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才市场热中有冷(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萍[1](2018)在《“冷”“热”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冷”“热”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组反义词,然而目前尚没有文章就二者使用中的对称与不对称性进行过详尽地考察与研究。由此本文选取“冷”“热”这对反义词为研究对象,以标记理论、对称理论、认知理论和潜显理论为指导,基于CCL语料库的数据统计对“冷”“热”的对称性与不对称性进行系统、全面地考察与分析,并深入地探究二者对称与不对称背后的原因,最终借助对二者对称与不对称成因的挖掘来有效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本文共分为五章,每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对“冷”“热”的研究意义与价值、研究理论与方法、语料来源进行一定的梳理和说明。第二章主要从词法层面对“冷”“热”的对称性与不对称性进行研究。在词汇意义上,“冷”“热”的基本意义是对称的,由基本义延伸而来的引申义部分对称,也有部分不对称。在构词数量上,受义项数量的影响,“热”的构词数量明显多于“冷”。在构词方式上,“冷”“热”所构词都有偏正式、联合式、动宾式、动补式、主谓式和附加式这六种结构类型,在构词形式上表现出“形式对称,语义也对称”“形式对称,语义不完全对称”“形式对称,语义完全不对称”“形式不对称,语义也不对称”和“形式不对称,语义对称”这五种情况。第三章主要从句法层面对“冷”“热”的对称性与不对称性进行研究。首先探讨了“冷”“热”重叠式在充当不同句法成分时的对称与不对称表现。接着考察了“冷”“热”入句后的表现,主要就“冷”“热”在进入到“冷/热+了+N/NP”“V+冷/热+了+N/NP”以及“热了N/NP,冷了N/NP”这三种句法结构中的句法语义表现来分析二者的对称性与不对称性。第四章对“冷”“热”在词法和句法层面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进行解释,说明其产生的原因。二者在使用上的对称性主要是受到语言内部经济原则的制约,人们在进行语言表达时都追求省力、简便。而导致二者在使用上的不对称性的成因则较为复杂,既有语言内部如语义和谐律的制约、语义演变的不同步和反义关系的不唯一性等方面的原因,也有语言外部如认知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第五章考察“冷”“热”的对称与不对称表现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冷”“热”的对称性有利于二语习得者进行对称性类推学习,而二者的不对称性则会对二语习得者的类推学习造成干扰。鉴于此,我们根据上文的分析与研究结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冷”“热”的习得与教学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通过本体研究为实践教学提供服务。第六章对全文的主要观点加以总结,明确本文的研究结论,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刘松涛,吴冰彬,何丽华,吴敬伟[2](2017)在《高职院校“双证书”培育模式困境破解——以金融专业为例》文中指出"双证书"培育模式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主流培育模式,但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一定困境。以金融专业为例,从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职业资格证书、职业生涯规划、公众教育观念、高等教育改革这五个不同层面入手,剖析"双证书"培育模式存在的困境并提出破解对策,希望能够为"双证书"培育模式和高职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
鲁娟,王悦,郭玉峰[3](2014)在《高校本科专业预警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为建立高效灵敏的高校本科专业预警指标体系,确保高校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符合社会需求,通过文献回顾、小型专家会议等,初步建立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组织两轮专家函询,汇总专家意见,最终确立了由市场需求、就业质量、办学质量等3项一级指标以及10项二级指标和4项三级指标构成的高校本科专业预警指标体系。
陈玉莲[4](2013)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广西外语人才供需对接问题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为广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随之而来的对"外语+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的增长也使广西面临复合型外语人才匮乏的巨大压力。为实现广西外语人才供需的"零距离"对接,应通过优化外语专业课程结构、调节英语基础课程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时间、加大实践实训教学和校企合作力度、实现外语人才培养的"四个转变"等方面,加强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
曹洪军[5](2011)在《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就业是民生之本。自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以来,毕业生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实质是人才供需存在各种结构性矛盾,其中专业结构性矛盾则是涉及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普遍性、深层次问题,是长期影响和制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瓶颈”,专门的系统深入研究亟待加强。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指由于高校所供给人才的专业结构及其数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所需求人才的专业结构及其数量错位或互不匹配而产生的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并存的矛盾。可以用多种理论从不同侧面对这一矛盾现象进行剖析。依据高等教育供需理论,由于本科人才培养周期较长,人才供给难以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同步,且高校办学缺少自我约束机制,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技术劳动力市场相互分割,而高校培养的不同专业人才之间的可替代性较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行业的兴衰起落,就必然导致相应技术劳动力市场人才供需失衡。结构性失业理论则从技术劳动力市场的固有分割状态和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特征并不能实现完全对接、人才供给结构难以与需求结构变化同步的角度解释了专业结构性矛盾现象。根据信号及筛选理论的观点,高校设置的专业门类和学生所学专业类别具有强烈的信号功能,但社会需求是不断变动的,依据学生所学专业作来筛选毕业生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专业结构性矛盾。虽然专业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为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差异,但成因复杂。不同学科专业人才供需在结构及其数量上失衡是造成专业结构性矛盾的直接缘由。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差异,专业与职业划分标准不同,基于学科划分的专业结构与基于社会分工的职业结构不同,这是产生专业结构性矛盾的深层根源。人才培养体制及机制改革滞后于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改革,市场化人才配置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及高校办学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这是导致专业结构性矛盾产生的制度性因素。对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考察表明: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并未产生总量性供需矛盾,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主要体现为专业结构性矛盾。用PEARSON分析法对产业结构调整、人才供给结构变化等因素与专业结构性矛盾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因素对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度不同,这意味着解决专业结构性矛盾不能简单笼统地归结于追求高校人才供给的专业结构及数量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专业结构及数量的绝对平衡,而必须针对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为判断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性矛盾的具体影响因素,构建了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为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提供了帮助。协调专业结构性矛盾,需要采取综合的对策与措施。首先,针对矛盾产生的直接原因,保持高校人才供给的专业结构及数量与社会需求的相对平衡仍然是一个重要前提,具体包括专业招生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率适度挂钩、高校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良性互动等。其次,针对矛盾产生的深层根源,应当保持专业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合理张力,具体包括确立高校办学的战略定位;协调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关系;端正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等。最后,针对矛盾产生的制度性因素,应当积极优化人才配置和专业设置的机制,具体包括完善人才资源的宏观调控机制;健全高校自主办学与自我约束机制;推进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
王祝宁[6](2010)在《关于山东省注册质量工程师知识能力与价值体现的调查统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质量管理早已经由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进入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六西格玛、零缺陷等质量管理方法对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至今已有30多个国家或地区(包含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建立了注册质量工程师资格的考试、注册和岗位准入制度。例如,美国于1966年开始实行注册质量工程师的注册考试制度,日本早在1951年也开始了注册质量工程师考试制度。我国国家人事部和国家质检总局于2001年建立了国家注册质量工程师和助理注册质量工程师的考试制度。截止2009年,全国累计有52.9万多人次报名考试,32万多人次实际参加考试,8.4万多人取得了资格证书。山东省作为北方制造业经济发展的大省,也取得了显着成效,9年间,共有50540人次报考,34166人次参加考试,8334人拿到了资格证书,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为我国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产品质量的保证起到了人才基础的保障作用。本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论文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质量以及企业质量管理发展形势,并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归纳了国内及省内注册质量工程师资格考试现状,另一方面归纳了在当前质量及质量管理发展形势下企业、社会、管理者及注册质量工程师本人对注册质量工程师等质量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在社会以及企业内的价值体现等状况,并进一步总结了关于论文内容研究的现状,评价了当前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趋势与方向;另外,说明了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二部分,论文进行了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调查过程的分析。一方面为能详细、深入的了解当前山东省注册质量工程师知识能力与知识结构以及对其价值体现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当前注册质量工程师的有效作用,发挥更大的实际意义,本文选取了从注册质量工程师和单位管理者两个角度去进行调查,针对两个角度的特点,分别设计了相应的问卷,并对两种问卷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另一方面依据第二章设计的两种调查问卷,从全省各地市选取一定数量的注册质量工程师和单位管理者进行调查,对抽样、调查过程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第三部分,论文是调查内容的统计与分析,针对第三章调查结果,通过对问题的定量化处理,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首先是对注册质量工程师个人的意见进行了处理,以期了解当前山东省注册质量工程师的知识能力和知识结构,以及对其个人职业技术资格取得后的自我价值体现的认同与意见等;其次是对注册质量工程师所在单位的管理者的意见进行了归纳,了解注册质量工程师所在单位管理者对注册质量工程师资格专业技术人员的价值体现及其相关内容的反映;第三是对注册质量工程师个人与注册质量工程师所在单位管理者的观点的对比分析,并深入了解了各方面因素对当前山东省注册质量工程师价值体现的影响关系。第四部分,一方面对论文过程中的统计与分析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调查结果统计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另一方面对论文的整体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论文进一步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对山东省内注册质量工程师的知识能力、知识结构以及注册质量工程师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和产品质量保证方面的价值体现做出了实证调查;首次构建了注册质量工程师的知识能力、知识结构与注册质量工程师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和产品质量保证方面价值之间的关系分析成果,并对当前注册质量工程师等质量专业技术人才在价值体现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蔡海生,陈文新,张学玲[7](2010)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与预警的思考》文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通过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学校、院系等三级评估体制,从社会就业环境、高校大学生就业组织工作、高校办学质量、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毕业生自身状况和就业心态、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方面形成评估体系,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的,结合社会、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情况,从就业制度、就业市场、信息网络、就业心态、专业设置、学生质量、诚信教育等方面形成预警机制。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业不公平、就业不诚信等现实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和办法,服务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局,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促进高校合理办学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冯程[8](2009)在《公务员退出机制障碍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公务员退出机制是公务员“进、管、出”三个环节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对“进、管”两个环节的研究和实践已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而对出口的研究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明显滞后。由于绩效考核机制的不健全和对公务员退出行为进行观念上的抵制等原因致使公务员退出机制实施起来困难重重。而当前服务型政府的推进、政府改革的深入、公务员管理制度的创新迫切需要一个高绩效的政府,一支高绩效的公务员队伍。公务员素质的提升、潜力的发挥与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完善和健全有着莫大的关系。党中央也深刻意识到公务员退出机制在当前形势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最近出台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明确提出,今后要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完善是必要的、可行的,但在现实中却运行不畅、执行不力。关键问题是观念和体制的落后。因此本文采用归因方法对公务员退出机制障碍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障碍的根源,在吸收国外公务员退出制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了对策:消除官本位意识、更新观念,健全和完善公务员退出的法律、法规,严把入口关、推进公务员管理制度的创新,公务员退出机制各项配套措施的创新。通过该论文的撰写,力图让相关部门意识到当前公务员退出机制中存在的障碍问题,意识到要从完善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制度环境、强化公务员退出理念等方面入手。
杨明东,邢瑞芳[9](2006)在《十六大以来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新举措及其反思》文中认为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地方政府、高校在明确大学生创业的地位,在资金、税收以及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等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如何完善和落实这些政策上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罗慧慧[10](2006)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从1999年开始,我国大学本科进行了全面扩招,2006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413万,随之相伴随的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成因的分析和研究,试图对大学生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使用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若干对策思考。论文分析了扩招前后大学生总量的变化,大学生就业的总体概况,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笔者认为,经过几年扩招后的适应,大学生就业逐渐从“盲从”走向“理性”,就业心态更趋积极,创业观念加强。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突出问题表现在总量、结构、配置效率三个方面。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学生本身、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就业观念不适应,就业与择业心理存在障碍,学生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学生数量在短时期内骤然增加的情况下,学校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就业指导不适应;大学生评价机制不合理,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社会诚信机制欠缺,法制不健全,我国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在以上现状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若干对策。包括重点培养大学生的能力、个性、心态;以市场为导向,对学校的专业设置、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调整;在社会环境与社会氛围、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建设、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完善等方面进行努力。
二、人才市场热中有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才市场热中有冷(论文提纲范文)
(1)“冷”“热”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四节 语料来源 |
第一章“冷”“热”在词法层面的对称与不对称 |
第一节“冷”“热”基本性质的界定 |
第二节“冷”“热”在意义上的对称与不对称 |
第三节“冷”“热”在构词数量上的对称与不对称 |
第四节“冷”“热”在构词方式上的对称与不对称 |
第五节“冷”“热”所构词在形式与意义上的对称与不对称 |
第二章“冷”“热”在句法层面的对称与不对称 |
第一节“冷”“热”重叠式的对称与不对称 |
一、重叠式“冷冷的”“热热的”充当定语时的对称与不对称 |
二、重叠式“冷冷地”“热热地”充当状语时的对称与不对称 |
三、重叠式“冷冷的”“热热的”充当补语时的对称与不对称 |
四、重叠式“冷冷的”“热热的”充当谓语时的对称与不对称 |
第二节“冷/热+了+N/NP”结构在使用上的对称与不对称 |
一、“冷/热+了+N/NP”自身结构的特点 |
二、“热了N/NP,冷了N/NP”结构的特点 |
三、“V+冷/热+了+N/NP”结构的特点 |
第三章“冷”“热”对称与不对称的动因 |
第一节 语言内部原因 |
一、语言的经济原则 |
二、语义演变的不同步 |
三、反义关系的不唯一性 |
四、语义和谐律的制约 |
五、语言的显性和潜性 |
第二节 语言外部原因 |
一、认知原因 |
二、心理原因 |
第四章“冷”“热”的对称性与不对称性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
第一节 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对称性类推策略 |
第二节 不对称对类推策略的干扰 |
第三节 反义词“冷”“热”的教学建议 |
一、重视“冷”“热”的词义教学 |
二、重视“冷”“热”的语境教学 |
三、重视“冷”“热”的反义网络教学 |
四、重视“冷”“热”的英汉对比教学 |
五、重视“冷”“热”的课堂操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高职院校“双证书”培育模式困境破解——以金融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院校“双证书”培育模式 |
(一)“双证书”培育模式的由来 |
(二)“双证书”培育模式的优势 |
1.“双证书”培育模式符合高职教育发展方向 |
2.“双证书”培育模式契合市场需求变化趋势 |
3.“双证书”培育模式凸显高职教育自身特点 |
二、高职院校“双证书”培育模式面临的困境 |
(一)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层面 |
1. 高校对待校企合作存在错误观念 |
2. 企业受到成本拖累参与动力不足 |
3. 政府参与校企合作深度存在不足 |
(二)职业资格证书层面 |
1. 部分职业资格证书已被取消 |
2. 职业资格证书价值两极分化 |
3. 职业资格证书市场认可度下降 |
(三)职业生涯规划层面 |
1.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够明确 |
2. 学生对于自身能力评估存在不足 |
3. 学生未把握好职业生涯规划时间节点 |
(四)公众教育观念层面 |
1. 社会公众对待高职教育作用存疑 |
2. 高职教育难获社会公众大力支持 |
(五)高等教育改革层面 |
1.“双师型”教师队伍配备不足 |
2. 开放式高职教育体系尚未建立 |
三、破解高职院校“双证书”培育模式困境的对策 |
(一)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层面 |
1. 高校应主动转变校企合作中的错误观念 |
2. 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应更加具备战略眼光 |
3. 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应发挥牵头协调作用 |
(二)职业资格证书层面 |
1. 高校应实行职业技能与职业证书配套教学 |
2. 政府应继续完善职业资格认证改革相关工作 |
3. 学生应根据自身和外部条件理性对待考证 |
(三)职业生涯规划层面 |
1. 高校应根据学生实际辅助制定职业目标 |
2. 高校应采取多途径增设职业能力评估课程 |
3. 高校应辅助学生把握职业生涯规划时间节点 |
(四)公众教育观念层面 |
1. 各方以切实行动推动社会教育观念更新 |
2. 高校应根据教育环境变化推动教学创新 |
(五)高等教育改革层面 |
1. 各方联合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2. 政府加快构建开放式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
(3)高校本科专业预警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指标体系的初步拟制 |
1.2.2 专家咨询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咨询结果 |
2.2 确定高校本科专业预警指标体系 |
3 讨论 |
3.1 预警指标的选择 |
3.2 高校本科专业预警指标体系的内涵 |
3.2.1 市场需求 |
3.2.2 就业质量 |
3.2.3 办学质量 |
3.3 预警指标体系的运行 |
(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广西外语人才供需对接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外语人才再定位:复合型外语人才 |
(一)外语+相关学科专业知识 |
(二)小语种+英语、英语+小语种 |
(三)外语1+外语2(+……+外语n)+其他专业知识 |
二、广西外语人才供给现状 |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广西外语人才需求情况 |
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广西外语人才供需对接策略 |
(一)进一步优化外语专业课程结构 |
(二)减少英语基础课程教学时间,增加专业英语教学时间 |
(三)加大实践实训教学和校企合作力度 |
(四)实现外语人才培养的“四个转变” |
(5)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2 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理性之思 |
2.1 宏观背景:现阶段我国就业的总体形势 |
2.2 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面面观 |
2.3 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瓶颈:专业结构性矛盾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解析 |
3.1 与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性矛盾相关的概念界定 |
3.2 对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的多维解析 |
3.3 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产生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专业结构性矛盾实证分析——以江苏高校为例 |
4.1 江苏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总体状况分析 |
4.2 专业结构性矛盾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 |
4.3 不同学科专业就业率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对策与措施: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性矛盾的协调 |
5.1 形成专业招生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率适度挂钩机制 |
5.2 建立高校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良性互动机制 |
5.3 保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合理张力 |
5.4 人才资源配置和专业设置机制的优化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 |
6.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关于山东省注册质量工程师知识能力与价值体现的调查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国际国内的质量形势 |
1.1.2 国内注册质量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状况 |
1.1.3 山东省注册质量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现状 |
1.2 研究的现状 |
1.2.1 当前的研究现状 |
1.2.2 对当前研究现状的分析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与论文框架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当前国内注册质量工程师现状的理论观点 |
2.1 当前国内注册质量工程师考试合格率不高 |
2.2 当前国内注册质量工程师价值体现认可度有限 |
第三章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 注册质量工程师卷的设计 |
3.1.1 问卷设计的思路与定量 |
3.1.2 问卷 |
3.1.3 问卷的说明 |
3.2 单位管理者卷的设计 |
3.2.1 问卷设计的思路与定量 |
3.2.2 问卷 |
3.2.3 问卷的说明 |
第四章 问卷的调查 |
4.1 注册质量工程师卷调查过程 |
4.1.1 调查方法的确定 |
4.1.2 调查样本容量的确定 |
4.1.3 调查过程的说明 |
4.2 单位管理者卷调查过程 |
4.2.1 调查方法的确定 |
4.2.2 调查样本容量的确定 |
4.2.3 调查过程的说明 |
第五章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5.1 注册质量工程师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5.1.1 样本的统计分析 |
5.1.2 调查问题的频数统计分析 |
5.1.3 开放性问题的分析 |
5.2 单位管理者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5.2.1 样本的统计分析 |
5.2.2 单位管理者卷相关问题的统计与分析 |
5.2.3 开放性问题的分析 |
5.3 调查结果的交叉统计分析 |
5.3.1 个人对注册质量工程师价值体现的认知分析 |
5.3.2 个人对注册质量工程师价值体现回报的认知分析 |
5.3.3 注册质量工程师知识能力对其价值体现的影响 |
5.3.4 注册质量工程师知识结构对其价值体现的影响与对策 |
5.3.5 单位管理者对知识体系了解程度与注册质量工程师价值体现的关系 |
5.3.6 单位规模对注册质量工程师价值体现的影响 |
5.3.7 单位管理者及注册质量工程师对注册质量工程师价值体现的差异 |
第六章 调查统计结果的归纳与建议 |
6.1 注册质量工程师卷统计结果的归纳与建议 |
6.1.1 注册质量工程师与地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
6.1.2 注册质量工程师文化程度仍需提高 |
6.1.3 注册质量工程师所在单位性质集中于民营企业 |
6.1.4 注册质量工程师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至关重要 |
6.1.5 注册质量工程师激励政策应进一步加强 |
6.2 单位管理者卷统计结果的归纳与建议 |
6.2.1 单位管理者需加强对资格考试知识体系的了解 |
6.2.2 单位管理者对注册质量工程师价值体现的认知不够 |
6.2.3 单位管理者应进一步认识注册质量工程师的价值体现 |
6.2.4 注册质量工程师与其他职业资格相比显示优势 |
6.2.5 单位管理者对注册质量工程师价值表现情况的评价 |
6.2.6 注册质量工程师再就业机会方面体现明显优势 |
6.3 调查结果的交叉统计统计结果的归纳与建议 |
6.3.1 注册质量工程师对个人价值体现的认识变化 |
6.3.2 注册质量工程师收入的变化 |
6.3.3 注册质量工程师知识能力对价值体现的影响 |
6.3.4 注册质量工程师知识结构对价值体现的影响 |
6.3.5 单位规模对注册质量工程师价值体现的影响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近期已发表或出版的与申请学位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专着或其他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与预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的分析 |
1.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的原则 |
2.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的内容 |
3.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的途径 |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预警机制的分析 |
1.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预警的基本原则 |
2.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预警的主要内容 |
3. 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途径 |
(8)公务员退出机制障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述评 |
(二) 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 公务员与公务员退出 |
(二) 公务员退出机制 |
二、理论基础 |
(一) 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三) 公共选择理论 |
第二章 我国公务员退出机制的现状及其障碍表现 |
一、我国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内涵 |
二、我国公务员退出机制的现状 |
三、公务员退出机制障碍表现 |
第三章 公务员退出机制障碍之观念因素分析 |
一、“官本位”思想的残留 |
二、对退出公务员系统的认识存在偏差 |
三、职业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匮乏 |
四、行政责任意识缺失 |
五、服务理念的匮乏 |
第四章 公务员退出机制障碍之政策因素分析 |
一、公务员退出机制之法律体系不健全 |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 |
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
四、公务员退出机制之激励措施不健全 |
五、公务员退出机制之约束政策不健全 |
六、公务员退出机制之人才市场政策不健全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对策 |
一、消除官本位意识,树立正确的行政职业观 |
二、健全和完善公务员退出的法律法规 |
三、严把入口关,推进公务员管理制度的创新 |
四、公务员退出机制各项配套措施的创新 |
五、完善公务员退出机制相关政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10)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理论分析 |
1.1 就业理论 |
1.2 劳动力市场及其理论 |
1.3 产业结构理论 |
2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 |
2.1 大学生总量的变化 |
2.2 大学生就业的总体情况 |
2.3 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
3 构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
3.1 “三个不适应”是就业难的个人原因 |
3.2 专业、课程设置不当及就业管理落后是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
3.3 经济发展水平低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是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
4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
4.1 全面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
4.2 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和培养模式 |
4.3 强化大学生就业的经济社会和法律制度支持 |
结语 |
注释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人才市场热中有冷(论文参考文献)
- [1]“冷”“热”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D]. 张志萍.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7)
- [2]高职院校“双证书”培育模式困境破解——以金融专业为例[J]. 刘松涛,吴冰彬,何丽华,吴敬伟.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7(01)
- [3]高校本科专业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 鲁娟,王悦,郭玉峰. 基础医学教育, 2014(12)
- [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广西外语人才供需对接问题探讨[J]. 陈玉莲. 广西社会科学, 2013(11)
- [5]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D]. 曹洪军. 中国矿业大学, 2011(03)
- [6]关于山东省注册质量工程师知识能力与价值体现的调查统计研究[D]. 王祝宁. 山东大学, 2010(03)
- [7]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与预警的思考[J]. 蔡海生,陈文新,张学玲.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0(04)
- [8]公务员退出机制障碍问题研究[D]. 冯程. 苏州大学, 2009(10)
- [9]十六大以来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新举措及其反思[J]. 杨明东,邢瑞芳. 当代经理人, 2006(21)
- [10]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 罗慧慧. 华中科技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