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催产素在痛行为调制中的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华森[1](2020)在《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近半个世纪有关针刺镇痛机制国内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并统计分析,总结关于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成果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并总结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频次较高病种及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针刺镇痛的研究提供文献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知识网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录入文献,用Excel数据库进行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1.针刺镇痛机制的文献研究按照系统分类主要分为神经系统与结缔组织系统;符合纳入条件的神经机制类文献876篇,结缔组织类文献363篇;其中外周神经系统128篇,涉及中枢神经系统287篇,涉及神经递质类文献461篇。2.针刺镇痛的组织形态结构:(1)针刺兴奋外周传入纤维参与镇痛,兴奋纤维越细所需刺激强度越大镇痛效果越强;针刺信号上传时通过脊髓内节段性联系影响邻近节段所支配的皮肤、内脏的活动和邻近节段的痛觉传入从而发挥镇痛作用。(2)针刺镇痛的中枢调制通路研究包括三个:一是由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核-脊髓背角构成的下行抑制通路;二是脊髓-丘脑中央下核-腹外侧眶皮层-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脊髓组成的痛觉调制负反馈通路;三是皮层丘脑环路。(3)结缔组织作为人体内庞大的液晶体系统,通过联轴效应即针刺机械刺激液晶体通过换能释放生物电,而产生压电和反压电效应,迅速改变病变部位细胞的以钙离子为主通道,使痉挛、僵硬的肌肉得以舒缓,参与针刺镇痛。3.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主要包括内源性阿片肽(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P物质、γ-氨基丁酸等,其中内啡肽、脑啡肽、5-羟色胺、P物质、乙酰胆碱针刺时脑内含量与针刺镇痛呈正相关,P物质在脊髓呈负相关;强啡肽在脊髓参与镇痛,在脑内不参与;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针刺时在脑内呈负相关,在脊髓呈正相关;参与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研究多是单一研究,关于各种神经递质的协同作用研究仍较少。4.针刺镇痛应用频次较高病种包括颈椎病、关节炎、腰痛、头痛、肩关节周围炎、偏头痛、痛经、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牙痛、胃痛等;各痛症的针刺镇痛高频穴位处方主要为病痛部位周围的穴位为主;排名前十的针刺镇痛高频穴位依次为颈夹脊、阿是穴、风池、腰夹脊、大肠俞、后溪、阳陵泉、天柱、大椎、太阳。结论:1.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以神经结构解剖为基础:从外周神经纤维-脊髓-皮层下-大脑皮层,及此通路上其相关的神经递质为主导,构成针刺镇痛的多结构层次、多递质的研究,构成针刺镇痛的以神经机制为主导的特征。但各类神经递质在针刺镇痛时的相互协同作用相关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2.针刺镇痛的非神经机制主要为结缔组织机制,通过联轴效应换能释放生物电迅速改变病变部位细胞的以钙离子为主通道,使痉挛、僵硬的肌肉得以舒缓,参与针刺镇痛。但与神经机制相比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结缔组织是作为疼痛产生和镇痛部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与神经系统的镇痛机制的关系的相关机理尚未清晰,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证实。3.针刺镇痛临床应用广泛,治疗病种包括临床常见痛症,以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炎性痛为主。针刺镇痛高频穴位主要依不同痛症而有所差异,针刺镇痛选穴主要以近端取穴为主。
杨娅[2](2019)在《基于ASL-MRI技术的针刺治疗对原发性痛经脑血流量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以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M)作为本研究的研究载体,利用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成像技术(Arterial Spin Labeling-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SL-MRI),通过观察PDM患者的静息态脑血流量,以期探讨针刺治疗PDM可能的部分中枢机制。方法:本研究纳入PDM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各15例,1个月经周期基线观察后,PDM患者接受针刺关元穴、三阴交穴治疗3个月经周期,健康受试者不接受治疗。PDM患者在针刺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the 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CMS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的评分、ASL-MRI扫描。健康受试者与PDM患者针刺前同期进行SAS、SDS的评分、ASL-MRI扫描。通过对比PDM患者针刺前后的VAS、CMSS评分,评价针刺对PDM患者疼痛、伴随症状及发作时间的改善程度;通过分析两组基线期和PDM患者针刺前后的SAS、SDS评分,评价针刺对PDM患者焦虑抑郁的改善程度。根据ASL-MRI图像测量出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值,通过对比分析PDM患者与健康受试者CBF的改变,筛选与PDM病情相关的异常脑区,分析PDM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的CBF差别,同时分析针刺对PDM患者CBF的影响。结果:1.PDM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的基线人口学特征(如年龄、身高、体重等)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PDM患者针刺前后的VAS评分、COX痛经症状量表评分比较:针刺后VAS评分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后COX痛经症状平均严重程度评分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后COX痛经症状总发作时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DM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的SAS、SDS总分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M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的SAS、SDS总分比较,两者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4.PDM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的脑血流量变化:与健康受试者比,CBF升高的脑区为左侧额中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右侧中央后回、左侧颞中回、左侧枕中回;CBF降低的脑区为右侧颞下回、右侧颞中回。5.PDM患者针刺后与针刺前的脑血流量变化:与针刺治疗前对比,CBF升高的脑区为左侧海马/海马旁回、右侧楔前叶、左侧楔前叶、右侧颞中回、右侧颞下回、右侧枕中回;CBF降低的脑区为为左侧额中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左侧丘脑、左侧中扣带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顶下小叶、左侧角回。结论:1.针刺三阴交、关元可以减轻PDM患者疼痛和伴随症状的程度。2.PDM患者与健康受试者比,SAS、SDS具有明显差异,说明PDM患者更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情绪;PDM患者针刺后与针刺前比,SAS、SDS无明显差异,本选穴方案针刺后PDM患者的焦虑抑郁改善不明显。3.前额叶皮质、中央后回、颞叶皮质等区域的脑血流量改变可能与PDM发病的中枢机制相关。4.针刺治疗PDM调节前额叶皮质、颞叶皮质、边缘系统等区域的脑血流量可能是针刺治疗PDM起效的中枢机制。
杨罡,张倩,于新阁,阎伟,吴振宇,李辉[3](2018)在《催产素发挥镇痛作用的机制》文中指出催产素(oxytocin,OXT),又称缩宫素,主要由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和视上核(supraoptic nucleus,SON)的神经细胞合成,可经下丘脑-垂体轴的神经纤维输送到垂体后叶,然后分泌释放入血液,也可通过神经纤维分泌到神经系统的其它部位。OXT广泛分布在外周组织(如子宫、胎盘、乳腺等)和中枢神经系统(如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背核、脊髓等)中,主要参与生产和泌乳等与分
刘文彦,亚白柳,王桂斌,陈俊如[4](2017)在《尾核内催产素对痛阈的调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大鼠尾核内催产素(oxytocin,OT)在痛行为调制中的作用,及其与内源性阿片肽系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WQ-9E型钾离子透入痛阈测量仪测痛。以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最小电流强度(m A)作为痛行为反应值,将间隔1 min的3次痛行为反应值的平均值作为一次痛阈,每间隔10 min测定痛阈一次,取给药前的两次痛阈的平均值作为基础痛阈,给药后各次的痛阈与其相比,计算痛阈变化的百分数(%)。实验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观察尾核内注射OT对大鼠痛行为的影响;第二部分观察尾核内注射抗催产素血清(anti-OT serum,AOTS)对大鼠痛行为的影响;第三部分观察尾核内注射纳洛酮(Naloxone,Nx)对OT在痛行为中作用的影响。结果:尾核内注入OT后,大鼠的痛阈明显增加,并在一定范围内呈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向尾核内注入AOTS以中和内源性OT后,大鼠痛阈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向尾核内注入Nx后,不能完全阻断OT在痛行为反应中的作用。结论:尾核内OT参与大鼠痛行为调制的复杂过程,引起痛行为反应的阈值增加,此作用不完全依赖于内源性的阿片肽系统。
韩毅[5](2016)在《催产素作用于中央杏仁核对大鼠痛觉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催产素及中央杏仁核对炎症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为寻找有效的镇痛药物或镇痛手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雄性SD大鼠后爪皮下注射carrageena或采用结扎坐骨神经分别制作炎症大鼠和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中央杏仁核中注射催产素,观察其对炎症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用催产素受体阻断剂atosiban和阿片肽受体阻断剂naloxon预先阻断相应受体,再进一步观察催产素对大鼠痛阈的变化,探讨催产素受体和阿片类受体在中央杏仁核中的痛觉调节作用及其相关性。结果:在炎症痛大鼠模型中,中央杏仁核注射0.5和1 nmol催产素时,能够明显延长大鼠的热痛阈和压力痛阈,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催产素的镇痛作用可被其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tosiban阻断。在神经痛大鼠模型中,中央杏仁核注射0.25和0.5 nmol催产素后,能够明显延长大鼠的热痛阈和压力痛阈,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催产素的镇痛作用可被其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tosiban阻断。但是,阿片受体阻断剂naloxone对催产素在上述两种疼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均没有影响。结论:在炎症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催产素均可通过其受体在中央杏仁核减轻疼痛。催产素的镇痛作用与阿片类受体无关。
姚刚[6](2013)在《5-HT1B/1D受体激动剂对偏头痛的治疗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5-HT1B/1D受体激动剂(曲普坦类药物)是基于偏头痛发病的神经血管学说发展起来的一类治疗偏头痛的特异性药物,对偏头痛的治疗机制主要是作用于脑血管壁的5-HT1B/1D受体,收缩偏头痛发作时扩张的脑血管。鉴于5-HT1B/1D受体激动剂对偏头痛治疗的满意效果,我们在一项抗偏头痛药物研究中以5-HT1B/1D受体激动剂的代表药“利扎曲普坦”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结果却发现利扎曲普坦能够抑制中脑P物质及脑啡肽原基因的表达,而P物质和脑啡肽正是在中脑发挥镇痛作用的重要肽类物质,由此引起了我们对5-HT1B/1D受体激动剂治疗偏头痛机制研究的兴趣。目前研究发现,5-HT1B/1D受体激动剂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还与其影响三叉神经末端及脑干二级感觉神经元的功能有关,而对偏头痛发作时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及三叉神经节功能的影响研究较少;对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的功能有无影响,如何影响,尚无相关研究。本研究以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为体内实验的动物模型,观察利扎曲普坦对偏头痛发作时外周血中疼痛相关细胞因子、三叉神经节中疼痛相关神经肽及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的核心结构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痛觉调制功能的影响;体外实验以热刺激原代培养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作为细胞模型,观察利扎曲普坦对热刺激三叉神经节神经元疼痛相关神经肽的影响,对5-HT1B/1D受体激动剂治疗偏头痛的机制进行较为系统地研究。方法1.体内实验⑴动物分组、造模与干预、行为学观察: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A)、偏头痛组(B)、利扎曲普坦对照组(C)、利扎曲普坦治疗组(D)。C组和D组大鼠给予苯甲酸利扎曲普坦1mg/(kg·d)灌胃(药物剂量根据成人每日常规口服剂量进行换算),A组和B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mL/d)。各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7d后,B组和D组大鼠制备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动物模型。记录各组大鼠给予药物(硝酸甘油注射剂或生理盐水)后60min至90min期间,各组大鼠挠头、爬笼、咬尾、往返运动的次数总和(上述4个症状每出现1次得1分)。⑵各组大鼠血浆中CGRP、5-HT、IL-1β、TNF-α含量检测:每组大鼠各6只,采外周血(B、D组大鼠给予硝酸甘油注射剂2h时),应用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CGRP、5-HT、IL-1β、TNF-α的含量;⑶各组大鼠三叉神经节PENK、SP、CGRP、CCK mRNA表达:每组大鼠各6只,取三叉神经节(B、D组大鼠给予硝酸甘油注射剂2h时),利用SYBRGreen I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三叉神经节PENK、SP、CGRP、CCK mRNA的表达;⑷各组大鼠中脑ENK、SP、CGRP、CCK的表达:每组大鼠各12只,取中脑(B、D组大鼠给予硝酸甘油注射剂2h时),其中6只大鼠应用SYBR GreenI实时定量PCR检测中脑PENK、SP、CGRP、CCK mRNA的表达;另外6只大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M-ENK、L-ENK、SP、CGRP、CCK-8的表达;2.体外实验⑴三叉神经节神经元的原代培养:取出生3-5日SD大鼠的双侧三叉神经节,进行分离、消化及离心,接种于24孔培养板,原代培养三叉神经节神经元。⑵热刺激方法:三叉神经节神经元培养至第7日,放入38.5℃环境中培养30min。利扎曲普坦干预方法:三叉神经节神经元培养至第7日,加入1mmol/L的甲酸利扎曲普坦(工作浓度20μM)20μL培养1h。⑶实验分组:分4组,每组6个培养孔。对照组(A):常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培养组;热刺激组(B):三叉神经节神经元培养至第7日,放入38.5℃恒温水浴箱培养30min;利扎曲普坦对照组(C):三叉神经节神经元培养至第7日,加入1mmol/L的苯甲酸利扎曲普坦20μL培养1h;利扎曲普坦+热刺激组(D):三叉神经节神经元培养至第7日,加入1mmol/L的苯甲酸利扎曲普坦20μL于37℃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1h,之后全量换液,放入恒温水浴箱(38.5℃)培养30min。⑷SYBR Green I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PENK、SP、CGRP、CCK mRNA的表达。结果1.体内实验⑴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比较:利扎曲普坦治疗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低于偏头痛组大鼠。⑵各组大鼠血浆中CGRP、5-HT、IL-1β、TNF-α含量的比较:①偏头痛组大鼠外周血浆中CG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利扎曲普坦给药组大鼠外周血浆中CGRP含量与对照组及偏头痛组比较无显着差异;②利扎曲普坦对照组大鼠外周血浆中5-H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偏头痛组,利扎曲普坦治疗组大鼠外周血浆中5-HT含量明显高于偏头痛组;③各组大鼠外周血浆中IL-1β含量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④各组大鼠外周血浆中TNF-α含量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⑶各组大鼠三叉神经节PENK、SP、CGRP、CCK mRNA表达:①偏头痛组、利扎曲普坦治疗组大鼠三叉神经节PENK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利扎曲普坦对照组;利扎曲普坦对照组大鼠三叉神经节PENK mRNA拷贝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利扎曲普坦治疗组大鼠三叉神经节PENK mRNA拷贝数明显高于偏头痛组;②利扎曲普坦对照组大鼠三叉神经节SP mRNA拷贝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偏头痛组;偏头痛组大鼠三叉神经节SP mRNA拷贝数稍低于对照组,差异无显着性,但利扎曲普坦治疗组大鼠三叉神经节SP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利扎曲普坦对照组;③偏头痛组、利扎曲普坦治疗组大鼠三叉神经节CGRPmRNA拷贝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利扎曲普坦对照组;④对照组、偏头痛组、利扎曲普坦对照组和利扎曲普坦治疗组大鼠三叉神经节CCK mRNA拷贝数比较均无显着差异。⑷各组大鼠中脑ENK、SP、CGRP、CCK表达:①利扎曲普坦给药组大鼠中脑PENK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偏头痛组;对照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滑车神经核水平M-ENK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偏头痛组;利扎曲普坦对照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M-ENK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②偏头痛组大鼠中脑SP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利扎曲普坦给药组大鼠中脑SP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偏头痛组;对照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SP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利扎曲普坦对照组;偏头痛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SP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利扎曲普坦治疗组;③利扎曲普坦治疗组大鼠中脑CGRP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偏头痛组;偏头痛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CGRP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利扎曲普坦给药组;④利扎曲普坦给药组大鼠中脑CCK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偏头痛组;对照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CCK-8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利扎曲普坦对照组,偏头痛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CCK-8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利扎曲普坦治疗组。2.体外实验⑴热刺激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CGRP mRNA拷贝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利扎曲普坦对照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CGRP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利扎曲普坦+热刺激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CGRP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热刺激组。⑵热刺激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PENK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利扎曲普坦对照组和利扎曲普坦+热刺激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PENK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热刺激组。⑶热刺激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SP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利扎曲普坦对照组和利扎曲普坦+热刺激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SP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热刺激组。⑷对照组、热刺激组、利扎曲普坦对照组和利扎曲普坦+热刺激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CCK mRNA拷贝数比较均无显着差异。结论1.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外周血中5-HT含量有下降趋势;5-HT1B/1D受体激动剂能够影响外周5-HT系统的代谢状态,提高偏头痛大鼠头痛发作期外周血中5-HT含量,从而改善偏头痛发作时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的状态。2.偏头痛发作时三叉神经节表达CGRP增加,5-HT1B/1D受体激动剂可以抑制三叉神经节神经元表达CGRP,减轻CGRP引发的神经源性炎症。3.偏头痛发作时三叉神经节表达PENK减少,5-HT1B/1D受体激动剂可以上调三叉神经节神经元PENK基因表达,发挥镇痛作用。4.5-HT1B/1D受体激动剂可以促进PAG区表达M-ENK,进而发挥镇痛作用。5.5-HT1B/1D受体激动剂抑制偏头痛发作时PAG区CGRP的表达,一方面可以减轻CGRP所引发的偏头痛病理生理改变;另一方面可以减弱CGRP对阿片镇痛的抑制效应,发挥治疗偏头痛的作用。6.5-HT1B/1D受体激动剂抑制PAG区CCK-8的表达,从而减弱CCK对阿片镇痛的拮抗作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内源性阿片肽的镇痛效应。
魏小洁[7](2012)在《催产素对大鼠切割疼痛痛觉调制的作用及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大鼠后足切割后中枢神经系统内催产素的变化规律,腹腔、鞘内和侧脑室内给予外源性催产素对大鼠后足切割痛的痛觉调制作用,并用催产素受体阻断剂atosiban和阿片类受体阻断剂纳洛酮预先阻断相应受体,研究中枢内催产素痛觉调制作用与这两种受体间的关系,探讨其简单作用机制。方法1.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切割痛组和空白对照组,切割痛组按照Brennanl996年介绍的方法建立大鼠后足切割痛模型,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切割痛组大鼠在切割后的30min、1h、3h、6h和24h取脊髓腰膨大和脑进行免疫荧光检测OT、OTR阳性细胞表达,取背角和PVN行Western-blot以及RT-PCR测定,检测OT. OTR转录和蛋白表达变化。2.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腹腔注射组、鞘内注射组、侧脑室注射组;腹腔注射组分为100μl生理盐水、0.5nmol、1nmol和2.5nmol四个剂量组,鞘内注射组和侧脑室注射组分为10μl(5μl)生理盐水、0.05nmol、0.1nmol和口0.25nmol四个剂量组。腹腔注射组大鼠在注射后的30min、1h、3h、6h、12h、24h,鞘内和侧脑室内注射大鼠在注射后的10min、30min、1h、3h、6h、12h、24h进行机械性痛阈测定。3.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大组:鞘内注射组、侧脑室注射组。每个大组又分为如下小组:①生理盐水+OT0.05nmol组;②生理盐水+OT0.1nmol组;③生理盐水+OT0.25nmol组;④tosiban1.0nmol+OT0.05nmol组;⑤atosiban1.0nmol+OT0.1nmol组;⑥atosiban1.0nmol+OT0.25nmol组;⑦纳洛酮0.5μg+OT0.05nmol组;⑧纳洛酮0.5μg+OT0.1nmol组;⑨纳洛酮0.5μg+OT0.25nmol组。各组大鼠在切割给药后的10min、30min、1h、3h、6h、12h、24h进行机械性痛阈测定,检测其变化情况。结果1.切割痛大鼠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在切割后的30min开始持续至至少6h PVN内的OT阳性细胞数量明显下降,WB显示在该时间段内PVN内的OT蛋白总量明显下降,而mRNA却在切割后的30min至1h内升高;脊髓腰膨大背角Ⅰ、Ⅱ板层内OT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量在切割后的30min至6h开始上升,而RT-PCR显示在脊髓腰膨大处无OT m RNA出现;无论切割前后PVN内均未见OTR的表达,而脊髓腰膨大背角Ⅰ、Ⅱ板层内OTR在切割后30min至至少12h表达上升。2.腹腔注射0.5nmol、1nmol或2.5nmolOT对大鼠切割痛足机械痛阈无影响;侧脑室内注射0.05nmol、0.1nmol或0..25nmolOT对大鼠切割痛足机械痛阈有剂量依赖性地提高,其持续时间从给药后10min至6h;鞘内给药同样会使切割痛大鼠产生剂量依赖性机械痛阈增强;侧脑室和鞘内注射OT对切割痛的镇痛作用均有封顶作用。3.鞘内和侧脑室内预注射atosiban都可以阻断OT对切割痛的镇痛作用,且增加OT剂量并不能逆转该效应;而鞘内和侧脑室内预注射纳洛酮可以部分阻断OT的镇痛作用,OT剂量增加时该阻断作用减弱,在OT剂量达到0.25nmol时其镇痛作用再次出现。结论1.切割痛大鼠PVN内OT转录增加而蛋白表达减少,脊髓内OT虽无转录但蛋白表达增加,表明切割后PVN内合成的OT转运至脊髓和(或)其他位置发挥痛觉调制作用。2.无论切割与否大鼠PVN内OTR表达均阴性,而切割后腰膨大背角浅层内的OTR表达增加,表明PVN本身痛觉调制作用不大,而脊髓可能更为重要。3.腹腔注射OT对切割痛无镇痛作用,而鞘内和侧脑室内注射OT均能产生剂量依赖的镇痛作用。4.鞘内和侧脑室内预注射atosiban对能完全阻断OT的镇痛作用,而预注射纳洛酮则不能完全阻断。表明OT的镇痛作用主要通过OTR发挥,同时部分作用于阿片受体。
刘文彦,陈京,白波[8](2011)在《神经降压素在痛觉调制、阿片耐受和依赖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文中指出1973年美国生理学家Caryaway和Leeman从牛下丘脑神经组织中提纯P物质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能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皮下血管扩张以及短暂降低动脉血压的物质;由于其存在于神经组织,并且具有降压作用,因而称为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NT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脑、胃肠道及
周敏雁[9](2010)在《不同电针频率对山羊痛阈和中枢脑啡肽表达水平的影响》文中指出电针镇痛(Electroacupuncture, EA)是一种以电刺激代替传统手针而达到镇痛效果的现代方法。大量的研究表明,电针不仅具有镇痛的作用,而且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使手术中的动物生理指标保持稳定,术后更易于恢复。20世纪60年代以来,针刺被广泛运用于动物手术中麻醉。反刍动物针刺镇痛效果远好于其他种属动物,其针刺复合药物的使用不仅克服了单纯药物麻醉引起的瘤胃臌气、胃内容物反流等问题,而且显示出极好的镇痛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小动物(如大鼠)体内研究表明,中枢的内源性阿片肽类物质(脑啡肽、p-内啡肽、强啡肽)在针刺镇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频率诱导脑内不同镇痛物质的释放,产生不同的镇痛效果。低频(2-30 Hz)主要引起脑啡肽和p-内啡肽的释放,高频(30-100 Hz)诱导脊髓内强啡肽释放,2/100 Hz交替电针能同时诱导这三种阿片肽的释放。兽医实践表明反刍动物针刺镇痛的适宜频率为高频(30-100 Hz),高于人和小实验动物的适宜频率(2-15 Hz),其针刺镇痛效果优于其他种属动物。然而,反刍动物的调节机制是否与人和小实验动物相同尚不清楚。针刺镇痛理论的研究使针灸真正意义上被西方医学所接受,并被广泛应用于人医临床实践。目前,兽医针刺镇痛理论尚没有严谨的实验支持,这已成为我国兽医针灸在国内外推广应用的瓶颈。脑啡肽是参与针刺镇痛调节的主要中枢阿片肽物质之一,其释放具有频率依赖性。目前,人们尚不清楚高频电针山羊中枢脑啡肽释放的频谱规律。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频率电针刺激下,山羊的痛阈变化及中枢脑啡肽表达量与分布规律,确定山羊电针的最佳镇痛频率,阐明中枢脑啡肽参与反刍动物高频针刺镇痛的作用机理,为针刺镇痛在兽医临床的运用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选取健康成年杂交山羊35只,体重为23-27 kg,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2 Hz、40 Hz、60 Hz和100 Hz)。电针组山羊采用“百会-髫甲”、“耳根-三阳络”组穴电针30 min,电针结束时测定山羊痛阈,然后灌流固定并取脑,制作石蜡切片,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山羊中枢内脑啡肽在相关镇痛核团伏核、隔区、尾核、杏仁核、视上核、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黑质、中缝背核、臂旁核、蓝斑核、中缝大核及脊髓背角中的表达情况。采用钾离子透入法测定痛阈,结果表明电针频率为60 Hz时山羊的镇痛效果最佳,可使山羊痛阈提高91%,与其他电针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次为40 Hz电针组,能提高山羊痛阈69%(P<0.05),与100 Hz、2 Hz电针组相比差异显着;100 Hz组效果优于2Hz组,但无显着性差异,分别提高山羊痛阈41%和35%(P>0.05)。脑啡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电针频率为40 Hz和60 Hz时,脑啡肽在伏核、隔区、尾核、杏仁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腹内侧核、PAG、黑质及蓝斑的表达量最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60 Hz电针组伏核、隔区、尾核、杏仁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下丘脑室旁核和蓝斑内脑啡肽表达量高于40 Hz电针组,其中杏仁核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显着高于40 Hz(P<0.05)。电针频率为100 Hz时臂旁核内脑啡肽的含量高于其他组,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电针频率为2 Hz时,脊髓内脑啡肽含量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中缝大核和视上核内所有电针组脑啡肽含量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电针提高山羊的痛阈,60 Hz对山羊的镇痛效果最佳;脑啡肽参与山羊针刺镇痛的调节,且不同核团脑啡肽的释放对电针频率有一定的依赖性;山羊伏核、杏仁核、隔区、尾核、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背核、黑质、臂旁核、蓝斑对高频电针刺激敏感,释放大量脑啡肽调节针刺镇痛作用,而脊髓背角释放脑啡肽介导低频电针镇痛。
任晓暄[10](2010)在《电针不同穴位对实验性类痛经大鼠镇痛效应及其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电针不同穴位对实验性类痛经大鼠镇痛效应及其机理的研究针灸学认为刺激穴位可特异性地对相应脏腑器官产生调治作用,这种作用与非穴和其它经穴比较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就是经穴效应的特异性。经穴效应特异性是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是针灸临床循经取穴的重要依据。而且大量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都证实穴位效应确实存在特异性。现代神经科学对针灸机理的研究结果已显示经穴效应存在特异性。但这种特异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支配穴位所在部位的神经节段的不同而引起的。它主要与穴位所在的部位有关,而与经典针灸理论所强调的穴位所处的“经”关系不大。即处于同神经节段的不同经脉上的穴位、相同经脉上的不同穴位以及与非穴位间的效应不存在差异。那么,经穴效应特异性到底为何?同神经节段内非穴位以及不同经脉上的穴位间是否存在效应特异性?相同经脉上不同穴位间的效应又如何呢?本研究以实验性类痛经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从电针镇痛作用及机制入手,观察电针同神经节段支配的胞宫相关经穴、非相关经穴以及非经非穴对实验性类痛经大鼠的行为学反应、子宫平滑肌收缩力、子宫组织局部致痛物质以及中枢痛觉调制系统的影响,探讨同神经节段支配的经穴与非经穴、相关经穴与非相关经穴,以及同一经脉不同穴位间是否存在经穴效应特异性以及经穴效应特异性是否具有一定的规律。为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研究提供系统有力的实验依据。实验中所选经穴为:相关经穴为足太阴脾经三阴交、血海穴;非相关经穴为足少阳胆经悬钟穴;非经非穴为胆经与胃经之间平悬钟穴处的非经非穴点。实验选用动情间期SD雌性大鼠156只,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盐水组、模型组、电针三阴交组、电针血海组、电针悬钟组、电针非穴组6组,每组26只。除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连续10天,第1、10天每只大鼠皮下注射0.5 mg,第2-9天每只均皮下注射0.2mg。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盐水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根据Schmauss行为学评分标准,记录20分钟内扭体反应的潜伏期、扭体评分及扭体次数;应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仪记录20分钟内大鼠子宫收缩次数和强度;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子宫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背角内K-阿片受体表达;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中脑中央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脑啡肽(ENK)、β内啡肽(β-EP)、强啡肽(Dyn)、内吗啡肽(EM)的含量。实验结果如下:1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行为学反应的影响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扭体潜伏期明显缩短,扭体评分、扭体次数明显增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模型制备成功。三阴交组扭体潜伏期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扭体潜伏期与模型组相比亦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扭体评分和次数各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三阴交组扭体评分与盐水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电针不同穴位后,可减轻实验性类痛经大鼠的扭体反应,其中电针三阴交穴的效应最佳,而血海穴、悬钟穴与非穴间的效应无明显差异。2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子宫收缩程度的影响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子宫收缩次数明显增加,子宫收缩强度明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造模后子宫平滑肌出现痉挛性收缩。三阴交组和血海组的子宫收缩次数与模型组相比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悬钟组和非穴组的子宫收缩次数与模型组相比亦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乃0.05);三阴交组的子宫收缩强度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的子宫收缩强度与模型组相比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非穴组外,其余各组的子宫收缩强度与盐水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电针穴位后,可调节实验性类痛经大鼠子宫痉挛性收缩程度,从而缓解痛反应。其中,电针三阴交穴的效应最佳,血海穴和悬钟穴亦有一定的缓解效应,血海穴较悬钟穴效应稍佳。非穴的效应无明显改变。3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子宫PGE2、PGF2α含量及PGE2/PGF2α比值的影响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PGF2α含量明显增高,PGE2含量明显降低,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造模后,子宫组织中致痛物质含量升高。各电针组PGF2α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阴交:P<0.05;其余各组:P<0.01)。三阴交组PGE2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盐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组PGE2含量比其它各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PGE2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电针组比值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三阴交和悬钟组比值与盐水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电针穴位后,可通过调节实验性类痛经大鼠子宫组织致痛物质的含量而达到镇痛作用。综合效应来看,三阴交组的调节作用较强,其余各组间效应无明显差异。4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各节段脊髓背角K-阿片受体表达的影响针刺不同穴位及非穴对各脊髓节段K-阿片受体表达的影响不同。T13节段: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IOD值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和血海组的IOD值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悬钟和非穴组的IOD值与模型组相比亦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和血海组的IOD值与非穴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1节段: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IOD值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和血海组的IOD值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悬钟和非穴组的IOD值与模型组相比亦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和血海组的IOD值与悬钟组和非穴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2节段: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IOD值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阴交和血海组的IOD值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悬钟和非穴组的IOD值与模型组相比亦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组的IOD值与非穴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阴交组的IOD值较血海和悬钟组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6节段: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IOD值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血海和非穴组的IOD值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悬钟组的IOD值与模型组相比亦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组的IOD值与非穴组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和血海组的IOD值均较悬钟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1节段: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IOD值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血海和悬钟组的IOD值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阴交:P<0.01,血海、悬钟:P<0.05);非穴组的IOD值与模型组和盐水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组的IOD值与非穴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阴交组的IOD值较血海组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说明:电针可调节各脊髓节段背角内κ-受体的表达,但不同穴位对不同节段调节的强度不同。三阴交和血海穴在各节段都有调节作用,三阴交穴的调节作用较血海穴明显;悬钟穴和非穴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作用均较三阴交和血海穴组弱。悬钟和非穴间无明显差异。5电针不同经穴对PAG内阿片肽物质的影响5.1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PAG内ENK含量的影响: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PAG内ENK含量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性类痛经模型使大鼠PAG内ENK含量升高不明显。三阴交和悬钟组的ENK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阴交:P<0.01;悬钟组:P<0.05);血海和非穴组的ENK含量与模型组相比亦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组的ENK含量与血海、悬钟和非穴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海、非穴:P<0.01,悬钟:P<0.05)。悬钟与血海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电针穴位可调节大鼠PAG内ENK含量的水平,但调节程度不同。三阴交和悬钟穴可明显调节PAG内ENK含量,其中以三阴交穴较好。而电针血海穴和非穴无明显变化。5.2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PAG内β-EP含量的影响: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PAG内β-EP含量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性类痛经模型使大鼠PAG内β-EP含量升高不明显。三阴交和悬钟组的β-EP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海和非穴组的β-EP含量与模型组相比亦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和悬钟组β-EP含量与非穴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阴交:P<0.01;悬钟组:P<0.05)。三阴交与血海和悬钟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悬钟与血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乃0.05)。说明电针穴位可调节大鼠PAG内β-EP含量的水平,但调节程度不同。三阴交和悬钟穴可明显调节PAG内β-EP含量,其中以三阴交穴较好。而电针血海穴和非穴无明显变化。5.3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PAG内Dyn含量的影响: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PAG内Dyn含量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性类痛经模型使大鼠PAG内Dyn含量升高不明显。三阴交和悬钟组的Dyn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海和非穴组的Dyn含量与模型组相比亦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交组Dyn含量与非穴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阴交与血海和悬钟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悬钟与血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电针穴位可调节大鼠PAG内Dyn含量的水平,但调节程度不同。三阴交和悬钟穴可明显调节PAG内Dyn含量,其中以三阴交穴较好。而电针血海穴和非穴无明显变化。5.4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PAG内EM含量的影响:模型组与盐水组相比:PAG内EM含量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性类痛经模型使大鼠PAG内EM含量升高不明显。各组EM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各穴位及非穴均无明显调节大鼠PAG内EM含量的作用。综上所述:电针不同经穴可引起实验性类痛经大鼠PAG内阿片肽含量发生变化,说明针刺可通过调节脑内阿片肽的水平而起到镇痛作用。但电针不同经穴及非穴对PAG内阿片肽含量的影响不同。在电针同神经节段的三个穴位中,三阴交和悬钟穴均可使ENK、β-EP和Dyn的含量升高,三阴交穴的升高效应较明显,悬钟次之,而血海和非穴无明显调节作用;四个穴位对EM的含量均无明显调节作用,说明EM可能不参与电针对内脏痛的调节。结论电针同神经节段支配的穴位与非穴位对内脏痛均有镇痛作用,但它们的镇痛效应不同,相关经脉上的特定穴镇痛效应最佳,相关经脉上的非特定穴与非相关经穴效应相近,并且与非穴的效应也相近。针刺穴位可通过调节子宫功能状态和中枢内痛觉调制系统来达到对内脏痛的镇痛作用。并且不同穴位对各部位的调节作用不同。相关经脉上的穴位较之非相关经脉上的穴位以及非穴有更明显的脊髓节段性调节作用,其中以相关经脉中的特定穴作用最强;相关经脉和非相关经脉上的特定穴对脊髓上中枢均有调节作用,但相关经脉上特定穴的调节作用更明显;相关经脉上的非特定穴和非穴无明显调节作用。因此,穴位不同,其调节机制不同,从而产生的效应就不同。由此认为:经穴效应具有特异性,这种特异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经穴效应特异性虽与其所处的神经节段密切相关,但与其所在的“经”可能有更加密切的联系。
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催产素在痛行为调制中的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催产素在痛行为调制中的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针刺镇痛机制的文献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文献的选择 |
1.2 纳入标准 |
1.3 剔除标准 |
1.4 检索结果 |
2 数据统计 |
3 理论探讨 |
3.1 神经机制 |
3.2 参与针刺镇痛的主要神经递质 |
3.3 结缔组织机制 |
第二章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文献研究 |
1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概况 |
2 针刺治疗痛症的临床应用病种及分类 |
2.1 神经病理性疼痛 |
2.2 炎症性疼痛 |
3 针刺镇痛常用穴位及其规律 |
3.1 筛选条件 |
3.2 筛选结果 |
3.3 各痛症常用针刺镇痛穴位统计 |
3.4 各痛症常用针刺镇痛穴位频次规律 |
4 影响针刺镇痛的主要因素 |
4.1 针刺深度 |
4.2 针刺方向与角度 |
4.3 刺激强度 |
4.4 安慰剂效应 |
第三章 痛症临床案例治疗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1 针刺镇痛机制研究探讨 |
2 针刺镇痛临床应用的优势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基于ASL-MRI技术的针刺治疗对原发性痛经脑血流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受试者来源 |
1.2 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设计 |
2.1 样本量 |
2.2 随机对照 |
2.3 盲法 |
3 针刺治疗方案 |
3.1 分组 |
3.2 腧穴定位 |
3.3 针刺治疗 |
3.4 针刺治疗时间与疗程 |
3.5 针刺操作耗材 |
3.6 针刺安全性评估 |
4 临床观察指标 |
4.1 一般生物学指标 |
4.2 疗效观察指标 |
5 ASL-MRI扫描 |
5.1 ASL-MRI扫描流程 |
5.2 ASL-MRI扫描参数 |
5.3 ASL-MRI数据处理 |
6 数据统计分析 |
6.1 临床数据统计分析 |
6.2 ASL-MRI数据统计分析 |
7 伦理学原则 |
7.1 伦理审查 |
7.2 受益与风险 |
7.3 受试者的医疗与保护 |
8 研究质量控制 |
8.1 基线控制 |
8.2 针刺质量控制 |
8.3 ASL-MRI扫描质量控制 |
9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基线 |
1.1 一般人口学特征比较 |
1.2 原发性痛经患者与健康受试者SAS、SDS评分比较 |
2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
2.1 原发性痛经患者针刺前后VAS、CMSS评分比较 |
2.2 原发性痛经患者针刺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
3 原发性痛经患者脑血流量变化特征 |
3.1 原发性痛经患者与健康受试者脑血流量差异脑区 |
3.2 针刺前后原发性痛经患者脑血流量差异脑区 |
4 试验完成情况 |
讨论 |
1 西医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 |
1.1 原发性痛经的流行病学 |
1.2 原发性痛经的病因 |
1.3 原发性痛经的机制 |
1.4 西医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 |
2 中医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 |
2.1 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 |
2.2 中药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 |
3 针灸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 |
3.1 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历史悠久 |
3.2 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着 |
4 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制研究不断深入 |
4.1 调节神经和神经递质 |
4.2 调节子宫血流及微循环 |
4.3 调节生殖内分泌 |
4.4 调节免疫系统 |
4.5 调节中枢神经系统 |
5 本研究针刺治疗的选穴依据 |
5.1 三阴交 |
5.2 关元穴 |
5.3 两穴联合的优势 |
6 选择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原因 |
6.1 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 |
6.2 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成像技术用于研究针刺影响原发性痛经脑血流量的优势 |
7 结果分析 |
7.1 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指标分析 |
7.2 原发性痛经患者脑血流量异常区域的分析 |
7.3 针刺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脑血流量的影响 |
结论 |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综述 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制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2:附表 |
附录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3)催产素发挥镇痛作用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OXT, OXT受体, 及其功能概述 |
1.1 OXT概述催产素 (OXT) 的发现源于其促子宫收缩和促 |
1.2 OXT受体概述 |
1.3 OXT功能概述 |
2 OXT在痛觉调控中的作用 |
2.1 OXT在外周和脊髓水平的镇痛作用 |
2.2 OXT在脊髓上水平的镇痛作用 |
(4)尾核内催产素对痛阈的调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方法 |
1.实验动物 |
2.实验药品 |
3.实验分组 |
4.痛阈测定 |
5.组织定位 |
6.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尾核内注射OT对大鼠痛行为的影响 |
2.尾核内注射AOTS对大鼠痛行为的影响 |
3.尾核内注射Nx对OT在痛行为中作用的影响 |
讨论 |
(5)催产素作用于中央杏仁核对大鼠痛觉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5-HT1B/1D受体激动剂对偏头痛的治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篇 绪论 |
第一章 神经肽与疼痛 |
1. 内源性阿片肽与疼痛 |
2. P 物质与疼痛 |
3.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疼痛 |
4. 缩胆囊肽与疼痛 |
第二章 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 |
1. 下行抑制系统 |
2. 下行易化系统 |
3. 小结 |
第三章 立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
1. 立题依据 |
2. 研究内容 |
3. 实验流程图 |
第二篇 实验内容 |
第一章 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利扎曲普坦治疗作用的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利扎曲普坦对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外周血 CGRP、5-HT、IL-1β、TNF-α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大鼠 PENK、SP、CGRP、CCK 基因实时定量 PCR 检测质粒标准品制备及标准曲线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利扎曲普坦对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中脑 ENK、SP、CGRP、CCK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利扎曲普坦对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三叉神经节PENK、SP、CGRP、CCK 基因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利扎曲普坦对热刺激原代培养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神经肽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催产素对大鼠切割疼痛痛觉调制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简表 |
前言 |
第一章 大鼠后足切割导致的脊髓及PVN内OT和OTR表达的变化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1.1.3 主要试剂与耗材 |
1.1.4 主要试剂配制 |
1.2 方法 |
1.2.1 实验动物分组 |
1.2.2 大鼠切割痛模型的建立 |
1.2.3 标本收集 |
1.2.4 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脑和脊髓腰膨大OT、OTR的表达 |
1.2.5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RT-PCR)测定大鼠脊髓腰膨大和PVN内OT、OTR的mRNA表达 |
1.2.6 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脊髓腰膨大和PVN内OT、OTR的蛋白表达 |
1.2.7 PVN内细胞计数的体视学分析 |
1.2.8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
1.3 结果 |
1.3.1 各组大鼠PVN内OT阳性细胞 |
1.3.2 各组大鼠脊髓内OT阳性染色 |
1.3.3 各组大鼠PVN和脊髓内OTR表达情况 |
1.3.4 western blot法检测PVN和脊髓内OT蛋白表达 |
1.3.5 RT-PCR法检测大鼠PVN和脊髓内OT转录水平 |
1.3.6 大鼠脊髓内OTR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变化 |
1.4 讨论 |
1.4.1 OT/OTR系统 |
1.4.2 OT在切割疼痛大鼠PVN和脊髓内的表达变化 |
1.4.3 OTR在切割疼痛大鼠PVN和脊髓内的表达变化 |
1.4.4 小结 |
第二章 不同途径给予OT对大鼠切割疼痛的调节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1.3 主要试剂与耗材 |
2.2 方法 |
2.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2.2 大鼠腰段鞘内置管 |
2.2.3 大鼠侧脑室置管模型的建立 |
2.2.4 大鼠切割痛模型的建立 |
2.2.5 腹腔注射OT |
2.2.6 鞘内和侧脑室注射OT |
2.2.7 机械痛阈的测定 |
2.2.8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 |
2.3.1 一般行为学变化 |
2.3.2 腹腔注射不同剂量OT对切割痛大鼠机械痛阈的影响 |
2.3.3 鞘内注射不同剂量OT对切割痛大鼠机械痛阈的影响 |
2.3.4 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OT对切割痛大鼠机械痛阈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切割痛模型的选择 |
2.4.2 大鼠鞘内置管和侧脑室置管的选择 |
2.4.3 腹腔内注射OT对大鼠后足切割痛的影响 |
2.4.4 侧脑室和鞘内注射OT对切割痛大鼠痛阈的影响 |
2.4.5 小结 |
第三章 鞘内和侧脑室内注射atosiban、纳洛酮对OT镇痛作用的影响 |
3.1 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3.1.3 主要试剂与耗材 |
3.2 方法 |
3.2.1 实验动物分组 |
3.2.2 大鼠腰段鞘内置管模型的建立 |
3.2.3 大鼠侧脑室置管模型的建立 |
3.2.4 大鼠切割痛模型的建立 |
3.2.5 一般行为学观察 |
3.2.6 机械性触诱发痛行为学的测定 |
3.2.7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 |
3.3.1 一般行为学变化 |
3.3.2 鞘内注射生理盐水、atosiban和纳洛酮对OT镇痛的影响 |
3.3.3 侧脑室内注射生理盐水、atosiban和纳洛酮对OT镇痛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OTR受体拮抗剂 |
3.4.2 阿片受体系统 |
3.4.3 OTR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对OT镇痛作用的影响 |
3.4.4 纳洛酮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对OT镇痛作用的影响 |
3.4.5 小结 |
展望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不同电针频率对山羊痛阈和中枢脑啡肽表达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针刺镇痛研究进展 |
1.1.2 脑啡肽研究进展 |
1.1.3 镇痛相关核团研究进展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主要化学试剂 |
2.1.4 主要溶液试剂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针刺镇痛 |
2.2.2 痛阈测定 |
2.2.3 灌流固定 |
2.2.4 取材 |
2.2.5 组织切片 |
2.2.6 免疫组化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不同频率电针对山羊痛阈的影响 |
3.2 不同频率电针对山羊中枢M-ENK表达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频率电针对痛阈的影响 |
4.2 不同频率电针对山羊中枢内M-ENK表达量的影响 |
4.3 高频电针镇痛实验动物选择 |
4.4 电针的影响因素 |
4.5 免疫组化的影响因素 |
5 结论 |
6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电针不同穴位对实验性类痛经大鼠镇痛效应及其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文献综述 |
1 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研究 |
1.1 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形成和含义 |
1.2 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现代研究 |
1.3 经穴效应特异性确实存在吗? |
2 原发性痛经 |
2.1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理 |
2.2 中医理论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 |
2.3 胞宫与经络脏腑的联系 |
2.4 针灸治疗痛经的古今文献研究 |
2.5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现代研究 |
3 痛觉调制作用 |
3.1 脊髓伤害信息传递的节段调制 |
3.2 脑高级中枢对背角伤害性信息传递的下行调制 |
3.3 阿片肽在脊髓及PAG内的痛觉调制作用 |
4 阿片肽及其受体 |
4.1 阿片受体的分类和结构 |
4.2 阿片受体的分布及镇痛作用 |
4.3 阿片肽分类及结构 |
4.4 阿片肽的受体选择性 |
4.5 阿片肽分布及镇痛作用 |
5 实验选穴依据 |
5.1 传统针灸学选穴原则 |
5.2 现代神经科学的选穴依据 |
5.3 本研究对选穴的认识 |
5.4 本研究选穴依据 |
前言 |
技术路线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针刺用具 |
1.3 主要试剂和药品 |
1.4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模型制备 |
2.3 取穴 |
2.4 电针方法 |
2.5 大鼠扭体反应 |
2.6 大鼠子宫收缩力检测 |
2.7 子宫组织内PGE_2、PGF_(2α)含量测定 |
2.8 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内κ-阿片受体表达 |
2.9 ELISA法定量检测PAG中ENK、β-EP、Dyn、EM含量 |
3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实验结果 |
1 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行为学反应-扭体反应的影响 |
2 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子宫收缩程度的影响 |
3 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子宫PGE_2、PGF_(2α)含量及PGF_(2α)/PGE_2比值的影响 |
4 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各节段脊髓背角κ-阿片受体表达的影响 |
5 电针不同经穴对PAG内阿片肽类物质的影响 |
5.1 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PAG内ENK含量的影响 |
5.2 电针不同穴位对大鼠PAG内β-EP含量的影响 |
5.3 电针不同穴位对大鼠PAG内Dyn含量的影响 |
5.4 电针不同穴位对大鼠PAG内EM含量的影响 |
讨论 |
1 动物模型的选择与评价 |
1.1 动物模型的选择 |
1.2 动物模型评价 |
2 针刺镇痛 |
2.1 中医针刺镇痛理论 |
2.2 现代医学对针刺镇痛的认识 |
3 内脏痛及针刺治疗内脏痛 |
3.1 内脏痛特点 |
3.2 内脏痛的传入 |
3.3 针刺治疗内脏痛 |
4 阿片肽与针刺镇痛 |
4.1 阿片肽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
4.2 阿片肽在针刺治疗内脏痛中的作用 |
4.3 针刺可促进阿片肽类物质的合成 |
4.4 不同频率电针对阿片肽释放的影响 |
5 穴位间差异 |
5.1 穴位间效应的差异 |
5.2 穴位的组织结构 |
5.3 躯体和内脏传入在各级中枢的汇聚 |
5.4 经穴效应相对特异性的研究 |
5.5 本实验中各穴及非穴间的差异 |
5.6 实验结果分析 |
6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催产素在痛行为调制中的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D]. 徐华森.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基于ASL-MRI技术的针刺治疗对原发性痛经脑血流量的影响研究[D]. 杨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3]催产素发挥镇痛作用的机制[J]. 杨罡,张倩,于新阁,阎伟,吴振宇,李辉.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18(05)
- [4]尾核内催产素对痛阈的调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 刘文彦,亚白柳,王桂斌,陈俊如.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7(01)
- [5]催产素作用于中央杏仁核对大鼠痛觉的影响[D]. 韩毅. 云南大学, 2016(06)
- [6]5-HT1B/1D受体激动剂对偏头痛的治疗机制研究[D]. 姚刚. 吉林大学, 2013(08)
- [7]催产素对大鼠切割疼痛痛觉调制的作用及机制[D]. 魏小洁. 中南大学, 2012(12)
- [8]神经降压素在痛觉调制、阿片耐受和依赖形成机制中的作用[J]. 刘文彦,陈京,白波.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1(04)
- [9]不同电针频率对山羊痛阈和中枢脑啡肽表达水平的影响[D]. 周敏雁.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 [10]电针不同穴位对实验性类痛经大鼠镇痛效应及其机理的研究[D]. 任晓暄.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