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药治疗家兔巴氏杆菌病(论文文献综述)
黄伟[1](2013)在《黄芩苷对氟苯尼考在健康鸡体内药动学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氟苯尼考为氯霉素第三代产品,是一类专门用于动物的新型广谱抗生素。因其具有抗菌谱广、吸收好、体内分布广、安全高效等特点,特别是无潜在性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的作用,该药已广泛用于水产、家畜、家禽养殖中细菌性疾病的治疗,尤其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萎缩性鼻炎、链球菌病、猪副嗜血杆菌病、气喘病等猪的呼吸道疾病和家禽的呼吸系统感染及肠道感染的治疗上具有较好的效果。黄芩是中药清热药的代表药物之一,具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之功效,黄芩苷为其主要成分。以黄芩为主要药物的方剂在动物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双黄连口服液与氟苯尼考粉经常联合使用以控制动物呼吸道感染,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黄芩与氟苯尼考联合使用后药物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是否发生变化,尚未有人研究。本研究主要通过黄芩苷对氟苯尼考在鸡体内药动学影响的研究,为氟苯尼考与黄芩的联合使用奠定依据,为科学、合理使用中西药物配伍提供有效的参考。本实验将30只大恒肉鸡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5只),自由饮水。A组:单剂量一次灌胃内服氟苯尼考;B组:氟苯尼考与黄芩苷溶液单剂量一次同时灌胃内服给药。氟苯尼考给药剂量为30mg/kg.b.w,黄芩苷给药剂量为10mg/kg.b.w。给药后,A、B两组各只鸡于0.083、0.167、0.333、0.5、0.75、1、2、4、6、8、10、12、24h翅下静脉采血,每次采血量为0.5mL。将血浆进行分离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21627x+5218,相关系数R2=0.9958,氟苯尼考在浓度为0.1~20μg/mL的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按信噪比S/N=3计算最低检测限为O.03μg/mL,S/N=10计算定量限为0.1μg/mL。并以DAS2.0药动学程序分析药动学参数,用SPSS(17.0)分析所得数据。A、B两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max为(4.243±0.206mg/L)和(5.284±0.180mg/L),Tmax为1.933±0.258h和0.917±0.122h,AUC(0-∞)值为27.519±1.346mg/L*h和19.930±0.812mg/L*h,MRT(0-∞)值为6.727±0.103h和3.512±0.012h,t1/2z为3.262±0.161h和2.453±0.041h,CLz/F为1.090±0.156L/h/kg和1.505±0.127L/h/kg,Vz/F为5.132±0.465L/kg和5.329±0.386L/kg。与单用氟苯尼考药动学参数相比较,联合用药组的鸡的Cmax,(P<0.05)显着增大,Tmax明显提前(P<0.01),但AUC值(P<0.01)、MRT值(P<0.01)和t12z(P<0.05)都显着变小了,CLz/F(P<0.05)显着加快了,V2/F没有显着性改变(P>0.05)。以上结果表明,相同给药途径下黄芩苷对氟苯尼考在鸡体内药代动力学有较大的影响。表现为:加快了氟苯尼考在鸡体内的吸收;加速了氟苯尼考在鸡体内的消除。
杜娟[2](2019)在《畜禽养殖业排泄物的污染及防治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视畜禽排泄物污染问题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防止畜禽粪尿污染,保护环境,构建和谐生态,通过我国畜禽排泄物污染的现状,分析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探究如何防治污染的有效对策。
郭道敏[3](2017)在《兔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文中研究指明兔巴氏杆菌病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统计资料表明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是引起69月龄的兔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由于缺乏疾病预防措施和不科学的饲养管理,导致疾病发生,给兔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下面就症状、病变及防治方法分述如下:1症状家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十分易感,可表现为鼻炎、
杨丽红[4](2016)在《鸭大肠杆菌与鸭多杀性巴氏杆菌融合菌株DB4免疫原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大肠杆菌病和禽霍乱是禽类常见疾病。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耐药性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研制有效的疫苗来预防细菌性传染病就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广泛的采用。李木子等利用鸭大肠杆菌ZYD2(O78)和多杀性巴氏杆菌YB2(5:A)制备的融合菌株,具有双亲本的遗传物质并能够稳定遗传。本研究挑选其中一株DB4制作灭活疫苗,接种实验鸭,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方面检测实验鸭的免疫水平,以期通过一次免疫即能产生对两种疾病的免疫力,为鸭大肠杆菌病与鸭霍乱的疫苗制备提供更简便的途径,简化免疫程序。本文所开展的研究和取得的结果如下:1.本试验从李木子融合成功的5株菌种选取含有双亲本菌株部分外膜蛋白A(OmpA)基因和部分外膜蛋白H(OmpH)基因的融合菌株DB1和DB4,在含20μg/mL新霉素的麦康凯培养基上培养纯化,革兰氏染色镜检菌体形态,微量生化反应,对小鼠进行分组攻毒,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DB1和DB4,纯化保存。选出培养特性、生化特性稳定且致病性强的DB4菌株进行后续试验。2.细菌毒力试验测得ZYD2 LD50为1×1010.63CFU,YB2LD50为1×102.309CFU;将DB4作为疫苗菌株,制成含菌量109 CFU/mL、1010CFU/mL的蜂胶佐剂灭活疫苗;高剂量接种试验鸭后观察14 d,无异常,表明疫苗安全可靠;再次将两个浓度疫苗分组免疫鸭,14d后分别用10倍LD50 ZYD2和10倍LD50YB2攻毒,两个浓度组对ZYD2的保护率分别为40%、80%,对YB2的保护率分别为50%、80%,说明疫苗浓度在1×1010 CFU/mL以上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3.本试验分别以5.15 μg/mL蛋白质浓度的ZYD2菌体裂解物和8.02 μg/mL蛋白质浓度的YB2菌体裂解物为包被抗原,血清以2倍系列稀释至1:212,酶标羊抗鸭IgG的工作浓度0.25μg/mL,使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两亲本抗体效价。对其他不同抗原阳性血清交叉反应及经抗原处理阻断试验结果为阴性。4.通过DB4疫苗接种鸭,对不同组血清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白细胞及细胞因子含量变化进行检测,对DB4疫苗的免疫原性进行评价:(1)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免疫鸭的血清抗体效价水平。ZYD2抗体效价变化趋势:免疫后一免组抗体效价升至1:27.5后逐渐降低至对照组水平,二免组继续上升,最后保持在1:29以上。YB2变化趋势:一免组先上升,后降至空白对照组水平,二免组血清抗体效价持续升高至1:28,最终保持在1:27。空白对照组免疫免疫前后后变化不明显。(2)用CCK-8试剂盒检测鸭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Con A和亲本抗原均能刺激淋巴细胞提高其增殖活性,免疫组的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免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其显着(P<0.01),与一免组差异显着(P<0.05)。DB4疫苗可刺激鸭淋巴细胞,使其增殖活性提高,免疫两次作用更明显。(3)ELISA试剂盒检测鸭免疫后0 d、3 d、7 d、11 d、15 d、20 d、25 d的外周血血清中IL-4和IFN-γ的浓度。免疫后血清中IL-4浓度和IFN-γ浓度均上升,但各组差异较大(P<0.05);一免组上升速度平缓,二免组在免疫后25 d开始快速上升,与对照组和一免组差异极其显着(P<0.01);空白对照组与免疫前变化不明显。(4)免疫后0 d、7 d、15 d、25 d白细胞吞噬率(PP)和吞噬指数(PI)均随日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免疫组上升速度远大于空白对照组,尤其二免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别较大(P<0.01);免疫后PP持续大幅增长,而未免疫组变化不明显;免疫后PI升高更明显,加强免疫后PI升高更显着(P<0.01)。
曾振灵,刘义明,黄显会[5](2009)在《兽药新剂型的研发现状与方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药剂学与其他学科理论和先进的技术相结合,缓释制剂、控释制剂、透皮剂等新型给药系统在兽医临床的应用有逐步增加的趋势。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兽药产业的发展,介绍几种比较新的药物剂型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曾振灵,刘义明,黄显会[6](2008)在《兽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文中指出随着药剂学与其他学科理论和先进的技术相结合,缓释制剂、控释制剂、透皮剂等新型给药系统在兽医临床的应用有逐步增加的趋势。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兽药产业的发展,介绍几种比较新的药物剂型及其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二、中西药治疗家兔巴氏杆菌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药治疗家兔巴氏杆菌病(论文提纲范文)
(1)黄芩苷对氟苯尼考在健康鸡体内药动学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选题背景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 |
1.1 概述 |
1.2 药理学研究 |
1.2.1 药效学 |
1.2.2 药动学 |
1.3 耐药性研究 |
1.4 临床应用研究 |
1.5 氟苯尼考联合用药研究 |
2 黄芩苷的研究概况 |
2.1 黄芩化学成分概述 |
2.2 黄芩苷的理化性质 |
2.3 黄芩苷的药理作用 |
2.3.1 抗菌作用 |
2.3.2 抗炎作用 |
2.3.3 抗细菌生物膜作用 |
2.3.4 清除氧自由基及抗氧化作用 |
2.3.5 降压、利尿作用 |
2.3.6 利胆、解痉作用 |
2.3.7 抗肿瘤作用 |
2.3.8 抗病毒作用 |
2.4 黄芩苷的提取方法 |
2.5 黄芩苷对其他药物药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
2.6 黄芩苷的临床应用 |
第二章 选题背景 |
1 我国兽药使用存在的问题 |
1.1 滥用药物和盲目用药 |
1.2 大剂量使用药物 |
1.3 盲目搭配使用药物 |
2 中西药合用配伍概况 |
2.1 中西药合用的优点 |
2.1.1 标本兼治 |
2.1.2 协同作用,增加疗效 |
2.1.3 相互制约,降低毒性 |
2.1.4 减少禁忌,扩大应用 |
2.2 中西药合用的禁忌 |
2.2.1 配合不合理,降低药效 |
2.2.2 产生或增加毒性 |
2.3 兽医临床中西药合用的概况 |
第三章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
1.1.3 实验仪器 |
1.2 方法 |
1.2.1 分组及给药方法 |
1.2.2 药液的配制 |
1.2.3 给药及血样采集 |
1.2.4 样品处理方法 |
1.2.5 色谱条件 |
1.2.6 方法专属性 |
1.2.7 标准曲线和定量范围 |
1.2.8 回收率及精密度 |
1.2.9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方法专属性 |
2.2 线性范围和标准曲线 |
2.3 回收率测定结果 |
2.4 精密度实验结果 |
2.5 血药浓度及药动学参数 |
2.5.1 血药浓度 |
2.5.2 药动学参数 |
3 分析讨论 |
3.1 HPLC测定方法 |
3.2 黄芩苷对氟苯尼考在鸡体内药动学影响的研究 |
3.2.1 加快吸收 |
3.2.2 加速消除 |
3.3 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第三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畜禽养殖业排泄物的污染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畜禽排泄物污染现状 |
1.1 我国畜禽排泄物总量概况 |
1.2 畜禽排泄物污染环境的原因 |
2 畜禽排泄物污染的危害分析 |
2.1 对水体的危害 |
2.2 对土壤的危害 |
2.3 对大气的危害 |
2.4 传播人畜共患病 |
3 畜禽排泄物污染的防治对策 |
3.1 加强行政执法,通过政策法规控制污染 |
3.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
3.3 科学调配饲料,降低污染 |
3.4 规范各种药物、添加剂及消毒剂的使用 |
3.5 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 |
4 结论 |
(3)兔巴氏杆菌病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症状 |
1.1 鼻炎型 |
1.2 地方流行性肺炎型 |
1.3 败血性 |
1.4 中耳炎型 |
1.5其他病型 |
2 病理变化 |
2.1 鼻炎型 |
2.2 地方流行性肺炎型 |
2.3败血型 |
2.4中耳炎型 |
2.5 其他病型 |
3 防治 |
(4)鸭大肠杆菌与鸭多杀性巴氏杆菌融合菌株DB4免疫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大肠杆菌概述 |
1.1 大肠杆菌病原学概况 |
1.2 大肠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 |
1.2.1 黏附素 |
1.2.2 荚膜 |
1.2.3 外膜蛋白 |
1.2.4 毒素 |
1.2.5 铁转运系统 |
1.2.6 毒力因子调控系统 |
1.3 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
1.3.1 流行病学 |
1.3.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1.3.3 检测方法 |
1.4 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 |
1.4.1 产生灭活酶 |
1.4.2 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
1.4.3 膜通透性改变 |
1.4.4 药物的主动外排 |
1.4.5 形成生物被膜 |
2. 多杀性巴氏杆菌概述 |
2.1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原学概况 |
2.2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 |
2.2.1 荚膜 |
2.2.2 脂多糖 |
2.2.3 黏附因子 |
2.2.4 铁调节与摄取相关蛋白 |
2.2.5 外膜蛋白 |
2.2.6 唾液酸代谢作用 |
2.3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研究进展 |
2.3.1 流行病学 |
2.3.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2.3.3 检测方法 |
2.4 多杀性巴氏杆菌耐药性研究 |
2.4.1 质粒介导的耐药性 |
2.4.2 基因突变介导的耐药性 |
2.4.3 外排泵介导的耐药性 |
2.4.4 整合子介导的耐药性 |
3. 疫苗研究进展 |
3.1 大肠杆菌疫苗 |
3.1.1 灭活疫苗 |
3.1.2 弱毒疫苗 |
3.1.3 亚单位疫苗 |
3.2 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 |
3.2.1 灭活疫苗 |
3.2.2 弱毒疫苗 |
3.2.3 基因工程苗 |
3.3 大肠杆菌与多杀性巴氏杆菌二联苗 |
4 原生质体融合菌株概述 |
5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融合菌株DB_4灭活疫苗研制及免疫原性研究 |
1 材料 |
1.1 供试菌株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试验动物 |
2 方法 |
2.1 疫苗研制 |
2.1.1 疫苗菌株筛选 |
2.1.2 亲本细菌毒力测定 |
2.1.3 灭活疫苗研制 |
2.1.4 疫苗安全性检测 |
2.1.5 动物保护试验 |
2.2 免疫程序 |
2.3 血清抗体水平检测 |
2.3.1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3.2 菌体裂解抗原制备 |
2.3.3 阳性血清及阴性血清制备 |
2.3.4 间接ELISA操作步骤 |
2.3.5 间接ELISA参数选择 |
2.3.6 临界值判定标准 |
2.3.7 特异性试验 |
2.3.8 重复性试验 |
2.3.9 血清抗体效价检测 |
2.4 细胞免疫水平检测 |
2.4.1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检测 |
2.4.2 外周血清细胞因子含量检测 |
2.4.3 外周血白细胞吞噬活性检测 |
3 结果 |
3.1 疫苗研制结果 |
3.1.1 疫苗菌株筛选结果 |
3.1.2 亲本细菌毒力测定结果 |
3.1.3 灭活疫苗物理性质及安全性结果 |
3.1.4 动物保护试验结果 |
3.2 血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
3.2.1 间接ELISA参数选择结果 |
3.2.2 阴性临界值试验结果 |
3.2.3 特异性试验结果 |
3.2.4 重复性试验结果 |
3.2.5 血清抗体效价检测结果 |
3.3 细胞免疫水平检测结果 |
3.3.1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检测结果 |
3.3.2 外周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检测结果 |
3.3.3 外周血白细胞吞噬活性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疫苗免疫对血清抗体水平的影响 |
4.2 疫苗免疫对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 |
4.2.1 疫苗免疫对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4.2.2 疫苗免疫对外周血细胞因子浓度的影响 |
4.2.3 疫苗免疫对白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兽药新剂型的研发现状与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缓释、控释制剂 |
2 经皮给药制剂 |
3 脂质体制剂 |
4 微囊化技术制剂 |
5 中西药复方制剂 |
6 展望 |
四、中西药治疗家兔巴氏杆菌病(论文参考文献)
- [1]黄芩苷对氟苯尼考在健康鸡体内药动学影响的研究[D]. 黄伟.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2]畜禽养殖业排泄物的污染及防治对策[J]. 杜娟. 现代畜牧科技, 2019(12)
- [3]兔巴氏杆菌病的防治[J]. 郭道敏. 山东畜牧兽医, 2017(06)
- [4]鸭大肠杆菌与鸭多杀性巴氏杆菌融合菌株DB4免疫原性研究[D]. 杨丽红.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4)
- [5]兽药新剂型的研发现状与方向[J]. 曾振灵,刘义明,黄显会. 中国家禽, 2009(08)
- [6]兽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应用进展[A]. 曾振灵,刘义明,黄显会. 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动物药品学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