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连市甘井子区产业结构的动态分析与发展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朱霞[1](2021)在《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减灾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地理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显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密度增大,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加,对防灾减灾需求也日益提高。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研究及危险性评价是防灾减灾的前提和基础,大连市共有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点74处,地质灾害险情等级较高,威胁人口共计36611人,威胁资产75423万元,开展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评价与减灾研究,对大连市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基于野外实地调查和大连市地质灾害相关参考资料,针对大连市745处地质灾害点,借助Arcgis对大连市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对比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组合赋权法三种方法,验证对比得出更适用于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方法,且针对大连市地质灾害特点和危险性分区初步提出减灾研究方法,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分析地质灾害分布特点及发育特征。展示大连市主要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格局,对大连市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四种主要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选取特征鲜明案例进行分析,对大连市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发育特征进行总结。(2)确定评价因子构建评价体系。搜集整理关于大连市地质灾害的相关资料,通过遥感解译获取研究区高程、坡度、坡向及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及管理功能对大连市的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岩石地层、气候气象、植被分布等情况进行剖析,依据评价因子选取原则,确定致灾因子为坡度、坡向、土地利用类型、地层岩性、主要断裂带距离、多年年均降水量、距河流距离和距道路距离八大指标,主要分为基础因子和诱发因子两大类,构建评价体系。(3)危险性分区评价及检验。通过对灾害点与选取因子的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和组合赋权法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价,利用ROC曲线,验证三种方法适用于大连市地质灾害评价的精确度,对比得出组合赋权法是三种方法中最适用于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方法。(4)提出减灾方法。基于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依据相关减灾原则,针对大连市地质灾害提出避灾、工程、建立监测体系和地质环境保护等减灾方法,初步提出减灾方案设计,并针对不同区域提出分区防治对策。
高一冉[2](2021)在《基于POI的城市功能区识别及时空演变分析 ——以大连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随之而来的城市问题日益增多。新时期城市发展需要综合高密度的土地利用,改变单一蔓延的方式,进而转向精准的空间潜力挖掘,盘活转移。这就表明高质量的空间存量挖掘极为重要,其中城市功能区定量识别,城市功能空间分布,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存量空间的主要内容。从这些视角来审视城市当前的状况,即了解城市功能区类型分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发展强度,来为城市功能规划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促进城市空间格局的多元化发展是当前的首要目标。在当前互联网数据开放的背景下,对富含语义信息的地理大数据的挖掘技术为城市空间定量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本研究以大连市2012年和2020年POI数据为基础,从城市功能区定量识别及时空演变、城市功能区要素空间特征识别及时空演变、城市功能区要素空间强度和混合度识别及时空演变三个方面来探究8年间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首先,在城市功能区定量识别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空间尺度的问题,以多级格网和街区作为计算的基本单元,采用FD向量、CR向量模型多比例划分判定城市功能区类别,对2012年和2020年大连市城市功能区时空演变进行识别分析。其次,在研究城市各功能区要素空间格局特征过程中从多视角出发,采用核密度分析方法探究2012年和2020年居住、商业、公服、产业、休娱、交运六种功能类型的POI点数据在二维空间上的发展格局特征和边界扩增范围;采用平均中心分析方法探究了六种功能类型的POI点数据在二维空间上的重心分布;采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方法探究了六种功能类型的POI点数据在二维空间上的空间分布形态。最后,在城市功能区强度和混合度识别过程中,以多级格网和街区作为计算的基本单元,采用区位熵指标来分析2012年和2020年各功能区要素类型的地域集中程度,以及空间信息熵模型定量描述2012年和2020年大连市的城市功能混合度,评价其功能发展的完善程度。并根据研究结果分别探测不同影响因素对城市功能混合强度的影响力。2012年到2020年间的大连市城市功能演变的时空变化反映了城市空间格局的分异和自组织等区域特征,以此体现了大连市的城市历史发展情况,揭示了城市功能空间格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希望以此来让城市规划者充分了解大连市的历史发展形态和当下的城市现状,为将来城市规划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合理性建议。
焦静[3](2021)在《大连市制造业的集聚与其能源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对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强调将继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倡导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这对大连市的经济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随着全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化,大连市的经济增长活力也开始下降,长时间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累积的问题逐步显现,资源环境的限制难以去承载高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制造业产能过剩,传统产业优势减弱,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大连市的经济发展。近年来,大连市政府不断深化工业供给侧结构性重大改革,加快推进传统工程装备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业深度对接,不断创新培育和发展壮大现代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保证全市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但全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逐渐趋于饱和,市辖区主要污染物已经接近或超过环境承载限度,保障经济发展的国土空间压力较大。制造业作为节能减排的主要实施对象,如何在保证其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提高其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尤为重要。制造业产业集聚园区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它的产生、发展和扩散不同阶段直接影响着社会资源要素的运行水平。本研究结合大连市制造业集聚特征和集约型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探索制造业集聚在能源领域发挥的作用,对于大连市节能减排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借助产业-区域数据对大连市26个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进行测算,然后利用企业位置信息通过Arc GIS空间分析刻画了大连市制造业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从分行业情况来看,大连市有9个制造业行业在整个研究期内区位熵指数均大于1,为地区专业化部门;从空间格局来看,制造业高密度集聚区分别位于金州区站前街道、马桥子街道、海青岛街道、湾里街道和甘井子区凌水街道;从时间上来看,研究期内大连市制造业大部分行业专业化程度和空间集聚效应呈现下降的动态趋势。本研究利用SBM模型对大连市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估计,发现制造业能源效率随时间呈现“N”形变化趋势,整体处于低等能源效率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了解不同类型制造业集聚与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其结果表明,有些行业集聚对能源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表现出规模效应;有些行业集聚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并不显着。因此,大连市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追求产业集聚带来外部性效应,还需要合理规划制造业产业布局,提升制造业本身的附加值水平。
郭宇剑[4](2021)在《大连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与预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世界绝大多数海洋强国将人类发展进步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之间的矛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海洋资源已成为拉动沿海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接续陆域经济发展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积极应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式变化的重要战略之举。早在19世纪末,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在研究海权时就总结出:“强大的制海权能够使一个国家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而我国要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打破日益严峻的国际局势和重重压力屹立于世界实现伟大复兴,高质量经略海洋成为我国继续深入参与全球化治理的宝贵机遇。“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我国进入新阶段背景下审时度势主动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与抉择。建设现代化海洋经济体系,不仅能够更好地引领国内经济发展方向,同时陆域经济也能间接地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经济腹地支撑。我国按照联合国发布的《国际海洋法公约》拥有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面积,具有丰饶的海洋能源矿产资源。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目前处在新常态背景下三期叠加特定阶段和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环境中,随着海洋科研事业的不断拓深,海洋经济研究逐渐从理论探索走向实证研究,从市域层面开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有助于准确掌握我国海洋经济的基础水平和发展动态,对未来制定全国性海洋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统筹海洋资源开发策略和监管海洋环境法律贯彻实施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开展海洋经济和海洋经济增长的课题研究,统筹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和数学方法,结合大连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维度综合分析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分别论述大连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阶段划分、影响因素与监测预警。运用系统综合评价方法中的熵值法,通过构建综合实力、生态环境、社会福利和产业结构四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大连市海洋经济发展的规模、水平阶段与趋势,对大连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做出评价,并对未来几年的海洋经济发展态势进行监测预警分析。得到结论如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深水区,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与政策语境,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与质量有待提升、创新动力不足就是其最鲜明的矛盾。(1)2000-2017年大连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逐年波动上升,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有待提升;(2)在研究期内可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2年为初级阶段、2003-2011年为中级波动阶段、2012-2017年为稳定阶段;(3)2000-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7年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分别为海洋综合实力维度、海洋产业结构维度和海洋社会福利维度。(4)社会福利维度一直保持向上增长的态势,预计会在2022年转为轻警;(5)综合实力维度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6)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维度虽保持在中警状态,但数值呈小幅度增长趋势。
张羿[5](2021)在《国土空间规划下大连多式联运发展的空间战略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连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东北地区国际贸易的主要门户。将城市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是大连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由于自然地理、历史与政治等因素,海铁联运是大连多式联运体系发展的重心,且保持着较高的发展水平。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运动的推进,大连的多式联运体系正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迈进。在后续多式联运体积构建过程当中,规划工作者需要去思考如何认识物流产业的空间属性,如何开展物流设施的空间规划,来承载物流发展规划的意志。在这种背景下,多式联运基础设施的空间问题需要被更多的探讨。本文立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路--经济空间化,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案例的基础上,研究大连多式联运设施的空间问题,思考大连多式联运体系的建设发展。在梳理现状空间设施基础上探讨未来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方向,对大连市国土空间规划物流专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讨论国土空间规划下城市规划人员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再认识、国土空间规划实践对多式联运发展空间的影响,并从政策经济等角度分析大连现状多式联运的发展环境,探寻“一带一路”给大连多式联运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一方面聚焦市区,从陆路体系、港口、机场、物流场地四个方面调查大连市多式联运基础设施的布局概况,重点关注海铁联运,发掘市区现状多式联运基础设施的不足。通过物流场地面积演变与城市经济的相关性分析,分析大连物流业特征。另一方面观察市域,梳理现状在建物流节点、港口体系建设情况,重点关注空港物流园的空间规模预测。将市域多式联运的“点”与“线”叠加起来,分析市域多式联运体系的空间格局。通过综合调查分析,最终提出大连多式联运发展的空间战略建议以及未来发展探索。研究大连多式联运发展的空间问题,对大连国土空间规划的物流课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刘贺[6](2020)在《基于街道尺度的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研究 ——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文中提出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加,城市空间面临重构,城市人居环境开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人居环境问题,这多是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缺乏活力的表现。在此背景下,如何推动城市人居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街道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街道地区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的提升对于增强城市整体人居环境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城市人居环境活力为当前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本研究以大连市主城区40个街道作为研究单元,以夜间灯光数据、OSM路网数据、POI数据等多源数据作为数据支撑,采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大连市主城区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人居环境活力提升策略,并对城市人居环境活力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连市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空间分异特征显着。城市人居环境活力优质区主要分布在青泥洼桥街道、中山公园街道、人民路街道,呈现出双核心的空间分布结构,整体上由市中心向行政边界逐渐递减。区域间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的空间依赖性较强,具有较为明显的“马太效应”。其中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大连市东南部,呈现出集中分布态势,冷点区则分布在大连市北部边缘区,空间上具有同质性特征。(2)不同维度下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空间差异性特征明显。其中城市建筑环境空间差异测度指数值最高,人居环境相互作用次之,城市人居活动的空间差异测度指数值最低。其中城市建筑环境活力值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单核心的空间格局,城市人居活动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双核心的空间格局。(3)大连市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的空间分异格局是多重因素相互交织、互相影响的结果,主要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空间形态以及人口规模四个方面的影响。其中,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对城市建筑环境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空间布局产生影响,社会经济因素、空间形态因素、人口规模因素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对城市人居环境活力产生更深远的影响。(4)针对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出营造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相关策略,包括塑造城市个性、推进联动合作、制定规划战略、提高文化水平共四个方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逐渐开展,城市人居环境活力在政府决策、城市规划以及居民生活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林林[7](2020)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色彩意象研究是城市风貌与城市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构成了城市特定的形态样式,又营造出特有的城市情感。以往的城市色彩规划侧重于物质形态色彩的规划,缺乏对公众情感的色彩认知,出现主观随意、不符合公共利益的城市色彩决策和管理方式。因此,城市色彩规划如何兼顾科学规划与公众认知,从城市色彩意象的层面建立完整的构成模式体系,产生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将是当今我国城市建设走向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大连城市为依托,以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演变为基础,研究城市色彩意象的外在物象和内在情感,关注视觉物象和情感境界的表征。研究以调研过程的大量实例结合色彩地理学和色彩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比对六个城市不同视角下的色彩意象认知,以及扎根理论的情感意象调查,从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出发寻求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原则与策略,以及在城市特色形成上的城市规划意义。研究对大连城市色彩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大连城市色彩基于地理环境、建筑材料、文化基质、城市属性等所形成的色彩的历史意象要素;对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进行实证调研,归纳出由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所组成的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从不同视角分析城市色彩意象的认知意象,并通过扎根理论对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意象展开调查研究,生成城市色彩意象的整体意象,建立城市色彩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从要素、结构组织和意义方面共同建立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研究发现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建过程中,在历史模式要素的作用下,物象模式要素和境界模式要素共同构成城市的色彩意象,且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定性定量关系以及彼此影响、共同作用的内在机制。通过将意象理论引入城市色彩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以构成模式的视野来剖析城市色彩意象问题,提出基于视觉思维理论的城市色彩意象,以此实现城市色彩理论的拓展与创新。研究分别从意象中“象”与“意”的角度阐述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物象和境界模式要素,首先分析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的现状样本信息,归纳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特征和演变规律,提炼出物象模式要素;其次从意象的结构层次即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共同生成整体意象展开研究,以人在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认知意象和主观色彩情感意象评价分析,生成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基于以上分析创新性的提出在城市色彩发展和文化演进背景下的大连城市色彩构成模式系统,为大连城市特色风貌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策略。
王晓鹏[8](2019)在《大连甘井子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文中指出土地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资源,根据国家区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以当地自然、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条件为基础,对区域内的土地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所进行的开发、利用和治理等总体的规划和总体的布局。而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价则主要是指针对一定时间范围内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维度,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手段,监测规划目前的实施状态,并针对其对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分析规划编制的合理性、评价目前阶段规划实施的完成度、并对其实施中的缺点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进而提出相应的优化解决方案。本研究选取大连市甘井子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规划数据,按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评价方法,结合GIS、RS等空间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建议。得到结论如下:在规划理念上,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方法研究方面,需要引入GIS、RS等空间分析技术,顾及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评价;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规划对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评价的过程中构建完善的指标体系;结合本文的研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方面提出以下建议:构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对城乡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通过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来进一步提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全面提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技术手段;提高土地规划信息服务水平;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机制。
陈苗苗[9](2019)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视域下大连甘区企业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未来经济的战略选择,是各国政府部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大连市把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培育,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总抓手,不断推进经济的转型发展,围绕推进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基地建设的总目标,提升其在大连经济发展中的先导地位。甘井子区作为大连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培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任何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培育与发展。近年来,甘井子区企业发展逐渐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势头,无论是企业规模总量、行业影响还是带动效应上都有很大提升,但也存在着企业数量偏少、产品能级偏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笔者以“战略性新兴产业视域下大连甘区企业发展路径研究”为题,为甘井子区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因此该选题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本文分六部分。笔者在充分梳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基本内涵和相关理论,通过走访调研、查阅资料、数据研究和实地考察,归纳了甘区企业发展现状和发展难点,并对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产业下三家企业进行了深刻的案例剖析,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探索了甘井子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培育发展的路径,包括集聚创新要素、成立企业间技术联盟、加快路径动态转换等。并提出展望,旨在带动甘区企业逐步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方向培育,实现全区经济整体大发展,为企业寻求可持续发展路径、政府谋划产业发展方向提供支持。
李欣蔚[10](2019)在《大连市税务营商环境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已成为在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这一背景下,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升全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在土地受限、环境污染偏重、资源紧缺等现实条件下,作为衡量整体营商便利程度的主要指标,税务营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的流动,成为获取经济技术竞争优先的重要因素。因此,系统地评价大连市税务营商环境现状,找出差距和不足之处,提出优化和改善大连市区域税务营商环境的合理方法和有效途径,对于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大连市纳税人和税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理论和相关政策法规依据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编制了针对大连市纳税人和税务人员对税收管理现状的满意度问卷,并对预试量表的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测试。其次,通过问卷的发放、回收与统计,以及访谈情况的汇总,对大连市税务营商环境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税收法治、办税效率、纳税成本和税收服务满意度的分析,总结大连市税务营商环境现存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提出“放”要到位而不越位、“管”要放权而不放责和“服”要简政而不减效的对策。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在运用理论和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对大连市纳税人和税务人员进行调查,深刻认识大连市税收营商环境现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对应的措施和建议,为构建大连良好的税务营商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二、大连市甘井子区产业结构的动态分析与发展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连市甘井子区产业结构的动态分析与发展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减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地质灾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地质灾害研究综述 |
1.2.3 减灾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本文研究特色 |
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 概况 |
2.2 地质环境条件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及地震 |
2.3 自然地理环境 |
2.3.1 地形地貌 |
2.3.2 气象水文 |
2.3.3 植被状况 |
2.4 人类工程活动 |
3 主要地质灾害特征 |
3.1 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与分布 |
3.1.1 空间分布 |
3.1.2 时间分布 |
3.2 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
3.2.1 崩塌发育特征 |
3.2.2 滑坡灾害发育特征 |
3.2.3 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 |
3.2.4 地面塌陷灾害发育特征 |
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4.1 危险性评价数据来源与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评价单元的选取 |
4.1.3 层次分析法(AHP) |
4.1.4 信息量法 |
4.1.5 组合赋权法 |
4.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
4.2.1 评价因子的选取 |
4.2.2 评价因子分析 |
4.2.3 危险性评价指标的量化 |
4.3 评价方法对比验证 |
4.3.1 层次分析法危险性评价 |
4.3.2 信息量法危险性评价 |
4.3.3 组合赋权法危险性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4.3.4 多种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 地质灾害减灾 |
5.1 地质灾害减灾原则 |
5.2 大连市地质灾害分区对策 |
5.3 大连市地质灾害减灾机制建设 |
5.3.1 建立应急机制 |
5.3.2 建设应急管理机制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基于POI的城市功能区识别及时空演变分析 ——以大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 基于POI的城市功能区与空间格局识别方法 |
3.1 城市功能区定量识别方法 |
3.2 城市功能空间特征识别方法 |
3.2.1 核密度分析方法 |
3.2.2 平均中心和标准差椭圆分析方法 |
3.3 城市功能空间强度和混合度识别方法 |
3.3.1 区位熵指数 |
3.3.2 空间维信息熵模型 |
3.4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 大连市城市功能区识别及时空演变分析 |
4.1 城市功能区定量识别及时空演变 |
4.1.1 功能区类别定量识别及时空演变 |
4.1.2 单一功能区定量识别及时空演变 |
4.1.3 混合功能区定量识别及时空演变 |
4.2 城市功能区要素空间特征识别及时空演变 |
4.2.1 城市各功能区要素空间分布特征识别及时空演变 |
4.2.2 城市各功能区要素空间形态特征识别及时空演变 |
4.3 城市功能区要素空间强度和混合度识别及时空演变 |
4.3.1 城市各功能区要素空间强度识别及时空演变 |
4.3.2 城市功能区要素空间混合度识别及时空演变 |
4.4 影响因素探测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大连市制造业的集聚与其能源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1.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大连市制造业发展现状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制造业发展现状 |
2.3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
3 大连市制造业集聚特征 |
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1.1 区位熵 |
3.1.2 核密度分析 |
3.1.3 Ripley’s k函数 |
3.1.4 空间自相关 |
3.2 大连市制造业专业化程度 |
3.3 大连市制造业空间集聚特征 |
3.3.1 2008 年制造业空间集聚特征 |
3.3.2 新增制造业空间集聚特征及其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大连市制造业能源效率评价 |
4.1 大连市制造业能源利用现状 |
4.2 制造业单要素能源效率评价 |
4.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2.2 测算结果 |
4.3 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 |
4.3.1 研究方法 |
4.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3 测算结果 |
4.4 单要素与全要素能源效率对比 |
5 大连市制造业集聚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分析 |
5.1 制造业集聚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 |
5.2 模型构建和模型检验 |
5.2.1 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
5.2.2 模型构建检验 |
5.3 实证分析 |
5.3.1 制造业集聚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行业异质效应 |
5.3.2 制造业集聚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行业滞后效应 |
6 研究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大连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与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海洋环境资源发展面临的挑战 |
1.1.2 新常态下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海洋经济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进展 |
2.1.2 国内研究进展 |
2.2 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3 海洋经济高质量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进展 |
2.4 预警研究综述 |
2.4.1 国外研究进展 |
2.4.2 国内研究进展 |
2.5 理论基础 |
2.5.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2 陆海统筹理论 |
2.5.3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5.4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2.5.5 循环经济理论 |
2.5.6 博弈论 |
2.5.7 危机与创新 |
2.5.8 生命周期理论 |
2.5.9 耗散结构理论 |
3 大连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区域 |
3.1.2 数据来源 |
3.2 大连市海洋经济高质量指标体系 |
3.2.1 构建原则 |
3.2.2 指标体系 |
3.3 研究方法 |
3.3.1 熵权法 |
3.3.2 集对分析 |
3.3.3 障碍度模型 |
3.3.4 预警模型 |
3.3.5 预警系统及灯显机制 |
3.4 结果分析 |
3.4.1 阶段划分 |
3.4.2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准则层障碍度分析 |
3.4.3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 大连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监测研究 |
4.1 模型的建立 |
4.1.1 模型基本原理 |
4.1.2 模型估计和残差检验 |
4.2 结果分析 |
4.3 相关建议 |
4.3.1 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产业升级 |
4.3.2 发展全域旅游建设东北亚旅游胜地 |
4.3.3 引进高水平领军人才和培养青年科研骨干 |
4.3.4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 |
4.3.5 加大海洋教育宣传力度,增强民众海洋保护意识 |
4.3.6 完善海洋生态监管法治建设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国土空间规划下大连多式联运发展的空间战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持续增长的国内沿海港口货运吞吐量 |
1.1.2 需要转型升级的大连港铁联运体系 |
1.1.3 积极倡导多式联运建设的国家政策 |
1.1.4 被国土空间规划释放的多式联运内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多式联运概念界定 |
1.3.1 多式联运的定义 |
1.3.2 多式联运的路径 |
1.3.3 多式联运的设施 |
1.4 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多式联运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
2.1 国内外多式联运与枢纽经济的相关研究 |
2.1.1 多式联运与内陆港型枢纽 |
2.1.2 多式联运与海港型枢纽 |
2.2 国内外多式联运与空间优化的相关研究 |
2.2.1 区域与路径优化 |
2.2.2 节点与基础设施 |
2.3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2.4 国外多式联运的实践案例 |
2.4.1 “孟菲斯”美国空港的崛起 |
2.4.2 鹿特丹港的核心竞争力 |
2.4.3 德国多式联运常态化发展 |
2.5 国内多式联运的实践案例 |
2.5.1 郑州物流产业建设对标“孟菲斯” |
2.5.2 青岛港升级转型初步成果 |
2.5.3 “枢纽重庆”的多式联运建设 |
2.6 成功案例的重要启示 |
3 大连多式联运的发展环境 |
3.1 国土空间规划下对多式联运的再认识 |
3.1.1 国土空间规划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
3.1.2 国土空间规划的政治内涵 |
3.1.3 国土空间规划的生态内涵 |
3.1.4 国土空间规划的经济内涵 |
3.1.5 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角度分析多式联运 |
3.2 国土空间规划对多式联运的空间发展影响 |
3.3 大连区域物流角色的战略定位背景 |
3.3.1 设施发展历程 |
3.3.2 地理区位优势 |
3.3.3 城市经济环境 |
3.3.4 政策指导积极 |
3.4 搭乘“一带一路”的发展新机遇 |
3.4.1 “三星班列”与“辽满欧” |
3.4.2 辽海欧 |
3.4.3 其他班列 |
4 大连市区多式联运的设施现状与问题 |
4.1 货运陆路体系 |
4.1.1 高速公路空间现状 |
4.1.2 铁路发展空间现状 |
4.1.3 道路体系问题总结 |
4.2 沿海港口体系 |
4.2.1 港口体系空间现状 |
4.2.2 港口与城市社会经济 |
4.2.3 主体港区空间规模探究 |
4.2.4 港口问题总结 |
4.3 空港 |
4.3.1 空港发展空间现状 |
4.3.2 空港问题总结 |
4.4 物流场地 |
4.4.1 物流场地空间现状 |
4.4.2 大连市物流场地空间特征 |
4.4.3 物流场地问题总结 |
4.5 大连物流场地面积与城市经济的相关性 |
4.6 本章小结 |
5 大连市域多式联运体系建设现状 |
5.1 大连在部署物流节点 |
5.1.1 大连金州湾新机场 |
5.1.2 太平湾港区 |
5.1.3 栗子房(海洋红)港区 |
5.2 完善大连港口体系建设 |
5.2.1 港口功能调整 |
5.2.2 港务机构改革 |
5.3 多式联运体系建设的空间格局 |
5.4 本章小结 |
6 多式联运空间发展战略探索 |
6.1 国土空间规划下联运设施体系的空间发展战略 |
6.1.1 现状设施问题总结 |
6.1.2 完善多式联运现状设施 |
6.1.3 现状体系问题总结 |
6.1.4 加快大连联运体系建设 |
6.2 国土空间规划下大连多式联运的未来发展探索 |
6.2.1 大连港逐步向第四代港口转型 |
6.2.2 大连联运体系实现海陆空“三港联动”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文的局限性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名词解释 |
附录B 图片说明 |
附录C 表格说明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基于街道尺度的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研究 ——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活力 |
2.1.2 城市人居环境 |
2.1.3 城市人居环境活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健康城市理论 |
2.3 城市活力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4 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现状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2.5 研究述评 |
2.6 本章小结 |
3 城市人居环境活力定量评估方法 |
3.1 研究区域 |
3.2 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构建原则 |
3.2.2 指标体系 |
3.3 数据来源与方法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测度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空间格局 |
4.1.1 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空间分异特征 |
4.1.2 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空间聚类特征 |
4.1.3 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空间分布特征 |
4.2 城市人居环境活力影响因素 |
4.2.1 影响因子选取 |
4.2.2 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
4.2.3 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
4.3 城市人居环境活力提升建议 |
4.3.1 塑造城市个性,营造城市品牌 |
4.3.2 依托基础条件,推进联动合作 |
4.3.3 制定规划战略,引导城市发展 |
4.3.4 宣传终身教育,提高文化水平 |
4.4 本章小结 |
5 城市人居环境活力应用前景 |
5.1 政府决策方面 |
5.2 城市规划方面 |
5.3 居民生活方面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讨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城市色彩及相关理论研究 |
1.2.2 意象相关理论研究 |
1.2.3 建筑、城市和景观色彩意象理论研究 |
1.2.4 既有研究总结及本文研究观点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市色彩 |
1.3.2 意象 |
1.3.3 城市色彩意象 |
1.3.4 模式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理论框架 |
2.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 |
2.1.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参照 |
2.1.2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应用 |
2.2 模式理论 |
2.3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沿革 |
3.1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萌芽期(1898年之前) |
3.1.1 汉建城邑 |
3.1.2 石筑山城 |
3.1.3 辽南方城 |
3.2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形成期(1898年至1945年) |
3.2.1 沙俄租借时期(1898年至1904年) |
3.2.2 日本占领时期(1905年至1945年) |
3.3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调整期(1945年至1990年) |
3.3.1 新中国建立前后(1945年至1952年) |
3.3.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至1957年) |
3.3.3 “大跃进”、“大调整”和“文革”时期(1958年至1977年) |
3.3.4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1990年) |
3.4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多元发展期(1990年至今) |
3.5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阶段特征与演变规律 |
3.6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意象的历史模式要素 |
3.7 本章小结 |
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视觉物象 |
4.1 调查样本的选择 |
4.1.1 调查样本确立基础 |
4.1.2 大连城市基础概况 |
4.1.3 色彩调研内容 |
4.2 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 |
4.2.1 色彩调查方法 |
4.2.2 色彩调查技术手段 |
4.2.3 色彩信息参数管理 |
4.3 色彩要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1 自然环境色彩要素 |
4.3.2 人文环境色彩要素 |
4.3.3 人工环境色彩要素 |
4.4 大连城市色彩体系的总体色谱 |
4.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 |
4.6 本章小结 |
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境界 |
5.1 城市色彩的认知意象研究 |
5.1.1 调查内容与步骤 |
5.1.2 相关理论阐述 |
5.2 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意象 |
5.2.1 万能视角下的大连城市色彩 |
5.2.2 立面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
5.2.3 街景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
5.2.4 不同视角下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体验 |
5.3 城市色彩的情感意象研究 |
5.3.1 调查目的 |
5.3.2 调查设计 |
5.3.3 数据采集 |
5.4 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认知模型 |
5.4.1 过程分析 |
5.4.2 理论检验与模型构建 |
5.5 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
5.5.1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评价主体 |
5.5.2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
5.5.3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发生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6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 |
6.1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影响要素 |
6.1.1 城市的自然环境要素 |
6.1.2 城市的时空发展过程 |
6.1.3 公众的城市行为活动 |
6.1.4 城市功能的演进变化 |
6.2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演变要素 |
6.2.1 物质空间的更新 |
6.2.2 文化内涵的传承 |
6.2.3 经济社会的发展 |
6.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观念要素 |
6.3.1 视觉感知 |
6.3.2 美学符号 |
6.3.3 文化经历 |
6.3.4 共情体验 |
6.3.5 多维融合 |
6.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结构组织 |
6.4.1 意象构成的纵轴: 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的延伸 |
6.4.2 意象构成的横轴: 外来文化向本体文化的延伸 |
6.4.3 意象构成的竖轴: 具象表达向逻辑表达的延伸 |
6.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意义 |
6.5.1 理论层面 |
6.5.2 实践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建筑色彩调查数据 |
附录B 色彩数据分析样本 |
附录C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大连甘井子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简介 |
1.2.2 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1.2.3 规划实施评价指标权重研究 |
1.2.4 规划实施评价方法研究 |
1.2.5 小结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大连市甘井子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括 |
2.1 自然与区位概括 |
2.1.1 地理区位 |
2.1.2 行政区划 |
2.1.3 自然地理环境 |
2.1.4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2.2 发展历程 |
2.2.1 功能分区 |
2.2.2 土地政策 |
2.2.3 全域城市化 |
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关概念和理论 |
3.1 基本概念 |
3.1.1 土地利用 |
3.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3.1.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
3.2 理论基础 |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2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3.2.3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理论 |
3.2.4 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理论 |
3.2.5 动态管理理论 |
4 规划评价体系构建和方法 |
4.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1 系统性原则 |
4.1.2 科学性原则 |
4.1.3 可操作性原则 |
4.1.4 可比性原则 |
4.2 评价指标选取 |
4.3 AH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3.1 权重值的确定方法 |
4.3.2 AHP法简介 |
4.3.3 AH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过程 |
4.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法 |
4.4.1 评价方法比较 |
4.4.2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
4.4.3 规划评价实施标准 |
5 大连市甘井子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分析与结果评价 |
5.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数据预处理 |
5.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分析 |
5.2.1 用地规模指标执行程度分析 |
5.2.2 用地结构和布局变化分析 |
5.2.3 节约集约用地程度分析 |
5.2.4 规划实施效益分析 |
5.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
5.3.1 准则层评价结果 |
5.3.2 综合评价结果 |
5.4 分析与讨论 |
5.4.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5.4.2 与大连市其他县区规划实施的空间分析比较 |
5.4.3 规划实施措施执行情况分析 |
5.4.4 土地利用主要问题 |
5.4.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分析 |
6 大连市甘井子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提升与对策建议 |
6.1 注重生态合理规划 |
6.2 规划实施保障途径 |
6.3 政策保障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战略性新兴产业视域下大连甘区企业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的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的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1.4.1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 基本概念与相关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 |
2.1.2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概念界定 |
2.2 基础理论依据 |
2.2.1 生命周期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技术创新理论 |
3 战略性新兴产业视域下大连甘区企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
3.1 大连市甘井子区概况 |
3.2 大连市甘区企业发展现状 |
3.2.1 企业涉及领域广泛,科技力量不断增强 |
3.2.2 经济产值持续攀升,企业效益运行良好 |
3.2.3 载体平台加快建设,资金支持力度加大 |
3.2.4 重点产业特色鲜明,竞争能力显着提升 |
3.3 大连市甘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企业起步较晚,产业基础比较薄弱 |
3.3.2 创新能力不足,产品能级整体不高 |
3.3.3 融资渠道单一,企业资金获得性低 |
3.3.4 制度环境不完善,基础设施不配套 |
3.3.5 产业集群度低,企业存在重复建设 |
4 大连甘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案例研究 |
4.1 案例选择 |
4.2 案例描述 |
4.3 案例分析 |
5 战略性新兴产业视域下甘区企业发展路径 |
5.1 加强企业分类指导,提升企业整体实力 |
5.2 集聚创新发展要素,培育关键核心技术 |
5.3 实行产学研间合作,成立企业技术联盟 |
5.4 增加企业资金投入,拓宽融资循环渠道 |
5.5 增强自身应变机制,加快路径动态转换 |
5.6 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优化人员福利待遇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大连市税务营商环境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和理论 |
1.2.1 营商环境 |
1.2.2 税务营商环境 |
1.2.3 税收负担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大连市税务营商环境现状调查设计 |
2.1 调查设计依据 |
2.1.1 理论依据 |
2.1.2 政策法规依据 |
2.2 访谈与问卷设计 |
2.2.1 访谈设计 |
2.2.2 调查问卷设计 |
2.3 预测试问卷分析 |
2.3.1 预测调查量表的发放与样本统计 |
2.3.2 项目分析 |
2.3.3 信度检验 |
2.3.4 效度检验 |
2.4 正式问卷发放与访谈情况 |
2.4.1 正式问卷发放 |
2.4.2 问卷样本统计 |
2.4.3 访谈情况汇总 |
3 大连市税务营商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大连市税务营商环境总体满意度评价 |
3.1.1 大连市税务营商环境满意度总体概况 |
3.1.2 大连市税务营商环境各维度的调查结果 |
3.2 大连市税务营商环境现存问题 |
3.2.1 企业“费负”负担较重 |
3.2.2 税收优惠政策缺乏地方性特色 |
3.2.3 纳税人学习成本较高 |
3.2.4 政府各部门间协作较弱 |
3.3 大连市税务营商环境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税收政策针对性不足 |
3.3.2 税费征收政策执行有待完善 |
3.3.3 税务软件更新升级过快 |
3.3.4 政府主导的部门协作能力不足 |
4 大连市优化税务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
4.1 “放”要到位而不越位 |
4.1.1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
4.1.2 减少和优化税务行政审批 |
4.1.3 推进税收信息化电子化 |
4.1.4 打造同城通办服务窗口 |
4.2 “管”要放权而不放责 |
4.2.1 统一享受政策口径 |
4.2.2 建立健全税收执法监督机制 |
4.2.3 实行税收权力和责任清单 |
4.2.4 建立信用动态监管方式 |
4.3 “服”要简政而不减效 |
4.3.1 加强政策专题培训 |
4.3.2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
4.3.3 开展便民春风行动 |
4.3.4 强化部门协同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连市税务营商环境现状调查税务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B 大连市税务营商环境现状调查纳税人访谈提纲 |
附录C 纳税人对于大连市税务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问卷(预测试问卷) |
附录D 测试样本项目区分度分析 |
附录E 纳税人对于大连市税务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问卷(正式问卷) |
致谢 |
四、大连市甘井子区产业结构的动态分析与发展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减灾研究[D]. 朱霞.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2]基于POI的城市功能区识别及时空演变分析 ——以大连市为例[D]. 高一冉.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3]大连市制造业的集聚与其能源效率研究[D]. 焦静.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大连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与预警研究[D]. 郭宇剑.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国土空间规划下大连多式联运发展的空间战略探究[D]. 张羿.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基于街道尺度的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研究 ——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D]. 刘贺.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7]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D]. 林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8]大连甘井子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D]. 王晓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7)
- [9]战略性新兴产业视域下大连甘区企业发展路径研究[D]. 陈苗苗. 大连海洋大学, 2019(03)
- [10]大连市税务营商环境现状调查研究[D]. 李欣蔚.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