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狄更斯小说的情感色彩和法律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陈兰婷[1](2021)在《狄更斯小说中的雾书写研究》文中提出
蔡林倩[2](2021)在《张天翼童话创作对狄更斯小说的接受》文中研究表明
申育娟[3](2020)在《“狄更斯改写小说”与文化记忆 ——澳大利亚的国族身份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狄更斯改写小说”(Dickensian rewriting)指当代澳大利亚作家通过挪用和/或戏仿狄更斯作品当中的人物、情节,他的创作风格或其生平而创作的小说。论文选取四位当代澳大利亚作家创作的“狄更斯改写小说”—努南(Michael Noonan)的《麦格威奇》(Magwitch,1982)、博德(Carmel Bird)的《蓝鸟咖啡馆》(The Bluebird Cafe,1990)、凯里(Peter Carey)的《杰克·麦格斯》(Jack Maggs,1997)和弗拉纳根(Richard Flanagan)的《欲望》(Wanting,2008)—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参照后殖民文学理论和原住民文化相关研究,以文化记忆为切入点,考察当代澳大利亚作家对狄更斯的“后殖民改写”。这里的文化记忆指人们借助文本、图象、节日、仪式等有形或无形的文化形式所形成的对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特定时代的记忆。因澳大利亚曾为英国殖民地,本土作家对帝国经典的改写往往被归于“逆写帝国”一类。论文指出,以上四部改写作品并未囿于“逆写帝国”范畴,澳大利亚作家改写狄更斯作品并非意味着他们对狄更斯作品的否定。狄更斯作品既因其体现出的帝国情感结构成为抵抗对象,也凭借其经典身份成为崇敬和怀念的对象。改写作家与狄更斯之间属于对抗式对话的关系,他们一方面继承了狄更斯独特的创作手法,另一方面超越了狄更斯作品以英国身份为主体的故事结构,并突出他们对本土身份的重视。有鉴于此,论文论证澳大利亚作家通过讲述本土特殊历史揭示狄更斯作品以英国身份为主体的故事结构,改造对狄更斯其人、他的作品以及作品中呈现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记忆,同时塑造本国独特历史文化记忆并以此重新建构澳大利亚国族身份。四部小说的改写对象虽同是狄更斯作品,但它们讲述澳大利亚不同群体的历史,并探讨这些群体与澳国族身份之间的关系。《杰克·麦格斯》与《麦格威奇》着眼于流放犯在澳大利亚的经历以及他们在塑造白澳身份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欲望》和《蓝鸟咖啡馆》分别呈现了被殖民时期原住民的悲惨境遇和后殖民时代原住民历史与文化被商业化的现状,并聚焦于原住民与澳国族身份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凯里在《杰克·麦格斯》中将麦格威奇(小说中更名为麦格斯)这样的男性流放犯看作澳大利亚的建国之父,但小说以伦敦为主体的故事结构、麦格斯对英国身份的强烈认同以及澳文化对英国文化的传承等均说明澳国族身份难以摆脱英国的影响。凯里建构的以白人男性为主导的白澳身份具有矛盾性。与凯里塑造的男性流放犯神话不同,努南在《麦格威奇》中突出了流放地白人女性(包括女性流放犯和流放犯的女性后代)在流放地经济发展和思想风貌塑造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她们同样为构建白澳身份作出重要贡献。《麦格威奇》与《杰克·麦格斯》关注狄更斯小说中边缘化的流放犯,弗拉纳根的《欲望》则将狄更斯作品中完全缺席的群体—澳大利亚原住民—置于文本中心。小说展现了原住民被殖民时期的历史与他们的独特文化,批判英帝国对原住民进行的殖民占领与文化压迫,并强调原住民历史文化是澳国族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德的《蓝鸟咖啡馆》同样关注原住民历史与文化,但该小说着重展现了白人开设的博物馆对原住民文化及其被殖民历史与当代历史的储存。换言之,从被殖民时期至今,原住民从未掌握展现自身历史文化的权力,他们尚未被纳入澳国族身份之内,而且自身独特的族群与文化身份也被剥夺。四位当代澳大利亚作家通过改写狄更斯的作品和传记,讲述了流放至澳大利亚的英国罪犯和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历史,塑造了澳大利亚独特的历史与文化记忆,构建了以流放犯和原住民为主体的澳大利亚国族身份。
王云一[4](2019)在《狄更斯小说中的地狱空间隐喻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从空间研究的角度切入,运用列斐伏尔的空间政治理论,结合文化历史研究和传记研究的方法,史论与文本分析结合,围绕狄更斯在小说中建构的地狱空间想象,揭示工厂、监狱、革命空间三重现实空间与地狱想象空间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隐喻。本文分别从“工厂-地狱空间想象”、“监狱-地狱空间想象”、“革命-地狱空间想象”以及“狄更斯式地狱空间的文化隐喻”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以“时代性”、“现代性”来总结地狱空间隐喻的特点。第一章“绪论”中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狄更斯研究、空间研究、地狱空间研究的现状,说明了文章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简述了从中世纪到十九世纪地狱空间想象的文化背景。第二章“炙刑下的工厂-地狱空间”从工厂空间的时代背景出发,首先研究了传统视域下的“地狱之火”与十九世纪英国的“生产之热”之间的象征关系,由此引申到论述工厂-地狱空间的时代隐喻颠覆了传统地狱空间的惩罚隐喻,最后论述了工人-群魔形象的隐喻,揭示了狄更斯对工业生产压抑、扭曲人性的批判。第三章“幽闭中的监狱-地狱空间”从监狱空间的创作背景出发,首先研究了《神曲》中的地狱分层结构与狄更斯笔下的监狱分层结构之间的联想关系,由此开启对监狱-地狱空间、囚徒-幽灵形象的颠覆性隐喻的论述,阐明狄更斯对于现实政治环境的不满。第四章“骤乱里的革命-地狱空间”从革命空间的历史背景出发,首先研究了《失乐园》和《神曲》中的地狱暴乱与狄更斯笔下的“戈登暴乱”、法国大革命的失控场面之间的联想关系,之后论述了狄更斯塑造的革命-地狱空间的时代隐喻和局限性。第五章“狄更斯式地狱: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空间文化隐喻”从文化的角度补充论述了狄更斯的地狱空间想象与哥特风格以及死亡主题的流行文化之间的关联。第六章“结语”总结全文并分析了地狱空间隐喻的特点以及启示。
敬姣姣[5](2019)在《变异学视角下老舍早期小说与狄更斯小说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变异学理论的提出,实证性的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文化关系和文学史实研究将进入新的研究阶段。迄今为止,比较文学变异学已走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相对于影响研究,比较文学变异学侧重于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学交流的变异状态,以变异为核心,凸显了语言形式表层下的文化间的异质性。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文学语言、文本、形象、主题等变异现象外,还有一种更为深层次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的改变,即文学的他国化现象。变异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让不同的意义生成机制和话语规则在一个开放的话语场域中自由显现和出场,要求我们走出限定的时空范畴,亲睹文化特质在具体历史之中有力的、同时兴发的不同序次事件的生变。在中国比较文学史上,虽然老舍的文学创作实质上受到了西方文学非常深刻的影响,但老舍文学创作的比较文学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未形成规模。老舍早期文学创作处在中国文学由封闭的传统文学向开放的现代文学转折过渡的时期,与英国文学、清末文学、五四文学、三四十年代文学均有密切关系,是一个打开东西方文化对话的钥匙。然而作为自觉的、文化型作家,老舍作品中折射出的文学品味偏于传统,与民族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当老舍身上贴上了民族的、人民的文学家标签以后,他与西方文学的交流对话便受到了遮蔽。将老舍早期小说创作置于全球化语境之下予以考察,是本论文研究的一个出发点,笔者拟把研究对象老舍和狄更斯创作的影响与异变放置于相遇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定位于跨文明的文学关系研究,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特有的文学变异学研究方法,以老舍个案研究为切入点,研究老舍受到狄更斯影响而形成的作品,关注老舍与狄更斯的文学交流的变异状态,从老舍作品中他国化的现象反观中国新文学传统文学样式自我丰富所做的努力。
方程[6](2019)在《狄更斯小说的听觉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查尔斯·狄更斯是享誉全球的英国着名作家,他的一生着作颇丰,题材广泛,纪实性强。论文以狄更斯小说为具体文本,着重探讨其中的听觉叙事。论文基于这样的一个研究思路:首先,对“听觉叙事”的理念与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听觉叙事是在反理性思潮回归之时,对视觉霸权的质疑与恢复感觉生态平衡的呼唤;在研究过程中可以使用“聆察”、“音景”作为研究工具,捕捉作品中表示声音的文学符号,通过“聆察”,建构与视觉空间相对应的听觉空间、与风景相对应的“音景”,进而从叙事学角度阐释作品的意义。其次,分喧嚣、轰鸣、缄默三大类对狄更斯小说中的声音描写进行梳理分析,一探狄更斯小说中听觉叙事对象的丰富性。然后,在梳理声音描写、厘清“聆察”概念的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小说中出现的聆察方式,将声音与“听觉”相联系起来。最后,为表明听觉叙事的意义不能仅仅停留在抽象的层面,进行泛泛的理论批判,还应在文学批评的实际领域拿出令人信服的例证,藉此证明听觉叙事研究的有效性,通过细读狄更斯小说,来分析听觉叙事独特的文本功能。
穆莹[7](2018)在《中西现代讽刺幽默小说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比较文学视域选题,从文学类型学比较切入,选取“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和西方同类小说展开比较研究,力图兼顾“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译介和影响研究”。在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大放异彩,诞生了鲁迅、老舍、张天翼、沙汀、沈从文、钱锺书等讽刺幽默大家、名家,使讽刺幽默小说成为了现代小说中的重要一支,是最有成就的小说类型之一。在西方,讽刺幽默小说也是源远流长。但迄今为止还只停留在单边研究和少量的个案比较研究,还没有从整体上、宏观上将中、西讽刺幽默小说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比较研究,这是一个缺憾。本文有感于此,力图在以往个体和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对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和西方同类小说的“双向阐发”和价值判断。其总体框架由“影响比较研究”、“平行比较研究”、宏观比较研究、微观比较研究以及翻译、传播、接受、影响、效果研究等共同组成。论文分为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西方讽刺幽默小说的发展历程、杰出成就以及在中国的翻译、传播、接受、影响状况。其中,19世纪的西方讽刺幽默小说对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的影响最为明显。而20世纪西方的讽刺幽默小说,或与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同步,或晚于中国现代的讽刺幽默小说,它们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多在中国当代,尤其是新时期以后。因此,它们和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不可能构成“影响关系”,但可以展开“平行关系”的比较研究。第二章: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的发生以及与西方的关系。包括亲缘关系、交叉关系、平行关系。从中可以看到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是怎样融汇了西方的喜剧智慧,从而实现了自身的艺术拓展的。其中,鲁迅与果戈理、契诃夫的高度契合,才使鲁迅由衷地倾向于果戈理和契诃夫,而不是托尔斯泰和高尔基。英、俄作家影响了、造就了作为幽默讽刺作家的老舍,狄更斯的幽默作品与老舍的幽默天性融合了。钱锺书的小说则较多地取法英法,这与钱锺书的经历及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第三章:从宏观上论述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同一性特征。在这里,将从写作类型、叙事方式、方法、喜剧的表达和笑的艺术等方面进行归纳和研究。指出在写作类型上,中、西都有写实和寓言两种类型;在叙事方式方法上,都有客观呈现和主观变形两种叙事方法;在喜剧表达上经常出现讽刺幽默与写实——揭露、漫画——夸张、反语——反讽、荒诞——怪异相结合的特征;在笑的艺术上都存在悲喜交融和含泪的笑等美学特性。进而探讨讽刺幽默小说共同的创作规律。第四章:从宏观上阐释中、西讽刺幽默小说所呈现的差异性特征。笔者认为,中、西讽刺幽默小说在平常与超常、写实与虚构、拘谨与放达、沉稳与飞扬、严肃与玩笑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民族、国家的历史、地理、生存环境、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心理心态等。通过这种比较,完成双向阐发,发现民族差异,实现对不同民族国家文学的互识、互证和互补。第五章:从总体上研究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创作经验与启示。总结各自的长短优劣,完成对比较的双方的价值判断,从而加深理解,得出新的认识和结论,为未来的讽刺幽默文学创作提供借鉴。本文认为,中西讽刺幽默小说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如鲁迅所言:“法人善于机锋,俄人善于讽刺,英美人善于幽默。”中国现代的讽刺幽默小说是重讽刺、轻幽默,重写实、轻想象,重客观、轻主观。其讽刺是真实有力的,幽默则是拘谨凝重的。和英美相比,幽默是不算发达的。我们多的是政治讽刺、世态讽刺、风俗讽刺、道德讽刺、乃至人性讽刺,少的是轻松的幽默、充沛的喜感和玩笑的心态。总结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长短优劣,我们还会发现,在西方,“游记体”的发达和“议论”的流行,这在中国现代也是少有的。总结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创作经验,我们看到,讽刺、幽默虽然是“孪生姐妹”、“同胞兄弟”,二者常常同时出现,或者是结合在一起的,但并不等于是“连体”,而是呈现出复杂的状态:有的讽刺、幽默并重,实现了很好的结合;有的虽然讽刺、幽默兼而有之,但却或以讽刺为主,或以幽默为主,偏重于一方;还有的是讽刺与幽默分离,倾斜于纯讽刺;至于纯幽默在小说中是非常少见的。优秀的讽刺幽默小说,讽刺和幽默多是紧密结合的。鲁迅和马克·吐温都认为,讽刺如果摒弃了幽默则沦为谴责,幽默脱离了讽刺则沦为玩笑。二者的有机结合、完美融合才能产生最佳的艺术效果。通过比较,我们更发现,中、西对讽刺和幽默都存在偏见和诋毁。所以,鲁迅说:“讽刺家,是危险的。”老舍也说过“幽默的危险。”在西方,讽刺幽默作品被禁毁、作家遭迫害和中国现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使我们深切地感到讽刺难为,幽默不易,能坚持持久的更为难能可贵。这启示我们:必须正确对待讽刺幽默;必须解放思想,营造自由、宽松、和谐、包容的文学环境;在此基础上,作家要放纵心灵,放开手脚。超越拘谨、心有余悸等心理障碍,实现心志的大解放。
王欢欢[8](2018)在《狄更斯小说的空间研究》文中认为狄更斯是典型的城市作家。他是大都市伦敦的观察者、闲逛者和书写者。他的小说大都以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为描写对象,在文中建构了监狱、学校、法庭、议会、铁路、工厂、作坊、酒馆、家宅等各式各样的城市空间。这些空间在其小说中不只是事件发生的背景,故事上演的舞台,也是一个动态的富含表征意义的空间场域。狄更斯在小说中用这些空间谋篇布局、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思想。因此,以空间叙事、空间批评等新兴的文学空间理论为依托,对狄更斯小说空间的建构途径、叙事方式、现代性表征意义等内容进行研究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这可以加深读者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使狄更斯小说在当下获得新的价值和意义。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正文分为五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之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分析狄更斯小说研究与空间理论的关系,探究文学空间批评与狄更斯小说研究的契合度。本章首先梳理了西方哲学史上的空间概念流变,其次研究了空间转向与文学空间批评的关系,分析了文学空间批评的路径和方法,最后探讨了用空间理论研究狄更斯小说的可行性。第二章主要研究狄更斯小说空间的独特性。狄更斯是一名城市作家,他的小说主要围绕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建构了监狱、学校、法庭、议会、铁路、工厂等空间场域。本章首先以空间的职能为分类标准,对狄更斯小说中的空间进行了分类研究,其次从整体到个体、从具体到抽象全面分析了狄更斯小说空间的特质。第三章主要围绕狄更斯小说的空间建构展开研究工作。狄更斯小说文本中的空间是作者以现实世界中的空间为基础,以语言文字为媒介,运用各种叙述技巧建构的空间。本章首先辨析了几组在研究过程中容易和文本中的空间建构相混淆的概念,为下文研究夯实基础,其次从边界、规模、密度、维度、层次等几个角度阐释了狄更斯小说空间建构的形态,最后着重研究了狄更斯小说空间建构的手法。第四章主要研究狄更斯小说的空间叙事。狄更斯小说中的空间不只是事件发生的背景,故事上演的舞台,他在小说中用这些空间谋篇布局、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叙事进程。本章以空间叙事理论为依托,从狄更斯小说空间的叙事功能、叙事策略等维度探讨了狄更斯小说空间的叙事价值,最后指出狄更斯小说中参与叙事的空间元素和时间密不可分,互为一体。第五章主要研究狄更斯小说空间的现代性问题。狄更斯在小说中建构的空间基本上都是城市中的空间。而城市空间是现代性空间生产的最佳样本。本章主要以本雅明、雷蒙·威廉斯、迈克·克朗等人的文学城市空间理论为依托,探讨狄更斯小说空间中人的现代性经验,及具体空间的现代性表征意义。结论:狄更斯是大变革时代空间的书写者。他在文中建构了混杂、多样的空间,并用这些空间谋篇布局、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思想。因此,狄更斯小说研究不能只把他小说中的空间当作事件发生的背景,故事上演的舞台,忽视它的叙事意义和价值。
韦照周[9](2017)在《狄更斯在中国:译介、影响、经典化》文中提出本文旨在通过总结狄更斯代表作品在中国的汉译历史,对不同的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探讨狄更斯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并总结其在中国的经典化之路。论文认为,狄更斯的作品进入中国看似偶然,实则是与当时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条件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都十分地活跃,究其原因,作者认为,这是因为狄更斯的作品总是能够满足不同时代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使然。狄更斯关注下层人民的疾苦,对上层资产阶级冷嘲热讽,极尽挖苦,他的这种极富人道主义精神的创作立场,连同他的幽默风趣的语言以及生动有趣的场景描写,一直给中国的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很多现代中国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都是因为狄更斯的这种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在老舍身上体现最为明显。由于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及其作品所特有的艺术魅力,狄更斯一直是最受中国文学研究者和读者欢迎的外国作家之一。他们的厚爱把狄更斯推上了经典。论文正文第一章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以狄更斯代表作品DavidCopperfield的三个代表译本的出版时间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总结了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情况。在20世纪初的社会转型时期,狄更斯的作品就开始在中国被大量译介,以林纾为代表的译者们所采用的大多都是实用性的翻译策略,而对作者及其作品的评介也大多是介绍式的,鲜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在这之后直到“文革”,意识形态的影响表现明显,英美国家的文学作品普遍受到排挤,但狄更斯作品因为关注底层人生而持续得到关注;进入新时期以来,人们又重新发现了狄更斯作品的独特魅力,加上商业经济的影响,狄更斯作品的译介和出版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而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传播新媒体的出现也为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传播拓宽了新的路子。论文正文第二章以狄更斯的代表作DavidCopperfield为例,根据翻译比较美学的相关理论,从译本的整体阅读效果、原作语体风格的再现效果以及译本中的文学形象变异三个方面对该作品的三个译本(林纾译本、董秋斯译本和张谷若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导致三个译本产生差异的直接和间接原因。从译本的整体阅读效果来看,林译文笔精美,情真意切;董译充满异国情调;张译表达娴熟,文法老道。从原作语体风格的再现效果来看,林译展示的是文言文的美,与原作相去甚远;董译带给读者的是欧化特点明显的白话文,能够展现原作的部分风格;而张译则是用地道的现代汉语,通过灵活变通,较为完美地再现了原文的语体风格。从译本中的文学形象变异现象来看,林译变化最为明显,董译次之,张译最能完整再现原作的各类形象。通过比较,作者认为,在文学作品的译介和接受过程中,社会文化语境和译者的翻译策略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相互作用。除此之外,意识形态的操控作用也会对译本的最终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传播媒介的不断更新发展也会直接影响到翻译文学作品的接受情况。本章最后还总结了文学翻译与文化互动之间的关系。通过反思以David Copperfield为代表的狄更斯作品在中国译介与接受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文化语境、主流意识形态以及传播媒体的发展变化都对这些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和接受产生过较为深远的影响。论文正文第三章以老舍为例,从叙事学的角度详细论述了狄更斯对现代中国作家的影响,包括市井叙事与底层书写、人物形象塑造和叙事技巧即喜剧手段及其效果。狄更斯以伦敦为创作出发地,详细描写了生活在底层社会的各行各业人们的遭遇,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各具特色,在叙事上善于通过滑稽、讽刺和幽默的办法制造喜剧效果,这些都对老舍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当然,老舍也在模仿狄更斯的基础之上对他进行了继承与发展。表现在于:较之狄更斯,老舍作品的人物更为丰满,情感更加真实、故事也更具现实意义。论文正文第四章总结了一百多年来,狄更斯在中国的经典化之路。作者认为,这其中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决定因素,包括作家本人在英国的经典地位、作家的人格魅力及其作品的艺术魅力、中国狄更斯研究者的推动作用和大众读者对狄更斯的热爱。在进入中国之前,狄更斯在英美等国已经是家喻户晓的知名作家,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文化资本,这为他在中国的经典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个人的奋斗历史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他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好人自有好报,他的那些笑中带泪的温情和感伤使得他的作品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够成为抚慰人们心灵的一味良药。中国的狄更斯研究者对狄更斯作品的这种道德和情感的力量非常看重,同时也很重视它们的现实主义特色和人道主义思想。相对而言,普通大众读者则更看重阅读过程中一时一地的反应,这种自发的随感式的共鸣是狄更斯深得中国读者热爱的表现。这种热爱是狄更斯成为经典的重要保证。通过对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接受、影响以及经典化进行梳理、总结,我们发现,文学作品的翻译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它往往同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文化语境、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它们一起构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多元系统。受其影响,译者往往会在翻译过程中对原作进行一定的改写,这是译者应对这些因素的制约作用的一种策略。这种创造性的叛逆通常会对文学作品的名声具有一定的操控作用。一旦满足了这些因素的制约作用,翻译文学作品便能够在译入语国家中得到传播,被广泛接受,或者更进一步,经过读者的不断解读和推动,成为经典。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旅行形式,翻译活动活跃的时候往往也是其对本土文学影响最为明显的时候。当然这种影响并不是压倒性的,因为本土的文学作家总是能够在接受影响的同时努力进行发展和超越,以便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也符合影响的自然规律。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社会文化语境决定了文学翻译的发生、译者的翻译策略以及译本的最后形态,因此在讨论文学翻译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囿于直译和意译、忠实和叛逆以及通顺和不顺等这些表面的问题。而是要深入到这些问题的背后,找出隐藏在它们身后的更具深远意义的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而这也是翻译研究中最值得深入挖掘、探讨的内容。
周启华[10](2017)在《狄更斯与圣经文化》文中研究表明在评论家眼中,基督教一直都是西方文学的精神内核。因此,很多文学批评家都主张研究西方文学时,应把它置于广阔的宗教语境下来进行分析,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阐释文学现象。狄更斯作为英国文学史上的双峰之一,由于他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基督教早已融入到英国社会,因而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而且还蕴含了浓厚的基督教——圣经传统。纵观狄更斯的一生,不难发现,无论是他的生活,还是他的创作,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子。可以说,基督教对狄更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博爱精神对他的影响,更是无形之中显有形。本论文的主旨就在于,结合时代、作品、文化语境,通过对狄更斯小说和圣经文本的细读,分析出基督教精神与基督教信仰对狄更斯产生的影响,以及圣经文化在其作品中的呈现,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狄更斯的思想与创作。整体而言,圣经文化对狄更斯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狄更斯是一位有着深厚基督教情结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找到大量的圣经人物、圣经原典等等,就连他的道德观都是一种带有浓厚基督教意蕴的理性道德。圣经文化对狄更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主题、情节、人物等等。本文主要撷取狄更斯笔下的儿童形象、天使形象、圣诞精神、家庭秩序和自由平等思想予以展开,阐述基督教精神在狄更斯作品中的展现。“忏悔、宽恕、救赎、死亡与复活”作为基督教信仰的几大主题,其核心就是救赎。在狄更斯小说中就存在这几大主题,借助这些主题进一步凸显出狄更斯积极向善的思想与创作主张。此外,在狄更斯的小说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圣经原型。本文主要从众多的原型中选取水意象与伊甸园意象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基督教文化对狄更斯的影响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深融入到了狄更斯的思想与创作之中的结论。
二、狄更斯小说的情感色彩和法律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狄更斯小说的情感色彩和法律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3)“狄更斯改写小说”与文化记忆 ——澳大利亚的国族身份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经典改写 |
二.澳大利亚的“狄更斯改写小说” |
三.理论框架—文化记忆 |
四.澳大利亚的“狄更斯改写”与文化记忆 |
五.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流放犯形象重塑与白澳身份 |
第一节 《杰克·麦格斯》:流放犯形象重塑 |
第二节 单向的英国身份认同与英国绅士身份祛魅 |
第三节 白澳身份建构及其矛盾性 |
第二章 流放地白人女性与白澳身份 |
第一节 《麦格威奇》中边缘化的男性流放犯 |
第二节 女性形象重塑 |
第三节 《麦格威奇》中的反记忆话语 |
第三章 “逆写帝国”: 原住民历史与文化展现 |
第一节 《欲望》:经典作家与边缘人物的并置 |
第二节 “英国性”及其内在矛盾 |
第三节 认知暴力下的原住民 |
第四章 殖民主义在当代的延续及其新形式 |
第一节 《蓝鸟咖啡馆》:殖民历史的当代回响 |
第二节 博物馆记忆 |
第三节 博物馆的商业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狄更斯小说中的地狱空间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 关于地狱的艺术想象——从中世纪到十九世纪 |
第二章 炙刑下的工厂-地狱空间 |
2.1 工业生产的时代背景 |
2.2 地狱火刑与高温生产 |
2.2.1 地狱火刑 |
2.2.2 永恒之火炙烤下的高温生产 |
2.3 工厂-地狱空间的想象渐变 |
2.3.1 从隐秘走向世俗的传统地狱空间 |
2.3.2 工业世界的巴别塔——工厂-地狱空间 |
2.4 刑罚的异化之力——工人-群魔形象 |
第三章 幽闭中的监狱-地狱空间 |
3.1 监狱空间——童年回忆与个人创作 |
3.2 逐层下行的监狱-地狱空间 |
3.2.1 地狱的逐级分层 |
3.2.2 监狱的复合结构 |
3.3 监狱-地狱空间的层级内涵 |
3.3.1 以罪为审的传统地狱空间 |
3.3.2 以苦为罚的监狱-地狱空间 |
3.4 幽冥的边境之群——囚犯-幽灵形象 |
第四章 骤乱里的革命-地狱空间 |
4.1 革命空间的创作背景 |
4.2 地狱空间的狂热与革命空间的暴乱 |
4.2.1 地狱空间的狂热 |
4.2.2 革命空间的暴乱 |
4.3 革命-地狱空间的破坏想象 |
4.4 革命-地狱空间的局限性 |
第五章 狄更斯式地狱: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空间文化隐喻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变异学视角下老舍早期小说与狄更斯小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研究背景 |
研究现状 |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变异学视角下老舍早期小说与狄更斯的共通性 |
1.1 老舍早期小说创作分期 |
1.2 狄更斯与老舍早期小说创作 |
1.2.1 创作冲动 |
1.2.2 世界文学意识的形成 |
1.3 狄更斯对老舍艺术创作的影响 |
1.3.1 文本构思 |
1.3.2 语言结构 |
1.3.3人物塑造 |
第二章 老舍早期小说创作与狄更斯创作的异质性与变异性 |
2.1 老舍文学视界的生成与拓展 |
2.1.1 老舍的满族视界到东方人视界 |
2.1.2 中西文化冲撞与世界观建构 |
2.2 伦敦与北京——环境的变异 |
2.3 伦敦腔与京味儿——语言的变异 |
2.4 人物形象的变异 |
第三章 他国化视野下老舍早期小说价值重估 |
3.1 老舍早期小说的他国化机制 |
3.1.1 传统文化思想对西方文化思想的二重置换 |
3.1.2 审美精神的本土化观照 |
3.1.3 文化意象的本土化重构 |
3.2 价值重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狄更斯小说的听觉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状况 |
一、解构主义 |
二、性别研究 |
三、文化研究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状况 |
一、创作思想研究 |
二、创作艺术研究 |
三、比较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声音景观 |
第一节 关于听觉叙事 |
一、听觉叙事之研究理念 |
二、听觉叙事之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喧嚣:维多利亚时代的都市音景 |
一、杂喧:众声喧哗的市井之声 |
二、狂嚣:乌合之众的暴虐之声 |
三、聒噪:夸夸其谈的弄舌煽动声 |
第三节 轰鸣:维多利亚时代的工业音景 |
一、火车的震颤 |
二、机械的单调 |
第四节 缄默:维多利亚时代的自然音景 |
第三章 聆察方式 |
第一节 何为“聆察” |
第二节 偷听 |
第三节 幻听 |
第四节 内省 |
第四章 听觉叙事的文本功效 |
第一节 营造拟真性空间 |
第二节 推动情节发展 |
第三节 彰显人物性格特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中西现代讽刺幽默小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依据 |
二、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的价值、意义 |
四、研究方法、思路及内容 |
第一章 西方讽刺幽默小说及其在中国现代的译介与影响 |
一、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 |
二、19世纪的英、俄、美讽刺幽默名家 |
三、20世纪西方讽刺幽默小说的新发展 |
第二章 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的发生以及与西方的关系 |
一、鲁迅:兼收并蓄与融会贯通 |
二、老舍:与欧洲文学的因缘 |
三、钱锺书:与英、法文学的关系密切 |
第三章 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同一性特征 |
一、写作类型 |
二、叙事方式方法 |
三、喜剧的表达与笑的艺术 |
第四章 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差异性特征 |
一、平常与超常 |
二、写实与虚构 |
三、拘谨与放达 |
四、严肃与玩笑 |
五、中、西差异的原因 |
第五章 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创作经验与启示 |
一、长短优劣与价值判断 |
二、讽刺与幽默的结合与分离 |
三、正确对待讽刺幽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狄更斯小说的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理论与现实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论文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之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不足与局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空间理论与狄更斯小说研究 |
第一节 空间与空间理论 |
一、西方传统空间概念的历史流变 |
二、空间转向与空间理论的形成 |
第二节 文学研究与空间理论 |
一、文学中遮蔽的空间 |
二、文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
三、文学的空间研究的路径 |
第三节 狄更斯小说空间研究的可行性 |
一、龙迪勇的空间叙事理论与狄更斯小说空间研究 |
二、迈克·克朗的文学空间理论与狄更斯小说空间研究 |
三、雷蒙·威廉斯的文学空间批评与狄更斯小说的空间研究 |
四、本雅明的城市空间理论与狄更斯小说的空间研究 |
第二章 狄更斯小说的空间概述 |
第一节 狄更斯小说伦敦空间的类型 |
一、生活空间 |
二、生产空间 |
三、权力空间 |
第二节 狄更斯小说空间的整体特征 |
一、空间的多样性 |
二、空间的复杂性 |
第三节 狄更斯小说空间的个体特征 |
一、空间的具体特征 |
二、空间的抽象特征 |
第三章 狄更斯小说的空间建构 |
第一节 与小说空间建构相关的几组概念辨析 |
一、小说建构的空间与现实世界中的空间 |
二、小说建构的空间与环境、风景等场所概念 |
第二节 狄更斯小说文本中空间建构的形态 |
一、空间的边界 |
二、空间的规模和密度 |
三、空间的层级与区划 |
第三节 狄更斯小说文本中空间建构的手法 |
一、表征手法 |
二、并置手法 |
三、重叠手法 |
第四章 狄更斯小说空间叙事 |
第一节 狄更斯小说空间元素的叙事功能 |
一、狄更斯小说中作为“行动着地点”的空间 |
二、空间书写与狄更斯小说的叙事建构 |
第二节 狄更斯小说空间元素的叙事策略 |
一、狄更斯小说空间叙事中的空间选择策略 |
二、狄更斯小说空间叙事中的空间表现策略 |
三、狄更斯小说空间叙事中的空间信息控制策略 |
第三节 狄更斯小说空间叙事中的空间与时间的关系特征 |
一、狄更斯小说的时空一体性 |
二、狄更斯小说空间叙事中的空间改造着时间 |
三、狄更斯小说空间叙事中的空间表现着时间 |
第五章 狄更斯小说空间的现代性特质 |
第一节 城市空间生产与现代性关系 |
一、现代性与城市空间生产 |
二、城市空间与现代性的历史关联 |
三、城市空间与现代性的辩证关系 |
第二节 狄更斯小说空间中人的现代性经验 |
一、空间中的现代性经验分类研究 |
二、空间现代性经验的体验者——闲逛者 |
第三节 狄更斯小说中现代性的表征空间 |
一、废墟 |
二、中产阶级的家宅 |
三、铁路 |
四、城市贫民窟 |
第四节 狄更斯小说空间的现代性危机 |
一、权力和资本支配空间 |
二、空间正义的缺失 |
结论:狄更斯——大变革时代空间的书写者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狄更斯在中国:译介、影响、经典化(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综述 |
二、本论文的问题意识、研究策略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以David Copperfield为例 |
第一节 1908年:林纾的《块肉余生述》 |
第二节 1947年:董秋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
第三节 1980年:张谷若的《大卫·考坡菲》 |
第二章 狄更斯作品翻译比较研究:以David Copperfield为例 |
第一节 译本的整体阅读效果 |
第二节 译本呈现的不同语体风格 |
第三节 不同译本风格产生的文学形象变异 |
第四节 对狄更斯作品翻译比较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第三章 狄更斯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以老舍为例 |
第一节 狄更斯对中国作家的影响:总论 |
第二节 狄更斯对老舍的影响:市井叙事与底层书写 |
第三节 狄更斯对老舍的影响:人物形象塑造 |
第四节 狄更斯对老舍的影响:喜剧手段与效果 |
第五节 老舍对狄更斯的继承、发展与衍变 |
第四章 狄更斯在中国的经典化 |
第一节 经典化的基础:狄更斯在欧美国家的崇高地位 |
第二节 经典化的重要条件:狄更斯及其作品的独特魅力 |
第三节 经典化的促进力量:中国狄更斯研究者的推动作用 |
第四节 经典化的有力保证:中国读者对狄更斯的热爱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10)狄更斯与圣经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
1.2 |
1.3 |
1.4 |
2 活在圣经文化中的狄更斯 |
2.1 狄更斯的基督教情结 |
2.2 狄更斯道德观的圣经文化阐释 |
3 被基督教精神改变的狄更斯 |
3.1 狄更斯笔下的儿童形象:爱与怜悯 |
3.2 狄更斯笔下的天使形象:乐善好施 |
3.3 狄更斯小说中的基督之爱:圣诞精神 |
3.4 从家庭秩序看狄更斯与基督教文化 |
3.5 从“平等、自由”视角解读狄更斯与基督教文化 |
4 狄更斯小说中的“十字架” |
4.1 浪子回头:狄更斯小说中的忏悔与宽恕主题 |
4.2 失乐园:狄更斯小说中的罪与救赎主题 |
4.3 道成肉身:狄更斯小说中的死亡与复活主题 |
5 狄更斯小说中的意象圣经原型 |
5.1 狄更斯小说中的水原型 |
5.2 狄更斯小说中的伊甸园原型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狄更斯小说的情感色彩和法律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狄更斯小说中的雾书写研究[D]. 陈兰婷.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张天翼童话创作对狄更斯小说的接受[D]. 蔡林倩. 辽宁大学, 2021
- [3]“狄更斯改写小说”与文化记忆 ——澳大利亚的国族身份重构[D]. 申育娟.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4]狄更斯小说中的地狱空间隐喻研究[D]. 王云一. 武汉大学, 2019(09)
- [5]变异学视角下老舍早期小说与狄更斯小说比较研究[D]. 敬姣姣. 海南大学, 2019(04)
- [6]狄更斯小说的听觉叙事研究[D]. 方程. 江西师范大学, 2019(10)
- [7]中西现代讽刺幽默小说比较研究[D]. 穆莹. 辽宁师范大学, 2018(06)
- [8]狄更斯小说的空间研究[D]. 王欢欢.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狄更斯在中国:译介、影响、经典化[D]. 韦照周. 武汉大学, 2017(01)
- [10]狄更斯与圣经文化[D]. 周启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