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桂林市环城水系水环境治理规划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李维鑫[1](2021)在《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文中研究指明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城市与景观环境一直以来以一种互动关系共生于一个系统之中,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创造了不同的城市类型,其中山水城市模式是古今中外公认的城市典范。中国古代营城往往离不开山水环境,视其为城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的城市研究却往往与古人营城所展示出来的山水人居环境思想有所偏差。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容易被忽视,过度人工化趋势明显,伴随着地域文化特色的逐步衰微,使得城市风貌特色逐步衰退,出现千城一面的城市趋同现象。桂林是我国国际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桂林城市的风景建设一直与城市建设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对山水景观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指导桂林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其城市与风景建设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城市规划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桂林城市规划的历史进程对城市特色构建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城景一体化理论为依据,以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以及比较分析为研究方法,基于城景交互的视角,将建国以后桂林的城市规划划分为城景决择期、城景协调期、城景创新期三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的城市性质、城市结构、城市布局、建筑风貌、风景建设进行研究,详细分析各个时期城市发展与景观建设之间的关系,发现建国以后桂林城景交互具有“街巷对景”、“建筑隐景”、“城市融景”、“人文点景”四个规律,总结出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城景交互模式。同时,依据桂林的城景交互规律和模式,探讨桂林城市的现状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未来发展构想,以期延续和强化桂林山水城市特征,为桂林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与桂林类似的山水城市提供借鉴。
李嫣懿[2](2021)在《景洪市滨水地段空间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兼具自然人工特征的区域,也是城市中最具有活力、生命力的空间。随着城市快速化发展,城市用地呈现大规模扩张趋势,城市空间格局也不断由城市中心向四周蔓延。城市滨水空间本应该是城市公共空间,但是由于城市建设中对城市用地的挤压,许多建筑开始侵占滨水空间,导致滨水空间出现大量居住建筑,最终使滨水空间的公共性、生态性遭到破坏,城市自然特色风貌也面临被破坏的风险。对滨水空间的关注不能只停留在局部层面的规划,还要关注它对城市发展有何促进作用,以及对滨水空间的公共性如何延续的问题。本论文从环境行为学、景观生态学、“城市双修”、城市设计相关理论的角度探讨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理论基础并提出相关理论对滨水空间优化策略的理论支持。结合城市滨水空间的优秀案例,从城市整体、滨水空间以及滨水空间重点地段进行分析,提取案例中理论设计对滨水空间的指导作用,并选择景洪市澜沧江沿岸的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城市滨水建设与自然生态景观维护、生态绿地空间系统构建与优化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本论文提出针对景洪市滨水空间的优化策略,其中包括塑造滨水空间连续性、渗透性,提升滨水空间公共性和文化特色,优化建筑高度分布、分层次控制等措施,并对景洪市澜沧江两岸的绿地空间使用、建筑风貌等相关城市设计要素提出优化建议,对同类型城市滨水空间更新提升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
黄媛[3](2020)在《明清时期桂林府城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提出桂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古城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六年迁桂州治之后,古城扼粤西咽喉,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其城市建设独具特色。明清时期,桂林府城是广西的首府城市。本文拟站在历史的角度,解读桂林古城历史空间形态,试图以建筑学、建筑史学的视角以及方法来描绘桂林古城的“原型”,为城市现如今的发展建设以及特色重塑找到理论依据。本文主要从古城的历史地理背景、古城空间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古城内部空间要素三个层面来对明清桂林府城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首先分析古城所处的山水环境以及社会背景,总结桂林古城形成及发展的背景依托。其次分析城池形态的发展演变,总结其内在规律及影响因素。唐代李靖营建唐桂州城,其后,宋、元、明、清城池的发展均在此基础上进行修缮扩建。明代靖江王府的修建,打破了唐以来子城居于城市核心地位的局面,而以靖江王府为绝对核心的桂林府城市格局一直延续至今。清以后,漓江水运带来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外街区跨越漓江向东拓展。城市的演变发展与自然环境、人口增长及传统礼制思想等息息相关。再者对明清桂林府城空间形态的内部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主要分为城墙、街巷、空间分区及标志性建筑几个方面,总结其内在特征及相互关系:城墙体系界定了城市的边界轮廓;街巷体系构筑了城市的基本骨架;内部空间依据不同功能形成不同分区,官署空间围绕靖江王府分布,坛庙散布全城,文教空间集中于城西,商业空间则偏于城东;标志性节点建筑是一个片区或一条街道的名片和象征,它们使街道或空间具有识别性,也往往是一个片区的中心,同时对周边的路网关系及建筑布局也有一定的影响。最后将明清桂林府城与现今城市空间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城市现存问题,结合历史优势,提出恢复古城历史特色的思路与方法。
曹宏丽,吴忠军[4](2020)在《桂林两江四湖环城水系景观绩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运用景观绩效评价方法,对已建成的桂林两江四湖环城水系景观项目从可持续发展的3个方面(环境、经济和社会)进行定量、定性的综合效益评价。综合运用多源数据、多种方法、多元分析,采集和观测环城水系景观建设前后的各项数据,经过对比发现,在环境效益中,一环水系和二环水系的疏浚和连通、清淤和截污,有效治理了湖塘环境恶臭状况,增加了总蓄水量,改善了水质,滨水绿化树种增加了碳汇和蓄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在经济效益中,水系景观的改善对桂林城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游船接待人次累计超千万,游船营业收入累计近十亿元,游船旅游明显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商业等旅游服务业发展,直接旅游收益和间接旅游收益较为可观;在社会效益中,水系连通重现了宋朝的环城水系格局,水系景观提高了山水景观视觉质量和桂林中心城区吸引力,游船旅游经济提供了就业岗位。
马雨涵[5](2020)在《近自然理念下唐山青龙河绿廊景观规划设计》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了深化推进时期,河流逐渐沦为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牺牲品。面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的扩张以及城市行洪安全等压力,河道渠化、蓝绿空间破碎、城河割裂等问题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碍。人们渴望摆脱钢筋水泥、回归自然生态的愿望日益迫切,河道在承载防洪要求的同时被赋予生态性与景观性。因此,城市河流的近自然化改造是缓解城市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关键点。本文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出发,对城市河流绿廊规划建设进行探讨。通过梳理城市河流由渠化向近自然化进行改造的规划策略与设计手法,将河流作为城市与自然连接的触媒点,使二者的关系达到平衡状态。论文通过对城市河流、河流绿色廊道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结合国内外典型城市河流绿廊规划案例,总结近自然理念下滨河绿廊规划设计的方法。最后,本文以唐山市青龙河绿廊景观规划设计为例,通过对青龙河周边地区的用地属性、道路交通、绿色空间以及河道本身进行充分调研与分析,总结青龙河地区存在的问题与机遇,梳理规划理念与策略,划定绿廊规划红线,构建地区绿网,对青龙河及其沿岸绿色空间进行近自然恢复与详细设计。塑造一个能够激发城市潜力、带动城市发展的带状景观空间,打造一条低碳生态、充满活力的滨河绿廊。将前期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成果融合于实际项目之中,为我国其他城市河流的绿色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李昕玲[6](2020)在《桂林主城区雨洪资源化利用与绿地系统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城市水生态面临着两个极端。一是城市内涝严重,灾害频发,城市安全和发展隐藏着洪水灾害的隐患;二是水资源供给日益紧张,城市缺水问题严峻。为了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与雨洪资源浪费之间的矛盾,加强和发挥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调蓄功能成为了必然的选择。本文基于桂林市城区绿地系统建设与雨洪资源利用的现实问题,通过历史研究成果和资料分析以及现场调研等,对桂林市雨洪资源时空格局特点和主城区绿地系统建设及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桂林市降水分布呈现由北向东南逐渐递减趋势,春夏两季因暴雨而引起的洪涝灾害类型多样且叠发、频繁。(2)桂林主城区雨洪资源充沛,园林绿地众多,具备了雨洪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3)桂林主城区绿地系统空间分布受制于城市环境空间特征,绿地系统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对城市生态建设具有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搭建了城市生态主体框架,为城市旅游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为城市居民生活创造了舒适的环境。(4)桂林主城区绿地系统建设与雨洪资源空间分布有一定的耦合关系,其中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与雨洪资源分布耦合度最高,区域绿地耦合度次之,附属绿地耦合度较差,生产绿地耦合度最差。特别是以水生态系统为主体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在建设中充分考虑了雨洪资源的分布特点。(5)桂林主城区绿地系统建设对雨洪资源的利用还存在许多问题,基于雨洪资源有效利用的角度:一是要强化主城区未来雨洪时空格局变化趋势研究;二是要基于雨洪资源分布规律调整优化绿地系统空间格局、组织结构,建设复合绿地系统,设置生态雨洪调蓄绿地系统网络;三是要引导雨水径流满足绿地系统建设用水需求,加强充分利用雨洪资源的绿地系统精细化管理,制定和完善鼓励利用雨洪资源的政策措施。雨洪资源利用和城市绿地系统是两个涵盖内容复杂且广泛的领域,而雨洪过程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系统,今后需要结合多学科、多理论的交叉研究,探求实现雨洪资源有效利用造福社会的目标。
谢晓琳[7](2020)在《桂林市会仙试区氮磷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已成为全球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研究其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对氮磷污染控制和治理至关重要。桂林市会仙湿地作为漓江流域最大的岩溶湿地,具有重要生态效益,但受高强度农业生产活动、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因素影响,湿地氮磷污染形势严峻。本文在会仙湿地内选取典型区域(会仙试区,面积376.42 km2)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试区地表河流(睦洞河、会仙河、相思江)、土壤及浅层地下水氮磷污染特征,力求较全面揭示试区氮磷污染情况。通过2年的地表水和1年的土壤及地下水监测试验,分析地表水中铵态氮、硝态氮、总氮、可溶性总磷酸盐及总磷含量,以及土壤和地下水中硝态氮、总氮、总磷含量,揭示氮磷污染的时空差异特征,分析土壤氮磷含量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及地表地下水之间氮磷污染差异;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研究气象环境因子、下垫面属性与试区地表水氮磷污染浓度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按地表水Ⅲ类水质等级标准,会仙试区2017年10月-2019年9月地表水氮污染较严重。时间上,睦洞河和会仙河非灌溉期(非灌溉季节)的硝态氮、总氮及可溶性总磷酸盐浓度高于灌溉期(灌溉季节),而铵态氮、总磷则在灌溉期浓度较高,相思江氮磷浓度呈非灌溉期大于灌溉期的特征;空间上,睦洞河氮磷浓度呈先减后增趋势,会仙河氮磷浓度沿程增加,相思江氮磷浓度沿程降低。(2)睦洞河、会仙河、相思江2018年10月-2019年9月的月均氮磷排放负荷显着高于2017年10月-2018年9月的月均氮磷排放负荷。灌溉期铵态氮、可溶性总磷酸盐、总磷的排放负荷大于非灌溉期,而硝态氮及总氮排放负荷则相反。试区氮磷排放负荷表现出试区北部较高、南部较低的空间特征。(3)三条河流的沉积物春季氮磷含量较高,而耕地土壤及消落带土壤硝态氮含量夏季较低。睦洞河沉积物氮磷含量沿程先减后增,相思江和会仙河沉积物氮磷含量沿程增加。单一因子标准指数法揭示土壤总氮、总磷评价指数较高,具有较高的水环境污染风险。按地下水Ⅲ类水质等级标准,地下水硝态氮污染较轻。地下水硝态氮、总氮浓度在4、5月最高,总磷浓度在7月最高。浅层地下水氮磷污染总体上呈现试区中部(盆地)及西边径流排泄口氮磷浓度较高、南北两边氮磷浓度较低的特征。(4)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气象环境因子与试区地表水氮磷浓度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氮素浓度与pH关系较密切,磷素浓度与降雨量关系密切。试区下垫面属性与氮磷排放浓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稻田、松散含水层面积比例与氮磷排放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草地与铵态氮及磷素排放浓度呈正相关,灌木林地、旱地、农村居民用地、沟塘湿地及灰岩含水层面积比例与氮磷输出浓度呈负相关关系。
蒋莉蓉,曹长春,蔡维炯[8](2020)在《基于古桂林水系思想对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水系规划设计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桂林水系思想重点在于在峰值负荷时给水以更多空间,实现峰值蓄水和季节性蓄水。本文针对当前多数城市化建设面临的城市内涝问题,通过分析现代桂林内涝积水原因、古代桂林水系格局及其排涝优势和古桂林水系思想在现代桂林水系中的典型应用,给出了基于古桂林水系的现代海绵城市建设思路。
雷丙泽[9](2020)在《理水与营城:桂林水系与城市格局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大都因水而兴,因水而荣。古人营城时非常重视与自然山水相协调以兴利避害,现代城市也将水系视为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城市水系及其所影响的城市空间往往凝结着城市历史与特征。可以说水系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水系研究也是城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桂林地处西南,水网密集,水道纵横,自建秦城以来,三易城址,直至明清时期城市形态趋于稳定,都与水系息息相关,城市历史也沉淀在水系上。所以桂林水系以及城市格局的演变过程,以及现在桂林水系与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本文以水系为着眼点,研究桂林水系与空间格局,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在大量研究我国水系与城市空间关系的基础之上,在深入挖掘桂林历史文献、规划资料与实地踏勘的基础之上,梳理了从秦朝到近年来年桂林水系与城市空间的演变过程,类比了南京、杭州这些同类型城市,运用了“四维城市”理论从本底、边界、中心、轴街、标志五个要素总结了桂林水系与城市格局特征,并从二维、三维、四维空间分析了桂林水系与城市的逻辑关系。最后,梳理了桂林城市发展过程中对水系需求的演变,剖析了当前桂林水系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困局。最后,结合之前基础研究与分析,对桂林城市水系与城市空间建设的实施途径进行探讨。针对桂林这一个案,以城市水系与城市空间格局为着眼点进行探索,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本文梳理城市水系与空间发展进程,考证大量历史疑点,并填补了建国以来的部分空缺资料,可作为阶段研究成果,对未来城市发展与后续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吴淼[10](2019)在《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但由于发展观念、增长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集中爆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城镇化无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政府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城乡发展建设当中,如北京“绿色生态城市”、广州“山水生态城市”等。由此可见,如何协调城乡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领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面对城市无序蔓延、土地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寻求先进的科学方法,优化城乡空间发展秩序,保护有限的生态环境资源,将显得尤为必要,且也已成为城乡规划学、城市地理学、生态环境学等学科研究的前沿阵地。本文以西安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市域城乡空间为实证研究地域,以“理论实践剖析(理论借鉴)——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问题梳理)——目标及模式确立(方法策略)——空间优化与技术制度创新保障(解决问题)”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系统复合法、定性分析、定量控制、动态评判等方法,对生态视角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优化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近年来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发展之间关系研究的主流趋势,运用生态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生态导向下的西安市域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和规划策略展开研究,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优化策略的研究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城乡空间研究的理论体系;并在西安实证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安市城乡空间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方法、空间结构模式、技术创新等进行了系统性建构,对生态导向下转变西安市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修复生态环境等具有积极意义。论文大体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共八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包含1、2章内容。该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并在生态视角下对城乡空间相关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国内外实践等进行梳理和总结,提炼出了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第二部分为空间特征与问题审视,包含3、4章内容。首先,从时间的维度对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轨迹进行了历史探源,并从演进动力机制和演进整体特征对西安城乡空间发展演变规律做了归纳总结。其次,通过对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要素梳理和城乡生态建设现状的评价,辨识了西安城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生态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第三部分为理论运用与实践探索,包含5、6、7章内容。首先,立足于生态导向的新价值取向,重新整合和确立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和考评体系,制订了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和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并对西安城乡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其次,基于城乡空间建设的系统方法与具体技术路径,在市域层面提出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在城区层面制订了空间规划布局的优化策略,并在西安市实践基础上,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后评估研究。最后,从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两位一体的逻辑框架出发,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建设的支撑保障体系。
二、桂林市环城水系水环境治理规划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桂林市环城水系水环境治理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和内容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概念和相关理论 |
1.4.1 概念解析 |
1.4.2 相关理论 |
1.5 既往研究综述 |
1.5.1 城市与景观交互关系研究 |
1.5.2 我国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
1.5.3 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
1.5.4 小结 |
第2章 桂林城市环境特征研究 |
2.1 史地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历史沿革 |
2.2 城市环境构成 |
2.2.1 山水环境 |
2.2.2 人文环境 |
2.3 城市环境特征 |
2.3.1 山水环境特征 |
2.3.2 人文环境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桂林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
3.1 桂林城市规划历史分期 |
3.1.1 分期依据 |
3.1.2 分期内容 |
3.2 建国以前桂林城市规划演进 |
3.2.1 城市规划演进 |
3.2.2 城景交互特征 |
3.2.3 规划演进的影响因素 |
3.3 建国以后桂林城市规划演进 |
3.3.1 城景决择期 |
3.3.2 城景协调期 |
3.3.3 城景创新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景决择期:工业导向和工业与风景并重的城市规划 |
4.1 工业主导的被动规划(1949-1958) |
4.1.1 社会背景 |
4.1.2 规划建设 |
4.2 工业与风景同步建设的探索规划(1959-1977) |
4.2.1 社会背景 |
4.2.2 规划建设 |
4.3 城景决择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4.3.1 城市建设特征 |
4.3.2 风景建设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景协调期:可持续发展导向下的城市规划 |
5.1 理性主义思维下的保护规划(1978-1989) |
5.1.1 社会背景 |
5.1.2 规划实践 |
5.2 增长主义导向下的快速规划(1990-2006) |
5.2.1 社会背景 |
5.2.2 规划实践 |
5.3 城景协调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5.3.1 城市建设特征 |
5.3.2 风景建设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景创新期:转型发展导向下的城市规划 |
6.1 城市格局重构下的新规划(2007-2019) |
6.1.1 社会背景 |
6.1.2 规划实践 |
6.2 城景创新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6.2.1 城市建设特征 |
6.2.2 风景建设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规律、模式及未来构想 |
7.1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规律 |
7.1.1 街巷对景 |
7.1.2 建筑隐景 |
7.1.3 城市融景 |
7.1.4 人文点景 |
7.2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模式 |
7.3 桂林城景交互的问题总结 |
7.3.1 产业发展较慢 |
7.3.2 绿地质量不高 |
7.3.3 城市特色衰微 |
7.3.4 新区活力不足 |
7.4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构想 |
7.4.1 产业转型 |
7.4.2 景观共享 |
7.4.3 文化保护 |
7.4.4 新旧协调 |
7.4.5 配套齐全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建国以后各时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8.1.2 建国以后桂林城景交互规律 |
8.1.3 具有桂林特色的城景交互模式 |
8.2 创新点 |
8.2.1 城市规划演进分期方法的创新 |
8.2.2 桂林城市规划演进研究时限的创新 |
8.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景洪市滨水地段空间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滨水空间更新发展分析 |
2.1 相关概念研究 |
2.1.1 滨水空间 |
2.1.2 “城市双修” |
2.1.3 生态文明理念 |
2.2 国内外城市滨水空间演变分析 |
2.2.1 国外城市滨水空间演变分析 |
2.2.2 国内城市滨水空间演变利用分析 |
2.2.3 城市更新与滨水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
2.2.5 滨水空间岸线利用分析 |
2.3 与滨水空间相关理念 |
2.3.1 “田园城市” |
2.3.2 景观生态学 |
2.3.3 城市意象五要素 |
2.3.4 公共性理念分析 |
2.3.5 环境行为学 |
2.3.6 山水型城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水空间优化引导分析 |
3.1 滨水空间与城市关系 |
3.1.1 滨水空间与城市发展关系 |
3.1.2 河流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 |
3.1.3 滨水城市空间形态 |
3.2 滨水空间与城市结构形态关系分析 |
3.2.1 案例分析—滨水空间与城市绿道系统相结合 |
3.2.2 案例分析—滨水空间与城市重要公共空间相结合 |
3.2.3 案例分析总结 |
3.2.4 城市滨水空间形态分类 |
3.3 滨水空间特征分析 |
3.3.1 对人群的共享性 |
3.3.2 对城市的可识别性 |
3.3.3 对空间的延续性 |
3.3.4 对生态的促进性 |
3.3.5 对多元文化的兼容性 |
3.4 城市滨水空间案例分析 |
3.4.1 广州市滨水空间研究—以海珠广场、林则徐公园、花城广场为例 |
3.4.2 桂林市滨水空间分析—以两江四湖片区为例 |
3.4.3 南宁市江南区滨江公园为例 |
3.4.4 案例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景洪市区滨水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
4.1 景洪市滨水区域发展概况 |
4.1.1 景洪城发展 |
4.1.2 景洪城市空间布局 |
4.1.3 景洪市澜沧江沿岸发展演变 |
4.1.4 景洪城市水系现状情况 |
4.1.5 景洪市绿道系统与水系结合情况 |
4.2 景洪市规划分析 |
4.2.1 上位规划分析 |
4.2.2 城市现状水系布局用地与规划对比分析 |
4.3 滨水区域现状岸线功能分析 |
4.3.1 澜沧江两岸规划政策引导 |
4.3.2 澜沧江两岸总体利用分析 |
4.3.3 景洪市滨江住区开发分析 |
4.4 景洪市滨水空间现状问题 |
4.4.1 城市与水体整体连结性较差 |
4.4.2 滨水空间用地功能混乱、自身特色消失 |
4.4.3 重点区域不突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景洪市区滨水空间优化策略分析 |
5.1 滨水空间整体开发策略分析 |
5.1.1 滨水空间设计原则分析 |
5.1.2 滨水空间规划原则与布局 |
5.1.3 城市总体优化策略分析 |
5.2 滨江地区空间更新要素策略 |
5.2.1 尺度的适宜性 |
5.2.2 视觉的优美性 |
5.2.3 空间的有序性 |
5.3 滨江地区滨水空间优化策略 |
5.3.1 塑造滨水空间连续性 |
5.3.2 构建纵向滨水空间渗透性 |
5.3.3 提升滨水区域公共性 |
5.3.4 强化城市自身文化 |
5.3.5 优化滨水空间建筑高度 |
5.3.6 滨水空间驳岸特色化设计 |
5.3.7 重点地段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语 |
6.2 结论 |
6.3 反思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3)明清时期桂林府城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念——桂林府城 |
1.3.2 研究对象的历史时期——明清时期 |
1.3.3 研究的范畴——空间形态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研究 |
1.4.2 .桂林府城相关研究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桂林城市发展的历史地理背景 |
2.1 桂林建制沿革 |
2.2 桂林古城自然地理背景 |
2.3 桂林社会文化背景 |
2.3.1 军事重地,兵家必争 |
2.3.2 商贾辐辏,经贸繁荣 |
2.3.3 民族交汇,智慧圣地 |
2.4 桂林古城区位交通背景 |
2.4.1 古城交通的自然地理环境 |
2.4.2 历史时期古城的对外交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桂林古城空间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
3.1 古城选址 |
3.2 桂林城市发展演变 |
3.2.1 形成期(秦至三国) |
3.2.2 发展期(隋唐) |
3.2.3 兴盛期(宋元) |
3.2.4 成熟期(明清) |
3.2.5 影响桂林城市形态发展演变的主要因素 |
3.3 明清时期桂林府城的空间格局 |
3.3.1 山水格局 |
3.3.2 城廓格局 |
3.3.3 轴线格局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清桂林府城空间形态的要素构成 |
4.1 城墙体系 |
4.1.1 城墙与城门 |
4.1.2 护城河 |
4.2 街巷体系 |
4.2.1 街巷的平面形态演变及特征 |
4.2.2 以十字街和东、西巷为例的街区空间形态特征 |
4.2.3 明清时期桂林府街巷体系特征总结 |
4.3 内部空间分区布局 |
4.3.1 官署空间 |
4.3.2 坛庙空间 |
4.3.3 文教空间 |
4.3.4 商贸空间 |
4.3.5 内部功能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 |
4.4 标志性节点 |
4.4.1 靖江王府 |
4.4.2 逍遥楼 |
4.4.3 钟鼓楼及古南门 |
4.4.4 开元寺及舍利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清桂林府城空间形态对当代桂林古城发展的启示 |
5.1 清以后桂林古城的发展 |
5.1.1 社会环境 |
5.1.2 城市建设 |
5.2 现代桂林古城保护及展示案例研究 |
5.2.1 还原“一水抱城流”的山水格局——“两江四湖”工程 |
5.2.2 再现历史街区之繁华鼎盛——东西巷商业街项目 |
5.3 明清桂林府城空间形态对当代桂林中心城区发展的启示 |
5.3.1 打开视线廊道,重塑“山、水、城”一体的特色空间格局 |
5.3.2 延续中心城区历史空间整体形态,平衡内部各要素与整体的关系 |
5.3.3 更新城墙体系的边界活力,恢复古城河的历史尺度感 |
5.3.4 恢复历史重要节点空间,加强城市的标识意象性 |
5.3.5 控制新建建筑的体量和布局,构建城市、建筑、景观的一体化 |
5.3.6 平衡新城建设与古城保护之间的关系,构建城市有机整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桂林两江四湖环城水系景观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绩效评价指标筛选和数据采集 |
1.2.1 环境绩效数据采集 |
1)水存储量实测。 |
2)水质状况和清淤数据。 |
3)气候状况数据。 |
4)植被碳汇实测。 |
5)植被蓄水实测。 |
1.2.2 经济绩效数据采集 |
1.2.3 社会绩效数据采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环城水系景观绩效评价结果 |
2.2 环境效益评价 |
2.2.1 水存储量 |
2.2.2 水质 |
2.2.3 小气候 |
2.2.4 植被碳汇 |
2.2.5 植被蓄水 |
2.3 经济效益评价 |
2.3.1 游船接待人次与营业收入 |
2.3.2 游船税收贡献 |
1)营业税额。 |
2)所得税额。 |
2.4 社会效益评价 |
3 结 论 |
(5)近自然理念下唐山青龙河绿廊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滨水区与城市河道 |
1.1.2 城市化与城市河流的关系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河流近自然化 |
2.1.2 滨河绿廊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河流近自然化相关研究进展 |
2.2.2 滨河绿廊相关研究进展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近自然林业 |
2.3.2 生态工程学 |
2.3.3 景观生态学 |
2.3.4 生态水工学 |
2.3.5 游憩学 |
3.近自然理念下滨河绿廊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
3.1 近自然理念下滨河绿廊规划原则 |
3.1.1 以人为本原则 |
3.1.2 防洪安全原则 |
3.1.3 尊重生态原则 |
3.1.4 互动开放原则 |
3.1.5 美学价值原则 |
3.2 近自然理念下滨河绿廊规划策略 |
3.2.1 整体化策略——统筹规划空间整合 |
3.2.2 生态化策略——顺应自然生境再生 |
3.2.3 地域化策略——传承文化形象展示 |
3.2.4 多方介入策略——多方参与协同共治 |
3.3 近自然理念下滨河绿廊设计手法 |
3.3.1 河道设计 |
3.3.2 廊道设计 |
3.3.3 植物群落设计 |
3.3.4 绿地海绵设计 |
4.国内外案例分析 |
4.1 浙江宁波生态走廊规划 |
4.1.1 项目背景与场地概况 |
4.1.2 设计手法 |
4.1.3 借鉴意义 |
4.2 河北迁安三里河绿廊规划 |
4.2.1 项目背景与场地概况 |
4.2.2 设计手法 |
4.2.3 借鉴意义 |
4.3 日内瓦艾尔河复兴计划 |
4.3.1 项目背景与场地概况 |
4.3.2 设计手法 |
4.3.3 借鉴意义 |
4.4 墨尔本穆尼河沿岸区域规划 |
4.4.1 项目背景与场地概况 |
4.4.2 设计手法 |
4.4.3 借鉴意义 |
4.5 休斯顿河湾绿道公园系统规划 |
4.5.1 项目概述 |
4.5.2 设计手法 |
4.5.3 借鉴意义 |
4.6 案例总结及河道景观规划的思考 |
4.6.1 河道修复师法自然 |
4.6.2 绿色海绵雨洪利用 |
4.6.3 尊重历史重现风采 |
4.6.4 视角多元综合管理 |
5.唐山市青龙河绿廊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
5.1 项目背景 |
5.1.1 地理区位 |
5.1.2 唐山市城市建设背景 |
5.1.3 唐山市自然条件概况 |
5.1.4 城河关系 |
5.1.5 上位规划解读 |
5.2 现状解读 |
5.2.1 自然本底现状 |
5.2.2 土地利用现状 |
5.2.3 道路交通现状 |
5.2.4 绿色空间现状 |
5.2.5 周边建筑现状 |
5.2.6 河道空间现状 |
5.2.7 人群活动需求 |
5.2.8 前期研究总结 |
5.3 规划思路 |
5.3.1 规划理念与定位 |
5.3.2 规划策略 |
5.4 总体规划 |
5.4.1 青龙河地区绿色网络构建 |
5.4.2 青龙河绿色廊道总体规划 |
5.5 专项规划 |
5.5.1 近自然河道规划 |
5.5.2 游憩系统规划 |
5.5.3 自然教育与解说系统规划 |
5.6 分区设计 |
5.6.1 现代滨水游憩区 |
5.6.2 艺术文创交流区 |
5.6.3 城市客厅展示区 |
5.6.4 城市生活体验区 |
5.6.5 休闲运动娱乐区 |
5.6.6 生态教育科普区 |
5.6.7 自然保育疗养区 |
5.7 经济技术指标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设计方案 |
(6)桂林主城区雨洪资源化利用与绿地系统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雨洪资源化利用研究 |
1.3.2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研究 |
1.4 雨洪管理与绿地系统之间的关系 |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桂林市降水规律及主城区雨洪资源化利用条件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河流水系 |
2.1.4 主城区基本情况分析 |
2.2 桂林市降水规律及特点 |
2.2.1 降水数据处理 |
2.2.2 降水总体特点 |
2.2.3 降水季节变化规律 |
2.3 桂林主城区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
2.4 桂林市洪涝灾害特点及成因 |
2.4.1 洪涝灾害特点 |
2.4.2 洪涝灾害成因 |
2.5 桂林主城区雨洪资源化利用条件分析 |
2.5.1 雨洪资源化的降水条件 |
2.5.2 雨洪资源化的绿地条件 |
2.5.3 雨洪资源化利用价值 |
2.5.4 雨洪资源化经济条件 |
2.5.5 雨洪资源化技术条件 |
2.5.6 雨洪资源化水利工程支撑 |
2.6 小结 |
第三章 桂林主城区绿地系统构成与空间格局 |
3.1 桂林主城区主要用地及分布特点 |
3.1.1 农用地 |
3.1.2 建设用地 |
3.1.3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
3.1.4 其它土地 |
3.2 桂林主城区绿地系统演化与建设发展 |
3.2.1 依托自然山水建设的公园绿地逐年发展 |
3.2.2 “三小绿地”建设发展快分布范围广 |
3.2.3 街道绿化呈多样化态势 |
3.2.4 庭院绿化从普遍绿化向园林化纵深发展 |
3.2.5 城乡一体绿地系统初步形成 |
3.3 桂林主城区主要绿地系统分布及组成 |
3.3.1 绿地系统类型划分 |
3.3.2 公园绿地 |
3.3.3 防护绿地 |
3.3.4 广场用地 |
3.3.5 附属绿地 |
3.3.6 区域绿地 |
3.4 桂林主城区绿地系统空间结构功能特征 |
3.4.1 空间结构 |
3.4.2 组织结构 |
3.4.3 功能特征 |
3.5 桂林主城区绿地系统的生态影响及作用 |
3.5.1 构建城市生态主体框架 |
3.5.2 提供城市旅游发展适宜条件 |
3.5.3 营造舒适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 |
3.6 小结 |
第四章 桂林主城区绿地系统与雨洪资源耦合关系 |
4.1 研究方法 |
4.1.1 雨洪资源时空变化研究 |
4.1.2 城市绿地系统空间布局研究 |
4.2 绿地系统与雨洪资源的作用关系分析 |
4.2.1 雨洪资源为桂林主城区绿地系统建设提供水资源支撑 |
4.2.2 城市绿地系统调节桂林主城区雨洪资源动态 |
4.3 城市绿地系统与雨洪资源的空间关系分析 |
4.3.1 公园、防护绿地空间分布与河流水系高度契合 |
4.3.2 绿地系统空间格局与雨洪资源空间分布不完全重叠 |
4.4 城市绿地系统优化与主城区雨洪资源化利用策略 |
4.4.1 强化主城区未来雨洪时空格局变化趋势研究 |
4.4.2 基于雨洪资源分布规律调整优化绿地系统空间格局 |
4.4.3 基于雨洪资源分布规律调整优化绿地系统组织结构 |
4.4.4 基于雨洪资源分布规律调整建设复合绿地系统 |
4.4.5 基于雨洪资源分布规律设置生态雨洪调蓄绿地系统网络 |
4.4.6 人工引导雨水径流满足绿地系统建设用水需求 |
4.4.7 加强充分利用雨洪资源的绿地系统精细化管理 |
4.4.8 制定和完善鼓励利用雨洪资源的政策措施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桂林市会仙试区氮磷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农业非点源污染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业非点源污染迁移流失 |
1.2.2 非点源污染时空变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3 会仙湿地非点源污染研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水系及气象条件 |
2.1.4 土壤类型 |
2.1.5 农业生产 |
2.1.6 人口与社会经济 |
2.1.7 研究区内污染源概况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2.2 数据分析 |
第3章 地表水氮磷浓度分布特征 |
3.1 试区氮磷污染浓度特征 |
3.1.1 氮磷污染浓度统计描述 |
3.1.2 试区氮磷流失形态 |
3.2 试区氮磷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
3.2.1 睦洞河氮磷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
3.2.2 会仙河氮磷时空变化特征 |
3.2.3 相思江氮磷时空变化规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表水氮磷污染负荷分布特征 |
4.1 河道径流量变化分析 |
4.2 氮磷污染负荷时空变化特征 |
4.2.1 氮磷污染负荷时间变化 |
4.2.2 氮磷污染负荷空间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试区土壤-水体氮磷污染 |
5.1 试区土壤氮磷污染 |
5.1.1 土壤养分统计特征 |
5.1.2 试区土壤养分时间分布特征 |
5.1.3 试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
5.2 浅层地下水氮磷污染 |
5.2.1 浅层地下水氮磷污染情况 |
5.2.2 浅层地下水氮磷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
5.3 土壤氮磷污染对水环境影响 |
5.4 地表地下水氮磷污染差异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表水氮磷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6.1 氮磷浓度与气象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
6.1.1 铵态氮浓度与气象环境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6.1.2 硝态氮浓度与气象环境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6.1.3 总氮浓度与气象环境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6.1.4 可溶性总磷酸盐浓度与气象环境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6.1.5 总磷浓度与气象环境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6.2 氮磷浓度与试区下垫面属性的相关性分析 |
6.2.1 试区下垫面属性分析 |
6.2.2 试区下垫面属性与氮磷浓度影响 |
6.2.3 基于同类子流域的氮磷流失浓度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1.1 地表水氮磷浓度分布特征 |
7.1.2 地表水氮磷污染负荷分布特征 |
7.1.3 试区土壤-水体氮磷污染 |
7.1.4 地表水氮磷浓度变化的影响因子研究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古桂林水系思想对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桂林内涝积水原因 |
1.1 自然气候因素与地理环境影响 |
1.2 城市化建设影响 |
1.2.1 土地硬化引起的透水问题 |
1.2.2 天然水面变化带来的影响 |
1.2.3 城市规划建设影响 |
2 古桂林水系格局及其排涝优势 |
2.1 桂林古代城镇护城河体系及演变 |
2.2 临桂县城历史河湖水系及演变 |
2.3 古桂林水系排涝优势 |
2.3.1 尊重自然,水系规划完善 |
2.3.2 古城水系规划,合理布局方式 |
2.3.3 引水开渠,水系连通 |
3 古桂林水系思想在现代桂林水系中的典型应用 |
3.1 桂林市“两江四湖”环城水系 |
3.2 临桂县城水系 |
4 古桂林水系思想对现代海绵城市建设启示 |
4.1 水资源保护,维护城镇天然水系 |
4.2 水生态建设,良好生态护岸 |
4.3 水环境治理,恢复部分水系 |
4.4 水安全建设,治理水污染 |
4.5 水文化建设,加强水系管理与维护 |
5 结 语 |
(9)理水与营城:桂林水系与城市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 研究方案目的和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数据来源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理水 |
2.1.2 城市水系 |
2.1.3 城市格局 |
2.1.4 四维空间 |
2.2 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3 经典案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系与城市 |
3.1 水的职能 |
3.1.1 生活需求职能 |
3.1.2 生产需求职能 |
3.1.3 安全防御(战略)职能 |
3.1.4 水运交通职能 |
3.1.5 宗教礼制职能 |
3.1.6 景观娱乐职能 |
3.2 水系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 |
3.2.1 城市选址与最初形态 |
3.2.2 城市形态发育阶段 |
3.2.3 城市形态稳定阶段 |
3.2.4 城市形态成熟优化阶段 |
3.3 水文化与城市文脉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古代桂林水系与城市空间演变研究 |
4.1 起源阶段(秦汉——唐初) |
4.1.1 秦城与灵渠的修建 |
4.1.2 越城 |
4.1.3 始安城 |
4.2 发育阶段(隋唐) |
4.2.1 隋唐时期桂林城市空间演变 |
4.2.2 隋唐时期桂林水系发展 |
4.3 城市兴盛阶段(宋元时期) |
4.3.1 宋元时期桂林城市空间演变 |
4.3.2 宋元时期桂林水系发展 |
4.4 城市成熟阶段(明清时期) |
4.4.1 明清时期桂林城市空间演变 |
4.4.2 明清时期桂林水系发展 |
第五章 近现代桂林水系与城市空间演变研究 |
5.1 工业化影响初期 |
5.1.1 城市空间的变迁 |
5.1.2 水系的变迁 |
5.2 城市发展探索时期 |
5.2.1 战后城市发展 |
5.2.3 城市“带状”发展 |
5.3 快速发展阶段 |
5.3.1 单心结构向多心结构转变 |
5.3.2 环城水系构建 |
5.4 城市嬗变 |
5.4.1 双城模式 |
5.4.2 临桂区环城水系建设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桂林水系与城市空间格局特征研究 |
6.1 与同类历史名城比较研究 |
6.1.1 样本选择 |
6.1.2 城市水系与空间格局的共同点 |
6.2 桂林水系与城市空间关系 |
6.2.1 二维尺度上 |
6.2.2 三维尺度上——延展 |
6.2.3 四维尺度上——水场所 |
6.3 桂林水系与城市空间格局特征 |
6.3.1 本底要素特征:山水为底,独一无二 |
6.3.2 边界要素特征:军事重地,山水为界 |
6.3.3 边界要素特征:军事重地,山水为界 |
6.3.4 轴街要素特征:叠彩山——王府——象山为轴 |
6.3.5 标志要素特征:奇山为主,古建为辅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桂林水系发展与当代借鉴 |
7.1 城市发展与水系需求分析 |
7.1.1 城市发展中对水系需求演变 |
7.1.2 桂林对水系需求演变分析 |
7.2 桂林水系与城市发展困局 |
7.2.1 水系与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2 水系与城市空间的矛盾 |
7.3 桂林水系与城市发展策略探讨 |
7.3.1 宏观:城水共融——桂林城水文脉延续与发展 |
7.3.2 中观:桂林水系与城市空间的再塑造 |
7.3.3 微观:滨水空间的塑造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表格索引 |
附录B 插图索引 |
附录C “水与桂林城”读书活动 |
附录D《桂林城市总体规划(85年)》部分资料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2.1.2 系统生态学理论 |
2.1.3 生态位理论 |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
2.3 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示 |
2.3.1 国外实践 |
2.3.2 国内实践 |
2.3.3 发展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轨迹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
3.1 城市起步:195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1.1 时代背景 |
3.1.2 空间结构 |
3.1.3 总体特征 |
3.2 发展革新:198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2.1 时代背景 |
3.2.2 空间结构 |
3.2.3 总体特征 |
3.3 空间重构:199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3.1 时代背景 |
3.3.2 空间结构 |
3.3.3 总体特征 |
3.4 品质提升:2008 年以来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4.1 时代背景 |
3.4.2 空间结构 |
3.4.3 总体特征 |
3.5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
3.5.1 空间演进轨迹历程 |
3.5.2 空间演进动力机制 |
3.5.3 城乡空间演进整体特征 |
3.5.4 城乡生态空间演进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 |
4.1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格局 |
4.1.1 生态要素梳理 |
4.1.2 生态总体格局 |
4.2 生态建设评价指标及方法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市域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
4.2.3 “城区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
4.3 市域城乡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影响机制 |
4.3.1 生态敏感性评价 |
4.3.2 生态承载力评价 |
4.3.3 生态安全性评价 |
4.3.4 市域生态问题 |
4.3.5 生态影响机制 |
4.4 城区生态建设评价及影响机制 |
4.4.1 生态环境评价 |
4.4.2 绿地建设评价 |
4.4.3 生态建设问题 |
4.4.4 生态影响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5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及结构模式 |
5.1 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导向及阶段划分 |
5.1.1 发展目标导向 |
5.1.2 发展阶段划分 |
5.1.3 发展考评体系 |
5.2 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拟定 |
5.2.1 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 |
5.2.2 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 |
5.3 城乡空间发展的结构模式选择 |
5.3.1 结构模式基本特征 |
5.3.2 典型结构模式比选 |
5.4 本章小结 |
6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布局方法及策略 |
6.1 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技术路径与方法 |
6.1.1 既有的技术路径 |
6.1.2 优化路径及方法 |
6.2 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 |
6.2.1 划定生态分区,管控资源利用 |
6.2.2 串点连线织网,构建生态网络 |
6.2.3 控制城乡规模,优化城乡布局 |
6.2.4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
6.3 城区空间规划布局优化策略 |
6.3.1 控制城区人口,推动旧城更新 |
6.3.2 优化空间结构,城市分区管控 |
6.3.3 调整产业用地,疏解城区工业 |
6.3.4 划定城市绿线,完善公园体系 |
6.3.5 延续历史特色,建设遗址公园 |
6.3.6 建设海绵城市,实现“柔性”治水 |
6.3.7 加快绿道建设,完善交通体系 |
6.4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格局优化方案“后评估” |
6.4.1 情景分析法的适用性 |
6.4.2 基于情景分析的优化方案“后评估” |
6.4.3 “后评估”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 |
7.1 技术创新 |
7.1.1 统一规划技术标准及规范 |
7.1.2 明确生态空间规划层级及对象 |
7.1.3 构建城乡生态空间规划导则 |
7.1.4 加强相关规划体系的衔接 |
7.2 体制创新 |
7.2.1 建立生态控制线管控机制 |
7.2.2 建立生态保护区补偿机制 |
7.2.3 建立生态绩效评估审查机制 |
7.2.4 建立多部门协同管理机制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1.发表论文 |
2.参编论着 |
3.参与课题 |
4.参与研究项目 |
附录 |
附录Ⅰ 西安市生态评价基础数据及来源汇编 |
附录Ⅱ 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
附录Ⅲ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 |
附录Ⅳ 国家森林城市指标体系 |
四、桂林市环城水系水环境治理规划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D]. 李维鑫.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2]景洪市滨水地段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李嫣懿.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明清时期桂林府城空间形态研究[D]. 黄媛. 广西大学, 2020(07)
- [4]桂林两江四湖环城水系景观绩效评价[J]. 曹宏丽,吴忠军.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20(04)
- [5]近自然理念下唐山青龙河绿廊景观规划设计[D]. 马雨涵.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桂林主城区雨洪资源化利用与绿地系统优化配置研究[D]. 李昕玲.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7]桂林市会仙试区氮磷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谢晓琳.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8]基于古桂林水系思想对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J]. 蒋莉蓉,曹长春,蔡维炯.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0(04)
- [9]理水与营城:桂林水系与城市格局研究[D]. 雷丙泽.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10]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吴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