激光雷达数据采集平台研究[D]. 高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03)
标签:嵌入式linux论文; 图像融合论文; 嵌入式软件论文; 程序移植论文; 嵌入式计算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