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椎间关节阻滞复合椎旁阻滞用于椎间关节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亦乐[1](2021)在《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选取结筋病灶点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运用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选取结筋病灶点针刺的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观察治疗前后及随访1个月的疼痛各维度自我评价及颈椎活动度的改善情况,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个可行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为自身前后对照,对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19例颈源性头痛患者进行研究。治疗点的选择为目标肌肉肌腹处的结节、条索或压痛点。通过望诊及触诊,可选择的目标肌肉为较紧张一侧的的头后大直肌、对侧头下斜肌,乳突位置较后一侧的头下斜肌、对侧胸锁乳突肌及肩峰端较高侧的上斜方肌。针刺时,以押手固定进针点局部皮肤,刺手持0.25×40mm毫针快速刺入皮肤,针刺效果以目标肌肉跳动、医者手下肌肉紧张度降低为度,达到效果后即行出针。每位患者1周治疗2次,每次间隔1-3天,治疗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次后、治疗4次后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的随访对患者进行简化McGill问卷评分和颈椎活动度(ROM)评分,对比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对所有得到的数据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得结果P<0.05即表明所得到的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若P<0.01,则表明所得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上的差异。研究结果:1.治疗前与治疗2次后在简化McGill问卷总分上比较:治疗2次后较治疗前简化McGill问卷总分减少,且两组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本疗法在治疗2次后已对颈源性头痛患者头痛总体情况产生显着疗效。2.治疗前与治疗2次后在简化McGill问卷各分维度评分上比较:治疗2次后较治疗前简化McGill问卷各分维度评分均有减少,且各组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本疗法在治疗2次后对颈源性头痛患者头痛各维度情况已产生显着疗效。3.治疗前与治疗2次后在颈椎ROM评分上比较:治疗2次后较治疗前颈椎ROM评分减少,且两组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本疗法在治疗2次后对颈源性头痛患者的颈椎活动度已产生显着疗效。4.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在简化McGill问卷总分上比较:治疗结束后较治疗前简化McGill问卷总分减少,且两组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本疗法在治疗4次后对颈源性头痛患者头痛总体情况具有显着疗效。5.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在简化McGill问卷各分维度评分上比较:治疗结束后较治疗前简化McGill问卷各分维度评分均有减少,且各组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本疗法在治疗4次后对颈源性头痛患者头痛各维度情况具有显着疗效。6.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在颈椎ROM评分上比较:治疗结束后较治疗前颈椎ROM评分减少,且两组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本疗法在治疗4次后对颈源性头痛患者的颈椎活动度具有显着疗效。7.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价:在治疗4次后,简化McGill问卷总分总有效率达到94.7%,愈显率达到89.5%。8.随访效果评估:相比于治疗4次后,治疗结束1个月时的简化McGill问卷感觉维度、情感维度、PPI评分均有上升,但二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疗法在上述三个维度上的疗效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有所减退,但减退不明显;VAS评分、颈椎ROM评分与治疗4次后持平,二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疗法在疼痛程度及颈椎活动度上的疗效可持续至少1个月;简化McGill问卷总分相比治疗4次后有所上升,且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疼痛的总体评估上,本疗法的疗效在治疗结束1个月后有所减退。研究结论:1.基于颈部结构选取结筋病灶点针刺疗法是基于中医经筋理论和人体解剖学提出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方法,该方法对于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疼痛及颈部活动度均有显着疗效。2.该疗法对于患者疼痛自我评价的各维度均有显着疗效。3.该疗法治疗2周共4次后,对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颈椎活动度的改善效果可持续至少1个月;对于患者对疼痛自我评价的感觉维度、情感维度和现时疼痛程度的改善效果在1个月后有所减退。
黄昭志[2](2021)在《按动结合手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按动结合手法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就诊或招募的、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66例为研究观察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4人和对照组32人。观察组给予按动结合手法联合腰椎旋转复位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理筋正骨手法,两组皆一共5次治疗,每次30分钟,5次治疗4周内完成,观察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腰椎活动度(Lumber Range Of Motion,LROM)等,在治疗前(基线,观察时点(1))、第1次治疗结束后(即时疗效,观察时点(2))、第5次治疗结束后(累计疗效,观察时点(3))、治疗结束1月后(随访期,观察时点(4))进行记录,其中腰椎活动度在(1)(2)(3)时点记录,VAS评分在(1)(2)(3)(4)时点记录,JOA评分在(1)(3)时点记录。全部随访结束后,分别比较两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腰椎活动度的变化,通过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VAS评分:两组在治疗后各观察时点的VAS评分较其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时点(2)行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时点(3)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点(4)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JOA评分:两组在治疗后观察时点(3)的JOA评分较其治疗前均上升,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在观察时点(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腰椎活动度:腰椎前曲屈活动度,两组在观察时点(2)(3)均较其观察时点(1)提高,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时点(2)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点(3)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后伸活动度,两组在观察时点(2)(3)均较其观察时点(1)提高,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时点(2)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点(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侧屈活动度双侧平均值,两组在观察时点(2)(3)均较其观察时点(1)提高,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时点(2)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点(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旋转活动度双侧均值,两组在观察时点(2)(3)均较其观察时点(1)提高,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时点(2)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点(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按动结合手法和常规理筋正骨手法均为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有效方法,均能改善疼痛、缓解腰椎功能障碍、改善腰椎各方向活动度。(2)按动结合手法在改善腰椎前屈及后伸活动度、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障碍等方面优于常规理筋正骨手法,但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累积疗效的优势有所下降;(3)按动结合手法在改善腰椎侧屈、旋转活动度方面与常规理筋正骨手法没有显着区别。(4)按动结合手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方法独特,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效果明显,其相关学术思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运用。
吴鸿斌[3](2021)在《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寒湿型LDH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其穴位注射的药物为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选取肾俞穴、夹脊穴和阿是穴等腧穴进行配伍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塞来昔布胶囊,两组每疗程均为7天,共4疗程(28天);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总疗程结束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腰痛评分(JOA)和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详细记录,并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上述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和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1.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性别、年龄、病程长短以及治疗前的VAS、ODI、JOA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VAS评分量表对比:将两组内治疗前后的VAS分值分别进行组内比较,治疗后均有下降,分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改善寒湿型LDH疼痛症状的效果。将两组治疗1疗程、总疗程结束后的VAS分值进行比较,治疗组的分值下降幅度更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同样的治疗时间下,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疗法在减轻寒湿型LDH引起的疼痛方面较有优势,疗效优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3.JOA评分量表比较:将JOA分值分别进行组内比较,组内治疗后JOA分值均有升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有改善寒湿型LDH症状的效果。将两组治疗1疗程、总疗程结束后的JOA评分值进行比较,发现治疗组的评分增加更多,且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疗法优于口服塞来昔布疗法,治疗组患者的自觉症状、相关临床检查以及日常生活方面改善更佳。4.ODI评分量表比较:经治疗后两组ODI分值均有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疗法均有起效。将两组治疗1疗程、总疗程结束后的ODI评分值进行比较,发现治疗组的分值降低幅度更大,且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更佳,在改善自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受限程度方面具有优势。5.关于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0.0%,愈显率为76.67%;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达86.7%,愈显率为43.33%,经统计学检验,此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证明治疗组的疗效更佳,通过两组在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各等级分布人数和愈显率高低,可以看出治疗组对寒湿型LDH的症状改善幅度更大。结论:1.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寒湿型LDH的症状,尤其是对于疼痛以及疼痛引起的功能障碍方面更有优势,说明温针灸和穴位注射具有相互协同而增强疗效的作用,是治疗寒湿型LDH的一种有效方法。
张曦[4](2021)在《贾海忠教授诊治颈源性胸痛临床经验阐述》文中认为目的:导师贾海忠教授通过其三十余年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经验发现,使用白拟经验方“颈舒六味汤”并配合“纬脉理论”指导下的针刺选穴、辅以“颈部太极操”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颈源性胸痛症状。本文旨在总结贾海忠教授对于颈源性胸痛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治疗颈源性胸痛的临床经验及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通过对现代文献检索,总结和整理了传统医学方面对颈源性胸痛的病名、病因病机、多种治疗方法的认识与在现代医学方面对颈源性胸痛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手段的认识。第二部分为经验总结。通过跟随导师门诊、聆听讲授及整理病案,总结导师对此病较为完整的治疗方案,即运用自拟经验方“颈舒六味汤”并配合“纬脉理论”指导下的针刺选穴、辅以“颈部太极操”的治疗方法展开阐释,并进行病案分析、记录典型案例以供学习与讨论。结果:1.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对于颈源性胸痛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已形成初步认识。2.导师贾海忠教授认为,颈源性胸痛的临床首要诊断特点是表现出疼痛性质多样的胸痛,包括刺痛、胀痛、隐痛、窜痛,持续时间大于10分钟,且与颈部姿势有关,常因某一姿势或长时间固定某一动作而诱发,可伴睡眠易醒或睡中易惊醒其次可以找到颈部疾病的证据,包括颈椎椎体、小关节、椎间盘病变,或颈部软组织病变,等等。颈源性胸痛的病机为气滞血瘀、脉络不通,治疗原则以理气、活血、通络、止痛为基础。3.《奇经八脉考·带脉篇》提到:“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围身一周,如束带然。”带脉约束着纵行的各条经脉。贾海忠教授认为,人体中各纵向经脉理应在不同维度上得到约束,以保证机体协调活动,也就是说在非带脉区经脉也应有相应的脉约束着。通过长期对胚胎学的研究,创立了独特的“纬脉理论”体系。纬脉的数目共有43对,包括12对脑纬脉、8对颈纬脉、12对胸纬脉、5对腰纬脉、5对骶纬脉、1对尾纬脉。4.同一纬脉的层次按照胚胎发育来源可分为三层,即外层(肤层)、中层(筋膜、肌肉、骨骼、血脉、血液)、里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上皮层),按照形态解剖可分为皮肤层、筋膜层、肌肉层、骨骼层、脏器层五层,任何一层局部的变化都会引起同纬脉水平的反应,正如“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成分特征方面可分为三类,即纬毗连脉、纬卫脉与纬血脉。5.贾海忠教授运用自拟经验方“颈舒六味汤”并配合“纬脉理论”指导下的针刺选穴、辅以“颈部太极操”的治疗方法治疗颈源性胸痛效果显着,治疗体系完整,可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结论:导师贾海忠教授对于颈源性胸痛患者运用独特的治疗方法后症状改善明显,疗效显着。通过“纬脉理论”指导下的针刺治疗可以快速改善患者就诊时胸痛、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配合颈部太极操可巩固疗效,加之中药颈舒六味汤加减,起到全身调节的作用。
皋毓[5](2021)在《揿针配合原络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揿针配合原络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探讨这种治疗方法在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中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新颖简便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思路。方法:将6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随机法分组治疗,每组31例。以揿针结合原络穴作为治疗组,以扶他林乳胶剂外用作为对照组,经2周1个疗程的治疗后,根据VAS疼痛评分、NPQ颈痛量表、CASAS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对受试者进行评分,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以评价疗效。结果:一、治疗前,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进行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NPQ评分、CASAS评分进行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提示两组基线大致相同,具有可比性。二、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VA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NPQ评分、CASCS评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NPQ评分、CASCS评分三个差值,在两组组间比较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三、治疗后1月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VA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NPQ评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NPQ评分的差值,在两组组间比较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四、综合疗效评定: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90.32%,其中治疗组显愈率83.87%,对照组显愈率70.9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过两组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五、疗效评价影响因素探讨:按照年龄、性别、病程长短对纳入患者重新进行分组,经组间比较,年龄>40岁组VAS差值即改善程度较≤30岁组低且有差异,年龄较大可能影响治疗颈痛的疗效,但在其余各项之间均无明显影响,性别、病程长短也不是影响疗效的因素。六、安全性评价:实验设计安全可靠性强,两组受试者在实验组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本课题通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观察比较,证明了揿针治疗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颈肩疼痛、压痛等症状,在减轻颈椎病对日常造成影响方面也有较好的疗效。操作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治疗上可取得近期理想效果。
李涛[6](2021)在《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1.临床研究通过观察点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功能障碍、腰臀部软组织张力及痛点痛阈的改善作用,评价点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动物研究通过观察点穴手法对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竖脊肌、腰椎间盘组织学影响,以及对腰椎间盘内Wnt3a、β-catenin、GSK-3 β及MMP-13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点穴疗法防治腰椎间退行性变的作用机理。研究一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以1:1 比例分为治疗组(点穴组)和对照组(传统手法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疗程结束)和1个月随访的时点,对两组患者ODI评分、软组织张力、痛点痛阈、VAS评分评定等方面评价治疗效果。两组入选病例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进行基线分析,然后再对两组的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描述,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描述。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的基线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者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基线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检验,多个观察时点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每个时点各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二分类资料的重复测量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统计分析。P<0.05将被认为差别有统计意义。安全性分析主要以描述性统计为主,包括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不良事件的具体描述。结果:1.疗程进行中,有2个病例脱落,最终86个病例进入数据统计,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2.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的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的基线情况,各评价指标治疗前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经2周治疗,两组组内比较,ODI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时点,ODI和VAS评分较前进一步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个月随访时点测评中,ODI及VAS评分的下降趋势减缓,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但1个月随访时ODI及VAS评分均比治疗前要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4.对0.5kg载荷下竖脊肌、臀大肌位移值的测量显示,两处软组织位移值均呈上升趋势。两组组内比较,在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点,软组织位移测量值均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4周测量所得软组织位移值也较治疗2周时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测量竖脊肌、臀大肌压痛点阈值结果显示,两组组内比较,压痛点痛阈均呈上升趋势。治疗2周、治疗4周两个时间点所测得痛阈值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点痛阈也较治疗2周时上升,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治疗2周、治疗4周、1个月随访三个时点,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0DI和VAS评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在治疗2周、治疗4周两个时点,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竖脊肌、臀大肌软组织张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竖脊肌、臀大肌的压痛点痛阈测量结果显示,在治疗2周时点,治疗组痛点痛阈较对照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4周时两组痛阈改善无显着差异。而主体间效应对比结果进一步表明,整体上两组痛阈改善无显着差异,提示两组在痛点痛阈改善方面疗效相当。7.根据ODI评分综合评价两种疗法的临床有效率,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有效率相当,无显着统计学差异。结论:点穴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导致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并有效降低竖脊肌、臀大肌软组织张力,提高压痛点痛阈值。点穴与传统手法整体上疗效相当,同时具有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提高痛点痛阈的临床疗效。实验二 点穴干预大鼠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 i n信号转导通路的实验研究方法:1.造模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220±20g,随机抽取10只大鼠为空白组,剩余44只大鼠接受前肢截除手术。术后大鼠单笼饲养72小时,然后转到正常鼠笼中适应性饲养1周。1周后,将双足大鼠移至特制可调高组合鼠笼中饲养。空白组不接受手术和造模,在正常鼠笼中饲养。总造模时间为5个月。在造模第5个月的最后1周,从接受造模的44只大鼠中随机抽4只大鼠,取材腰椎间盘进行H&E、番红固绿染色。结果显示腰椎间盘均出现了明显退行性改变,提示造模成功。2.干预措施在前肢截除手术后第6个月的第一天,将剩余40只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模型组、假手法组、点穴组和DKK-1组。各组根据对应干预措施开始进行干预,总干预疗程为30天。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点穴组干预方法:将大鼠固定后,在腰阳关、第五腰椎棘突下缘,第四、第五腰椎夹脊穴(双侧)、大肠俞(双侧)、关元俞(双侧)穴位上实施模拟点穴手法,每穴5分钟,每日1次。实验人员在每次干预前均在MFF多点薄膜压力测试系统上进行训练,使点穴压力和频率保持在适当范围。假手法组干预方法:将大鼠以相同形式固定后,不施力按压,每日1次。DKK-1组干预方法:大鼠腹腔注射DKK-1(0.1 μ g/100g),每日1次。3.组织学评价采用H&E染色大鼠第二至第六腰椎节段的竖脊肌组织,采用H&E染色和番红固绿染色L4/5椎间盘。在显微镜下观察对比各组肌肉组织和腰椎间盘的组织学改变,以Boos评分评价各组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4.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表达影响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qPCR等方法,测量并比较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的变化,以评价干预方法对该通路的影响。5.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对各组腰椎间盘的Boos评分,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如数据属正态分布,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方差齐性者,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组间差异显着性,任意两组的比较使用Bonferroni检验分析,方差不齐时采用Tamhane’ s T2检验分析。若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描述,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cheffe法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空白组大鼠,竖脊肌肌束排列规则、有序、较紧密,肌横纹可见,胶原纤维呈均匀卷曲状,定向束状排列。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模型组、假手法组、DKK-1组竖脊肌肌细胞明显增大。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大部分大鼠的竖脊肌肌束排列显着疏松,肌横纹模糊或消失,胶原纤维结构排列明显疏散、扭曲,部分甚至出现断裂、挛缩等改变。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肌束排列较规则、有序、紧密,胶原纤维呈卷曲状,部分出现疏松、扭曲等改变。2.H&E染色下,空白组的纤维环和髓核结构清晰,软骨终板和髓核之间的边界清晰,大量的脊索细胞存在在髓核之中。模型组腰椎间盘高度下降,大部分纤维环和软骨终板之间发现了细微裂缝,髓核内脊索细胞大量减少。假手法组中髓核明显缩小,纤维环的层状结构紊乱,大部分出现细微裂缝。点穴组部分腰椎间盘的纤维环层状结构出现紊乱和细微裂缝,髓核内脊索细胞轻度减少。同样,在DKK-1组中,髓核皱缩,脊索细胞的数量则轻度下降,但大部分纤维环和软骨终板的结构完整,偶可见髓核和纤维环之间有小裂纹出现。以Boos评分标准评价各组腰椎间盘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空白组、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腰椎间盘的Boos评分显着低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点穴组和DKK-1组平均得分显着高于空白组。点穴组与DKK-1组之间腰椎间盘Boo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3.番红固绿染色下,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软骨终板软骨细胞增殖明显,且肥大软骨细胞显着增多。两组软骨终板番红素0染色均变浅,提示软骨终板中胶原蛋白含量降低。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组软骨终板细胞未见明显增殖、肥大。Boos评分结果显示空白组、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的软骨终板平均得分显着低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但点穴组和DKK-1组的Boos评分也显着低于空白组。点穴组与DKK-1组之间软骨终板Boo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4.免疫组织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内Wnt3a、β-catenin和MMP-13阳性显着表达。相反,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腰椎间盘内GSK-3 β呈弱阳性。点穴组和DKK-1组椎间盘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为弱阳性表达,但GSK-3 β则为强阳性表达。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增加,GSK-3 β蛋白表达被抑制。点穴组和DKK-1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减少,GSK-3 β表达明显上调。但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中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量显着增加,但GSK-3 β蛋白表达量显着减少。点穴组和DKK-1组中,以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无显着性差异。6.RT-qPCR检测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 mRNA的表达显着增加,GSK-3 β mRNA表达被显着抑制。点穴组和DKK-1组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减少,GSK-3 β表达明显上调。但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组MMP-13 mRNA表达量显着增加,GSK-3 β mRNA表达显着减少。结论:点穴能改善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的竖脊肌和腰椎间盘退变状态,抑制腰椎间盘内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这可能是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之一。
袁帅[7](2020)在《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提供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在2018年3月到2019年11月期间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对A组患者行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对B组患者行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采用NRS评分、直腿抬高角度、JOA腰痛评分对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碍进行评估,采用Macnab标准对有效率、优良率进行评价。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的NRS评分、直腿抬高角度、JOA腰痛评分,以及治疗结束后7d、30d、90d、180d的上述指标和Macnab评价。结果:(1)NR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7d、30d、90d、180d的NRS评分较入院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结束后7d的NRS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结束后30d、90d、180d的NR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直腿抬高角度: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7d、30d、90d、180d的直腿抬高角度较入院时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结束后7d的直腿抬高角度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结束后30d、90d、180d的直腿抬高角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JOA腰痛评分: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7d、30d、90d、180d的JOA腰痛评分较入院时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结束后7d的JOA腰痛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结束后30d、90d、180d的JOA腰痛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Macnab评价:根据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Macnab评价计算有效率和优良率。两组患者的有效率与优良率差别在治疗结束后180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P=0.038);B组的有效率及优良率随着时间上升的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的优良率随着时间上升的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01)。(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药物过敏、神经损伤、穿破硬膜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发散式冲击波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安全的方法,二者联合治疗镇痛效果及功能改善效果较单纯脉冲射频治疗更明显。(2)单纯脉冲射频治疗与联合治疗均有复发的可能性,但无法肯定单纯脉冲射频治疗复发的可能性大于联合治疗。
徐马丽[8](2020)在《罗氏勾点法治疗颈椎失稳引起的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比较罗氏勾点法结合传统推拿手法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颈椎失稳引起的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的临床疗效,探讨罗氏勾点法结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颈椎失稳引起的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60例C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罗氏勾点法治疗;两组均1天1次,5天为1疗程,结束1疗程后休息2天,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Cervical Vertigo Symptoms and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ESCV)、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颈椎病疗效评价表评分,治疗结束后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并结合ESCV积分改善率进行疗效评定。并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患者的ESCV、DHI及颈椎病疗效评价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ESCV、DHI及颈椎病疗效评价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内比较:(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SCV、DHI及颈椎病疗效评价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ESCV、DHI及颈椎病疗效评价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ESCV、DHI及颈椎病疗效评价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ESCV、DHI及颈椎病疗效评价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罗氏勾点法结合传统推拿手法与传统推拿手法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眩晕症状、颈椎的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但罗氏勾点法结合传统推拿手法优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2.在总有效率上,罗氏勾点法结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优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3.在疗效的稳定性上,罗氏勾点法结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优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
樊军利[9](2020)在《解结导气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从症状、体征、功能障碍等方面综合评估解结导气针刺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随访的远期疗效。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我院针灸科及骨伤科门诊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解结导气针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每周1疗程,以3个疗程为治疗周期,以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化表20分法及CSR总体疗效为主要结局指标,以视觉模拟量表、Northwick Park颈部疼痛调查问卷、颈椎检查试验评分为次要结局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各疗程结束后进行评估,治疗后30天进行电话随访。本研究通过与传统针刺法对照,分疗程、多时点测评,比较其与传统针刺的疗效差异及治疗特点。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72例受试者完成试验,治疗组37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各项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内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所有结局指标中除治疗组第1疗程后和第2疗程后的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各组相邻疗程间及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说明两种针刺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治疗作用。3.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化表20分法的评分结果显示,第1疗程后两组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疗程后及第3疗程后两组积分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解结导气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为94.59%,以显效为主,占45.95%,愈显率占72.98%,传统针刺法的总有效率为88.57%,以有效为主,占71.43%,愈显率占17.15%,经等级资料非参数检验,两组疗效具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5.VAS评分结果显示,第1疗程结束后两组评分具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第2疗程及第3疗程后两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镇痛作用起效更迅速。6.NPQ积分结果表明,各疗程及随访时组间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7.颈椎试验评分结果显示,第1、2疗程后两组总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第1疗程后两组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第3疗程后两组总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解结导气针刺法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且起效更快;2.解结导气针刺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作用起效时间快,在治疗后1周即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在改善功能障碍及颈椎试验的各项阳性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3.解结导气针法治疗后30日,NPQ积分回升幅度显着小于传统针刺法,说明解结导气针刺法疗效更持久。
邹俊峰[10](2020)在《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胸椎小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跟踪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后对胸椎小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达到研究。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程度情况等。方法:设计合理客观的分类对照试验:分设治疗组(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30例和对照组(平衡针灸治疗)30例进行对胸椎小关节错位的治疗。观察对比在临床治疗中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方案与平衡针灸治疗方案对胸椎小关节错位的治疗效果。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VAS评分、PPI评估评分统计治疗前后的数据变化作疗效分析评价。采用Epi Data软件建立相应的录入程序,并设定录入时的逻辑审查限定条件,统计学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所有统计计算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平衡针灸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PPI评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降低(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对于VAS及PPI评分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及平衡针灸治疗对胸椎小关节错位均有显着疗效,而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疗效优于平衡针灸治疗。
二、椎间关节阻滞复合椎旁阻滞用于椎间关节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椎间关节阻滞复合椎旁阻滞用于椎间关节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选取结筋病灶点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对颈源性头痛的认识 |
1. 中医学对颈源性头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颈源性头痛与经脉的关系 |
3. 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 |
4. 总结 |
综述二 西医学对颈源性头痛的认识 |
1. 概述 |
2. 颈源性头痛的现代医学发病机制 |
3. 颈源性头痛的解剖学基础 |
4. 西医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 |
5. 总结 |
综述三 经筋病和结筋病灶点的相关研究 |
1. 《灵枢》对经筋病的认识 |
2. 结筋病灶点的传统认识 |
3. 结筋病灶点的现代认识 |
4. 结筋病灶点针刺疗法的临床应用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剔除和中止标准 |
1.6 安全性评价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治疗方法 |
2.3 临床疗效评定 |
2.4 观察时点及回访 |
2.5 数据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基本资料 |
3.2 治疗2次后疗效观察 |
3.3 治疗后疗效观察 |
3.4 随访效果评估 |
3.5 疗效判定标准 |
4. 安全性评价 |
5. 脱落情况记录 |
6. 小结 |
7. 研究结果 |
8. 分析与讨论 |
8.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8.2 针刺点选择依据 |
8.3 观察结果及分析 |
8.4 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选取结筋病灶点针刺疗法的优势及机制探讨 |
8.5 相关因素分析 |
9.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结果 |
个人简历 |
(2)按动结合手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收集及招募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受试者退出试验标准 |
1.6 中止试验条件 |
1.7 脱落病例处理 |
1.8 辅助器械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3 疗效评价标准 |
3.1 视觉模拟评分法 |
3.2 JOA评分表 |
3.3 腰椎活动度 |
3.4 治疗周期与观察时点 |
4 不良事件及处理 |
5 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
5.1 数据录入 |
5.2 数据分析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 试验基本情况与病例描述 |
2 基线资料 |
2.1 一般资料 |
2.2 病情资料 |
3 疗效分析 |
3.1 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比较 |
3.2 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
3.3 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比较 |
3.4 安全性评价 |
3.5 不良事件报告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对CNLBP与腰椎活动度受限的认识 |
1.1 活动度测量的意义 |
1.2 导致腰椎活动度下降的因素 |
2 医学对CNLBP腰椎活动度受限的认识 |
3 按动结合手法 |
3.1“动静结合”的理筋手法理念 |
3.2 按动疗法作用于CNLBP的优势探讨 |
3.3 按动疗法在慢性腰痛的应用 |
4 腰椎旋转复位法 |
5 评价工具的选择 |
5.1 VAS评分 |
5.2 腰椎JOA评分表 |
5.3 腰椎活动度测量 |
6 研究结果 |
7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理筋手法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剔除标准 |
1.6 病例脱落及剔除的处理 |
1.7 不良反应事件的处理 |
2 研究方案 |
2.1 随机化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2.1 治疗组 |
2.2.2 对照组 |
2.3 观察指标 |
2.3.1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
2.3.2 下腰痛评分标准(JOA) |
2.3.3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比较 |
1.1 年龄分布 |
1.2 性别分布 |
1.3 病程长短 |
2 临床疗效分析 |
2.1 总体疗效比较 |
2.2 治疗前后VAS评分 |
2.3 治疗前后的JOA评分 |
2.4 治疗前后的ODI评分 |
3 安全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LDH的认识 |
1.1 中医对LDH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对LDH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对LDH的治疗 |
1.3.1 中药口服 |
1.3.2 中药外用 |
1.3.3 单纯针刺 |
1.3.4 艾灸 |
1.3.5 穴位注射 |
1.3.6 温针灸 |
1.3.7 电针疗法 |
1.3.8 推拿疗法 |
2 西医对LDH的认识 |
2.1 西医对LDH病因的认识 |
2.1.1 生理性退变 |
2.1.2 脊柱结构异常 |
2.1.3 职业因素 |
2.1.4 其他因素 |
2.2 西医对LDH疼痛机制的认识 |
2.2.1 机械压迫与异常受力 |
2.2.2 神经根炎性刺激 |
2.2.3 自身免疫反应 |
2.3 西医对LDH的治疗 |
2.3.1 卧床休息 |
2.3.2 牵引治疗 |
2.3.3 药物治疗 |
2.3.4 封闭疗法 |
2.3.5 手术治疗 |
3 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的选择依据 |
3.1 温针灸选择依据 |
3.2 穴位注射 |
3.2.1 穴位注射的选择依据 |
3.2.2 注射药物的选择依据 |
3.3 治疗腧穴的选择依据 |
4 观察量表的选择依据 |
5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总体疗效比较 |
5.2 VAS评分量表对比 |
5.3 JOA评分量表比较 |
5.4 ODI评分量表比较 |
6 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贾海忠教授诊治颈源性胸痛临床经验阐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颈源性胸痛的中医药治疗源流及进展 |
1 概述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 |
综述二 颈源性胸痛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颈椎的解剖结构 |
1.1 颈椎的椎骨 |
1.2 颈椎的关节 |
1.3 颈部的韧带组成 |
2 支配心脏与心脏的神经解剖结构 |
2.1 心脏的运动神经 |
2.2 心脏的感觉神经 |
3 颈源性胸痛的发病机制 |
3.1 脊神经根受压学说 |
3.2 交感神经紊乱学说 |
3.3 交感反射学说 |
3.4 椎动脉-延髓-交感神经学说 |
3.5 神经-免疫-内分泌学说 |
4 临床表现 |
5 诊断 |
6 现代医学对颈源性胸痛的治疗 |
6.1 药物治疗 |
6.2 物理治疗 |
6.3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 |
6.4 化学疗法 |
6.5 小关节微创介入治疗 |
6.6 手术治疗 |
6.7 中西医结合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经验总结 贾海忠教授对于颈源性胸痛的诊治思路 |
前言 |
1 颈源性胸痛的诊断思路 |
1.1 病因病机及发病机制 |
1.2 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 |
1.3 诊断标准 |
2 “纬脉理论”的阐述 |
2.1 “纬脉理论”的提出 |
2.2 “纬脉”层次与成分特征 |
3 颈源性胸痛的特色疗法详述 |
3.1 遣方用药 |
3.2 “纬脉理论”指导下的针灸选穴 |
3.3 太极操 |
4 病例分析及典型病案讨论 |
4.1 研究对象 |
4.2 病例分析 |
4.3 典型病案讨论 |
5 调护 |
6 小结 |
7 不足与展望 |
8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揿针配合原络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观察项目及疗效评定指标 |
4 统计方法 |
5 不良反应的处理 |
第二章 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治疗前指标分析 |
3 治疗后结果分析 |
4 疗效评价影响因素 |
5 治疗选穴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委员会名单及评定意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1.1 腰椎间盘的解剖特点 |
1.1.2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
1.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假说 |
1.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
1.2.1 卧床休息 |
1.2.2 药物治疗 |
1.2.3 物理治疗 |
1.2.4 运动疗法 |
1.2.5 手术治疗 |
1.2.6 再生疗法 |
1.3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的认识 |
1.3.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脏腑关系 |
1.3.2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3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经络的关系 |
1.3.4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筋骨的关系 |
1.4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
1.4.1 中药方剂 |
1.4.2 推拿手法 |
1.4.3 针刺治疗 |
1.4.4 功法锻炼 |
1.5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相关实验研究进展 |
1.5.1 正常椎间盘组织的结构和成分组成 |
1.5.2 引起椎间盘退行性变因素 |
1.5.3 椎间盘退变的评价 |
1.5.4 椎间盘退行性变相关通路研究 |
1.6 中医药对椎间盘退变相关信号通路影响实验研究进展 |
1.6.1 中药单体研究 |
1.6.2 中药复方研究 |
1.6.3 针刺 |
第二章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1.3 对不良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
2.1.4 合并用药 |
2.1.5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研究统计结果及分析 |
2.2.1 基线比较 |
2.2.2 各观察结果比较 |
2.3 讨论 |
2.3.1 疗效分析 |
2.3.2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机制探讨 |
2.3.3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医学机制探讨 |
2.3.4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
2.3.5 安全性评价 |
2.4 创新点与不足 |
2.4.1 创新点 |
2.4.2 不足与展望 |
2.5 结论 |
第三章 点穴干预大鼠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饲养环境、条件和动物伦理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实验药物及试剂 |
3.2 造模及干预方法 |
3.2.1 IVDD模型造模方法 |
3.2.2 实验分组 |
3.2.3 干预方法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本取材 |
3.3.2 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实验步骤 |
3.3.3 H&E染色实验步骤 |
3.3.4 番红固绿染色实验步骤 |
3.3.5 组织学评价方法 |
3.3.6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
3.3.7 Western Blot实验方法 |
3.3.8 RT-qPCR实验方法 |
3.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3.5 实验结果 |
3.5.1 H&E染色和番红固绿结果 |
3.5.2 免疫组化结果 |
3.5.3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
3.5.4 RT-qPCR检测结果 |
3.6 讨论 |
3.6.1 点穴对大鼠退行性腰椎间盘的保护作用 |
3.6.2 点穴对大鼠竖脊肌组织的影响 |
3.6.3 点穴对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
3.6.4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模型的选择 |
3.7 创新点与不足 |
3.7.1 创新点 |
3.7.2 不足与展望 |
3.8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7)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入选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1.5 实验药物 |
2.2 研究方法 |
2.2.1 DRG-PRF治疗组 |
2.2.2 DRG-PRF联合RSW治疗组 |
2.3 评定方法 |
2.4 数据采集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基本清况的比较 |
3.2 NRS评分的比较 |
3.3 直腿抬高角度的比较 |
3.4 JOA腰痛评分的比较 |
3.5 Macnab评价的比较 |
3.6 不良事件发生的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射频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及发表的论文 |
(8)罗氏勾点法治疗颈椎失稳引起的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及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椎 |
1.7 剔除与脱落病例处理 |
1.8 病例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方法 |
2.3 对照方法 |
2.4 盲法设计及实施 |
3 治疗方法 |
3.1 对照组(传统推拿手法治疗) |
3.2 治疗组(罗氏勾点法结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 |
3.3 疗程与随访 |
4 观察指标 |
4.1 基线资料 |
4.2 主要指标 |
4.3 次要指标 |
5 疗效评定标准 |
6 安全性评价 |
7 不良反应处理 |
8 依从性评价 |
9 质量控制 |
10 伦理原则 |
11 统计学处理 |
12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病例纳入情况 |
2 基线分析 |
3 主要指标 |
3.1 ESCV评分 |
4 次要指标 |
4.1 DHI评分 |
4.2 颈椎病疗效评价表评分 |
5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
6 安全性分析 |
7 依从性分析 |
讨论 |
1 中医对CV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病位 |
2 现代医学对CV的认识 |
2.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学说 |
2.2 本体感受器紊乱学说 |
2.3 交感神经功能刺激学说 |
2.4 体液因子学说 |
2.5 与偏头痛相关的颈性眩晕学说 |
3 中、西医治疗概况 |
3.1 中医治疗概况 |
3.2 西医治疗概况 |
4 关于颈椎失稳引起CV的机理探讨 |
4.1 关于对颈椎失稳的认识 |
4.2 颈椎失稳与眩晕的关系 |
5 推拿治疗CV的作用机理 |
5.1 祖国医学关于推拿治疗CV的作用机理 |
5.2 现代医学关于推拿治疗CV的作用机理 |
6 罗氏勾点法治疗CV的作用机理 |
6.1 罗氏勾点法选择依据 |
6.2 手法操作部位选择依据 |
7 ESCV、DHI量表选择依据 |
7.1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 |
7.2 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中文版 |
8 研究结果分析 |
8.1 基线分析 |
8.2 主要指标、次要指标比较 |
8.3 临床疗效比较 |
8.4 疗效差异性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综述 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知情同意书 |
附录三 患者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 |
附录四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满分共30分) |
附录五 眩晕残障量表 |
附录六 颈椎病疗效评价表 |
附录七 不良事件记录表 |
附录八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9)解结导气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对象 |
1.1 样本量估算 |
1.2 病例来源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2 临床试验研究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随机方法 |
2.3 对照方法 |
2.4 盲法设计 |
2.5 治疗方案 |
2.6 不良反应的处理 |
2.7 随访 |
3 结局指标 |
3.1 主要结局指标 |
3.2 次要结局指标 |
3.3 评定时间 |
4 统计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病例完成及脱落情况 |
5.2 基线资料分析 |
5.3 疗效评定分析 |
5.4 不良反应记录 |
讨论 |
1 解结导气针刺法 |
2 结局指标的选择 |
3 研究结果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
1 颈椎病的病因病机 |
2 流行病学调查 |
3 CSR的治疗概况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胸椎小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胸椎小关节错位的认识 |
1.1 认识 |
1.2 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胸椎小关节错位的认识 |
2.1 胸椎小关节错位的定义 |
2.2 病因与发病机制 |
2.3 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质量控制措施 |
2.6 随访 |
2.7 脱落病例处理 |
2.8 异常反应观察及处理 |
2.9 资料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两组基本数据比较 |
3.2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
3.3 总疗效比较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1 脊柱相关的生物力学 |
1.1 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 |
1.2 脊柱生物力学 |
1.3 脊柱运动学 |
2 胸椎生物力学 |
2.1 胸椎的解剖结构 |
2.2 胸椎的生物力学特性 |
2.3 胸椎生理曲度及意义 |
3 与胸椎相关的肌肉 |
3.1 斜方肌 |
3.2 背阔肌 |
3.3 菱形肌 |
3.4 竖脊肌 |
3.5 夹肌 |
4 对“骨错缝,筋出槽”的认识 |
4.1 相关的文献研究 |
4.2 “骨错缝,筋出槽”与临床诊断治疗 |
5 对针刺“得气”的认识 |
5.1 “气”的概念及文献研究 |
5.2 “得气”的概念及文献研究 |
5.3 “得气”与临床针刺疗效 |
6 韦氏整脊手法的研究 |
6.1 韦氏整脊手法的整体观 |
6.2 韦氏整脊手法的治则治法 |
6.3 韦氏整脊手法的优势 |
7 平衡针灸的研究 |
7.1 平衡针灸的概念 |
7.2 平衡针灸的理论研究 |
7.3 平衡针灸的特点 |
7.4 平衡针灸的优势 |
8 研究结果分析 |
9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
10 总结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胸椎小关节错位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椎间关节阻滞复合椎旁阻滞用于椎间关节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选取结筋病灶点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D]. 王亦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按动结合手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观察[D]. 黄昭志.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温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吴鸿斌.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贾海忠教授诊治颈源性胸痛临床经验阐述[D]. 张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揿针配合原络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皋毓.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D]. 李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 袁帅. 延边大学, 2020(05)
- [8]罗氏勾点法治疗颈椎失稳引起的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徐马丽.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解结导气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樊军利.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胸椎小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观察[D]. 邹俊峰.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标签: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论文; 推拿手法论文; 神经头痛论文; 腰椎神经论文; 腰椎间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