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楼梦》作者献疑(论文文献综述)
姜娜,徐习军[1](2020)在《承旧开新:“一带一路”背景下《西游记》学术研究的转型——2019《西游记》高端论坛综述》文中研究指明2019《西游记》高端论坛以"一带一路"背景下《西游记》学术研究的转型为主题,内容涉及"大西游文化"建设、"西游学"的建构、文本阐述、续书研究、学术经典的普及与传播研究以及研究方法转型。与会专家还就学院派、乡邦文化人与"民科"的分野进行了探讨。纵观与会专家的论述与争鸣,本次论坛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大西游文化"和"西游学"的建构有新进展,《西游记》基础研究的转型发展有新突破,《西游记》文本阐释及其续书研究有新成果,学术经典的普及与当代性转型有新路径,《西游记》域外传播问题研究有新格局。
龚逵[2](2019)在《学术史是学术研究的第一道门槛——以《红楼梦》新近失范研究为例》文中提出红学研究一直存在一个学术规范与学术门槛的问题。选择最近两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比较与分析,意在说明即便是训练有素的学者,如果漠视研究历史,也难免会做出外行的研究。已有的成果被当作新发现来重提,尚有争议的内容又当成共识来使用,这样的研究是不利于学术发展的。了解并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是开展有效研究的前提,这本是学术研究的应有之义。现阶段的研究中却存在一些自觉不自觉地简化学术史的现象,轻者叠床架屋,重者混淆是非,这值得我们反思和警惕。
杜欣[3](2019)在《中国历代女性赋辑录》文中研究指明此次辑录的女性赋主要从《历代妇女着作考》和《历代辞赋总汇》两部工具书中蒐集,共计67位作家,196篇赋。其间有因查找困难只看到残篇的,也有由於年代久远已散佚,仅存目录的,此次一并辑录。辑录按照朝代先後卢列,每个朝代又按照作家出生时间的先後排列,赋作随作家排列。正文按照凡例的标准先叙作者小传,後列赋文提要。作者小传尽量取自史志记载,史志未有记载的选取近人所编辞典中的叙述;提要主要包括该篇赋作的出处、主要内容、写作特点及评价性文字。女性赋原文作爲附录缀於正文之後,所标出处是赋文及标点之依据,目的在於方便学者查阅。此次辑录的女性赋不甚完备,尤其清代女性文集亦不在少数,有些女性赋文或存在於诗词集中,由於笔者精力所限,仍有搜寻不到位之处,故在女性赋的收集上尚有空间。
赵红宇[4](2018)在《《肯綮录·俚俗字义》俗语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肯綮录》是一本记录宋代普通百姓生活中常用俗语词的笔记。明代以来,这本书的价值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不但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引用该书,也有人依照此书的体例仿作之,如清代毛奇龄《越语肯綮录》。《俚俗字义》是《肯綮录》里最有价值的部分,本文主要从语言学角度对《肯綮录·俚俗字义》里的俗语词进行研究。除了绪论和结语部分,本论文共有三章,其中后两章为重点叙述部分。第一章《肯綮录》介绍。这部分主要介绍了《肯綮录》的作者与版本,及《肯綮录·俚俗字义》里的俗语词情况。关于《肯綮录》作者,学界有不同观点,本文认可了赵叔问为此书作者的观点。《肯綮录》有诸多版本,本文主要以《丛书集成初编》本作为研究对象。第二章《肯綮录·俚俗字义》俗语词疏证。我们对《肯綮录·俚俗字义》里的70个俗语词,分单音节和双音节两部分一一进行疏证。疏证内容主要包括对词语进行释义并搜集其他形体,列举古代文献中例证,结合字书对双音节俗语词的构词方式进行简单分析等。可为《汉语大词典》增补8个新词,提前或补充《汉语大词典》和《汉语大字典》书证,共搜集到这些俗语词的其他形体103个。另外,通过对双音词构词方式的分析,发现同义连用复音词在双音词构词方式中占了绝对优势。第三章《肯綮录·俚俗字义》俗语词“懡(忄罗)”考辨。这部分对《肯綮录·俚俗字义》里的多义俗语词——懡(忄罗),从词义系统、词义发展过程及词源探索等方面作了深入的考辨。一方面根据文献资料整理和完善懡(忄罗)的词义系统,即明确各个词义,包括增补新词义:本文搜集文献例证用排比例证法归纳出懡(忄罗)表示模糊(含糊)、虚空、虚度三个新义;另一方面对它的词义发展过程和词源作了分析和探索:懡(忄罗)核心义为模糊,后引申出羞惭、虚空、虚度等义,其语源可以探索到迷离等声母格局为m—/l—式,义根为“模糊不清”的词群。最后,在文末附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的《肯綮录·俚俗字义》,以供读者参考。
甄飒飒[5](2011)在《李开先诗歌研究》文中认为李开先是嘉靖前期的着名文学家,长期以来,研究界都只重视李开先的戏曲创作,而其诗歌研究却存在着大片留白,实际上李开先活跃的时期正是前七子向后七子过渡,唐宋派向复古派发难的时期,而李开先在诗歌创作上既未向复古派靠拢,也未追随唐宋派,他在嘉靖前期诗坛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信口直写”和“不计工拙”的独特风格。本文共计六章,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从李开先和他的文学交际的三个大型圈子一复古派、嘉靖八子和章丘词社的交往酬唱入手,分析李开先诗歌特色形成的背景和环境。李开先早年受复古派影响,入京后发生改变,同嘉靖八子一道,举起反对“复古”主义的旗帜,四十岁时因故放归,成立章丘词社,又开始了俗文学的创作。复古派、唐宋派和章丘词社,各种不同风格的文学交际圈共同影响了李开先的诗文创作。第二部分分析了在此环境下形成的李开先的诗歌理论。李开先的文学观有独到之处。首先他支持文学进化论,肯定词曲等俗文学的文学价值,并指出了雅俗文学的亲缘关系。以文学史的眼光,全面客观地看待前七子和嘉靖八子的文学创作。其次,在诗歌创作上,他坚持“自然”诗论,从立意、抒情、表达三个方面入手,提出诗歌创作贵在有“我”之特色,反对模拟古人。第三部分是对李开先诗歌题材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在题材上,李开先的诗歌可分为时政诗、抒情感怀诗和纪游咏物诗三大类。李开先“雅负经济,不屑称文士”的心态,反映在他的时政诗上,于折射现实的基础上又比他人深化了一层,表现出浓厚的参政意识。总体来说,他的诗歌特点是:选材的复杂化、感情的真挚表达、语言的通俗化和一韵百篇。第四部分是对李开先散曲的分析。李开先的散曲以罢归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比较豪迈,后期比较凄怆,但总体来说,都是典型的“北曲”风格。通过对李开先诗歌的研究,可以填补目前李开先研究的空白,全面还原李开先在明代文学活动中的全貌。
刘铭[6](2011)在《李开先文学研究》文中指出李开先是明代中期着名的文学家,目前对他的生平事迹及其文学作品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这主要是表现在对其文学作品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主要是对李开先的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共包括绪论、上编文学编、下编李开先年谱补正和附录绪论,主要对李开先及其文学作品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彰显成绩,指出不足。另外,还对本文的研究方向和创新点进行概括性的说明。上编文学编共包括九章,对李开先主要的文学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第一章,李开先的生平。本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李开先的生平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以期对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有利于理解其文学作品。第二章,李开先的文学思想。李开先的文学作品众多,表现出来的文学思想也颇为复杂。本章从强调文学的教化功能;复古而不泥古;强调文学要抒发真情实感;提倡南北文学风格的融合和文学贵自然、通俗这五个方面,对李开先的文学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并指出了这些文学思想在明代中叶文学思潮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三章,李开先的诗歌创作。李开先的诗歌数量很大,但这一方面却是目前研究最为薄弱的地方,几乎是一片空白。本章主要研究了李开先的时政诗、闲居诗、咏物诗、边塞诗、悼亡诗、赠答诗、送别诗这几种题材类型。通过对这些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使我们了解到李开先诗歌中包含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闲居田园的欢喜与忧伤。通过作品我们还欣赏到了李开先诗歌所包孕的艺术魅力,了解到其诗歌在明代中期文学思潮中的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第四章,李开先的散文创作。李开先的散文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也颇高。客观地说,其在明代散文史乃至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应当有一席之地。然而目前,学术界对此的认识还很不足。本章选取了李开先散文中较有文学性和代表性的“序”、“墓志铭”、“传记”、“杂记”四种体裁进行研究,从对这些作品的分析中,我们能够了解到李开先对于明中期社会政治弊端的大胆揭露,尤其是其对官场黑暗的鞭辟入里的针砭与暴露,这在同时代的文人士大夫中是不多见的。同时,李开先散文所具有的平易通达,明白晓畅,讲究情趣的艺术特色,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第五章,李开先的散曲创作。作为北人,李开先却创作了大量的南曲。本章通过对其存世的散曲套数《述隐·赠对山》、《卧病江皋》、《中麓小令》、《四时悼内》的分析,可以看出李开先散曲中所表现的忧时伤世的精神,这也是与明中叶主流的文学思潮相适应的。同时,这些散曲中透露的对朋友深厚的友情,对早逝妻子和孩子的浓浓亲情和痛彻心肺的悲情,是那么的真实,又是那么的厚重,让人感受到外表放浪的李开先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第六章,李开先的戏曲创作。李开先的戏曲尤其是传奇《宝剑记》,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本文以“宝剑意象”为坐标,对《宝剑记》的结构艺术与主题进行了阐释。以“渔翁”意象与“梦文学”为切入点,探究了《园林午梦》的主题。分析了明代中叶时代思潮与《打哑禅》的关系,论证了《断发记》为李开先作品。第七章,《词谑》研究。《词谑》包含着李开先关于曲学的理论见解,本章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挖掘,特别是其关于声韵和宾白等方面的认识,有着一定的价值。第八章,《改定元贤传奇》研究。《改定元贤传奇》是李开先主持编订的戏曲选本,本章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这部选本在戏曲理论史上的价值。第九章,李开先年谱补正。本章主要是针对曾远闻和李永祥《李开先年谱》中的一些缺漏和舛误进行了补正。附录包括两部分,一是对目前出版的《李开先研究资料汇编》的补充;二是对《金瓶梅》作者非李开先或贾三近的考证。
沈新林[7](2007)在《《红楼梦》语词三题》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考察了《红楼梦》中"家的""三曹对案""通书"的含义,并由此对《红楼梦》的作用、源流及其艺术创造作了阐说。
沈新林[8](2004)在《《红楼梦》作者献疑》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分析了《红楼梦》文本中的几处人物语言和方言、口语 ,捕捉到一些新的信息 ,并以此作为内证 ,再结合小说中的材料和目前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 ,大体说明曹雪芹不可能是《红楼梦》的原作者 ,只能是改写者 ;原作者可能是曹雪芹的父辈。
张蕾,徐丽蓉,吴晓惠[9](2004)在《2002年中国古代戏剧研究论文索引》文中研究表明
张蕾,徐丽蓉,吴晓惠[10](2004)在《2002年中国古代戏剧研究论文索引》文中研究表明
二、《红楼梦》作者献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楼梦》作者献疑(论文提纲范文)
(1)承旧开新:“一带一路”背景下《西游记》学术研究的转型——2019《西游记》高端论坛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西游文化”和“西游学”的建构有新进展 |
(一) “大西游文化”建设提出新理念 |
(二) “西游学”的建构得到重申与认同 |
二、《西游记》基础研究的转型发展有新突破 |
(一) 《西游记》基础研究有新推进 |
(二) 《西游记》当代性转型研究有新亮点 |
(三) 学院派、乡邦文化人和民科的分野探讨得到了新关注 |
(四) 《西游记》学术史的研究需要重新回到原点 |
三、《西游记》文本阐释及其续书研究有新成果 |
(一) 《西游记》文本阐释有新启发 |
(二) 《西游记》宗教文化研究有新的认识 |
(三) 《西游记》续书研究有新成果 |
四、学术经典的普及与应用研究有新路径 |
(一) 学术经典的普及要注重“知识安全”成为新亮点 |
(二) 《西游记》的文化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等应用研究受到重视 |
五、《西游记》域外传播问题研究有新格局 |
(2)学术史是学术研究的第一道门槛——以《红楼梦》新近失范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空想基础上的“发现” |
(一) 行文过程中的问题 |
(二) 学术史的简化与想当然的预设 |
二、可疑观点误用为既定结论 |
(一) 原作者与曹颜的过继身份 |
(二) 曹颜“原籍河北丰润”? |
三、曹寅能否过继曹渊。 |
四, 曹颜、曹渊身份明显不合。 |
结语 |
(3)中国历代女性赋辑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 中国历代女性赋整理概况 |
1.3 近年来以中国古代女性赋爲对象的文学文献研究概况 |
1.4 女性赋研究价值、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价值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中国历代女性赋辑录概况 |
第二章 女性作家及其赋文提要 |
凡例 |
2.1 汉代 |
2.2 魏晋南北朝 |
2.3 隋唐 |
2.4 宋金 |
2.5 元代 |
2.6 明代 |
2.7 清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肯綮录·俚俗字义》俗语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俗语词界定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与方法 |
二、《肯綮录》介绍 |
(一)《肯綮录》作者和版本 |
(二)《肯綮录·俚俗字义》俗语词 |
三、《肯綮录·俚俗字义》俗语词疏证 |
(一)单音节俗语词 |
(二)双音节俗语词 |
四、《肯綮录·俚俗字义》俗语词“懡(忄罗)”考辨 |
(一)“懡(忄罗)”的六个词义 |
(二)“懡(忄罗)”探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硕士论文情况 |
致谢 |
(5)李开先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李开先作品和研究情况综述 |
第一节 李开先作品情况 |
第二节 李开先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李开先创作的文学环境及背景 |
第一节 复古派——早期文学观念的影响 |
第二节 嘉靖八子——盛年声势浩大的文学活动 |
第三节 章丘词社——归乡后的文学团体 |
第三章 诗歌理论——重性情而轻门户 |
第一节 本色自然与直抒真情 |
第二节 与时俱进与不拘门户 |
第四章 诗歌的题材内容——缘事而发与吟咏性情 |
第一节 积极参政的时政诗 |
第二节 真挚深沉的抒怀诗 |
第三节 朴质流畅的纪游、咏物诗 |
第五章 诗歌的艺术分析——信手放笔与一题百篇 |
第一节 表达自我与真实自然 |
第二节 大型组诗各具特色 |
第六章 李开先的散曲创作 |
第一节 散曲创作和研究情况概述 |
第二节 激越豪放北曲本色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李开先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李开先研究综述 |
一 明清时期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
二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该世纪末 |
三 本世纪初至今 |
五 本文的研究方向 |
上编 文学编 |
第一章 李开先的生平 |
一 为官之前 |
二 为官时期 |
三 罢官闲居时期 |
第二章 李开先的文学思想 |
一 强调文学的教化功能 |
二 复古而不泥古 |
三 强调文学要抒发真情实感 |
四 提倡南北文学风格的融合 |
五 文学贵自然、通俗 |
第三章 李开先的诗歌创作 |
第一节 时政诗 |
第二节 闲居诗 |
第三节 咏物诗 |
第四节 边塞诗 |
第五节 悼亡诗 |
第六节 赠答诗 |
第七节 送别诗 |
第八节 李开先诗歌的总体特征 |
第四章 李开先的散文创作 |
第一节 序 |
第二节 墓志铭 |
第三节 传记 |
第四节 杂记 |
第五节 李开先散文的总体特征 |
第五章 李开先的散曲创作 |
第一节 北曲【正宫·端正好】《述隐·赠对山》 |
第二节 南曲【南昌·一江风】《卧病江皋》 |
第三节 南曲【仙昌·傍妆台】《中麓小令》 |
第四节 《四时悼内》(南曲:春一套,夏二套,又一韵四咏,秋一套,冬一套;北曲一韵十咏) |
第五节 李开先散曲的总体特征 |
第六章 李开先的戏曲创作 |
第一节 《宝剑记》结构特色与主题思想新探 #205——以"宝剑意象"为中心 |
第二节 《断发记》作者当为李开先 |
第三节 《园林午梦》与《打哑禅》的价值 |
第四节 李开先《园林午梦》主旨新探 |
第五节 《打哑禅》素材来源与主题新探 |
第七章 《词谑》研究 |
一《词谑》 |
二《词套》 |
三《词乐》 |
四《词尾》 |
第八章 《改定元贤传奇》研究 |
结语 |
下编 |
李开先年谱补正 |
附录一 李开先研究资料补编 |
附录二 《金瓶梅》的作者非李开先或贾三近考 |
参考文献 |
一 古代、近代 |
二 现当代 |
三 期刊 |
后记 |
(7)《红楼梦》语词三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家的” |
二、“三曹对案” |
三、“通书” |
(8)《红楼梦》作者献疑(论文提纲范文)
“彼此祖父” |
“早生二三十年” |
“派头儿”和“打降” |
“多大点子事” |
四、《红楼梦》作者献疑(论文参考文献)
- [1]承旧开新:“一带一路”背景下《西游记》学术研究的转型——2019《西游记》高端论坛综述[J]. 姜娜,徐习军.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学术史是学术研究的第一道门槛——以《红楼梦》新近失范研究为例[J]. 龚逵. 红楼梦学刊, 2019(02)
- [3]中国历代女性赋辑录[D]. 杜欣.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4]《肯綮录·俚俗字义》俗语词研究[D]. 赵红宇. 辽宁师范大学, 2018(12)
- [5]李开先诗歌研究[D]. 甄飒飒. 山东大学, 2011(04)
- [6]李开先文学研究[D]. 刘铭. 复旦大学, 2011(12)
- [7]《红楼梦》语词三题[J]. 沈新林.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7(02)
- [8]《红楼梦》作者献疑[J]. 沈新林. 明清小说研究, 2004(04)
- [9]2002年中国古代戏剧研究论文索引[J]. 张蕾,徐丽蓉,吴晓惠. 戏曲研究, 2004(03)
- [10]2002年中国古代戏剧研究论文索引[J]. 张蕾,徐丽蓉,吴晓惠. 戏曲研究,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