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小型污水处理站若干问题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仇冬[1](2021)在《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余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乡村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对乡村人居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在关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提质升级的同时,也要加强乡村基层设施的建设,培育村民的人居环境保护意识。目前国内关于乡村人居环境的相关研究较多停留在乡村建设标准上,对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较多,对县域和村域层面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较多,但对西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尤其是镇域层面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较少。本文选取位于黄土高原泾河川地的甘肃省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实际规划项目为研究基础,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分析该区域乡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从整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特征、乡村人居环境特征等出发,研究其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乡村人居环境的自然、社会、文化、居住、设施五个方面的现状问题,提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规划策略,以期为黄土高原泾河川地区域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对乡村人居环境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对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通过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案例,为平凉市四十里铺镇的乡村提供理论及实践支撑。其次选取三种类型的乡村作为典型研究对象,通过层次分析法、村民访谈记录和调研问卷法,对平凉市四十里铺镇的三种类型乡村的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城镇带动服务型的乡村、园区依附型的乡村以及农业发展型的乡村人居环境均呈现出不同现实问题的研究结论。最后,结合现状调研与指标量化分析,提出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总体框架思路,并分析不同类型乡村的人居环境影响因素、发展类型方向与整治模式,提出适用于不同类型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策略与实证研究。以期为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指导,并为同类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整治规划思路。
钟威[2](2021)在《好氧颗粒污泥集成式反应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对于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逐步提高,污水处理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同时我国的污水排放标准也在逐年提升。与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相比,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具备泥水分离快、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后处理环节少等优势,但目前我国未能实现此项技术的工程应用。受限于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的特殊流场条件,反应器结构通常为大高径比的圆柱形,在工程应用中,该结构类型的反应器制造难度大、制造成本高。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结构的反应器,将极大程度上推动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工程应用。本文中,我们首先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圆柱型反应器和正四棱柱型反应器开展三维气液两相数值模拟,探究了不同截面类型反应器内部气液两相流场状态和湍动能分布。研究表明,两种反应器内部的气液两相流动状态具有相似性,径向的液速分布规律也较为相似。圆柱型反应器比正四棱柱型反应器的流场状态均匀性更好,液相湍动能更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了正四棱柱型反应器也具有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成型的特殊流场状态,为后续开展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小型化试验奠定了基础。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原水,利用正四棱柱型反应器开展了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小试。培养结果表明,污泥颗粒化成型在34天左右,反应器运行共74天,最终得到了粒径0.8mm~2.0mm的污泥。培养得到的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好,污染物去除能力强,成熟后的污泥沉降速度稳定在42m/h,污泥体积指数为47mL/g,出水中COD、总氮和氨氮等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为96%、93%和97%,通过培养小试证明了正四棱柱型反应器内部的流场环境适宜于好氧颗粒污泥成型和生长。设计并搭建好氧颗粒污泥培养中间性试验平台,开展了污泥培养中试。试验中培养第40天时已发现了明显的颗粒状污泥,培养60天后反应器内污泥体积指数和污泥浓度分别为62mL/g和2510mg/L,出水中COD、总氮和氨氮去除率分别为90%、85%和93%。在中试规模下的反应器中顺利培养出了成熟的颗粒污泥,证明了正四棱柱型反应器用于该技术的可行性。提出了一套完善的好氧颗粒污泥集成式反应器系统设计方案,包括了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工艺系统、反应器主体结构、曝气系统、组间集成方案等。通过采用集成式反应器特有的运行方式,可实现污水处理系统的近似连续运行,解决了由设备间歇性运行带来的诸多问题,为推动此项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文振华[3](2021)在《白龙湖年度生态环境保护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白龙湖位于甘肃、陕西、四川三省交界处,是甘陕川结合部最大的人工湖泊。白龙湖库区水域面积近79万平方公里,流域范围广阔,地形、地貌复杂,物种丰富多样。是连通其周边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间的生态廊道,白龙湖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到流域自身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嘉陵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十三五”期间,白龙湖范围内计划投资7.13亿元,拟使用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3.5亿元,实施项目上百余个,分年度逐步实施,以进一步提升湖区水环境质量。白龙湖年度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是“十三五”期间白龙湖范围内水污染防治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白龙湖年度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为对象,进行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以期实现项目投资绩效目标。通过运用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对白龙湖年度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组织架构、工作分解、项目干系人等情况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规划分析,确定项目投资绩效目标。然后利用头脑风暴法、德菲尔法识别出项目风险管理清单,分析风险因素产生的原因。再利用德尔菲法、P-I风险矩阵法对识别出的项目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分析,分析各风险因素等级。根据风险的等级排序分类,按照轻重缓急分类拟定防控措施和监控反馈机制,并进一步完善项目风险管理体系。根据实施的结果,对项目实施成效进行评价。最后,对白龙湖年度生态环境保护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项目建设单位的管理水平。从风险防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风险的有效应对,改善了项目实施成效,促进了项目投资绩效目标的实现。项目风险管理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可为其他水污染防治项目投资绩效目标的改善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陈智慧[4](2021)在《城镇污水处理厂不同生化单元功能菌群研究》文中提出城镇污水排放标准的提高,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些特殊的流域和地区,实施了更高要求的地方排放标准。活性污泥法是城镇污水处理中应用范围最广的方法,是污水处理厂去除污染物的主要载体,其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优势菌株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以保定市16个农村污水处理站和2个城市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采集了54份活性污泥样品。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污水处理厂和5个农村污水处理站对总氮、氨氮和总磷的处理效果较好,4个农村污水处理站对氨氮和总磷的处理效果较好,但是,对总氮的处理效果不是很理想。(2)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门、纲、属水平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得出,不同生化单元的样品在门水平下的优势菌群没有明显不同,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站)的优势纲为α-变形菌纲,但是有的优势纲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D和N农村污水处理站的优势纲为γ-变形菌纲。(3)α多样性结果表明,Q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物种多样性最大,8个农村污水处理站具有较好的多样性。(4)通过RDA分析得出了,TN和NH4-N对污水处理站活性污泥里微生物的组成影响较大;(5)通过分离培养的方法,对活性污泥里的优势菌种进行功能鉴定,实验筛选出的高效降解菌株分别为K102、E002、G103、B103,对COD、TN、TP和氨氮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49.58%、44.39%、48.58%、21.95%,这些菌株分别来自K、E、G和B农村污水处理站,除氨氮外,去除率均在40%以上。总之,农村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水质和活性污泥上清液具有明显的差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物种多样性比农村污水处理站丰富,群落组成在门水平上,差异不大,纲水平组成略有不同;农村污水处理站具有一些对污染物质具有高效降解功能的菌株;除常规污染物指标监测外,还应对活性污泥的理化性质进行监测和管理。
陈松林[5](2020)在《煤矿供水传输泵站监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传输泵站是煤矿供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保证。但其存在能耗、成本、安全、设备监测监控、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监测量不全面以及集中监控系统缺乏的问题,本文以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桑树坪二号井生产用水传输泵站的供水系统自动化监测监控技术改造项目为依托,利用工业以太网作为传输环节、PLC控制系统作为控制终端、结合数据库OPC等技术,开发了一套具有节能策略的泵站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文中首先对中间水池和高位各水池的供需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PLC控制的泵站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系统上位机采用西门子组态软件进行平台管理,上位机与PLC控制柜通过工业环网连接,实时上传各水池水位、管道流量、设备状态等在线数据,同时实现了远程集中控制。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减轻了劳动强度。在此基础上,结合优化调度理论提出了一种具有节能控制策略的控制算法。在优化调度控制策略研究中,遵照“避峰就谷”原则,建立了以泵组节能和节电两种不同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第一类采用动态规划模型,在离心泵总供水量为定值条件下,建立了求解总供水量在泵组之间的最优分配模型,使得消耗的电能最小;第二类将每个供水周期划分成多段,每时段内电费支出最小的优化问题。该项目成功地进行了实验测试,并顺利地通过了矿方验收。其中,监测监控系统安装于矿区集中控制室,提供了友好直观的人机操作界面,能够实现现场设备状态的实时显示,以及设备远程集中监控和自动化无人值守。该系统操作简便、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的生产效率和自动化集控管理水平。
郭若琪[6](2020)在《青岛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极大改善,广大农民对村庄环境的期待逐渐提高,希望拥有像城市一样干净有序、整洁美丽的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是发展的需要,也是近些年来国家在农村建设方面关注的重点。虽然随着各项治理政策实施,较之前相比农村人居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也是一个不争的实事,存在治理领域推进不均衡、治理成效需提升等问题。文章以青岛市为例,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这一热点问题,对青岛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对策进行思考。笔者先是通过收集、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利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对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及研究领域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同时为后面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通过查阅政府网站资料、对相关单位工作人员访谈等方式,充分分析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出和实施的背景,对青岛全市面上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政策背景、实施的主要内容和措施、农村人居环境管理体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发现在体制机制层面存在的问题。同时,笔者选取青岛市辖区内具有代表性的3个乡镇中的7个村庄进行重点研究,做例证分析,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式,发现并总结出7个村庄在具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个性问题及共性问题。通过对青岛总体治理情况和7个村庄治理情况进行整合,发现青岛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取得很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规划缺失,治理过程出现较多不协调;治理责任单位繁多,治理合力并未形成;农民参与意识不强,村级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治理成效不均衡,污水、改厕、垃圾分类工作还不深入等问题,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是规划引领理念的缺失、跨部门合作体制不健全、合作治理理念欠缺和农村发展水平制约导致的。笔者认为,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完善人居环境治理规划、健全地方人居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完善多元主体参与体系和补齐污水、改厕和垃圾分类短板几个方面来尝试解决。笔者希望能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发现青岛农村在人居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为青岛市及发展水平相当的地区在制定相应政策、采取有关措施解决问题上提供一定参考。
卢迪[7](2020)在《土默特左旗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全面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农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的关键,是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9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均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出要求。本文在系统梳理第一手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从公共管理角度出发,以土默特左旗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8个乡镇为例,主要采取统计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按照“现状分析——发现问题——剖析原因——对策建议”的研究路径,对目前土默特左旗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索,最后在对问题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策措施,为本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提供参考。截至目前,土默特左旗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着村庄总体性规划少,村民环保意识薄弱导致村容村貌差,垃圾、污水、废弃物处理难,技术支撑能力弱,资金投入不足以及机制保障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在公共管理视角下,怎样高效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也顺其自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造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地方政策实操性有限,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旗域规划前瞻性不足、资金扶持力度小,各部门协同机制弱、监管不足,政绩考核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结合土默特左旗农村人居环境实际情况及发展优势,本文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及保障措施,一是要因地制宜制定村庄总体规划,二是要突出村庄特色,提升村容村貌,三是要优化生活垃圾处理流程,四是要按类别进行污水治理,五是要以经济惠民为原则进行厕改和粪污治理,六是要增强农牧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七是要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八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加强监督考核、发挥村民主体作用,九是要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十是要树立良好的政绩观。
靖玉琦[8](2020)在《在产煤矿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 ——以子长市兴旺煤矿为例》文中认为煤炭是我国能源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中国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煤矿环境堪忧,从现阶段来看,我国的煤矿环境治理基本处于后续治理的阶段,这种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煤矿造成的环境污染,但是却会一直处于被动的劣势境地。如何处理好煤矿与其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的关系、建设以人为本的生态景观环境是我们一直致力研究的方向和目标。国外关于煤矿生态环境的修复研究较早,相关研究成果较多,我国也随之开展煤矿环境的修复理论与实践,这些研究对于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具有显着效果,但是对于在产煤矿的环境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矿数量众多,对在产煤矿环境的修复和提升上具有极大的迫切性与必要性。黄土高原煤矿数量众多,本文以黄土高原地区环境问题较突出的在产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的小煤矿的生态和景观现状调研,得出该类煤矿现存的环境问题,如黄土滑坡、地裂缝、地表塌陷、植被类型稀少、缺少景观元素等,并对目前该类煤矿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较为成功的案例进行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并同时反思不足之处,提出在产煤矿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的目标、原则和措施,最后以子长市兴旺煤矿为例进行实践应用,采用“生态+景观”的模式,对于工业广场采取营造生态景观的方式促进生态环境的提升和保护,对于塌陷、滑坡等主要生态类型主要通过生态工程与景观工程结合的方式修复受损环境、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使研究为该类煤矿的生态景观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设计参考,构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统一的煤矿生态景观模式。
黄丹[9](2020)在《农村产业融合对土地多功能利用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农村产业融合是促进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逐渐转变,人们消费升级逐步提速,对农村地域空间的多功能需求不断增长,土地多功能利用也已成为了农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状况对土地多功能利用产生重要影响,土地多功能利用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反向促进作用。现阶段,经营主体更加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组织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本文对不同产业融合组织模式的土地多功能利用绩效进行研究,为提升在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土地多功能利用绩效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首先在阐述农村产业融合及其模式、农村土地多功能利用及其绩效的基础上,从过程与结果两个维度构建了土地多功能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行为—绩效”分析框架从理论上探讨农村产业融合对土地多功能利用绩效的影响;然后,利用湖北省4个农村产业融合典型案例的调查数据,采用基于熵权改进的TOPSIS模型、障碍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就不同农村产业融合组织模式对土地多功能利用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其结论如下:(1)实践中农村产业融合存在多种发展模式。本文以产业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经营主体为切入点,根据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组织形态,将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农户独立经营组织模式、农业企业/合作社规模化组织模式、农户协作经营组织模式。其中,农户协作经营组织模式又分为“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中介组织联动型组织模式和“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一体化组织模式。各模式在经营主体、生产要素来源、经营规模、市场风险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2)本文以土地多功能理论为基础,将土地多功能分为生产功能、生态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休闲观光功能。生产功能是指直接以土地为劳作对象或以土地为载体进行生产活动,为人类提供生活和生产资料的能力;生态服务功能是指土地利用系统为维持生物生存提供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能力;社会保障功能是指土地保障基本社会生活的能力;休闲观光功能是指土地提供娱乐、文化和美学等服务的能力。(3)农村产业融合能够提升土地多功能利用绩效,但不同模式之间的土地多功能利用绩效存在差异。从生产功能绩效来看,除小朱湾这个特殊案例以外,农户协作经营组织模式优于农业企业/合作社规模化组织模式;在农户协作经营组织模式中,“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一体化组织模式更优于“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中介组织联动型组织模式。从生态服务功能绩效来看,农户协作经营组织模式优于农户独立经营组织模式和农业企业/合作社规模化组织模式;在农户协作经营组织模式中,“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一体化组织模式要更优于“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中介组织联动型组织模式。从社会保障功能绩效来看,农户协作经营组织模式优于农户独立经营组织模式和农业企业/合作社规模化组织模式;在农户协作经营组织模式中,“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一体化组织模式要更优于“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中介组织联动型组织模式。从休闲观光功能来看,农户独立经营组织模式优于农业企业/合作社规模化组织模式和农户协作经营组织模式;在农户协作经营组织模式中,“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中介组织联动型组织模式要更优于“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一体化组织模式。总体而言,相比于农业企业/合作社规模化组织模式,农户协作经营组织模式的土地多功能利用绩效水平更高,其中“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一体化组织模式的绩效水平更高。(4)不同产业融合模式的土地多功能利用绩效障碍因子存在差异。农户独立经营组织模式、农业企业/合作社规模化组织模式这两种以农村旅游为主导产业的模式,影响土地多功能利用绩效的障碍因子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加工业生产、生态服务、农户利益分配方面。由此可见,在发展农村旅游产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土地利用的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一体化组织模式、“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中介组织联动型组织模式这两种以农业、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模式,影响土地多功能利用绩效的障碍因子主要集中在餐饮、住宿等非农生产活动方面。由此可见,农村旅游休闲产业对提高土地多功能绩效具有重大意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能忽略农村休闲产业的发展。(5)不同产业融合模式的土地利用多功能绩效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从土地利用多功能绩效的耦合协调度来看,产业融合模式不同,其多功能绩效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也不同,但所有产业融合模式的各功能绩效耦合协调发展的总体水平均不高。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多功能利用总绩效水平越高,多功能绩效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也越高,两者保持了一致性。这表明,要充分发挥农村土地多功能效用,注重土地利用的各种功能耦合协调,进而提高土地多功能利用总绩效水平。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及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农户融入产业链,引导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建立契约型、股权型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第二,跨界配置农业与旅游要素,推进深度融合,形成“农业+”的农村旅游发展态势,积极发展农村休闲旅游,增添农村产业发展新亮点;第三,农村产业融合要注重土地多功能利用,在追求产业发展的同时,应正确把握好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第四,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农村产业融合组织模式,以提高土地多功能利用绩效水平,最终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李昊璋[10](2020)在《平原河网区域的水环境容量研究 ——以嘉兴北部地区为例》文中提出平原河网广泛分布在长江、珠江和淮河流域下游,由于其地势较低、水动力较弱,河网水系自然调蓄能力低下,易聚集大量的沉积物和污染物,污染负荷远超其水环境容量,对生态系统造成很大压力。因此平原湖荡河网地区的水环境容量的研究对于减污控排、合理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搜集等方式,系统地调查了嘉兴北部地区的水环境状况,并将污染源归类为排污口、农田径流、水产养殖、大气沉降、农村径流、城镇径流和畜禽养殖。在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的62个水质监测点的水质结果显示,氨氮、COD和TN在研究期内浓度大幅降低,TP浓度保持稳定;COD和TP的浓度较低,而氨氮和TN的浓度较高,其中几乎所有监测点的TN浓度处于劣Ⅴ类水质标准。根据环境现状的调查,以水功能区划、主要水域类型、土地利用类型、污染源分布以及行政区域划分为主要指标将研究区划分为10个控制单元,其中3个为河流控制单元,7个为湖荡控制单元。本文对区域内的河网和湖荡进行概化,使用SMS建立嘉兴北部地区的水动力与水质的平面模型。模拟结果对实测水质水文数据进行佐证,同时也为嘉兴北部地区的水质预警和水污染总量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将水环境容量进一步细分为理想水环境容量、实际水环境容量和剩余水环境容量。根据控制单元的水域类型采用不同的模型计算水环境容量,总体而言,嘉兴北部区域面临严峻的TN和TP污染局势,且在丰水期内承担污染压力更大;氨氮和COD剩余水环境容量则呈现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的规律,区域内存在剩余水环境容量,不需要削减污染物负荷。最后根据平、枯、丰水期的水环境容量特征对重点控制单元提出针对性的污染削减建议,并总结适用于研究区的水环境改善措施。
二、关于小型污水处理站若干问题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小型污水处理站若干问题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新时代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具有更高要求 |
1.1.2 学科背景:黄土高原泾河川地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急待完善 |
1.1.3 实践背景: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受城镇化影响明显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现状 |
1.3.2 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空间范围与对象界定 |
1.4.1 研究空间范围界定 |
1.4.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3 相关基础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借鉴 |
2.1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1.1 乡村人居环境理论 |
2.1.2 乡村空间规划理论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4 其他相关理论 |
2.2 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解析 |
2.3 国内外相关案例解读 |
2.3.1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案例解读 |
2.3.2 国内乡村人居环境案例解读 |
2.4 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3 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平凉市四十里铺镇现状特征研究 |
3.1.1 区域空间资源特征 |
3.1.2 自然生态资源特征 |
3.1.3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3.1.4 土地资源利用特征 |
3.2 四十里铺镇乡村现状特征研究 |
3.2.1 乡村建设基本情况 |
3.2.2 乡村建设空间特征 |
3.2.3 乡村配套设施现状特征 |
3.3 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的现状调研分析 |
3.3.1 典型村的选择 |
3.3.2 典型村自然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
3.3.3 典型村社会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
3.3.4 典型村文化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
3.3.5 典型村居住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
3.3.6 典型村设施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
3.4 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的现状问题 |
3.4.1 典型村一——清街村人居环境现状问题 |
3.4.2 典型村二——马坊村人居环境现状问题 |
3.4.3 典型村三——军张村人居环境现状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现状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 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
4.1.2 乡村“人居环境”要素相关指标 |
4.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1.4 乡村人居环境评价结果分析 |
4.2 乡村人居环境现状居民满意度评价 |
4.2.1 问卷描述性分析 |
4.2.2 村民对乡村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
4.2.3 村民对乡村居住环境的满意度 |
4.2.4 村民对乡村设施环境的满意度 |
4.2.5 结果分析 |
4.3 乡村人居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政策制度影响 |
4.3.2 规划发展影响 |
4.3.3 内生动力及外部驱动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与实证研究 |
5.1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 |
5.1.1 城镇带动服务型乡村 |
5.1.2 园区依附型乡村 |
5.1.3 农业发展型乡村 |
5.2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策略 |
5.2.1 区域协调的乡村空间规划总体框架 |
5.2.2 城镇带动服务型乡村 |
5.2.3 园区依附型乡村 |
5.2.4 农业发展型乡村 |
5.3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证 |
5.3.1 城镇带动服务型乡村——清街村实证 |
5.3.2 园区依附型乡村——马坊村实证 |
5.3.3 农业发展型乡村——军张村实证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2.1 研究区域创新 |
6.2.2 研究层次创新 |
6.2.3 研究方法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成果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
附录一:村民走访调研 |
附录二:村委会走访调研 |
附录三:实地调研概况 |
致谢 |
(2)好氧颗粒污泥集成式反应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 |
1.2.2 好氧颗粒污泥成型影响因素 |
1.2.3 好氧颗粒污泥中试 |
1.2.4 多相流场数值模拟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小试反应器流场数值模拟 |
2.1 引言 |
2.2 数值模拟方法 |
2.2.1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2.2.2 控制方程 |
2.2.3 湍流模型 |
2.2.4 模拟策略 |
2.3 数值模拟方法验证 |
2.3.1 网格无关性验证 |
2.3.2 时间步长无关性验证 |
2.4 模拟结果分析 |
2.4.1 气相流场 |
2.4.2 液相流场 |
2.4.3 液相湍动能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小试 |
3.1 引言 |
3.2 试验装置 |
3.3 试验过程 |
3.3.1 试验方法 |
3.3.2 污泥驯化过程 |
3.3.3 试验步骤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污泥颗粒化过程 |
3.4.2 污泥微观形态 |
3.4.3 污泥沉降性能 |
3.4.4 污染物处理能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好氧颗粒污泥培养中试 |
4.1 引言 |
4.2 中试系统设计 |
4.2.1 工艺流程设计 |
4.2.2 主体反应器结构设计 |
4.3 试验过程 |
4.3.1 试验方法 |
4.3.2 试验步骤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污泥颗粒化过程 |
4.4.2 污泥沉降性能 |
4.4.3 污染物处理能力 |
4.4.4 试验存在问题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好氧颗粒污泥集成式反应器系统设计 |
5.1 引言 |
5.2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工艺系统设计 |
5.2.1 工艺系统设计思路 |
5.2.2 物理处理过程 |
5.2.3 生物处理过程 |
5.3 集成式反应器主体设计 |
5.3.1 主体结构形式 |
5.3.2 排水口设计 |
5.4 曝气系统结构设计 |
5.5 组间集成方案 |
5.6 集成式反应器运行方案 |
5.7 本章小节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白龙湖年度生态环境保护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工作的背景 |
1.1.2 研究工作的意义 |
1.2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国外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情况 |
1.2.2 国内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情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水污染防治项目及其专项资金 |
2.1.2 绩效和绩效评价 |
2.1.3 水污染染防治项目投资绩效 |
2.2 项目管理 |
2.2.1 项目和项目管理 |
2.2.2 项目管理的分类 |
2.3 项目风险 |
2.3.1 项目风险的定义 |
2.3.2 项目风险的特征 |
2.4 项目风险管理 |
2.4.1 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 |
2.4.2 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 |
2.4.3 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
2.4.4 项目风险分类 |
2.4.5 项目全面风险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项目相关情况介绍 |
3.1 项目基本情况 |
3.1.1 项目背景 |
3.1.2 项目概况 |
3.1.3 项目建设单位情况 |
3.2 项目推进计划及任务 |
3.2.1 项目工作计划活动分解(WBS) |
3.2.2 项目里程碑计划 |
3.3 项目相关干系人及责任 |
3.4 项目组织结构及工作任务 |
3.5 项目投资绩效概述 |
3.6 公司在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项目规划风险管理与风险识别 |
4.1 项目规划风险管理 |
4.1.1 确定关联指标 |
4.1.2 建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 |
4.1.3 风险管理过程及方法 |
4.2 项目风险识别 |
4.2.1 项目风险分类及分布情况 |
4.2.2 确定项目风险清单 |
4.3 项目风险分析 |
4.3.1 进度风险 |
4.3.2 技术风险 |
4.3.3 减排风险 |
4.3.4 成本风险 |
4.3.5 质量风险 |
4.3.6 社会风险 |
4.3.7 安全风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项目风险评估与控制 |
5.1 项目风险评估 |
5.1.1 建立评估模式 |
5.1.2 建立P-I分值标准 |
5.1.3 建立P-I风险矩阵 |
5.1.4 德菲尔法法评估项目风险 |
5.2 项目风险因素评估分析 |
5.2.1 评估结果分析 |
5.2.2 项目风险评估划分 |
5.3 风险应对基本原则 |
5.4 风险应对措施与监控 |
5.4.1 关键风险因素应对和监控 |
5.4.2 额外关注的风险因素应对与监控 |
5.4.3 低风险应对和监控 |
5.4.4 极低风险应对和监控 |
5.5 进一步完善项目风险管理体系 |
5.5.1 提高风险控制管理意识 |
5.5.2 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
5.5.3 合理分配项目风险控制 |
5.6 实施效果评价 |
第六章 全文的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城镇污水处理厂不同生化单元功能菌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A~2O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2 |
1.3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重要性 |
1.4 分子生物学在污水处理中的发展和应用 |
1.4.1 分子生物学测序技术的发展 |
1.4.2 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污水处理厂水质特征分析 |
2.1 研究背景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采样点区位概况 |
2.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3 常规水质检测方法 |
2.3 污水厂运行现状 |
2.3.1 白洋淀周边污水处理站概况 |
2.3.2 城市污水处理厂概况 |
2.4 污水厂进出水水质分析 |
2.4.1 总氮浓度及去除效果分析 |
2.4.2 氨氮浓度及去除效果分析 |
2.4.3 COD浓度及去除效果分析 |
2.4.4 TP浓度及去除效果分析 |
2.5 污水厂活性污泥上清液性质研究 |
2.5.1 厌氧池活性污泥上清液指标分析 |
2.5.2 缺氧池活性污泥上清液指标分析 |
2.5.3 好氧池活性污泥上清液指标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分析 |
3.1 研究背景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物种序列统计与分类 |
3.3.2 丰度曲线 |
3.3.3 α多样性分析 |
3.3.4 微生物群落相似性与差异性分析 |
3.3.5 不同生化单元间群落组成对比 |
3.3.6 污泥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相关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活性污泥功能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4.1 研究背景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品处理 |
4.2.2 培养基配方 |
4.2.3 实验所用试剂配方 |
4.2.4 细菌的分离纯化及菌株鉴定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表型特征挑选 |
4.3.2 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分析 |
4.3.3 可培养细菌功能的鉴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导师简介 |
(5)煤矿供水传输泵站监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2 煤矿供水监测监控系统结构与研究 |
2.1 离心泵供水系统 |
2.1.1 离心泵简介 |
2.1.2 供水系统设备组成 |
2.1.3 离心式水泵的控制原理 |
2.2 系统总体研究方案 |
2.2.1 中间水池传输泵站 |
2.2.2 监控系统总体结构 |
2.2.3 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 |
2.3 本章小结 |
3 供水系统的硬件研究 |
3.1 PLC的选型与系统硬件结构组成 |
3.1.1 STEP7-200 SMART PLC选用 |
3.1.2 系统硬件结构组成 |
3.2 PLC监控系统研究 |
3.2.1 系统输入输出点数统计 |
3.2.2 PLC模块介绍 |
3.2.3 输入输出地址分配 |
3.3 系统相关设备选型 |
3.3.1 传感器研究及选型 |
3.3.2 电磁阀研究及选型 |
3.3.3 触摸屏及变频器选型 |
3.4 本章小结 |
4 供水系统优化研究 |
4.1 优化调度的目标和内容 |
4.2 基于避峰就谷模型的优化策略 |
4.2.1 优化研究 |
4.2.2 避峰就谷化调度策略 |
4.3 基于动态规划模型的优化策略 |
4.3.1 动态规划模型的数学背景 |
4.3.2 节能调度模型 |
4.3.3 节省电费调度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供水系统软件的研究与实现 |
5.1 下位机的研究与实现 |
5.1.1 STEP7-Micro/WIN SMART软件简介 |
5.1.2 PLC程序的研究 |
5.1.3 系统功能的实现 |
5.2 上位机研究与实现 |
5.2.1 WinCC组态软件简介 |
5.2.2 软件整体研究结构 |
5.2.3 下位机与上位机的通讯和组态 |
5.2.4 主要界面的实现 |
5.3 触摸屏研究 |
5.3.1 触摸屏功能简介 |
5.3.2 触摸屏软件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青岛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村人居环境 |
2.1.2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
2.1.3 美丽乡村建设 |
2.2 相关理论 |
2.2.1 治理理论和合作治理理论 |
2.2.2 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3章 青岛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情况分析 |
3.1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实施的背景 |
3.2 青岛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基本情况 |
3.2.1 政策制定情况 |
3.2.2 农村人居环境管理体制 |
3.2.3 实施的主要内容及举措 |
3.3 P市七个村居环境治理的例证分析 |
3.3.1 A、B村 |
3.3.2 C村 |
3.3.3 D村 |
3.3.4 E村 |
3.3.5 F村 |
3.3.6 G村 |
3.4 青岛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行动取得的成效 |
3.4.1 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 |
3.4.2 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 |
3.4.3 群众对农村生活环境满意度提升 |
第4章 青岛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青岛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规划缺失,治理过程出现较多不协调 |
4.1.2 治理责任单位繁多,治理合力并未形成 |
4.1.3 民众参与意识不强,村级组织作用发挥不够 |
4.1.4 治理成效不均衡,污水、改厕、垃圾分类工作还不深入 |
4.2 青岛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规划引领的理念缺失 |
4.2.2 跨部门合作体制不健全 |
4.2.3 合作治理理念欠缺 |
4.2.4 农村发展水平制约 |
第5章 改善青岛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对策思考 |
5.1 完善人居环境治理规划 |
5.2 健全地方人居环境治理体制机制 |
5.3 完善多元主体参与体系 |
5.4 补齐污水、改厕和垃圾分类短板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土默特左旗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1.研究条件 |
2.可能存在的不足 |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人居环境 |
2.环境治理 |
3.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
(二)理论基础 |
1.公共管理理论 |
2.治理理论 |
3.政府职能理论 |
4.公共产品理论 |
二、土默特左旗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土默特左旗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 |
1.村庄人居环境治理有序推进 |
2.村容、村貌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
3.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增强 |
4.人居环境治理难度较大 |
(二)土默特左旗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存在问题 |
1.环境基础设施不足 |
2.村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方式落后 |
3.农村污水自然净化和稀释能力不足 |
4.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各环节落后 |
5.农牧业生产废弃物处理政策缺乏可操作性 |
6.村容、村貌改善不彻底 |
三、土默特左旗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策方案制定实操性有限 |
(二)旗域统筹规划前瞻性不足 |
(三)农民生态环保意识淡薄 |
(四)政绩考核机制不完善 |
(五)治理资金渠道单一 |
(六)未充分挖掘社会力量参与治理 |
(七)部门协调配合不足 |
(八)社会资本投入力度不够 |
四、国内外经验及启示 |
(一)国外经验及启示 |
1.德国:以公众为主导制定系列政策惠民 |
2.日本:因地制宜打造教育、经济、基建提升综合产业链 |
3.启示 |
(二)国内经验及启示 |
1.浙江省: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先易后难进行治理 |
2.黑龙江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实施村镇规划 |
3.启示 |
五、土默特左旗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对策建议 |
(一)因地制宜制定村庄总体规划 |
1.人口较多乡镇村庄规划 |
2.人口较少乡镇村庄规划 |
(二)突出村庄特色,提升村容村貌 |
1.继续实施村容、村貌整治行动 |
2.优化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 |
3.提升村庄形象面貌 |
(三)优化生活垃圾处理流程 |
1.建立完善全旗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
2.配齐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 |
3.建立村庄保洁制度 |
4.加大陈年垃圾清理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的力度 |
(四)按类别进行污水治理 |
1.散户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 |
2.村落污水处理站的运行管理 |
3.处理后污水以及污泥去向 |
(五)进行厕改和粪污治理 |
1.公厕布局原则 |
2.粪便收集、转运、利用体系 |
3.公厕日常管理维护 |
(六)增强农牧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
1.旗域农业生产废弃物规模预测 |
2.推进秸秆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3.畜牧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七)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 |
1.争取中央、自治区、市级专项资金 |
2.安排本级专项资金 |
3.调动社会资本投入 |
(八)加强组织领导、监督,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
1.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
2.建立基础设施服务农户付费制度 |
3.调动村民主体的积极性 |
4.加强组织领导 |
5.加强督导考核 |
(九)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
(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在产煤矿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 ——以子长市兴旺煤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在产煤矿概况 |
2.1.1 在产煤矿的定义 |
2.1.2 我国煤矿的分布情况 |
2.1.3 在产煤矿的生态破坏特征 |
2.2 煤矿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 |
2.2.1 煤矿生态修复的定义 |
2.2.2 煤矿生态修复的主要理论 |
2.2.3 在产煤矿生态修复的内容与方法 |
2.2.4 在产煤矿生态修复的步骤 |
2.3 煤矿景观营造的理论基础 |
2.3.1 煤矿景观的定义 |
2.3.2 煤矿景观营造的理论基础 |
2.3.3 煤矿景观要素 |
2.4 在产煤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3 子长市兴旺煤矿的实地调研与现状分析 |
3.1 子长区域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社会经济条件 |
3.1.4 人文资源条件 |
3.2 兴旺煤矿现状基础条件分析 |
3.2.1 场地现状 |
3.2.2 场地交通现状 |
3.2.3 水资源现状 |
3.2.4 植被及土地利用类型现状 |
3.2.5 建筑物及设施现状 |
3.2.6 人类活动 |
3.3 兴旺煤矿环境现状的问题 |
3.3.1 生态方面 |
3.3.2 景观方面 |
3.4 兴旺煤矿环境治理SWOT分析 |
3.4.1 优势 |
3.4.2 劣势 |
3.4.3 机遇 |
3.4.4 挑战 |
3.5 本章小结 |
4 在产煤矿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策略研究 |
4.1 在产煤矿环境治理的价值 |
4.1.1 自然生态价值 |
4.1.2 社会经济价值 |
4.1.3 人文关怀价值 |
4.2 我国在产煤矿生态与景观整治案例分析 |
4.2.1 陕西胡家河煤矿生态与景观整治工程 |
4.2.2 山西侯甲煤矿生态与景观整治工程 |
4.2.3 项目启示 |
4.3 在产煤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的目标 |
4.4 在产煤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的原则 |
4.4.1 整体性原则 |
4.4.2 生态安全原则 |
4.4.3 因地制宜原则 |
4.4.4 可持续原则 |
4.4.5 情感关怀原则 |
4.4.6 综合效益原则 |
4.5 在产煤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措施 |
4.5.1 发挥煤矿景观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
4.5.2 营造经济、低维护的矿区生态景观 |
4.5.3 分区对矿区生态与景观进行整治 |
4.6 本章小结 |
5 兴旺煤矿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研究 |
5.1 兴旺煤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的目标 |
5.2 主要生态环境类型的生态修复 |
5.2.1 水资源 |
5.2.2 土地塌陷 |
5.2.3 黄土滑坡 |
5.3 兴旺煤矿的生态景观营造 |
5.3.1 景观总体布局 |
5.3.2 景观分区 |
5.3.3 道路系统 |
5.3.4 植物种植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研究生在读期间成果 |
附录二 图片来源 |
附录三 表格来源 |
(9)农村产业融合对土地多功能利用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的研究 |
1.2.2 关于土地多功能利用的研究 |
1.2.3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与土地多功能利用关系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农村产业融合及其模式分析 |
2.1 农村产业融合 |
2.1.1 产业融合理论 |
2.1.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 |
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及其类型 |
2.2.1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类型划分 |
2.3 农村产业融合组织模式的特征分析 |
2.3.1 农户独立经营组织模式 |
2.3.2 农业企业/合作社规模化组织模式 |
2.3.3 农户协作经营组织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3 农村土地多功能利用及其绩效评价方法 |
3.1 农村土地多功能 |
3.1.1 土地多功能理论 |
3.1.2 农村土地多功能的内涵 |
3.2 农村土地多功能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3.2.1 评价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架构 |
3.3 农村土地多功能利用绩效评价方法 |
3.3.1 绩效水平测度方法及其障碍因子诊断模型 |
3.3.2 各功能绩效耦合协调度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农村产业融合对土地多功能利用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
4.1 农村产业融合对土地生产功能利用绩效的影响 |
4.1.1 农村产业融合对过程绩效的影响 |
4.1.2 农村产业融合对结果绩效的影响 |
4.2 农村产业融合对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利用绩效的影响 |
4.2.1 农村产业融合对过程绩效的影响 |
4.2.2 农村产业融合对结果绩效的影响 |
4.3 农村产业融合对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利用绩效的影响 |
4.3.1 农村产业融合对过程绩效的影响 |
4.3.2 农村产业融合对结果绩效的影响 |
4.4 农村产业融合对土地休闲观光功能利用绩效的影响 |
4.4.1 农村产业融合对过程绩效的影响 |
4.4.2 农村产业融合对结果绩效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农村产业融合对土地多功能利用绩效影响的案例分析 |
5.1 案例选择与概况 |
5.1.1 案例选择 |
5.1.2 案例概况 |
5.2 不同融合模式的土地多功能利用绩效分析 |
5.2.1 指标权重确定 |
5.2.2 评价结果分析 |
5.3 不同融合模式的土地多功能利用绩效障碍因子分析 |
5.4 不同融合模式的土地多功能利用绩效耦合协调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平原河网区域的水环境容量研究 ——以嘉兴北部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环境容量研究进展 |
1.2.2 平原河网水环境容量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水环境目标 |
2.1 嘉兴北部地区概况 |
2.1.1 气候及降水 |
2.1.2 社会经济 |
2.1.3 河流及湖荡 |
2.2 水文水质条件 |
2.2.1 水文水质监测与分析方法 |
2.2.2 水质标准 |
2.2.3 水质总体情况 |
2.3 土地利用情况 |
2.4 污染负荷情况 |
2.4.1 排污口污染 |
2.4.2 农田径流污染 |
2.4.3 水产养殖污染 |
2.4.4 大气沉降污染 |
2.4.5 农村径流污染 |
2.4.6 城镇径流污染 |
2.4.7 畜禽养殖污染 |
2.4.8 污染负荷年间分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单元的研究 |
3.1 控制单元划分原则 |
3.2 水功能区划分依据 |
3.3 区域控制单元的划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MS数值模拟 |
4.1 SMS模型的控制方程 |
4.1.1 水动力模型的控制方程 |
4.1.2 水质模型的控制方程 |
4.2 水动力水质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4.2.1 模型求解技术路线 |
4.2.2 地形及网格的建立 |
4.2.3 边界条件和模型参数的设定 |
4.2.4 模型率定和验证 |
4.2.5 水动力模型模拟结果 |
4.2.6 水质模型模拟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环境容量计算与分析 |
5.1 水环境容量计算 |
5.1.1 各单元的主要水域情况 |
5.1.2 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的选取 |
5.1.3 理想水环境容量的计算结果 |
5.1.4 剩余水环境容量的计算结果 |
5.2 污染物负荷削减分析 |
5.2.1 平水期污染物负荷削减分析 |
5.2.2 枯水期污染物负荷削减分析 |
5.2.3 丰水期污染物负荷削减分析 |
5.3 水环境保护和改善措施 |
5.3.1 物理方法 |
5.3.2 化学方法 |
5.3.3 生物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关于小型污水处理站若干问题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D]. 仇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好氧颗粒污泥集成式反应器研究[D]. 钟威. 山东大学, 2021(12)
- [3]白龙湖年度生态环境保护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文振华.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城镇污水处理厂不同生化单元功能菌群研究[D]. 陈智慧. 河北大学, 2021(09)
- [5]煤矿供水传输泵站监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陈松林.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青岛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问题研究[D]. 郭若琪. 山东大学, 2020(10)
- [7]土默特左旗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D]. 卢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8]在产煤矿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 ——以子长市兴旺煤矿为例[D]. 靖玉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农村产业融合对土地多功能利用绩效的影响研究[D]. 黄丹.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10]平原河网区域的水环境容量研究 ——以嘉兴北部地区为例[D]. 李昊璋.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